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手術范文
時間:2023-04-09 15:44: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鼻竇炎手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具體費用很難確定的,這個應該根據醫院的等級和所處的城市而言,費用有所不同.先去有能夠治療資質的醫院咨詢一下.
治療鼻竇炎有幾種方法,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術治療。但是鼻竇炎如果比較嚴重最快捷的方式還是鼻竇開放手術,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手術費用在1000元—3000元左右。
鼻竇炎的話,首先還是需要使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才好的,要是長時間不愈合的話再考慮手術治療看,但是至于費用的話是需要咨詢當地醫院看,因為每個地方的收費標準不一樣、只要是到正規的醫院去治療即可。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關鍵詞] 鼻內鏡;慢性鼻竇炎;療效
[中圖分類號]R765.4+1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09)06(b)-138-01
2008年2月~2009年2月,筆者采用鼻內鏡手術治療50例慢性鼻竇炎患者,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08年2月~2009年2月,在本院就診的慢性鼻竇炎患者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齡(35.4±4.2) 歲。臨床分型和分期:Ⅰ型共22例,其中,Ⅰ型1期7例,Ⅰ型2期12例,Ⅰ型3期3例;Ⅱ型共21例,其中,Ⅱ型1期4例,Ⅱ型2期13例,Ⅱ型3期4例;Ⅲ型7例。
1.2 方法
常規行鼻竇冠狀位和軸位CT掃描檢查,無禁忌證者術前1周即開始服用強的松(30 mg,1次/d,晨起頓服),并口服廣譜抗生素1周。如有高血壓病或糖尿病,術前請相關科室會診,予以控制,使血壓降至正常[140/90 mm Hg(1 mm Hg =0.133 kPa)以下],血糖≤10 mmol/L后再手術。患者均使用采用局部麻醉,按照Messerklinger術式,先吸切鼻腔息肉組織,再逐步切除鉤突,打開篩泡,開放病變鼻竇的竇口,清理竇口及竇腔中病變組織,同時矯正解剖變異,如鼻中隔偏曲影響鼻竇鼻腔通氣引流,首先行矯正;如中鼻甲肥大、息肉樣變或泡狀中鼻甲行中鼻甲成形;下鼻甲肥大予部分切除。術畢用膨脹海綿或凡士林紗條填塞鼻腔,術后靜脈給予抗生素5 ~7 d,口服潑尼松30 mg/d,7 ~10 d,并口服黏液促排劑等。24~48 h后抽出紗條,若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矯正術者3 d后抽出,抽取紗條后每日清潔鼻腔、去除干痂及清除分泌物。術后7 d鼻內鏡下換藥,出院后予以抗生素、鼻腔類固醇激素、黏液促排劑及鼻腔沖洗等治療,以后開始隔周換藥,根據每次換藥情況間隔1~4周,直至術腔上皮化。治療后觀察療效,術后隨訪時間為6~10個月,無退出受試者。
1.3效果評價
治愈:癥狀消失,鼻內鏡檢查術腔黏膜上皮化,竇口開放良好,無膿性分泌物;好轉:癥狀明顯改善,鼻內鏡檢查見竇腔黏膜部分區域水腫,肥厚或肉芽腫組織形成,有少量膿性分泌物;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鼻內鏡檢查見竇腔粘連,息肉形成,竇口開放不良或閉鎖,有膿性分泌物。
2 結果
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患者50例中治愈40例,治愈率為80.00%。術后出現眶周瘀斑2例,全部二期手術治療痊愈,無其他嚴重并發癥。Ⅰ~Ⅲ型的療效呈下降趨勢:Ⅰ型治愈20例,好轉2例;Ⅱ型治愈17例,好轉4例,無效1例;Ⅲ型治愈3例,好轉1例,無效3例。
3討論
慢性鼻竇炎臨床常見[1-2],以鼻塞、流膿、流鼻涕、嗅覺不靈、頭昏、頭痛、嗅覺減退為主要表現,與變態反應體質、鼻竇引流受阻、人體抵抗力弱或病菌毒力強都有密切關系,故致病因素復雜,藥物保守治療以及傳統手術療效也常常不佳,疾病遷延不愈,嚴重影響患者的生理健康,因此其治療方式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筆者在臨床中采用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患者50例,結果治愈40例,治愈率達到80.00%;而且術后除出現眶周瘀斑2例,無其他嚴重并發癥。提示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效果較好,而且也比較安全,可建議臨床進一步推廣。推測原因[3-4]可能是鼻內鏡手術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其目標是為黏膜炎癥的良性轉歸創造符合生理需求的局部環境,以結構重建、消除病變、改善通氣、通暢引流、黏膜保留為基本原則,故能有效緩解鼻阻、頭痛、鼻膿涕、嗅覺障礙等這些慢性鼻竇炎癥狀;而且筆者強調規范化綜合治療和術后局部常換藥,同時也建立了完善的手術后隨訪制度。鼻內窺鏡鼻竇手術后局部換藥可及時清除術后的鼻腔、鼻竇的滲出,可減少患者鼻腔粘連,而術后隨訪制度對提高患者治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6]。
筆者在臨床中還發現Ⅰ~Ⅲ型的療效呈下降趨勢,提示慢性鼻竇炎病變廣泛和復發性病變的手術療效差于單發性、病變局限和初次手術者。推測原因可能是與后者病程較長、致病因素復雜、病變范圍大、病灶黏膜不可逆改變較多、瘢痕組織增生、手術解剖標志缺失以及變態反應因素等有關。因此,鼻竇炎手術應采取積極的、規范的早期干預,方能達到最佳療效,應避免由于病程時間長、致病因素增加帶來的各種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樓正才,朱巧英,金忠平. 額鏡照明下經鼻內鏡鼻竇手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療效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08,(14):1244-1246.
[2]葉文淑,蘭莉萍,俞曉松,等.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的圍術期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2008,(7):671-672.
[3]王晶,張雅巍.鼻內鏡手術改善慢性鼻竇炎嗅覺障礙19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69.
[4]路慶旺,申慧玲. 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71例療效觀察[J]. 蚌埠醫學院學報,2007,(1):67-68.
[5]張鳳秀.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的護理體會[J].臨沂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04,(4):289.
篇3
關鍵詞鼻內窺鏡鼻竇手術鼻竇炎
內窺鏡下鼻竇手術是在徹底清除病變的基礎上,盡可能保留鼻腔、鼻竇的正常黏膜和結構,形成良好的通氣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竇黏膜的形態和生理功能的恢復,以達到依靠鼻腔和鼻竇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復治愈鼻竇炎。已成為治療鼻竇炎的主流[1]。2007年3月~2009年6月采用鼻內窺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166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166例患者,男102例,女64例,年齡17~60歲,病程1~10年,主要癥狀為鼻塞、流膿涕、嗅覺減退、頭痛等。
手術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常規消毒,鋪無菌巾。采用局部麻醉,用2%地卡因加適量腎上腺素棉片做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一般麻醉3次,每次5~10分鐘,收縮鼻腔,麻醉鼻腔黏膜,1%利多卡因對鉤突、鼻丘局部浸潤麻醉。采用Messerklinger手術方式進行手術,切除鉤突,開放篩泡,然后根據病情由前向后清理篩竇,擴大上頜竇自然口,開放額竇口、蝶竇口。對有中鼻甲肥大、下鼻甲肥大者行中、下鼻甲部分切除術;鼻中隔偏曲者給予矯正。
術后處理:術后48~72小時取出鼻腔內填塞物,觀察有無腦脊液鼻漏,以后每日清理術腔;出院后1~2個月內每周用內窺鏡復查清理術腔1次;出院2~6個月內,每15天復查1次,清除分泌物及囊泡,有粘連給以處理;術后1~2年內根據情況定期隨訪,利用鼻內鏡觀察術腔。
結果
本組16例均隨訪6個月~1年,其中治愈148例(89.1%),好轉14例(8.4%),無效6例(2.5%),總有效率為97.5%。
討論
手術注意要點:切除鉤突時,注意刀尖應與眶內側壁平行,避免損傷紙樣板。清理前篩房時,注意不要損傷鼻淚管和淚囊。清理中篩房時,篩頂操作要小心此處骨質相當薄,是腦脊液漏的易發部位。清理后篩房時,注意后篩竇外側壁的視神經和頸內動脈。開放上頜竇口時,向前下方擴大,不要損傷鼻淚管。開放蝶竇口時,注意蝶竇外側壁視神經管和頸內動脈,盡可能不要向上、向外操作,以防眶內并發癥或顱內并發癥的發生。妥善處理中鼻甲,中鼻甲在鼻腔解剖和生理功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也是內鏡鼻竇手術中引導手術、避免嚴重并發癥的重要解剖標志,保留中鼻甲,利于鼻竇黏膜可逆病變的良性轉歸。手術的操作應嚴格控制在中鼻甲與眶紙板之間,控制好手術的深度和方向,從而達到徹底清除病變的目的。鼻內窺鏡手術的重點是篩竇手術。按照鼻腔呼吸氣流的特點,氣流進入鼻腔,首先沖擊中鼻甲和中鼻道附近。因此篩竇炎尤其前組篩竇的炎癥發病率最高,并且是其他鼻竇的病原點。臨床證明,手術清除前組篩竇的病灶、恢復正常的鼻竇通氣、引流,使一些過去認為不可逆轉的上頜竇炎、額竇炎消散或恢復[1]。
術后隨訪:決定鼻竇內窺鏡手術術后轉歸的時間約為10~14周,成功的手術是關鍵,術后術腔的處理也很重要,術后復查,如術腔出現黏膜水腫、囊泡、息肉樣變、肉芽增生、術腔粘連等情況,及時給予處理,有時需反復清理。故這個時期是術后護理的關鍵時期。術后術腔上皮的再生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一定要有足夠長的隨訪時間,防止病變復發。直至術腔基本覆蓋正常的黏膜上皮,完成術腔的上皮化。
總之,鼻內窺鏡手術治療鼻竇炎,創傷小,出血少,患者痛苦小,病變組織清除徹底,治愈率高,臨床效果好。
篇4
【關鍵詞】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竇內窺鏡;外科手術
1 術前相關準備
1.1 術前討論 術前須由科主任組織術前討論。討論前要詳詢病史、體查、診療目的及要求、有關化驗檢查如血常規則,凝血四項,組織學檢查或影像檢查資料。討論的主要內容為:治療的適應證及禁忌證、治療方式、風險及療效估計、手術人員的組成等。對重大、疑難手術須制定預手術方案。
1.2 手術人員要求 所有技術人員必須是取得執業資格,經衛生行政部門注冊的在編或正式聘用人員。
1.2.1 手術醫生 具有耳鼻喉科專業主治或主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并有3年以上耳鼻喉科專業臨床診療工作經驗;通過省級以上醫院進修培訓并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實施一定病例數方能承擔本職工作。
1.2.2 手術護士 2名以上技術熟練、經耳鼻咽喉科專業知識培訓的手術護士。
1.2.3 麻醉人員 2名以上熟悉耳鼻咽喉醫生組成的手術麻醉組,其中主治醫師職稱1名。
1.3 告知 簽署內鏡診療知情同意書。要告知當今消化道息肉治療的方法及其比較;要特別告知息肉治療可能產生的并發癥(主要是出血,穿孔,一次不能徹底根除需多次內鏡下治療,復發,術前相關癥狀有些不是息肉引起的不可能消除甚至會因內鏡治療后短期加重,治療費用等);要告知醫務人員為減少或防止并發癥所采取的措施(需住院觀察,需嚴格按醫囑治療,如發生相應并發癥需手術等)。醫務人員對病人及家屬所提出的問題與疑慮應耐心解釋,直至完全同意并在告知書上簽字后方可進行內鏡下息肉切除手術。
1.4 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如備血,相關檢查,甚至外科手術準備。
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給予先鋒霉素抗生素加地塞米松10mg靜滴,先鋒霉素過敏者改用克林霉素,鼻腔局部噴丙酸倍氯米松噴鼻劑,治療3-5天后手術。全部病例均采用局部麻醉,1%丁卡因加0.1%腎上腺素2ml浸濕的棉片作鼻腔黏膜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加1:100000腎上腺素混合液作鉤突前及蝶腭神經局部浸潤麻醉。手術方法彩用Messerkinger術式,視病變程度切除鉤突,中鼻甲肥大者切除肥大部分中鼻甲,鼻息肉大者以電動切割器先將息肉切除,開放篩竇,擴大上頜竇開口,根據病情酌情開放額竇及擴大蝶竇自然開口,盡量保存竇腔內正常的黏膜。其中6例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矯正術,2例為局限性鼻中隔嵴突黏膜下切除。9例同時行下鼻甲部分切除術。術后凡士林紗條填塞鼻腔,常規抗感染、抗炎治療5-7天,24-72小時抽出凡士林紗條,抽出后1-2天開始沖洗鼻腔,每日一次,根據鼻腔黏膜水腫反應的不同程度選用血管收縮劑、激素類、抗組胺類或抗生素配成的鼻腔清洗液進行鼻腔清洗,鼻內應用丙酸倍氯米松噴鼻劑,每日一次。術后1-5天鼻內鏡下清理術腔,清除血凝塊、血痂、纖維膜,及時分離粘連部位,住院1周出院。出院后每周清理術腔1次,共4次,術后2個月每2周清理1次,共2次,以后1個月復查一次,隨診半年至一年,所有患者出院后常規口服抗生素,鼻內噴丙酸倍氯米松,治療15-30天。
紙樣板損傷的相關病例10例,包括眶周血腫8例,眶周氣腫2例。8例眶周血腫術后第一天發現,給予取出部分填塞物,局部熱敷;2例眶下氣腫術后的查房發現,早期取出填塞物,給予填塞少許可吸收明膠海綿和凝血酶保護創面,術后應用激素加強抗感染,局部也用藥,術后10天癥狀完全消失,未發生后遺癥,痊愈出院,術后1個月隨訪效果良好。
發生凝腦脊液鼻漏1例,行鼻息肉切除術,全篩竇切除術,術中順利術后2d抽取紗條未見腦脊液鼻漏,術后3d早晨出現連續打噴嚏(患者有過敏性鼻炎史),給予局部應用雷諾考特噴鼻劑,下午出現清亮液體從右側前鼻孔間斷流出約0.5-1ml/h;疑視腦脊液鼻漏,給予抗生素類藥物及抗過敏藥物治療,流量減少術10d無清亮液體流出。術后15d出院再無清亮液體流出,出院1個月隨訪未發生后遺癥。術后發生鼻腔粘連10例,10例患者均為術后清理換藥不及時發生術腔粘連、閉鎖,10例患者均為農村患者,術后3d要求出院,不能及時做術后鼻腔清洗。患者術后半月或1個月再次來院,以發生鼻腔粘連,給術后清理帶來難度及加重患者痛苦,這些患者1%麻黃素與地卡因棉片收縮麻醉鼻腔粘膜后,在鼻內窺鏡檢查,分離粘連,吸引器吸出分泌物,每日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1%氯麻液和雷諾考特的療程為3個月,1個月隨訪,效果明顯,無粘連再發生。
根據鼻竇內窺鏡術后療效判定標準(1997年海口會議標準),治愈:癥狀消失,內窺鏡檢查竇口開放良好,竇腔黏膜上皮化,無膿性分泌物。好轉:癥狀明顯改善,內窺鏡檢查見竇腔黏膜部分區域水腫,肥厚或肉芽組織形成,有少量膿性分泌物。無效:癥狀無改善,內窺鏡檢查見術腔粘連,竇口狹窄或閉鎖,息肉形成。
3 術中術后質量控制
3.1 明確主要手術者與助手(1-2名)的分工與職責,互相配合,各盡其職。
3.2 嚴格按醫療常規進行操作,不斷提高操作技能,盡可能地減少并發癥。如術中如發生“意外”情況,應迅速請上級醫師及科主任到場指導,協助處理。
3.3 治療結束后,檢查治療效果以及有否出血、穿孔等并發癥。
3.4 對高危人群,做心電圖、脈搏、血壓及血氧飽和度監護。
3.5 術后書寫規范的內鏡報告。嚴密觀察有否出血、穿孔、感染等并發癥。作病理檢查者,須見到病理報告后再出院。
參考文獻
[1] 高順華,鞠善德.鼻內窺鏡外科技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387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05(12).
[2] 符士楠,莫宋平.313例鼻竇炎鼻息肉經鼻竇內窺鏡手術的療效分析[J].廣州醫藥,2001(05).
[3] 介華,唐照麗,郭國平.青少年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內窺鏡手術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06).
篇5
【關鍵詞】 鼻竇炎;鼻內鏡;鼻息肉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301-02
鼻息肉鼻竇炎是常見耳鼻喉科疾病,傳統手術多難以取得根治效果。本研究對46例鼻息肉鼻竇炎患者實施鼻內鏡手術,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鼻息肉鼻竇炎患者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齡在25-18-72歲之間,平均為(37.6±12.5)歲;病程在9個月-12年之間,平均為(5.4±1.2)年。患者均存在反復發作性流涕、鼻塞、嗅覺減退以及頭痛等癥狀,均經保守治療但未取得明顯效果。臨床檢查顯示其鼻腔內存在荔枝樣增生組織,中下鼻道內存在膿性分泌物,經CT鼻竇掃描檢查顯示患者的篩竇以及上頜竇目的明顯增高。參照1997年海口會議所提出的鼻息肉鼻竇炎臨床分期標準進行臨床分型分期,13例為Ⅰ型,包括2例1期,6例2期,5例3期;31例Ⅱ型,包括11例1期,15例21期,5例3期;Ⅲ型2例,均為3期。
1.2 方法 患者術前均予以20ml1%的卡因+腎上腺素棉片對鼻腔粘膜進行表面麻醉,連續麻醉3次,然后以10ml2%的利多卡因+10ml0.75%的布比卡因+少量腎上腺素對篩前神經、眶下神經、蝶腭神經進行阻滯麻醉。手術方式選擇Messerklinger術式,對于存在較大鼻息肉者,先將鼻息肉徹底清除,然后將鉤突切除,并開放篩泡。根據CT片所見以及患者的病情自前向后實施篩竇開放術,將上頜竇的自然口擴大,并視病情將額竇口以及蝶竇口擴大。對于存在中鼻甲肥大者,應先切除中鼻甲前下緣以及外緣側;對于息肉樣變或者中鼻甲水腫者,應先實施中鼻甲成形術;對于合并下鼻甲肥大者,應實施下鼻甲微波熱凝術;對于合并鼻中隔偏曲者,應實施鼻中隔手術。所有患者術后均以高分子止血海綿對術腔進行填塞,并于24-48h后將其取出,常規清潔術腔,以將鼻腔及鼻竇內的血痂和積血徹底清除,每天均應以生理鹽水進對鼻腔進行沖洗。予以1%的麻黃素與地塞米松的混合液對鼻腔進行局部滴鼻,以減輕鼻腔癥狀,并予以全身性抗生素以及激素治療1個月左右,如癥狀嚴重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手術后1月內,應每周對術腔進行鼻內窺鏡下處理,此后逐漸降低檢查頻率,并視病情予以鼻腔粘膜收縮、清除囊泡及肉芽、吸引分泌物、分離粘連以及清洗術腔等處理,直到患者的術腔黏膜徹底上皮化為止。
2 結 果
本組46例患者中,34例痊愈,9例好轉,3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3.5%。1例患者術中出血量>500ml,2例眶周瘀紫,1例術腔粘連,均未發生其他嚴重并發癥。
3 討 論
近年來,隨著微創觀念在臨床中的不斷深入,鼻外科中也逐漸引入了微創技術,鼻內鏡手術成為目前鼻外科常用術式。要實現微創化,關鍵是要盡量保留鼻竇內正常黏膜組織的生理功能完整,以最小的手術損傷,最輕的術后反應,最短的上皮化時間實施最佳的手術效果[1]。
在鼻內鏡手術中,要實現最佳治療效果,首先應加強術前檢查,建議術前實施CT及鼻內鏡檢查,以明確具體病變部位、范圍及深度,并熟悉其解剖結構以及毗鄰關系。由于鼻內鏡術的內鏡視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稍有不慎就會導致鄰近組織受損。因此,要求術者在熟練掌握傳統手術操作的基礎上,能夠在內徑下辨別鼻部細微結構,確保準確、徹底地清楚病變組織,并成功進行開放引流。由于鼻息肉鼻竇炎的發生同鼻竇復合體病變之間有密切關系,復合體中鼻甲炎癥、異常、息肉或者解剖變異等均將影響臨近鼻竇所具有的通氣功能,有礙鼻竇引流以及鼻內鏡操作,容易造成術后鼻腔粘連[2]。此外,微創外科手術強調術前及術后的全身以及局部合理應用抗生素或者抗變態反應類藥物,并加強局部復查,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對于鼻竇手術中是否將中鼻甲切除抑制存在較大的爭議,近年來,臨床逐漸認識到,中鼻甲是吸入氣層流最主要的部位,其對于形成正常的鼻腔層流具有重要意義,對于鼻腔引流以及通氣都非常重要,如術中將中鼻甲切除,勢必會造成篩竇術腔延遲愈合,術腔閉塞率提高,故認為術中應盡量保留患者的中鼻甲。本研究體會認為,對于存在中鼻甲息肉樣變、肥大、水腫者,可在保留中鼻甲基本生理功能的基礎上,適當處理中鼻甲,可開闊術野,利于手術操作,同時也可徹底切除病變,尤其是存在中鼻甲息肉樣變者。同時,還可避免中鼻甲與鼻腔外側壁或者鼻中隔發生粘連,并增加鼻腔的寬度,從而改善鼻通氣[3]。但在處理過程中應注意,需使用吸引切割器或者鼻甲剪進行切除,切勿用圈套、撕脫等方法,以免發生中鼻甲移位,同時,應盡量保留前1/3處垂直部位的骨質,切勿過度打開中鼻甲基板,保留中鼻甲后端的附著部位。
本組46例鼻息肉鼻竇炎患者經鼻內鏡手術治療,合理選擇物及麻醉方式,術中徹底清除病變,正確處理中鼻甲以及鼻竇口復合體,術前術后合理實施全身以及局部治療,可顯著提高治愈率,并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蘇斯,齊志勇.鼻內鏡治療鼻息肉鼻竇炎90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6):627-628.
篇6
生活中因鼻竇炎久治不愈,引發慢性化膿性鼻竇炎的例子屢見不鮮。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大多病程冗長,難以速愈,患者經常流膿涕、頭痛、記憶力減退,給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和影響。膿液向周圍擴散,可導致周圍組織感染,甚至可引起失明、腦膜炎、腦膿腫等嚴重后果。
留意兩大“敵人”
慢性化膿性鼻竇炎(CRS)中醫名稱為慢性鼻淵,俗稱腦漏,是鼻竇黏膜及黏膜下組織的慢性化膿性炎癥,由于常引起(或與)鼻腔黏膜及其黏膜下病變同時存在,也稱為慢性鼻-鼻竇炎。本病以鼻塞、膿涕多,嗅覺障礙,或伴頭痛等癥為主要表現。鼻竇炎可以單發,亦可以多發。最常見的致病原因為鼻腔感染后繼發鼻竇化膿性炎癥,變態反應也與慢性化膿性鼻竇炎的發病密切相關。
其中,有兩類慢性鼻竇炎要注意:(1)鼻竇炎氣管綜合征是指不僅鼻竇患病,而且累及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臟。肺和鼻竇疾病常常是密切相關的,有些哮喘患者有慢性咳嗽,治療鼻竇炎可使咳嗽緩解或消失。(2)齒源性上頜竇炎。同側上頜第2尖牙或第1、2磨牙可能查出病變,其特點是流流膿性鼻涕有惡臭。齒源性上頜竇炎需要手術治療,由口腔科醫師處理病牙。
“堅壁清野”,做好防御
平時注意鼻腔衛生,養成早晚洗鼻的良好衛生習慣。
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側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而擤,鼻涕過濃時以鹽水洗鼻,避免傷及鼻黏膜。
有牙病者,要徹底治療。
急性發作時,多加休息。臥室應明亮,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風及陽光直射。
遵醫囑及時用藥。
慢性鼻竇炎者,治療要有信心與恒心,注意加強鍛煉以增強體質。
嚴禁煙、酒、辛辣食品。
保持性情開朗,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時注意不要過勞。
平時可常做鼻部按摩。
每日早晨可用冷水洗臉,可以有效增強鼻腔黏膜的抗病能力。
“戰爭”,要講策略
延長抗菌劑療程
小兒慢性鼻竇炎是可用內科療法治療的疾病,常常不需要手術治療。急性鼻竇炎用抗生素需10~14天,慢性鼻竇炎至少需3~4周,一般在癥狀消失后至少再用藥7天。短期(2周)抗生素治療,通常不足以清除鼻竇內細菌,因為它們處于抗生素穿透性差的骨腔內。對于那些曾多次用抗生素治療仍持續有癥狀的慢性患者,最好在停用抗生素1周后借助內窺鏡取樣培養和做藥敏試驗,有助于抗生素的選用。
現代用于治療鼻竇炎的抗生素主要有:①青霉素類,特別是針對B-內酰胺酶的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②紅霉素類,如羅紅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③奎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④頭孢菌素類,如頭孢呋辛、頭孢克洛。⑤磺胺類,如復方新諾明。
輔助治療包括休息、多飲水,必要時用止痛劑,面部熱敷,睡眠時頭部抬高,禁用煙酒。
篇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09)7-0127-01
[摘要]目的:探討功能性鼻內鏡手術治療真菌性鼻竇炎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1例真菌性鼻竇炎患者采用功能性鼻內鏡手術治療。結果:21例中,除2例在恢復期間失訪,其余的均一次性治愈,未見復發。結論:功能性鼻內鏡手術治療真菌性鼻竇炎具有創傷輕,視野清晰,有利于患者鼻腔功能恢復等優點,已成為治療真菌性鼻竇炎的首選治療方法。
[關鍵詞]鼻竇;鼻內鏡;真菌
真菌性鼻-鼻竇炎(fungnalrhino-sinusitis,FRS)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特異性鼻-鼻竇炎癥,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及影像學診斷技術的進步,使其早期診斷率大大提高。我科自2000年12月至2006年12月,應用功能性鼻內鏡手術治療真菌性鼻竇炎,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21例中,男8例,女13例,年齡在24-53歲,均為單側發病,其中左側13例,右側8例,病程4月-15年。
1.2臨床特點:分別或合并以下癥狀:鼻塞、流膿涕17例,回抽性痰血或涕中帶血6例;面頰麻木、腫痛5例;痰中或涕中有干酪樣或泥沙樣物4例;檢查均見鼻腔粘膜充血腫脹,其中伴有鼻道復合體病變及變異16例,鼻中隔偏曲3例,鼻息肉7例,面頰腫脹2例。全部病例均行鼻竇冠狀位CT檢查,示竇腔內高密度軟組織影,在部分軟組織塊影內有密度不均斑片狀或點狀鈣化影,少數骨質破壞,病變局限于上頜竇及鼻道復合體16例,并發篩竇炎5例,均為單側發病,全部病例均經術后病理化驗證實為真菌感染。
2治療方法
21例均采用功能性鼻內鏡手術,患者取仰臥位,局部麻醉:1%地卡因+1%0腎上腺素3ml棉片鼻腔黏膜表明麻醉三次,每次間隔3~5min,1%利多卡因+1%0腎上腺素少許行鼻道復合體周圍浸潤麻醉及蝶腭神經阻滯麻醉。處理鼻道復合體變異,切除鉤突,開放上頜竇,去除竇內病變黏膜及黃色或褐色干酪樣物,見竇內黏膜不同程度水腫,4例伴上頜竇口破壞擴大,開放受侵犯之篩竇,術畢采用凡士林紗條填塞,48小時后去除填塞物,每日換藥,出院后每周復診清理鼻腔一次,并應用制霉菌素懸濁液(10萬u溶于生理鹽水)沖洗術腔直至術腔上皮化。
3結果
其中19例隨訪1~3年,鼻道復合體黏膜上皮化完成,竇口引流通暢,未見灰黃色或黃褐色干酪樣物及膿性分泌物,2例失訪。
篇8
【關鍵詞】鼻內窺鏡;常規鼻竇手術;鼻竇炎;息肉;療效
【中圖分類號】R765.4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905-02
鼻竇炎伴息肉的病理改變屬于長期的、不可逆的行為,常規藥物治療難以徹底治愈,需要手術治療。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鼻竇炎伴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常規鼻竇手術與新型鼻內窺鏡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了觀察及對比分析,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了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共100例鼻竇炎伴息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象收集和研究進行時間為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所有患者入院時均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鼻塞、流鼻涕、通氣不暢、頭痛及嗅覺減退等癥狀,根據臨床診斷及鼻竇CT檢查明確診斷為慢性鼻竇炎伴息肉。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劃分為實驗組(鼻內窺鏡鏡手術治療)和對照組(常規鼻竇手術治療)各50例。其中,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18-66歲,平均(35.5±5.6)歲;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18-68歲,平均(36±6.5)歲;病情分期分型情況,實驗組中II期29例,III其21例;對照組中II期30例,III期20例。所有患者術前使用常規藥物治療無效;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作為統計對比對象。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50例患者采用常規鼻竇手術進行治療,常規進行術前準備和操作。
1.2.2 實驗組 實驗組50例患者采用鼻內窺鏡手術進行治療。具體操作方法為:術前30min采用0.1%腎上腺素丁卡因棉片對鼻腔進行填塞,起到收縮及麻醉鼻腔粘膜的作用;術前進行CT檢查,術中采用鼻內窺鏡觀察,確定需要進行切除的息肉位置及范圍。采用2%濃度利多卡因配少量的腎上腺素,注射于鉤突、息肉等變異結構表面黏膜,進行局部麻醉[1]。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手術方法進行矯正或切除;切除完成后對鼻竇腔進行沖洗,采用浸有凡士林的紗條塞住鼻腔進行止血;術后給予抗生素常規補液,采用高膨脹止血材料對鼻腔進行填塞,注意觀察鼻腔淤血及分泌物情況。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術后均隨訪1年,對手術療效進行觀察及對比分析。
1.3 評價標準[2] 治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鼻內窺鏡檢查鼻腔粘膜上皮化良好,鼻竇開口良好,未再次出現膿性分泌物;好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鼻內窺鏡檢查鼻腔粘膜部分上皮化,出現少量膿液分泌物及結構異常;無效:臨床癥狀較治療前未明顯好轉,且內鏡觀察顯示息肉仍存在,鼻腔粘連或狹窄,出現較多的膿性分泌物。
1.4 統計方法 將本次研究數據導入SPSS16.0統計軟件統計處理,以百分比(%)和常規例數(n)進行數據表示,采用x2進行計算資料檢驗,P
2 結果
術后隨訪1年,且術后隨訪1年,實驗組出現2例復發,復發率4.7%;對照組出現4例復發,復發率為11.1%,差異顯著。不良反應情況,對照組出現4例鼻腔輕度粘連,觀察組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3 討論
鼻竇炎伴息肉是臨床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其發病受到受到感染、變態反應及結構異常等因素的影響容易發病,且較難徹底治愈,反復發作,對患者健康及生活質量影響較大。當前,對鼻竇炎伴息肉的常規手術方法為外徑路手術,雖然可以取得一定的臨床效果,但由于鼻腔及鼻竇腔特殊的解剖結構,手術對患者的損傷較大。切除手術導致鼻腔內粘膜及纖毛受損,凈化、加濕、加溫等功能難以恢復;切除不徹底,導致手術無效或術后復發的概率較高,整體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鼻內窺鏡手術是在內鏡微創手術的技術上發展起來的,并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其具有手術視野良好、便于操作等優點,與術前CT檢查結合,能夠有效的確定病灶的位置和范圍,為術中進行徹底切除提供有效的指導,還能夠對鼻腔解剖變異進行有效的同期處理。鼻內窺鏡下進行鼻竇炎手術,不但直接提高了切除手術的效果,且對患者鼻腔的損傷較小,術后功能恢復快且良好,臨床及遠期效果均顯著提高[3]。本組研究組,實驗組采用鼻內窺鏡治療,根據病情的不同采取不同手術處理方法。對下鼻甲結構異常或中鼻甲結構異常,采用黏膜下部分切除術進行治療,術中注意保護黏膜完整;采用血管鉗對下鼻甲骨移位、偏曲等進行糾正;對下鼻甲后端肥大患者,應采用雙機電凝治療,或進行吸切器切除;對于鼻中隔偏曲患者,應取偏曲鼻中隔前端進行切口,置入內鏡,采用咬鉗對偏曲骨質進行清除等。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有效率、術后隨訪情況等表現均優于對照組,取得更為滿意的治療效果。綜上所述,本文認為,鼻內窺鏡治療鼻竇炎伴息肉,具有有效率高、損傷小、術后不良反應及復發率低等優點,可作為鼻竇炎伴息肉的首選手術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趙建福.鼻內窺鏡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150例臨床分析[J].微創醫學,2012,02(3):147-148.
篇9
關鍵詞:真菌性鼻竇炎;鼻內鏡;臨床診斷;治療
真菌性鼻竇炎是耳鼻喉科中的常見疾病,對其的診斷常依賴于CT檢查,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上頜竇根治手術、篩竇開放等手術治療方法,對病變組織清除不徹底,復發率較高,效果不甚理想[1]。當前,隨著醫療衛生條件的不斷改善,鼻內鏡因其手術視野開闊清晰、病灶清除率高等優點,在鼻竇炎治療中的應用率較高[2]。現將我院真菌性鼻竇炎患者行鼻內鏡手術治療的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80例真菌性鼻竇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手術病理學確診,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女15例,男25例,年齡21~59歲,平均年齡為(35.1±6.2)歲;觀察組女10例,男30例,年齡22~61歲,平均(35.5±6.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診斷方法 ①21例患者伴流濃涕、鼻涕中帶血以及回收性血涕,18例中鼻道伴膿性分泌物,17例伴面頰通脹感與頭痛感,9例伴鼻塞、間隙性擤或吸出豆渣樣碎屑,8例中鼻道伴鼻肉樣組織,5例伴上頜竇前壁壓痛,中鼻道干酪樣物與鼻中隔偏曲者各3例,2例鼻腔檢查未見異常。②輔助檢查:所有患者均行鼻竇冠狀位加水平位CT掃描,經檢查后的結果顯示,竇腔內見高密度軟組織影,部分軟組織塊影中可見密度不均勻點狀或斑片狀
1.2.2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治療,即鼻腔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潤麻醉,取半坐臥位實行鼻腔手術,取臥位實行上頜竇手術;觀察組行鼻內鏡手術治療,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將息肉、篩泡和鉤突切除,結合病情實行篩竇開放,將上頜竇和額竇擴大,部分患者進行中鼻甲切除和鼻中隔矯正。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進行?字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以95.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0.0%(P
2.2兩組復發率對比 經隨訪后的結果顯示,對照組9例復發,觀察組2例復發,觀察組復發率以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5%(P
3討論
真菌性鼻竇炎是臨床常見病,在手術的過程中,需要將真菌團、鼻息肉等進行清除,借助鼻內鏡的直視作用,探查鼻竇自然開口處周邊情況,將其進行徹底清除,擴大鼻竇開口,以將鼻腔以及鼻竇內部病變組織徹底清除。高位的鼻中隔出現偏曲,會對鼻腔的通氣造成影響,并影響到中鼻道內前組鼻竇通氣引流的情況,導致鼻竇炎;鼻中隔高位偏曲對手術操作造成影響,術后容易出現鼻腔粘連以及術腔引流不暢。在進行鼻內鏡手術時,也需要進行鼻中隔矯正術[2]。
以往常規根治手術方法治療時,對中鼻甲和竇腔黏膜會造成較大損傷,破壞其生理結構,且視野狹窄,對竇口鼻道復合體的處理和上頜竇開口不徹底,易殘留病變組織,復發率高。鼻內鏡是新興的鼻竇外科治療手術,其較之于以往手術治療,可較為完整的保留中鼻甲和鼻腔內黏膜,徹底根除病變組織,且手術操作中會對竇內進行反復沖洗,避免出現殘留事件,以防止術后出現復發事件;此外,及時將病變組織送檢,并做好真菌培養,從而對真菌類型進行確定,以為術后用藥進行指導,此同為保證術后不復發的關鍵。故而認為鼻內鏡且具有創傷比較小、操作簡單、視野清晰、防止對正常的鼻竇和竇內組織造成損傷、術后復發率低等優點。且鼻內鏡手術治療可以避免產生面部創口,美觀性較強,也適用于經過保守治療無效者。在進行治療時,必須注意的是在手術之前進行鼻竇CT掃描,掌握病變的位置、病變的范圍以及病變的嚴重程度等。此外,在手術之前,需要了解鼻竇解剖結構,保證在手術中可以將病灶進行有效地清除;手術之后,需要進行定期的復查,對鼻腔進行清理,避免出現復發的情況[3]。
綜上所述,鼻內鏡手術治療真菌性鼻竇炎,臨床效果較好,術后復發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袁帥.鼻內鏡手術治療非侵襲性真菌性鼻-鼻竇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0(12):108-109.
篇10
[關鍵詞] 鼻內鏡手術;慢性鼻鼻竇炎;竇口鼻道復合體
[中圖分類號] R765.4[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1-7562(2009)06-0445-02
鼻內鏡手術是治療鼻科疾病的一種新方法,隨著鼻內鏡鼻腔鼻竇手術的廣泛開展,鼻內鏡技術在鼻疾病治療中顯示出明顯的優越性[1],具有操作精細、觀察精確、微創、患者痛苦小、術后反應少等優點,在清除病灶的基礎上可以重建和恢復鼻腔鼻竇的通氣和黏膜纖毛的功能,是一種符合鼻腔鼻竇生理的手術方法。現對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鼻竇炎的病例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慢性鼻鼻竇炎患者156例(302側),其中男98例,女58例,年齡15~79歲,平均36歲,病程3個月~26年,平均2.85年。所有病例分型分期標準參照文獻[2]。Ⅰ型1期17例,2期21例,3期24例;Ⅱ型1期31例,2期22例,3期23例;Ⅲ型18例。術前均行鼻內鏡檢查及鼻竇冠狀位CT掃描,必要時加水平位掃描。其中伴有鼻中隔偏曲者23例。術前口服抗生素、潑尼松,予鼻用類固醇激素噴鼻3~5 d。
1.2 麻醉選擇
119例病變范圍小、手術操作時間短、手術耐受力強的患者采用表面麻醉+局部浸潤麻醉;37例病變廣泛、高齡、手術耐受力差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
1.3 手術方式
手術應用Storz鼻內鏡及電視監視系統和電動吸切器。按照Messerklinger手術方式[3],根據患者病變類型,選擇相應的手術方法:(1)竇口鼻道復合體手術,包括篩漏斗切開術、篩泡切除術、上頜竇開放術、中鼻道成形術及鼻息肉切除術。(2)全組鼻竇開放術,包括額竇開放、中鼻甲上頜竇開放術。(3)全篩開放術。(4)全蝶、篩開放術。同期行鼻中隔矯正術者23例,下鼻甲手術21例。術后術腔凡士林紗條填塞。
1.4 術后處理
術后48h抽除鼻腔內紗條,隔日清理術腔血痂和分泌物。口服抗生素1周,應用黏膜促排劑,鼻腔局部應用類固醇藥物噴鼻3個月。出院后每周清理鼻腔1 次,1個月后每2周清理鼻腔1次,2個月后每月清理鼻腔1 次直至術后半年以上。術后隨訪6~12個月。隨診期間鼻內鏡下根據情況清理囊泡、肉芽組織、息肉,分離粘連,直至術腔完全上皮化。
1.5 療效評定標準及統計學處理
參照1997年海口會議制定的手術療效標準[2]評定。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比較采用χ2 檢驗,P
2 結果
156例慢性鼻鼻竇炎患者手術后治愈116例(74.3%),好轉31例(19.9%),總有效率為94.2%。其中Ⅰ~Ⅲ型慢性鼻鼻竇炎患者的療效呈下降趨勢(表1),3型患者之間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術后并發癥主要為鼻腔粘連,其中中鼻甲與鼻中隔粘連4例,中鼻甲與鼻腔外側壁粘連8例,下鼻甲與鼻中隔粘連2例;紙樣板損傷致眼瞼瘀血2例。
3 討論
慢性鼻鼻竇炎是鼻科常見疾病,傳統手術方法因受視線及光源的影響,難以達到根治的目的。在內鏡輔助下,鼻竇手術具有視野清晰、病灶清除徹底、組織損傷小的特點,在最大限度保留鼻腔鼻竇結構的情況下,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竇的通氣和引流功能,達到治愈的目的[4]。
本組治愈率為74.3%。我們認為影響治愈率的因素有以下幾點:(1)病變程度。本組資料顯示慢性鼻鼻竇炎Ⅰ~Ⅲ型的療效呈下降趨勢,甚至同一分型不同分期的療效也有明顯區別,如Ⅱ型1期的治愈率明顯高于Ⅱ型的其他分期,提示慢性鼻竇炎患者越早手術療效越好,隨著病程進展,其療效也下降。(2)術前用藥。術前規范用藥可使術中出血明顯減少,從而使手術視野清晰,手術時間明顯縮短,同時可以減少副損傷。(3)手術方式。術前仔細閱讀鼻腔CT片,了解患者的鼻腔鼻竇病變情況,從而制定適合的手術方式,才能避免手術盲目性,最大程度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保證手術質量。(4)術中病變的處理。竇口鼻道復合體的解剖異常是導致慢性鼻竇炎發生的根本原因,正確恰當處理竇口鼻道復合體病變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對本組中伴有明顯鼻中隔偏曲的23例患者,我們術中先行鼻中隔矯正,這不僅改善竇口鼻道復合體的解剖異常,還可以方便術中的操作,同時減少術后鼻腔的粘連。中鼻甲在鼻腔生理功能上起著重要作用,也是鼻內鏡手術的重要解剖標志,手術盡量做到保留中鼻甲。對中鼻甲息肉樣變、肥大、嚴重水腫等,切除中鼻甲外側壁及前下壁黏膜;對有中鼻甲骨性肥大者,予以切除中鼻甲后端肥大骨質,使其接近正常解剖關系,保留中鼻甲內側面、嗅區黏膜的完整性。對中鼻甲與鼻中隔面相貼或距離過小者,術中用紗條做上鼻道填塞,以擴大上鼻道空間,這樣對患者術后嗅覺的恢復及上鼻道的通氣引流都有一定的作用[5]。對于泡性中鼻甲者要在外側切開,切除外側病變組織,保留內側面組織。對于下鼻甲肥大影響通氣者,我們術中先行下鼻甲骨折外移,然后再采用吸切技術去除下鼻甲黏膜下肥厚組織,這不僅解決了下鼻甲肥大的問題,同時可以保留下鼻甲黏膜的完整性及功能。對于部分下鼻甲骨性肥大者,在切開下鼻甲黏膜后,分離下鼻甲骨,予以部分切除肥大骨質[6]。同時術中操作要盡量輕微,盡可能保護正常及可逆性的鼻腔黏膜,清除鼻腔鼻竇內不可逆的病變組織,并根據情況開放竇口[7]。(5)術后的規范化治療。手術僅僅是整體治療方案中的一部分,術后常規清理鼻腔及局部糖皮質激素的應用為保證手術療效起了關鍵作用[8]。術后2周內一般用細吸引器吸出血痂及分泌物即可,避免過多用鉗鉗取,防止鼻腔軟組織再度損傷、腫脹。術后1~3個月內容易發生術腔粘連、水腫、水樣囊泡及肉芽組織增生等,必須耐心細致地清理術腔增生組織,刺破囊泡,吸盡分泌物。本組14例鼻腔粘連者均與術后換藥不徹底有關。術后由于鼻腔黏膜腫脹,中鼻甲與鼻中隔上端及中鼻甲殘段與鼻腔外側壁之間一定要充分分離。紙樣板損傷可能與術中操作不當有關。
[參考文獻]
[1]李健祥,闕運龍,代仁兵,等.鼻內窺鏡下鼻竇炎鼻息肉手術60例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6(7):63-65.
[2]中華醫學會耳鼻喉科分會,中華耳鼻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臨床分型分期及內窺鏡鼻竇手術療效評定標準[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8,33(3):134.
[3]許庚,李源.內鏡鼻竇外科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4:131-144.
[4]楊國存,胡建文,曾一民.鼻內窺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200例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05,11(3):279-282.
[5]張勤修,葉靜,李滿.鼻內鏡手術中水腫或息肉樣變中鼻甲的處理[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5,19(8):377-378.
[6]韓德民.下鼻甲的結構、功能與癥狀[J].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3,10(4):195-196.
[7]韓德民.鼻內窺鏡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