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體結構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1 10:40: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砌體結構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無筋砌體配筋砌體綠色建材
Inthispaper,abriefintroductiontotheachievementsinthefieldofmasonrysincethefoundingofP.R.China,whichincludetheusageofallkindsofmasonrystructures,thedevelopmentofnewmasonrymaterialsanditsstructuresandsystems,thestudiesandresearchesonmasonrytheory.Arecommendationtothedevelopmentofmasonryinfuturebasedontheauthorsknowledge.
〔keywords〕unreinforcedmasonry;reinforcedmasonry;greenbuildingmaterial.
中國是砌體大國,在歷史上有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它是兩千多萬年前用“秦磚漢瓦”建造的世界上最偉大的砌體工程之一;有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興修水利,如今仍然起灌溉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在1400年前由料石修建的現存河北趙縣安濟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式拱橋。該橋已被美國土木工程學會選入世界第12個土木工程里程碑。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自豪和繼承的,也對弘揚我國文化遺產起到積極作用。[1]解放后我國在砌體結構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分三個方面加以概要介紹。
一砌體結構量大面廣[2]
解放以來我國磚的產量逐年增長,據統計[3],1980年的全國年產量為1600億塊,1996年增至6200億塊,為世界其它各國磚每年產量的總和。全國基建中采用砌體作墻體材料約占90%左右。在辦公、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量采用磚墻承重。50年代這類房屋一般為3-4層,現在已為5-6層,不少城市一般建到7-8層。現在每年興建的城市住宅建筑面積多達1億m2以上。根據重慶市1980~1983年新建住宅建筑面積為503萬m2,其中采用磚承重的占98%,7~7層以上的占50%,1972年還建成12層住宅。
在中小型單層工業廠房和多層輕工業廠房,以及影劇院、食堂、倉庫等建筑也廣泛采用磚墻、柱承重結構。
磚石結構還用于建造各種構筑物。如鎮江市建成的頂部外經2.18m、底部外徑4.78m、高60m的磚煙囪;用料石建成的80m排氣塔;在湖南建造的高12.4m、直徑6.3m、壁厚240mm的磚砌糧倉群;福建用毛石建造的橫跨云宵—東山兩縣的大型引水工程—向東渠,其中陳岱渡槽全長4400m,高20m,槽支墩共258座,工程規模宏大。此外我國在古代建橋技術的基礎上,于1959年建成跨度60m、高52m的石拱橋,接著又建成了敞肩式現代公路橋,最大跨度達120m——湖南烏巢河大橋。我國建成的100m以上的石拱橋有10座(包括烏巢河橋),每座都有新發展和世界紀錄。
我國還積累了在地震區建造砌體結構房屋的寶貴經驗。我國絕大多數大中城市在6度或6度以上地震設防區。地震烈度≤6度的砌體結構經受了地震的考驗。經過設計和構造上的改進和處理,還在7度區和8度區建造了大量的砌體結構房屋。據不完全統計,從80年代初至今10多年間我國主要大中城市建造的多層砌體結構房屋建筑面積已達70-80億m2[4]。
二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的研究與應用
60年代以來,我國粘土空心磚(多孔磚)的生產和應用有較大的發展,在南京建造了6-8層的空心磚承重的旅館。當時空心磚孔洞率為22%,與實心磚強度等效,但可減輕自重17%、墻厚減小20%,節省砂漿20~30%,砌筑工時少20-25%,墻體造價降低19~23%。根據節能進一步要求,近年來我國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制造出規格為380×240×190、孔洞率為40%的燒結保溫空心磚(塊),這種保溫磚的密度為1012kg/m3,抗壓強度10.5Mpa,熱阻1.649m2K/W。在主要力學和熱工性能的指標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水平[5]。《多孔磚砌體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程》行業標準,為這種磚的推廣創造了條件。
近10余年來,采用砼、輕骨料砼或加氣砼,以及利用河砂、各種工業廢料、粉煤灰、煤干石等制無熱料水泥煤渣砼砌塊或蒸壓灰砂磚、粉煤灰硅酸鹽磚、砌塊等在我國有較大的發展。1958年建成采用砌塊作墻體的房屋,經過四十多年的實踐,砌塊墻體已成為我國墻體革新的有效途徑之一。砌塊種類、規格較多,其中以中、小型砌塊較為普遍,在小型砌塊中又開發出多種強度等級的承重砌塊和裝飾砌塊。據不完全統計[6],1996年全國砌塊總產量約為2500萬m3,各類砌塊建筑
約5000萬m2,近十年砼砌塊與砌塊建筑的年遞增都在20%左右,尤其以大中城市推廣迅速,以上海推廣砌塊建筑為例,1994年約50萬m2,1995年100萬m2,1996年約150萬m2,到1999年一季度累計完成的砌塊建筑450萬m2。這些砌塊建筑大多是多層的,至于中高層、高層砌塊建筑我國于80年代就著手和進行試點工作,如1982年建成的廣西區科委十層砌塊住宅試驗樓、1986年建成的廣西區建二公司十一層小砌塊試驗樓(7度設防),[7]為我國砌塊中高層的發展作了開創性的工作。從90年代初期,在總結國內外配筋砼砌塊試驗研究經驗的基礎上,我國在配筋砌塊結構的配套材料、配套應用技術的研究上獲得了突破,在此基礎上開展了更具代表性和針對性的試點工程[10],如1997年建成的盤錦市國稅局15層砌塊住宅,1998年建成的上海砼空心磚塊配筋砌體住宅試點工程[8]。試點工程實踐表明,中高層配筋砌塊建筑具有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前者15層砌塊建筑,節省鋼材45%、土建造價降低18%;上海18層節約鋼材25%,土建造價降低7.4%。因此,將中高層配筋砌塊結構體系納入到我國砌體結構設計規范中是理所當然的。由此可見,作為粘土磚的主要替代材和某些功能強于粘土磚的砌塊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我國在50年代~70年代,采用預制大型墻板建造多層住宅,如采用振動磚墻板、煙灰煤渣、礦渣砼墻板建造了幾十萬m2的建筑。近10多年來北京等地采用內澆(砼)外砌的混合結構建造中高層建筑,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最近幾年清華大學開展了多層大開間砼核心筒、砌體外墻的混合結構的試驗研究和小規模試點工程,在改進和擴展砌體結構的性能和應用范圍作了有益的探索。[12、13]
我國配筋砌體應用研究起步較晚,60年代衡陽和株州一些房屋的部分墻、柱采用網狀配筋砌體承重,節省綱材和水泥。1958~1972年在徐州采用配筋磚柱建筑了12-24m、吊車起重量50-200t的單層廠房36萬m2,使用情況良好。70年代以來,尤其是1975年海城—營口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對設置構造柱和圈梁的約束砌體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研究,其成果引入我國抗震設計規范。在此基礎之上,通過在磚墻中加大加密構造柱形成所謂強約束砌體的中高層結構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遼寧省沈陽市、江蘇徐州、湖南長沙、蘭州等地先后建造了8~9層上百萬m2的這類建筑,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這些研究成果有的已納入到地方標準或國家標準[14、15、16]。這是我國科研工作者在粘土磚砌體低強材料情況下,向中高層作出的貢獻。利用如此低的砌體材料在地震區建造如此之高的建筑唯有中國!
和約束配筋砌體對應的是所謂均勻配筋砌體,即國外廣泛應用的配筋砼砌塊剪力墻結構,這種砌體和綱筋砼剪力墻一樣,對水平和豎向配筋有最小含鋼率要求,而且在受力模式上也類同于砼剪力墻結構,它是利用配筋砌塊剪力墻承受結構的豎向和水平作用,是結構的承重和抗側力構件。配筋砌體具有強度高、延性好,和鋼筋砼剪力墻性能十分類似,可以用于大開間和高層建筑結構[6]。如美國抗震規范規定,配筋砌體的適用范圍同鋼筋砼結構。我國在80年代初期主持編制國際標準《配筋砌體設計規范》[11]起至今對其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試驗研究[7、8、9],表明用配筋砌體可建造一定高度的既經濟又安全的建筑結構,如廣西的10-11層、盤錦的15層、上海的18層等。目前正在籌建的配筋砌塊高層有首鋼十八層配筋砌塊住宅工程(8度設防),遼寧撫順6棟16層砌塊住宅、哈爾濱2棟18層砌塊住宅等。可見配筋砌體中高層的研究和應用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
我國有著用磚砌筑拱和券的豐富經驗,解放以來,又向新的結構形式和大跨度方向發展。50-60年代修建了一大批磚拱屋蓋和樓蓋,還建成了10.5×11.3m的扁球形磚殼屋蓋,16×16m的雙曲扁球型磚薄殼和40m直徑的園形球磚殼。60年代南京用帶勾空心磚建成14×10m雙曲扁殼屋蓋倉庫,以及10m直徑的園形殼屋蓋油庫,在西安建成了24m雙曲扁殼屋蓋等。70年代我國還在閩清梅溪大橋工程中建成88m跨的(砼助)雙曲磚拱橋等。
三砌體結構理論研究與計算方法
解放前直至1950年我國談不上有任何結構設計理論。國家建委于1956年批準在我國推廣應用蘇聯《磚石及鋼筋磚石結構設計標準和技術規范》NUTY120-55,直到60年代。60~70年代初,在我國有關部門的領導和組織下,在全國范圍內對磚石結構進行了比較大規模的試驗研究和調查,總結出一套符合我國實際、比較先進的磚石結構理論、計算方法和經驗。在砌體強度計算公式、無筋砌體受壓構件的承載力計算、按剛彈性方案考慮房屋的空間工作,以及有關構造措施方面具有我國特色。在此基礎上于1973年頒布了國家標準《磚石結構設計規范》GBJ3-73。這是我國第一部磚石結構設計規范。從此使我國的砌體結構設計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為修訂GBJ3-73規范,我國對砌體結構進行了第二次較大規模的試驗研究,其中收集我國歷年來各地試驗的砌體強度數據4023個,補充長柱受壓試件近200個,局壓試件100多個,墻梁試件200多根及2000多個有限元分析數據和進行了11棟多層的磚房空間性能實測和大量的理論分析工作等。這樣在砌體結構的設計方法、多層房屋的空間工作性能、墻梁的共同工作,以及砌塊的力學性能和砌塊房屋的設計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績。此外對配筋砌體、構造柱和砌體房屋的抗震性能方面也進行了許多試驗研究。相繼出版了《中型砌塊建筑設計與施工規范》JGJ5-80、《砼小型空心砌塊建筑設計與施工規程》JGJ14-82、《冶金工業廠房鋼筋砼墻梁設計規程》YS07-79、《多層磚房設置鋼筋砼構造柱抗震設計與施工規程》JGJ13-82等,特別是《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88,使我國砌體結構設計理論和方法趨于完善。我國砌體結構可靠度的設計方法,已達到當前的國際先進水平。對于多層砌體房屋的空間工作,在墻梁中考慮墻和梁的共同工作和局壓設計方法等專題的研究成果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近10余年來,特別是《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88頒行后,進入了第三次較大規模的修訂時期。如1995年頒行的《砼小型空心磚塊建筑技術規程》JGJ/T14-95,通過試驗增強抗震構造措施,使原規范(JGJ14-82)可增加一層,擴大了地震區的應用范圍。1999年6月1日頒行的《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3-98,取代了《磚石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203-83。它主要補充了近年來新型材料和配筋砌體施工技術、施工質量控制等級方面的內容。目前正在修編的《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88,主要在砌體結構可靠度方面、配筋砼砌塊砌體、墻梁的抗震方面作了調整和補充。砌體結構可靠度,根據我國當前國情,作了適當的上調。這樣作主要為促進采用較高等級的砌體材料,提高耐久性和適當提高抗風險能力。配筋砌體,特別是配筋砼砌塊中高層,根據我國主編的國際標準《配筋砌體結構設計規范》和我國近年來各地較大規模的試驗研究和試點建筑的經驗,使我國配筋砌體的理論更完善,應用范圍和限制有了較大的擴展和突破。如其應用范圍,已達到鋼筋砼剪力墻的適用范圍。配筋灌孔砼砌塊砌體是作為一個體系納入到砌體規范中的,它的未來的實施,對促進我國砌塊結構向高檔次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本次修訂增補了墻梁在地震區的設計方法,進一步擴大了這種結構形式的使用范圍。另外根據多年來砌體結構,特別是新型墻體材料結構的溫度裂縫、干燥收縮裂縫普遍比較嚴重,進行深入研究后,增加了比較有效的抗裂構造措施。
我國砌體結構理論近年來有較大提高,反映在《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88頒行前后,陸續出版了許多教材和著作,如丁大鈞主編的《砌石結構》、《砌體結構學》、施楚賢主編的《砌體結構理論與設計》,以及《砌體結構論文集》、《砌體結構設計手冊》等。這些對促進我國砌體結構的發展有一定作用。
四展望
砌體是包括多種材料的塊體砌筑而成的,其中磚石是最古老的建筑材料,幾千年來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力學性能、易于取材、生產和施工,造價低廉,致今仍成為我國主導的建筑材料。但是我國的砌體材料普遍存在著自重大、強度低、生產能耗高、毀田嚴重、施工機械化水平較低,和耐久性、抗震性能較差等弊病。因此我認為要針地這些問題開展下列方面的工作。
1、積極開發節能環保形的新型建材[3]
1988年第一次國際材料研究會議上首次提出“綠色建材”的概念,1992年6月聯大巴西里約熱內盧環境和發展世界各國首腦會議,通過了“21世紀議程”宣言,確認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其目標是:依據環境再生、協調共生、持續自然的原則,盡量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盡可能對廢棄物的再利用和凈化。保護生態環境以確保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發達國家在實施《綠色建材》計劃上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我國以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首腦會議為契機,遵照同志“經濟的發展,必須與人口、環境、資源統籌考慮,決不能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指示精神,迅速行動起來,廣泛研制“綠色建材”產品,取得了初步成果。
1)加大限制高能耗、高資源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產品的生產力度。如對粘土磚(按1996年生產6000億塊的代價是毀田10萬多畝、能耗6000萬噸標煤)國家早就出臺了減少和限制的政策。近年的限制力度越來越大,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建筑上不準采用粘土實心磚,這間接地促進了其它新材的發展。
2)大力發展蒸壓灰砂廢渣制品。這包括鋼渣磚、粉煤灰磚、爐渣磚及其空心砌塊、粉煤灰加氣砼墻板等。這些制品我國80年代以前生產量曾達2.5億塊,吃掉工業廢渣幾百萬噸,但由于種種原因大多數廠家已停產,致使粘土磚生產回潮。今后應加大科研投入、改進工藝、提高產品性能和強度等級、降低成本,向多功能化發展。
3)利用頁巖生產多孔磚。我國頁巖資源豐富,分布地域較廣。燒結頁巖磚具有能耗低、強度高、外觀規則,其強度等級可達MU15~MU30,可砌清水墻和中高層建筑。頁巖磚在四川、湖北和大連等地已初步應用。如城都的“綿城苑”小區16萬m2的建筑均采用這種磚。
4)大力發展廢渣輕型砼墻板。這種輕板利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骨料為陶粒、礦渣或爐渣等輕骨料,加入玻璃纖維或其它纖維。以及其它輕材料墻板,提高砌體施工技術的工業化水平。
5)GRC板的改進與提高。這種板自重輕、防火、防水、施工安裝方便。GRC空心條板是大力發展的一種墻體制品,需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裝配,以提高板的產量和質量。
6)蒸壓纖維水泥板。我國是世界上第三大粉煤灰生產國,僅電力工業年排灰量達上億噸,目前的利用率僅為38%。其實粉煤灰經處理后可生產價值更高的墻體材料。如高性能砼砌塊、蒸壓纖維增強粉煤灰墻板等。它具有容重低、導熱系數小、可加工性強、顏色白凈的特點,目前全國的產量已達700萬m2。
7)大力推廣復合墻板和復合砌塊。目前國內外沒有單一材料,既滿足建筑節能保溫隔熱,又滿足外墻的防水、強度的技術要求。因此只能用復合技術來滿足墻體的多功能要求。如鋼絲網水泥夾芯板。目前看來,現場濕作業,抹灰后難以克服龜裂現象有待改進。
復合砌塊墻體材料,也是今后的發展方向,如采用礦渣空心磚、灰砂砌塊、砼空心砌塊中的任一種與絕緣材料相復合都可滿足外墻的要求,目前已有少量生產。我國在復合墻體材料的應用方面已有一定基礎,宜進一步改善和完善配套技術,大力推廣,這是墻體材料“綠色化”的主要出路。
2、發展高強砌體材料
目前我國的砌體材料和發達國家相比,強度低、耐久性差。如粘土磚的抗壓強度一般為7.5~15Mpa,承重空心磚的孔隙率≤25%。而發達國家的抗壓強度一般均達到30~60Mpa,且能達到100Mpa,承重空心磚的孔洞率可達到40%,容重一般為13KN/m3,最輕可達0.6KN/m3。根據國外經驗和我國的條件,只要在配料、成型、燒結工藝上進行改進,是可以顯著提高燒結磚的強度和質量的。如我國中美合資大連太平洋磚廠可生產出20Mpa~100Mpa的頁巖磚。由于強度高、耐久性、耐磨性和獨特的色彩,可作清水墻和裝飾材料,已出口和廣泛用于高檔建筑。高強塊材具有比低強材料高得多的價格優勢。
根據我國對粘土磚的限制政策,可就地取材、因地植宜,在粘土較多的地區,如西北高原,發展高強粘土制品、高空隙率的保溫磚和外墻裝飾磚、塊材等;在少粘土的地區發展高強砼砌塊、承重裝飾砌塊和利廢材料制成的砌塊等。
在發展高強塊材的同時,研制高強度等級的砌筑砂漿。目前的砂漿強度等級最高為M15。當與高強塊材匹配時需開發大于M15以上的高性能砂漿。我國正在起草的《砼小型空心砌塊砂漿和灌孔砼》行業標準中砂漿的強度等級為M5~M30,灌孔砼的強度等級為C20~C40,這是砼砌塊配套材料方面的重要進展,對推動高強砌體材料結構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根據發展趨勢,為確保質量,發展干拌砂漿和商品砂漿具有很好的前景。前者是把所有配料在干燥狀態下混合裝包供應現場按要求加水攪拌即可。天津舒布洛克水泥砌塊公司已供應這種干拌砂漿,價格約高20%左右。商品砂漿的優點同商品砼。這類砂漿的發展一旦取代傳統砂漿,將是一個多么巨大的變化!
3、繼續加強配筋砌體和預應力砌體的研究。
我國雖已初步建立了配筋砌體結構體系,但需研制和定型生產砌塊建筑施工用的機具,如鋪砂漿器、小直徑振搗棒(ф≤25)、小型灌孔砼澆注泵、小型鋼筋焊機、灌孔砼檢測儀等。這些機具對配筋砌塊結構的質量至關重要。
預應力砌體其原理同預應力砼,能明顯地改善砌體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國外,特別是英國在配筋砌體和預應力砌體方面的水平很高。我國80年代初期曾有過研究,但直至最近才有少數專家研究,如重慶建筑大學的駱萬康教授對預應力磚墻的抗震設計提出了建議。[17]
4、加強砌體結構理論的研究
進一步研究砌體結構的破壞機理和受力性能,通過物理和數學模式,建立精確而完整的砌體結構理論,是世界各國關心的課題。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具有較好的基礎,有的題目有一定的深度,[18]繼續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十分有利,對促進砌體結構發展也有深遠意義。為此還必須加強對砌體結構的實驗技術和數據處理的研究,使測試自動化,以得到更精確的實驗結果。
正如一位資深砌體結構學者,E、A、James指出“砌體結構經歷了一次中古歐洲的文藝復興,其有吸引力的功能特性和經濟性,是它獲得新生的關鍵。我們不能停留在這里。我們正在進一步賦予砌體結構的新的概念和用途”。我們對砌體結構的未來充滿信心,在黨的方針政策的正確指引下,堅持科學態度,敢于創新,不斷努力,為我國及世界的砌體結構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丁大鈞.《砌體結構》教學芻議.建筑結構.1999.(3)
2、施楚賢主編.砌體結構理論與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2.
3、周玉琴等.淺談新世紀“綠色建材”在國內外發展趨勢.天津墻改辦.墻改與節能.1999.(2)
4、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修訂組.我國建筑結構設計可靠度設定水平分析與改進意見.1999.7
5、鄭墨林.燒結保溫空心砌塊的性能與應用初探.天津墻改辦.墻改與節能.1999.(2)
6、苑振芳.砼砌塊建筑發展現狀及展望.工程建設標準化.1998.(6)
7、廣西建科所.抗震設防(7度)配筋小砌塊高層建筑研究—成果鑒定資料.1987.12
8、肖小松.砼砌體的性質.同濟大學博士后工作報告.1998.5
9、謝小軍.砼小砌塊砌體力學性能及其配筋砌體抗震性能的研究.湖南大學碩士論文.1998
10、苑振芳.15層配筋砌塊住宅試點工程簡介.施工技術.1998.(7)
11、苑振芳.國際標準《配筋砌體結構設計與施工規范》簡介.工程建設標準化.1995.(5)
12、方鄂華等.砼筒一組合墻及開洞組合墻模型試驗及承載力研究.建筑技術.1997
13、王紹豪等.帶砼筒大開間磚混結構靈活住宅結構設計建議.建筑技術.1997
14、沈陽市建設標準《鋼筋砼—磚組合墻結構技術規程》SYJB2-95
15、江蘇省地方標準《約束磚砌體建筑技術規程》DB32/113-95
16、甘肅省標準《中高層磚墻與砼剪力墻組合砌體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試行)》DBJ25-56-95
篇2
建筑工程產生砌體結構裂縫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1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
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砌體與沉降小的部分砌體產生相對位移,從而使砌體中產生附加的拉力或剪力,當這種附加內力超過砌體的強度時,砌體中便產生裂縫。這種裂縫往往與地面成45°左右夾角,上寬下窄斜縫朝向凹陷處(沉降大)的部位。
預防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裂縫的主要措施有:
1)合理設置沉降縫。在房屋體型復雜,特別是高度相差大時,應設沉降縫,沉降縫應從基礎開始分開,且有足夠的寬度,施工中保持縫內清潔,應防止碎磚、砂漿等東西雜物落入縫內。
2)加強上部的剛度和整體性,提高墻體的抗剪能力,這樣可適應甚至調整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減少建筑物端部的門窗洞口,增大端部洞口到墻端的墻體寬度,加強圈梁布置都可加強結構的整體性。
3)加強地基驗槽工作,發現有不良地基應及時妥善處理,然后才可進行基礎施工。
4)不宜將建筑物位置在不同剛度的地基上,如同一區段建筑,一部分用天然基礎,一部分用樁基等,必須采用不同地基時,要妥善處理,進行必要的計算分析。
2.2地基凍脹引起的裂縫
地基土上層溫度降到0℃以下時,凍結層中形成冰部開始冰結,下部水由于毛細管作用不斷上升在凍結層中形成冰晶,體積膨脹,向上隆起的程度與冰結層厚度及地下水位高低有關,一般隆起可達6mm至幾十毫米,其折算凍脹力可達2MPa×10MPa,而且往往是不均勻的,建筑物的自重往往難以抗拒,因而建筑的某一局部就被頂了起來,和地基不均勻沉降類似,引起房屋開裂。
這類凍脹裂縫的寒凍地區的一、二層小型建筑物中很常見。若設計人員對凍脹危害性認識不足,認為是小建筑,基礎埋淺一點就可以了,或者施工人員素質欠佳,遇到凍土很堅硬,難以開挖,就擅自抬高基礎埋深,從而造成凍脹裂縫。
防止凍脹引起裂縫的主要措施有:
1)一定要將基礎的埋置深度到冰凍線以下,不要因為是中小建筑或附屬結構而把基礎置于冰凍線以上,有時,設計人員對室內隔墻基礎因有采暖而未置于冰凍線以下,應注意在施工時,或交付使用前即有凍脹的可能,應采取適當措施。
2)當基礎不能做到冰凍線以下時,應采取換土(換成非凍脹土)等措施消除土的凍脹。
3)用單獨基礎、基礎梁承擔墻體重量時,基礎梁下面應留有一定孔隙防止上面凍脹頂裂縫基礎和磚墻。
2.3溫度差引起的裂縫
熱脹冷縮是絕大多數物體的基本物理性能,砌體也不例外,由于溫度變化不均勻使砌體產生不均勻收縮,或者砌體的伸縮受到不均勻的約束,則會引起砌體開裂。常見的是砌體長度過長,砌體伸縮在上層大而在基礎處小而引起開裂,故應按規范要求設置伸縮縫。
此外,由于混凝土屋蓋,混凝土圈梁與砌體的溫度膨脹系數不同在溫度變化時會使墻體產生裂縫。
防止溫度變化引起裂縫的主要措施有:
1)按照國家頒布的有關規定,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如是否采暖,所處地點溫度變化等)設置伸縮縫。
2)在施工中要保證伸縮縫的合理作法,使之能起作用。
3)屋面如為整澆混凝土,或雖為裝配式屋面板但其上有整澆混凝土面層,則要留好施工帶,待一段時間再澆筑中間混凝土,這樣可避免混凝土收縮及兩種材料因溫度線脹系數不同而引起的協調變形,從而避免裂縫。
4)在屋面保溫層施工時,從屋面結構施工完到做完保溫層之間有一段時間隔,這期間如遇高溫季節則易因溫度變化急劇而致裂,故屋面施工最好避開高溫季節。
5)遇有長的現澆屋面混凝土挑檐,可分段施工,預留伸縮縫,以避免混凝土伸縮對墻體的不良影響。
2.4建筑材料使用不當
不少砌體結構由于使用渣磚而產生裂縫,由于渣磚的原材料及生產工藝與普通粘土磚不同,其線膨脹系數與粘土磚亦不同。通過對諸多開裂砌體的統計分析,使用渣磚的砌體極易產生裂縫。
不少砌體結構由于墻體布置不當,構造柱設置不合理,梁墊設計不合理等造成砌體的開裂。
3建筑工程砌體結構裂縫處理與加固措施
在砌體裂縫出現的原因分析清楚以后,則應按裂縫砌體的危害程度采用不同的加固補救措施。本文側重用例子來說明砌體,磚過梁等砌體構件的補強加固方法。
3.1裂縫較細,裂縫數量較少時
當裂縫較細,裂縫數量較少,但裂縫已基本穩定時,可采用灌漿加固方法。對灌漿加固的強度,必要時可做試驗。試驗的方法是,用同樣的材料做兩個或四個試驗體柱。分為兩組,一組用壓力機先壓漿,再灌漿。然后對兩組砌體柱作破壞試驗,進行對比,如灌漿補強的砌體與原砌體強度基本相同,則認為補強合格。根據以往的試驗表明,灌漿加固后的砌體可以達到甚至超過原砌體的強度。
灌漿用的材料有純水泥漿、水泥砂漿、水玻璃砂漿或水泥石灰漿,見表1。當砌體修補中,可用純水泥漿,因純水泥漿的可灌性較好,可順利地貫通外露的孔隙,對于寬度為3mm左右的裂縫可以灌實。若裂縫寬度為大于5mm時,可采用水砂漿。裂縫細小時,可采用壓力灌漿。下面給出一些灌漿材料配合比,可供參考。表中稀漿一欄適用于0.13mm~1mm寬的裂縫;稠漿適用于1mm~5mm的裂縫;砂漿適用于寬度大于5mm的裂縫。
以純水泥漿補強為例,其施工順序為:
步驟一,清理裂縫,使裂的通道貫通無堵塞
步驟二,用加有促凝劑的1:2水泥砂漿嵌縫,以避免灌漿時,漿體外溢;
步驟三,用電鉆或手錘在裂縫偏上端制成灌漿洞孔,或灌漿嘴;
步驟四,用1:10的稀水泥漿沖洗裂縫一遍,并檢查裂縫通道的流通情況,同時將裂縫周邊的砌體潤濕;
步驟五,灌入3:7或2:8的純水泥漿;
步驟六,將裂縫補強處局部養護,見圖1。
施工時用壓力灌漿。其順序與上述相仿,但須增加在嵌縫后,用0.12MPa~0.0125MPa的壓縮孔氣檢查通道泄漏程度,如泄漏太大,應補漏封閉。
對于水平的通長裂縫,可沿裂縫鉆孔,做成銷鍵,以加強兩邊砌體的共同作用。銷鍵直徑25mm,間距250mm~300mm,深度可以比墻厚小20mm~25mm。做完銷鍵后再進行灌漿,灌漿方法同上,見圖2。
3.2裂縫較寬但數量不多時
裂縫較寬但數量不多時,可在裂縫相交的灰縫中,用高標號砂漿和細鋼筋填縫,也可用塊體嵌補法,即在裂縫兩端及中部用鋼筋混凝土楔子或扒鋸加固。楔子或扒鋸可與墻體等厚,或為墻體厚度的1/2或2/3,見圖3。
3.3裂縫較多時
當裂縫較多時,可用局部鋼筋網外抹水泥砂漿予以加固。鋼筋網可用Φ6@100~300(雙向)或Φ4@100~200。用混凝土楔子或膨脹螺栓固定于墻體上,楔子或螺栓間距500mm左右,應梅花型布置。施工前墻體抹灰應刮干凈,抹水泥砂漿前應將砌體潤濕,抹水泥砂漿后應養護至少7d。
3.4因受水平推力,不均勻沉降和溫度變化引起裂縫時
墻體因受水平推力,不均勻沉降,溫度變化引直伸縮等原因而發生外閃,墻體產生較大的裂縫或命名外縱墻與內橫墻拉結不良時,可用鋼筋或型鋼拉桿予以加固。
如采用鋼筋拉桿,宜通長拉結,并沿墻兩邊設置。較長的拉桿中間應加法蘭螺絲,以便擰緊欄桿,拉桿接長時應采用焊接。露在墻外的拉桿或墊板螺帽,可適當作建筑處理。拉桿和墊板都要涂防銹漆。在拉結水平層處,可以增設外圈梁,以增強加固效果。鋼筋的直徑可采用如下:當一開間加一道拉桿時為2Φ16(房屋進深5m~7m),2Φ18(房屋進深8m~10m),2Φ20(房屋進深11m~14m),其相應的墊板尺寸可按表2采用。
3.5墻體開裂比較嚴重時
墻體開裂比較嚴重,為了增加房屋的整體剛性,則可以在房屋墻體一側或兩側增設鋼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用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15~C20,截面至少120mm×180mm,配筋可采用4Φ10~4Φ14,鋼筋Φ6@200~250,每隔1.5m~2.5m(應有牛腿或螺栓)錨固件等伸進墻內與墻拉結好,并承受圈梁自重。澆筑圈梁時應將墻面鑿毛、潤水,以加強粘結。
3.6砌體過梁裂縫
對砌體過梁的裂縫,可采取增設鋼筋2Φ16,填補高強度砂漿(M10以上),或增加鋼筋混凝土過梁的方法。
4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現在正推廣各種新型節能墻體砌塊材料,砌體結構開裂的情況和問題愈來愈多,原因也愈來愈復雜,只有嚴格執行有關砌體規范,從生產、設計,施工,監督等方面層層把關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就能有效控制砌塊墻體開裂的質量通病,消除墻體結構質量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筑技術規程.JGJ/T12004[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2]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J3-88[S].
[3]文竹.住宅建筑構造破壞預防100例[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篇3
一、現代企業資本結構的理論框架
1958年,美國學者莫迪利亞尼和米勒(Modigliani and Miller)在《美國評論》上發表了論文《資本成本、公司財務與投資理論》,該文提出了在完善的市場中,即沒有企業和個人所得稅、沒有企業破產風險、資本市場充分有效運作等假定條件下,企業資本結構與企業的市場價值無關。這一令人意外的結論由于其簡潔、深刻,與流行的觀點相悖,在理論界引起很大反響,被稱之為MM理論。由于MM理論的奠基,現代企業資本結構理論的不斷得以深入。
1、公司所得稅觀點
MM理論在受到實踐的挑戰后,作了修正。考慮到受企業所得稅的影響,按照稅法,企業對債券持有人支付的利息計入成本而免繳企業所得稅,而股息支出和稅前凈利潤要繳企業所得稅,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企業負債率達到100%時,則企業價值最大,而融資成本最小。這一結論與現實不相符。
2、個人所得稅觀點
考慮個人所得稅的影響,個人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的所得稅率不同抵消了公司所得稅率不同的差異。在此情況下舉債對公司價值沒有影響,即資本結構與公司價值無關。即使個人所得稅沒有完全消除公司所得稅的不對稱稅負,它們也大大減少了這種不對稱,同時還減少了杠桿凈效益。杠桿會帶來納稅利益,這就是公司為什么不100%舉債的原因。
3、財務危機和破產成本觀點
在20世紀70年代,人們發現制約企業無限追求免稅優惠或負債的最大值的關鍵因素是由債務上升而形成為企業風險和費用。企業債務增加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甚至破產的可能性也增加。隨著企業債務增加而提高的風險和各種費用會增加企業的額外成本,從而降低其市場價值。因此,企業最佳資本結構應當是在負債價值最大化和債務上升帶來的財務危機成本之間的平衡,被稱為平衡理論。這一理論可以說是對雙M理論的再修正。
4、成本觀點
依據成本學說的創始人詹森和麥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認為,企業資本結構會影響經理者的工作努力水平和其它行為選擇,從而影響企業未來現金收入和企業市場價值。比如說,當經理人不作為內部股東而作為人時,其努力的成本由自己負擔而努力的收益卻歸于他人,其在職消費的好處由自己享有而消費成本卻由他人負責。這時,他可能偷懶和采取有利于自身效用的滿足而損害委托人利益的行動。與此同時,該理論認為,債權融資有更強的激勵作用,并將債務視為一種擔保機制。這種機制能夠促使經理多努力工作,少個人享受,并且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從而降低由于兩權分離而產生的成本。但是債券融資可能導致另一種成本,這種債權的成本也得由經營者來承擔,從而債券融資比例上升導致舉債成本上升。均衡的企業所有權結構是由股權成本和債權成本之間的平衡關系來決定的。
5、不對稱信息的影響研究
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最早將不對稱信息引入企業的資本結構分析。他僅僅放松了MM定理關于充分信息的假定。由于信息不對稱,企業經營管理者對企業未來收益與投資風險有內部信息,投資者沒有內部信息,但投資者知道對管理者的激勵制度,投資者只能通過經理者輸送出來的信息間接地評價市場價值。企業債務比例或資產負債結構就是一種把內部信息傳給市場的信息工具,負債比例上升是一個積極的信息,它表明經理者對企業未來收益有較高期望,傳遞著經理者對企業的信心。因為舉債會使經理者努力工作,同時也使潛在的投資者對企業價值的前景充滿信心,所以發行債券可以降低企業資金的總成本,企業市場價值也隨之增加。為了使債務比例成為可靠的信息傳遞機制,羅斯對破產企業的經理者加上“懲罰”約束,而使企業債務比例成為正確信號。之后,邁爾斯和麥吉勒夫進一步考察不對稱信息對融資成本的影響,發現這種信息會促使企業盡可能少用股票融資,因為企業通過發行股票融資時,會被市場誤解,認為其前景不佳。由此新股發行總會使股價下跌。但是,多發債券又會使企業受到財務危機的約束。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資本結構的順序是:先是內部集資,然后是發行債券,最后才是發行股票。這一“先后順序”論在美國1965—1982年企業融資結構中得到證實。這段時期是美國企業內部積累資金占資金來源總額的61%,發行債券占23%,發行股票占27%。
6、控制權理論
哈里斯一雷斯夫模型探討了詹森和麥克林所提出的股東與管理者之間利益沖突所引發的成本。他們分別用靜態和動態兩個模型,說明了管理者在通常情況下是不會從股東的最大利益出發的,因此必須給予他們以監督和戒律。而債務正是作為一種懲戒工具,債務不僅使股東具有上的權利,而且還強制管理者提供有關企業各方面的信息,所以“最優的負債數量取決于在信息和懲戒管理者機會的價值與發生調查成本的概率之間的平衡”。
綜上所述,由于資本市場的缺陷,不對稱稅率、不對稱信息、交易成本(包括破產成本)的存在,企業資本結構與市場價值有關,綜合考慮資本市場缺陷,就會產生一個新的觀點:對資本結構的選擇是一個包括各種權衡并且導致公司在各種籌資方式中形成常見擇優順序的動態過程。我們稱這種觀點為資本結構的資本市場缺陷觀點。
二、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現狀、原因及后果
對深滬2000年以前上市的1000多家公司進行隨機抽樣,抽出證券代碼最后一位為5的上市公司105家,平均資產負債比率按下式。平均資產負債比率=Σ抽中上市公司資產負債比率/105。得出2000年平均資產負債比率為46.73%,即是說,股東權益:總負債=53.27%:46.73%。其中總負債中債券融資所占比例極小,只有少數公司有債券融資,2000年未兌付的企業債券只有幾百個億,還包括了非上市公司,故46.73%的債務主要是銀行貸款。
其中股東權益包括了股本、資本公積金、盈余公積金與留存收益,股本與資本公積金主要由發行股票而來(除了股本中有少量來自利潤轉增資本,資本公積金中有小部分資產評估增值應看成是內部積累外),為了得出股東權益比率中發行股票的融資與內部積累的比例,將盈余公積金與留存收益可近似看成是內部積累(嚴格意義是不同的),對深滬2000年底已上市的1000多家公司進行隨機抽樣,抽出證券代碼最后一位為5的深滬上市公司各前25家,共50家,按公式平均盈余公積金與留存收益占股東權益比率=Σ(抽中上市公司盈余公積金+留存收益)/Σ抽中上市公司股東權益計算,得出2000年平均(盈余公積金+留存收益)/股東權益=16.05%,即是平均(股東+資本公積金)/股東權益=83.95%,具體計算過程從略。
發行股票所占融資比例大約53.27%×83.95%=44.72%,將盈余公積金與留存收益近似看成是內部積累(嚴格意義是不同的),內部積累所占融資比例大約為53.27%×16.05%=8.55%。考慮到兩點修正:1、由于股本中有少量來自利潤轉增資本,應看成是內部積累,資本公積金中有小部分資產評估增值應看成是內部積累,2、盈余公積金與留存收益不完全是內部積累,一增一減,內部積累所占融資比例大約還是8.55%,但是股票所占融資比例要比44.72%小一些,故可以認為上市公司的融資次序為銀行貸款——發行股票——內部積累——發行債券。
這與西方企業融資的先后次序正好相反,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如下:
1、銀行貸款比例高。我國企業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無償撥款,80年代初實行撥改貸之后,銀行貸款成為企業外部融資的惟一方式,直到80年代末期,才有了股票與企業債券的融資方式。在80年代,銀行對國有企業貸款要求很低,90年代雖然加強了貸款抵押要求,但對沒法還貸的企業,很少實施破產程序,銀行對貸款企業的軟約束造成了企業的高負債率。另一方面,我國銀行很少像日本、法國、意大利一樣參與企業的治理,故企業通過貸款融資并不造成控制權的損失。上市公司由于近年發行了大量的股票,已使資產負債比例大大降低,比起非上市公司要低得多。
2、上市公司留存收益所占比率較低。首先,我國和大部分家一樣,內部融資比率相對于發達國家為低(黃永巖,2001),我國企業處于擴張期內部積累不多,資產負債比率普遍較高。在企業的生長期,企業的迅速擴張需要大量的外部資金,企業會更多地依賴于銀行等中介,因而債務融資比率較高(隨著公司財富的不斷積累,必然用成本較低的內部資金來替代外部資金,從而降低債務融資比率,這是Giannetti(1999)對企業生命周期對歐洲八國融資結構的影響作的分析,它對于其它國家企業生命周期對融資結構的影響也適應)。其次,由于公司上市發行審核制度配以額度管理容易造成尋租行為,證券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尚未真正建立,并且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等問題都是造成上市公司業績整體水平較低,留存收益水平不高的原因。
3、股票融資比例高。資本成本是資本預算項目的必要報酬率,是投資者在考慮的情況后愿意提供資金時的報酬率。任何投資的必要報酬率是投資者愿意為當前投資提供資金所期望獲得的最低報酬率。按照這種觀點,銀行貸款的資金成本最低,企業債券次之,股票籌資的資金成本最高。但由于我國股票市場僅僅只有十年的,市場基本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二級市場股價大部分時間處于高估的狀態,企業往往將股票融資視為免費的午餐,將其成本只視為所需支付的紅利。另外,我國目前處于轉軌階段,證券市場機制不健全,投資者用腳投票的功能并沒有發揮,上市公司并不擔心采用股票再融資引發市場股價的下跌。
4、企業債券融資比例極小。首先債券融資成本低于股票,其次可以免交企業所得稅,世界各國稅法基本上都準予債券利息支出在稅前列支,而股息支付則是在稅后進行。因此,企業舉債可以進行合理的避稅,這樣可以使每股稅后利潤增加。公司資本結構的選擇應考慮的基本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債務清償能力與充分利用利息避稅能力。可是我國由于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發育不平衡,債券市場發展嚴重滯后,企業發行債券受到政府額度的嚴格控制,使企業通過債券融資的余地非常小。我國自1986年發行企業債券以來,累計發行3000多億元,平均每年只有200多億元,2000年上市公司通過股票籌資1554億元,企業債只有100億元,是股票籌資的6.4%。而美國公司2000年1-11月份通過債券籌資達9350億美元,同期發行股票籌資只有1460億元,債權融資是股權融資的6.4倍。
從資本結構的資本市場缺陷觀點看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不合理造成的后果:
1、從資本結構理論的成本的觀點看: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者大多不擁有股份,或持股比例很少,幾乎是完全的者;而債券融資雖然對經理有很強的激勵作用,促使經理努力工作,減少道德風險,但是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沒有債券融資,債權的激勵與約束作用無從發揮,這使得成本很高。
2、從資本結構理論的不對稱信息觀點看:上市公司熱衷于大比例送股、配股、增發新股等籌資方式,不喜歡發行債券,這傳遞了這樣的信息,經理們對上市公司的前景并不看好,或者干脆就是短期行為。現實中也確實如此,很多上市公司通過大比例送股、配股、增發新股之后業績大幅滑坡。
3、從資本理論的控制權理論看:債權融資是保證股東權益的一種手段,債務不僅使股東具有法律上的權利,還強制管理者提供有關企業各方面的信息。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不發行企業債,表面看來股東掌握了控制權,但由于國有股占大部分,國有股東的虛設使得實際上是管理者掌握控制權,又由于缺乏債權的約束,使得成本很高。
綜上所述,我國上市公司融資結構不合理,亟待改善。
三、改善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建議
1、大力債券市場,提高上市公司債券的融資比例
我國企業債券發展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近年來,重視國債與股票發行,輕視了企業債的發行,對企業債券實行額度控制,債券發行規模受到嚴格限制。債券市場的落后已到企業的資本結構,政府要淡化或者逐步取消計劃規模管理,盡快推行企業債券發行核準制。同時,在企業債券利率方面應給予較大的靈活性,讓企業債券利率盡快市場化。
2、加快商業銀行的改革步伐,完善銀行的信用制度
銀行債務的軟約束關鍵在于銀行自身未解決治理結構,所有者缺位使銀行經理獲得了較強的內部控制權,而政策性貸款和商業性貸款的鑒別困難又進一步加大了經理人的道德風險。所以在保證國有控股的前提下,應對國有商業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造,分散國有股權以讓其他股東得以行使監督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所有者缺位的困境。另外銀行當務之急是要建立一套信用制度,指引貸款方向,根據企業的信用等級和市場導向決定是否放貸。
3、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加速證券市場的市場化改革
公司的治理結構是對公司控制權的合理配置,使公司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形成相互制衡的機制,以產生對經營者的有效激勵和約束。資本結構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這個機制的形成。故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必須解決這樣一些問題:企業未來的治理結構中,是商業銀行還是資本市場的各行為主體更適合充當企業主要的外部出資人?即融資結構是以間接融資為主還是以直接融資為主?應當建立一套怎樣的機制,才能使國有商業銀行或資本市場(通過市場各行為主體)有動力和壓力來有效選擇和監控企業經理人員的經營行為?資本市場的主體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應以投資基金、中介還是企業為主體?
篇4
關鍵詞:企業管理;溝通;家長制;企業文化
一、企業內部管理溝通存在的問題
我國企業正在不斷發展,但是仍舊存在一些問題。據相關數據表明,在我國企業發展過程中,最困難的現象就是企業內部管理溝通問題。而且由于不善于溝通還為企業帶來了很多錯誤,究其主要原因是在現代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和認識上的不足。
1、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一直存在家長制
我國在過去就一直沿襲著家長制的模式,這一點在當今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據調查資料顯示,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都希望在企業活動中受到上級領導的贊揚,哪怕是口頭表揚也能激發他們的斗志。在企業中出現很明顯的等級差異,雖然表面上看不到,但是一旦投入到實際工作中就變得顯而易見了。每一個員工要按照領導的相關規定來進行工作,從來不敢有半分逾越,因為他們自身的封建意識已經根深蒂固,長期以來他們總是在考慮這如何做才能升職加薪,最終依靠的就是自己的上司。雖然領導真的沒有這么考慮過,但是由于每一個人所處位置的不同,所以員工的這種思想已經無法打破。在工作中他們不敢和領導直接進行交流,所以使得領導對下級的溝通一直處于單向溝通的情況,最終出現有事不敢問、有話不敢說的情況,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
2、企業忽視管理溝通的意義
據調查研究表明,現在還有很多企業完全不把管理溝通當成一回事。他們忽視了溝通在整個企業中的重要作用,把一切重點都放在如何追求更大的發展目標上。由于企業的領導對于溝通管理不重視嚴重影響企業員工溝通的積極性,管理者在工作中從來不去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不要求員工去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企業的健康發展。因為員工是整個企業工作的一線人員,所以很多外在的問題,他們會很容易發現,但是由于企業內部忽視溝通行為,直接造成員工,對于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從不反應,消極應對,領導也形同虛設。這種不良的企業管理長此以往發展下去,最終就會影響企業的發展規劃。
3、企業層級復雜出現信息失真的情況
在企業溝通中主要涉及到三種,一是上下級溝通;二是評級之間的溝通;三是企業內部交叉溝通。企業的內部會根據自身建設需要建立很多執行部門,各部門之間相互協調制約工作,但是機構過于復雜而且層次也比較多,所以當面對問題時為了解決方便都會直接采取上下級溝通的方式。最終信息都會從最高層通過層層傳遞最終到達最底層,使得企業內部信息出現失真的情況。信息的傳遞效率不斷減緩,使得信息失去了使用的準確性以及執行性的功能,這就像是在大人手中完全正確的消息通過層層傳播最終到孩子的手里開始出現七零八落的情況一樣,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限制。
二、如何解決企業內部管理溝通存在的問題
1、保證企業文化的開放性
企業文化就像是人們常常談到的上下五千年一樣,是一種蘊含著企業中的傳統、規范、管理以及價值的綜合整體。企業內部加強管理和溝通交流,能夠更加促進企業文化的發展,二者相輔相成。為了保證企業內部有一個良好的溝通氛圍,企業首先要打造一個平等的企業文化,這樣才會使企業內部的溝通變得公正以及開放。企業的領導起著絕對的導向作用,會影響員工的意識和思維,所以作為領導,首先要重視企業內部的管理溝通,能夠謙虛接受來自外界的意見和建議,有一個真正開放的思想意識。在進行溝通時不要表現出自己的優越性,要對員工進行最為公正的評價。建立平等的人事制度,為員工之間的溝通真正建立一個展現的平臺。
2、創造良好的溝通環境
在企業內部一直存在著嚴重的等級差異,所以才會出現上下級溝通的情況。對于現展的企業來說,建立一個能夠雙向互動的內部溝通環境十分重要。這種環境的建立將直接給員工一個自由溝通的自然環境,有利于企業內部人員之間相互坦誠并信賴。這樣企業內部所有員工都可以各抒己見,不用為了更好地迎合上級而限制了自身的話語權,對于企業的發展百利而無一害。首先要創立一個良好的溝通機制,為了保證能夠及時收到意見,也避免了員工之間存在的尷尬問題,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私人聚會等形式來展開溝通渠道,這樣能夠真正讓員工從辦公室的束縛中走出來,還不會局限員工自身意識,最終實現溝通想要達到的目的。
3、向員工大力宣傳溝通意識
很多企業的員工只知道整日埋首于工作之中,嚴重缺乏溝通意識,所以對員工加強溝通意識的宣傳十分重要。首先企業要調動員工溝通的積極性,為員工制定相應目標,可以建立考核機制或是獎懲制度,這樣才能加強員工自身意識建設情況。每一個員工通過企業制定的目標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完成工作目標,使員工的待遇變得更加的合理,同時保證了員工與領導者之間的有效果溝通。可以為員工加強內部溝通活動,例如舉辦老鄉會、部門會以及各種興趣會,企業中的員工在活動中進行輕松的交流,同時也能增加相互之間的合作機會,這樣不但增強了員工的溝通意識,還保證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結語:
由上文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的很多企業中都存在著溝通不善的問題,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進度,所以當今企業要改善內部溝通管理的要求十分迫切。保證企業的開放為員工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讓他們真正能夠自抒己見,可以有效促進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曉丹.淺析企業管理溝通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2(07)
篇5
關鍵詞:給水排水工程 伸縮縫 結構設計標準
2002 年由建設部和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頒發了一系列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技術標準,在執行過程中審查施工圖發現,在若干問題上易出現偏差, 特此針對這些問題作出說明和建議。下文分幾個方面對問題進行闡釋。
一、關注給水排水工程結構特征及其應用標準
國家標準與協會標準的應用根據我國1989 年頒發施行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規定我國實施強制性和推薦性兩類標準。強制性標準主要是針對: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環保方面。推薦性標準的對象是純技術性的,相當于國外的學術團體標準。 制訂這些技術標準都經過科學論證和大量的工程實踐經驗的總結,可以極大地解脫設計人員的自我探索精力,很少有人會棄之不用而甘冒風險。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的設計要求,完全不同于民用建筑結構也不同于水工結構。據此,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需要有一系列針對性強的設計標準。自20世紀70 年代原國家建委和建設部開始組織制定這方面的設計標準和相應的施工驗收標準。需要強調的是對管道進行結構設計,不能只按產品標準隨意選用,需通過結構設計核算后,選定合適的產品。
總之,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應按本系列的標準執行,除在系列標準中說明引用其他標準外,一概避免混用民用建筑結構的設計標準。
二、 保證結構耐久性的措施
1. 材料:配制混凝土的水泥品種、水灰比的控制、 堿含量的限定、 強度等級、 抗滲和抗凍等級等要求。
2.構件截面設計:①按彈性體系,不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②對中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的構件,需按抗裂度核算,不允許裂縫出現;③對于受彎、大偏心受拉或壓的構件,要以控制裂縫寬度進行核算,避免構件內鋼筋在開裂部位加劇銹蝕,影響結構的耐久性。
3.構造措施:鋼筋凈保護層厚度的最小值規定;提高構件均勻碳化過程的時間;敞口水池頂端設置加強筋、超長池壁設置變形縫及縱向每側溫度筋的最小配筋率。
三、裂縫寬度計算式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裂縫寬度計算式,在2002年頒發的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系列標準中,仍引用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 84 中的公式。應用此項公式的計算結果以及對受彎、大偏拉、大偏壓的銜接計算,與民用建筑的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 2001中的計算公式得出的結果不相等同,后者通常要大些。所以,應該充分注意到裂縫寬度計算公式的重要性,而且鋼筋的配置量取決于裂寬的限值。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裂縫寬度計算是難度很大的,由于影響因素眾多,根據現有的試驗數據,不裂縫間距,裂縫寬度的離散性一般都很大,若要由此建立一個較精確的計算式是現實的。對此,英國BS8110標準中已給予充分的表敘,其用詞為Assessment(估計),區別于其他條文中的Calculation。據此,對裂縫寬度的計算公式,還應立足于與工程實踐的適應性。
四、關于閉水試驗工況
對于貯水構筑物的結構設計中,均需考慮閉水試驗工況。主要是針對地下式水池的閉水試驗工況,規范規定在強度核算基礎上還應進行限制裂縫寬度核算。爭議之處,并不在于是否需要核算裂縫寬度,而是在對應的計算式中,裂寬發展的時間效應系數取1 8是否合適。從試驗角度,裂縫寬度大部分在不長的時間內形成,在閉水試驗的幾天時間內,裂縫開展已大部分形成。盡管從理論上可以取小于1 8 的系數,但具體取值尚難以定量。目前只能取1 8 ,待積累經驗后,再作完善。
五、關于變形縫的設置與外加劑的應用
對盛水構筑物而言,體量大,在混凝土澆筑成型過程中, 由于水化熱的影響經常導致池體開裂,據此規范提出設置變形縫的要求。如英國BS 標準中列有詳盡的規定。在國內盛行混凝土的配制中,常以外加劑替代變形縫來補償混凝土的收縮。為此,《規范》提出了應用的條件,強調了工程實踐經驗。這里的涵義是多方面的。
不能簡單地認為摻入外加劑是靈丹妙藥,可以妥善解決池體開裂現象,工程實踐已反映了多起構筑物施加外加劑后仍然出現墻體開裂的狀況。對此,應該明確《規范》首先強調的是設置變形縫,通常只是在結構上處理比較困難時,才考慮摻加外加劑擴大以變形縫間距,且不得超過《規范》規定間距的兩倍。
變形縫處若施工不佳會滲漏水的說法,顯然是不合理的。首先,如果施工質量不佳,不論在任何部位都是不能允許的;其次是現行的變形縫構造并不是很復雜,不難保證施工質量。
六、矩形盛水構筑物的角隅應力應予重視
矩形盛水構筑物的墻體拐角處,不論墻體是豎向單向受力還是雙向受力,均將受到由于相鄰墻體約束引起的彎曲應力,以及相鄰墻體傳遞的邊緣反力。從近兩年施工情況來看,一般對相鄰墻體傳來的邊緣反力易遺漏。尤其是對于中隔墻,通常視為不受力,實際上其端部要承受與之相連兩側墻體上的邊緣反力,應以控制開裂核算。
七、結語
本人根據給水排水結構設計規范和已建工程較經驗,提出了一些有關意見和建議,以供同行參考。希望大家在施工過程中多注意積累實踐經驗,注意細節問題,并加以總結。其目的是使結構設計更加完善,提高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編制組.《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 》[S]
[2]胡德鹿.新規范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J].工程建設標準化,2005年第2期
[3]國家標準.給水排水工程構建物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S]
篇6
關鍵詞:砌體結構裂縫控制措施,建議
根據工程實踐和統計資料顯示,砌體結構常見裂縫分為三大類:一類是溫度裂縫、一類是干燥裂縫也稱干縮裂縫以及兩者共同作用產生的裂縫和其它裂縫。
1.裂縫產生的原因、部位、特征
1.1溫度裂縫產生的原因、部位及特征
溫度的變化會引起材料的熱脹冷縮,當約束條件下溫度變形引起的溫度應力足夠大時,會對墻體產生溫度裂縫,由于混凝土頂板的溫度比其下墻體溫度高得多,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又比砌體大得多,故混凝土頂板與墻體之間存在溫度變形差,變形差在砌體中產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剪應力在墻體內分布為兩端附近較大,中間漸小,頂層大,下部小使墻體產生裂縫。其常見部位是混凝土平屋面下兩端的墻體上,門窗洞口邊的正八字斜裂縫、頂層縱橫墻交接處的階梯形裂縫、混凝土屋面與墻體交接處或頂層圈梁與墻體間沿灰縫的水平裂縫、以及水平包角裂縫、屋頂女兒墻的不平裂縫。這些裂縫經過一個冬夏這后,會漸漸穩定不再繼續發展,但仍會隨著溫度變化而略有變化。
1.2干縮裂縫產生的原因、部位及特征
對于混凝土砌塊、灰砂磚、粉煤灰磚等砌體,隨著含水量的降低,材料會產生較大的干縮變形。例如混凝土小型砌塊是由碎石或卵石為粗骨料制做而成的,本身就具有混凝土的脆性,同時又存在著干縮的重要特性,在自然養護28天后,其干縮只能完成50%左右,干縮率為0.3—0.45mm/m,相當于25——40℃的溫度變形,可見干縮變形的影響很大。對于輕骨料砌塊來說干縮變形更大。免費論文。干縮變形的特征早期發展很快,以后漸漸減慢,幾年后才能完成。但干縮后的材料受潮后仍會發生膨脹,脫水后會再次發生干縮變形,只是較第一次干縮變形小,約為第一次的80%左右,但仍會產生干縮裂縫。免費論文。燒結粘土磚及其它材料的燒結制品,其干縮變形雖然很小且變形完成也比較快,但在潮濕環境下會產生較大的濕脹,而且這種濕脹是不可逆的變形,其產生的裂縫同樣屬于干縮裂縫。干縮變形引起的裂縫在建筑上分布較廣,數量較多。裂縫的程度也比較嚴重,如房屋內外縱墻中間對稱的倒八字裂縫,建筑底部一至二層窗臺過的斜裂縫或豎向裂縫,在屋頂圈梁下的水平裂縫和水平包角裂縫,各樓層的窗過梁兩端裂縫,窗臺兩角斜裂縫,大片墻面上的底部重,上部輕的豎向裂縫,不同材料結合處的裂縫等。
1.3溫度、干縮共同作用引起的裂縫及其它裂縫
無論是燒結類砌體還是非燒結類砌體,在建筑物上都存在著溫度、干縮共同作用下的裂縫。這兩種裂縫的組合因具體條件不同而呈現的裂縫也不同,其裂縫較單一因素裂縫更為嚴重。另外,設計上的疏忽,材料質量不合格,施工質量差,操作的過于簡單,砌體強度不足等因素而產生的裂縫也是裂縫的重要因素。對于新型墻體材料沒有針對性的構造措施,砌體表面雜物清理不徹底,材料堆放沒有相應的技術措施,工人技術水平差,都會造成墻體水平裂縫。
2砌體裂縫的控制
2.1設計方面控制
提高設計者的設計理論水平,實踐、實驗能力。根據裂縫的性質及影響因素有針對性的做出預防和控制裂縫的措施,在重視強度的同時增加抗裂構造措施,將多發裂縫區域抗裂措施加以說明,并明確交底,細化設計說明 ,提供相應的抗裂節點詳圖,盡可能的將可避免的裂縫消滅在設計當中。
2.2施工方面控制
施工前技術人員應仔細閱讀圖紙,做好施工前交底,砌筑工人持證上崗,加強學習,提高砌筑工人技術水平。所用材料必須提供進場合格證、準用證及復試報告。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施工配制砂槳。原材料必須符合要求。施工配合比必須計量準確,拌制砂槳的和易性良好,稠度控制在50—70mm。建立工序交接檢查,質量專檢,報檢制度,杜絕野蠻施工,偷工減料現象,確保砌體質量。
3控制砌體裂縫的具體措施建議
3.1在控制裂縫觀念上引入“防”、“放”、“抗”相結合的思想觀念,使設計者在重視強度的同時, 同樣重視抗裂構造措施,將先進的切實可行的構造作法編入《砌體規范》。
3.2控制混凝土屋面的溫度變化與砌體干縮變形引起的墻體裂縫,應在屋面放置保溫隔熱層,在屋面設置排氣道,將潮汽有效排出,找平層上設置控制縫,其間距不應大于6m,在挑檐板長度方向設置不大于10m的分隔縫,縫寬不小于20mm,用彈性油膏嵌縫,除溫度伸縮縫外,宜在墻體適當部位設設置控制縫,其間距不宜大于30m。
3.3控制主要由墻體材料的干縮引起的裂縫應在砌體上設置豎向控制縫
控制縫位置宜設在建筑物的一、二層和頂層;按墻體的高度、厚度有變化處;門窗口的一側或兩側;距相交墻轉角墻允許接縫距離的一半處。控制縫應作成隱式,與墻體灰縫一致,其寬度不大于12mm,內嵌彈性密封材料,控制縫間距不應大于8m或墻高的三倍; (無洞墻體)不應大于6m, (有洞墻體)不應大于4.5m
3.4在樓蓋和屋蓋處、墻體的頂部、窗臺的下部設置直徑不小于2ψ16,間距不大于2400mm也不小800mm的配筋帶。在墻洞口上、下第一道和第二道灰縫;樓蓋標高以上;屋蓋標高以一的第二或第三道灰縫設置縱筋,直徑不小于25,橫筋間距不大于200mm的鋼筋焊接網片,間距不大于600mm,伸入洞口每側長度不小于600mm的灰縫鋼筋。免費論文。配筋帶及灰縫鋼筋應通長設置,錨固在相交墻或轉角墻內,其錨固長度不小于400mm,保護層上下不小于3mm,外側不小于15mm,并應進行防腐處理。
參考文獻:
1 肖亞明,砌體結構裂縫與控制問題研究綜述,第三屆全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1994
2 范振方,砌體結構的局部配筋對裂縫控制和伸縮縫間距影響的討論,《工程建議標準化》,1996
3 配置灰縫鋼筋砌體的裂縫控制,第10屆國際砌體會議論文集,1994
4 《砌體設計規范》
5 《砌體結構施工技術操作規程》DB211900.4—2005J10514-—2005
篇7
關鍵詞:裂縫,磚混結構,加固,鑒定
一、工程概況
該工程主體為7層磚混結構,下部有半地下室,建筑面積為9000㎡ ,全長87.87m,中間
有一道70mm寬沉降縫。主體北側有3層網點,網點與主體之間設70mm寬沉降縫。本工程外墻為370mm厚墻到頂,北面儲藏室及廚房±0.OOm以上為240mm墻,內橫墻2.80m以下厚370mm,2.80m以上厚240mm:內縱墻衛生間±0.00以上厚240mm;樓梯間縱墻2.80m以下厚370mm,以上厚240mm,儲藏室入戶墻厚120mm,戶間墻厚60mm。所有墻均采用MU1O紅磚,砂漿設計強度等級一至三層為M7.5,四至七層為M5,為混合砂漿。外墻與內墻交接處及墻轉角處設有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各層均有鋼筋混凝土圈梁,屋面南端及東西兩側有現澆鋼筋混凝土雨篷,其梁與外墻圈梁及過梁整體澆在一起,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后改造為女兒墻。樓板和屋面均為預應力空心板。屋面保溫層原設計采用1:10水泥珍珠巖,保溫層平均厚lOOmm(后施工中屋面保溫改為干鋪爐渣)。基礎形式為毛石條形基礎,基礎底面標高為一3.8m,其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K=280MPa。本工程_丁1998年4月開工興建,當年12月竣工并交付使用。據住戶反應,使用半年后,頂層墻體開始出現裂縫,且日趨嚴重,裂縫嚴重的房間,冬夏均有呼響聲,其后,一些過梁也發現有裂縫出現。
二、工程現狀調查及檢測
1.宏觀勘察
經現場勘察,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1)兩端開間頂層南外縱墻窗口上、下對角裂縫,最大縫寬為1.Omm;
(2)頂層內橫墑靠近外縱墑上產生斜裂縫,沿磚砌體灰縫開裂,最大縫寬為1.Omm;
(3)頂層圈梁豎向裂縫,最人縫寬為0.5mm;
(4)頂層南外縱墻圈梁、過梁、雨蓬梁豎向裂縫及混凝土表面粗糙,并有孔洞現象,最大縫
寬為0.5mm;
(5)頂層內縱墻窗口上斜裂縫,最大縫寬為0.8mm;
另外,兩端開間六層北外縱墻及內縱墻也發現窗口上、下對角斜裂縫,裂縫程度較輕,其余
層未發現此種裂縫。其余層(包括地卜室)過梁上裂縫普遍存在,位置不確定,跨中、支座、跨中與支座之間都有存在,裂縫上寬下窄,最寬可達O.5mm。屋面板板底接縫處也發現多處縱向水平裂縫,裂縫沿預制板之間的接縫處開裂,最大縫寬為1.Omm。
2、混凝土構件強度檢測
依據《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23—2001),對整幢樓混凝十構件抽取20個作回彈法檢測。檢測結果為:混凝土強度為15.0~20.OMPa,均未達C20強度要求。
3、砂漿強度檢測
依據《貫入法檢測砂漿抗壓強度技術規程》(Q/JY一11—1998),對該工程各層砂漿進行抽樣
檢測。檢測結果為:一至三層砂漿強度可達M5,四至七層砂漿強度可達M2.5。
4、屋面保溫層檢測
對屋面保溫層鑿開6處進行檢測,結果表明爐渣厚度可滿足要求,但爐渣潮濕含有一定水份。
三、分析意見
l、墻體裂縫
調查表明,墻體裂縫主要發生于頂層的橫墻南端及南外縱墻上。裂縫具有頂層重、下層輕,兩端重、中間輕,向陽重、背陰輕的特點。從裂縫的部位、形態特點分析,該裂縫屬溫度應力
型裂縫,非基礎不均勻沉降所致。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三點:
(1)頂層的雨蓬梁、圈梁、過梁整澆一起,使混凝土構件截面積加大,頂層的現澆混凝土構件及屋面板在夏季的熱脹變形(線膨脹系數a=1 ×10-5),比墻體的熱脹變形(線膨脹系數a=1×10-6)大1倍以上,夏季頂層室內外溫差較人,產生較大的溫度應力,使墻體開裂。論文大全。
(2)屋面保溫層做法不滿足規范要求。論文大全。該樓采用爐渣做保溫層,由于潮濕,其隔熱性能降低,致使溫度變化對頂層結構產生較大的溫度變形和溫度應力。
(3)砌體砂漿強度(尤其是頂層)偏低,砌體的抗剪強度低于屋面作用到墻上的溫度應力而產生的主拉應力,使墻體開裂。
2、屋面板底的縱向裂縫
這種裂縫主要是由于溫度變化收縮及剛度差異所致。論文大全。
四、鑒定意見 .
(1)本工程主體結構設計資料齊全,結構與抗震設計符合現行技術規范要求,施工檔案齊全。現場勘察未發現嚴重結構性破壞,頂層墻體裂縫屬溫度應力裂縫,不影響結構的主體安全,但從結構的耐久性及整體性考慮,必須對開裂墻體進行夾板墻加固處理。
(2)屋面保溫層應按現行規范要求重新改做,以加強保溫,防止裂縫繼續開展。
(3)雨篷梁、過梁及罔梁均屬非主要承重構件,裂縫不會造成主體結構性破壞,但從結構的耐久性及完整性考慮,應對裂縫寬度人于O.3mm的構件進行封閉處理。
(4)對板底縫應進行填實抹平處理。
(5)本程經加處理后,可止常使用。
綜上所述,溫度應力裂縫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設計經驗不足及施工質量差造成的。為消除溫度應力裂縫,應從設計及施工兩方面著手:在設計上應注意縮小頂層現澆混凝土構件截面積,縮小現澆混凝土構件的熱脹變形;施工中應保證保溫層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砌體砂漿強度應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
[參考文獻]
[1]《貫入法檢測砂漿抗壓強度技術規程》(Q/JY一11—1998)
[2]《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23—2001)
篇8
【關鍵詞】高層住宅 外墻防水 防滲漏 施工措施 工程質量 建筑工程 防水
中圖分類號:TU9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近幾年來,我國的建筑工程得到快速發展,各地開展舊城改造工程,以及實施東擴南移的戰略,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基礎要求之上,促使了高層建筑工程越來越多。隨著高度的增加,建筑的外觀開始出現美觀化和復雜化,相應的對施工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現代高層住宅施工中,外墻的防水防滲漏一直是建筑質量詬病,嚴重威脅著建筑工程質量,同時也對建筑后期的維護造成了困難。
二. 外墻滲漏原因分析。
高層住宅外墻產生滲漏的常見部位有:(1)陽臺、雨蓬、空調機擱板倒坡滲漏;(2)窗洞口細部構造部位滲水;(3)塑鋼窗(或鋁合金)門窗的滲漏;(4)外腳手架的連墻點,懸挑腳手架的槽鋼預留洞處滲漏(包括卸料平臺及其鋼絲吊繩與外墻連接處);(5)剪力墻面對穿螺栓孔處滲漏;(6)結構與填充墻結合部處滲漏;(7)外墻外保溫墻面高低不平、裂縫、保溫層脫落均會從其縫隙處滲漏;(8)落水管卡具根部滲漏;(9)施工電梯施工洞口處滲漏。
高層住宅的剪力墻或框剪結構外墻滲漏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填充墻磚砌體與鋼筋混凝士框架梁柱之間的裂縫滲水產生滲漏的原因:
(1)材料方面。填充墻的磚砌體和鋼筋混凝士的溫度線膨脹系數不同,鋼筋混凝士的溫度線膨脹系數是磚砌體的2倍,在相同的溫度下,兩種材料產生不同的變形而在兩種材料的連接處產生裂縫,雨水在風壓的作用下,沿裂縫滲入室內。
(2)施工方面。剪力墻或柱和填充墻間的拉結筋遺漏。另外,填充墻砌筑時,砌體不易與框架梁柱鑲嵌密實,尤其是在填充墻與梁底的鑲接部位,既無連接鋼筋,又不易填嵌密實,是裂縫滲水的多發部位。
2.填充墻砌體沿磚縫空隙滲水。
很多地區外墻普遍采用多孔磚砌筑,在砌筑時,豎向頭縫砂漿往往不密實;水平灰縫刮漿時,容易流入到磚孔內;砌體墻沒按施工規定將磚預先充分濕潤,干磚很快吸收了砂漿中的水分,使砂漿干縮開裂。其中最主要的是豎縫不密實。
3.外墻穿墻套管預留孔滲水外墻施工時留下的模板穿墻螺栓孔、懸挑腳手架預留槽鋼洞及腳手架連墻點等預留洞孔,封堵不密實,產生縫隙。
4.外墻窗框四周滲水噴淋試驗檢查滲水部位的試驗結果顯示,外墻雨水多是從窗框與外墻粉刷層間的裂縫滲入室內的,并集中在窗楣、窗臺和窗框邊與外墻粉刷層間的裂縫處。主要原因有:窗楣沒有設置滴水槽或鷹嘴;窗臺處未按施工規范要求留夠相應的泛水坡度和窗框四周粉刷咬窗框等;窗邊發泡劑未漲實、硅膠不密實,窗框安裝時不牢固,在長期的風壓作用下產生裂縫;組合窗中拼管連接不規范。鋁合金窗與墻體連結不牢, 密封性差,其主要原因為:
⑴施工順序不當。外墻刮糙后,即安裝窗框,造成窗框與墻體間的砂漿不易填實抹平。另外在固定窗框的調整墊塊殘留于窗框下,或拆除后二次填充的抹灰質量無法保證。
⑵墻體洞口尺寸或位置不符合設計要求,窗框與墻體間的間隙未能認真處理,間隙太小,無法填充材料。間隙太大,填充不實,造成質量隱患。
⑶窗框材料與墻體材料熱膨脹的系數不同,窗框與墻體連接處易產生細小裂縫;窗安裝后,沒有在窗框外側與墻體的連接部位進行密封或密封失效。
三.高層住宅外墻防水防滲漏施工措施。
1. 主體施工階段的重點控制措施。
施工中要保證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標號,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混凝土配合比及坍落度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保證混凝土本身結構振搗密實,避免出現冷縫。對主體結構外墻的養護,均按規范要求做好保濕或保溫養護,且要保證養護時間符合現行規范要求,確保混凝土表面無裂縫。不在豎向結構(比如欄板等)上留置施工縫,豎向結構施工前,必須將底部殘渣清掃干凈,做好施工縫處接縫處理。在外墻混凝土結構上預留的孔洞,要求按施工組織設計留置,且要求外低內高,高差盡量大于10mm。外墻砌體施工分二次完成,砌筑至梁或底板時,砌體充分沉降后用斜磚楔緊,斜磚上下兩端砂漿應飽滿、密實。砌體與框架柱連接處預留20mm,砌體施工完成充分沉降后,且發泡劑充填密實。磚砌體要求雙面勾縫,水平控制在8~12mm,豎縫控制在15mm左右,不形成盲縫,隔斷滲水通道。各層構造柱位置的磚砌體留馬牙槎,馬牙槎嚴格按照現行規范要求施工,先退后進,保證磚砌體與混凝土的咬合力。在澆注構造柱混凝土時,采用對拉螺栓加固,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
2.窗洞口部位防水施工措施。
窗洞口細部構造部位滲水,主要從施工工序、工藝控制來實現。整個施工工序不得顛倒,窗洞口細部構造施工時,抹灰前充分濕潤基層,并涂刷素漿結合層,并應嚴格控制水泥砂漿的水灰比,做到薄厚均勻一致,加強抹灰面的保濕養護,防止水泥砂漿收水開裂。窗臺外口應低于內口20mm做成順水坡,流水坡度為10%以上;窗楣設置滴水槽或做成鷹嘴,滴水槽的深度和寬度均不應小于10mm,滴水槽和流水坡可以及時將外墻集聚的雨水分散引導掉。對于毛洞口安裝窗子時,應對窗框四圍企口嵌灰飽滿密實,特別是下框企口嵌灰更應飽滿密實,不得有裂縫;凈洞口安裝時,窗框安裝時要首先檢查其平整度和垂直度,窗框與墻體的預埋件的連接固定必須牢固。窗框與墻面交接處應清理干凈,用柔性材料(礦棉條或玻璃棉氈條)分層填塞或打發泡劑,縫隙外表留5~8mm深的槽口,填嵌水密性密封材料如防水油膏。
3.砌體及面磚處理措施。
(1)砌體縫隙處理.
由于墻體材料的不同,填充墻與結構墻間會產生收縮裂縫,砌塊間和砌塊自身也存在縫隙,這就是出現滲漏的途徑,因此在外墻抹灰前先做勾縫處理。將砌塊間砂漿不飽滿的縫隙填補密實;隨后在磚墻外抹1層6mm厚的水泥砂漿,然后滿掛鋼絲網,鋼絲網與混凝土墻體搭接20cm,最后在鋼絲網外再用水泥砂漿抹平壓光。
(2)面磚灰縫處理。
面磚鑲貼和勾縫材料通常粘結劑和勾縫劑,但在面磚上墻粘結劑易擠入磚縫內,并且很快初凝,難以清理,與勾縫時的勾縫劑不能緊密結合,灰縫的勾縫劑易空鼓和開裂,使雨水乘虛而入。所以,在飾面磚施工完畢,認真清理面磚縫內的殘余砂漿,噴水濕潤后,用勾縫劑勾縫。勾縫使用適當的工具勾縫入1mm。勾縫砂漿要嵌填密實,接縫處要平整,不留孔隙。
4.其他相關措施。
(1)外墻防水不僅僅是施工問題,而且是—項與設計、施工、監理都有關聯的系統工程。然而設計單位很少給出外墻防水構造點圖,目前我國也尚無外墻防水的技術規范。因此,在各方面都要關心和支持防滲漏問題,才能更有效地解決滲漏這一質量通病。
(2)外墻防水涉及到結構以至裝飾安裝全過程。結構是前提,安裝是關鍵。在結構施工時,就應考慮如何防水,做好結構性的防水措施。
(3)外墻鋁合金施工要選用專業隊伍,施工分包隊伍不應該直接分包,應納入總包單位的管轄范圍,使總包方有權、有責、有利,便于統一管理,保證施工質量。
四.結束語。
外墻防水防滲漏施工是保證高層住宅建筑工程質量重要的部分,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質量督導,做好人員管理,通過技術深入,提高住宅防水能力,進而提升工程施工品質,保障建筑安全。
參考文獻:
[1]袁亞兵 高層住宅外墻防水防滲漏施工措施 [期刊論文] 《技術與市場》 -2012年12期
[2]李文祥 高層住宅外墻防滲漏施工技術之己見 [期刊論文] 《中國科技博覽》 -2011年20期
篇9
關鍵詞:建筑物,磚混住宅結構,裂縫處理
1.國內建筑結構加固技術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近年來出現的一些新加固技術,如粘貼纖維復合材料加固法、鋼絲網水泥砂漿加固法、纖維材料的嵌入式加固法等,這些技術從一開始引進和出現在國內,就以它們優異的性能、特點和加固效果得到了工程界的關注和青睞。廣大科研技術人員在新加固技術方面開展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國家也頒布了一些新加固技術規范,在工程實踐中正逐步推廣。預計不久的將來,隨著新加固技術的逐步成熟,一定會在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1.1 碳纖維加固技術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我國在利用碳纖維加固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發展卻很迅猛。1997年國家工業建筑診斷與改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率先開始了“碳纖維材料加固修補混凝土結構”的試驗研究開發與應用,并被定為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隨后通過采用進口的碳纖維材料在北京、上海、遼寧、江蘇等省市進行了一些實際工程結構的補強加固,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2纖維復合材料嵌入式加固技術
纖維復合材料嵌人式加固技術是將加固材料放人結構表面預先開好的槽中,并向槽中注人粘結材料使之形成整體。目前國外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研究和應用,國內在國家工業建筑診斷與改造技術研究中心開展了這項技術的試驗研究,但尚未應用于工程實踐。
2.磚混結構裂縫種類及其產生的原因
2.1干縮裂縫:多發生在墻面抹灰層內,一般沿墻面長度方向每隔一段距離形成一條裂縫,這種裂縫開始隨時問而發展,以后逐漸穩定。另一種干縮裂縫則呈不規則的龜裂或呈放射狀裂縫,此類裂縫寬度較小。產生的原因有:①抹灰用砂過細或含泥量較大;②水泥安定性不好;③砂漿過稀,抹灰不實;④抹灰層失水過快,養護不好等造成抹灰層收縮較大而形成裂縫。
2.2磚墻溫度裂縫:一般有如下規律:① 頂層重,下層輕;兩端重,中間輕;向陽重,背陽輕;且這類裂縫與溫度變化有關。②磚墻溫度裂縫隨部位不同而呈不同的形狀。產生的原因有:① 屋面保溫層,隔熱保溫性能差;② 磚墻砂漿標號較低,砌筑質量較差;③結構構造上處理不當,如采用半圈梁 。
2.3地基下沉裂縫:一般共同規律是:下層多,上層少;縱墻多,橫墻少;外墻多,內墻少;斜向多,豎向少。產生的原因有:①地基不均勻下沉;②房屋過長未留縫,沉降不一;③平面復雜,轉角較多;④ 高低層相差較大,未留沉降縫;⑤荷載與分布不均勻;⑥ 使用不當,地基浸水或地下水位上升(多發生于濕陷性黃土地區);⑦ 地基施工質量。
3.砌體裂縫的類型和防治方法
砌體結構裂縫的類型有斜裂縫、水平裂縫和豎向裂縫三種。斜裂縫有的發生在有現澆混凝土挑檐的平屋頂房屋和無保溫屋蓋的房屋頂層縱墻面的兩端,一般長度在1開間~2開間范圍內,外縱墻兩端有窗時,裂縫沿窗口對角方向裂開。有的發生在底層至二層外縱墻的兩端,斜裂縫通過窗口的兩個對角向沉降量較大的方向傾斜,裂縫下大上小。水平裂縫有的發生在平屋頂屋檐下或頂層圈梁下2皮~3皮磚的灰縫位置,一般沿外墻頂部連續分布,兩端較中間嚴重。有的發生在底層至二層窗間墻的上下對角處,成對出現,沉降量大的一邊裂縫在下,沉降量小的一邊裂縫在上。豎向裂縫發生在縱墻中央的頂部和底層窗臺處,裂縫上寬下窄。
根據裂縫產生的原因,要消除砌體裂縫。必須從根源上進行防治,盡可能在夏季或溫暖季節,澆灌屋頂挑檐及圈梁混凝土,一般不要冬季施工。挑檐上最好做保溫層,并達到規定的厚度:這樣就能減小鋼筋與混凝士和砌體之間的溫差,避免頂部出現裂縫。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設置沉降縫、伸縮縫,提高結構剛度和施工質量,都能減少裂縫的發生。當然,處理好地基是防止墻體底部出現裂縫最有效的方法。
4.常用建筑補強加固方法
4.1 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是采用與原有構件同類的材料,通過增大截面的面積,提高構件的承載能力和剛度,達到對原構件進行加固的目的。
4.2 外包鋼加固法
外包鋼加固法是把型鋼或鋼板等材料包在被加固(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外側,通過外包鋼與原有構件的共同作用,提高構件的承載能力和剛度,達到加固的目的。
4.3 外加預應力加固法
外加預應力加固法是采用外設預應力拉桿或撐桿對結構構件或整體進行加固的方法。它通過改變原結構的內力分布、降低結構原有應力水平來間接提高結構的承載能力。
4.4 改變受力體系加固法
粘鋼加固法方法是以減小結構的計算跨度和變形,間接提高承載能力的一種加固方法。為了減小構件的計算跨度,常采用增設支點(包括柱支座和彈性支座)和采用托梁技術,從而改變結構的受力體系,使承載能力得以提高。
4.5 粘鋼加固法
粘鋼加固法是將鋼板用結構膠粘貼在混凝土構件的外部,以提高結構承載能力的一種方法。論文參考。這相當于構件的體外配筋。該項技術目前已趨于成熟。
4.6粘貼纖維復合材料法
粘貼纖維復合材料加固方法與貼鋼加固法相似,只是加固用的材料是纖維復合材料,如玻璃纖維(GFRP)、碳纖維(CFRP)、芳綸纖維(AFRP)等。
5.結論
裂縫對結構有較大的危害。論文參考。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1)冰凍的影響。混凝土有了裂縫,水可滲入,當氣溫降到2℃以下時,水分就會結成冰,結成冰的水分膨脹,會導致沿裂縫邊緣散裂。凍融循環每重復一次,這種散裂現象就會發生一次,這樣裂縫符逐漸加寬:2)鋼筋銹蝕 由于空氣中二氧化碳長期作用使混凝土中性作用物質的堿度降低,喪失保護作用。當碳化到達鋼筋表面時,若鋼筋上有水溶液、氧和電位差,就會發生電化學腐蝕,使受力鋼筋截面積不斷削弱。另外,銹蝕的產物大約是鋼筋被侵蝕體積的2倍~3倍,這種膨脹效應足以使外圍混凝土產生相當大的拉應力,致使混凝土裂縫繼續擴張。論文參考。影響鋼筋和混凝土的粘結力 3)破壞結構整體性,降低結構剛度、結構承載力、耐久性,發生滲漏 4)加快混凝土碳化脫落,降低抗疲勞能力:5)影響美觀效果。所以一旦建筑物出現裂縫就必須對其進行處理。建筑結構加固方法的不斷進步都有利于建筑工程質量的提高,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勇. 粘鋼加固工程實例分析[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9, (16) :57
[2] 黃銳聰. 混凝土結構補強施工技術探討[J]. 科技資訊, 2009, (27) :61
[3] 李洪翠. 橋梁粘鋼加固的質量控制[J]. 科技信息, 2009, (22) :647-648
[4] 和燕, 崔秀琴, 李麗. 鋼筋混凝土梁粘鋼加固的應用實例[J]. 四川建筑科學研究, 2009, (04) :110-111
篇10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墻改、住房商品化的進展,人們對居住環境和建筑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對建筑物墻體裂縫的控制的要求更為嚴格。由于建筑物的質量低劣,如墻體裂縫、滲漏等涉及的糾紛或官司也越來越多,建筑物的裂縫已成為住戶評判建筑物安全的一個非常直觀、敏感和首要的質量標準。因此加強砌體結構,特別是新材料砌體結構的抗裂措施,已成為工程量、國家行政主管部門,以及房屋開發商共同關注的課題。
砌體屬于脆性材料,裂縫的存在降低了墻體的質量,如整體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時墻體裂縫給居住著在感官上和心理上造成了不良影響。
一、產生裂縫的原因
引起砌體結構墻體裂縫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溫度、干縮,也有設計上的疏忽、施工質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經驗等。根據工程實踐和統計資料這類裂縫幾乎占全部可遇裂縫的80%以上。而最為常見的裂縫有兩大類,一是溫度裂縫,二是干燥收縮裂縫,簡稱干縮裂縫,以及由溫度和干縮共同產生的裂縫。
1.溫度裂縫溫度的變化會引起材料的熱脹、冷縮,當約束條件下溫度變形引起的溫度應力足夠大時,墻體就會產生溫度裂縫。最常見的裂縫是在砼平屋蓋房屋頂層兩端的墻體上,如在門窗洞邊的八字型裂縫,平屋頂下或屋頂圈梁下沿磚(塊)灰縫的水平裂縫,以及水平包角裂縫(包括女兒墻)和垂直裂縫。
1.1八字型裂縫:當外界溫度上升時,外縱墻本身沿長度方向將有所伸長,但屋蓋部分的伸長量比墻體的伸長量大的多,從而導致墻體產生裂縫。
1.2水平裂縫和包角裂縫:平屋頂的房屋,有時在屋面板部或頂層圈梁附近出現沿外墻的縱向水平裂縫和包角裂縫。這是由于屋面伸長或縮短引起的向外或向內的推力產生的。
1.3女兒墻裂縫:由于屋面板和水泥砂漿面層發生過大溫度變形,使女兒墻跟部受到向外或向內的水平作用力而引起的女兒墻根部與平屋面交接處砌體外凸或女兒墻外傾所產生的。
1.4垂直裂縫:當房屋的樓(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時,由于收縮和降溫引起的樓(屋)面縮短受到了墻體的限制,使樓(屋)面構件處于受拉狀態。如果房屋過長,或設計時按采暖考慮而實際上未采暖,則可能在樓(屋)面上每隔一定距離發生貫通全寬的裂縫,在四個角發生八字型裂縫。當房屋有錯層時,錯層處地墻體容易產生局部的垂直裂縫。
2.干縮裂縫燒結粘土磚,包括其它材料的燒結制品,其干縮變形很小,且變形完成比較快。只要不使用新出窯的磚,一般不要考慮砌體本身的干縮變形引起的附加應力。但對這類砌體在潮濕情況下會產生較大的濕脹,而且這種濕脹是不可逆的變形。對于砌塊、灰砂磚、粉煤灰磚等砌體,隨著含水量的降低,材料會產生較大的干縮變形。。但是干縮后的材料受濕后仍會發生膨脹,脫水后材料會再次發生干縮變形,但其干縮率有所減小,約為第一次的80%左右。這類干縮變形引起的裂縫在建筑上分布廣、數量多、裂縫的程度也比較嚴重。
3.溫度、干縮及其它裂縫對于燒結類塊材的砌體最常見的為溫度裂縫,面對非燒結類塊體,如砌塊、灰砂磚、粉煤灰磚等砌體,也同時存在溫度和干縮共同作用下的裂縫,其在建筑物墻體上的分布一般可為這兩種裂縫的組合,或因具體條件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裂縫現象,而其裂縫的后果往往較單一因素更嚴重。另外設計上的疏忽、無針對性防裂措施、材料質量不合格、施工質量差、違反設計施工規程、砌體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以及缺乏經驗也是造成墻體裂縫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對砼砌塊、灰砂磚等新型墻體材料,沒有針對材料的特殊性,采用適合的砌筑砂漿、注芯材料和相應的構造措施,仍沿用粘土磚使用的砂漿和相應的抗裂措施,必然造成墻體出現較嚴重的裂縫。
二、砌體裂縫的控制措施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尋求控制砌體結構裂縫的實用方法,并根據裂縫的性質及影響因素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預防和控制裂縫的措施。從防止裂縫的概念上,形象地引出“防”、“放”、“抗”相結合的構想,這些構想、措施有的已運用到工程實踐中,一些措施也引入到《砌體規范》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總的來說,我國砌體結構裂縫仍較嚴重,糾其原因有以下幾種。
1.設計者重視強度設計而忽略抗裂構造措施?
長期以來住房公有制,人們對砌體結構的各種裂縫習以為常,設計者一般認為多層砌體房屋比較簡單,在強度方面作必要的計算后,針對構造措施,絕大部分引用國家標準或標準圖集,很少單獨提出有關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沒有對這些措施的可行性進行調查或總結。因為裂縫的危險僅為潛在的,尚無結構安問題,不涉及到責任問題。
2.防治溫度裂縫的措施(1)屋面設置保溫層,減小溫度變形;屋蓋施工盡量做好保溫層。
(2)屋面、挑檐可采取分塊預制,或留置伸縮縫,或在屋面與磚墻間設置滑動面,以減少屋面伸縮對墻體的影響。
(3)對房屋較長、平面形狀較復雜、構造和鋼度不同的房屋,可每隔一定的距離將屋蓋、樓蓋、墻體或其他有關構件斷開,形成若干較小的單元,每個單元因溫度變形和收縮產生的拉力大大減小,從而防止裂縫的出現。
(4)提高砂漿強度,保證砌筑質量,在易開裂處設置水平鋼筋承受拉力
3.砌體的干縮變形引起的墻體開裂,宜采取下列措施:
3.1在屋蓋的適當部位設置控制縫,控制縫的間距不大于30m;
3.2當采用現澆混凝土挑檐的長度大于12m時,宜設置分隔縫,分隔縫的寬度不應小于20mm,縫內用彈性油膏嵌縫;?
3.3建筑物溫度伸縮縫的間距除應滿足《砌體結構設計規范》BGJ3-88第5.3.2條的規定外,宜在建筑物墻體的適當部位設置控制縫,控制縫的間距不宜大于30m。
4.防止主要由墻體材料
的干縮引起的裂縫可采用下列措施之一:
4.1在墻的高度、厚度、不大于離相交墻或轉角墻允許接縫距離之半突然變化處及門、窗洞口的一側或兩側設置豎向控制縫;
4.2豎向控制縫,對3層以下的房屋,應沿房屋墻體的全高設置;對大于3層的房屋,可僅在建筑物1-2層和頂層墻體的上述位置設置;
4.3控制縫在樓、屋蓋處可不貫通,但在該部位宜作成假縫,以控制可預料的裂縫;
4.4控制縫作成隱式,與墻體的灰縫相一致,控制縫的寬度不大于12mm,控制縫內應用彈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脂或硅樹脂等填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