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麥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1 09:39: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冬小麥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冬小麥

冬小麥抗旱技術意見

去年秋播期間,小麥主產區土壤墑情較好,小麥播期集中,出苗整齊,冬前苗情較好。但目前小麥生產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旱情持續發展。去年11月份以來,北方麥區降水偏少,華北和黃淮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減少7—9成,加之大風天氣多,土壤失墑快,旱情持續發展。二是凍害頻繁發生。去年12月初以來,冷空氣活動頻繁,前后出現多次大范圍降溫過程,降溫幅度大,低溫持續時間長,旱凍交加,部分地區麥苗發黃,嚴重地塊出現死苗現象。三是病蟲早發重發。去年秋播種期間,氣溫偏高,墑情較足,小麥條銹病發生顯著早于常年,發生面積大,擴展快,是近幾年最重的年份。

目前,立春已過,雨水將至,西南麥區小麥已拔節,長江中下游麥區小麥即將拔節,黃淮海麥區小麥由南向北陸續返青,北部冬麥區和西北冬麥區小麥即將進入返青期,小麥生產進入了春季管理的關鍵時期。冬小麥在返青期開始長出春季分蘗;拔節期分蘗兩極分化,大蘗成穗,小蘗死亡,這一時期是促弱苗轉壯苗、控旺苗穩健生長的重要時期。今年春季麥田管理的主要目標是:突出抗旱保墑,強化防凍防災,抓圩病蟲防控,促弱苗長根增蘗,穩壯苗穩長保蘗,調節群體協調發展,力爭奪取小麥豐收。

一、黃淮海麥區田間管理技術

(一)受旱麥田的管理

對于受旱嚴重,分蘗節處于干土層中,次生根長不出來或很短,出現點片黃苗的麥田,早春土地解凍后要立即澆水保苗,同時適量施用氮素化肥,最好施用磷酸二銨,氮磷配施,能有效地促進次生根噴出,春季分蘗增生,提高分蘗成穗率。應注意,不要大水漫灌,不要地面積水,防止夜間結冰凍傷麥苗;澆水后表土墑情適宜時,要精細鋤地,破除板結,疏松土壤,保墑增溫,促進根系和分蘗生長。

(二)水澆地一、二、三類苗和旺苗的管理要點

查看全文

地區冬小麥干旱風險分析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選取

為了計算方便,各站冬小麥全生育期均取10月1日翌年6月10日。

1.2研究方法

1降水量負距平百分率:冬小麥全生育階段的降水量與常年同期氣候平均降水量的差值占常年同期氣候平均降水量的百分率的負值,能直觀反映降水異常引起的干旱,計算公式如下[20]:Pa=P-PP@100%1式中,Pa為冬小麥全生育期降水量負距平百分率%;P為冬小麥全生育期降水量mm;P為同期氣候平均降水量mm。2作物水分虧缺率:冬小麥全生育期水分虧缺率為冬小麥全生育期自然供水量與需水量的差占需水量的百分比的負值,計算公式如下[20]:G=W-EE@100%2式中,G為冬小麥全生育期水分虧缺率%;E為冬小麥全生育期需水量mm;W為冬小麥全生育期自然供水量mm,它包括兩部分:播種前土壤有效儲水量W1和全生育期有效降水量W2近似取實際降水量,計算公式如下:W=W1+W23W1=播前N旬降水量總和-K@播前N旬可能蒸散量的總和一般選播種以前3個旬來計算土壤有效儲水量即N=3,取K=0.1[21]。E=Kc@ET04式中,Kc為作物系數,全生育期取0.85;ET0為可能蒸散量mm,采用聯合國糧農組織推薦的FAOPenmanMonteith公式[22]求得。3冬小麥減產率:采用逐年的實際產量偏離其趨勢產量的相對氣象產量的負值表示。計算公式[20]為:yw=y-ytyt@100%5式中,yw為冬小麥減產率%;y為冬小麥實際產量kg/hm2;yt為冬小麥趨勢產量kg/hm2,采用直線滑動平均模擬方法計算[20]。4正態性檢驗與偏態分布正態化:本研究采用偏度系數、峰度系數檢驗樣本序列是否遵從正態分布[23],對于不遵從正態分布的樣本序列,采用一種簡化的方法對樣本進行正態化處理,即/偏態分布正態化0[24-25],經/正態化0處理的樣本序列就可以視為/正態序列0,以新的均值和方差作為特征參數。5概率的估算:對/正態序列0選取正態分布模型的概率分布函數進行序列的風險概率估算[26]。6風險度:對風險的定量表達稱為風險度。由于對自然災害風險有不同的定義,相應風險度的表達也有一些差異[3],氣象上對冬小麥生產干旱風險的評定常使用不同干旱強度與其出現概率的乘積的總和表示,表達式為:I=Eni=1PeiPi6式中,I為干旱風險度,其值越大干旱風險越高;Pei為以干旱指數劃分的干旱等級;Pi為不同等級干旱發生的概率;n為干旱等級總數。

2結果與分析

查看全文

冬小麥收購價格匯報

一、收購價格

**年烏魯木齊市執行自治區的信息參考價,與**年冬小麥收購價格相同。

二、收購數量

**年烏魯木齊市糧食儲備庫冬小麥收購數量為1824噸,比**年的8400噸減少了6576噸,減少了78.29%。收購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一是冬小麥播種面積大幅度減少,西郊五一、三坪、頭屯河3個農場今年冬小麥面積為3600畝,比**年的34000畝減少30400畝,降幅為89.41%。冬小麥播種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年夏糧收購期間自治區糧食收購政策尚未明確;加之社會上又有**年將取消糧食直補政策的謠言,廣大糧農減少了冬小麥的播種面積。

二是每畝單產減少。**年烏魯木齊市冬小麥每畝單產平均為385公斤,較**年的425公斤減少了40公斤,降幅為9.41%。單產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氣候影響,冬末初春氣溫回升較快,冷暖交替明顯,降水偏多,影響了小麥的返青和灌漿,造成小麥單產減少。

查看全文

冬小麥高產高效種植模式論文

論文關鍵詞黃淮麥區;小麥;高產高效;種植模式

論文摘要黃淮冬麥區是我國最主要麥區,介紹了該區小麥主要高產種植模式。

在我國,小麥是僅次于水稻的主要糧食作物,其種植面積為全國糧食作物總面積的1/4,分布遍及全國各省(市、區)。我國小麥種植區可劃分為10個主要區和30個副區。其中,黃淮冬麥區小麥面積及總產量分別占全國的45%及50%以上,為我國最主要麥區地區。研究該區小麥主要種植模式,可為各地發展小麥生產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供依據。

1小麥-玉米-大白菜立體種植模式

9月下旬在大畦內種12行小麥,行距20cm,選用矮稈、早熟、耐寒、抗病、抗倒伏、豐產性強的“晉麥53號”等品種;翌年4月下旬,在小畦內種2行玉米,行距41cm,選用中晚熟、增產潛力大的“農大60”、“掖單13號”等品種,玉米和小麥間距21cm,9月下旬收獲;6月下旬小麥收獲后及時滅茬,施肥耕翻大畦;8月上旬在大畦內復播4行大白菜,行距約60cm,選用早熟、豐產性好的“太原二青”或“晉菜三號”等品種,10月下旬捆菜,11月上旬收獲上市或貯藏。該模式下,一般每公頃產小麥3t、玉米6t、大白菜90t,純收入4萬元以上。該模式適于在山西潞城及其他無霜期180d,年積溫3500℃以上的肥沃土地種植。

2“一膜兩用”小麥甜菜帶狀種植栽培模式

查看全文

冬小麥種植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09年自治區下達我市冬麥種植任務20萬畝。其中,靈武市8萬畝,賀蘭縣8萬畝,永寧縣4萬畝。主推品種為:“5010”、“5012”、“5088”。

二、資金來源及補助政策

市財政安排100萬元用于機播補貼,按實際種植面積每畝補貼5元。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任務。推廣種植冬小麥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大舉措,被列為2009年自治區農業工作的重要任務,為了保證任務的落實,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市農業、財政、水務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協調工作,有任務的縣(市)區要加強對冬麥種植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并將此項工作列為各鄉鎮考核內容,明確責任,確保把冬麥種植落到實處。

查看全文

透析冬小麥苗期生理性畸形苗發生因素及防控

摘要:冬小麥苗期易出現立針苗、疙瘩苗、缺苗斷壟、死苗、黃苗、凍苗等生理性畸形苗,針對這些畸形苗的發生原因,提出防治技術,以為冬小麥苗期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冬小麥;苗期;生理性畸形苗;發生原因;防治技術

冬小麥苗期是指從小麥播種出苗到小麥起身拔節期,該期氣候寒冷,如果管理不好,往往造成一系列生理性畸形苗的發生,對小麥苗期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最終降低小麥產量[1]。為此,現將冬小麥苗期生理性畸形苗的發生與防治技術總結如下。

1立針苗(一根針)

1.1發生原因

立針苗的長相特點:似一根針立在土壤中,分蘗少,葉片少,麥苗長的細,長相差。播種質量不好、播種量過大、播種過深或播前整地不好、播種后地塊壓苗嚴重都易形成立針苗。有時為防止麥苗受凍,施用土雜肥蓋麥苗,蓋的厚,到春季起身時,容易形成立針苗[2]。

查看全文

小黑麥越冬率及產量狀況

小黑麥(Triticale)是由小麥(Triticum)和黑麥(Secale)屬間雜交及雜種染色體加倍形成的一個新物種,它結合了小麥和黑麥雙親的特性,具穗大、粒多、抗寒、抗病和抗逆性強等優良特征。20世紀70年代,在我國西南、西北高寒山區作為糧食種植,而今小黑麥又發揮了它的生物產量高和營養品質好的特性,使它在黃河、淮河、海河流域平原作為新的飼料作物種植數十萬公頃[1-2]。連云港市位于江蘇東北部,北緯33°59''''~35°07'''',東經118°25''''~119°48,土壤主要為濱海鹽土,土壤有機質含量為0.4%~1.0%,表層含鹽量0.2%~0.7%。現有灘涂10.67萬hm2,其中潮上帶8.6萬hm2,已開發利用7.8萬hm2,尚有待開發面積0.8萬hm2[3-4]。因此,在連云港引進抗性強的作物種類與品種,評價其抗逆性及產量,篩選適合于在當地種植的品種,對開發與利用后備土地資源,促進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引進春性小黑麥3個品種在連云港種植,考察其越冬率及主要產量性狀,探討在連云港種植小黑麥的可能性,為沿海灘涂的開發與利用供理論依據和品種資源。

1材料與方法

供試春性小黑麥品種為東飼小黑麥1號、北聯7號、新小黑麥5號,種子由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提供。以當地種植冬小麥品種煙農王和煙農19作對照,種子購自連云港種子公司。在10月份水稻收獲后秋播小黑麥和冬小麥,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4次重復。定點調查冬前和冬后的苗數,計算越冬率。麥田管理同大田,翌年6月份收獲。收獲前每小區取10株樣本,考察株高、有效分蘗數、主穗長、有效小穗數、主穗粒數、主穗粒重等性狀,并測定千粒重和小區產量。用SPSS17.0處理試驗數據,并做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小黑麥與冬小麥的越冬性能春性小黑麥品種東飼小黑麥1號、北聯7號、新小黑麥5號的越冬率分別是94.44%、88.78%和90.72%,高于冬小麥品種煙農王和煙農19(見圖1)。對越冬率進行方差分析,F=3.05,小于F0.05=3.26,即小黑麥與冬小麥間的越冬率沒有顯著差異,小黑麥在連云港種植能夠正常越冬。

2.2小黑麥與冬小麥主要農藝性狀分析對小黑麥和冬小麥各品種的主要農藝性狀進行了方差分析,各性狀參數的平均值、標準誤及差異顯著性結果見表1。從表1可見,有效分蘗數小黑麥與冬小麥間差異未達顯著水平,其他各性狀值小黑麥均高于冬小麥,小黑麥表現出較強的生長優勢。主穗長、主穗粒數各品種間差異顯著;株高、主穗小穗數、主穗粒重、千粒重、產量在品種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經Duncan檢驗發現,在株高、主穗長、主穗小穗數、千粒重等性狀上小黑麥均顯著高于冬小麥;主穗粒重和產量以新小黑麥5號表現最好;北聯7號和新小黑麥5號的千粒重較高,顯著地高于其他3個品種。新小黑麥5號產量最高,為5999.11kg/hm2,顯著地高于北聯7號、煙農19和煙農王。

查看全文

小麥施肥產量管理論文

摘要:噴灌均勻系數是噴灌系統設計的重要參數,而噴灌灑水與施肥的均勻性對作物產量的影響是確定均勻系數設計值的重要依據。1998~1999、1999~2000兩年的噴灌灑水與施肥均勻系數對冬小麥產量影響的田間試驗結果表明,當冠層以上均勻系數小于76%時,冠層以下噴灌均勻系數大于冠層以上噴灌均勻系數。灌溉季節內,累計灌水量均勻系數大于平均噴灌均勻系數,因此用平均噴灌均勻系數表示灌溉季節的灌水均勻程度會低估實際灌水的均勻性。噴灌施肥的試驗結果表明,化肥施入量與灌水量的分布都可以用正態分布來表示,且它們的分布比較接近。田間試驗還表明,對華北平原種植的冬小麥而言,在試驗的噴灌均勻系數變化范圍內(62%~82%),噴灌灑水及施肥的均勻性對產量的影響不明顯。

關鍵詞:噴灌施肥灌溉均勻系數華北平原冬小麥產量

噴灌灑水的均勻程度通常用克里斯琴森均勻系數CU來定量描述[1],其定義為:

噴灌均勻系數的選擇在噴灌系統設計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第一,噴灌系統田間設備的投資與噴灌均勻系數密切相關,提高設計均勻系數會增大系統投資;第二,降低噴灌均勻系數設計值可能會對作物產量和品質帶來不利影響,并有可能引起深層滲漏,對淺層地下水的污染構成威脅。設計均勻系數的選取除了需要考慮噴頭本身的水力性能以及環境因子(溫度、濕度、風速、風向)外,還必須考慮噴灌均勻系數對作物產量的影響。有關噴頭水力性能對噴灌均勻系數的影響國內外已進行了大量而卓越的研究[2~9],在噴灌均勻系數對作物產量的影響方面,也進行了一些田間試驗[10,11]和數學模擬[12~14]。隨著作物的生長,冠層對噴灌水量分布的潛在影響會逐漸增大,研究冠層對噴灌水量分布的影響對確定合理的噴灌均勻系數設計值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15,16]在1999年冬小麥生育期內對不同噴灌均勻系數條件下土壤儲水量空間分布進行了監測,研究了冬小麥冠層截留對噴灌水量分布的影響,并初步分析了噴灌均勻系數對產量的影響,本研究是前述論文的繼續。

噴灌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可以進行施肥灌溉,但關于噴灑肥料溶液時噴灌灑水均勻性與肥料在田間分布均勻性之間的關系以及肥料噴施均勻性對作物產量的影響研究卻很少。

本研究的目的是:(1)繼續就噴灌均勻系數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進行田間試驗研究;(2)分析冬小麥生育期內噴灌均勻系數的變化情況以及累計灌水量分布與各次灌水量分布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探討冠層截留對噴灌水量分布的影響;(3)初步分析噴灌施肥時化肥的分布與灑水分布之間的關系,探討噴灌施肥均勻性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

查看全文

市政府防御降溫天氣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據*市氣象局12月19日16時《重要天氣預報》,目前在貝加爾湖地區有一股較強冷空氣,未來向東南方向移動。

22日,晴天間多云,溫度:零下8度--3度,西北風3—4級。

23日,晴天間多云,溫度:零下6度--8度,西南風3級。

24日,晴天間多云,溫度,零下4度--12度,偏東風2—3級。

25日,晴天到多云,溫度,零下1度--10度,東北風3級。

查看全文

冬春小麥死亡防治策略論文

[關鍵詞]冬小麥冬春死苗原因防治措施

一、冬小麥冬春死苗原因

1.品種的抗寒性。一般冬性強的品種,抗寒能力較強;冬性弱的品種抗寒能力較差,容易凍死。

2.播種時間不當,易造成死苗。播種過早,冬前穗分化到二棱期的麥苗,耐寒能力減弱,遇凍害常嚴重死苗;播種過晚,麥苗本身積累的糖分少,遇寒、旱,也容易出現死苗。

3.外界因素。如不利的氣候、土壤條件和不適當的栽培措施、夏秋季節降雨少、土壤底墑不足、冬春又少雨雪、多寒風等加劇了土壤干旱,使小麥分蘗節處在冷暖驟變的土層中,致使小麥生理脫水而死亡。

二、減少死苗的栽培措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