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登斯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3 03:49: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吉登斯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芻議論文
論文摘要:闡述了安東尼·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的針對性,認為他的結構化理論是他的“雙重解釋學”的具體運用,社會整合和系統整合是其結構化理論所要給出的最終答案之一。吉登斯的理論缺乏某種系統性,給人的印象是眾多概念的堆積,這些概念所形成的命題沒有內在的必然性。他賦予了“結構”及“結構化”概念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含義,但沒有說明這兩個概念在內容與形式方面何以能夠統一。
論文關鍵詞:安東尼·吉登斯“雙重解釋學”結構化理論針對性局限性
英國當代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可以說是一位劃時代的社會學理論家。他提出的結構化理論,啟發人們從新的視角來審視個人與社會、能動與結構之關系,在社會學研究中產生了重要的學術影響。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是社會學研究的一個基本問題。在社會學發展史上,對個人與社會關系的研究主要有兩種相互對立的取向,即方法論的個體主義和整體主義。吉登斯不滿于傳統社會學流派對上述關系的割裂,認為在生活世界中社會系統與個體行動是非常自然地結合在一起并形成互動,在社會學理論中不應將它們割裂開來。
一、結構化理論的針對性
要認識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必須首先了解他的“雙重解釋學”。“雙重解釋學”是吉登斯關于社會學元理論問題的一種表述,其基本涵義是:社會科學觀察者必須從解釋學角度掌握生活的各種描述,然后將這些描述轉化成社會科學的話語范疇,這些話語范疇同時也為普通的行動者解釋與掌握,并重新納人到社會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中。
吉登斯深刻地探討了作為結構化理論前提的社會學元理論的核心問題,即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差異性,批判了社會學中從孔德到涂爾干等人形成的“自然主義”和“功能主義”傾向,在解決生活世界與社會科學專業性世界之間的關系以及社會科學的基本性質與任務等問題上,提出了“雙重解釋學”。以此為出發點,通過廣泛的批判、借鑒其他社會學流派以及心理學、歷史學、地理學等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他的結構化理論。“雙重解釋學”劃清了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本質差異,指明了社會科學的實踐內涵及與日常生活世界的緊密的互動關系。
芻議吉登斯的現代性理論
[論文摘要]本文認為,在研究現代性的諸多理論流派中,吉登斯的現代性理論可謂是獨樹一幟的,并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述評:現代性的性質與動力機制、現代性的制度性維度及全球化、現代性的“風險”、現代性的超越———后現代性。
[論文關鍵詞]現代性風險全球化后現代性
女東尼·吉l斯(AnthonyGiddens)是當代英國著名的社會理論家和社會學家.在現代性力一而.他否定了‘,而現代性社會’的來臨.認定當今社會處于一種‘高度現代,h}"AJc"},期現代性叮內狀態.并把現代性視為當今社會學研究的個基本問題.他深刻聞述了現代性的本質.追溯了現代性產生的動力機制.并考察了現代性的四個重要的制度性維度.從某種意義講.吉f斯的現代性理論讓我們重新發現和認識了現代性.在研究現代性的諸多理論流派中‘吉斑斯的現代性理論司謂是獨樹一幟的。
一、現代性的性質與動力機制
與那些從"}}!}h}".“自山”.理性’來解釋現代性的學者小同.作為社會學家吉斑斯主要是從自己專業的角度來看待現代性的.囚此.他總體上把現代性看作為一種現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在((}J}}代性與自我認同》中他是這樣定義現代性的:“已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歐洲所建立起來的而在20世紀日益成為具有世界歷史性影}}向的行為制度與模式”.而后.他在一次訪談中.進-步將這個現代性的概念細化。他是這樣回答自己關于現代性的理解這個問題."}+其最簡單的形式中.現代性是現代社會與工業文明的縮略語。比較詳細的描述涉及:(1)對世界的一系列態度.關于世界向人類十預所造成的轉變開放的想法二(2)復雜的經濟制度.特別是工業生產和市場經濟:(3)一系列政治制度.包括民族國家和民主。’既然吉"r斯把現代性大體看作是一種政治經濟制度.那么.這種制度與傳統有什么小同呢?現代性與傳統區別幣」在?毫小夸張地說.這個問題是任幣」致力于現代性研究的學者必須回答和而對的問題.吉"r斯的回答是:現代性是一種‘反思性"I內制度.在傳統社會中.‘反思’因受到時問地域的限制小得小與社卜_的時空組織融為一體.而在現代性社會中.山于信息傳播手段和交通工具的革命性變革.使這種反思能夠從傳統中分離出來.對社會行為與實踐進行新的認識.并在此基礎建構整個社會系統。
在對現代性的性質進行界定的基礎上.吉斑斯明確提出了現代性的動力機制問題.某種意義上說.他關于現代性的反思性也是以現代性的動力機制為基礎的。這個動力機制一是時空的分離.二是‘脫域”L制。吉斑斯敏銳地捕捉到了現代性所帶來的人類時空背景的革命性變革.他談到.時空的分離使人們小丙受‘旅場"I內限制.而這無疑為人們拓展實踐活動領域提供了可能.小僅如此.時空分離還為現代生活的獨特特征及其介理化組織提供了運行的機制。現代社會可以在此基礎上以以祠人們難以想像的力一式.將各種囚索連接起來。在時空分離的基礎上,現代性的另一個動力機制—‘脫域’得以形成.所謂`脫域”.就是‘`}1會關系從彼此勻_動的地域性關聯中.從通過對小確定的時問的無限穿越而被重構的關聯中脫離出來’。”.吉}i斯把脫域機制區分為兩種小同類刑.其一為符號標志(symbolictokens).其二為專家系統(experrssystems).二者統稱為抽象系統(abstractsystems)。這些機制都內在地包含于現代社會制度的發展之中。在符號標志中.吉"r斯以貨幣為例子.討淪了符號標志在脫域機制中的角色和作用。他采納凱恩斯和森西尼的觀點.將貨幣與時問緊密聯系在-起.認為貨幣是賣力一和買力一川以共同給子信任的符號.囚而是一種延遲的力一式.在產品小川能H.接交換的情況下.將債權和債務連接起來.成為將交易從具體交換環境中抽脫出來的手段.進而成為重構買賣關聯的工具。在專家系統中.吉"r斯舉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場景.描述了人們怎樣被各種專業知識所包圍.而同時又怎樣與之相分離:走出家門.無論是乘坐公共汽車.還是自己駕車.抑或是乘坐飛機.在該場景下的時問和空問中.人們被諸如機械知識、道路知識、飛行原理等專業知識所承載.但是作為具體當事人.并小了解這些分門別類的知識。
透析吉登斯結構化理論的幾點思考
[論文摘要]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打破了解釋學與結構功能主義的二元對立,以社會實踐為研究對象.提出了“結構二重化”理論。結構化理論區別于以往理論的重要一點就在于,吉登斯對時空觀的重視.對人們日常行動中反思性的分析以及建立在對行動者能動作用分析基礎上的權利的理解。
[論文關鍵詞]吉登斯;結構化理論;反思性
吉登斯的理論主要是兩方面的,即前期對西方社會學各種思想的批判、總結和對現代性理論的創造。到現在,現代化理論和他所倡導的“第三條道路”已經得到了相當高的關注和重視。但是他的現代化理論是建立結構化理論的基礎上.對于這部分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其現代化理論。《社會的構成》一書是吉登斯的轉折,該書是建立在對前人理論批判的繼承基礎上,提出吉登斯自己的理論觀點。在此。階級論、沖突論和趨同論注意到社會發展的某個方面,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然而,在吉登斯看來,這些理論觀點并沒有緊緊抓住當前社會變遷的實質。他認為,社會變遷以及社會發展的道路應當既不是“左”也不是“右”,而是超越“左”和“右”,走一條所謂的“第三條道路”.從而實現現代性的自我認同。并且,這種政治路線可以從結構化理論中找到理論依據。因此在《社會的構成》中,吉登斯試圖改變社會學的傳統。建立另一種思路,即結構二重性:社會系統的結構特征對于它們反復組織起來的實踐來說,既是后者的中介,又是它的結果。
一、時空觀
盡管前人對時空觀已有論述,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對時空在社會建構過程中的地位給予了特別的關注,他批判性地吸收了赫格斯特蘭德的時間地理學。赫格斯特蘭德時間地理學的主要思想是.分析在發生活動的情境中身體與物理環境的哪些性質是對人類活動產生制約的源泉,他以時間地理學來把握個人的生活路徑或生平經歷的序列性。
赫格斯特蘭德認為身體和物理的環境是制約人類活動的主要原因時空是人們活動的結果,是外在于人們行為的,時空的邊界也就是人們行動的邊界。吉登斯在此提出了對他的批判,認為不僅僅要考慮其物理意義上的時間和空間,更要考慮到人類活動的特殊性,即人是有意識的進行活動的。因此他認為.考慮互動場景的情境性至關重要。即使是在固定的空間領域和時間領域,也會因為主體的不同,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互動。吉登斯的場所是具有多樣性并和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
吉登斯反思現代性理論論文
[論文摘要]從本質上講,社會資本是一種資源,而黨群治理是一種過程,然而,在兩個概念的內涵和實質中卻存在諸多契合和相通之處。根本而言,兩個概念的提出都是對現代性和整體主義的一種解構和重構。社會資本對于黨群治理的意義主要在于兩點,一是非正式網絡可以給未來黨群治理增加更多生活政治的成分,二是非正式規范使得未來黨群治理可以突破傳統意識形態動員的模式。
[論文關鍵詞]社會資本黨群治理生活政治非正式網絡非正式規范
一、社會資本理論的緣起與濫觴
在古典經濟學家那里,資本最初是用以描述與土地和勞動相對應的一種物質的生產要素。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西奧多·舒爾茨(T.Schultz)和加里·貝克爾(G.Becker)通過將人力資本這一概念引入經濟學,將資本的外延擴展為可以帶來增值的所有資源。¨最早系統表述社會資本概念的是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爾迪厄(P.Bourdieu)。布爾迪厄認為,社會資本是一個社會或群體所具有的現實或潛在的資源集合體,主要由確定社會或群體成員身份的關系網絡所構成。布爾迪厄的主要貢獻在于區分了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并分析了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問題。
最早對社會資本進行系統理論分析的是詹姆斯·科爾曼(JamesS.Coleman)。科爾曼認為,社會資本是“個人擁有的社會結構資源”,其表現形式是義務與期望、信息網絡、規范和有效懲罰、權威關系。科爾曼還界定了影響社會資本創造和保持的因素,如社會網絡的封閉性、社會結構的穩定性、意識形態和官方認可的富裕及需要的滿足等。將社會資本理論推向討論高潮的是美國社會學教授羅伯特·帕特南(Rob—errPutnam)。帕特南認為,“社會資本是社會組織的特征,諸如信任、規范以及網絡,它們能夠通過促進合作行為來提高社會的效率”。帕特南將公民社會、社會資本與民主聯系起來。他的結論是,關心民主和發展問題的人,應該通過促進地方組織的轉型而不是依靠國家制度來加強公民社會。
“建立社會資本并非易事,它卻是使民主得以運轉的關鍵因素”。在社會資本概念成為討論的熱點之后,美國社會學學會主席亞歷詹德羅·波茨(Al~androPortes)、日裔美籍學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和美籍華裔學者林南(NanKn)等也紛紛加入討論。波茨將社會資本定義為“個人通過他們的成員資格在網絡中或者在更寬泛的社會結構中獲取短缺資源的能力。獲取能力不是個人固有的,而是個人與他人關系中包含著的一種資產”。波茨的貢獻主要在于首次對積極的和消極的社會資本進行了區別,并指出群體結構的封閉性是消極社會資本產生的原因。福山更多把社會資本理解為促進社會信任的社會規范,“社會資本是一種有助于兩個或更多的個體之間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說明的非正式規范”otSJ林南則認為,“社會資本——作為在市場中期望得到回報的社會關系投資——可以定義為在目的性行動中獲取的,或被動員的嵌入在社會結構中的資源”。根據學者們的已有定義,我們可以對社會資本做出更加清晰的界定,社會資本是一種以解決集體行動問題為目的、以關系網絡和文化規范形式存在的社會資源。這一定義包括四個要素:(1)社會資源。社會資本的外在表現是一種可獲取的、實際的或潛在的資源;(2)集體行動。社會資本的價值是創造人們的集體行動,并通過集體行動解決問題;(3)關系網絡。社會資本的存在形式是社會關系網絡;(4)文化規范。社會資本的本質是信任和互惠的文化規范。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建構淺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歷史唯物主義理解方法論實證方法論方法論個人主義方法論整體主義
【論文摘要】對于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具有直接指導作用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既不同于傳統社會科學方法論,也不同于作為一般哲學方法論的歷史唯物主義,它是在積極揚棄傳統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歷史唯物主義社會歷史觀(其核心是具體的社會實踐觀)為基礎,通過融合傳統社會科學方法論中人文科學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方法論個人主義和方法論整體主義建構而成的。
作為總體上最為科學、最為完備的歷史唯物主義哲學方法論在19世紀中期已由馬克思、恩格斯所創立,而具體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則至今尚未被系統地建構起來。盡管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很多,但長期以來人們對于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看法所存在的嚴重偏差無疑是主要原因。人們習慣認為,既然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歷史上研究社會歷史最為科學、最為完備的方法論,那么就沒有必要研究和建構所謂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誠然,歷史唯物主義是迄今以來人類認識和研究社會最為科學、最為完備的方法論,但它只是一種一般的哲學方法論,而不是具體的社會科學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作為一種具體的方法論,不同于歷史唯物主義這一一般的哲學方法論,它是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歷史觀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于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之問是一種一般和個別、指導和被指導的關系。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礎,它為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提供一般的方法論指導,而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是歷史唯物主義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具體化。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是處于不同層次的兩種方法論,它們對于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都具有指導作用,但歷史唯物主義對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只具有總體而間接的指導作用,而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對于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則具有直接指導作用。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是聯結歷史唯物主義和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的中間環節和橋梁,因而認為歷史唯物主義可以取代馬克思主義的具體的社會科學方法論來直接指導具體的社會科學研究的看法是偏頗的。為了進一步推動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豐富歷史唯物主義,很有必要建構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這一具體的社會科學方法論。筆者認為,建構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人手。
一、積極揚棄傳統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研究成果
隨著作為學科意義上的社會科學在19世紀中期的正式形成,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研究也系統而全面地展開。在100多年的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中,產生了大量的積極成果,主要包括以孔德、斯賓塞、迪爾凱姆、韋伯、溫奇、吉登斯等為代表的眾多社會科學家系統創建的兩對相互對立的社會科學方法論,包括人文科學方法論(理解方法論)和自然科學方法論(實證方法論)、方法論個人主義和方法論整體主義以及對它們所做的種種有益的綜合研究。就建構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而言,后一種研究的積極成果意義更大,因為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就是一種綜合的社會科學方法論,而在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史上,韋伯、溫奇、吉登斯等社會科學家試圖將相互對立的社會科學方法論綜合起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則是建構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直接的理論前提。
經濟學論文格式
一、經濟學原理學期論文有如下要求
1、正文兩頁左右,建議用五號字、宋體、單倍行距。摘要、參考文獻、附圖等不計算在兩頁限制之內。
2、打印版論文上交的最后期限是期末考試開考前,即2009年1月3日19點前。電子版論文最后上交期限為2009年1月3日23點59分前。論文過期不收,按零分處理。
3、論文要同時提交電子版和打印版,電子版提交地址是lunwen1@,電子版以提交后24小時內收到助教回復為提交成功的標志,如果沒收到回復,請聯系助教。打印版建議在2009年1月3日上午答疑時提交(答疑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可以交給任何一個助教。
4、論文要運用原理課所學相關知識、原理、分析框架對某一問題、現象等進行分析,要有自己的分析、立論等。
5、論文要按照經濟學論文的格式撰寫,具體見第二點。
農民工返鄉創業行動探究論文
論文摘要:在當代中國社會流動進程中,返鄉創業農民工是一個獨特的群體。要真正理解農民工的返鄉創業,就要尋找這一行動的社會結構因素。從結構化理論視角來看農民工返鄉創業,是為了理解返鄉創業這一現象的深層次因素。文章探討了結構化理論的內涵,并用這一理論對農民工返鄉創業行動進行了解讀,然后提出支持這一群體創業、促進這一群體實現再結構化的具體對策。
論文關鍵詞:結構化;農民工;返鄉創業
研究農民工的返鄉創業問題離不開中國特殊的時空結構,“時空特性是研究社會發展的重要維度。從研究社會發展的角度看,時空特性是一個基本的因素,或者說,也是研究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視角。農民工的返鄉創業是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傳統的社會身份體系的變動,農民工適應新的社會結構變化而產生了社會角色轉換的一種必然現象。關注社會變遷中的農民工就業與創業問題是社會學研究的必然。文章分析了農民工返鄉創業行動的結構性因素和支持創業的策略。
一、結構化
安東尼·吉登斯(A.Giddens)在1973年提出了結構化(Structuration)這一術語,運用結構化理論對于主體與結構的關系進行了解釋。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表明:人們的行為是被結構化的,行動具有結構的屬性,結構性背景限定了人們可能的行為領域;結構具有約制人類行動和促成人類行動的雙重效果。
結構是指社會再生產過程里反復涉及到的規則與資源,規則和資源實際上就是指人們所處的社會結構。“社會行動者既不是由外部起因決定的物質的粒子,也不是執行一種完全理性的內部行動計劃的、只受內部原因引導的單子。社會行動是歷史的產物,是整個社會場的歷史的產物,是特別的次場內某條通道中積累的體驗的歷史的產物。”吉登斯引入了時間、空間、轉換規則、結構化方式、結構性特征等概念,他用結構二重性原則取代主客二元論。吉登斯的觀點是:客體主義者強調社會中的結構、制度、制約性,主觀主義者強調人的主觀性、能動性、創造性,這兩類因素在社會生活都是實際存在的。社會結構具有客觀制約性和主觀創造性兩種品格,吉登斯在社會實踐或社會生產的不斷展開和持續過程中動態地理解結構。
傳播人反思性管理論文
論文提要
本文從當代反思社會學與傳播理論研究的結合角度,論述了反思性的社會實踐與信息傳播的關系,特別指出在現代性境況中這一關系所具有的尖銳的根本的性質。本文評述了受反思社會學影響的傳播循環理論,重點論述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交往形式的唯物史觀以及關于大眾傳播與人民自我意識的觀點,分析了從馬克思主義創立以來各種基于批判立場的理論學派對于傳播和人的反思性問題的關切和解釋,以及當代傳播境況的新特點。本文認為人的活動是在實踐行動結構、認知結構和傳播(交流、交往)結構中展開的。傳播結構具有反身的和外拓的兩種存在方式。其反身存在方式將傳播導向內在交流活動,形成同主體的認知結構的張力運動,形成反思性循環;外拓存在方式尋求主體際,與其他主體建構交往共同體。人的傳播結構受制于人的環境,特別是同客觀化的媒介結構形成了近似于同構的關系。實踐、認知、傳播三個結構互為影響作用、互為滲透轉化,呈現為不斷的循環。驅動這些結構發生循環的是主體的意向性、反思性和能動性。傳播技術的進步并非必然帶來傳播體制和傳播秩序的合理化,也并非必然帶來人的反思性的提升。對于健全的社會發展和人類解放的目標來說,利用傳播技術的成果,捍衛并提升人的反思性的實踐自覺,應當是當代傳播理論的進步的主張。
關鍵詞:傳播理論反思性現代性交往形式
Abstract
Fromtheperspectiveofcombiningthereflexivesociologyandthecommunicationtheories,thepresentpaperexpoundstherelationshipbetweensocialpracticeofreflexivityandinformationcommunication,andpointsoutparticularlythesharpandfundamentalnatureofthisrelationshipinthecontextofmodernity.ThepaperreviewstherecursivecommunicationtheoryintheinfluencedbythereflexivesociologyanddwellsonemphaticallyCarlMarx’sandFriedrichEngels’historicalmaterialismon“verkehsform”andtheirviewsonmasscommunicationandpeople’sself-consciousness,analysestheconcernandexplanationoncommunicationandhumanreflexivityofallthetheoreticalschoolsonthebasisofvariouscriticalstandpointsexistingaftertheestablishmentofMarxismaswellasthenewdistinguishingfeaturesofthecommunicationcontexts.Thispaperholdsthathumanactivitieshavebeenconductedinthestructureofpracticalactions,structureofcognitionandstructureofcommunication(interchanging/contacts).Thestructureofcommunicationhassuchtwoformsofexistenceasofreflexivesandoutward-expansion.Theformofreflexiveexistencehasthecommunicationorientedtowardsintrapersonalcommunicationsoastoformatensionstructureofcognitivestructureofthesamesubjectandalsoformsacirculationcycleofreflexivity.Theformofoutwardexpansionseeksintersubjectivitysoastoestablishacommunityofcontacts.People’sstructureofcommunicationissubjecttotheirenvironmentsandparticularlyformsarelationshipakintoasynthesistogetherwiththeobjectivestructureofmedia.Thethreestructuresofpractice,cognitionandcommunicationinfluenceandinfiltrateeachotherandreacttoandturntoeachothersothatanunbrokencycleisformed.Whatenablesuchstructurestoresultinacycleofcirculationarethesubject’sintention,reflexivityandactivity.Theprogressofcommunicationtechnologydoesnotnecessarilybringforththerationalizationofthecommunicationinstitutionandcommunicationsequence.Nordoesitbringforwardtheenhancementofhumanreflexivity.Intermsofthegoalsofsoundsocialdevelopmentandhumanemancipation,theutilizationofthecommunicationtechnology’sachievements,thedefenseandenhancementofthepracticeconsciousnessofhumanreflexivityaretobeaprogressivepropositionofthecontemporarycommunicationtheories.
Keywords:communicationtheory,reflexivity,modernity,and“verkehrsform”
我國現代性的特征分析論文
盡管現代性(modernity)從20世紀90年代初起就成為我國學術界的熱門話題之一,但中國現代性及其與世界其他國度現代性的關系究竟怎樣,一直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和足夠的梳理,盡管一些論者已經做了有效的開拓工作[1]。中國現代性是否有其獨特特征以及這種特征怎樣,這個問題往往要么被回避,要么被僅僅納入普遍的世界現代性描述中。本文嘗試對這個問題提出一種初步探討。
一、中國現代性的特征問題
識別現代性可以有若干不同途徑,而相對來說最簡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尋找并抓住它的便于指認的特征。而中國現代性就有這種獨特的特征。關于中國現代性,要說的方面很多。單說這個概念的來龍去脈及其豐富而又復雜的含義,就夠學者們寫好多部專著[2]。這里不妨來直接追問一個看似簡單然而具有基本意義的問題:對于一個時時刻刻在體驗現實生存境遇的中國人來說,現代性意味著生活中哪些新東西?也就是說,在個人的體驗中,與古典性相對,現代性能帶來怎樣的生活新“特征”?他可能無法用準確的學術語言去闡述現代性的含義,但是卻可以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現代性帶給他的生活的種種實際影響。什么樣的文化特征才足以被稱為與占典性不同的現代性?這確實值得認真追究。我以為現代性的特征正是中國現代學的焦點性問題之一。
1.陳獨秀論“近代文明之特征”。其實,早在1915年陳獨秀就對中國現代性的“特征”作了探討,為今天的討論提供了借鑒和歷史資源。盡管他用的術語是“近代文明之特征”,但實際上與我所指現代性的特征應是相通的,因為他關心的就是當時中國區別于古代中國的現代特征問題。按照他的看法,現代性的特征應當是那些“最足以變古之道、而使人心社會劃然一新者”,即最能夠轉變古典規范而使人心與社會都煥然一新的那些要素。這確實有道理。對于這種特征,他提出了“三事”:“一曰人權說,一曰生物進化論,一曰社會主義”[3](P10)。這“三事”都涉及有關人類個人與社會發展的新觀念,確實是現代性題中應有之義。但如果從現代性的整體狀況來看,顯然還過于偏狹,未能就其他方面如宇宙模式、制度變革等提供更加全面的觀察。
2.吉登斯論“現代性三要素”。可供參考的最近一個觀點,來自英國當代社會學家吉登斯(AnthonyGiddens)。他的《現代性與自我認同》(ModernityandSelf-Identity,1991年)討論了構成“現代性”的三個主要“動力品質”或“因素”:時空分離、抽離化機制和反思性。首先是“時空分離”(separationoftimeandspace)。按他的分析,在“前現代”社會,盡管每種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時間計算和空間定位模式,但其共同點在于:時間和空間往往“通過空間的定位而聯結在一起”,換言之,“通過地點聯結在一起”。而在現代性條件下,時間與空間的分離首先表現在,時間的“虛空”維度發展了。機械時鐘的發明和擴散是這一過程的最初標志:“機械計時工具的廣泛使用不僅促進而且預設了日常生活組織會發生深刻的結構變遷,這種變遷不僅是區域性的,而且,它無疑也是全球化的過程。……世界地圖,作為一種全球規劃,其上面再也沒有禁地,它在空間的‘虛空’上是與鐘表一樣的符號。它不僅僅是描繪‘那有什么’或作為地球地理學的模型,而且更是社會關系中基本轉型的建構性要素。[4](P18)吉登斯相信,現代性“時空分離”機制有助于世界的積極的“轉型”,“它為不同場合協調社會活動提供了時空重組的堅實基礎”[4](P18-19)。時空分離導致了“時空重組”,世界獲得了重新組織或構造的機遇。由此,時空分離的“深入發展”對社會進步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力”,“使得現代社會生活逐漸脫離開傳統的束縛”[4](P19)。按照吉登斯的樂觀設想,當全球各種原來相對封閉和自主的文化,都消除了各自的時空模式而在同一種機械計時方式之下統一起來時,世界的時間和空間必然地獲得了重新組合或轉型。
由于時空的分離導致時空的虛空化,就有了現代性的第二種基本要素:社會制度的抽離化機制(disembeddingmerchanism)。抽離化,是說“社會關系從地方性的場景中‘挖出來’(liftingout)并使社會關系在無限的時空地帶中‘再聯結’”。吉登斯認為抽離化機制由“抽象系統”(abstractsystems)構成,包括“象征標志”(symbolictokens)和“專家系統”(expertsystem)兩種類型。“象征標志”指的是那種具有一定“價值標準”的能在“多元場景”中相互交換的“交換媒介”,如貨幣。而“專家系統”是指那種“通過專業知識的調度對時空加以分類的”機制,這些專業知識包括食品、藥物、住房、交通、科學、技術、工程、心理咨詢或治療等。重要的是,無論是“象征標志”還是“專家系統”都往往獨立于使用它們的具體從業者和當事人,依靠“信任”(trust)關系而發揮其作用[4](P19-20)。例如,當我們用貨幣去商場購物,或是到郵局寄信時,不必靠熟人關系,只要“信任”貨幣這一象征標志或郵電系統就行了。正是這些為全球社會變革提供了有利條件。
管理會計變化制度研究論文
一、管理會計變化制度研究的背景
近十年西方許多企業在組織設計、復雜環境、信息技術方面面臨著比較廣泛的重要的變化,這種變化也引起了對管理會計變化的需求,許多經驗研究的證據表明了這種變化。如傳統的管理會計技術(如預算)盡管仍很普遍但通常與新的會計技術一同使用;新信息技術在許多組織中使常規的會計任務中心化(或從外面取得),管理會計由原來在組織內部由一小部分專家所擁有變成組織內部分散化的知識;管理會計師轉向為企業持續經營提供直接的支持或內部經營咨詢。管理會計的變化當然通常被推斷為好的現象-將現實變得更好,但是人們發現,變化也可能與負面的發展相聯系。如帶來大量的問題、引起倒退、甚至迅疾的大破壞。而且,盡管經營環境的重大變化對管理會計系統的變化施加了強大的壓力,管理會計系統的變化還是比較困難和緩慢(Granlund,2001)。
管理會計變化的這些特點,引起一些西方學者的關注,管理會計變化研究因此成為管理會計研究的一個重點。
根據Macintosh和Scapens(1991)的觀點,現代管理會計變化研究的三個主要方向是經驗案例研究、基于經濟學理論的實地研究和專注于社會制度的研究。專注于社會制度的研究認為,管理會計變化與環境和圍繞它的更加廣闊的社會和制度力量有關,管理會計可以視為個別組織中的制度,在特定的組織中管理會計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鞏固思維和行動中的理所當然的方式。專注于社會制度的研究關注概念體系、轉變條件和原因,涉及制度和行為方式、制度行為如何在不同時期持續等問題。Macintosh和Scapens(2000)認為,會計文獻所使用的社會學制度理論有三種:新制度經濟學(或交易成本經濟學)、舊制度經濟學和新制度社會學(newinstitutionalsociology)。新制度經濟學對于會計的研究,基本基于新古典經濟學理論,由于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基于合理性和均衡的核心經濟學假設,因而更為關心預測合理的或“最優的”結果,而不是解釋從一種均衡走向另一種均衡所呈現的過程也即變化過程。新制度社會學對會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會計實踐的外部組織制度(社會、經濟和政治)的一般影響。舊制度經濟學則將視角集中在組織的常規和常規的制度化,認為管理會計系統和實踐能夠產生組織的規則和常規,因而研究管理會計的變化同時也是研究組織常規的變化。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將重點介紹和研究Macintosh和Scapens(1991)的管理會計變化的結構理論和Burns和Scapens(2000)的基于舊制度經濟學的管理會計變化制度理論。
二、管理會計變化的結構理論
Macintosh和Scapens1991年在《管理會計研究雜志》上發表“管理會計與控制系統:結構化理論的分析”一文,提出將:Roberts和Scapens(1985)、Macintosh和Scapens(1990)以及Giddens的結構化理論(Structurationtheory)運用到管理會計系統的研究中。認為結構理論包容了AdamSmith的古典經濟學和KarlMarx的經濟決定論(Macintosh和Scapens,1991),對理解管理會計的性質很重要,是解釋管理會計系統在組織社會秩序的產生、調節和轉變中的作用,理解推動該系統的不太明顯的動力的有價值的手段;管理會計系統在組織中可以形成和復制含義、權力和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