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渤海經濟圈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6 08:56: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環渤海經濟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論環渤海經濟圈戰略
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展現活力后,環渤海經濟圈成為中國經濟的第三個隆起地帶。環渤海經濟區,從狹義上來說,是指沿環渤海海岸及部分黃海海岸分布的、以北京市和天津市為中心的,涉及河北、遼寧和山東,由15個城市所轄地區組成的經濟區域。而廣義的環渤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及河北、遼寧和山東三個省。
一、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促使這一區域逐步形成了連接歐亞大陸和太平洋的國際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個億噸大港后,大連港貨物吞吐量也超過億噸,秦皇島港又成為中國第一個億噸煤炭輸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島港吞吐量突破1.2億噸,躍升至世界集裝箱大港15強。環渤海地區正在出現一個集裝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過300萬標箱。與此同時,中國的四大集裝箱碼頭,有三個正在這一地區加緊擴建。據不完全統計,渤海灣地區從事集裝箱運輸的公司就有30多家。環渤海地區成為中國億噸大港最密集的區域,同時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集裝箱海運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機場實現了中國民航跨區域的機場首次聯合后,2001年10月,北京與天津港口岸開始直通,兩市實現了港口功能一體化。天津港保稅區建立了中國首家空港國際物流區,目前這里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國際貿易窗口和國際物流大進大出的綠色通道。天津港保稅區內的國際商品展銷中心,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免稅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在此地區投資最大的跨國公司摩托羅拉副總裁稱之為,“基礎設施發達、人力資源充沛及工業配套能力強等優勢,環渤海區域成為外資青睞的核心區域和進入中國北方市場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擁有中國最密集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跨國公司漸漸開始把環渤海地區作為整體投資區域。目前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北京建立研發中心和運營總部,把生產基地建在天津、山東等地。
(二)行政區劃限制開始打破,經濟區內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電子、汽車、機械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群,各具特色的產業帶逐漸形成
環渤海經濟圈技術創新探究
摘要: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是環渤海經濟圈的一個重要研究問題,FDI又是它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旨在通過研究環渤海經濟圈的省際面板數據,找出差距,提出走自主創新的道路等建議。
關鍵詞:環渤海經濟圈;面板數據;技術創新;FDI
1引言
當前,環渤海經濟圈的產業結構還是以勞動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為主,缺乏較短時間內能趕上發達國家所需的財力和更先進的技術。所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走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并舉的道路勢在必行。
本文旨在通過環渤海經濟圈中各省市技術創新能力的分析,找出差距,為其今后的創新之路提出一些建議。筆者主要通過研究FDI這一關鍵因素對其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來進行面板數據分析。
2FDI對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分析
環渤海經濟圈發展論文
一、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促使這一區域逐步形成了連接歐亞大陸和太平洋的國際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個億噸大港后,大連港貨物吞吐量也超過億噸,秦皇島港又成為中國第一個億噸煤炭輸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島港吞吐量突破1.2億噸,躍升至世界集裝箱大港15強。環渤海地區正在出現一個集裝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過300萬標箱。與此同時,中國的四大集裝箱碼頭,有三個正在這一地區加緊擴建。據不完全統計,渤海灣地區從事集裝箱運輸的公司就有30多家。環渤海地區成為中國億噸大港最密集的區域,同時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集裝箱海運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機場實現了中國民航跨區域的機場首次聯合后,2001年10月,北京與天津港口岸開始直通,兩市實現了港口功能一體化。天津港保稅區建立了中國首家空港國際物流區,目前這里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國際貿易窗口和國際物流大進大出的綠色通道。天津港保稅區內的國際商品展銷中心,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免稅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在此地區投資最大的跨國公司摩托羅拉副總裁稱之為,“基礎設施發達、人力資源充沛及工業配套能力強等優勢,環渤海區域成為外資青睞的核心區域和進入中國北方市場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擁有中國最密集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跨國公司漸漸開始把環渤海地區作為整體投資區域。目前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北京建立研發中心和運營總部,把生產基地建在天津、山東等地。
(二)行政區劃限制開始打破,經濟區內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電子、汽車、機械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群,各具特色的產業帶逐漸形成
目前環渤海經濟區內各省市行政區劃的限制開始打破,各自為政現象逐漸消除,經濟區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業開始形成主導,產業群落漸漸形成。
環渤海經濟圈發展論文
一、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促使這一區域逐步形成了連接歐亞大陸和太平洋的國際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個億噸大港后,大連港貨物吞吐量也超過億噸,秦皇島港又成為中國第一個億噸煤炭輸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島港吞吐量突破1.2億噸,躍升至世界集裝箱大港15強。環渤海地區正在出現一個集裝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過300萬標箱。與此同時,中國的四大集裝箱碼頭,有三個正在這一地區加緊擴建。據不完全統計,渤海灣地區從事集裝箱運輸的公司就有30多家。環渤海地區成為中國億噸大港最密集的區域,同時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集裝箱海運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機場實現了中國民航跨區域的機場首次聯合后,2001年10月,北京與天津港口岸開始直通,兩市實現了港口功能一體化。天津港保稅區建立了中國首家空港國際物流區,目前這里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國際貿易窗口和國際物流大進大出的綠色通道。天津港保稅區內的國際商品展銷中心,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免稅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在此地區投資最大的跨國公司摩托羅拉副總裁稱之為,“基礎設施發達、人力資源充沛及工業配套能力強等優勢,環渤海區域成為外資青睞的核心區域和進入中國北方市場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擁有中國最密集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跨國公司漸漸開始把環渤海地區作為整體投資區域。目前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北京建立研發中心和運營總部,把生產基地建在天津、山東等地。
(二)行政區劃限制開始打破,經濟區內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電子、汽車、機械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群,各具特色的產業帶逐漸形成
目前環渤海經濟區內各省市行政區劃的限制開始打破,各自為政現象逐漸消除,經濟區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業開始形成主導,產業群落漸漸形成。
環渤海經濟圈發展論文
一、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促使這一區域逐步形成了連接歐亞大陸和太平洋的國際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個億噸大港后,大連港貨物吞吐量也超過億噸,秦皇島港又成為中國第一個億噸煤炭輸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島港吞吐量突破1.2億噸,躍升至世界集裝箱大港15強。環渤海地區正在出現一個集裝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過300萬標箱。與此同時,中國的四大集裝箱碼頭,有三個正在這一地區加緊擴建。據不完全統計,渤海灣地區從事集裝箱運輸的公司就有30多家。環渤海地區成為中國億噸大港最密集的區域,同時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集裝箱海運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機場實現了中國民航跨區域的機場首次聯合后,2001年10月,北京與天津港口岸開始直通,兩市實現了港口功能一體化。天津港保稅區建立了中國首家空港國際物流區,目前這里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國際貿易窗口和國際物流大進大出的綠色通道。天津港保稅區內的國際商品展銷中心,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免稅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在此地區投資最大的跨國公司摩托羅拉副總裁稱之為,“基礎設施發達、人力資源充沛及工業配套能力強等優勢,環渤海區域成為外資青睞的核心區域和進入中國北方市場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擁有中國最密集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跨國公司漸漸開始把環渤海地區作為整體投資區域。目前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北京建立研發中心和運營總部,把生產基地建在天津、山東等地。
(二)行政區劃限制開始打破,經濟區內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電子、汽車、機械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群,各具特色的產業帶逐漸形成
目前環渤海經濟區內各省市行政區劃的限制開始打破,各自為政現象逐漸消除,經濟區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業開始形成主導,產業群落漸漸形成。
區域經濟一體化研究論文
【摘要】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相對于行政區域區隔化而提出來的,它在國際間、國內各城市間都得以廣泛運用,加以剖析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具有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區域經濟一體化經濟再發展
國際間經濟一體化是指各成員國之間消除相互的各種歧視,把各自分散的國民經濟納入一個較大的經濟組織中的狀態或過程,而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指一個地理區域內,各國一致同意減少并最終消除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以便做到相互之間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狀態或過程。由于經濟發展存在著不平衡,所以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小國家間建立各種類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以此來適應經濟全球化中的激烈競爭,期望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能與經濟實力強大的美國等經濟實體相制約。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世界各國除加入多邊貿易體制之外的又一選擇。時下,國際間、區域間頻繁交往,其合作越來越密切,區域經濟組織也越來越發展。目前,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南美共同體、亞太經合組織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范圍越來越擴大,聯系越來越緊密,一體化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歐洲空間局便是歐洲各國航天的一個協作體,協作的是技術經濟。近十年,國際區域經濟組織發展很快,世界貿易組織(WTO)1995年成立時,除日本、香港以外,幾乎所有WTO成員均是一個或多個區域經濟組織的成員。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形式有利于消除民族間、國家間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各種障礙,有利于勞動和資本的節約,有利于生產要素在成員國間的自由流動、優化配置,從而達到提高規模經濟效益、擴大區域經濟市場的目的,促進各成員國間的經濟增長。
一、中國參與國際區域經濟
中國是區域經濟合作的積極參與者,同時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主要推動者。我國對參予和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一直持積極態度。
渤海經濟圈發展戰略思考
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展現活力后,環渤海經濟圈成為中國經濟的第三個隆起地帶。環渤海經濟區,從狹義上來說,是指沿環渤海海岸及部分黃海海岸分布的、以北京市和天津市為中心的,涉及河北、遼寧和山東,由15個城市所轄地區組成的經濟區域。而廣義的環渤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及河北、遼寧和山東三個省。
一、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促使這一區域逐步形成了連接歐亞大陸和太平洋的國際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個億噸大港后,大連港貨物吞吐量也超過億噸,秦皇島港又成為中國第一個億噸煤炭輸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島港吞吐量突破1.2億噸,躍升至世界集裝箱大港15強。環渤海地區正在出現一個集裝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過300萬標箱。與此同時,中國的四大集裝箱碼頭,有三個正在這一地區加緊擴建。據不完全統計,渤海灣地區從事集裝箱運輸的公司就有30多家。環渤海地區成為中國億噸大港最密集的區域,同時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集裝箱海運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機場實現了中國民航跨區域的機場首次聯合后,2001年10月,北京與天津港口岸開始直通,兩市實現了港口功能一體化。天津港保稅區建立了中國首家空港國際物流區,目前這里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國際貿易窗口和國際物流大進大出的綠色通道。天津港保稅區內的國際商品展銷中心,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免稅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在此地區投資最大的跨國公司摩托羅拉副總裁稱之為,“基礎設施發達、人力資源充沛及工業配套能力強等優勢,環渤海區域成為外資青睞的核心區域和進入中國北方市場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擁有中國最密集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跨國公司漸漸開始把環渤海地區作為整體投資區域。目前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北京建立研發中心和運營總部,把生產基地建在天津、山東等地。
(二)行政區劃限制開始打破,經濟區內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電子、汽車、機械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群,各具特色的產業帶逐漸形成
環渤海區域經濟研究論文
一、環渤海區域經濟合作:前所未有的機遇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的兩個顯著特征。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一些相鄰國家、相鄰地區采取的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措施。一些相鄰國家,通過降低關稅或完全免除關稅,使之成為進出口無障礙的地區,實現市場一體化。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東南亞聯盟等。有關統計顯示,歐盟70%的貿易是在其內部交易,北美自由貿易區為40%,而亞洲區域內貿易僅占30%。這既表明亞洲的一體化程度還相對較低,同時也意味著我國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國與國之間消除貿易和投資壁壘的大背景下,中國省與省、市與市、縣與縣之間行政壁壘的存在顯然不合時宜了。隨著我國區域經濟聯系的緊密,區域合作范圍和領域的拓展,環渤海區域經濟合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
(一)環渤海區域經濟一體化是東北亞經濟合作的基礎與前提
從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看,世界經濟增長的重心已轉向亞太地區,而亞太地區中,東北亞地區正在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資源條件、多層次的經濟結構和巨大的開發潛力而為國際經濟界所矚目。近年來。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日趨活躍,東北亞地區次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像雨后春筍一樣快速建立起來。環渤海經濟圈東臨日本、朝鮮、韓國,北臨蒙古、俄羅斯,位居東北亞中心,輻射亞太經濟區,既是我國北方內陸及三北地區與沿海地區的天然結合部,又是通向亞太地區和走向世界的出海口,處在“東來西往、南聯北開”的有利位置,有著成為東北亞經濟核心的潛在優勢。
未來東北亞經濟發展的前景,環日本海經濟圈的實質性運作,必將伴隨中日之間國際分工的實質變化而增強;中國、日本、韓國三個經濟體之間日趨緊密的經濟合作,又使泛黃海經濟圈成為亞洲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環渤海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將提高該區域的國際競爭能力,從而充分發揮中、日、韓地緣鄰近,產業結構與市場需求互補性強的國際合作優勢。
(二)環渤海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戰略需要
經濟圈發展戰略研究論文
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展現活力后,環渤海經濟圈成為中國經濟的第三個隆起地帶。環渤海經濟區,從狹義上來說,是指沿環渤海海岸及部分黃海海岸分布的、以北京市和天津市為中心的,涉及河北、遼寧和山東,由15個城市所轄地區組成的經濟區域。而廣義的環渤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及河北、遼寧和山東三個省。
一、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促使這一區域逐步形成了連接歐亞大陸和太平洋的國際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個億噸大港后,大連港貨物吞吐量也超過億噸,秦皇島港又成為中國第一個億噸煤炭輸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島港吞吐量突破1.2億噸,躍升至世界集裝箱大港15強。環渤海地區正在出現一個集裝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過300萬標箱。與此同時,中國的四大集裝箱碼頭,有三個正在這一地區加緊擴建。據不完全統計,渤海灣地區從事集裝箱運輸的公司就有30多家。環渤海地區成為中國億噸大港最密集的區域,同時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集裝箱海運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機場實現了中國民航跨區域的機場首次聯合后,2001年10月,北京與天津港口岸開始直通,兩市實現了港口功能一體化。天津港保稅區建立了中國首家空港國際物流區,目前這里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國際貿易窗口和國際物流大進大出的綠色通道。天津港保稅區內的國際商品展銷中心,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免稅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在此地區投資最大的跨國公司摩托羅拉副總裁稱之為,“基礎設施發達、人力資源充沛及工業配套能力強等優勢,環渤海區域成為外資青睞的核心區域和進入中國北方市場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擁有中國最密集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跨國公司漸漸開始把環渤海地區作為整體投資區域。目前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北京建立研發中心和運營總部,把生產基地建在天津、山東等地。
(二)行政區劃限制開始打破,經濟區內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電子、汽車、機械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群,各具特色的產業帶逐漸形成
經濟圈發展戰略研究論文
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展現活力后,環渤海經濟圈成為中國經濟的第三個隆起地帶。環渤海經濟區,從狹義上來說,是指沿環渤海海岸及部分黃海海岸分布的、以北京市和天津市為中心的,涉及河北、遼寧和山東,由15個城市所轄地區組成的經濟區域。而廣義的環渤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及河北、遼寧和山東三個省。
一、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促使這一區域逐步形成了連接歐亞大陸和太平洋的國際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個億噸大港后,大連港貨物吞吐量也超過億噸,秦皇島港又成為中國第一個億噸煤炭輸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島港吞吐量突破1.2億噸,躍升至世界集裝箱大港15強。環渤海地區正在出現一個集裝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過300萬標箱。與此同時,中國的四大集裝箱碼頭,有三個正在這一地區加緊擴建。據不完全統計,渤海灣地區從事集裝箱運輸的公司就有30多家。環渤海地區成為中國億噸大港最密集的區域,同時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集裝箱海運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機場實現了中國民航跨區域的機場首次聯合后,2001年10月,北京與天津港口岸開始直通,兩市實現了港口功能一體化。天津港保稅區建立了中國首家空港國際物流區,目前這里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國際貿易窗口和國際物流大進大出的綠色通道。天津港保稅區內的國際商品展銷中心,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免稅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在此地區投資最大的跨國公司摩托羅拉副總裁稱之為,“基礎設施發達、人力資源充沛及工業配套能力強等優勢,環渤海區域成為外資青睞的核心區域和進入中國北方市場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擁有中國最密集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跨國公司漸漸開始把環渤海地區作為整體投資區域。目前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北京建立研發中心和運營總部,把生產基地建在天津、山東等地。
(二)行政區劃限制開始打破,經濟區內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電子、汽車、機械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群,各具特色的產業帶逐漸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