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護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7 20:06: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疼痛護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疼痛護理論文

篇1

[摘要]疼痛是造成癌癥病人恐懼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時對于疼痛的恐懼勝過死亡的威脅。為減輕晚期癌癥病人難以控制的疼痛而帶來的生命威脅,我們選擇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三階梯藥物鎮痛方案和非藥物鎮痛心理支持護理方案,有效緩解了癌癥病人的疼痛,更加重視癌癥病人的生活質量和人文關懷,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腫瘤;疼痛;干預;護理

癌癥是威脅人類生命的殺手,而疼痛則是困擾這類病人的一大頑癥和主要并發癥,有統計表明全世界每年新生癌癥病人1000萬,其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我國約51%~61.6%的癌癥病人伴有疼痛。其主要表現為心慌,出汗、手足發涼,等痛苦癥狀,均有因疼痛伴隨食欲減退、失眠不安、悲觀失望、體質虛弱、消瘦及惡液質。為此,減輕癌癥病人的疼痛,提高生存質量是醫護人員共同關注的,現就213例癌癥病人的疼痛干預及臨床護理論述如下。

1臨床資料

癌癥疼痛的病人213例,其中男性157例,女性56例,屬中晚期癌癥病人186例,發生不同程度疼痛129例,疼痛占癌癥病人總數61%左右。

2疼痛的干預

2.1規范化的“三階梯”給藥原則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三階梯止痛給藥原則,采取早期、合理和足夠干預,根據疼痛的輕、中、重的嚴重程度分為三級[1,2]:1級即重度疼痛,需要三階梯藥物治療,主要給嗎啡等強效阿片類藥物加輔助鎮痛藥物,每日2次~4次;2級即中度疼痛,需用第二階梯藥物治療,主要有弱阿片藥物,如可待因、曲馬多等,每日2次;3級即輕度疼痛,需采用第三階梯藥物治療,主要有抗炎鎮痛藥物,如消炎痛,阿司匹林等。

2.2及時、按時用止痛藥過去一直以為,對癌痛的治療,以病人的耐受為主,盡量延長給藥間隔,減少止痛藥的用量,以防藥物成癮。再者有的病人則對止痛藥物有誤解,害怕自己服用后會產生副作用,以為隨著癌癥的進展疼痛會逐漸加劇,若一開始使用強效止痛藥,如嗎啡或芬太奴,唯恐到了晚期就沒有其他的止痛藥可用,因此他們往往選擇:“忍無可忍”時才向醫護人員求助,事實上,及時按時用止痛藥更安全有效,而且所需止痛藥強度和劑量也最低。臨床上目前鼓勵癌癥病人采用控釋劑型的強效鎮疼藥,在維持鎮痛效果的同時可以避免血藥濃度的大幅度波動。因此,嗎啡劑量不足以產生嚴重副作用,產生心理依賴(成癮)的可能性也十分罕見。

3臨床護理

護士和病人的接觸最頻繁,通過和病人的接觸,觀察確定病人疼痛的性質、強度做出判斷并實施護理。

3.1藥物鎮痛的護理藥物鎮痛應根據疼痛的程度循序漸進,最佳的給藥時間是在疼痛發生前先用口服給藥。給藥時應按醫囑規定時間服用,不能等病人疼痛開始才給藥,應注意藥物的副作用,比如非麻醉止痛劑阿司匹林,副作用可損傷胃黏膜,導致胃出血,需飯后或溶于一杯牛奶中服用。疼痛劇烈時可給嗎啡等強效藥物止痛。

3.2心理支持癌癥病人最恐懼的不是死亡而是疼痛,癌癥疼痛的治療過程對醫護人員及患者來講是巨大的挑戰。醫護人員應該充分關注病人的心理,他們最為擔心的癥狀往往是疼痛,而最恐懼的感覺是孤獨和絕望。我們首先對病人的疼痛給予同情和理解,進行心理安慰,鼓勵使其從精神上擺脫恐懼感,有效的配合治療,對癌癥晚期的病人主動取得病人和家人及親友的配合,倡導和鼓勵他們參加心理關懷工作,為病人投入更多的精力,以確保病人在有限的生命里保持較高生活質量;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深得病人信賴,鼓勵病人說出自己的憂郁和痛苦,提倡病人、家庭和醫護人員一起討論病人的心理狀況并給予疏導,增強病人戰勝自身疾病的信心,暗示病人如何自我調節,結合治療和進食,以充分發揮自身最大抗癌潛能,達到止痛目的。

3.3放松止痛全身放松、引起脈搏、呼吸、血壓等的變化,降低精神不安和肌肉緊張度可阻斷疼痛反應。如指導病人緩慢腹式深呼吸或閉目進行深而慢的呼吸動作,能安定身心、松弛肌肉;其他做一些放松操、沐浴、體育鍛煉等以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3.4轉移止痛使精神集中疼痛以外的刺激,如讀書、聽音樂、回憶過去值得留戀愉快的事情,和病人談一些感興趣的話題,根據病人的愛好選擇書報閱讀、講故事、看電視、下棋等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病人疼痛發作時,護士可適當的在病人床邊逗留,握一握病人的手,梳理一下蓬亂的頭發,用熱毛巾擦一下顏面,幫助更換一下,精神上給予安慰,以達到轉移止痛的效果。

3.5避免不良刺激保持環境安靜舒適,限制探視、減少噪聲、定時通風換氣,使室溫適宜,保證病人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與其他有情緒反應的病人或家屬接觸,通常會減輕病人的疼痛。

4小結

通過對213例疼痛病人采用手術、放療、化療等手段治療的同時,隨即開始疼痛干預及心理支持和護理,有效的緩解疼痛,增強鎮痛藥的鎮痛效果,減輕了病人的痛苦。此外,癌癥的治療需要多學科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癌癥治療的綜合水平。所以如何有效的止痛,提高癌癥病人的生存質量,現代護理對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作為一名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在技術上的提高,更需要在認識上的更新,充分體現人文關懷,為癌癥病人解除痛苦,這是我們的神圣責任。

參考文獻:

[1]王黎紅,何華.癌癥疼痛的評估及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8):489.

篇2

1.1臨床資料

將我院婦產科2012年4月—10月期間手術患者100例納入到本次研究當中,平均年齡(43.1±13.9)歲,手術種類:剖宮產40例,子宮肌瘤切除30例,盆腔清掃術20例,宮頸糜爛切除患者10例。入選標準:①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患者依從性好,能夠配合醫護人員完成治療和護理工作,配合后期隨訪。排除標準:①具有嚴重影響治療效果疾病的患者,如嚴重心肺系統疾病、孕婦和哺乳期婦女、腫瘤患者等;②對本次研究持懷疑態度或者非自愿參加本次研究者。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50例,確保2組患者在年齡、疾病種類、病情輕重、手術類型、生活習慣、家族史以及既往史上均衡可比。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以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以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綜合干預主要包括:①術前綜合護理干預。婦產科護理工作人員應該時刻保持良好工作狀態,當科室通知即將進行手術時,應該提前深入到患者病房中,對手術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相關了解,觀察體會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對于自身疾病的認知范圍,如果發現患者對于即將到來的手術具有較大的恐懼和焦慮心理,應該予以及時緩解。具體緩解措施包括:對其病情進行耐心講解,告知患者我們具有優良的醫護人員以及良好的手術室環境,可以保證患者的手術達到最大程度的成功率。如果有需要,還可以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盡快適應醫院的生活條件,建立相互之間的信任和配合,最終使患者具備良好的精神狀態來迎接即將到來的手術治療。如時間充裕,護理人員還可以指導患者練習床上排尿、深呼吸以及相應恢復運動等,以幫助患者做好術后恢復的準備工作。②術中綜合護理干預。在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前,手術室護士應該提前將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調節到最適宜人體的狀態,進而使得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保持最佳生理狀態。手術過程中,配合醫生進行相關手術護理工作,并且根據術前對于患者身體狀況以及心理狀態的評估結果對其進行個體化的護理措施。特別是對于那些對手術具有恐懼心理的患者,應該在手術過程中予以鼓勵,耐心解答患者對于手術進行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使得患者能夠漸漸放松身體,以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配合手術的進行。③手術室護士在患者手術結束之后應該認真填術記錄單,并且按照醫生指示對患者傷口進行常規處理。術后多人在搬動患者要注意動作必須輕柔,將患者安全護送回病房后與責任護士進行交接。告知患者家屬以及責任護士患者的手術情況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指導患者飲食以及術后運動狀況。工作交接完成之后,定時巡視病房,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對于那些術后精神狀態不佳或者情緒低落患者,應該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和一定的人文關懷,加強其對后續病情的認識,使得患者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疾病,爭取早日康復出院。

1.3VAS評分標準

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對本次研究中進行婦科手術患者的疼痛進行分級判定。所謂VAS就是給患者劃有刻度紙張,上面標有刻度0cm~10cm,告知患者0代表無疼痛感,10代表極重度疼痛感,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作出相應判斷。觀察2組患者術后6,12,24h的切口疼痛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術后不同時間切口疼痛評分比較。

2.2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得分為(94.11±3.12)分,對照組為(86.35±4.19)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t=6.21,P<0.05)。上述結果表明,對婦產科行手術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3討論

篇3

相關熱搜:醫學護理  醫學護理學習  醫學護理專業

輸血治療是多部門和成員共同完成的一項治療任務,輸血護理工作的嚴密,操作的規范,護理人員掌握有關輸血知識及副作用、并發癥、做好輸血前、中、后的觀察及護理,不僅有助于順利完成輸血治療,而且可以起到為患者安全輸血最后把關作用,所以輸血護理對于預防和消除不良反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輸血前的護理

輸血前護士應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如疾病的診斷、輸血史、過敏史、妊娠史、傳染病史、有無休克和肝腎衰竭等),輸血的目的、輸注的血液類型、劑量等資料,有助于護士在輸血前合理安排輸注的順序、速度和時間,預計輸血中可能發生的潛在危險。護士應當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針對患者及其家屬有關輸血的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需求,進行必要的輸血前心理護理,特別是要說明輸血的目的和必要性,以消除患者對輸血的恐懼心理,增強對輸血治療的信心;也需說明輸血可能發生的輸血不良反應及并發癥護理論文,讓患者及其家屬有一定的思想準備。

2.采集患者血標本

據文獻報道輸血失誤10%在于護士采樣,51%在于樣管的收集和管理。因此,采血護士在抽取交叉配血標本前,必須事先將試管貼上條型碼或交叉配血通知單上的聯號(必須完整、規范填寫患者的住院號、病床號、姓名);檢查患者在輸血前,是否已檢測輸血前五項,醫生是否已履行告之義務,并按要求簽定《輸血治療同意書》。準確、無誤的采集患者的交叉配血標本(如患者在輸液時必須應選另外部位,以保證交叉配血標本質量)。如果同時為2名以上的患者采集交叉配血標本,應加強核對,避免混淆,按一人一次一管的順序逐個完成。抽血完畢,應及時記錄采血時間,并將標本盡快送至輸血科或血庫。

3.取血

護士接到取血通知后,及時、準確記錄通知時間和通知者姓名,并盡快到輸血科或血庫取血,與輸血科或血庫工作人員共同核對血液的登記、交叉配血單、血袋標簽等內容,并仔細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顏色是否正常怎么寫論文。確認無誤后應簽名并登記取血時間(準確到分),以備查驗。

4.輸血及輸血過程中的護理

有文獻報道床邊核對環節失敗占所有輸血操作程序錯誤的25%。因此,護士在取回血液后應盡快輸注,不得自行儲血,護士在患者床前應嚴格、認真履行“三查八對”程序,即檢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質量和輸血裝置是否完好;對姓名、床號、住院號、血袋號、血型、交叉配血實驗結果、血液種類和劑量。所以輸血前必須由2名醫護人員進一步仔細核對有關信息,特別是對患者的信息一定要認真核實(如果患者處于昏迷、意識障礙,必須反復核對),確認與配血單報告相符,并再次核對無誤后方可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并記錄核對和輸血護士的姓名及輸注時間。在輸血過程中必須經常詢問患者有無異常感覺,可以消除患者對輸血的恐懼和顧慮,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后快,再根據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護理論文,并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反應,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5.輸血后的護理

輸血完畢將輸血記錄單貼在病歷中,將血袋送回輸血科或血庫至少保存一天,對有輸血反應的應逐項填寫不良反應回報單,并返還輸血科(血庫)保存。輸血后護士對患者進行特殊的關心和詢問,有助于及時發現因輸血引起的異常情況,也有益于患者提高對輸血的正確認識,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篇4

【關鍵詞】 手術室;患者;心理護理

手術患者因受到精神上和肉體上的一定刺激,患者進入手術間后常會表現出對周圍環境的陌生感、恐懼感和手術中疼痛感等不穩定的心理狀態。患者心理狀態的改變,必然導致生理變化,影響患者手術的圓滿順利完成。因此對手術室患者的心理護理相當重要,現總結體會如下。

1 護理問題

患者在接受手術前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恐懼、焦慮心理?;颊哌M入手術室后,特殊的手術室環境,對手術室醫護工作人員的不熟悉,使患者產生一種不安全感;擔心手術帶來的疼痛,擔心自身承受不了手術,對恢復健康沒有信心。

2 護理

2.1 保持手術室環境整潔,醫療器械和醫用物品的擺放都必須整齊。手術室護士必須強化感染意識,樹立絕對無菌觀念,保證消毒質量,嚴格各種規范程序,確保各類手術的圓滿順利完成。

2.2 術前訪視 通過與患者交談,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情緒反應及對手術的思想準備情況、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并根據患者提出的問題和要求認真予以解答,消除患者的心理疑慮。介紹手術室的有關情況,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深深感染患者及家屬,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護士在護理實踐中,要注意運用規范的語言、標準的肢體語言、恰當的裝束舉止、主動與患者溝通。在語言溝通過程中,配合相應的動作、表情、手勢等形體語言,強化溝通效果,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2.3 術日晨接患者 熱情問候患者,關心患者的睡眠情況。搬動患者時動作要輕,同時注意遮蓋,多給予關心體貼,安慰患者及家屬,使其產生依托感,其恐懼焦慮心理就會減輕。

2.4 護士要注意衣帽穿著整齊、舉止端莊。醫護人員的儀表言行醫護人員的言談舉止,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患者的情緒;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便會產生恐懼、緊張、焦慮、孤獨無助的心理。此時護士應適時地給患者以鼓勵、安慰,使患者在陌生的環境中感受到溫暖。有的患者處于清醒或半清醒狀態,不要高聲喧嘩,也不要竊竊私語,避免對患者產生一切不良刺激。當遇到意外情況時,不應驚慌失措,以免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手術室護士要有準確、敏捷、果斷的醫療作風,熟練快速的反應操作技能;手術室護士除具有一般的護理知識和素質外,還要掌握較全面的醫學理論知識,嫻熟和果斷地配合醫師搶救

2.5 術后心理護理 術后患者主要是想迫切知道手術效果,要及時告訴患者手術情況,并說明術后注意事項以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問題,使其消除顧慮、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同時術后切口疼痛、周身不適、使患者煩躁不安,告訴患者疼痛及不適逐漸減輕至消失,用和藹親切的語言進行安慰和鼓勵,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術后心理護理,對患者術后有較快恢復作用,同時能減少術后并發癥。

3 討論

3.1 按患者的年齡作針對性的心理護理 兒童思想單純、容易相信他人、自尊心強,好表揚,注意力容易分散,進入手術室后表現出違拗心理、固執、變得不配合治療,術前與患兒建立感情,了解特點,使其熟悉環境,消除恐懼,做治療時注意表揚他們、分散其注意力,從而使他們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從而順利的配合手術治療;青年患者對疼痛比較敏感,應減少或過早暴露患者的特別部、盡量在減少工作人員下進行術野消毒,術中不可對他們譏笑,不然其會感到不受尊重,受到委屈,表現憤怒,甚至要求停止手術;中年患者主要顧慮就是手術后功能問題和勞動力降低,嚴重病癥的預后,家庭經濟問題等,他們對醫護人員的言行十分關注,對這類患者,醫護人員多向患者介紹手術治療的意義,目的、手術效果及手術和麻醉情況,鼓勵他們克服困難,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使其產生安全感,提高對手術的耐受能力;老年患者最大特點就是怕死,耐受性差、疑心重,最擔心手術成功與失敗問題,應該多安慰,多關心,多幫助,護理人員應注意引導、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

3.2 按患者疾病的性質針對性的護理 腫瘤患者最擔心的問題是腫瘤的性質及手術的成功與否,醫護人員一般會告訴患者手術順利、成功,以達到他們安心養病;剖宮產患者對胎兒和情況及胎兒性別特別關心,術前應了解產婦意愿,如胎兒符合產婦意愿可以提前告訴她,使她精神愉快,反之要向產婦解釋、安慰;使之努力配合手術的完成。

3.3 通過術前訪視、術中護理、術后隨訪、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加患者的滿意度;通過心理護理的實施能夠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在實施心理護理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語言技巧;護理人員除了應具備豐富的醫學知識和護理技術及過硬的基本功,還應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高度責任心;同時要掌握患者心理護理知識,認真分析不同患者的心理反應,及時發現心理護理工作中的不足和漏洞,及時調整護理計劃,提高心理護理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涂顧芳.手術室護士應具備的素質.全國護理論文交流會論文集,1998,4(4):64.

[2] 姚芳,李小云.手術患者術前心理護理體會.武警醫學院學報,2004,13(4):278.

[3] 周春華.手術室病人的心理護理.中華臨床與衛生,2003,2(1):37.

篇5

關鍵詞: 骨科;護理;人性化

隨著醫學模式由生物模式轉向生物―社會―心理模式轉變的時候,護理的理念也在改變。近年來,人性化的概念正在深入護理的工作中,以病人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正深深地滲入護理工作者的心中。自從2003年以來,本院骨科病房根據人性化護理服務的要求,結合骨科患者的特點,深入開展人性化護理取得良好社會與經濟效益。現將體會總結如下。

1 人性化護理理念的教育

要進行人性化護理服務,首先要理解人性化服務的理念,只有充分了解了什么是人性化服務,才能在骨科的護理工作中自覺地開展人性化護理。為此,我院特別開設了人文關懷以及人性化護理相關的課程,讓每1個護理人員充分了解護理發展的趨勢,了解人性化護理服務的理念和要求,為在病房開展人性化護理工作打下理論基礎。同時,還請了專業禮儀老師進行護理人員的行為和語言培訓,制定詳細的行為規范標準。

2 人性化護理在骨科病房的體現

2。1 入院時人性化護理 骨傷??漆t院收治的患者多數有骨折,入院時,患者承受著疼痛的折磨,來到1個陌生的環境,需要時間去適應。有些患者入院后就進行骨牽引或石膏、夾板外固定,這些操作會增加患者的恐懼感。因此,護理人員要主動關心和安慰患者,視患者如親人,做到換位思考,設身為患者利益著想,用親切、熱情的態度向患者詳細介紹住院環境、主管醫生、主管護士,做好定餐等工作,并讓患者了解到主管醫生有豐富臨床經驗,1定能幫助其解除病痛,減輕思想負擔,產生并增強他們對醫療服務的信任感,安心地接受治療?;颊叱V髟V疼痛,護理人員要主動安慰患者,注意疼痛的性質、部位及進展,患肢腫脹、末端血運、指(趾)活動、感覺情況。耐心地向患者解釋疼痛的原因、規律性。讓他們心情放松、注意力轉移,增強戰勝疼痛的信心。

2。2 圍手術期的人性化護理

2。2。1 術前護理 在手術之前,增強患者的自信心和克服術前的恐懼感是非常必要的。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識,穩定情緒,可以增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1]。因此筆者耐心、細心地向他們介紹將要進行手術的情況,盡量用簡明易懂的語言,讓患者獲得健康知識,同時可以適當運用鎮靜藥物來幫助他們渡過這個時期。主管護士向患者做好術前宣教,解釋術前做好皮膚準備的重要性,術中如何配合醫生和護士的工作及術后的注意事項。同時在做術前準備時,動作盡量輕柔,避免術前準備工作引起的不適導致患者情緒的變化。

2。2。2 術后護理 手術之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回到病房,護士要及時到床邊,跟麻醉師做好交班。主動跟患者及其家屬溝通,說明手術已做好了,讓他們知道手術是成功的。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情緒變化,盡量滿足他們的需要。始終保持微笑,以端莊的儀表,關懷性的語言,熱情、誠懇的態度,來緩解患者手術帶來的痛苦;通過關心、尊重患者來達到減輕痛楚和增強康復的信心;通過細心的觀察,及時向醫生反映患者的情況,使用止痛藥物及其他方法來緩解術后疼痛。 2。3 人性化護理與功能鍛煉 術后的功能鍛煉對骨科患者的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日常護理課程的授課,讓每1位護士了解到骨科功能鍛煉的重要性以及各種骨折后的功能鍛煉的方法。同時,也要讓患者了解功能鍛煉的必要性。護士要用激勵的語言來鼓勵患者克服疼痛,正確地運用功能鍛煉的方法,來配合醫生的指導,爭取早日康復。如膝關節全膝置換術后,膝關節需要進行屈曲功能鍛煉?;颊哌M行屈曲鍛煉是比較痛苦的,這時候,護士要發揮其優勢,通過日常的溝通及教育,讓患者了解術后進行屈膝鍛煉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鼓勵他們忍受痛苦,配合鍛煉,爭取早日康復。護士要掌握人體機能解剖和運動的基本規律,熟練運用生物力學原理,正確選擇和應用運動療法或其他療法。這樣,骨關節的康復治療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2。4 護理人員的人性化語言藝術 護士的語言行為是心理護理的重要手段,必須注意到語言的雙向作用。溫柔、親切的笑容,鼓勵和激勵的語言能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情緒,減輕其思想負擔,起到配合治療的作用。反之,粗魯、生硬的語言則可對患者產生不良刺激,甚至導致醫源性疾病的發生[3]。筆者的做法是: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時,使用禮貌性的語言;當患者遇到疼痛或者缺乏自信時,運用安慰性及鼓勵性的語言;當患者緊張時,采用引導性的語言,使患者放松。避免使用生硬的語調,以免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2。5 人性化護理在患者家屬中的運用 當患者因骨科疾病住院時,家屬同樣有急切的心情,此時需要對他們進行人性化的疏導。筆者的做法是: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的同時,主管護士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如年老的臥床患者,預防3大并發癥的重要性;術后患者的營養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骨折患者在骨折早、中、后期中醫飲食調護;并及時將治療的情況告訴家屬,讓其了解治療的目的。達到家屬支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的目的,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3 對護理人員的人性化管理

所謂人性化管理指在管理活動中把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作為指導思想,堅持1切從人出發。以調動和激發人的積極性、創造性為根本手段,達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斷發展的目的[4]。對護理人員實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斷深化人性化管理是必要的[5]。護理人員承受較大的壓力,日常工作繁重,患者與社會對護理人員工作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我院對廣大護理人員采用理解、激勵、贊賞的方法,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減輕她們的心理壓力,及時發現她們的情緒變化,盡快幫她們找到心理宣泄的途徑,讓她們輕松地、主動地、更好地為患者服務;研究每1位護理人員的特點,根據她們各自的優勢來安排工作。通過這些人性化的措施,極大地提高護理人員的精神面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尊重患者的需要。我院通過開展人性化護理,以病人為中心,調動了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有了較大的提高,護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肯定,極大地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增加了我院的經濟效益,提升了社會效應,推動了護理工作的發展。

篇6

關鍵詞 護士;小兒;心理護理

隨著護理學已由傳統的護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護理模式轉變,心理護理在護理工作中顯得越來越重要。手術能否順利成功,病人的心理狀態,應急水平的高低將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如果單依靠品勢必增加了手術并發癥。因此運用護理心理學使患兒在最佳心理狀態下接受手術對手術順利實施就顯得尤為重要。

1術前患兒的心理分析

心理狀態對疾病的演變和進展有一定影響,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心理活動特點,作為手術室護士應不僅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及護理理論,還要熟悉兒童心理發育特點更要富有愛心。手術對患者無疑是一種嚴重的心理刺激,直接影響到手術進行及手術效果甚至影響到患兒一生的心理健康。

兒童因害怕手術疼痛,而產生緊張、恐懼心理,導致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壓升高,心率

加快,甚至出現哭鬧、掙扎等現象。

2術前訪視

2.1加強與家屬的溝通

目前,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當孩子需手術時家長往往表現出驚慌失措,過于緊張、焦慮這種情緒往往給患兒帶來負面影響。因此護士應安慰并耐心講解并請同類病人家屬現身說法,消除加在家長的顧慮及恐懼心理。

2.2加強與患兒的溝通

護士可在術前1天到病房訪視,了解患兒一般情況及病情,掌握其心理狀況,增進情感交流,必須儀表端莊,工作服以粉色為佳,盡量不穿白色工作服,語言溫和。話題以患兒感興趣的為主,在談話中了解他最想實現的愿望,努力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讓他感到護士阿姨就象他媽媽一樣,并告訴他明天手術會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消除他的恐懼心理。

3進入手術室患兒的心理護理

當患兒被送到手術室門口時,此時患兒恐懼心理達到高峰,能否讓患兒平靜地進入手術室是個關鍵。這時護士應拉著他的手,并輕撫他的臉,象媽媽一樣他。進入手術室后與之交談以此分散他的注意力。在他平靜下來時,再如實告訴他,手術時偶爾會出現象打針一樣的疼痛,不過那種痛是可以忍受的,如果是闌尾切除術者還要告訴他一會兒醫生抓到闌尾時會胃疼,這是正常現象,到時如果配合醫生,一分種就好,如果不配合就會增加很長時間,據臨床觀察如果術前告訴他手術一點都不痛者,等到手術時只要一有痛就以為護士騙了他,失去對護士的信任,從而出現哭鬧、躁動等。

4手術中患兒的心理護理

在手術中,護士應一直陪伴著他,用雙手輕撫患兒雙臉頰及耳前耳后,可達到親近及避免讓患兒聽到手術中器械碰擊聲的作用。告訴他如果表現好勇敢話,我們會告訴老師在班上表揚他,建議老師選他當班長,并要求他爸爸、媽媽滿足他的愿望,以此滿足他的榮譽感及滿足感。手術過程中可告訴他手書進展,使患兒做到心中有數,就會更加地配合手術。

5術后隨訪

術后第二天到病房看望他,讓他知道手術室阿姨沒忘記他,并對他在手書室的表現給予肯定。

6總結

用護理心理學對患兒的術前、術中、術后的全過程的身心護理,使患兒對護士產生信任感及依賴感,有效地降低患兒緊張、恐懼心理,心理上獲得滿足感與安全感,從而使患兒在最佳心理狀態接受手術,確保手術順利完成。

篇7

【關鍵詞】 心理護理;醫學模式;心理健康;母嬰安全;護患關系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691-02

1 產科心理護理的相關概要

1.1 產科心理護理的基本內涵 心理護理是現代醫學模式轉變中發展起來的應用學科,傳統醫學模式奠定在純生物學基礎之上,現代醫學模式提出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明確了患者心理社會因素在醫學體系中應有的位置,強化了醫學領域與心理學的互補作用,為心理學參與醫學實踐提供了可能。產科心理護理是產科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在產科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以孕產婦為中心,基于心理學理論依據,通過愉悅的情緒、和善的言語、真誠的態度、科學的知識等各種途徑對孕產婦施以積極影響,改善孕產婦的心理健康狀況,滿足其心理需求,從而實現理想的護理目的,獲得孕產婦心理與生理的最佳配合。

1.2 產科心理護理的主要原則 產科心理護理的主要原則,一是交往的原則,即護理人員在對孕產婦實施心理護理時必須遵循社會交往禮儀,良好的醫患關系以人際關系為基礎,護理人員的禮貌儀容應體現社會人際交往環境中約定俗成的文化與道德規范。二是啟迪的原則,即護理人員應通過專業的醫學知識糾正孕產婦的錯誤觀念,提升孕產婦的醫學認知水平,促使孕產婦的積極配合。三是針對性的原則,即護理人員不應拘泥于統一的護理模式,在實際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面對的孕產婦情況千差萬別,護理方式應具有個體針對性,采取因人而異的護理方案。

1.3 影響產科心理護理的重要因素 影響產科心理護理的主要因素有護理人員的心理品質修養因素、護理人員與孕產婦信息需求的差異性因素、孕產婦的心理狀況因素。首先,產科心理護理依靠護理人員的思想信念與意志力量發揮作用,護理人員的心理品質修養是孕產婦安全感與信賴感的源泉。其次,在產科臨床上,孕產與護理人員都需要掌握相關信息,信息溝通成為心理護理的主要內容,有效的信息傳遞既能使護理人員了解孕產婦的心理需要,又能消除孕產婦的心理疑慮,促使其對護理工作的行為順從,不良的信息溝通則剛好相反。再次,孕產婦的心理狀況受到職業、家庭、心理素質、身體條件、思想觀念、知識文化層次等多方面影響,具有高度的復雜性特征,有效的心理干預有賴于護理人員的豐富經驗與扎實的護理技巧。

2 心理護理在產科護理中的必要性

2.1 解除產婦不良心理情緒的影響 產婦妊娠分娩是一種自然的正常的生物學過程,然而其強烈的生理、情感體驗,以及伴隨著角色轉變而來的社會、經濟與家庭壓力卻致使孕產婦在懷孕、分娩與產后過程中發生各種心理與情緒波動,出現諸如失眠、憂郁、焦慮、恐慌等影響產婦順利分娩的不良精神狀況。在這一特殊時期,產科心理護理致力于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孕產婦進行科普宣教,促使正確的知識認知改善孕婦因為生理變化產生的心理問題,特別是對于具有產科并發癥的患者,消除其不良情緒,確保孕產婦手術順利,保障孕產婦人身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2.2 促進產婦對住院環境的適應性 孕產婦一般在分娩之前便會住進醫院,生活環境的變化對孕產婦的心理與情緒影響顯著。一方面,孕產婦需要自覺遵守醫院規章制度,對于年輕的孕產婦來講,限制性的條款章程讓她們感覺到自由的剝奪,容易產生對立情緒,情緒控制能力較弱的孕產婦,甚至會出現和同房病友以及護理人員鬧意見的情況。另一方面,住院環境的布局、環境的安靜美化、物品器械的配備會影響孕產婦的安全體驗,比如讓孕婦目睹搶救場面,或者其他產婦的哭喊聲等等會嚴重干擾孕產婦心境的安定。產科心理護理是一種認識行為干預,及時發現與處理孕產婦異常情況,通過親切的交談,針對性的講解與答疑,消除孕產婦的心理障礙,建立基于醫院環境的參與型的護患交往模式,促進產婦對醫院環境的適應性。

2.3 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護患關系 醫學觀念的轉變以及醫學技術的發展,對產科孕產婦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掌握孕產婦心理特點,將以人為主的護理理念貫徹始終?,F代心理護理即是發揚文明社會的人文關懷精神,將珍視人的存在價值與意義落實在具體的護理工作中。產科心理護理的內容,一是要求護理人員掌握熟練的護理技巧,規范言行舉止,尊重孕產婦的差異化需求;二是重視護患溝通,通過良性的信息傳遞實現情感交流,化解孕產婦的疑惑與不滿;三是致力于消除孕產婦的心理緊張與情緒困擾,促使科學的指導幫助孕產婦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給予孕產婦精神支持與安慰。因此,產科心理護理以孕產婦需求為中心,具有人性化護理特征,有助于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醫患關系。

3 初產婦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3.1 妊娠期的產婦心理健康狀況 妊娠期是指產婦受孕后至分娩前的生理時期,可稱為懷孕期。這個時期產婦承受著正常的妊娠期疼痛,比如缺鈣的孕產婦會出現腿部痙攣,肝區或背部脊椎疼痛;孕后的脊柱骨骼變化與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使孕婦產生手臂與頭部疼痛現象,由于子宮后傾或盆腔充血致使盆骨具有牽引痛與下墜感等等。與此同時,孕產婦體重大幅度上升,身材走形,使孕產婦呈現出與以往完全不同的面貌形象。因此,孕產婦在心理上既有一種體現女性價值的自豪與興奮感,也有一種伴隨著身體機能的劇烈反應,尤其是疼痛反應帶來的心理恐慌。前者孕育生命的自豪感使孕婦的情感體驗更自覺更強烈,更加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同、關心與尊重,不希望被忽視,依賴性強,自尊心上升,有些孕產婦會表現出自我中心特征。后者疼痛癥候群卻使孕產婦產生一系列負面情緒,加劇對分娩的恐懼感,越是迫近分娩期,心理焦急與憂慮越嚴重,情緒波動越明顯。

3.2 分娩期的產婦心理健康狀況 分娩期是嬰兒脫離母體,作為新的個體存在的時期。產婦在分娩的那天,作為分娩的信號,身體反應達到最,表現為心跳加快、身體燥熱、骨盆與小腹拉扯疼痛、陰道與膀胱出現壓迫感、子宮口有液體流出、身體維持著持續的陣痛感。這時候耐受性差的孕婦會大喊大叫,極度欠缺安全感,心理恐懼達到最大化,一些產婦由于精神高度緊張,情緒焦躁難耐,急切盼望盡早結束分娩。當進入第二、三產程后,產婦必須配合宮縮用力,精神因素對產力以及軟產道的影響甚大,產婦心情焦慮,起伏不定會使精力疲憊,宮縮無力,嚴重的甚至造成滯產與流產。

3.3 產褥期的產婦心理健康狀況 產褥期是產婦分娩以后直到恢復孕前狀態的時期,民間俗稱坐月子,是胎兒脫離產婦身體后,生殖器官與心理的調適復原時期,通常需要6到8周時間。在這一時期,產婦的各個器官系統都發生了生理性變化,比如子宮、陰道與外陰、盆地等生殖系統的變化;的變化與哺乳;血液與循環系統的變化等等,因此產褥期產婦的初為人母的喜悅與照料新生兒的緊張,以及身體的不適應互相交織,產婦表現為時而情緒高漲,時而無所適從,其心理處于不穩定狀態。性格樂觀積極的產婦情緒高漲,表現為對各種產后保健、母嬰健康信息的熱切關注,期望獲得護理人員的指導,而一些性格內向、保守的產婦依賴性與被動性強,信心不足,其中一部分缺乏家庭關懷,情感脆弱的產婦會進一步形成哭泣、煩悶、焦慮等精神障礙,容易導致產后憂郁綜合征。

4 心理護理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策略

4.1 妊娠期產婦的心理護理策略 針對妊娠期產婦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在言行上體現對產婦的尊重,并在情感上支持與鼓勵產婦。一方面,妊娠期婦女因為孕育生命的自豪感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同與關心,期待被重視,自尊心強烈,因此護理人員對待新產婦入院應熱情接待,態度溫和有禮,響應產婦需求迅速并富有耐心,特別是針對一些具有自我中心意識的產婦,應始終有禮有節,以得體的舉止、熟練的技巧展現應有的自信。另一方面,面對疼痛癥候群給孕產婦帶來的一系列負面情緒,護理人員需積極了解孕產婦的心理活動,向產婦傳授正確的醫學知識,消除產婦因為經驗與知識缺乏造成的心理恐懼與焦慮,通過情感撫慰獲得孕產婦的信任,并配合心理暗示療法,幫助孕產婦建立必勝的信念。

4.2 分娩期產婦的心理護理策略 針對分娩期產婦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有針對性的對產婦加以心理疏導與技巧性溝通。分娩期的產婦由于身體的強烈反應,極度欠缺安全感,精神高度緊張,心理恐慌最大化,情緒焦躁難耐,這時候護理人員應引導產婦調整呼吸,放松精神,正確運用腹壓,通過具有正面鼓勵能量的語言溝通減輕孕婦大腦皮層的疼痛信號,促使產婦注意力集中,調動產婦分娩的主觀能力性。對于耐受性差的產婦,護理人員應多鼓勵、多巡視、多安慰,要求產婦及時反應自己的不適,并將積極的信息反饋給產婦,必要時應采取肢體語言,比如輕輕觸摸產婦腹部,穩定產婦情緒。

4.3 產褥期產婦的心理護理策略 針對產褥期產婦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提供科學的母嬰保健指導與豐富的心理護理活動。產褥期的產婦經歷了分娩,既表現出初為人母的高漲情緒,又表現出對照顧新生兒的無所適從,同時伴隨著對身體生理性變化的不適應。因此,護理人員除了真誠的向產婦表達祝賀以外,還應提婦科學的母嬰保健知識,比如產后鍛煉技巧、健康自檢方法、產后用藥事項、產后美體方案、母乳喂養知識等等。另外,開展豐富的心理護理活動,比如組建心理護理小組,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講解,發放健康教育手冊,播放相關錄像,為孕產婦創造集體交流環境等等,都能更快的消除孕婦產后憂郁,特別是對于性格內向的產婦,推動她們的參與積極性能有效幫助她們開放心胸,盡快融入新生活。

參考文獻

[1] 宋青,陳叔平,李艷.孕產期心理干預對分娩方式及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

[2] 程琳.心理護理在產科的必要性[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婦產科新技術、新理論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

[3] 朱琴仙.分娩過程的心理分析及護理體會[A].第二十一屆航天醫學年會暨第四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5.

篇8

關鍵詞:老年人; 帶狀皰疹 ;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6-0469-02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忙于工作和生活,大多數人對健康意識認知薄弱,從而處于一種亞健康狀態。特別是老年人,抵抗能力下降,對健康的認識不夠,因此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在健康意識中已經是核心部分。

帶狀皰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毒,他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病毒性皮膚病,較少發生于兒童,12歲后隨年齡增加而發病率遞增,60歲以上老年人發病率可達7‰。老年人的機體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所以當潛伏病毒被激活,就容易發病[1]。病毒初次感染人體后在體內大量增殖,形成病毒血癥,散布全身,導致人體發生水痘。水痘愈后病毒可持久地潛伏于脊髓后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的感覺神經節中,至成年后由于機體免疫力下降及理化因素刺激,潛伏病毒被激活,使受侵犯的神經節發炎及壞死,產生神經痛。同時,再活動的病毒可沿神經軸突至支配的皮膚細胞增殖,于是此神經節支配的皮區出現一串帶狀的皰疹,所以稱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是一種常見皮膚病,中醫稱“蛇盤瘡”“蜘蛛瘡”,以皮膚出現集簇皰疹,呈帶片狀。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最容易感染。此病癥狀不典型,容易延誤病情,產生并發癥[2]。

1 護理措施

1.1 疼痛的觀察:老年人往往有多種疾病并存,在觀察疼痛時要認真仔細,注意疼痛的部位、時間、程度、性質及有無伴隨癥狀,特別要注意和老年人其它常見疾病的疼痛相鑒別,如心絞痛、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等,要熟悉有關疾病的疼痛特點,如心絞痛是心前區壓榨、悶脹痛,急性膽囊炎是右上腹部持續脹痛,急性胰腺炎是上腹部隱脹痛,觀察時要認真聆聽病人對疼痛程度、性質、時間的表述,同時注意觀察病人的全身反應,如面色、表情、態度、聲調、姿勢等以判斷疼痛程度,注意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還應了解輔助檢查的變化,以明確診斷,避免誤診、漏診。

1.2 疼痛的護理

(1)局部皮膚的處理:水皰未破潰者用生理鹽水清潔局部皮膚,予75%乙醇溶液消毒,用無菌注射器抽吸皰液;水皰已破潰者用生理鹽水清潔皰疹部位破損皮膚,周圍用75%乙醇溶液消毒。在皰疹皮損部位根據皰疹面積采取無菌方紗并用黃五酊溶液局部濕敷,可緩解疼痛,溶液以濕透方紗層且不滴水為好,保持濕潤和清潔,每4h換藥1次,連續7天為1個療程,保持局部周圍皮膚清潔干燥。用藥后注意觀察藥效及局部皰疹變化。

(2)藥物治療止痛:遵醫囑給予生理鹽水注射液100ml加入注射用阿昔洛韋025g靜滴,30gtt/min,Q8h,及時給予止痛劑如顱痛定和消炎痛及神經營養藥,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B12,疼痛影響睡眠者用鎮靜催眠藥如安定片5mg口服,以保證患者睡眠,促進受損的神經組織的修復。在給予鎮痛藥時,注意觀察藥物的療效有無副作用,防止成癮和意外。

(3)心理疏導與健康教育:老年人帶狀皰疹病程較長,疼痛突出,常有猶如電擊樣疼痛,痛癢難忍,纏綿不休,往往難以入睡,患者非常痛苦,護理人員應主動安撫患者,告知患者本病產生疼痛是由于病毒侵犯神經所致,可出現在皰疹出現之前,也可與皰疹同時出現,并可持續到皰疹消退以后。但疼痛大部分是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及各人痛感耐受差異,加之病人對疾病不了解,護士應加強與病人溝通,把疾病知識、病情發展及治療結果等告訴病人,使病人對該病有一個認識,消除各種顧慮,提高對疼痛耐受力,疼痛會隨之緩解[3]。

(4) 我們根據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和文化修養,尊敬和愛護老年患者,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多與患者溝通,針對不同文化層次的老年患者,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老年人帶狀皰疹的特點,引起疼痛的原因,重視患者的主訴,耐心向其講解帶狀皰疹的病因、發病過程、治療方法,從而消除其思想顧慮及恐懼感,同時教會患者運用放松療法緩解疼痛,幫助老年患者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療和護理。

1.3 加強營養:機體抵抗力下降是老年人帶狀皰疹發病的主要誘因,食欲不振可引起營養不良而致皮膚壞死,愈合時易留下疤痕。因此要反復宣教加強營養的重要性,鼓勵患者進食,飲食宜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高維生素,高蛋白,以無刺激軟質飲食為主,如粥、面、牛奶、雞蛋、魚肉、豆制品及新鮮蔬菜水果、湯類,避免辛辣刺激燥熱食物,如煎炒雞蛋、油炸排骨、辣椒等食物,忌發物類食物,如鵝肉、酒類等。對于牙齒脫落的患者,食物應切碎、煮爛,并勸患者細嚼慢咽,少量多餐,經常變換飲食種類。合并心絞痛、高血壓病者給予低鹽低脂飲食,避免飽餐,合并膽囊炎、胰腺炎疾病者給予低脂低蛋白飲食,合并糖尿病者,按糖尿病飲食進食。

1.4 加強基礎護理:老年患者入院后給予臥床休息,測T、P、R、BP并報告當班醫生,室溫不宜過高,光線稍暗,空氣新鮮。修剪指甲,勤洗手,避免皮膚瘙癢時抓傷造成皮膚感染加重病情,保持床單整潔,穿寬大棉質衣服,局部濕敷用藥后,藥液顏色可污染衣服,不易洗凈,多準備清潔舊衣服以準備隨時更換,污染的衣服及床單隨時更換。同時加床欄,注意安全,下床有人陪同。

1.5 出院指導:帶狀皰疹結痂脫落,疼痛緩解或消失,病人可出院,指導病人出院后注意飲食,食物宜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忌辛辣燥熱刺激及發物類食物,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預防感冒,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有不適時及時到醫院就診,出院一周內給予電話隨訪以了解疾病的恢復情況。

2 結果

本組38例患者有32例痊愈出院,皰疹及全身癥狀消失,無瘢痕及任何后遺癥; 6例好轉出院,皰疹全部消失,其中有2例留有少許瘢痕及部分余痛,住院14~28天。

3 護理體會

由于老年人帶狀皰疹病程較長,部分病程長達6個月到1年,伴神經痛,容易產生悲觀、憂郁情緒,應多與其談心交流,使他們在心理上消除顧慮,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減輕患者痛苦;老年人缺乏帶狀皰疹疾病的知識,心理上易產生應激性反應,常出現焦慮,恐懼心理,應加以消除;老年患者生理功能衰退,機體免疫力下降,反應遲鈍,易致臨床癥狀不典型而延誤病情,產生并發癥。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由于情志內傷,以致肝膽火盛,或因脾濕郁之,濕熱內蘊,外感邪毒而發。治療上給予黃五酊溶液局部濕敷,顱痛定、消炎痛、止痛劑治療,達到消腫止痛、止皰、結痂的作用。黃五酊溶液局部濕敷可起到直接殺滅病毒,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使上皮細胞組織再造和修復功能,同時增強了機體的抗病能力,使病變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黃連性味苦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主治熱盛火熾引起的癰腫瘡毒、疔毒、耳目腫痛等[4]。五倍子性味酸澀寒,有斂肺降火,澀腸斂汗止血等功效,外用可治瘡疔腫毒,濕瘡流水,潰瘍不斂等,兩者合用與75%乙醇溶液混合浸泡外用有利于收斂止痛、抗病毒、止皰、結痂。做好疼痛的觀察和護理,按醫囑使用止痛劑和神經營養藥及鎮靜催眠藥,有助于消除思想顧慮,分散注意力,減輕痛苦,保證患者睡眠。避免辛辣刺激燥熱及發物類等易誘發或加重疾病的食物,加強營養可預防老年人帶狀皰疹疾病的發生,出院后一周內給予電話隨訪了解恢復情況,增進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 蔣華瑩.新一代計劃免疫管理信息系統設計[J].科技經濟市場,2006年03期

[2] 張東烜.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保障能力 [J].醫學研究雜志,2007年01期

篇9

摘要:循證醫學主要是針對傳統的“經驗醫學”而言的,循證醫學憑借著自身的優勢,讓我國的臨床醫師和護理人員逐漸認識到掌握和熟練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口腔護理學教學中讓學生接觸到循證醫學的基本理念和概念,為學生以后熟練應用循證醫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循證醫學;口腔護理學教學;應用體會

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概念是由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David Sackett教授在1992年正式提出,由于它能為臨床醫師在臨床治療中提供合理的科學決策, 其基本思想和理論很快被全球醫學界所接受和應用, 并成為當前國際臨床醫學的熱點之一[1]。在現代社會當中,不論是醫學概念、醫學技術、還是醫療器材都是出于快速更新的過程當中,現在非常有效的護理理念在兩年之后就會稍顯落伍,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在口腔護理學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理念是順應潮流發展的一種表現。循證醫學理念的引入,可以顯著增強口腔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效果。近些年來,循證醫學引入護理領域當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循證護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

鑒于循證醫學的重要作用,將EBM引入到口腔護理專業當中不僅是實踐的需要,更是推動口腔護理專業不斷發展的客觀要求。在下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經驗,對循證醫學在口腔護理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探討了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具體應用

在口腔護理教學中,將循證醫學融入到其中,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施行。

1、設定模擬臨床問題

老師依據本專業的實際特點以及實際臨床護理當中可能會遇到的種種問題來設置模擬臨床問題。問題的具體內容應該圍繞著口腔護理專業通常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尤其是難點問題)來展開,舉例來說,兒童口腔疾病的特殊護理以及心理護理、老年人口腔疾病的特殊護理、口腔疾病治療過程中的疼痛護理等等。

2、.查詢證據

在證據的查詢這個過程當中,建議學生采用多種途徑進行查詢,并將查詢結果進行綜合考量。常用的查詢途徑主要有網絡查詢、書記查詢、雜志(期刊)查詢等等。但是可以作為證據主要有(依照可靠程度由強到弱排列):循證醫療中心提供的文獻評價與一般評價、權威組織提供的文獻評價與一般評價、國家護理臨床指南、 儀器制造商的相關建議、口腔醫學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等等。但是在具體的應用當中,必須要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以及學生個人所學的專業知識慎重地進行應用。

3、評價證據

在證據的查詢過程中,學生會獲得大量的相關證據,此時學生應該對這些參考資料進行整理和記錄,在老師的帶領之下,對這些證據的可信性和可行性進行探討和評價。

通常來講,大規模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主要是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論文的可信程度比較高。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熟練應用新知識、新技能,可以定期開展小型的相關研討會議,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探討,老師可以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觀點進行評論和指導,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轉貼于 4、開展實踐

在循證支持和循證觀察所獲得信息的基礎上,將所獲得的實證與臨床專業知識及患者需求相結合,制定護理計劃并實施。實施過程中重點對所要改變的護理干預或行為進行分析,積極改善護患交流,對導醫分診、??谱o理以及宣教等環節進行量化評估。將顯微根管治療、激光治療和種植牙等新技術的配套護理納人培訓后的考核范圍,以檢驗循證醫學(EBM)在口腔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5、評價實踐效果

評價內容包括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溝通能力和知識應用4個模塊,理論知識考核評價試題為客觀題,分別在教學前后使用難度系數相同的試卷進行閉卷考核,卷面采用百分制,整個考核過程中做到教考分離,統一出題、監考、評分、閱卷。操作技能、溝通能力和知識應用均采用5分制,在考核護生前,先對監考老師進行培訓,按統一制定的護理技術操作考核評分表進行評分。

二、幾點體會

1、循證醫學(EBM)教學模式可以顯著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樂趣。EBM教學模式不同傳統的教學方法,它打破原有的灌輸式、封閉式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學養成了探究式的學習習慣。另外循證醫學(EBM)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和豐富,學生一直處于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習過程不覺枯燥,學習效果更加明顯。

2、循證醫學(EBM)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在EBM指導下的學習是是非常強調護理實踐的,因此,在護理實踐當中,學生的知識得到檢驗并發現自己的不足,同時可以通過尋找相關證據來提供自己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史宗道,石冰,郭春嵐,陳娥.我國口腔醫學領域應用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的現狀[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2,(06).

[2]Hitoshi niwa,Mitsutaka S,Yuu S,et al.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o epinephrine-containing loc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2001,92(6):610-616.

篇10

1 基本情況

中心建筑面積7 616 m2,占地面積10 253 m2,核定床位50張(涵蓋舒緩療護床位10張),下設2個醫療服務站、1個村衛生室。中心坐落于三林世博家園東北角,緊鄰北蔡鎮,服務范圍為5 km2,肩負著轄區內5.2萬居民的預防保健、基本醫療、計劃免疫、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康復“六位一體”的衛生服務。中心設置全科、中醫科、口腔防治室、預防保健科、臨終關懷科、臨床心理科及5個醫技科室。

近年來,中心成功創建為“上海市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市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榮獲“上海市衛生系統文明單位”、“上海市平安單位”、“健康促進示范單位”、“上海市關愛生命奉獻愛心先進集體”和全國“關愛生命奉獻愛心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殊榮的獲得離不開醫務人員的辛勞付出,中心涌現了一批又一批先進工作者們,他們是愿做患者“人生最后一公里拐杖”的全國舒緩療護工作先進個人、新區十佳杰出青年蔣申貞;以“平凡的腳步”走著醫改“偉大行程”的上海市十佳家庭醫生徐高潔;為社區護理,尤其是老年護理、舒緩療護工作做出杰出貢獻的第二屆“左英護理”提名獎劉穎顏以及2016年上海市舒緩療護先進個人,在基層衛生工作中愛崗敬業、任勞任怨的主任醫師劉榮輝等。

中心秉承“以人為本、關愛為懷、精中融西、興院惠民”的服務宗旨,堅持“仁者愛人、和諧共謙、精研醫術、誠實守信”的醫院文化,希望更好地守衛社區居民健康的“大門”。

2 中心臨終關懷工作開展情況介紹

為落實《2012年市政府要完成的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實事》[滬府辦發(2012)6號]和《關于做好2012年市政府實事臨終關懷項目的通知》[滬衛基層(2012)10號]的文件精神,作為全市18家臨終關懷試點單位之一的迎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浦東新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浦東新區紅十字會等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6月注冊臨終關懷科,2012年10月科室正式運行。

中心的臨終關懷科建筑面積350 O,設有臨終關懷科門診及臨終關懷病區,臨終關懷科門診共30 O,臨終關懷病區設3個功能區,分別為生活輔助區、服務區和管理區。病室3間共10張病床,關懷室1間共1張病床,護士站、治療室、處置室、活動室、談心室(評估室)、關懷室、家屬陪伴室、醫務人員辦公室、配膳室和沐浴室各1間。

2 . 1 合理布局充分體現人文關懷

臨終關懷科在裝修裝飾上充分體現了臨終關懷的特色??剖也季志o湊,合理設置臨終關懷三大功能分區,室內采光、色彩設計符合臨終關懷的溫馨特點和衛生要求。

病房裝飾注重環境建設,通過內部裝飾和宣傳傳播臨終關懷知識,介紹臨終關懷方法,體現樸素、溫馨、幽靜的服務特點,營造良好的臨終關懷教育氛圍。

科學設計人流和物流通道,合理確定進口和出口路線,走廊寬暢;病區設置電梯,病房走道符合消防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設有扶手、欄桿;樓梯、走道及浴廁使用防滑地板,并有防滑措施。

2 . 2 就診流程合理,隱私保護措施完善

就診時臨終關懷科醫生會介紹臨終關懷的內容和服務方式,根據患者病情確定是否符合收治標準。有床位時臨終關懷科工作人員會及時與患者家屬進行電話聯系,約定辦理住院手續。中心的居家舒緩服務對象榫幼詒鞠角內、具有上海戶籍或上海居住證的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依據中心預防保健科腫瘤防治網提供的患者名單,居家舒緩人員還會上門征求家屬意見(家屬知情同意書),了解患者病情,進行“生活質量調查”及腫瘤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標準(KPS)評分。居家臨終關懷服務為符合居家臨終關懷條件的癌癥晚期患者上門提供基礎性醫療服務,包括上門查房、了解病情、進行疼痛評分、調整治療方案和提供鎮痛藥物,并對家屬的護理進行指導和心理支持。

2 . 3 轉介制度完善,實現全程無縫管理

中心與上級醫院之間建立了臨終關懷轉介制度,對惡性腫瘤患者實行全程無縫管理,通過腫瘤卡和卡式評分法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進行轉介、居家和住院臨終關懷雙向轉介制度。

規范轉介轉診服務,如遇有疑難、急重癥或受條件限制需要轉上級醫療機構診療的患者,家庭醫生及時為契約家庭成員提供轉診網絡內醫學??聘骷墝<业霓D介、轉診服務,讓契約家庭享受到快捷、方便、專業的就診及健康保健服務。

2 . 4 團隊人員配置合理,照護能力出眾

臨終關懷科配備科主任1名、護士長1名、獲得上海市臨終關懷崗位培訓合格證書的執業醫師6名和執業護士5名。臨終關懷科由不同學科相互整合,團隊人員由臨終關懷科醫生、臨終關懷科護士、心理咨詢師、心理護理師、營養師、臨終關懷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和臨終關懷科護理員等組成。

2 . 5 試點示范效應突出,特色工作贏得各方好評

中心先后選派7名醫生和8名護士參加了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和上海市臨終關懷崗位培訓,并選派業務骨干赴中國香港、中國臺灣、芬蘭、加拿大等地進行參觀考察培訓;2014―2016年,中心作為中國生命關懷協會、上海市臨終關懷崗位培訓臨床實習基地開展了實習培訓;2014―2015年參與對浦東新區第二批臨終關懷13家單位醫護人員的培訓;同期對上海交大護理學院見習生和上海健康醫學院志愿者進行了臨終關懷知識培訓,并與社會組織合作培訓臨終關懷社會志愿者60名。

通過連續3年參加上海市臨終關懷崗位職業資格培訓,中心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帶教老師,蔣申貞被聘為浦東新區臨終關懷質控組成員;總護士長劉穎顏受邀分別在上海市社區衛生協會、上海市醫院協會、上海市護理學會等主辦的國家級一類繼續教育“社區老年護理新進展研修班”、“社區護理科研能力建設學習班”上進行了“社區臨終關懷的進展與實踐”授課,并受邀在胡錦華健康教育促進中心、中國社區健康聯盟護理中心主辦的“醫養結合與護理適宜技術”培訓班上進行“臨終關懷理論與實踐”授課;主任醫師劉榮輝參加國家級一類繼續教育項目―社區臨終關懷新進展和適宜技術并進行“癌癥疼痛與護理”授課,同時受邀擔任上海市社區衛生協會全科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深圳市抗癌協會第一屆姑息治療年會大會顧問。

2 . 6 科研常抓不懈,創新驅動發展前進

中心臨終關懷科在臨終關懷事業上努力工作,不斷開拓和總結工作經驗,展示工作碩果。近幾年科室醫務人員發表了醫學論文3篇,課題立項3項;參編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護理系列教材“社區護理”臨終關懷章節、《上海市社區安寧舒緩療護(臨終關懷)狀況一次性抽樣調查數據分析》和《2012年上海市政府實事及舒緩療護(臨終關懷)項目試點單位現狀與政策研究》。中心的“舒緩愛心家園―親善之家社區臨終關懷服務建設”科技創新項目榮獲2013年浦東新區總工會“先進操作法”入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