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論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8 12:11: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本體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藝術本體論
1游戲:藝術的存在方式
伽達默爾認為“游戲”是研究藝術真理的入門概念,它構成了藝術經驗的人類學基礎,但他又明確指出,這里所討論的游戲與康德、席勒所說的游戲是不同的。他說:“如果我們就與藝術經驗的關系而談論游戲,那么游戲并不指態度,甚至不指創造活動或鑒賞活動的情緒狀態,更不是指在游戲活動中所實現的某種主體性的自由,而是指藝術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這里從藝術的存在方式出發,去看待“游戲”概念,不同于康德的“自由游戲”,康德認為美的表象是在想像力與知性的自由游戲中將心靈激活。他忽略美的對象,只展現人的主體性自由。席勒也一樣,他提出“游戲沖動”“人只應同美游戲。”有一種強烈的主觀主義傾向,這正是伽達默爾所要反對的,他是在存在論意義上討論“游戲”的。
1.1伽達默爾認為游戲的真正主體并不是游戲者,而是游戲本身
游戲是一個主動性的過程,它并不是游戲者的意識或行為中具有其存在,而是相反,它吸引游戲者進入它的領域中,并使游戲者充滿了它的精神。與游戲相類似,藝術作品也不是一個與自為存在的主體所對峙的對象。它其實是在成為改變經驗者的經驗中才獲得自己真正的存在。“保持和堅持什么東西的藝術經驗的‘主體’,不是經驗藝術者的主體性,而是藝術作品本身。正是在這一點上游戲存在方式顯得非常重要”。藝術家之所以成為藝術家,是因為他在搞藝術。藝術活動或藝術作品,使人成為藝術家。因此,可以說藝術的主體不是藝術家而是藝術本身。
1.2伽達默爾認為游戲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現
伽達默爾打破認識論上的主客二分的觀點,指出在游戲中每一個人都是同戲者,不過游戲本身、游戲的重復運動是第一性的。游戲者和觀賞者組成游戲整體,他們都指向游戲的意義內容,去表現游戲本身。而“事實上,最真實感受游戲的,并且游戲對之正確表現自己所‘意味’的,乃是那種并不參與游戲、而只是觀賞游戲的人。在觀賞者那里,游戲好像被提升到了它的理想性。”游戲是在觀賞者中起到游戲作用的。游戲中自我表現是自然的普遍存在狀態,藝術同樣具有這個本質,正如戲劇,其本來含義即是“觀賞者的游戲”,它最鮮明地展示了文學的存在方式。藝術的表現本質即體現在這里,因此我們可以說藝術的存在方式即自我表現。
國際關系本體論論文
【論文關鍵詞】國際關系本體論社會事實主體間性
【論文摘要】本體論是我們對研究對象的根本性假定。西方研究國際關系理論的學者一般視本體論為國際關系研究對象在根本上究竟是何種存在而進行探討。根據社會學家關于社會事實互動性的定義,國際關系事實可歸類為社會事實,而社會事實的根本特性是主體間性,所以國際關系事實可視為在根本上是一種主體間事實。作者由此得出結論認為,國際關系本體論是一種主體間本體論。國際關系主體間本體論的提出有助于建構更加清楚的國際關系理論,并為國際關系諸概念的統一分析創造了條件,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通常,我們在試圖認識和觀察某一外在事物時,總是通過一些中間媒介間接地對認識對象進行觀察和認識。比如,我們通過對光線成像的感知,可以間接地認識能反射光線事物的形狀和構成。我們通過對事物特征進行合乎邏輯地預設,間接地認識“主權”、“結構”之類事物的結構和形態。我們的感官不能、常常也沒有必要直接跟認識對象發生聯系,這種認識方式決定了我們必須不斷地根據邏輯推理或常識推理,對認識對象的根本特性做出假定,然后根據這種假定形成對認識對象的知覺框架,從而完成對認識對象的認識。在這一認識過程中,我們對認識對象的根本特性的假定就是“本體論假定”。
一本體論的哲學含義
本體論(ontology)是指在觀察和研究對象事物時,對其所做的根本性假定,也是對所認識事物的終極假定。沒有這種假定,我們就難以認識外在的事物。所以,本體論假定對于我們認識和研究國際關系現象具有重要意義。“本體論”這一概念的含義在其發展演變的歷程中發生過較大的變化。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學者將這一術語從哲學領域引入國際關系理論研究中時,根據本體論的現代哲學含義對其意義做了取舍。現在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研究中的本體論含義已經與傳統本體論的哲學含義大有不同。所以,我們在研究和學習西方國際關系理論時,需要首先澄清“本體論”術語意義的這種變化。
理解和澄清本體論的術語意義及其變化,需要從其哲學含義開始。
馬克思實踐本體論思考
斯大林把馬克思哲學歸結為自然本體論,遮蔽了實踐的本體論意義和人的主體性。盧卡奇恢復了歷史唯物主義面貌,但把自然本體論作為社會存在本體論的前提和基礎。20世紀的歷史運動凸現了實踐本體論的內在價值和馬克思哲學的現代性及當代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實踐本體論/斯大林/盧卡奇
【正文】
從根本上說,馬克思批判并終結傳統哲學的工作是從本體論層面上發動并展開的,而其中的關鍵就在于馬克思創立了實踐本體論。然而,馬克思的實踐本體論受到了種種誤解、曲解和非難。準確而全面地理解馬克思的實踐本體論仍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重大的理論問題。本文擬就馬克思的實踐本體論作一新的考察和審視,以深化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本體論的研究。
一、實踐本身的矛盾特征
實踐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早就引起了哲學家的注意,但正式把“實踐”概念引入哲學的,卻是康德。問題在于,康德的“實踐”概念沒有脫離倫理實踐的范圍。費爾巴哈把“實踐”和“生活”聯系起來,提出了一些富有啟發性的見解,但費爾巴哈不理解實踐與生活的真實關系,不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黑格爾以抽象思辨的形式揭示了人類實踐活動的創造性特征,不僅指出了理論活動與實踐活動的區別,而且涉及實踐在改造世界、創造人類歷史方面的重要意義。但是,黑格爾講的實踐在根本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動,現實人的活動只是這種抽象理念活動的“樣式”。從根本上說,黑格爾“是在抽象的范圍內把勞動理解為人的自我產生的行動”,人的生命表現為“一個與人自身有區別的、抽象的、純粹的、絕對的本質的經歷的過程”(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5—176、97頁。)。
馬克思實踐本體論思考
從根本上說,馬克思批判并終結傳統哲學的工作是從本體論層面上發動并展開的,而其中的關鍵就在于馬克思創立了實踐本體論。然而,馬克思的實踐本體論受到了種種誤解、曲解和非難。準確而全面地理解馬克思的實踐本體論仍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重大的理論問題。本文擬就馬克思的實踐本體論作一新的考察和審視,以深化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本體論的研究。
一、實踐本身的矛盾特征
實踐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早就引起了哲學家的注意,但正式把“實踐”概念引入哲學的,卻是康德。問題在于,康德的“實踐”概念沒有脫離倫理實踐的范圍。費爾巴哈把“實踐”和“生活”聯系起來,提出了一些富有啟發性的見解,但費爾巴哈不理解實踐與生活的真實關系,不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黑格爾以抽象思辨的形式揭示了人類實踐活動的創造性特征,不僅指出了理論活動與實踐活動的區別,而且涉及實踐在改造世界、創造人類歷史方面的重要意義。但是,黑格爾講的實踐在根本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動,現實人的活動只是這種抽象理念活動的“樣式”。從根本上說,黑格爾“是在抽象的范圍內把勞動理解為人的自我產生的行動”,人的生命表現為“一個與人自身有區別的、抽象的、純粹的、絕對的本質的經歷的過程”(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5—176、97頁。)。
舊哲學之所以沒有正確解決實踐的本質問題,除了唯心主義與舊唯物主義各自的主觀原因以外,還有客觀原因,即實踐作為人所特有的活動本身就具有矛盾的特征:一方面,實踐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動,含有人的主觀因素,受人的理性、意志的支配,體現了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另一方面,實踐又是作為物質實體的人通過工具等物質手段同物質世界之間進行物質變換的客觀過程。
馬克思發現,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也是每日每時必須進行的基本活動。當馬克思把物質生產作為實踐的首要的、決定性的形式和根本內容時,他所理解的實踐是同自然過程既相聯系又相區別的社會過程,是一種自在自為的活動。按照馬克思的觀點,物質生產首先是人類調整和控制人與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和人之間必然要互換活動并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人和自然的關系制約著人和人的關系,人和人的關系又制約了人和自然的關系。同時,物質生產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物質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作為目的在生產者的頭腦中以觀念的形式存在著,這個目的是生產者“所知道的,是作為規律決定著他的活動方式和方法”(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頁。),并通過實踐活動轉變為現實存在。這是一個在實踐基礎上的“物質變精神”和“精神變物質”的過程。這就是說,生產實踐既是人和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過程,又是人和人之間互換活動的過程,同時還是人和自然之間物質與觀念的轉換過程。這樣,馬克思就找到了把能動性、自由性、創造性與現實性、客觀性、物質性統一起來的基礎。
在馬克思的視野中,實踐是指人能動地改造物質世界的對象性活動。對實踐本質的這一理解和規定,首先肯定了實踐活動的對象性質,即它是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現實活動。更重要的是,實踐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識、能力等本質力量對象化為客觀實在,創造出按照自然規律本身無法產生或產生的幾率幾乎等于零的事物,創造出一個屬人的對象世界。因此,實踐是人所特有的對象化活動。正如馬克思所說:“勞動的產品就是固定在某個對象中、物化為對象的勞動,這就是勞動的對象化。勞動的實現就是勞動的對象化”(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5—176、97頁。)。
新聞本體論論文
內容題要
*陸定一對新聞報道(作品)的定義中包含著唯物主義本體論前提,但后來的研究者對此重視不夠.
*“新聞是屬于精神世界”與“新聞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的提法,不符合馬克思主義。
*沒有離開人類社會而獨立存在的新聞,也不可能有與人類社會不發生關系的新聞本體。新聞本體深深植根于人類社會客觀的物質實踐活動中。
*新聞不是事實的反映,不是事實的報道,也不是事實的信息。新聞就是事實。新聞依存于人類社會,但并不依存于人的主觀意識。新聞屬于社會存在范疇,不屬于社會意識范疇。
*哪些事實是新聞,哪些不是,其決定因素不是事實本身,更不是傳播者或傳播媒介,而是人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產生和發展的“知”的需要已經事實本身滿足這種需要的程度。
藝術本體論探討論文
1游戲:藝術的存在方式
伽達默爾認為“游戲”是研究藝術真理的入門概念,它構成了藝術經驗的人類學基礎,但他又明確指出,這里所討論的游戲與康德、席勒所說的游戲是不同的。他說:“如果我們就與藝術經驗的關系而談論游戲,那么游戲并不指態度,甚至不指創造活動或鑒賞活動的情緒狀態,更不是指在游戲活動中所實現的某種主體性的自由,而是指藝術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這里從藝術的存在方式出發,去看待“游戲”概念,不同于康德的“自由游戲”,康德認為美的表象是在想像力與知性的自由游戲中將心靈激活。他忽略美的對象,只展現人的主體性自由。席勒也一樣,他提出“游戲沖動”“人只應同美游戲。”有一種強烈的主觀主義傾向,這正是伽達默爾所要反對的,他是在存在論意義上討論“游戲”的。
1.1伽達默爾認為游戲的真正主體并不是游戲者,而是游戲本身
游戲是一個主動性的過程,它并不是游戲者的意識或行為中具有其存在,而是相反,它吸引游戲者進入它的領域中,并使游戲者充滿了它的精神。與游戲相類似,藝術作品也不是一個與自為存在的主體所對峙的對象。它其實是在成為改變經驗者的經驗中才獲得自己真正的存在。“保持和堅持什么東西的藝術經驗的‘主體’,不是經驗藝術者的主體性,而是藝術作品本身。正是在這一點上游戲存在方式顯得非常重要”。藝術家之所以成為藝術家,是因為他在搞藝術。藝術活動或藝術作品,使人成為藝術家。因此,可以說藝術的主體不是藝術家而是藝術本身。
1.2伽達默爾認為游戲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現
伽達默爾打破認識論上的主客二分的觀點,指出在游戲中每一個人都是同戲者,不過游戲本身、游戲的重復運動是第一性的。游戲者和觀賞者組成游戲整體,他們都指向游戲的意義內容,去表現游戲本身。而“事實上,最真實感受游戲的,并且游戲對之正確表現自己所‘意味’的,乃是那種并不參與游戲、而只是觀賞游戲的人。在觀賞者那里,游戲好像被提升到了它的理想性。”游戲是在觀賞者中起到游戲作用的。游戲中自我表現是自然的普遍存在狀態,藝術同樣具有這個本質,正如戲劇,其本來含義即是“觀賞者的游戲”,它最鮮明地展示了文學的存在方式。藝術的表現本質即體現在這里,因此我們可以說藝術的存在方式即自我表現。
馬克思本體論思想特征分析論文
【內容提要】馬克思沒有拋棄本體論,而是完善和重建了本體論。本體論作為追問“所是(者)”“是其所是”的學問,內在地包含著“是其所能是”和“是其所當是”。它給出了本體論的超驗視野和人學維度。馬克思以實踐作為本體論前提,從而找到了本體論的邏輯完成和歷史完成的內在根據和表征方式。由于建立在實踐基礎之上,馬克思的本體論獲得了不同于一切舊本體論的特點和優點。
【摘要題】本體論問題研究
【關鍵詞】馬克思/本體論/實踐
【正文】
中圖分類號:B0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462X(2004)01-0001-07
馬克思究竟有沒有本體論?如果有,其內容和特點怎樣?目前學術界對此還有不同看法。就此作進一步討論和澄清,將有助于人們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和領悟馬克思哲學的實質,以祛除過去在解釋馬克思哲學時存在的誤讀成分。
文藝學本體論研究論文
【提要】當代中國的文藝學本體論生發于審美文論對文藝主體性及內在規律的探討;成熟于本體論文藝學對于文藝作品、形式及語言本體意味的追問;最終又在解構文論的邏各斯中心主義即形而上意義消解中被顛覆和拆除。作為中國20世紀后20年文藝學發展的主導走向,它的建構與解構過程標示出中國當代文藝學的整體演進、文化背景的轉換及哲學觀念的位移。
【關鍵詞】文藝學主體性本體論建構解構
上世紀80年代,中國文藝學學術研究的主導趨向是“向內轉”:即向文藝本體規律的轉靠與回歸。作為“帶有整體性的文學動態”(1),標示出文藝創作與理論批評“自生自發”“難以遏制”的內在要求。這一時期的文藝學思考者們發現:傳統認識論方法只能對文藝做出某種他律的共性本質的解答,而無法進入文藝內在特質的考察。要想深入文藝之“內”,抓住文藝的自律和“本源”,必須改換一種所謂“自我相關”的本體論方法,摒棄以外在角度、非文學內容規范文學的做法,專注于文藝本然的內在規定性的探尋。
一、文學審美論:他律本質論向自律本體論的轉向
文學審美論的開拓與探索為新時期文藝學對“本體”意義的追問提供了價值定向和邏輯前提。它以主體論文藝學的“文學向人回歸、向自身回歸”的“主體性”思想及康德美學的“審美無利害”的自律論學說為理論依據,將審美規律視為文學藝術活動的最重要的內部規律給予了空前的重視和深入的探討。從審美反映論的主體性強調,到審美體驗論的人類學本體論意味的揭示,再到生命論文藝美學對于感性本能及審美形式意義的渲染,文藝學研究實現了由認識論到本體論的轉向。“審美反映論”超越于傳統哲學認識論的重要標志在于:心理意識這一重要的審美主體中介的加入。在“審美反映論”看來,“心理現實”、“審美心理現實”,即由外在現實轉換成內在主觀的“心理意識”,是藝術內容、藝術形象得以生成的關鍵。而在這由外而內的轉換中,“心理意識”(“心理現實”、“審美心理現實”)已經根本不同于認識論中的那種近于“鏡映”的“認識”。作為一個遠比“認識”涵蓋面寬廣得多的概念,“意識”已經包括了認識之外的各種精神心理因素:諸如主體的人格情感、個性心理、道德情操、非理智欲念等等。所有意識因素都在審美反映過程中參與客體與主體、事物與映象之間的關系,從而繁生出“認識”之外豐富的心理內涵。作為一個審美中介系統,審美意識是一個與藝術家的人格結構相關聯,與創作者的感情、想像、感知、認識等活躍的心理因素相關聯的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的結構體”。它不同于發生認識論中所謂“圖式”、“格局”,只對外來信息進行選擇和同化,還要對其產生調節作用,即:使主體感知到的東西經過調整而更適合主體的需要。審美中介系統的調節作用使審美感知中的主體印象發生變異,而與作家希望看到的樣子重合。因此審美中介系統常常賦予反映以個性和人格特征。同時,這個審美中介系統又擁有人性的發生學意義,它在特定的文化中孕育,在真實的歷史中生成。主體的審美心理結構實際上是特定的社會文化制約與個體稟賦氣質多方合力作用的結果。顯然,在“審美反映論”對于審美中介系統豐富內涵的解釋中,文藝審美獲得了認識論與本體論的雙重意義,同時藝術本質論朝向藝術本體論轉型的跡象也在此初露端倪。
“人類學本體論文藝美學”是審美文論步入藝術本體論殿堂的又一關節點。如果說“審美反映論”還是在認識論的框架內所進行的對它的“修正”、“改良”和“更新”;那么,“人類學本體論文藝美學”則力圖打破認識論的框定而去展開藝術的本體思考,力圖完全擺脫界參照而把目光凝聚于人類本體、藝術本體自身。所謂本體,指事物內部的根本屬性及本源,或稱終極的存在。所謂本體論也就是對本體進行描述的理論。本體論與認識論的區別在于,它是自我相關的,它并不憑借外界的事物尺度來說明自身,而是以自身整體不斷發展的存在為依據,去探求其存在的本然處境,追問其生存的終極意義和根基。因此,人類學本體論只能是探向人類自身本然處境,描述人的生存意義及終極價值的理論;而人類學本體論文藝美學,則將藝術看做人類生存本體自身的詩化,看做人類重要的本體活動形式。顯然,“人類學本體論美學”是從把握人類生存與人類藝術、文藝本體與人類本體的關系入手,將藝術與人類自身的生成及超越聯系了起來。在他們看來,人在藝術創造中生成著,又在自身的生成中創造著藝術;同時,藝術還擁有人類生存的超越性質,它試圖回答過去、現在、未來的神秘性,向人們顯示著存在之謎,將人們引向未來,因而它是理想的世界、是夢境和烏托邦;而藝術作為生存的超越,又是基于人類對自由的追求,對幸福的渴望和在有限中獲得無限,于瞬間中獲得永恒,達到存在的最高和最高的存在的欲望。顯然,在這里藝術審美具有著無可置疑的人類學本體意味,審美既作為人類生存的動因,又作為人類生存的目的,既作為人類生存的起點,又作為人類生存的終點。而藝術作為一種審美超越活動,不僅是人的存在在符號上的顯現,而且成為人類生命活動的自我拯救和自我希求。于是,人的生存史與人的審美史重合,審美化成為衡量人生意義和人的歷史進步程度的惟一標尺。人類學本體論文藝美學超越了審美反映論對哲學認識論的基本依賴,站在了認識論之外、并且進一步站在了認識論的否定者排斥者的立場上來探求文藝的審美本體;但他也同時陷入了割斷文藝審美同認識的聯系、泯滅審美藝術活動同人類生命活動之界限的片面和極端。
本體論研究論文
摘要:宇宙本是能量一元的;爆炸后釋放出力量與熱量、實物質、方向、時間、空間五種表征,進而反映出物體的五個構成要素;五構素物體呈現出波粒場三個運動狀態;五構素中,方向、時間、空間屬虛物質范疇,同實物質一起組成物體,構成物體的虛、實二個側面,稱之為廣義(對稱)物質。
關鍵詞:本體論;能量;廣義物質;波粒場;五構素
方向是指總星系、物體、人、粒子、云氣等在運動場中發生相互作用時產生的波走向,即“波(方向)、粒(物)、場”說中的波為方向元。其中總星系、物體、人、粒子、云氣定義為常規物質概念即實物質;物體粒子表現自身特征、地位的波動環境范圍即場是物理學上的時空結構(傳遞介質);波反映了物體能量、意志、特征和運動趨勢,定義為與實物質概念對稱的虛物質(范疇)。但它們都是能量在冷脹宇宙中的表現形式,即在一定條件下,事物都可從能量中轉化而來。由代物理理論可推知原始宇宙是純能量的;據陰陽學說和宇稱均勻特性,可擬設世界為虛物質、實物質(軟硬)二元;為應用數理生化研究手段對人文社科作數量化技術化處理,應建冷脹宇宙構造模型于力量與熱量(力熱)、實物質、方向、空間、時間五維坐標系中。至此,我們同時得到能量一元論、內容對稱的廣義物質虛實二元論、波粒場三元論和力熱、實物質、方向、時間、空間五構素的設定。
“波、粒、場”是關于物質間地位聯系通過場發生波的干涉作用的三元論,其中波正是五構素說中的方向,并對應于廣義物質中的虛物質范疇。可見,虛物質決定了物體在實現消費體系的運動場中體現自身特征與價值的大方向不變,從而規定和影響了一切事物發展的大體趨勢,而不是事先計劃或安排好了事物的一切。故虛物質論關于方向不變屬大尺度范疇的概念正是相對論所研究的范疇。因為每秒30萬公里速度的光子行進空間正常情況下是大尺度的,而相對論是在光速不變的支持下推導出來的,主要涉及到大尺度時空中宇宙根本律和運動總方向不變問題。虛物質論強調自由至高無上,因為自由在消費體系內容中位于最高層次,因為量子測不準原理表明粒子運動中存在無限自由;無限自由標志著沒有運動相同的粒子,是任何高超的檢測手段都測不出來的;虛物質論關于自由至上是低層物體(層次高尺度大),特別是量子世界的普遍要求。這些是虛物質論同量子力學相關的局部方向變化原理。由于廣義物質范疇是指物體的虛、實二個層面,則可界定弦理論所描述的“弦”上的一個波動或振動模式為構成物體的一個最基本微觀粒子(量子),即“波粒場”中定義波屬虛物質范疇已觸及到弦理論,說明物體的本質是實物質中潛在虛物質振動。虛物質振動體現物體意志,在實現消費體系的過程中表現出復雜的社會現象和矛盾事件。對社會現象和矛盾進行分析,人們得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生產力,人與人的關系是生產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決定社會形態與制度。這證明實物質是廣義物質的宏觀顯性表現,虛物質是廣義物質的微觀顯性表現,二者是物體的二個層面,不可分離但可相互轉化,以致人們日常從看到物體認知到實物質,雖看到事件矛盾卻看不見虛物質。
能量轉化為廣義物質,廣義物質包括虛、實二個側面,二個面在一定場相位條件滿足下構成物體。如果忽略虛物質其它范疇不計,則虛物質可展開為方向、時間、空間等。當將虛物質、實物質構成物體后的熱量和力量抽離出來考慮時,物體構成要素則成了力熱、實物質、方向、時間、空間五元。對虛物質中方向加以研究,發現的社會矛盾和運動規律可歸結到方向不變原理和層次結構論上;結合數學推出五構素坐標系來觀察宇宙得到遵循五大律使用三大模件去達成責權利一致原則的531理論,進而使管理經濟學等人文社科理論數量化技術化。在這二個基礎上,社會全員之能力信譽、需求欲望在網上按程序進行交換的意控式TMS網系作為解決社會問題與矛盾的先進平臺就能形成。
世界觀即微觀、宏觀、宇觀,概稱宇宙觀。宇宙產生前先是空無后是能量湯,自宇宙大爆炸后的世界是能量的也是廣義物質的,即能量、實物質與虛物質三者同時存在并共同構成事物而不能單獨存在。如時空(虛物質范疇)決定(實)物質運動軌跡而(實)物質迫使時空發生變形,它們誰也不比誰優越,平權共處卻不能單獨存在。五構素只是描述宇宙觀一個比較方便的坐標系,從廣義物質范疇來看,也可以說世界是五構素的。一句話,能量、廣義物質應是哲學上的主要概念,波粒場是物理學上的新學說,而五構素則可通過數理論而成科技中概念。世界統一于能量,宇宙是唯能量的。
偶像崇拜的人的存在本體論分析論文
一
按照精神分析的觀點:人的任何一種外在的社會行為的表現和評價最終都可以從他的動機中找到原因,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他的行為的內在秘密便是他的意識或無意識層面的心理內容。是心理內容這個隱秘的指令“遙控”著人。在我看來,精神分析完全不僅僅限于——當然也不應該限于——對漂浮于社會表層的各種文化符號的奇異組合進行探秘尋幽,它的真正優勢在于對這些文化符號所攜帶的信息、對人心的天才洞見。無論如何,任何一種與人有關的社會歷史事件都是在人的沖動、欲望、追求、希望……的支配下進行展開的,各種社會歷史事件的表征都是人的社會性性格、人的本性、人的社會與生物本能、人的需要與情緒(感)借助于社會關系、社會機構、社會資源等而進行演繹的------盡管也許進行了渲染和變形-----,因此,離開了心理分析的分析很難說不是對于一種幻覺的分析。在我看來,各種已經發生或將可能發生的社會歷史事件、現象大都具有人的屬性,也即大都可以還原到文化形態,而文化形態則可還原到人的心理,心理更可還原到人本體論意義上的存在維度。也即是說,與人有關的一切問題實質上便是人的存在問題,通過社會的中介和調動、組合,人在最基本的精神維度上產生出各種復雜的心理,而文化在某種意義上不過是對這些心理內容進行“包裝”、“升華”、擴展,采用各種語言符號將它系統化、理論化,最終形成一種“意識形態”反過來作用于人,通過規范人、塑造人、改造人,將其內在的價值判斷、思考方式、事實判斷沉淀入人的心靈深處,改變人的精神結構和人格結構而構成人的存在:人通過文化而發現、確證自身的存在,并獲得安全感。而人類歷史已經證明,社會歷史事件、現象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的事件、現象,通過從文化入手追究到人的存在本體論維度,特別是從人的存在維度和因此維度而產生的人的心理進行分析,在根本上,包裹著社會歷史事件的外衣將一件一件地脫去,而暴露出它誘人的秘密。
二
審視人類撲朔迷離、冷氣森森的歷史,我們既驚嘆于金字塔、萬里長城等巧奪天工的杰作所證明的人類的偉大創造力,同時也為無數次大小戰爭的血腥暴虐、慘無人道的屠殺所震憾。任何一個歷史瞬間都流淌著人的精神暗流,這些精神暗流一次次將人類帶入災難與末日之中。
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從大自然中脫胎而出后人獲得了生命,他開始具備一個“人”的雛形;依靠理性和文化,他開始踏上通往人的生成的道路。在尼采優美的筆下,人是一個“過程”——一座介乎于“猴子”與“超人”之間的“橋梁”,人的存在本身便是一種不斷生成的運動。在黑格爾的語境里,從大自然中分裂出來的人的存在歷程對應于“絕對精神”的“異化”,在未達至重新與自然相統一的時刻,人的存在便相當于“絕對精神”在運動中的“反題”階段。而馬克思認為,人的誕生僅僅意味著他像一道靈光喚醒沉寂億萬年的大地,私有制以及國家暴力機器等超人異化實體和力量使人異化變成“非人”,“真正的人”存在于未來的“自由人的聯合體”,而以國家和統治的存在為特征的“人類歷史”不過是真正的人類歷史的“史前時期”。這些思想家不約而同從各個不同的層面和視角都看穿了人存在的缺憾和有限。人脫離母體確實意味著他的生成,但同時也意味著孤獨、無助、焦慮和不安。神秘莫測、陌生危險的世界使他只能在“顫栗”中體味著深深的“恐懼”。
人脆弱的精神和主體性只能在“自由”的重負中分崩離析。因此他急迫地想重新返回母體中以獲得安全感。然而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人一旦從母體中出來便再也無法返回那個給他帶來了無限溫暖和安全的地方。分裂的意識已不可能通過非創造的途徑而實現合一,除非人使自己的意識混沌一片而“精神崩潰”。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人具有一種失去某種東西而想辦法以另一種他認為與原先東西無多大差別的東西來加以補償的心理機制。這種心理機制頗為復雜,既包括破壞性的攻擊行為,也包括建設性的奮發進取,更有針對外界似乎既不破壞也不建設的“移情”作用。這些不同的心理沖動都具有這樣的一個功能:使人陷入一種他并不認為他曾失去過某種東西的幻覺中,獲得心理平衡,感覺他加以依賴的并將自身融入其中的東西仍然存在并給予他安全感。“移情”的戲劇性在于:人固戀的對象雖然已無處可覓,然而通過將自己的期望、熱情轉而投射到另一個對象身上,盡管這個對象實際上僅僅是一個替代物,作為替代物更不可能存在原先對象能施以人的作用,然而在人的幻覺之中,這個對象卻取得了原先對象的屬性,以至看起來這個對象和原先那個對象毫無二致。當然這是一種人對心靈自我麻醉后的效果,實際上這個對象并不能給予他真正的安全感,而且這個對象一旦取得人的屬性,便會異化成一種獨立的、自律運轉的力量轉過身來否定人本身,使人作繭自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