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筍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6 17:16:2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馬蹄筍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馬蹄筍

探究馬蹄筍豐產高效培植技術論文

摘要:介紹了馬蹄筍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主要包括選地整地、母竹選擇與種植、肥水管理、除草與松土、調整竹林結構與覆蓋保暖、病蟲害防治、采收與加工等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馬蹄筍;選地整地;種植;肥水管理;除草松土

永嘉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溫和,雨量充沛,是馬蹄筍自然分布的區域,具備發展馬蹄筍產業的優越自然條件。永嘉現有馬蹄筍基地1000hm2。通過多年的實踐和研究,該地已形成一套較成熟的馬蹄筍栽培技術,現介紹如下。

1選地整地

造林地選擇背風向陽、光照充足、坡度平緩、土層深厚肥沃、疏松透氣、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為宜,避開陡坡、高山風口及低洼積水、地下水位過低的地段。按株行距5m×5m的規格進行塊狀整地,穴的規格為100cm×100cm×40cm。

2母竹選擇與種植

查看全文

探索馬蹄筍高效豐產種植方法

摘要:介紹了馬蹄筍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主要包括選地整地、母竹選擇與種植、肥水管理、除草與松土、調整竹林結構與覆蓋保暖、病蟲害防治、采收與加工等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馬蹄筍;選地整地;種植;肥水管理;除草松土

永嘉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溫和,雨量充沛,是馬蹄筍自然分布的區域,具備發展馬蹄筍產業的優越自然條件。永嘉現有馬蹄筍基地1000hm2。通過多年的實踐和研究,該地已形成一套較成熟的馬蹄筍栽培技術,現介紹如下。

一、選地整地

造林地選擇背風向陽、光照充足、坡度平緩、土層深厚肥沃、疏松透氣、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為宜,避開陡坡、高山風口及低洼積水、地下水位過低的地段。按株行距5m×5m的規格進行塊狀整地,穴的規格為100cm×100cm×40cm。

二、母竹選擇與種植

查看全文

“農家樂”座談會發言

“農家樂”座談會發言

(2006年4月6日)

各位領導,各兄弟鄉鎮代表:

這次,縣里組織召開這個座談會,給我們就如何更好開發“農家樂”休閑游項目創造了學習的機會。我們昆陽鎮主要是來向各兄弟鄉鎮學習取經。下面我先介紹一下昆陽“農家樂”項目發展的一些情況。

一、昆陽鎮“農家樂”休閑游發展現狀

“農家樂”休閑游一般是以田園景觀和自然資源為依托,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風情生活,原創:經過規劃設計與開發建設,形成一個既有農業經營特色又有觀光旅游功能的區域。自2004年開始,我鎮開始注意利用本地的生態資源和旅游景觀資源,積極開發融“一產”與“三產”為一體的觀光休閑農家游項目,在素有“昆陽后花園”之稱的水亭辦事處后岙、城西蒙洋山、石塘溪岙等地創辦“農家樂”,目前,我鎮已有初顯規模的“農家樂”游點三個,為農業農村開辟出一條富有競爭力的且有明顯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的發展新路子。在開發“農家樂”休閑游項目上我們做法是:

查看全文

探討農業結構調整中的問題和對策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又發出一號文件,再一次表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和農民工作。我市農業經濟從年開始進行全面的調整和優化,至年農業生產結構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是和全國一樣,結構調整的進程比較緩慢,制約因素比較突出。本文試從我市七年來農業發展情況,圍繞結構調整作一些分析和探討,以供領導和農業農村工作者參考。

一、七年來我市農業結構調整情況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我市農產品供求逐漸進入買方市場,結束了長期以來供不應求的局面,糧食、生豬、柑桔等傳統和有地方特色的大宗農產品開始出現普遍的過剩,特別是年下半年農產品收購價格總水平首次出現下跌,與此同時,優質綠色農產品缺口很大,農業生產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年以來,我市貫徹實施《省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綱要》,及時調整農業發展策略,提出了種植業生產以經濟作物和商品糧為重點,引導農民發展高科技設施型栽培,種植名、特、優、新品種,做大做強做優比較優勢的產業和產品,形成富有特色的農業結構新格局的思路,相繼制訂了《市年種植業產業化發展規劃()》、《市特產產業化發展規劃(年)》、《市畜牧業產業化發展規劃(年)》三大規劃以及《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規劃(年)》,為我市農業產業化經營確定了整體發展方向。同時制定優惠政策措施,出臺了《扶農四十條》、委號《關于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見》等一系列具有具體扶持內容的文件和政策。于年進行了二輪承包,年開始調減了糧食種植和糧食定購任務,實行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農民有了更大的生產自主權,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年中央出臺“一號”文件,以實在、優惠的政策促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農業政策牽動農民的心,也直接體現農民的切身利益。一系列的政策得到了切實的貫徹和落實,我市農業生產完全體現了政策效應和宏觀調控目標,我市農業生產內部結構得到了較大的調整。年末的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在農民有了更大生產自主權的同時,早稻等一些效益比較低的農作物播種面積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至年我市早稻播種面積僅萬畝,比年下降了,種植業產值比重也一度下降到。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出臺以后,廣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高漲,效益農業發展與糧食生產得到“雙提升”。糧食生產成為今年農業生產的新亮點,糧食種植面積也得到了恢復性增長。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為萬畝,比上年增加了萬畝,增長了;糧食總產量達到萬噸,增長了,扭轉了我市連續年來糧食面積下降的趨勢。其中早稻播種面積為萬畝,比上年增加了萬畝,增幅達,居各縣市區之首。種植業產值比重也從年提高到。

二、我市農業結構調整的特點

查看全文

在全縣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全縣農村工作會議的“139富民攻堅計劃”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縣委十屆七次全會的總體部署,認真總結2005年我縣“三農”工作,部署2006年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正確分析我縣農業農村現狀,進一步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2005年,我們按照“兩個趨向”的要求,努力克服歷史罕見的多次強臺風災害、禽流感疫情、赤潮等眾多不利影響,農業和農村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1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54元,分別同比增長1.34%、10.7%。呈現出很多亮點:

農業生產方面,糧食生產面積穩中有升;林業生產態勢良好,馬蹄筍產值達9500萬元;畜牧業發展迅速,產值增長7.6個百分點;良種果園、茶園、蘑菇等特色產業發展成效明顯;漁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產業化經營方面,全年增加縣級龍頭企業14家,總數達59家,總資產規模達3.51億元,年產值4.923億元,年銷售總額6.87億元,帶動3萬多農戶發展。新發展農村合作社15家。引進了浙江一鳴乳業有限公司。組織參加了上海、杭州農產品展銷會,開展了南麂島大黃魚、馬蹄筍等特色農產品推介會。南麂島開發有限公司大黃魚被評為省名牌產品,星亮鴿業有限公司泰平王鴿蛋被評為市名牌產品,“雪雁”牌蘑菇、“雙蕾”牌鴿蛋、“長壽”牌吳茱萸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農村生產生活方面,積極實施“十百工程”,宋橋欄桿橋村、鄭樓鄭三村、昆陽前爿村被命名為省“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昆陽洋岙底村、鳳巢硐橋頭村、榆洋中鎮村被命名為市“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大力實施“鄉村康莊雙百工程”,投入1.92億元,改造通鄉公路102.7公里、通村公路路基445公里。完成城區片珊溪引供水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千里清水河道”工程,完成河道整治32公里。吳岙水庫完成投資100萬元,完成工程量的85%;蒼南水庫完成投資65萬元,完成總工程量的75%。修復臺毀水利設施374處。欠發達地區發展方面,制定出臺了“1+10”“富民攻堅計劃”政策意見、《平陽縣欠發達地區下山移民整體搬遷規劃(2005-2010)》,全年共新建、續建曉坑高堡、懷溪洋邊、鳳巢等移民點3個,實現下山移民665戶2167人。全年累計培訓農村勞動力16755人,轉移就業率達68.6%。農村社會保障建設方面,全縣農村共有5116戶7960人納入低保范圍,基本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認真做好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共投入資金1550萬元,改擴建、新建敬老院19所,入住農村“五保”老人1114人,集中供養率達到91%。

今年我縣“三農”工作還有著許多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是中央和省、市委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二是“兩個趨向”重要論斷經過一年多實踐,在全社會形成了共識,深入人心。三是省委、省政府我把縣列入欠發達地區優惠政策的享受范圍,這將對我縣“三農”工作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我們要抓住有利機遇,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

查看全文

昆陽鎮農業工作匯報材料

昆陽鎮農業工作匯報材料

昆陽鎮是平陽縣城,是全縣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全鎮現有個行政村,個居民區,萬人口,總面積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畝,其中水田面積畝,旱地面積畝。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億元,比上年增長;工農業總產值億元,同比增長;農業總產值萬元,同比增長;財政稅收億元,剔除本級歷年欠稅入庫部分,實際為億元,同比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元,比上年增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元。

今年以來,我鎮農業發展正處于一個十分重要的“爬坡”時期,面臨著農產品供求有關系發生根本變化的嚴峻考驗。今年以來,我們以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市縣農業農村工作精神,緊緊圍繞發展效益農業這個目標,重點突破農業產業化經營這一中心環節,按照貿工農一體色“龍型”經濟的要求,推進更大空間和更高層次上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了我鎮農業農村工作。

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情況

第一,大力扶持龍頭企業。

按照扶大扶強扶優的原則,放寬政策,傾斜資金,加強服務,進一步把我鎮的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現在,全鎮形成了五大農業龍頭企業,固定資產總額達到萬元,帶動農戶多戶,較好地支持了我鎮農業發展。(溫州市友田農業機械有限公司、平陽縣肉鴿良種場、平陽縣邦清肉兔養殖有限公司、平陽綠竹園馬蹄筍有限公司、仕福梅花鹿養殖有限公司)其中,溫州友田公司成立于年,是由久保田農業機械蘇州公司,溫州總股份制企業,該公司現有日本久保田聯合收割機臺,年收入萬元以上。該公司還走出溫州,前往山東、河南、江蘇、廣東等地開展經營,取得了更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保效益。

查看全文

農業工作匯報材料

昆陽鎮是平陽縣城,是全縣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全鎮現有72個行政村,12個居民區,11萬人口,總面積80.3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311畝,其中水田面積40519畝,旱地面積4132畝。2001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4.43億元,比上年增長11.77%;工農業總產值29.60億元,同比增長13%;農業總產值10694萬元,同比增長10.5;財政稅收1.6億元,剔除本級歷年欠稅入庫部分,實際為1.32億元,同比增長18.23%;農民人均純收入5520元,比上年增長4.9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260元。

今年以來,我鎮農業發展正處于一個十分重要的“爬坡”時期,面臨著農產品供求有關系發生根本變化的嚴峻考驗。今年以來,我們以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市縣農業農村工作精神,緊緊圍繞發展效益農業這個目標,重點突破農業產業化經營這一中心環節,按照貿工農一體色“龍型”經濟的要求,推進更大空間和更高層次上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了我鎮農業農村工作。

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情況

第一,大力扶持龍頭企業。

按照扶大扶強扶優的原則,放寬政策,傾斜資金,加強服務,進一步把我鎮的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現在,全鎮形成了五大農業龍頭企業,固定資產總額達到230萬元,帶動農戶1100多戶,較好地支持了我鎮農業發展。(溫州市友田農業機械有限公司、平陽縣肉鴿良種場、平陽縣邦清肉兔養殖有限公司、平陽綠竹園馬蹄筍有限公司、仕福梅花鹿養殖有限公司)其中,溫州友田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由久保田農業機械(蘇州)公司,溫州總股份制企業,該公司現有日本久保田聯合收割機11臺,年收入100萬元以上。該公司還走出溫州,前往山東、河南、江蘇、廣東等地開展經營,取得了更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保效益。

平陽縣肉鴿良種場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該場共有人員15人,其中高級副總師1人,獸醫師1人,管理人員1人,飼養人員12人。該場自1998年創辦以來,在縣委縣府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堅持科學進步,積極引進優良品種,試驗推廣新技術新成果,通過科學精心飼養,飼養效益明顯提高,現存籠種鴿8000多對,食用肉鴿5000多對,主要有美國王鴿、法國蒙丹、雜交王鴿等,該場不僅在幾年時間就實現上規模,上等級,而且迅速向周邊村鎮及外地推廣,發展養鴿專業戶57戶,推廣良種鴿1.7萬對,在昆陽萬全形成一個較大的肉鴿生產基地,真正起到“龍頭”帶動作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較好地經濟效益。

查看全文

政府班子工作總結

**鎮政府班子工作總結

**鎮本屆政府班子自2001年底任期以來,經屆中調整,現由xxx,xxx、xxx、xxx、xxx、xxx等組成。

五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鎮委的正確領導下,鎮政府班子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現代化山水文化縣城奮斗目標,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全面提升、全力爭先”為主題,深入實施“實力**、生態**、文化**、平安**”發展戰略,正確處理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風貌,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全鎮經濟社會各種事業取得了較快發展。2005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21.23億元,比2001年增長了42.27%,年均遞增9.21%;工業總產值42.53億元,比2001年增長了45.46%,年均遞增9.8%;財政收入3.48億元,比2001年增長了90.63%,年均遞增17.50%;外貿出口供貨值3.45億元,比2001年增長了566%,年均遞增160.6%;城鎮居民收入達到17716元,比2001年增長了22.82%,年均遞增5.27%;農民人均收入達到7958元,比2001年增長了38.70%,年均遞增8.52%。經濟綜合實力繼續位列溫州市三十強鎮、浙江省百強鄉鎮和全國千強鎮行列,獲得了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先進集體、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單位、省科普示范鎮、省教育強鎮、省體育先進鄉鎮、省衛生縣城、省扶助殘疾人就業先進單位、市四星級文明城鎮、市綜治和禁毒先進工作單位等榮譽稱號。

下面將五年來本屆政府工作總結如下:

一、堅持以素質提升為要求,建立了堅強有力的班子集體

在各項工作推進過程中,領導干部是決定因素,要求我們領導干部具有較強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工作能力。為此,我們從加強政府班子自身建設入手,不斷提高整體素質。

查看全文

優秀干部的事跡材料

*村作為*鄉唯一未脫貧的村,在短短一年里,先后修建機耕路5000多米,建造經濟竹園、果園800多畝,全村面貌煥然一新,路寬了,水清了,燈亮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全村脫貧致富目標不再遙遠。喜看眼前種種變化,“*”這名字也開始在村民們的內心深深扎根。

20*年10月,*作為林業局的干部下派到*鄉*村擔任第一書記。該村基礎設施條件差、群眾吃水難、行路難、村莊臟亂不堪,而且村兩委班子思想不統一、干群關系緊張、村務管理混亂。*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深感肩負的責任重大。

當務之急是必須把組織渙散的村兩委班子凝聚起來,必須把心存猜疑的村民重新團結起來。*決心以行動化解矛盾,用真情重新凝聚人心。*不停地走訪村里的老干部、老同志、困難戶,逐個與他們促膝談心,耐心細致地做村兩委班子成員的思想工作,一次又一次的交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肺腑之言打動了村兩委干部,村兩委班子再次坐到一起。村兩委思想統一后,*結合當地實際提出了《*村20*年發展建設項目規劃》和《*村20*—20*年發展規劃》等工作思路。

發展思路理清了,但工作仍難以開展。由于上屆村委沒有及時理清財務,村民對村兩委干部產生了猜疑,對村兩委信任度不高,缺乏發展的信心和動力。為了盡快爭取村民的支持,*白天忙著處理該村遺留的熱點、難點問題和建設項目的前期籌備工作,晚上忙著走訪老干部、老黨員和村民代表,就村財務清理征求各方意見,同時還多次找當事人談心、講政策、擺道理,做通他們的思想,并在鄉政府的支持下,召集村民代表重新核算村里每一筆帳目,一一公開。村財務的清理和公開,徹底消除村民心中的疑慮,使緊張的干群關系得到緩解,提高了村干部在村民中的信任度,同時,村民也深深感受到了*強烈的事業心和踏實的工作作風。

干群團結了,建設項目也明確了,改變*村面貌的時機成熟了。隨著修路、引水、造橋、建竹園等項目的相繼開工,*也更加忙碌了,起早摸黑。一邊組織發動村民開山、整地、運石、搞建設,一邊四處奔波聯系,爭取建設資金。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開展、如期完工,*在資金沒有到位的情況,不停與相關單位聯系,賒帳購買建設物資,并四處向自己的親戚、朋友借錢墊付項目建設費用。在*的真情感召下,*村的老老少少也都全力投入到改變山區面貌的建設來,眾志成城,義務投工投勞。雖然該村村民普遍都比較貧窮,但每人都自愿集資50元幫助解決建設項目資金緊缺問題。*村的群眾純樸善良和勤勞同樣深深打動*的心,為不辜負*村老少的厚望,*每天都在與時間賽跑,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八九點才回到*鄉駐地,一次一次放棄節假日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機會。

然而,從計劃到實踐,從實踐到成功,是一個多么艱難的歷程啊!正當*帶領村民忙于搞建設時,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打破*村的平靜。隨著外出返鄉人員的日益增多,*村的非典防疫任務也越來越重,*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他每天要安排半天時間,和駐村干部、鄉衛生院醫生、村兩委干部一起下村對外出返鄉人員進行體溫監測、登記,嚴防非典疫情輸入;另一方面*還要繼續組織村民搞項目建設,力保各項建設項目不因非典疫情而停工停建,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

查看全文

建立健全培訓就業機制    充分開發農村人力資源

為了充分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服務工作,@@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把加強農村勞務開發、優化農村就業結構、拓展農民增收空間,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籌城鄉發展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在開展農民工培訓與就業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探索,通過建立健全農村勞務開發五個機制,,逐步形成了“農民工+培訓基地+企業”的農民工培訓、就業“一體化”模式。2003年,全縣共開展培訓126期,培訓農民13200多人次,輸出勞務13.2萬人,勞務收入11多億元,今年上半年,全縣已經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6000多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人,比上年底增加1.8萬人,增長13.6%,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已在全縣范圍內全面有序地展開。概括我們的運作方式和基本作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建立政府統籌與市場運作相配套的長效機制

@@縣農村勞動力總數80萬余人,據測算,在現有生產力水平下,農林牧漁業需要的合理勞動力數為20萬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不充分,不僅成為農民增收的一道難題,而且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從2001年開始,縣委、市政府就通過不斷強化行政推動,把加強農村勞務開發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來抓、重要實事來辦。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度。成立了縣、鄉、村三級農村勞務開發工作機構,把農村勞務開發列入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進行督查、考核。縣、鄉兩級建立了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勞務開發工作。各相關部門和單位積極履行市農村勞務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合力推進農村勞務開發工作,注意總結和交流各地經驗,經常性召開農村勞務開發工作會議,不斷推動農村勞務開發工作上新水平。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統籌、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工作運行機制。

二是落實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先后出臺了《關于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及勞務輸出的工作意見》、《關于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和就業工作的意見》、《2003-2010年農村勞務開發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營造良好的政策條件;加大勞務開發資金投入,各級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安排勞務開發專項資金,有關單位統籌部分資金,專門用于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補助和勞務開發龍頭企業、重點鄉鎮的獎勵。

三是市場運作,培育勞務中介。在不斷強化行政推動的同時,積極培育勞務輸出市場主體,以彌補政府職能的不足。成立@@縣勞務輸出中心,同時在龍港等4個發達鄉鎮和12個省級欠發達鄉鎮成立勞務輸出管理服務站,實現了欠發達鄉鎮和發達鄉鎮在工作中互動與合作。按自愿、民主、平等、互助的原則,把從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教學機構、中介機構、用人企業等各種力量組織起來,實施統一的經營策略。通過勞務信息、技能培訓、職業推介、舉辦勞務供需見面會等方式,不斷增強對各種信息、各類資源的整合利用能力,提高勞務開發的組織化、社會化程度。自縣勞務輸出服務中心成立2年以來,共向欠發達鄉鎮傳遞用工崗位信息8000多個,成功推介用工2000多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