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1 02:25:2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曹操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曹操獻刀設計教案
品曹操
---《曹操獻刀》及曹操人物形象賞析教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三國演義》在古代小說的地位及意義。
2、學會多角度分析鑒賞小說人物形象。
3、理解小說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我看論曹操
摘要:作為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對曹操情有獨鐘。他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上,一反傳統的“通說定論”,給了曹操很高的評價。不僅肯定曹操推動歷史的偉大作用,而且贊賞他在政治、文學方面的杰出才能,尤其對曹操詩歌更加偏愛,并且從中汲取了豐富的藝術營養。
關鍵詞:曹操評價
在中國歷史上,能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于一身者,曹操是首當其沖的一人。同樣,作為抱負遠大、氣吞山河的政治家、軍事家的,與曹操有著超越時空界域的“相似”之處;作為詩人,在行軍打仗之際,一個橫槊賦詩,一個在馬背上吟詩,在抒發的思想感情方面,二人存在著內在蘊涵的“神似”之處。
一生博覽群書,有著深厚的古代文史功底,他不獨對古典小說名著十分熟悉,并多有精辟的評論,且對《二十四史》、《昭明文選》等都很熟悉。他信手拈來的對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的評價,令人十分贊嘆。然則,對中國古代詩歌的閱讀和批評中,他對曹操的詩歌似乎更為偏愛。不論是在生活中、會議上、行軍中,還是在家庭教育上,他都曾不止一次地談到曹操。
一、在政治上,認為曹操是一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從曹操身上,汲取了不少政治智慧
在談到曹操推動歷史前進中的作用時指出:曹操這個人懂得用人之道,招賢納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還注意發展生產,引水灌溉,發展農業生產。[1]曹操這個人有政治頭腦,具有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深謀遠慮的政治舉措。他不是光搞政治,也知道經濟決定政治,決定上層建筑的。他在政治經濟上采取的向人民讓步的緩和階級矛盾的進步措施,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順應歷史潮流的,這對當時的人們是有利的。如他的《度關山》詩說:“天地間,人為貴,立君牧民,為之軌則……兼愛尚同,疏者為戚。”可見曹操以民為本的賢明思想是存在已久并發展而為歌詠的。其中的思想和理想是進步的。看來曹操也是懂得“民以食為天”的道理。對于曹操政治上有益的做法,是積極靈活地采納的,曹操在政治上的策略及措施對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也顯示作為一代偉人所具有的歷史家的深邃和政治家的膽識。
曹操在歷史與文藝作品中的形象
曹操是漢魏時期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文學家和詩人,他一生雖并未稱帝,但他在漢末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措施,可以說他與帝王相比毫不遜色,但曹操又是中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人物之一。千百年來,對曹操的評價貶多于褒。
一、在小說《三國志演義》中
《三國志演義》的主題思想主要是擁劉反曹的封建正統思想,這一思想貫徹始終,這是小說中造成曹操“奸雄”形象大與英雄形象的主要原因。曹操的“奸雄”形象在小說中主要表現在:
1.鎮壓起義、殘暴不仁在“潁川之戰”,曹操的殘暴不仁,讓人觸目驚心。他對義軍不分青紅皂白,“大殺一陣,斬首萬余級”。“殺吉平”,更顯得無比殘暴,先是將吉平打得體無完膚,然后截去吉平的九個手指,割掉吉平的舌頭,在吉平撞階而死后,曹操仍不解恨,還要“分其肢體號令”。“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成了曹操最大的人生信條。此后,他又跟隨皇甫嵩討張梁,“斬張梁于曲陽”,“發張角之棺,戮尸梟首”,殘酷到連死人也不放過。
2.欺君罔上,竊國謀逆曹操在奉迎獻帝遷都許昌、“挾天子而令諸侯”之后,個人野心和權勢欲望不斷膨脹,雖然沒有稱帝,卻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漢末中央政權。獻帝在曹操的眼里,不過是一個傀儡、一個“兒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過是一個裝飾“門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當獻帝深感曹操欺君罔上、有竊國謀逆之心后,隨即密賜衣帶詔,令董承、劉備、馬騰等人合力討賊。事后衣帶詔泄露,曹操誅殺了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仍不解恨,連已有五個月身孕的董貴妃也不放過,盡管獻帝和伏后一再哀求,還是將董貴妃勒殺于宮門之外。
3.虛假偽善,奸詐狡猾曹操的偽善和奸詐,并不是那種雞鳴狗盜式的小聰明、小伎倆,而是包含著很多的智慧。青少年時代的曹操,“好游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為了達到我行我素、游蕩閑逛、逃避責難的目的,他曾“裝病讒叔”,故意挑撥離間父與叔的兄弟關系。董卓進京后獨霸朝綱,廢少帝立獻帝,擅殺朝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義憤。曹操自告奮勇去刺殺董卓,不料被董卓從衣鏡中窺見拔刀動作,他隨即跪下獻刀,掩蓋刺殺的目的,“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董卓雖有懷疑,但仍一時被他瞞過逃脫。其余典型事例,如“望梅止渴”、“割發權代首”、“跣足迎許攸”等,也都可以證明曹操的虛假偽善和奸詐狡猾。
東漢曹操文學作品
曹操是我國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作為東漢丞相、三國曹魏政治集團的奠基人,曹操經常出現在當今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當中。對曹操形象的塑造雖說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大多沒有脫離小說《三國演義》、史書《三國志》的窠臼,以政治奸雄、軍事帥才為主。的確,曹操有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他在黃河流域大興水利、廣屯良田,促進了北方封建農業的恢復和發展;曹操精于兵法,并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在結束東漢末年諸侯割據紛爭局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還“外定武功,內興文學”,又是漢末杰出的文學家和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他一方面憑借政治上的領導地位,廣泛地搜羅文士,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學局面;一方面用自己富有創造性的作品開創文學上的新風氣。[1]曹操在文學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本文僅就其文學創作作一簡要的分析。
一、曹操的散文創作
目前現存于世的曹操散文有150余篇,其中大部分散文的篇長只有200字左右,少數散文甚至不足100字。曹操的散文盡管短小,但很精悍,內容也非常豐富,集中反映了曹操面對東漢末年諸侯割據混戰局面力促統一偉業的理想和戰略。從內容上看,曹操散文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2]第一,革故鼎新的改革思想。曹操所處的東漢末年,是中國歷史上較為有名的亂世時期,政局動蕩,戰亂頻仍,民不聊生。黃巾起義的興起與失敗加速了東漢王朝的覆滅,同時也使百姓生活更加困苦,糧食匱乏,流民四起。為恢復農業生產和社會秩序、充實軍糧,穩定軍心民心,大權在握的曹操決定實行秦皇漢武時代的屯田政策,并大興水利。在散文式的政令《置屯田令》中,曹操明確提出國之根本在于糧食充足、兵強馬壯,屯田的初衷即是要增加糧食產量和存量,以養護一支強大的軍隊,用來消滅群雄、結束割據、實現天下一統。《置屯田令》頒布后不到5年,曹操治下的地域倉廩皆滿。不僅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也有效解決了困擾軍隊已久的軍糧問題,為曹操后來率兵四方征討、統一黃河流域奠定了充實的物質基礎。除了農業生產之外,曹操穩固社會秩序的很多思想也可以從他的散文中覓得蹤跡。公元204年,曹操將袁紹的勢力趕出冀州,遂《抑兼并令》,該敕令首先言辭激烈地批判了袁紹家族縱容豪強強占土地、欺壓百姓的罪惡行徑,然后規定將過分集中的土地還給百姓耕作,并就租金數量做出了嚴格的限制。面對官場腐敗之風屢禁不止的情況,曹操撰寫了《整齊風俗令》,文中引用大量腐敗導致亡國的案例,提出腐敗乃先圣所不容的觀點,闡明了革除腐敗弊病、整肅官場風氣的必要性和決心。曹操反對統治階層的奢侈浪費之舉,他提倡節儉并以身作則。他的《內誡令》中有一段提到,他自己的衣被全都用過10年以上,如有破損均縫補后再用,極少換新。在曹操的影響下,曹魏從上至下都形成了勤儉之風。由此可見,曹操大量政論、政令形式的散文突出表現了他安邦治國之術和遠見卓識的政治軍事才能。第二,任人唯賢的用人理念。曹操出自宦官家族,從政伊始即被同僚上級所不齒,這也鑄就了他棄儒道尊實力的從政風格。曹操非常清楚,要稱雄天下,除了掃清那些所謂承儒家正統的世家官宦豪族阻礙之外,更要培植自己的勢力。為此,他撰寫和了《求賢令》,文中首先以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為例闡發他求賢若渴的訴求,然后提出“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的用人準則。后來,他又撰寫了《舉賢勿拘品行令》闡發了用人如何權衡才能與德行的關系。文中用陳平定漢業等典故來支撐他所認同的一個觀點,即很多時候才能與德行不能兼具,大多數整天將儒家道德掛于嘴邊、出身門第高貴之人事實上缺乏經世致用之才;只要有真才實學,德行的有無都不影響任用和提拔。
曹操不僅將任人唯賢、唯才是舉寫進其人才戰略的文章中,而且還身體力行地實踐他的這種主張。在多年逐鹿中原的過程中,曹操憑借他的聲望與地位,吸引和籠絡了大批能人志士投入其麾下。圍聚在曹操身邊數以百計的天下文武才能之士,如建安七子、陳琳、蔡琰等,都深受曹操舉薦任用之恩。在他們眼里,曹操知人善用、善待人才的眼光和氣度,非一般人所能企及。司馬光曾評價曹操時說道,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限制了腐敗無能的世族官吏把持政令的權限,是曹操建立魏國基業并日漸輝煌的重要因素。曹操散文式表書中,也有一些舉薦賢能的文章,如《表論田疇功》《請封荀攸表》《請增封荀表》《請追增郭嘉封邑表》等。這些文章內容文字沒有對他所舉薦之人的浮夸虛辭,而是以事實為基礎,陳述他們的優缺點及其對漢室國家的可用之處。曹操給漢獻帝上表薦賢的散文表現了他賞罰分明、不貪戀他人功勞的坦蕩胸襟,因而深得人心。第三,結束戰亂、實現統一的憂國憂民之心。在《對酒》一文中,曹操的政治理想主義色彩盡顯,他理想中的太平世界是:官吏因社會秩序井然而無案可斷;農民耕作三年即可收獲九年可用之糧;王室貴族愛戴百姓;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整個社會都是一副其樂融融的安定景象。盡管理想遠大,曹操也深知現實的殘酷。公元202年,曹操在河南一帶駐軍時撰寫和了《軍譙令》,文中哀嘆常年戰亂給百姓造成難以平復的傷害和災難。后來他又了《存恤吏士家室令》,規定因戰亂而失去家人的老幼孤獨者,地方政府要予以撫恤安頓。這些散文式政令體現了曹操的憂民愛民之心。總之,曹操的散文內容與他卓有建樹的文治武功是非常契合的。在著文形式上,曹操擺脫了漢代辭賦駢偶化影響的束縛,不拘泥于固定格式,用樸素、簡潔、有力的文筆自由抒寫心中情志和思想見解,頗有春秋戰國諸子百家言辭無忌之風。因此,曹操的散文在內容和形式上都一改漢代散文鋪敘繁縟的乏味之調,而極具清峻、通脫的特色,文章短小但文意清晰,遣詞樸實但富有情理,充分展現了曹操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才華。被魯迅先生稱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二、曹操的詩歌創作
曹操流傳于世的20多首詩歌繼承了以寫實為主的漢樂府民歌的基調,大多用四言詩的形式反映社會生活與時代精神,極具蒼勁雄渾、慷慨悲涼的特色,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4]曹操的詩歌雖以漢樂府民歌為基調,但并不拘泥于形式,而是發揚樂府民歌緣事而發的精髓,用創新式的文字內容表現現實情景、反映作者思緒。例如挽歌《薤露行》的起始句“惟漢二十二世,所任誠不良”,開宗明義地指出漢室衰落的根源在于用人不察、奸人當道。后敘“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直指國賊董卓犯上作亂,理應檄文征討。再有“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一句真實描繪了國亂民哀的殘酷景象。全詩收尾時的“瞻彼洛城郭,微子為悲傷”一句表現了作者曹操憂國之動蕩、憂民之境遇的感傷情懷。該詩情景交融,以寫實寄托哀傷,從描繪殘酷現實升華至抒發救國救民的壯闊胸襟。另一首挽歌《蒿里行》是曹操在舊題的基礎上所作的一首新詩。《蒿里行》用一句“關東有義士,興兵伐群兇”概述了漢獻帝時期關東州郡興兵討伐國賊董卓的歷史背景。后敘“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表述了群雄各自為戰、未形成合力,從而多次貽誤戰機的實情。再有“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等句揭示袁紹、袁術等各路軍閥不僅沒有精誠團結,反而為爭權奪利自相殘殺,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禍害百姓的災難景象。最后一句“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充分流露了作者曹操悲憫百姓之情。《薤露行》和《蒿里行》都是曹操借樂府民歌里的舊事重新譜寫新的詩歌內容、并在詩尾抒發悲嘆之感的經典佳作。除了詩歌的文學意義之外,《薤露行》和《蒿里行》中所反映的史實也是后世研究東漢的重要史料。
探索曹操文學作品的人才理論內涵
摘要:曹操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也是一位著作頗豐的文學家。
曹操能夠在統一中國的戰爭中取得了較大范圍的勝利,完全得力于他具有正確的人才觀。這些人才觀念和思想不僅貫穿在他一生的政治斗爭和軍事實踐中,而且也非常鮮明地體現在他的許多文學著作中。根據分析,大概可以分為三類:
一、成就大事要“以人為本”
曹操從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占據兗洲,分化、誘降青州部分黃巾軍,成立“青州兵”起,直至他去世(公元二二○年),在長達近三十年的統一戰爭中。他始終執行貫穿了一條“以人為本”的用人路線,清醒地意識到人才在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他在《封功臣令》中寫到“吾起義兵,誅暴亂,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豈吾功哉?乃賢士大夫之力也。天下雖未悉定!吾當要與賢士大夫共定之”。在《論爭天下答袁紹》中說:“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這就是說:天下有才能的人,只要以正確的方法使用他們,沒有什么做不到的事。在《(孫子>序》中借用《易》之所說:“師貞丈人吉。”其意是。軍隊要搞好,就一定要有威信的人來統率。在詩作《短歌行》中對人才的渴望尤為急迫,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他在《求賢令》中,開篇便指出了人才的作用,“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對人才的作用曹操不僅有過極為清醒的認識,同時他也把自己個人的才干和作用也能夠進行客觀的評價,他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直言不諱地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并強調“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以還執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何者?誠恐已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孫計,又己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所不得為也。”曹操非常清醒地看到,在當時時勢紛亂的狀態下,他自己個人的力量和影響,對于個人家庭及國家存亡的實際意義。史實也如此。大軍閥袁術就是因為懼怕曹操而遲遲不敢稱帝。在這里曹操既強調了世間人才在政治生活和軍事斗爭中的巨大作用,同時也非常準確客觀地把自己放在“人才”的位置來闡明個人的存在價值。這些觀點,只有曹操能夠做到,可謂是千古第一人。而這一切都充分說明了曹操在進行統一國家的斗爭中,體現出“以人為本”的人才觀點。
二、選拔人才要“不拘一格”
曹操雖是操縱皇權的大官僚,但他卻是一個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典范。他對人才的重視和提拔是一般人無法比擬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他大膽地沖破了歷代用人標準,敢作敢為,他“拔于禁、樂進于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于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余拔出細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于禁、樂進、張遼、徐晃等,他們有的曾經是一般的普通士兵,有的是曹操敵對軍事集團中的將領,可曹操就能敢于提拔,大膽使用,他們一個個都在曹操的統一戰爭中成為沖鋒陷陣、建功立業、鎮守一方的三國名將。這種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思想在他的文學著作中體現得尤為充分。他在《求賢令》中說:“及其得賢者也,曾不出聞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在《取士母廢偏短令》(即《求賢第二令》)中進一步強調:“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而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他在這里明確地表示,對于像陳平、蘇秦那樣有真才實學的人,即使沒有那些虛偽的封建道德標準,也應選用,不可遺漏。他還在《舉賢勿拘品行令》中索性直言道出:“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曹操列舉了商湯大臣伊尹原為一個陪嫁的奴隸,春秋時幫助齊桓公進行政治改革,使齊國迅速強盛起來的管仲,原來是曾經射殺過齊桓公的敵人,漢初名相蕭何,曹參初為縣吏,韓信是胯下之夫,陳平負有盜嫂受金之辱,吳起是個母死不歸、殺妻滅子的歹徒,然而他們具有“治國用兵”的雄才,能夠成就大業,所以曹操在《舉賢勿拘品行令》(即《求賢第三令》)中感嘆地說:“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正是曹操能夠明確地提出不講門第出、不問恩怨宿敵、不管聲名好壞,只要是人才,就要大膽地提拔使用,所以在他的周圍才陸續聚集了像文士荀彧、郭嘉、賈翊、茍攸、許攸、陳琳等,武將如典韋、張遼、徐晃、于禁、樂進、程昱、曹洪、夏侯兄弟等一大批愿為統一戰爭效力的能人志士。這些人以曹操為核心,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政治核心和軍事集團,為中國北方大統一的最后勝利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礎。
英雄情結對曹操詩歌的創作影響論文
論文關鍵詞:曹操英雄情結詩歌風格
論文摘要:曹操是漢末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的一生都蘊育著濃烈的英雄情結,反映到詩歌創作上,則形成了“慷慨悲涼”的總體風格。
晉人陳壽《三國志·武帝紀》中評價曹操:“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認為曹操是漢末三國時代政治和軍事上的一個真正英雄。這與后世許多的文人斥之為“奸臣”、“漢賊”有些矛盾,這可歸結為是中國歷史上不同時代的價值判斷標準和倫理道德取向存在著很大不同,以及不同評價者之間也有差異造成的。盡管這樣,但不可否認的是,總結曹操“人生幾何”的一生,他的身上始終都蘊育著非常濃烈的英雄情結。這是由于漢魏時期特殊的社會氛圍和曹操個人的獨特經歷,以及他內心世界對生命價值的不斷追求所造成,當反映到曹操的詩歌創作上,也就形成了“慷慨悲涼”的總體風格。
何謂“英雄,’?三國時劉邵《人物志·英雄》日:“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于此。是故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換言之,英與雄也就是智與勇,是既有遠見卓識又勇武過人的人物。中國古代英雄是指那些在現實社會中不重天命,僅憑個人的高度創造才能與后天奮斗努力而建功立業的杰出人物,并最終成為封建政治體制中杰出的文臣武將與創業帝王。
中國古典英雄概念孕育于中華文化的深厚土壤,有著廣闊的歷史文化背景,其生成過程也經歷了較為漫長的歷史時期。英雄概念的真正生成,則在漢末三國時代。東漢桓、靈帝兩次黨錮之禁,加深了皇綱不振、宦官與外戚專權的黑暗政治局面,而代表社會良心與政治監督力量的清流,其以儒林清議方式參政也宣告徹底失敗。這些不但引發了嚴重的政治社會危機,也使西漢以來以儒家封建綱常倫理為核心的道德價值觀念系統趨于崩潰,君權神授的天命觀嚴重衰落。整個社會層面的道德意識空前淡薄,圣賢觀念衰微,圣賢不再成為社會崇尚的對象。而被人們寄以厚望能撥亂反正的英雄人物,就成為當時社會上世人普遍崇尚的理想人格形象。
當圣賢所代表的天命、道德不能撥亂救世,強調個人才智至上的曹操等漢末英雄應運崛起,英雄崇拜遂成為占據主導地位的時代文化思潮,英雄概念也就取代圣賢而成為時代的核心概念。故“以曹操為典型的漢末英雄群體的崛起,不但直接影響到中華民族歷史上英雄概念的真正生成,也標志著漢末三國英雄時代的開始。
個人禮儀:曹操”笑”開萬重山
三國時,劉備的”哭”頗具特色。在沒有天時、地利的情況下,劉備用”哭”達到求”人和”之目的。與劉備的”哭”形成了鮮明對照的是曹操的”笑”。同樣是為了求”人和”,曹操采用了符合自己性格、身份的手段____”笑”。
面對亂世,"笑"一曲豪邁歌
那時,劉備還寄曹操籬下”時刻擔心曹操看出自己的志向,而受到加害,所以經常種菜澆水,韜光養晦。曹操對此不是不清楚,他內心也敬佩劉備是個英雄。一天,曹操請劉備喝酒。一見面,他采用投石問路的方法,笑著說:”在家思考什么遠大的事情呢?”來前,劉備擔心曹操擺”鴻門宴”,所以此話一了,嚇得劉備面如土色。曹操見狀,話頭一轉,拉著劉備的手說:”你學種菜也不容易。”劉備這才松了一口氣。為了進一緩解緊張氣氛,曹操講了”望梅止渴”這段輕松有趣的事,讓劉備心神安定了許多。于是二人對坐,開懷暢談。酒到半酣,曹操轉入正題,問劉備:”你走南闖北,經歷豐富,一定知道誰是當世英雄。”劉備機敏地回答:”我凡人肉眼,實在看不清誰是英雄。”這樣回答,顯然不能讓曹操滿意:”你就不要過謙了。”劉備推辭不過,便說:”淮南的袁術,兵多糧足,可以稱為英雄嗎?”曹操嘲弄道:”他只能算是墳墓中的枯骨,我早晚一定能擒獲他!”劉備說:”河北的袁紹,幾代為官;如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人眾多,可以稱作英雄嗎?”曹操蔑視地說:”袁紹好色膽小,優柔寡斷;干大事時怕死,見小利時卻不命;非英雄也。”接著,劉備點出了劉表、孫策、劉璋,曹操一一分析后得出:皆”非英雄也。”劉備又說:”比如張繡、張魯、韓遂等人都怎么樣呢?”曹操鼓掌大笑:”這些碌碌無為的小人,何足掛齒!”曹操手執酒杯,站起身來,激昂地說:”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最后他充滿自信地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劉備)與操(曹操)耳!”劉備沒有想到,自己的內心已被洞穿。故此言一出,手中的匙、筷皆被驚落在地。而曹操把杯中酒一飲而盡,仰天長笑。
曹操用”笑”從心理上鎮懾劉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面對毀辱,”笑”一份寬容情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能否善用人,對事業興亡至關重要。正是由于曹操求賢若渴,”惟才是舉”,從而吸引了大批有志之士涌入曹營,形成了曹魏政權鼎盛時期的雄兵百、戰將千員的局面。
名著讀后感:三國演義讀后感二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后,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后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后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后,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后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后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高一學生讀三國演義個人體會
讀完厚厚的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嘆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先來說說曹操這個人物帶給我的啟示。曹操一生都屬于十分大膽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錯了,還要繼續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后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奸詐帶來的只會是一時的小利,一直是奸詐的話,自然會遭到報應。后來董承一伙人便刺殺曹操,可惜事敗了。后來陸續都有一些人刺殺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敗了,否則這位曹阿瞞也不會叱咤風云了。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
但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呂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呂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云并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云,幾次留他,后來終于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后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建事業,這才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為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么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于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為什么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為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在這個季節,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么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后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名人傳讀后感
《名人傳》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后,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后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后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后,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后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名人傳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名人傳》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后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