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0 22:58: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餐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餐餐具使用禮儀
中餐餐具的使用:
中餐與西餐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就餐所用的餐具有很大不同。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中餐餐具使用的一些注意事項與使用禮儀:
筷子
中餐最主要的餐具就是筷子,筷子必須成雙使用。上圖就是筷子的標準拿法。
中餐用餐禮儀中,用筷子用餐取菜時,需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要注意筷子是用來夾取食物的。用來撓癢、剔牙或用來夾取食物之外的東西都是失禮的。
從餐具看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是中國值得自豪,也是最容易為世界各國所接受的一環。美味的食物享用得多,有沒有考究過中國人何時開始脫離茹毛飲血的生活?何時開始用爐灶煮食?常吃的水餃、云吞何時出現?又怎樣由分餐制度演化為圍桌而食?……在正在香港舉辦的“美食配美器——中國歷代飲食器具展”中,不僅得到答案,更可深入淺出地認識中國飲食喜好與器具的轉變關系。
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提供100多件珍貴文物,該館展覽部副研究員胡曉建介紹說,該館專門為這個專題展覽而籌備、組織,展品大都是首次來港展出,其中10多件是國家一級文物,如新石器時代《灰陶釜、灶》、隋《金足金杯》、北魏《青瓷蓮花尊》及漢代《鋪首銜環銅》等。
現場展出的《灰陶釜、灶》,是已知發現較早、且完整的炊具,胡曉建說,新石器時代的《附加堆紋灰陶鼎》是三足鍋,《黑陶甑》是最早期的蒸屜,下半部盛水,稱鬲,中間有孔隔,上面放食物。在舊石器時期,人類以燒烤為主,到了新石器時期,則開始用水煮、氣蒸的手法,北方吃粟,南方吃稻。現場一件新石器時代《雙耳小口尖底瓶》,兩邊的耳孔吊著繩子,放進河里入了水,陶瓶便會立起來,可見當時的先人打水也很有智慧。
到了夏、商、周及春秋、戰國時期,講究飲食禮儀,聞名遐邇的青銅器工藝達到全盛期,由甑與鬲結合而成的?[,已發展至青銅器制。在春秋后期,已有餃子出現,而當時祖先開始懂得吃面食、云吞及粉食了。由于這段時期注重禮祭,出現了許多酒器,如現場展出的《戍馬銅觚》是飲酒器,銅?F用以盛酒,而《竊曲紋龍首三足銅?B》是當時的調酒器,最特別的是《銅冰鑒》,冰酒器具,內置方形罐,用以盛酒。現場也展出了同時期常用的漆器餐具仿制品。
漢代的展品較特別的有《鋪首銜環銅》,是當時的銅烤爐,另外漢代陪葬品《陶灶》,反映出當時人們已有完整的爐灶設備,這座船型的陶灶是南方流行的款式,而北方只用簡單的長方型爐灶。
隋唐是中國文化與國勢強盛時期,各民族在飲食文化上進一步交流融合,菜肴品種大增,建立不同飲食流派,當時已普及高足桌、椅,加上宴會菜式豐富,因此由分餐制的一人一套餐具形式演變為多人圍桌合食的形式。當時著重華麗的生活,金銀及玻璃器皿相繼出現,并且造工精巧。現場展出的隋唐食器有入口自東羅馬的《金足金杯》。另外在新疆出土的唐代《餃子、點心》,胡曉建說,點心是一些餅食,用面以花模印成漂亮的形狀及花樣,而餃子內則有肉,反映新疆地區也受中原飲食影響。
用餐忌用餐巾擦餐具
■吃自助餐時的禮節
吃自助餐應按照正常順序取食物。如:湯、冷菜、熱食物、甜品、咖啡或茶。不可把食物亂堆在盤中,或一次取得過多,可多次取食物。若有同伴,應等其他人坐好后,一起開始吃第一份。吃自助餐切忌浪費。一定按照自己的食量取食物,不要剩下。取食物時,不要用用過的餐盤盛食物,也不要用自己的餐具取食物。如果想吸煙應到指定的吸煙區吸煙,若沒有限制,應征得同桌的同意。
■使用筷子的禁忌
一忌敲筷:在等待就餐時,不能拿筷子隨意敲打。
二忌擲筷:在餐前發放筷子時,要把筷子一雙雙理順,然后輕輕地放在每個人的餐桌前;相距較遠時,可以請人遞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筷子要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擱在碗上。
餐具包裝設計論文
一、餐具包裝設計的逐步發展
1、餐具市場的現狀
比如在居室的設計上,經過精心的設計,各類的生活用品都形成了緊密的聯系,無形中達成為一種默契,這種默契要襯托出主人的身份、地位、喜好和生活習慣等。一套餐具也如同這個道理一樣,它可以調節人們進餐的心情。現在餐具的發展已經不僅僅是發揮它的功能那么簡單了,人們開始追求的是一種生活品質,這就通過對產品的包裝使產品的價值發揮到了最大化,創造了產品額外的價值。
2、餐具包裝的轉變
過去“千篇一律”的產品包裝使人們開始厭倦,人們逐漸走進了精神性的消費領域,這種消費行為表現在消費者首選個性化的有品味、層次,能滿足內心要素的產品。那些魅力獨特、選材精心,并具有獨到的銷售意識,逐漸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便利性已經成為了包裝設計的核心。
二、適度的餐具包裝
一次性塑料餐具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本市環境治理,防治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污染環境,根據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銷售和在經營中使用塑料袋,以及生產、銷售和在經營中使用一次性資料餐具(以下簡稱塑料餐具)的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均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禁止銷售和在經營中使用厚度在0.025毫米以下(含0.025毫米,下同)的塑料袋。
商業企業和生活消費品、生產資料市場(以下簡稱市場)中的經營者在經營中使用的塑料袋必須印有本企業或者所在市場的名稱。
鼓勵使用布制、紙制等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
第四條市場開辦單位應當加強對市場內的經營者銷售和使用塑料袋情況的監督檢查,并指定柜臺或者攤位集中向市場內的其他經營者出售合格的塑料袋。非指定的柜臺或者攤位不得擅自向市場內的其他經營者出售塑料袋。
學齡前兒童餐具情感化設計論文
1學齡前兒童的情感表現
學齡前兒童稟賦各異,能感受到的情感隨年齡增長越來越多樣化,表達與運用情緒的方式各有不同,能夠將其情緒直接或間接地釋放與表達在其使用物品上構成了情感化的體現。鑒于學齡前兒童情感的特殊性,按照“幼兒的高級情感”分類,將分別從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方面對兒童在餐飲時的情感狀態做分析。首先道德感上,隨自覺性的增長,兒童越來越能夠自我感受與自我評價。例如,在成就、能力、品質等方面,并為了間接的得到成人的認可,會效仿遵守良好的道德習慣與紀律規矩。5、6歲兒童已經形成一定的道德認知,從而生活中有一定自我約束力,而對3、4歲左右的兒童來說道德感常體現在等同道德約束力量下成人的不滿為其帶來的羞愧感,其羞愧感早在1歲多形成——被否定、被斥責等都容易使他們羞怯。通常在用餐中有文明用餐的道德約束(包括正確使用餐具),他們破壞了“規矩”時。例如,將餐具倒扣在地上或摔碎,那么會在情緒上因違背了大人們對物品使用的準則而表現出害怕。這時愧疚感挫敗感等的負面情緒力量對于該階段兒童來講會很大程度上阻礙原本的行動,使其不愿再立即用餐,影響用餐進程。其次,美感。有研究表明,幼兒時期的兒童就表現出傾心色彩明麗與有圖案的東西,能夠從聲音、音樂、舞蹈等藝術中感知美好與愉悅,到了學齡前階段,形象思維開始占主導地位,對美的體驗則在其社會化的過程中變得愈益豐富。在美的意境里,色彩代表了物品的特定屬性并引起人們的情感聯想。這對于兒童同樣適用——兒童從3~4歲開始能夠辨認紅、黃、綠、藍、橙、紫等基本顏色,發育尚不完善的視覺器官使其辨色能力有限,對棕、灰等混合色辨認較為困難。而對圖形圖像,該階段兒童對物體與空間的聯系有一定的認知和聯想能力。2~3歲是兒童想象力發展的初級階段,5~6歲時能夠明顯表現出有意想象,并創造豐富、符合邏輯的想象,他們所具有的色、形偏好等使自己有著獨到的審美能力,如會被卡通的可愛造型吸引。因此,在用餐時間,有些兒童會對其擁有像玩具一樣的個性餐具表現出自豪、欣喜并積極地等待餐點。最后,3、4歲的兒童開始能夠對未知事物發問,“是什么”、“為什么”——他們對認知得到回應的滿足是其“理智感”的表現。針對學齡前早期的兒童可以借助益智的方式滿足其認知的興趣,如學會餐筷的使用能使他們有自我能力實現的成就感,而對5、6歲的兒童可對其進行指導學習使用更復雜的器具,并且其好奇心的發展使他們更愿意接受挑戰并得到滿足。
2學齡前兒童餐具情感化設計
餐具設計的原則從最根本上講無外乎兩點:安全與易用。筆者認為兒童餐具設計中,根據“馬斯洛金字塔”的人類需求理論,兒童渴望飲食屬于生理需要,接下來的(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需要、到最高級的自我實現需要均包含精神需求中感性的部分,從這個角度將兒童情感需求與餐具設計結合起來,可以較全面地顧全兒童在餐飲時的情感狀態,使兒童的用餐情緒得到調整。而這種應用表現在設計原則上即為易用性上的完善。回應“愛的需要”對于學齡前兒童,用餐中體現在與大人之間的互動,感受到被成人的認可。為滿足其感受,可以在設計中加入需手動完成的趣味元素,讓他們容易學習、容易完成。例如,適合3歲左右兒童的益智拼圖餐盤,每種餐具按照大小不同只能放在固定的位置上。鑒于該階段兒童已有位置關系的概念,則用餐過程使兒童對形狀、大小的把握得到增強,將用完的餐具放回原處也使他們完成好力所能及的事,得到被認可的滿足感。“尊重的需要”即傳遞出對兒童選擇的尊重與認可。因此,首先給予其選擇的多樣性。例如,色彩的多選,奪目的高純度色彩易引起興奮;造型各異,不抑制其想象力的釋放,尊重了該階段兒童的天性,將兒童用餐帶入快樂的旅程。自我實現是一種對自我能動性的肯定。馬斯洛理論中,它處于“金字塔”的最頂層,表示最高級層次的需求,也是各層級需求滿足的綜合評價。若是保證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鼓勵兒童獨自完成新的嘗試,滿足其認知與能動的愿望,那么將促進他們注重自我實踐,更加熱愛探索未知世界與學習新的技能。例如,有“冷暖自知的水杯”就是利用色相的差別表征不同的冷暖感受——杯口處可看到顏色指示。有一定色彩認知的5、6歲的兒童在使用該水杯根據指示速知其水溫,從而促進自覺與獨立,實現自我管理。
3結語
餐飲與生活的健康程度息息相關,高質量生活需求也為餐具的設計創新提引了新的方向。設計餐具就是為了兒童就餐更得心應手,得心才能更應手,“情感化設計”重在“得心”,它不是為了求其附加價值而去努力的造物方式,而是以與兒童情感的觸動作為途徑,實現人與物的聯結,達到最終目標:維護情感、善待情感,愛護兒童的身心。
探索特色餐具對餐廳氛圍營造的作用
摘要:本文以各種不同特色的餐具分類為切入點,重點論述了餐廳餐具外在形式的不同以及不同的進餐環境的外化裝飾對整個餐廳氣質的影響。
關鍵詞:餐具分類餐廳氣質
在餐廳的風格上,經過統一的設計,使各類就餐用具與就餐環境彼此密切相連,并達成一種默契,風格統一的餐廳,餐桌上的用具、墻壁地面的裝飾、織物、燈具及整體色調等相互映襯,。形成了各自餐廳的獨特氣質,而越是講究的餐廳,其設計師越是把日光投向細微的地方。多元文化的交融,也為原本單一的就餐環境帶來了新的改變。色味俱佳的美食、工藝考究的器皿、特色獨居的餐桌布置成為家庭及大眾飲食文化中亮麗的新元素。
餐具的特色主要表現在餐具選擇的材質,制作工藝上采用的造型以及餐具盤面上豐富變化的色彩與圖案,那究竟什么樣的餐具與傳統餐具相比才具有自己的風格,從而對餐廳整體風格形成一定的影響呢?首先要從餐桌上的餐具不同的特色說起。
一、特色餐具話特色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審美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餐具無論從形式和制作工藝上被越來越多的特色餐具所取代,實驗表明,一套形式美觀且工藝考究的餐具除了能調節人們進餐時的心情,增加食欲以外,還能促進餐廳風格的改變。總的來說,現代餐桌上的餐具根據其不同的風格與特色,可分為以下幾種:
“西游記”品牌餐具包裝設計研究
一、西游記品牌的形成
西游記作者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代杰出小說家,在科舉場上不得志,早年隨父親在淮安附近古寺叢林游玩,喜愛閱讀“野言稗史”,對封建社會官場腐敗,世態炎涼的景象,運用手中的筆來表達他的政治理想的同時鞭笞邪惡勢力,在《西游記》中塑造出富有反抗斗爭精神的孫悟空,一個反對壓迫束縛、要求自由解放的孫悟空。孫悟空嫉惡如仇神通廣大,靠著金箍棒讓稱兇逞狂的妖魔鬼怪或束手就擒,或一命嗚呼,也是《西游記》的懲惡揚善深入人心精華之所在。“西游記”品牌是以古典名著《西游記》為依據,結合淮安地域文化中極具有代表性的“淮揚菜”,以餐具包裝為載體,選擇環保再生的牛皮紙作為材質進行包裝。對于豐富旅游紀念品市場,提升城市形象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西游記”品牌易讀易記,且易于傳播,具有很強的品牌的彰顯力,寓意深刻,且有發展延伸的彈性。(一)品牌釋義。西游記品牌釋義:西,西方極樂世界,代表心中的夢,以及對超越一切的勇氣與美好愿望的向往;游,從容淡定,腳踏實地,求真務實,是一種堅持不懈的信念,一種追求自由的主張,一種享受生活的態度;記,留在心里,給人內心以安定的感受與回憶,同時也見證著品牌成長的印記。西游記品牌理念:為心中的夢想努力奮斗,一切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的前進,懷著水滴石穿的堅定信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面對追夢路上的挑戰,實現圓夢之路。也代表著志同道合的團隊合作進取精神,正如我們所處時代是一個凝聚團隊核心精神的時代。“西游記”品牌,不僅停留在滿足消費者物質需求的層次,更追求在目標受眾心中成為向往自由、體驗創新與樂趣、享受價值與品味的象征,是一種精神享受,彰顯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二)標志釋義。標志以西游記三個中文字結合水滴、荷花花瓣元素進行創意(如圖1所示)。西游記三個字直觀表明品牌名稱,運用共用筆畫的形式進行設計,線條簡潔流暢。游字和記字的兩筆,以不同弧線的形式將空間拉開,形成上天下地的視覺效果,盡顯人與自然的融合。水滴石穿寓意著堅持不懈的堅定信念。荷花又稱蓮花,是佛教文化的象征,“荷”與“和”“合”諧音,象征團結協作、和諧進取的奮斗精神。構圖靜中有動,上升的線條,又具有抽象的光明大路之意,富有旺盛的生命力。標志采用大紅色,象征著熱情活潑、快樂奔放又彰顯個性,顯示上升空間無限。標志貫穿性與整體性較強,整體飽滿圓潤,悅目怡情,盡顯輕快、自由的氣質。
二、“西游記”品牌餐具包裝
(一)綠色包裝概念。由于我國在包裝材質上沒有重視,很多色彩鮮艷,印刷油墨精美的包裝材質未能選擇符合環保要求,使得包裝廢棄物所帶來的大量的污染,已成為第四大污染源。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以及順應包裝設計發展的潮流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綠色包裝指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無害,少污染,且能重復使用和再生,符合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包裝。在包裝設計階段,少用材料或盡量選用可再生的原材料,使用后易于拆解、回收以及再利用。包裝的綠色化強調包裝與環境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二)“西游記”餐具包裝材質綠色化。在“西游記”餐具包裝設計中,遵循綠色設計原則,選擇百分之百再生漿的牛皮紙,環保可回收,牛皮紙的原料以天然植物纖維為主,在自然界中會腐爛,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還可以回收重新造紙。選擇以牛皮紙為材質,正是利用牛皮紙的透氣性、抗震性,保護商品的同時體現“西游記”品牌關注環境保護的綠色宗旨,并在公眾中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三)“西游記”餐具包裝結構綠色化。包裝結構要盡量簡化,避免浪費,在包裝結構中,注意節約資源的效能,避免過度包裝,包裝以保護內容物,將內裝商品的外圍空間容積降到最低,符合“省資源包裝”合理設計的原則。在設計西游記品牌餐具包裝時,考慮到品牌形象與包裝結構、材質的相符度,因此,采用一紙成型結構,對餐具中的碗、碟、勺、杯、筷子等餐具,利用穿插鉚合結構,不需粘膠固定,對餐具進行保護,在保護內容物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保證環保性,體現綠色包裝設計觀,符合當下可持續發展設計主流。如圖2-圖5所示。“西游記”餐筷外包裝設計,同樣采用一紙成型的結構,通過頂部和底部穿插鉚合結構,保護內部的筷子,包裝外觀呈現為豎狀三角菱形,并在數量上加以區分,以適合不同人群的購買,比如:有一雙筷子的包裝,適合單身人士使用,兩雙筷子的包裝組合適合戀人購買,而四雙筷子則適合目前二胎時代的四口之家使用,在組合方式上,一雙和多雙組合在一起,具有較好的展示效果,如圖6所示。
三、結語
當下旅游紀念品市場充斥了同質化、粗糙化、泛地域化的現狀,如何去同質化,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培育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內涵的旅游紀念品,綠色化包裝對品牌塑造推廣具有重要作用,在“西游記”品牌餐具包裝設計中,選擇可再生資源的牛皮紙作為包裝材質,具有良好的綠色效能,包裝結構中,首先考慮尺度問題,根據餐具實物大小,盡量減少包裝體積,其次,運用一紙成型結構,利用牛皮紙的厚度與韌性,模切缺口,以紙張穿插磨合的方式固定內容物,包裝過程無需膠水粘合,因此具有極佳的環保性,再次,使用后的牛皮紙,易于降解可再利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設計觀。從保護環境,節約能源角度出發,倡導綠色設計的“西游記”品牌,對于彰顯地域特色,促進文化傳播,提升城市形象有重要作用。
餐具消毒監管工作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了加強對我市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的監督管理,維護正常的餐飲具集中消毒服務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根據衛生部《消毒管理辦法》、《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以及衛生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關于加強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監督管理的通知》和《省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規范》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經研究,現就加強我市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管理的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餐飲具集中消毒的單位,按照《消毒管理辦法》(衛生部第27號令)等有關規定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備符合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和規定的消毒與滅菌設備;
(二)消毒與滅菌工藝流程和工作環境符合衛生要求;
(三)具有能對消毒與滅菌效果進行檢測的條件和人員,建立自檢制度;
用餐禮儀:從歷代餐具看中國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是中國值得自豪,也是最容易為世界各國所接受的一環。美味的食物享用得多,有沒有考究過中國人何時開始脫離茹毛飲血的生活?何時開始用爐灶煮食?常吃的水餃、云吞何時出現?又怎樣由分餐制度演化為圍桌而食?……在正在香港舉辦的“美食配美器——中國歷代飲食器具展”中,不僅得到答案,更可深入淺出地認識中國飲食喜好與器具的轉變關系。
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提供100多件珍貴文物,該館展覽部副研究員胡曉建介紹說,該館專門為這個專題展覽而籌備、組織,展品大都是首次來港展出,其中10多件是國家一級文物,如新石器時代《灰陶釜、灶》、隋《金足金杯》、北魏《青瓷蓮花尊》及漢代《鋪首銜環銅》等。
現場展出的《灰陶釜、灶》,是已知發現較早、且完整的炊具,胡曉建說,新石器時代的《附加堆紋灰陶鼎》是三足鍋,《黑陶甑》是最早期的蒸屜,下半部盛水,稱鬲,中間有孔隔,上面放食物。在舊石器時期,人類以燒烤為主,到了新石器時期,則開始用水煮、氣蒸的手法,北方吃粟,南方吃稻。現場一件新石器時代《雙耳小口尖底瓶》,兩邊的耳孔吊著繩子,放進河里入了水,陶瓶便會立起來,可見當時的先人打水也很有智慧。
到了夏、商、周及春秋、戰國時期,講究飲食禮儀,聞名遐邇的青銅器工藝達到全盛期,由甑與鬲結合而成的?[,已發展至青銅器制。在春秋后期,已有餃子出現,而當時祖先開始懂得吃面食、云吞及粉食了。由于這段時期注重禮祭,出現了許多酒器,如現場展出的《戍馬銅觚》是飲酒器,銅?F用以盛酒,而《竊曲紋龍首三足銅?B》是當時的調酒器,最特別的是《銅冰鑒》,冰酒器具,內置方形罐,用以盛酒。現場也展出了同時期常用的漆器餐具仿制品。
漢代的展品較特別的有《鋪首銜環銅》,是當時的銅烤爐,另外漢代陪葬品《陶灶》,反映出當時人們已有完整的爐灶設備,這座船型的陶灶是南方流行的款式,而北方只用簡單的長方型爐灶。
隋唐是中國文化與國勢強盛時期,各民族在飲食文化上進一步交流融合,菜肴品種大增,建立不同飲食流派,當時已普及高足桌、椅,加上宴會菜式豐富,因此由分餐制的一人一套餐具形式演變為多人圍桌合食的形式。當時著重華麗的生活,金銀及玻璃器皿相繼出現,并且造工精巧。現場展出的隋唐食器有入口自東羅馬的《金足金杯》。另外在新疆出土的唐代《餃子、點心》,胡曉建說,點心是一些餅食,用面以花模印成漂亮的形狀及花樣,而餃子內則有肉,反映新疆地區也受中原飲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