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國家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8 12:15: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民族國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民族國家

民族國家憲法產生論文

由國際憲法學協會(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ConstitutionalLaw)舉辦的第六屆世界憲法大會于2004年1月11日至17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亞哥舉行。來自六十二個國家近五百名代表出席了此次大會。此次大會是歷次世界憲法大會出席人數最多的。中國法學會派出了以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劉法合為團長、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莫紀宏為副團長的6名代表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出席了此次世界憲法大會。在國際憲法學協會舉行的第六屆理事會大會上,浦增元教授當選為國際憲法學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莫紀宏教授、董和平教授當選為國際憲法學協會理事。此次世界憲法大會的主題是“憲政:老概念、新世界”。大會組委會圍繞著此次大會的主題選擇了十幾個重要問題供與會者討論,其中大會分主題涉及到權利、國家、少數人以及土著民族,對民族國家憲法產生的來自外部的影響,表達自由、隱私權與因特網,人權與私法,自決權,社會和經濟權利,憲法、地方民主與代議制,公民的跨國權利,憲法制定的國際限制,憲法、法治與移民,憲法審查的模式比較,不成文憲法的規則與原則。大會還就國家的性質,變化中的憲法模式,憲法的制定、修改與民主以及實踐中的憲法的比較等主題進行了大會主題發言以及大會討論。與會者從各國憲政建設的實踐經驗出發,同時結合全球化給現代憲政所帶來的影響,對此次大會所組織的各項專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在許多問題上增加了相互了解,達成了一定的共識。中國代表團在大會上和小組會上積極參與討論,積極地向與會者介紹中國法制建設的成就和有關憲法修改的情況,受到了與會者的廣泛關注?,F就此次大會所討論的主要問題的有關學術觀點綜述如下:

一、對民族國家憲法產生的來自外部的影響

在過去的20世紀中,世界上大多數憲法都或多或少實質性地受到了其他國家憲法的影響。一些國家的憲法對于其他國家憲法,不論在價值觀念上,還是在制度設計等方面都起到了主導性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探討這種影響的性質以及其合理性,此次大會對影響民族國家憲法的外部因素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探討。

多數與會者承認,共同的法律習慣會影響民族國家的憲政。在歐洲,目前,憲法中的人權保護必須要根據外部的影響來進行。通常來說,來自憲法的外部影響首先影響的是憲法的制定過程;其次會涉及到憲法的改革;再次與日常的憲法解釋相關。目前主要發生在人權、法治領域。德國學者認為,對民族國家憲法的外部影響,在歐洲,20世紀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德國、意大利受法國的影響;第二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受共產主義憲法的影響;第三階段是歐盟法律的影響。美國學者指出,考慮這個問題首先要看個人因素,以美國為例,主要應當研究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個人的語言影響和知識背景。一般來說,在美國最高法院形成判決的過程中是缺少社會學影響的,在解釋憲法的過程中,憲法受到外部的影響是個性化的。意大利學者指出,不同國家的憲法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也是變動的,沒有固定和統一的模式。以意大利憲法和西班牙憲法為例,1947年意大利憲法確立了地區主義,吸收了1931年的西班牙的經驗,到1978年西班牙憲法又吸收了意大利的經驗。1978年西班牙憲法,受到了瑞士、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家憲法的影響。阿根廷學者指出,阿根廷憲法很顯然受到了美國憲法的影響,但是,并不意味著阿根廷憲法就要一字一句地學習美國。美國最高法院的一個判例所確立的原則,阿根廷最高法院并沒有完全學習。但是,阿根廷的行政法學者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如果憲法的結構學習了外國經驗,那么,解釋的方式也應當一樣,分權體制不可能通過另外一種途徑來進行解釋,否則就應當修改憲法。不過,阿根廷的憲法之父在考慮聯邦制度和單一制度的時候,沒有簡單地考慮這個問題,而是采取了折衷的辦法。包括允許省制定憲法;刑法、民法等由議會制定。采取了集中性的聯邦制度。所以說,對民族國家憲法的外部影響也不是絕對的,要有自己的特色。還有的與會者指出,對民族國家憲法的外部影響比較明顯的一般涉及到戰后重新制定的憲法,如二戰后德國、日本憲法,都明顯帶有占領憲法的特征。

關于對民族國家憲法的外部影響的性質和作用,一些與會者提出應當加以細化。外部影響的種類也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民族國家在制定和修改憲法的時候,會參照許多國家的憲法,因此,所謂的外部影響都是有所選擇的。此外,超國家組織的法律對成員國的憲法的限制不能視為一種正式意義上的外部影響,真正的外部影響應當是民族國家可以加以選擇和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加以吸收的。法國學者也強調,所有的憲法都應當發現一些新東西。一般來說,自由主義的憲法是憲法模式的基礎。總之,與會者認為,在認識外部影響的意義時,應當把主動吸收和被動接受這兩種形式區分開來。前者是在主權范圍內的,后者已經超出了主權的范圍。

二、公民的跨國權利

查看全文

新文學喚起民族國家精神食糧論文

摘要:晚清至“五四”新文學對“中國形象”的重塑,寄寓了現代中國人對建構與現代文明相吻合的新的民族國家的激情、想象、企盼和憂思,傳達出近代中國在駛入現代化發展軌道之后,渴望擺脫貧困,邁入富裕、富強、自由、先進的民族之林的心理欲求與“改造國民性,重鑄民族魂靈”的思想文化訴求。特別是“五四”新文學對“中國形象”的重塑歷程,既不像晚清那樣熱情沖動,也不像民國初期那樣憂傷哀婉,而是試圖在更為廣闊的現代性視野中,獲得對如何重塑“中國形象”現代性意義的建構。

[關鍵詞]晚清;“五四”新文學;中國形象;重塑

“鴉片戰爭”之后,中國進入了危機時代。曾在農耕文明時代創造過輝煌的古老中國,無論是從整體的綜合國力,還是在所展示的形象上,幾乎是一落千丈。如,劉鐵云在1903年發表于《繡像小說》半月刊上的《老殘游記》,就把大清帝國比作一艘行在“太平洋”上即將沉沒的“危船”,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曾樸的《孽?;ā芬惨浴俺陵憽钡囊庀?寓意晚清中國的衰敗。這種由衰退而帶來的“古老而又落后”的形象,一直纏繞在國人的心頭,形影相隨、揮之不去。晚清以降,“先進的中國人”就一直在思考如何重塑新“中國形象”的問題??梢哉f,自龔自珍發出“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吁以來,近代中國的先驅者們就一直在為新的國家形象定位。魏源撰寫的《海國圖志》,以介紹世界各國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文化和科學技術的方式喚起國人,興利除弊、師夷制夷、增強國力、重塑形象。黃遵憲在《己亥雜詩》中以歌詠工業文明象征——輪船火車、電話電報等方式,展開了對新民族國家的大膽想象。梁啟超在1902年發表的《新中國未來記》,更是鮮明地勾勒出了未來新中國形象的美好藍圖??梢哉f,晚清以降,對“中國形象”的重塑,寄寓了第一代“先進中國人”對建構與工業文明時代相吻合的新中國形象的激情、想象和企盼,同時從中也傳達出近代中國在被迫駛入現代化發展軌道之后,渴望擺脫貧困,邁入富裕、富強、自由、先進的民族之林的心理欲求。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后,晚清以來的這種重塑新民族國家形象的企盼和想象,在得到進一步強化的同時,也帶有一種對重塑新“中國形象”的現代憂思,凸顯出如何以反叛、批判的現代思想,建構與以自由為核心理念的現代文明相一致的新“中國形象”的思想和文化訴求。

晚清之后,分別在“道德”、“形上”和“存在”等層面出現的意義危機,作為一種失去依附和歸宿的精神迷失,開始在人們的心理上蔓延。從文學表意上來說,“先進的中國人”企盼在倡導“我手寫我口”的自由表達中,試圖謀求對“中國形象”進行新的定位,以喚起民族新生的主體自覺。假如說近代意義上的“國家”(State)定義及其形象,在中國古代社會還不是那么明晰,那么,自16世紀以后,在西方觀念中所形成的“國家”定義及其形象,在晚清便與中國傳統的“國家”(National)觀念和形象融為一體。張之洞在著名的《勸學篇》中,就提出了“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的主張。爾后,嚴復翻譯《天演論》,以“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進化理念,倡導國家的變革,以求古老中國的新生。以進化論所引發的近代“革命論”的思想,其直接的指向就是西式共和國的國家形象定位。梁啟超則更是通過文學想象的方式,提出了“對于中國國家新的風貌的想象”[1](P7)。出于對“暴力革命”的恐懼和對國家未來的執著,梁啟超大力闡揚西式的“革命”(Revolution),即主張以和平的、漸進的社會變革方式,獲得新的民族國家形象的定位。在《夏威夷游記》中,梁啟超提出“文界革命”、“詩界革命”主張,在后來提倡“小說界革命”中,則把“小說”(文學)的地位提高到了“新國”、“新民”、“新風尚”的層面,也即通過文學想象的方式,重塑新的“中國形象”,以展示被現代文明逐漸喚醒的族走向主體自覺的態勢。

晚清對“中國形象”重塑的文化訴求,在文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表現。1902年11月,梁啟超在日本橫濱新創刊的《新小說》雜志上發表了小說《新中國未來記》(只有五回,未完成)。這篇被稱為“中國早期的未來小說”,以寫實的方式展現了以“世博”①為代表的未來“中國形象”的想象。小說描述道:“孔子降生后二千五百一十三年……即西歷二千零六十二年”的“正月初一日”,中國民眾舉行維新五十周年大慶典,“其時正值萬國太平會議新成”,為此,梁啟超對上海世博會的設想也由此展開:“那時我國民決議在上海地方開設大博覽會,這博覽會卻不同尋常,不特陳設商務、工藝諸物品而已,乃至各種學問、宗教皆以此時開聯合大會?!痹谏虾Ee辦的世博會中,“各國專門名家大博士來集者不下數千人,各國大學學生來集者不下數萬人。處處有演說壇,日日開講論會,竟把偌大一個上海,連江北連吳淞口連崇明縣,都變作博覽會場了?!倍藭r,“全國教育會會長、文學大博士,孔子的旁支裔孫孔弘道老先生”,則在博覽會上“開設了《中國近六十年史》講座”,講述清末時期愛國志士黃克強等人的救國事跡②,并向世人描述未來中國新的形象和美好的未來。顯然,梁啟超在小說中所描述的“上海博覽會”,想象出各國專家學者、大學生數萬赴會的場景,所展示的也使他通過小說的虛構方式,實現融入世界的強國之夢。這種以“世博”為實指的想象方式,重塑“中國形象”的文學創作,在晚清文學界逐漸成為一種潮流。③

查看全文

民族國家戰略價值研究論文

本文討論全球化問題的政治維度。在國內學術用語中,“經濟全球化”是一個被普遍使用的概念,全球化問題的政治維度則多用“政治多極化”指稱之。筆者以為,“政治多極化”概念的邏輯前提是對現存主權國家框架的非批判性認可,但在全球化進程中,這個主權國家框架本身及其蘊含的原則恰恰是已經被置疑的東西,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有鑒于此,我將引入“全球治理”這個近年來國際學界常用的術語,并賦予其更嚴格的哲學人類學含義。政治哲學視野中的全球治理代表著一種新的人類文明觀,它的價值預設包含著對已經存在400年之久,既大大推進了文明世界的發展、又造成了當代文明諸多問題的主權國家原則的揚棄。

中國的民族國家戰略也是在現存主權國家框架內形成的。而且,作為一個有著雙重“身份”的大國(既擁有燦爛而漫長的前現代文明史,又曾在近代遭受列強欺侮),百年來中國人對民族國家的理解和民族國家戰略的實施打上了極其鮮明的時代烙印。那么,在世界正在發生急劇變化的今天,面向未來的中國民族國家戰略的價值前提應該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國國內的民主政治建設和中國參與全球治理之間的關系?如果我們對新的人類文明觀的界定是站得住腳的,中國作為民族國家的“外交”、“內政”政策又當作何調整?本文愿意就回答這些問題作出嘗試。

一、全球治理:政治哲學視野中的人類新文明觀

“全球治理”何以可能?根據何在?

俞可平曾把全球治理界定為“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各國公民為最大限度地增加共同利益而進行的民主協商和合作,其核心內容應當是健全和發展一整套維護全人類安全、和平、發展、福利、平等和人權的新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包括處理國際政治經濟問題的全球規則和制度?!弊鳛橐粋€描述性定義,這個界定還是比較準確而全面的。“治理”與“統治”不同,統治帶有強制特征,治理則更多地指某種協商活動;統治的主體只能是政府,治理的主體則帶有多元性(政府、非政府性民間組織、公民個人都可以成為協商主體)。治理又可分為“國內治理”和“全球治理”,“從某種意義上說,全球治理是國內治理在國際范圍中的延伸?!?/p>

最后這句引文顯然需要進一步討論。事實上,當我們談“國內治理”是一種治理時,我們已經預設了某種民主政體的存在。因為只有在公共權力和公民權利統一于一個政治架構時,非強制的、以參與為特征的協商機制才可能建立起來并發揮效用。同時還應指出,民主政治架構下的國內治理,并不排除強力的運用,只要這種運用符合一國公共利益的最高要求。“全球治理”就不同了。我們現在還沒有一個全球統一的公共權力機構,還沒有一個公共權力與公民權利相統一的全球政治架構;構成全球治理之國家角色的政府亦并不全是民主政府,這個事實意味著在以政府名義參與的全球治理活動中,政府的行動不一定代表該國公民的集體意志;更重要的是即便假設所有的國家都實行了民主政治,也并不必然意味著全球治理就會按照合乎人類理性的最高要求順利進行,因為國家利益和人類共同利益的可能沖突并沒有被消除。

查看全文

對沖基金、金融市場與民族國家

關于1997年以來的東亞金融危機,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其中不少包含了很強的感情色彩,例如“陰謀論”的指責,或者“全球化”的渲染。本文的目的,只是想回到經濟學的基本傳統中去,用樸素的、古典的經濟學方法去分析這一事件。這意味著,第一,本文認為這一事件中的所有當事人都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動;第二,這些行動的途徑和結果卻有可能不同;有些行動具有“以鄰為壑”的性質,以損害他人的方式為自己牟利,有些行動則有著雙贏的結果,當事各方皆大歡喜。

由于我們將不僅涉及一國內部的情況,也要涉及國與國的互動,所以我們有必要對這兩種情況作一區分。第一個區分是,在一國之內,是一個有政府的社會;而在國際上,由于不存在一個世界政府,眾多的民族國家實際上生存在一個無政府社會之中。第二個區分是,在一國之內,人民是可以自由遷徙的,而在國際上,人民是不能自由遷徙的。這兩種區分將會使同一種行為或政策,在國內和國際上帶來很不相同的結果。

自由主義經濟學強調的經濟自由,是遵循規則的經濟自由,它將那種“以鄰為壑”的行為排除在外,使得追逐自己利益的行動能夠增進社會的福利。迄今為止,這種規則只有在存在著一個政府的條件下,才能近似地實現。因此當我們討論國際問題時,我們顯然應該注意“自由”含義的變化。我們的目的,是探尋一條形成規則的道路,以使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行動達成互利的結果,否則損人利已的行動不僅導致不公正的財富分配,而且會與受害者的報復一起使全球(包括“以鄰為壑”者)的福利下降。

在這場危機的多種角色中,我們選擇了對沖基金、金融市場和民族國家作為主要的角色加以分析。有趣的是,這三個角色既是三種不同的制度,又代表了不同的人群。我們將在制度和人群的互動中展開對這場金融危機的探索。

一、民族國家與貨幣體系

一個貨幣體系就是一種制度,它作為一種公共物品由民族國家提供。民族國家不過是政府這種制度安排在當今世界中的具體形式。因為迄今為止政府提供保護的人群還是以歷史的、文化的、或生理的因素而劃分開來的。那么,為什么貨幣體系是一種與民族國家范圍相對應的公共物品,有什么因素阻止它成為一個世界一統的體系?在貨幣體系的運轉中,政府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查看全文

對沖基金、金融市場與民族國家

關于1997年以來的東亞金融危機,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其中不少包含了很強的感情色彩,例如“陰謀論”的指責,或者“全球化”的渲染。本文的目的,只是想回到經濟學的基本傳統中去,用樸素的、古典的經濟學方法去分析這一事件。這意味著,第一,本文認為這一事件中的所有當事人都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動;第二,這些行動的途徑和結果卻有可能不同;有些行動具有“以鄰為壑”的性質,以損害他人的方式為自己牟利,有些行動則有著雙贏的結果,當事各方皆大歡喜。

由于我們將不僅涉及一國內部的情況,也要涉及國與國的互動,所以我們有必要對這兩種情況作一區分。第一個區分是,在一國之內,是一個有政府的社會;而在國際上,由于不存在一個世界政府,眾多的民族國家實際上生存在一個無政府社會之中。第二個區分是,在一國之內,人民是可以自由遷徙的,而在國際上,人民是不能自由遷徙的。這兩種區分將會使同一種行為或政策,在國內和國際上帶來很不相同的結果。

自由主義經濟學強調的經濟自由,是遵循規則的經濟自由,它將那種“以鄰為壑”的行為排除在外,使得追逐自己利益的行動能夠增進社會的福利。迄今為止,這種規則只有在存在著一個政府的條件下,才能近似地實現。因此當我們討論國際問題時,我們顯然應該注意“自由”含義的變化。我們的目的,是探尋一條形成規則的道路,以使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行動達成互利的結果,否則損人利已的行動不僅導致不公正的財富分配,而且會與受害者的報復一起使全球(包括“以鄰為壑”者)的福利下降。

在這場危機的多種角色中,我們選擇了對沖基金、金融市場和民族國家作為主要的角色加以分析。有趣的是,這三個角色既是三種不同的制度,又代表了不同的人群。我們將在制度和人群的互動中展開對這場金融危機的探索。

一、民族國家與貨幣體系

一個貨幣體系就是一種制度,它作為一種公共物品由民族國家提供。民族國家不過是政府這種制度安排在當今世界中的具體形式。因為迄今為止政府提供保護的人群還是以歷史的、文化的、或生理的因素而劃分開來的。那么,為什么貨幣體系是一種與民族國家范圍相對應的公共物品,有什么因素阻止它成為一個世界一統的體系?在貨幣體系的運轉中,政府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查看全文

民族意識培養到民族國家建立探析論文

摘要:張君勱關于中國問題的思考首先是從對國人之民族意識善的考察入手的。他把民族意識的普遍缺乏視為國人思想上的最大缺陷,進而認定其為近代以來民族建國運動屢遭挫折的總根源。為此他提出了培養“中華新民族性”的命題,并在此一命題下提出了自己的具體構想,旨在通過國人的民族意識之培養,實現近代民族國家之建立。張的有關思考及其構想具有文化民族主義的特點,其民族國家的總體取向體現了近代民族主義的基本要求。其缺陷在于,在民族主義名義下提倡對現存國家的忠誠,民族主義易向國家主義滑落。

關鍵詞:天下觀念;民族意識;民族主義;民族國家

民族主義是人類社會進入近代以后的產物。作為一種與歐洲資產階級民族運動相伴而生并聯系在一起的進步社會思潮,民族主義反映了一種全新的政治信仰和價值觀念。它強調民族共同體的主體意識和集體歸屬感,強調個人對民族國家的自覺認同、高度忠誠與熱愛,因而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維護民族共同利益,促進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9世紀后期民族主義傳人中國,之后迅速彌漫開來,許多有志之士在其影響之下對中國問題展開了認真思考,并提出了種種旨在復興中華民族的方案。張君勱是一位虔誠的民族主義者,他的思想的所有方面都貫穿著民族主義的終極關懷;而他關于提高國人民族意識與建立民族國家的思考與見解,更是他的民族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這也使其具有了與眾不同的色彩。

張君勱關于中國問題的思考是從探討國人的民族意識人手的,這種探討使他注意到一個十分重要的現象,那就是長期以來,中國人普遍缺乏那種用以維系本民族共同體之精神生命的民族觀念或民族意識,以致身為中國人,卻“不能完全知道自己是中國人”。這是中國問題的癥結所在,也是張君勱民族主義關注的焦點之所在。

中國人為什么如此缺乏民族觀念,連自己是“中國人”都不太清楚?在張看來這主要是由歷史上占支配地位的“天下觀念”所造成的?!皫浊陙淼闹袊?,所以支配人心者,只是一個天下觀念”,致使“養成民族意識之環境,缺然不備”。

查看全文

民族國家主權權利與知識產權透析

摘要:經濟全球化推動了信息交流方式的變革,帶動了智力勞動成果物化形式的跨國界流通。根據一個民族國家法律取得的知識產權并不當然獲得另一民族國家的法律保護。知識產權嚴格的地域性特征源自民族國家的主權權利。國家主權的過度強調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知識產權的跨國保護。一國對知識產權客體的屬地管轄權與另一國對知識產權持有人的屬人管轄權,或者相反,彼此沖突,長期爭斗,必然耗損有限的國際公共資源。讓渡管轄權,協調管轄權的沖突必將實現知識產權跨國保護的宏大目標。

關鍵詞:民族國家;主權權利;知識產權;跨國保護

經濟全球化給人類生活帶來了積極的變化,使得原本在民族藩籬隔閡下的主權國家緊密聯系,使散居各地的人們建立起彼此互通有無的“地球村”。全球化引起了人們思維方式的變革,信息的瞬時傳播便利創新思想的相互借鑒,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仿制”、“貼牌”、“冒牌”甚至“抄襲”現象的泛濫。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社會若要合作保護知識產權必然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

經濟全球化給知識產權帶來的巨大變化隨處可見。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產權法伴隨經濟基礎的變化而呈現嬗變之勢。國際社會雖然缺乏國內那樣有組織的政府,缺乏對所有民族國家行使權威的超國家組織,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國際社會是有法律秩序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國際法律體系是一個松散的、碎片化的規則集合體,不過,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拓展,知識產權國際統一法運動不斷升級、政府間國際組織的相關立法運動正深入到國內立法活動的傳統領域。從知識產權的產生、效力到權利的期限,從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到超地域性、從知識產權的私權性、壟斷性到公益性、社會化,從純粹的私有財產權到與人類生命健康權的關聯關系,等等,凡是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都存在知識產權國際統一立法的痕跡。國際知識產權法軟性約束的形象正在被改觀。需要指出的是,傳統知識產權立法無法化解的三對矛盾:知識產權的地域性與普遍保護的需要、各民族國家知識產權立法的歧異與知識產權的有效性、屬地管轄權與屬人管轄權形成的主權沖突,均仍困擾著經濟全球化形勢下的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保護事業,其中以主權為最大桎梏。

一、屬地管轄權與知識產權保護

知識產權具有嚴格的地域性。根據一國法律創設的專利權、商標權與著作權并不當然在其他主權者領土上被承認為權利。這是主權在知識產權領域最常見的注解。主權原本是一個國家政治學概念。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一書中對主權的來源——公意——進行解說后,寫道:“主權既然不外是公意的運用,所以就永遠不能轉讓;并且主權者既然不過是一個集體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來代表自己;權力可以轉移,但是意志卻不可以轉移”。由此,我們將主權的特性之一概括為“主權不可轉讓”。在盧梭的著作里主權是對政府與人民關系的詮釋,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國際法上,主權是一個法律術語,是對并列存在的國家人格的高度抽象。所以,在國際法學者眼里主權對內是最高的、對外則是獨立的。在一國之內,主權所及之處,沒有較之更高的權威。主權對內、對外的兩個方面中,以對內的向度為我們考察的基礎。對于他國的知識產權在內國是否應當給予保護,需要求助于屬地管轄權。

查看全文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教學目標

關于“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一、知識與技能:

識記民族的基本含義、基本特征、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民族自治機關的主要自治權、我國的主要宗教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含義;理解社會主義制度下新型民族關系的建立、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個基本原則及其相互關系、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必要性;

二、過程與方法:

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說明我國處理民族關系三原則的正確性、根據我國國情和實踐說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正確性和優越性,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查看全文

歐盟研究論文

歐盟,人們似乎已經熟悉和更多的以多極世界的一極來看待它,然而歐盟又實實在在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中歐洲人從氏族、部落、城邦、王國、民族國家逐步演變為一個超越民族國家的區域性聯盟。雖然人們已經從歷史、地緣、經濟、政治、文化的角度對這個演進過程予以了廣泛關注,但還可以從人類學與民族學的角度,審視歐洲人從分散走向聯盟的步伐,分析歐盟的理念和民族國家所賦予它的權力,從而進一步認識歐盟。

首先是一種理想

歐盟是什么?歐盟的理念是什么?它的權力有多大?這是我們在談及歐盟這個話題時難以回避的問題。

可以比較肯定地說,歐洲聯盟首先是一種理想。大歐洲建設者的理想是結束千百年來各國的分裂,實現歐洲的統一,建立歐洲聯邦。歐洲共同體的創建者們從一開始便對傳統的民族國家持否定態度,他們提出的舒曼計劃宣告了一個新歐洲的誕生。半個世紀以來,歐洲一次次地向更高的整和層次邁進。

主導歐洲人從分散走向聯盟的觀念即所謂“歐盟的理念”,有人也稱之為歐洲觀念或歐洲主義。它是一種歐洲人處理民族國家關系問題的新觀念,主旨是告別傳統民族國家,不斷創新、不斷發展,構建聯盟大廈。

歐盟既不等同于歐洲政府,也不等同于歐洲大市場。它處在介于民族國家和國際組織之間的中間狀態,有人稱之為“似與不似間的矛盾統一體”。在歐盟條約的修訂、共同外交與安全等關于國家主權的重大問題上,政府間會議仍然發揮著主導作用。可以將歐盟機構視作一個現代國家的政府嗎?人們大多難以持肯定態度。政府間談判不能完全涵蓋歐盟政治的復雜性,也不意味著歐盟已經成為一個等同于國家政府的實體。

查看全文

世界民族主義新發展趨勢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民族;民族主義;國家

[論文內容摘要】冷戰以后民族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的復興是當今國際政治領域的一1、熱點問題,它對世界的發展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隨著和罩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全球一體化的加速,其消極作用顯而易見.危害極大。隨著全球化的進程,民族主義必將走向衰落.被保存各民族特色又促使各民族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的國際主義所代替。

一、民族主義的歷史由來

民族主義的興起是一個相對現代的現象。在人類文明社會之初,就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在許多古老文明中也逐漸孕育出了一種對民族歷史文化及其中蘊含的精神的認同和歸屬感,但是這種歸屬感一是集中于這些社會的上流階級之中,并沒有深人民族群體中;二是在封閉隔絕的傳統文明中,沒有對外交流和大規模的流動遷徒,就不會培養出真正的民族意識,民族主義也就無從談起。

民族主義的真正形成是在歐洲,可以追溯到九世紀,隨著查理曼帝國的分裂,使得一度以拉丁語為精英層書面語的西歐地區各種不同文化開始自我發現,從九世紀中期開始,隨著民族語言形成,民族意識和祖國意識逐漸凸現出來。

歐洲民族主義興起是和民族國家興起密不可分的。英王亨利八世擺脫羅馬天主教會中央神權的干涉,而建立由國王領導的英國圣公會國教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它在向神權權威挑戰的同時,也使民族主義思想深人人心。民族主義最早采取的是王權對抗神權方式,宣揚民族國家的王權至高無上,不容侵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