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3 00:38:4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防病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縣救災防病預案

縣救災防病預案

縣救災防病預案為了做好救災防病工作,保障全縣人民生命安全和經濟建設順利進行,根據《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省救災防病預案》,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原則

1、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反應迅速,以防為主,全力救治”的原則;

2、堅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信息報告、處理責任制原則;

3、堅持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

查看全文

抗旱防病方案

一、指導思想與工作目的

以“以人本,構建和諧社會”為指導,依照上級抗旱防病工作要求,具體落實抗旱防病工作辦法,保證不因災呈現疾病盛行,保證受災群眾有病能獲得實時治療,不因災生病而呈現滅亡,保證災區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成立“縣抗旱防病指導小組”

縣抗旱防病指導小組組長由縣縣政府主管副縣長負責,副組長由縣政府辦公室主管副主任、衛生局局長負責,成員由衛生、水務、農牧、氣候等部分主管副職構成,詳細負責全縣抗旱防保工作的組織、指導、批示、協調、督導工作。

三、工作職責

衛生局:增強飲水、飲食衛生治理,指導群眾做好飲用水的凈化、過濾、消毒。增強對食物生產運營的監督治理,嚴禁生產、出售無保質期、無生產日期、無生產廠家、無產物質量及格證或曾經蛻變的食物;開展衛生監測,依據詳細狀況對災區的飲水、食物合時開展衛生質量監測,保證飲水、食物衛生安全;增強疾病監測和疫情處置,嚴厲疫諜報告準則,需要時執行疫情每日零申報制。實時處置突發疫情,進行盛行病學查詢,采樣檢測,疫情核實,并落實各項預防節制辦法;保證物質供給,疾控中心對現有救災防病物資儲藏的數目和種類要認真清點、核算、對儲藏不足的要實時增補,保證救災防病、治病物資實時分配和供給,知足災區群眾救災防病工作的需求;普遍開展健康教育,經過張貼布告、發放宣傳單、開發宣傳欄、電視傳媒等方式,普遍開展健康教育工作,讓災區群眾調查需要的防病常識,養成優越的飲水、飲食和個人衛生習氣,提高自我防病認識和防病才能;

查看全文

災后防病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今年入汛以來,我縣遭受了特大暴雨和洪澇災害。為切實做好災后防病工作,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災后防病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由于夏季天氣炎熱,又是霍亂、傷寒、痢疾等急性腸道傳染病和鉤體病、出血熱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多發季節,致使我縣災后防病形勢非常嚴峻。因此,搞好災后防病工作是當前我縣抗災救災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必須充分認識當前救災防病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切實做好抗大災、防大疫的準備,要緊急行動起來,迅速深入各重災區開展防病治病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和食物中毒發生,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周密組織,深入開展醫療救援和防疫工作。各鄉鎮和衛生等有關部門要及時組織調配抗災防病藥品特別是消毒和救治藥品,滿足災區用藥需求,同時,縣衛生局要組織醫療小分隊深入各鄉鎮進行不定期巡回治病,確保災區群眾有傷病能得到及時救治。縣疾控中心和各鄉鎮衛生院要及時組織專家進行疫情預測,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防止急性腸道傳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等的發生;要組織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指導鄉鎮、村和群眾及時開展消毒工作,對水淹地區進行徹底消毒,不留死角。衛生監督機構要重點做好食品衛生監督監測,強化災區飲水衛生的監測和管理,切實做好飲用水源消毒。同時,要嚴格控制災區的群體性聚餐,嚴防群體性食物中毒;加強對農藥、鼠藥管理,嚴防食物、飲水中毒事故的發生。縣衛生、食品藥品監管、工商、交通、公安、農委等部門要加強協作,堅決依法處理病、死畜,加強肉類檢疫,防止病、死畜肉流入市場,危害人民群眾健康。

三、全面動員,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開展災后防病工作。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多種形式,加大對防病知識的宣傳力度。縣疾控中心將災后防病知識印制宣傳材料發放到每個農戶家中,做到家喻戶曉,教育引導廣大群眾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食品、不吃霉變食物、不吃農藥污染的食物,防止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和腸道傳染病。如一旦發生疾病,要及時到當地醫療點診治。各鄉鎮要積極組織村組、下屬單位和社會團體開展災后防病工作,及時清理淤泥雜物,廣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要在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認真開展環境和飲用水消毒,重點對淤泥堆積地、帳篷、窩棚、臨時垃圾堆、廁所和蚊蠅、鼠類孳生地進行消殺工作。具體做法及要求:

(一)對水淹地區的村莊和住戶進行徹底的室內外環境清理。室內環境用0.2-0.5%的過氧乙酸進行消毒,室外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澄清液進行消毒;同時,保持室內空氣清潔。

查看全文

抗災防病工作預案

近年來,全球災害性天氣明顯增多,洪澇旱災發生機率比較高,為了預防旱澇災害之后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進一步做好抗災防病工作,特制定《市2016年抗災防病工作預案》,以便各地在開展抗災防病工作中,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有計劃地組織實施。

一、背景

我市位于江淮之間,地處里下河腹部,水網縱橫,有“鍋底洼”之稱。易受西風帶和副熱帶天氣系統的影響,出現階段性降水集中期,形成局部洪澇災害的可能性較大,突發性強對流天氣、暴雨、連陰雨等災害性天氣可能出現,加之我市防洪戰線長,險工患段多,容易受到雨澇和干旱的威脅。廣大農村地區管糞、管水問題尚未徹底解決,水源污染較嚴重。傷寒、肝炎、痢疾等腸道傳染病一直是我市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重點,而腸道傳染病的流行與氣候的變化有密切的聯系,尤其是雨澇、干旱、高溫等是非常重要的流行因素,經過多年努力,我市腸道傳染病的發病勢頭初步得到遏止,但引起腸道傳染病傳播流行的因素依然存在,原有的腸道傳染病尚未得到根本控制,大腸桿菌感染性腹瀉等新的腸道傳染病又對人民群眾健康造成新的威脅,防病工作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現傳染病的流行,甚至暴發流行。但是,只要我們切實做好預案,強化防病工作的組織領導,落實防治措施,就完全可以控制疫情的發生與蔓延。1991年抗洪救災,1994、1997年的抗旱防病,2000年抗擊特大龍卷風的襲擊以及2003、2006年的抗洪救災,實現大災之年無大疫,就是抗災防病成功經驗的有力說明。

二、目標

根據省和市抗災防病有關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今年我市傳染病防治以霍亂、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性腹瀉、肝炎、傷寒等腸道傳染病為重點,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綜合防治手段,減少發病,控制流行。力爭霍亂不發生中高強度的流行,努力降低大腸桿菌感染性腹瀉的發病率,控制感染性腹瀉并發腎衰病例的發生。力爭不發生暴發和大的流行;全年傷寒、肝炎等傳染病的發病控制在穩定的水平,力爭不發生暴發疫情。

三、對策和措施

查看全文

災后防病督查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為認真貫徹全省沿淮重點地區災后防疫工作專題會議精神,切實落實災后防病各項措施,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經縣政府研究,決定在全縣開展災后防病督查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成立災后防病督查工作領導小組

三、督查時間和方法

8—10月份,督查組將不定期督查,采取深入實地、聽取匯報、查看資料等方式進行。

四、督查主要內容

查看全文

救災防病工作預案

我市地處淮河流域的中部。由于淮河特殊的地理狀況,及其水利設施建設的不盡完善,以致每到夏季發生暴雨,我市(含三縣)局部地區易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洪澇災害一旦形成,受災地區的救災防病工作將是當地愛國衛生工作的首要任務。為確保受災之后無疾病流行,并在組織上、思想上、物質上做好防大汛救大災的各項準備。從而有條不紊地開展好受災地區的愛國衛生工作,特制定以下工作預案:

一、主要工作任務

災后愛國衛生的主要任務:一是防止鼠傳疾病、蚊媒疾病以及消化道疾病的發生與流行;二是保證災民臨時居住點的清潔與衛生;三是配合做好災后重建家園工作。因此,災后愛國衛生工作大致分兩個時段,應分別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在災民臨時居住點落實以下工作:

1、災民臨時聚居的高地、河岸的鼠密度一般較高,要及時開展滅鼠工作,防止出血熱等鼠傳播疾病的發生與流行。

2、災民點要合理設置臨時廁所,臨時廁所要達到不漏雨,儲糞池基本不滲漏,每天有專人清掃消毒。

查看全文

衛生局防病抽查工作報告

各高等學校,各市衛生局: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認真做好民辦學校衛生防病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通知》和《省教育廳辦公室、省衛生廳辦公室關于開展學校衛生防病和食品衛生安全檢查的通知》(蘇教辦體藝精神,在學校自查的基礎上,省教育廳和省衛生廳于10月中旬組成3個檢查組對部分民辦高校和普通高校舉辦的獨立學院的食品衛生安全和衛生防病工作進行了抽查。現將此次抽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檢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檢查對象是民辦高校和普通高校舉辦的獨立學院。檢查組采取學校匯報、交談詢問、查閱相關資料、表格調查以及實地察看等形式,著重對高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進行檢查。共抽查了15所高校,其中,普通高校舉辦的獨立學院5所,民辦高校10所;在寧高校5所,外地高校10所。調查數據顯示,15所高校均成立了學校衛生防病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學校衛生防病和食品衛生安全定期檢查、應急處理、責任追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制度。13所高校逐級簽定了衛生防病和食品衛生安全責任狀,13所高校建立了學校預防艾滋病工作的檢查督查機制,11所高校落實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課時,14所高校開展各種健康教育活動。15所高校共有食堂56家,其中,自辦3家,集體承包18家,個人承包32家,其他形式3家。實行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食堂共31家,其中學校自辦和集體承包的有20家,個人承包的有11家。一年來,所抽查的15所高校均未發生衛生防病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責任事故,無食物中毒和傳染病暴發流行事件。

二、受檢查高校的主要做法

大部分民辦高校和普通高校舉辦的獨立學院按照通知精神,強化組織領導,制定規章制度,加大管理督查力度,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在南京師范大學的指導和管理下,健全各項衛生制度,重視和加強衛生防病和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自身管理,認真落實預防艾滋病“六個一”活動,各項工作檔案齊全,成效顯著,受到檢查組的一致好評。江海職業技術學院領導分工負責,主動查擺問題,增強衛生意識,狠抓各項制度的執行,今年,改建衛生所400平方米,增配衛生專業人員2名,新建食堂15000平方米。鐘山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加大整改力度,狠抓食品“采購、儲存、制作和銷售”環節的衛生管理,不斷增加資金投入,暑假中又投入10萬元主動為6個經營戶添置了冷藏設備,食堂和餐廳的衛生條件和設施得到顯著改善,并已規劃建設新的學生食堂。

查看全文

醫院救災防病實施方案

為了做好我市的汛期救災防病工作,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和市衛生局衛函[2012]44號文件精神,結合醫院實際情況,現制定如下預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市市委、市政府、市衛生局關于救災防病工作的各項指標及工作部署,立足于抗大災大疫,確保災后無大疫。

二、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

(一)成立救災防病工作領導小組,保證救災防病工作的組織領導。

組長:

查看全文

盆栽牡丹防病蟲害研究論文

【關鍵詞】牡丹栽培技術病蟲害

牡丹是我國傳統名花,作為觀賞栽培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盆栽牡丹在我國花卉市場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來,由于栽培措施不當及病蟲害等原因,盆栽牡丹的生長情況和開花質量均受到很大影響,筆者經過一定的實踐和試驗,初步總結了一些盆栽牡丹的防病蟲害栽培技術。

1繁殖方b法

1.1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應在秋分至寒露之間進行,選3~4年生的植株,將全株掘起,掘出后去掉附土,用快刀將根的連接部切開,傷口要立即涂硫酸銅或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栽種填土時,根莖要低于地面,當填土至1/3時,可將根莖向上輕輕提1次,使根舒展,填土至50%,再提1次,讓根莖與地面相平,然后將土填滿,并連續灌幾次透水,使土沉實并與根密切結合,便于新株成活。立冬前后,將新栽植株用土整個埋起,準備越冬。第2年春季3月份,牡丹開始發芽,這時將埋土去掉,春末夏初生長健壯的枝芽可孕蕾開花并可帶盆出售。

1.2嫁接繁殖用芍藥的根莖做砧木,選牡丹一年生粗壯枝條為接穗,在9月下旬,即秋分前后嫁接,這時成活率高。嫁接一般采用3~5cm長的接穗,用快刀把基部削成三角楔形,再用快刀將已掘出土的芍藥根莖距土面5cm左右處削開,然后在平面正中向下縱切一刀,深3cm,立即將接穗嵌入砧木的切口處,使其吻合,用麻皮縛緊,再用泥封好,最后將整個植株埋入事先挖好的盆中越冬。第2年3月份將埋土去掉,嫁接苗即發芽抽出新枝,一般當年即能孕蕾、開花和出售。

2加強施肥栽培管理

查看全文

衛生局抗臺防病工作匯報

今年8月上旬,我縣遭受9號強臺風“麥莎”襲擊,給全縣帶來嚴重災害。因大片農田受淹,垃圾、糞便等外溢,環境嚴重污染,埋下傳染病發生的極大隱患。為防止災后傳染病發生,根據縣衛生局部署,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迅速組織力量,積極開展了抗災防病工作,使災后相關的各種傳染病發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取得了大災之后無疫情的出色成績。在此期間,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領導,建立組織,落實消毒物資。

抗災防病工作是疾控中心的重要防病任務,中心、所領導把它作為一項首要任務來抓。在“麥莎”臺風來臨之際,就成立了抗災防病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全縣疾病控制和衛生監督抗災防病工作。同時緊急召集由各科主任參加的抗災防病工作會議,布置落實抗災防病工作,發動全體干部職工全力投入抗災防病工作,相繼成立了7個災后防病小分隊、抗臺搶險小分隊等組織,全體干部職工緊急待命,隨時準備開展災后防病工作,并提前下發0.5噸漂白粉到各鄉鎮衛生院用于抗災防病工作。

按照《省防病救災應急預案》要求,8月7日上午,“麥莎”臺風剛過,針對臺風帶來的災情和污染,立即出動防病小分隊奔赴各基層和沿海低畦地區開展抗災防病工作。又緊急追加防病物資到全縣各鄉鎮,其中下撥漂白粉2噸,漂白粉精片100公斤,萬潔消毒液200公斤,敵敵畏50公斤等。各小分隊重點做好水源周圍污染環境的消毒、飲用水井消毒、集中式供水單位水質的衛生監督監測、食品衛生監督檢查和災后防病健康教育等工作。與此同時,縣衛生局陶國俊局長、桂敏明副局長、疾控中心王承維主任等到全縣各鄉鎮,深入基層現場指揮、檢查、指導抗災防病工作,確保抗災防病工作扎扎實實地開展。

二、積極開展抗災防病工作,落實各項防病措施。

1、做好飲用水源和污染環境的消毒工作。根據全縣災情和臺風污染情況,全體防病應急小分隊放棄休息時間,不怕苦不怕累,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投入了緊張的災后防病工作,暴雨一過,即開展飲用水消毒工作。其中派出9名專業人員分2組對重點鄉鎮易造成污染水源的垃圾堆及露天糞缸進行漂白粉消毒處理;派出13名專業人員下基層分片包干,負責全縣各鄉鎮飲水消毒、技術指導、培訓、聯絡及督促工作;發動各社區(村)婦女主任等村干部及鄉村醫生100余名,擔任飲水消毒員,在轄區內開展飲用井水消毒工作,確保飲水消毒工作落到實處。期間,消毒水源周邊的垃圾堆60余堆(處),露天糞缸50余只,對100多名社區(村)婦女主任等村干部及鄉村醫生進行飲用水消毒知識和飲用水衛生知識的培訓,對全縣各鄉鎮320余只飲用水井開展了每日一次漂白粉加氯,為期一星期的消毒工作。在開展飲水消毒工作期間,經現場余氯測定,達到余氯規定要求,飲水消毒效果較好,有效地預防了災后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