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4 22:04: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起點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德育實踐邏輯起點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7、153頁。)在人們的一般認識中,認為這是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規定,強調了人的本質的社會性。這是對的。但這只是一種表層認識。從更深層意義來看,它給我們指明了掌握人的本質的方法論原則,告訴我們應從社會關系中來認識和把握人及其本質。

社會關系是指人們在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中結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不是孤立存在物。他從事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是依賴于他人的。在現實的活動中,一切活動都離不開人,但活動并不是單個人的單獨活動,“孤立的一個人在社會之外進行生產——這是罕見的事?!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7、153頁。)應從社會關系來規定人,人始終是社會的人。

社會關系是人的生存方式,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而形成。交往是人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交往多種多樣,如物質交往、精神交往、生產交往、文化交往、藝術交往、日常生活交往,交往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有多少種交往就有多少種社會關系。各種社會關系都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形成的,因而可以說社會是人際關系的總和,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構成了完整的社會。社會關系和交往關系相輔相成,有什么樣的社會關系就有什么樣的交往關系,反之亦然。

道德的基本問題是處理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問題。人們彼此間的利益關系只有在人們的交往中,在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產生和改變。恩格斯指出:“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據的實際關系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觀念?!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7、153頁。)就是說人們的道德是在人們的社會關系中產生和形成的,在人們的交往和實踐中通過彼此之間利益關系的處理表現出來。只有在人們的社會交往和實踐中才能判斷一個人的言行是善的還是惡的,是丑的還是美的,是道德的還是不道德的。也只有在人們不斷的社會交往與實踐中,才能形成一個人穩定的道德品質和情操。十八世紀法國著名的思想家愛爾維修曾說過:“如果我生在一個孤島上,孑然一身,我的生活就沒有什么罪惡和道德,我在那里既不能表現道德,也不能表現罪惡的。”(注:轉引自[蘇]普列漢諾夫:《唯物主義史論叢》,三聯書店1961年版,第66頁。)脫離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和社會關系,脫離人的社會實踐,無所謂言行一致,不存在彼此之間的利益關系問題,也就無所謂道德。那么作為培養人和塑造人的道德人格的德育在內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選擇和實施上就應與此相契合。所以,我們認為德育實踐應從現實社會的人際關系出發,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應從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相處出發,從小處而言,指處理好自己與家人、朋友、他人的利益關系,處理好自己眼前與長遠的利益關系;從大處而言,指處理好自己與集體、集體與國家、社會之間的關系,處理好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個體道德意識的產生、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錘練、道德信念的確立都離不開個體活生生的現實生活和活動。在個體現實的道德生活和活動中,在個體現實的社會交往中,個體的道德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得到提高,學會處理各種各樣的利益關系,進而使個體道德不斷完善和超越自我。脫離了現實的生活和人際交往,僅靠單純空洞的道德知識傳授、說教和灌輸,是不可能取得實效的。

查看全文

德育實踐的邏輯起點

德育是現代大教育的基本內容和基本任務之一,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之一。我國對德育的地位和價值一直極為重視,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規定德育處于首要位置。在德育的實際工作中,我們也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勞動。但實際效果卻不盡人意,與其應有的地位和付出的勞動很不相稱,對此人們都有體會。究其原因,我們認為其中一個深層次問題沒有解決好,這就是德育實踐的邏輯起點問題。

德育實踐的邏輯起點是指德育實踐應從何處出發的問題,它要解決德育的內容、德育的方法、德育的途徑等的出發點問題。這既是一個實踐問題,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論問題。長期以來,我們的德育實效不佳與這一問題在理論認識上不清不夠有重要關系。翻開已有文獻,極少見到類似的專門研究和探討,似乎這是一個不言自明的問題。

時代處于世紀之交,21世紀是競爭更加激烈的時代。它對人才的要求不僅是知識豐富、能力超群,它還要求人才具有豐富的情感、健康的個性和良好的品德,應德才兼備,全面發展。世界各國在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中無不重視德育的地位和價值。眾多國際教育專家通過20世紀百年來經濟、政治、文化和教育發展的回顧和檢討,以及對21世紀教育發展方向,培養目標和倫理要求的展望,認為在未來的21世紀應該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注:張志義:《現代化與中國優秀倫理道德傳統的繼承》,《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1989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提出了《學會關心》宣言,明確提出了“關心自己的健康,關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和國家的社會經濟和生態利益,關心人權,關心其他物種,關心地球的生活條件,關心真理、知識和學習?!蹦撤N意義上,這是一個關于道德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在不久前召開的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又專門討論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問題,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即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才觀、價值觀。(注:《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頁。)因此,面對世界教育發展的特征和黨的思想道德建設任務,探討德育實踐的邏輯起點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7、153頁。)在人們的一般認識中,認為這是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規定,強調了人的本質的社會性。這是對的。但這只是一種表層認識。從更深層意義來看,它給我們指明了掌握人的本質的方法論原則,告訴我們應從社會關系中來認識和把握人及其本質。

查看全文

明天與起點講演稿

為祖國的明天而希望滿懷。讓我從起點開始,為我老師而驕傲。展現一個美麗的明天。

有人說明天是夢幻,有人說明天是童話。有人說明天是神秘的今天的海市蜃樓…不,年青的朋友,明天是火,明天是光,明天是振興中華意志中的展現…茫茫黑夜里,明天是乳白色的晨曦;冰天雪地里,明麗的杏花,春雨是朦朧的山水畫。

但明天的歷程同樣艱辛,明天充溢著光明。工地上,姑娘小伙那流淌汗珠的紅黝的臉上,積蓄了明天的質樸的信念;燈光下老師那疲倦的客顏蘊含對明天的希翼和追求,勝利歡呼的歲末不正是明天新的征途和起點嗎?

人生的道路上會發生無數新的關鍵是能否掌握住這人生的重要時刻。共青團中央評選出的十佳青年,起點。廣闊的天地里耕耘他找來了起點;茫茫科海中揚帆他找到起點;紅領巾飄揚的隊伍里,孩子們閃光瞳仁里找到起點…正是老師和輔導員精心培育和引導,使千千萬萬名少先隊員象"十佳少年"一樣,從尚不穩健中尋找了屬于他起點。

親愛的朋友,不要以為起點不重要,"于里之行始于足下""萬事從一開始"不要因為"起點"構不成畫面而忽略它位置,正是因為那些起初構不成畫面的起點組合成豐富多采的人生。

人生的起點如果經常是模糊不清,人生將會留下一路遺憾。人生的輝煌始于起點;祖國的明天從今天開始。教師,多么明亮,光輝的名字。老師辛勤的耕耘將托起明天的太陽,給景秀河山添輝加彩。

查看全文

法哲學邏輯起點研究論文

摘要:何為法哲學的邏輯起點,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非常有爭議的論題,沒有一個令整個法哲學界公認的定論,所以從新的角度、新的視角對它們進行探索是有必要的。從靜態和動態的角度論證法哲學的邏輯起點可以試著把它確定為法需要。

關鍵詞:法哲學;邏輯起點;法需要

關于法哲學邏輯起點,從目前來看,古今中外的法學家、哲學家們都有所探究,但不同的人,所處的歷史條件不同,所站的角度不同,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人作為一個類群,不同于其他動物群類的最關鍵一點就在于人有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因此筆者所認為的法哲學應該是以對人與法的關系的研究貫穿于整個法哲學體系的始終,法哲學的終極價值目標是促進人的自我完善。由此推出法哲學的邏輯起點應當是法需要。所以本文試圖以法需要作為法哲學的邏輯起點來進行探析。

一、需要與法需要

從價值層面來看,法哲學是人學,法哲學離不開人,它關注人的生存命運,追求人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說,一提到價值這一概念,就內涵著“需要”這一意義,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出于某種需要。能否滿足及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人類的需要,是衡量一切事物和行為是否具有價值及多大價值的根本標志。

如果以“需要”作為法哲學的邏輯起點,可能會帶來一個困難的問題:許多其他的學科,例如經濟學、倫理學、教育學等等,都與人的需要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那么,是否一切關于人的學科都是以人的需要作為邏輯起點的呢?或者說,將人的需要作為法哲學研究的邏輯起點是否會導致法哲學研究的泛化呢?筆者認為,這種擔心是可以理解的。因此,這里我們必須對人的“需要”進行法哲學上的定位,否則,法哲學的研究就真有可能與經濟學、教育學、倫理學等的研究難以區分了。

查看全文

德育邏輯起點實踐論文

德育是現代大教育的基本內容和基本任務之一,也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之一。我國對德育的地位和價值一直極為重視,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規定德育處于首要位置。在德育的實際工作中,我們也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勞動。但實際效果卻不盡人意,與其應有的地位和付出的勞動很不相稱,對此人們都有體會。究其原因,我們認為其中一個深層次問題沒有解決好,這就是德育實踐的邏輯起點問題。

德育實踐的邏輯起點是指德育實踐應從何處出發的問題,它要解決德育的內容、德育的方法、德育的途徑等的出發點問題。這既是一個實踐問題,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論問題。長期以來,我們的德育實效不佳與這一問題在理論認識上不清不夠有重要關系。翻開已有文獻,極少見到類似的專門研究和探討,似乎這是一個不言自明的問題。

時代處于世紀之交,21世紀是競爭更加激烈的時代。它對人才的要求不僅是知識豐富、能力超群,它還要求人才具有豐富的情感、健康的個性和良好的品德,應德才兼備,全面發展。世界各國在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中無不重視德育的地位和價值。眾多國際教育專家通過20世紀百年來經濟、政治、文化和教育發展的回顧和檢討,以及對21世紀教育發展方向,培養目標和倫理要求的展望,認為在未來的21世紀應該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注:張志義:《現代化與中國優秀倫理道德傳統的繼承》,《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1989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提出了《學會關心》宣言,明確提出了“關心自己的健康,關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和國家的社會經濟和生態利益,關心人權,關心其他物種,關心地球的生活條件,關心真理、知識和學習?!蹦撤N意義上,這是一個關于道德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在不久前召開的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又專門討論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問題,提出了思想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即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才觀、價值觀。(注:《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頁。)因此,面對世界教育發展的特征和黨的思想道德建設任務,探討德育實踐的邏輯起點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7、153頁。)在人們的一般認識中,認為這是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規定,強調了人的本質的社會性。這是對的。但這只是一種表層認識。從更深層意義來看,它給我們指明了掌握人的本質的方法論原則,告訴我們應從社會關系中來認識和把握人及其本質。

查看全文

黨性素養之新的起點

敬愛的黨組織:

沒有用演講稿,沒有用PPT,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來自校資產管理公司的向三久書記在今天——3月18日的預備黨員培訓班第一課上,用他深刻的思想,敏捷的思維,質樸的語言為我們上了第一課——黨性修養。質樸如同從前,敏銳如同從前,而我卻受益匪淺。

從去年11月14日正式加入中國,成為一名預備黨員之后,我總在問自己“作為一名黨員,究竟應該怎么做才是真正的為人民服務?”今天的這節課給了我最好的答案?!皬淖晕叶?,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這就是黨性。黨性修養要求我們在思想、學習、工作等領域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提高以達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要做到為人民服務,首先就要培養、提高自己的黨性修養。向書記首先從在新時代下,中國面對的經濟與理論考驗談起,明確指出在當前社會環境背景下有必要講黨性修養問題,而我們年輕一代的黨員同志們也非常有必要加強自己的黨性修養。這不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需要,黨風建設的需要,新時期反腐敗的需要,本世紀歷史任務的要求,返和平演變的需要,更是革命長期性、復雜性的需要。在當今社會正處于經濟、政治、文化高度發展時期,黨內腐敗現象嚴重,各階層矛盾尖銳,國際和平面臨挑戰,處于轉型期的中國迫切需要完善的經濟體制和穩定的政治局面,作為中國員而言,理應順應時代潮流,立黨為功,執政為民,加強自身的黨性修養。接著,向老師從為什么要加強黨性修養,要加強哪些黨性修養,如何提高黨性修養這三個方面系統、清晰地向我們闡述了黨性修養問題。向書記結合實例,結合當代國際國內形勢,談到年輕的中國員應該從理論修養、政治修養、思想修養、道德修養、紀律修養、作風修養、科技文化修養和心理修養這八個方面來加強黨性修養。首先提高自己的理論思想覺悟,系統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接著學會自律,學會端正行事。此外,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也要學習掌握科技文化知識,讓自己真正起到先鋒模范的帶頭作用。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向書記談到當今社會比較嚴重的“腐敗”問題。向書記從腐敗的概念、腐敗產生的原因、當今腐敗較嚴重的表現以及中國在反腐敗問題上的措施,為我們剖析了這個深刻的問題?!案瘮〔⒉黄婀郑瑥墓胖两瘛鴥葒舛加?,這與我國的社會制度并無多大關系。”向書記如是說。的確,當我們有公共權力的地方,就可能有腐敗,這與我國的社會制度并無多大關系。在當今,腐敗的具體權力化、標的規?;?、領域復雜化、手段智能化、空間擴大化的表現下,其產生原因不僅有人本性的原因,更有思想原因。對此,我們應該看到腐敗不是社會主流,黨政府反腐敗的決心很大。在預防腐敗體系、逐步減少審批制、以點帶面等系統措施下,社會腐敗現象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當我們看到新聞上一個又一個貪官落馬的時候,我們總會感到黨和政府對反腐敗的決心和其已經取得的顯著成果。對于腐敗問題,我們要看到其嚴重性,但同時要堅定信念,在黨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這一現象一定會根絕。

通過這次近兩個小時的思想盛宴,讓我明白黨性修養迫在眉睫,很多時候責任不是一句空話,帶頭模范作用也不是一句空話,它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學習、培養、提高黨性修養。不斷接受黨的教育,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努力上進,帶動身邊的人一起進步。對比自己以前對“黨性”認識的淺嘗輒止,這次的學習讓我明確做為一名大學生、一名免費師范生,作為一名黨員,我應該從以下做起:第一,學習革命理論知識。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深知自己在黨的理論知識方面還是很不系統,所以很有必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多讀一些有關黨的理論的書籍,讓自己從思想上有培養黨性的意識;第二,繼承傳統美德。就如同“八榮八恥”一樣,作為大學生的我,應該做到先己后人,有容人、讓人以及慎獨的精神,讓自己的做到真正有內到外的先進;第三,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塑造人格。的確,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鍛煉自身素質,才不是“紙上談兵”,才能真正傳遞影響力,帶動身邊的人一起進步。

我深知,這也許是我在學生時代最后一次系統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和這么多思想深刻的黨員老師們在一起交流的時間了。但我堅信,這只是個起點,黨性就如同入黨動機,需要不斷加強、提高。我堅信做最好的自己,無愧于自己,服務社會,服務大眾,才能真正在學習、工作中做到創先爭優,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查看全文

德育實踐邏輯起點分析論文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7、153頁。)在人們的一般認識中,認為這是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規定,強調了人的本質的社會性。這是對的。但這只是一種表層認識。從更深層意義來看,它給我們指明了掌握人的本質的方法論原則,告訴我們應從社會關系中來認識和把握人及其本質。

社會關系是指人們在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中結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不是孤立存在物。他從事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是依賴于他人的。在現實的活動中,一切活動都離不開人,但活動并不是單個人的單獨活動,“孤立的一個人在社會之外進行生產——這是罕見的事。”(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7、153頁。)應從社會關系來規定人,人始終是社會的人。

社會關系是人的生存方式,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而形成。交往是人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交往多種多樣,如物質交往、精神交往、生產交往、文化交往、藝術交往、日常生活交往,交往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有多少種交往就有多少種社會關系。各種社會關系都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形成的,因而可以說社會是人際關系的總和,各種復雜的人際關系構成了完整的社會。社會關系和交往關系相輔相成,有什么樣的社會關系就有什么樣的交往關系,反之亦然。

道德的基本問題是處理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問題。人們彼此間的利益關系只有在人們的交往中,在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產生和改變。恩格斯指出:“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據的實際關系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觀念?!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7、153頁。)就是說人們的道德是在人們的社會關系中產生和形成的,在人們的交往和實踐中通過彼此之間利益關系的處理表現出來。只有在人們的社會交往和實踐中才能判斷一個人的言行是善的還是惡的,是丑的還是美的,是道德的還是不道德的。也只有在人們不斷的社會交往與實踐中,才能形成一個人穩定的道德品質和情操。十八世紀法國著名的思想家愛爾維修曾說過:“如果我生在一個孤島上,孑然一身,我的生活就沒有什么罪惡和道德,我在那里既不能表現道德,也不能表現罪惡的?!保ㄗⅲ恨D引自[蘇]普列漢諾夫:《唯物主義史論叢》,三聯書店1961年版,第66頁。)脫離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和社會關系,脫離人的社會實踐,無所謂言行一致,不存在彼此之間的利益關系問題,也就無所謂道德。那么作為培養人和塑造人的道德人格的德育在內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選擇和實施上就應與此相契合。所以,我們認為德育實踐應從現實社會的人際關系出發,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應從人與人之間的友好交往、相處出發,從小處而言,指處理好自己與家人、朋友、他人的利益關系,處理好自己眼前與長遠的利益關系;從大處而言,指處理好自己與集體、集體與國家、社會之間的關系,處理好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個體道德意識的產生、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錘練、道德信念的確立都離不開個體活生生的現實生活和活動。在個體現實的道德生活和活動中,在個體現實的社會交往中,個體的道德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得到提高,學會處理各種各樣的利益關系,進而使個體道德不斷完善和超越自我。脫離了現實的生活和人際交往,僅靠單純空洞的道德知識傳授、說教和灌輸,是不可能取得實效的。

查看全文

思政教育邏輯起點

一門學科理論體系首先要確定其邏輯起點,科學的邏輯起點的確立對一門學科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任何一門學科,都首先要解決一個邏輯起點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邏輯起點的確立,是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體系的基石,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體系得以建立的前提。當前,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邏輯起點問題的研究,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個綜合性、橫跨性的學科,要把握它的邏輯起點,必須從宏觀的高度入手,單純地從一個角度來分析,必然會陷入誤區,從而導致在理論和實踐中的錯誤,影響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發揮。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應該是什么呢?

一、邏輯起點的內涵

每一門科學理論,都有自己的邏輯起點,進而從該起點入手,展開學科理論的研究,推動學科的發展。如馬克思哲學就是在回答世界的本源是物質還是意識,究竟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這個基本問題的基礎上展開的。“學科的科學理論體系,一般認為首先應當確定它的邏輯起點,從邏輯起點出發,借助邏輯手段,按照學科的內在規律,層層推導,科學的逐步展開,構成嚴謹的邏輯系?!保?]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既是構建其學科理論體系的基石,也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有效性的關鍵。它將直接決定和制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效果,進而影響受教育者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受程度、掌握程度及認知程度。那么,何謂邏輯起點?邏輯起點,可以簡稱為起點,稱邏輯起點,主要是為了強調理論體系的系統性和內在關聯性。一門學科理論體系是具有獨特價值的,這種獨特價值就決定了其邏輯起點的唯一性,它只能隸屬于一門學科,也就是邏輯起點與一門學科理論體系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它應該能夠將該理論體系與其他理論體系區別開來,并作為該理論體系所具有的個性存在并發揮作用。這就決定了它與研究起點、研究對象等是不一樣的。邏輯起點作用和影響是根本性的,它的選擇和確立不僅影響到對基本問題的回答,而且影響到整個學科理論體系的建構。目前對邏輯起點的概念,學術界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觀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經典作家都對這個問題有過描述。用恩格斯的話說,就是指“科學應該從何開始?”這表明,邏輯起點是指范疇體系的起始的、基本的范疇?!皬淖詈唵蔚幕镜臇|西出發……因為這里,在這些基本東西那里,‘全部發展就在萌芽中’”。

結合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馮振廣、榮今興[3],以及張耀燦、鄭永廷、吳潛濤、駱郁廷等著的《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4]中關于邏輯起點的論述,本文認為對于一門學科理論體系來說,科學的邏輯起點的確立應該符合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首先,邏輯起點應該是一門學科最簡單、最抽象、最基本的范疇。我們可以說邏輯起點在一門學科理論體系中是最小的“單位”,是不可以再分割的范疇。邏輯起點之于一門學科,其目的就是使該學科理論體系有一個核心的概念,這個核心概念貫穿于該理論體系的始終,整個理論始終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概念展開的,也都是這個核心概念的解釋、說明。然后根據這個核心概念展開學科研究,從而使該學科的知識體系清晰明了,言簡意賅,并易于為人們認識和理解。而在科學理論研究中,我們必須從大量紛繁復雜的具體問題中抽象出一般的理論,這是一個從個性特征尋求共性特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越是抽象就越是簡單,就越有利于對基本問題的回答。其次,認識起點和邏輯起點是一致的。由于人們所生活的時代不同,文化知識背景不同,因而對同一問題的認識起點往往也是有差異的。在學科理論體系中,這些不同的認識必然會通過對基本問題的回答表現出來,如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哲學陣營由于在認識起點上的不同,從而決定了對基本問題的回答也截然相反。從這個意義上說,認識起點和邏輯起點具有一致性,它們只是同一種說法的兩種不同的表述。再次,邏輯起點應該包含一門學科發展過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一門學科理論體系中包含著多種多樣的具體矛盾,而這多種多樣的具體矛盾無一不以“萌芽”的形式包含在邏輯起點之中。邏輯起點是貫穿于一門學科發展始終的矛盾,其它各種各樣的矛盾也都是由邏輯起點派生出來的,因而,邏輯起點決定了該學科的性質,規定著該學科的發展方向。最后,邏輯起點和歷史起點是一致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邏輯和歷史是統一的,客觀現實的歷史是邏輯的基礎和內容,邏輯是歷史的理論再現,是“經過修正”的歷史。邏輯和歷史的統一是確立科學邏輯起點必須遵循的一個根本原則。任何理論體系在其歷史起點上總是表現為起始的、基本的的形態,這往往是學科理論體系在基本問題上的直接體現,這也是邏輯起點最直接的顯現。張耀燦在《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學轉換》一文中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這個核心概念可以表述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階級、社會、組織、群體與其成員,通過多種方式開展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動,引導其成員吸納、認同一定社會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促進其成員知、情、意、信、行均衡協調發展和思想品德自主建構的社會實踐活動。”[5]而以往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義則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保?]第一個概念和以往的概念相比更加注重人的價值,注重人的發展,更加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所以,本文認為把社會需要和個人需要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邏輯起點的同時更應該關注研究個人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

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獨特的邏輯起點,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是什么呢?結合王金情[7]等人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邏輯起點的論述,本文認為,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應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但同時更應該注重個人的需要,關注個人的發展。下面,我們從確定學科邏輯起點應該具備的幾個方面來進行說明。第一,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最簡單、最抽象、最基本的范疇。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學這門理論體系中,是該理論體系的一個核心概念,因為思想政治教育要么關注個人需要,要么關注社會需要,沒有不關注任何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屬性和其所肩負的使命決定的。在任何理論研究中,我們都要把大量紛繁復雜的問題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以從具體的實踐上升為一般的抽象理論。越是抽象就越是簡單,邏輯起點在某種意義上是最高抽象,而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正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最高抽象。無論是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定義、屬性還是從其所擔負的使命和任務我們都不難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協調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在社會需要得到實現的同時,也要考慮和估計個體的感受,使個人需要得到滿足,從而激發個體的積極性,以至于更好的服務于社會需要。盡管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或者在同一社會形態的不同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內容,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具體內容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實踐活動和整個教育過程都是圍繞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展開的。第二,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的認識起點。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對象是“人”,我們必須首先認識到這一研究對象。但籠統的講,一切人文學科也都以人為研究對象。那么又作何區分呢?從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我們不難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所研究和關注的是人的價值、思想、道德、觀念等領域,這對促進人的社會化有著重要的作用。馬克思經典作家告訴我們,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因為生存產生了某種需要進而才結成了一定的社會關系,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所以,要對人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朝著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就要關注和研究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一定社會或社會群體服務的,這一階級屬性就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只能是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另外,只有深入研究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在滿足社會的需要的同時也滿足個人需要,使其工具價值和人文價值都得到實現,只有這樣,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們正是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研究對象———人的某些屬性,才更好地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第三,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矛盾包含著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過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這也正如社會主義包含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一樣,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也包含著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過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一切具體的矛盾必然會以“胚芽”的形式包含在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矛盾運動的起點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一系列既對立又統一的概念范疇,如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教育者與教育介體、受教育者與教育環體,等等,無一不是產生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實踐中,又無一不以“胚芽”的形式包含在“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個邏輯起點之中。

查看全文

財務管理概念探究邏輯起點

一、財務管理理論的涵義

世界著名的《韋氏國際詞典》(webster‘snewinternationaldictianary)第三版對“理論”一詞解釋為:理論是某一研究領域的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設、概念和實用原則所構成的系統。我國的《辭?!穼碚摰慕忉屖牵豪碚撌歉拍睢⒃淼捏w系,是系統化了的理性認識。我國《現代漢語詞典》對理論的解釋是:理論是人們由實踐概括出來的關于自然界和社會的知識的有系統的結論。不論怎樣描述,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總是非常密切并相輔相成的。它們互為對方提供支持和幫助,每一方都有助于糾正對方的缺陷,使它變得更加完善。理論的職能是擴大經驗的范圍,并深化其含義。凡屬科學的理論,必須能完整地、準確地解決兩個問題:(1)如何解釋實踐,即認識世界;(2)如何進一步做好實際工作,即改造世界。

根據上述理論的含義,結合財務管理的特點,我們可以把財務管理理論定義為:財務管理理論是根據財務管理假設所進行的科學推理或對財務管理實踐的科學總結而建立的概念體系,其目的是用來解釋、評價、指導、完善和開拓財務管理實踐。

理論研究的深度,是衡量一門學科成熟與否的標志;首尾一貫的理論,則是評估實務正確與否的指南。財務管理實務已有較長歷史,但財務管理理論的出現則較晚。根據現有資料,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財務管理學,是20世紀40年代前蘇聯科學院院士費。吉亞琴科教授倡導和創建的。在西方,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形成比較規范的財務管理理論。我國的財務管理理論研究,是從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的。由于種種原因,對于財務管理理論研究的起點,始終沒有進行過充分的討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財務管理實踐已發生了重大變化,急需理論上的規范與指導,以求今后的財務管理實務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現有財務管理理論研究起點的主要觀點

研究財務管理理論,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就是從何處人手,即以什么作為邏輯推理的出發點。這一問題,長期以來就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主要觀點有以下幾種:

查看全文

公共管理研究邏輯起點

摘要:中國作為一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三的經濟大國,一直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現如今人民的溫飽問題早已解決,即將步入小康社會,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社會面貌的變化日新月異。為了更好地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的進步。對于公共管理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公共網絡時代的來臨對公共管理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考驗,由此而言,對于公共管理研究進行思考、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關于什么是公共管理學的邏輯起點,有很多種說法,在學習了公共管理學這門課后,我認為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邏輯起點,本文將論述“公共管理研究的邏輯起點”這一觀點并探討這一選題的重大意義。

關鍵詞:公共管理研究;邏輯起點;公共利益;公共網絡;經濟

一、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邏輯起點之一

(一)關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邏輯起點的簡單介紹

公共利益是指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利益,公共管理在書上的含義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公共組織,和以公共利益為指向的非政府組織為實現公共利益而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活動。因此我認為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研究的又一邏輯起點。公共事務以及公共問題是邏輯起點本文不再論述。這一事物或事件的出現,可以為大多數人帶來好處。只要有社會群體的存在,公共利益就一定會存在。隨著全球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發展,幾乎所有的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對于公共利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而公共管理則是是指公共利益管理部門或事業單位等組織以公共利益為管理對象而進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在我國,進行公共管理工作的組織主要包括以政府為主體的公共利益管理組織以及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從事公共管理的組織。下面我們來說一說“邏輯起點”,要想了解“邏輯起點”這個詞,首先我們要明確“邏輯”的含義,從普遍意義上講,邏輯是指人腦在進行問題思考時所遵循的某種規律。再者就是要了解“起點”的意義,,對比“邏輯”而言,“起點”就十分容易理解了。起點就是事物、思想等從無到有,最開始的某一物體、事件、地點或時間點。“邏輯起點”是兩者相結合所產生的合成名詞,了解了“邏輯”、“起點”,邏輯起點這個專屬名詞就不難解釋了。邏輯起點就是人腦在進行大量的、規律的思考后明確的某一事物或思想的起點,也就是說是邏輯意義上的起點。如何確定公共管理學這門學科所研究的邏輯起點,眾說紛紜,有的說公共事務是邏輯起點,有的說公共問題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邏輯起點。我個人認為,要確定邏輯起點,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由馬克思主義的現象與本質的關系確定。從經濟的角度看,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是利益,而人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才會感興趣,才會引起糾紛,因此也就需要公共管理的制衡。由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利益的糾紛一般是經濟方面,因此經濟方面也就是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邏輯起點之一。

(二)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研究之間的關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