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6 09:18: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輻射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談輻射及防護
摘要: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計算機的電磁輻射會給計算機用戶帶來健康危害,如何防止和降低計算機的電磁輻射是計算機用戶應該關注的重要問題。任何帶電物體都會對周圍輻射電磁場,作為計算機主要的帶電元件,顯示器和主機是計算機電磁輻射的兩個主要來源,選擇液晶顯示器和具有優異屏蔽功能的機箱是防止和降低計算機輻射的關鍵。
關鍵詞:計算機電磁輻射電磁場
1概述
任何帶電物體的周圍都存在電場,而周期變化的電場將會產生周期變化的磁場,也就存在電磁波,產生電磁輻射,如果這種輻射的量超過限定條件,那么就會對環境形成電磁污染。和無處可躲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一樣,電磁輻射同樣無處不在,這使它成為公認的“第四污染源”。
只要存在電場變化的地方就會有電磁輻射。目前,能造成大面積電磁污染的主要有高壓輸配電系統、發射設備、微波設備、家用電器、計算機等等。其中高壓輸電系統的電磁輻射強度最大,對人體的危害最明顯。為了保障從業者的健康,在輻射環境下的工作時間有著嚴格的限定。相比之下,諸如彩電、手機、微波爐、空調機、電冰箱、計算機等等家庭必需的電氣設備所影響的人群更廣泛。在上述常見的電氣設備中,與人們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計算機更值得關注。許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網絡世界的網蟲每天面對計算機的時間往往超過8小時。而計算機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小覷的電磁輻射源:微處理器、主板、顯卡、聲卡、內存、硬盤、光驅、顯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時都會向外界輻射電磁能量。計算機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對那些長期接觸計算機的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
2計算機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玉米輻射誘變后代效應
種質資源是玉米育種的物質基礎,長期以來育種家對現有種質資源做了大量研究,選育了不少優良品種,為玉米生產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目前,我國仍存在育種用種質基礎狹窄問題,改良、創新和拓展種質資源仍然是當前玉米育種的主要方向[1~5]。理論和實踐證明[6~10],輻射誘變育種是一種有效拓展玉米種質基礎的途徑。誘變產生的突變率是自然突變率的100~1000倍,可導致基因突變、染色體結構和數目的變異及細胞質突變(葉綠體、線粒體等),篩選出自然界尚未出現和很難出現的基因型[11]。強化輻射誘變技術的利用有望突破玉米育種瓶頸,選育出更加優良的玉米自交系和雜交種。玉米自交系R08和48-2是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選育的近年在生產上利用廣泛的優良骨干自交系,組配了川單14號、正紅2號等十多個優良雜交種,為西南地區玉米生產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育種實踐證明,這2個玉米自交系具有優良的遺傳基礎,為此,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利用60Coγ射線處理R08和48-2風干種子,以期從中選育具有利用價值的新系,目前已育成101份新誘變自交系[12]。本研究以部分誘變系為材料,對誘變系主要農藝經濟性狀的配合力進行比較研究,進而評價這些新選系的育種利用潛力,為誘變系的進一步改良和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被測系P2分2組共24份材料,R08組以R08及其9份誘變系,48-2組以48-2及其13份誘變系,誘變系是在四川省原子核應用技術研究所經150、200和250Gy3個劑量的60Coγ射線輻照處理R08和48-2種子后,由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連續自交3代選育得到的M4選系。以生產上廣泛利用的玉米骨干自交系P178、鄭58、156、K169、K318、21-ES、昌7-2、698-3、K305為共同測驗種P1(R08組的測驗種不包括自交系156)。R08誘變系編號分別為11至19,48-2誘變系編號分別為21至33。
1.2試驗方法
2008年冬季按不完全雙列雜交設計,分別組配80個(即8×10)R08組和126個(即9×14)48-2組雜交組合。2009年春季分別種植R08組和48-2組F1雜交組合,2組試驗獨立進行,均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單行區,行長3.5m,行距0.8m,窩距0.5m,每行7窩,每窩定苗2株,種植密度49500株/hm2,施肥與田間管理同大田生產。參照國家玉米區域試驗記載和測定標準,每小區選中間10株進行田間調查和室內考種。田間考查性狀:吐絲期(d)、株高(cm)、穗位高(cm),室內考種性狀:穗長(cm)、穗粗(cm)、禿尖長(cm)、穗行數、行粒數、粒深(cm)、百粒重(g),出籽率(%)和單株產量(g)。
小議電輻射污染及預防
摘要:如今我們工作、生活在E時代,在你每天盡情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和舒適時,有沒有想過,在不知不覺中頻率不同的電磁波,在我們周圍悄無聲息地構成了一種被稱作“電子霧”的濃重污染源,它看不到、聽不到、嗅不到、摸不到,神不知鬼不覺地任意穿透、“切割”人的身體,如同“幽靈”一樣,令人防不勝防。生活中的電子產品種類十分眾多,與我們的生活、工作關系非常密切,我們與它們接觸的時間又比較長,因此,這些電子產品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問題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那么,什么是電磁輻射污染?它對人體作用的機理有哪些?如何防范電磁輻射污染?
關鍵詞:電磁輻射污染電磁輻射污染機理電磁輻射污染防范
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應用電磁感應的方法,使磁場中的導體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了感應電流。這是19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隨即世界上第一座發電站的建成標志著人類邁進了電磁輻射的應用時代。一百多年前,電磁輻射已經深入到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今更是進入了一個電磁輻射的高利用時代。
不過,科學歷來都是一把雙刃劍,時代的進步常常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這種二律背反的現象已經得到了歷史的多次驗證。人們在充分享受電磁輻射帶來的方便舒適的同時,也日漸感受到了它的負面效應。如各類各類辦公自動化設備、移動通訊設備、家用電器迅速進入我們的生活,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豐富了我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就在我們的生活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時,我們所使用的高科技產品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又成為繼室內空氣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之后的又一室內環境污染。特別是近些年來,國內外媒體上屢屢報道的有關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害,更是讓人們感覺到了來自電磁輻射的威脅,以致于很多人一提起它,就有一種莫名的痛恨和恐懼。
1電磁輻射污染:
所謂電磁輻射污染是指高壓電、變電站、電臺、電視臺、雷達站、電磁波發射塔和電子儀器、醫療設備、自動化設備及微波爐、收音機、電視機、電腦、手機等工作時產生的各種不同波長頻率的電磁波。人體如果長期暴露在超過安全的電磁輻射劑量的電磁輻射下,細胞就會被殺傷或殺死。隨著信息技術產品的不斷豐富,電磁輻射污染已經成為危害人們工作和生活的輻射污染的重要類型之一。另一個方面,信息技術要依靠電磁波,而電磁波極容易被干擾和破壞,由此會帶來一些垃圾信息、有害信息的侵害,這也是電磁輻射污染的一個方面。電磁輻射會造成所謂的“電磁污染”,人們也叫它電子“煙霧”或電子垃圾,即電磁輻射的強度超過人體或環境所能承受的限度所產生的危害現象。它無色、無味、無形、無蹤,無任何感覺,可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無處不在,被科學家稱為“電子垃圾”或“電子輻射污染”,有專家稱這是繼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第四污染。
SOI抗輻射先進技術分析
摘要:SOI以其獨特的隔離埋層結構實現了器件、電路的全介質隔離,因此具有漏電小、電容小、免疫閂鎖、響應快、功耗低等優點,在快速數字電路、抗輻射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基礎。基于對SOI技術發展的前沿方案的介紹,探討溝道應變技術以及薄埋層技術如何來優化PDSOI的浮體效應、自熱效應,提高SOI的電路的速度,降低寄生效應以及功耗損失。SOI技術對現有成熟的CMOS技術具有很高的兼容性,發展可行性巨大,必將打破體硅的極限,引發硬件行業的重大革命。
關鍵詞:SOI輻射;單粒子;總劑量;應變硅
1引言
在近四十年的時間中,主要CMOS技術參數發展趨勢是基于Dennard經典等比例縮小原則。這一原則是集成電路制造技術中最有效的提升器件性能和降低能耗的方法。但隨著器件特征尺寸減小,短溝效應、量子隧穿以及寄生效應等問題的出現使得傳統微電子器件技術逐漸難以滿足集成電路技術持續發展的需求,限制了集成電路的集成度、可靠性以及電路性能。SOI是一種三層結構的新型硅基半導體材料,通過絕緣層實現了器件和襯底的介質隔離,SOI具有以下的優點:①由于采用絕緣介質隔離,器件與襯底之間不存在電流通道,消除了體硅器件中常見的閂鎖效應,提高了電路的可靠性;②具有良好的抗輻射特性;③減小了寄生電容,運行速度提高了20%~35%,器件功耗減小了35%~70%[1];④抑制了襯底的脈沖電流干擾,減少了軟錯誤的發生;⑤與現有的硅工藝兼容,可減少13%~20%的工序。自1970年代以來CMOS技術參數整體發展趨勢如圖1所示。
2SOI在抗輻射領域的應用
由于SOICMOS電路實現了完全的介質隔離,PN結面積小,不存在體硅CMOS技術中寄生的場區MOS管和可控硅機構,因此輻射產生的光電流可以比體硅CMOS電路小近三個數量級,使SOI電路在抗單粒子事件、瞬時輻射等方面有著突出優勢。2.1單粒子事件(SEU)。當一個高能粒子入射到器件中的反偏的PN結耗盡區及下面的體硅區時,沿著粒子運行的軌跡硅原子被電離,產生電子空穴對的等離子體。沿這個軌跡附近PN結耗盡層發生短時塌陷并且使耗盡層電場的等位面變形,耗盡層變形區又稱為“漏斗”。在SOI器件中,入射的粒子也將沿著它的軌跡使硅發生電離。然而,由于在有源區和襯底之間存在著隱埋絕緣層,只有那些在薄SOI頂部硅膜內產生的電子才能夠被收集。一般情況下的抗輻射應用中,SOI硅膜厚度為150~300nm,因此,在硅中產生的電離化軌跡長度比值就是SOI在抗SEU的加固性能方面優于體硅器件的一級近似。能量粒子不同材料條件下的射入情況如圖2所示。SEU的幅度是以線性能量轉換(LET)為單位表示。定義為:其中,x為沿著粒子軌跡的直線距離,dW為粒子損失的并被硅吸收的能量,mv是硅的質量,LET常以MeV•cm2/mg為單位來表示。由SEU產生的電子-空穴對可以表示為:其中,w是產生一個電子-空穴對所必須的能量。在電子收集過程中,有可能會產生約1~10mA的SEU電流尖峰。由于SOI中收集電子的有效軌跡長度的減少,使得SOI器件中SEU電流尖峰比體硅器件中的小50倍(對約200nm的SOI膜而言)。SEU截面以每邏輯位的等效面積(cm2/位)為量度單位。該截面越小,器件對輻射就越不敏感。可以看出,在抗輻射強度方面,150nm厚的SOI器件比500nm厚的SOI器件提高了10倍,比體硅CMOS器件提高更多。2.2劑量率效應。在日輝或核爆炸事件中,在很短的時間間隔內淀積大劑量的電磁能量,這就會產生劑量率效應。劑量率單位是rad(Si)s-1。1rad(Si)輻射在硅中產生約4×103/cm3電子-空穴對。能量在短時間內就被吸收,會在器件的耗盡區中產生明顯的光電流,產生的光電流可以表示為:式中,q為電子荷,Vdept是耗盡區的體積,g是載流子在硅中的產生常數,等于4.2×1013空穴-電子對/cm•rad(Si)s-1。在傳統CMOS器件中,這一光電流會引起閂鎖,對于SOI器件,由于實現了完全的介質隔離,不存在體硅CMOS技術中寄生的場區MOS管和可控硅結構,而且具有較小的PN結耗盡區體積,如圖4所示。因此輻射產生的光電流比體硅CMOS電路小近三個數量級,有很強的抗瞬時輻射能力2]。2.3總劑量輻射效應(TID)。總劑量輻射效應是累積劑量的電離輻射效應,通常以γ表示總劑量。電離輻射在SiO2中形成空間電荷機制如下:電離輻射在SiO2中激發電子-空穴對,一部分會被SiO2中的深空穴陷阱俘獲成為正的固定空間電荷。在正偏壓下,這些固定空間電荷比較多地集中在Si/SiO2界面附近。空穴在SiO2中的遷移過程有兩種模型,即激化子遷移模型和多極俘獲模型。電離輻射在Si/SiO2界面產生界面態。所謂界面態就是在Si/SiO2界面處存在于禁帶中的能級和能帶,他們可在很短的時間內和半導體硅交換電荷。界面態在器件工作或測試過程中會和硅體內交換載流子而使界面上帶電狀態發生變化[3]。產生和影響Si/SiO2界面的因素很多,電離輻射就是其中的一類。當未復合的空穴完全穿過SiO2時,空穴會在Si/SiO2界面或SiO2-柵極界面附近被俘獲,即:式中,fT為空穴俘獲率;Nht為陷阱密度;σht為空穴俘獲截面;ΔΧ為陷阱分布寬度。空穴俘獲率可以從1%變到100%,取決于SiO2的質量和作用在其上的電場強度。在Si/SiO2界面輻射誘生的陷阱密度可以有幾個數量級的增加。界面態的建立比空穴在氧化層中輸運更慢。如果在柵極上加負偏壓,產生的陷阱量更低,在低溫下幾乎沒有陷阱產生。2.4各類器件對比。由于SOI器件的有源區體積小,而且是全介質隔離,所以漏電流比體硅電流低。如前所述,在這些工作條件中,SOI器件優于體硅CMOS器件,SOIMOSFET與體硅器件相比具有抗SEU和抗γ輻射性能。SOI電路也無閂鎖效應,但是在體硅CMOS中,SEU或者γ射線的光電流卻可以觸發閂鎖效應。對于SEU或γ輻射,SOI電路優于體硅CMOS電路,目前SIMOX存貯器電路(64KSRAM)具有SEU失效率為10-9/位•天(最壞情況下的地球同步軌道失效率)并且在1011rad(Si)/s的劑量率輻射下仍能保持電路功能。這些數字表明,與體硅電路相比,SOI電路的抗輻射強度提高了100倍。
汽運公司輻射評估報告
我公司是一家從事長途道路客運的企業,公司下轄職能處室8個,二級單位8個,公司現有職工620人,現有營運車輛210輛,客運班線200多條,運行線路幅射全國14個省市。
由于生產需要,我公司使用了兩臺x射線,型號為smex-v8065b、cmex-78065,分別放于客運南站和客運西站,用于檢查危險品、違禁品,兩臺射線裝置都屬ⅲ類射線裝置。
我公司射線裝置其安全和防護狀況嚴格按照《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執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輻射安全、防護設施的運行及維護方面,我公司射線裝置其性能由××市環境保護局負責定期檢驗和監測,檢驗頻次一般為每年一次,檢驗結果由公司安機處負責存檔;我公司的操作人員負責日常保養并做好交接記錄,對使用射線裝置的安全裝置進行維護、保養。至于射線裝置的維護,常規電器線路一般由公司電工負責維修,機身內故障送指定單位維修。射線裝置在2009年的使用過程中運行狀況正常,無設備損壞造成事故。
二、在輻射安全、防護制度和落實方面,我公司成立了以法人代表為組長的“輻射防護管理”領導小組,同時制定了嚴格的輻射安全管理制度,并將該項安全管理列入公司重網要議事日程,使輻射防護管理一直處于受控狀態。公司規定所有從事輻射工作的人員需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工作,要求佩帶個人劑量儀進行操作,做好個人防護,以確保安全生產。直至2009年度未發生超級量照射和照射事故。
三、在輻射事故與應急方面,根據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規定,公司做好了各項預防措施,針對公司可能發生的輻射事故,公司制訂了相關的輻射事故與應急網方案,做到安全與操作并行。
輻射采暖供冷節能論文
[摘要]輻射作為一種節能的換熱方式,它的研究、應用對建筑節能有著重大意義,輻射采暖(供冷)的普及也符合國家節能的要求。
[關鍵詞]輻射采暖供冷節能輻射換熱
一、輻射換熱及國內應用情況
輻射換熱與傳統散熱器或空調送風在傳熱原理上有所不同,前者以輻射傳熱為主,對流換熱為輔,是一種對房間熱微氣候進行調節的節能采暖系統;后者則是以對流換熱為主,輻射傳熱為輔,易造成對人體的冷輻射,降低人體舒適度,還會使室內空氣急劇流動,增加粉塵飛揚機率,使室內衛生條件變差。因輻射換熱具有散熱均勻使人熱感舒適,而且具有管理方便、不占用使用面積、衛生條件好、無噪聲、節能、維修量小等優點,近幾年我國很多地區已廣泛采用,特別是各種新型保溫材料和塑料管材的出現,管材價格的下降,都加速了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在我國的發展。該系統特別適用于大開間、矮式窗、熱媒溫度低、裝修要求高的建筑物,因系統可以進行局部調節和分戶控制、分戶計量的功能,如今在住宅中也得到廣泛的應用,已成為目前我國常用的供暖形式之一。
二、輻射采暖與供冷
輻射采暖(供冷)的定義為;主要依靠供熱(冷)部件與圍護結構內表面之間的輻射換熱向房間供熱(冷)的采暖(供冷)方式。
電磁輻射消除分析論文
摘要:隨著計算機信息安全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電磁輻射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分析了計算機信息系統中電磁輻射的途徑,并對它的防護作了簡單介紹。
關鍵詞:信息安全;電磁輻射;TEMPEST
Electromagneticradiationofinformationdeviceandelimination
LIANGXiao-yan,WANGJun-li,YANGJian,WANGRu-long
(BeijingTraceandCommunicationTechniqueResearchInstitute,Beijing100094,China)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omputerinformationsafetytechnique,moreandmoreattentionhadbeenpaidtotheelectromagneticradiationofcomputer.Basedontheanalysisonthetrackofelectromagneticradiationofcomputerinformationsystem,typicalprotectionmethodisbrieflyintroduced.
輻射環境監督調研報告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眾多的電子、電氣產品以及無線電設備得到廣泛應用,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成為人類步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然而,隨之產生的電磁輻射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近年來,由于電磁輻射環境污染糾紛造成的群眾投訴、信訪事件迅速增加,某些地方甚至發生了群體性事件,嚴重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同時也暴露出我國電磁輻射環境監管工作的滯后與不足,如何有效地加強電磁輻射環境監管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環境中的電磁輻射污染及其危害
電磁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在空間傳播,各種電器、通訊設備以及電力設施等在運行時都會產生電磁輻射。當人們不需要的電磁輻射發射到環境中并影響他人身體健康或干擾他人正常工作、生活時,就稱為電磁輻射污染。環境中的電磁輻射污染來源主要包括:廣播、電視發射設備;通訊、雷達設備;工業、科研、醫療使用的高頻設備;交通運輸系統;高壓輸變電系統;各類家用電器等。
電磁輻射危害人體健康的機理主要是熱效應和非熱效應。熱效應又稱短期效應,主要是使人體組織或器官受到不可恢復的傷害,比如眼晶體受損等,高強度的電磁輻射直接照射甚至可以致人死亡;非熱效應又稱長期效應,主要表現為人體的分泌、免疫等系統受到影響以及患癌癥的危險度增加等。除了能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外,電磁輻射污染還可對電器設備產生干擾,比如對無線電通信系統以及廣播電視信號產生干擾等。
2電磁輻射環境監管存在的問題
隨著電磁類設備、設施的迅猛發展,電磁輻射污染已成為繼大氣、水、噪聲污染之后的又一大環境污染源,并且隨著人們健康、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電磁輻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重視,對政府部門加強環境電磁輻射監管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然而,電磁輻射環境監管工作卻相對滯后,監管水平不高,目前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計算機輻射防護論文
摘要: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工作、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計算機的電磁輻射會給計算機用戶帶來健康危害,如何防止和降低計算機的電磁輻射是計算機用戶應該關注的重要問題。任何帶電物體都會對周圍輻射電磁場,作為計算機主要的帶電元件,顯示器和主機是計算機電磁輻射的兩個主要來源,選擇液晶顯示器和具有優異屏蔽功能的機箱是防止和降低計算機輻射的關鍵。
關鍵詞:計算機電磁輻射電磁場
一、概述
任何帶電物體的周圍都存在電場,而周期變化的電場將會產生周期變化的磁場,也就存在電磁波,產生電磁輻射,如果這種輻射的量超過限定條件,那么就會對環境形成電磁污染。和無處可躲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一樣,電磁輻射同樣無處不在,這使它成為公認的“第四污染源”。
只要存在電場變化的地方就會有電磁輻射。目前,能造成大面積電磁污染的主要有高壓輸配電系統、發射設備、微波設備、家用電器、計算機等等。其中高壓輸電系統的電磁輻射強度最大,對人體的危害最明顯。為了保障從業者的健康,在輻射環境下的工作時間有著嚴格的限定。相比之下,諸如彩電、手機、微波爐、空調機、電冰箱、計算機等等家庭必需的電氣設備所影響的人群更廣泛。在上述常見的電氣設備中,與人們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計算機更值得關注。許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網絡世界的網蟲每天面對計算機的時間往往超過8小時。而計算機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小覷的電磁輻射源:微處理器、主板、顯卡、聲卡、內存、硬盤、光驅、顯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時都會向外界輻射電磁能量。計算機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對那些長期接觸計算機的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
二、計算機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輻射原理論文:略論民族體育的輻射原理
本文作者:孫德朝工作單位:西南民族大學
少數民族的保留,促成少數民族傳統休閑娛樂方式的保留。以1990年《中華民族傳統體育志》統計為例,西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項目多元性和項目多樣性頗具有代表性,凸顯出民族傳統體育地域文化集聚特征,并具有文化交融性的典型性特征。如藏族傳統體育收集了賽牦牛、賽馬、馬術、跑馬打槍、騎馬點火槍、射箭、射擊、藏棋(一)、尼格爾、吉布吉曾、藏棋(二)、和尚棋、甲波得雪、“略之把”棋、加哲、拔腰(互背)、大象拔河、“朵加”、舉皮袋、趕嘍嘍、吉韌、娃郎得、擊球、俄爾多、打牛角、套圈、跳高、跳繩、游泳、蹬棍、風箏、射碧秀等31個項目;彝族收集了賽馬、斗牛、摔跤、斗牛勇士、頂“牛”、甩套石、拔“樹根”、扳手勁、扳木棒、倒立、翻背、打秋千、爬桿、蕩繩、劈圓根、射箭、賽槍法、投石打靶、竹槍、水槍、跑山賽、跛子賽跑、跳高竹、跳人、跳遠、跳溝、彈石球、彈雞毛球、打松球、蹲斗、跳火繩、打陀螺、搶羊、搶羊仔游行、斗雞、打火把仗等43項傳統體育;收集了白族的賽馬、賽龍船、霸王鞭、秋千、仗鼓、登山、耍火龍、打陀螺、跳偉登、跳火把、人拉人拔河、“老虎跳”、跳花棚、洱海龍舟賽等14個項目;收集了傈僳族的弩弓射擊、泥彈弓、尼昂急、傈德德、德細來火、爬樹爬竹竿、逮來火、拉肚奪、扭扁擔、劃爬子比賽、拉繩、爬繩比賽、四方拔河、皮球得來火、皮球丟、賴地、“背什”、滑板子、跳牛、砍竹竿、投擲等21個項目;收集了納西族的東巴跳、秋千、賽馬、占占奪、飛石鎖、麗江球、跑罐子、偷孤兒、撥撥拉、內窩撲等10個項目;收集了羌族的推桿、摔跤、騎射、關音秋、扭根子、跳盔甲等6個項目;收集門巴族的狩獵項目;收集了珞巴族的射箭、碧秀(響箭)2個項目[19]。這種民族傳統體育的地域集聚特征,表現出濃郁的地域差異性,其項目如賽馬、蕩秋千等在多民族間出現文化交融的現象。1.2輻射機理分析輻射效應是經濟學上的通用名詞,指從經濟發展水平與現代化程度相對較高的經濟主體向相對較低的經濟主體進行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的流動與思想觀念、行為模式的傳播。輻射效應是多維的,民族傳統體育輻射與經濟學輻射具有質性的區別。民族傳統體育的輻射是民族傳統體育在特殊地域環境中集聚后,依托特殊傳播路徑在民族之間的共享和播化,兼容并蓄,彰顯其民族文化個性及共性特色。借用輻射效應探討分析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弘揚,文化特色展示。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具有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科學發展的重要意義。《禮記•王制》所講的“中國五方之民各有性也,達其志”和“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這是中國各民族文化“多元一體”“和而不同”的內涵和真諦,但“分”是短暫的,“和”是永恒的,“分”是過程,“和”是結果,是歸宿。這一文化交融和民族和諧的終極理念,是民族文化輻射的最終結果。按照人類理性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來看,人類奔于“在勞動與休閑之間作出權衡取舍”的矛盾與斗爭之中,但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促進自我身心健康,促進自我休閑意識的培育和建構是共性,是少數民族交融碰撞的結果。中國古代的北方地區,自戰國以來,“華夏”與“戎狄”以長城為界。塞內為“華夏”,塞外為“戎狄”。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明末清初。“華夏”與“戎狄”的差異往往以戰爭的方式進行,而以文化的交融而結束。生產方式的差異導致戰爭,戰爭的結果必然導致民族大遷徙。北方民族入住中原后,受漢民族精細的農耕文化的潛移默化,在文化的物質層面、精神層面和制度層面與漢族文化交融迅速和徹底。文化交融后,人們休閑娛樂方式,生產生活方式進行深度的交融,民族傳統體育的載體功能價值凸顯。如,清入關后,將冰嬉帶進北京。據乾隆年間《冰嬉圖》記載:每年的冬月,在今天北京的北海和中南海表演冰嬉,從各地挑選的“善走冰”能手1600多人分別代表八旗,場面十分壯觀,表演者做著各種動作,有花樣滑冰、雜技、武術,還有溜冰射箭等,表演精彩紛呈。李延超,虞重干等認為同一體育項目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具有較強交融性的研究成果,如射箭(射弩)橫跨15個民族,賽馬橫跨8個民族,摔跤橫跨6個少數民族,秋千橫跨9個少數民族,賽龍舟(龍船)橫跨5個少數民族,斗牛橫跨5個少數民族。是民族傳統體育輻射的效應所致。此外,同一體育項目在不同地域、同一民族中的開展;不同體育項目在同一地域、不同民族之間的開展。同一體育項目在同一地域、不同民族的開展[20]。這種交融性、同一性、差異性其本質上是文化與文化碰撞與沖突的結果,是民族傳統體育輻射效應所致,是戰爭和民族遷徙的結果。在畜牧文化對農耕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在很大程度上農耕文化起到了獨特的載體作用。齊美爾(GeorgeSimmel)認為:社會中沖突是普遍存在和不可避免的。沖突不僅是利益沖突的反映,而且是敵對本能的反映。這樣的本能被利益沖突刺激而發展,也能受到和諧關系和愛的本能的緩和而得到控制[21]。民族傳統體育在交融與涵攝發展過程中,是農耕文化對畜牧文化的浸潤和畜牧文化對農耕文化的沖擊的結果,本質上是民族戰爭和遷徙的結果。
各具特色的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多元集聚和輻射的第一驅動論節日是民族文化歷時性和共時性的產物和象征符號,它以其獨特的民眾文化事象“情結”融會成民族之魂和民族精神,并化成集體意識滲入到人類的血液之中,從而潛移默化地規范著人類的心理和行為。在少數民族節日里,按其起源和內容來分,有宗教祭祀節日、生產活動節日、集貿節日、紀念慶賀性節日和社交娛樂節日。節日的這種符號意義,對人性產生了一種積極的補償屬性,同時驅動著人們心智的健康向前發展。民族傳統體育這一特殊民眾文化事象在濃郁人文內涵的各少數民族民間節日盛會期間,在時空上搭建了民族傳統體育集聚與輻射的平臺。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回族的“開齋節”、藏族的“望果節”、彝族的“火把節”、壯族的“三月三”、“牛王節”、侗族的“花炮節”、“舞牛節”、苗族的“花山節”、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苦扎扎節”、傣族的“潑水節”、維吾爾族的“古爾邦節”、東鄉族的“花兒會”、哈薩克族的“阿肯談唱”、撒拉族的“努魯孜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等,這些節日慶典活動,是以單一民族為載體,多民族多元交融互惠的平臺。如清末大理留日學生、白族音樂家李燮羲,曾寫了這樣一首《三月街竹枝詞》:昔時繁盛幾春秋,百萬金錢似水流。川廣蘇杭精巧貨,買賣商場冠亞洲。這就是對白族“三月街”節日慶典的綜合寫真。少數民族節日慶典活動,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娛樂功能,審美功能,悅神、祭神與健身補償功能,民族凝聚與交往功能、發展民族經濟功能,競技功能等融為一體,展示出一幅民族文化衍生、發展、延續的動態畫卷。民族傳統體育在節日慶典集聚和輻射的諸多功能的融合效應,是在無經濟理性刺激下的人們集體意識的濃縮,提煉和升華,是人們對健康本我意識的完美皈依。深入彝族聚居區和在彝漢交融區田野考察,無論是老人還是孩提,無論是經商者,還很公務員,若是在彝族火把期間,沒去參加(與)斗牛、賽馬、摔跤等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他們在這一年里就會產生心靈上的缺失。而《西南彝志》記載宋初水西地區火把節一次盛大的跑馬活動:“騎士到來,如天上流星。戴斗笠的漢,著披氈的彝,云集看跑馬,大家都夸獎,彝給漢增榮,漢與彝助威。”這是一種和諧的節日慶典活動,她粘合彝族個體間和彝族與漢族集團間的友誼和情節,“這一特殊競賽活動”是傳統體育項目借助節日載體集聚與輻射功能的結果。在本質上,借助節日慶典參與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是人類的一種人性補償。它使人們超越心理的混亂,平穩而充滿信心地掌握自我的命運;它一次次地強化著人類的美好愿望與理想,激勵人類的奮進;它斬斷平庸,釋放被壓抑的生命沖動;它弘揚人類社會生活中一切正義、博愛的崇高精神。從文化變遷來看,任何風俗習慣都有它相對穩定的一面,也有變應性的一面。民族傳統體育在千年的發展中,一直在不斷演化,從最先圖騰崇拜的典型儀典,嬗變為人們休閑娛樂的玩具,并最終成為民族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和民族文化交融的時空載體,但在文化的精神內涵上,各民族傳統體育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這種展示民族傳統體育符號的載體是傳統節日的補償功能,傳統節日是民族傳統體育多元集聚與輻射的驅動輪,這種集聚與輻射的動力是永恒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成功舉辦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集聚和輻射第二大驅動輪自1953年11月8日至2011年9月18日,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國家體育總局共成功舉辦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運會秉承“平等、團結、拼搏、奮進”的宗旨和理念,在構建和諧民族關系,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豐富民族文化生活,充分展示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特色和運動水平,鍛煉和培養優秀民族體育人才,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促進民族團結,建立和諧社會,進一步推動我國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的發展方面體現出濃郁的民族傳統體育集聚特色。民運會競賽項目在逐屆增加(以第九屆為例,設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龍舟、獨竹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腳競速、板鞋競速、武術、民族式摔跤(搏克、且里西、格、北嘎、絆跤、希日木)、馬術(速度賽馬、走馬、跑馬射擊、跑馬射箭、跑馬拾哈達);表演項目越豐富和多元(分競技類、技巧類和綜合類三類)。凸顯出國家對少數民族健康的關注,各少數民族對競技健康意識的訴求,對文化資源保護和開發的迫切。民運會在世界體育形態符號化的“舉世無雙”,折射出中國民族和諧關系的世界范式,整合著中國民族傳統體育與西方體育的“和而不同”,人類需要民族傳統體育,時代需求民族傳統體育。從深入少數民族地區進行田野考察的情況來看,目前民運會上競賽和表演的項目在基層開展情況較好,出現項目在節日慶典、婚葬嫁娶、休閑娛樂期間的項目開展“疊加效應”,而與《中華民族傳統體育志》統計數目而言,諸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出現遺失消亡的“遮蔽效應”。到羌族地區考察時,關心羌族傳統體育的人們更苦于在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自己還沒有一個競賽項目。競賽的現代社會價值無可厚非:激勵人類的自我奮斗精神;滿足社會生活的觀賞需要;促進社會大眾的體育參與;顯示國家和社會團體的綜合實力;促進社會和經濟的迅速發展;排解社會成員的不良心緒[22]。我國民運會的運動競賽集聚效應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對促進民族傳統體育交融傳播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對改善民生,促進民族文化多元化,促進中國傳統體育與世界體育的交融碰撞,淡出民族傳統體育的多樣性具有重要的輻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