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3 15:42: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戒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畢業生求職黃金戒律

你必然要碰上一些情況,碰上以后比較合理的選擇就是忍氣吞聲,知道要計較什么不要計較什么,反抗不了就盡情享受吧。

畢業,還沒有單干的資本,我分析我自己也不適合單干,一直在打工,也傾向于一輩子打工。我工作快兩年了,回顧一下自己的經歷,寫了點東西。大家也一起來說說經驗吧,共同交流一下,互相促進,增長一點本領。

戒律一:

光鮮的招聘現場背后不一定代表一個正規友善、蓬勃向上的公司。比如2004年初我經歷過一個大型**超市,它很快就倒閉了,招聘現場非常熱鬧,招聘手法非常有現代感——但是,兩個月后,這家公司倒閉了。所以判斷一個公司的實力,最好還是上網查一下、到公司問一下,像這個公司的供貨商或者合作伙伴打聽一下,絕人不能看招聘時的場面或者招聘人員的自我宣傳。

戒律二:

招聘人員的高素質,不代表將來直接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同樣素質高;很多朋友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個知情達理的HR,談得也很好。去工作了以后,才發現那個公司很亂套,除了那個HR以外的人員都非常差,甚至你會發現那個HR也很差。

查看全文

送禮的十七條戒律

1.了解別人的品位。要知道送禮不是使自己高興,而是要讓別人開心。任何實驗別人口味的物品都不可作為送禮之選。

2.不可包含動機。應當盡量避免一些有影射性和含義的禮物。

3.始終還是新的好。因為沒有人會喜歡收到二手貨。

4.勿購“有用”的禮物。這個建議特別是相對那些只懂得買家庭用品給自己喜愛的女人的男士們。實用的禮物不但沒有想像力,更沒有心思。應該記住你是送禮物給一個人,而不是給這個家庭。

5.無論你的禮物是3元還是300元,都首先要撕掉價簽。送一份明碼標價的禮物,好像在提醒對方,我的這份禮可是花了多少多少錢。你在期待回贈嗎?還是想做一筆等價交換、物有所值的生意?一般認為禮物上貼著價簽,是不禮貌的。對想表達心意的你來說,也是不聰明的。

6.精心挑選包裝。禮品不同于自用,好的內容重要,好的形式更添彩。送禮原則是盡可能地選漂亮包裝。

查看全文

道教保護環境戒律論文

內容提要:道教在保護環境方面有完整的宗教戒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精神被道教所演繹。人類欲解決當今的困境,或許從道教這里可以找到有益的思想資源。

關鍵詞:道教戒律尊重生命保護環境

道教大約是東漢時期成長起來的中國宗教,依據先秦時代保護環境的思想對策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從“道法自然”的角度出發,對保護環境作了多方面的規定。如《黃老帛書。姓爭》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則不失所守”。就是說順應自然規律就會昌盛,違反自然規律就會滅亡,如不違反自然規律,就不會失去所生存的自然環境。天師道出示了禁止春天和夏天殺害生命的規定,《三國志。張魯傳》中載有天師道“又依月令,春夏禁殺”的規定。早期道教不戒肉食,后來受到佛教影響,逐漸改變了飲食結構和祀神齋供的內容,倡導并規定道士須素食,并俱改先前以豬、羊、雞、鴨、魚等動物作犧牲供品而為香花、水果、谷物等,后期道教對此不斷加以總結,從戒律上形成一整套系統的尊重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和措施。“所謂戒者,解也,止也。能解眾惡之縛,能分善惡之界,防止諸惡也。”[i]也即戒乃禁止之意,歸真之要。所謂律,指犯戒后的懲罰手段,律文是根據戒條而建立的。戒律對于修道之士來說,猶如渡海的舟輯。道教戒律具有宗教法律的作用,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道德說教,更不是神話故事的宣傳,而是實實在在的隨時隨地就可操作執行的律法,違犯了戒律,就要遭到處罰或者被革除教籍、轟出教門。上自大洞法師、三洞法師,下至清真弟子、俗家弟子,都須遵守。

第一:愛惜、尊重一切動物的生命是道教思想主旨之一。道教戒律中,始終把“戒殺生”作為主要大戒。因為道教認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靈性,即有道性,由于悟性有早、遲之分,所以修道階次有快、慢之別。[ii]

六朝時的道經《太上洞玄靈寶智慧定志通微經》中的“十戒”第一戒便是:不殺,當念眾生。劉宋道士陸修靜在其《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愿儀》中,把“守仁不殺,憫濟群生,慈愛廣散,潤及一切”作為“十戒”的第二戒。其所撰《受持八戒齋文》,更以“不得殺生以自活”作為八戒清齋的第一戒。[iii]《初真十戒》第二戒: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說十戒》第二戒:不得殺生屠害,割截物命。除此而外,《洞神經》中“五戒”之第一戒說:目不貪五色,誓止殺,學長生。《無上秘要》卷四十九說:勿殺傷含氣。《靈寶仙公請問經》中“太上十戒”之第七戒說:不得殺生祠祀六天鬼神。《升玄內教經》卷九所述“升玄九戒”之第四戒說:手不得殺害眾生,跂行蠕動含血之屬,皆不得殺。[iv]《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中的第四戒規定:不得殺傷一切物命;第九十五戒規定:不得冬天發掘地中蜇藏蟲物;第九十七戒規定:不得妄上樹探巢破卵;第九十八戒規定:不得籠罩鳥獸。《中極戒》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不得熱水潑地致傷蟲蟻。[v]《老君說百病》有:探巢破卵是一病。刳胎剖形是一病。不但自己不殺生,即是別人殺生為了自己,自己也有責任不食,《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中第一百七十二戒:若人為己殺鳥獸魚等,皆不得食。第一百七十三皆:若見殺禽畜命者,不得食。

道教還反對驚嚇、虐待動物。《莊子。秋水》一文中說:絡馬首、穿牛鼻,都是違背自然的東西。《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中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不得驚鳥獸;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不得妄鞭打六畜群眾;第四十九條規定:不得以足踏六畜。《中極洞真智慧觀身大戒經》中“三百大戒”之第六十四條規定:不得驚散棲伏;第一百七十二戒規定:不得驚懼鳥獸,促致窮地;第三十四戒規定:不得鞭打六畜;第三十五戒規定:不得有心踐踏蟲蟻;第六十戒規定:不得便溺蟲蟻上。

查看全文

女性職場禮儀:白領階層謹記13條職場戒律

國外一位著名企業老板,針對白領階層歸納出13條職場戒律,分別以一種動物或物體做比喻。對比看一看,你會是其中一種嗎?

沒有創意的鸚鵡:只會做機械性的工作,不停地模仿他人,不會求自我創新、自我突破,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

無法與人合作的荒野之狼:絲毫沒有團隊精神,不愿與別人配合,分享自己的勞動,也無視他人的意見,只顧自顧自地工作,離群索居。

缺乏適應力的恐龍:對環境無法適應,對市場變動經常無所適從或不知所措,只知請教領導,也不能接受職位調動或輪調等工作改變。

浪費金錢的流水:成本意識很差,常無限制地任意申報交際費、交通費等,不注重生產效率。

不愿溝通的貝類:有了問題不愿意直接溝通或羞于講出來,總是緊閉著嘴巴,任由事情壞下去,沒有誠意。

查看全文

道教環境保護啟迪論文

內容提要:道教在保護環境方面有完整的宗教戒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精神被道教所演繹。人類欲解決當今的困境,或許從道教這里可以找到有益的思想資源。

關鍵詞:道教戒律尊重生命保護環境

道教大約是東漢時期成長起來的中國宗教,依據先秦時代保護環境的思想對策以及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從“道法自然”的角度出發,對保護環境作了多方面的規定。如《黃老帛書。姓爭》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則不失所守”。就是說順應自然規律就會昌盛,違反自然規律就會滅亡,如不違反自然規律,就不會失去所生存的自然環境。天師道出示了禁止春天和夏天殺害生命的規定,《三國志。張魯傳》中載有天師道“又依月令,春夏禁殺”的規定。早期道教不戒肉食,后來受到佛教影響,逐漸改變了飲食結構和祀神齋供的內容,倡導并規定道士須素食,并俱改先前以豬、羊、雞、鴨、魚等動物作犧牲供品而為香花、水果、谷物等,后期道教對此不斷加以總結,從戒律上形成一整套系統的尊重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和措施。“所謂戒者,解也,止也。能解眾惡之縛,能分善惡之界,防止諸惡也。”[i]也即戒乃禁止之意,歸真之要。所謂律,指犯戒后的懲罰手段,律文是根據戒條而建立的。戒律對于修道之士來說,猶如渡海的舟輯。道教戒律具有宗教法律的作用,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道德說教,更不是神話故事的宣傳,而是實實在在的隨時隨地就可操作執行的律法,違犯了戒律,就要遭到處罰或者被革除教籍、轟出教門。上自大洞法師、三洞法師,下至清真弟子、俗家弟子,都須遵守。

第一:愛惜、尊重一切動物的生命是道教思想主旨之一。道教戒律中,始終把“戒殺生”作為主要大戒。因為道教認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靈性,即有道性,由于悟性有早、遲之分,所以修道階次有快、慢之別。[ii]

六朝時的道經《太上洞玄靈寶智慧定志通微經》中的“十戒”第一戒便是:不殺,當念眾生。劉宋道士陸修靜在其《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愿儀》中,把“守仁不殺,憫濟群生,慈愛廣散,潤及一切”作為“十戒”的第二戒。其所撰《受持八戒齋文》,更以“不得殺生以自活”作為八戒清齋的第一戒。[iii]《初真十戒》第二戒: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說十戒》第二戒:不得殺生屠害,割截物命。除此而外,《洞神經》中“五戒”之第一戒說:目不貪五色,誓止殺,學長生。《無上秘要》卷四十九說:勿殺傷含氣。《靈寶仙公請問經》中“太上十戒”之第七戒說:不得殺生祠祀六天鬼神。《升玄內教經》卷九所述“升玄九戒”之第四戒說:手不得殺害眾生,跂行蠕動含血之屬,皆不得殺。[iv]《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中的第四戒規定:不得殺傷一切物命;第九十五戒規定:不得冬天發掘地中蜇藏蟲物;第九十七戒規定:不得妄上樹探巢破卵;第九十八戒規定:不得籠罩鳥獸。《中極戒》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不得熱水潑地致傷蟲蟻。[v]《老君說百病》有:探巢破卵是一病。刳胎剖形是一病。不但自己不殺生,即是別人殺生為了自己,自己也有責任不食,《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中第一百七十二戒:若人為己殺鳥獸魚等,皆不得食。第一百七十三皆:若見殺禽畜命者,不得食。

道教還反對驚嚇、虐待動物。《莊子。秋水》一文中說:絡馬首、穿牛鼻,都是違背自然的東西。《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中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不得驚鳥獸;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不得妄鞭打六畜群眾;第四十九條規定:不得以足踏六畜。《中極洞真智慧觀身大戒經》中“三百大戒”之第六十四條規定:不得驚散棲伏;第一百七十二戒規定:不得驚懼鳥獸,促致窮地;第三十四戒規定:不得鞭打六畜;第三十五戒規定:不得有心踐踏蟲蟻;第六十戒規定:不得便溺蟲蟻上。

查看全文

懲戒:德育難以企及的教育境界

[摘要]提到懲戒教育,人們往往會不自覺地聯想到棍棒、辱罵和暴力等反教育行為。懲戒教育作為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從行為習慣的層面規范人的行為,逐步把人的行為從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轉化,最后形成一種習慣性的行為傾向,自覺行善。懲戒教育是很難企及的教育境界。懲戒教育和體罰不可同日而語。

[關鍵詞]懲戒教育;體罰;道德教育;教育境界;反教育行為

道德教育有個懲戒傳統,是將道德認知、道德意志、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為能力綜合起來的一種特殊踐行,它從行為習慣的層面規范行為,使道德行為逐步由他律轉向自律,最后變為無律,無需道德判斷和思考,憑借著直覺就導出向善的行為。這是德育的一個境界,但卻是一個不易達到的境界,因為操作不好就容易“過”,特別是受教育者與教育者容易形成仇怨與對立。

一、懲戒:古老的德育方式消融在現代文明中

懲戒這種古老的德育方式,在中國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它往往借助規則或規則的象征物,如教鞭、戒尺等懲戒孩子,使之對規則產生敬畏感,道德的他律對道德行為產生作用,內化到他的生活中,規則逐漸同化為他的行為習慣,與個人融為一體,分不出哪些是外在規則要求哪些是自身固有的行為習慣,進入到這種境界后,道德自律的能力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甚至無需道德認知主觀判斷,良好的道德行為已經在不思量中產生。反過來,不斷出現的良好的道德行為,又進一步促進和強化了道德認知的發展。據報道,英國和新加坡等國,仍保留著鞭笞孩子的懲戒教育方式。懲戒作為社會賦予學校的一項管理職能是有法律依據的,這種職能對于學校的道德教育收效甚為顯著,只是今天我們不能很有分寸地把握它罷了。

從皮亞杰和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看,道德的發展與智慧和認識的發展一樣,呈現階段性特征。在兒童道德發展的早期,即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甚至具體運算階段,兒童的道德推理能力是幼稚的,不能準確地借助于假設進行道德判斷,當然也就不能準確地定位他的道德行為。在這種狀況下,懲戒教育有助于孩子認識規范,在規則下行事。澳大利亞有一家私立學校實行懲戒教育,該校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早晨按規定時間起床,一定要把被子疊好,然后進行檢查。一個孩子如果三次沒有疊好被子,周六就沒有假日了,要到農場勞動去。這就是一種懲戒。

查看全文

剖析佛教思想在道德教育的作用

摘要:現代社會中的道德缺失成為教育工作者和一切關心社會發展的人士關心的問題,佛教在中國傳播近2000年,這個古老的宗教在構建社會道德進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面對新的環境,如何利用佛教思想,是本文的重點討論問題。

關鍵詞:戒律;寬容;整體主義

自佛教傳入中國始,至封建社會結束,宗教在申國盛行近2000年,歷史學家認為中國古代是儒教占據人們的思想,宗教并非主流,但是漫長的歷史使得宗教思想還是在人們思想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教育工作的角度思考,宗教在中國人的道德構建中還是有著重要作用的。

當代社會,科技正在迅猛發展,繁忙的生活和高頻率的工作使人們在心理上產生了許多問題,道德的缺失也不斷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人們在尋找一種重新構建社會道德的方式。宗教在古代社會成功的維持了人們的道德發展,在當今社會是不是也有這種作用呢?

中國佛教的戒律是指宗教對人們的行為的要求。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十戒的區別,前者是出家人和世俗信徒的共同要求,下面就列舉了五戒的內容:①不殺生;②不偷盜;③不邪淫;④不妄語;⑤不飲酒。

從五戒可以看出,要求人們不要殺生,佛教是講求眾生平等,世界上的生物均是平等的,不能妄意殺戮。不殺生,就要離開殺生的人,殺生的地,而且還要救生。

查看全文

中國古代環境保護對現代的啟示論文

內容提要:保護環境是人類二十一世紀的重大課題。先秦保護環境的思想及東漢時期成長起來的道教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宗教戒律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

關鍵詞:道教戒律尊重生命保護環境

土地沙漠化、海洋泛赤潮、水資源枯竭及水污染、南極臭氧層空洞、溫室效應、地球變暖、酸雨的面積不斷擴大、沙塵暴步步緊逼、森林資源銳減、生物物種加速滅絕、動植物資源急劇減少、洪澇災害、干旱災難、大氣污染、人口爆炸、生態失衡、……,進入二十世紀以來,人類社會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對自己所賴以生存的地球憂心忡忡、惴惴不安,每天各種各樣的有關環境方面災難性的消息報道令人類惶惶不可終日,大有坐在即將噴涌爆發的火山頂上等待一蹴而滅的恐懼、驚愕。有關環保方面的話題及行動,成為人類的世紀話題之一:

科學家認為,未來人類生存最大的挑戰是生態環境。今天的地球在生態方面已經超負荷了。在新的世紀里,人類必須更有效地運用水源、能源、土地和原料等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是關系到全世界人民幸福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全世界各國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國政府的責任。

我們的祖先在生存斗爭中十分注意改善環境與保護環境。“精衛填海”、“大禹治水”、“女媧補天”就屬于以神話傳說形式流傳下來的這一類活動。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保護環境者當數黃帝,據《史記·五帝本紀第一》卷一:黃帝“時搏百谷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第三》告訴了我們“網開三面”的故事:尚湯還在作諸侯的時候,一天,“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這是古代君侯保護鳥類的最早記載。據載,大禹具有良好的生態保護意識,“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逸周書·大聚解》)。周文王臨終之前囑咐武王要加強山林川澤的管理,保護生物,因為國家治亂興亡都要仰仗生態的好壞。他說:“山林非時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長;川澤非時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不麛不卵,以成鳥獸之長。是以魚鱉歸其淵,鳥獸歸其林,孤寡辛苦,咸賴其生。”(《逸周書·文傳解》)顯然古人已經懂得在向自然界索取資源時,一定要有節制,要注意時令,要按一定的季節進行捕魚、獵獸的生產活動。公元前11世紀,西周王朝頒布了《伐崇令》:“毋壞屋,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這是中國古代較早的保護水源、動物和森林的法令。周景王二十一年,鑒于國庫吃緊,國家打算鑄金幣。卿士單穆公表示反對,認為單靠鑄錢幣的辦法并不能解決國庫虧空的問題,因為鑄錢所需金屬原料要靠挖掘山林而得。而破壞山林是使不得的:“若夫山林匱竭,林麓散亡,藪澤肆既,民力彫盡,田疇荒蕪,資用乏匱,君子將險哀之不暇,而何易樂之有焉?”單穆公講的很明白:如果山林資源枯竭,沒有虞衡的管理,水泊不出產,人民無力生產,田地荒蕪,物資匱乏,君長只有忙于應付危險局面,哪有安樂可喜呢?這是針對統治者而言的,中心思想是把保護山林川澤和國計民生聯系在一起了。《國語·伯陽父論地震》曰:“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伯陽父認為水土通氣,土地潤澤,人才可以利用它來種植谷物。水土不通氣,土地死爛成了臭泥,不能種植谷物,缺乏財用,國家也就滅亡了。

儒家有“天有好生之德”思想。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論語·陽貨》),這里所謂的天是指生生不已的自然之天,人、天、地、萬物與自然都是一體的,保持和諧相通,《中庸》曰:“萬物并齊而不相害,道并齊而不相悖”。“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禮記·郊特牲》云:“陰陽合而萬物得。”這種“并齊”、“合”表達著“天行有常,不為桀存,不為紂亡”(《荀子·天論》)的客觀規律,表明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應有節度。因而孔子反對濫用資源:“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釣而不網,弋不射宿”,孔子站在道德倫理的高度要求人們愛護自然界,他說:“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孝經》)曾子發揮孔子的這一思想:“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禮記·祭儀》)。亞圣孟子說:“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孟子·盡心上》),建議粱惠王讓老百姓:“五畝之宅,樹之以桑”。(《粱惠王章句上》)“五畝之宅,樹墻下以桑。”(《盡心章句上》)雖然這是一項經濟主張,但其中包含保護環境的思想。他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粱惠王章句上》)這里,孟子告誡統治者,“仁民愛物”,重物節物,才可能維系人類的持續發展。可見,孟子主張發展經濟是和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相提并論的。《詩經·周頌·時邁》有“懷柔百神,及河喬岳”的說法,即對百神、河川和大山都要善待。

查看全文

禪宗的研究論文

一、禪作為智慧

佛教在漢代就已經引入了中國。先是小乘佛教,后是大乘佛教。但為什么中國思想主要接受的不是前者,而是后者?這一直是一個饒有興味的問題。一般認為,漢地本身就具有大乘氣象。所謂大乘,也就是說人具有菩薩情懷,能自覺覺人,愿意普渡眾生。這的確在中國的儒道思想中已經得到了表達。如儒家的仁愛天下,道家的泛愛眾物等等。但漢地對于大乘的接受還源于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即對于一種不同于儒道的新的智慧的興趣。這也就是說,人們除了對于自然(道家)和社會(儒家)的把握之外,還渴求對于心靈自身的深入探求。

當然,大乘佛教在漢地的傳播經歷了一個過程。首先是空宗的介紹,然后才是有宗的弘揚。不管是空宗,還是有宗,中國人的佛教實踐主要是采取了兩種途徑。其一是讀經。它是對于印度佛教經典的翻譯、理解和闡釋。其中不乏對于佛教基本教義的各種不同的解釋,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派別。其二是禪定。一般認為,沒有禪定,便沒有覺悟可言。因此,禪定不僅是獲得智慧的必要手段,而且是開啟智慧的唯一途徑。

但慧能的禪宗既不倡導片面的讀經,也不主張單一的禪定。因此,禪宗之禪不是禪定之禪,而是智慧之禪。在這樣的意義上,禪宗是佛教史和思想史上的一次偉大的創新。但創新并不意味著絕對地拋棄過去,不如說,它是對于過去的回歸。但回歸不是對于過去的簡單的重復,而是過去的轉化和新生。對于慧能而言,那個過去的傳統既包括了印度佛教的空宗和有宗,也包括了中國的儒道思想。

禪宗首先直接繼承了涅磐有宗的佛性思想。有宗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僅對于那些善人,而且對于那些惡人,佛性都是永遠長存的。佛性是人的不生不滅的內在本性。因此,任何人都有覺悟成佛的可能性。

禪宗其次也采用了般若空宗的中觀思想,也就是不二或者無二。不二法門是大乘佛教的一般的思維方法。“佛法是不二之法。”[3]這一法門否定了人們非此即彼的思想方式。它既不是一般語言所斷定的某一方面,也不是這一方面的對立面,當然也不是這兩者的綜合而產生的第三者。毋寧說,它是在這種語言的描述之外的。非此非彼,亦此亦彼。它強調,事物的實相既非有,也非無,如非有非非有。同時,事物的實相既是有,也是無,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二法門不僅克服了人們認識上的片面性,而且也引導人們在修行上走向中道,消解了世間和出世間的絕對差異和距離。

查看全文

古印度法的特點論文

論文關鍵詞:古代印度法宗教

論文摘要:作為一種東方奴隸制法,古代印度法具有東方法和奴隸制法的共性,比如維護君權、夫權、父權,維護奴隸主的特權,諸法合體,缺乏抽象概念和規則等,但它又獨樹一幟,有其自身的特點。

一、古代印度法的基本特點

作為一種東方奴隸制法,古代印度法具有東方法和奴隸制法的共性,比如維護君權、夫權、父權,維護奴隸主的特權,諸法合體,缺乏抽象概念和規則等,但它又獨樹一幟,有其自身的特點:

(一)與宗教密不可分

古代印度是一個宗教社會,宗教的強烈光芒覆蓋一切。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宗教的附屬物,它缺乏獨立的規范體系,沒有獨立的作用范圍,沒有獨立的立法者和執法者,宗教的任何變化都會引起法律的淵源及其內容的相應變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