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統范文
時間:2023-03-19 14:41: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erp系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Open erp包含了許多商業模塊,涵蓋了企業運營過程中各方面的需求。其中包括“企業業務伙伴”、“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客戶關系管理(CRM)”、“采購一生產一庫存一銷售”的各流程體系管理以及“數據報表”功能。
綜合來看,Open ERP的整體功能在不額外開發的情況下就比較適合于制造類中小企業。但是,對于其他類型的企業來說,也可以獨立的使用Open ERP的一個或幾個模塊。并且可以通過業務設置,使得Open ERP更加符合企業的運營流程。
Open ERP相較于同類產品而言,有著軟件體積小、系統要求低、支持多種平臺、便于部署、多種軟件架構、可擴展模塊、快速二次開發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OpenERP是一個“平易近人”的開源ERP系統。雖然它在哪個方面都不是最優秀的,但是輕便、簡單的產品個性,卻非常適合中小型企業用戶進行嘗試。
為了大家在下文中不會感到困惑,讓我們先來介紹一下。penERP的開發體系。作為一個復雜的ERP系統開源項目。Open ERP采用的基本都是開源界比較成熟的技術。存儲數據庫使用的是關系數據庫PostgreSQL。開發語言使用的是Python,軟件界面使用的是“GTK+圖形用戶界面”,同樣具備跨平臺的特性。此外,Open ERP還使用了一些擴展模塊,如libxml、Open Source ReportLabToolkit/Library來提供對XML、PDF等文件的支持。了解了OpenERP的開發技術之后,讓我們來逐步走進Open ERP的世界。
Open ERP的部署
Open ERP的體積比較小,安裝包體積不到一百兆。它可以安裝在Windows系統上,也可以通過源碼包的形式,安裝在多種Linux、Unix以及Mac OSX上。標準的Open ERP系統包括兩個主要的組成部分:Server(服務器端)和Client(客戶端)。
同時,它還有一個需要額外安裝的、非常重要的擴展部分:WebClient。以上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使一個常見的Open ERP系統能夠同時提供傳統客戶端和Web客戶端兩種軟件架構。這樣的軟件體系,讓技術管理員在企業內部署整套系統時,可以獲得較大的靈活性:
第一,在Windows系統外,可以選擇將服務器端安裝在Linux/Unix系統上。憑借Unix體系的操作系統獲得較高的穩定性,并規避電腦病毒對服務器數據的威脅。同時節省服務器的整體成本。
第二,把Open ERP的客戶端,安裝在公司網絡中那些穩定的計算機節點上??蛻舳丝梢蕴峁┰S多額外的功能(比如將數據導出為特定規格的文件)。另外,由于Open ERP的客戶端本身基于獨立的“GTK+圖形用戶界面”,所以可以有效規避部分木馬。
第三,最后讓臨時的、不穩定的計算機和筆記本電腦,通過瀏覽器訪問Open ERP服務器。技術管理員所要做的只是為這些計算機分配一個合適權限的帳戶。這樣可以節省軟件部署和插入臨時工作節點時的人力成本。
如果讀者朋友們只是想嘗試一下這款ERP系統的話,可以將服務器端和客戶端都裝在同一臺電腦中,并且不需要安裝Web Client組件(因為客戶端比Web Client強大得多)。建議這些讀者直接選擇Windows版安裝文件,這是一個“All in One”安裝文件,就像在Windows中安裝其它軟件一樣。大約十分鐘之后(安裝過程非常簡單,但是比較緩慢),一個ERP系統就安裝完了。
完成了Open ERP的軟件安裝之后,是Open ERP的企業信息設置及運營體系部署。這也是ERP系統部署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這一部分工作主要從軟件客戶端的“系統管理”頁面開始。我們在該頁面中首先要設置企業基本信息。之后設置企業的公司結構,并且添加內部部門以及部門員工。這要求輸入的信息都比較基礎,基本上就是在Open ERP中給這些部門和員工建立帳戶。
當我們把一個企業的部門和員工都添加完畢之后,就需要添加企業外部的信息,也就是企業業務伙伴。這部分工作并不是簡單的添加企業客戶數據,在Open ERP中,所有與本公司有關系的企業都被認為是“業務伙伴”。包括原料供應商、分銷商、銷售客戶等等,都要在業務伙伴中為他們添加信息,
在企業基礎信息設置完畢以后,就要設置企業的“產品一庫存一銷售”環節的信息(假如是“生產制造型企業”的話)。這部分工作首先是從“產品管理”頁面開始。這里將設置企業的產品類型、價格、信息以及建立產品模板等等,之后的“采購”、“庫存”、“銷售”等設置都在對應的軟件頁面中。各模塊詳細的內容我們會在下面介紹。
從上面的介紹不難看出,Open ERP的部署從軟件安裝、企業結構設置、部門與人員設置、業務關系部署一直到建立客戶關系都比較簡潔。步驟極其清晰,所以部署難度非常低。
但也正是由于Open ERP的商業模式過于簡單,所以它在不進行額外開發的情況下,很難適應大型企業的需求。實際上筆者個人認為,就在當前Open ERP簡潔的商業體系基礎上,幾乎不可能開發出適合大型企業應用的ERP系統。好在對于Open ERP我們根本也沒有這種要求。
Open ERP的功能模塊
提到Open ERP的功能模塊,不妨先說說這個項目的技術思想。Open ERP從目前的設計思想上來看,它的開發人員希望將它打造成一個基本的ERP平臺。并將各種功能都放在“模塊包”中。通過不斷添加模塊的形式就可以拓展整個Open ERP平臺的功能。由于其本身是開源項目,所以這種設計思想所帶來的好處就是,各方面的技術人員都可以在Open ERP的體系下開發自己需要的功能模塊。而Open ERP本身也因為這些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技術人員所貢獻的“功能”,得到了升華。不過很遺憾的是,在官網專為中國商業環境所開發的模塊,到目前為止還一個都沒有。
下面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Open ERP默認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塊。更多的模塊可以到Open ERP官方網站下載。
Open ERP的CRM模塊提供
了很多很好的功能,讓您的員工進行案例追蹤、客戶事件管理、銷售機會管理、在線客服等。您還能對客戶劃分等級、管理各種合同、報價以及其他日常事務。CRM模塊允許進行事件跟蹤。這些事件有三類:銷售訂單、客戶服務、原料采購鏈。在Tiny ERP系統中,這些事件雖然被同一系統處理,但是卻有不同的展現形式。
這個功能也用于跟進客戶、客服或供應商的請求或抱怨。每個條目的處理方式不同:糾正、預防或其他。為獲得ISO9001認證的企業追蹤質量問題提供了強大而簡單的功能。
[財務管理]
核心財務模塊包括總帳、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銀行存款、成本控制與預算控制。業務記錄采用復式記賬并支持多幣種。在國際貿易中會涉及本位幣與源貨幣。這樣,默認的業務會用默認貨幣記錄,單個科目或業務也可以用外幣記賬。
財務模塊與其他模塊是實時地完全集成在一起的。Open ERP的財務解決方案并不僅僅是一個報表工具,還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實際上,會計行為會影響對企業運營績效。就是說,如果財務經理要凍結一個客戶,貿易和庫存管理也會受影響。Open ERP在總帳、成本和其他模塊之間聯系緊密。這樣就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和損益。
[人事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允許管理:
員工和他們的數據
成本
出勤表
簽入/簽出
津貼/時間表
[生產管理]
當系統中產生來自外部需求的生產請求,Open ERP自動搜索需求產品所對應的物料清單以決定生產所需物料。如果該產品擁有多個物料清單,物料清單中的屬性設置將用來決定如何選擇物料清單。
如果該屬性無法滿足選擇的需要,Tiny ERP將選用最小序列號的物料清單。由此生成的生產單處于“草案”階段,不會對整個流程產生影響。
接著,用戶需要確認或取消這個生產單。一旦生產單被確認,Open ERP會為待生產的產品請求生產所需的物料。通過需求運算,產生物料請求,這些請求被處理后,又會由此產生新的生產,購,貨運,轉包等需求。這樣的需求運算是基于無窮產能的假設下的。
如果原材料足夠(供給滿足),生產所需的領料單將自動審核生效以簡化操作流程。這樣這些原材料就自動移動到了相應的生產地點。生產單此時處于“準備生產”狀態。工人會獲得一份待生產產品的列表,產品的生產必須按列表的順序進行,因為它們是按重要/緊急程度排序的。當點擊表單中的“開始生產”按鈕,生產過程開始,原材料耗費和相應帳目分錄產生。
最后當生產完成時,用戶點擊“結束生產”,成品生成并且入庫。生產所涉及的費用將根據定義的范圍和工作中心的設置在此階段計入。
[庫存管理]
對于任何擁有多個存貨地點,每個地點又有成百上千種產品的公司來說,存貨管理及庫存控制都是極傷腦筋的事情。Open ERP在庫存管理上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它采用了與會計記賬類似的復式記賬的方法。庫存貨品不是簡單的出現或消失,而是表現為從一個存貨地點向另一個地點的轉移。在一個指定存貨地點的存貨數量等于存貨轉入與轉出的差額。
[采購管理]
利用內置的需求分析引擎,Open ERP可以極大地簡化企業的采購流程。它會自動生成采購建議,留待采購人員確認。
需求分析所使用的標準有:采購計劃數據、需求數量,產品的默認供應商及價格清單,當不可預期的需求產生時,也可以手工下達采購訂單。
Open ERP會生成草擬的采購訂單。然后采購人員可以修改它們并且使用“采購訂單確認”按鈕使之生效。生效的采購訂單必須得到供應商的回執,告知訂單的確認或者拒絕。當購和供應商雙方都確認該采購訂單生效時,產品到貨接收和發票控制這兩個并行的流程就被觸發了。
在該菜單里,你會發現所有訂購的等待收貨的可存儲產品。收貨可以在庫存控制/包裝清單/收貨/包裝加工等收貨菜單層完成。收貨可以分批進行。最后,當所有的項目都已收到且發票已經支付(*)。訂單會自動關閉。你可以使用子菜單“訂單管理”>“訂單記錄”來跟蹤處于不同處理階段的訂單。
[銷售管理]
由于Open ERP集成了BPM(業務流程管理)功能,每個公司都能按需修改這個流程,一般來說,與客戶簽約的過程開始于商機。商機可以由電話銷售人員手工輸入也可以自動由網上的表單提交進系統。每個商機都會分配給市場人員負責跟蹤。
然后,如果客戶感興趣,你可以將商機轉為報價。報價中要輸入付款條件、價格和產品。在Open ERP中,報價還不是有效的訂單(狀態是“草稿”)
隨后,如果客戶確認了這個報價,報價將生效并轉為真正的訂單。根據這個訂單,Open ERP進行交貨和開發票,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先后進行。
[營銷管理]
營銷模塊主要用于跟蹤營銷戰役。你與若干潛在的買主一旦聯系,那么將不斷得到許多提醒信號。在該戰役末期,它將只剩下重要的潛在買主,那些最可能取得商業機會的人。而你的銷售人員將通過Open ERP取得合同簽字或創建一份訂貨單或一報價。
[產品管理]
該系統中的產品可以分類繼承。例如:
*可銷售產品
?紡織類
+T-shirts
+Polo衫
?鞋
這樣的產品可以有多種選擇:一些可以通過屬性來辨識,屬性可以決定產品的種類(如鞋),也可以從同類產品中把不同規格區別開來。(如同一種襯衫可以有不同號碼)。
篇2
關鍵詞:管理;ERP系統;影響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6-0120-02
一、ERP系統的應用
企業應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強對企業內外部資源的計劃與控制[2]。ERP的投入是一個系統工程,與其他固定資產設備的投入和產出比較,并不那么直觀、淺顯和明了,投入不可能馬上得到回報,見到效益。它所貫徹的主要是管理思想,這是企業管理中的一條紅線。它長期起作用、創效益,在不斷深化中向管理要效益。此外,實施ERP還必須因地制宜,因企業而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先,要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上相應的系統,而不是籠統地都上小型機,或者不顧企業的規模上 WindowsNT,這樣長期運作,對企業危害性極大。其次,這種投入不是一勞永逸的,由于技術的發展很快,隨著工作的深入,企業會越來越感到資源的緊缺,因此,每年應有相應的投入,才能保證系統健康地運轉。中國ERP系統應用的效果并不理想。ERP是一個應用軟件系統,是在MRPII軟件系統的基礎上擴展了管理范圍、基本思想。是將企業的業務流程看做是一個緊密連接的供應鏈,并將企業內部劃分成幾個相互協同作業的支持子系統,如財務、市場營銷、生產制造、服務維護、工程技術等,可對企業內部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中國ERP系統發展的主要基礎是其一個子系統:財務系統,例如,國內ERP系統的生產廠家用友軟件就是從做財務軟件起家的。因此,國內的ERP系統帶有明顯的財務軟件特色。如何有效發揮ERP系統的強大信息處理、存儲能力,使之為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微觀經濟效益服務是企業所關心的問題的之一。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企業要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生存并繁榮下去,需要加強會計工作的管理職能,要將其提高到一定的戰略高度。但是,ERP系統的實施對企業管理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這種影響有多大?這是企業管理者在決策是否進行ERP系統時所困惑的問題。
二、ERP系統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一般來說,如果ERP系統僅在財務部門應用,只能實現財務管理規范化、改善應收賬款和資金管理;僅在銷售部門應用,只能加強和改善營銷管理;僅在庫存管理部門應用,只能幫助掌握存貨信息;僅在生產部門應用只能輔助制定生產計劃和物資需求計劃。只有集成一體化運行起來,才有可能達到:降低庫存,提高資金利用率和控制經營風險;控制產品生產成本,縮短產品生產周期;提高產品質量和合格率;減少財務壞賬、呆賬金額等。這些目標能否真正達到,還要取決于企業業務流程重組的實施效果。一個ERP系統是對企業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一體化管理的軟件系統,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實現對“供應鏈(Supply Chain)”的管理。軟件的應用將跨越多個部門甚至多個企業。為了達到預期設定的應用目標,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統能夠運行起來,實現集成化應用,建立企業決策完善的數據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這種集成的系統意味著數據一旦進入系統,就能夠在系統各個部分使用,減少了傳統業務中的多次數據錄入。這樣有可能改變傳統業務的工作流程,也就是說ERP系統的使用通常意味著業務流程再造。已有研究表明,ERP系統成為了業務流程和企業結構再造的最大動力而不僅僅是業務功能的變革動力[3]。ERP系統的應用使得企業各部門間信息共享程度提高、團隊工作協調性提高。從而,企業的組織結構更加扁平化。國外學者的研究表明ERP系統在企業中大量采用使得企業財務會計人員和管理會計人員有減少的趨勢,作用有所下降[3]。ERP系統的應用使管理者們能夠及時得到企業作業多元化信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企業成本和預算中去。已有的研究通過對報表和會計工作的關系比較,發現計算機技術的使用和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意味著管理者可以更加快捷、及時的獲取成本、作業信息[4]。因此,管理者不用為了得到財務人員提供的報表而等待,提高了決策的效率。
三、應用ERP與企業的關系
對于現在的企業管理者而言,任何的投入必須產生回報,否則就是利潤的損失。因此對于信息化的投入,到底能給企業帶來什么回報,這是所有企業經營決策者在作出決定時最關心的事,我想這也是這些年圍繞著企業實施ERP的是是非非的根本所在。信息化的投入,特別是ERP項目的投入,是一項特殊的投資。首先,這種投資不是一個一次性的投入過程,企業一旦選擇信息化之后,可能產生一次性的購買硬件和軟件的費用,但隨之而來的相應的維護和服務確是一項常年的投入,特別是由信息化而引發的對企業整體人員基本素質的提高的需求,更是需要一個長期的培訓投資過程,因此一般評估信息化的投入,我們采用的是總擁有成本(TCO)這樣一種說法,它包括有資源的成本、管理的成本、技術支持的成本和最終使用的成本。其次,管理信息化是一個綜合性的項目,它涉及的是一個企業的方方面面,因此很難有一個絕對化的指標來說明它所產生的回報,所以給人們造成的感覺是在信息化中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從而使管理者不能明確其要害,要么盲目投入,要么不愿意投入。第三,信息化的建設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管理將經歷一個痛苦的轉變過程。由于企業的經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舊的管理模式不可以在一夜之中被打破,新的管理模式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被確立,雙方的磨合和逐步的替換,使得人們的管理工作量在某一時期將大大的增加,其間很多沒有預計的成本將不斷產生。由于這種投資的特殊性,很多管理者在投資之初并沒有作好充分的準備,因此往往會出現項目的拖延,甚至半途而廢,其結果是產生了更多的投入,去彌補他們認為的失敗,造成花了很多錢,卻造就了一個吃錢的系統。那么如何避免這些不良結果的發生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決定投入的時候,就明確的知道我們需要產生什么樣的信息回報,也就是要建立一個項目的評價體系,以明確的、量化的基準來判斷應該做什么樣的計劃,應該做什么樣的投入,應該得到一個什么樣的結果。隨著企業市場化、管理自主化程度的提高,企業的經營者需要的評價體系的根本點,已經從對業務過程的評價,提升到對企業價值的評價的要求,除了對“庫存量”、“資金周轉期”的要求外,更要求對“企業投資回報率”、“市場價值”、“股東投資增值率”等的評價。因此對于一個ERP項目而言,更需要一個全面的評價手段,來明確地反映它的項目效果,也就是要了解信息的回報到底有多大。相當多的企業畏于ERP系統的高失敗率和ERP系統可能給管理帶來的影響而出于觀望狀態。
四、國外研究對中國的啟示
從國外發達地區的研究成果來看,我們可以總結出對中國企業的幾點啟示。
首先,應該努力把會計工作重點放在管理學方面,向戰略方向轉移。企業對會計的需求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把它放在管理學這個大環境下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會計的具體細節對有效的管理極為重要。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條理化、規范化的方法,由同一個信息來源,提供企業經營、戰術和戰略所需要的信息。這才是有效的會計工作的核心所在。
其次,ERP系統對于企業管理者得到經營方面的實時數據具有強大的能力。我們可以結合ERP系統強大的數據采集和管理能力與傳統的成本分配方法和作業成本法來共同為企業服務[5]。
1996年,美國著名的標準化研究機構Benchmarking Partners提出了一套ERP項目評價體系。在這套評價體系中,包括項目驅動因素、事務處理指標和關鍵成功因素等三個方面的評估內容。項目驅動因素:通過對不同行業的研究,現實的ERP項目主要有三種驅動因素。對于那些市場較成熟、產品變化相對穩定的行業,比如化工、半成品加工業等,驅動他們實施ERP的因素是:關注業務成本的降低。對于產品急劇變化、市場高速增長的行業,比如高新技術行業、電子行業等,這些項目關注的是:提高響應市場和技術的能力。對于綜合性的集團型企業,他們關注的是:全面、高速和標準化的管理流程。通過對項目驅動因素的評估,實際上是為整個項目尋找到一個基點,和一個總體目標。事務處理指標:對于事務處理的評估,可以分為戰略性收益和經濟收益,戰略性收益是從企業戰略的角度來考慮項目的收益,比如業務處理的集成性、信息利用度、對客戶的響應度和靈活度、成本和業務活動以及對新的應用的基礎架構等;經濟性收益是用價值來評估項目引起的業務流程變化而產生的效益,它包括對財務管理、人員管理、IT成本、庫存管理、訂單管理和供應管理等。關鍵成功因素:根據ERP項目實施的過程,對關鍵成功因素的評估,是從項目管理、高層支持、培訓、管理改革、合作伙伴管理和流程重組等方面進行的,在這里又對每個因素進行具體化的衡量,比如項目管理的衡量就包括有資源、團隊、技能和管理,高層支持包含有目標、活動等參與度指標,培訓則包含費用、內容和時間,管理改革包含有交流度、期望度、阻力和可見度等,合作伙伴管理包含有角色、價格和經驗等,流程重組則包含費用和時間。ERP對企業來講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任何一個不斷發展的企業而言,現在不是討論上不上的問題,而是應該討論怎么上,如何盡快實現的問題。而對于產品的供應商和咨詢服務的提供者而言,現在更為重要的是提供給使用。
參考文獻:
[1]王緒君.管理學基礎[J].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5).
[2]蒙文靜.ERP系統在現代管理會計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06,(4).
[3]趙冠華.ERP的主要管理理念以及在會計中的應用[J].齊魯論壇,2004,(3).
篇3
1、啟動系統管理,執行“開始”,進入“程序”選擇“用友ERP-U8”,找到“系統服務”中的“系統管理”命令,進入“用友ERP-U8的系統管理”窗口;
2、 執行“系統”中的“注冊”命令,打開“注冊系統管理”對話框;
3、 輸入默認的服務器名稱,操作員和密碼,單擊“確定”按鈕,以系統管理員身份進入系統管理;
4、進入系統后,找到時間,進行修改。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一)加深企業全局化的客戶需求導向流程思想控制
通過對企業系統的整合,將企業相關任務進行系統的劃分和整合,將輸入的各類資源,經過相關的增值處理,輸出適合客戶的相關數據,確定認可的合理化和滿意化的產品處理,經過合理的設計企業的相關生產和經營管理流程,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的多變化的需求,從而提高客戶的品質和數量,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的合理化指標控制,為企業提供較為合理的增值服務,按照企業的價值管理原則完成企業的業務水平增值,設計合理的企業價值優化控制,實現ERP系統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以一個全局的業務流程輸出開始完成企業的業務輸入處理,構建合理的客戶需求和企業提供業務對接平臺,完成市場客戶需求的導向原則。
(二)規范、細致、信息化的管理模式ERP
系統管理通過對數據進行系統的集成化控制,對企業的歷史類信息、現行的數據信息和未來可能發生的數據信息進行相關的數據統計管理,建立合理的統一化的、共享形式的、安全化的企業數據管理模式平臺,建立合理的業務處理規劃方案,提高企業的系統集成管理控制,加深企業的信息系統集成和企業數據信息實時共享管理,信息化的集成管理可以將企業相關的所有數據信息進行整合處理,保證任何一條數據信息、任何一個管理人員在任何時間完成系統的調控和處理,根據相關的數據信息業務進行分析按照合理的數據運算方式和方法,降低了企業管理的工作時間和管理人員的數量,保證數據信息責任化分明,從而企業的整體信息掌控能力,有效的控制企業相關信息數據的變化,從而提高企業及時處理相關問題的應變能力,保證企業信息集成化管理和信息共享水平的有效提高。
二、ERP環境信息化的會計實時控制管理
ERP企業的資源管理是對于企業的實施管理控制,從而實現企業對會計實際的控制管理,保證企業ERP環境下的管理控制有效化運行,構建良好的企業ERP管理控制系統,實現企業會計實時的管控,保證實際企業會計管理的運維。
(一)構建合理的內部企業
環境企業的內部環境是企業的管理控制基礎問題,對于企業員工的管理控制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企業的管理者以企業的活動內容為中心,加深企業管理層對于企業的控制,加快企業工作人員的素質培養。培養員工的價值觀念和誠信態度,企業發展的核心是保證企業內部工作的順利進行,建立合理的企業環境維護和員工道德品質的建立,保證企業內部的會計運行效率。企業通過ERP系統轉換會計的相關信息,對企業的各個部門進行資金業務網絡化子項目控制,通過ERP系統中的記賬程序,完成成本會計的準確性,按要求完成不同會計數據的分析。加強ERP系統會計人員的經營管理能力的培養,對ERP系統中會計進行信息控制,完成對于會計數據的整體信息轉變,加深企業的控制管理機制,實行ERP系統企業會計人員的財務的會計管理作用。
(二)根據企業實際發展完善
會計過程根據實際的會計業務對各類經濟事務進行有效的處理,在ERP環境系統中,對會計業務流程進行有效的處理,加深會計信息處理的順序流程,在資金業務過程中,對企業內部的程序數據業務進行有效存儲,以業務數據庫中的信息為數據源信息,經過業務部門的加工處理,提高信息系統的選擇能力。在ERP系統中會對信息進行代碼設計,在ERP環境下,統一設置系統輸入和管理的相關數據,保證實際結構的有效性處理,加工數據庫的信息收集和整體。雖然,ERP環境系統的數據巨大、詳細,這造成數據的管理的繁瑣,但是通過財務會計和業務相關部分的統一化管理后,就實現了ERP系統的同步效果。ERP環境運維下的會計管理是對業務的流程管理,對經濟業務中的各類數據進行子系統控制,將數據信息存儲于ERP環境下的數據庫中;對企業數據的資金管理的審查,由系統記賬處理數據庫的相關存儲,保證信息可以被ERP環境有效的存儲起來;按照企業規定的業務數據進行有效的業務管理,方便企業使用者對于隨時數據更新和輸入管理;利用ERP系統中的會計模式,建立企業的資金統計和清查,實現企業會計資金成本和利潤的有效財務統計。
三、ERP環境下,企業會計的實時控制方法
結合企業會計系統控制的管理方法,對企業的會計預算進行分析,對企業的會計實際運行的內部資金進行監控和修正,對企業的會計后期的會計信息進行效率管理和實時抽檢,完成企業ERP環境下的信息系統的有效監管,保證會計成本的控制和企業會計工作的有效實施。在企業的ERP環境控制中,在原有企業會計管理控制的基礎上,對企業的新型會計數據進行分析,確保成本會計的控制,企業預算會計的控制,保證企業大量數據的使用。
(一)ERP環境下的企業成本化管理控制
通過對企業成本實際會計的精準控制,加強企業的生產成本管理,完成企業的有效運行,實現企業的成本控制方法,在企業的生產中,定期對企業的實際發生成本與標準化成本進行分析,確定成本間的相互差異,采取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完成企業成本的各項控制管理。在ERP系統業務管理中,實行企業成本化組織相互之間的關系,準確的完成企業的成本核算。
(二)ERP環境下的責任會計管理控制
篇5
關鍵詞:ERP系統;設備模塊;持續優化;功能完善;數據分析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3) 02-0000-02
我公司在2008年4月正式啟動了ERP系統建設,在歷經4年的建設、應用中,經歷了PM模塊建設與提升應用管理水平的各個階段。伴隨著ERP系統的使用深入,ERP已由建設階段過渡到深化應用階段,而ERP系統的應用目標,也由業務流程實現延伸到實現管理水平提升、優化資源配置與進一步利用系統提升公司潛在能力。PM(設備管理)模塊也隨著ERP的深化應用,將關注點逐步放置在功能完善、數據分析與性能提升方面。在實現設備購置、維修維護、運轉記錄、轉移報廢等整個設備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礎上,實現系統管控、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可用性提升,以期達到ERP系統持續優化的目標
以下,就我公司在ERP系統PM模塊的深化應用與持續優化的經驗,進行詳細論述:
1 實現功能完善
功能完善是我公司ERP系統PM模塊由建設到應用過渡的一個標志,在建設階段完成設備生命周期管理與設備系統信息共享之后,實施系統管控、流程優化,實現設備精細化管理等功能完善就成為我公司PM模塊建設的主要目標。
實施系統管控是ERP系統深化應用,實現用起來、管起來的一個主要內容。我公司對于各項購置、維修等發生費用的操作,在系統中進行增強,實施集中采購、自購費用控制,對維修級別費用控制等功能。根據總部文件要求與我公司自身管理特色,為設備購置設置了專業藍圖,對各二級單位的集中采購設備類型與集中采購、自購比率在系統中進行了增強開發,將集中采購費用控制在年度設備購置費用的95%以上,通過系統嚴格控制了自行采購。在目前國內大多數已實施SAP的企業中,在系統開發階段,系統管控功能實施的并不理想,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1、系統管控作為部門需求,經常為保障系統按時上線、確保計劃與財務信息符合等更迫切的公司協作需求等讓步;2、系統管控作為個性化需求,其實現要在SAP標準T-CDOE的基礎上進行增強,從開發難度上要比自建ALV列表條件檢索等困難,受預算和顧問能力限制,在ERP的開發階段容易被放棄。在應用階段,隨著用戶對系統了解的深入,特別是管理層在SAP豐富數據的分析后,各種管理需求、控制思路逐步明確,系統管控需求凸顯,對于系統的持續改進觀念提升,分析系統管控合理性和對管控功能的實施,成為了SAP系統持續改進的一項重要的工作。
流程持續優化是實現系統易用性與提升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措施,我公司對于設備購置中選型、評估價格、供應商審批流程與維修審批流程進行了優化。最初兩個審批流程采用ADOBE進行開發,完成了線外審批到線內審批的轉變,但由于存在與SAP系統數據接口效率與可靠性問題,在使用中效率較低,且多次發生數據丟失現象。針對此問題,在設備購置、維修兩個藍圖的基礎上,對流程進行完善,修改為在SAP系統中進行審批,已審批的購置意向與采購訂單關聯,。通過此項修改,在有效保證系統可靠性的同時,提高了系統效率,實現了采購前審批信息與申請、訂單數據的一致。在ERP系統建設階段,系統功能主要通過開發顧問與關鍵用戶的訪談來確定,受用戶對于ERP系統認識的限制,最初實現的審批流程基本上都是照搬在用其他系統或對手工業務實現電子化,只能滿足系統上線條件。隨著ERP系統應用的深入,用戶對于系統功能有了深刻的認識,同時,ERP系統強大的數據集中功能也在促進著日常業務的改進,結合兩個方面的原因,在深化應用階段會產生系統業務流程變更需求,滿足這些新增或原流程再認識的業務需求,也在要求ERP系統的持續改進。
在ERP系統持續優化與改進中,功能完善不但涉及到原設計中缺失的管理環節的補充,同時,也要滿足ERP應用深入后管理觀念的提升所帶來的變更。
2 深度數據分析
在ERP系統投入運行的4年中,系統中集中了大量的設備管理相關數據,以往統計過程復雜的各二級單位設備新度系數、設備利用率等指標可以非常方便的獲取,利用系統中的海量數據,也可方便的進行相關管理指標的階段分析。通過數據深度分析,使得系統由初期的面向過程管理與賬務管理,逐步深化到面向數據分析與決策輔助。
深度數據分析是利用好ERP系統海量數據的一個主要目標,在ERP系統中,除包括各類設備購置、外委維修的賬戶性信息,同時還涵蓋有設備運轉與維護類的事務性數據,為實現數據分析提供了依據。我公司借助數字油田經營管理平臺,對ERP中設備數據進行抽取,提供了結算進度跟蹤與供應商情況分析兩個子系統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在結算進度跟蹤中,對于設備委托采購與設備二級單位自購情況進行跟蹤,實時反映了公司整體設備購置完成情況,管理層可利用進度跟蹤數據,對于執行較差的單位進行督促,對于特殊原因造成結算困難的情況及時協調,避免了年終集中采購情況,有效保證了設備購置資金的平穩運行。供應商情況分析是針對各供應商銷售各類設備進行對比分析,對于設備銷售最終單位進行跟蹤,及時掌握各供應商的銷售情況,為針對供應商的管理,提供了數據支持。數據分析將為設備管理與決策支持提供依據,此項工作將成為ERP系統深化應用的一個重點。
3 促進性能提升
提升ERP性能將為提高系統易用性,改善系統界面友好性提供支持。目前國際主流ERP性能的提升,是通過績效評價對系統應用情況進行系統的考核,在使用效果的考核結果中,挖掘改進需求。績效管理就如同為企業的ERP系統搭建了一個管理平臺,它是ERP系統與其它各種管理系統的紐帶,透過它來驗證ERP系統的運作效果。如果說功能的完善將帶來系統流程改善和再造,那么通過績效評價的手段,實現性能的提升將促進功能完善后的應用平衡。性能提升變更主要集中在為減少數據重復錄入的推導規則完善,界面元素改進和查詢速度優化。
我公司設備運轉記錄實行日運轉記錄錄入,在累積運轉時間的同時,還具有一保、二保周期提醒和保養完成情況統計功能。在針對應用情況的考核中,獲取到保養完成情況的錄入與內部維修業務藍圖中保養工單業務冗余情況,除造成操作人員重復錄入的問題外,在系統中還產生保養工單與完成情況統計差異。針對此情況,由業務與運維部門進行了調研,最終確認了保養業務在內部維護工單中創建,技術完成后自動填入日運轉記錄中,實現了保養推導規則的完善,有效避免了系統數據差異的產生。
為改善SAP系統查詢性能,我公司在2012年作為中石油試點單位,進行了HANA性能測試工作。在測試中,對確認的42個報表(查詢)進行優化,其中設備模塊優化加速6個(自開發報表4個,SAP標準報表2個)。通過組織用戶進行工作環境中性能測試,對設備模塊的6個報表的運行情況與使用優先級進行分析,先后確認采取HANA報表建模開發2個,應用HANA加速器加速報表2個,HANA加速器與ABAP優化加速2個,采取不同的加速方式有報表自身特征的需求,同時也滿足了各種加速方案測試的全面覆蓋。通過測試,在沙盒壓力模擬測試環境下,設備模塊的6個報表最高加速倍率162,最低1.85,平均加速倍率42.94,加速的效果明顯。為提高查詢性能,業務與運維部門進行走訪,通過觀察用戶的操作,發現反映比較集中的查詢性能較低的幾個報表在用戶操作中,都不同程度存在查詢取值范圍過大的情況,通過對有針對性的對用戶進行查詢操作培訓,合理優化查詢條件。
4 結束語
關于ERP系統的持續優化將是一個永遠與ERP系統應用相隨的話題,對于設備模塊而言,有著和其他模塊相同的線內優化需求,但與其他模塊不同的是設備模塊有著最廣泛的用戶群體,滿足用戶的需求,同時不斷提高著用戶整體的應用水平,將是設備模塊在ERP系統持續優化中具有的鮮明特征。無論是功能的完善、數據深度分析還是性能的優化,都與用戶的需求與能力密切相關,因此ERP中設備模塊的優化,除技術上實施的優化變更,在制度與管理上,優化也在潛移默化中推進。
參考文獻:
[1]宋潔.基于ERP的企業內部控制優化[J].財會通訊,2009(14).
篇6
(中國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河南 濮陽 457000)
摘 要: 通過對erp發展的探討,介紹ERP的功能以及特點,分析ERP目前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現狀,其中突出ERP在我國企業應用過程中產生的社會外在需求與企業的內部需求以及社會外在的基礎條件和企業的內部基礎條件,著重分析了ERP在我國企業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ERP系統之所以在我國企業運營中發揮不出其最大的效益,是因為目前來看我國還沒有把ERP系統的應用真正從根本上與企業管理結合起來,反映出了我國企業管理的滯后性。
關鍵詞 : 企業資源計劃;管理革新;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5)07-0101-02
收稿日期:2015-02-12
作者簡介:宋虎林(1963-),男,河南林州市人,中國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綜合計劃部主任,多年從事石油化工企業規劃、計劃、信息化管理工作。
引言
隨著我國近幾年商業環境的快速改變,大小制造型企業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因此各企業為了縮減成本、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開始加強管理軟實力的提高。Gartner Group 公司于20 世紀90 年代,提出了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的概念及其內涵,即把ERP界定內容超越了MRP-II,信息集成范圍更為廣闊,并且支持動態監控,支持多行業、多地區、多模式或混合式。ERP不僅具有強大的系統功能,而且具有靈活的應用環境和實時監控能力,是制造型企業實現信息化管理的最佳信息系統,它能夠將企業的下單、生產、物流、資金流和信息統一起來進行管理,對制造業所擁有的人力、物力、設備、時間和技術等各項資源進行整合和管理,可以很好的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最大限度的利用企業現有資源將經濟效益最大化。因此,ERP 以及其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得到大中型企業的廣泛認同。但是ERP同樣也是一項投資很大的項目,而且就目前形勢來看,關于ERP的應用前景的討論,各專家學著各執己見。我國企業實施ERP系統的需求分析問題,以及我國如何更好的實施ERP系統等問題值得我們探討。
1 ERP的發展
ERP系統的產生與發展需要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企業管理的創新在ERP的發展過程得到了充分體現,從MRP到閉環的MRP和MRP-II,再到ERP經歷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1.1 上世紀40年代各企業運用訂貨點發解決內部庫存問題,同時計算機還沒有出現在企業管理中。
1.2 上世紀60年代,為了彌補訂貨點法解決相關需求問題所產生的缺陷,美國生產與庫存管理協會(APICS)首先倡導并發起了關于物料需求計劃(M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簡稱MRP)的應用,該方法是建立在計算機基礎上的生產計劃與庫存控制系統。
1.3 由于MRP僅限于物料管理,不能夠滿足企業生產管理的需求,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產生了閉環MRP,即通過增強生產計劃和應變能力,從而超越MRP,成為一個生產與控制系統。
1.4 MRP-II即制造資源計劃(M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人們為了區別就把制造資源計劃稱為MRP-II,之前的MRP或閉環MRP成為MRPI。
1.5 Gartner Group 公司于20 世紀90 年代,提出了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那時提供的說明是根據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供需流程管理,推論制造業在信息時代管理信息系統的成長趨勢和革新。目前來看ERP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下面簡單介紹一下MRP相對于MRP-II在功能上的幾個擴展:
(1)擴大了企業集成的規模,從之前的只集中在物料需求計劃,到現在的包括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所有方面,例如質量管理、商品數據管理、資金管理、流程管理等;
(2)滿足混合的制造環境需求。不僅包括連續型制造企業,還包括離散型制造企業和服務產業;
(3)支持能動的監控能力,明顯提高業務績效。包括模擬功效、決策支持、生產分析的圖形分析功能。
(4)支持開放的客戶/服務器計算環境。
ERP系統將企業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這三大流進行融合從而形成全面統一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統。在制造型企業中ERP系統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大模塊,即物流管理模塊、生產控制管理模塊和財務管理模塊,目前也有一些企業將人力資源管理模塊納入了ERP系統的功能中。具體內容如下:
a.實時掌控企業物料的存儲量,根據訂單的交期,并對物料成本,訂單數量及金額進行全面分析,使其不僅能滿足企業正常生產,還能最小限度的占用資本,并按時遞交客戶。
b.為了有效降低庫存,提高生產效率,ERP系統將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巧妙的結合在一起。
c.ERP系統中的財務管理模塊作為ERP系統中的一部分,它和系統的其它模塊有相應的接口,能夠相互配合,財務模塊中總賬、會計報表所需要的數據可以直接通過該模塊自動計入,使企業的資金管理與物流管理達到同步。
目前,根據企業的需要ERP的功能在不斷的擴展,然而不管ERP的功能如何,企業在應用ERP系統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自身的需求,發揮它的作用。
2 ERP系統在我國企業發展的前提
想要將ERP系統在我國企業中進行廣泛推廣,首先企業需要明白ERP系統是做什么的,企業引進該系統之后可以做什么。而不是單純的依靠軟件商的推銷,只有這樣才可能形成一個拉動需求的市場,從而推廣ERP系統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另一方面,想要更好的實施ERP系統的應用,應該首先加強我國企業的管理基礎。因為ERP系統本身不只是一個軟件,它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思想體現在其精確性和理性。因此,為了實施ERP,我國企業需要在管理制度和組織管理等方面進行科學的改造,提高決策的科學性與理性,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3 我國企業在實施ERP系統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我國企業缺乏統一的認識和理解,目前來看我國企業主管和管理層對ERP系統的功能并不是很明確,大多數企業是在軟件供應商和信息主管部門的強烈要求下實施的其他部門甚至是企業的決策層都對此并不表示積極的態度,這將會導致實施過程中出現問題。
其次是ERP系統沒有與企業的經營戰略緊密結合起來。ERP系統是一個企業管理輔助工具,要想更好的發揮它的作用就必須與企業的經營戰略相一致。如果企業在實施ERP系統時沒有考慮企業的經營戰略,那么實施的系統在若干年后會由于業務的改變而失去其應用的價值。
最后是在實施ERP系統的過程中發現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還不夠完善。ERP系統的應用需要大量的且精準的基礎數據,然而我國很多企業不能達到這一要求。即使很多企業也在購進和管理軟件方面花費了大量資金,可是很多數據還是不夠完整精準,其實這都是因為我國很多企業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不夠,造成了信息孤島的現象。如果ERP僅僅體現在改善工作方式上,那么最多也只能是減輕了員工的工作負荷,降低勞動強度而已,并沒有達到ERP系統功能中強調目的,這樣以來ERP所能夠帶來怎樣的效果就顯而易見了。
4 對策與建議
4.1企業決策者重視,全員參與
企業經營目標的落實需要ERP系統的協助,因此作為企業的高層,即經營目標的決策者對此給以重視是義不容辭的。想要成功實施ERP,就需要提高企業員工對新的管理思想與方法的學習熱情。只有這樣,企業實施ERP才有基層支撐,才可以走的更穩更遠。
4.2明確需求,重點實施
企業在明確了自身需求之后,將自身的經營發展戰略與ERP系統的實施結合起來,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功能模塊,根據模塊要求重新整合業務流程,選擇合適的服務商和軟件。經由實際實施與效果評價做出改善。如此一來才能夠發揮ERP系統的最大功能效益。
4.3 完善管理制度與規則
ERP系統作為新型的管理信息系統,需要改變原有的管理制度與規則,建立全新的業務流程,這些制度與流程主要包括業務流程、系統運行以及系統維護三方面。
4.4 完善企業信息化建設
精準的數據是ERP系統運行的基礎保證,而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完善是提供精準數據的基礎,因此完善企業信息化建設是實施ERP系統的關鍵,同時可以加強企業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有利于企業統籌管理。
4.5 增強人力資源、信息技術、企業管理的集成
企業通過實施ERP系統,可以深刻領會到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人力、技術、管理三者相互協調的重要性。首先人是企業最核心的支援,一個企業想要有效的運轉就需要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如果只有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手段,而沒有人力的支撐,任何理論都是空談,根本無法取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其次,技術的發展是推動企業進步的源動力,基選集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能夠提搞生產現代化水平,而且可以提高企業科學的管理水平??墒侨绻狈θ肆Y源,那么技術的作用還是不能真正發揮出來;最后,企業應用ERP系統為我國企業改造管理模式創造了機會,同時對企業也是一次挑戰。因此,加強人力、技術、管理的集成是成功實施ERP系統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胡彥斌,劉永萍.企業資源計劃的實施對企業績效的實證研
究——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理論經濟學,2012,
2,15-19.
[2] 謝霞,董麗.ERP 實施對制造企業成本效率影響的實證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2,4,156-153.
[3] 陳衛華,張建衛.組織變革在ERP實施中的角色探析[J].科技
和生產,2005,11,16-19.
[4] 趙宏祥.淺析ERP系統應用[J].企業技術開發,2013,12,33-35.
[5] 和征,陳菊紅.ERP軟件選型決策支持系統研究[J].科技管理
篇7
設備管理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環節與先行條件。作為設備管理解決方案的提供者,EAM系統與ERP系統管理側重不同且差異較大,將兩者進行業務集成,能夠實現跨系統設備管理核心業務的連續性,實現設備完整性管理的要求。
關鍵詞:
設備管理;ERP;集成
一、EAM與ERP的定位與差異
設備管理與維修是企業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關鍵所在。通過信息化手段降低設備故障率,減少設備維修成本,改善設備運行可靠性,優化配置設備資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長企業生產周期,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利潤空間。EAM是以企業資產及檢維修業務為核心,以設備主數據管理為基礎,以工單執行和故障處理為主要工作流程的專業定制管理系統。它不僅僅是對設備業務管理過程的信息化,還集成各種專業化的數據采集系統,提供智能的分析診斷以供企業做出明智決策的依據。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供應鏈管理,其設備管理模塊PM秉承ERP以資金流為核心的理念,關注于設備價值形態的改變。通過設備基礎信息、維護處理過程、預防性維護等環節完成企業設備管理工作,能夠及時反映、跟蹤及控制檢維修過程發生的費用數據與材料消耗,對優化配置企業設備資源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但EAM系統與ERP系統管理側重不同且差異較大,對于擁有核心資產的企業,ERPPM難以涵蓋設備管理業務的全部,很多專業設備管理的內容在PM模塊中沒有體現。一些與現金流無關,但設備管理業務中又必須做的計劃、維修、運行管理等部分,又需要EAM系統的補充與完善。因此,EAM系統與ERP系統的業務集成是打通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業務鏈,實現設備閉環管理的關鍵所在。
二、業務集成的意義與內涵
為EAM系統與ERP系統提供完整的業務集成解決方案,是打通設備專業化管理與業務管理通道,提供可供信賴的設備決策依據的需要。
1.保持設備基礎數據一致性目前,ERP系統是設備基礎數據管理的源頭,設備主數據在ERP中創建維護,設備基礎信息與技術參數在ERP中錄入。ERP系統提供權威的設備主數據供設備管理系統讀取,保證EAM系統中各模塊的業務實現與有效調用。同時,EAM系統有效地協調動、靜、電、儀專業管理軟件數據,將專業系統提供的動態數據提供給ERP作為有效的專業數據支持,從而避免兩個系統間數據的重復采集問題,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及唯一性,提高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與有效性。
2.保障設備管理業務連貫性由于設備管理技術的復雜性和專業性,EAM與ERP系統都無法獨自提供一個完整的設備管理解決方案。同時,由于企業管理模式不統一,設備管理業務分別在ERP系統、EAM系統或線下執行,使得整體業務不連續。因此,為了避免業務交叉、業務斷點、信息重復處理、數據不一致等問題,只有通過統一管理模式,完善EAM系統與ERP系統集成,充分發揮兩系統的優勢,使設備管理業務連續、高效,方便統計分析。
3.保證設備專業管理完整性ERPPM模塊管理的目標并不是設備本身,其功能重在工單的流程管理與檢修費用的控制,無法體現設備運行狀態分析,更加缺少動、靜、電、儀專業設備管理的內容,難以替代以專業技術和現場管理為目的的設備管理系統。面對先進而又越來越昂貴的大型設備,維護、維修和配件成為了企業巨大的開銷,企業在利用ERP來體現成本外,如何保證成本無損就是EAM系統的任務。EAM系統中涵蓋的數據采集與專業化分析診斷則為專業管理提供了完整的支持。兩個系統有效集成,才能保證設備資產處于高可用性狀態。
三、業務集成方案與流程設計
1.集成方案設計基于設備管理業務聯動的需求,EAM系統與ERP系統集成總體方案如下:設備基礎信息在ERP系統中統一創建和維護并提供給EAM系統。檢維修計劃在EAM系統中執行,審批、下達后通過業務接口寫入ERP生成工單,下達的工單直接生成預留作為物資采購依據。工單的施工、驗收、費用結算和物料出庫等在ERP系統中執行;計劃的執行率、費用分析、承包商的考核等在EAM系統中執行,從而實現設備管理體系的PDCA循環目標。
2.業務流程設計(1)設備檔案業務集成設備基礎信息在ERP中創建,業務集成點包括:設備主數據、設備分類、技術參數、技術參數分類、設備類別,通過讀取接口同步到設備管理系統中。設備技術參數、專業技術參數在EAM系統中維護,參數值定期返回ERP系統。保證數據的唯一性和一致性。(2)備件管理業務集成設備的備件信息在ERP系統按照設備建立設備BOM,通過讀取接口在EAM系統建立設備備件臺賬。備件管理業務集成點包括讀取接口1個,用以讀取設備BOM信息。通過備件管理保證合理的庫存儲備,減少占用資金,利于大范圍的備件調用。(3)計劃管理業務集成計劃在EAM系統中創建、審批、下達后寫入ERP系統,生成下達狀態的工單,對已下達工單的修改在ERP系統中執行。EAM系統通過工單的讀取接口讀取ERP的工單進行信息匯總、統計。保證連續工單信息的一致性。ERP系統與EAM系統計劃整體業務流程可分為4階段。①創建:根據設備運行計劃、故障、設備檢修周期、檢驗檢測計劃等作為計劃填報的依據,通過與ERP系統的集成接口得到設備主數據、備件數據、供應商、WBS費用、物料主數據等基礎信息,在EAM系統創建計劃。②審批:計劃的審批在EAM系統中執行,按照不同的計劃定制不同的審批工作流程,配置各個流程節點角色及權限,記錄審批意見,并可存檔不同階段的計劃版本。③下達:計劃在EAM系統審批下達后,通過業務集成點寫入ERP系統,生成下達狀態的工單。工單的修改、查看以及“下達”后的流程保持不變。下達的工單直接生成預留作為物資采購依據。下達后的工單及修改的工單通過讀取接口返回EAM系統。④統計:通過工單讀取接口,對下達之后的工單進行讀取,在EAM系統中進行匯總分析。
四、結語
篇8
本文主要闡述了印染企業ERP系統的管理思想及其在印染企業管理中的發展與應用現狀。橫向比較分析了中國、日本、韓國印染企業在企業管理上的異同,指出ERP系統是實現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基礎之一,而且實施信息化管理是整個印染行業的大勢所趨。同時,縱向分析了我國印染企業實施應用ERP系統的發展過程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印染企業;ERP;信息化管理;企業管理
我國印染企業面臨著產業升級與轉型的重要課題,而要完成這樣一個任務,除了先進的設備儀器等硬件條件之外,先進的印染企業管理則是必不可少的軟件條件。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傳統的印染企業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規?;?、效益化的發展要求。而基于計算機與互聯網技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代表了更為先進的方向,其中,典型的ERP系統在許多行業中已經被成熟地應用。特別指出的是,ERP系統在紡織生產和服裝生產中也已成功地應用,作為產業鏈中的一環,印染企業的ERP系統應用是大勢所趨。
1 ERP系統在印染企業中的應用現狀
1.1 ERP系統簡述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是面向供需鏈的集成管理,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軟件為載體,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融入先進企業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業所有資源信息(簡要說包括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工作流),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業績評估的全方位和系統化的管理平臺,并最終實現對企業資源信息的管理[1]。
ERP系統的應用豐富了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概念。信息化管理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可以分成三個層次[2] :第一層次即ERP管理系統,其作為一個基礎平臺;第二層次是生產管理系統,生產各環節、各機臺都納入該系統;第三層次是在各生產機臺上配置的,用于工藝參數自動測控的數字化設備,確保各工藝參數執行到位。
總的來講,ERP系統是將企業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全面的一體化管理的管理系統。ERP系統的核心思想就在于對供需鏈的控制。
1.2 印染企業ERP系統中的管理思想
深刻地理解ERP系統內在的管理思想是企業了解ERP、選擇ERP、用好ERP的關鍵。尤其對于具備實施ERP系統條件的印染企業在開發實施ERP系統時,將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管理理念注入ERP系統是十分必要的。只有緊密結合了企業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開發出的ERP系統才能更好地滿足企業管理的要求,在具體實施時能減少企業調整適應的周期。
在ERP系統的IT外衣下,蘊含著長期積累和吸收的管理思想[3] 。ERP系統不是程序開發、數據庫鏈接和硬件網絡等IT技術的簡單組合,其真正核心是基于IT技術手段所要實現的對于企業所有資源的整合與控制。
現代印染企業的生產管理特點概括起來有四點:一是企業訂單呈現小批量、多品種、速交貨的趨勢;二是企業組織生產所需原材料種類繁多、數量龐大;三是印染加工工藝流程長,工序多且各個環節聯系緊密;四是印染企業多為外向型企業,產品質量要求嚴格,管理體系、質量追溯體系復雜。以上這些特點決定了印染企業在生產管理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參數,需要頻繁地信息交互。傳統管理模式下的信息交流不暢已經成為阻礙企業提高效益、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由此,企業內部各種信息的快速平穩傳遞的需求是發展ERP系統用于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關鍵驅動力。
目前企業管理中對于供應鏈和需求鏈的管理,許多企業更加傾向于通過管理來實現成本控制,即更為注重供應鏈的管理,這是一個相當大的誤區。悉尼工商管理學院David Walters 的研究指出,供應鏈管理與需求鏈管理之間的聯系相當脆弱,尤其是對于需求鏈的管理實際上對于企業而言更為重要[4]。 ERP系統的建立,同時強調了對于供應鏈和需求鏈的管理,無疑更能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1.3 ERP系統在印染行業中的應用
當前,ERP系統已經逐漸由大規模、高新技術產業向中小規模、傳統產業轉移,印染產業的上游紡織企業及下游服裝企業都在ERP系統上有了成功的實踐,ERP在印染行業中正處于應用推廣階段。
1.3.1 中、日、韓印染企業管理比較
中、日、韓三國印染企業的生產水平在世界范圍內處于較高層次,三國的印染產品也各有特色。目前中國在產能上占據絕對優勢,而日韓企業在印染新產品的開發上卻更為擅長。尤其要指出的是,日韓的印染企業已經基本完成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升級,而中國印染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仍然處于發展階段。比較分析得出,三者的管理還有深層次的差異。
日本印染企業管理嚴謹而系統化。以日本PAKA RGB印染公司為例,其廠房布局合理,采用自動庫房設計,既節約了空間又使得產品擺放更為整齊。同時,為了有效利用熱源,高溫高壓染色機另外套上保溫層,提高保溫效果。不僅僅是嚴謹管理,日本印染企業的系統化管理也十分突出。擁有百年歷史的瀧定名古屋株式會社在資料保存上也很有特色。該企業的資料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的流行面料(包括當時的中國紡織品樣本),雖然時間久遠,但資料中的布樣擺放依然平整有序[5]。
韓國印染企業信息化管理普及化、實用化。數字化技術是韓國染整業技術領先的關鍵,韓國的印染企業中有針對化驗室、生產車間使用的諸多數字化管理設備,最有特色的是工藝參數的實時監測設備能確保各工藝參數執行到位。正是以上的基礎使得韓國印染企業實現了減員增效,同樣一個日產10萬米的印染廠在中國需要300左右的員工,而在韓國只需要100左右的員工,用工是中國同類企業的1/2~1/3左右[2]。
中國印染企業目前的管理水平與日韓同類企業相比尚有一段距離??陀^地說,許多印染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仍不完善,企業依靠國家政策和政府保護的思想濃厚,開發市場的意識薄弱,決策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差[6] 。中國的印染企業在企業管理的嚴謹化、系統化上還不盡如人意,許多企業單純地以績效管理作為管理手段往往存在很大的質量控制上的隱患。同樣的情況下,韓國印染企業卻在管理中推行員工收入與個人產量脫鉤,避免因趕任務而影響產品質量。同時在數字化設備的應用上還達不到普及和實用的程度。
1.3.2 中國印染企業信息化管理分析
目前中國的印染企業已經具備實施ERP系統的基礎,實施ERP系統將大大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作為基礎平臺的ERP管理系統,國內外基本處于同一技術水平,存在的差距較小。見諸報道[7-8] 的深圳中冠紡織印染有限公司開發的“深中冠ERP系統”和江蘇AB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主開發的ERP管理系統都體現了中國企業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增長。
與日韓同類企業相比,中國印染企業最大的不足在于管理的第三個層次,即在各生產機臺上配置用于工藝參數自動測控的數字化設備數量很少甚至根本沒有,由此導致在信息化管理中不能確保各工藝參數執行到位。印染產品生產的重演性要求越來越高,而保持產品質量穩定的工藝參數有幾十個之多,要將這些參數控制在工藝允許的范圍之內,單純地依靠人力是很困難的,這項工作由計算機取而代之是必然的選擇。
此外,印染企業信息化管理能一定程度上彌補中國印染企業在技術管理和現場管理上的某些不足。ERP系統作為信息交互的平臺能使整個企業生產管理類似于一個供需鏈,各個環節相互銜接。如果同時配備數字化的設備更能實現管理者對各類信息和數據參數的實時掌控,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適應小批量、多品種、速交貨的生產方式,為減少用工、降低生產成本起到重要的作用。
2 中國印染企業應用ERP系統的進展與前景
2.1 中國印染企業ERP系統開發的背景
中國的印染企業開發應用ERP系統主要是為了應對由于先進設備的快速增長與信息化嚴重滯后所產生的一系列矛盾。這些矛盾包括:生產能力快速增長與信息處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印染色彩的高要求與信息管理手段落后的矛盾;先進設備與技術參數的矛盾;印染裝備技術快速擴展與管理能力提升緩慢的矛盾[1]。
ERP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正是基于解決以上諸多矛盾的需求,而且ERP系統中各個模塊化子系統能針對各個環節的具體情況解決具體問題。
2.2 印染企業ERP系統發展的各階段
ERP系統的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企業由調研開發ERP管理系統到整個系統運行自如,需要經過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階段、MRP(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階段、MRPⅡ(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階段、ERP階段[8]。
MIS階段,企業需大量地采集原始數據,該階段的企業信息管理系統要具備查詢和匯總等工作的功能。盡管MIS處于ERP的起始階段,與信息技術的結合程度不高,但該階段是一切后續發展的重要基礎。Rong-Ruey Duh等對于臺灣一家實施ABC管理系統進行ERP管理的紡織企業的長期觀察研究表明,如果缺乏準確的基礎數據采集,ERP管理很難發揮實效[9]。
MRP階段,企業對產品結構進行管理,旨在借助計算機實現對生產、訂單、庫存的管理,滿足企業根據訂單展開生產計劃的要求。同時還能方便企業掌握物料需求信息和實際庫存信息,實現減少庫存、優化庫存的目標。
MRPⅡ階段,在前一個MRP系統的基礎上對企業的生產中心、加工工時、生產能力的管理,實現計算機進行生產排程功能。此外,還要將財務系統納入該系統,在企業內形成一個閉環管理系統。
ERP階段,該階段高度整合前面各個階段的功能,增加了包括財務預測、生產能力、調整資源調度等方面的功能。ERP系統將企業內封閉的管理系統與外部系統對接,實現對整個供需鏈的全局控制,成為企業的管理與決策平臺工具。
目前,具備一定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印染企業多數處于MRP與MRPⅡ階段,一些規模型企業正處于向ERP系統過渡階段,少數企業已經實現了ERP系統管理。印染企業信息化管理的發展呈現良好的上升勢頭,頂級的印染企業已經開始著手建立基于ERP系統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而規模型企業正努力構建ERP系統,現有的MRPⅡ系統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要求。與此同時,一些中小企業也開始選擇MRP或者MRPⅡ系統來進行企業管理。整個印染行業在企業信息化管理上形成一個金字塔模型,特別是底層的中小企業信息化管理層次的提高抬升了中國印染行業整體的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
2.3 印染企業ERP系統的發展前景
ERP系統是企業實現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基礎,所以ERP系統是企業實施信息化管理中一個具有指向意義的發展階段。當然,ERP系統除了主要的構成不變之外,其自身也在不斷地發展與變革。
在2000年,ERP概念提出10年之后,美國研究機構 Gartner Group 再一次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 ――ERPⅡ。ERPⅡ強調協同商務,在企業實現信息化管理的高級階段、在同行業范圍實現一體化和協同化的運作方式,企業可以提高銷售預測和生產計劃能力,降低生產成本和增加收入,增加靈活性來適應市場的不斷變化。ERPⅡ將成為企業信息化管理的發展趨勢之一[10] 。
我國印染行業的產業鏈完整,區域化集中優勢明顯,使得全行業在未來實施協同商務模式上具有巨大的潛力。但在此之前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整個印染行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要有更大的提升,實現以ERP系統為基礎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曾林泉. 基于ERP系統的印染企業資源信息管理系統[J]. 染整技術,2007,29 (1):10-12.
[2] 韓國染整業觀察[EB/OL]. 中國印染網.[2009-12-26].省略/news/shownews.asp?id=959 .
[3] 計算機世界. ERP的IT外衣[N]. 計算機世界,2005-05-13 ,(C12).
[4] David Walters. Demand chain effectiveness supply chain efficiencies A role for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6,19(3):246-261.
[5] 吳玉華. 日韓印染企業考察[J]. 印染,2006(22):45-46.
[6] 李志敏,楊鎖廷. 紡織品配額取消后中國紡織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最優化方案[J]. 產業用紡織品,2005(1):20-24.
[7] 楊文. ERP: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N]. 國際商報,2003-08-23 ,(7).
[8] 梁海波. ERP在印染企業中的應用[J]. 針織工業,2007(2):64-66.
[9] Rong-Ruey Duh,Thomas W. Lin,Wen-Ying Wang,et al.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A case study of a Taiwanese textile company [J]. Accounting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9,17(1):27-52.
篇9
關鍵詞:ERP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1ERP的概念
ERP(企業資源管理計劃)是指在全公司范圍內應用的、高度集成的、數據在各業務系統之間高度共享的系統,并應用信息技術實現對整個企業資源的一體化管理。企業資源管理計劃集成了客戶需求、內部制造活動和供應商資源,處理各種信息和管理流程,為企業提供信息管理平臺,為企業決策、資源配置和績效評估服務。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應用ERP系統后,企業從財務會計到財務監督、分析和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改進。
2當前ERP系統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及其重要性
2.1ERP系統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2.1.1財務報表分析子模塊
報表分析系統主要通過總賬、成本和報告分析等模塊進行整合??傎~系統與其他子系統的高度集成不僅減少了數據錄入的重復,而且還自動收集數據并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在設定好系統人員的權限和級別后,系統能提供不同類別的查詢和分析。如筆者所在企業中,通過模塊化定制,將銷售模塊與金稅系統的增值稅開票功能進行關聯,大大提高了開具發票的效率和準確性。
2.1.2預算控制及管理子模塊
啟用預算管理子模塊后,可對實際成本及費用按所屬部門進行歸集和管理,然后系統將實際費用與各部門已錄入ERP預算系統的數據進行對比,管理層就能了解預算執行情況,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在執行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管理層還可以及時對不合理的預算數字進行調整和修訂。
2.1.3資金管理子模塊
該模塊主要通過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預算管理、現金銀行存款等子模塊進行整合,在許多情況下,它用于解決企業收入和支出問題。上級財務部門根據批準的資金申請進行資金分配,同時,上級財務部門也根據計劃對下級公司收入賬戶中的資金進行歸集。上級部門直接在ERP會計相關模塊中統一會計處理,大大加快了資金的核準和支付,減少了交易錯誤。
2.2ERP系統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
2.2.1提高數據核算的即時性
ERP系統可以隨時顯示財務信息,全面查看、記錄和控制業務的發生、流程和結果,并隨時更新相關的報告數據。這不僅可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從而使財務數據不僅能反映企業過去的生產和經營狀況,而且還可以實時支持企業決策。
2.2.2優化成本核算并加強成本管理
ERP系統為企業成本管理建立了標準的成本系統。企業可按物料編碼進行采購成本跟蹤,監控采購物料的實際采購價格并及時了解采購成本差異情況,從而促使采購成本的降低。此外,通過標準物料清單與工單管理系統,使成本核算對象進一步細化,企業可跟蹤生產過程中物料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而對生產成本實施有效控制,最終使企業成本、利潤核算更加真實、準確。
2.2.3加強企業運營資金管理
ERP系統通過對客戶的收款期限和信用額度進行設定,對應收賬款情況進行及時跟蹤并生成應收賬齡報告,使企業能及時掌握客戶的收款情況并及時對逾期款項進行催收,確保資金及時回收。此外,ERP系統通過對供應商的付款條件進行設定,結合應付賬款模塊,使企業能及時掌握付款情況并合理安排資金使用。如筆者所在企業中,通對客戶的收款期限和信用額度進行設定,將銷售模塊與倉庫發貨功能進行關聯,實時對訂單的發貨狀況進行鎖定或放行。
2.2.4對項目投資進行有效管理
ERP系統的投資項目管理模塊,可實現投資預算管理、項目過程管理及項目成本管理。通過這些過程,對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的計算進行了規范,修復了項目不能及時進行核算、在建工程和資產管理不明確等問題。在上線了固定資產模塊后,系統可以隨時查詢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凈值、所在部門和使用狀況,折舊費用每月自動計算,使企業可以充分了解固定資產的狀況。
2.2.5促進財務管理的完整性和統一性
過去,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僅停留在簡單的人工財務會計和普通管理會計水平,未能形成統一的財務管理系統,ERP系統的應用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如預算管理功能,可以有效減少人為造成的預算錯誤;又如ERP系統的實時功能能在材料發出后自動生成詳細的會計憑證,使會計信息及時更新,充分反映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
3ERP系統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財務控制流程缺失
在實施ERP系統的過程中,如果企業所需的財務控制流程和方法在系統中沒有得到充分考慮,或者系統不能支持企業所需的控制過程和方法,在舍棄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后,可能存在財務控制缺失風險。如上述提到的例子,筆者所在的企業在ERP系統投入使用后,系統通過對客戶的收款期限和信用額度進行設定,將銷售模塊與倉庫發貨功能進行關聯,實時對訂單的發貨狀況進行鎖定或放行。將以前通過人工控制發貨轉變為系統自動控制后,如果一些客戶的收款期限和信用額度沒有在系統被妥善設置,ERP系統將無法正確開啟控制功能,而此時人工管理方式已經被舍棄并不再進行人工核對,結果就有可能造成貨物的多發、少發等情況。
3.2財務人員培訓不足、管理松懈
對于企業而言,ERP系統的應用是一項管理創新,這種新的財務管理模式使得ERP的實施也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對財務人員進行新的系統培訓,財務人員將不能很好地使用ERP系統進行操作。另外,ERP系統將改變財務人員的分工和權限,這可能會阻礙ERP實施。此外,系統上線過程中對財務人員進行了大量的系統知識與操作培訓,如果掌握了ERP系統基本操作、應用技能和ERP概念的財務人員流失,ERP系統在企業中的應用效果也將受到嚴重影響。
3.3基礎數據缺乏、不完善
ERP系統的運行結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基礎數據的準確性,當基礎數據不準確時,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將對采購計劃、財務的總賬核算、報表系統等產生直接影響。如物料標準成本一旦輸入錯誤,將影響采購成本差異的記錄以及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又如物料清單設置錯誤,將影響生產過程的領料、發料以及產品標準單位成本等。
4ERP系統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4.1改善財務控制流程
ERP系統投入使用后,財務工作方式將徹底改變,原有的財務控制流程和相關方法也將發生變化。因此,在系統上線之前,盡可能地將系統所提供的控制流程與現有流程進行對比,找出有可能缺失的流程并加以修正和完善,使得系統上線后財務控制流程能得以繼續發揮作用。如上文提到的例子,由人工控制發貨轉變為系統自動控制,其前提必須要先將收款期限和信用額度在系統中設置完整,否則將會導致發貨失控的情況發生。
4.2對財務人員進行有效管理
ERP系統對有些財務人員而言是全新的工具,首先,要讓這些財務人員從心理上理解和接受新的系統,從系統的運作理念上給財務人員進行分析,讓其明白系統的分工與權限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減少抵觸情緒。其次,有針對性的對財務人員進行上線前、上線中和上線后作培訓,讓其能很好的熟練操作系統,減少失誤。最后,企業應建立相應的考核獎勵制度,留住能熟練掌握ERP系統操作的財務人員。
4.3完善基礎數據
建立健全的基礎數據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新系統的實施應基于完善的基礎數據之上。為確保基礎數據的準確性,首先,應從各部門內部控制、內部溝通入手,在系統上線前對基礎數據進行清理、復核和比較,使應用到新系統的數據完整準確。其次,基礎數據的完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上線后還需定期對基礎數據進行測試、完善。
5結語
綜上所述,盡管ERP系統在實施過程中可能由于財務控制流程缺失、財務人員培訓不足與管理松懈以及基礎數據缺乏、不完善等原因,給財務管理帶來某些不利影響,但同時也應該看到,ERP系統作為企業的一種先進管理模式,運行良好的系統可以直接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和企業生產效率,使企業能夠更清晰、更全面地掌握自身業務發展情況,它還能有效地改善財務管理計劃和控制功能。因此,加強ERP系統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研究,是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依據,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李莉.ERP在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6(5).
篇10
關鍵詞:ERP系統應用 油田企業 國有企業 成功經驗 未來展望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由美國著名管理咨詢公司GartnerGroupInc.于1990年提出來的,最初被定義為應用軟件,但迅速為全世界商業企業所接受,現已經發展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理論之一。系統集中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思想于一身,為現代企業的運行模式,使企業能合理調配資源,最大化地提高效益,是現代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ERP的應用可以有效地促進現有企業管理的現代化、科學化,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要求,它的導入,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世界500強企業中有80%的企業都在用ERP軟件作為其決策的工具和管理日常工作流程,其功效可見一斑。
ERP是信息時代的現代企業向國際化發展的更高層管理模式,它能更好地支持企業各方面的集成,并將給企業帶來更廣泛、更長遠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一、ERP系統建設過程中的成功經驗
1.充分論證、咨詢、調研
ERP不是萬能的藥方,不能想象一個效益不好的企業,實施了ERP后會使企業起死回生;企業在實施ERP之前應進行管理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十分必要。ERP偏重企業的生產管理。實施ERP系統的過程,也是企業業務流程重組的過程,是對企業管理的一次有效整頓。
2.尋找合適自己的ERP軟件供應商
在進行充分論證、咨詢和調研后,企業決定上ERP系統,首先要進行產品選型。選型時企業應著重從企業需求、軟件功能的拓展與開放性、二次開發工具及其易用性、ERP產品供應商和實施提供商的行業經驗和成功經驗等方面綜合考慮。要求ERP軟件公司要有一批熟悉企業管理、了解我國企業管理和國家有關政策、有實踐經驗的高級系統分析人員,保證ERP系統在企業成功實施。
3.可擴充性、開放性和互聯性
ERP軟件的運行環境是其成功實施的物質基礎。選擇開放式系統環境是當今計算機應用的總趨勢。開放式系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用戶的投資,便于不同應用的集成,減少培訓費用,且應用軟件具有很強的可移植性,用戶可以在眾多廠商的計算機中自由選擇最合適的產品,更快地使用先進技術。同時,開放式系統為企業管理系統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4.形成自己的ERP管理模式
企業通過實施ERP系統,可以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從我國已成功實施ERP企業來看,無一例外地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企業實施ERP項目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是行不通的,應根據自身實際,提出若干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組織攻關,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并結合實際組織二次開發,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管理整體優化,使ERP發揮作用,使企業組織管理上一個臺階。
二、ERP系統建設及應用取得的成果
遼河油田ERP系統于2011年3月21日已經正式單軌運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事實證明,ERP信息系統的實施不僅是一個技術方案,也是一個人力方案。公司實施新的系統的工作方法,將決定著實施的成功與否,在此過程中多種因素成為成功實施系統的關鍵所在:
1.由專門的實施辦公室得力領導
實施必須得到高度的尊重,決策層竭力支持方案的實施。在此基礎上的實施小組由公司代表各個職能部門的技術專家、能手組成,這一具備多職能技術的小組,由各個職能部門的資深成員組成,由他們引導牽頭,實施小組的決策制定能得到普遍的支持,小組對現有業務流程全面負責。并且能充分得到管理高層的授權,實施小組可以根據需要去重組現有的業務流程或發展新的支持組織目標的業務流程。
2.中層管理全面投入實施過程中
在決策過程中必須包括中層管理,特別當決策一些細節實施計劃時,這將確保在最后決策前及時妥善解決相關問題。中層管理者們應對實施的細節方面盡責任和職權。而且,成功的實施需要不斷的實施者和最后使用者間的相互交流,中層管理者從員工持續的反饋中得到更便捷的方式,給他們提供確切的回答并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3.建立積極且能夠實現的工作計劃表
實施計劃表應充實并保持一種緊張的進度,特別是如果以階段方式實施時,早期的成功會增加工作動力并有助于減少在以后實施中的變更。實施進程的緩慢,將使實施的難度、復雜性提高,增加系統實施費用。所以應盡可能減少時間和非正常實施所帶來的額外工作,所以實施過程應保證跟上實施進度,并能按期完成工作任務。
4.提供教育和培訓
教育是最重要和被廣泛認知的關鍵成功因素,一個成功的實施需要相關專業知識來確保人們能解決系統中的問題。建議ERP系統實施的10~15%的預算應用在培訓上,這將會給組織帶來80%的成功實施的機會。在實施后更多過程的學習來自于正常操作系統當中,企業應適時成立一個單獨部門機構負責日常的培訓需求。
三、ERP系統應用未來的展望
ERP作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核心組成部分,它的優勢不僅僅在于幫助企業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統,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現代管理思想和方法,通過它達到業務重組、組織重組和管理重組,盡快改變我國企業傳統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進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
相信,隨著企業認識的不斷提高,以及ERP廠商對自身產品與技術的不斷完善,ERP在中國必將大有一番作為,中國企業也將在應用ERP系統的過程中得到更加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