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化范文
時間:2023-03-28 00:08: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漢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如清代浙江湖州有一巨富,為遣興而聽從一人的獻計,選三十二俊童,布于堂室四角。即日邀某公子對弈,公子見而大喜。其行棋之法,欲行何子,只一開口,其人即至何處,不須舉手之勞,而布局之妙動合自然,局終為之拍手稱快……
誰知這種“下活棋”的樣式,卻被越南人原封不動“引進”。據清代李文泰《海山詩屋詩話》云:越南人所下棋即象棋,下棋時,必于樹林陰翳之地,廣可數丈,乃展一局,選男女各16人,皆韶年艷服,各執一牌,牌上大書“車”、“馬”、“炮”等字,使對立其位,以男女分黑白子。下棋者各高坐,令侍者傳呼某子行某度,某子即應聲而進。若被彈之子,則執牌出局。當時的鄭活源,就是以此情景寫下了《觀安南人下象棋》的詩句:“男兒將士女兒兵,車馬馳驅卻有聲。”
這就是學者們稱之為“漢文化圈”的交流現象。在這個“漢文化圈”里,有許多事物都是以漢文化為主體交流的,清代越南人“下活象棋”,便是這種交流的一個成果。但是必須看到,這種交流并非單一的,而是雙向的,可以說是同源異流,相承相異的。
如南亞各國向中國“進象”這一事例就很典型:它的源頭可追溯到漢武帝時代,自此之后,史不絕書,至清代余韻仍在回響。專家僅對乾隆時期進行統計,南亞各國向中國“進象”次數就多達17次,馴象總共達50多頭。這些大象的情況,在清代《燕京雜記》中記述較詳:
它們是由泰國、越南等國貢贈而來的,安置在宣武門內的“馴象所”,大象的主要活動是在南北郊及祈谷雩祭大典時,馱祭器,駕輅車出行,充鹵簿之職。平時大象主要充當朝賀的儀仗,朝賀鐘聲一響,大象即按部就班,分相對兩列,懔然肅立。待文武百官人畢,它們互相交鼻為障,便無有敢逾進者了。正因為大象擔負著朝廷儀仗的莊嚴職位,所以它們也似朝廷命官一樣食國家俸祿,有大象歷經幾代帝王,可至大將軍一品爵祿。清統治者將這些外國貢獻的大象視為“國寶”,格外珍愛,老百姓們則將它們視為“有太平之征”的吉祥物。
尤其是在清代北京的六月,時值人畜洗浴的“天貺節”,朝廷為了顯示四海清平的氣象,往往在此時舉行“洗象”儀式。每逢初伏,即六月初六,整個北京城都沸騰起來了——在通往宣武門西的“洗象”城壕處,食貨絡繹,游騎紛沓,百戲如云,車輛似陣……這正像《燕臺口號一百首》等詩說的那樣:“年年初伏車增價”,“雕鞍寶轂如流水”,“天街簇擁行人疾”,“士女傾城御河上”,“葛衣紗褶新興樣,穿往河邊看象牙”。許多文人墨客,乘機施展才情,爭賦看“洗象”的盛景,其中以大學士王士稹所作的“竹枝詞”最為膾炙人口:“玉水輕陰夾綠槐,香車筍轎錦成堆。千錢更賃樓窗坐,都為河邊洗象來?!痹偃绶剿贰断聪笮小罚?/p>
壯哉雄物此大觀,立地平山拖一線。
紅旗搖曳征鼓鳴,摧頹蹴踏驅之行。
泥深水淺足力重,陡然潮漲東西平。
一蠻奴跨方騰趕,眾蠻奴搏渾漿躍。
雨作濤翻十丈飛,何處蛟鼉掀大壑?
前者未起后者趨,水中岸上交歡呼。
在這些詩中,“洗象”場面躍然紙上,但這畢竟不同于圖畫。清代畫家顧月洲就畫了一幅《年例洗象圖》,布之于《點石齋畫報》上,它與“洗象”詩歌互相映照,堪稱清代北京“洗象”的最為生動的筆墨。其實,說穿了,這是清統治者文化心態的一種觀照。因為清統治者一向以“天朝聲威赫赫”自居,他們將外國貢贈來的大象,作為朝廷儀仗,就是一種“萬邦皆備于我”的觀念使然。而這種使外來大象融入中國文化體系所采取的每年“洗象”的做法,可謂巧妙極了。
可惜的是,顧月洲的洗象圖只給予我們“洗象”的直觀印象。是不是將象趕入水中沖沖就算是“洗象”?如何“洗象”?我們仍不能得知。在筆者的研究視野中,日本文化二年(相當于清嘉慶七年)由岡田玉山等人編繪的《唐土名勝圖會》中的“洗象”圖畫,是可以使我們了解到清代“洗象”全貌的。
岡田玉山等人勾畫出了“洗象”的工具。它們是:笛、校、橛、耳鉤、筰、叉、揥、頸索。并加以注明:“笛”和“?!本鶠榕=侵谱?,“笛”是吹發音令象進退的,“?!笔抢p象腳以制象亂動的?!伴印笔橇⒂诤又锌`象用的一大粗木。“耳鉤”為銅制,長四寸余,因象耳廣垂如荷葉,掛鉤系之而洗?!罢ァ睘橄聪蟮闹袼ⅲ蠹s如董元愷《都門洗象詞》所說的“雙帚縛來洗刷”一般。“叉”長四寸五分,柄長三尺余,為鐵制,是以叉口推象進退?!皳W”九寸許,鐵制,其狀似滾筒。筆者理解,“揥”為洗滌象身垢物、搔癢用的?!邦i索”,是縛象頭于橛用。雄象頸索三尺九寸,四十四曲,雌象三尺一寸,三十二曲。頸索上有徑兩寸的銅環。
岡田玉山等日本畫家細致入微地描繪了用什么樣工具“洗象”,使如何“洗象”在人們眼前清晰起來,從而也填補了中國歷史典籍中“洗象”的一個空白,因為在清代典籍中缺乏這種用工具“洗象”的具體記載。這正是許多中國的事物在日本賴以繼承的一證。有道是“禮失而求諸野”,“漢文化圈”雖以漢文化為主體,但并不意味著中國在這個圈子里可以獨尊,許多事源出于華夏,傳入異邦,是異邦加以妥善的保存。應該說“漢文化圈”內這種交流,是循環往復,相互促進的,日本的文化根在中國,可日本人民通過交流,又加以變化,推陳出新,又反過來影響于中國,這從日本刀傳入中國的史實中也可鮮明可見:
北宋的歐陽修,曾寫過一首《日本刀歌》,但司馬光也寫過一首《和君倚日本刀歌》,筆者將這兩首詩對照,發現除個別詞句不同外,其余完全一致。他們在詩中均這樣說道: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閑雜鍮與銅。
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兇。
在他們之前,梅堯臣曾有一首《錢君倚學士日本刀》詩,詩中說道:
日本大刀色青熒,魚皮帖把沙點星。
東胡腰鞘過滄海,船帆落越棲灣汀。
賣珠入市盡明月,解絳換酒琉璃瓶。
當壚重貨不重寶,滿貫穿銅去求好。
會稽上吏新得名,始將傳玩恨不早。
歸來天祿示朋游,光芒曾射扶桑島。
坐中燭明魑魅遁,呂虔不見王祥老。
古者文事必武備,今人褒衣何足道。
干將太阿世上無,拂拭共觀休懊惱。
梅堯臣、歐陽修、司馬光,都是朝廷重臣,見多識廣,加之他們所處的時期科技昌明,可是他們卻對日本刀發出由衷的贊嘆,如歐陽修、司馬光所說:“傳聞其國居大島,土壤沃饒風俗好。百工五種與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比毡镜兜馁|量上乘可以想見。
從歷史典籍看,日本的冶金及制刀劍技術,是由中國傳入的??墒侨毡緟s長期鉆研,對制作刀劍加以變化,終于創造出了當時“漢文化圈”中最為精良的刀劍來。宋代的詩歌反映出了這一點.明清以來,這種交流的現象更為突出。據專家統計,明清時期日本輸入中國的刀多達數十萬把,《東西洋考》中就記錄了當時的中國人多買日本刀,就是因為它“精者能卷之使圓,蓋百煉而繞指也”。如嘉靖時,胡宗憲就曾得到一把軟倭刀,“長七尺,出鞘地上卷之,詰曲如盤蛇,舒之則勁自若”。日本刀的制作水平是遠遠超過中國刀的。
正像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所說:日本刀甚鋒利,“光芒炫目,犀利逼人,切玉若泥,吹芒斷毛發,久若發硎,不折不缺”。由于日本刀具備這樣好的質地,所以明代的兵器中比較重要的長刀、腰刀等,均仿日本刀制作,呈現出前代所無的新式刀制的模樣。這種刀長其刃而短其桿,與舊式長桿短刃的長刀及大刀形制相反,其效能較大,可用猛刀砍劈,折斷敵人長兵器的柄,或削斷砍損敵人兵器的刃,進而砍斷敵人的身體。
這種仿造日本刀的做法,以名將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論述最有代表性:
此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閃前,我兵已奪氣矣。倭喜躍,一進足則丈余,刀長五尺,則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緣器利而雙手使用,力重故也。今如獨用則無衛,惟烏銃手賊遠發銃,賊至近身,再無他器可以攻刺。如兼殺器,則銃重藥子又多,勢所不能。惟此刀輕而且長,可以兼用,以備臨身棄銃用此,況有殺手當鋒,故用長刀備之耳。
戚繼光對日本刀的分析是很中肯的,因此他所統率的部隊也都裝備了這種仿日本刀樣式的長刀,在以短兵相接見長的“藤牌兵”的基本作戰方式中,如“懶扎衣勢”、“斜行勢”、“仙人指路勢”、“滾牌勢”、“躍步勢”、“金雞畔頭勢”、“埋伏勢”等等,這種由日本刀變化而來的長刀,在與倭寇交鋒時,發揮了所向披靡的威力。
在優良的日本刀面前,中國不得不向日本學習,而一旦中國掌握了這種器具又推廣開來,又以中國樣式、中國氣派征服于“漢文化圈”,立于世界之林,這已成為“漢文化圈”中的一個規律,即人們常說的反饋與反反饋。
宋代真宗時期(998~1022),中國從越南中部廣南一帶,引入耐旱的只需60天就能成熟的占城稻,浙江一帶就以“占城早”、“六十日”而傳揚,以至很長時間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早熟水稻是受越南傳入的占城稻影響,可史實上這種早熟稻的源頭,是從中國浙江余姚河姆渡傳到越南的,又由越南再傳回到中國。
篇2
漢文化圈包括: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和越南四國。
"漢文化圈"是指漢文化存在和受漢文化影響的廣大區域,成形于殷周二朝,發揚于漢唐宋明四朝。漢文化圈是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圈、阿拉伯的伊斯蘭教文化圈和印度的婆羅門教文化圈平起平坐的世界四大文化圈之一。
漢文化在中國形成之后,不僅為漢族所共享,而且通過各種交往途徑,傳播到東亞和東南亞的其他國家。因此,漢文化存在和影響的東亞和東南亞地區被統稱為"漢文化圈" 或者"漢文化區"。漢文化圈的國家自漢朝開始,受中國政治和文化的支配影響。在古代漢文化圈的視野之中,漢文化是最先進、最繁榮的文化, 此文化圈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對漢文化的學習和認同。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英漢文化差異;差異比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2)14013202
1 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跨文化交際已日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出境旅游、涉外貿易、出國留學、跨國公司求職、參加國際展銷會,甚至觀看國際電影和電視節目等等,所有這一切,都需要進行跨文化交際,都離不開跨文化交際。因此,了解英漢文化差異,熟知說英語國家的人們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觀察世界以及他們的風俗習慣和社會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正確選擇符合英語文化準則的表達方式,才能保證交際的有效進行。
2 跨文化交際中英漢文化的主要差異
2.1 問候語的差異
英漢文化中的問候語結構類似,但二者的問候內容卻相差甚遠。英語問候語直接明了,不涉及個人隱私的話題,是中性的。英語常用的問候語有:Hi/Hello!(你好!)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 evening!(晚上好?。〩ow are you?(你好嗎?)Nice to meet you!(很高興見到你?。┱f英語國家的人通常以談論天氣、興趣愛好、旅游度假、電視電影等為話題,進一步進行交流來促進人際關系,在交談中忌諱談論、婚姻狀況、經濟收入和年齡等涉及隱私方面的話題。而漢語問候語強調客套超于事實,中國人打招呼習慣于用“吃飯沒?”“去哪呀?”“多大啦?”甚至“每月能掙多少錢?”等,體現對別人的關心。不熟悉漢語文化的外國朋友會把中國人禮節性的問候誤解為干涉個人隱私的無禮行為。因此,認真學習和正確運用英漢問候語的差異是非常重要的,在與英語國家人們初次交談時要做到“七不問”——不問對方的收入、體重、年齡,不問,不問婚姻狀況,不問“去哪呀?”,不問“吃飯沒?”。這樣才能避免談話陷入僵局,實現有效交流。
2.2 思維方式的差異
英美人喜歡直來直去,從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和榮譽感,運用語言注重準確性。他們認為,一個人應該直接了當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不應該含糊。在一個競爭性很強的社會里,只有自己有信心,說話做事果斷,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般認為謙和是一種美德,對處事武斷的人持批評態度。中國人習慣“三思而后行”,力求謙虛謹慎,運用語言注重含蓄性。英美人收到禮物時,會馬上打開禮物看看,臉上露出歡喜的笑容,并對送禮者道謝。面對別人的贊美,他們總是欣然接受,并大大方方地道聲“Thank you!”。在交往中,如果不贊同對方的觀點,英美人總是有禮貌地表示反對,并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漢語文化的中庸之道對中國人有著深刻的影響,中國人會把收到的禮物放一旁,待客人離去后才悄悄打開。面對贊賞,中國人習慣連連擺手,連聲說“哪里,哪里”或是“過獎了,過獎了”。中國人不喜歡明確地表明自己的看法,當被問到是否要喝點什么或吃些什么東西時,總會客氣地推辭“不用了”。與英語國家人交往時,不管別人幫了你什么忙或者夸獎你,都要有禮貌地說聲“Thank you!”。
2.3 價值觀的差異
英美人非常強調個人自身的價值,追求個體自由和個人利益,不允許任何其他外來因素的干涉。他們自我中心意識和獨立意識都很強,他們認為:每個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質量都取決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個人都必須自我奮斗,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英美國家的人很少接受他人的幫助,因為接受幫助只能說明自己無能。如果一個小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他會自己很努力地站起來,而不希望有人“多管閑事”來扶他。他們關于“個人私事”的觀念,就像國家的“領土權”一樣,邊界線內的一切都屬于本國,別人不得擅自闖入。中國人更看重集體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國家利益,主張集體利益至上,富有愛國精神和為集體獻身的精神。
2.4 詞語的文化內涵差異
英漢語言在其各自的長期使用過程中有著不同的詞義淵源,它們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1)英語中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而漢語有尊師的傳統,“教師”已不僅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對人的尊稱。由于這種文化的差異,很多人也就相應地誤解為“李老師=Teacher Li”。(2)dragon(龍)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惡的象征,在《圣經》中,與上帝作對的魔鬼撒旦被稱為“the great dragon”。在漢語中,龍是一種吉祥物,常用來指才能優異的人,漢民族素以“龍的傳人”自稱。由于英語中的dragon(龍)和漢語中的龍文化內涵截然不同,在交流中會帶來一些問題。如“望子成龍”若被翻譯為“to hope one’s child can become a dragon”,會令英美人聞之色變。但如果把它翻譯為“to hope one’s child can become somebody”,就讓人很容易理解了。(3)在英語文化中,old意味著衰朽殘年,去日無多,因此,英語國家的人都忌諱“老”,都不服“老”,他們不喜歡被稱為“老人”,也不愿意因為年紀大而受到他人的幫助。而中國人稱中年以上的人為“老”,是對人的一種尊敬。中國人常常主動幫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然而,如果不了解英語文化,我們也主動幫助英語國家的老人,如:給老人讓座,扶老人過馬路等等,很容易遭到拒絕,令雙方陷入尷尬的局面。
2.5 餐飲文化的差異
(1)西方人在就餐時,都喜歡幽雅、安靜的環境,在餐桌上非常注意自己的禮儀,不可失禮。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都喜歡熱鬧,很多人圍在一起吃吃喝喝,說說笑笑,營造出一種熱鬧溫暖的用餐氛圍。(2)英語國家的餐桌禮儀要求人們在就餐時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胳膊肘不能放在桌上,而應盡量靠近自己的身體,這樣就不會侵犯鄰座的領域,也不會侵犯餐桌上大家公用的地方。(3)在餐桌上決不能把碗和盤子拿起來,無論什么食品都不能用叉子整個叉起來咬,要切成小塊,一切一塊地叉起來吃。無論吃什么東西,都盡量不弄出聲響,否則就會被認為是不懂規矩。(4)不能在餐桌上出現影響他人用餐行為,如打飽嗝、抽煙等。然而中國人在餐桌上并沒有什么很特別的禮儀,大口喝酒、大塊吃肉體現出人們的豪爽和愜意。(5)英語國家的人認為,在吃飯時如果刀叉碰響了器皿,而任其發出聲響不去終止,便會帶來不幸。所以如果和西方人一起就餐時,要盡量避免刀叉與器皿碰撞發出聲音。萬一碰了杯子發出聲音時,也要趕緊用手捂住,使它停止作響。(6)西方人用餐時要坐正,認為彎腰,低頭,用嘴湊上去吃很不禮貌,但是這恰恰是中國人通常吃飯的方式。就餐的時候,不提倡大肆的飲酒,也不主張為別人夾菜。在中國的餐桌上,酒是必備之物,以酒助興,勸酒劃拳、不醉不歸,頻頻給他人夾菜更是體現交情的深厚。(7)西方人喜歡看到客人把盤內的食物吃得精光,這表明他準備的菜肴可口好吃,如果沒有吃飽,可以夸贊菜肴的美味并多要一些吃的。中國人用餐完畢后習慣把盤里的食物留下一些,如果吃得精光會讓人誤解為自己還沒吃飽。
2.6 肢體語言的差異
肢體語言常因所屬的文化不同具有不同的含義。人們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若不了解不同文化對肢體語言的不同解釋,往往容易產生誤解甚至反感,造成交際的不愉快終止。如:(1)中國人輕撫嬰兒或輕拍孩子的頭部表示一種友好,而在西方國家,父母會抱怨這種行為,因為西方人認為這種做法不尊重小孩。(2)英語國家的人在交談時,眼神之間的交流時間長而且次數頻繁,以此表示聽話者的專注及對說話者的尊重。他們認為缺乏眼神交流就(eye contact)是缺乏誠意,瞧不起對方,或是逃避責任,令人反感。但在中國人看來,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因為中國人不習慣被長時間的注視。(3)以手勢指示時,英語國家的人極為講究掌心的朝向(orientation of palms),他們認為,掌心向上是一種無威脅性的手勢,表示禮貌和誠懇。掌心向下是權威的支配性的手勢,容易激起對方的反感。中國人在清點人數時習慣手心向下握拳并伸出食指,這種手勢最容易激怒西方人。(4)英語國家的人走路時胸部和腹部高挺,大搖大擺。他們在社交場合和工作場合,不論事情如何緊急,都避免跑步,認為這是不雅的。
3 結語
中西方由于歷史、傳統、宗教、價值觀念、社會組織、風俗習慣、社會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社會制度等因素,各自形成了風格迥異的文化,其差異不可避免地影響著人們的跨文化交際。了解英漢文化差異對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與英語文化的人士交際過程中,充分了解對方,尊重對方的習慣,根據具體情況做相應的文化信息轉化,才能取得最佳的交際效果。
參考文獻
[1]黃青龍,葉葒. 博通英語西方文化篇[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2]王德華. 英漢文化差異及思維方式[J].西安外語學院學報,2002.
[3]胡文仲. 文化與交際[M].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4]林紀誠. 語言與文化綜論[M].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篇4
關鍵詞:徐州;漢文化;藝術元素
一、徐州兩漢歷史文化概述
徐州為華夏九州之一,古稱彭城,已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國兩漢文化的發源地。徐州處于齊魯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的交匯點,“齊文楚武”,徐州正是文武消長的樞紐。徐州是漢開國皇帝劉邦的故鄉,是13位楚王、5個彭城王的領地和墓葬所在地,并發現有多位漢代貴族的墓葬,其歷史文化悠久,漢文化藝術底蘊深厚,為研究中國兩漢傳統藝術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兩漢時期徐州人在經學、文學、目錄學等方面均做出標志性成就。兩漢文化是徐州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歷史內涵。史學界有學者認為“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兩漢則要看徐州”。 徐州是西漢、東漢、三國時曹魏和西晉等3朝封國的國都,歷史上徐州籍人士中涌現出11位開國皇帝,所以徐州堪稱是中國漢文化的發源地。徐州兩漢文化藝術的歷史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如果可以深入研究徐州的兩漢文明,對于漢史的認知和理解決不亞于拜讀司馬遷、班固、范曄的史學專著。
徐州發現和發掘兩漢文化古跡眾多,如:獅子山楚王陵、獅子山兵馬俑、北洞山地下宮殿、龜山地下宮殿;土山漢墓出土的鎏金獸形硯;睢寧劉樓漢墓出土的銅牛燈等珍貴文物,皆屬國寶。其中以“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為代表的兩漢文化最為奪目,極具藝術欣賞和考古價值。
二、兩漢文化藝術符號元素
如上所述,徐州兩漢文化的藝術種類很多,本文主要從工藝美術的角度來進行研究。徐州兩漢時期的工藝美術現存文物主要集中在這一時期的墓葬中。徐州是兩漢文化遺存最為集中豐厚的地區之一,漢墓、漢畫像石、漢兵馬俑并稱中國“漢代三絕”。 徐州兩漢文化視覺元素的特征,主要從漢墓的建造方式、漢畫像石藝術表現形式、漢兵馬俑藝術特點來體現。通過分析兩漢墓葬建筑、漢畫像石、漢兵馬俑總結歸納兩漢視覺藝術的表現。
1、漢代墓室建筑
漢代墓室是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建造,整個空間是完整的,體現了天地萬物。從整體上說,漢代墓葬造型藝術包括石闕、祠堂、地下墓室、棺槨、隨葬品及它們的裝飾部分。每個小系統無不象征一個小宇宙,是整個墓葬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徐州的漢墓主要分為西漢、東漢兩個時期。西漢王陵墓的構造、形制特點,是以橫穴巖洞為主,多數獨占一山頭,建筑方法是先開鑿露天墓門、墓道、甬道,然后再向山腹中深鑿墓室。東漢時期彭城王的墓葬,與西漢時期楚王陵相比,風格迥異,一般是在平地或臺地上豎穴起墳造墓,有較大的封土堆,與西漢楚王陵獨霸山頭的氣勢不可比擬。兩漢時期還流行漢闕,并用漢闕來裝點宮殿、墓葬。漢闕主要是立于宮殿、墓前的仿木石制地面建筑,放在墓前是墓主身份的標志。
在徐州漢墓中,形制較大內容最豐富的是楚王陵。楚王陵坐北朝南,依山為陵,鑿山為墓。陵墓直接開鑿于山體之中,南北總長117米,寬13.2米,深入山下20余米,總面積851平方米,開鑿石方量5100余立方米。宏大的地下玄宮幾乎把山體掏空,工程浩大,氣勢磅礴,全國罕見。楚王陵墓模仿地面宮殿的建筑群體,結構復雜,形制奇特,建有包括浴洗室、御府庫、御敵庫、錢庫、印庫、前廳堂、棺室、禮樂房以及楚王嬪妃陪葬室等大大小小墓室12間,再現了西楚漢王奢侈的生活場景,也印證了漢代盛行的“事死如生”的喪葬觀。
另一座形制較大的漢代墓室是龜山漢墓。龜山漢墓位于徐州西北約9公里開發區內,龜山西麓。為西漢第六代楚襄王劉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夫妻合葬墓。龜山漢墓以山為陵,因山為葬,全部為人工疏鑿而成的兩座并列相通的合葬墓。其中南為楚襄王劉注墓,北為其夫人之墓。兩墓均為橫穴崖洞式,墓葬開口處在龜山西麓,呈喇叭狀,有南北二墓道。每甬道長56米,高1.78米,寬1.6米。每條甬道由26塊重達6~7噸塞石,分上下兩層堵塞,且塞石間接縫隙嚴密。15間墓室,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墓葬東西全長83米,南北33米,總面積700米余平方米,容積達2600多立方。雕鑿精細,工程浩大,氣勢雄偉。為全國目前發現規模最大的楚王陵墓。甬道內15個洞室,分別為兵器室、戰馬室、廁所、廚房、殿房、寢室以及棺室等。各洞大小不一,高低不等,有的還有石柱,雕鑿精致。
篇5
關鍵詞:徐州 漢文化 “互聯網+”
一、徐州漢文化遺存現狀
為什么我們稱自己的民族為“漢族”?這其中的歷史根基直指兩千年前的漢朝,可以說,正是在漢朝才奠定了我們如今文化傳承的根基。漢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漢文化是指三代以來形成的以中原漢民族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亦可稱之為華夏文化。狹義的漢文化特指兩漢文化。而徐州漢文化則是指在原始徐州地域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孕育、誕生、培養出的新的文化基因。這些文化基因由于西漢王朝的建立而逐漸發展壯大,廣為傳播,形成覆蓋和影響整個華夏大地的漢文化雛形,并進而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與全國其他各種地域文化發生交流、兼并、融合,最終形成了成熟的并為后世奉為典范的漢朝文化。今天發現于徐州地區的漢文化主要是西漢諸侯國楚國、東漢諸侯國彭城國所創造的燦爛文化的總和,是狹義漢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正所謂“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兩漢文化看徐州”,作為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徐州的文化遺存尤為豐富,尤以漢代三絕,即漢墓、漢兵馬俑、漢畫像石最為出名。三者均屬于墓葬文化的范疇,是徐州漢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迄今為止,徐州已發掘8 處 16 座楚王及王后墓,這些楚王陵墓形制奇特,形成了完整的序列,出土了眾多精美文物,具有極為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漢兵馬俑雖并不像秦俑那樣雄偉壯觀,但是其在刻畫當時人物的思想情感上有自己的一份韻味;與此同時,漢兵馬俑借此而傳遞出一種堂皇大氣的精神狀態,奠定了我漢民族巍然厚重的文化根基,影響深遠。漢畫像石是漢代人刻畫在墓室、祠堂上的裝飾石刻畫,它題材廣博、內容豐富,其中反映現實生活的題材有車馬出行、舞樂雜技、男耕女織等;反映神話故事的有伏羲、女媧、炎帝、黃帝等,表示祥瑞吉祥的圖案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歷史學家稱贊其為“繡像的漢代史”。
二、徐州漢文化在推廣宣傳中的不足
首先,徐州漢文化產品的特點不夠突出、結構較為單一。其作為極具歷史研究價值的漢代文化,卻多以傳統的文化觀光為主,只利用了墓葬文化的參觀作用,而沒有深入發掘當時漢代百姓的生活場景、生活習慣,忽視了漢服、漢代婚俗禮儀等傳統對當今社會普通民眾的吸引力。公眾大都報以獵奇的態度去游覽龜山漢墓陵園、漢兵馬俑館、漢畫像石館等,只關注遺存物的外表,而未能將其與漢文化相聯系,進而缺乏對漢文化的深入了解。缺乏地方文化特色鮮明的創意產品(諸如各類徐州特有的旅游紀念品等)也使得徐州漢文化產業鏈條短小單一,缺乏有效的延展性。大型創意文化項目(電影、電視劇、歌舞等文化產品)極為缺乏。
其次,徐州漢文化以“漢代三絕”為代表,而三者皆屬于墓葬文化的范疇,多個墓葬區游覽下來,并不能讓游客產生樂在其中的感覺,游客的獵奇感一旦喪失,想要再次吸引游客就困難了。很多外地游客來徐之后,發現自己整日都游走在漢墓之中,或者欣賞著從漢墓里出土的文物,雖然可以體驗漢文化的博大精深,但缺少新意的旅游活動,不僅讓游客感覺單調而且對“漢代三絕”為代表的漢文化景觀及其文化產品產生了心理禁忌與不自覺的抵觸。
再次,沒有建立有效的宣傳推廣機制。傳統的實地宣傳手段耗費財力較大,而且效果不明顯。景區會與旅行社對接,借助旅行社資源宣傳。也會去廣場等市民集中地舉辦活動或文藝演出。但投入大,輻射范圍較小。全國性宣傳活動每年都有,但僅限于業內關注,作用較小。也曾嘗試與高校組織聯系合作宣傳,對學生群體實行優惠。組建高校志愿服務隊,但效果不佳,缺少實質工作。
三、新媒體對徐州漢文化的促進作用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迅速普及,徐州漢文化既面臨著如何更好更快地讓群眾接受、喜歡的難題,卻也同時面臨著迅速走出去,贏得廣大游客青睞的巨大機遇。因此,如何有效、高效利用新媒體的力量發展徐州漢文化則成了徐州政府及社會各界應該關注的問題。徐州漢文化若能快速有效地利用網絡平臺以及一些新興媒體進行宣傳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建立以多媒體技術(包含新媒體)為核心的數字化博物館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各方面的時尚,比如將景區或者博物館在歷史進程中保留的影音、視頻、文字等資料轉化成多媒體技術。因此,我們可以此為借鑒,創建一個計算機模擬的漢文化博物館,將徐州的“漢代三絕”相P資料輸入其中,這樣,游客不僅能夠現場參觀景區;若是離景區較遠的游客,也可參觀虛擬景區。只需登陸網頁,輕輕一點,就能暢游在歷史的河流中,感受漢代文化的魅力。
其次,隨著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迅速發展,在國家大力提倡的“互聯網+”戰略的支持下,建立以網站或APP為主體的媒介平臺,供大家搜索或下載景區的相關歷史文化信息,甚至在線收看徐州漢文化的各類宣傳影像作品,使公眾通過可視的畫面直接感受到徐州漢文化的魅力。
再次,徐州漢文化可以在一些社交平臺上建立公眾號進行宣傳推廣,提高漢文化景區的互動性,吸引更多的市民或者說潛在游客前來,既可以提高漢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又可以推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在當今社會,如何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保護、開發、利用傳統文化資源,促進當代文化創新,必將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重大發展課題。根據信息時代的發展需求,針對漢文化的未來發展,我們不僅要以傳統方式來對待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而且應透過新的技術和手段,實現新媒體發展與漢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雙贏局面。
參考文獻:
[1]劉芳.淺談徐州漢文化輸出的顯性路徑[J].雞西大學學報,2013,(04).
[2]張敬齋.“互聯網+”背景下徐州漢文化產業轉型發展的戰略思考[J].2016,(16).
篇6
——題記
從1896到2008;從雅典到北京;從風情萬種的愛琴海到波濤澎湃的渤海;從然不動的奧林匹亞山到蜿蜒連綿的長城腳下。奧運的腳步近了,幾乎能遙望到奧運圣火在神州大地處處燃起,全中國13.06億兒女都仰目為奧運祝福……
2008年8月8日晚8時,鳥巢主會場上空燃起數百只煙花,似一條巨龍俯視著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我明白,傲立于世界東方的漢文化終于可以也西方的同志們作一次“親密接觸”了……
我知道,老外們對中國的看法不外乎就是“神秘”二字吧!大地他們也是這么看印度的——這個在佛腳下年了五千年經文的古老國度。但他們更為中華文明而詫異,這個東海托起的古老國度.文化明珠,她的禮樂制度,她的文學藝術,她與眾不同的社會制度。
世上仇華的人不在少數,到我堅信僅一開幕式,消弭“仇恨”足亦……
當缶聲震天,一個個剛烈的漢子舞動著雙臂,將全場帶入了第一個!我為其撼動,為其歡呼!當一群身披紅袍的儒生們對“字”行禮時,我幾乎亦欲為之稽首:“朝聞道,夕死可亦!”四大發明,四大國粹,漢舞似寫意畫一般,紅的湖州大毫黏著焦黑的墨香,幾乎一并向宣州白紙甩去,微州墨味清而不遠,濃而不俗,似萬只墨色蝴蝶連翩飛去,就連鎮臺的端州古玩也為之吟唱!
篇7
關鍵詞:文化差異;翻譯;成語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t involves language aswell as culture. Onlywhen thetranslator has a good grasp of different cultures ofboth nations can he or she translate the idioms in a properway.
Key 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idioms
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外在形式,同時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傳播必然借助于語言。英語和漢語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體系,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文化體系。英語和漢語中都有很多成語,英漢文化的差異在成語上也有反映。文化的差異對成語翻譯過程中的語義理解和傳達均有著一定的干擾和影響。因此,在英漢成語的翻譯活動中,我們不僅要考慮語言差異,還要考慮文化差異,根據英漢文化習慣和背景的不同,采取適合于各自文化的語言表達方式來翻譯成語。
1 英漢成語比較
成語是人們在長期實踐和語言使用過程中提煉出來的語言精華,是民族語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語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包含著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成語一般具有形象鮮明、音律和諧、言簡意賅和民族色彩濃厚的特點。人類生活在同一個物質世界,經歷了大體相同的社會發展階段,物質世界的共同性、社會發展的相似性、人類思維和情感的共通性形成了各種文化和語言的相容性和相通性[1]。英語和漢語中有些成語在語言形式和喻體形象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例如英語中的to strike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熱打鐵), to pour oil on theflame(火上加油), 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等。但英漢民族由于在生存環境、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方面有著較大的差異,所以,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所形成的成語在語言形式和表達方式上各有特色。例如英語中的as strongas a house(健壯如牛), as poor asChurchmouse(一貧如洗)等。
2 英漢文化差異與成語翻譯
翻譯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行為,由于不同語言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在翻譯過程中一般跟難把握,尤其是一些成語由于其很難被理解,翻譯起來很是不易。譯者只有深入了解英漢文化間的差異,采取適合于各自文化的語言表達方式來翻譯,方能奏效。
2. 1 生存環境的差異與成語翻譯成語有著濃厚的民族色彩,一般而言,本民族的人們對它既熟悉,又容易理解其意義,而對外國人來說則不然。成語的出現與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有關。例如,英國是一個島國,英國人非常喜歡海洋,因而英語中產生了不少與海洋有關的成語[2]。例如, adrop in ocean(滄海一粟), plain sailing(一帆風順),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進退兩難), feel underwater(感覺不適), keep one’head above water(奮力圖存)等。而中國是一個內陸國家,一向以農業為主,所以,漢語中成語常常與土地有關。如果形容某人大手大腳花錢,英國人會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中國人則用“揮金如土”。中國農民居多,所以,漢語的成語多與農業有關。如“瑞雪兆豐年”“枯木逢春”“拔苗助長”“順藤摸瓜”“卸甲歸田”等。
2. 2 風俗習慣的差異與成語翻譯中英風俗習慣的不同表現在其不同的生活條件、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上,其在語言尤其是成語中的表現更加明顯。例如,英語中的成語很少使用數字,而要將其翻譯成漢語則要使用數字,方能傳達其含意。
例如,“be on the verge of breaking out”(一觸即發),“again and again”(三番五次),“be perfect in everyway”(十全十美)等。
另外,不同的民族所喜歡的顏色也有所不同,這對成語也有很大影響。在中國,黃色象征著權力、莊嚴和高貴。而在西方國家,人們習慣于用“raised tothe purple”來形容國王所取得的王位。紅色是中國人最喜歡的顏色,所以,新娘結婚時穿紅色的衣服,中國的國旗也是紅色的。然而在西方國家,紅色卻代表著危險。比如“the red”意為赤字,“turn red in thegills”意為某人生氣了[3]。
2. 3 宗教信仰的差異與成語翻譯宗教在國家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有些成語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很多英美人士信仰基督教,《圣經》是他們的必讀書,其中不少語句成了他們人生哲學的座右銘。成語“as old asAdam”,從字面義上直譯是“與亞當一樣老”。由于亞當是第一個人,所以,把它譯成“很久以前的,極古老的”就能夠清楚地表達它的含義了。而“To raise Cain”則應譯為“大發雷霆”。因為Cain是亞當和夏娃的兒子,他脾氣暴躁且殘忍,因嫉妒而殺了他的哥哥。相比之下,佛教對我國文化的影響更大,因此,有不少成語來自于佛教。例如“苦中作樂”“五體投地”“現身說法”“回頭是岸”“借花獻佛”等。
2. 4 歷史文化背景的差異與成語翻譯2. 4. 1 來自于寓言和神話中的成語及其翻譯英語中,有些成語來自于《伊索寓言》和希臘、羅馬神話。例如,“Achilles’heel”意為唯一致命的弱點;“the lion’s share”意為最大或最好的份額;“thetouch ofMidas”意為點金術等。而漢語中的這類成語多是由來自于歷史文獻的寓言故事和從神話傳說中概括而成的。它們生動有趣,寓意深刻,例如,“葉公好龍”“刻舟求劍”等來自于寓言故事,而“精衛填?!薄耙徽睃S粱”等則來自于神話傳說。
2. 4. 2 來自于歷史故事的成語及其翻譯英國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遠不及中國多,因此,這方面的成語不如中國的豐富。例如,Dunkirk evacuation(敦刻爾克撤退)來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原指英法軍隊在德軍圍困下被迫從敦刻爾克撤退,現比作“潰退”。Columbus’egg(哥倫布豎雞蛋)比喻“萬事開頭難”等。而漢語中來自于歷史故事的成語要多得多。例如,“四面楚歌”“望梅止渴”“請君入甕”等[4]。
英漢中的這類成語有著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所以,譯者很難從字面上直譯,只有了解它們的起源,理解其深層含意,才能正確地翻譯它們。
2. 5 對待事物態度的差異與成語翻譯有時,英國人和中國人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看法,而且他們賦予這些事物以不同的象征意義。我們可以從人們對待動物的不同態度上看出這一點。例如,“狗”在中國人心目中被認為是一種“可惡、可卑”的貶義的象征,因此,漢語中有“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狗急跳墻”“喪家之犬”“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痛打落水狗”“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等成語。而dog在西方人眼中,卻是討人喜愛的寵物,是人類忠實的朋友,代表著“幸運、忠貞不渝”。
例如,“lucky dog”(幸運兒),“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日)等。這種風俗習慣的差異給成語的翻譯帶來了很大干擾,如果譯者把“痛打落水狗”翻譯成“beat a dog in the water”,讀者會感到迷惑不解。
3 結語
成語翻譯不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信息和文化內涵的傳達。在成語的翻譯實踐中,應區分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從分析原語的文化背景出發,在譯語中做到文化內涵的轉換。
參考文獻:
[1] 郭建中.文化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 1999.
[2] 程 慧.淺析漢英文化差異與翻譯[J].語言與文化研究, 2008(1): 63.
篇8
論文摘 要:語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本文從語言和文化的關系入手,針對我國英語教學的現狀,對英漢文化差異進行了剖析,從而揭示出英語教學中培養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同世界其他民族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性也愈發突出。如何培養英語學習者的文化意識,成為中國外語教學界爭論的熱點。在最新版《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上第一次明確地闡述了文化與語言的關系:外語教學要重點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培養語言能力。前者是語言教學的最終目標,而后者是取得該目標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強調語言知識的同時,外語教學也應教給學生其他相關知識,尤其注意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意識。這無疑對傳統的語言教學提出了挑戰。
1 語言與文化
文化是一個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環境、歷史條件、地理區域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總體長期記憶,具有其特殊性。而語言作為一定范圍內社會約定俗成的語音符號和書寫符號,反映著使用該語言的地域特征、經濟發展、風土人情、行為準則等。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又時時刻刻影響著語言,使語言為了適應文化發展的需要而變得更加精確。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會風俗又都在該民族的語言中表現出來。因此,有些專家說:“要掌握兩種語言,必須掌握兩種文化”。不了解一門語言所承載的文化,也就談不上真正掌握這門語言。
2 中國英語教學現狀
完整的英語教學應該是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有效結合,英語教學中不能將文化因素排斥在外。但是,長期以來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的這種關系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v觀當前我國的英語教學,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重讀寫,輕聽說的現象。學生上課側重于語音、語法、單詞的模仿、操練及背誦,卻忽略了向學習者輸入文化方面的信息。結果是學生可以在試卷中取得好成績,可是口語考試卻不盡人意。在這種應試教育體制下,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弊端日益暴露?!案叻值湍堋?交際能力)的學生,說著“啞巴英語”、“聾子英語”,越來越不能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立足。交際能力不但包括對語言形式的掌握,而且包括對語言使用的社會規則的了解和熟悉,即對其文化的了解。由于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在英語學習和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過程中,誤解對方的意思,語用失誤現象層出不窮。那種認為只要進行了聽說讀寫的訓練,掌握了語音、詞匯和語法規則就能理解英語和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沃爾夫森(Wolfson)說:“在與外族人交談時,本族人對于他們在語音和語法方面的錯誤往往比較寬容,與此相比,違反說話規則則被認為是不禮貌的”。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文化交流的過程,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必須得注意英漢文化的差異。
3 英漢文化的差異
(1)生存環境的差異。社會學家認為,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化都與其人們的生存環境密切相關。英國是大西洋沿岸的一個島國,四面環海,航海歷史悠久,所以許多英語語言就來源于海洋生活。比如:a drop in the ocean(滄海一粟),go with the steam(隨波逐流)等等。相比而言,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漢語中有許多與土地、農業有關的習語,如:斬草除根(to stamp out the source of the trouble),順藤摸瓜(to track down somebody or something by following clues)等等。比喻某人花錢大手大腳,漢語是揮金如土,英語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不是spend money like land.就“東風”、“西風”而言,在英漢兩種語言文化中內涵截然不同。在漢語文化里東風(east wind)是春天的象征,而西風則是寒冬的代表。這是因為中國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山,東臨大海,東風出來,無比舒適,可是來自西伯利亞的西北風,則刺人肌骨。但是英國位于西半球北溫帶,屬于海洋性氣候,因此春天的象征就是西風(west wind),著名詩人雪萊Shirley的“Ode to west wind”《西風頌》正是對春的謳歌。英國夏季氣候涼爽宜人,英國人形容夏天是如“愛人”般可愛、溫柔、美好。莎士比亞在他的詩句中把夏天比作人?!癝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lovelier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來得可愛和煦。)可是在中國夏天常用“驕陽似火”、“赤日炎炎似火燒”等句子描述。“夏天”帶給中國人和英國人的聯想竟是如此的迥異。原因同樣是雙方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2)風俗習慣的差異。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會風俗又都在該民族的語言中表現出來。比如,中國人見面就喜歡問:“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What do you do?”等一系列問題。而在以英語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年齡、地址、工作單位、婚姻、家庭情況、信仰等話題都屬于個人隱私,忌諱別人問及。英美人寒暄最喜歡說“lovely weather,isn’t it?”之類談論天氣的話語,而在中國,人們見面后總少不了要問句“吃飯了嗎?上哪去?”英美人可能對此會很茫然,有時還可能引起誤解。因而我們在學習英語語言時尤其要注意各民族語言習俗的差異。(3)宗教信仰的差異。宗教在語言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同的宗教對語言和文化有著不同的影響。佛教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各宗教派別中占據核心地位。人們相信有“佛主”在左右著人世間的一切,主宰人的命運。與此有關的習語很多,如“佛口蛇心”、“借花獻佛”、“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在西方國家,尤其英美國家人們信仰基督教?!妒ソ洝繁豢醋魇腔酵降氖?,是西方國家文化藝術及意識形態的基礎。因此,許多語言都出自《圣經》,如“doubting Thomas”懷疑的托馬斯,現在代表那些“不肯輕易相信別人的人”。主和上帝是許多西方人的主要宗教信仰。(4)思維方式的差異。思維與語言密切相關, 是語言生成發展的深層機制,它以一定的方式體現出來,表現于某種語言形式之中。思維方式的差異,正是造成語言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說漢語的人與說英語的人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漢民族對客觀事物總是用直觀思維。而西方注重科學、理性、分析和實證,重視對抽象思維能力的運用。這種思維差異表現在語言上為:漢語慣用具體、形象的詞來表達虛的概念,英語則擅長于用抽象的概念表達具體的事物,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無疑會對語言產生重大的影響。例如,漢語有句諺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瓜和豆就是兩個具體的形象,這句話的含義用英語來表達就是“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因此,思維方式上的不同形成了民族語言表達方式上的種種差異。綜上所述,英漢文化差異對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的構成和使用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英語教學中,應該既要重視語言知識本身的結構,更要重視與英語教學密切相關的跨文化的種種社會文化因素,做到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有效結合。 轉貼于
參考文獻
[1] 陳志立.英語習語的特征與翻譯[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5,8.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3] 王振亞.語言與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周琛.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意識培養[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
篇9
一、英漢詞語的文化色彩差異
人們習慣上把文化分為三個層次:表層文化或器物文化,指能夠被感知的有形物品,如:飲食、服飾、器具等;中層文化或制度文化,指人際關系中的行為準則、風俗習慣等;深層文化或觀念文化,指人的價值取向、思維模式、審美觀點等。人們在使用語言交往是,必定受到各自所屬社會文化的制約,從而是語言深深打上社會文化的烙印,顯現出各自社會文化的特征。文化色彩差異主要體現在語言的詞匯層面,其承載了社會生活的變遷、民族文化的發展等社會文化因素。英漢文化色彩詞語在翻譯過程中頗為困難,現將其主要差異體現列舉如下:
1.源語中的文化概念在目的語中無對應的詞,即:詞匯空缺或不等值現象。漢語中許多文化色彩詞語很難在英語中找到對應詞語,如:“飯桶或飯包”、“臭皮囊”、“吃香”、“吃不消”、“跑龍套”、“老油條”、“三頭六臂”等概念;英語中的“hard drink”、“meet one’s Waterloo”、“helping profession”、“sunrise/sunset industry ”、“sister city”等在漢語中也難找到對應的詞。
2.源語和目的語有對應的詞,但意義不同。詞語不僅能表達某一客體的概念,而且還能在人們的頭腦中引起各種聯想。由于各民族具有不同的“先前經驗”,各種語言中即便是表達同一概念的對應詞語也會有不同的背景知識,反映民族文化的差異。這實際上是不同語言的詞匯沖突現象。如:英漢語中都有“尾巴”的概念,而“夾著(緊)尾巴”這個概念的意義卻不是一種詞語偶合。英語中的“(to)tuck/with the tail between the legs”和漢語中的“夾著(緊)尾巴”盡管在某些語境中都有“垂頭喪氣,狼狽不堪”的意義,但在特定語境中漢語的表達有特殊的意義,如:“你要夾著(緊)尾巴,可不要翹尾巴喲”是“謙虛、不驕傲”之義。
3.源語和目的語的概念分類不同。如:英語中“cousin”一詞在漢語中有8個相對應的詞語(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漢語中的“檸檬”在英語中有“lemon”和“lime”兩詞相對應。
4.源語中的語用意義在目的語中無對應意義,反之亦然。這是英漢詞語在聯想意義上的空缺現象,聯想是產生多義詞的比喻意義的基礎,因此,它所帶有的民族文化的特點也自然而然地會反映在這些比喻意義之中。如粽子是中國特有的食品,經常被用來比喻某人或某物被捆綁的很緊,“他們被綁的個個像粽子似的”。再如我們形容“洗澡池里的人、水里的泥巴都很多”時會說“簡直像芝麻糊煮餃子”,對于那些不了解中國飲食文化的英美人來說,“粽子、芝麻糊、餃子”的比喻很難產生漢語有的聯想意義。
二、英漢文化色彩詞語的翻譯手段
1.異化,即保留源語的文化色彩。這種手段按字面照譯源文,對于影響目的語讀者閱讀中連貫重構的文化缺省可放在注釋之中。如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中有這樣一句:“……and not lead you to reject the offered olive―branch”利用異化譯成:“也不會導致你拒絕獻上的橄欖枝”,另外,可加注釋“橄欖枝象征和平”,這樣普通的中國讀者也會明白其含義?!都t樓夢》中的“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楊憲益異化為:“If the Dragon King wants a white jade bed, he applies to the Wangs of Jinling”,對于不熟悉中國文化的英美讀者來說,本來“龍”就是個怪物,再來一個“龍王”就更恐怖了,因此,可加注釋“龍王是中國神話中掌握百姓生計的海神”。漢語的許多成語也可采用這種方法,如:“班門弄斧”異化為“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不知典故的英美讀者對于Lu Ban是一無所知,如果加上注釋“Lu Ban: a Chinese master carpenter ”,效果迥然不同。
異化加注釋的方法對英漢雙關語的翻譯也有解釋力,盡管英漢雙關語有時吻合,如:
First Gentleman: Thou art always figuring disease in me, but thou art full of error, I am sound.
Lucio: Nay, not as one would say, healthy; but so sound as things that are hollow; impiety has made a feast of thee.
紳士甲:你總以為我有那種病,其實你大錯特錯,我的身體響當當的。
路奇奧:響當當的,可并不結實,就像空心的東西那樣響當當的,你的骨頭都空了,好色的毛病把你掏空了。
這里“sound”是雙關語,具有“結實”和“空洞發響”雙層含義。但多數情況下,英漢雙關語并不吻合,如
When a No.1 burglar tried to make a James out of his Jimmy he perpetrates an improfundity.
譯成“一旦頭號竊賊想憑作案工具出人頭地,他就會犯下更深重的罪孽”。句中的“Jimmy”是雙關語,漢語里無法表達出雙關效果,可加注釋“Jimmy意為撬棍(作案工具)和James的昵稱雙層含義”。
2.歸化,即用目的語中文化色彩詞語替換源語中文化色彩詞語。這種方法可較多地運用于習語,如:
to laugh off one’s head (笑掉大牙)
to shed crocodile tears(貓哭老鼠)
as strong as a horse (力大如牛)
lead a dog’s life (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
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 language.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3.異化和歸化相結合,這是一種文內補償。如在“olive―branch”的翻譯上,可譯成“求和的橄欖枝”,而“班門弄斧”可譯成“to show off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a Chinese master carpenter”。
4.解釋,這種方法是不得已而采取的,主要針對英漢語言由于發音、結構不同而形成的帶有各自不同文化色彩的特殊表達法,但這種方法又不同于歸化(意譯)。漢語中的歇后語有時是根據諧音而產生的具有與原含義截然不同的另一層含義的詞語,而后者習慣上是漢語中交際者的意向意義。如:
老太太不認識仙鶴――高級(雞)
河邊洗黃連――何(河)苦
小雞跳到墳上――惱(撓)死人
飛機上投報紙――空頭(投)理論
拉著下巴過河――假謙(牽)虛(須)
黃鼠狼鉆到雞籠里――想投(偷)機(雞)
瞎子上樓梯――摩(摸)登
歇后語的漢譯英可采取文內解釋方法,但筆者發現,無論如何解釋,英美人對歇后語的諧音效果未必能曉得,如:“小雞跳到墳上――惱(撓)死人”可譯成:“A chicken jumps on a tomb―making somebody exasperated/scratching the dead(The words “exasperate ”and “scratch” in Chinese are homophonic, and the former meaning is the intended meaning.)”;再如:“黃鼠狼鉆到雞籠里――想投(偷)機(雞)”可譯成:“A weasel gets into the cage of chicken―trying to speculate in something/trying to steal the chicken(The words “speculate” and “ steal the chicken”in Chinese are homophonic, and the former meaning is the intended meaning.)”。
篇10
1.回答提問
中國人對別人的問話,總是以肯定或否定對方的話來確定用“對”或者“不對”。如:
“我想你不到20歲,對嗎?”
“是的,我不到20歲?!?/p>
(“不,我已經30歲了?!保?/p>
英語中,對別人的問話,總是依據事實結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如:
“You're not a student,are you?”
“Yes,I am.”
(“No,I am not.”)
2.親屬稱謂
英語的親屬以家庭為中心,一代人為一個稱謂板塊,只區別男性、女性,卻忽視配偶雙方因性別不同而出現的稱謂差異。顯得男女平等。如:
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輩中的稱謂: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媽、姨媽等”。
還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輩的“nephew和 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輩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別。
3.考慮問題的主體
中國人喜歡以對方為中心,考慮對方的情感。比如:
你想買什么?
您想借什么書?
而英語中,往往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如:
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4.問候用語
中國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對方處境或動向為思維出發點。如:
您去哪里?
您是上班還是下班?
而西方人往往認為這些純屬個人私事,不能隨便問。所以他們見面打招呼總是說:
Hi/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It's a lovely day,isn't it?
5.面對恭維
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是謙虛謹慎,對別人的恭維和夸獎應是推辭。如:
“您的英語講得真好?!?/p>
“哪里,哪里,一點也不行。”
“菜做得很好吃。”
“過獎,過獎,做得不好,請原諒?!?/p>
西方人從來不過分謙虛,對恭維一般表示謝意,表現出一種自強自信的信念。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
“It's a wonderful dish!”
“I am glad you like it.”
所以,學生要注意當說英語的人稱贊你時,千萬不要回答:“No,I don't think so.”這種回答在西方人看來是不禮貌的,甚至是虛偽的。
6.電話用語
中國人打電話時的用語與平時講話用語沒有多少差異。
“喂,您好。麻煩您叫一聲王偉接電話?!薄拔沂菑堄?,請問您是誰?”
英語中打電話與平時用語差別很大。如:
“Hello,this is John speaking.”
“Could I speak to Tom please?”
“Is that Mary speaking?”
西方人一接到電話一般都先報自己的號碼或者工作單位的名稱。如:
“Hello,52164768,this is Jim.”
中國學生剛開始學英語會犯這樣的錯誤:
“Hello,who are you please?”
7.接受禮物
中國人收到禮物時,一般是放在一旁,確信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開。受禮時連聲說:
“哎呀,還送禮物干什么?”
“真是不好意思啦?!?/p>
“下不為例。”
“讓您破費了。”
西方人收到禮物時,一般當著客人的面馬上打開,并連聲稱好:
“Very beautiful!Wow!”
“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
8.稱呼用語
中國人見面時喜歡問對方的年齡、收入、家庭等。而西方人很反感別人問及這些私事。西方人之間,如沒有血緣關系,對男子統稱呼“Mr.”,對未婚女士統稱“Miss”,對已婚女士統稱“Mrs.”。
中國人重視家庭、親情,認為血濃于水。為了表示禮貌,對陌生人也要以親屬關系稱呼。如:
“大爺、大娘、大叔、大嬸、大哥、大姐等”。
9.體貼他人
在西方,向別人提供幫助、關心、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據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來定的;而中國人幫起忙來一般是熱情洋溢,無微不至。例如:一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看到一位老教授蹣跚過車水馬龍的馬路,出于同情心,他飛步上前挽住老人,要送他過去,但是他得到的卻是怒目而視。請看下面的對話:
Chinese student:Mr.White,you are so pale,are you sick?
English teacher:Well...yes.I have got a bad cold for several days.
Chinese student:Well,you should go to a clinic and see the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English teacher:Er...what do you mean?
中國人建議患上感冒的人馬上去看醫生,表示真誠的關心。而美國人對此不理解,會認為難道他的病有如此嚴重嗎?因此,只要回答:“I'm sorry to hear that.”就夠了。
10.請客吃飯
中國人招待客人時,一般都準備了滿桌美味佳肴,不斷地勸客人享用,自己還謙虛:“沒什么菜,吃頓便飯。薄酒一杯,不成敬意?!毙袆由隙嘁灾魅藶榭腿藠A菜為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