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邊服務貿易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6 22:22:4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雙邊服務貿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雙邊服務貿易

雙邊服務貿易發展論文

一、中國與新西蘭FTA談判的歷史性進展

(一)談判進程回顧

近年來,中新兩國經貿關系穩步發展,政治互信不斷加強。為進一步深化兩國友好合作關系,2004年11月,主席與克拉克總理共同宣布啟動中新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由此拉開了談判序幕。談判歷時三年,兩國領導人從中新關系及兩國經濟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積極推動談判進程。2006年4月,總理訪問新西蘭,與克拉克總理共同確定了一至兩年內達成全面、高質量、平衡以及為雙方所接受的自由貿易協定的目標。2007年,主席和總理又與克拉克總理多次會晤,不斷為談判注入動力。經過三年15輪談判,2007年12月,雙方最終就《協定》涉及的所有問題達成一致。2008年4月7日,中國與新西蘭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西蘭政府自由貿易協定》,新西蘭成為首個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發達國家。

(二)本次簽訂FTA的主要內容

中新協定的內容涵蓋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多個領域。根據該協定,新方承諾將在2016年1月1日前取消全部自華進口產品關稅,其中63.6%的產品從協定生效時起即實現零關稅。中方承諾將在2019年1月1日前取消97.2%自新西蘭進口的產品關稅,其中24.3%的產品從協定生效時起即實現零關稅。此外,雙方還就服務貿易做出了高于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并對包括技術工人在內的人員流動做出了具體規定。

二、中國與新西蘭FTA談判成功的意義及問題

查看全文

中新雙邊服務貿易發展論文

一、中國與新西蘭FTA談判的歷史性進展

(一)談判進程回顧

近年來,中新兩國經貿關系穩步發展,政治互信不斷加強。為進一步深化兩國友好合作關系,2004年11月,主席與克拉克總理共同宣布啟動中新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由此拉開了談判序幕。談判歷時三年,兩國領導人從中新關系及兩國經濟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積極推動談判進程。2006年4月,總理訪問新西蘭,與克拉克總理共同確定了一至兩年內達成全面、高質量、平衡以及為雙方所接受的自由貿易協定的目標。2007年,主席和總理又與克拉克總理多次會晤,不斷為談判注入動力。經過三年15輪談判,2007年12月,雙方最終就《協定》涉及的所有問題達成一致。2008年4月7日,中國與新西蘭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西蘭政府自由貿易協定》,新西蘭成為首個與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發達國家。

(二)本次簽訂FTA的主要內容

中新協定的內容涵蓋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等多個領域。根據該協定,新方承諾將在2016年1月1日前取消全部自華進口產品關稅,其中63.6%的產品從協定生效時起即實現零關稅。中方承諾將在2019年1月1日前取消97.2%自新西蘭進口的產品關稅,其中24.3%的產品從協定生效時起即實現零關稅。此外,雙方還就服務貿易做出了高于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并對包括技術工人在內的人員流動做出了具體規定。

二、中國與新西蘭FTA談判成功的意義及問題

查看全文

雙邊自由貿易發展狀況及策略思索

一、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概念

雙邊FTA,是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簡稱,并不是一個新興事物,早在多邊合作機制產生之前,雙邊的貿易安排就頻繁地出現了。雙邊FTA是指兩個國家(單獨關稅區、國家聯盟)通過談判達成協議(自由貿易協議)減少或取消雙邊貿易、投資等限制措施,是以國家契約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一種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形式。[1]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是取消協定雙方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但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FTA也隨之出現了新的變化,變化之后的雙邊FTA也被稱為“經濟合作協定(EconomicPartnershipA-greement:EPA)”。EPA除了包括貨物貿易自由,還包括投資、服務貿易等等,更為廣泛的領域的相互承諾。

二、中國涉外雙邊FTA的發展現狀

2002年11月,中國和東盟簽訂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即我國參與的第一個雙邊FTA。2004年11月,中國和東盟簽訂了《貨物貿易協議》,還規定,從2005年7月開始中國和東盟實施全面降稅。中國和東盟相繼又簽訂了《服務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直至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已經啟動。中國智利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于2005年11月簽訂,200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這是總過與拉美州的國家簽訂的第一個雙邊FTA。在2008年4月,中國和智利又簽訂了《服務貿易補充協定》,使得中國和智利雙方在市場開放的程度上有了更深一步的發展。在2006年11月,中國和巴基斯坦簽訂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并于2007年7月1日全面啟動關稅減讓進程。中國和新西蘭FTA于2008年4月簽署,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這是中國和發達國家簽訂的第一個FTA。該協定,調整范圍廣,內容充實,涉及領域寬泛;對一些產品各自采取不同比例的零關稅措施的同時,還設置關稅減讓的過渡期;除了設置一定的緩沖期之外,中國在農業開放的態度上有所松動和變化。中國和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于2008年10月簽訂,2009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中國和新加坡自由貿易的協定,為中國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提供了新的戰略推進,雙方的經濟關系可以進一步加強,給中國進入東南亞市場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同樣新加坡在服務貿易領域特別是航運、金融和生物制藥等優勢領域將與中國加強合作。同時,對雙方的服務貿易將產生較大的影響,還能夠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秘魯FTA于2009年4月簽署,2010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根據協定,在貨物貿易方面,中秘雙方將對各自90%以上的產品分階段實施零關稅。在服務貿易方面,在投資合作方面,在原產地規則、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方面,在技術性貿易壁壘、衛生和植物衛生措施方面,以及知識產權和地理標志保護方面,該協定都作出了規定,這一協定的簽署和生效,有利于中國和秘魯經濟貿易關系的加強,增加彼此之間的優勢互補,有利于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哥斯達黎加FTA是中國與中美洲國家簽署的第一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該協定于2010年4月簽署。除了中國已經簽訂的涉外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之外,中國還和許多國家和地區正在談判中,如澳大利亞等,魚刺同時,中國還積極推進與韓國等國家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行性研究。

三、中國涉外雙邊FTA的影響

(一)有利于擴大對外貿易

查看全文

自由貿易對雙邊貿易的干擾

本文作者:解春艷朱紅根工作單位:江西農業大學

(一)中國—東盟雙邊貿易總額分析從圖1可知,2000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額為395.22億美元,隨著2002年《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削減,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規模迅速擴大,該年雙邊貿易總額增加到547.81億美元,其后隨著2004年實施的“早期收獲計劃”和簽訂的《貨物貿易協議》以及2007年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額2007年達到了2025.33億美元,但由于受2008年年底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額相比于2008年有所下降。從中國-東盟雙邊貿易的地位來看,中國-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例呈波動性上升趨勢,由2000年的8.33%上升至2009年的9.65%。圖1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總額及所占比例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相關數據計算統計得到(二)中國-東盟雙邊貿易結構分析從圖2可知,中國對東盟的出口額從2000年的173.41億美元增加至2008年的1143.17億美元,增長了5.59倍,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對東盟的出口額2009年有所下降,為1062.57億美元。中國對東盟出口額占中國對外總出口額的比重呈穩步上升,由2000年的6.96%上升至2009年的8.84%。從中國對東盟的進口額來看,2000年中國對東盟的進口額僅為221.81億美元,2008年則增加到1170.03億美元,與2000年相比增加了4.27倍。從中國對東盟的進口額占中國總進口額的比例來看,從2000年的9.85%逐年遞增至2003年的11.47%,其后4年呈相對平穩狀態,到2008年有所下降。圖2中國對東盟各國的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及所占比例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相關數據統計得到(三)中國-東盟雙邊貿易區域差異分析從中國與東盟10個國家的雙邊貿易區域差異來看(見表1),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是與中國雙邊貿易量最大的兩個國家,并且從2000年到2009年,中國與這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呈逐年遞增趨勢,特別是2004年后增加幅度較大。其次是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與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相比,中國與其雙邊貿易量相對較少。緬甸、柬埔寨、文萊和老撾等這些國家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量較小,但今后的雙邊貿易潛力較大。

(一)理論假設基于國內外學者將引力模型應用于貿易領域的研究成果和經驗,對影響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的相關因素進行理論假設:1.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自啟動以來,經歷了十年的發展,在這十年不斷發展的進程中,簽署了各項貿易協議,這些貿易協議的實施所帶來的關稅降低及市場開放等對中國-東盟雙邊貿易產生了積極影響,并將長期促進雙邊貿易。但標志性的貿易協議有3項,分別為2002年簽署《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2004年實施“早期收獲計劃”和簽訂《貨物貿易協議》及2007年簽署《服務貿易協議》。本文用這3個標志性貿易協議的簽訂來度量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進程化程度,并假設每項貿易協議的簽訂對雙邊貿易都有正影響。2.經濟規模。本文采用GDP作為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一國的GDP總量反應了該國的經濟規模總量以及該國的進口需求能力和出口供給能力,進而影響雙邊貿易流量,并且GDP越大,貿易流量也越大。本文假設經濟規模對中國-東盟雙邊貿易有正影響。3.人口數量。一國的人口數量越多,意味著該國國內的需求越多,當國內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則需要從國外進口來彌補無法滿足的需求。本文假設人口數量對中國-東盟雙邊貿易有正影響。4.地理距離。一般指兩國的經濟中心或主要港口之間的距離,本文選取的地理距離是兩國首都之間的直線距離。兩國之間的距離決定了貿易的運輸成本、交易成本、時間成本的大小,這些成本從而會影響雙邊貿易的增長。本文假設地理距離對中國-東盟雙邊貿易有負影響。5.科學技術水平。一國科學技術水平越高,越能促進生產力提高,越有助于推動經濟發展,該國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優勢,國際貿易活動更為活躍。本文采用計算機擁有率作為衡量該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指標,并假設計算機擁有率對中國-東盟雙邊貿易有正影響。6.文化距離。一般情況下,如果兩國的語言相通,文化背景相近,則意味著兩國的文化距離越近,一國出口到另一國的商品越容易被接受,兩國間的貿易流量也就越多。本文采用共同語言,即貿易對象國是否使用華語作為衡量兩國文化距離的指標,并假設存在共同語言對雙邊貿易有正影響。7.共同邊界。如果兩國擁有共同邊界,一方面可降低運輸成本、時間成本等;另一方面意味著兩國存在共通的文化區域,相互之間交流更便利,貿易更快捷。本文假設共同邊界對雙邊貿易有正影響。8.優惠貿易區。保護性貿易政策是構成國際貿易的巨大壁壘,而當兩國同屬于一個優惠貿易區時,由于各種壁壘的消除或削弱,區域內各國的貿易能夠在一定程度實現自由流動,從而會促進兩國的雙邊貿易,對貿易規模的擴張有積極影響。中國與東盟各成員國同處于亞洲,且同是發展中國家,因此本文采用是否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這一共同自由貿易區作為衡量優惠貿易區的虛擬變量,并假設該變量對雙邊貿易有正影響。(二)模型構建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中的Linnermann模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擴展和修正,建立包括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化變量的擴展的引力模型,其形式可以表示為:1nXijt=β0+β11n(YitYjt)+β21n(PitPjt)+β31n(Disij)+β41n(Comjt)+β5(Lanij)+β6(Borij)+β7(APECij)+β8(Policy1)+β9(Policy2)+β10(Pol-icy3)+μij其中,Xijt表示在t年i國與j國的雙邊貿易額;YitYjt表示在t年i國與j國的經濟規模乘積;PiPj表示在t年i國與j國的人口數量乘積;Disij表示i國與j國首都的直線距離;Comjt表示在t年j國的科學技術水平;Lanij為文化距離變量;Borij為共同邊界變量,APECij為優惠貿易區變量;Policy1、Policy2、Policy3分別表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化的3個重要變量。β0是常數,β1、β2、β3、β4、β5、β6、β7、β8、β9、β10是回歸系數,μij表示隨機誤差項。(三)數據來源目前,東盟成員國有10個,其中柬埔寨于1999年最晚加入東盟,因此本文選取2000-2009年中國與東盟10個國家的雙邊貿易額作為面板數據。雙邊貿易額數據根據2000-2009年的《中國統計年鑒》整理獲得。GDP和人口數量來源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兩國之間的地理距離通過世界城市經緯度查詢系統(http://www.hjqing.com/find/jingwei/)計算獲得。計算機擁有率來源于世界銀行(WorldBank)數據庫。是否有共同邊界可由世界地圖查詢。各國加入APEC的情況來源于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官方網站。是否使用華語、各項協議簽署時間和內容均來源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官方網站。模型中各項變量的說明如表2所示。

運用統計軟件EViews6.0對樣本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實證考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化對中國-東盟雙邊貿易的影響效應。首先分別就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化3個關鍵事件進行回歸分析,得到模型Ⅰ、模型Ⅱ和模型Ⅲ,為了考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化的綜合影響,把代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化的3個關鍵事統一納入模型中回歸,得到模型Ⅳ。從表3的模型回歸結果可知,模型調整后的R2較大,表明該模型有較好的擬合優度。D.W統計值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關性。模型中所有變量基本上都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具體分析如下:1.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化對中國-東盟的雙邊貿易有重要影響。代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化的3個關鍵變量Policy1、Policy2、Policy3在全部模型中都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且回歸系數均為正,與前面的理論假設相符。說明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程化的發展,中國-東盟的雙邊貿易量不斷增長。第一,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了標志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的《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對雙邊貿易有顯著的促進效應,原因在于該協議條款中規定,雙方要逐步取消貨物貿易的所有關稅與非關稅壁壘,逐步實現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第二,2004年實施了“早期收獲計劃”并簽訂了《貨物貿易協議》,根據該項計劃及協議,中國與東盟首先削減近600種農副產品關稅,緊接著開始相互實施全面降稅,這大大促進了中國-東盟雙邊農副產品貿易的發展。第三,2007年簽署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服務貿易協議》,該協議規定,雙方在60多個服務部門,相互做出了高于世界貿易組織水平的市場開放承諾,這一協議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東盟服務貿易的發展,標志著雙方合作關系進入了全新領域。2.經濟規模變量的回歸系數在四個模型中均為正,且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說明中國-東盟的雙邊貿易與雙方的經濟規模呈現正相關,與前面的理論假設相符。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貿易國GDP越高,潛在的進口需求越大,更有利于中國對其貿易出口。另一方面,對于中國而言,GDP的增加對其供給市場的影響表現為生產能力的提高,出口額加大。隨著各國經濟規模地不斷擴大,雙邊貿易量也會不斷增長。3.人口數量變量的回歸系數在全部模型中均顯著為正,說明人口數量對中國-東盟雙邊貿易起到促進作用,與前面的理論假設一致。原因在于東盟中的多數國家與中國一樣,同屬于發展中國家,科學技術水平不高,高新技術產業尚處于發展階段,人口因素使得國際間的貿易更加活躍,人口數量增加創造的需求效應遠遠大于國內分工深化作用。4.地理距離變量的回歸系數在模型Ⅰ、模型Ⅱ和模型Ⅲ中為負,且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地理距離對中國-東盟雙邊貿易有負影響,與前面的理論假設一致,并且地理距離越遠,中國對貿易對象國的雙邊貿易額越小。但在地理距離變量模型Ⅳ中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其原因有待進一步考察。5.科學技術變量的回歸系數在全部模型中為正且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對象國計算機擁有率越高,中國與其雙邊貿易額越大,與前面的理論假設一致。一般來說,一國計算機擁有率越高,表示該國科學技術應用水平越高,居民生活水平及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高,對商品的消費能力會越強,因此會帶來更多的進口需求。同時,一國科學技術越發達,生產能力就越強,會創造出更多的出口供給。6.文化距離變量的回歸系數在全部模型中為正且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中國與同使用華語的貿易對象國進行貿易較之不使用華語的國家,雙邊貿易量更多,與前面的理論假設一致。原因在于:一方面,使用華語的國家華人人口較多,對本國的產品需求較大;另一方面,華語作為該國的官方語言,使得該國居民對中國抱有親切感和認同感,在人文環境上產生一定程度的共通點,更容易接受和喜愛中國的產品,對于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更容易推廣。7.優惠貿易區變量的回歸系數在全部模型中為正且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當中國與其貿易對象國同屬于APEC成員國時,更有利于促進兩國間的雙邊貿易,與前面的理論假設一致。因為屬于同一貿易區的國家在貿易過程中存在貿易優惠政策,相互之間可以享有關稅優惠,技術性貿易壁壘、非關稅貿易壁壘和其他貿易壁壘都會相對較低,利于貿易規模的擴大。8.共同邊界變量的回歸系數在四個模型中都為負,且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表明共同邊界與雙邊貿易量負相關,這與前面的理論假設不符。究其原因,與中國有共同邊界的國家,如緬甸、老撾都是貿易小國,經濟規模小,科學技術水平相對較低,所以貿易流量少,即使存在共同邊界的優勢,也難以發揮優勢來大規模的擴大貿易;而與中國沒有有共同邊界的國家,如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其國家經濟規模大,科學技術水平相對較高,且同使用華語,對中國的進口需求和出口供給都較大,因此就造成了與中國沒有共同邊界的國家貿易流量較大,而與中國有共同邊界的國家貿易流量反而較小的現象。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對東盟各鄰國的貿易還不夠發達。

查看全文

小議WTO協定框架下雙邊FTA的發展

[內容提要]:WTO協定對雙邊FTA等區域貿易協定的締結作了許多原則規定。為了保證雙邊FTA與WT0規則相一致,WTO還加強了對雙邊FTA等區域貿易協定的審議和監察。雙邊FTA雖然與WTO多邊貿易體制有不同之處,但二者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二者所體現的原則和所產生的經濟效應基本一致,雙邊FTA有利于促進WTO所主張的全球貿易自由化的實現,而且,雙邊FTA終將融入WTO多邊貿易體制。

[關鍵詞]:WTO協定;貿易體制;FTA;雙邊FTA

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中,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為標志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迅猛。然而,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信息通訊技術為支撐的新經濟,為生產銷售的國際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電子商務、無紙貿易等新手段的運用使傳統的國際貿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率。WTO機制下的多邊貿易談判,現在越來越演化成一種程序之爭,在曠日持久的談判中達成一種均衡。國際貿易政策向強化雙邊貿易關系傾斜在WTO解決爭端的能力弱化時,另一類實惠的國際性合作機制開始快速發展,這就是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reeTradeAgrement:FTA),其特點是兩個經濟體商簽雙邊FTA,它不僅僅是局限于貿易和投資等經濟層面自由化的區域貿易協定(RegionalTradeAgreements:RTA)。所謂FTA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包括獨立關稅地區)根據WTO相關規則,為實現相互之間的貿易自由化所進行的地區性貿易安排。由自由貿易協定的締約方所形成的區域稱為自由貿易區。FTA的傳統含義是締約國之間相互取消貨物貿易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但是最近幾年的FTA出現了新的變化,其內容不僅包括貨物貿易自由化,而且涉及服務貿易、投資、政府采購、知識產權保護、標準化等更多領域的相互承諾。這種廣義的FTA也被稱為“經濟合作協定”(EconomicPartnershipAgreement,即EPA)。雙邊FTA的數量也呈現迅速增長態勢。根據WTO的《WTO年度報告2003》中的數據,1990年以前,世界上所有進入實施階段的FTA數目不過27項,到2002年底,但截至2002年12月,總共有259項登記備案,其中176項已處于實施階段。在所有的RTA中,雙邊FTA約占90%。至2003年4月底,WTO146個成員中絕大多數都參加了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雙邊FTA。到2005年6月底,向WTO通報的區域貿易安排已經達到了328個,其中大多數是在最近幾年出現的,2005年1到6月就新增了21個。據WTO秘書處估計,目前在國際貿易中,至少有50%是在各種區域貿易安排下進行的。世貿組織(WTO)框架下的全球多邊貿易談判一波三折①,而國家與國家間、各區域經濟組織間開展的FTA(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卻是方興未艾,兩者間形成了強烈反差。

一、WTO協定對雙邊FTA等區域貿易協定的有關規定

WTO認為,自由貿易協定(FTA)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關稅領土所進行的一種相互取消關稅或其它貿易限制的安排。通過自愿簽訂協定發展各成員之間經濟的一體化,對擴大世界貿易是有好處的。因此,WTO允許成員依據1994年GATT第24條成立自由貿易區、或依據授權條款簽署發展中國家間雙邊FTA等區域貿易協定、或依據服務貿易總協定第5條簽署以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為目的經濟一體化協定。為了防止雙邊FTA等區域貿易協定的做法超出WTO特定的規則,WTO將雙邊FTA等區域貿易協定納入多邊貿易體制框架中加以規范、監督和協調、盡可能減少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從而進一步改善多邊貿易體制。

1、1994年GATT第24條以及《關于解釋1994年GATT第24條的諒解》對雙邊FTA等區域貿易協定的有關規定。(1)成立目的。GATT第24條第4項規定:成立雙邊FTA的目的,應為便利組成雙邊FTA的各領土之間的貿易,但對其他締約國與這些領土之間進行的貿易,不得提高壁壘。《關于解釋1994年GATT第24條的諒解》重申,此類協定的目的應為便利成員領土之間的貿易,而非提高其他成員與此類領土之間的貿易壁壘:在此類協定形成或擴大時,參加方應在最大限度內避免對其他成員的貿易造成不利影響。(2)涵蓋范圍。GATT第24條第8項規定,另有規定的除外,雙邊FTA成員之間的貿易,或至少對這些領土產品的實質上所有貿易,己取消關稅和其他貿易限制,以避免發生僅就某些特定產品形成優惠待遇,排除或限制其它國家產品進入所形成的區域壁壘現象。(3)過渡期間。雙邊FTA如果不是立即成立,而要經過一段期間逐步建立,應在合理期限之內完成。GATT第24條第5項第(c)款規定,簽訂臨時協定應具有一個在合理期間內成立雙邊FTA的計劃和進程表。《關于解釋1994年GATT第24條的諒解》規定,合理持續時間只有在例外情況下方可超過10年。如屬一臨時協定參加方的成員認為10年不夠,它們應向貨物貿易理事會提供需要更長期限的全面說明。(4)關稅及其它商業法規。GATT第24條第5項規定,就整體而言,對雙邊FTA或過渡到雙邊FTA的臨時協定來說,在建立雙邊FTA或采用臨時協定以后,每個組成領土維持的對未參加雙邊FTA或臨時協定的締約各國貿易所適用的關稅和其他貿易規章,大體上不得高于或嚴于未建立雙邊FTA或臨時協定時各組成領土所實施的關稅和貿易規章的一般限制水平。(5)審查程序。GATT第24條第7項第(a)款規定,任何締約國決定加入雙邊FTA,或簽訂成立雙邊FTA的臨時協定,應當及時通知締約國全體,并應向其提供有關所擬議的雙邊FTA的資料,以便締約國全體得以斟酌向締約各國提出報告和建議?!蛾P于解釋1994年GATT第24條的諒解》規定,成員所做出的通知,應由一工作組按照1994年GATT的有關規定和諒解第1款的規定進行審議。工作組應就其在此方面的審議結果向貨物貿易理事會提交報告。貨物貿易理事會可向各成員提出其認為適當的建議。對于臨時協定,工作組可在其報告中就擬議的時限和完成雙邊FTA形成所需要的措施提出適當建議,如必要,工作組可規定對協定進行進一步審議。為一臨時協定參加方的成員應將該協定中包括的計劃和時間表的實質性變更通知貨物貿易理事會,如收到請求,理事會應審查這些變更。雙邊FTA的成員應定期向貨物貿易理事會報告有關協定的運用情況。協定中任何重大變更和/或進展一旦發生即應報告。(6)組成關稅同盟的成員準備提高關稅約束稅率時的處理程序。GATT第24條第6項制定了一形成雙邊FTA的成員提議提高約束關稅時所應遵循的程序。各成員在形成雙邊FTA達成同時修改或撤銷關稅減讓之前,必須開始由1980年11月10日通過的準則和《關于解釋1994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28條的諒解》詳述的第28條所列程序。這些談判將以誠信原則進行,以期達成雙方滿意的補償性調整。在此類談判中,按第24條第6項的要求,應適當考慮在雙邊FTA形成時其他成員領士對相同稅號所作的削減。如此類削減不足以提供必需的補償性調整,則關稅同盟將提供補償,此種補償可采取削減其它稅號關稅的形式。對修改或撤銷的約束關稅擁有談判權的成員應考慮此類出價。如該補償性調整仍不能接受,則應繼續進行談判。若盡管作出此類努力,但是根據由《關于解釋1994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28條的諒解》詳述的第28條所進行的補償性調整的談判不能在談判開始后的合理期限內達成協定,則雙邊FTA仍然有權修改或撤銷減讓:受影響的成員因此有權依照第28條撤銷實質相等的減讓。

查看全文

自由貿易熱點問題研究論文

雙邊自由貿易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一種重要形式,通常是指國家、地區或區域經濟集團之間通過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在締約雙方之間消除關稅或非關稅壁壘,實行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動。在自由資本主義階段,雙邊貿易協定是世界各國尋求自由貿易的最常見形式。但從20世紀下半葉開始,隨著GATT/WTO多邊貿易體制和區域性多邊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這種自由貿易形式一度被冷落下來。近年來,由于WTO多邊貿易談判阻力增大和一些區域性大自由貿易區計劃的受阻,雙邊自由貿易以一種新的姿態再度扮演全球自由貿易的主角,并已成為新世紀之初世界經濟領域內出現的最引人矚目的現象之一。

雙邊自由貿易緣何再度全球盛行?

全球新一輪雙邊自由貿易盛行,是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大背景下展開的,主要受一些現實因素的直接影響。

1、WTO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

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隨著世界經濟逐漸陷入全面衰退之中,新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如今年出現的美國對進口鋼材強制實施201條款和美國提高農產品補貼就是典型事例。同時,由于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顯現,反全球化浪潮在全球尤其發達國家急劇蔓延。1999年,WTO貿易部長在西雅圖會議上試圖啟動新一輪全球多邊貿易談判的計劃,就因反全球化組織的強烈阻撓而夭折。這直接導致WTO多邊貿易談判的難度大大增加。雖然2001年12月,WTO貿易部長多哈會議在最后關頭決定啟動全球貿易談判,但就現實情況看,結果不會一帆風順。毫無疑問,WTO多邊貿易談判在受阻,已成為雙邊自由貿易再度盛行的主要原因。

WTO多邊貿易體制的某些局促性也是許多國家熱衷于雙邊自由貿易的原因之一。WTO的權威在強有力的主權國家利益面前經常顯得蒼白無力。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大多是由主權國家或具有超國家性質的區域集團(如歐盟)締結,與曠日持久的WTO多邊貿易談判相比,它具有時間短、見效快的特點;與程序復雜且缺乏國家強制力的WTO多邊貿易體制相比,雙邊自由貿易機制只有兩個當事方,因而具有易操作、約束力強的特點。另外,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在促進當事雙方自由貿易、經濟技術合作、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乃至雙方政治關系發展方面的所起的作用比WTO多邊貿易體制更直接、更有效。因此,許多國家和地區往往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當作通向更高層次經濟乃至政治合作的第一步。

查看全文

中俄貿易關系發展論文

在200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朱基總理明確指出:“大力開拓俄羅斯、中東、拉美等富有潛力、前景廣闊的新興市場。要把發展對俄羅斯的貿易提高到戰略高度來認識,組織我國大中型企業和質量好、價格低的產品進入俄羅斯市場。實行市場多元化戰略已經提出多年,要下大功夫真正抓落實。至關重要的是調整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商品質量和附加值,增強國際競爭力?!睘榱寺鋵嵵醒虢洕ぷ鲿h精神,必須認真研究中俄貿易關系的現狀,分析并解決中俄貿易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將中俄貿易關系推向戰略的高度,盡早共同制定中俄貿易發展戰略,開辟中俄貿易發展的新階段。

一、中俄貿易關系的現狀

中俄兩國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兩國經濟互補性強,雙邊貿易潛在市場巨大。近年來,隨著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平穩推進和睦鄰友好條約的簽署,使雙邊貿易關系取得穩步的發展。兩國貿易發展狀況詳見表1。

表1我國對俄雙邊貿易發展走勢(單位:億美元)

注:此表引自《今日俄羅斯市場》第233頁,中國對外經貿出版社。

從上表可以看出,1992年至今,中俄兩國貿易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4個階段:

查看全文

“一帶一路”與雙邊經貿合作研究

摘要:中國和俄羅斯具有深遠的傳統友誼和漫長的國境線,因而具備了開展國際貿易的優越客觀條件。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雙邊經貿合作的水平,成為中俄兩國都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本文將深入分析當下中俄兩國經貿合作的發展現狀,并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筆者將通過深入研究,提出加強雙邊經貿合作水平、解決雙邊經貿合作中出現的問題的針對性措施,以推動雙邊經貿合作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雙邊經貿合作

中俄雙方都是對方的最大鄰國,兩國之間有漫長的國境線。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中俄雙方的貿易量正在不斷提升。在現階段,中國已經成為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與此同時,俄羅斯在中國對外經貿領域匯總的地位也在逐步上升。隨著“一帶一路”的提出,中俄雙邊經貿合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在當下,中俄雙方的經貿合作層次正在不斷深化,合作的規模、領域與合作模式也處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從總體上看,中俄雙邊經貿合作發展勢頭良好。然而必須看到的是,在現階段,雙方的經貿合作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制約了中俄雙方的經貿合作進一步發展,而且嚴重影響了“一帶一路”進一步發展。因此,想要促進中俄雙邊經貿合作的發展,就必須對這些問題加以解決。

一、中俄共同建設“一帶一路”下雙邊經貿合作發展現狀

1.中俄兩國雙邊經貿合作層次不斷深化?!耙粠б宦贰钡奶岢?,對中俄雙方的經濟貿易與合作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中俄雙方展開了全方位的合作,合作的層次正在不斷深化。具體來說,首先,在政治層面,近年來,兩國政要之間通過多次定期或不定期的會晤,針對經貿合作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磋商,并建立了絲路基金等金融投資平臺。在金融層面,現階段,中俄雙方已經啟動了人民幣清算合作的機制。兩國之間的貨幣結算業務也逐步從邊境城市向內地擴展。而與此同時,兩國的商業銀行都在對方的領土內開設了分支機構或代表處,進一步加強了雙方的金融合作。2.中俄兩國雙邊經貿合作規模不斷擴大。在“一帶一路”的促進作用下,雙方的經貿合作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具體來說,首先,雙方在金融領域的合作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其次,中餓雙方的經貿合作,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交易數量都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隨著“一帶一路”的不斷發展,在現階段,我國企業與俄羅斯企業之間簽訂了多個合作項目協議,涉及到的交易金額與交易數量越來越大。早在2014年,雙方的貿易總額就已經接近1000億美元。在2015年,雙邊貿易總額有所回落。而在2017年,雙邊貿易總額恢復到840.71億美元。雖然與最高峰時期的900余億美元相比有所下降,但隨著“一帶一路”的護短發展,可以預見的是,中俄雙邊貿易必將取得進一步的發展。3.中俄兩國雙邊經貿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在很長時間以來,中俄之間的貿易都以中國從俄羅斯進口能源、礦產、化工產品,向俄羅斯出口服裝、家電、日用品等輕工業產品為主。然而隨著兩國經濟和科技實力的發展,在現階段,中俄貿易已經從這些傳統領域逐步擴展到電子產品、工業設備等技術含量更高的領域。然而必須看到的是,在當下,中俄之間的國境線距離雙方的經濟中心都有很長的距離,這對于雙邊經濟貿易合作的展開是不利的。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想要促進雙邊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解決這一問題。4.中俄兩國雙邊經貿合作模式不斷創新。在合作模式方面,中俄之間的雙邊經貿合作已經從傳統的進出口貿易逐步向雙方互相之間投資轉變。在最近幾年,俄羅斯的經濟形勢正在逐步好轉,吸引了全世界投資者的目光,中國企業也在這一大好機遇面前不甘落后,不斷擴大在俄羅斯的投資規模。與此同時,俄羅斯在中國的投資也呈現大幅度增長的趨勢。然而從投資總量上看,中國在俄羅斯的投資要遠遠超過俄羅斯在中國的投資。而從投資領域上看,中國在俄羅斯的投資項目主要集中于農業、林業、礦業、制造業和服務業。而俄羅斯在中國的投資則主要集中于制造、建筑與物流運輸方面。

二、中俄共同建設“一帶一路”下雙邊經貿合作發展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中美貿易順差統計區別原因

自1980年始,中美關于貿易順差的統計就開始存在差異,但由于當時中美兩國間貿易量較小,這種差異不明顯。自1995年始,中美貿易量擴大,與之對應兩國關于貿易順差的統計差異日見擴大,筆者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貿易順差統計差異形成的原因。

一、中美雙方在統計計價方法上的差異

中美貿易順差規模統計差異存在的原因之一是中美關于貿易額的統計方法差異。雙邊貿易統計方法差異的主要表現是中美兩國之間進出口計價方式不同。中國的出口數據是按照大多數國家的慣例依據離岸價格,也就是通常所說的FOB價(freeonboard,簡稱FOB,包括本國生產成本、貨物運輸保險和在本國裝載上船成本)統計的。與大多數國家出口計價不同,美國出口數據是按照船邊交貨價,也就是FAS價(freealongsideship,簡稱FAS,不包括本國生產成本、貨物運輸保險和在本國裝載上船成本)統計的,這與國際慣例有別。由于未包含商品裝上船的成本,故FAS價的數值小于FOB價。并且中、美兩國都是依據到岸價格,也就是CIF價(包括貨價成本、在途包裝費、保險費和運輸費)統計進口。這樣,由于中美進出口計價基礎不同,自然而然會造成雙方貿易統計差異。因而就需要把雙方的進出口數據轉換成統一的離岸價(FOB價)計算,這樣才能比較中美雙邊貿易順差規模的統計差異情況,進而推算出中美貿易順差規模計算上的失衡程度。為此,按照國際通行的轉換方法,以FOB價為基礎,把美國的以FAS計價的出口值加上1%的成本轉換成FOB值。并且,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轉換做法,把中美兩國的以CIF價計算的進口值扣除10%來得到FOB值。為什么要用同一種方法計算進出口數據呢?原因是當貿易數值龐大時,FOB價與CIF價的差異會造成顯著的由計價方式不同帶來的差異。比如,如果以FOB價計算,中國、美國每一年對另一方的商品出口為500億美元,雙邊貿易本應剛好平衡。但現在美國會認為,本國對中國出口是500億美元,但從中國進口是550億美元,原因就是后者以CIF價格計算。這使得美國以為自己有50億美元的逆差。反過來,中國對美國出口以FOB價計算是500億美元,但進口以CIF價計算是550億美元,以至中國也認為自己有50億美元的逆差。一項本來平衡的貿易,現在變得雙方都認為自己有了“逆差”。因此,用不同的基準價格計算進出口會造成一定數額的誤差。當我們按照國際通行的轉換方法,以FOB價為基礎,把美國的以FAS計價的出口值加上1%的成本轉換成FOB值,并且,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轉換做法,把美中兩國的以CIF價計算的進口值扣除10%來得到FOB值,雙方在統計計價方法完全一致情況下計算出的經過修訂的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數值增加了,美國對中國的進口額數值減少了,同樣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進口額也減少了。這樣,經修訂后,雙邊貿易順差規模的差異有了一定量的減小。而且從計價方法上明顯看出,美方的統計數據高估了從中國的進口。

二、經由香港轉口貿易的影響

所謂轉口(reexport)亦即香港買家依法取得某批進口商品的所有權后隨即售出,運送給第三國家或地區的另一個買家。香港買家將進口商品再出口前,或會略微加工,但不影響商品性質,故不會把香港變成原產地。這種轉口使中美雙邊的貿易統計數據出現差異。美國方面在計算進口時,由于美國海關追查所有進口商品,包括轉口商品的產地來源,美國的進口數據應該已經包括了直接進口和間接進口,無需另加轉口。現實中,中國使用的是目的地原則,往往不統計部分經由香港對美國轉口商品,如果這部分轉口在中美貿易中微不足道,或可忽略,但現實中剛好相反。香港經濟研究中心學者FungandLau(<中美雙邊貿易差額1990-2000>2001)根據香港貿發局提供的數據研究后發現,以2000年為例,美國有61億美元的制成品經由香港轉口到中國內地,占美國對中國出口官方數據的37%。同期中國內地有365億美元的制成品經由香港轉口到美國,占中國對美國出口官方數字的70%。如此高的比例,原因在于中國以目的地為原則的統計方法沒有統計經港轉口商品的數額。美方資料顯示,中國的貨物只有20%直接運往美國,其余80%是通過第三方轉口到美國的,中方對轉口貿易不計入貿易額的統計方法,導致中國統計的對美出口普遍低估,而美國由于在進口貿易中統計轉口部分,使得美方統計的自華進口普遍高估,這導致中美貿易順差規模統計數據存在較大差異。根據FungandLau的研究,中國在加上對轉口的統計后,中美雙邊關于貿易順差規模的統計差異會大大減小。

三、轉口加成利潤的影響

查看全文

中俄服務貿易論文

一、中國與俄羅斯服務貿易發展現狀比較分析

(一)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近年來,中國服務貿易發展迅速,服務業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百余個服務貿易部門陸續開放,基本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服務貿易規模逐步擴大,2005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1570.8億美元,占世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的3.3%。2010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增至3624.2億美元,世界占比增至5%。其中,服務貿易出口額由2005年的739.1億美元上升至2010年的1702.5億美元,比重由3.1%升至4.6%;服務貿易進口額由2005年的831.7億美元增至2010年的1921.7億美元,比重由3.5%升至5.5%(見表1)。

(二)俄羅斯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俄羅斯加入WTO后,服務業對外開放水平穩步提高,服務貿易規模逐年擴大。服務貿易總額從2005年的625.4億美元上升至2010年的1135.8億美元,服務貿易出口額從2005年的247.4億美元增至2010年的437億美元,服務貿易進口額從2005年的377.9億美元增至2010年的698.8億美元。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均有所下降,出口額同比下降18%,占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1.3%;進口額同比下降19%,占世界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1.9%(見表2)。

二、中俄服務貿易合作現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