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8 15:50: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聚落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我國傳統聚落模式思索

傳統聚落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其間經歷了漫長和復雜的蛻變過程,得以形成獨特的地域文化與聚落景觀,不僅充分展示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還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與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空間,其內斂、樸實、人性化的特征,均是當代城鎮缺失和需要吸收借鑒的地方。

1傳統聚落特征分析

1.1自然生態特征

1.1.1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傳統聚落擅長利用地形、地物,故而聚落多因地制宜,空間布局不拘形式,格局自由,由此成就了順應山勢的山地城鎮、臨水跨溪的沿江城鎮,這一獨特的聚落景觀。石柱西沱就是山地城鎮的典型代表,整個城鎮順應山勢,從江邊垂直向上攀巖,建筑亦沿千步云梯爬沿而建,整個城鎮契合地形高低起伏,與自然完美結合。

1.1.2契合環境,彰顯人性。傳統聚落十分重視對周邊自然環境的保護和利用,借助聚落選址、空間布局、建筑形制以及建筑材料等與地方環境緊密銜接,求得和諧統一。如我國南方地區建筑普遍小巧宜人、姿態輕盈,屋檐出挑深遠,不僅適應了多雨、炎熱的氣候特點,也與南方人細膩、內斂的個性特征相得益彰,展示出聚落人性化的特點。

1.1.3效法自然,渾然天成。傳統聚落在長期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形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傳統習俗,故而聚落多就地取材,巧用自然。如西南山區,盛產石材、木材等資源,故而城鎮多以干闌式木結構和羌族石砌建筑群為主;閩西、閩南等地,由于采石用土較為方便,于是呈現出大批方形或圓形的土樓建筑群。由于受資源條件的制約,各地表現出不同的地域風格,但均與自然環境緊密銜接,表現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大有“宛若天生、渾然天成”之感。

查看全文

中國傳統聚落營造思想漫談

關鍵詞:傳統聚落;聚落景觀;宗族意識

摘要:深入解析了中國傳統聚落所具有的自然生態特征、景觀特征,旨在研究其背后的思想文化根源,希望借此能對現代村鎮的建設活動有一定的啟發和指導作用。

傳統聚落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其間經歷了漫長和復雜的蛻變過程,得以形成獨特的地域文化與聚落景觀,不僅充分展示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還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與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空間,其內斂、樸實、人性化的特征,均是當代城鎮缺失和需要吸收借鑒的地方。

1傳統聚落特征分析

1.1自然生態特征

1.1.1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傳統聚落擅長利用地形、地物,故而聚落多因地制宜,空間布局不拘形式,格局自由,由此成就了順應山勢的山地城鎮、臨水跨溪的沿江城鎮,這一獨特的聚落景觀。石柱西沱就是山地城鎮的典型代表,整個城鎮順應山勢,從江邊垂直向上攀巖,建筑亦沿千步云梯爬沿而建,整個城鎮契合地形高低起伏,與自然完美結合。

查看全文

塘溪聚落建筑文化探究

摘 要:本文通過探析福建省泉州市岵山鎮塘溪傳統聚落的建筑文化與聚落形態特征,從實地調研,理論研究與規劃方案方法框架中,論述塘溪聚落的社會形態,村落布局特征,建筑特色以及細部裝飾等方面,并對傳統聚落的理論和實踐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期望能夠從中得到啟發,為今天的創作提供可以借鑒的思路。

關鍵詞:傳統聚落;建筑文化;鄉土建筑

1引言

塘溪村傳統聚落是閩南地區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村落之一,已列入第二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塘溪村位于岵山鎮西南角,地勢西高東低(圖1)。塘溪古聚落空間格局完整,有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聞名閩南,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具有精美石雕、磚雕、木雕、泥雕的李家大院——福興堂;有至今仍保存完好,全部石砌的清代炮樓;有富麗堂皇千年古佛廟——西陵宮、三清宮;有50多座古色古香的百年古民居;有一百多株百年以上的荔枝樹;有元明時期留下的古寨——吳坂寨;是研究閩南地區豐富多樣的建筑藝術寶庫。此外,塘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遺存豐富,保護完整,反映了居住、祭祀等各方面的人文內涵和地方文化傳統。

2塘溪聚落的社會文化表征

2.1耕讀傳家

查看全文

農村聚落形態發展與變遷分析

摘要:人類歷史有其自身的發展歷程,農村聚落形態也有其不斷變遷發展的過程,農村聚落形態作為一個比較脆弱的形式存在,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常面臨毀滅性的破壞,與其重新整合。本文以高碑店地區歷史發展為研究,通過不同經濟時期社會現狀探究農村聚落形態的變遷與發展,從而映射出整個華北平原地區農村聚落形態的變遷。

關鍵詞:農村聚落;形態;經濟時期;破壞;整合

高碑店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母系氏族社會時期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秦代,高碑店屬廣陽郡。戰國時期,高碑店市境內為燕國督亢地。高碑店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北京西南部,地處北京、天津、保定三角腹地,環首都京津經濟圈,是京南保北重要的工業城市。高碑店市隸屬保定市[1]。

一、自然經濟時期

早期人類社會由于生產力低下,人們無暇顧及除生命之外的東西,居無定所,并不能形成穩定的聚落形態。伴隨著社會發展種植業、畜牧業的興起,原有的氏族部落逐漸被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形態所取代,傳統農業和家庭手工業成為自然經濟的首要經濟形勢。以傳統手工業和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基本上貫穿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整個時期,中間也有資本主義萌芽的興起,但并沒有決定作用[2]。高碑店在這種小農經濟發展發展模式下,受到生產力和耕作的影響,大多數以血緣和親緣相結合形成宗族聚落形式,所形成的的聚落形態比較團結牢靠,各個農村聚落間的交往相對較少,主要是內部之間的聯系,但每個聚落的各種特征趨向于一致,功能、結構、布局基本相同,在鄉村聚落的形態整體上看基本上是由一個個大體相似的自然聚落分布形成。由于自然經濟條件下,農村聚落的影響受多方面影響,如自然災害,戰爭等。村莊聚落形態總會受到致命性的打擊破壞,自然經濟的社會背景下,高碑店地區根據縣志及其相關文獻記載,因為所屬地區戰略位置的重要性,總是面對聚落形態的破壞,和從新整合。早期社會實行井田制的土地法則,“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酇,五酇為鄙,五鄙為縣”具有嚴格的劃分,農村聚落形態也呈現嚴格的幾何形態存在,井田制的存在一定情況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但后期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由于人口增加,聚落形態已經開始打破以前的嚴謹規矩的布局。自秦漢以來,三國魏晉南北朝,高碑店地區地處燕趙督坑之地,連年戰爭不斷,農村聚落破壞,與重新整合不斷。“人庶流迸,家戶且盡”“戎翟及于中國,宗廟焚為灰燼,千里無煙爨之氣,華夏無冠帶之人,充分反應了這一時期農村聚落的毀滅性的打擊。但因為這樣所以形成了獨特的鄉村聚落形式,或是自成一體的防衛與監控體系的里,每個里都由壕溝、土墻環繞。或是“塢壁”,據《三國志•鄭渾傳》“入魏郡界,村落齊整如一”主要用于農村聚落居民自保,由此許多高碑店地區鄉村的名字以“營”“屯”“莊”命名。具有較強的軍事色彩[3]。

二、商品經濟初步發展時期

查看全文

我國傳統聚落模式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傳統聚落;聚落景觀;宗族意識

論文摘要:深入解析了中國傳統聚落所具有的自然生態特征、景觀特征,旨在研究其背后的思想文化根源,希望借此能對現代村鎮的建設活動有一定的啟發和指導作用。

傳統聚落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其間經歷了漫長和復雜的蛻變過程,得以形成獨特的地域文化與聚落景觀,不僅充分展示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還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與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空間,其內斂、樸實、人性化的特征,均是當代城鎮缺失和需要吸收借鑒的地方。

1傳統聚落特征分析

1.1自然生態特征

1.1.1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傳統聚落擅長利用地形、地物,故而聚落多因地制宜,空間布局不拘形式,格局自由,由此成就了順應山勢的山地城鎮、臨水跨溪的沿江城鎮,這一獨特的聚落景觀。石柱西沱就是山地城鎮的典型代表,整個城鎮順應山勢,從江邊垂直向上攀巖,建筑亦沿千步云梯爬沿而建,整個城鎮契合地形高低起伏,與自然完美結合。

查看全文

鄉村聚落景觀規劃設計研究

鄉村聚落是指鄉村居民生產和生活的聚居點,包括居住的房屋建筑,以及與居民生活相關的道路、綠化、公共活動空間等生活設施和農田、水利等生產設施。包括自然村和集鎮[1]。鄉村聚落景觀是以農業為主,在自然環境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以人為核心的自然、經濟、社會復合生態系統[2]。鄉村聚落景觀從系統論的角度來講,鄉村聚落景觀包含區域鄉村聚落景觀、中心鄉村區域景觀、群體鄉村聚落景觀和單個鄉村聚落景觀,如果把每個層次看作一個系統,鄉村聚落景觀系統就是包括4個體系在內的景觀大系統[4]。每個系統又都是由自然、經濟、社會等子系統構成。本文以村莊聚落景觀為研究重點,在現場調查和資料收集的的基礎上,以單個鄉村聚落景觀為例,實現鄉村聚落景觀規劃設計。

1晉南地區鄉村聚落景觀概況

1.1研究區域概況。晉南地區位于山西的南部,地形復雜,山垣渠灘眾多,東有太岳山,西有呂梁山,南部是中條山,三山圍繞形成了臨汾、運城盆地,從中條山以南到黃河岸邊是一面陽坡,南北距離25km,海拔都在1000m以上,垂直差異相差500m,形成了典型的黃土高原坡地地形,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溫相對比較高,海拔垂直變化比較大,使植被呈現出多樣性和差異性,是山西省南部屏障。晉南地區特殊的地形地貌,使晉南地區鄉村聚落分布多樣化[4]。區域內,人口眾多,土地狹小,男耕女織,居民安居樂業,院落形式深受中國封建禮制思想的影響,尊卑有序,主次分明,長尊幼卑、男尊女卑,嫡尊庶卑,點燃了農耕文化的第一把火,形成了中華文明的核心區域之一。1.2晉南地區村莊聚落景觀特征信息收集。本次調研的對象沒有選擇遙遠的山區,在村落的選擇上,主要考慮以農業為主,部分臨近城市近郊以加工業、旅游業為主、經濟水平中等的鄉村。通過對晉南地區鄉村的考察,選取3個典型自然村聚落作為研究的對象,分別為運城北部芮城縣古魏鎮新村、運城中南部鹽湖區龍居鎮雷家坡、運城南部稷山縣稷峰鎮加莊。通過發放120份問卷,每個村入戶發30份,得到有效問卷109份,問卷有效率為90.8%。調研的村莊所在區域地勢平坦,農業景觀豐富,主要種植玉米、小麥、蘋果、柿樹、核桃、桃等,形成農田采摘景觀風貌。村莊布局與地貌特征相適應,平原地區村莊較為集中,由于冬季寒冷干燥,西北風盛行,再加上家族實力雄厚,人口眾多,形成了若干大院組成的血緣聚落,3個鄉村的院落均為典型的“窄四合院”,宅院坐南朝北,院落一般由正房、東西廂房、南房、大門、圍墻、庭院等構成。院墻厚重,多采用硬山磚瓦結構,平面布局上形成了“一”字形、“L”型、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加莊和雷家坡的院落多為“一”字形、“L”型,院落比較方正,新村為狹長的三合院或四合院,是家庭共同聚集和活動的中心,體現封建大家族等級理念和宗族血緣關系。這種思想影響著村莊的聚落布局,使村莊整體建筑在形式上比較統一。

2村莊聚落景觀規劃設計———以新村為例

2.1村莊整體布局設計。新村位于運城市南部芮城縣,距離古魏鎮4km,鄉村聚落的院落布局采取集中布局的形式,方便村民集中生活,促進鄉村鄰里關系的和諧發展。村內道路采用網格式布局,道路的布局依據新村現有院落的布局形式,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建道路,聯系各個住宅小團體。2.2公共空間設計。芮城縣新村的公共空間,基本是由圍墻而界定的,對于鄉村公共空間,在節慶、社戲或祭祀等活動時,利用率比較高,而平時人們不愿意在這種場合過多停留,更多愿意在附近村民門前或者是開闊的地方進行交流活動。所以在設計時,主要考慮以下2點:2.2.1考慮不同年齡段人的使用需求,增設娛樂設施,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鄉村老齡化人口比較嚴重,許多年輕人外出打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在鄉村。鄉村的娛樂活動比較少,在公共空間的規劃設計上,增加一些服務設施,如乒乓球場、籃球場、門球、健身器材等娛樂活動設施。2.2.2根據需求層次理論,結合居民房屋改造,開辟新的活動場所。由于晉南地區鄉村公共空間不足的限制,根據場地的條件和鄉民的意愿,挑選若干位置較為開闊、人流較多的地方,在自愿的前提下,結合村民房屋的改建,修建鄉村俱樂部,室內外結合的文藝表演等場所。2.3基礎設施規劃。新村現狀給水管網是近幾年逐步新建的,目前使用良好。近期不做大的調整,遠期結合鄉村建設進行改造與建設。在規劃鄉村新的給水管網時,結合村內道路進行規劃布局,供水主干管網應該沿鄉村主要干道進行直埋鋪設,主干管在鄉村內部呈支狀布置。排水設施采用“雨污分流”的方法,雨水主要是經過雨水花園的處理后排入鄉村排水渠中;對污水的處理主要是經過家庭污水池的凈化后,再排入鄉村排水渠道中,最終流入鄉村集體污水處理池中,集中處理后用于農田的灌溉。新村公共廁所的規劃共有3處:1處為改建,2處為新建,改建廁所位于村委會廣場,2處新建位于鄉村綜合服務區和老年健身活動區。每處占地30m2。2.4院落設計。通過對芮城新村院落立面材質的分析,針對芮城新村現代的院落,在原有的“窄四合院”的基礎上,設計中庭式的院落,總結設計出3個院落類型:一是外清水磚,內瓷磚庭院;二是清水磚庭院;三是外水泥砂漿,內瓷磚庭院。三者共同的特點是對房屋正房的側立面瓷磚不做大規模的改變,增加了磚材料的窗下墻和女兒墻,建筑的立面在整體上協調統一,既有變化,也有各自的特點。使房屋更加穩重,避免了建筑立面上下之間輕重關系的顛倒。降低了圍墻的高度,基本控制在1.8m左右。大門主要位于東南方向,在大門的設計上,盡量減少了面磚的飾面,主要采用紅磚。不同之處,主要是對于外水泥砂漿內瓷磚庭院,其外墻的水泥重新粉刷上磚紅的涂料,使外墻整體上協調。

3結語

查看全文

聚落的特征及思想營造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傳統聚落;聚落景觀;宗族意識

論文摘要:深入解析了中國傳統聚落所具有的自然生態特征、景觀特征,旨在研究其背后的思想文化根源,希望借此能對現代村鎮的建設活動有一定的啟發和指導作用。

傳統聚落是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其間經歷了漫長和復雜的蛻變過程,得以形成獨特的地域文化與聚落景觀,不僅充分展示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還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與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空間,其內斂、樸實、人性化的特征,均是當代城鎮缺失和需要吸收借鑒的地方。

1傳統聚落特征分析

1.1自然生態特征

1.1.1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傳統聚落擅長利用地形、地物,故而聚落多因地制宜,空間布局不拘形式,格局自由,由此成就了順應山勢的山地城鎮、臨水跨溪的沿江城鎮,這一獨特的聚落景觀。石柱西沱就是山地城鎮的典型代表,整個城鎮順應山勢,從江邊垂直向上攀巖,建筑亦沿千步云梯爬沿而建,整個城鎮契合地形高低起伏,與自然完美結合。

查看全文

鄉村聚落環境藝術設計理念和實踐

“美麗鄉村”發端于2003年浙江實施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行動,其涵義后隨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而得以不斷豐富。從縱深來看,美麗鄉村建設是統籌推進鄉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推動城鎮優質公共資源向農村輻射的重要舉措,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其中,美麗鄉村建設中的鄉村聚落環境藝術設計理念及實踐研究,也自然成為鄉村振興視域下的重要課題。

然而,環境藝術設計理念的介入,給美麗鄉村帶來了利弊交織的影響。一方面,環境藝術設計賦能下的鄉村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歷史記憶與社會記憶的恢復及重建,帶來了文明的喚醒和財富的注入。但另一方面,隨著環境藝術設計介入規模的擴展與層級的深入,鄉村陷入了“過度設計化”的囹圄,缺失了對鄉村主體構建應有的關照。在各地美麗鄉村建設中我們不難看到,一些鄉村“人、地、物”等因素嚴重錯位,使得鄉村環境設計從“沉默”走向了“沉沒”。

從理念和實踐層面來看,目前鄉村聚落環境藝術設計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外力過于介入,村民參與屏蔽。大多數鄉村聚落環境藝術設計模式為“外源輸入式”,即多依靠外力設計改造,忽略了鄉村建設中村民的主體能動性,村民“等靠要”現象突出,也引發了村民“看不懂、用不來”等后續問題。二是設計“千村一面”,缺乏當地特色。在鄉村設計之初,大多是“一聲令下,傾巢而出”,缺乏系統全面規劃及對在地文化的挖掘,導致大多數鄉村聚落環境設計淪為“穿衣戴帽”式的建設。許多鄉村按照統一的范式或模式進行環境設計,所有農舍一律黃泥抹墻、青瓦鋪頂。這種簡單“輸血”式設計,只能解一時的燃眉之急,不能解長久之憂。三是關注視角單一,產業賦能缺失。許多鄉村聚落環境藝術設計僅局限于環境的改造和空間的搭建,缺少與鄉村產業之間的借力和聯動,設計趨于淺表化、單薄化。

基于上述問題,如何達成設計中“人、地、物”之間的動態平衡關系,讓鄉村聚落環境藝術設計更具人情味、文化感及延續性,需要在“融合與對抗”“借鑒與創新”“閉合與開拓”中尋找答案。一是從“造物”到“塑人”,厘清“誰來建設、為誰建設”這一問題。村民是鄉村最直接的參與者和體驗者,是需求的主體,也是建后環境的載體。他們熟知鄉村的一草一木,讓其參與到鄉村設計中,有利于傳承村民在地智慧,找到最契合鄉村發展和村民需求的美學密碼和精神支點。二是從“脫域”到“在地”,找準鄉村聚落的本土特色。鄉村聚落是人類聚集、生產、生活及繁衍的最初形式,其傍水而居、順勢而造,不同的鄉村聚落有各具特色的地理環境、歷史文脈、民風民俗。因此,鄉村聚落環境藝術設計應依托于自身特色,將當地的資源要素和文化元素進行分類、提煉、歸納、演繹、組合,以此為基礎進行設計和建設。三是從“單一”走向“多元”,激活鄉村聚落環境藝術設計的產業效能。只有找到與產業的結合點,鄉村聚落環境藝術設計才能確保源頭活水不斷。

因此,鄉村設計必須突破傳統造物類型的邊界,在鄉村振興的版圖中錨定產業轉型和發展定位,讓環境設計成為撬動鄉村產業主動振興、自主振興、持續振興的有力杠桿。如一些地方進行的鄉村民宿設計,其將人文歷史與鄉間意趣結合,既有助于鄉村環境的整體規劃與綜合設計,也達成了產業振興的應有之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注定是一條美麗鄉村圓夢之路。如何讓“美麗”沒有盡頭,需要鄉村聚落環境藝術設計的持續發力。結合上述理念探討和實踐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只有“村民參與、因地制宜、與時共進”,鄉村藝術環境設計才真正具有倫理價值和時代意義。但如何讓藝術設計持續賦能,帶動鄉村聚落的“內發性發展”,還需要有持續發展的意愿與能力。對此,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美麗鄉村空間環境設計的提升與改造》一書能提供一些新的見地。該書是關于美麗鄉村環境空間設計方面學術論著,全書共 8 個章節,以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鄉村環境空間設計為研究陣地,對鄉村環境空間設計進行研究,其結構清晰、案例豐富,為研究鄉村聚落環境藝術設計開辟了新的空間。

作者:袁漫婷 單位:海南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

查看全文

漢唐村落形態探究論文

內容提要:村落是與城邑相應的社會單位概念,源于龍山時代聚落分化中的普通聚落,自茲至漢,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鄉村基本聚居形態。漢代鄉村組織的特點是里聚合一,是行政單元與自然聚落的一致;魏晉南北朝時代出現了里聚分離,作為自然聚落的“村”具有了一定的行政意義;至唐代,里正成為鄉政的主持者,村正開始行使里正職掌,村落的行政與法律地位得到確認,鄉里之制演化為鄉村之制。這一演化實質上是行政單元與自然聚落的分合變化,并不具有城鄉分離的內容,與“城邦帝國”、“領土帝國”之概念亦無干涉。不論作為自然聚落的村落在不同時代具有多少稱謂,它一直是與城邑對應的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單元,是地緣組織與血緣組織的共同體。

關鍵詞:漢唐村落聚落

漢唐時代,是中國古代鄉里之制與聚落形態演化的重要轉折時期。從兩漢時代的里聚合一到魏晉南北朝時代里與聚的分離,再到唐代的鄉里合署與村落地位的確認,無論是外在形態還是內在結構,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中國中古社會的變革產生了深遠影響。

討論漢唐村落形態,首先面臨的是關于村落的發生問題。對此,日本學者進行了比較充分的研究,其中,以宮崎市定、宮川尚志等學者的論述最具代表性。宮崎市定先生認為,自上古到現代,中國古代國家結構為都市國家,以大小城邑為地方社會集合體的基本構成,“聚落恰似一個個細胞,在一定面積的耕地中心,存在著細胞核似的城郭。城郭之內,被區分為數個區域,那就是里。不僅是工商業者,就連農民也居住在城內的里中。在漢代,根據城郭的大小、重要程度、里民人口的多寡等,分別定級為縣、鄉、亭”。他還認為,城內農民開始移居城外,鄉制開始瓦解,“促使這種瓦解趨勢進一步發展者,是漢代豪族勢力的擴張。可能是一方面便利農耕的負郭、帶郭之田都被有勢力者所獨占,貧民要想擁有自己的田地,就必須求之于遙遠的地方;另一方面,豪族們在遠距離的地方開拓莊園,招募勞動者,于是城內的農民漸漸脫出城外,前來居住應募。這里出現的就是另一種新形態的聚落——村(邨)”①。盡管學界對于宮崎市定的“都市國家說”爭論頗大,但他提出的“村”是城郭之外的新興聚落形態之說卻被多數學者接受,此后學術界有關中國古代村落問題的研究也多以此為基點展開。宮川尚志提出:“在漢代,有不分都鄙每百戶設里的制度。到唐代,雖然單位一樣,但在城市與鄉村分別稱之為坊和村。這是城市和鄉村分化在制度上的反映,同時也使人聯想到村是否就起源于遠離中央政權的邊鄙地區呢?”在經過一番分析討論后,他得出了肯定的結論,認為“總體來看,村莊分布在山間河谷地帶以及一般遠離城市地區的實例較多”②。侯旭東先生對此說進行了修訂,提出:“百姓生活的村落不僅見于邊僻之地,城鎮周圍同樣廣泛存在……重要交通線附近亦廣泛分布。”③這是正確的。但他只是較宮川尚志更強調了村落分布的廣泛性,仍未脫出村落是新興聚落形態這一范疇。

源于宮崎市定先生的村落為城郭之外的新興聚落形態說,有一個重要前提值得進一步討論,這就是漢代里的設置問題。依宮崎市定先生之說,漢代的里設于城邑之中,城邑之外最初并無居民聚落,也就沒有里的設置。但是,從文獻資料,尤其是出土的考古文獻資料看,并非如此。在兩漢社會,雖然史籍與法律文書都以鄉、里涵蓋整個鄉村社會,然而實際上除了政府法定的基層單位鄉里之外,還存在著大小不一的自然村落,它們實際上是鄉里之制的基礎。這些村落,漢人稱之為“聚”、“落”或“格”。《史記·五帝本紀》曰:“一年而所居成聚。”《說文解字》釋“聚”曰:“聚,會也。從*,取聲,邑落云聚。”段注云:“邑落,謂邑中村落。”劉向《列女傳·楚老萊妻》曰:“一年成落,三年成聚。”《廣雅》曰:“落,謂村居也。”格,為漢人對村落的別稱。《史記·酷吏列傳》:“吏苛察,盜賊惡少年投垢購告言奸,置伯格長以牧司奸盜賊。”裴骃集解引徐廣曰:“一作‘落’。古‘村落’字亦作‘格’。街陌屯落皆設督長也。”司馬貞索隱:“伯言阡陌,格言村落,言阡陌村落皆置長也。”

查看全文

地域建筑文化研究與實踐

摘要:本文針對西南地區地域建筑文化進行研究,著重對西南地區民居到聚落的動因及視角進行分析,對我國地域店主文化研究的趨勢進行探討,為西南地區地域建筑文化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西南;地域建筑文化;聚落;動因

在諸多古代建筑論著及各類建筑著作中,民居建筑及聚落都不屬于重點。并且由于西南地區距離漢文化的中心相對較遠,所以在建筑文化方面相關的描述也比較少。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西南地區地域文化研究,開始從民居研究,通過一段時期的摸索,西南地區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范疇才逐漸擴大,從簡單的單體建筑研究逐漸向聚落、鄉土建筑綜合研究的方向發展。

1文化學視域下的西南

西南從狹義的角度來看包含四川、廣西及云南三省,從廣義范疇來看,還包含貴州、西藏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地區。而現代研究中,多數還是從廣義范疇出發。四川廣大地區及云貴高原地區,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發展,受長江流域、西北草原及黃河流域中游三大文化區的相互交融,各時期的民族融合等,造成了西南地區文化呈現出復雜性、多樣性及異質性的特點。而西藏地區雖然從地緣關系上也屬于西南,但由于西藏的民族文化特質線性,族群單一,所以,不包含在西南地區內。所以,本研究中,對西南地區的定義主要包含云南、貴州、四川三省及重慶市

2西南地區建筑學的民居研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