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2 17:42: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欣賞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學校藝術欣賞教育探索
當前,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十分迅速。特別是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改革形勢喜人,加大了藝術欣賞內容的幅度,高中藝術欣賞課的開設增補了中小學藝術教育在高中階段長期匾乏的空白,而高等院校開設的藝術課程門類多達數十門,其內容涉及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影視、書法、攝影、美學、文藝理論等方面,為學校藝術教育體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而把藝術欣賞放到了學校藝術教育的前鋒,擔負著能適應21世紀發展的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能力強的新一代的重責,如何進一步重視學校藝術欣賞教育和怎樣采取行之有效的辦法開展藝術欣賞,解決在學校藝術教育實踐中,藝術欣賞內容的豐富與教學課時的稀少,藝術欣賞形式的多樣與教學方法的單調等充滿種種矛盾的藝術欣賞教學現狀,找出能夠有效解決這些矛盾的途徑和辦法來改變它,使我們的學校藝術欣賞教育真正短時高效,豐富多彩’,這就需要我們去努力探討能順應時代要求的科學的藝術欣賞教育觀念。
一藝術欣賞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
一些地方存在著重技能,輕審美和創造能力培養的傾向,重視少數尖子,忽視面向全體;重視比賽,忽視教學藝術欣賞就成了薄弱的環節,違背了素質教育所倡導的基本性和全面性原則,嚴重阻礙21世紀全民族的整體的審美素質的提高。
有專家預言,藝術產業將成為21世紀的支柱產業之一,為適應21世紀產業發展新形勢的客觀需要必須通過學校美術欣賞教育對學生實施美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陶冶情操,提高素養,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李嵐清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總結講話中強調指出,要重視美育,不僅小學、初中要開好音樂、美術等謙握,高中、大學也應開設藝術欣賞課,教會學生欣賞音樂、舞蹈、戲劇、美術、書法等。
“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審美的要點。”通過學校藝術欣賞教育這一具體形式,喚起人們的美感,能正確的理解美和感受美,從而為創造美打好基礎。
二藝術欣賞是認識世界的有效方式
欣賞教育的讀后有感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給以欣賞。”在我的觀點里,所謂賞識、欣賞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肯定學生,通過心理暗示,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尊心,不斷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不僅有勇于進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斷進取的動力。因而,欣賞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激勵,一種鼓勵。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和一個受過激勵的人,其能力的發揮有著明顯的差別。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重要,任何學生,不管是優秀生還是后進生,都需要不斷的激勵。
希望得到別人尊重和得到別人欣賞,是我們每一個人人性中最本質的追求。欣賞教育在教學中的作用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目的。日本心理學家永多湖輝曾說:“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力。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潛能隱藏在每個孩子的心中。”欣賞教育最大的奧秘就在于時時、處處、事事在心靈深處堅信孩子行,承認差異,允許錯誤和失敗。讓每一個孩子時時都能感到自己能行,自己是一個好孩子。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但是,很多孩子都有這樣一種很普遍的心理:在課堂上不愿開口,他們害怕自己說錯讀錯了會被其他的小孩子笑話。這時,“欣賞“這一利器的作用就表現出來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如何能夠很明顯地表現出來,有些學生膽子大,樂于表現自己,而有些學生由于羞怯心理怕開口而不愿表現自我。鑒于學生的這種差別,在教學中我就做到心中有數,問題也能做到難易適中,。隨之而來的就是整個課堂的學習氣氛就被調動起來了,學生積極舉手發言,樂于開口說。
讀了這本書后,使我明白了在教學活動中欣賞與激勵的重要性,我會將它作為自己教育學生的座右銘。
審美教育中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技巧
【摘要】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本質是對學生進行審美訓練。審美訓練是對學生審美品質、審美能力及審美人格的訓練,其本質上既是審美取向也是審美心理活動過程。而培養高中生的審美取向與個體的人格修養,以及其文化修養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高中音樂欣賞教學需根據學生的具體特征,選取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同教學計劃,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關鍵詞】審美教育;高中音樂;欣賞教學
前言
音樂以極美的旋律給人美的享受,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能夠將所有的事物表達出來,宣泄著人類的思想情感。音樂教育集合藝術教育、情感教育與思想教育為一體,因此在高中教育階段,相關教師應重視音樂教育,并利用音樂欣賞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陶冶學生情操,感受藝術的魅力,提升學生的審美品質與鑒賞能力。
1.引入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欣賞興趣
在高中音樂欣賞課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阻礙,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可借助圖像更直觀地體會音樂作品中所蘊藏的思想情感,使高中音樂欣賞課更加生動形象,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使學生充分感受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感知音樂的魅力,教師需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由音樂作品聯系生活實際,陶冶學生的情操。在高中音樂欣賞課中,導入環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與熱情。因此,教師需設計新穎的導入內容,引導學生主動融入音樂欣賞課堂活動。比如,在教學“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時”這一單元時,教師可在課堂導入環節,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具有民族色彩的音樂視頻,如山西民歌《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教師可鼓勵學生伴隨音樂進行哼唱。利用濃厚西北風格的音樂作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愉悅學生身心。另外可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充分體會音樂作品中蘊藏的思想情感,感受山西地區的風土人情。
中職音樂欣賞課教育與教學
摘要:音樂欣賞是中職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音樂感受力和審美能力的主要途徑。針對中職生音樂欣賞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結合新課程的要求,從教師、學生以及教學方法三方面對音樂欣賞課的教育與教學進行探索,從學生興趣出發,突出學生主體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豐富多樣教學手段,不斷擴展教學內容來提高學生音樂欣賞的能力。
關鍵詞:音樂欣賞;素質教育;教學手段
《音樂課標》指出:感受與鑒賞是音樂學習的重要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音樂欣賞,在音樂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對于一名音樂教師來說,運用音樂本身的力量,激發學生的音樂欣賞興趣,延伸文學、歷史、地理等知識。通過音樂欣賞的教學,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和鑒賞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提高中職學生文化修養,推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因此,如何上好音樂欣賞課成為每位音樂教育者面臨的重要課題。根據中職欣賞課的現狀,個人對中職音樂欣賞課的教育與教學有以下幾點構思:
一、從“技能教育模式”轉向“素質教育模式”
中職學生,因年齡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中職欣賞課中,著重加強學生的技能教育,卻忽視了音樂教育對學生自身的全面培養。教育的目標是提升人的素質。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在音樂欣賞課中,教育目的是通過欣賞音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并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則,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使其在情感的勃發與激情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鑒賞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二、流行音樂與教學音樂相結合
提升中學音樂教育的欣賞教學
高中音樂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多年來一直在不斷的發展與改進,但是仍然存在諸多不適應時代要求的問題。面對高考大關,高中生承受著沉重的壓力,在這樣的環境下,音樂則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壓力,在此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文化修養。高中生的音樂認識還處在發展階段,雖然他們比小學生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由于生活環境、生活閱歷限制,他們的認識具有片面性。所以,高中音樂教育中,側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力。其實學會欣賞也正是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正如美國音樂家莫塞爾所說:音樂欣賞在一定意義上是音樂活動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①而我們的音樂課堂教育,就是為了讓學生能成為音樂的享用者,即音樂欣賞是一切音樂教育的中心動力和真正目的。②也就是說音樂欣賞在音樂教育中起著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在這時,老師就要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承擔起引導的責任,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一、引導學生成為欣賞的主體
現在的課堂已經不是老師教,學生學;老師講,學生聽的陳舊模式,而
是注重于師生間的互動。特別是在高中教育上,面對一群已經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并且有自己觀點的高中生,他們剛升入高中,有一種強烈的成人感,更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具體我門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
(一)聽
在對一個作品了解之前,聽是關鍵的一步。老師可以利用預先提問法提出問題,例如,這部作品的速度怎么樣?它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緒?聽后有什么感覺?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聆聽,使學生能全神貫注地聽,思維變得積極主動。
欣賞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的應用
摘要:音樂是藝術的一種,需要他人的聆聽與欣賞。而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更加注重的是對于學生的節奏的培養,忽略了對于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但是對于小學音樂教育來說,對于學生的欣賞評鑒能力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學生的欣賞評鑒能力的提升和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有著關鍵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對于音樂藝術的樂感的培養,本文旨在探討欣賞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究。
關鍵詞:欣賞教學;小學音樂;教學應用;探究
百度百科對于欣賞教學是這樣定義的:欣賞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高尚的理想,養成正當的態度,培養正當的興趣,以指導人生的行為。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濃厚求知的興趣。自然科學的精密學理或巧奪天工的發明創造,哲學上的深邃思想和邏輯論證,一皆來自研究的興趣和對真理的無限欣賞。音樂的作用是使人放松心情愉悅身心,而欣賞音樂也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音樂學習,這是一種學習音樂必須具備的技巧和技術。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特別應該注意欣賞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夠讓學生進行高效的音樂學習,提升音樂水平和學習能力。
1欣賞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意義
欣賞,是對一門藝術最基本的要求和最主觀的看法、理解和印象。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心智還不夠成熟,依舊很稚嫩,對于音樂的理解可能并不夠,但是這對于知道小學生如何進行欣賞并不沖突,因此教師在進行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安排時可以適當的增加對于欣賞能力的培養內容和教學環節,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通過對學生進行欣賞上的培養,可以增強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和對于音樂節奏的掌握能力,薛恒對于節奏能力把握的加強對于學生對于音樂的認識、體會和理解都有著很大的好處。教師可以使用采取一些對學生有效的節奏訓練環節以及關于欣賞的鍛煉的項目環節。
2欣賞教學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如何運用
欣賞教學音樂教育論文
一、高職音樂欣賞中存在問題的改革策略
(一)在音樂欣賞中納入流行元素當前的高職院校音樂欣賞中,內容多是一些經典曲目,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對其內容不感興趣,容易產生厭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音樂欣賞教學的質量。對此,教師要注重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納入一定的流行元素。學生往往對于當下的流行音樂比較感興趣,這也符合其審美特點,教師根據這一點可以因勢利導,以流行音樂中的積極元素來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如在欣賞經典民歌《康定情歌》時,可以讓學生先對鳳凰傳奇改編的《康定情歌》進行欣賞,進而回歸傳統的曲調。在欣賞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對兩個版本進行對比與評價,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二)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音樂欣賞對于音樂的欣賞不能簡單地從聽覺方面進行,還要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音樂氛圍,可以幫助其更好的理解音樂,感悟音樂中的情感。教師在平常的音樂欣賞教學中,可以將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的特點,從視覺、聽覺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能夠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性認識,進而更深入地體會音樂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如在欣賞音樂《白毛女》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介紹故事發生的背景,進而使學生對白毛女可憐的身世有所了解,這對學生融入音樂欣賞中有極大幫助。
(三)加大音樂欣賞中的文化知識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教育,借助音樂的欣賞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是當前高職音樂欣賞教學中需要重視的一個方面。對于音樂的欣賞不能僅僅停留在曲調與歌詞層面,每一首音樂的產生都有其獨特的時代背景,不了解與之相關的文化知識,就無法進一步了解音樂中的內涵。如在欣賞名曲《思鄉曲》時,教師要對學生明確此曲創作的背景,讓學生感受到在那個山河破碎的年月里,這首音樂帶給國人情感上的共鳴。學生只有對與音樂相關的文化知識有了一定了解,才能真正進入音樂欣賞的環境,實現精神世界的升華。
二、結語
總之,高職院校的音樂欣賞教學要充分發揮音樂對學生的陶冶作用,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當前音樂欣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可以將流行音樂融入音樂欣賞教學中,注重運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結合相關文化與音樂欣賞等,逐步培養其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促進其綜合素養的提高。
音樂教育欣賞課中感悟
“感受與鑒賞”是音樂新課程的一個重要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音樂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任何一種音樂能力,都是在音樂感受能力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在教學中應想方設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激勵學生對所聽音樂發表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盡可能地為學生樹立終生學習和享受音樂的目標奠定基礎。
基于以上的理論,在課堂教學中做了多次嘗試和總結,如今,得到了以下兩點體會:
1重開放式,輕關閉式
在這里的“開放”,本人詮釋為問題的答案范圍寬:而“關閉”則是局限在某個具體情況的小范圍問題去思考。
在音樂欣賞課堂中,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去偏重開放式地提問題,讓學生通過多方面、多層次的思考與感受發表自己個性化見解,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提高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反之,則要盡可能地避開關閉式地提問題。學生是教學最有用而廣泛的資源,我們應從多方面去開發他、塑造他,如果把學生引入一種思維或關在一個“峽谷”,以我個人的實踐來看,會出現三種結果:
(1)不適應或這種思維較弱的學生對課堂產生厭感,甚至恐懼感;
論析學校藝術欣賞教育
摘要:如何進一步重視學校藝術欣賞教育和怎樣采取行之有效的辦法開展藝術欣賞,本文就此給出了藝術欣賞的評價標準,并指出需要我們去努力創造順應時代要求的科學藝術,借界的魅力,提高學生整體的審美素質。解決在學校藝術教育實踐中存在的相關問題,轉變藝術欣賞的教育觀念,讓學生感受藝術世界的魅力,提高學生整體的審美素質。
關鍵詞:藝術欣賞;教育觀念;情感
當前,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十分迅速。特別是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改革形勢喜人,加大了藝術欣賞內容的幅度,高中藝術欣賞課的開設增補了中小學藝術教育在高中階段長期匾乏的空白,而高等院校開設的藝術課程門類多達數十門,其內容涉及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影視、書法、攝影、美學、文藝理論等方面,為學校藝術教育體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而把藝術欣賞放到了學校藝術教育的前鋒,擔負著能適應21世紀發展的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能力強的新一代的重責,如何進一步重視學校藝術欣賞教育和怎樣采取行之有效的辦法開展藝術欣賞,解決在學校藝術教育實踐中,藝術欣賞內容的豐富與教學課時的稀少,藝術欣賞形式的多樣與教學方法的單調等充滿種種矛盾的藝術欣賞教學現狀,找出能夠有效解決這些矛盾的途徑和辦法來改變它,使我們的學校藝術欣賞教育真正短時高效,豐富多彩’,這就需要我們去努力探討能順應時代要求的科學的藝術欣賞教育觀念。
一、藝術欣賞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
一些地方存在著重技能,輕審美和創造能力培養的傾向,重視少數尖子,忽視面向全體;重視比賽,忽視教學藝術欣賞就成了薄弱的環節,違背了素質教育所倡導的基本性和全面性原則,嚴重阻礙21世紀全民族的整體的審美素質的提高。
有專家預言,藝術產業將成為21世紀的支柱產業之一,為適應21世紀產業發展新形勢的客觀需要必須通過學校美術欣賞教育對學生實施美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陶冶情操,提高素養,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李嵐清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總結講話中強調指出,要重視美育,不僅小學、初中要開好音樂、美術等謙握,高中、大學也應開設藝術欣賞課,教會學生欣賞音樂、舞蹈、戲劇、美術、書法等。
欣賞型道德教育論文
一、高職德育采用新型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一)高職學生接受品德教育時的特殊性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對高職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大,高職院校的數量迅速增長,同時由于高校擴招等政策直接導致高職院校招收學生的錄取分數線逐年偏低,直接導致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較差,人文素養普遍較低,他們對理論性的德育內容興趣不大,掌握理論的能力和水平也較低。
(二)高職德育存在的問題
高職德育在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方面采取了許多積極有效的措施,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高職德育工作的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復雜的社會現實和高職德育針對性不強導致其教育效果弱化。2014年9月課題組在晉城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高職德育狀況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28名德育課專職教師及900名學生(該院共10個教學系,分別在每個教學系一、二、三年級各抽取30名學生)。調查顯示,65%的高職德育工作者認為當前“高職德育課的教學效果”“一般”,10%的人認為“很不好”;72%的學生認為德育課“可以不上”,14%的學生認為德育課“只是為了獲取學分”,43%的學生認為德育課“對我沒什么用”,66%的學生認為如果“改變德育課程的教學方法”將會對他們“十分有用”。同時網絡相關數據表明,除教育部要求必須開設的德育課程外,絕大多數高職院校沒有開設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德育課程或德育選修課,德育形式也比較單一且傳統,大多數學校的德育形式只是傳統意義上的德育必修課[4]。為了增強高職德育教學的吸引力,改變當前高職德育面臨的尷尬處境,拓展新形勢下高職德育的有效途徑,在檀傳寶教授“欣賞型德育教學模式”思想的啟發下,課題組在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創新性地開設中外優秀道德教育影片賞析德育選修課,將欣賞型德育的理念有效運用于高職德育教學,既使教育主導者(高職德育教師)輕松愉快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又能讓教育對象(高職學生)在“欣賞”中自由放松快樂地接納德育所表達的價值內涵,從而有效提高高職德育的實踐性、創新性和實效性。
二、欣賞型德育模式在高職德育教學中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