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情結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8 14:37: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民族主義情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民族主義情結

民族主義情結探究論文

幾年前到美國訪問,正值「炸館事件」發生不久,國內掀起了一輪激烈的反美浪潮和「說不」熱,民族主義情緒隨之迅速提升;與中外友人晤談時局,多認為國內正在重新興起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兩大思潮值得警惕,搞不好將會嚴重阻礙中國的現代化與民主化。2001年的撞機事件使得中美關系更趨緊張,民眾中的民族主義情愫進一步發酵。直到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幾千無辜的生命慘遭毀滅(遇難者來自86個國家),對這一滅絕人性的惡魔行徑,世界輿論同聲譴責,而在中國卻出現了為數眾多的人群為之叫好。在這一冷酷的事實面前,十分有必要追索其背后潛藏的社會心理原因及其與民族主義思潮的關系。本文以探討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結為主要線索,兼論「911」事件后部份國人幸災樂禍的社會心理原因。

一、中國近代以來的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是近代從西方傳來的一種社會思潮。它最初發韌于17世紀的西歐;也有人認為民族主義起源于18世紀的英國和法國,以后推廣到整個歐洲,并經過美國的獨立戰爭擴展到美洲,到了20世紀,則風靡到全世界每個國家,其主要標志就是民族國家的興起。

中國古代只有家族、宗族和種族的概念,而沒有民族的概念,中華民族這一概念是晚近才出現在社會話語中。長久以來中國處在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中,依靠黃河、長江和其它內陸河流的澆灌,很早就產生了穩定自足的先進農業文明,自然而然地發展出一種「華夏中心主義」的環宇觀念。中國人一直以為,中國及其周邊對中華文明向化之地即全部世界。直到1840年前后,中國還是以「天朝上國、君臨天下」的態度去面對世界、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19世紀40年代以后,西方列強紛紛入侵中國。腐敗守舊的清王朝在列強的新式戰法和堅船利炮的攻擊下,屢戰屢敗,不斷割地賠款,國家危機日益深化,被動地卷入了近代化的潮流中。正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金耀基教授所指出的:中國的巨變并非始于自覺,而是在19世紀末葉西方帝國主義堅船利炮的轟擊下開始的。中國現代化是中國在西方兵臨城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劣勢下被逼而起的自強運動,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所遭受的最大屈辱,過去100年是中國屈辱的世紀。天朝之敗于西夷,是一屈辱;一敗再敗,國將不國,則是大屈辱;敗于西夷,而又必須學于西夷,更是屈辱之至。故而,中國百年來之現代化運動,實為雪恥圖強的運動。[1]

中國近代以來的屈辱史與她所擁有的號稱5,000年輝煌燦爛的古代歷史形成了鮮明對照。這在中國人──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社會精英──的心理上造成了嚴重挫傷和沉重壓力,使國人在情感與行為上很容易趨向極端──從妄自尊大到極度自卑、盲目排外。這一點是西方人難以理解的。我在國外訪問時與許多西方學者交換關于中國民族主義的成因,談到這個情結時他們大都感到困惑不解。[2]但是,理解這一情結對于認識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形成以及中國人對西方國家的感情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今之論者,多將辛亥革命作為中國民族主義的發端,而筆者以為,其實還可追溯至此前10余年發生的義和團運動。1899年至1900年間爆發的義和團運動以貧苦農民、傭工、赤貧無產者等社會底層民眾為主體,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在清政府的暗中支持(實為利用)下,到處焚毀洋教堂,破壞鐵道和電線,攻擊外國傳教士和教徒,直至圍攻北京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館,處死德國公使。最后,由于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相勾結,義和團在八國聯軍的武力進剿下被鎮壓下去了。這一發生在百年前的大規模、跨省域的民眾運動將矛頭直指帝國主義的入侵,明顯具有愛國、反帝的性質,對此后的民間民族主義的勃興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對民族心理形成的影響也是長久的。

查看全文

民族主義情結論文

幾年前到美國訪問,正值「炸館事件」發生不久,國內掀起了一輪激烈的反美浪潮和「說不」熱,民族主義情緒隨之迅速提升;與中外友人晤談時局,多認為國內正在重新興起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兩大思潮值得警惕,搞不好將會嚴重阻礙中國的現代化與民主化。2001年的撞機事件使得中美關系更趨緊張,民眾中的民族主義情愫進一步發酵。直到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幾千無辜的生命慘遭毀滅(遇難者來自86個國家),對這一滅絕人性的惡魔行徑,世界輿論同聲譴責,而在中國卻出現了為數眾多的人群為之叫好。在這一冷酷的事實面前,十分有必要追索其背后潛藏的社會心理原因及其與民族主義思潮的關系。本文以探討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結為主要線索,兼論「911」事件后部份國人幸災樂禍的社會心理原因。

一、中國近代以來的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是近代從西方傳來的一種社會思潮。它最初發韌于17世紀的西歐;也有人認為民族主義起源于18世紀的英國和法國,以后推廣到整個歐洲,并經過美國的獨立戰爭擴展到美洲,到了20世紀,則風靡到全世界每個國家,其主要標志就是民族國家的興起。

中國古代只有家族、宗族和種族的概念,而沒有民族的概念,中華民族這一概念是晚近才出現在社會話語中。長久以來中國處在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中,依靠黃河、長江和其它內陸河流的澆灌,很早就產生了穩定自足的先進農業文明,自然而然地發展出一種「華夏中心主義」的環宇觀念。中國人一直以為,中國及其周邊對中華文明向化之地即全部世界。直到1840年前后,中國還是以「天朝上國、君臨天下」的態度去面對世界、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19世紀40年代以后,西方列強紛紛入侵中國。腐敗守舊的清王朝在列強的新式戰法和堅船利炮的攻擊下,屢戰屢敗,不斷割地賠款,國家危機日益深化,被動地卷入了近代化的潮流中。正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金耀基教授所指出的:中國的巨變并非始于自覺,而是在19世紀末葉西方帝國主義堅船利炮的轟擊下開始的。中國現代化是中國在西方兵臨城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劣勢下被逼而起的自強運動,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所遭受的最大屈辱,過去100年是中國屈辱的世紀。天朝之敗于西夷,是一屈辱;一敗再敗,國將不國,則是大屈辱;敗于西夷,而又必須學于西夷,更是屈辱之至。故而,中國百年來之現代化運動,實為雪恥圖強的運動。[1]

中國近代以來的屈辱史與她所擁有的號稱5,000年輝煌燦爛的古代歷史形成了鮮明對照。這在中國人──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社會精英──的心理上造成了嚴重挫傷和沉重壓力,使國人在情感與行為上很容易趨向極端──從妄自尊大到極度自卑、盲目排外。這一點是西方人難以理解的。我在國外訪問時與許多西方學者交換關于中國民族主義的成因,談到這個情結時他們大都感到困惑不解。[2]但是,理解這一情結對于認識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形成以及中國人對西方國家的感情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今之論者,多將辛亥革命作為中國民族主義的發端,而筆者以為,其實還可追溯至此前10余年發生的義和團運動。1899年至1900年間爆發的義和團運動以貧苦農民、傭工、赤貧無產者等社會底層民眾為主體,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在清政府的暗中支持(實為利用)下,到處焚毀洋教堂,破壞鐵道和電線,攻擊外國傳教士和教徒,直至圍攻北京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館,處死德國公使。最后,由于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相勾結,義和團在八國聯軍的武力進剿下被鎮壓下去了。這一發生在百年前的大規模、跨省域的民眾運動將矛頭直指帝國主義的入侵,明顯具有愛國、反帝的性質,對此后的民間民族主義的勃興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對民族心理形成的影響也是長久的。

查看全文

民族主義情結分析論文

幾年前到美國訪問,正值「炸館事件」發生不久,國內掀起了一輪激烈的反美浪潮和「說不」熱,民族主義情緒隨之迅速提升;與中外友人晤談時局,多認為國內正在重新興起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兩大思潮值得警惕,搞不好將會嚴重阻礙中國的現代化與民主化。2001年的撞機事件使得中美關系更趨緊張,民眾中的民族主義情愫進一步發酵。直到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幾千無辜的生命慘遭毀滅(遇難者來自86個國家),對這一滅絕人性的惡魔行徑,世界輿論同聲譴責,而在中國卻出現了為數眾多的人群為之叫好。在這一冷酷的事實面前,十分有必要追索其背后潛藏的社會心理原因及其與民族主義思潮的關系。本文以探討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結為主要線索,兼論「911」事件后部份國人幸災樂禍的社會心理原因。

一、中國近代以來的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是近代從西方傳來的一種社會思潮。它最初發韌于17世紀的西歐;也有人認為民族主義起源于18世紀的英國和法國,以后推廣到整個歐洲,并經過美國的獨立戰爭擴展到美洲,到了20世紀,則風靡到全世界每個國家,其主要標志就是民族國家的興起。

中國古代只有家族、宗族和種族的概念,而沒有民族的概念,中華民族這一概念是晚近才出現在社會話語中。長久以來中國處在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中,依靠黃河、長江和其它內陸河流的澆灌,很早就產生了穩定自足的先進農業文明,自然而然地發展出一種「華夏中心主義」的環宇觀念。中國人一直以為,中國及其周邊對中華文明向化之地即全部世界。直到1840年前后,中國還是以「天朝上國、君臨天下」的態度去面對世界、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19世紀40年代以后,西方列強紛紛入侵中國。腐敗守舊的清王朝在列強的新式戰法和堅船利炮的攻擊下,屢戰屢敗,不斷割地賠款,國家危機日益深化,被動地卷入了近代化的潮流中。正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金耀基教授所指出的:中國的巨變并非始于自覺,而是在19世紀末葉西方帝國主義堅船利炮的轟擊下開始的。中國現代化是中國在西方兵臨城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劣勢下被逼而起的自強運動,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所遭受的最大屈辱,過去100年是中國屈辱的世紀。天朝之敗于西夷,是一屈辱;一敗再敗,國將不國,則是大屈辱;敗于西夷,而又必須學于西夷,更是屈辱之至。故而,中國百年來之現代化運動,實為雪恥圖強的運動。[1]

中國近代以來的屈辱史與她所擁有的號稱5,000年輝煌燦爛的古代歷史形成了鮮明對照。這在中國人──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社會精英──的心理上造成了嚴重挫傷和沉重壓力,使國人在情感與行為上很容易趨向極端──從妄自尊大到極度自卑、盲目排外。這一點是西方人難以理解的。我在國外訪問時與許多西方學者交換關于中國民族主義的成因,談到這個情結時他們大都感到困惑不解。[2]但是,理解這一情結對于認識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形成以及中國人對西方國家的感情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今之論者,多將辛亥革命作為中國民族主義的發端,而筆者以為,其實還可追溯至此前10余年發生的義和團運動。1899年至1900年間爆發的義和團運動以貧苦農民、傭工、赤貧無產者等社會底層民眾為主體,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在清政府的暗中支持(實為利用)下,到處焚毀洋教堂,破壞鐵道和電線,攻擊外國傳教士和教徒,直至圍攻北京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館,處死德國公使。最后,由于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相勾結,義和團在八國聯軍的武力進剿下被鎮壓下去了。這一發生在百年前的大規模、跨省域的民眾運動將矛頭直指帝國主義的入侵,明顯具有愛國、反帝的性質,對此后的民間民族主義的勃興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對民族心理形成的影響也是長久的。

查看全文

全盤西化理論與民族主義情結小議

摘要:陳序經全盤西化主張認為在理論否定了文化的民族性和獨特性,片面地突出了文化的時代性和普適性。陳序經全盤西化論的主觀目的是創新民族意識、使中國擺脫民族危機,從而表現出濃厚的民族主義情結,但是通過全盤西化的方式去創新民族文化、民族意識,只是一種玄學式的邏輯思辨。

關鍵詞:陳序經全盤西化整體主義世界主義進化論民族主義

陳序經(1903~1967年)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西文化論戰上.他所主張的“全盤西化論”,既不是一時沖動的表現。也不是為了標新立異。立足于陳序經的文化學理論來探討其全盤西化論及民族主義情結是一個富有意義的角度。

一、文化整體主義與文化世界主義

“整體主義”是陳序經文化學理論所持的基本觀點。陳序經堅持文化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文化本身上是分開不得,所以它表現出的各方面。都有連帶及密切的關系”Ilj,但是為了研究上的主觀方便,人們對文化進行結構分析。從東西方文化各自是一個整體出發,陳序經自然得出全盤西化的結論:“要格外努力去采納西洋的文化,誠心誠意地全盤接受它,因為它自己本身上是一種系統,而它的趨勢,是全部的,而非部分的。”文化作為一個系統固然具有整體性,但是文化同樣具有可分析性。組成文化系統的各個要素一方面是相互聯系、和諧地構成一個有機體,但是“一個文化系統的落后過時,固然與組成它的文化要素有關,但根本的原因在于其結構的不合理。”[2](P399)要破除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系結構,并不意味全盤拋棄構成文化體系中的各個要素,因為中國文化在形成、發展過程中,已經積淀形成了跨時代的、適應現代社會價值的個性特征。不惟獨中華民族,事實上“每個民族都會有區別于其他民族的、貫穿于各時代的、為各個時代的人們所接受的、作為傳統而保持下來的個性特征。”[3](P260)

中西文化本來各自獨成一體,但是近代以來,中國文化受到了合乎時展的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侵略,中華民族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危機。陳序經從此出發.認為西方資本主義文化代表著世界文化的發展潮流,中國要擺脫民族危機和實現現代化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全面學習西方文化,把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和西方現代化模式看作是世界各民族文化未來發展、實現現代化的唯一標準和模式,結果在文化理論上陷入了文化世界主義或西文中心主義的泥潭之中。陳序經認為,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接觸最終將產生一種世界文化,所謂“世界文化”,實質是指西方文化。盡管在邏輯上不能將“世界化”等同于“西化”,不能將“西化”等同于“現代化”。但是在西方文化控制下的近現代世界,“西化”實際上成為“世界化”、“現代化”的代名詞。如陳序經強調所說,“在實質上,在根本上,所謂趨為世界化的文化,與所謂代表現代化的文化,無非就是西洋文化。”一句話,“西洋文化在今日,就是世界文化。”西方文化代表了世界文化,指示了傳統文化發展的現代方向,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要實現現代化,不得不采納西方文化。陳序經的全盤西化論.主張主動、盡快、徹底地全面吸收現代西方文明成就,以適應時代的潮流,擺脫民族危機步入強國之林,體現了陳序經體察中西文化后的一種世界眼光。

查看全文

透析民族主義及其中國當代形態詮釋

摘要:民族主義是建立在民族情感上的思想觀念,是民族共同體成員對本民族的熱愛和對民族生存與發展的追求與理想。當代中國民族主義是以對中華民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同與忠誠為基礎,圍繞實現中國現代化而展開的思想情結與政治思潮。民族主義在當代中國呈現出積極健康的主流,但也滋生了消極片面的非主流和日益極端的反主流。

關鍵詞:民族主義;中國形態;發展現狀民族主義誠然是當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政治文化現象之一。伴隨冷戰終結和全球化進程加深,在形形色色理論與思潮中,民族主義以其內在的強大力量,逐步成為多數國家統治的意識形態和合法性根據,成為目前國內外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術前沿。但到底何謂民族主義?民族主義起源、功能和發展趨勢又怎樣?理論爭議與分歧卻日漸增多。在我國,民族主義社會現實與學術探討也相距甚遠,直到20世紀末,與民族情緒一再高漲相呼應,理論研究才漸次突破傳統束縛,然迄今仍未就民族主義與當代中國形態進行系統的歸納與必要的界定,總體水平還相對粗疏。如何充分吸收和借鑒國外學術成果,在日益全球化與不斷現代化背景中,從具體歷史差異性與當代中國實際出發,建構不同于西方資產階級的理性民族主義,無疑是值得進一步研討的重要課題。

一、民族主義基本內涵

長期以來,人們嘗試著從不同視角闡釋民族主義。漢斯·科恩認為:“民族主義是一民族的絕大多數普遍表現并要求普及到它的所有成員中去的一種精神狀態;它承認民族國家是政治組織的理想形式,承認民族是一切文化創造力和經濟福利的源泉。因此個人對他的民族是極端忠誠的,因為在他看來民族是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并為自己的幸福創造了可能性。”[1]厄內斯特·蓋爾納則將民族主義視作政治原則和政治合法性理論,主張“民族主義首先是一條政治原則,它認為政治的和民族的單位應該是一致的民族主義是一種關于政治合法性的理論,它在要求族裔的疆界不得跨越政治的疆界,尤其是某一個國家中,族裔的疆界不應該將掌權者與其他人分割開─這一偶然性在該原則制定時早已被正式排除了。”[2]1-2而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卻將民族主義定義為“個人或集團表現出來的一民族全體成員的意識,或希望促進一民族自由、強盛和繁榮的意識,不管是自身所屬的民族還是別的民族。”[1]在國內,王逸舟指出“民族主義表達了一種強烈的、通常已經意識形態化了的族際情感。”[3]徐迅把民族主義概括成“對一個民族的忠誠和奉獻,特別是指一種特定的民族意識,即認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優越,特別強調促進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利益,以對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利益。”[4]40余建華等視之為“心理意識、觀念形態,及社會實踐和群眾運動的統一體”[5]。堅持“民族主義是對本民族文化、語言、宗教、心理、習俗和生活方式的認同,這一認同使某一民族殊異于周圍其他民族。”[6]“就其本來的含義而言,是指一種思想感情,一種對于操有共同語言和具有共同歷史傳統的集團即民族的忠誠以及對它的命運的關注。但是,現代意義上的民族主義,則是思想、學說和運動的統一。”[7]

盡管上述定義各有側重,但基本可歸納為兩類:一是僅將民族主義當作某種思想觀念;另一則把民族主義界定成意識狀態與社會運動的有機統一。事實上,民族主義既然是種“主義”,畢竟不能直接等同于“運動”,雖然主義與運動密不可分,主義可能演化成運動,運動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主義。因此,民族主義更應視為某種思想情結或政治思潮,即“民族主義是建立在民族情感基礎上的一種思想觀念,它是民族共同體的成員對本民族的一種熱愛與忠誠,對民族統一,獨立和強大,即生存與發展的追求和理想。”[8]當然,也不應排斥從實際運動中深入分析民族主義。

從歷史縱向考察,民族主義發韌于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歐洲,伴隨民族國家構建和現代國際關系演變而遍及全球。由于社會條件、文化傳統,及價值訴求的差異與不同,各國民族主義發生、發展過程不盡相同,但無一例外均依托于民族與國家兩載體。厄內斯特·蓋爾納因此強調“我們給民族主義所下的定義,是建立在兩個迄今尚未界定的術語上的:國家和民族。”[2]4故著眼于民族內涵的拓展與國家形式的演變,從社會學和政治學角度重新概括既存民族與國家的共同本質,是民族主義理論建構的必要前提。

查看全文

請把自己吹熄,以免燃盡——談談民族主義

本文的題目來自尼采的一句話:“我要把自己吹熄,以免燃盡”。這是一句很有智慧的話。如果怕被吹熄,就把自己燃盡了,這顯然不好。借著這句話,正好可以談談民族主義。

我一直覺得對于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全面的陳述而被別人斷章取義,是一件讓人很不開心的事。既然要討論民族主義的問題,就要先厘清民族主義到底是什么。怎樣定義民族主義呢?我覺得民族主義是一個由政治、意識形態、心理上的故土觀念等因素構成的綜合體,它常常是跟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神話傳說以及文化傳統聯系在一起的。簡單的說,我不否定民族主義,但我認為掛在很多人嘴邊的“民族主義”其實骨子里是一種“偽民族主義”或者“狹隘的民族主義”。本文所討論的正是這樣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

在民族主義逐漸占據眾多人頭腦的時候,反思自己的民族,反思自己的國家,是非常重要的。指責別人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先從自己開刀?曾經帶著這樣的想法,我開始了反思和閱讀,愈是深入地閱讀和思考,愈是對自己曾經的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冒冷汗。下面就幾個我所關注的問題,談一下想法:

一、民族主義與戾氣

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度在這100年里,受了很多外民族的欺負。百年悲情,無從排解。這種民族主義的悲情該導向何方?是謙虛地向列強學習,還是用“將一切凌辱過我們的都打碎”的豪邁,生活在自己編造的大中華的迷夢里?

走出迷夢,就一定要對“我們的民族”和“我們的時代”做出準確的把握和洞悉。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勇于拿出手術刀和透鏡,只有敢于直面這一團血肉模糊、糜爛斑斑的臟器,才有可能期許一個健康的未來。實際上,這是一個“當今世上欲望最多道德最少”(王力雄語)的民族,并且是一個“科技和文化全面落后”的民族;這樣一個充滿著戾氣的民族正處在這樣一個大轉變時代:它的政權正在由非理性向趨于理性過渡。

查看全文

民族主義以及我國當代形態

民族主義誠然是當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政治文化現象之一。伴隨冷戰終結和全球化進程加深,在形形色色理論與思潮中,民族主義以其內在的強大力量,逐步成為多數國家統治的意識形態和合法性根據,成為目前國內外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術前沿。但到底何謂民族主義?民族主義起源、功能和發展趨勢又怎樣?理論爭議與分歧卻日漸增多。在我國,民族主義社會現實與學術探討也相距甚遠,直到20世紀末,與民族情緒一再高漲相呼應,理論研究才漸次突破傳統束縛,然迄今仍未就民族主義與當代中國形態進行系統的歸納與必要的界定,總體水平還相對粗疏。如何充分吸收和借鑒國外學術成果,在日益全球化與不斷現代化背景中,從具體歷史差異性與當代中國實際出發,建構不同于西方資產階級的理性民族主義,無疑是值得進一步研討的重要課題。

一、民族主義基本內涵

長期以來,人們嘗試著從不同視角闡釋民族主義。漢斯·科恩認為:“民族主義是一民族的絕大多數普遍表現并要求普及到它的所有成員中去的一種精神狀態;它承認民族國家是政治組織的理想形式,承認民族是一切文化創造力和經濟福利的源泉。因此個人對他的民族是極端忠誠的,因為在他看來民族是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并為自己的幸福創造了可能性。”厄內斯特·蓋爾納則將民族主義視作政治原則和政治合法性理論,主張“民族主義首先是一條政治原則,它認為政治的和民族的單位應該是一致的民族主義是一種關于政治合法性的理論,它在要求族裔的疆界不得跨越政治的疆界,尤其是某一個國家中,族裔的疆界不應該將掌權者與其他人分割開─這一偶然性在該原則制定時早已被正式排除了。”而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卻將民族主義定義為“個人或集團表現出來的一民族全體成員的意識,或希望促進一民族自由、強盛和繁榮的意識,不管是自身所屬的民族還是別的民族。”在國內,王逸舟指出“民族主義表達了一種強烈的、通常已經意識形態化了的族際情感。”徐迅把民族主義概括成“對一個民族的忠誠和奉獻,特別是指一種特定的民族意識,即認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優越,特別強調促進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利益,以對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利益。”余建華等視之為“心理意識、觀念形態,及社會實踐和群眾運動的統一體”。堅持“民族主義是對本民族文化、語言、宗教、心理、習俗和生活方式的認同,這一認同使某一民族殊異于周圍其他民族。”“就其本來的含義而言,是指一種思想感情,一種對于操有共同語言和具有共同歷史傳統的集團即民族的忠誠以及對它的命運的關注。但是,現代意義上的民族主義,則是思想、學說和運動的統一。”

盡管上述定義各有側重,但基本可歸納為兩類:一是僅將民族主義當作某種思想觀念;另一則把民族主義界定成意識狀態與社會運動的有機統一。事實上,民族主義既然是種“主義”,畢竟不能直接等同于“運動”,雖然主義與運動密不可分,主義可能演化成運動,運動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主義。因此,民族主義更應視為某種思想情結或政治思潮,即“民族主義是建立在民族情感基礎上的一種思想觀念,它是民族共同體的成員對本民族的一種熱愛與忠誠,對民族統一,獨立和強大,即生存與發展的追求和理想。”當然,也不應排斥從實際運動中深入分析民族主義。

從歷史縱向考察,民族主義發韌于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歐洲,伴隨民族國家構建和現代國際關系演變而遍及全球。由于社會條件、文化傳統,及價值訴求的差異與不同,各國民族主義發生、發展過程不盡相同,但無一例外均依托于民族與國家兩載體。厄內斯特·蓋爾納因此強調“我們給民族主義所下的定義,是建立在兩個迄今尚未界定的術語上的:國家和民族。”故著眼于民族內涵的拓展與國家形式的演變,從社會學和政治學角度重新概括既存民族與國家的共同本質,是民族主義理論建構的必要前提。

現代意義的民族形成于資本主義上升期,斯大林提出“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以當今世界民族具體實況剖析,該民族概念的嚴謹性與普適性值得商榷,但其仍較完整且科學地展示了民族的現代內涵———較舊民族形態而言,現代“民族是歷史上在共同地域、共同語言、共同經濟生活基礎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的文化和共同民族意識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其中,“確定一個人們的共同體是否形成了民族,最深層、最主要的特征在于,看其是否形成了以共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認同意識為核心的、該共同體所特有的觀念文化系統。”216現代國家也截然區別于自然國家。馬克斯·韋伯認為“國家是社會中掌握著合理使用暴力的壟斷權力的那個機構。”是以主權為核心的政治性組織,具有四個基本特征———主權獨立性、領土統一性、權力世俗性和民族單一性。但現實民族國家在國家的民族構成及其與國家政權結合上,與理想模式并不完全一致。一是建立國家的民族成份往往無法絕對同質,在一國疆域內生活的民族常常不止一個。目前全球僅200多個國家與地區,而大小民族卻有3000個,跨界民族與民族人口流動極為普遍。二是執掌國家權力的民族狀況也各具特色,國家形式亦不相雷同。一般地說,如果處于民族構成優勢地位的主體民族支配并主導國家政治生活,即為單一民族國家,而若所有民族在國內政治上一律平等,共同執掌政權,就稱作多民族國家。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是多民族國家。

查看全文

電影戰狼2國家敘事研究

講好中國故事是2013年習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來的,他指出“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1]。由此可見,講好中國故事,樹立好、傳播好中國國家形象成為新時代國家對文藝作品的新要求。電影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載體之一,電影要講好中國故事,包含如何講述和講述什么兩方面內容。目前,中國電影在如何講述方面取得很大的進步,但在講述什么方面進展不太理想。如我國21世紀興起的景觀電影就是典型范例。“景觀電影是相對敘事電影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在當前圖像化的時代語境中,電影對畫面和視聽效果的重視,傳統的單純靠講故事取勝的電影觀念在新近國產電影中發生了重要轉變,圖像的作用發揮到令人眩目的程度,而敘事則不見起色甚至漸趨空洞”[2]。以2002年的電影《英雄》為例,這種重視觀眾視覺享受、場面宏大、形式華美的影片掀起國產景觀電影的創作熱潮,一度成為中國電影的主流創作形式。此類電影還有《無極》《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夜宴》等。這些電影在如何講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通過華美的講述形式贏得市場。但電影在完成如何講述(電影形式)后,沒有進一步琢磨講述什么(敘事內容),這使得這些景觀大片在內容上缺乏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時代精神,無法激起觀眾的共鳴更無法贏得觀眾的認同。2017年電影《戰狼2》完成對景觀電影的超越,影片既講究如何講述,具有好萊塢大片的視覺效果,更重視講述什么,尤其國家敘事法則的運用使影片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一次成功的文藝實踐,點燃了觀眾的中國夢激情,產生轟動效應,創造了國產電影的奇跡,獲得了票房與口碑雙豐收,成為2017年夏天最燃情的電影。國家敘事是指敘事學視野下以國家為主體的政治傳播,其目的是對內凝聚共識、引導認知,對外展現國家形象,以此獲得國際認可[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治化文藝觀念被成功運用到很多文學藝術作品創作中。“作為最大眾化、最具影響力的藝術載體,電影除了體現藝術審美價值,還在政治與藝術的結合上創立了一套充滿政治激情的電影語言體系。”[4]電影《戰狼2》對國家敘事的成功運用,使得影片成為新時代的紅色經典影片,影片無論在主題、人物塑造還是事件安排上都極具主流意識形態,時代精神指向鮮明,國家敘事特征明顯。

一、英雄主義敘事

英雄主義是國家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英雄主義是人類社會由野蠻向文明演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具有集體意識的精神價值觀,它具有鮮明的民族和國家特色,有強烈的歷史感、時代感和人格的震撼力”[5]。英雄主義具有集體主義特征,代表國家的理想,承載國家的意識形態。英雄具有榜樣的力量,是民族理想的表征,是國家意識形態的符號代碼,能喚起整個社會對其奮斗目標的認同,社會群體通過對英雄的認同進而認同英雄身上承載的國家意識形態。1.新英雄形象的塑造。電影《戰狼2》的英雄主義敘寫特征,首先體現在對英雄人物冷鋒的塑造上。影片開場,冷鋒在回國的輪船上遭遇海盜襲擊。面對海盜入侵,曾是軍人的冷鋒挺身而出,從游輪的甲板跳入海中,在水下赤手空拳與海盜展開殊死搏斗,打敗海盜,解救了整船人的生命。這凸顯了冷鋒作為超級英雄的能力,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氣概。之后,由于要為女友復仇,冷鋒踏上非洲的土地,卷入非洲國家叛亂之中。冷鋒原本可以安全撤離,但曾經身為軍人的經歷使他產生保護受難同胞的使命感。他孤身一人勇闖硝煙彌漫的戰場,到戰亂區解救即將被屠殺的同胞和難民,與雇傭軍和叛軍展開生死大戰,從而樹立了孤膽英雄的形象。由個人復仇到拯救同胞,冷鋒完成了個人英雄主義的升華。為正義而戰、為民族而戰、為國家而戰這些英雄主義的特征在冷鋒身上得以彰顯。驚險的打斗場面、重型武器的熟練使用、堅韌的意志力等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冷鋒作為新時代英雄的智勇雙全和堅韌不拔。新英雄冷鋒,喚起大眾深藏于心的英雄情結,引發大眾對具有正義、勇敢、犧牲等特質的英雄代表人物的呼喚,喚醒人們對具有社會責任感、國家使命感的英雄思想的認同。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對新時代新英雄的塑造是以強大的祖國為后盾的,冷鋒的義無反顧、奮勇前行是在祖國的支持下實施的。當英雄冷鋒面對蜂擁的敵軍、呼嘯的子彈、死亡的威脅時,來自祖國軍隊的炮彈呼嘯而至,準確地擊中敵軍,國家的強大讓英雄具有了時代自信與民族豪情等新英雄特質。2.對傳統英雄敘事視點的突破。電影的英雄主義敘事還體現在對傳統英雄敘事視點的突破上。《戰狼2》突破了傳統華語電影中民族悲情英雄的敘事視點,構建了新時代背景下能引發民族自豪感的新英雄敘事視點。在傳統的功夫電影中,電影中的英雄往往在近代中國的失敗和屈辱中奮起,飽含民族悲情。20世紀50年代,中國功夫電影迅速崛起。傳統功夫電影《精武門》《霍元甲》《黃飛鴻》等塑造了一批強身救國的英雄形象,這些傳統英雄背負著沉重的包袱,往往身處困境,通過武術較量獲得象征性的勝利,成為具有時代特征的悲情英雄。比如李小龍、李連杰、甄子丹等演員在電影領域的成功都離不開悲情英雄的塑造。他們演繹的英雄在國家積貧積弱的時代背景下,即使在武術上取勝也大多難逃死亡或隱姓埋名的命運,電影充滿了悲情與傷感。《戰狼2》中的英雄冷鋒則不需要背負傳統英雄的沉重包袱,他背靠世界新格局下日益強大的中國,擺脫了傳統功夫電影的悲情與傷感,展現了充滿民族自豪感的新英雄形象。其中“一朝是戰狼,終身是戰狼”的戰狼精神是新時代英雄的特質,面對受難的同胞與非洲難民,冷鋒義無反顧地伸出援手。與傳統悲情英雄的被動反抗不同,冷鋒更多是主動選擇保護。比如他所說的“我就是為他們而生的”,充分體現了時代英雄的豪情與自信。《戰狼2》新英雄敘事還體現在對新時代英雄群像的塑造上。當國家和同胞有需要時,我國的軍人總是義無反顧地站出來,牢記軍人的職責與使命,就如同電影里所說的“一朝是軍人,終身是軍人”。軍人的職責和使命在退役軍人冷鋒、何建國和海軍艦長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延續了革命英雄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他們以生命為人民保駕護航,體現了新時代新英雄群體的特質。

二、民族主義敘事

民族主義敘事是電影敘事的重要方式之一,“羅蘭•巴特在其名著《神話學》中對《巴黎競賽》雜志(ParisMatch)所做的分析或可作為一個例子,他為我們解讀民族主義敘事提供了一個有趣且重要的視角——視覺文化”[6]。民族主義研究學者安東尼•史密斯提出:“影視成為一種有效的工具,用于表現國家的文化政策以及那種影響千百萬人的民族理想……通過攝像機對獨特的民族風景、傳說與環境、歷史與現實重新創作,傳達一種民族個性意識。”[7]可見,民族主義敘事與電影的有效結合,使得民族想象共同體——國家形象變得鮮明直觀,成為國家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主義是強調民族獨特的歷史、文化、語言、價值、制度,維護民族的自治、統一和認同的情緒、學說、意識形態、政治原則或運動”[8]。民族主義是電影《戰狼2》的重要敘事元素,但電影中的民族主義與傳統近代民族主義的悲情不同,更多是對新時代背景下引發民族自豪感的新民族主義的敘寫。其主要體現在愛國主義精神與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的敘寫與展現上。1.愛國主義精神的彰顯。愛國主義是電影《戰狼2》的主基調,列寧說愛國主義是個人對祖國最深厚的感情,“中國的多民族統一國家的現實意味著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本質上就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中國民族主義的最高表現形式”[9]。《戰狼2》中的愛國主義敘寫主要表現在冷鋒的愛國形象刻畫與中國國旗和中國護照的特寫上。首先,對男主人公冷鋒的愛國形象刻畫。冷鋒是新時代中國國民形象的代表,他展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為了祖國和人民,冷鋒不惜一切代價甚至生命,去救助受困的華僑和中國工人,這種無畏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延續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當冷鋒和雇傭兵頭子“老爹”決戰,“老爹”使用卑鄙的手段將冷鋒壓制在身下。冷鋒命懸一線時,“老爹”以侮辱的言語“你們這些民族就是懦弱膽小,就該一輩子被欺壓”挑釁冷鋒。此時民族曾經的苦難、國家榮譽感激發了冷鋒的潛能,他奮起反抗,壓制“老爹”并給他重重一拳。這一拳打消中國百年的屈辱,打出國人的自信,也打出國人的赤誠愛國之心。其次,對國家象征符號——國旗和護照的特寫。冷鋒帶領國人在途經非洲硝煙彌漫、槍聲密集的交戰區無法通過時,他爬上車頭,丟掉槍支,化右臂為旗桿,充滿自信地高高舉起鮮艷的五星紅旗。交戰區的政府軍與反叛軍因此暫停交火,讓冷鋒帶領的中國車隊順利通過。國旗是國家的象征,隨著國家和民族的崛起,國旗成為新時代祖國強大的代名詞。中國國旗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力量,當國旗護佑人們走過炮火紛飛的交戰區的那一刻,觀眾們深刻體會到祖國強大給自己帶來的尊嚴、安全與自豪感。因此,當電影最后給出中國護照的特寫時,每一個中國觀眾火熱的愛國激情被激發了,這時的劇情凸顯了愛國主義精神,有些影院甚至出現觀眾全體站立一起唱國歌的感人場面。《戰狼2》通過國旗、護照等象征物激發民眾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可以說,這是電影通過愛國主義敘事,激發民眾對國家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2.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的體現。國際人道主義精神是《戰狼2》彰顯的主題之一,主要表現在國際人道主義援助與以人為本的精神上。國際人道主義援助是新民族主義內涵之一,《戰狼2》通過對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的敘寫,完成了新時代下國家新形象的塑造,從而激發民眾對國家的認同感。電影中中國派出以陳博士為首的醫療隊對非洲進行人道主義援助,對抗瘟疫。在戰亂與瘟疫蔓延的非洲,為了幫助非洲人民,以陳博士為首的醫療隊不僅以醫療技術提供幫助,甚至獻出生命,以生命譜寫了一曲國際人道主義的贊歌。自中非建交,中國給非洲提供了多方面的人道主義援助。電影中,非洲土地上有許多中國烈士的墓碑,這些烈士是中國派到非洲開展醫療、建筑等人道主義援助而不幸犧牲的英雄。電影通過墓志銘的方式傳達了中國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同時讓觀眾在滿懷對中國烈士的尊敬和感動的同時,涌現滿滿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獲得了非洲國家人民的認可與尊重。當冷鋒手舉五星紅旗通過非洲交戰區時,無論政府軍還是反叛軍都停止戰爭,讓中國車隊安全通過,這是中國推行國際人道主義援助在國際上特別是在非洲獲得尊重的體現。電影中國際人道主義精神還體現在影片打破國界,弘揚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上。主人公冷鋒在非洲淪陷區救助中國同胞時不忘救助非洲平民,這種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向觀眾傳達了一種超越民族與國家的大愛,這也是人類和平共處的大愛的體現。影片通過男主人公的價值取向進一步向觀眾傳遞了中國堅守的以人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體現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中承擔的責任與義務,還體現了中國在人類發展史上做出的努力與貢獻,進而樹立中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國際新形象。電影《戰狼2》通過英雄主義與民族主義的國家敘事,完成了影片講好中國故事中的講述什么的環節,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新時代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文藝作品,它點燃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觀眾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精神也得到洗禮與升華,可以說,《戰狼2》激發了觀眾強烈的愛國精神與民族自豪感。綜上所述,國家敘事法則的運用不僅為影視文藝作品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可供借鑒的視角與經驗,同時對新時代下國家形象的構建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趙銳 單位:凱里學院人文學院

查看全文

當展中國家的民族主義

[內容提要]90年代以來民族主義在發展中國家的復興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價值根源。民族主義內涵的維護民族權益、爭取民族自決的核心話語迎合了兩極格局解體后發展中國家擺脫困境的政治需求。發展中國家的民族主義實踐則表現為經濟民族主義、政治民族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等重點有別的形式。民族主義盡管是發展中國家基于現實做出的理性抉擇,但它不能做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長期主導價值。

[關鍵詞]發展中國家民族主義

世紀之交,回顧百年曲折的歷史進程,可以發現對國際格局影響最為深遠的全球性事件莫過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兩極格局的崩潰,有驚人相似的是,兩次事件導致了兩次大規模的民族主義浪潮。前者瓦解了殖民體系,導致一系列新興民族國家的增生;后者則使一些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走向分裂,并在局部地區造成了激烈的動蕩與沖突。

現代民族主義起源于17、18世紀的歐洲,已是學界不爭的事實。[1]而本世紀兩次民族主義浪潮的主體卻都是發展中國家,尤其是90年代以來的民族主義,還與強大的全球化趨勢相逆反。對此,人們自然會生發出這樣的疑問:它正常嗎?

正如吉登斯洞察的那樣: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必定聚集在話語意識和"活生生的經驗"之間的交叉地帶。[2]那么,在現代政治生活中,民族主義的話語意識到底是如何吸引了發展中國家?又是怎樣一些活生生的經驗使發展中國家與民族主義結下了不解之緣呢?

簡要考察民族主義的歷史發展就可以發現,歐洲的民族主義是在封建社會的母胎中孕育而來,是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發展合乎邏輯的原生物;而發展中國家的民族主義則是在反對歐洲和其他殖民大國統治的暴力斗爭中產生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前者的影響和派生物。但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民族主義一旦在發展中國家生根,就很容易滋長蔓延,贏得政治、文化精英和大眾的普遍認同。

查看全文

網絡民族主義探究論文

[摘要]近年來互聯網上興起了民族主義。網絡的直接表達功能和虛擬空間為表達民族主義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持。國際的強權與中國的崛起是民族主義興起的現實背景。網絡民族主義也是政策傾向與教育傳統的折射。

[關鍵詞]互聯網;民族主義;網民

近年來互聯網興起了民族主義。在2008年春少數藏獨分子企圖破壞奧運的騷亂中,西方媒體的歪曲和虛假報道遭到了中國網民大規模和猛烈的回擊,乃至出現了中國“新民族主義”(也稱“新愛國主義”)的驚呼。其實,自從互聯網在中國發展以來,網上的民族主義情緒一直比較濃烈。在一系列涉及中國的重大事件中,網絡上都毫無例外地掀起了民族主義的大潮。網絡上為什么會出現民族主義?這需要從技術、社會和政策等多方面進行解析。

一、網絡民族主義的技術基礎

網絡民族主義難以界定。在英語中,與網絡民族主義相對應的有webnationalism、e-nationalism、onlinenationalism、nationalismonthenet等[1]。但在中文里,網絡民族主義最直白的解釋無疑是“網絡+民族主義”的有機結合。毫無疑問,沒有網絡,也就無所謂網絡民族主義。因此,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是產生網絡民族主義的技術基礎。

網絡為民族主義的表達提供了新的途徑。過去,民族主義的言論只能通過報刊、電視等媒介表達。然而,這些媒介的容量是有限的,相應的話語權主要掌握在官方、社會上層和知識精英手中。普通民眾很少有公開表達的機會,甚至也缺乏相應表達的技能。因此,過去普通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很難用“言論”表達,只能偶爾用“行動”表達,諸如游行示威等,而且這些激烈的行動只能出現在很少的、特殊的時期。互聯網的發展擴展了民眾的話語權,為他們提供了直接、廉價和方便的表達途徑,從而使蘊藏在普通民眾之中的民族主義情緒得以通過網絡自主地表達出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