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合經濟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1 15:04: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合經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合經濟

農合經濟論文:文山農合經濟發展探究

本文作者:高武靜工作單位:中共文山市委政研室

當前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經過多年的努力,文山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雖然數量不斷增多、覆蓋面不斷延伸,作用也日漸凸顯,但總體而言,其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還比較多。發展層次低,拉動力不強一方面,當前文山市大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仍停留在單一的種植、養殖或銷售階段,中間環節依賴其他組織或個體較多,沒有形成產加銷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組織化程度低、規模小、經濟實力不強、抗風險能力弱;另一方面,少數盈利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重盈利輕服務,重分配輕積累,持續發展、長足發展的能力不強;同時,部分鄉鎮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職責,僅僅停留在生產環節或技術方面的簡單合作,沒有把農民組織起來進入市場,存在掛牌成立、空殼成立的現象。如:德厚鎮壩頭村烤煙協會的成立僅是因為該村種煙農戶多,協會成立后也沒有起到抱團取暖、示范帶動的作用,存在有無協會一個樣的問題。機制不健全,運作不規范一是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農戶的關系松散,實行二次分配、按股分利的風險共擔、利益同享的緊密型合作組織少。二是風險保障機制不健全。大部分合作組織內部沒有建立起類似風險基金的風險保障機制,在產品價格、供求上升期或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正常運營問題不大,一旦農產品的價格、銷路出現問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將面臨極大風險。三是管理機制不健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內部缺乏相關的協商、決策制度或制度難以落實,致使“大戶”說了算“小戶”靠邊站、只愿分享利益不愿承擔風險等現象時有發生。扶持不到位,發展后勁弱從目前情況看,市財政沒有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專項資金,相關職能部門缺乏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長遠發展的指導規劃和監督激勵機制,導致有實力的個人或企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積極性不高;由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業務指導單位未明確,致使政策宣傳、注冊引導、技術保障等相關服務工作出現空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有數量、無質量、效益差的問題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同時,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稅收減免的規定或操作不明確、不具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難以真正享受減免稅收的優惠政策,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負擔。人才匱乏,智力支持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成員主體80%是農民,小學、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員占了絕大多數,成員的素質普遍不高,缺乏專業人才和具有較強經營管理能力的領頭人,加之物色人才、吸引人才的機制還是空白,很多懂技術、有能力的成員均外出打工等原因,更加劇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人才的匱乏。導致當前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存在上述困難和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一、重視不到位。部分鄉鎮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工作停留在文件中、口頭上,實實在在的舉措較少,存在“上熱下冷”的狀況,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缺乏有效領導,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未成熟或不具備條件就盲目發展。二、政策不配套,切合實際的優惠政策不多,缺乏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相應的配套細則和操作性強的優惠政策,阻礙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快速發展。三、執行政策有偏差。個別地方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時,變引導、指導為領導,搞“拉郎配”,與村級組織搞成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或者干脆把鄉鎮干部安排到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中去“牽頭”,造成內部管理不規范,有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沒有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機制,甚至連最基本的章程都不齊全,操作極不規范。

加快文山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思考

針對目前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了以下建議:更新觀念,引導發展應從加快農村改革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高度來認識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重大意義,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參與度,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培育龍頭企業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時,堅持“入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指導不決策、參與不干預”的要求,按照“三民四自”(即民辦、民管、民受益和自主經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負盈虧)的原則,改變以往求數量輕質量的發展思維,引導組建和發展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避免一哄而上和盲目發展,著力解決好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對接難題。轉變方式,加快發展應轉變目前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方式,進一步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帶動示范效應。在轉變發展方式的具體操作中,可考慮以下幾種運作模式。一是聯合營銷。由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供應良種、指導技術、聯系市場、協商價格,并將農戶按統一標準生產的農產品統一價格對外銷售。二是技術承包。由種養能手或農技人員領辦、創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農戶簽訂技術承包合同,負責技術培訓和服務,提取一定的技術服務費。三是股份合作。即農民以土地或勞力入股,由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統一標準生產、統一市場銷售,農民按股分成。四是租賃經營。龍頭企業、業主或經營大戶組建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承包、租賃農戶土地,開展種養殖示范,逐步吸納成員,發展特色產業,助農增收致富。健全機制,規范發展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應制定和完善規章制度,通過簽訂合同、協議等形式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確保各項規定得到執行和落實,規范并約束組織和成員的行為。在具體操作中,一是應健全完善合作組織章程,在章程中應明確理事會、監事會成員中農民占絕大多數席位,在重大決策時,要以半數以上農戶是否擁護、是否愿意作為決策的主要依據,同時,為保持合作組織的穩定性,還應在章程中對農戶進出組織的條件作出明確規定,并采取繳納保證金等可行措施加以保障。二是應健全完善合作組織內部管理制度,如崗位職責、會議協商、日常管理、決策實施、考核獎懲等具體辦法,進一步提高合作組織經營管理水平。三是應健全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明確組織和成員在利益分配、風險承擔上的具體比例及組織提留資金的使用辦法,實行定期財務公開制,達到組織增強發展力、成員獲得好收益的目的。加大扶持,推動發展一方面,市委、市政府應加大出臺相關優惠政策的力度,每年安排100萬元左右的專項發展經費,由農業部門牽頭,發改、審計、財政和鄉鎮黨委政府協助,制定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具體實施辦法,在項目協調、發展用地、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優先,大力支持有能力的企業和個人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另一方面,應進一步明確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責任單位的工作職責和具體要求,制定針對責任單位的考核辦法,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根據各責任單位工作開展情況,每年兌現5~10萬元的工作經費,推動部門開展網絡平臺、手機短信、板報墻報等精細化服務,進一步提高部門工作的積極性和有效性,著力加強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政策宣傳、注冊引導和技術保障等工作。同時,稅務、工商、金融等部門,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精神,在不違背原則要求的前提下,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貸款融資、注冊登記、減免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如:提供申請、章程等相關材料的草擬模式、明確告之工作流程、靈活變通抵壓物、開展一站式服務等。培養人才,謀化發展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好壞,因此,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必須注重培養人才。市委、市政府每年可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安排專項經費,確保相關工作的開展。一方面,可由鄉鎮黨委政府或相關部門組織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積極分子和農村有志青年到黨校、職高等院校學習農業技術、經營管理等相關知識,或開設長期夜校,聘請農技人員和相關方面的專家有計劃、有步驟地傳授發展所需知識,著力增強后備力量。另一方面,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管理人員或骨干分子可有針對性地采取召開座談會、舉辦研討班、組織到大專院校進修、開展跨省區市學習考察等多種方式,使他們接收新思想、新經驗、新技術,進一步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謀劃發展、長遠發展的軟實力。

查看全文

農合經濟情況調查報告

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從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隨著農產品購銷體制的改革,市場機制逐步引入農業和農村經濟,為了彌補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滯后的不足,適應農村生產力的發展,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實現農業經營的市場化、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合作經濟組織。它以農民自愿加入、自由退出為基礎,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負盈虧為運行機制,是農民群眾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偉大創造。

一、全縣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基本情況

根據調查,目前縣有各類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2個,涉及57個村,發展會員1201人,其中從事果品、藥材、畜禽等農產品販運的經紀人248人,黨員380人;投資資金582.6萬元;經營主體主要為龍頭牽動型、股份合作型和能人帶動型。其中:就行業來看:種植業5個、養殖業7個,如上關水聯的核桃種植、肉牛養殖協會,養豬協會;就興辦形式來看:能人或專業大戶牽頭興辦的8個,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牽頭興辦的1個,集體經濟組織牽頭興辦的3個,如藥材協會、獺兔養殖協會、策底種苗協會;就依托主體來看:依托農業技術部門的1個,依托龍頭企業的5個,依托種養業大戶6個,如示范園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縣宏源養牛協會、山寨新莊養牛協會。

二、全縣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運行現狀分析

從總體發展方向來看,通過近兩年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雖然數量不多,規模較小,但組建方式靈活多樣,區域特色初步顯現,覆蓋范圍不斷擴大,服務領域日益廣泛,為擴大產業基地規模、帶動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很好地解決了家庭經營與市場經濟的銜接問題,有效地解決政府“統”不了、部門“包”不了、單家獨戶“干”不了的難題,是對農村經營體制的豐富、發展和完善。一是加快了市場流通,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民闖市場的能力。如中藥材協會,由建華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候建華擔任會長,為會員種植藥材提供市場信息、技術指導等產前、產中服務,生產出的藥材由分布在各分會的經紀人按市場價格回收,然后由藥業公司把藥材統一集中起來,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外地藥材客商或藥業公司,為會員保證了市場銷路和價格,把農戶分散經營集中起來,使藥材產業發展形成了比較大的規模優勢。二是降低了農產品的生產和交易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縣的部分經濟組織都根據市場行情,與農民簽訂了生產和銷售合同,形成“訂單農業”,這就減少了農民的市場風險,降低了農產品生產和交易成本,增加了農民收入。如上關核桃產業協會,在一家一戶小生產的基礎上,實行統一銷售,減少單獨交易成本,提高了群眾的收益。三是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深入發展。農業產業化要向縱深發展,首先就是要不斷延伸產業鏈條,使龍頭企業與農戶緊密結合,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而縣的大部分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正是通過各種服務,把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聯為一體,把龍頭企業和農戶這兩個經營主體結合起來,加快了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四是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優化。縣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主要是圍繞發展藥材、養殖、核桃等農業產業組建,通過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打破了區域界限,實現了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全縣糧經比例由2001年的8.9:1.1調整為2006年的8.0:2.0;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了31%。

從內部運行情況來看,現有的協會組織尚處于起步階段,發展還不規范,也可以說是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雛形,它的發展還不適應當前農村經濟發展形勢需要,同其他發展較好的縣市比較,存在較大差距。它們的發展雖然繼承和發揚了過去農民“打伙求財”、“合股經營”的優點,但還是帶有自然經濟痕跡,帶有小生產者的烙印,普遍存在規模不大、發展速度不快、管理制度不健全、合作關系不緊密等問題,合作組織的章程、土地入股、勞動力股以及經營決策和收益分配等方面,集體股所占比重過大,與農民對產權的要求相差甚遠,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難以獲得全面發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一是運作不規范。一半以上的協會沒有登記注冊、沒有章程,有的有章程但制定很不規范;制度、組織機構不健全,缺乏具體的管理制度,如議事制度、監事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極大多數有組織,無活動,中介組織的功能和作用并沒有很好發揮,在與農民的關系上,基本上處于松散狀態,甚至沒有把農民引導組織起來,參與進去,辦成真正的“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合作組織。如中藥材協會,目前有會員115名,下設、和三個分會,是一個發展規模較大的協會組織。但是它內部卻是一種商業營利型組織,農民只獲得部分利益,沒有把他們充裕的勞動力生產出來的產品,達到勞動所得的最高價值,即獲得社會平均收益,類似的還有獺兔養殖協會、東華龐磨肉牛養殖協會等。這些,與農村專業合作組織“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初衷相悖。二是認識不高,帶動力不強。一些鄉鎮、村領導對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致富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積極作用缺乏足夠的認識,缺乏把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農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整體統籌安排的意識,致使目前現有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規模太小,自身經濟實力不強,服務功能較弱,對農民的帶動作用不明顯。如東華龐磨肉牛養殖協會,雖然為群眾發展肉牛產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市場開拓力差,肉牛深加工龍頭企業遲遲不能上馬,產業帶動力極弱。三是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外部環境不夠寬松。由于受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使農村的許多要素市場發育不健全,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創建階段缺乏政策上的引導與支持,多數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得不到財政、信用社、農行扶持以及稅收等優惠,只能在“夾縫”中生存。同時,相當多的農戶不懂什么是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對發展這種組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之甚少,加之我國的合作化運動曾走過彎路,一些農民怕重新“歸大堆”,喪失生產經營自主權,談“合”色變。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數量少,領域窄、力量弱、功能小,有個別專業合作社甚至名存實亡,嚴重地影響了功能的發揮。四是信息服務手段落后。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信息來源和傳遞絕大多數依靠鄉鎮提供。專業合作組織沒有先進的手段傳遞信息,有的為了加強信息服務,只有靠電話聯系和通過看報了解,信息反饋遲,影響了交易,造成了壓級壓價,降低了會員的收入,也改變不了農民在交易過程中的“弱勢”地位。五是素質不高,人才缺乏。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帶頭人大多文化素質、農技素質不高,適應市場經濟的意識和能力不強,懂技術會管理、市場開拓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更是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創新和發展。

查看全文

在農合經濟聯席工作會上的發言

同志們:

這次州農村合作經濟聯合社、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工作會議非常重要。州黨委、州政府對這次會議十分重視,張繼勛書記親臨大會并作了重要講話,對進一步做好新時期的供銷社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自治區供銷社馬德主任專程趕來參加會議并將作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自治區供銷社對州供銷社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自治州農村合作經濟聯合社、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系統要認真學習領會張繼勛書記和馬德主任的講話精神,并結合賽吾爾丁副州長講的意見抓好工作落實。

多年來,州農村合作經濟聯合社、供銷合作社系統在自治州黨委、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社的指導和關心支持下,緊緊圍繞“三農”工作大局,積極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促進農村合作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自治州“兩社”系統各族干部職工長期服務在“三農”第一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辛勤的汗水,為自治州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希望自治州“兩社”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繼續發揚成績,把為“三農”服務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下面,我著重就如何充分發揮好自治州“兩社”在自治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講幾點意見。

一、深刻認識供銷社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肩負的歷史責任

當前我國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為我們描繪了“十一五”發展的宏偉藍圖,明確提出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我州作為一個農牧業大州,地域廣闊,農村人口眾多,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如果說去年是自治州加快跨入全疆發展快車道的提速發展年,“十一五”時期則應當成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全面啟動年。在新的歷史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十分繁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實需要。在“十一五”期間乃至今后一個更長的時期,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將成為“三農”工作的核心。中央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對供銷社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中也要求供銷社“要加快體制改革,積極探索服務農民的有效機制”。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供銷社不僅責無旁貸,而且大有可為,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查看全文

在自治州農合經濟聯席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很高興今天能夠自始自終地參加州供銷社工作會議,為什么呢?因為去年州供銷社召開工作會議時,我在自治區參加人代會,同時又參加了四個會議,我和協助我的秘書長都沒能參加去年州供銷社工作會議。今年我和州黨委副書記商量,一定一起參加州供銷社工作會議。今天,我和同志們一起參會,感到由衷地高興。現在雖然“三八”婦女節已經過去了兩天,但今天我們仍然和女性同志們共同分享“三八”婦女節,我祝供銷社系統參加會議的婦女們節日快樂,并通過你們向全系統的婦女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同時,非常感謝你們在過去的一年當中不辭辛苦、努力工作,確實為全系統工作做出了貢獻。在此我表示衷心地感謝!預祝你們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精神振作、精力充沛、生活美滿!祝你們在新的一年里要有新的進步、新的發展、新的收獲,要上新的臺階。這次自治州農村合作經濟聯社、供銷合作聯社工作會議是在全州上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自治區黨委六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自治州黨委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好形勢下召開的,這是一次繼往開來,推動全州農村合作經濟加快發展的重要會議。自治州黨委、人民政府對這次會議非常重視和關心,會前專門聽取了州供銷社崔積成、阿布都馬吉提同志的匯報;明天,自治州黨委書記張繼勛、自治州黨委副書記還要親臨大會看望大家,并作重要講話。同時自治區供銷社對這次會議也十分重視,馬德主任也專程趕來參加會議。剛才,聽了州供銷社主任崔積成作的工作報告,我感覺非常好,報告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形勢深刻透徹,部署工作求實創新。完全符合上級精神,符合伊犁州供銷社系統的實際情況,是可行的。為了實現這些工作目標,提出的工作措施也非常好、非常實在、非常到位,給我印象比較深,特別是工作當中要實現“六個重大突破”,干工作就是要有創新。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自主創新,雖然是一句話、四個字,但內涵特別豐富。它是在總結了我們幾十年的工作經驗,總結了國際、國內的經驗,吸取教訓以后,所提出的一個目標。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創新,就不可能在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當中占有市場。所以任何工作都要有創新和突破。那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我們全州供銷社系統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性機遇,因為我們供銷社系統一直延伸到鄉村、老百姓家里,從解放到現在,我們和老百姓有著密切關系,老百姓的生產、生活離不開我們供銷社的服務,他們離不開供銷社,供銷社也離不開老百姓。同時更離不開農業、農村、農民,離不開農村經濟。崔積成主任的工作報告有新意、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我完全贊同。開好這次會議必將對進一步推動全州供銷社系統工作再上新臺階起到積極作用。

過去的一年,自治州各級供銷社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于農業農村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戰略部署,緊緊圍繞自治州工作大局和“改革、創新、發展”這一主題,堅持服務于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的工作目標,不斷深化改革、扎實工作,為保障農業生產資料供應、搞活農產品流通、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供銷社自身改革發展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了全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體制建設和供銷合作事業快速發展的歷史性突破。2005年,全系統實現銷售總額22.76億元,同比增長29.78%;其中,州直實現銷售8.35億元,同比增長70.36%。實現利潤3177.7萬元,同比增長23.43%,其中,州直實現利潤1629.8萬元,同比增長36.35%。是供銷社有史以來經濟效益最好的一年,全系統實現了自年扭虧為盈以來連續6年盈利。州供銷社還獲得自治區供銷社系統2005年綜合考評優勝單位特等獎。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州各級供銷社開拓創新、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奮力拚搏的結果。一是6年來州供銷社連續盈利,利潤一年比一年高,是不容易的;二是成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已經得到全國總社主要領導的肯定。州供銷社在全疆是第一個成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受到了區社領導的表揚;三是全州供銷社系統現已有686個合作經濟組織、148個協會、122個專業社、195個綜合服務社,這些數字來之不易,都是經過我們努力工作取得的;四是州供銷社招商引資工作做得非常好。去年一年當中能夠招商引資1億多元不簡單,州黨委、政府非常滿意;五是供銷社系統能夠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這些經濟增長點都能被黨委、政府認同、肯定。去年州黨委經濟觀摩會就把供銷社的幾個企業作為重點進行觀摩;六是積極參與農業產業化,在這方面供銷社做了大量工作。今后我們黨委和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標當中,要加快農業產業化,這是我們三大任務之一,是非常重要的,不實現農業產業化,致富增收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這項工作州供銷社做得非常好;七是州供銷社能凝聚全州供銷社系統的力量,能擰成一股繩,這方面做得也非常好。這就體現了州供銷社服務工作做得好,凝聚了全州供銷社系統干部職工的力量和智慧;八是州供銷社扶貧幫困工作做得非常好。我每次看工作簡報、情況反映州供銷社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總而言之,自治州黨委、人民政府對你們的工作是滿意的。在此,我代表自治州黨委、人民政府向你們并通過你們向全州供銷社系統的廣大干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親切的慰問!

今年是貫徹落實“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開好局,起好步,對做好今后的工作意義重大。借此機會,我就進一步做好今年供銷社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適應形勢、搶抓機遇,努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搶抓機遇,我想多談幾句,同志們知道伊犁州地處在祖國的最西端,伊犁這片土地在過去幾十年中,發展經濟的機遇是很少的,所以,自治州黨政領導經常講,現在發展經濟的機遇來了,要搶抓機遇。我們回顧一下,在60年代是前線,國家不投入,基本上保持我們的生活,到了70年代時候是火線,國家的投入重點在沿海地區,90年代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后,到了21世紀,我們成了熱線,熱線主要來自于國家西部大開發方針政策的出臺,還有中央出臺了11號文件,就是加快新疆發展的一個文件,國家許多領導來到新疆,來到伊犁都講,伊犁是那么好的一個地方,是今后西部大開發、發展開發的重中之重。在這些政策的指引下,帶來了“五大機遇”:一是大交通,現在伊犁正在過9條路、6架橋、一個鐵路、一個機場。一個鐵路是60億,機場和其它路、橋加起來是近100億,光交通這方面國家投資就是150多個億;二是大能源;三是大水利,年朱镕基總理來到伊犁一看伊犁河非常激動,一年當中163億立方米的水流到哈國,但是我們的利用率還不到30%,按國際河流的管理條例來看,允許50%留在國內,州上爭取項目建了三個水電站。吉仁臺水電站18個億,卡普其海水利工程有三大功能:灌溉、抗洪、發電,卡普其海水利工程建成后,伊犁河的抗洪問題就基本解決了,兩個水電站建成后是78萬千瓦,還建一個電站就是100萬千瓦,全州水電、火電加起來就是200萬千瓦,伊犁州將成為全疆電能源基地。兩水電站建成后可開發將近300多萬畝的土地,國家領導人、專家教授來到伊犁講,中國南方有水缺地、北方有地缺水,象伊犁既有水,又有土地的地方中國沒有第二個。所以,國家看到我們這樣好的條件以后,加大投入;四是大石化,哈薩克斯坦1000萬噸的原油,現在已經流入獨山子,去年12月15日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行了竣工儀式,總書記派國家計委張副主任帶國家80個人(其中,我也是團員之一),從北京坐專機到阿斯塔納參加竣工儀式,納扎巴耶夫總統親自啟動按鈕。現在每年1000萬噸的石油流入獨山子,還要建1000萬噸的乙烯;五是大口岸,2003年總書記訪問哈薩克斯坦,納扎巴耶夫總統提出在中哈邊界建立中哈邊境合作中心,我們已經邀請商務部的專家拿出可行性報告,經過多次論證,現在已經確定了。國家已經明確表態,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工業園區,這些政策都給,我們的報告要上國務院的會議,一批下來這個政策就開始實施。所以,供銷社的同志要認識到搶抓機遇的重要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局出發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是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民族復興的重大歷史任務,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舉措。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供銷社作為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只有順應時代的要求,融入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進程中,才能夯實發展的基礎,獲得持久發展的動力。我們各級供銷社的領導都要站在全局的戰略高度,認真貫徹中央、自治區和自治州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充分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自治區和自治州的戰略決策和部署上來,認清形勢,把握大局,充分發揮供銷社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把自身的改革發展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緊密聯系在一起,把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十一五”期間的中心任務抓緊抓好。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局中去謀劃供銷合作社的改革和發展,力爭在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發揮促進作用;在深化農村流通體制改革,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方面發揮主力軍作用;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在鼓勵引導農民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方面發揮好骨干作用,為我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查看全文

縣農合經濟組織調研報告

一、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現狀

1、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把培育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服務“三農”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截至目前止,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97個,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69個、農村專業經濟協會28個。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中,市級試點的有3個、縣級試點的有5個,共涉及果業、蔬菜、生豬、水產、農業機械和糧食等6個產業,共有農戶3500戶,占全縣總農戶的5%。

通過培育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促進了全縣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一是提升了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二是增強了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三是加快了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四是解決了農村部分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五是實現了農民增收。

2、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類型

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模式主要有五種:一是能人或專業大戶牽頭興辦,如新大地專業合作社等;二是依托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牽頭興辦合作經濟組織,如生豬產業類合作社;三是依托農業技術服務組織,與農民聯合創辦合作經濟組織,如農業機械服務類的合作社;四是農村經濟組織或村委會根據本地產業情況牽頭興辦,如蔬菜(香菇)專業合作社;五是農產品加工企業聯合創建合作經濟組織,如糧食專業合作社。

查看全文

農合經濟發展調研方案

一、調研目的

通過調研,全面準確掌握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現狀,總結近幾年來的工作經驗、教訓,找出制約發展的主要問題,探討破解發展瓶頸的辦法,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完善政策措施,推動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快速健康發展。

二、調研形式

采取統一調研時間、統一調研內容,分行業、綜合調研等行之有效的調研形式。即由市委農工部牽頭,組織市農業局、果業局、畜牧水產局、農機局、供銷社等農口部門的有關人員組成五個調研組,每個組選擇3~5個合作社進行重點解剖式調研,分析辦得好壞的原因,并形成單獨的調研材料。

三、調研時間

2012年7月27日至7月31日。

查看全文

農合社在現代農業經濟的作用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現代農業經濟中的作用

首先,農合社是現代農業經濟發展、建設新農村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推動力量。農合社是農民們在自愿的前提下,用股份合作的方式來進行生產銷售的農村互助型經濟組織,所以,農合社與所在地域的農業就保持了天然的聯系,它們熟悉自身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明晰自身產品的優勢和品質,在市場的引導下,可以實行現代農業經濟的規模化和產業化經營,將自身優質農產品做大做強、做成品牌,建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生產基地,增強了市場的活力,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漸漸地成為現代農業經濟發展和建設新農村的主要力量。其次,農合社是現代農業自身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現代農業的產業化發展是現代農村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的同步。現代農業的產業化,一改過去的零散、分割,通過農合社把農民的生產、加工和銷售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再在土地和資金、人才和技術等方面加以扶持,就會形成一種市場化、規范化、現代化的農業經濟產業化運行的新體系。農合社是現代農業經濟產業化的重要關聯性組織,它的一方連接著市場,市場所要求的專業化和規模化是零散的農戶所不具備的;它的另一方連接著農戶,零散農戶的產能與質量,進入市場的能力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都很薄弱,所以,農合社集約化、規模化的組織優勢也是現代農業的產業化發展重要的組成部分。第三,農合社是現代農業科技推廣的重要促進力量。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其在現代農業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如何將最新最好的農業科學技術和成果推廣使用,始終是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農合社是農科推廣的重要組織保障,它帶動農民合作經營,加強了農業生產的集約化程度,既強化了農科推廣的組織化功能,又起到了加強農科普及集約化的作用。農合社在農技推廣中的重要作用還體現在,它既是農技推廣的主體,同時也是農技推廣的客體。說它是主體,是因為它為所有社成員提供農技推廣服務;說它是客體,是因為它是農技推廣應用示范的載體和平臺。所以,農合社的這種主客一體性就為農技推廣的針對性和高效性鋪平了道路。農合社對農技推廣工作的另一優勢是可以對農技推廣的過程進行掌控,傳統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的運作成本是巨大的,推廣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只重視推廣前后的效果核查,并不注意推廣過程中的控制,成本高昂并且難以推廣到位,而通過合作社進行農技推廣,就可以使農技推廣的過程得以控制,使農技推廣工作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農合社與市場的密切聯系增強了農技推廣對的農民社員的吸引,農合社的銷售以市場為導向,農技推廣可以幫助社員提高農產品品質,增加社員收入,農技推廣的效果可以直觀的通過收入的增加得以體現,強化了農合社成員對農科技術和成果的信任,主動自愿的接受使用先進的農業技術。最后,農合社是農村社會服務體系化的重要推動力量。農村社會服務體系的建立和發展是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產業化、社會化的必然要求,農合社的發展壯大有力地促進了這一體系的發展。農合社的組織優勢使它與農民天然的接近,更易于聯結現代農業經濟中的社會服務網絡。農合社可以將分散農戶無力應對的社會化生產問題(如生產、加工、資金、技術、銷售)等的問題組織化解決。農合社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社會化服務體系中的相關利益關系,盡可能的保護農民利益。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現代農業經濟中的不足

首先,農合社發展時間不長,缺乏綜合素質高的人才,農合社成員們的文化水平不高,專業知識有限,對政策和市場敏銳度的把握不強,管理經驗匱乏,還沒有完全適應市場經濟和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其次,由于缺乏系統的學習和專業的培訓,農合社的合作機制不健全,合作水平較低。一些農合社的經營規模小,合作不緊密、不規范,產品深加工水平差,產品沒有知名度,更缺乏商標品牌意識和市場營銷理念,合作社作用的潛力還有待挖掘。最后,農合社的相關法律、制度、規章還不夠完善,缺乏長遠發展的資金支持和戰略規劃,欠缺長期健康發展的動力。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現代農業經濟中的對策

首先,提升農合社的法律地位,加強制度建設,增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完善農合社運行機制,促進農合社規范發展。其次,加強農合社的教育培訓工作,依托各地既有的教育資源和人才優勢,開展農合社成員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重點培育農社成員對市場理念的認知和對現代農業科技知識的掌握,力爭培育出現代農業經濟的新型人才,能夠帶領農合社及其成員共同致富。最后,提升農合社組織建設,推動品牌創立與發展。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合組織的深度建設和農產品品牌的建設,把二者密切的聯系起來,農合社組織通過社會化的市場行為夯實自身發展基礎,如在商標領域和農產品認證領域加強工作,將農合社組織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將農產品的質量優勢通過品牌建設轉化為市場競爭的優勢。

查看全文

農合社經濟組織上半年工作總結

今年上半年以來,我市供銷社系統認真貫徹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改革發展方向,牢固樹立服務三農的辦社宗旨,以“鞏固、發展、提高、增效”為目標,按照“服務惠農、流通活農、合作興農、龍頭帶農”的新思路,強力推進農民專合組織建設,在推進我市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供銷社系統應有的作用。現將今年上半年專合組織的發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系統累計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406個,其中今年新建50個,占年度目標任務的83%。累計發展各類專業協會21個。累計發展農村社區綜合服務社19個。

1、從專合組織登記的情況看,已經工商注冊登記的專業合作社有301個,注冊登記率為74%。

2、從專合組織的行業分類情況看,種、養占主導。其中種植類213個,占49.9%;養殖類162個,占37.9%;信息服務類12個,占2.8%;加工類22個,占5.2%;營銷類5個,占1.2%;其他類13個,占3%。

3、從運行情況看,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入社(協會)成員12.7萬個,帶動農戶32.6萬戶。上半年各類專合組織實現商品銷售總額45176萬元,其中銷售農副產品44805萬元,幫助農民戶均增收3080元,助農增收效果明顯。

查看全文

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問題與對策

摘要: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是我國政府針對廣大農民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提出的一項惠民政策。自2003年在部分市縣試點以來,新農合制度已取得一定成效,覆蓋了較多的農民群眾,減輕了農民的經濟負擔。然而,現階段新農合制度深入發展的過程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包括部分農民對政策理解偏差,參保意識薄弱,本地報銷與異地報銷銜接性差,醫療報銷范圍有限,農村醫療服務水平較低,基礎設施落后,相關的社會保障法不完善等。因此,本文在揭示當前新農合制度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新農合;社會保障;問題;對策

農村、農業與農民的發展問題,和我國社會的全局發展以及國家的長治久安緊密相連。當前,我國正處于建設新農村的關鍵時期,農民群體作為農村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然而,農民“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許多農民面臨著因病致貧的困境。因此,為了減輕農民的就醫負擔,我國于2003年開始在部分市縣進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試點工作。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簡稱“新農合”,是由政府、集體和農民共同籌資,以政府補助、集體扶持和農民自愿繳費的形式開展,以門診與住院統籌結合的方式對農民進行優惠,自推廣以來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具體來說,新農合制度具有三個鮮明的特色。首先,新農合制度著重體現了政府以人為本的思想。該制度自實施以來,以高覆蓋率的形式實現了惠民,切實解決了農民看病貴和看病難的問題,極大減輕了農民的經濟負擔。此外,新農合制度區別于傳統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重要一點,是其包含了大病統籌的項目,這對于消除農民因病致貧的現象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另外,新農合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體現了政府在推廣新農合制度中的主導作用,體現了政府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鮮明特點。此外,新農合制度以縣為單位進行落實,從實行范圍來看,該制度打破了鄉村界限,擴大了統籌范圍,讓更多農民可以享受這項優惠政策。

1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新農合制度的發展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發展時間較短等原因,現有的新農合制度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部分農民對政策有理解偏差,參保意識薄弱。在我國部分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部分農民對新農合政策有理解偏差且參保意識薄弱,導致了新農合政策推廣困難的現狀。具體來說,一方面,部分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的農民文化素質較低,認為家人的身體都比較健康,投入醫療保險的費用會打水漂,沒有必要參保。這體現了農民接受到的觀念較落后,缺乏長遠的眼光,導致了參保意識薄弱。此外,部分地區離報賬中心較遠,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農民的抵觸情緒。另一方面,由于相關政府部門宣傳不到位等原因,部分農民對新農合制度出現了理解偏差,難以認識到新農合制度帶來的優惠,導致農民對該制度產生了不信任感。因此,農民的參保意識薄弱和對政策的理解偏差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新農合制度的推廣與發展。1.2本地報銷與異地報銷銜接性差。在我國多數農村里,農民外出打工已成為普遍的現象。農民在外地打工時出現病痛需要就醫時,就面臨著異地報銷的問題。而在現實中,農民在進行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本地報銷與異地報銷銜接時,面臨著繁瑣的程序和多重障礙。具體來說,一方面,農民在異地就醫時需要先墊付醫藥費,因為無法實現在異地直接進行參保結算,同時回本地報銷時面臨著報銷比例低的問題;另一方面,農民回本地報銷醫療費用時,需要指定醫院提供轉院證明等作為憑證,直接拖延了農民得到補償款的時間,且部分農民對于異地報銷的程序不夠了解,導致報銷程序異常繁瑣。這體現了本地報銷與異地報銷銜接性差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農民參與新農合的積極性。1.3醫療報銷范圍有限。雖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增加了大病統籌的政策,極大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看病貴的問題,但是現實中還存在其他一些疾病等加劇了農民看病貴的問題,增加了農民的經濟負擔。具體來說,除了大病會困擾農民,給農民直接造成較大的經濟壓力,還有許多慢性疾病也會給農民經濟情況造成困擾,例如風濕、中風、癌癥等,這些病癥都需要農民常年使用藥物支撐,即農民需要支付高昂的費用來治療這些慢性疾病。然而,這些慢性疾病不在醫療報銷的范圍內。此外,現階段部分門診報銷要求必須是在鄉鎮甚至市二級醫院治療才可以報銷,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農民“小病拖、大病扛”的現象。1.4農村醫療服務水平較低,基礎設施落后。現階段,農村配備的醫護人員技術水平有限。數據顯示,鄉鎮衛生院的醫護人員里職稱是中級以上的工作人員所占比例僅為16.5%,且僅有20.3%的工作人員有專科以上學歷,由此可見農村醫護人員綜合素質不高。此外,由于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有限,相對的基礎設施較落后,出現了農村衛生資源配備不合理等問題,且農村大部分醫療設備在損壞后經常沒有資金來進行維修。農村綜合醫療服務水平低以及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導致很多農民不得不去縣級以上的醫院治療,這一方面增加了農民的開銷,另一方面會出現耽誤疾病治療的情況。1.5相關的社會保障法規不完善。現階段我國的社會保障法與其他法律法規合并在一起,沒有一部完整的針對社會保險法、救濟法為主體的法律,更沒有完全針對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的專門的法律依據。在這樣的背景下,部分定點醫療機構以及參保人員的違規行為無法進行直接追究,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醫患合謀等事件的發生,具體表現在醫生開具虛假新農合報銷支付項目、在入院問題上作假、隨意放寬入院標準騙取新農合補償金等行為,這些都加劇了政府的財政負擔,影響新農合政策的公平開展。

2完善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對策

查看全文

在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

在##市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成立大會

暨揭牌儀式上的講話

(2006年6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

今天,在這熱情洋溢的夏日里,我們##市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正式宣告成立了。在此,我謹代表##市供銷合作總社、##市農民合作經濟聯合會,對前來參加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熱烈地歡迎!對在市“農合聯”籌建過程中,給與大力支持和幫助的市委、原創:市政府及市直有關部門和省社表示衷心地感謝!

“農合聯”是由##市供銷合作總社發起,聯合全市各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組建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主要任務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聯合與合作為紐帶,充分行使組織、協調、服務、指導、監督職能,引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規范運作、健康發展,為繁榮農村經濟,富農強市,推進全市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服務。圍繞這一基本思路,今后我們將著力在以下四個方面做好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