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5 10:32: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羅大佑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小議羅大佑歌詞制作
【內容摘要】:羅大佑被兩岸三地、海外華人譽為“歌壇教父”。世人欣賞羅大佑,多欣賞羅大佑的詞,多欣賞羅大佑那么多的形容詞,那么長的曲折復雜、奇妙連綴的長句。羅大佑自己曾說:“歌,是語言的花朵”,他的歌詞意象纏綿,充滿了詩的口感,他的歌詞新奇動聽而不流于膚淺,痛快淋漓而似若有失,批判深刻火辣而又實含真摯深沉之心。他在作品中關注社會、關懷人生,更是把知識分子式的思辨和社會批判開創性地引入到流行音樂創作領域,提升了流行音樂的思想性和文學性。
關鍵詞:羅大佑;歌詞創作;文學性;思想性。
羅大佑,1954年出生于中國臺灣,臺灣歌曲作家,歌手,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成名以來,在中國大陸和香港、臺灣地區及世界其他地區的華人群體中,一直擁有廣泛影響,有人稱羅大佑“壟斷”臺灣歌壇十幾年,是音樂天才。他于1988年獲得美國林肯表演中心和美國藝術中心聯合頒發的“亞洲杰出藝人獎”。他的主要作品有《亞細亞的孤兒》《未來的主人翁》《超級市民》《彈唱詞》《戀曲1980》《戀曲1990》《戀曲2000》《愛人同志》《海上花》《你的樣子》《追夢人》等160多首。
羅大佑作品的主題典型地表現了那時青年人的惶惑,焦慮,傷感。他對病態社會的無情鞭撻,顯示了對虛假丑惡的反叛、嘲諷和批判精神,同時也體現了歌手自己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嚴肅與通俗間,碰撞摸索的內在緊張與困惑。他被譽為臺灣歌壇的“黑色旋風”、現代社會的“手術解剖刀”。
羅大佑曾說:“歌,是語言的花朵”,了解羅大佑的朋友都知道,他對歌詞創作異常嚴謹,可以說有甚于旋律,有時候他的曲子出來了,填詞工作卻要耗上好幾年,幾乎每一首詞都是他精雕細刻的心血之作,假如結不出滿意的果實,他寧愿放棄填詞。因此,從歌詞上研究羅大佑,比在旋律上研究,會更接近羅大佑所思所想。
2005年,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南開大學教授陳洪主編的《大學語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把羅大佑的《現象七十二變》歌詞作為課文選入大學語文教材。出版方解釋說入選的原因是歌詞的遣詞用句很值得學生借鑒。《現象七十二變》列在新版《大學語文》的詩歌篇。在該篇《導語》中,編者認為:“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許就是明天的詩。以此審視,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義與價值。羅大佑這首歌的價值在于他唱出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海峽兩岸中國青年面臨社會轉型時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探索羅大佑的歌唱藝術
寫下這個題目自己也很困惑,不知道究竟想說什么意思,但是我卻堅定要寫下它。那是聽了《戀曲2000》以后。聽之前就有人認為這是羅大佑那么多年來最不濟的一個作品,第一遍聽果然與那么的意思,說不上是失望,而是有點失落,想羅大佑終于離我們遠去了,從此,或許我們再能回想起的只能是很多年前的青春和感動了。
但是感悟就在聽第三遍的時候,我忽然被那帶有異域風格的類似曼陀鈴的音色所吸引了,隨后就是大佑那嘶啞并顫抖的嗓音。
我承認在那一刻,我真的被他擊倒了,沒有一點退路。我一遍一遍地追尋著他,追尋著從年幼到成長以后的路。合唱的聲音飄過來,把那難言的壯麗推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我終于又更近地接近了羅大佑,接近了我們心里的從前和理想中的未來。
他說:“久違了千年即將醒的夢,古老的象個神話,我不能讓自己與千年掙扎,讓我揭曉這千年的回答,讓這戀曲有這種說法。”
羅大佑在成長,他的歌在成長,而我們也同樣,對于那樣一種從“童年”走過來的情懷,我們又何嘗不體會得清清楚楚?
談論羅大佑的歌聲
寫下這個題目自己也很困惑,不知道究竟想說什么意思,但是我卻堅定要寫下它。那是聽了《戀曲2000》以后。聽之前就有人認為這是羅大佑那么多年來最不濟的一個作品,第一遍聽果然與那么的意思,說不上是失望,而是有點失落,想羅大佑終于離我們遠去了,從此,或許我們再能回想起的只能是很多年前的青春和感動了。
但是感悟就在聽第三遍的時候,我忽然被那帶有異域風格的類似曼陀鈴的音色所吸引了,隨后就是大佑那嘶啞并顫抖的嗓音。
我承認在那一刻,我真的被他擊倒了,沒有一點退路。我一遍一遍地追尋著他,追尋著從年幼到成長以后的路。合唱的聲音飄過來,把那難言的壯麗推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我終于又更近地接近了羅大佑,接近了我們心里的從前和理想中的未來。
他說:“久違了千年即將醒的夢,古老的象個神話,我不能讓自己與千年掙扎,讓我揭曉這千年的回答,讓這戀曲有這種說法。”
羅大佑在成長,他的歌在成長,而我們也同樣,對于那樣一種從“童年”走過來的情懷,我們又何嘗不體會得清清楚楚?
音樂教學論文:羅大佑就是我們自己
寫下這個題目自己也很困惑,不知道究竟想說什么意思,但是我卻堅定要寫下它。那是聽了《戀曲2000》以后。聽之前就有人認為這是羅大佑那么多年來最不濟的一個作品,第一遍聽果然與那么的意思,說不上是失望,而是有點失落,想羅大佑終于離我們遠去了,從此,或許我們再能回想起的只能是很多年前的青春和感動了。
但是感悟就在聽第三遍的時候,我忽然被那帶有異域風格的類似曼陀鈴的音色所吸引了,隨后就是大佑那嘶啞并顫抖的嗓音。
我承認在那一刻,我真的被他擊倒了,沒有一點退路。我一遍一遍地追尋著他,追尋著從年幼到成長以后的路。合唱的聲音飄過來,把那難言的壯麗推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我終于又更近地接近了羅大佑,接近了我們心里的從前和理想中的未來。
他說:“久違了千年即將醒的夢,古老的象個神話,我不能讓自己與千年掙扎,讓我揭曉這千年的回答,讓這戀曲有這種說法。”
羅大佑在成長,他的歌在成長,而我們也同樣,對于那樣一種從“童年”走過來的情懷,我們又何嘗不體會得清清楚楚?
走進初春的感悟
隨著年齡的增長童年的痕跡被一點一點的磨平,嘴上說的不一定是心里想的,學會在復雜的社會中的處世真諦:沉默是金。也許保持一顆童心用一雙清澈的眼睛去看世界,風景會變得更美麗。
黃昏的太陽,潤潤的,紅得好媚,好溫柔。走在銀妝素裹里,滿眼是潔白。吹著冷風,沒來由的有了一絲清新的心情。想起首歌,“為你我受冷風吹”。其實也可以不必為誰,吹吹冷風,也是一樣良好的感覺。
我總希望自己可以活得很隨意。如果可以,真希望自己就永遠沉浸在一種縈繞如幻境般的現實中,讀著自己的哀傷和快樂,走路時就像在跳舞,開心時笑,難過時哭。但當過往的日子隨著昨日飄零的花瓣一同化作“春泥”時,內心的惆悵卻無法一同消去……
渴望生活能賜予一些平靜而溫暖的日子。就像風箏一樣,飄來飄去,就這么飄來飄去。飄來飄去,就是我的記憶,就是我的命運。放風箏的感覺,就好象對著一個遙遠的對象,遠遠地看著它,雖然距離很遠,但是心里總不至于絕望,因為你知道,自己手上握著這條線,就像是一種不斷的緣分,牽引著彼此。看著自己手中的風箏:“你所牽引的,是不是一個夢想?”
古人在月色之下賞雪,又有玉人相伴,再素手折梅。何等賞心悅目啊,是在看梅呢,還是看折梅的那一個人?千載之后的今天,你在哪里賞雪,又有何人相伴呢?
歲過的今天,仿佛感覺到春光的梨花就在漠漠春寒中綻放它的美麗。一樹梨花滿枝雪,雪白的梨花把整棵梨樹包裹得如同玉樹瓊枝般純潔無暇,散放著似有似無的芬芳飄灑每一條小路,飄進每一戶人家,使人仿佛感覺到置身于一個清涼世界。站在高處放眼望去,都可以看見家家戶戶的門前院內高高聳起一團潔白的瑞雪,調皮的孩子在樹下奔跑,一不小心,碰落的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雪白,如同天堂的落雪紛紛而下,讓人不禁懷念起過去那些純凈透明、一塵不染的童年。
學生學習動員大會工作講話
同學們:大家好!
在座的是我校九年級年級最好的學生。也是xx中學2009年中考的希望。我希望各位同學珍惜在xx中學中只有不到一年的學習時光,尊重老師的教誨、關心自己的名譽、關心自己的學習、關心自己的身體。學會與老師交流、學會很好的保護自己。
下面我想談一下學習:羅大佑有一首校園歌曲《童年》其中有這樣兩句我覺得寫的很貼切:只有在睡覺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只有在考試以后才知道該念的書還沒有念,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長大的童年。我們是過來人,所以很有同感,希望你們長大后不要吃后悔藥。老師在不在一個樣。所以,自覺性強,紀律性強,重點高中就會向你們招手。
存在不足大概有三個:一是自覺性差,老師在不在不一樣;好象學習是給別人學的。二是自我調節能力差,怕吃苦,一點彎轉不過來就放棄沒有下決心把不懂得問題搞懂把不會的多練幾遍要好強不落人后。三是偏科,可能是由于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的教學風格而導致偏科,這是十分可惜的現象。同學們喜歡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無可厚非,不好吃的東西可能正是你需要的,藥很苦,打針、手術都很疼,可是他要治病。我希望同學們一定要克服中學時期偏科毛病把總分搞上去,把名次搞上去,不能跟別人拉大距離。
如何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績呢。
一、是“勤”,“書山有路勤為徑”。每一次的第一名都是同學們用辛勤的汗水換回的。例如:同樣是“背”,但是有的同學只求能背出來,而有的同學一定要達到“快、熟、明”三種要求,所以往往要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
王小波的文化想象研究論文
摘要:本論文的主要內容是關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自從王小波逝世之后,他就被形塑成一種"自由/特立獨行[1]"的"知識分子"形象,這使他超離了作家的身份而具有文化(消費)符號層面的意義,這一部分我沒有把關注點設定在文學界和學術界[2]對王小波的論述上,而主要以《三聯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等為代表的都市文化報刊對王小波的評價與論述作為關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的關切點,具體操作是以它們對王小波逝世五周年的哀悼活動為解析的主要文本,重新坼解這些論述,可以看出都市文化的消費主體賦予了王小波"自由撰稿人"、"特立獨行的人生哲學的倡導者與實踐者"和"具有自由思想與獨立精神的知識分子"的文化想象,這也大致構成了"王小波"作為建構起來的文化符號在都市文化當中的所指涵義或另一種能指的滑動,通過這些論述可以從一個向度呈現出90年代文化圖景中關于"自由"、"獨立"和"知識分子"的文化想象的一種敘述,或者說這是一種為王小波這個流行符號展開除蔽/除魅的活動,使其獲得一種澄清的表達。
引言
王小波的"意外"逝世,成為這個文學越來越不具有轟動效應的時代里終于出現的一次"意外",我想這份意外的出現,是因為他的小說給不同層次的讀者帶來了不同的震驚與"文本的愉悅"[3],閱讀其作品獲得的是一種主體意義上的"快感",而這份快感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又由文本中所蘊涵的"欲望"構成[4]。當然,使其在文化層面上產生廣泛的影響,與他在報刊雜志上以專欄作家/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寫作的大量雜文/隨筆有關。
王小波屬于那種身前平寂,身后"熱鬧"的作家,當然,所謂平寂,并非真正的泥沉大海無人知曉,而是只局于有限的知識圈/批判界/文壇[5]。王小波生前在大陸只出版過一本書《黃金時代》(華夏出版社,1994年),當時并沒有引起轟動,并且也是在"他兩次榮獲世界華語文學界的重要獎項--臺灣聯合報系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第13屆和第16屆)"[6]和在香港已經公開出版《王二風流史》之后才出口轉內銷到大陸,使他的作品正式登陸于大陸文學界,這也充分說明人們對于王小波的理解和接受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滯后性,試想要不是《黃金時代》在臺灣《聯合報》上連載并得獎,他的小說在大陸不會那么快就得以傳播。不久,在由華夏出版社舉辦的一次關于王小波作品的討論活動中,討論者更多地把關注點集中在《黃金時代》的性描寫上,也就是把該小說放置在色情與非色情的道德主義的論述空間中展開。雖然文學解凍(新時期文學)之后,有許多小說觸及到一些性描寫,但還沒有像王小波這樣大膽而毫不隱諱自己的性興趣,并在小說中作性狂歡宣泄,這種對性器官、性行為、性快感的近乎白描式的展示在當時的文學界顯然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似乎有點低級趣味[7]。
但自從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心臟病突發意外逝世后,關于他的作品便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甚至突然成為了"都市文化"[8]的消費"經典"[9],這可以從"王小波熱"在圖書市場上的火爆看出,而且除了他的成名作、雜文集、早期作品、劇本外,連作者生前的照片,也成為書商們挖掘王小波的圖書資源之一[10]。可以說此時的王小波已經游離出自己的作品和作家身份,而成為一種可以充分被人們接受/誤讀的文化符號,并且是構造都市文化消費的一次成功的文化生產。
關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試論關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摘要:本論文的主要內容是關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自從王小波逝世之后,他就被形塑成一種"自由/特立獨行[1]"的"知識分子"形象,這使他超離了作家的身份而具有文化(消費)符號層面的意義,這一部分我沒有把關注點設定在文學界和學術界[2]對王小波的論述上,而主要以《三聯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等為代表的都市文化報刊對王小波的評價與論述作為關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的關切點,具體操作是以它們對王小波逝世五周年的哀悼活動為解析的主要文本,重新坼解這些論述,可以看出都市文化的消費主體賦予了王小波"自由撰稿人"、"特立獨行的人生哲學的倡導者與實踐者"和"具有自由思想與獨立精神的知識分子"的文化想象,這也大致構成了"王小波"作為建構起來的文化符號在都市文化當中的所指涵義或另一種能指的滑動,通過這些論述可以從一個向度呈現出90年代文化圖景中關于"自由"、"獨立"和"知識分子"的文化想象的一種敘述,或者說這是一種為王小波這個流行符號展開除蔽/除魅的活動,使其獲得一種澄清的表達。
引言
王小波的"意外"逝世,成為這個文學越來越不具有轟動效應的時代里終于出現的一次"意外",我想這份意外的出現,是因為他的小說給不同層次的讀者帶來了不同的震驚與"文本的愉悅"[3],閱讀其作品獲得的是一種主體意義上的"快感",而這份快感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又由文本中所蘊涵的"欲望"構成[4]。當然,使其在文化層面上產生廣泛的影響,與他在報刊雜志上以專欄作家/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寫作的大量雜文/隨筆有關。
王小波屬于那種身前平寂,身后"熱鬧"的作家,當然,所謂平寂,并非真正的泥沉大海無人知曉,而是只局于有限的知識圈/批判界/文壇[5]。王小波生前在大陸只出版過一本書《黃金時代》(華夏出版社,1994年),當時并沒有引起轟動,并且也是在"他兩次榮獲世界華語文學界的重要獎項--臺灣聯合報系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第13屆和第16屆)"[6]和在香港已經公開出版《王二風流史》之后才出口轉內銷到大陸,使他的作品正式登陸于大陸文學界,這也充分說明人們對于王小波的理解和接受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滯后性,試想要不是《黃金時代》在臺灣《聯合報》上連載并得獎,他的小說在大陸不會那么快就得以傳播。不久,在由華夏出版社舉辦的一次關于王小波作品的討論活動中,討論者更多地把關注點集中在《黃金時代》的性描寫上,也就是把該小說放置在色情與非色情的道德主義的論述空間中展開。雖然文學解凍(新時期文學)之后,有許多小說觸及到一些性描寫,但還沒有像王小波這樣大膽而毫不隱諱自己的性興趣,并在小說中作性狂歡宣泄,這種對性器官、性行為、性快感的近乎白描式的展示在當時的文學界顯然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似乎有點低級趣味[7]。
但自從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心臟病突發意外逝世后,關于他的作品便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甚至突然成為了"都市文化"[8]的消費"經典"[9],這可以從"王小波熱"在圖書市場上的火爆看出,而且除了他的成名作、雜文集、早期作品、劇本外,連作者生前的照片,也成為書商們挖掘王小波的圖書資源之一[10]。可以說此時的王小波已經游離出自己的作品和作家身份,而成為一種可以充分被人們接受/誤讀的文化符號,并且是構造都市文化消費的一次成功的文化生產。
關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鄉愁教學設計范文
一、教學目標:
1、把握詩歌的形象,領會其象征含義。
2、品味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3、領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1、誦讀詩歌,把握詩歌中出現的形象,領會象征含義。
新課程下班主任德育工作論文
畢業那一年,我被分配到南安的“五大山頭”之一的一所中學任教,接手初三年一個慢班的班主任,在第一次早讀我特意提早踏進教室時,看到大部分學生已經坐在教室里了,我露出了微笑,心中感’慨:多么純樸的學生,雖然是慢班可也不賴,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我發現很多學生雖然坐在位置上,可是根本沒在看書,有的就呆呆地坐著,個別學生甚至書本都沒翻開,另外,直到早讀快結束時,還有一個男同學還未出現,這男生叫郭明,剛開始那兩周,每夭早上都遲到,學習缺乏主動,上課一直不敢發言,不愿讀書,我批評教育了好多次,效果欠佳。我對他的情況了解不多,只知道他父母長年都不在家,家里只有一個老奶奶。于是在一次下午放學后,我讓他帶路,去他家中家訪,詳細了解一下他家的情況。我的摩托車隨著他的自行車在鄉路上七彎八拐,時值深秋,山區的夜晚比較冷,又下了多夭的連陰雨,霧霆籠罩著大地,郭明自行車踩得飛快,終于到了郭明家,應該說是他奶奶家。我一看時間:夭,用這么快的速度還花了整整45分鐘時間。映入眼簾的是一幢普通的一層磚房,沒有裝修,外面裸露著紅磚,見不到裊裊炊煙。只有里間的房屋里透出些昏暗的燈光。郭明停好自行車后趕快進去,我跟著他進到里間,只見一位老婦躺在床上,看到我進來,她慌忙掙扎著要起身迎我坐下,我趕緊過去扶著她,須臾的客套,我們便將談話切入主題。“郭明是個很聽話的孩子,但就是學習缺乏主動,上課一直不敢發言,不愿讀書,不愛和同學們一起玩耍,”“所以,我想通過家訪對他有所了解,以便他真正進入學習的狀態。”
“真的是很感謝老師對我家孩子的關心,其實,我們做家長的一直都擔心這孩子的學習,也作了好多努力,但你看看我們這條件,沒辦法,苦了這孩子呀!”孩子的奶奶眼里流露出感激和無助。通過交談,我才了解到,原來從小郭明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他由爺爺奶奶撫養。小的時候,日子雖然清苦,但還算平穩。隨著他的長大,爺爺奶奶年歲漸高。一場大病,奪去了爺爺的生命,也使得年邁的奶奶長年臥病在床,家里也欠了好多債務,留郭明在家照顧年邁的奶奶,每夭早上他只能自己起床做早飯,然后才上學,到了學校已近上課的時間了。臨走的時候,我拍拍郭明稚嫩的肩膀,頗為感慨地說:“老師也不知道你有這樣的苦衷,以后如此有什么困難和老師說,好嗎?老師愿意和你在一起。”郭明一向不馴的眼光里變得柔和了,隱約有那么一絲的淚光。從那以后,有什么事,我不再責備他,有事無事地詢問他:奶奶身體可好呀?早上有沒有吃飯呀?今夭夭氣冷,要多穿衣服……在學習上讓成績好的同學多幫助他。郭明也象變了一個人似的,上課不再遲到,還經常幫助其他的同學,成績也有了進步。在班級里,留守學生幾乎占了一半。這些留守學生大部分的成績太差,根本沒有學習的意識,而且行為習’度也差,整夭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更重要的是爺爺奶奶溺愛孫子,隨便給錢,好幾個孩子迷上網吧。留守兒童中的女孩子,學習還行,可就是性格內向,不會與人溝通,不善與人交流,脾氣暴躁,監護人或老師一說,眼淚就直往下流。隨著郭明的改變,其他的調皮的同學似乎也被他所感染,整個班級的紀律、成績也比以前好了許多。看到這樣的情景,我的心情好了許多,工作也輕松了許多。
沒有這次家訪,我不會了解到看似無可救的孩子其實竟然有著那么一顆渴盼的心。我很難想像如果我沒我的改變,如果我失望地放棄他,那么郭明現在會是什么樣子。是呀,熱愛孩子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熱愛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孩子的教育工作說到底是一個愛的工作。但僅僅停留在愛上是不夠的,愛要在心理上與孩子相容,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這種修養是師德的“調節器”和“控制閥”,是教師必備的心理品質,教師與孩子的關系從本質上是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關系,對未成年人要允許其犯錯誤,教師要循循善誘,不能操之過急。崇高的精神境界決定教師要具有寬廣的心胸,不在孩子面前計較個人的尊嚴和得失。由于孩子幼稚、不成熟,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常常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有時是教師意想不到的。我們對于犯了錯誤的孩子,應以寬容的態度對待。愛因斯坦就曾說過:“善于寬容也是教育修養的感情問題。”寬容之中蘊含著了解、信任,表明了教育者對自己教育對象積累了足夠的信心,也滲透了一種對事業、對孩子的誠摯的熱愛。愛要做到心理相容,還要理解孩子,理解也是一種師愛。教師要把孩子看作一個有思考能力的人,有發展潛力的人,而不是老師施愛的被動對象。當老師把孩子當成教育的主體用贊賞的眼光去看他們時,就會發現他們都有可愛之處,你不會不去愛他們。在農村里,還有這樣的一個個“郭明”。家境貧窮其實不是孩子健康成長真正的障礙,孩子真正更需要的是心靈停泊的港灣。我們應該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祖國的花朵含飽待放。現在,留守兒童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像我所在的鄉鎮,全鎮沒有一個像樣的產業,75%以上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雖然同處在改革開放的最前沿,但很多學生缺少父母在他們身邊的監督、教育。“除了同情,我還能做些什么?”—我在不停地拷問著自己過去的言行,拷問著自己的將來,拷問著自己的良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只能用心去給這些孩子們多一些關愛,給她們心靈的枯燈加一點點油,也許我只能如此,但是,我會做得更好,盡力幫助這樣的學生順利的完成學業,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正如臺灣的音樂人羅大佑的那首《野百合也有春夭》中所唱的:別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夭,而我們教師就要做那喚醒野百合的春風,這春風里包含著愛,包含著寬容。
“沒有愛的教育將會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樣。”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教師無私奉獻的典范。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過:“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冰心也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因為師愛是理智和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我們的愛不會付之東流,我們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講臺成就國家棟梁,一尺教鞭結出夭下桃李。在乎每個學生,讓批評變成甘甜;在乎每個學生,讓懲罰播種召喚;在乎每個學生,讓錯誤綻放美麗;在乎每個學生,讓人人成為唯一。
作者:陳體亮單位:福建泉州南安詩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