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服務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2 06:31:5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業服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業服務

農業推廣服務供給模式探討

【摘要】在現今市場經濟發展中,如何做好農業的推廣服務,將直接關系到地區農業的發展。在本文中,將就基于農業產業鏈的農業推廣服務供給模式進行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農業產業鏈;農業推廣;服務供給模式

1引言

在我國市場形式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對我國的農業建設也帶來了新的要求。在現階段農業發展中,需要能夠聯系實際推廣服務模式的建立,以此為基礎上實現整個農業產業鏈的發展。

2農業推廣服務供給模式

對于農業產業鏈來說,即是同農業初級產品生產具有密切聯系產業群所形成的網絡結構,如農業生產的科研部門、種植、運輸、儲存、加工以及銷售等部門等。在具體農業產業鏈的管理工作中,即會將整個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應、技術支持、農業生產儲運等環節對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行形成,在其中對其中的重要要素如人財物等進行科學的控制與協調,其目標即以此實現農業產品的價值提升。在以農業產業鏈為基礎的農業推廣服務模式當中,能夠作為推廣主體的部門有很多,如專業協會、龍頭企業、科研單位以及農民合作組織等。其中,行業協會以及專業市場作為該鏈條當中的龍頭,因其自身性質的存在,通常無法實現推廣服務職責的承擔。對此,在現今農業推廣服務模式中,主要的服務供給模式有“公司+農戶”、“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農戶”、“農技推廣部門+農戶”、“科研單位+農戶”等。而在客體方面,則是在整個農業產業鏈當中同上述主體具有連接的農戶[1]。

查看全文

農業氣象服務現狀與趨勢

農業氣象服務與生活氣象服務在內容上基本沒有區別,區別之處在于服務目的。農業氣象服務所提供的氣象信息都是用于指導調節農業生產的,以便農耕活動在氣象信息的指引下能提前做好對應工作。農業氣象服務主要提供預報信息,預報農耕生產的各個具體時段和期限,保證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1農業氣象服務概述

農業氣象服務內容是由農業生產活動對于氣象條件的需要決定的,因此,氣象服務內容必須落實到農耕生產實際,根據具體的地方農業特色和農業類型編排。農業氣象服務的主要依據有近階段天氣的演變趨勢、農作物生長周期、氣象條件對于農業生產的連續性動態影響、氣象條件對于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動態調節。因此,農業氣象服務必須落實到農作物的耕作和收獲實際,以全程動態督察模式,指引農作物有序完成生長,以及使農業生產者完成收獲。根據具體的服務對象,農業氣象服務可劃分為播種氣象提示、耕作氣象提示、收獲氣象提示、氣象災害預防提示。農業生產都要從農作物的播種、耕種開始,這一初始環節自然需要對應的氣象條件支持,因此,氣象服務必須根據地方實際生產的農作物種類提供對應的播種耕種氣象提示和氣象指導,以便農民能將農作物的播種耕種環節在正確的氣象條件下完成。農作物完成播種、耕種后,然后是農作物耕作護理的核心環節,在此期間的氣象服務主要是為農民提供各個施肥、澆灌、除病蟲害等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管理流程的氣象指導,并提供節氣性氣象災害預警,說明各個氣象不利因素將會給農作物生長發育帶來何種阻滯,以及提供對應的預防指導。目的在于保證農作物完成優質的生長發育,提高農作物產量。農作物在農民悉心的照料和管理下順利生長發育,完成了農業生產的最終收獲環節。這一過程中農民最關注的是農產品的品質高低和產量大小,最終的關注點都集中于完成收獲后實際到手的農作物量。此環節直接展示了農業生產的最終成果,對于農民具有重大生活意義,因此,氣象服務必須協助農民完成這一環節,保證農作物實現最大產能。

2農業氣象服務現狀

農業氣象服務主要立足于農業生產與氣象條件的相關作用,嚴格按照農業生產的各個需求,給予對應的氣象條件指導和氣象災害預警,全程協助農業完成生產。目前,在悠久的氣象觀測習俗下和現代化氣象觀測技術的協助下,我國已有相對規整的農業氣象服務體系,但整體的服務力度還不夠,尤其是氣象災害預防方面,亟待進一步加強。目前的氣象災害預防服務體系,可按照我國糧食生產為例進行概述,以便人們更好地了解。一是晚期水稻開花抽穗階段的低溫氣象災害預警。此階段,晚期水稻低溫遇冷會導致稻穗的大部分米粒生成受阻礙,出現空穗。因此,發生相關氣象現象前必須提前做好對應的氣象預警工作,提示農民做好對應措施,如在稻田上做鋪膜處理等,以便抵消低溫帶來的一切損失。二是冬種小麥的熱風氣象災害預警。主要需要提前熟悉熱風發生的年份、播報熱風到來的時段,根據熱風到來的時段對應選擇耕種的小麥品種。另外,還有春秋時節的霜凍災害預警、冬季酷寒災害預警、旱澇野火災害預警、病蟲災害預警等,這些災害防御工作必須結合具體的氣象觀測結果,按照農作物生長發育的生命周期,向農民播報具有實用價值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提高農作物生長發育環境的安全系數,為農業產量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我國農業氣象服務體系發展的模式主要有情報服務、預報服務,氣象應用服務、災害評估服務和人為氣象服務。農業氣象情報一般是整合氣象動態觀測結果,根據氣象歷史發展情況,分析具體農作物在此氣象條件影響下的生長發育所受到的影響。農業氣象預報必須提高預報結果的精準度,現階段各種氣象先進理論知識的引入以及各種科技產品的應用,氣象觀測基本維持高標準的精準度,尤其是在2007—2008年,專門建立了農業產量氣象預報業務,在保證農業生產維持固定產量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農業氣象環境應用服務在20世紀80年代陸續展開,主要研究氣象環節對農作物生長的具體作用,揭示其中的內在原理,便于農作物生長發育能有效利用氣象條件,有效保證產量并相應減輕人工勞作[1]。農業氣象災害評估服務主要就是針對氣象災害研究的分析,并提出有效預防措施,隨著近年來開展力度的逐步增大,干旱、霜凍、臺風、冰雹等災害,當前已經順利應用衛星遙感觀測技術進行準確預報,方便人們提前做好災害防御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人為氣象服務主要是針對農作物生長發展所需要的對應氣象條件的補充,在客觀自然氣象條件無法滿足農作物生長發育需要的時候做的必要措施。早在20世紀50年代我國就已經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并且有著不錯的成效。

3農業氣象服務發展趨勢

查看全文

生態農業氣象服務對策

摘要: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農業生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從長遠來看當前農業發展主要是以肥料、農藥、生長激素等產品為基礎,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為目的,使用的高量化肥催生,不僅使得農地質量下降,同時使農產品標簽現代化,因土壤結構和食品安全的迫切需求,現急需轉變農業發展觀念,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關鍵詞:生態農業;氣象服務;需求對策

生態農業是較為繁程復雜的工程,對于適應農業結構和發展綠色農業起著重要作用。

1生態農業理念

現代技術與傳統農業技術的結合是生態農業的顯著特點,同時生態農業具備全面協調管理的理念和促進經濟發展的特征,并且其能夠利用協調生態學原理、物質循環和能量利用以及多層次共生類型,充分考慮區域資源優勢。根據一般原則,只要對循環系統進行協調再生即可用于合理的生產制作,以這樣的工程系統規劃,它可以實現兩個系統的高產量、高品質、高效率。利用生態農業安全可持續發展的特點可使農業生態和農業經濟達到某種良性循環,從而促使經濟和社會以及生態環境“三大效益”的統一化發展。生態農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實現農業高產、優良、穩定的目標,也有利于解決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轉變過程中的問題,傳統農業目前主要依賴化肥、農藥等化學手段來達到增產的目的,從而造成農業用地損失、農產品嚴重污染、土壤壓實等問題[1]。

2氣象服務對生態農業的作用

查看全文

氣象為農業服務研討

農業是氣象高影響行業,農村是氣象防災減災薄弱地區,農民是最須要提供氣象服務的弱勢群體。低溫凍害、暴雨洪澇、冰雹、雷電、高溫、干旱、地質災害等氣象災害給農業生產、農村經濟和農民增收造成極大損失。在氣候變暖背景下,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頻發,使得氣象災害風險越來越大,氣象對農業的作用更加顯現,對農村的影響更加廣泛。近年來氣象部門為了做好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工作,采取了多種對策,為減輕或避免災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我們清醒的認識到,隨著社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對氣象服務需求的日益提升,農業氣象防災減災還存在著很多難題和不足。如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體系不太健全,災害信息收集時效性、全面性不夠;農業氣象災害的預測預報業務有關面較窄,難以滿足需求;農業氣象災害分析特別是防御技術分析較少,農業氣象防災減災應對能力還必要大力提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系統和農村終端接收系統不夠完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蓋面不夠廣;農民防范意識薄弱,部分地區由于經濟落后,科技文化宣傳不到位,缺乏防災避災意識。如何提升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的水平,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農民收入穩定增長,針對以上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思考:

1.加快發展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觀測站網

根據近年來農業結構、種植結構調整,農業生產發展規劃帶來的農業生產布局變化和農業防災抗災氣象服務的新需求,調整完善區域性觀測網絡。建設高時空密度、自動化、多要素的現代化氣象綜合監測網絡,實現對氣象相關資料的準時、準確、高效監測,在縣局應能隨時調看周邊地區的預警信息、雷達回波和各鄉鎮自動站點的氣象要素觀測實況資料,還要在時間上加密采集,創建綜合數據庫,做好相關數據的監測和積累,進一步提升氣象監測的能力。

2.建立災害預測預報體系,提升災害預報、預警能力

災害預測預報體系是防災減災體系中的最重要一環,準確的災害預測預報是對災害進行準時預警、采取可行的災害防御對策的基礎,直接關系到防災減災的成效。因此要根據現代農業的發展和新型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需求,開展針對特色農業、高效農業的專業專項災害預測預警工作。除進一步提升常規天氣、氣候預報時效性和準確率以外,一方面要重點做好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針對本地的特色農業、設施農業、林業、畜牧業等,開展防旱、防汛、防寒、抗凍、防大風、防冰雹等農業氣象災害防御,開展重大農林病蟲害和農業氣象災害的預報與預警。另外,還須要增加適合農業生產所需的氣象項目,針對農業生產各個環節和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具體需求,開展關鍵農事活動氣象預報。相比現在已剛開始開展的農業干旱預報、霜凍預報等,必要進一步提升其預測預報的準確率和時效性,提升預報技術水平。基層縣局要依靠上級氣象單位,根據須要選擇對本地影響較大的農業氣象災害,遵照本地的農業生產影響輕重緩急程度的不一樣,對農業氣象產品進行分級分類,開發“重大農業氣象災害預警預報專題”、“農業氣象專報”等產品,以釋用上級指導產品為主,補充訂正上級的指導預報產品,聯合指標判別,開展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和預警。

3.建立氣象災害監測評估體系,提升監測評估本領

查看全文

農業氣象服務在農業生產的運用

【摘要】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所有地區的農村經濟均有所改善,整體經濟水平持續穩步上升。因此,對農業氣象服務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的氣象服務,要不斷提高自身氣象服務能力,充分發揮自身職能,為農民群眾提供時效性更強、準確性更高的氣象信息,幫助農民完成農業生產?;诖?,本文將以鄆城縣為主,簡要分析鄆城縣農業氣象服務在農業生產中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農業氣象服務;農業生產;問題

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發展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而氣象服務在農業生產中又占據著關鍵位置。近幾年,鄆城縣農業經濟發展迅速,其全縣總面積的一半以上都是農用地。對于這種天然優勢,只有充分發揮農業氣象服務在其中的作用,利用農業生產活動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才能實現鄆城縣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鄆城縣農業氣象服務內容

1)提供天氣信息,并做好災難性天氣的預防工作。農業氣象服務部門通過對氣象要素變化數據的收集與整理,能及時的將手中的氣象信息傳播給農民群眾,特別是出現災難性天氣時,農業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在一定程度上不僅能幫助農民群眾提前做好防范工作,還能降低農民群眾的經濟損失,甚至是因此造成的人員傷亡。農業氣象部門除了每天的天氣狀況信息外,還會實時的對旱、澇、低溫等災難性天氣進行報道。在所報道的天氣信息基礎上,農業氣象部門還能將所研究的有效的災難性天氣預防措施提供給農民群眾,幫助農民群眾做好準備[1]。2)監測農業氣象信息,為農業生產提供建設性意見。在衛星遙感和地面農業氣象網數據的結合下,農業氣象部門可以實時對農業生產活動中的相關農作物、災情、土壤水分、氣候條件等進行監測,再通過將這方面數據整理和分析的結果提供給農民群眾[2]。這些結果和可參考的建設性意見,能避免農民群眾在進行農業生產中走彎路,同時還能方便其進行農業生產管理。3)進行人工降雨及防雹手段。在進行農業生產活動時,遭遇干旱或者強對流災害性天氣時必不可少的。為盡可能避免干旱或冰雹等強對流災害性天氣對農作物造成影響,農業氣象部門在對此類天氣情況作出預測預警后,可采取人工降雨或防雹手段,降低災害性天氣對農民經濟收入造成的損失。

2現階段鄆城縣農業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農業生產性服務對農業技術的影響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農業生產水平迅速提高,農業生產性服務對國家的進步和農業技術的進步有很大的貢獻。通過我國2004-2012年相關數據顯示,農業生產性服務對社會進步和農業技術的影響是巨大的。近幾年,我國農業生產性服務對我國的農業技術進步的影響是最直接的。通過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以及農業相關的資源和要素對農業生產性服務發展的影響,提出了針對農業增長貢獻的相關途徑。

關鍵詞:農業生產性服務;農業技術進步;貢獻率

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關鍵是農業技術的進步,近幾年,我國農業技術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農業的增長率。但是相關數據顯示,農業技術發展方面缺少農業生產性服務的高標準條件的匹配。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農業生產的整個單元發生了變化,其技術能力的創新和農業技術產業鏈的發展,對農業生產性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農業科技水平逐年發展和農業科技多層次的投資機制的產生,使農業生產出現了很多不能與市場需求同時進步的缺陷。因此,通過對農業生產性服務對社會和農業技術進步的影響和貢獻的分析,提出了有關農業生產性服務的相關意見和途徑,做出如下論述。

1國內與國外影響農業技術進步的概述

1.1國外對影響農業技術進步的概述

國外的相關學者認為,農業技術對于一個國家而言是農業增長的關鍵。農業技術進步的模式與國家原有的農業資源先關,選擇農業機械型模式的國家,大部分是因為國家的勞動力不足,所以選擇機械的農業技術來代替昂貴的勞動力。農業技術的進步程度與市場的發展方向有不可割舍的關系,市場的多形式的競爭模式,能夠促進農業新型技術的產生,從而促進農業技術的發展。國外的農業研究專家發現,農業生產性服務是農業技術進步的支持,是促進農業技術快速發展的關鍵[1]。

查看全文

農業氣象精準服務在農業生產的運用

1氣象精準服務對于農業生產的意義

水是農業的生命,農業生產中有句諺語“有產無產在于水,產多產少在于肥”,水的重要來源途徑取決于天氣,掌握農業生長期的天氣狀況對于農業生產是至關重要的,了解并應用好降雨這種自然資源可以取得更好的農業收益,在健全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和農業氣象服務體系的基礎上,充分地發揮氣象服務對于農業的重要作用,把握氣象服務與農業服務的關系,增強廣大農民對氣象和農業知識的了解和認識,使氣象能夠與農業更好地結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要提升氣象為農服務能力,加強農村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通榆縣氣象局積極開展特色農業氣象服務,設置衛星遙感精準氣象服務站,通過提供的氣象精準服務,做好氣象綜合服務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為農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持。為精致農業、特色農業提供實用性、針對性、智慧性強的綜合信息服務,是通榆縣邁向和促進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的非常好的措施,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脫貧攻堅,實施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現代技術支撐?,F代農業的發展需要科技的大力支持,根據通榆縣農業生產大面積受自然環境和天氣變化影響比較大的實際狀況,5月份降雨水平,降雨與否甚至決定農民什么時候播種,種什么,能否種,因此,在此期間預知近一周乃至幾周的天氣變化情況十分重要,可以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2氣象精準服務平臺和農業綜合平臺服務提供的農業精準服務的主要方向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氣候條件,精準農業的發展也需依靠氣象現代化的支撐?,F代農業精準服務水平高低甚至能決定農業產量水平。現代農業裝備將成為提高農業生產力和保障農業可持續化發展的重要手段。對于農作物來說,種植區域的土壤環境、氣象條件、施用肥料、病蟲草害等因素都會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和成熟,而這些因素又并不是完全獨立作用的,相互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根據衛星監測的云圖預知哪些地區即將降雨,降雨量是多少,結合耕作期需水量,決定是否采取人工干預降雨措施等。科技農業的氣象服務和計算機應用大數據分析天氣狀況,圍繞農業氣象和計算機應用服務所開展的一些主要工作,提高計算機在現代農業的氣象服務方面的有效性,提出了這項新型農業服務工作的開展方法和相關措施,充分發揮智慧氣象在農業生產中提供實用性作用,為穩產、最終高產提供科學依據和可行性建議。智慧農業是目前農業領域由傳統農業,工業農業,科技農業,智慧農業發展到的重要階段,應用智慧氣象指導農業,充分利用遙感衛星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發揮氣象指導農業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圍繞耕地的可視化,在這個基礎上重點通過遙感技術和精準的氣象服務去結合作物的生長模型,形成農業農事活動一系列精準服務的能力,幫助農民更及時地掌握糧食作物的生產情況,生長情況,可能存在的風險和問題,并且給它及時用肥用藥的建議,提高水肥應用能力,從而在整體上提升農業生產技術應用水平,降低農業生產投入的成本,提升產量。在經濟作物的應用上也是這樣的思路,只是因為經濟作物遙感感知手段依賴沒有那么強烈,所以更多是,提供精準氣象服務,農業的傳感器、水肥系統,讓它有更強的農業感知和控制能力,進而能提供更精準的農業種植服務能力?;跉庀箝撝堤峁┕喔纫罁汗喔戎贫扰c氣象因素高度相關,眾所周知,遇降雨需設置延時灌溉,但是,降雨量到達多少時需要執行,開啟延時功能需要延時多久,何時需要利用灌溉進行,降溫何時需要避免灌溉造成低溫;過大的雨量會導致氨肥淋洗等,都跟本地的氣象、土壤、作物數據高度相關,這就要求我們農業部門和氣象部門高度配合,交流相關數據,綜合服務才能完成。通過設立了氣象監測實驗站,觀測各項數據指標,并確定植物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生育期農業氣象指標。經過與通榆氣象站的工作人員的溝通了解,氣象服務站設立后對風速、風向、溫度、濕度、光照、地溫、降水量、土壤水分地表溫度濕度、測土施肥等十幾個氣象要素和農業生產要素進行全天候現場監測。為農業生產者數據依據,通過手機app(中科賽諾)提供實時服務。通過氣象部門提供氣象預報預警、災害影響評估以及設施農業氣象災害天氣的監測預警,預知風災,雨災、雹災、應用人工服務抗災措施,可以達到防災減災,讓農民避免或減少經濟損失,并通過中科賽諾公司組織的農業技術專家團隊根據氣象分析的信息,提出相應農業技術措施,最終通過手機app反饋到種植戶,達到實現農業穩產增產的目的。

3農業氣象服務站試點綜合服務內容和預期目標

中科賽諾公司與通榆縣氣象局把烏蘭花鎮陸家村作為氣象為農服務試點站,通過氣象部門的衛星監測系統,和設置地面氣象監測點,在應用軟件平臺植入了測土配方施肥數據,把數據內容并入整個服務平臺,提供綜合農業服務。目前,農業氣象服務站試點可以提供綜合服務內容歸納為以下幾項:春耕生產期間土壤墑情預報;一周內風災、雨災、冰雹、災害天氣預報;抗旱、防冰雹減災建議;病蟲害預報防病蟲害建議指導;降水預報與用水管理建議;測土配方施肥建議指導;田間管理指導;衛星遙感測產估產;收割期評估收割建議。通過提供以上精準智慧農業服務,可以達到產量提高,農民增收,降低種植成本,精準實施農業生產措施,農業增效的目標。實現氣象,農業綜合服務能力提升,最終實現現代農業指導體系下的“智慧氣象”為農服務,為脫貧攻堅助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科技保障。

查看全文

農業院校服務農業推廣研究

摘要:農業推廣作為農業科技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有著關鍵的作用。高等農業院校作為農業推廣體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具備教育、科研、推廣三大方面的優勢,通過充分發揮我國高等農業院校的優勢,對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有重大作用。

關鍵詞:高等農業院校;農業推廣;作用

1高等農業院校的教育作用

1.1農業專業人才培養。培養和造就適應現代農業、現代農業科技快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創造型農業科技人才,是高等農業院校的首要任務和根本功能。[2]我國高等農業院校的人才培養主要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培養高素質的農業科技推廣員;二是培養高層次創新型的農業企業管理人才;三是培養優秀的學科帶頭人和科研骨干。第一個層次主要是對應本專科生教育,后兩個層次屬于研究生教育,包括碩士研究生教育與博士研究生教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對高素質的農業推廣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高等農業院校作為農業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必須充分發揮其“人才高地”的作用,為農業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高素質人才。高等農業院校為農業經濟發展培養人才主要體現在高素質的農業科技推廣員、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高層次的創新型管理人才和農業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和科研骨干的培養上。這就要求高等農業院校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教學科研為中心,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多學科、多層次、多領域的涉農專業,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滿足農業經濟發展對知識和人才的需求。[3]1.2農業教育培訓。高等農業院校在培養現代農業發展所需的農業專業人才的同時,也必須利用其豐富的教育資源,對農業推廣中的兩個重要的要素:農業推廣員、農民,開展農業教育培訓。農業推廣員是農業科技的傳遞者,而農民是農業科技的接受者,二者都是農業推廣活動中的兩大要素,無論是作為知識的傳遞者,還是作為知識的接受者,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推廣員必須要以一定的專業知識為基礎,才能快速地吸收新知識,以簡單明了的方式傳遞給農民。而農民也需具備一些基本的知識,才能快速、準確地理解和應用推廣員傳遞的新知識和新技術。只有在二者都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的前提下,才能快速地將最新成果轉化應用于農業生產中。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就非常注重對農業推廣員和農民的培訓。比如美國、日本除了對推廣員制訂了嚴格的篩選制度以外,還十分重視對農業科技推廣員和農民的培訓,定期組織推廣員和農民培訓,向他們傳遞最新的技術和農業生產信息,使其與時俱進,不斷吸收接納新知識。高素質的農業推廣隊伍結合高素質的農民隊伍必然使得農業推廣工作順利快速地開展,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因此,必須充分發揮高等農業院校的教育優勢,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定期開展農業教育培訓,提高農業推廣員和農民的基礎知識水平,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的效率。

2高等農業院校的科研作用

高等農業院校作為農業研究的中心,是農業科技研發體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擁有雄厚的科研力量,是各類高等人才的聚集地。高等農業院校的教師一般都身兼數職,在學校擔任教師,同時還從事科研工作,此外,還在農業生產一線承擔農業科技推廣的任務。我國高等農業院校服務農業推廣的成功經驗足以證明高等農業院校的科研能力。比如,中國農業大學研發的小麥新品種、棉花控制栽培技術、釀酒葡萄簡化修剪技術在全國各地應用分別增收4000余萬元、4億余元、2000萬元。除了中國農業大學以外,浙江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學校所研發的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都促進了當地農產品的增量增產,提高農民的收入,促進當地農業的發展。高等農業院校教師或專家也可以在對農民開展面對面的推廣服務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了解他們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課題研究,找到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有效途徑。但值得注意的一點,雖然我國高校的科研成果數目眾多,但真正應用到農業生產中的科研成果卻很少,這主要是由于許多的科研項目屬于重復研究,并且很多項目缺乏創新性。因此,高校在對教師的課題申請方面一定要嚴格審查,注意剔除重復研究的課題申請,并保證所申請課題有一定的創新性,且符合農民對技術的實際需求,能為農業生產帶來效益。如此一來,可減少課題申報的數量,也保證了科研項目的質量,提高每一個科研項目的經費,確??萍佳邪l任務順利進行。

查看全文

農業科技服務特點及形式

摘要:在我國很多農業發達的地區,現代農業園區是發展先進農業的載體和平臺,為我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現代農業園區具有管理水平先進、規模較大、技術密集等特點。本文主要研究農業科技服務與現代農業園區的基本情況、農業科技服務的重要作用,并整理出農業科技服務的幾種主要類型,重點介紹了產業推動式、技術推動式、組織推動式、培訓引導式等類型,以期為相關農業科技服務的研究提供一些啟示與思路。

關鍵詞:農業;農業科技服務;現代農業園區

1基本概念

1.1農業科技服務。農業科技服務是指利用現代農業技術,為農業提供技術培訓基礎研究產業轉化等服務,以提升農業的發展水平。在這一過程中,農民不僅可以學習并運用先進的農業技術替代落后的生產方式,在促進農產品效益提高的同時,也增強了農民自身的農業技術,為我國農業轉型升級起到了促進作用。1.2現代農業園區?,F代農業園區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區域中,通過引進先進的農業管理方式和農業技術建設形成的現代化農業生產基地?,F代農業園區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提升了農業發展質量及效率,為所在地區的傳統農業模式帶來示范效果。園區將科研人員、信息服務、財政資金等多個因素進行整合,促使農業技術轉化的效益達到最大化,以實現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2現代農業園區與農業科技服務

2.1現代農業園區與農業科技服務的關系?,F代農業園區是對傳統農業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是農業科技服務的重要載體,為推動農業科技的不斷轉化與推廣產生了巨大的積極作用,農業科技服務于現代農業園區,現代農業園區是現代科技服務的具體平臺。2.2現代農業園區與農業科技服務的特點。2.2.1創新性。舊的農業科技服務模式著重在技術研發與技術培訓等方面,而對技術的轉化工作仍有所欠缺,特別是缺少現代化的管理模式。而對于現代農業園區,其農業科技服務工作不僅體現在管理模式的創新及技術轉化等方面,而且對農業發展的全過程進行統一規劃。在此過程中,農業科技服務貫穿于農業生產的全過程,使農業的生產方式、成果轉化、銷售體系等得到全方位的發展。2.2.2市場性。農業科技服務的主體是農民,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研發出適合當地的農業項目,符合當地農業的市場需求,因此,現代農業園區的科技服務具有突出的市場性特點。2.2.3全產業鏈?,F代農業園區運用其先進的管理模式,調動一切資源,服務農業。在開展實際的農業生產之前,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做好研究工作。在進行農業生產時,提供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生產流程,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標準化農產品。在農產品的收獲階段,大力研發農產品深加工體系,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以科技手段打通農業生產的全產業鏈,大大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實現農業增收。

查看全文

農業科技服務供給現狀研究

1陜南農業科技服務供給現狀

在19個畜牧養殖科技服務供給樣本中,超過2個縣的供給樣本不能完全提供畜禽品種引進,科學的規?;B殖、特種養殖技術服務,畜禽防疫技術服務。而且,在其能提供的技術服務項目上,農戶(養殖企業)對其服務質量上也只是基本滿意,平均評價分值只有77[1]。綜上,陜南3市90%的農業科技服務主體不能完全為農戶(農業企業)提供其業務范圍內的科技服務。

2陜南農業科技服務主體不能完全為農戶(農業企業)提供科技服務的主要原因

2.1缺乏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才

在32個種植科技服務供給樣本中,超過3個縣的樣本認為不能完全提供相應科技服務的原因是缺乏有經驗的科技人才;在9個林業科技服務供給樣本中,超過3個縣的樣本也認為不能完全提供相應科技服務的原因是技術人才缺乏;在19個畜牧養殖科技服務供給樣本中,超過3個縣的樣本也認為不能完全提供相應科技服務的原因是專業技術人員不足、隊伍不穩定。

2.2資金短缺、服務經費不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