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6 02:59: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適應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適應力與免疫力
人生在世,需要學會適應環境。不論是自然界的寒暑交替,還是社會上的風云變幻,都要能適應才行,否則就會受磨難甚至遭淘汰。這就是所謂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同時,還得不斷增強免疫功能。當病毒襲來之時,為什么有的人能抗得住,有的人卻抗不住?面對各種誘惑,為什么有的干部能潔身自好,“拒腐蝕,永不沾”,而有的干部卻成了欲望的俘虜,滑進腐敗的泥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自身免疫力的區別。
一個人是如此,一個政黨也是如此。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同樣需要增強黨員干部的適應力和免疫力。對于我們黨來說,所謂適應力,就是對新的歷史方位和執政使命的適應能力,即能夠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根據最廣大人民的愿望,與時俱進地解決好執政中的一系列問題,不斷實現黨的執政目標;所謂免疫力,主要是指對長期執政條件下各種消極腐敗因素的免疫能力,即發揚優良傳統和作風,抵御消極腐敗現象的侵蝕,經受住執政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增強黨的適應力和免疫力,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重大意義。我們黨執政55年特別是實行改革開放26年來,領導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正在蓬勃發展。這表明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同黨肩負的重任和使命總體上是適應的。但是,也不能忽視存在的問題。突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不適應”,就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還不完善;一些領導干部和領導班子思想理論水平不高,依法執政能力不強,解決復雜矛盾的本領不大,素質和能力同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還不適應。另一個是“不符合”,就是一些黨員干部事業心和責任感不強,思想作風不端正,工作作風不扎實,脫離群眾等問題比較突出;一些黨的基層組織軟弱渙散,一些黨員不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腐敗現象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還比較嚴重,不符合黨和人民的要求。這些問題直接影響黨的執政成效。從某種意義上說,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就是要解決這些“不適應”和“不符合”的問題。
增強適應力和免疫力,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應當始終注意解決好的問題。只有適應時展需要,跟上歷史前進步伐,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遠離腐敗,保持先進,黨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不斷發展壯大。在取得執政地位以后,這個問題顯得更加突出。20世紀80年代以來,原蘇聯、東歐國家一些長期執政的政黨先后失去執政地位,就與其未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有重要關系。譬如,原蘇聯共產黨是列寧親手締造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執政前期,執政能力很強,執政成效顯著。但到后來,黨的思想理論、領導體制等日益僵化,難以適應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同時,黨內脫離群眾、濫用權力的問題日益嚴重,出現了一個高居于人民群眾之上的特權階層,黨逐漸失去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其結果是黯然謝幕、分崩離析。這就警示我們,只有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增強適應力和免疫力,黨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無產階級政黨奪取政權不容易,執掌好政權尤其是長期執掌好政權更不容易。黨的執政地位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作出的這個論斷,非常正確,極其重要。適應與不適應、符合與不符合總是處在動態變化之中的,因此,增強適應力和免疫力是長期的、持續的過程。努力實現從不適應到適應和更好的適應,從不符合到符合和更好的符合,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面對的重要課題。這個課題解決得越好,黨的執政能力就越強,黨的執政地位也就越牢固。
職校生職業適應透析
摘要:本文意在通過職校生職業適應初期常見的心理障礙的分析,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確立自信,盡快完成角色的轉換,逐步走向成功的職業生涯。
關鍵詞:職校生;職業適應;角色轉換
職校生從學校進入企業實習就面臨著社會適應,面臨著學生角色向職業角色的轉換,這種社會適應能力是職校生與社會、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是適應新環境、新崗位的能力,也是企業考慮是否留用他們的因素之一。如果畢業生能盡快地實現角色的轉換,順利地適應職業的需求,就有可能走向成功的職業生涯,但職校生在剛走向工作崗位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良心理,如依戀心理、自卑心理、浮躁心理、見異思遷心理等,使得他們不能很好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崗位。為了盡快地進行職業適應,職校生應克服就業初期的一些不良心理,完成角色轉換,只有如此,才能很快適應新環境、新崗位,成長為適應社會的現代職業人。
一、職校生職業適應初期常見的心理障礙
1.對學生角色的依戀和失落情緒
職校生初由學校進入社會,難免出現某些心理上的波動,或因環境陌生而孤獨;或因條件艱苦而失落;或因人際關系緊張而郁悶;或因單位人才濟濟、競爭激烈而畏懼等,這些都易使職校生產生懷舊、依戀學生角色的心態。常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置于學生角色來要求和對待工作,以學生角色的習慣方式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而現實中面對職業責任的壓力,復雜的同事、領導等人際關系、理想和現實的矛盾,職校生雖不甘于平庸,卻又暫時無法改變現狀,就表現出一定的不適應,因此易產生失落情緒。
堅持適應性調整思考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統攬全局,不斷深化“生態立縣”戰略,主動適應宏觀形勢的新變化,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項目標。全年預計實現生產總值80億元,增長13.5%;財政總收入8.44億元,增長20.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15億元,增長2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50元,分別增長12.8%和10%。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思想行動在復雜局面中高度統一。及時掌握干部群眾中存在的不適應宏觀調控形勢、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精神等苗頭性問題,層層召開形勢分析和專題學習會,及時把全縣上下的思想統一到“四個堅持四個注重”上來,即堅持“生態立縣”發展戰略不動搖,更加注重發展戰略的深化;堅持經濟建設中心不動搖,更加注重增長方式的轉變;堅持加快城市化不動搖,更加注重城鄉統籌發展;堅持改革創新不動搖,更加注重依法行政、規范操作。同時,采取“項目化推進、責任化落實、倒計時攻堅”等策略,全面推進了12項重點工程,及時把干部群眾的注意
力和精力集中到加快發展上來。
2、經濟在嚴峻的要素制約中持續增長。按照“遠近結合”的方針,著力推進適應性調整和戰略性調整。一抓要素制約緩解。堅持“讓電于民、節電于工”原則,引導企業自備發電,新增自備發電裝機容量5.01萬千瓦;充分發揮小水電頂峰作用;開工建設110千伏城南變電站。全面清理各類建設用地,盤活工業用地近1500畝;突出抓拆遷和供地工作,為發展拓展空間。積極爭取外埠銀行對重點項目、優勢產業和企業的支持,引導中小企業開放股權,爭取民間資本投入。抓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積極培育2+4主導產業。利用宏觀調控“倒逼”機制,引導企業走集約發展、內涵提升之路。加快推進天子湖現代工業園建設;完成轉椅特色園一期;啟動建設竹子高新技術產業園;建立轉椅研發中心、質量檢測中心和企業家培訓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實施首批先進制造業基地項目18項,完成投資3.11億元。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83億元,增長23%。1—11月,竹制品和轉椅產業分別實現銷售收入27.5億元和30.8億元,分別增長18.1和33%;工業用電量增長40%;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4.7%。三抓針對性招商引資。成功舉辦接軌上海活動周和生態文化節,以節為媒,以上海為主平臺招商引資。充分發揮企業在招商引資中的主體作用,推動以外引外、以民引外。今年1—11月,實到外資7800萬美元,全省利用外資綜合排名第16位;引進內資17億元,增長40%。四抓外貿出口。針對國家出口退稅政策調整,鼓勵企業發展加工貿易,做強一般貿易。1—11月完成自營出口1.95億美元,增長78.4%。
3、三農工作在市場引導、行政推動下加速轉型。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全年直接支農補助達4590萬元,增長44%。三農工作煥發出新的生機。一是傳統農業加速向現代農業轉型。在嚴格保護糧食生產能力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生態高效農業,筍竹、白茶、畜禽、種苗四大特色主導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3.5%。加快農業企業化、專業化和標準化進程,規模以上農業企業達110家,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農業專業合作組織70余家,其中兩家被評為省級示范性合作組織;建立省級以上標準化基地6個,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0萬畝,17個農產品獲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全年糧食增產11%。二是農村勞動力就業加速向非農化轉移。扎實開展十萬農民素質培訓,完成目標的131%。大力發展旅游富民經濟,開辟農民非農就業和增收的新空間。全年接待游客250萬人次,門票收入2600萬元,分別增長52%和71%,其中農家樂床位增加到4000張,增長87%。農村勞動力就業非農化率達65%,其中今年新轉移1.1萬人;農民現金收入新增部分65%來自非農產業。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84.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達80.6%。三是農村面貌進一步改善。扎實推進“雙十示范、雙百整治工程”、“康莊工程”、“千萬農民飲水工程”等民心工程。累計完成582個村莊環境整治任務,受益率達到55.6%;新建通村公路256公里;啟動農村垃圾處理網絡和污水處理。山川鄉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鄉,山川鄉高家堂村被命名為省級“全面小康示范村”。
4、社會穩定在平安創建中得到鞏固。認真貫徹省委建設“平安浙江”的重大決策,啟動“平安安吉”創建工作。層層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公共安全防范體系構建、安全生產責任。認真實施領導下訪約訪、聯合接訪、信訪聽證會等息訪制度,實現“零進京”上訪和敏感期無集體上訪。開展了“反盜搶、控發案、強基礎”專項行動。1—11月,全縣刑事立案增幅低于市均14個百分點,破案率高于市均6個百分點,治安案件查處率高于市均12個百分點,萬人發案率也略低于市均水平。
WTO沖突適應論文
廈門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周軍
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宗旨是保證國際貿易順利、公平和自由地進行,但由于每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乃至軍事勢力的不同,WTO的宗旨能否順利在成員國之間實現,許多人表示了懷疑。正如我們有些學者擔心美國的“一股獨大”,其他成員國也擔心中國的文化背景對WTO信任機制的抗拒。我們從“入世”艱難的談判過程可以感知,WTO對中國傳統信任機制沖擊與挑戰的現實,也能感知我們主動適應的必要。
中國加入WTO后,對于WTO制度的研究正在日益成熟。學者及實際工作者們根據中國的情況提出了許多應對措施,但對借加入WTO的機會改善法律文化,革除本土文化傳承中的弊端,討論與研究似嫌不足。筆者擬從中國傳統信任機制入手,探討如何迎接WTO對我信任機制的挑戰,討論雖非實務,卻并非沒有必要。
一、中西文化背景下信任機制的主要差異
信任機制取決于一定的法律文化狀況,WTO具有典型的西方文化背景。按照西方學者對信任理論的研究,基于非個人性的社會規章制度,如專業資格、科層組織和中介機構等法律制度所產生的信任是最為重要的信任機制。依次是由社會相似性,即根據家庭背景、種族、價值觀念的相似性產生的信任機制,再次是個人信用的信任機制,最后是由相互間關系所產生的信任機制,包括關系各方因相互間存在血緣、地緣、業緣、感情或利益等聯系而產生的信任。在這幾種信任產生機制中,他們認為關系是信任產生最為次要的機制。
根據上述理論,中西方基本信任機制有著較大的差距。由于傳統文化背景的影響,關系信任機制成為我們非常傳統的信任產生機制,遠比其他信任產生機制重要得多,也活躍得多。特別是在各種組織內部及其相互之間,一定程度上必須以相互間的私人關系和生意伙伴關系而建立彼此信任,法制化信任機制的程度比較低。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們傳統組織結構中上下級之間權力絕對化,制度影響力與個人權力距離過大,上級控制組織內各種資源,決策機制的民主化程度不足,使各種資源的分配因人而異。雖然我們的社會組織形態都是科層制,但不難證明,其實際運行并不符合標準的科層制的要求。任何交往都以一定的感情投入為前提,職務行為一般都必須通過良好的感情關系才能執行。
跨文化營銷適應性淺析
一.問題的提出
文化是一個相當復雜的概念。一般認為,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實際征服自然的物質生產能力;精神文化是指人們的知識水平、風俗習慣、行為規范、宗教信仰、價值觀念、審美觀念、生活方式等內容。文化是影響人們行為(包括消費行為)最核心的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消費者的需求有很大差異,企業必須重視這些差異,實行差異化營銷。同時,企業也應考慮到文化的動態性和發展性,特別是當今的世界已成為一個開放性系統,不同文化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由此造成了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對許多產品的需求差異正在縮小,甚至變得相同或相似。因此,企業也應考慮采取適當的無差異營銷,實行標準化生產。總之,在跨文化營銷中,企業既要“存異”,也應“求同”。
二、“存異”———適應性策略
文化適應是指企業的決策要適應社會文化的特點。文化適應的基本前提是認識不同文化的差異并主動適應這種差異。為此,企業必須具備兩方面的知識,即具體知識和抽象知識。具體知識是指某種文化存在的一些顯而易見的特點,如一個國家的人們信仰什么宗教,有什么清規戒律,有哪些禁忌,受教育程度,風俗習慣等,這類知識是容易學習和預料的。抽象知識則是一種充分理解和體會不同文化之間微妙差別的能力,如行為準則、道德規范、價值觀念等。這些在不同文化之間有很大差異。如果企業確認自己的產品面對的消費者的文化與本土文化存在較大差異而又無法改變時,就應采取文化適應性策略。影響消費者需求的文化因素是很多的,這里主要就產品的特點、語言文字、審美觀、技術標準、包裝和標簽等問題進行分析。
(一)產品特點
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費者對同一產品可能存在不同的需求特點,這是由于地理、經濟、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差異造成的。如日本人住宅狹小,歐美人的住宅寬敞,銷往日本和歐美的地毯規格就應有所不同。就摩托車來說,亞洲人主要用做交通工具,美國人用于賽車或玩樂,加拿大人用于放牧。用途不同,上述不同消費者對摩托車的性能、結構等需求就不一樣。日本的本田摩托很好地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在世界各地的銷路都很好。再如,中東地區氣候干燥,容易出汗,那里的消費者喜歡氣味濃烈、易揮發的香水,含油脂多的化妝品無人問津。我國出口到熱帶國家的農機具,由于氣候炎熱潮濕,往往脫漆,影響了產品的聲譽。這就要求企業對目標市場消費者的收入水平、購買能力、產品用途和產品的使用環境等進行認真的調查和分析,以便準確地確定產品的質量、結構、功能和特點,從而非常深入地滿足目標消費者的需求。
新領導講話-“六適應”
走上新的崗位,要找準坐標位置;
進入新的角色,要及時掌握情況;
擔負新的任務,要理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出思路方向;
邁出新的步伐,要具有獨創氣概;
有了新的職權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要更加克己廉潔;
得到新的重用,要防止驕傲自滿。
文化適應的外語教學措施
摘要:漢英語言代表兩種不同的文化體系。忽略兩種語言文化知識的學習,會導致交際中的文化休克現象,影響英漢雙語教學的順利進行。只有在教學中不斷進行文化適應,培養學生對彼此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才能避免雙語教學中因缺失文化背景知識而在語言交際中出現的文化休克現象,達到雙語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文化適應;外語教學;措施
一文化適應模式的理論基礎
文化適應是二語習得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一群體的語言、文化和價值體系在與另一不同語言、文化和價值體系的群體相互交流中產生的過程。導致文化適應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二語習得者和目的語使用者之間的社會距離和心理距離。學習者文化適應的程度決定在二語習得中進步的程度。Schumann的文化適應模式所研究的是在自然語言環境中二語的習得,而在外語課堂教學環境中,學習者沒有機會和目的語群體直接接觸,因此諸如動機,態度或自我滲透等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就比社會因素重要得多。
Brown把二語習得過程中的文化適應分為四個階段:起初接觸新文化時的興奮感和幸福感;文化震驚以及由此產生的對目的語文化的生疏感和抵觸情緒,逐漸舒緩的文化緊張;同化。他認為在這些階段中,文化震驚和文化緊張是學習者必然要經歷的階段,為了幫助這些學習者比較順利的度過這些階段,避免太多的石化現象,教師應該盡量幫助學生縮短學習者團體和目的語團體之間的距離。
二在外語教學中加強文化適應的措施
現代大學德育適應性探析
一、規律與現代大學德育規律
規律是和本質密切相關的一個哲學范疇,但二者之間有區別。本質是相對于現象而言的,是由事物內部矛盾所規定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系。在人們的思想中有兩種規律觀念,一種是動力學意義上的規律,另一種是統計學意義上的規律。動力學意義上的規律具有確定的因果關系,一種事物的存在必然導致另一種事物的產生,事物之間存在一一對應的確定聯系,只要知道原因,就一定能知道結果,或者只要看到結果,就知道原因;統計學意義上的規律“不是事物之間簡單的一一對應的關系,而是一種必然性和多種隨機現象之間的規律性的聯系,這種規律觀認為,客觀世界中某種事物的出現,其中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隨機性,事物的變化發展并不是按單值因果關系運行,而是按概率分布規律運行”〔1〕。現代大學德育具有復雜性,這種復雜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的復雜性,二是環境的復雜性。人之所以復雜,是因為人不同于物,人具有自覺性、主觀性、能動性。在現代大學德育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自覺性、主觀性和能動性,他們是有意識、有思維的正在從事德育活動的有血有肉的人,德育活動是在他們一定的思想、意識、觀念指導下進行的,而人的思想、意識、觀念是在變化發展的,這就決定了大學德育結果的不確定性。從教育者來看,他們在德育活動中設定的德育目標,選擇的德育內容,采取的德育方法,都受制于他們在先前的實踐活動和交往關系中形成的“前理解”。依據“前理解”,他們對德育的內容、目標進行主觀的理解。也就是說教育者給受教育者傳授的思想、觀點是帶有主觀性的,同樣的內容,不同的教育者有不同的理解,面對同一個受教育者,不同的教育者會選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從而導致不同的結果。從受教育者來看,當代大學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群體,他們能否認同現代大學德育內容,主要看他們“愿不愿意”和“能不能”。在大學德育過程中,大學生總是從他們自身的需要出發,運用他們已有的價值標準選擇教師對他們施加的各種影響。只有那些符合他們需要的、符合他們認識的影響才會被吸納,并在合適的時候外化為行為。而每個大學生所處的家庭背景、生活經歷、地域文化及個人興趣愛好不同,決定了每個大學生的需要和個人的價值標準的差異性。所以在同樣的教育情境中,相同的德育教師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詮釋相同的教育內容,大學生對德育內容是否認同及認同程度都是不一樣的。現代大學德育環境也具有復雜性,這些環境包括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意識形態及各種思想文化,包括家庭出身、家庭教育,大學生群體的交往環境,大學生所有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等。這是大學德育活動開展的外在條件,在具體的德育活動中,教師可以選擇和創設優良的環境,促進德育活動的發展,但是外在的環境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教師無法控制的。并且外在環境對大學生的影響具有自發性,有可能是積極的影響,也有可能是消極的影響,有時消極的影響會消解大學生從教育者那里接受的積極影響。大學德育環境的復雜性決定了結果的不確定性。但是,現代大學德育的不確定性并不代表德育無規律可尋,事實上,它僅僅表明德育過程是有諸多因素影響的,而且這種影響是非線性的,其中沒有確定無疑的一一對應的因果關系。在某種程度上現代大學德育過程和結果間存在因果聯系,換句話說,現代大學德育是有規律可尋的,只是這些規律并不是嚴格的因與果一一對應的關系。筆者認為,根據現代大學德育系統與外在環境的關系以及內部系統要素之間的復雜關系,現代大學德育規律具有外部規律和內部規律。現代大學德育的外部規律,即大學德育系統要素與外部環境系統要素之間的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從教育者“教”這個角度而言,外部規律又可以稱為德育的社會適應性規律;內部規律,即德育系統內部各要素的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也就是教育者如何展開德育活動,使受教育者將社會要求轉化為自身的需要和行為,如何實現德育目的的規律。鑒于教育者在德育內部系統中處于主導性的地位,教育者發起和主導著整個教育過程。但教育的發動和整個過程都要以受教育者的實際需要、接受能力和可能性極限為基礎,以教育對象的積極接受狀態為基礎,教育的目的要以教育對象轉變、生成為合格人才為基礎〔2〕220。這就要求將教育者的教育活動和受教育者的活動統一起來。因此,在現代大學德育系統內部的基本規律可以概括為個體適應性規律。
二、現代大學德育的社會適應性規律
現代大學德育的社會適應性是指現代大學德育要適應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水平和階段,適應社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質的需要。社會需要具有思想政治道德品質的人,同時,人只有獲得社會需要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現代大學德育作為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質的主要途徑,其目標的設計、內容的選擇以及德育過程一定要反映社會發展的需要,只有如此,大學生才可能獲得社會發展所需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一)現代大學德育要適應社會發展水平和階段的規律德育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德育的發展有賴于社會的發展,社會發展決定、影響著德育的發展。德育不可能超越現實社會給它提供的條件而單獨存在。因此,人們只能在現實的物質生活條件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德育。一定的社會決定了一定的德育,一個社會如何,這一社會的德育便如何,即這一社會的德育內容、方法、手段等有其特定的表現形式。德育作為意識的范疇,是人們物質關系的產物,一個社會有什么樣的物質關系就有什么樣的德育。因為隨社會分工的出現和發展,個人或家庭與人們的共同利益的矛盾出現,使社會發展需要政治、法律、道德、倫理等來調節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交往過程中的矛盾。這些普遍的東西就是德育的內容、方法和手段。德育作為維護社會系統秩序的要素,一方面它具有一定穩定性,這種穩定性表現在歷史傳承下來的一些思想、道德、風俗、文化等,比如愛國主義思想,雖然不同社會、國家對愛國的內涵理解不同,但沒有哪個國家、社會不要求民眾愛國的。另一方面,德育具有發展性,這首先取決于德育本身是一個認識和發展的過程,其次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使然,不同的社會對德育有不同的要求,即使在同一社會條件下,由于社會自身的變化和發展也會促使德育作出相應的調整。上述觀點表明,德育是社會中的德育,社會為德育提供了基礎,同時也有了限制。因此,現代大學德育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產物,德育目標的提出必然要受到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受一定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的制約,受社會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的制約。這在客觀上決定了現代大學德育目標要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水平和階段,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脫離現有社會發展水平和階段“假、大、空”的德育目標和內容沒有現實的意義。(二)現代大學德育要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規律一定的德育服務和作用于一定的社會,一定的社會必須要有與之相應的德育為其服務。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產物,現代大學德育目標和內容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社會發展的需要,否則德育對社會的功能和價值無從談起。1.現代大學德育目標的社會適應性規律德育目標要以社會發展為參照,就必須反映當今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制度的要求,必須面向未來社會的發展。所謂現代大學德育目標的社會適應性規律,是指現代大學德育目標的制定要滿足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現代大學德育具有上層建筑的性質,與經濟基礎存在著密切聯系,應該主動適應經濟基礎的變革。在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基本經濟制度的變革引起了社會政治、文化等各領域的變革,現代社會的這些變革要求現代大學重新認識和確立教育的目標,其中包括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大學德育目標的確立。一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沖擊著社會舊有的道德和習慣,競爭意識及自我價值實現的要求隨市場經濟的實施而產生。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更新了人們的價值觀和榮辱觀,人們在重新認識自然,審視社會的同時,更加深刻地認識自我,摒棄保守落后的觀念,增加了主體意識,實效觀念,使得行為主體的創造力得到充分發展。另一方面,市場經濟中的某些原則(如等價交換,效率優先等)也被運用到人與人之間道德關系中,功利主義、利己主義等的產生對人們的思想行為產生了消極的影響。現代大學德育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發揮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這些作用是否有效發揮,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而現代大學德育目標的設定則影響德育作用的發揮,不切實際的目標使大學德育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在德育目標的制定過程中,不僅要有政治教育、理想教育的目標,也要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標,實現各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不僅立足于社會現實,還要面向未來,把握時展的趨勢,實現理想目標和現實目標的統一,遠期、中期、近期目標的統一,最高目標和最低目標的統一。2.現代大學德育內容的社會適應性規律現代大學德育目標的實現與德育內容息息相關,德育內容是影響德育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因素。現代大學德育內容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現代大學德育內容全面反映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的主要矛盾和發展要求;二是現代大學德育內容滿足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第一個層面中的“全面反映”不等于說將社會各領域中所有要求都融入德育內容,在德育內容中將社會所有要求納入進來既無可能,也無必要,德育內容是有選擇性的。當然,也不能遺漏重要的內容,不能將現代大學德育等同于單純的政治教育或者單純的道德教育,或者只是單純為經濟建設服務。第二層面中的“滿足”是指現代大學德育內容要能針對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中的主要矛盾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當然,現代大學德育不可能直接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它是通過培育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來達到解決社會矛盾的目的。同時,這里的“滿足”還包含有能夠引領社會發展的含義,社會具有發展的需要,德育內容在反映現實的同時,要適當的超越現實,才能發揮引領的作用。現代大學德育內容是理想性與現實性的統一。現代大學德育內容來源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現實,但又高于現實。這就要求現代大學德育內容達成理想性與現實性的統一。從目的來看,德育內容是指向未來的,它關注大學生個體的思想政治道德生活,要求大學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實踐中達到預期的目標。現代大學德育內容因為有未來指向性而具有理想性,它引領大學生的精神不斷完善。但現代大學德育內容又必須依托于現實,現實生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的生長點和作用點,德育內容如果不具有現實性,其理想性也必然走向虛無。因此,現代大學德育內容應植根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現實,直面現實生活的挑戰,為學生提供解決思想困惑、政治迷茫、道德困境的智慧和技能。現代大學德育內容只有體現更多的現實性,才會有針對性。同時,現代大學德育內容是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統一。理論來源于實踐,一個理論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須通過實踐來檢驗,否則不具有說服力。這就要求現代大學德育內容要達成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統一。現代大學德育具有規范性教育的性質,這使德育內容具有很強的理論性,通過理論的學習,明白思想、政治、道德領域的道理。但這些道理(理論)必須與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相關,與社會現實問題相關,脫離生活實際的理論和知識無法解決和解釋現實中的問題,沒有實踐證明的理論不具有說服力。理論與實踐的脫離,導致的結果可能是大學生對德育內容的“知而不信”“知而不行”。
三、現代大學德育的個體適應性規律
現代大學德育盡管具有多方面服務于社會的職能,可歸根到底是通過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人實現的,也就是說德育的外部規律是以內部規律為基礎的。因此,現代大學德育除了具有社會適應性的規律,還具有個體適應性規律。現代大學德育要培養具有社會需要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的人才,必須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實現,沒有大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沒有大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也無法完成現代大學德育的使命。所謂“現代大學德育的個體適應性,是指現代大學德育工作要適應大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需要,適應其年齡特征、個性特點和思想品德的實際情況,通過教育和引導,將社會的要求轉化為大學生個體的需要、動機和行為品質,使其形成相應的社會生活能力”〔3〕。(一)適應大學生身心和思想品德發展的階段性特點。進入大學階段,大學生的品德發展總體上趨向成熟,但是在不同年級大學生的成熟度不一樣。各年級大學生面臨的主要矛盾也不同。比如對大學生而言,大一是個轉折點,在這個轉型階段,他們面臨著“目標失落與確立、自我沖突與認同、理論困惑與選擇、學習依賴與主動”〔4〕等矛盾。而大二、大三是新生在基本適應了大學的學習生活之后形成穩定的行為和心理表現的階段,這一階段大學生的新鮮感與不適感已經過去,他們對自身的專業素質、性格特質、發展方向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開始重新確立人生理想和目標;他們開始了系統而深入的專業學習,參與社會實踐,心智逐漸成熟,對自我的了解進一步加深,對專業認識有階段性的提高,專業方向開始形成,但離畢業還有相對長的時間,加之學生活動多,學習的動力會有所下降。進入大四,他們將面臨較多的問題和壓力,學業壓力、考研升學問題、就業問題、情感問題、初入職場的迷茫和恐懼等等。大四是人生又一轉折點,面臨身份的轉變、環境的變化,他們的心理和思想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認清各個時期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他們的需要是做好大學德育工作的前提。在學生不同的發展階段上選擇不同的德育內容,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比如德育內容根據現實發展需要而不斷更新,體現出發展性、層次性、可操作性。要將不同的德育內容用有效的方法呈現出來,有些教育內容只有在人相應的發展階段教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新生入學教育應在學生入學時進行,戀愛觀的教育適宜放在大二大三階段,就業指導適合放在大四等等。總之,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在客觀上存在著不同的發展階段;人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超越了發展階段的教育就像是拔苗助長一樣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2〕219。當然,大學生身心發展有階段性,從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復雜過程。這也決定了大學德育的長期性和反復性。(二)適應大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大學生由于遺傳因素,成長環境因素及受教育質量存在著差異性,因而在氣質、性格、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性,這些差異性影響著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發展的水平,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發展水平也具有了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存在于大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信念、行為上,存在于大學生的思考能力、判斷能力、選擇能力上。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發展各要素之間的差異性正是我們進行德育的依據。“對有了一定的意志力,卻缺乏正確的政治方向的人,應以實施政治教育為主。對政治上有很強的參與意識,思想方法卻很偏激的人,應以實施思想教育為主。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必須根據人們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變化,具體地確定針對個體的教育重點和開端,以便使思想政治品德各要素能方向一致、平衡發展。”〔5〕對有一定思想政治道德知識性認知,但沒有強烈情感和堅強意志、堅定信念的人,就需要有實踐的磨煉,等等。(三)遵循大學生知—行轉化的規律現代大學德育的目標是將社會規范內化為大學生的需要,外化為大學生的行為。要實現現代大學德育目標,使大學生掌握德育知識無疑是基礎工作,但僅僅掌握德育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將大學生的情感、意志、信念、行為等非知識性的教育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使非知識性教育和知識性教育同步發展。知識性因素和非知識性因素是相互制約的,大學生只有德育知識,沒有情感、意志、信念等非知識性因素的作用,就不可能轉化成為合乎社會要求的行為習慣。因此,現代大學德育過程,不僅是給大學生傳授德育知識的過程,更是培育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情感、意志及信念的過程,是指導大學生踐行思想政治道德信念的過程。這就要求現代大學德育工作要遵循大學生從認知轉化為行為的規律。大學生的品德形成并體現于長期的行為中,大學生每個有德行為的發生都是知、情、意、信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現代大學德育工作要遵循大學生從知到行轉化的規律。“知”即認知,是信和行的前提和基礎。在大學德育工作中,要使大學生對德育內容真懂,也就是全面、完整的認知德育內容,這就要以精彩的德育活動內容、豐富的活動形式來充分調動大學生的感覺力、知覺力,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強化大學生的記憶力,豐富大學生的想象力,使大學生廣泛掌握、深刻理解德育內容,德育工作要做到“曉之以理”。“情”即情感,要實現對德育內容的真信,情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學生對德育內容的情感存在于整個接受過程。它影響著信息的接收和選擇,大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下,往往注意和選擇能滿足情感需要的知識信息,回避和忽略與之相悖的知識信息。同時,情感可以激發大學生對德育內容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判斷力。當大學生對德育內容處于一種積極的情感狀態時,會將內在的情感轉移至德育內容本身,這就有助于形成對德育內容的接受,消極的情感則能消解對德育內容的認同和接受。因此,德育工作需要“動之以情”。“意”,即意志。大學生的意志過程在德育內容的接受活動中,使各環節、各因素都指向一定的目的,調控著他們的注意力,調整著他們的接受標準,使接受活動向著一定的目標發展。同時,大學生的意志調控著接受德育內容的情感,使這種情感保持在適當的范圍內。以此影響著大學生實現對德育內容的接受,德育工作要“勉之以恒”。“信”,即信念,是指大學生對德育內容從認可、接受狀態到信賴推崇,最后到內心上的拳拳服膺,行為上的孜孜以求,成為大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力量源泉。為此,德育工作要“導之以行”。
農村金融信貸供求適應性分析
一、湖南省農村信貸供求狀況
作為農業大省,湖南省近年來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加大農業投入,及時兌現各類農業優惠政策,大力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全省農村經濟持續向好,穩中有增。2014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304.82億元,比上年增長4.7%。據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統計調查,2014年,湖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0元,比上年增長11.4%。湖南省14個市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在10%以上。其中,增幅最快的邵陽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6元,比上年增長12.3%;最慢的長沙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23元,比上年增長10.2%。湖南省城鄉居民收入額逐年拉近,全省城鄉居民收入比已連續五年下降,由2009年的3.07:1縮小為2014年的2.64:1。雖然湖南省農村經濟增長狀況良好,農村居民收入增幅較快,但從一些金融數據分析可知,湖南省農村經濟發展金融支持力度仍然有待提高。目前,湖南涉農貸款投放力度雖有加大,但金融機構用于扶持農業發展的貸款比例并不高,2013年末農林牧漁業貸款余額占全部貸款余額的比重僅為3.1%,遠低于第一產業在經濟總量中12.6%的比重。
(一)農村信貸需求狀況。筆者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對湖南省農村信貸需求進行了解。本次調查發放的調查問卷共計400份,在湖南省內隨機選取20個鄉村,每個鄉村選取20戶農戶進行調查。調查問卷由三部分組成:農戶基本情況,包括年齡、受教育程度、家庭總人口數、家庭年收入和支出等;農戶資金需求情況,包括農戶資金是否短缺、資金來源、貸款用途等;銀農關系,包括農戶有無貸款記錄、貸款來源、貸款額度及獲得的難易程度等。調查顯示,樣本農戶普遍受教育水平較低,其中將近20%受教育水平顯示為小學程度或文盲,初中程度的占樣本數58%,17%左右的樣本受過高中教育或獲得中專文憑,只有5%的樣本受過大專以上教育。農民受教育水平影響,導致其對金融機構、信貸、信貸可獲得性等信息缺乏。根據調查發現,一些農戶覺得只有靠關系才能獲得貸款,甚至一些農戶認為貸款等同于國家財政撥款,基本上是不用償還的。另外,根據調查還發現,一些農戶有信貸需求,但不知道怎么辦理貸款等信息。經調查數據分析得知,20個樣本鄉村農戶融資額度現狀見表1:樣本數據共400戶,其中40%的農戶產生了信貸活動。在有信貸行為的160戶農戶中,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有15戶,進行民間信貸行為的有25戶,其中兩種融資方式都有涉及的農戶占20戶。由表2可知,在融資方式選擇上,因融資便利性、快捷性等特征,農戶更加傾向于選擇民間借貸來滿足其資金需求。而通過銀行獲得信貸資金則較少,金融機構針對農戶的信貸產品較少、信貸審批流程較長、手續較為繁瑣等原因,造成農戶從金融機構獲得的信貸資金較少。在農戶信貸用途方面:在選取的樣本中,有信貸需求的農戶,無論其來源是正規金融機構還是民間信貸組織,其貸款用途主要是用于農戶進行工商業的投資以及農林牧漁業的發展,其次是子女的教育支出。主要目的是為擴大生產規模提供充足的資金,提高家庭收入水平,以及使子女得到更優的教育。具體數據見表2:
(二)農村信貸供給狀況。隨著農村經濟和金融體制改革的進一步展開,我國農戶信貸供給體系也得到進一步發展與演變。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農戶信貸供給主體從單一的國家銀行系統逐漸演化為目前以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組成的正規金融機構與非正規金融機構并存的局面。湖南省農村金融市場上的信貸供給主體也包括正規金融機構與非正規金融機構兩大部分,其中正規金融機構包括中國農業銀行、村鎮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商業銀行以及郵政儲蓄銀行;非正規金融機構主要包括私人借貸,農戶尤其喜歡向周邊的親朋好友借貸,這可以避免金融機構貸款期限短、利息高等因素所帶來的不便。具體見下圖。雖然農戶信貸供給主體呈現多元化特征,但從總體來看,我國農戶信貸供給主體仍然較為單一。調查顯示,在樣本鄉村農戶中,有62.48%的農戶和46.01%的農戶近年來首選農村信用社為其借款的主要渠道,有24.92%經濟狀況較好且多在縣域范圍或縣郊區的個體經營農戶能夠獲得農業銀行的貸款,僅有3.83%的農戶獲得郵儲銀行的貸款,而農戶從村鎮銀行或小額貸款公司獲得的支農貸款比例則更低。在農村信貸市場中,農村信用社目前仍是占信貸投放的主體地位,由于其相對的壟斷地位使得農村信用社缺乏競爭壓力,導致農村信貸產品創新動力不足,信貸產品供給有限。
二、我國農村信貸需求與供給呈現的不適應性分析
(一)信貸供給的外生性與信貸的內生性需求的不適應性。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存在產品單一、服務僵化,適合農戶的特色化、多元化金融需求的創新較少,業務擴張能力不強等問題。我國農村金融的發展之所以會遇到這些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我國現行對農村金融體系的研究和改革實踐仍是從金融機構和金融供給的角度出發,仍是一種政府主導的外生型農村金融發展模式,而不是農村經濟主體自主性的內生發展模式。該模式下,農村金融機構的業務開展仍是外生主導型金融供給制度框架下的“技術性努力”,反映的是國家利益偏好,而不是農戶的需求傾向,造成我國農村信貸市場上信貸供給的外生性與農戶的內生性信貸需求不相適應。
你有就業適應力嗎?
傳統的就業契約對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在這種舊體制下,人們希望能在一家最好、最大的企業謀到一席之地,此后的約30年在這個企業忠心耿耿、勤勤懇懇工作,不斷往上爬。希望這樣會換來收入、福利和一生的工作保障。
現在看來,這種契約已經象手動打字機和油印機一樣陳舊了。在這個變化是唯一常數的時代,很少有企業能胸有成竹地給員工提供一種不成文的終身保障。希望能得到這份保障的員工更少。即使在舊有契約基礎上建立的聘用關系也常常發現其中的條款已與90年代的經濟現實格格不入了。
管理大師認為,要在21世紀蓬勃發展,企業和員工新的契約應建立在這樣一種認識基礎上:未來唯一能確定的東西就是其不確定性。無論哪個領域、哪個層次,都必須把重點由就業轉向就業適應力。換言之,企業不單要保證員工有工做,它還必須確保所有員工都能掌握滿足市場需求的最新技能,使他們可以在企業間、甚至行業間更換工作。最終的目標是讓員工自立,或者建立如哈佛商學院(HarvardBusinessSchool)教授兼作家RosabethMossKanter(羅莎白)所說的"就業適應力保障"。羅莎白說道:"這種保障源自你自己不斷上升的名譽、日益豐富的知識以及人際關系網的日益積累,使你總是能夠就業。的確,你甚至可以自己創業。"
盡管員工為不斷提高這些新技能負有最終責任,企業也必須分擔這一責任。這不僅是為了員工,也為了企業自己。企業要想穩占競爭地位,必須"投資"創造一種不斷學習的企業文化,盡管這些訓練有素、代價不菲的員工可能會帶著一身高強本領"變節"去找你的競爭對手。
新的紀元
是什么原因使舊的就業契約象一份年代久遠的文件一樣褪了色呢?從宏觀上看,這主要是因為一個新的紀元,即知識時代的誕生和工業時代這個舊紀元的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