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穩定發展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2 11:38: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業穩定發展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業穩定發展

農業穩定發展調查報告

結合對市“三農”工作情況的調查,我們認為,當前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產業培植乏力、社會事業滯后。要促進農業的穩定發展,應當抓住這些“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問題實現突破。

一、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實現突破。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是農業發展最突出的制約,是城鄉社會最顯象的差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必須在完善農村基礎設施上著力。一是改造升級農業生產設施。農業要擺脫“靠天吃飯、出力掙錢”的困境,當務之急是抓好水利化、機械化、信息化三項重點建設:以水源工程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為重點,全面加強農田水利配套設施維護;以糧油增產行動為依托,實施中低產田改造、土地開發整理和測土配方施肥工程,積極發展管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擴大保護性耕作示范推廣區;以農村信息化試點建設、大型農機具補貼推廣為契機,加快完善“三農”服務信息平臺,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穩定增產和農產品有效供給。二是配套完善農村生活設施。堅持城鄉基礎設施統籌建設的思路,繼續抓好舊村改造、自來水、村路硬化等民心工程,堅持村民自愿的原則,積極推進農村居住工程建設。在搞好面上建設的同時,選擇那些輻射范圍廣、人流物流大的村莊,依托閑置設施,集中建設農村中心服務社區,采取“市縣補一點、鎮村投一點、部門幫一點、社會助一點”的辦法,根據群眾需求,有側重地建設村級農技指導、農資供應、醫療衛生、購物消費、文體娛樂、基層建設、村政事務等設施,搭建一批新的服務載體,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城鄉無差別的便利服務。三是培育涵養農村生態品牌。目前農村規劃管理散亂、垃圾處理滯后等問題不容忽視。要把村莊作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結合村容村貌整治,加快農村沼氣建設和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結合農業污染源普查,積極推廣循環經濟和生態農業;結合造林綠化、小流域治理,搞好山灘、路網綠化,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和水土流失治理,再造綠水青山的田園風光。

二、在富民強村產業培植上實現突破。解決“三農”問題,關鍵在發展,核心是增收。當前應重點抓好“四個一批”。一是培植一批加工龍頭。在土地、稅收、資金、信貸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盡快做大做強,加快建立和普及“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讓更多的農民進入到農產品加工增值鏈條,并從中獲得更大收益。二是打造一批特色板塊。提高農業產出效益,規模、特色缺一不可。應立足區域資源優勢和群眾種養傳統,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在蔬菜、林果、水產、畜牧種養業等方面,建立一批“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種養業基地,形成“一村一品”、“幾村一品”的發展格局,增強農業的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三是做響一批農業品牌。沒有標準品牌的農業,是沒有前途的農業。要把農業標準化作為建設現代農業的根基,以農業“三品”認證為導向,大力推廣綠色種植和健康養殖;以農產品品牌創建為契機,引導食品加工企業建立原料基地,實施標準化生產,爭取新增一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三品”認證和省級以上名牌、商標,提高農副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四是新上一批產業項目。現代農業的發展,必須靠產業項目作支撐。應把產業培植作為促進農業穩定發展的關鍵,抓住園區開發、大項目建設、發展服務業和旅游業的機遇,在其能夠輻射到的村莊內,規劃建設一批園區服務項目、配套產業項目、加工貿易項目和租賃項目等,使農村集體經濟有一個大的提升。

三、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上實現突破。醫療事業,應堅持完善設施與優化服務并重,加快推進鎮級衛生院、農村衛生室改造建設,組織開展健康教育促進活動、關愛老年健康免費查體活動,逐步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標準和報銷比例,增強農村醫療保障水平。教育事業,應堅持落實政策與整合資源并重,認真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和普通高中、職業教育助學金制度,繼續實施農村學校“食暖行”工程,擴大困難學生補助范圍。要以創建規范化學校為載體,統籌農村中小學校教育設備更新和師資力量配備,促進城鄉教育均衡、公平發展。社會保障,應堅持上級投入與鎮村補助并重,近年來市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起覆蓋農村的低保、五保供養、失地農民保障和困難救助等長效保障機制,今年又確定在市區推行新型農民養老保險制度試點,取得經驗后,在全市農村逐步推開。就業問題,應堅持擴大就業與鼓勵創業并重,把拓寬農村二三產業渠道,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勞動、農業等部門要有針對性地搞好就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實現企業發展與農民增收的互動雙贏。同時,要在注冊登記、稅費減免、小額貸款擔保等方面實行優惠政策,扶持農村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穩步提高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的比重,形成多元化的農民增收格局。

查看全文

農業穩定發展若干意見

黨的*屆三中全會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全局出發,描繪了我國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宏偉藍圖,制定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定不移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切實把《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大政方針落到實處。

20*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戰勝了重大自然災害,克服了多種困難風險,農業農村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局面。農業生產再獲豐收,糧食總產再創新高,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公共事業加速發展,農村黨群干群關系繼續改善。農業農村的好形勢,為黨和國家成功辦好大事、妥善應對難事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沖擊不斷顯現。2009年可能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極為艱巨的一年。在農業連續5年增產的高基數上,保持糧食穩定發展的任務更加繁重;在國內外資源性產品價格普遍下行的態勢中,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的難度更加凸顯;在全社會高度關注食品質量安全的氛圍里,保持農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和規避經營風險的要求更加迫切;在當前農民工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制約更加突出。必須切實增強危機意識,充分估計困難,緊緊抓住機遇,果斷采取措施,堅決防止糧食生產滑坡,堅決防止農民收入徘徊,確保農業穩定發展,確保農村社會安定。

做好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大、*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進一步強化惠農政策,增強科技支撐,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

1.進一步增加農業農村投入。擴大內需、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要把“三農”作為投入重點。大幅度增加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提高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用于農業農村的比重,新增國債使用向“三農”傾斜。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占用稅新增收入用于農業的比例,耕地占用稅稅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農業,土地出讓收入重點支持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幅度增加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2009年起國家在中西部地區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及縣以下資金配套。城市維護建設稅新增部分主要用于鄉村建設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有條件的地方可成立政策性農業投資公司和農業產業發展基金。

查看全文

農業穩定發展工作意見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全局出發,描繪了我國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宏偉藍圖,制定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定不移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切實把《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大政方針落到實處。

2008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戰勝了重大自然災害,克服了多種困難風險,農業農村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局面。農業生產再獲豐收,糧食總產再創新高,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公共事業加速發展,農村黨群干群關系繼續改善。農業農村的好形勢,為黨和國家成功辦好大事、妥善應對難事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沖擊不斷顯現。2009年可能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極為艱巨的一年。在農業連續5年增產的高基數上,保持糧食穩定發展的任務更加繁重;在國內外資源性產品價格普遍下行的態勢中,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的難度更加凸顯;在全社會高度關注食品質量安全的氛圍里,保持農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和規避經營風險的要求更加迫切;在當前農民工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制約更加突出。必須切實增強危機意識,充分估計困難,緊緊抓住機遇,果斷采取措施,堅決防止糧食生產滑坡,堅決防止農民收入徘徊,確保農業穩定發展,確保農村社會安定。

做好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進一步強化惠農政策,增強科技支撐,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

1.進一步增加農業農村投入。擴大內需、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要把“三農”作為投入重點。大幅度增加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提高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用于農業農村的比重,新增國債使用向“三農”傾斜。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占用稅新增收入用于農業的比例,耕地占用稅稅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農業,土地出讓收入重點支持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幅度增加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2009年起國家在中西部地區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及縣以下資金配套。城市維護建設稅新增部分主要用于鄉村建設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有條件的地方可成立政策性農業投資公司和農業產業發展基金。

查看全文

農業農民穩定發展工作意見

黨的*屆三中全會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全局出發,描繪了我國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宏偉藍圖,制定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定不移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切實把《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大政方針落到實處。

20*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戰勝了重大自然災害,克服了多種困難風險,農業農村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局面。農業生產再獲豐收,糧食總產再創新高,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公共事業加速發展,農村黨群干群關系繼續改善。農業農村的好形勢,為黨和國家成功辦好大事、妥善應對難事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沖擊不斷顯現。2009年可能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極為艱巨的一年。在農業連續5年增產的高基數上,保持糧食穩定發展的任務更加繁重;在國內外資源性產品價格普遍下行的態勢中,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的難度更加凸顯;在全社會高度關注食品質量安全的氛圍里,保持農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和規避經營風險的要求更加迫切;在當前農民工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制約更加突出。必須切實增強危機意識,充分估計困難,緊緊抓住機遇,果斷采取措施,堅決防止糧食生產滑坡,堅決防止農民收入徘徊,確保農業穩定發展,確保農村社會安定。

做好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進一步強化惠農政策,增強科技支撐,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

1.進一步增加農業農村投入。擴大內需、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要把“三農”作為投入重點。大幅度增加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提高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用于農業農村的比重,新增國債使用向“三農”傾斜。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占用稅新增收入用于農業的比例,耕地占用稅稅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農業,土地出讓收入重點支持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幅度增加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2009年起國家在中西部地區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及縣以下資金配套。城市維護建設稅新增部分主要用于鄉村建設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有條件的地方可成立政策性農業投資公司和農業產業發展基金。

查看全文

農業局穩定發展工作打算

去年縣級班子換屆以后,我縣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非常關心重視農業工作,將農業工作提到新的高度,創新思路、積極實行農業產業化,發展現代農業,全縣農業穩定、健康發展,并逐步呈現出特色和亮點。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我縣農業工作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組織全系統干職工認真學習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三化互動”責任落實要求,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主題,積極向上爭資跑項,努力向下埋頭苦干,致力農業科技創新,著力鞏固發展提升,加速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業現代化。具體在七個方面下功夫。

1.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抓牢糧食生產這一核心工作,繼續調優種植結構,鞏固種植基礎和傳統基地。協調相關部門整合資金建設高標準糧田,進行糧食生產區域規劃,嚴格對鄉鎮考核,推進土地流轉、培養種糧大戶、擴大雙季稻播面、提高單產、確保糧食安全。為此,強化助農興糧措施,扎實推進糧食穩產增產十大行動。并著眼長遠,立足當前,從現在做起,精心組織好集中育秧工作,以此為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突破口,推進水稻單改雙。

2.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切實抓好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快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意見》的實施,重點規劃一個園區,打造一個中心,實施一項工程。即:以福田、彭高、赤山、東源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聚集地為區域,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為申報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作好準備;依托城郊區位,以孽龍洞景觀為基本吸引點,以天綠蔬菜基地、紅鯽基地為核心,輻射宏明、毛家灣、金泰等種養加企業,在現代農業示范區內規劃建設休閑觀光農業中心;實施農業產業化“1515”工程,爭取用五年時間做大一百個農產品基地,做精五十個農業企業(合作社),做強十個優質農產品生產中心,做實五個特色農業示范區。同時,打破區域界限,突破部門壁壘,鄉鎮聯動,部門協作,資源整合,實行農業產業基地與新農村建設結合,打造復合型農業亮點。

3.切實抓好項目建設。一是嚴格抓實在建和已確定的標準魚塘改造、種糧大戶糧田建設工程、水產健康養殖、工廠化育秧、糧食高產創建、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二是協調落實農產品質量檢測站、基層農技推廣綜合服務站條件能力建設、秸桿養羊、國家大型優質油菜基地建設等項目。三是及時掌握,認真分析項目信息,積極申報與基礎條件相適應的項目。四是對現有龍頭企業、產業基地和產業化規劃區域進行包裝宣傳,吸引商業資本進入,注重招大引強,注入發展活力。總目標是普惠性項目穩中有增,人無我有項目渠道拓寬,項目總額增長,農業招商突破。

4.完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以今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農業科技創新為契機,大力提升農業技術推廣能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在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支持的同時,爭取縣委縣政府政策支持,切實解決基層農技推廣服務綜合建站中“三權歸縣,財政保障”所涉關鍵問題。解決基本運轉所需工作站房,理順在編農技人員管理歸屬,解決基層獸醫編制、工資、醫保、社保,預算工作運轉經費,努力與中央1號文件“一銜接兩覆蓋”要求對接。通過綜合建站,健全服務“三農”網絡,延伸服務觸角,打造好承接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項目平臺。

5.狠抓畜牧防疫工作。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控結合”的方針,組織開展春秋兩防,精心實施“防、檢、監、消、管、殺”六項綜合措施,全面推行免疫耳標、免疫證、免疫檔案“三位一體”免疫制度,確保口蹄疫、禽流感、藍耳病、豬瘟、雞新城疫等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免疫密度達到98%以上,動物群體抗體合格率不低于70%;規模養殖小區(場、戶)動物耳標佩戴率達到100%,散養戶不低于80%,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

查看全文

農業穩定發展工作意見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全局出發,描繪了我國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宏偉藍圖,制定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定不移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切實把《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大政方針落到實處。

20*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戰勝了重大自然災害,克服了多種困難風險,農業農村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局面。農業生產再獲豐收,糧食總產再創新高,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公共事業加速發展,農村黨群干群關系繼續改善。農業農村的好形勢,為黨和國家成功辦好大事、妥善應對難事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沖擊不斷顯現。20*年可能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極為艱巨的一年。在農業連續5年增產的高基數上,保持糧食穩定發展的任務更加繁重;在國內外資源性產品價格普遍下行的態勢中,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的難度更加凸顯;在全社會高度關注食品質量安全的氛圍里,保持農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和規避經營風險的要求更加迫切;在當前農民工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制約更加突出。必須切實增強危機意識,充分估計困難,緊緊抓住機遇,果斷采取措施,堅決防止糧食生產滑坡,堅決防止農民收入徘徊,確保農業穩定發展,確保農村社會安定。

做好20*年農業農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20*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進一步強化惠農政策,增強科技支撐,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

1.進一步增加農業農村投入。擴大內需、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要把“三農”作為投入重點。大幅度增加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提高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用于農業農村的比重,新增國債使用向“三農”傾斜。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占用稅新增收入用于農業的比例,耕地占用稅稅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農業,土地出讓收入重點支持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幅度增加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20*年起國家在中西部地區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及縣以下資金配套。城市維護建設稅新增部分主要用于鄉村建設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有條件的地方可成立政策性農業投資公司和農業產業發展基金。

查看全文

發改委農業穩定發展農民增收意見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全局出發,描繪了我國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宏偉藍圖,制定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定不移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切實把《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大政方針落到實處。

20*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戰勝了重大自然災害,克服了多種困難風險,農業農村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局面。農業生產再獲豐收,糧食總產再創新高,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公共事業加速發展,農村黨群干群關系繼續改善。農業農村的好形勢,為黨和國家成功辦好大事、妥善應對難事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沖擊不斷顯現。2009年可能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極為艱巨的一年。在農業連續5年增產的高基數上,保持糧食穩定發展的任務更加繁重;在國內外資源性產品價格普遍下行的態勢中,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的難度更加凸顯;在全社會高度關注食品質量安全的氛圍里,保持農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和規避經營風險的要求更加迫切;在當前農民工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制約更加突出。必須切實增強危機意識,充分估計困難,緊緊抓住機遇,果斷采取措施,堅決防止糧食生產滑坡,堅決防止農民收入徘徊,確保農業穩定發展,確保農村社會安定。

做好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進一步強化惠農政策,增強科技支撐,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

1.進一步增加農業農村投入。擴大內需、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要把“三農”作為投入重點。大幅度增加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提高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用于農業農村的比重,新增國債使用向“三農”傾斜。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占用稅新增收入用于農業的比例,耕地占用稅稅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農業,土地出讓收入重點支持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幅度增加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2009年起國家在中西部地區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及縣以下資金配套。城市維護建設稅新增部分主要用于鄉村建設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有條件的地方可成立政策性農業投資公司和農業產業發展基金。

查看全文

農業部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工作計劃

日前從農業部有關方面獲悉,為貫徹落實中央促進農業穩定發展有關精神,農業部最近確定了*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八個方面重點。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做好*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總的思路是,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保價格促生產,穩糧食保供給,促增收擴內需,增投入強基礎,千方百計促進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穩定發展、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好形勢,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做出更大貢獻。為此,*年將重點開展八方面的工作:

第一,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按照“擴大范圍、提高標準、完善辦法”的原則,在水稻、小麥、玉米、棉花、東北大豆良種補貼全覆蓋的基礎上,積極推動擴大油菜良種補貼范圍,提高良種補貼標準。進一步完善農資綜合補貼機制,落實好種糧農民和漁業的補貼資金。今年農機具購置補貼增加60億元,總額達到100億元,補貼實施方案日前已經下達。

第二,穩定發展農業和糧食生產,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堅持穩定面積、主攻單產的思路不動搖,力爭糧食面積穩定在16億畝左右;推動逐步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劃,繼續加大優質糧食產業工程、植保工程、種子工程實施力度。深入推進高產創建活動。推動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逐級建立有效的糧食安全監督檢查和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努力穩定大豆面積,油料單產有新的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給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繼續推進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帶建設,不斷優化農產品品種和品質結構。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啟動實施生豬品種改良計劃;認真組織實施《奶業整頓和振興綱要》,加強奶站規范化建設和管理,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全面推進水產健康養殖,擴大增殖放流規模。

第三,拓寬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推動完善落實最低收購價政策和臨時收儲政策,積極探索鮮活農產品價格保護的有效辦法,積極發展訂單生產,推進產銷銜接,改善進出口調控,穩定和擴大農產品出口。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引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壯大縣域經濟。組織農民開展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民就業機會。全面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當前農民工工作的通知》,切實加大農民返鄉創業和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的指導服務力度,加大培訓力度,采取多種措施促進農民工就業。

第四,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控,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堅決遏制農產品質量安全重大事件的發生。農業部即將在全國廣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提高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加大農業標準化推進力度,提升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進一步健全農產品質量責任體系,切實落實各地區、各環節質量安全監管責任。

查看全文

農業增收穩定發展工作意見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全局出發,描繪了我國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宏偉藍圖,制定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定不移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切實把《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大政方針落到實處。

20*年,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戰勝了重大自然災害,克服了多種困難風險,農業農村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局面。農業生產再獲豐收,糧食總產再創新高,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公共事業加速發展,農村黨群干群關系繼續改善。農業農村的好形勢,為黨和國家成功辦好大事、妥善應對難事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沖擊不斷顯現。2009年可能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極為艱巨的一年。在農業連續5年增產的高基數上,保持糧食穩定發展的任務更加繁重;在國內外資源性產品價格普遍下行的態勢中,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的難度更加凸顯;在全社會高度關注食品質量安全的氛圍里,保持農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和規避經營風險的要求更加迫切;在當前農民工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制約更加突出。必須切實增強危機意識,充分估計困難,緊緊抓住機遇,果斷采取措施,堅決防止糧食生產滑坡,堅決防止農民收入徘徊,確保農業穩定發展,確保農村社會安定。

做好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進一步強化惠農政策,增強科技支撐,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

1.進一步增加農業農村投入。擴大內需、實施積極財政政策,要把“三農”作為投入重點。大幅度增加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提高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用于農業農村的比重,新增國債使用向“三農”傾斜。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占用稅新增收入用于農業的比例,耕地占用稅稅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農業,土地出讓收入重點支持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幅度增加對中西部地區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2009年起國家在中西部地區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及縣以下資金配套。城市維護建設稅新增部分主要用于鄉村建設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有條件的地方可成立政策性農業投資公司和農業產業發展基金。

查看全文

縣委書記農業穩定發展的工作講話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一年,各方面對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充滿期待、寄予厚望。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進一步強化惠農政策,增強科技支撐,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提供有力保障。

一、客觀分析農業農村形勢,切實增強做好農業農村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2008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全國上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成功奪取了抗擊南方部分地區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斗爭的勝利,積極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和農產品市場劇烈波動產生的影響,有效化解了食品質量安全事件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不斷攀升的沖擊,農業生產取得了極不平凡的好成績,農村發展邁出了令人欣喜的新步伐,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亮點。農業發展成效顯著,糧食總產預計10570億斤,創歷史新高,實現了40年來第一次糧食總產連續5年增加。農民收入較快增長,人均純收入預計4700元,實際增幅8%左右,實現了20多年來第一次農民收入連續5年增速超過6%。農村公共事業加速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全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全面推行,農村義務教育普及成果進一步鞏固,農村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邁出了改善農村民生的新步伐。農村改革不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展開,農墾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其他各項改革繼續推進。黨群干群關系繼續改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穩步推進,農村社會治安繼續好轉,呈現了農村和諧穩定的新氣象。農業農村的好形勢,為黨和國家成功辦好大事、妥善處置難事,為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基礎支撐、作出了重大貢獻。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快速擴散和蔓延,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沖擊不斷顯現,保持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明顯加大。2009年將是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形勢最嚴峻的一年,是“三農”工作面臨挑戰最大的一年。第一,在國內外資源性產品價格全面下行的態勢中,能否保持國內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確實堪憂。國際市場大宗農產品價格快速回落,國內主要農產品價格全面下行。從目前看,推動農產品價格下行的動因仍未改變,有些還在累積,2009年穩定農產品價格的難度很大。這樣,靠市場價格來調動農民積極性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手段受到了嚴重制約。第二,在農民工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能否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確實堪憂。隨著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就業壓力迅速加大,農民工就業尤為困難。2009年農民工新增就業機會難以增加甚至會減少,工資水平難以提高甚至會下降。這樣,靠外出務工經商來拉動農民增收的渠道遇到了嚴重阻礙。第三,在全社會高度關注食品安全的氛圍里,能否有效防范質量安全問題和事件對農業產業的沖擊確實堪憂。近年來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總體有很大改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隨著人們健康意識普遍提高,國內市場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和出口農產品質量的門檻都在不斷提高,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更加敏感,特別是在手機和互聯網已經普及的今天,信息傳遞速度快、影響范圍廣、放大效應增強,局部的、個別的食品質量安全事件往往會影響全國,一些不實傳言也會沖擊整個產業,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大大提高。這樣,靠保證和提升農產品質量來有效規避經營風險、促進農業穩定發展的任務擺到了突出位置。第四,在連續5年增產增收的高基數上,能否保持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確實堪憂。農業連年豐收,農民收入多年增幅較高,是多種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2009年面臨著價格拉力下降、政策效應減弱和宏觀經濟形勢嚴峻的困難局面,再加上氣候等不確定性因素增多。這樣,靠多種有利因素共同作用來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合力存在著弱化態勢。第五,在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之時,能否統籌推進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在一些地方確實堪憂。我國已進入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城市對農村帶動作用增大,農村自身發展活力增強。但在二元體制作用、市場機制推動、經濟利益驅使下,耕地、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加速從農村向城市流動,從糧食、農業向非農產業轉移,導致城鄉失衡加劇、城鄉差距擴大,一些地方的農村出現產業“非農化”、耕地“非糧化”、農業“副業化”、農民“兼業化”等現象。這樣,靠統籌城鄉發展來推動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的方略在一些地方面臨著嚴峻挑戰。綜合分析這些情況,2009年存在著農業生產滑坡、農民收入徘徊、農村發展勢頭逆轉的風險。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估計。

在正視困難和挑戰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農業農村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有利于進一步統一全黨對“三農”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認識,營造重農強農的政策環境,形成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增加“三農”投入提供了重要契機。農業蘊含著較大的資源集約利用潛力,農民蘊含著較大的創業熱情和潛能,鄉鎮企業蘊含著較大的創造能力和韌性,為應對風險和挑戰、拓展發展空間、實現農業農村新一輪發展提供了回旋余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從應對各種困難、沖擊和挑戰中積累了很多成功經驗,總結了不少可行辦法,形成了有效應對機制。最為根本的是,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抵御風險能力顯著增強,我們黨駕馭全局、應對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顯著提高,這為我們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促進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2008年農業農村發展的成績十分喜人、實屬罕見,當前的挑戰非同尋常、實屬嚴峻,面臨的機遇多年未見、實屬難得,2009年的任務相當繁重、實屬艱巨。我們必須全面分析把握形勢,切實增強危機意識,把當前的困難、潛在的風險估計得嚴峻一些,做好應對各種復雜局面、最壞情況的充分準備;切實增強機遇意識,注重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善于從變化中捕捉機遇、在逆境中創造條件;切實增強必勝信心,敢于迎難而上,勇于開拓進取,利用有利條件,培育積極因素,努力保持農業農村發展良好勢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