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結構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2 05:34: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業產業結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問題研究
一、大慶市農業產業結構現狀
近些年,隨著大慶市資源型城市轉型和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兩頭兩尾”工程為突破口,助力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2014—2018年間,大慶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360.5億元增加到390.1億元,增加了8.21%。其中種植業產值增加了15.1億元,達到171億元,增長了9.68%,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基本維持在43%左右。2018年與2014相比,種植業表現出“三減一增”態勢,農作物總播種面積減少4.5萬公頃,其中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種植面積減少3.7萬公頃。糧食總產量減少121.2萬噸,油料產量增加1.5萬噸,蔬菜產量減少64.6萬噸,可以看出在減少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糧食總產量、蔬菜產量的同時種植業效益大幅提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明顯。林業產值增加了3.7億元,達到7.1億元,增長了108.82%,增長最快,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達到1.82%。林業完成植樹造林減少5.1萬畝,實現產值確增加3.6億元。漁業產值增加了8.7億元,達到18.6億元,增長了87.88%,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從2.75%上升到4.77%。其中水產品產量從9.6萬噸增加到11.8萬噸。畜牧業產值僅增加了1.4億元,達到190.3億元,增長最慢,僅增長了0.742%,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從52.4%下降到48.78%。服務業增加0.7億元,增加了29.17%(見表1)。
二、大慶市農業產業結構優化面臨的困境
(一)種植業結構調整缺乏動力。一是相當一部分農民對種植結構調整動力不足。主要原因是玉米種植戶長期耕種玉米,對玉米形成了長期的技術依賴和政策依賴。二是大慶市農業基礎設施和技術研發主要圍繞玉米作物展開的,針對其它農作物的生產配套設施都相對落后,為其它農作物構建的服務體系也不完善,難以支撐大規模大批量的種植業結構轉型。三是種植業結構優化需要大量的成本,既包括技術、肥料、農用機械設備、果蔬大棚、冷庫及改種其它農作物相關顯性成本的支出,又包括改變現有生產模式帶來的隱形成本。四是農村金融部門融資門檻較高,農戶很難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二)畜牧業發展受阻于環境制約。近年來,大慶市畜牧業發展較快,初步形成“兩牛一豬一羊三禽”為主導的養殖格局,但仍存在來自環境和技術的制約。一是對空間環境的約束壓力正在逐漸增大。畜禽養殖規模的擴大導致糞便的排放量也隨之增加。按照不超過土地承載糞污能力總量的30%要求,一些地區存在養殖總量與環境容量不合理、農牧結合不充分、糞肥處理技術模式落后等問題。二是水產養殖標準化水平有待提高。養殖戶飼養水平較低、養殖生產成本較高、在不同區域環境下產品的質量也高低不齊、經營效益不佳也是標準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三是產業化水平不高。現有畜牧企業大多數規模較小,品牌優勢不強,市場份額不高,行業領先的能力較弱。四是龍頭企業與養殖戶之間缺少穩定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難以實現利益最大化。養、加、銷環節不緊湊,全產業鏈項目少,產業組織化程度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薄弱。(三)農民收入增速明顯放緩。一是近年來大慶市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同時,農民收入增速放緩。2013年以前,大慶市農民收入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但近年來增速明顯下降。2018年大慶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雖然達到15,978元,但是僅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88%,城鄉差距依然明顯。二是農民收入結構性矛盾基本沒有變化。農民“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跟隨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而發生改變,大部分農民依舊以種養為基本收入來源,甚至是唯一來源,推動農民增收的阻力和成本依然不小,農民增收環境十分惡劣。以2016年為例,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占比54.3%,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比重接近,均為20%上下,財產性收入比重只有4.8%。三是在國家取消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后,玉米價格呈明顯下降趨勢,再加上城市居民消費價格連續上漲,以及2017年年初以來生豬、雞蛋等畜產品價格降幅較大,嚴重阻礙了農民收入的增加。(四)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保障農業穩步發展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村繁榮進程,改變農業生產模式的重要保證。一是大慶市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金額成下降態勢。2014—2018年間,只有2016年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有所增加,2018年比2014年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下降了64.6%,僅達到34.73億元。所有投資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方面的比例相對較少。二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力量,而且往往不能充分利用。三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存在審批困難、建設困難、管理和維護困難等問題。四是大慶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減少。2018年與2014年相比,大慶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減少了4.5萬公頃,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種植面積下降3.7萬公頃。五是大慶市耕地綜合機械化率為92.63%,與全省平均94%的綜合機械化率相比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加上單位耕地面積較小,生產經營規模受限,一些現代化農業機械設備根本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推動大慶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對策建議
(一)明確農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路徑。1.橫向融合。農業與相關產業的橫向融合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技術滲透,實現高新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從而形成生物農業、能源農業等農業新業態;二是應對消費者需求進步與消費升級,通過產業功能拓展實現農業與教育、文化、體育、休閑、娛樂等其它行業的交叉融合,從而形成休閑農業、康養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賦予了農業更多的社會屬性。2.縱向融合。產業融合實質上是適應了新形勢要求的更高形態的分工模式。在農業產業分工基礎上,改變農業低附加值、低生產效能的產業屬性,從縱深方向拓展農業發展空間,將工業和服務業融合到農業發展中,實現農業生產經營的跨產業合作。從實踐意義上看,產業融合背景下的農業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加符合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的要求。(二)持續推進種植業內部結構優化。一是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以及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建設工作,穩守耕地紅線,切實保障糧食的基礎生產能力。保障玉米種植戶的基本收益,維護農戶種植玉米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優勢產區的保供作用。二是加強對農產品種植品種和區域布局的規劃與引導。選育市場需求大的高質量、高營養的玉米品種種植,適當擴大蔬菜、瓜果、雜糧、豆類等農產品的種植規模。三是加大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發力度。促進配套農業機械設備的研發與推廣,通過有力的技術支持和服務支撐,迎合種植業結構優化的需要。四是加大對農業生產的金融支持力度。開發迎合農戶需要的新金融產品,提高金融服務在農村的便捷性。通過對優質農產品、綠色食品、特色農產品的資金政策傾斜,引導農戶開發新產品、擴展新業務、開拓新市場,進而促進種植業結構優化。(三)加快畜牧業發展。一是大力推進大慶市畜牧業標準化養殖進程。提高對標準化養殖戶的補貼數額,加大對大慶市畜禽標準化、規模化養殖的政府扶持力度,并且嚴格把握資金流向,確保支持、補貼資金切實到位。二是考慮到資源與環境的承載能力,將發展畜牧業和對草原植被環境的保護有機結合起來,統一部署規劃,合理布局,嚴格要求畜牧養殖場的環保能力,進而推進綠色畜牧業發展。三是要大力推廣畜禽糞污凈化處理技術的普及與應用,促進科技對環境凈化設施的改造與升級,加大畜禽糞便、農業污水的綜合治理力度,切實保障低污染排放。鼓勵畜牧業重點農區探索種養結合的方式,以種定養,進而實現畜牧業發展良性生態循環。四是立足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視角,推動糧經飼統籌、種養加銷一體化格局形成,重點培育創新能力強、品牌價值高、市場口碑好的畜牧業龍頭企業,推動畜牧業向優養、優質的方向發展。(四)確保農民持續增收。考慮到農戶種植習慣和其它因素,玉米仍是大慶市重要的經濟農作物。這就需要對玉米種植戶的補貼與幫扶政策能夠持久、穩定落實。在玉米價格出現斷崖式跌落的時期,針對玉米種植的補貼政策較好地維護農民的基本收益,穩定農民收入,保護了農業生產。傳統農業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具有生產規模小、產品附加值低等弊端,因此要保證農民持續增收,就需要從促進農業與其它產業融合,將農業植入到其它產業鏈中,使農產品成為全產業鏈有機構成的一部分。縱向來看,加強大慶市農產品品牌建設,打造大慶市知名農產品品牌,推進種養業與加工業及全產業鏈的融合發展,使農民更多地分享產業鏈條各環節的增值收益。橫向來看,大力發展農業與旅游業的產業間融合,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豐富農業產業功能。(五)扶持農產品加工業。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不僅包括生產結構優化,還包含農業產業布局以及農業產業鏈優化。在農產品產業鏈構成中,加工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直接決定了農產品的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目前,大慶市對農產品加工開展扶持、補貼還僅僅局限于部分區域,補貼的種類和品種也十分有限,應當拓寬補貼品種,擴大支持范圍,鼓勵閑散農民投身于農產品加工行業中,引導種植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為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延伸產業鏈,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應當將玉米胚芽等玉米加工產品納入農產品初加工目錄,以享受優惠的稅收政策,提高糧食加工企業從事精深加工的積極性。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也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應當以設立基金形式,對農產品深加工重大項目進行資金幫扶,適當放寬對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貸款條件,增加放款額度,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在金融保障方面促進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發展。
農業產業結構研究論文
摘要:資金的流向與合理配置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金融支持方面的關鍵問題,雖然國家明確要求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要大力支持,但在實踐中由于各方面原因,金融支持始終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的薄弱環節。有必要在相關政策制定、信貸產品創新、融資渠道拓寬及保險和擔保體系的構建等方面進行改革和調整,提高金融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
關鍵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金融支持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也不斷深入推進,對資金的需求日益旺盛,但由于國家有限的財政資金投入、較高的農業貸款風險及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響,現有的金融支持力度遠不能滿足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金融支持不足日益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瓶頸。因此,如何創造一個良好的融資環境、使用好各方資金、創新信貸產品及構建配套的信用擔保體系等來支持農業產業結構升級是一道難題。
一、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金融支持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使用分散,規范的管理機制尚未形成。目前,財政用于農業方面的資金,包括農業基本建設投資、農業科技支出、支持農業生產支出、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等分散于發改委、科技、財政和農口各部門,由于財政支農資金分屬多個部門管理,各部門對政策的理解、執行和資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基本上是各自為政,資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復現象比較嚴重,缺乏一個有效的協調機制形成合力,加上運行環節多、過程長、管理成本高,規范的管理監督機制難以有效形成,導致資金到位率低,真正用于農業、農民和農村的資金大幅減少,財政支農效率較低。
(二)金融機構信貸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在現行信貸政策條件下,擔保抵押資產是否充足是決定銀行貸款的一個重要條件。由于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的經營場所、產品和經營周期有其特殊性,致使涉農融資中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往往不能提供符合信貸政策要求的有效的抵押擔保品,因而制約了信貸的獲取。另外,由于處在改革過程中的國有商業銀行本身存在許多制度缺陷,如貸款權限的上收、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健全及對國有企業、大城市、大企業、大項目等為主體的貸款偏好,主觀上造成農村金融市場的萎縮。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探討
摘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中心任務。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既能妥善解決農產品供大于求的現狀,又能解決農民收入增長較慢的這類問題,同時也是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必經之路。加大推進農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的力度,是新時期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中心任務。內蒙古涼城是一個農業大縣,每年可為國家提供2.4億斤以上商品糧,是全區33個產糧大縣之一和“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種植業是涼城縣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然而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變化,涼城縣以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經濟結構已遠遠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必須依據當地自然資源、社會環境及市場需求等及時調整。通過科學的調整和優化,實現涼城農業資源較為合理的持續利用,將效益發揮到最大水平,對加速涼城縣農業產業的協調發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縣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涼城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1涼城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
1.1指導思想
以保證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發展現代農業為主題,以增強農業產業競爭力為核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建設優勢農產品基地為基礎,以培育專業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和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為突破口,強化政策和科技支撐,努力推進布局區域化、生產標準化、經營規模化、管理信息化、服務社會化的農業現代產業體系,加快農業資源優勢向經濟發展優勢轉化,全面提升農業產業的質量和效益。
1.2總體思路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調查與思考
貴州省委、省政府作出“要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產業革命”和“下決心大規模調整農業結構,引導農民將旱地基本農田全部種植經濟作物”的戰略部署,在全省吹響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號角。何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呢?筆者理解,主要是通過調減以玉米為主的傳統低效作物的種植規模,引導農戶種上經濟效益較高的其它經濟作物,用以調整糧經比,提高經濟作物在增加農民收入中的比例,為農戶脫貧致富提供產業支撐,走上同步小康的康莊大道。
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推進情況
畢節市委、市政府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編制了《畢節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明確通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調減玉米種植面積315.49萬畝的目標,其中重點區域調減任務183.28萬畝(公路沿線60.61萬畝,景區景點周邊4.07萬畝,重要水源地5.42萬畝,25度以上坡耕地52.26萬畝,25度以下石漠化耕地60.92萬畝)。著眼長遠,大力發展經果林、茶葉、中藥材等長效產業,配套種植蔬菜、馬鈴薯、食用菌、人工種草、青貯飼料、油菜等短周期經濟作物,做到長短結合,以短養長,力爭糧經比達35:65,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發展目標。據《畢節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動態專報》第18期顯示,截止3月8日,全市完成玉米調減面積178.33萬畝,加上新一輪退耕還林已實施的82.66萬畝,實際調減完成260.99萬畝,占全年目標任務315.49萬畝的82.73%。在完成的178.33萬畝中,重點區域完成調減面積110.55萬畝,占183.28萬畝的60.32%,其他區域完成調減面積67.78萬畝,占計劃任務65.64萬畝的103.26%。
二、主要做法與經驗
1.高位推動是前提。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抓,多次46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并明確市委副書記和分管副市長具體抓產業結構調整,成立強有力的建設領導小組。在各縣區編制完成實施方案的基礎上,綜合制定并以畢委辦字〔2017〕85號文件印發了《畢節市今冬明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明確了調整目標和任務,提出具體的措施,并將計劃任務下達各縣區,進一步明確市直有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各縣區均編制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將調減任務分解落實到鄉鎮,并成立縣區委書記、縣區長任組長的高規格領導小組,加強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組織領導,高位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2.示范帶動是關鍵。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明確要求各縣(區)委書記、縣(區)長、副書記、分管副縣(區)長4個縣級領導帶頭創辦5000畝以上的示范點。各鄉(鎮)書記、鄉(鎮)長、副書記、分管副鄉(鎮)長4個鄉級領導各建一個1000畝以上的示范點。落實了縣(區)級領導示范點40個,鄉鎮級示范點1200余個,示范點面積達122.22萬畝,目前完成種植97.77萬畝,占計劃數的79.99%。各縣區各顯其能、各出奇招,大力推進示范點建設。如市委常委、七星關區委書記崔英魁在楊家灣鎮高標準打造5000畝的茶葉示范點,引領茶產業發展。赫章縣胡海縣長在鐵匠鄉打造3600畝香蔥、花椒2400畝的經濟林示范點,在林下套種萵筍、松花菜、西南花、南瓜、辣椒等冷涼蔬菜,通過林下套種矮桿作物,形成以短養長,解決農戶傳統上單一種植馬鈴薯、玉米情況。赫章縣農牧局科技人員沈亞掛任雉街鄉黨委副書記以來,在該鄉雙龍、拉夫兩村領辦藠頭(火蔥)360畝,從安順市鎮寧縣引種蜂糖李120余畝,正在育苗擬建700畝的萬壽菊,高標準打造示范點,實現“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的承諾。赫章縣平山鄉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沿畢威高速、326國道按立體發展的思路,在管理好七星河畔櫻桃產業的同時,借助該鄉對江村瓦房組村民石維慶于2015年引種蜂糖李成功的基礎上,今年在中海拔區域栽植了4000余畝蜂糖李,擬在林下套種辣椒,并與廣州畢節商會、平山鄉里人家電商平臺簽訂辣椒銷售協議,做到產業結構調整與重點區域緊密結合,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3.督查考核是手段。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市委、市政府明確由涉農部門的市直單位主要領導任組長,從相關單位抽調40人組成8個督查考核組,變巡回督查考核為駐縣蹲點督查,對示范點建設分類實行“月排名、季通報”,每天填記工作日記,反饋存在的問題,限期督導整改,對問題嚴重的鄉鎮,提請縣區啟動問責機制,有效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各縣(區)紛紛效仿,制定相應的考核獎懲辦法,成立督導考核組,對鄉鎮進行督查考核,實行動態跟蹤管理。如赫章縣印發《赫章縣2017年今冬明春農業結構調整工作方案》,明確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各鄉(鎮)進行考核排名獎勵,一等獎獎勵100萬元、二等獎獎勵80萬元、三等獎獎勵60萬元。每季度排名倒數第一的,縣委、政府到該鄉召開全縣工作推進會,取消書記、鄉長的獎勵,干部職工獎勵相應取消。大方縣明確各產業項目種植獎補政策標準,新增種植辣椒按700元/畝、蔬菜按500元/畝、大豆按50元/畝、獼猴桃按1700元/畝、皇竹草按200元/畝、高粱按60元/畝、茶葉1000畝以上按1000元/畝等標準給予補助,并組成督查組跟蹤督查。4.創新機制是保障。在資金保障上,各縣(區)充分利用國家涉農資金政策,千方百計用好縣級涉農資金,市級預算了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將扶貧產業子基金、貧困戶“特惠貸”資金、恒大集團幫扶資金、盤江集團幫扶資金等整合用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制定優惠政策,組建投融資平臺,全市組建了縣級農業產業投資公司44家,鄉級農業產業投資公司114家。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村支兩委+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借鑒“唐約經驗”,采取“三變”模式,按照“成立合作社,流轉坡耕地,申貸子資金,利用當地人,實現兩目標”的思路,流轉農戶土地33.39萬畝,支付土地流轉資金8023.75萬元,保證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資金和土地資源。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大力推進農產品進學校、進醫院、進企業、進超市、進機關,努力開拓市外、省外市場,與市內2429所學校、16家醫療機構、71個超市采取訂單方式簽訂了供貨協議。在廣州、重慶、貴陽等城市建立畢節農產品銷售專區,推動“畢貨出山”。5.技術指導是支撐。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出臺優惠政策,鼓勵科技人員領辦創辦高效農業示范基地。如赫章縣興發鄉林業站科技人員楊蕊,在該鄉帶薪領辦萬壽菊種植基地,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轉3300余畝,分期培育苗木120余畝,個人投入資金60余萬元,購進大型耕地拖拉機和萬壽菊植苗機械,除完成了自身流傳的土地翻耕外,還承包本鄉和周邊部分鄉鎮的土地翻耕任務,自籌資金購進5000余株長果桑苗進行引種試驗,培育板栗苗木200余萬株,為保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長效產業奠定基礎。市直涉農部門抽派農業技術人員到縣區,每個縣級領導示范點均有1-2名農技人員進行長期跟蹤指導。縣鄉已將農技人員技術指導服務明確到點到人,全市已有4370名農技人員分赴各地進行全程跟蹤指導服務,確保示范點建設質量。
三、存在的問題
農業產業結構升級研究
一、河北省農業產業結構的現狀分析
(一)河北省農業自然條件。河北省位于華北平原,東北部與遼寧省相接,西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毗鄰京津,環繞渤海,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五大地貌特征。地理位置在東經113°04'至119°53',北緯36°01'至42°37'之間,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日照時數2303.1小時;年無霜期81~204天;年均降水量484.5毫米。月平均氣溫在3℃以下,七月平均氣溫18℃至27℃,四季分明,有利于糧食、蔬菜、花卉等農作物生長。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共有204科、940屬、2800多種植物,陸生脊椎動物達530余種。豐富的資源,不僅為河北省發展農牧業生產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也為河北省發展以植物資源為原料的紡織、造紙、建材、化工、醫藥等工業以及對外貿易奠定了基礎。(二)河北省三次產業分布結構。當前,河北省總體產業結構分布呈現出“二三一”的格局,從圖1可以看出,2012-2016年間第三產業比重逐步上升,農業產業總值比重逐漸下降,可知全省產業結構處于緩慢的優化中。作為華北平原的農業大省,長期以來,產業關聯低下,在農業比重下降趨勢下,農業產業結構升級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將從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四部分單獨進行分析。(三)種植業發展狀況。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改善,河北省農業結構有所微調。糧食生產,初步形成以京山、京廣兩條鐵路沿線為重點的優質小麥產業帶,以衡水、邯鄲等市為重點的優質棉產業帶,以冀中、冀南和冀東為重點的優質油料產業帶。在新常態供給側改革下,縱觀近三年河北省種植業農產品的變化,對其發展情況進行解讀。如表1所示。種植業農產品生產數據從側面反映出其資源配置的變動,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全省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016年比2015下降1%,糧食總產量卻增長2.9%,雖然糧食作物的面積呈現出逆轉趨勢,但并未影響其產量,且呈現出穩定上升的態勢。由此可知,糧食作物在種植業中具有較高地位。棉花產量呈現下降趨勢,據調查得知部分原因來自其播種面積大幅度下降。蔬菜產量的增減幅度一直控制在0.5%~1%之間,相對比較穩定。(四)林業發展狀況。河北省具有壩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歷史上曾是森林繁茂之地,然而林業無保護模式的開發,致使其幾乎破壞殆盡。近些年,為加大林業恢復力度,依托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沿海防護林工程、太行山綠化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突出抓好“一山一帶一區”綠化,積極實施綠色河北攻堅工程,退耕還林,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建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34處、森林公園101處、濕地公園50處,其中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在今年中國森林旅游節中榮獲“優秀參加單位”獎。據統計,河北省2017年育苗面積達138萬多畝,苗種涉及廣泛,有油松、國槐、海棠、白蠟等,預計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將達到35%。縱觀整體,雖然林業發展一直在穩中求進,但從資源管理角度來看,尚為形成完整的防護體系,集約經營水平低下,管理粗放,牽制了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五)畜牧業發展狀況。近些年來,河北省畜牧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以現圖2河北省與全國農業產業結構狀況對比展理念為指導,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為目標,努力克制制約畜牧業發展的不利因素,使全省畜牧業生產整體呈現穩中有增,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的發展態勢。目前,河北省畜牧業優勢產品有奶牛、生豬和蛋雞,由于瘋牛病、瘦肉精、禽流感等事件的接連發生,人們對健康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致使河北省出口的畜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屢屢受挫。據統計,2016年產蛋雞存欄處于近四年歷史高位,今年上半年商品化蛋雞養殖深度虧損,奶牛的生產成本提高,收購價格低迷,中小養殖戶的退出,大型牧場出現虧損,對比而言,生豬價格窄幅波動,呈回落態勢,相對穩定。(六)漁業發展狀況漁業主要以捕撈和養殖魚類和其他水生動物及海藻類等水生植物為主,分為海洋漁業和淡水漁業,河北省雖然不是漁業經濟大省,但大陸岸線長487千米,有海島132個,海岸線上含多處優良的港址資源,海水養殖呈快速發展趨勢。近年來,由于抗生素,農業等大量污染物投放于養殖水體,引發了人們對水產品安全問題的關注,使得漁業經濟三次產業結構分布有些背離全國發展趨勢。據統計,河北省漁業發展目前處于低級階段,漁業經濟第一產業總產值所占比重較大,第二產業中除水產品加工外,發展速度緩慢,缺乏活力,第三產業中休閑漁業、水產運輸處于波動。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休閑漁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然而現階段并未發揮其作用,可見新常態下漁業結構亟待升級。
二、河北省農業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產業結構不協調。協調的農業產業結構可以促進國民經濟增長,河北省近些年來,雖然一直在進行產業結構的微調,但是農業生產模式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單調。國家政策重點保護糧食產業,根據全省農業產業結構中各行業生產總值比重。調查得知全省種植業面積在逐漸減少,經濟作物產值比重較低,目前還是以傳統產業為主。合理的產業結構應做到種植業內部比例協調,林業作為生態系統的穩定劑,畜牧業比重不斷增加,海水產品和淡水產品發展均衡,很明顯河北省產業結構還處在不成熟階段,具體情況如圖2所示:圖2是2016年河北省與全國農業產業結構對比情況,從圖表看出,全省漁業總值不及全國近三分之一,這也是河北省地理位置優勢所帶來的差異。其次林業在全國結構中所占比例也明顯偏低,不難想到這與其具備各種地貌單元有很大關聯。看似處于優勢的兩個部門,從各行業內部結構進行分析,對比子行業發展情況,還是存在一些欠缺,比如林業中產品種類較少,經濟林占地面積較小,漁業中休閑漁業比重偏低等。農業、牧業依托資源優勢不夠,落實優惠政策不足,忽略貧困地帶,龍頭帶基地產業模式禁錮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對農民而言相當不利。(二)產業關聯度低,缺乏市場控制能力。近年來,河北省在環渤海地帶,與京津兩市的合作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兩市對其農產品供應需求下降,加強了對南方各省蔬菜的調運,憑借其高新科技、人才密集,資金充裕等優勢,農業龍頭企業借助信息化平臺,在周邊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河北省產業鏈發展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因迫切的轉移需求,與企業對接倉促,忽略了本地農業發展。多年來全省工業和農業一直處于“兩條褲腿”狀態下,全省第一產業GDP近五年所占比重略有下降,在對外貿易總量中貢獻率極低,農產品加工流通比例較少,致使市場控制能力低下,不利于京津冀一體化的協同發展。(三)農民生產觀念落后。農民是農業結構升級的推動者,要想拋棄舊產品、老技術,發揮市場優勢,需要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養。目前,農村教育觀念、生活條件受局限,農民思想觀念較為保守,現階段要求他們具有較高的信息反應敏捷度,根據市場運行狀況,掌握新的科學技術調整生產方向還不太現實。據有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河北省主要農村生產力為中老年人,文盲和半文盲數約占一半,受教育水平絕大多數都在初中水平以下,可見傳統的耕作技術、自然的經濟觀念對他們束縛相當嚴重。小農意識使他們不敢冒險,缺乏科學知識,對種什么,收獲后怎么銷售沒有概念,只要不賠本就會種植糧食,沒有靠農業致富的渴望,只要能養家糊口就心滿意足,這讓農業產業進步陷入被動狀態,科技發展難以深入,出現與社會脫軌現象。(四)服務體系落后,缺乏政策保護。農業產業升級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的支持。基層政府應當積極引導農村經濟發展,培育完善市場機制,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各種社會服務,做好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等,但是現階段一些地方政府還沒有很好地發揮這些作用,致使部分鄉鎮出現亂圈亂占土地現象,為修建公路等基礎設施,未征得農民意見,低價購買土地流轉權,損害農民的利益。低機械設備水平,增加了農藥化肥的用量,塑料薄膜的使用,帶來了環境污染。對信息系統投入不足,推廣滯緩,互聯網尚未普及到各家各戶,農民從網上獲取的信息匱乏,交易停留在小小的縣區。總而言之,在“三農”問題上,一些地方政府對農業支持資金不足,政策保護不完善、信息系統不暢通,阻礙了農業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升級。
三、新常態下河北省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對策
(一)優化區域布局,發揮自身優勢經濟新常態下,提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雄安新區的劃定是政策一體化的“試驗田”。河北省目前主導產業是糧食和蔬菜,在推進農產品向現代化轉變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地域優勢,積極主動引進優勢農業技術,提高集約化水平,將環京津帶的蔬菜園區向采摘園,觀光園類型靠攏,同時支持兩市在河北省建立生產基地,開通應急通道,穩定供給量,促使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開展現代化智慧農業。鼓勵省內農業高校與京津兩市農業高校或者科研所進行學習磋商,以創新為依托,培育高層次技能人才,加強與各城市企業間的合作交流,形成共享機制,推動河北省農業產業結構升級。(二)完善市場體系,建立環境友好型農業。新常態下,生態農業的推廣是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力。河北省素有“霧霾之鄉”的稱呼,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秸稈的就地焚燒,對大氣環境造成了影響。適應綠色發展要求,按照市場導向,需要挖掘適應自然環境的個性化、生態化農業。結合當地工業化、城鎮化水平,開展“互聯網+農戶+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依靠網絡和高新技術水平,緊抓農村和城市的市場對接,建立農產品生產、培育和銷售一體化產業鏈,淡(下轉第140頁)化集市現場交易,在保證自身利益前提下,提供農戶技術支持,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可持續發展。(三)轉移農村勞動力,積累農業人力資本。根據配第—克拉克定理:人均國民收入較低的國家,第一產業勞動力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大,而第二、第三產業勞動力所占的比重較小。勞動力結構落后的國家,相對來說生產力也比較落后。河北省目前處于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階段,迫切需要轉移農村勞動力人口,來調整產業結構。新常態下,推行城鄉一體化發展,可使大量的農村受教育青年向城市轉移,需要建立符合當地的教育培訓機構,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農民的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積累人力資本。(四)轉變政府職能,完善服務體制。新經濟下,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對農業的結構升級至關重要。因此,政府需要轉變職能,出臺產業集群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四化同步”背景下,按當地發展的實際現狀,選擇性的培育農業專業合作社,確保農民的基本權益,讓農民安心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改變原有的生產方式。同時,政府也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服務意識,擴大管理范圍,構建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服務系統,實現農業機械化、科技化和物流化。扶持貧困地區發展,因地制宜,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真正地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升級產業結構,邁向有機農業,構建經濟強省美麗河北。
新型農業產業結構發展探討
[提要]新時代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代表著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同時也為我國傳統農業產業結構帶來新的變革。本文簡述我國傳統農業中產品銷售難、數據采集消耗大以及高額運營成本等問題,探討以“區塊鏈”為核心技術的現代新型農業結構的發展,該方案解決食品質量安全以及雙方交易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區塊鏈”技術在農業應用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關鍵詞:區塊鏈;新型農業;產業結構
目前,在互聯網愈來愈普及的嶄新時代背景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不斷變化。區塊鏈技術的出現不僅可以幫助農產品追溯其源頭的問題,重新建立起新一代消費者的信心,而且還能夠保護現有階段農產品專屬的品牌和商標。除此之外,農產品制作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知識產權也得到了相應的保障。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綠色無公害健康的農產品供應鏈,可以促進供應端和消費端雙方互通渠道的形成,建立起從外圍進入內圍,從農產品的第一發展源頭地到消費者所面對的餐桌上的監控體系,使得供給端和消費端的需求處在一種平衡的狀態,改進整個產業環節的供應鏈條,讓百姓的餐桌更綠色,更健康。
一、傳統農業產業結構中存在的問題
(一)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我國農村發展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不必要的資源和能源消耗,嚴重破壞生態平衡,盡管我國在現階段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政策,但是因為我國國土遼闊,很多地方生態破壞還是相當嚴重,尤其是化肥農藥隨意被使用,并且重金屬超標和農藥殘留得不到解決,造成了一系列令人憂心的食品安全問題,直接影響了生態安全,人民健康。更多的是沒有政策指導下,大面積的經濟作物的種植,造成了經濟作物嚴重滯銷。(二)信息技術水平低。農業生產環節中積累了大量的數據,數據的采集、真實性和有效性是我們面對的主要問題,大量的數據是每一個參與者所應持有的資產,但面對用戶的隱私和整個環節中的機密時,目前的技術還難以為其保障,傳統的信息技術雖然可以解決部分問題,但是很難從信息化技術水平提升到農業化的智能水平。(三)農產品供應鏈追蹤難度大。現階段農業產業結構從農作物被創造、送進工廠加工成產品、物流運輸配送到農產品進行出售,從未加工的原料到可銷售的成品到最后抵達客戶手里的一系列環節,一條完整的供應鏈可能涉及到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工藝以及好多地點的加工,這就給供應鏈的追蹤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同時,上下游交易雙方是依靠利益維護的買方與賣方之間的關系,彼此缺乏信任,未建立利益共同體。(四)質量安全追溯困難。農產品質量的安全性已成為全球一個熱點問題,面對如今中國農產品質量問題,從政府到群眾都在盼望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在我國現代化的產業組織結構過程中,消費者對生產者在生產產品過程中使用的類似除草劑等農藥、除有機肥和微生物肥之外的尿素化肥以及在物流運輸加工環節中所使用的部分調節劑等產生的一些信息數據合理性和準確性沒有渠道去了解,從而導致消費者對生產加工過程中的信任度不斷減少。目前,現有的溯源信息都保存在以中心化方式建設的溯源系統中,普通的溯源系統信息診所性無法完全得到保證,數據可篡改性程度較高,所有數據全部記錄在一臺中心點上,安全性差,真實性難以得到保證。
二、區塊鏈技術解決傳統農業產業結構問題思路及方法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意見
為進一步推進我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現代農業建設進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根據《*市2009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要求,結合近年來我縣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繼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手段,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優勢主導產業集約化、設施化、規模化、標準化為重點,堅持政策引導,搞好產業規劃,構建我縣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二、發展目標
2009年,全縣糧食作物和高效經濟作物的種植比例為5:5,高效經濟作物面積達到100萬畝,其中,樹莓面積7.4萬畝、設施農業面積5.36萬畝、辣椒面積25萬畝、花生面積20萬畝、萬壽菊面積8萬畝、菜籽繁育面積8萬畝、西甜瓜等其它高效經濟作物面積26.24萬畝。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8050元,同比增長15%。
三、工作任務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對策研究
駐馬店花好月圓園藝有限公司是一個集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現代新型農業產業示范園區,在政府的扶持下,以朝氣蓬勃的力量向全市人民展現著活力動感的一面。公司主營鮮切花種植,現有品種主要有百合、非洲菊、郁金香、唐菖蒲等。近年來,基地按照“科技興農、科普惠農”的發展思路,以“推廣科技、開發人才、科技興農、科技富民”為宗旨,致力于引導群眾改變農業產業結構,幫助農民逐漸走上綠色農業發展之路。以特色、生態、效益為發展理念,發展設施農業,依托“公司+基地+農村合作社”的新型模式,使公司更加穩定地發展。以“推廣新技術、引進新品種”為目標,公司不斷引進新品種,不斷研究種植過程中的各項技術,使鮮切花的生產趨于產業化。公司種植的西伯利亞百合、索蚌百合更是以其優秀的品質為社會所喜愛。公司的發展也為附近的農戶帶來了一定的收益,每年為農民增收300余萬元,對再就業農民開展科技培訓,普及科技知識,讓他們能夠有一技在身,能夠科技興農。公司始終堅持科技惠農,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為此,公司不斷加大園區對科技的投入。
1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加大科技投入
基地建立科普領導小組,定期開展科普知識的宣傳和培訓,提供免費的培訓和宣傳資料。除對園區的工人進行培訓之外,還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各項科技宣傳講座,讓周邊的農戶可以自覺自愿參與進來,學習花卉種植技術。針對園區的基礎建設,公司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在引進科技儀器保障園區鮮切花品質的同時,和高校進行合作、科技交流和科技咨詢,并與高校結合就新品種的選育運用科技手段進行嚴格把控。
2以服務為宗旨,多方面為群眾服務
通過邀請技術人員舉辦講座、現場指導等方式,及時向群眾傳播實用技術、信息和知識,引進、推廣新品種,提高種植技術水平,增加生產效益。以“培育新型農民工程”為平臺,邀請專家、教授就新品種和新理論進行現場授課,抓幫帶,幫助農民致富增收。積極開展“雙培雙帶”活動,以“支部+協會+農戶”的形式積極發展致富能手成為黨員。實行結構調整制度,幫助農民掌握新技能,引領群眾增產增收。
3突出技術創新,提高生產的科技含量
農業產業化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產業結構調整對策
一、農業產業化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聯動是農業新階段發展的必然要求
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生產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農業產業化是我國繼家庭聯產承包制之后農村經營體制的又一次創新。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經營有著廣泛的適應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已逐步成為我國農村重要的乃至主要的經營體制。據農業部1999年對28個省區市1650個縣(市、區)的調查,截止1998年底,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已發展到30344個,帶動農戶3900多萬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15%左右。在多種類型的產業經營組織中,龍頭企業帶動型是主要形式,各種加工、銷售龍頭企業近2萬個,占總數的66%。短短幾年,我國的農業產業化道路已由少數地區的試點工作延展為整個國家的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農業產業化經營已對我國農業發展帶來了相當大的積極影響,促進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和高附加值農產品的生產及出口,是在家庭承包責任制基礎上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另外,它是組織農業多種經營、加工、運銷的一種組織載體,不斷創造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到來,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也是提高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的有效措施。
農業產業結構歷來是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在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經過20余年的努力,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已經極大改善,其合理化程度有了明顯的提高。首先,在農業層次,種植業比重有了明顯下降,林牧漁業比重有了相應的上升。其次,在種植業層次,糧食作物比重明顯下降,經濟作物比重相應上升。再次,糧食總產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人均糧食產量明顯增加。最后,市場上農產品供給充裕,過去長期供不應求的狀況有了極大改觀。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的明顯提高,對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保證市場供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但從目前來看,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產業結構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矛盾。從農業產業化看,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首先,我國農業還不很發達,雖然大多數縣鄉都在搞農業產業化,但各自孤立,多數產業化經營只局限于一鄉一縣的范圍。農業產業化對農戶覆蓋率也較低,影響的廣度和深度較為有限,不能很好的滿足農戶增加就業和收入的需要。其次,與發達國家生產、加工、銷售聯合體的組織制度相比,我國也不成熟。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農業產業化從商品化初期到現在,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農民組織起來進入市場;第二階段,一些中間商與農場結合推動一體化進展;第三階段,農民合作組織制度和結構發生深刻變革。從發達國家的這種發展歷程來看,目前,我國農業正處于組織發育的關鍵時期,市場信用機制也不完善。當農產品市場需求旺盛、價格看漲時,有的農民就違背合同,自己去市場上出售產品,使企業遭受損失;而當某種產品銷售不暢,價格低落時,有的企業又不愿以合同價格收購農戶的產品,從而把風險轉嫁給農戶。由于目前我國農戶和龍頭企業之間明顯的地位懸殊,經常會出現第二種情況,這種脆弱的信用關系不利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的長遠發展和鞏固。再次,政府角色不當,存在推動過度和推動不足現象。各級政府都能認識到產業化的意義,因此都投入了大量的熱情進行了大量的工作。由于政府習慣于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政策思路,因此在農業產業化進程中不能正確找準自己的角色,往往出現兩種錯誤的傾向:一種是為了提升地方政府的政績,人為硬性地"拉郎配",不顧農民意愿和當地情況,用行政命令來控制農民的生產,龍頭企業和農戶無相互選擇權,完全由政府來捏合。這就是所謂的"推動過度"現象。另一種是一些地方政府并沒有去實地調查,制定適合本地農業發展的產業政策,而只是發一些文件,沒有具體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從而使農業產業化缺乏必要的政策指導,流于口號,造成農業結構不合理,農產品附加值低,區域產業雷同,資源浪費等。
從農業產業結構看,過去的調整主要是在數量上做文章,是適應性的調整,而非戰略性的調整。這種調整思路已完全不能適應當前國民經濟對農業發展提出的新要求。隨著城鄉居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市場需求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缺陷也日趨明顯地暴露出來,主要表現在:一是在低質農產品普遍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某些優質農產品卻供給不足,不得不借助于進口,出現了同一種糧食過剩與短缺并存的奇怪現象;二是區域結構趨同現象嚴重,無論是糧食主產區還是主銷區,都在強調糧食自給,區域優勢無從形成和發揮;三是農業產業結構層次低,農民就業過于集中在農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后,農產品多處于初級產品階段,農業比較效益低,農民增收受到極大限制。另外,對自然資源利用不合理,一些地方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