遺產科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7 07:51: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遺產科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遺產科

文化遺產科技保護問題分析

摘要:文章從澳門經濟、技術發展狀況分析文化遺產科技保護領域在科研平臺、科技人才、成果轉化、科技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并提出強化科研平臺、優化攬才政策、加強科技合作、促進成果轉化、增加科技投入等對策建議。最后,通過解讀特區政府在合理制定政策、優化治理體系方面的做法,向讀者展現了文化遺產科技保護的前景。

關鍵詞:澳門;文化遺產;科技保護

1引言

按照澳門《文化遺產保護法》的界定,文化遺產涉及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動產(一切有價值的文物)和不動產(建筑物),考古遺產以至古樹名木等。本文所述文化遺產系指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外的所有文化遺產,既包括保存于澳門的各時代的重要實物所有文化遺產、藝術品、文獻、手稿及圖書資料等動產,又涵蓋了古遺址、古墓葬、石刻、壁畫、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動產以及歷史文化城區,特別是《澳門被評定的不動產2021》所列62項紀念物、49項具建筑藝術價值的樓宇、11項建筑群和25項場所。文化遺產作為澳門可持續發展的特殊資源,使得澳門的城市定位在國家層面的規劃中不斷提升,不僅賦予了澳門在國家和區域層面的新高度,而且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引擎。為此,文化遺產保護已經上升到澳門文化戰略的高度。由于文化遺產的多樣性、脆弱性、不可再生性以及毀損原因的復雜性,決定了文化遺產保護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的支撐。本文所說的文化遺產科技保護,就是將現代科學技術和已認知的傳統技藝,施用于從認知到利用全過程的文化遺產保護領域[1]。澳門入遺以來,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科技支撐與引領作用日益凸顯,然相較于國家文物事業發展的戰略需求,以及國際文化遺產預防性保護的發展趨勢,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機構和專業隊伍力量依然薄弱,文物科技創新能力和應用水平亟待提升。

2澳門文化遺產科技保護領域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從澳門經濟、技術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分析,文化遺產科技保護領域在科研平臺、科技人才、成果轉化、科技投入方面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

查看全文

文化遺產科上半年工作總結

年全市文物工作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基礎,求真務實,奮力進取,全面開創全市文物工作新局面。

一、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法》的宣傳工作

黨的十七大精神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關鍵時期的綱領性文件,是我們行動的指南,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特別是文化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的精神,加強對文物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做好文物保護工作。

進一步加大文物保護的宣傳力度,認真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和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的中國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普及文物保護知識,大力營造人人保護文物、人人支持文物保護事業的社會氛圍。

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其《實施條例》、《省文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努力提高全市文博工作者的執法水平,創造全市文物保護工作的良好環境,促進文博事業的蓬勃發展。

二、切實抓好文物保護基礎工作

查看全文

文化遺產科工作小結及計劃

年全市文物工作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基礎,求真務實,奮力進取,全面開創全市文物工作新局面。

一、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法》的宣傳工作

黨的十七大精神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關鍵時期的綱領性文件,是我們行動的指南,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特別是文化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的精神,加強對文物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做好文物保護工作。

進一步加大文物保護的宣傳力度,認真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和每年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的中國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普及文物保護知識,大力營造人人保護文物、人人支持文物保護事業的社會氛圍。

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其《實施條例》、《省文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努力提高全市文博工作者的執法水平,創造全市文物保護工作的良好環境,促進文博事業的蓬勃發展。

二、切實抓好文物保護基礎工作

查看全文

文化遺產科工作總結及計劃

二○一0年全市文物工作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基礎,求真務實,奮力進取,全面開創全市文物工作新局面。

一、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法》的宣傳工作

黨的十七大精神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關鍵時期的綱領性文件,是我們行動的指南,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特別是文化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的精神,加強對文物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做好文物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大文物保護的宣傳力度,認真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和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的中國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普及文物保護知識,大力營造人人保護文物、人人支持文物保護事業的社會氛圍。進一步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其《實施條例》、《XX省文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努力提高全市文博工作者的執法水平,創造全市文物保護工作的良好環境,促進文博事業的蓬勃發展。

二、切實抓好文物保護基礎工作

1、完成“十二五”文物保護規劃工作,為今后五年的文物保護工作打下基礎。

2、穩步推進全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辦好文物普查培訓班,抓好普查工作簡報、月報工作。在全省的三普實地文物調查階段省級驗收工作中,我市三普工作截止12月31日,我市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724處,其中新發現1966處,目前居全省9個地(州、市)第一位。

查看全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制策略

摘要: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既承擔著凝聚中華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加國家向心力的重要意義,同時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重要依托。因此,本文從科技創新的視角出發,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制機制構建與完善的現實訴求、具體內容進行探討和分析,進而在此基礎上從服務管理、人才隊伍建設、資金投入以及載體創新等方面提出了基于科技創新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制構建與完善策略。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技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制;構建策略

1科技創新視角下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制的現實文化需求

近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穩步推進,成效顯著。但同時也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過程中面臨其與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現實文化需求脫節、文化特色日益減弱、傳承后繼乏力、相關產業發展質量有待提升等一系列問題。培養科技創新意識,遵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科學規律,統籌協調處理社會系統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相互關系,以科技創新助推文化遺產保護機制的構建與完善,是現階段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抓手之一。由此,不僅能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路徑策略的完善與優化提供機制保障,而且也可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的活態性保護、生產性保護以及可持續性利用提供內生動力。

2基于科技創新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制構建與完善的具體內容

2.1構建并完善基于科技創新視角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共享的數字化平臺機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其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成績有目共睹。但在保護與建設的過程中,也陸續出現了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缺乏參與和共享意識、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資源采集缺乏科學標準、傳播展示性不強、利用率偏低等一系列問題,鑒于此,以互聯網為依托,以科技創新為助推力,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保護與共享的數字化平臺是當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制創新與完善的重要現實落腳。通過科技手段的創新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轉化為信息化的文化平臺,不僅能對傳承人口授心傳的傳統保護方式進行有益補充,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長效化、常態化以及數據庫建設的標準化,而且也可以充分保證社會公眾在各大網絡視頻、聊天交友、游戲開發、文化學習等互聯網平臺共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傳播的各項成果,進而在開放性、兼容性、互聯性和普適性的前提下,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功能可用性為前提,以安全易用為目標,以規范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標準,進一步研發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技術、拓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方式,從而進一步構建與之相適應的創新性、可拓展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平臺,使科技創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相互促進、協同發展。2.2構建完善基于科技創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機制。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曾預言:“一個高技術的社會必然也是一個高文化的社會,以此來保持彼此的平衡[1]。”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凝結與延續,因此,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質就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繼承。但是,從當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現狀來看,非遺保護的實踐發展與時俱進,與其有關的理論研究也日漸精深,但就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作為一種文化凝結的角度而言,如何通過科技手段的創新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是指“在具有生產性質的實踐過程中,以保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整體性和傳承性為核心,以有效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為前提,借助生產、流通、銷售等手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資源轉化為文化產品的保護方式。”]助推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為核心的文化產業的發展,并通過全球價值鏈網絡和社會網絡動力作用,催生城市新興產業價值鏈,進而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力、表現力、傳播力和吸引力,依然是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需要面對和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因此,這就需要構建并完善基于科技創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長效機制,從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科技創新系統協同發展,進而在健全完善生產性保護機制的前提下,提升非物質文化產業發展的科技能力,增強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為核心的文化產業產品的優化升級能力,加強以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為核心的文化創意設計能力,進而在能力提升的基礎上,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與文化產業雙向互動。

查看全文

針灸對婦產科疾病治療作用

摘要:婦產科學作為臨床主要學科之一,是女性獨有的也是最常見的病癥。伴隨二胎時代的到來,產婦日益劇增,婦科疾病已成為當今世界影響婦女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現代醫學仍存在一些陳舊的治療方法,呈現療效欠佳、費用高昂、副作用大等弊端。2006年針灸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攜帶便捷,材質環保,無副作用,經濟安全等明顯優勢,在醫院、診所及百姓中間日益普及,并且在婦產科方面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成果。文章主要從臨床和實驗兩個方面來闡述針灸在婦產科疾病中的治療進展,歸納常用的特效經驗要穴。

關鍵詞:針灸;熱敏灸療法;腧穴;婦產科;治療進展

婦產科學包括婦科及產科兩個方面,其主要涉及女性生殖器官方面的疾病,高危妊娠和難產的防治原則及應對措施,計劃生育和婦女保健等幾個方面[1]。根據WHO調查,婦科疾病發生率已超過65.7%,育齡期婦女則占70.5%[2]以上。據醫學統計學調查研究顯示,中國已婚女性婦科常見病的發病率分別是生殖道感染占42.97%、月經不調占34.54%、痛經占15.45%、盆腔腫塊占3.92%、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合占1.16[3-4]。當然遠不止這些,還有統計結果表明一些醫療條件較差的地區婦科病的發病率仍在增加。這一系列真實的數據提示我們推廣針灸療法在婦科疾病中的治療刻不容緩。傳統中藥對婦產科疾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也存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如常見的益母草,其味辛,苦,歸屬心、肝、膀胱經,可單味煎服,通常用來治療產后惡露不止,小便不利,水腫等癥狀。現代藥理研究佐證:其有效成分益母草堿和水蘇堿能使血液黏稠度下降,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促進纖溶系統亢進從而形成抗血栓的效果。另外益母草堿能使子宮興奮性增加,收縮力增大,節律加快,增加妊娠早期流產的風險或妊娠晚期早產的可能[5]。可見中藥成分較為復雜,具有雙向調節作用,臨床上應謹慎用藥。基于此,對某些疾病采用針灸療法便成為較好的選擇之一。針灸治療是中醫藥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近幾年文獻來看,針灸在治療婦產科疾病方面獲得了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本文就婦產科疾病的四個方面展開綜述,現綜述如下。

1婦科雜病

在婦科雜病中常見的疾病有女陰白斑,子宮肌瘤和慢性盆腔炎等。女陰白斑從中醫學角度來看多因肝腎不足,濕熱下注所致。患者出現外陰顏色變白、逐漸萎縮、甚至因過于干燥而開裂、等一系列病理改變,病人常自訴奇癢無比,時常反復[6]。致力于該病研究者趙晶華等[7]用艾灸加耳針治療婦女外陰白斑20例,艾灸雙側足三里及三陰交,10min/穴;局部外陰灸20min左右,1次/d,10次/療程,耳針取外生殖區等區域以及其他穴位。隔日1次,兩耳交替,10次/療程,療程間隔5~7d。結果:治愈9例,顯效8例,有效3例。齊若梅[8]取曲骨、會陰,根據白色病變區域大小取1~2對阿是穴,30次/療程。總計100例患者中,治愈88%,顯效8%,有效2%,無效2%,綜合總有效率高達98%(P<0.01),病理檢查亦獲改善。在內蒙古中蒙醫研究所,白永嵐等[9]用電熱針治療172例外陰白斑的婦女,電熱針溫度維持恒定,根據病變范圍大小及深度決定針數與深度,留針30min/次。間隔1日1次,30次/療程。結果:痊愈37.79%,顯效45.93%,好轉16.28%,綜合總有效率高達100%。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目前仍未探究其根本致病因素,只初步推測與女性體內雌激素的異常增加有關。學者嚴江[10]在治療該病50例中取氣沖、三陰交、曲骨、次髎交替針刺,結果治愈率為72%,總有效率高達98.2%,同時發現患者血清中雌二醇的水平在治療后明顯降低。在浙江省奉化新橋骨科醫院里展開臨床實驗研究,針對臨床60位子宮肌瘤患者采取溫針灸和常規藥物的對比實驗,溫針灸組綜合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綜合有效率73.33%(P<0.05);在生存質量方面,溫針灸組患者各項指標得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在不良反應方面,溫針灸組顯著低于對照組(10%<30%),存在明顯差異(P<0.05)[11]。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嚴重時會影響婦女生活質量及精神狀態。學者起建春[12]用艾條溫和灸子宮、關元、足三里等穴,治療慢性盆腔炎60例,治愈率達40%,總有效率96.7%,同采用抗生素組進行對照,其總有效率53.5%,有明顯差異。再有學者張建平[13]先取氣海、關元、子宮穴,然后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進行分證論治,配合艾灸手法對三處穴位進行熱感傳導,治療12次/療程,間隔5d再進行治療,收效良好。

2產后病證

查看全文

文物資產核算與報告制度探究

摘要:隨著新《政府會計準則》的實施,為文物資產的核算與完整提供了法理依據和重要契機。目前,文物資產納入會計核算在文物資源資產化的爭論中逐漸形成了統一的意見,如何合理地構建文物資產核算及報告框架成為當務之急。本文著重闡述了文物資產報告的意義,分析了當前制度下文物資產核算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建立文物資產報告制度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文物資產;會計核算;報告制度

一、我國文物資源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國務院分別在2011年、2017年公布了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和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報告,報告結果顯示:全國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766722處(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包括古遺址類193282處、古墓葬類139458處、古建筑類263885處、石窟寺及石刻類24422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類141449處、其他類4226處;全國可移動文物共計10815萬件/套,其中備案的國有可移動文物2661萬件/套(實際數量6407萬件),各級檔案機構的紙質歷史檔案8154萬卷/件。在世界遺產這個重要指標上,截至2019年9月,我國擁有世界遺產55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6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遺產總數居世界第一位。我國是世界文物大國,文物承載文明、傳承歷史,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文物資源的保護利用深度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我國文物資源的報告現狀

做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首要問題是要摸清家底,形成與保護利用工作相適應的管理和報告制度模式。目前,我國文物資源的報告一般按類別,由于我國文物資源種類繁多,類別劃分本身也是一門科學,按照文物資源的存在形態分為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我國于2011年公布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報告和2017年公布的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報告,就是基于文物的形態類別進行的較為全面的報告。還有按照文物保護單位級別有國務院公布的各批次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市、縣)公布的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另外還有專門報告,如2016年國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國長城保護報告》等。由此可見,國有文物資源的是隨機的、分散的,還沒有形成具有時效性、完整性的制度安排,這也是以往文物保護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決定的。

查看全文

深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建議

一、正視問題,充分認識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激進文化表示形式和文化空間。維護和利用好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勞動人民世代傳承。對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建設文化大市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瑞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截止到年月底,市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急需維護項目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公示2項,省級7項,市級21項,縣級6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國家級3人,省級8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維護工作任務艱巨,一些依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文化遺產正在不時消失,許多激進技藝接近滅亡,大量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珍貴實物與資料遭到毀棄和流失,過度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時有發生,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維護已刻不容緩。各地各有關部門和有關行業協會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維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維護和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文化與經濟工作議事日程,更好地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實作用。

結合我市實際,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維護的通知》國發〔2005〕4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維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和《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維護條例》精神。

二、明確目標,堅決貫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指導方針和工作原則

(一)工作目標。通過全社會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較完備的非物質文化保護制度,使我市珍貴、瀕危并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并得以傳承和發揚。

(二)指導方針。深入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堅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真實性和整體性,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科學認定的基礎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保護和發展。

查看全文

農業文化遺產傳承人培育困境

[摘要]農業文化遺產傳承人缺乏系統的培育矩陣,面臨失傳困局、失語難題和失權桎梏的主體性失位困境。立足培育農業文化遺產傳承人這一研究基點,通過機制培育多元化、理論培養本土化、實踐培訓產業化等途徑,打造新型農業文化遺產傳承人,實現農業文化遺產的原真性開發,推進農業文化遺產所在地全面鄉村振興。

[關鍵詞]新時代全面鄉村振興;農業文化遺產;傳承人

2012年以來,中國農業農村部已開展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共計入選118項,涉及浙江、四川、云南等多個省份。黨的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業文化遺產所在地若能有效依托特色農業文化遺產,助推當地產業、組織、人才、文化與生態振興,不失為一條新時代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值得探索的道路。農業文化遺產地農民是該地鄉村振興的主體,也是農業文化遺產的直接傳承者,有鑒于此,文章主張著力培育農業文化遺產傳承人,保護性開發農業文化遺產,“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助推新時代全面鄉村振興。

1農業文化遺產傳承人主體性失位

農業文化遺產傳承人是直接參與農業文化遺產傳承與沿襲的個人或群體,傳承人的主體性是在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中,肯定自身主人翁身份和目的性歸屬,實現創造主體與價值主體的統一。目前,農業文化遺產傳承人缺乏系統的培育矩陣,面臨失傳、失語及失權的主體性失位的培育困境。

1.1農業文化遺產傳承人結構性缺失,失傳

查看全文

提高大學生非物質文化保護意識的對策

一、大學生非物質文化保護意識的教育現狀

(一)高校的課程設置中缺少有關非物質文化的課程

高校是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是我國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應重視非物質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教育,但是目前我國的大部分高校在教育的過程中都忽視了這部分的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民俗學、民間文學兩門學科都沒有納入到《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大全》中,這嚴重影響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建設和發展。另外,國內有些高校盡管開設了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民俗學和民間文學,但是學校領導一般都不重視,不對這些科目做明確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只把這些科目當做選修課程,這嚴重影響了非物質文化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二)高校嚴重缺乏從事非物質文化教育和研究的教師

由于高校忽視對大學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使得很多高校沒有學科專業作支撐,導致高校專門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教師較少。有些高校的很多非物質文化教師都是從其他相關學科轉行過來的,有的教師甚至都沒有接受過正規、系統的訓練,這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這嚴重影響了對大學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效果。

(三)大學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認知水平較低,保護意識淡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