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4 21:23: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食管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食管癌患者手術室護理分析
食管癌是人體消化道內一類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若病情不能及時得到管控,可能會造成機體多組織器官功能受損,加重病情,增加治療難度。有統計資料顯示[1],外科手術是當下臨床治療早、中期食管癌患者的首選方案。但食管癌根治術操作流程繁雜、手術持續時間較長、對患者機體形成較明顯的創傷,故而,應積極實施適宜的護理方法,保證患者生命體征的相對平穩性,減少術中不良應激反應等。筆者采集接受食管癌根治術的120例患者資料,對比不同護理方法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選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120例行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資料進行分析。依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2組,每組各60例。甲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齡40~69歲,平均(57±6)歲;體質量48~77kg,平均(64±9)kg;食管癌部位:下段27例、中段15例、中下段18例。乙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齡42~67歲,平均(58±6)歲;體質量48~77kg,平均(66±9)kg;食管癌部位:下段30例、中段16例、中下段14例。2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入選標準:①符合食管癌臨床相關診斷標準[2],經X線鋇餐檢查及食管鏡檢查確診,擬定在全麻下進行手術;②美國麻醉醫師學會(ASA)[3]分級為Ⅰ~Ⅱ級;③術中與術后均需留置導尿管;④對本次研究知情并主動參與、具備正常的溝通能力。剔除標準:①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②近期(≤2周)內應用鎮痛類藥物;③伴有酒精及藥物依賴史、慢性疼痛等。1.2方法。甲組實施外科常規護理,包括術前訪視、禁飲禁食、手術室內溫濕度調控、監護生命體征及用藥管理等。乙組實施手術室護理,具體干預方法如下。1.2.1術前護理:①進行術前評估。結合患者基本資料,評估患者病情;積極與患者溝通,明確其心理狀態,科學判斷患者的心理應激耐受性;結合既往經驗,預測患者手術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提前擬定預防方案。②術前健康宣教。依照患者的文化水平及對食管癌疾病的認知程度,協助患者明確食管癌根治術治療的必要性、手術流程及麻醉操作過程中可能形成的不適癥狀等;提前告知患者術后在飲食、生活習慣及用藥等方面的注意事項,全面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提升參與醫療活動的積極性。③做好術前心理疏導工作。利用正向激勵性語言給予患者鼓勵,可通過講述本病治療相對成功的病案,逐漸消除對手術治療的緊張感、恐懼感等。同時,充分發揮家庭系統的支持作用,引導家屬給予患者足夠的關心、照護及尊重等,進一步強化他們征服疾病的信念,更加向往術后生活。1.2.2術中護理:①預防低體溫,保證手術室內溫濕度的適宜性,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30min,需結合季節變化調整手術室內溫濕度,術前60min開始應用控溫毯對手術床進行加溫,結合術中需求調整溫度;盡量減少患者術中皮膚裸露面積,手術位置應使用無菌3M含碘粘貼巾保護;術中蓋好手術操作之外的部位,結合室內溫度加蓋棉毯,;針對術中輸注的液體,應在輸入前60min放置在溫箱內(42℃),輸液完期間均要應用加溫輸液器加溫,術中胸腔沖洗選擇37℃溫0.9%氯化鈉注射液;術中加強患者肛溫的監測及皮表溫度的觀察。②保護患者的神經功能,術中合理擺放患者體位,側臥位時應考慮脊柱生理彎曲的問題,將手托架放置在適宜位置,腋下、胸處的海綿墊均需有10~15cm的間隔,以防對臂叢神經造成損傷。③保護眼角膜。術前將適量金霉素眼膏涂擦在患者眼瞼內,當觀察到患者眼瞼閉合后,采用浸有氯化鈉溶液的無菌紗布對眼部進行貼敷處理,以防術中患者眼部水分過度遺失。④預防靜脈套管液體外滲。術中要選用彈性較好的留置靜脈輸液管及利于固定的輸液管,用8~16號套管針進行穿刺,患者翻身時加強穿刺處的保護,穿刺處應進行常規消毒,手術全程均要遵循無菌操作規程,嚴格檢查三通與輸液器兩者的銜接情況,若出現液體外滲情況應即可停止輸液并調換輸液位換,針對滲液處應采用酒精紗布濕敷與保護受壓皮膚。食管癌根治術操作時間相對較長,患者在較長時間內維持側臥位狀態,應預防壓瘡。1.2.3術后護理:術后患者取去枕平臥位,調整約束帶松緊度,保證患者的舒適性。嚴格監測心率、血壓、動脈壓、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加強患者各種引流液管的管理,觀察引流液的顏色與量,在患者蘇醒后告知其手術情況。詳細告知患者術后飲食注意事項,并維持良好的心態與睡眠質量。1.3觀察指標。1.3.1應激反應指標:手術前、手術后(拔管后30min)分別監測2組患者收縮壓(DBP)、收縮壓(SBP)、心率(HR)水平。1.3.2術中與蘇醒期指標:記錄麻醉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清醒時間以及拔管時間。1.3.2麻醉蘇醒后尿路刺激反應[4]:0級:未產生任何不適癥狀;Ⅰ級:輕度不適,主觀可耐受;Ⅱ級:出現輕度尿頻、尿急、腹痛等不適癥狀,難以耐受;Ⅲ級:嚴重的下腹疼痛、尿急、尿痛,煩躁不安,不能耐受。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軟件處理,采用x±s表示,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應激反應指標:術前,2組患者DBP、SBP、HR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所有患者HR水平均有降低,DBP、SBP上升,甲組患者以上三項應激反應指標改變比同期乙組更為顯著(P<0.05),而甲組手術前后DBP、SBP、HR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術中與蘇醒期指標:2組患者麻醉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經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乙組患者蘇醒、拔管時間更早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2.3麻醉蘇醒期尿路刺激反應:乙組0、Ⅰ級占有率[45%(27/60)、33%(20/60)]高于甲組[25%(15/60)、23%(14/60)],Ⅱ、Ⅲ級占有率[17%(10/60)、5%(3/60)]低于甲組[38%(23/60)、13%(8/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食管癌手術護理
1術前護理
1.1手術前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術前心理因為術前心理護理直接影響著患者的手術效果及整個治療過程和預后。而患者對手術的認識離不開護士的護理指導。作為一名外科護士,心理護理應始終貫穿在護理過程中,護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對患者產生著影響,左右著患者的情緒。所以應善于應用心理護理,通過良好的人際關系交往,護士用語言、表情、態度和行為,影響、改變患者及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態,消除焦慮和恐懼,減輕患者不必要的精神壓力,及時解決其不利于治療的各種心理反應,使患者在最佳的心境下主動地接受手術治療,提高手術效果。在進行操作時,我們應表現自然、穩重。操作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解釋工作,如在準備中出現特殊情況,護理人員應用轉移性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使其避免緊張情緒,配合完成術前準備工作。
1.2手術前完善各種檢查指導患者戒煙戒酒,并進行鍛煉,預防術后肺不張及肺部感染。
1.3指導患者加強營養鼓勵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并少食多餐,以增強肌體對手術的耐受力,從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以利于身體的恢復。
1.4減輕局部的充血水腫術前3~5天前每日分次給患者口服生理鹽水500ml+慶大霉素16萬u,其目的是減輕腫瘤部位的充血腫脹,以利于手術后切口的愈合,減少切口裂開。2手術后的護理
2.1術后密切觀察患者各項體征術后密切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精神、面色以及末梢循環的情況,特別應注意觀察患者體溫波動情況。術后第1~5天患者體溫波動不大,在37.0℃~37.5℃,精神尚可,血壓穩定,呼吸平穩,如術后第6~10天開始體溫上升至39℃以上,并伴呼吸深度變淺,頻率加快,咳嗽無力,胸痛,血壓偏高,精神極差,胸腔閉式引流瓶中引流液突然增多,且引流液顏色與營養管灌注的顏色相近,我們應立即同醫師聯系,經過鋇餐,X線胸片及美藍試驗后排除是否有吻合口瘺可能,經過我們的及時發現、及時診斷、及時治療可以防止了病情的惡化。
食管癌術后護理分析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l臨床貨料本組88例,其中男60例,女28例。年齡50-82歲。均行食管癌根治術。其中上段食管癌6例,中下段食管癌66例,賁門癌10例,中段食管癌加部分肺切除6例。
1.2方法采用食管癌術后患者不舒適原因調查表[1],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及病房環境4大萬面,分別于術后24h內、5d內(禁食期)、10d內(恢復期)3個不同階段進行間卷調查,重點詢問患者引起不舒適的原因,通過護士與患者的交流,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言語表達、情緒變化,對治療護理的配合程度等,進行綜合分析。
2結果
術后24h內的不舒適主要來自病房環境及監測儀器的影響,術后5d內的不舒適的原因主要來自各種引流管、禁食、禁水、生活不能自理等,術后l0d內患者存在的不舒適主要來自計劃進食及相似病例的影響。
3討論
食管癌臨床診斷分析論文
早期食管癌(earlyesophagealcancer)是指癌組織局限于黏膜下層以內,未累及肌層,無淋巴結轉移,包括原位癌、黏膜內癌、黏膜下癌。本組資料對我院收治的65例經數字X線機診斷的早期食管癌患者的X線檢查特點進行了分析,以提高檢查的診斷率,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資料共有早期食管癌患者65例,其中男42例,女23例;年齡30~72歲,平均48.4歲;病程3周~4年。患者多因咽食物時胸骨后疼痛、灼熱不適、摩擦哽噎感、食物通過滯留異物感而來醫院就診。有少數患者因上腹不適,呃逆噯氣性鋇餐檢查時偶然發現。臨床表現為吞咽不適的患者38例,胸骨后疼痛不適患者12例,進食異物感患者11例,無任何臨床癥狀的患者4例。
方法:采用數字X線機行食管氣鋇雙重對比造影,肌注山莨菪堿(654-2)后行食管雙重對比造影,并實行全程跟蹤造影。對患者正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及多角度進行攝片。
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結果
食管癌手術護理
1術前護理
1.1手術前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術前心理因為術前心理護理直接影響著患者的手術效果及整個治療過程和預后。而患者對手術的認識離不開護士的護理指導。作為一名外科護士,心理護理應始終貫穿在護理過程中,護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對患者產生著影響,左右著患者的情緒。所以應善于應用心理護理,通過良好的人際關系交往,護士用語言、表情、態度和行為,影響、改變患者及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態,消除焦慮和恐懼,減輕患者不必要的精神壓力,及時解決其不利于治療的各種心理反應,使患者在最佳的心境下主動地接受手術治療,提高手術效果。
在進行操作時,我們應表現自然、穩重。操作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解釋工作,如在準備中出現特殊情況,護理人員應用轉移性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使其避免緊張情緒,配合完成術前準備工作。
1.2手術前完善各種檢查指導患者戒煙戒酒,并進行鍛煉,預防術后肺不張及肺部感染。
1.3指導患者加強營養鼓勵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并少食多餐,以增強肌體對手術的耐受力,從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以利于身體的恢復。
1.4減輕局部的充血水腫術前3~5天前每日分次給患者口服生理鹽水500ml+慶大霉素16萬u,其目的是減輕腫瘤部位的充血腫脹,以利于手術后切口的愈合,減少切口裂開。2手術后的護理
外科治療高齡食管癌賁門癌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高齡食管癌賁門癌病人圍手術期的處理、手術的可行性和術式的選擇。方法82例70歲以上高齡患者的圍手術期處理及術式的選擇進行回顧性總結和分析。結果本組手術切除率92.7%(76/82),空腸造瘺術7.3%(6/82)。術后并發癥發生率43.9%(36/82),死亡率8.5%(7/82)。結論對高齡食管癌賁門癌患者應嚴格控制適應證及適宜的術式,加強圍手術期的管理。
【關鍵詞】高齡;食管癌;賁門癌;外科治療
Surgeryforelderlypatientswithesophagealandcardiaccarcinom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managementforelderlypatientswithesophgealandcardiaccarcinomaintheperioperativeperiodandtheindicationaswellastheoperativemodelsselected.MethodsRetrospectivesummayandanalysisweredoneto82patientsover70yearsofageintreatmentofperiodofperioperationandselectionofoperativemodels.ResultsTumorresectionratewas92.7%(76/82),jejunostomywas7.3%(6/82)inthisgroup.Themorbidityofcomplicationswas43.9%(36/82)andmortalitywas8.5%(7/82)afteroperation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indicationoughttobestrictlycontrolled,operativeproceduressuitablyselectedandthemanagementinperiodofperioperationstrengthenedtoelderlypatientswithesophagealandcardiaccarcinoma.
【Keywords】elderlypatients;esophagealcarcinoma;cardiaccarcinoma;surgery
食管癌和賁門癌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隨著年齡結構的老年化,高齡食管癌和賁門癌的發生率有所增加。自1980年11月~2005年1月共收治需外科治療的高齡食管癌和賁門癌82例,現報告如下。
胸骨后置胃代食管食管癌分析論文
食管癌根治術,常用經右胸食管床胃代食管,經左胸弓上弓下胃代食管進行手術,及再次手術的胸骨后結腸間置代食管術[1]。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開展胸骨后胃代食管術,治療中上胸段食管癌13例,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齡55~72歲,平均65歲。分期IIa期2例、IIb期4例、III期7例。病理類型:均為鱗癌。
1.2方法
手術方法:左側臥位,右胸第5肋間后外側切口進胸,進胸后探查腫瘤可以切除,先結扎、切斷奇靜脈,然后擴大縱隔胸膜切口暴露食管,向下游離胸段食管至食管裂孔,近賁門區切斷,上下斷端分別貫穿縫扎,上端用橡皮套包裹,并結扎固定,以免污染胸腔。下端經食管裂孔拉入腹腔,然后向上游離食管至主動脈弓后胸頂,將食管周圍淋巴結及結締組織一并切除,注意勿損傷胸導管。在腫瘤侵及食管外膜的患者,在腫瘤侵犯處周圍縫上3~4枚鈦夾,標志其范圍,以便術后行放療。安放右胸引流管,逐層關胸后改變為平臥位。
食管癌口瘺癥護理措施論文
摘要:總結了67例食管癌術后預防吻合口瘺的護理措施,包括術前給予患者調整飲食結構,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加強口腔護理,術后采取胃腸外營養與胃腸內營養相結合,保持有效的胃腸減壓,以及胸腔閉式引流管的護理等,認為通過綜合的、有針對性的預防護理可有效地預防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的發生。
關鍵詞:腫瘤;惡性;食管;吻合口瘺;護理
吻合口瘺是食管癌根治術后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有文獻報道食管癌手術后吻合口瘺的發生率在0~41%之間。近幾年有報道吻合口瘺發生率國內為2%~5%,而國外的發生率仍為5%~20%,吻合口瘺多發生在術后4~10d內,其死亡率約38.1%~53.6%。而影響吻合口瘺發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吻合技術的因素外,患者本身的因素也很關鍵,如營養不良、心理因素及術后護理管理等因素。因此食管癌手術根治性切除的治療成功與否與護理工作的質量有密切的關系。本科自2004年~2007年共收治食管癌患者例,通過對患者進行綜合、有針對性的護理,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將其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一、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科自2004年以來共收治食管癌患者67例,其中男60例,女7例,年齡38~78歲(平均59歲)。臨床癥狀均有進行性吞咽困難、消瘦等,以上患者均經過食管X線鋇餐、CT、食管纖維鏡等輔助檢查確診為“食管癌”。全組在全麻插管下行左側開胸食管癌根治性切除食管胃弓上或弓下吻合術,術中均使用一次性吻合器,術后抗生素的應用按手術程度常規給藥,術后制定了嚴密的護理計劃及措施。66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患者術后第2天不慎拔出胃管,予以重插,其中1例因嚴重營養不良并發吻合口瘺而死亡,另外1例延長了住院時間,最終治愈出院。本組患者中吻合口瘺的發生率僅為1.5%。
食管癌手術護理探討論文
食管癌是常見的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很高。因此,對于食管癌患者早、中、晚病例,選擇手術切除治療,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我院自2003年12月~2004年12月施行了50例切除手術,現將手術護理配合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50例,男45例,女5例,年齡40~70歲,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難、消瘦、營養不良癥狀,肺功能Ⅱ~Ⅳ級,平均Ⅲ級。平均手術時間5~6h,平均失血量1500~2000ml,術中平均輸血量1000~1500ml。
2護理配合
2.1術前準備
2.1.1器械準備根據手術需要常規備胸科器械和所需的縫線。高頻電刀,胸腔閉式引流裝置,并檢查滅菌日期,以保證患者安全。
食管癌焦慮患者生活質量護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4C延續護理對食管癌伴焦慮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207年2月-208年2月來我院就診的50例食管癌伴焦慮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就診時間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基礎常規護理,實驗組采用4C延續護理,對兩組患者焦慮度及生活質量進行評分比較。結果實驗組患者在治療干預后的焦慮度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遠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食管癌伴焦慮患者應用4C延續護理具有很好的臨床效果,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總體健康情況及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4C延續護理;食管癌;焦慮;生活質量
作為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食管癌同其他惡性腫瘤一樣,為患者帶來失眠、焦慮、抑郁等強烈的不良情緒。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心理情緒及治療配合度都帶來巨大的影響[]。4C延續護理是近些提出的先進護理模式,現主要應用于各類慢性疾病的護理。現將其應用于食管癌伴焦慮患者的護理中[2],以探究其對食管癌伴焦慮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現隨機選取207年2月-208年2月在我院接受診治的50例食管癌伴焦慮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的就診時間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2歲-69歲,平均(55.5±3.2)歲;其中,男患者5例,女患者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3歲-72歲,平均(57.5±2.9)歲,其中,男患者8例,女患者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較小,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基礎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飲食、用藥、功能鍛煉的等方面進行干預。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4C延續護理,將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時傳達給患者,并將臨床治療的成功案例分享給患者,提高其治療的配合度;在患者疼痛時,給予患者科學的指導,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改變患者體位,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指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提高患者的護理依從性,使患者家屬在出院后也能保持對患者科學的護理方式;對出院的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疾病健康教育,并將家居護理的方式傳授給患者,以提高其康復指數。1.3指標觀察。采用生命質量量表對患者的生命質量進行綜合評估。分值越高,證明其生命質量越好;對兩組患者治療前與護理后的焦慮度進行評分,分值越低,說明患者的焦慮情緒越弱。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7.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應用均數±標準差(Mean±SD)描述,組間經t檢驗,差異在P<0.05時,存在臨床可比意義。
2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