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0 12:42: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色素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有關紅曲色素的認知與成果

[摘要]:該文主要介紹了紅曲色素的化學成分和它的一般性質與對pH值的穩定、耐熱、耐光等特性,厚層通風制曲工藝和液體發酵生產紅曲色素兩種生產紅曲色素的方法及在肉制品、腌菜、面包等食品中的應用。

[關鍵詞]:紅曲色素;分析測定;研究進展

1引言

紅人的色澤、外觀吸引消費者的注意歷來是食品工業的一個重要目標。食品著色劑可提高食品的感官特性,按來源分可分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天然色素大部分來自植物如各種花青素、類胡蘿卜素,部分來自動物如胭脂紅和微生物如紅曲紅[1]。自發現合成色素Azorubin和Tartarzin致敏以來,合成色素的數量已大大減少,因此進一步開發利用紅曲色素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2]。由于微生物所產色素的安全性較高,因而表現出較大優越性。

1紅曲色素的化學組成和性質

1.1紅曲色素的化學組成

查看全文

紅花黃色素提取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紅花黃色素的較佳提取工藝。方法采用回流法通過各單因素及進一步的正交實驗,對紅花中的有效成分黃色素進行了綜合提取。結果黃色素較佳提取工藝為:料液比1∶14,浸泡時間30min,提取時間20min。結論該方法簡便、準確,適合紅花黃色素的大規模提取。

【關鍵詞】紅花;黃色素;提取

ComprehensiveExtractionofSafflorYellowfromCarthamustinctoriusL.

Abstract:ObjectiveToselecttheoptimumextractingmethodofsaffloryellowfromCarthamustinctoriusL.MethodsByusingbackflowextractionbasedonsinglefactorandorthogonalexperimenttostudythecomprehensiveextractionofsaffloryellow.ResultsTheoptimumextractingprocedurewasasfollows:thesolventwaswaterandthematerialwas1:14,thesoakingtimewas30min;thebackflowextracttimewas20min.ConclusionThismethodissimpleandaccurate,andissuitablefortheextractionanddeterminationofsaffloryellow.

Keywords:CarthamustinctoriusL.;Saffloryellow;Extract

紅花CarthamustinctoriusL.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紅花的干燥花,俗名草紅花、紅蘭花和紅花菜[1],在我國已有2100多年的栽培和藥用歷史。新疆地產紅花占全國總產量的80%,是中醫傳統的活血化淤藥,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抗血栓等作用,在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病及腦溢血等疾病方面取得一定療效[2]。紅花黃色素(Saffloryellow,SY)在干花中含量占20%~30%,是含有多種有效成分的水溶性成分,被認為是紅花的主要效應物質[3]。為了提高紅花的利用價值,本實驗綜合考察了各種單因素及其綜合因素對黃色素提取率的影響。

查看全文

詮釋白杜黃色素提煉及穩定性

摘要:本文對白杜果肉黃色素的制備工藝及其穩定性進行了初步研究。通過有機溶劑萃取法來制備白杜黃色素,其工藝條件為:料液比為1∶5的乙酸乙酯做提取劑,提取溫度為60℃,提取時間為2h。研究表明該色素在PH=3-7、溫度低于80℃和氧化劑的作用下皆較穩定,在日光照射和還原劑作用下穩定性差,幾種常見金屬離子除Fe3+、Cu2+外均對色素無明顯的不良影響,葡萄糖、蔗糖等幾種食品添加劑對色素亦無不良影響且檸檬酸能使色素增色。

關鍵詞:白杜;黃色素;提取;穩定性

食品的色澤是人們鑒別食品質量優劣、表現喜厭的先導,也是食品感觀質量評定中的一個重要指標。保持或賦予食品以良好的色澤,是食品加工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食品色素分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兩大類,合成色素盡管具有色澤鮮艷、著色力強、穩定性好、成本低廉等優點,但由于其對人體的危害,已受到嚴格限制。而天然色素不僅使用安全,而且具有一定的營養或藥理作用,其藥用價值和著色特征正逐漸被人們認識和開發[1]。

白杜(EuonymusbungeanusMaxim)是衛矛科衛矛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別名絲綿木或明開夜合。其枝葉秀麗,倒圓錐形蒴果懸掛枝上甚久,亦頗可觀,是良好的園林綠化及觀賞樹種[2]。除此之外,白杜樹皮及根皮均含有硬橡膠;種子可榨油,供工業用;種子及根藥用,治關節酸痛;木材細韌,供雕刻、制帆桿或滑車等。而至今,關于白杜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育苗技術上[2,3],作為天然食品色素方面的研究尚未見報道。本文對白杜果肉中黃色素提取工藝及其性質進行了初步探討,以期能開發出一種新的天然食品色素,同時為白杜的開發和綜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儀器與試劑

查看全文

脈絡膜色素痣多光譜影像學特點分析

脈絡膜色素痣是指發生于脈絡膜的黑色素細胞的良性病變,患者一般無癥狀,且無須特殊治療,但少數患者(約占1%)由于繼發性視網膜下液(SRF)或脈絡膜新生血管(CNV),需給予玻璃體腔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促進視網膜下液吸收及新生血管消退。由于脈絡膜色素痣位于視網膜色素上皮(RPE)下,較易被RPE層色素所遮蓋,其顏色與周圍組織反差較小,故在眼底檢查時容易被忽略。部分脈絡膜色素痣有惡變的可能性,脈絡膜痣厚度>2.0mm時,惡變可能性顯著增加。故臨床上早期發現可能損害視力的體征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應該在早期監測是否存在惡變可能及相應行為。本文現就脈絡膜色素痣的多光譜眼底成像早期及活動期特點進行分析,并對比其他影像學檢查,為脈絡膜黑色素細胞瘤的早期診斷提供依據,并結合脈絡膜黑色素細胞瘤的流行病學特點、臨床表現及不同影像學表現、多光譜在色素之中的特征表現進行分析。

1病例資料

患者女性,57歲,主因外院診斷為“脈絡膜瘤”就診于我院?;颊邿o明顯視力下降、眼痛等異常。既往體健,家族成員無視力異常。眼科查體:裸眼視力(UCVA):右眼0.8,左眼1.2;眼壓:右眼17.7mmHg(1mmHg=0.133kPa),左眼20.7mmHg。右眼輔助檢查:眼底廣角照相可見右眼無明顯異常(圖1a),左眼顳上方可見青灰色病灶,其大小約3PD,其上可見散在類玻璃膜疣樣改變(圖1b)。左眼自發熒光可見瘤體中央呈低自發熒光,而周邊呈輕度高自發熒光(圖1c)。紅外掃描可見左眼顳上方病灶呈高反射信號,OCT可見黃斑區中心凹形態正常(圖1d、e)。雙眼前節未見明顯異常,右眼眼底視盤界清色可,眼底血管走形未見異常,黃斑中心凹反射欠清晰。左眼視盤界清色可,顳上方可見青灰色病灶,較扁平,未見明顯視網膜下液,黃斑中心凹反射欠清晰(圖2,RGB圖)。左眼多光譜眼底檢查可見短波長550nm未見明顯異常,680nm隱約可見圓形1PD大小低反射病灶,810nm清晰可見上、下方血管弓多個散在低反射病灶;左眼550nm可見顳上方環狀高反射病灶,680nm時高反射信號強度增加、且部分呈現橢圓狀,高反射信號下呈低反射信號,其大小約2PD,810nm可圓形低反射信號顯著(圖2)?;颊咴\斷為:雙眼脈絡膜色素痣。給予定期觀察隨訪處理。圖1患者雙眼眼底圖及多模式檢查圖像a.右眼超廣角眼底照相,眼底未見明顯異常b.左眼超廣角眼底照相,可見顳上血管弓異常病灶c.左眼眼底藍光自發熒光,可見顳上血管低自發熒光病灶,其周可見高自發熒光環d.左眼OCT紅外圖及B-scane.左眼掃描可見黃斑區結構未見異常。

2討論

脈絡膜色素痣(ChoroidalNevus)是一種有(黑色素)或無(無色素性)色素沉著的扁平或輕度隆起的病變,屬于良性黑素細胞腫瘤,常在眼科檢查時偶然發現,其病變邊界清楚且伴有色素沉著。色素痣在40歲以上白種人中患病率約為5%,我國人群中患病率偏低,約1.5%[1]。脈絡膜痣與年齡、雌激素水平和BMI高于正常值有關[2]。色素痣的平均直徑約為1.25mm,其惡變的風險較小;而巨大色素痣(即基底直徑10mm及以上)惡變的風險較大。故臨床中準確診斷并精準評估色素痣的大小、范圍及進展具有重要作用。評估脈絡膜痣的影像方法包括眼底照相、熒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inangiography)、超聲(Ultrasonography,US)、眼底自發熒光(Autofluorescence,FAF)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3]。傳統的眼底照相對于較小的脈絡膜色素痣敏感性較差,主要是由于色素上皮的遮擋、色素痣與周邊組織的反差較小所致,故易導致漏診[4]。超聲檢查是測量腫瘤厚度的常用方法,但大多數脈絡膜痣是扁平的,很難用超聲檢測。超聲檢查對于記錄腫瘤基線厚度很重要,并且有助于監測腫分別為RGB圖,550nm光譜圖,680nm光譜圖,810nm光譜圖瘤的生長活動及縱向厚度變化。與脈絡膜黑色素瘤在超聲檢查上具有低到中等的內反射率,而色素痣的內反射率較高。熒光素血管造影主要用于觀察視網膜下積液及RPE滲漏情況,或判斷是否并發脈絡膜新生血管膜(CNVM),在部分病例中,熒光素血管造影對于脈絡膜痣和小脈絡膜黑色素瘤的鑒別中提供一定價值,色素痣一般表現為低熒光,而脈絡膜黑色素瘤則可提示滋養血管的存在,或RPE針尖樣滲漏。光學相干斷層掃描(EDI-OCT)對于脈絡膜色素痣的診斷敏感性較高,Shah等人[5]報道了脈絡膜痣的EDI-OCT特征,包括脈絡膜毛細血管變薄(94%)、部分(59%)或完全(35%)脈絡膜陰影深入痣、視網膜色素上皮萎縮(43%)、感光細胞損傷(43%)以及橢圓體帶不連續(37%)等[6]。多光譜成像技術(Multispectralimaging)利用多個單色LED光源分別投射入眼底不同層次的視網膜及脈絡膜組織,采集因各組織吸收及反射光譜的差異而形成的系列光譜圖像,可以對各層視網膜和脈絡膜直接成像,以冠狀面圖像的方式呈現。相對于傳統的眼底成像方式如眼底照相機、共焦激光掃描檢眼鏡等,多光譜成像具有超寬的光譜范圍(550~850nm),同時對疾病發生、發展具有重要提示作用的疾病代謝物質,可特征性的選擇器敏感光譜進行觀察和隨訪,因此能靈敏地發現疾病異常[7]。本病例中筆者發現,相對于眼底檢查或傳統眼底照相,多光譜呈現出特征性的短波長(550~600nm)無色素或淺灰色色素堆積,中段波長(620~680nm)色素堆積明顯,并表現為深灰色低反射信號,而長波長(780~850nm)其反射較穩定的表現為近黑色低反射,提示病變深達脈絡膜、且其對長波長亦存在一定的吸收。故可利用此光譜變化規律診斷色素痣,即隨著光譜的波長增加,低反射信號逐漸增強是脈絡膜色素痣的典型表現,也是區分于其他脈絡膜腫瘤的光譜特征。本例患者右眼在眼底照相中未表現出異常,而多光譜在中長波長中提示符合上述規律的病灶,提示右眼亦存在微小、散在的色素痣。在多光譜中,色素痣邊界清晰,與正常組織對比明確,故通過量化測量其面積變化,可體現出色素痣的面積變化,為監測色素痣的活動性提供依據。

作者:袁景 馬菲妍 單位: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深圳市新產業眼科新技術有限公司

查看全文

細胞色素P450與肺癌關系探討

細胞色素P450(cytoehromeP450,CYP450)是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的一組含亞鐵血紅素蛋白,結構和功能相關的超家族基因編碼的同工酶,相對分子質量50kD,因它與一氧化碳的結合物在450am附近有特征吸收而得名。肺癌的發生是一個多基因多階段發展的復雜過程,不同基因代謝不同的致癌化合物,因此,近年來對CYP450基因型和表型相關性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企圖尋找CYP450基因多態性與腫瘤易感性的關系,希望利用基因型來了解個體藥物代謝酶的活性,從而在提高藥物治療水平的同時,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

一、CYP450與肺致癌物質的生物活化

CYP450參與許多前致癌物和前毒素的代謝活化,生成親電性很強的中間產物或終產物,使得基因突變或抑制一些基因的表達,造成細胞損害,從而誘發程序性死亡或腫瘤。肺癌患者中約有3/4是由吸煙引起的,其煙霧中的致癌物主要是多環芳香族化合物和亞硝基類化合物,而其中的芳烴化合物和芳香胺類化合物能夠在肺部經CYP450代謝激活。芳烴化合物進入人體后,主要經過CYP4501AI代謝活化,生成具有強致癌活性的親電子環氧化物,然后由多種CYP450催化產生最終的致癌物——二醇環氧化物。芳香胺類化合物則先經過CYP450催化的N一羥化作用生成具有反應活性的硝?f離子(nitroniumions),最終被活化為致癌物。

二、CYP450基因多態性與肺癌易感性

2.1CYPlAlCYPlAI是一種肝外I相代謝酶,主要在肺組織中表達,具有芳香烴羥化酶(AHH)活性,是參與多環芳烴(PAHs)代謝的最重要的酶,也是人體肺組織中研究最深入的細胞色素P450酶。

Belogubova等發現CYPlAl是患鱗癌的危險因素。CYPIAl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15q22~24,目前已知的CYPIAl基因多態性有4種,MspI多態是其中一種,在CYPlAl基因的3端非編碼區polyA下游堿基T264-C突變導致活性增高,并形成MspI酶切位點,產生MspI多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的研究者用Meta分析的方法總結了1989年~2006年46個關于中國人CYPlAlMspI等基因多態性與肺癌易感性的關系,認為CYPIAl變異與肺癌易感性有關。此外,在第7外顯子5’端突變致使血紅蛋白結合區第462位編碼異亮氨酸的密碼子ATT被纈氨酸密碼子GTr取代,形成Ile2Val多態。WenzlaffAS等研究表明:在白人或非裔美國人中,無論CYPlAlMSPI還是CYPlAlne462Val都與肺癌易感性有關。

查看全文

園林景觀設計色素應用論述

1色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作用

1.1生理、心理的作用

長久以來,由于色彩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使人們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對色彩產生出不同的認知反應。就如同看到紅色,就會聯想到溫暖的火光及陽光,看到綠色就會想到生機勃勃的希望。由于園林景觀是有人來觀看和感受的,所以景觀的色彩組合必須考慮人們在心理及生理上的感受。

1.2保健、康復的作用

隨著快節奏的都市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都逐漸增大,擁有職業病、心情焦慮、沉重的人群越來越多,人們迫切的需要在倍感壓力的城市之中尋找自然之色,所以園林景觀成了人們經常留戀的地方,呼吸自然的色彩,放松心情,可以減輕一定的病痛或痛苦,色彩也具有保健康復的功能。如紅色可以刺激神經系統,增加腎上腺素分泌和血液循環;綠色具有鎮靜作用,對昏厥、疲勞和消極情緒均都有克服作用。

1.3識別的作用

查看全文

試析檔案文獻的轉移方式

一、字跡的色素成分

由于碳黑屬于石墨型晶體結構,因此,它的理化性質相當穩定,不溶于水、油和一般溶劑;耐熱、耐酸堿、耐氧化;不容易與其他物質起反應。又因碳黑的晶體小,具有連續吸收包括紫外光在內的所有光波的性能,所以能呈黑色。當碳黑顆粒的直徑介于0.2mm~0.4mm,接近入射光波長的一半時,能最大限度地散射各種光波,從而防止和避免了各種光對其結構中化學鍵的破壞,因此碳黑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另外,碳黑還是一種優良的光穩定劑;這是因為碳黑具有深黑顏色,幾乎能把光全部吸收,從而使光不能進入紙張纖維內部,起到屏蔽作用。因此,碳黑是字跡色素成分中最耐久的一種。常用字跡材料中以碳黑作為字跡色素成分的有墨、墨汁、碳素墨水、黑色油墨、黑鉛筆等。顏料是一種不溶于介質的有色或白色的細小顆粒物質。它與所要著色的材料沒有親和力,是通過其顆粒分散于被染色的材料中而使此材料產生顏色的。因此,其著色力主要決定于其化學結構和晶體結構以及它在被著色介質中的分散性。顏料的耐久性能好,耐曬牢度一般為5~6級,最高可達8級。顏料要求具有適當的遮蓋力,適當的著色力,高的分散度,鮮明的顏色和對光的穩定性等。根據來源分為天然顏料和合成顏料兩類。天然顏料有礦物性的,如朱砂、紅土、雄黃、銅綠等;有動植物性的,如藤黃、胭脂蟲紅等。合成顏料種類很多,可分為無機顏料和有機顏料兩種。無機顏料有鈦白、紅丹、鐵藍、鉛白、鋅白、鉻黃等;無機顏料的比重大,熱穩定性、光穩定性和耐溶劑性都比有機顏料好,但顏色不如有機顏料鮮艷。碳黑原本也是一種無機顏料,但由于它的性能大大優于其他顏料,所以,被列為最耐久的色素。有機顏料有各種色淀、酞菁顏料、金屬鉻合顏料、喹吖啶銅顏料、異喹吖啶銅顏料等;有機顏料與無機顏料相比,它的比重小,表面積大,透明性好,著色力強,但耐光性差,在光的作用下容易退色,有水滲或油滲現象;因此它的耐久性不如無機顏料。以顏料作為色素成分的字跡材料有彩色油墨、藍黑墨水、紅藍鉛筆、印泥、科技藍圖鐵鹽線條等。染料的化學性質不穩定,不耐酸、不耐堿,易溶于水、油和醇等有機溶劑。耐光性差,耐光堅牢度一般在4級以下,所以以染料為色素成分的字跡在光的作用下易發生光化反應。有的染料遇光時還會產生光敏氧化作用,這種作用能使紙張纖維氧化過程加速,特別是在空氣潮濕時,損害更會加劇??傊?,染料是字跡色素成分中最不耐久的一種,其退變主要是共軛雙鍵結構在光化學反應變化過程中,因發色體系發生變化或遭到破壞而引起的。所以以染料為色素成分的檔案文獻字跡材料應注意防光、防潮濕、防高溫、防酸堿、防污染等。用染料作為色素成分的字跡材料有紅墨水和純藍墨水、圓珠筆、復寫紙、印臺油、科技藍圖重氮鹽線條等。

二、字跡色素的轉移方式

字跡的耐久性除了與色素成分的耐久性有關外,還與色素成分與紙張的聯結方式是否牢固有關。郭莉珠將字跡色素成分與紙張的結合方式分為結膜方式、吸收方式、填充或黏附方式,金波則概括為結膜和吸收方式、吸收方式、黏附方式。結膜、吸收和黏附三種方式是主要的,不少字跡色素成分的轉移方式是上述兩種方式的結合,如油墨、墨汁、印泥等。結膜方式:字跡色素成分分散在薄膜之中,薄膜靠分子間力與紙張結合,在紙張表面形成一層薄膜,這種結合方式稱為結膜方式。結膜方式是一種獨立的字跡色素轉移方式,但往往與吸收方式同時發生,如墨、墨汁、油墨、印泥等。吸收方式:字跡書寫在紙張上,干燥后并未形成薄膜,色素成分只被紙張纖維間的毛細管吸收從而被紙張纖維吸收,這種結合方式稱為吸收方式。這種結合方式耐摩擦,但易發生油滲或水滲現象,是比較耐久的結合方式。以吸收方式轉移色素成分的字跡有:墨水、圓珠筆、復寫紙、印臺油、科技藍圖線條材料等。黏附方式:當字跡書寫在紙張上時,字跡材料中的色素成分是以固體狀態、靠機械摩擦力與紙張接觸后,既未在紙張表面形成薄膜,也未被紙張纖維吸收,而是在紙張纖維間的大空隙內機械地附著,這種結合方式稱為黏附方式。這種結合方式不易滲化擴散,但不耐摩擦,字跡容易消失。所以是不耐久的結合方式。以黏附方式轉移色素成分的字跡有鉛筆。

三、字跡材料耐久性的綜合評價

字跡材料耐久性是由字跡色素成分和字跡色素成分與紙張結合方式兩個因素決定的,只有把兩個因素綜合起來,才能全面地評價字跡的耐久性。根據字跡材料的耐久性程度大致可分為最耐久的字跡、比較耐久的字跡和不耐久的字跡。其中,最耐久和較耐久的字跡材料有利于長期保存。

查看全文

高中生物學教學過程分析

[摘要]生物學教學涉及理論掌握、實驗操作,每一環都與客觀事實、真理緊緊相扣,所以在教學中貫徹邏輯思維的培養,能很好地幫助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以“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一節內容為例,緊扣科學探究的基本原則,讓學生連貫性地掌握光合作用的探究過程,在邏輯思維上形成流暢的探究線。

[關鍵詞]邏輯思維;光合作用;高中生物學;光反應;暗反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教科文組織理科教師手冊》內容顯示,近50個國家500多位教育家強調的最重要的教育目標,總共有16項內容。對這16項教育目標的重要性進行先后排序,其中幫助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目標位居第二。可見,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生物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倡導探究性學習,旨在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能力。在此,將邏輯思維貫穿課堂教學過程,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內容、培養學習能力。

一、關聯所學,要點明晰

前面已經學習過細胞呼吸,知道了細胞呼吸的本質是分解有機物,并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釋放出來合成ATP,為細胞中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啟發學生思考:有機物是如何產生的?根據能量守恒原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從何而來?通過思考這兩個問題,逐步引導學生回憶起初中掌握的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內容,回答出有機物是由光合作用產生的,并認知到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是由光能轉化而來的。此外,要探究光合作用的能量轉換過程,需要回顧細胞器譯介教學中有關葉綠體的內容,進而引導學生的思維轉向類囊體薄膜上的色素,認識到光合作用與色素有著重要的關系。[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本節內容前面的知識,讓學生一步步深入思考能量和物質的來源,追根溯源,逐漸進入本節探究的內容“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從光合作用的概念,引入葉綠體的功能,讓學生對葉綠體的結構產生濃厚的興趣,回憶鞏固前面學習的葉綠體相關的內容,將前面一筆帶過的色素重新提到關注點,進一步探究色素的相關內容,引出色素提取和分離的實驗。

二、實驗教學,引問而探

查看全文

不同激光美容治療技術的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激光美容技術包括了不同系列的治療方式,通過傳遞將光能送達皮膚表面治療由日光照射而引起的一系列皮膚病損和面部皮膚老化。從根本上來說,可以將激光治療定義為兩種類型,剝落性與非剝落性方法。餌激光和CO2激光就是典型的剝落性激光,這種激光可以氣化表皮以及真皮淺層(乳頭層)。他們產生的光會被組織中含有的水強烈吸收,從而引發生物學效應,僅在只有幾微米很淺的組織中產生熱,使組織內溫度急速提高形成組織氣化[4]。在這一瞬間產生的熱量和在突然間形成的蒸汽使得組織壓力波擴張突然,進而加速組織剝落的效應。去除真皮淺層和表皮層,更準確說是真皮乳頭層的中部可以使用這一技術。CO2比起餌激光更具有穿透力,能夠傳遞給皮膚淺層更多的熱量。這兩種治療方法效果都很好,但是治療后都需要1~2周的恢復時間,有時還會出現色素沉著,感染及遲發型色素脫失,所以要把握治療時的適應證,在手術前與患者進行溝通,表明遠期效果要優于短期內的效果。在接受剝落性激光有時需要配合局部麻醉,復雜的病例會使用神經阻滯麻醉,鑒于這一問題,其應用的范圍受到了限制,但是隨著設備的先進性,其臨床價值會得到體現。相較于剝落性激光帶來的危險因素和不良反應,非剝落性激光在不破壞皮膚屏障的前提下進行治療帶來的恢復時間短、不良反應小,所以得到廣泛關注,但是在治療效果上卻不及剝落性激光。非剝落性激光治療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不僅是一種技術,還包含了一系列不同的方法。主要以逆轉真皮基質成分(例如及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彈性纖維、軸多糖以及膠原纖維)、血管擴張以及表皮色素的變性的結構性損傷為其目的[5]。

1.2方法

激光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包括激光美容及脫毛、血管性疾病、良性皮膚增生性疾病、色素性疾病等。運用以上幾種疾病探討激光技術的應用。光化性角質病可能是導致表皮質地粗糙的原因,螨蟲性毛囊炎也會造成毛孔粗大。選擇性光熱作用是激光脫毛的原理。毛干和毛囊中具有豐富的黑色素,分布在毛球基質的細胞之間,同時會向毛干結構中轉移,激光可以把黑色素作為靶目標進行精確且有選擇性的脫毛治療。激光能量在被黑色素吸收后,溫度會急劇升高,破壞周圍毛囊組織,達到脫毛效果。在新的分類中,將血管性疾病分為了脈管畸形和血管瘤[6]。利用激光可以治療血管性疾病中的血管瘤和微血管畸形。治療的原理是在選擇性光熱作用下,由血紅蛋白選擇性吸收光熱作用產生的充足的脈沖能量以及特定波長,脈沖寬度要小于組織熱弛豫的時間。通過激光治療到達皮膚的真皮層中,對于表皮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對深層次的血管畸形難以進行有效地治愈。對于這類疾病,包括瘢痕、瞼黃瘤、皮脂腺病、脂溢性角化、皮贅以及汗管瘤,其首選治療方式是餌激光和CO2激光。分為色素增加性疾病和色素性疾病減退性疾病。色素增加性疾病包括局限性的淺表色素增加,例如老年斑、咖啡斑、雀斑、黃褐斑等;局限性真皮色素增加,例如伊藤痣、太田痣;外源性色素增加,例如紋身等。兩種技術都可以治療這類疾病,通過在納秒范圍內生成的光能照片聲學起到破壞色素病變的效應,另外還可以使用在毫秒范圍內產生的脈沖光。

1.3效果判定

查看全文

外用脫色劑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對色素沉著機理研究的不斷深入,外用脫色劑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一些新的天然產生和已知脫色劑的衍生物表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臨床上則傾向于聯合使用多種脫色劑治療色素增多性皮膚病。對近年來皮膚外用脫色劑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

色素增多性皮膚病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作用的結果。近年來隨著對色素沉著機理研究的不斷總結深入,外用脫色劑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F按作用機理將外用脫色劑大致分類綜述如下:

一、酪氨酸酶(TYR)活性抑制劑

TYR是黑素生成的關鍵酶,對TYR活性的調節,可直接影響黑素的合成。

氫醌:氫醌是最常用的脫色劑,它對TYR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它能有效的治療各種色素增多性皮膚病,常用濃度為1.5%-4%[4],但過度使用會產生褐黃病[2]。Amer等[3]用4%的氫醌霜和廣譜遮光劑聯合治療黃褐斑、炎癥后色素沉著和雀斑(療程12周),好轉及顯著好轉分別為89.5%、75%和44.4%。氫醌還可以與維A酸和(或)皮質類固醇聯合治療黃褐斑[4,5]。值得注意的是,氫醌有高度誘發突變及細胞毒作用[1]。

Bolognia等[6]用黑素瘤細胞(melanomacell)株研究發現DL-buthioninesulfoximine(BSO)或胱胺與氫醌合用增強醌對TYR活性或黑素形成的抑制作用。5%的BSO與2%或4%的氫醌合用對C57BL鼠的痛部皮膚的毛發色素具有協同減退作用。Bolognia等認為將來可能會用BSO/氫醌或胱胺/氫醌治療黃褐斑、炎癥后色素沉著等皮膚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