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5 21:58: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警惕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警惕

警惕潛在的危險

有一個眾所周知的試驗:把一只青蛙丟進沸騰的熱水鍋里,生死關頭,青蛙奮力跳出,死里逃生。之后,再把這只青蛙放進盛有涼水的鍋里,然后逐漸加溫。剛開始青蛙盡情地在水中享受溫暖,等它感到水溫無法忍受想跳出時,卻為時已晚。

反思一些黨員干部走上違紀違法的道路,又何嘗不是如此。初時面對赤裸裸的拉攏腐蝕,往往都能定力十足,斷然拒絕。但隨著地位的升高、權力的增大,有的人自認為受黨教育多年,在關鍵時刻能經受住誘惑、把握好自己,不會出什么事情。便逐漸松懈,放松了警惕性,從一般的吃吃喝喝逐步演變為赤裸裸的權錢交易,直到鋃鐺入獄,才大夢初醒,悔之晚矣。可見,無論面對怎樣的環境變化,始終保持一種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警覺意識,時刻警惕潛在的危險,是多么重要。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警惕潛在的危險,關鍵是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自覺運用科學發展觀來推動工作、指導人生,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筑牢精神高地,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著力提高政治上判斷是非、思想上分清良莠、道德上明辨榮辱的能力,分辨真假、美丑、善惡,不為浮名遮望眼,不為私利迷方向,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面對怎樣的環境變化,都始終保持政治上的堅定和自我認知上的清醒,做到位高不移公仆心、權大不忘責任重,功成不忘組織情,經受住各種風浪的考驗。

“堤潰蟻穴,氣泄針芒。”生活作風、生活情趣是一個人道德水準、精神境界、價值取向的外在反映。決不能把個人生活情趣看小了、看淡了、看輕了。警惕潛在的危險,要把握人生,珍惜時間,多把時間用于提高工作素質能力上,少花在不必要的迎來送往上;多用在一些品位高雅、愉悅身心、促進健康的活動上,少用在一些容易使人意志消退、低級庸俗的吃喝玩樂上,重視豐富內心精神世界,自覺凈化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保持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情趣,真正做到防微杜漸。

人的一生中,其實就在做著兩件事———選擇和拒絕。警惕潛在的危險,關鍵是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和干擾,必須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明辨誘惑、抵制誘惑、戰勝誘惑。越是小事越要留心,越是獨處越要小心,越是順境越要清醒,越是第一次越要三思而后行,時刻做到慎獨慎微慎順慎初,切實牢牢守住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防線,經得起時間和環境的考驗。

查看全文

警惕自由主義新傾向思考

保持黨的先進性教育,必須防止和警惕自由主義的新傾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黨的政府的各級領導干部大多數能勤政、廉政、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保持為人民服務的先進性。但總有那么一些少數人,喊著“改革”的調子,任意“改掉”黨和國家的政策與法規;借著“創新”牌子,而肆意“創丟”了黨的光榮傳統和民族歷史優秀文化;打著“發展”的旗子,卻隨意“蒸發”百姓的切身利益。當年,同志曾痛斥自由主義的種種表現,如今這種自由主義的新傾向如不警惕與防止,將危害黨和人民的關系,影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一、改革,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改革開放是基本國策,民主法制是治國基本方略。因此,正確認識和實踐改革開放,堅持依法治國,帶頭執行黨和國家的現行政策,在經濟活動中按價值規律辦事,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過去那些約束生產力發展的舊框框,舊條條,要改革,要突破;一些不合時宜的制度、規章,無疑要通過合法的程序更改布新。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是依靠國家一系列法規和市場主體企業的規章制度為支撐的。作為各級部門、企業領導,應當以唯物主義辯證法的態度來實踐改革開放,權為民所用,以百姓的利益得失為改革開放的衡量標準,絕不能為了局部利益和個人私利,對黨的方針政策、國家的規章制度,采取適用主義,隨心所欲,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改走樣,特別是把那些利民的政策與法規任意“改掉”,甚至欺上瞞下,弄虛作假,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自由主義。

市場經濟需要黨的方針政策來指導,需要法制法規的保護和約束,否則就沒有誠實守信的市場,沒有公正、公平、公等的競爭。改革是發展生產力,解放生產力,而人是生產力的主體,改革的最終是要解放人,讓多數人受益,享受到改革的成果,這是以人為本的改革理念,也是黨和政府的改革的根本方針政策。但是,有些人卻背離了改革的目的,有的改革以“物”為本,有的改革以“資本”為本。于是,在改革開放的潮流中,泥沙俱下,好心的錯誤者有之,別有用心者也有之。有些人為了“小團體”或個人利益目的,總是“活學活用”政策,千方百計、不擇手段,鉆政策和法規的“空子”。當政策或法規約束到自己,受到監督時,總是不舒服、不自在、不自由。沈陽的“土皇帝”慕綏新說:“國家的法令、法規在我這里也得變通執行,我同意的執行,我不同意的就不能執行”。西安機電公司老總周長青說:“我在公司說一不二,我說什么就是什么。”于是他們為了掃清障礙,達到目的,借口市場經濟的要求,改革開放的需要,經濟目標的發展等,把黨的方針、政策,國家法規看成是“老皇歷”、“舊框框”,以“改革”的名義來“改掉”,他們這種“以權代法”、“以言代法”,還美言其曰是“與時俱進”。比如,把黨的民主集中制,改為“一言堂”,“領導”改了“老板”。又如,把理論聯系實際改為“理論聯系實惠”,把密切聯系群眾改為“密切聯系領導”,把為人民服務改為“為人民幣服務”等等。有的部門,把國家下撥的救災款改成少數人的“福利金”。威嚴的海關,正常的過關手續在金錢的打通下,改出賴昌星這樣的走私集團。城市的居民住房、農村農民的田地,改作房地產開發商大款的“錢袋”。有的把國有經濟“有進有退”,改為“只退不進”,一賣了之,造成國產資產嚴重流失。有的企業改丟了質量標準,“改”出假酒、假煙、假奶粉等,毒害了百姓。還有的企業改丟了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造成一次次礦難,“改死”了多少無辜的生命。有的企業以現代企業制度改制為名,改成董事長、經理、書記一人兼,造成監督與制約難。還有的企業改制把一個好好的國有企業“改進”個人的腰包里去了!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誠然,胡改亂改的這些人,遲早也會“改斷”自己的美夢,“改送”自己的前程。

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國家的法規、制度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各級領導萬萬不可粗心大意,政策法規都是經過嚴格合法的程序制度后頒布實施的。改革,是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不是任意改掉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黨的先進性教育,必然教育和要求黨的干部,嚴格遵紀守法,令行禁止,絕不能脫離實際,脫離百姓,謀私枉法,扛著“改革”的牌子,自我任意改來改去,“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為所欲為,胡作非為。

二、創新,不能“棄祖忘宗,唯洋是尊”。

查看全文

警惕腐敗制度化措施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制度化腐敗傾向的四種具體表現;制度化腐敗傾向的危害;治理制度化腐敗傾向的對策建議,對警惕腐敗制度化措施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一些領導干部,以“主要領導負責制”為借口,我行我素,獨斷專行、一些領導干部,以“為本單位干部群眾謀福利”為幌子,打著“開源創收”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旗號,巧立名目,亂收費、亂攤派、亂集資。由于這些做法使本單位干部群眾得到“益處”,因而也就容易得到本單位干部群眾“擁護”,對這些違法案件的查處和糾正就會有較大的阻力、一些企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打著推動內部激勵機制的旗號,干的卻是使個人謀取非法利益制度化、合法化的勾當、制度化腐敗傾向的根源都在于制度缺失或制度缺陷、我們必須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建立新的制度規范體系,讓制度去治理腐敗,具體材料請詳見:

所謂制度化腐敗,就是由于制度缺失或制度安排的原因,使得腐敗呈現普遍化和公開化特征。從普遍化的角度講,就是腐敗的無孔不入,在各個領域、各個層次,腐敗現象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從公開化的角度講,就是腐敗常常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有時是堂而皇之地公開進行,諸如公款行賄、部門利益、小金庫等。也就是說,制度化的腐敗在官員中建立起了相對平衡的腐敗機制,這種機制由某個利益共同體所組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相互為用,十分頑強地抵抗反腐敗的舉措。

當前,我國發生的腐敗,還沒有到制度化的地步,但現實中出現的一些制度化腐敗傾向,還是應引起我們高度的警惕,需要在反腐倡廉建設尤其是懲防腐敗體系建設中加以應對。

制度化腐敗傾向的四種具體表現

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制度化腐敗的傾向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些領導干部,以“主要領導負責制”為借口,我行我素,獨斷專行。在實際工作中,片面強調“一把手”的權力,搞家長制、個人說了算,一句話就能決定一個干部的前途命運,大筆一揮就可以開支國家巨額資金。權力專斷的存在既給監督制約帶來困難,同時也為私欲膨脹者以權謀私打開了方便之門。由于制度安排的原因,使制度化腐敗成為可能。

查看全文

旅游局警惕詐騙活動通知

各旅游城市旅游局:

最近一個時期,一些不法分子冒用各級旅游行政主管機關和有關領導的名義,在旅游行業搞偽造批文,強拉廣告,制售假證書、推銷兜售偽劣書籍和商品等詐騙活動,既損害了旅游行政機關和領導干部的形象,也給不明真相的單位和個人帶來了經濟損失。為引起各級旅游部門的高度重視,警惕和預防詐騙行為,特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1.各級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要從講政治、保護旅游業健康發展的高度,認真對待和處理發生在旅游業內的詐騙活動。要教育所屬人員,加強反腐倡廉和安全防范意識,防止受騙上當。對業已發生的詐騙行為,既要從內部查找原因,堵塞管理漏洞,同時要積極向公安機關舉報,并協助做好案件的偵破工作。2.各級旅游行政主管機關要針對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企業熟悉行業內文件、廣告的程序和規定,了解旅游行業開展檢查評比和業務審批活動的方法及相關資料、證書的發送辦法,加強行業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企業的法制觀念和自我保護能力。3.各級旅游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得以個人名義向旅游企業推銷、介紹商品和參與有償交易活動。各旅游企事業單位,要加強行業內部的聯系,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查詢有關經營信息,識別真偽,提高協防意識。若發現行騙行為,應立即向當地有關部門報告,不讓詐騙分子得手。各地要將有關情況,及時逐級上報。

查看全文

論警惕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隨著金融危機的深化與擴展,貿易保護主義也開始抬頭,購買本國貨物,排斥外來產品和外來勞務的言論,在一些發達國家的政要和議會那里不時出現,這表明在發達國家經濟集體步入衰退時,全球自由貿易也開始為貿易保護主義陰霾所襲擾。如果世界各國對此不能給予高度重視和積極應對,那么上述不負責任的言論有可能引發全

球范圍內新的“以鄰為壑”的貿易戰。美國1930年出臺的大規模提高進口商品關稅的法案,曾經引發全球范圍的貿易保護主義浪潮,從而放大了1929—1933年經濟大蕭條的深度與破壞性,可謂殷鑒不遠。

“購買美國貨”條款注定事與愿違

美國歷來以維護美國制造業工人利益自詡,奧巴馬政府上任前,各國就普遍預測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有可能抬頭。今年1月28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8190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作為奧巴馬政府重振美國經濟邁出的第一步。然而,在長達700多頁的經濟刺激方案中,僅占小半頁紙的“購買美國貨”條款卻引發了巨大爭議。該條款規定,任何基礎設施項目(包括聯邦建筑與學校)要獲得新經濟刺激方案的資金支持,其所使用的鋼鐵產品必須是美國國內生產。美國參議院討論的版本更加極端,要求除鋼鐵產品外,項目所需的一切制成品(如水泥),也都必須是美國國內生產。2月4日,參議院以口頭投票方式通過了修改后的“購買美國貨”條款,經過軟化后的條款規定,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等WTO《政府采購協議》(1996年)簽署國將享有豁免權,而中國、俄羅斯等發展中大國不在此列。

“購買美國貨”條款的支持者聲稱,此舉可以保證經濟刺激方案所創造或保留的至少300萬個就業崗位留在美國國內。但是,這只是奧巴馬政府的一廂情愿。第一,由于鋼鐵、水泥等是資金密集型而非勞動密集型行業,條款的就業效應非常有限。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一份報告估算,關注鋼鐵供應的眾議院版本法案,可能只能挽救1000個就業崗位;即使是更為強硬的參議院版本,也只能創造9000個就業崗位。第二,奧巴馬政府忽略或者說低估了貿易伙伴國相關反應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果條款引發貿易伙伴國的效仿或報復,美國將會損失更多的就業崗位。報告指出,如果針對外國政府采購的美國出口下降1%,美國就會損失6500個就業崗位。因此,這項條款能創造的就業崗位非常有限,而可能導致的潛在就業崗位的損失則非常顯著。

“購買美國貨”條款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在美國國內外招致廣泛非議。一方面,作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很可能演化為世界范圍的貿易戰,從而危及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加、墨、歐盟、日等國的領導人,已先后對美國提出嚴厲批評。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表示,如果該條款最終被通過,歐洲將采取反擊措施。另一方面,盡管條款得到美國鋼鐵企業的支持,但卻遭到美國跨國公司的猛烈抨擊。美國機械制造、航空、制藥等行業對海外市場依賴度極高,擔心貿易保護主義將引發其他國家的反擊,從而導致其海外市場份額與營業利潤受損。目前,通用電器、波音、卡特彼勒等美國跨國公司已明確表示強烈反對。此外,條款的推出也可能切斷美國企業參與全球經濟振興計劃的廣闊商機。最近中國政府就表示,歡迎歐盟企業參與中國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的招投標工作。而推出這樣的條款無疑將導致美國企業喪失類似機會。

查看全文

審慎警惕孝道思想論文

摘要:“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孔子之前,華夏民族對“孝”的闡釋已經蔚為大觀,本文從儒家經典《論語》入手,結合前人觀點和其他儒學著作,闡發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探究《論語》中的“孝”對今人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孝;論語;孔子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核心美德之一。其實,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產生,在西周的銅器銘文之中“孝”字從老從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輕人攙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諸父諸祖亦應善事。”(《金文詁林》卷八)在遠古的氏族和部落社會之中,“孝”的意義是很廣的,是指對本族中年長者的尊重、敬愛、贍養和祭祀[1]。隨著家庭成為社會的基本單位和社會長時間的發展,“孝”也由對族中老者的尊敬變成對父母的關愛,成為處理家庭內部關系的重要倫理規范,甚至在今天,對生者的“孝”更為受到重視。但是綜觀《論語》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時期更為接近,那就是“孝”不僅僅是對父母的義務,還是忠于國家的品德基礎,是成為一個合格的士的標準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僅是物質上的供養,更是精神上的撫慰和祭奠。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社會劇烈變動的時期,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必然引起傳統意識形態的動搖,在禮崩樂壞的社會狀況之下,傳統宗法社會中維持人際關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嚴重沖擊,子弒父、臣弒君的現象時有發生。在整飭社會秩序,重建孝道倫理的過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子認為“孝”是一切道德規范的根本及其發展的前提。《論語》記載了孔子的學生有子所說的一句名言:“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也。”這句話是說,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人之行莫大于孝,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那其他的品質也就無從談起。有子繼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說這是對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馀力,則以學文。”在另一本儒家經典《孝經》中還有一句話說:“孝乃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儒家從理論上肯定了孝是人倫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強調為圣人的必要準則,而孝作為仁的內核,可見其地位之重要。有子認為“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犯上和作亂即為不忠,孝悌者鮮犯上而無作亂,是忠君愛國思想的擁護者。我們現在常說“孝順”一詞,似乎孝敬就代表著順從長輩或者權威的意志,那孝是不是就是愚忠和逆來順受?很多人因此產生誤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實,僅就這一點,孔子早就給出了答案。有一次,曾子問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從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獨立意志和價值的準則呢?孔子的回答是:“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不爭于父,臣不可不爭于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在“孝”之外,孔子還用了另一個道德的準則“義”來規范它的實行。如果上級或者長輩言行不已,就可以阻止或者不執行。可以看出,“義”作為一個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倫理關系的,《荀子•子道篇》記載了同樣的一段話。魯哀公問孔子同樣一個問題。子貢認為“子從父命”就是孝。孔子說子貢是“小人”。孔子指出“子從父”不能說子“孝”,臣從君,也不能說是臣“貞”。孔子說:“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總而言之,“孝”是子對為什么要從“父之令”的審慎的把握。把握的標尺就是“義”。“孝”由此就成為小輩或者臣子依據一種更高的價值目標和價值準則,根據一定的認識論方法處理與君和父的關系的一種品性。在這種解釋思路下,“孝”不是無原則的服從,“孝”是學道的表現和成就,是對自己內心最高價值準則的服從。“孝”不是對長輩和上級的單向的義務。

其次,孔子認為在精神上的孝,意義遠大于物質的供養。關于這一點,孔子在《論語》中多有論述,對于不同弟子的提問,他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的要義都是一致的。他認為一般人所說的養就是孝的觀念是有問題的。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孔子認為,就是家里豢養的動物,都能在物質上被給予很好的照顧,那么給父母的物質供養就不足以成為孝與不孝的分界線。能夠區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難的,要做到面對父母的時候,不厭煩而有愉悅之色,并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擺著一副臭臉,父母就是天天食鮑魚吃燕窩也不會開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靈的慰藉。看到這兩句,心中感慨頗多,孔子的教導對現代人來說指導意義更大。在古代,交通不便,疆域窄小,出趟遠門并非易事,正所謂“父母在,不遠游”。但是今天,除了農村那些出不來的人,還有多少人愿意固守家園,守護自己的父母?的確很多時候,我們可能身不由己,繁忙的工作,又有誰考慮到父母的感受?每當我們推說加班加點而沒空探望他們的時候,我們是否記得孔子的教誨?那首《常回家看看》在大江南北的走紅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一點,我很佩服孔子,他洞察到了人內心的想法,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癥結所在。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關切比物質的豐盛要重要得多。所以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質和言行上的態度就不會受到父母的微詞,唯有疾病,是天災,很難由人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沒有辦法的。這種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損毀。”所以自然的病癥成為父母也是孝子最無能為力和擔憂的事件。另外,孔子還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對于父母對自己孩子的看法,向來都被認為有主觀的成分,但是人們不會對孝子父母對孝子的看法有懷疑和不好的評價。孝道作為人倫之一,那個時代是大家很重視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認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對社會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時,就連父母家人也變成了“孝”的監督者,他們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參考的。由此可見,孝在當時已經被提升到了一個怎樣的高度。

查看全文

新農村要警惕現象思考

最近,筆者在農村調研時發現,在建設新農村中一些地方出現的片面性、盲目性等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一是認識上的“片面性”。目前,在一些農村還沒有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和全面理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深刻內涵,認為改變農村“臟亂差”現象才是建設新農村的主要“標志”,這既便于廣泛動員發動群眾,又可以轟轟烈烈搞上一番,刷墻壁、大掃除、寫標語、辦櫥窗、整街道、栽花草,好不熱鬧!對這種做法我們并非不支持或一概否定,但這只是建設新農村的一個方面,切不能把改善“村容村貌”視為“首要任務”,把主要力量下在“舊貌換新顏”上。

二是建設目標的“偏離性”。有的村干部片面認為,新農村建設好不好,要看新房蓋多少。因此,有的村干部打著建設新農村的招牌,拉著架子給村民申報建房手續,也有個別亂批“宅基地”的違規現象。還有的村子更是“敢想敢干”,在“規劃”中都是怎么興建新村“一條街”、村里的街道如何“拓寬”和“取直”等。形式上的集中,外觀上的整齊,不考慮農民長期形成的生活和居住習慣,難免給農民帶來生產生活上的不便,使發展生產這一首要任務被忽略。

三是建設中的“盲目性”。有的對新農村建設存有“急于求成、短期見效”的“跨越思維”,恨不得一朝一夕就建起個“新農村”。有的無視財力物力,一味追求“大干快上”;也有的隨意給農民增加“新負擔”,到處籌款集資甚至舉債也要“上馬”。個別村干部還美其名曰:為官一任拼一拼,跑步建設新農村。更有甚者,有的換屆新上任的村干部,挖空心思想“出名”,一心一意想“露臉”,只求領導說個“好”,不怕群眾評價“糟”。這種“表率作用”很不利于新農村建設健康扎實地穩步發展。

四是無作為的“消極性”。這種現象在經濟欠發達的村子比較突出。在調查座談中,有些村干部悲觀地說:我們這里歷史條件就很差,想建新農村那是說大話,能維持現狀就不錯啦!好多村民也失望地說:一無錢、二無物、窮村子、散支部,建設新農村根本沒出路!有的村民毫不掩飾地說:“村干部腐敗是建設新農村的障礙,只有下決心治腐敗,建設新農村的局面才能打開!”還有少數村子處于“無動于衷”和“等待觀望”的狀態,堅持過去咋干還咋干,拉著架子等支援。上述幾種現象都是不可取的

查看全文

貫實警惕以發展名義侵蝕農地

因此,農地不僅是農民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任何對農民土地權益的侵蝕和損害,就不只僅影響眼下的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還肯定影響農業和農民的將來。當前特別要防止以種種發展的名義對農民土地權益的侵蝕,這既需要加強宏觀調控,實行“最嚴格的耕地維護制度”還需要建立完備的土地使用制度,從而使市場成為獲得土地的惟一渠道。

國土資源部執法監察局公布了年全國土地違法案件查處的情況。該局專家表示,近日。從去年案件查處情況來看,政府違法違規案件比年上升28.53%,成為國土治理整頓的重點。年對政府違規違法的查處,仍是國土資源系統治理整頓的重點。

一些地方政府以發展一方經濟的名義,這些年。搞了名目繁多的開發區,亂批濫占農地,造成農地銳減和農民土地權益受損。

主要表示在隨意啟動征地權上。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征地彌補與市場價格的巨幅差價獲得資金,一些地方以發展一方經濟的理由侵蝕農民的土地權益。只給農民象征性彌補,并且隨意擴大“公益性用地”范圍。這樣做,雖然為當地經濟發展獲得了資金,卻讓農民為了全社會的利益作出犧牲;而更嚴重的有的地方政府竟然與企業合謀,以“公益性用地”名義為企業謀取“經營性用地”從而大幅降低企業的用地本錢;有的地方為了招商引資,還不惜以“低地價”甚至“零地價”來招徠商家。這過程中,農地甚至耕地和基本農田都成為最直接的獵取目標,而對于農民的滿意,則以發展經濟的需要和行政權力來擺平。這一切不只使農民成為最大的利益受害者,使市場的公平性受到損害,也為權力尋租提供了機會。

減少農民,侵蝕農民的土地權益還發生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發展城鎮。國家臨時的發展目標,但城鎮化不能建立在損害農民權益的基礎上。一些地方以城鎮化的名義,利用縣改市的機會,擴大城鎮規劃規模,把大量農地納入城鎮規劃范圍,予以征用,搞土地貯藏和土地“銀行”經營鄉村,以地生財。有的地方還把“經營鄉村”當作一種發展經驗和一種創新來宣傳,可眾多農民在這種“經營鄉村”過程中,成為“無土地、無工作、無保障”三無人”自愿流入大城市加入競爭激烈的勞務大軍。

改革戶籍制度的機會,一些地方甚至還借打破城鄉壁壘。侵蝕農民的土地權益。一些地方在改縣為區時,取消農業戶口,把農民的身份改為市民,但在采取這一具有積極意義行動的同時,卻在法律和政策的模糊地帶做文章,巧妙地把農地原先的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身份轉為鄉村國有土地身份。從而既方便鄉村使用土地,又降低了使用土地的本錢,而農民在得到市民稱號的同時卻蒙受了土地權益的直接損失。

查看全文

警惕全球金融風暴論文

一、美國金融風暴不可避免并將引發全球金融風暴

去年全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只有1.1%,創近10年最低水平,當年工業設備利用率只有74.7%,創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固定資本投資已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失業率已達到前所未有的5.8%,據估計還有可能繼續上升。

有些人以為,是“9·11”事件打擊了美國經濟,其實不是。美國經濟此次衰退,可以追朔到2000年4月以納斯達克指數暴跌為標志的經濟泡沫崩潰。在納指暴跌后,4~9月間道指仍挺在萬點以上水平,但自9月下旬至2001年4月,不僅納指再次暴跌,道指也隨納指雙雙下跌,納指從3800點跌至1670點,道指從10850點跌到9480點。美國經濟和股市2000年9月后就再也沒有出現強勁增長勢頭,因此“9·11”事件只是使美國經濟在衰退的斜坡上下滑得更快,而不是下滑的起點。

既然不是偶然事件造成美國經濟衰退,對何時出現復蘇就存在著許多爭論。目前對美國經濟的前景大概有三種不同意見,即“V”型曲線、“U”型曲線和“L”型曲線這三種判斷。簡單說,“V”型曲線就是認為美國經濟可以立即走出低谷,“U”型曲線是認為不可能在短期內復蘇,要等兩到三年;“L”型曲線則是說,此次衰退的時間會持續很長,何時復蘇不可預期。

以2000年4月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暴跌為標志,美國新經濟的泡沫已經破了。2000年9月,美國道指、納指雙雙暴跌,自那時以后直到今天,股市雖有反彈,但都未超過那次暴跌前的點位,顯示出美國資產泡沫的膨脹也已到達頂峰,已處在高危期,隨時有可能破滅。主張美國經濟“V”型曲線和“U”型曲線的人,都是基于美國經濟當前的問題仍屬于傳統生產過剩危機的認識,而沒有與整個金融制度危機聯系起來看,但美國的當權者卻早已看清了美國金融危機的可怕前景,因此千方百計采取各種措施,維持資產泡沫不破,主要作法就是在資產泡沫瀕于破滅的時候,拼命向市場注入貨幣。在“9·11”事件后美國政府預計到外資和個人資金會從股市大量退出,因此在重開股市前的兩周內采取了兩項重大舉措,一是分兩次共注入了1200億美元的基礎貨幣,按美國目前1:9的貨幣乘數,相當于提供了1萬億美元的信用資金供給,比中國一年的GDP都要大!二是美國證券委宣布取消了對上市公司只能持有本公司10%股票的嚴格限制,鼓勵上市公司大量回購自己的股票。像微軟等一些大上市公司,在本公司股票遭拋售的同時大量接手本公司股票,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比例便很快就升到40%以上,由此維持道指在短期深跌后重上萬點。美國人深深懂得,美國的經濟繁榮來自于美元的強勢,而美元的強勢則來自于美元資產的價值,一旦美國股市崩潰,美元資產變得一文不值的時候,美元的強勢就會一朝土崩瓦解,而沒有美元的世界霸權,美國經濟就會立即陷入一片混亂和嚴重蕭條。不難想象,一個僅靠發行貨幣而維持國民40%消費品供給的國家,當其他國家視同本國貨幣為廢紙的時候,與今天的阿根廷有何區別?

但是,是泡沫怎能不破?美國人用供應更多貨幣的辦法補充資本市場的資金溢出,從而維持住股市點位,這種作法只是把泡沫吹得更大,使資本市場更具泡沫化,因此是“飲鴆止渴”,只能推遲泡沫破滅的時間而不會改變這個結果。美國人一直在吹噓在“9·11”事件后經濟可以迅速止跌,甚至已經出現了復蘇勢頭,但美國去年10月份的消費反彈,主要是因為實行了汽車按揭貸款“零”利率的政策,刺激了汽車消費,但到11月和12月,汽車消費一落千丈,消費增長也再現頹勢。最近美國商務部公布了1月份的先行指數,10項中有8項上升,特別是建筑業的增長令人矚目,有人因此樂觀地說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復蘇,但最關鍵的制造業定單和股市點位這兩項并沒有上升,能認為美國經濟已經擺脫了衰退的陰影了嗎?55于建筑業創記錄的增長,也馬上有分析指出,這是由于人們對股市恐慌,將資金從股市轉向房地產,但是近些年美國房地產的泡沫也不小,美國在90年代的10年中,年均租售的辦公樓面積是8800萬平方英尺,而去年由于經濟衰退,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1.12億平方英尺退租,所以建筑業的景氣并非反映著需求的增長,而只能預示出房地產業的進一步泡沫化。

查看全文

家庭教育誤區警惕論文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許多家長最直接的想法是:人家的孩子都那么優秀,我的孩子怎么這樣?同時會懷疑孩子的智商是否低下,而不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問題。這時候,家長就已經進入了教育的誤區。

非但家長如此,一些專家和科研人員也非常警惕孩子“學壞”,有的從生理和心理上解釋了孩子為什么會學壞,有的分析了孩子學壞的社會原因和家庭因素,還有的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意見或建議。以下列舉一些權威觀點。

觀點一:孩子學壞特別容易

有一位心理學教師有一次為幼兒園院長們講課,當講到家長和老師的行為對孩子起了榜樣的作用時,一位院長發問:“為什么孩子模仿大人好的行為,不如壞的快呢?”弄得這位教師一下語塞,只得承認自己盡職盡責沒有完全弄懂。

人的心理太復雜了,甚至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也說:宇宙間最后一個解不開的難題,可能就是人自已的心理。人為什么特別容易學壞,也是一個難度甚大的問題,據有關研究,可能是出于如下原因:

攻擊、破壞、放縱是動物的本能,弱肉強食,爭奪支配權的廝殺是動物界生存力的表現,最強悍、放縱的動物總是能得到環境生存隆育后代的權利;而順從、軟弱的動物都一批批地補淘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