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教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1 19:07: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科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科教辦公室年末工作總結

在市農科教辦的正確指導、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縣農辦的正確領導、縣直相關部門和鄉鎮、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縣農民教育培訓辦、農科教辦認真貫徹落實年中央號文件和省市關于加強農民教育培訓有關精神,以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為目標,實施以職業技能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為重要內容的農民教育培訓工程。認真做好市農科教結合項目的申報、實施工作,措施得力,工作取得一定成績。

一、加大力度,切實加強自身建設。

一是硬件設施建設。搬出原址辦公后,新添置了7臺電腦、一臺傳真打印機,配備了辦公桌椅和沙發、茶幾等,辦公條件大為改善,辦公效率明顯提高。二是軟環境建設。今年繼續爭取縣委、政府對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視和支持,拿出200萬元強力推進和實施,并將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對鄉鎮現代農業發展的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占目標任務的0.5%。今年月和月,新進了文秘、財會專業本專科學歷的干部職工三人,單位文化層次和知識結構趨于合理。通過對單位內部重新分工和制定目標管理制度,進行責任分解,引進績效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切實加強和深化了單位內部改革和制度建設,單位面貌大為改觀;另外,通過與鄉鎮農科教中心(農校)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制定考核實施細則,進一步規范和督促了鄉鎮農科教中心(農校)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和穩步推進。

二、積極而為,農民教育培訓成效顯著。

縣農科教辦以農民教育培訓為中心工作,注重實效,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方案,穩步實施三大培訓。一是職業技能(陽光工程)培訓。認定了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縣農業機械化學校、駕校、縣農廣校()、縣教研培訓裝備中心等五家單位為培訓基地。各基地已培訓學員2491人(含鄉鎮農校培訓941人),完成全年培訓1550人目標任務的160%。終審享受政府補助人數為1443人,發放政府補助金908480元。實用技術培訓。已完成對22個示范村、18個扶貧村、10個合作社4223人次的培訓,超額完成市下達示范、產業、扶貧村培訓3200人次的目標任務。全縣各鄉鎮開展實用技術自主技能培訓19537人次(含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培訓),全縣全年合計培訓24648人次(含創業培訓888人),完成全年培訓24000人次目標任務的102%。現場發放畜禽養殖、農民工維權、淡水養殖等培訓資料近6000本;辣椒高產栽培、油茶種植技術、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識別與防治等資料近2萬份。全年實用技術培訓配備資金達到47.5萬元。農民創業培訓。已在烏山鎮、格塘鄉、高塘嶺鎮等10個鄉鎮實施,培訓888人,完成全年培訓800人目標任務的111%。年,縣農科教辦被評為省市農科教結合工作先進單位。

三、真抓實干,農民教育培訓措施穩健。

查看全文

農科教結合工作方案

根據《國務院關于積極實行農科教結合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通知》(國發[]11號)和《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科教結合工作的意見》(政發[2011]52號)精神,按照我市“十二五”農業發展目標和建設農業強市的總體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整合資源和創新機制為手段,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主要任務,始終堅持把科技、教育擺在農業發展的重要位置,進一步強化政府對農科教結合的統籌力度,大力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大面積推廣各項農業先進實用技術,推進科技與農業的緊密結合,加強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使我市農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為實現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跨越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四個襄陽”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二、工作原則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原則。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中心,服務農村經濟發展大局。立足產業發展抓科技創新,立足生產需要抓成果轉化,立足現實要求抓科技隊伍建設。

(二)協同配合、優勢互補的原則。按照全市一盤棋的思路,在市委、市政府的組織領導下,集全市農業、科技、教育、推廣于一體,充分發揮各單位、多學科優勢,集聚力量,研究各個產業重要環節的共性與關鍵技術,進行攻關研究和集成配套,形成縱橫結合、產業鏈協調發展的農科教創新體系。

查看全文

縣農科教結合現狀對策思考

農科教結合工作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年來,縣農科教辦公室緊緊圍繞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這個主題,組織協調農科教各部門形成合力,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并就如何為農業和農村經濟服務、促進新農村建設進行了實踐和探討。

一、現狀。一是結合目標進一步明確。培養造就一批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型農民,促進農村分工分業。到“十一五”末,全縣90%以上青壯年農民的科技、法律、政策水平有較大提高,能掌握2—3項致富技術,村干部和50歲以下的農民黨員、專業戶、科技示范戶達到中專和相當中專水平。通過對不同層次農民的區別教育,把村民培養成市民,把農民培養成工人,從而推進農村城市化、農民非農化。到2010年,農村勞動轉移就業17萬人。二是結合領域進一步拓寬。結合新型農民培訓“三進村”、“科技進萬家”、“一村一名大學生”等活動,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多媒體網絡等現代化傳媒體的作用,在內容上以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普及為重點,開展農業廣播電視教學及培訓。據統計,近年來累計培訓達到65萬人次,電視講座115次,指導11個鄉鎮農科教中心開通了“農信通”短信平臺和“農技110”熱線。三是統籌力度進一步加大。統籌農民素質教育。由我辦牽頭,開設了25個專業學歷教育培訓,共培訓了2000余人,其中村干部122人;統籌科技教育培訓。開展了1345期科技知識培訓,培訓了26萬人次,其中開展了1068期實用技術培訓,共10.3萬人次;統籌勞動力轉移培訓。對全縣勞動保障、扶貧建整、農業等部門勞動力轉移培訓進行統籌整合,共開展了360期轉移培訓,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139670人,轉移率92%,創勞務收入7億多元。四是工作機制進一步創新。我辦從基層及產業入手,狠抓科技示范鄉鎮和科技示范戶的培育,充分發揮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大抓“一村一品”專業村建設,大力推行農頭企業聯絡農戶合同、科技承包制,發展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同時,大力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中介組織,不斷完善農村合作組織。現已建立各種專業協會26家,農業合作組織12家,會員或社員達到4.5萬人。

二、問題。一是農民素質整體仍然偏低。從我縣農民的教育情況來看,59.72萬農民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僅占1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85%左右。二是鄉鎮及涉農部門職能弱化。開展農業科技推廣工作欠持之以恒,并相對滯后。三是經費投入不足。缺乏制度和經費保障,加之村干部自身意識不強等一系列問題,導致農科教工作難以順利開展。

三、對策及建議。一要加強領導。要把推進農科教結合作為落實黨的農村工作各項政策的重要措施,作為科教興農的重要步驟,認真組織實施。通過統籌協調各項農業項目的實施,使農、科、教三個部門在發展農村經濟中形成合力,做到優勢互補,密切合作;統籌農村培訓的規劃和年度計劃,使農村的人才培養與科技推廣、技術開發、農業開發配套進行,協調運轉;協調財政、金融、人事等部門對農科教的支持,統籌農業科技推廣、技術開發、人才培養、扶貧的專項資金和貸款,保證農科教結合的順利實施。二要完善機制。建立和完善推進結合的運行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行政性法規和配套政策;建立權威性的“農科教”統籌協調組織。把農科教結合工作納入黨政負責人、分管負責人、部門負責人的任期目標,作為述職、考核的主要內容。三要找準支點。要把新農村建設作為農科教結合工作的突破口,把傳播推廣農業科技成果和實施科研活動相結合作為農科教結合的最佳結合點和立足點。要充分發揮農科教“培訓、示范、推廣、服務”的功能,實施好“三個一”工程,即:一戶有一個人掌握一門技術。開展科技培訓“三進村”活動,組織農業科學技術員下到基層,配合鄉鎮農科教工作人員實地考察研究,實施科研活動和新型項目推廣,不斷形成新技術、新項目應用與開發互動機制。四要增加投入。一方面要加大教育培訓的設施投入。以建立完善教育培訓基地為重點,以公辦、民聯為手段,建立一所由農科教辦為校方管理組織的基地培訓中心(示范性培訓學校)。學校可突出打造幾個品牌專業,并引導和鼓勵各類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在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聯合辦學,將其納入培訓中心統一管理,逐步建立健全上下聯通,左右相連的農民素質培訓體系。另一方面要加大農科教結合工作專項經費投入。科技、農業、水利、林業等部門的開發項目和經費應向農科教結合示范點傾斜,要籌集資金用于農科教結合示范點建設。逐步解決涉農部門具有公益性職能的工作人員的經濟待遇,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全身心為廣大農民提供優質服務。五要健全網絡。要聘請有關院校、科研單位的專家、技術員和農村的能工巧匠、土專家、科技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帶頭人等作兼職教師,形成專兼結合、專群結合的科教服務隊伍。在農科教結合中,要積極扶持、引導各種形式的技術推廣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形成縣、鄉培訓推廣網絡,充分利用農業科技推廣機構的站、場、所、試驗示范基地及其他設施,開展科技試驗、示范、培訓、推廣工作,搞好多功能綜合服務。

查看全文

職高改革課題實施方案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文件精神,為切實實施好“探索農科教結合模式,辦好縣級職教中心”的課題任務,經研究決定,結合實際,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和省“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導,解放思想,勇于實踐,大膽突破,激發活力,立足縣情,開展好農科教結合工作,做大縣職業高中,為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雄厚的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標

以職高為平臺,積極探索農科教結合的模式,充分整合職高、農業、科技等部門優勢資源,發揮職高在開展農民培訓、提高農民素質方面的積極作用,做大做強職高。

三、主要任務

查看全文

農村職業高中經驗交流材料

**職中辦學17年來,始終堅持科教興農、為“三農”服務的辦學方向,面向農業,服務農村,培訓人才,推廣科技,發展地方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農村職業高中發展壯大的辦學路子,學校相繼成為全國科教興農先進學校,國家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人為本,突出農業科技人才培養

**職中創辦于**年。當時,全縣共有貧困人口12.7萬,占當時全縣人口的51.6%,是國家“八七”扶貧攻堅縣和省的“七七”扶貧攻堅縣。由于貧困面大,農民文化素質偏低,經濟落后,人才外流,科技人才十分缺乏,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村科技的進步。面對這樣的縣情,我們就如何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辦好職業中學,培養科教興農人才,發展地方經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1、立足縣情,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多年來的實踐證明,要發展地方經濟,就要培養大批的有一技之長的初中級實用技術人才,就要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迅速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為此,必須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什么是人才?我們認為,人才就是有一技之長,適應發展,服務社會的人。大學生是人才,中專生是人才,在外工作的是人才,回家建設家鄉的也是人才,受過培訓,掌握一技之長的農民也是人才。我國需要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更需要大量的中初級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我們要從貧困縣、農業縣的縣情出發,為發展地方經濟,為農民脫貧致富辦學,培養政治思想合格,專業技術過硬,社會歡迎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有一技之長的新一代勞動者。

2、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培養發展農村經濟的實用人才。我校和農業局、林業局、科學技術局等16家單位聯合辦學,形成了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的格局。農科教三家形成合力,培育和發展地方優勢產業,為廣大農戶培訓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培養科技明白人和帶頭人,推廣優良品種,為我縣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貢獻。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農科教三結合工作座談會上,**職中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的經驗得到了交流和推廣。

3、培訓科技人才,引進科技項目,推廣科技成果。九十年代中期,我縣大力發展烤煙生產,**職中及時開辦煙草栽培與烘烤專業,培育人才,培訓煙農,促進了我縣烤煙生產的發展。兩煙“雙控”后,**職中按照縣委、縣人民政府“發展經濟果木林,再造一個新××”的目標,緊密結合山區綜合開發的需要,實施人才工程,培養山區綜合開發的帶頭人;引進科技項目,做試驗,作示范,使學校科教興農主動適應全縣產業結構的調整,為發展地方經濟服務。

查看全文

農村職業高中經驗交流材料

**職中辦學17年來,始終堅持科教興農、為“三農”服務的辦學方向,面向農業,服務農村,培訓人才,推廣科技,發展地方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農村職業高中發展壯大的辦學路子,學校相繼成為全國科教興農先進學校,國家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人為本,突出農業科技人才培養

**職中創辦于1986年。當時,全縣共有貧困人口12.7萬,占當時全縣人口的51.6%,是國家“八七”扶貧攻堅縣和省的“七七”扶貧攻堅縣。由于貧困面大,農民文化素質偏低,經濟落后,人才外流,科技人才十分缺乏,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村科技的進步。面對這樣的縣情,我們就如何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辦好職業中學,培養科教興農人才,發展地方經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1、立足縣情,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多年來的實踐證明,要發展地方經濟,就要培養大批的有一技之長的初中級實用技術人才,就要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迅速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為此,必須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什么是人才?我們認為,人才就是有一技之長,適應發展,服務社會的人。大學生是人才,中專生是人才,在外工作的是人才,回家建設家鄉的也是人才,受過培訓,掌握一技之長的農民也是人才。我國需要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更需要大量的中初級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我們要從貧困縣、農業縣的縣情出發,為發展地方經濟,為農民脫貧致富辦學,培養政治思想合格,專業技術過硬,社會歡迎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有一技之長的新一代勞動者。

2、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培養發展農村經濟的實用人才。我校和農業局、林業局、科學技術局等16家單位聯合辦學,形成了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的格局。農科教三家形成合力,培育和發展地方優勢產業,為廣大農戶培訓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培養科技明白人和帶頭人,推廣優良品種,為我縣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貢獻。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農科教三結合工作座談會上,**職中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的經驗得到了交流和推廣。

3、培訓科技人才,引進科技項目,推廣科技成果。九十年代中期,我縣大力發展烤煙生產,**職中及時開辦煙草栽培與烘烤專業,培育人才,培訓煙農,促進了我縣烤煙生產的發展。兩煙“雙控”后,**職中按照縣委、縣人民政府“發展經濟果木林,再造一個新××”的目標,緊密結合山區綜合開發的需要,實施人才工程,培養山區綜合開發的帶頭人;引進科技項目,做試驗,作示范,使學校科教興農主動適應全縣產業結構的調整,為發展地方經濟服務。

查看全文

農村職業高中經驗交流材料

**職中辦學17年來,始終堅持科教興農、為“三農”服務的辦學方向,面向農業,服務農村,培訓人才,推廣科技,發展地方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農村職業高中發展壯大的辦學路子,學校相繼成為全國科教興農先進學校,國家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人為本,突出農業科技人才培養

**職中創辦于1986年。當時,全縣共有貧困人口12.7萬,占當時全縣人口的51.6%,是國家“八七”扶貧攻堅縣和省的“七七”扶貧攻堅縣。由于貧困面大,農民文化素質偏低,經濟落后,人才外流,科技人才十分缺乏,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村科技的進步。面對這樣的縣情,我們就如何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辦好職業中學,培養科教興農人才,發展地方經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1、立足縣情,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多年來的實踐證明,要發展地方經濟,就要培養大批的有一技之長的初中級實用技術人才,就要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迅速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為此,必須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什么是人才?我們認為,人才就是有一技之長,適應發展,服務社會的人。大學生是人才,中專生是人才,在外工作的是人才,回家建設家鄉的也是人才,受過培訓,掌握一技之長的農民也是人才。我國需要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更需要大量的中初級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我們要從貧困縣、農業縣的縣情出發,為發展地方經濟,為農民脫貧致富辦學,培養政治思想合格,專業技術過硬,社會歡迎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有一技之長的新一代勞動者。

2、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培養發展農村經濟的實用人才。我校和農業局、林業局、科學技術局等16家單位聯合辦學,形成了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的格局。農科教三家形成合力,培育和發展地方優勢產業,為廣大農戶培訓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培養科技明白人和帶頭人,推廣優良品種,為我縣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貢獻。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農科教三結合工作座談會上,**職中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的經驗得到了交流和推廣。

3、培訓科技人才,引進科技項目,推廣科技成果。九十年代中期,我縣大力發展烤煙生產,**職中及時開辦煙草栽培與烘烤專業,培育人才,培訓煙農,促進了我縣烤煙生產的發展。兩煙“雙控”后,**職中按照縣委、縣人民政府“發展經濟果木林,再造一個新××”的目標,緊密結合山區綜合開發的需要,實施人才工程,培養山區綜合開發的帶頭人;引進科技項目,做試驗,作示范,使學校科教興農主動適應全縣產業結構的調整,為發展地方經濟服務。

查看全文

農業科教改革農業問題發展經濟探討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全面啟動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再次振興農村經濟的緊迫性;農科教改革與發展的戰略思想和目標;重點突出農業科教改革發展和新的農業科技革命中的三項歷史任務;政策、措施建議四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再次振興農村經濟的客觀需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發展方針、道路一些基本問題的客觀需要、及時解決農業發展中面臨現實矛盾的客觀需要、深化農業科教體制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不斷總結成就,尋找差距、重視發揮科技的綜合作用、建立和完善農業科研與推廣新體系和農村終身教育新體系、多渠道、多手段地支持農村經濟的再次振興、突出農科教體制改革方案的重點、抓緊建立和完善農業信息體系、抓緊建立農業標準體系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一、全面啟動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再次振興農村經濟的緊迫性

(一)再次振興農村經濟的客觀需要

我國的農業具有極大的復雜性和廣泛性,存在著巨大的潛力,每遇到適合的政治、經濟、社會和科技的大環境,以及相應的重大舉措,就會使農業爆發出強大的生產力,形成一次快速成長期和革命性進展,并持續一個階段。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發生了兩次革命性進展,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農業出現階段性的躍進。第一次是農業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順了農村的經濟關系,是農業生產力全面巨大的釋放,奇跡般地快速達到農業生產的成倍增長,為告別我國農產品長期短缺的歷史創造了根本條件;第二次是鄉鎮企業的廣泛興起,使農村進行了歷史性的產業大調整,農村工業居全國工業增幅主要地位,開拓了農村勞動力的重要出路,把農民引向小康。這兩次革命性進展,已各持續了一段時間。現在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并將以突出科技發展為特點,需要進行重大的戰略性調整。億萬農民和科教工作者呼喚和等待著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可望第三代領導核心做出戰略性決斷和部署,爭取15-20年的時間實現農村和農業的再次更大的革命性進展,為中國農村實現全面小康和農業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20世紀我們重視了農業發展的緊迫性,特別警惕了農業不要走彎路,農業若出問題,走了彎路,則是長時間所扭轉不了的;今后以科技為依托,科技的變化極快,更要提高警惕,如果走了彎路,彎子會更大,更是難以扭轉,喪失的時機更是難以挽回。今天,我們的黨、國家和社會已經走進新時代,回顧和反思過去,面對21世紀的機遇和挑戰,更加深刻認識到及早有組織地全面啟動農業科技革命、振興農村經濟的緊迫性。

(二)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發展方針、道路一些基本問題的客觀需要

20世紀鄧小平同志關于農業的理論,有兩個問題需要不斷地加深理解:一個是提出“農業的文章很多,我們還沒有破題。農業科學家提出很多好意見。要大力加強農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切實組織農業科學重點項目的攻關(《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3頁)。”一個是“從長遠的觀點看,要有兩個飛躍。第一個飛躍是廢除,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這是一個很大的前進,要長期堅持不變。第二個飛躍,是適應科學種田和生產社會化的需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集體經濟。這是又一個很大的前進,當然這是很長的過程(《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55頁)。”可以看出,極為重要的是,指出了農業科技和教育對一個“破題”,“兩個飛躍”的根本關系。這對研究我國農業

查看全文

農村職業高中經驗交流材料

**職中辦學17年來,始終堅持科教興農、為“三農”服務的辦學方向,面向農業,服務農村,培訓人才,推廣科技,發展地方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農村職業高中發展壯大的辦學路子,學校相繼成為全國科教興農先進學校,國家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人為本,突出農業科技人才培養

**職中創辦于1986年。當時,全縣共有貧困人口12.7萬,占當時全縣人口的51.6%,是國家“八七”扶貧攻堅縣和省的“七七”扶貧攻堅縣。由于貧困面大,農民文化素質偏低,經濟落后,人才外流,科技人才十分缺乏,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村科技的進步。面對這樣的縣情,我們就如何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辦好職業中學,培養科教興農人才,發展地方經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1、立足縣情,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多年來的實踐證明,要發展地方經濟,就要培養大批的有一技之長的初中級實用技術人才,就要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迅速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為此,必須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什么是人才?我們認為,人才就是有一技之長,適應發展,服務社會的人。大學生是人才,中專生是人才,在外工作的是人才,回家建設家鄉的也是人才,受過培訓,掌握一技之長的農民也是人才。我國需要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更需要大量的中初級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我們要從貧困縣、農業縣的縣情出發,為發展地方經濟,為農民脫貧致富辦學,培養政治思想合格,專業技術過硬,社會歡迎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有一技之長的新一代勞動者。

2、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培養發展農村經濟的實用人才。我校和農業局、林業局、科學技術局等16家單位聯合辦學,形成了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的格局。農科教三家形成合力,培育和發展地方優勢產業,為廣大農戶培訓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培養科技明白人和帶頭人,推廣優良品種,為我縣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貢獻。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農科教三結合工作座談會上,**職中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的經驗得到了交流和推廣。

3、培訓科技人才,引進科技項目,推廣科技成果。九十年代中期,我縣大力發展烤煙生產,**職中及時開辦煙草栽培與烘烤專業,培育人才,培訓煙農,促進了我縣烤煙生產的發展。兩煙“雙控”后,**職中按照縣委、縣人民政府“發展經濟果木林,再造一個新××”的目標,緊密結合山區綜合開發的需要,實施人才工程,培養山區綜合開發的帶頭人;引進科技項目,做試驗,作示范,使學校科教興農主動適應全縣產業結構的調整,為發展地方經濟服務。

查看全文

農村職業高中經驗交流材料

**職中辦學17年來,始終堅持科教興農、為“三農”服務的辦學方向,面向農業,服務農村,培訓人才,推廣科技,發展地方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農村職業高中發展壯大的辦學路子,學校相繼成為全國科教興農先進學校,國家級重點職業高級中學。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人為本,突出農業科技人才培養

**職中創辦于**年。當時,全縣共有貧困人口12.7萬,占當時全縣人口的51.6%,是國家“八七”扶貧攻堅縣和省的“七七”扶貧攻堅縣。由于貧困面大,農民文化素質偏低,經濟落后,人才外流,科技人才十分缺乏,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村科技的進步。面對這樣的縣情,我們就如何發展職業技術教育,辦好職業中學,培養科教興農人才,發展地方經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1、立足縣情,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多年來的實踐證明,要發展地方經濟,就要培養大批的有一技之長的初中級實用技術人才,就要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迅速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為此,必須樹立正確的人才觀。什么是人才?我們認為,人才就是有一技之長,適應發展,服務社會的人。大學生是人才,中專生是人才,在外工作的是人才,回家建設家鄉的也是人才,受過培訓,掌握一技之長的農民也是人才。我國需要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更需要大量的中初級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我們要從貧困縣、農業縣的縣情出發,為發展地方經濟,為農民脫貧致富辦學,培養政治思想合格,專業技術過硬,社會歡迎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有一技之長的新一代勞動者。

2、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培養發展農村經濟的實用人才。我校和農業局、林業局、科學技術局等16家單位聯合辦學,形成了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的格局。農科教三家形成合力,培育和發展地方優勢產業,為廣大農戶培訓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培養科技明白人和帶頭人,推廣優良品種,為我縣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貢獻。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農科教三結合工作座談會上,**職中農科教結合、聯合辦學的經驗得到了交流和推廣。

3、培訓科技人才,引進科技項目,推廣科技成果。九十年代中期,我縣大力發展烤煙生產,**職中及時開辦煙草栽培與烘烤專業,培育人才,培訓煙農,促進了我縣烤煙生產的發展。兩煙“雙控”后,**職中按照縣委、縣人民政府“發展經濟果木林,再造一個新××”的目標,緊密結合山區綜合開發的需要,實施人才工程,培養山區綜合開發的帶頭人;引進科技項目,做試驗,作示范,使學校科教興農主動適應全縣產業結構的調整,為發展地方經濟服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