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范文
時間:2023-03-16 13:30: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胡同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胡同文化、四合院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反過來也可以說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許多人也許會感覺到,文化這樣貼近我們的生活,文化也可以這樣探究。
眾說紛紜。比較公認的文化定義,是英國人類學家泰勒的看法:“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廣義而言,是個復合的整體,包含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個人作為社會成員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習慣。”簡單地說,文化是人們生活意識、習慣、觀念等的集合。說起文化,許多人可能覺得高深莫測。探討文化問題,必定是學者專家的“專利”。而說起胡同文化,并沒有很嚴肅地討論一個學術問題,而是從瑣碎的日常生活、風俗民情娓娓道出。北京的胡同方方正正、胡同內的四合院規規矩矩。胡同、四合院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反過來也可以說北京人的文化造就了胡同和四合院。許多人也許會感覺到,文化這樣貼近我們的生活,文化也可以這樣探究。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一縷炊煙,一抹輕塵,長街里傳來歡聲陣陣,深巷中飄來酒香徐徐。這真是一處神奇的所在,它既有親切的生活氣息,又有悠遠的歷史風情。它,就是北京的胡同。尋常巷陌可領人生百態,街邊路口何必曾經相識。人們常問,了解北京、走進北京文化的路究竟在哪兒?也許,它就在人們腳下,就是這一條條盛滿了故事的北京胡同……
一條胡同 一段歷史
“這可是一條將近1000歲的老胡同啦。”81歲的張奶奶語氣發顫地說。
在北京市西城區長椿街國華商場的身后,有一條名為三廟街的胡同。也許人們并不知道,它就是北京城最古老的一條胡同,當地居民自豪地稱它為“北京建都第一胡同”。
據了解,三廟街胡同的建設可以追溯至遼代,當時名為檀州街,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當地居民說,在遼金時期,三廟街胡同就相當于今天的西單、王府井,是一處相當繁華的街區。三廟社區的書記張斌告訴我們,由于歷史上這條胡同里共建有3座關帝廟,因此得名三廟街胡同。
張奶奶打小就在這片兒長大,她對三廟街胡同絕不僅僅是熟悉,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眷戀。“每天,我都要來回走上幾趟。”這位耄耋老人微笑著說,胡同里面既安靜又安全,不像外面吵得慌。只要在胡同里轉悠,就像在自個兒家里一樣。
北京文物保護協會會員陳光中表示,老北京人之所以喜歡胡同,首先就因為與高樓大廈相比,胡同之間的寬度較小,不會形成渦流,所以非常舒適宜居。另一方面,就是胡同里鄰里相熟,院落間緊密相連,天然形成了一種既熱鬧又和諧的人文氛圍。
過去北京有句老話:“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賽牛毛。”這句話看似比較夸張,其實一點兒也不為過。據清代《京師坊巷志稿》一書的統計,當時北京城就有胡同2000多條。到了20世紀40年代,《北京地名志》中記載的北京胡同已達3200條。而在1986年的《北京街巷名稱錄匯編》當中,北京胡同的總數已經超過6100條。
其實,在北京,胡同的意義早已超越了交通衢道本身,它更像是北京人生活的依托,北京城文化的脈絡。它還似一座座北京風情博物館,記錄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變遷,展映著萬千生靈的律動流過。
讓身邊的文明不再失落
也許文化和文明真不是一對同義詞,因為有時候,它們之間的沖突是那樣的明顯。
如果說,胡同可以算作北京文化的一個代表,那么,近年來,胡同文化和現代文明之間的碰撞卻來得那樣猛烈。有數據顯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了配合城市化進程和現代化大潮的推進,北京胡同已經陸續被拆、改掉了1000余條。在這一過程中,即便是“元老級”的三廟街胡同亦莫能外。
如今,走在這條300多米長的胡同里,閉上雙目,雖然遼金戈馬、明清繁華似乎還會在腦際浮現。然而,仔細看去,歷史的風塵其實早已遠去,胡同的古貌也已如煙般逝去。柏油路、磚墻面所帶來的,卻只是機動車的呼嘯而過,建設者的身影重重……
面對這種情勢,很多文化界人士紛紛呼吁:“請保護北京胡同,保護北京文化的根脈。”
三廟社區副書記李深表示,很多老胡同都有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將它們保留下來,其考古價值、旅游潛力都將遠大于拆除后的經濟效益。以三廟街胡同為例,如果能夠妥善規劃,重建三廟,則必將有效帶動這一街區的綜合發展。
“北京胡同滋養了北京人,人與胡同又一起傳遞著北京文化的魂。”陳光中說到,作為一種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北京胡同是北京的,更是民族的、國家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保護北京胡同就是保護我們的國家利益。
2011年1月獲批的《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北京市將重構歷史文化魅力走廊,推進歷史名城風貌保護。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目前尚存的北京胡同會變得更具古風,已然消逝的北京胡同也會再度歸來。到那個時候,北京胡同中的北京人,北京文化中的根與魂,也將得以繼續傳延下去……
“胡同”詞源從目前較為流行的觀點來看,對“胡同”一詞的解釋多與蒙古語有關,其中頗具代表性的說法有以下幾種:
胡同是浩特的諧音:蒙古語稱城鎮為“浩特”,比如呼和浩特、二連浩特。蒙古族人入主中原以后,就依照自己的習慣,將中原的城鎮、街巷等稱為“浩特”。后來,“浩特”一詞又被漢人訛讀成了“胡同”。
胡同是忽洞的諧音:蒙古語中表示“井”意的詞匯發音為“忽洞”。今天,內仍有許多地方以“井”命名,比如賽因忽洞、哈業忽洞。因為城鎮居民的生活離不開井,因此“井”逐漸成為人們居住地的代稱,“忽洞”也慢慢演變成了“胡同”。
胡同是霍通的諧音:還有學者提出,“胡同”一詞最早來源于女真語中的“霍通”。女真語把“聚族而居”表達為“霍通”、“火瞳”等詞。由于女真語和蒙古語同屬阿爾泰語系,所以,在蒙古族人建立元朝以后,“霍通”一詞便流傳開來,并被漢族人譯成了“胡同”。
趣話胡同名 大柵欄胡同:在北京人口中,大柵欄讀做“大石爛兒”,它是北京市前門外一條著名的商業街。大柵欄原是廊房四條,因為清朝時在街口裝上了柵欄,而且柵欄很大,因而得名“大柵欄”。
鑼鼓巷胡同:鑼鼓巷胡同原來叫“羅鍋巷”胡同,因為這條胡同兩頭低洼,中間隆起,像是駝背人的脊梁。又因巷內東西兩側各有8條胡同平行相對,形似“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 百花深處胡同:新街口大街附近有條名為“百花深處”的胡同。據說明代有對張姓夫婦在新街口南小巷內購買了二三十畝空地,后在園中辟地種植牡丹、荷花、秋菊、臘梅等花,四季均有,也常有人慕名前來觀賞百花,因此得名“百花深處”。
楊梅竹斜街:今天的楊梅竹斜街在清朝時叫做“楊媒斜街”,據說街上曾住過一個姓楊的媒婆,后改為楊梅竹斜街。 高義伯胡同:高義伯胡同其實原名“狗尾(音乙)巴胡同”,位于北京西單北大街東側。解放后,因“狗尾巴”一詞不雅而改為高義伯胡同,不少人曾誤以為這里住過一位很講義氣的高姓老伯。
篇3
獵人一咬牙,沿著幾乎被雪花掩蓋的血痕奮力去追,他看到銀狐的影子就開槍。
銀狐放下死兔,微微停頓歇息,叫小狐貍不要亂跑,去和獵人周旋去了。有人會說,銀狐應該躲進窩里去,料想獵人也看不到。可銀狐的狐貍寶寶實在食量大,一只兔哪里夠吃?而且小狐貍都很好搶,沒規矩得很,只怕一只兔兒他們就要打個頭破血流的。無奈,銀狐這負責的母親,必須要完成其他狐貍母親的兩倍的任務才能罷休。銀狐適才歇了一會兒,覺得好多了,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近獵人去迫使他不敢再來捕獵。
銀狐深吸一口寒氣,發足狂奔。那速度,比劉翔還快!獵人本已因沒捉住她而懊惱,沒想到銀狐又出來了。他很高興,瞄準,剛要開槍,忽然覺得手指僵硬,已無法控制。腳什么感覺都沒有,只剩下大腦還有那么一點知覺。銀狐左右跳躍,只怕獵人開槍。
許久不聞槍聲,銀狐大著膽子靠近獵人。獵人被這風雪凍僵了,睫毛上掛著不少雪花。風,仍舊吹著。
銀狐不放心,那尾巴輕輕一掃,把她嚇了一跳--獵人的槍險些砸到她身上。獵人被凍僵了。
獵人的心跳漸漸緩了,銀狐的心里,不知是喜悅,還是同情。接著,銀狐做了一件更加不可思議的事情--去其他獵人的家。或許有人想:銀狐應該離開,保證自己的安全。可是,銀狐想得更長:她希望獵人不再打獵,并勸告其他同行,不再在這樹林里獵殺。因為,動物也會救人,她要證明:即使是我們狐貍,也是善良的,而不是你們說的"狡猾"!
她來到另一個不遠處的木屋前,使勁撞門。咚咚的撞門聲,引起了屋里獵人的注意。獵人披上獸皮襖,打開了門。呼!寒風吹進屋里。那獵人低頭看到銀狐,大是驚訝:這不是自尋死路么?這個獵人是一個比較善良的獵人,他愣了一下,看到銀狐前腿上殷紅一片,就要把她抱進屋給她包扎。剛抱起銀狐,銀狐掙脫了一下,又跑到門外,想指引獵人去救人。那獵人似乎會意,在他簡陋的皮衣口袋里,又多了一根繩子--用來將傷者捆在身上,好帶那傷者回屋子。銀狐身上掛著冰霜,跑幾步一回頭,來看獵人有沒有跟上。那獵人頂著風,用最快的速度跑著。他遠遠看到那貪心獵人站在雪地里,連忙趕去,將他負在背上。獵人在茫茫風雪中忽然迷了路。銀狐咪著眼睛,仔細回想剛才的路,慢慢走到獵人身前,拽了一下他的褲角,向前走。
雪落在銀狐和獵人的身上,風,仍舊無情地刮著。銀狐在這種情況下,卻還是帶對了路。二人一狐回到了第二個獵人的溫暖的家。第一個獵人漸漸蘇醒了。銀狐累得很,看到自己救了這獵人,自豪涌上心頭,一瘸一拐,又出門去了。
篇4
文章將結合文化產業特點,探討在互聯互通背景下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策略,希望為我國文化產業持續性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互聯互通文化產業新業態
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成為提升全民族綜合實力的關鍵。全面感知、互聯互通已經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必然趨勢。而文化產業仍然堅持傳統發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自身健康發展。如何創新文化產業新常態受到了廣泛關注。
1、創新全新產業鏈
21世紀,文化產業呈現現代化、信息化發展趨勢,主要是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知識、創意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生產力的提升,都需要具備以下三個基本要素,即資源高度整合、創意隊伍及開放環境。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下,面對多元文化社會的挑戰,我們需要兼顧文化保護及傳承重要責任。現如今,互聯網正處于普及階段,多元文化交融在跨時空等方面實現難度較大。文化與科技、金融之間的結合,形成了很多新型門類。因此全面感知、智慧節點的文化生產力模式應運而生。就文化產業領域來看,智能連接型新型企業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傳統管理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開發、經營的組織,如科研中心、網站等,這些獨立個體的高度合作,在信息、創意等方面的交流和溝通日漸增強,并在實踐中,逐漸探索出一條文化資源供應、價值等鏈條,進而為文化生產力的有效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2、搭建全新服務平臺
基于互聯互通背景下,文化產業領域正在朝著新的方向發展,成為文化生產力孵化、主要推動力。所謂平臺經濟,主要是指參與經濟活動的主體之間,憑借著現有的服務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交易、增值服務質量。隨著智慧服務不斷推廣,賦予了平臺更加豐富的功能,如資源集聚、交易配對功能等。在實踐應用中,可以從橫向、縱向兩個方向發展。針對前者來說,可以由設計研發、加工制作向衍生產品過渡。而對于后者而言,集聚了商業、信息及資金等元素,形成立體化新業態發展格局。如滬江網、東方財富等,已經成為具有較高成長價值的企業主體。
3、創新科技研發鏈
面對新形勢,文化產業發展正以迭代特點形成全新的文化科技研發鏈。尤其是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科技在社會各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和普及。因此文化產業應保持現有優勢,樹立創新意識,采取自主研發、整合資源等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綜合實力,以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隨著人類物質產能過剩,人們不得不強調對產品知覺、審美情趣等方面的創新。在此基礎上,能夠滿足后工業時代中,人類對體驗經濟的需求,且表現出強大的市場潛能。因此在實踐中,促進文化產業新業態的發展,需要結合軟硬兩種創新手段,才能夠進一步拓展企業發展空間,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詳細來說,可以進行三個方面的突破:一是開展移動分布,借助互聯網技術,為用戶隨機使用、大量流動等提供支持,形成網絡化結構[1]。二是降低邊際成本,在智能終端基礎上,廣泛收集用戶相關信息,以此來壓縮中間環節,降低成本,為企業創造更多經濟效益。三是高度集聚,在數字平臺上,將大量內容服務集聚到一起,從網頁、數據至視頻,以此來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培養用戶忠誠度。
4、加強跨界融合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項新興產業,其與工業、城市建設等方面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從世界范圍來看,制造業、服務業向創新方面發展,為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如果按照傳統模式,制造業強調產品的核心,其實不然,周邊產品價值要遠遠高于核心產品價值[2]。如iPhone為手機行業帶來了巨大的革新,如果僅僅迎合消費者需求,那么喬布斯將會專注于通訊技術開發,但iPhone則不同,其開創出巨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從iPod、iPad至Pixar,衍生出很多新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人類文化娛樂空間范圍,正因如此,iPhone才能夠成為手機行業的領頭羊。值得我們給予更多關注的是,在互聯互通時代下,我國城市產業空間布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很多工業集聚區開始開展文化創意產業,為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等深入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2013年,在視察廣東工業設計城時,表達了對工業設計的高度重視。不僅如此,深圳、上海及北京憑借自身優勢,迅速成為全國的文化創意先驅,在短時間范圍內形成了多個具有代表性的產業集群,為其他城市發展做出了榜樣[3]。隨著文化產業不斷發展,我們還需要加大研究力度,不斷創新和探索新方法、新道路,促進文化產業不斷發展,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由“中國制造”朝著“中國創造”轉變。
5、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互聯互通已經成為當今文化產業新業態發展的必然趨勢,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探索一條持續發展道路成為我國文化產業亟待思考的問題。因此在實踐中,我們要樹立現展理念,充分認識當前發展現狀,并堅持科學、合理原則,并加強與其他領域的結合,不斷提升產業綜合實力,從而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充分發揮經濟、社會等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魏大威,李春明,溫泉,薛堯予.萬物互聯背景下我國公共圖書館新業態發展思考[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06):22-32.
[2]花建.互聯互通背景下的文化產業新業態[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2):24-30.
篇5
【關鍵詞】江臺;傳統文化;問題要就
一、江臺的歷史文化起源
據《東臺縣志》記載:西溪即古臨海縣,相傳為古縣地,西漢以來就有此鎮。作為東臺的發祥地,西溪有著獨特的歷史人文資源,享有“蘇北周莊”的美譽。南唐N元元年即九三七年,于海陵縣置泰州,設海陵監于東臺場。清乾隆三十三年即一七六八年,東臺從泰州分治后,泰州東北境九場四鄉劃為東臺縣,東臺為縣治所在地。因東臺在海陵之東,而且地勢較高,故得名“東臺”。
悠久的歷史造就了古老的文化:以海春軒塔、宋代三宰相為代表的名賢文化;以泰山寺、碧霞宮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繅絲井、肝腸河為代表的“天仙配”民間文化;以通圣橋、八字橋為代表的“橋”文化……古塔、古寺、古橋、古井凝聚了東臺上千年的歷史和文化。
二、江K東臺的歷史文化傳統
(一)世界一絕,發繡繾綣
發繡,顧名思義,是以頭發絲為原料,結合繪畫與刺繡制作的藝術品。而享有“中國發繡城”美稱的東臺,其發繡技藝自然首屈一指。早在清康熙年間孔尚任的《西團游記》中載:東臺附近的西團鎮(古屬東臺場)晾網寺里藏有發繡觀音佛像,被推為發繡珍品。東臺發繡以其獨特的工藝,以針,以發代絲,大膽借鑒蘇繡、湘繡的技法,運用滾、施、套、亂的虛實針法,尤其是雙面異色發繡的制作,開拓了發繡工藝的新紀元,把一個瀕于絕跡的發繡工藝發揚光大,使之成為譽滿海內外的發繡城。其產品秀麗典雅,號稱“世界一絕”,多次榮獲“全國工藝美術品”金獎、“江蘇省工藝美術”百花獎、“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全國優秀新產品設計”一等獎等稱號。東臺因發繡先后被命名為江蘇省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東臺發繡,世界聞名,實至名歸。
(二)魚湯下面,味溢四海
東臺的美食真的很多,而讓出門在外的我念念不忘的,唯有魚湯面而已。據傳,清乾隆年間,一位御膳廚師因觸犯御膳房的條規,被逐出宮廷,流落到東臺,以賣白湯餃子為生,味道可口竟顧客盈門。后被一家面館聘用,做起白湯面,生意更是興隆,只因這白湯面的制作手藝不凡。原來這位御膳廚師制作的白湯面方法獨特,做工精細:他選用鮮活鯽魚,把腮扒光,把鱗刮凈,洗干凈后放在清水里泡上幾個小時,晾干后放到油鍋里炸,直到魚起酥后才撈起,配以鱔魚骨、豬骨、豬油、姜蔥、蝦子、白醬油等。加之用手工做的刀面勻細,寬湯大面,再放上幾片肴肉和脆魚,更是錦上添花。當時鹽業興旺的東臺賈商云集,臺城二十多家茶館酒店,也都仿制供應魚湯面,每天早市都是人滿為患。魚湯面是以鯽魚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而鯽魚有溫胃健脾的功能,常食之,大有養腎健體之效。民間常說:“吃碗魚湯面,賽過老壽星。”
(三)千年古剎,泰山古寺
東臺有座千年古剎,全稱為“泰山護國禪寺”,被中國佛教協會列為江蘇省重點廟宇。泰山寺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間,原址為東岳行宮,與海春軒塔比鄰,占地八百畝。這里紅磚碧瓦,庭院幽深,山門朝北大開。這里寺中有廟:關帝廟、華佗廟、神農廟、魯班廟、軒轅廟巧布其中,故有“一寺五廟”之稱。寺內地藏殿后有一土山,山上屹立的碧霞宮金碧輝煌,東西有鐘鼓樓對峙,碧霞宮內供奉的是東岳泰山大帝的女兒,號稱“泰山神女”的碧霞元君,“泰山寺”由此得名。
(四)西溪勝地,天仙發源
董永、七仙女的故事已經是千門萬戶耳熟能詳了,而“天仙配”發源于哪兒卻著實有過一場很激烈的爭奪。就我們江蘇省而言,就有四縣市爭取這一傳說的首發地。東臺人民不以為懼,滿懷信心地認為:東臺才是“董永與七仙女”傳說的發源地。早在清嘉慶年間編修的《東臺縣志》上就記載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至今還有槐蔭莊、辭郎河、桑家溝、房舍村、舍子頭、鳳凰池、繅絲井、金釵井、雙鞋村、董永廟等五十多處遺跡,這些遺跡至今還保存完好。千百年來,董永與七仙女的美好傳說在東臺家喻戶曉,老少皆知,它反映了東臺人民善良仁厚的淳樸民風。如今董永的故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享有“黃海明珠金東臺”的美譽。勤勞樸實的東臺兒女正滿懷激情,立志要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再創輝煌。
三、實證調研心得體會
兜兜轉轉一個暑假過去了,這個暑假我沒有跟隨“旅游熱”去外地某個風景名勝趕熱鬧,而是認認真真的走了很多屬于老家東臺的角角落落。本以為這個我待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已沒什么可探索的了,懷著應付作業的心情我開始了我的“旅途”。
富安、安豐、時堰、三倉、港、唐洋……這些我只從中巴車的車牌告示上見過的地方,我一個又一個地走了個遍。隨著我到過地方的增多,那種應付作業的心情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尋寶的興奮,因為我發現,我越是走過這一個個地方,就越是發現,老家東臺,竟然是一座我怎么也探不到底的寶庫:說起人物,有西溪走出的三宰相,有“泰州學派”創始人王艮,有愛國布衣詩人吳嘉紀,有人民愛戴的好知縣魏源,有抗倭英雄葛天明……說起風土,有中華桑繭第一鎮富安,有蘇中沿海的“小香港”港,有黃海濱崛起的工業城頭灶,有三昧寺、八字橋、捍海堰、串場河、鮑氏大樓……說起美食,有泥螺、竹蟶、魚湯面、陳皮酒、文蛤、溱湖籪蟹、松花皮蛋、下灶貢豆……我從來都不知道,原來我成長的地方,有如此多讓人心馳神往的風景。沒有什么能比這種感覺更讓人開心了,就好像一件我從自己已經穿過、洗過很多次的衣服口袋里莫名掏出了一筆錢,驚喜而不知所措。
一個暑假不算長,實在不夠我把東臺徹徹底底走下來。不過,這一個暑假聽到見到的,已經足夠支撐我完成這篇報告了。聽到過這么一句話:所謂旅游,就是從自己待膩的地方去一個別人待膩的地方。我曾經深以為然。但現在頗覺得自己有些“有眼不識金鑲玉”,東臺,還有太多值得我去認真探索。
最后用羅丹的話來結尾: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篇6
摘 要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萌芽于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并受到傳統文化的不斷滋養。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工作的深入,新環境下的民族傳統體育如何繼續保持良好活力,不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不斷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并在此基礎上不斷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創新,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兩者的相互影響進行了研究,以為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 傳統文化 民族傳統體育 相互影響
民族傳統體育屬于我國傳統文化的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之一,從傳統文化中誕生,又良好的繼承了傳統文化的精髓。通過深入研究傳統文化和民族傳統體育兩者的相互影響,能夠為當下的民族傳統體育教育事業乃至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揮積極作用。
一、傳統文化給民族傳統體育帶來的影響
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的誕生源頭可以往前追溯到原始社會,具有較為有緣的歷史。最早出現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在人們日常生活及生產中產生的,包括了騎馬、射獵等較為容易的項目。
我國傳統文化具有較為顯著的地域多樣性,主要是我國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差異較大導致的。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我國也出現了多種多樣的民族傳統體育。南方地區由于降雨充沛,地表河流較多,人口大多以部落或村寨式單位集中分布,故其民族傳統體育中集體類活動占據了重要部分,常見的體育項目包括賽龍船、舞獅等等。與南方地區相比,北方地區因為長期處于寒冷干燥環境下,地域廣闊,但人口較稀少,因而居民均較為剽悍勇猛,常見的體育項目則以騎馬、摔跤和射箭等等。在南北文化差異下,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而五十六個民族又有著具體的傳統文化差異,使得民族傳統體育內容更加豐富。以舞獅、踩高蹺、賽龍舟、扭秧歌等為代表的民族傳統體育就展示出了其豐厚的內涵。另外,民族傳統體育又在儒、釋、道等百家爭鳴的思想中,有了新的發展內容,更為多樣化。
以“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為代表的一類系統化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民族傳統體育朝著修身養性的方向不斷進步,出現了形意拳、五禽戲等多樣化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部分體育項目還在儒家傳統思想影響下,逐漸趨于娛樂表演性,注重禮儀性,而淡化了其原有的競技性。而由于傳統封建等級制等負面因素的約束,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礙。
二、民族傳統體育給傳統文化帶來的影響
我國各民族的多樣化發展,積累了多樣化寶貴的文化財富。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民族傳統體育具有相對穩定性,是對民族獨有風格與深刻內涵的有效反映。從某種角度上講,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極大的帶動了傳統文化的進步。
民族傳統體育在其發展過程中,受到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影響,具備了各自的特色。而各個民族又在傳統文化的不斷熏陶下,對各自民族傳統體育進行了全面優化改進,某種意義上,民族傳統體育同樣也屬于民族文化的關鍵性組成之一,它是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在傳統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歷史發展因素、語言、價值觀等多方面的不同,也使得民族內部的傳統文化及傳統體育趨于個性化、獨特化。
以宗教為例,其屬于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宗教的誕生,同樣也能夠追溯到早期人類社會的源頭。傳統民族文化與宗教相互刺激,共同發展。而傳統民族文化同樣會受到宗教文化的巨大影響,民族傳統體育也是如此。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受到宗教文化影響程度較深,包含太極、五禽戲、武術等以養生為主的傳統體育項目,就是受到了道教陰陽平衡、佛教修身養性等方面的影響。
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在豐富多樣的民族風俗習慣之中就有著具體表現,民族風俗習慣全面記錄了該民族在以往歷史發展中所逐漸養成的生產生活習慣及對應模式,這不僅僅體現于該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其傳統體育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較深影響。國內大部分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均能夠對應匹配到該民族的風俗習慣。
三、傳統文化和民族傳統體育相互促進,一同發展
雖然民族傳統體育的民族特性較顯著,但由于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不斷提升、發展,不同民族間的遷徙、搬遷及融合,甚至是不同民族間的戰爭,都使得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與影響更為深入,各類民族傳統體育也因此獲得了發展機遇。
早在我國原始社會末,以黃帝部落的干戚舞、蚩尤部落的角抵等為代表的早期民族傳統體育就有著較為廣泛的流傳。自春秋戰國開始,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通婚及文化交流,也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奠定了文化基礎。
民族的長期發展,需要良好的空間條件作為支撐,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地域條件。受到地域條件的影響,民族傳統體育的常見項目及活動均有了較大發展,極大一部分傳統體育項目都是為了滿足生產生活需要而產生的,常見的包括叢林地區的射弩競賽、江南地區的爭渡、北方草原地區的騎射與摔跤、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游泳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極大的反映出地域條件下人們差異性的生產生活方式。而這部分體育項目,也逐漸隨著各民族傳統文化的不斷發展,延續到了當下。
四、結束語
傳統文化中,民族傳統體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為了促進民族傳統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反過來又為傳統文化的長遠進步奠定基礎。一方面,需要完善民族傳統體育的不足,并進行廣泛推薦,從而實現對傳統文化的深層把握;另一方面,又應該合理巧妙的利用傳統文化巨大的發展空間,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奠定基礎。相信在我國改革開放這一有利環境中,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和傳統體育均能夠獲得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 錢介庵.論中國傳統文化與民族傳統體育的關系[J].搏擊?武術科學.2013(4).
篇7
雍和園成立于2006年,作為中關村一區十園中唯一位于二環內的分園區,雍和園同時也是北京市首批認定的10家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之一。從成立伊始,雍和園便具備了科技和文化融合的先天特質,也在北京市范圍內率先踐行著中關村模式下的文化產業發展路徑。
胡同里的創意工廠
走出雍和宮地鐵口,穿過人來車往的小胡同,一幢灰色的三層小樓近在眼前。方正的中庭是帶天頂的室內空間,約有小半個籃球場大小,3層樓高,白天可以通過天頂玻璃采光。平時這里可以作為休息區、會客區,還可以舉辦沙龍、小型舞會,其中一邊的2樓是開放連廊,站在走廊看著中庭活動的人們,也是一種愜意的放松。
這是“嘉誠印象·藏經館17號”給人留下的印象。如今,在北京市東城區已形成包括嘉誠印象·藏經館17號、方家胡同46號、人民美術印刷廠和東雍創業谷等在內的16家“胡同里的創意工廠”。
“這僅僅是中關村雍和園探索科技與文化融合新模式的一個縮影。”中關村雍和園管委會主任彭湘說。
據介紹,近幾年,雍和園管委會一直積極因地制宜地探索文化產業發展新路徑,強化品牌建設。如今,京城黃金地段二環里形成了一批以舊廠房為“據點”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并且衍生出了一批以設計、改造、分租舊廠房,運營文創園為生的“舊廠房改造”企業,充分地發揮著這些老舊廠房的另一種價值。
自2007年以來,雍和園通過政府引導、多主體參與的模式,引導一批閑置廠房“騰籠換鳥”,植入創意產業元素,打造了獨具雍和園、東城區特色的“胡同里的創意工廠”。
在充分尊重歷史遺存的基礎上,“胡同里的創意工廠”已吸引了超過500家中小型文化創意企業入駐,突破了原有的科技企業孵化器模式,建立起集創業服務、娛樂休閑和創意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文化企業成長基地。
2010年,“胡同里的創意工廠”被評為新京味十大旅游名片,周邊帶動能力進一步彰顯,通過統一品牌的建設和傳播形成了“小集聚,大融合”的良好格局。
嘉誠印象·藏經館17號是雍和園中舊廠房改造的的典范之一。“這里原是北京市輕工業品進出口公司,是由兩棟3層樓房與兩棟2層樓房組成的院落式結構。”北京陽光嘉誠投資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在藏經館17號項目開發過程中,北京陽光嘉誠投資有限公司依托雍和園,通過產權置換、租賃等多種方式“騰籠換鳥”,對舊房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挖掘原有建筑的特點,盡量做到保留與利用,突出創意產業的特點,用藝術的手法處理建筑。
該項目運營后,充分考慮到入駐客群的工作習性和個性化需求。如為了適應創意類工作時間不固定的特點,物業實行24小時辦公。為了滿足創意企業對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需求,園區提供環境舒適、品質優良的公共區域,包括公共會議室、會客室、展室展廳等,完全是公益化的服務。
2012年7月,雍和園20多位文化創意企業負責人和文化創意產業專家齊聚這里,成立了“雍和園創意家俱樂部”。軟硬兼施的舉措,不僅探索了城市核心文化創意產業園發展的新模式,也為舊城區保護與升級提供了一個樣板。
縱觀世界著名城市發展歷程,舊城區的保護與升級始終是一個核心課題。雍和園模式的獨特性,在于其突破了傳統科技園區以招商引資為生命線的擴張型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通過內部循環更新實現發展的新路徑。
在產業結構上,堅持引進和培育空間占用少、附加值高、產業張力強的科技文化融合型企業,保證了對城市中心區寶貴空間資源的集約利用;在空間布局上,始終遵循風貌保護為先的原則,以保護帶動發展。將文化產業打造成為連接文物古跡、胡同風貌和工業遺存的紐帶,激發創新創意活力,促進了城市文化自身的有機更新。
創意點亮北京
雍和園還十分注重區域文化氛圍的培育和品牌建設,每年一度的“創意點亮北京”文化藝術節不僅為轄區文化企業提供了高端推廣示范平臺,累計超過20萬人次的游客量也充分體現了文化產業反哺于城市文化建設和人民文化生活的終極價值。
“以ACT設計師團隊設計的燈光裝置《OVO》為代表的充滿設計和藝術靈感的燈光秀”、“云集了龍神道、牛奶咖啡等16組國內外一線歌手、樂隊,以最民族、最流行為主題的音樂節”、“模擬高爾夫、數字健身車、視頻互動創意體驗”、“充滿創意靈感的胡同創意之旅”......,今年8月份舉辦的第三屆“創意點亮北京”文化藝術節活動以一場在城市中心區的創意盛宴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
活動以“綠色、生長、原創”為主題,重點突出由“國際燈光藝術節”、“‘無限星空’音樂節”、“盛世驕陽云中劇場”、“創意市集”、“視頻創意互動秀”和“文化創意產業綜合展”等六大板塊組成的地壇主會場活動和主要包括“‘創意之旅’活動”、“建設城市燈光軟實力高峰論壇”、“雍和放映”等三大板塊的分會場活動。
雍和園與北京市和東城區上百家知名文化創意企業和機構深入合作,通過創意化地呈現文化演藝、影視出版、創意設計、數字新媒體和創意旅游等區域重點產業發展成果,為廣大市民和海內外游客提供一場極具觀賞性和互動性的“創意盛宴”。
多年來,中關村雍和園從產業基礎服務、產業功能服務、產業化升級服務等方面入手,不斷優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環境,打造高端文化創意產業示范推廣平臺,充分彰顯了東城區作為首都文化中心區的鮮明特色,打造并強化了“文化東城”品牌,成為了東城區文化創意產業的龍頭。
為充分展示雍和園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成果,讓廣大市民和游客近距離體驗創意,樂動天下、天脈聚源、中文在線等優秀文化創意企業將共同打造本次文化藝術節的重要活動版塊——文化創意產業綜合展,讓廣大市民和游客通過參觀和互動體驗,感受科技文化融合的魅力。
“雙重身份”的優勢
科技與文化融合的創意產業發展模式,是當下很多文化創業產業園區的選擇,因此,有限資源的爭奪異常激烈。然而,當當網、光線傳媒先后上市,成為民營文化企業的佼佼者,聚焦他們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載體——雍和園。
成立6年以來,雍和園科技文化型企業集聚效應凸顯,產業鏈條完備。園區內集聚了光線傳媒、北廣傳媒、當當網、歌華文化、中文在線和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等一批科技文化融合特點顯著的重點企業,不僅引領了數字傳媒、數字版權、移動新媒體等典型的“以科技為手段,以文化為內涵”的核心產業,也逐步構建起結構完整、交易成本集約的產業內部鏈條。
此外,以全新理念帶動體制機制創新,完善服務平臺,也使雍和園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文創產業的快速集聚和發展。目前雍和園內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近150家,2011年收入突破300億元,其中文化類企業超過半數。
在發展過程中,雍和園充分利用其同時作為科技園區和文創產業集聚區的“雙重身份”優勢,搭建融會貫通的政策和服務平臺。引導一批具有科技研發和應用能力的文化企業加入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行列,使其與傳統科技企業平等享受中關村各項先行先試政策,并以此進一步激發文化企業的自主創新活力。
同時,雍和園還開創了“定制化”的公共服務模式,在結構上形成了園區、重點樓宇和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多層服務平臺,在內容上緊抓知識產權、人才培育等對推動科技文化融合發展起決定作用的核心環節。既堅持政府主導,又充分調動企業自主性,以國際版權交易中心為依托建設的版權和文化金融服務平臺,已經在北京市甚至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目前,雍和園已經初步確立了科技和文化融合發展的基本格局,形成了符合區域和產業發展雙重要求的理念、政策及服務體系。
科技與文化雙輪驅動
在國家大力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北京市積極施行科技創新、文化創新“雙輪驅動”戰略的背景下,雍和園的發展機遇與瓶頸并存。
一方面,政策環境的共性問題依舊突出。對文化產業的政策支持,無論在力度上還是針對性上較科技企業政策都有較大差距。推動科技文化融合發展的政策目前仍處于方向層面,缺乏可操作的具體內容和方式。
另一方面,雍和園本身發展也存在特有的掣肘。
首先,有限的空間載體阻礙了產業實力的進一步壯大。雍和園現有面積約3平方千米,根據權威國土資源部門統計,雍和園單位面積生產總值在中關村10個園區中名列第一。但由于園區一半以上位于文物保護區內,現有樓宇幾乎爆滿,可供文化企業入駐的空間十分有限。
篇8
一、平江花燈戲的藝術特點
中國曲藝文化是有聲有色的中國民族發展史的藝術轉載體。平江花燈戲屬于地方劇種,原名平江燈戲,據相關史料記載,平江花燈戲源于唐代,民間稱為“燈戲”。歷代民間藝人組成業余班社在農村演出,以平江方言為主。有傳統劇目100多個,多反映農村生活,鄉土氣息較濃。每一戲種的形式,都有它產生的內因,該戲曲主要有如下兩點藝術特色:
1.獨具特色的古音發聲方法
平江花燈屬于湘北花燈戲。平江屬贛方言的次方言,在整個方言學中是一種獨特的門類。循平江方言主音規律,占全縣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地域,純屬土語。若覽文朗讀,大多合乎唐宋音韻,而口語俗談則偶爾保留著上古韻間。本境地域奧僻,外人罕至,即便有外人遷入(人),往往僅需經一兩代,其語言、習慣即完全同化。這個方言從聲調、聲母、韻母等都與其它語言有明顯區別。
平江保持著古老的發音方法。平江花燈戲就是運用這些古音表演的戲曲藝術,這一藝術價值是非常大的。目前平江方言也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平江雖然普遍都講平江方言,可是隨著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影響,很多平江最古老的發音吐字,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平江最古老的語音語調也面臨著逐漸失去其原有韻味的危險。平江花燈戲是以平江方言進行演唱的,就此推之,隨著方言的逐漸改變,而醇正的平江花燈戲也會隨著走向消亡。
2.獨特的戲曲表演藝術
一種戲曲的鑒賞,主要是通過對戲曲在唱、念、打、做等方面進行分析和鑒賞的。平江花燈戲的表演藝術是非常特別的。
(1)帶有即興發揮性的表演。不少劇目中,幾乎都是笑鬧,逗趣的噱頭,人物多為一旦一丑,或一丑二旦,丑和旦的表演,任其自便,在不影響整體劇情發展方向上自由發揮,可從平日的生活和演出現場吸取笑料,即興表演。
(2)仍具有花燈表演的痕跡。湘北花燈戲正是在此基礎上,加以戲曲故事的情節,由唱、打發展為唱、做、念、打。
(3)吸取了說唱藝術的說和做。平江歷來有漁鼓、蓮花鬧、送春、贊土地等說唱表演,通過說唱介紹故事,傳鑒,以唱為主,有道白,有表演動作,湘西花燈戲許多道白、唱法、表演都來自說唱藝術的技巧。
(4)從民間舞蹈中吸取表演技巧。平江有古老的獅舞、龍舞、巫舞及民間的彩龍船、扎故事等。湘北花燈戲的舞蹈動作,凝聚了民間舞蹈的精華,這可以在三花、花旦的表演動作上看出。
二、電視紀事對傳統文化的保護
要保護和搶救傳統文化,必須建立相應的載體。傳統的保護手段是簡單的,主要是“兩元線性研究”――文字和圖片。保護手段非常單一,對文化保護的各方面無法一一顧及。其實,對于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好的保護方式是“活體傳承”,但是由于現今各種主客觀因素的限制,我們只能加大力度去呼吁民眾主動去學習和傳承戲曲。影視技術是20世紀人類發明的成果,電視影像化“聲畫一體”的藝術形式對戲曲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比較全面記錄和保存作用。
(1)影視手段具有記錄和保存非物質文化的功能
影視人類學在對文化進行關照的時候,使用攝像機,通過感光乳膠材料、電子光電的磁轉換產生視頻信號并輔以同期錄音方式。比如,平江花燈戲的經典劇目《四季相思》中,詞曲所唱的是一個年輕女子因為丈夫遠行,而四季守望。詞中充分表露了女子的心境和感觸,同時在表演的動作上,要求表演者能身臨其境,感情真摯流露;時而淚眼盈盈,時而含笑帶望。而這些立體的表演現場不是傳統保護手段可以做到的,然而運用電視紀事可以把戲曲的形體動作、面部表情、唱曲聲、伴奏樂器聲及環境自然聲真實記錄下來,并且可以作不停頓的連續記錄。文化雖然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它也是動態的,隨時發生著變化,比如,花燈戲現在的唱詞和原先老輩留下的唱詞就有明顯的時代差異。通過影視手段將其記錄保存下來,當文化發生重大變化乃至消失以后,人們仍然可以在相關的影視資料中看到曾經的場面,了解前人的文化和知識。平江花燈戲所使用的古語方言其實就很難用文字去記錄和傳承的,利用這一聲音同步采錄的方式有效的進行了全方位的存留與保護,同時也完成了人類學的研究。
(2)非物質文化遺產適合用影視化語言記錄和保存
與有形遺產相比,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常以生動活潑的形態出現,與民眾生活密不可分,它主要依附于個人,依靠身口相傳保持一種非物質的形態。它往往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等為表現手法,依靠特定民族、特定的人的展現而存在。利用影視化語言能淋漓盡致地鮮活再現,文字記錄和口頭描述很難達到如此逼真生動的效果,該手段長于記錄動態的事象,具備真實客觀和形象的表述能力,能夠將民俗文化的“活”形態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活態文獻”。
(3)影視手段具有傳遞和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功能。
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了要保護、記錄一個民族內部的文化外,同時也要注意各個民族間的相互交流和影響。影視化語言適于形象地記錄文化現象,它能把一個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下來,不僅僅留存于民族內部,而且提供給眾多觀眾并廣泛宣傳。
影視手段在文化的傳遞與交流上具有形象生動,可信度高,傳播性強,真實性大的特點。首先,它提供給觀眾的主要是以形象、聲音和字幕組成的直觀信息,信息源來自于拍攝現場,最后完成的影片也根據現場采集的素材編輯而成,因此它傳遞的信息是真實可信的。比如:花燈戲具體演唱的過程,唱、打、念、做完整的舞臺藝術效果,完整的說唱藝術形式和完整的表演展現。
其次,影視手段具有文字符號不具有的直觀性,所要傳達的信息不需經由文字的中介,直接由形象畫面負載,攝制者能夠把文化的原貌直接呈現在觀眾面前,不至于發生像書面文字那樣,要將形象的畫面轉換為文字來表達所造成的信息丟失,觀眾直接面對形象畫面,人們接受的信息更準確,感受更真切,可謂“百聞不如一見”。
第三,影視手段在文化的傳遞與交流中,以釋放形象和聲音信息讓觀眾了解影片內容,世界上每個角落的人都能看懂畫面的形象語言,大大減少了語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層次不一的障礙,能擁有廣泛的觀眾。
第四,影視手段以視聽復合信息直接作用于人耳,這比單獨視覺或聽覺的刺激強度更大。一般而言,刺激強度越大越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篇9
楊寶哲
有一天,一只狐貍和一只小白兔在一個山坡上遇見了,它們由于都要去考場,但卻都迷失了方向。
原來狐貍見到了小白兔就心生邪念,想找機會吃掉它。但是由于考試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它們還是互相幫助,戰勝眼前的困難。小白兔對狐貍說:“我知道大樹樹葉密的那一面是南方,樹葉稀的那一面是北方。”可是這四周沒有一棵大樹。
“對了,我帶指南針了!”小白兔對狐貍說:“我帶你去考場,但是你要守信用,不能吃掉我。”狐貍點了點頭同意了。他們順著指南針指示的方向來到了考場。剛想進考場的時候,狐貍一把抓住小白兔的尾巴,準備吃掉它。小白兔急了,反問道:“你不是答應不吃我的嗎?”狐貍聽后哈哈大笑道:“我們狐貍從來都是說話不算數的,你上當了吧?”一邊說一邊向小白兔撲去。
篇10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悠久的傳承歷史,由政府直接主導和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非遺保護工作則是一項比較新的事業。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提出要對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進行保護。其中的文化遺產主要指古跡、建筑群、遺址。隨著保護工作的推進和認識的深化,人們意識到那些“無形的”(intangible)、世代相傳的、活態的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也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有相應的保護規定。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為《公約》)。我國先后于1985年和2004年批準了這兩個公約。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下簡稱為《非遺法》)頒布施行。
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取得矚目成就,正在邁上新的臺階。但同時也要看到,隨著實踐的深入,對非遺本身及非遺傳承規律的認識還在深化中,各種有效的保護措施還在探索拓展中,政策和制度建設也在充實完善中。我們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堅持有鑒別的對待、有揚棄的繼承,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
非遺的“本質”
非遺的本質特征是:“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公約》的這段定義有三個關鍵要素:
一是“世代相傳”,強調這種文化遺產是現在還在延續的,而不是已經失傳或被時代舍棄的。申報人類非遺代表作時,要求重點說明:“當前該非遺項目對其所在社區的社會文化功能和意義”。
二是“互動”和“不斷地被再創造”,強調非遺是能動的實踐。這是非遺與文物的本質區別。跟什么“互動”?跟自然和歷史的變遷互動,跟社會環境和社會需求互動。什么是“再創造”?是在傳承實踐中不斷形成與當時環境相適應的內容與形式。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的非遺將在保持歷史傳統的同時,越來越多地融入現代生活的內容,反映出文化的延續發展。
三是“認同感”和“持續感”。強調非遺的傳承實踐不僅能讓相關的人群體驗到共同秉承的傳統,同時也能夠讓人們持續地感受到文化多樣性仍在豐富,人類創造力的源泉仍在奔涌,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這里要注意到:多樣性和創造力,不僅指過去形成的遺產是多樣和富有創造力的,也是指現在與今后的傳承是多樣和富有創造力的。
非遺還有一個重要特征:傳承人群的主體地位貫穿遺產認定、保護和傳承的始終。《公約》和《非遺法》在定義非遺時,都用了一個關鍵詞:“視為”。《公約》的表述是“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非遺法》的表述是:“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這兩個“視為”,指出了非遺的價值認定主體,即:某種文化現象或表現形式是不是某個民族或社區、群體及個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先取決于他們自己是否認同。纏足不能被認為是非遺,不僅因為它是已被拋棄、沒有任何當代價值意義的歷史舊習,也因為它是強加給持有者的,從來就沒有得到持有者的真正認同。
非遺保護的“根本”
中國剪紙技藝是歷史悠久、流布廣泛的非遺項目。中國剪紙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不是因為我國歷史上留下了很多剪紙圖案,而是因為剪紙活動深深融入了中國老百姓的社會生活和情感表達,是很多地方社區和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厘清了這一點,就不難把握非遺保護的對象以及政府在剪紙項目保護中的角色定位,即:保護和培育這種大眾文化生態,支持開展剪紙活動的習俗和社會實踐,讓中國的剪紙傳統及其技藝在當代生活中得到延續和發展。至于是沿用過去的圖樣,還是創作新的題材,是傳承人或愛好者在公序良俗規范下的文化表達權利。歷史上形成的豐富多彩的剪紙題材和樣式,顯示了中國百姓浪漫的想象力和多樣化的創造力。同樣,今天和明天的剪紙出現哪些新的題材和樣式,也將繼續反映廣大剪紙傳承人和愛好者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保護非遺,最根本的是保護傳承實踐,保護傳承能力,保護傳承環境。根據《公約》和《非遺法》,保護(safeguarding)措施主要包括認定、記錄、建檔、研究、保存、保護(protection)、傳播、傳承(特別是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弘揚和振興等環節。這些環節構成了確保非遺生命力的完整保護鏈條,體現了保護措施和保護效果的深化。
一個非遺項目是否得到有效保護,主要從六點加以判斷。
第一,實踐活動是否持續并富有活力。
第二,基本實踐方式,如手工技藝之于某些傳統工藝項目,是否得到保持。
第三,基本文化內涵是否得到尊重。
第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揚。
第五,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的實踐、傳承及再創造權利是否得到尊重。
第六,傳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擴大。
工業化、城鎮化條件下的非遺保護
工業化、城鎮化背景下的非遺保護命題,本質上是文化傳承如何應對自然和社會環境變化的挑戰。政府要謹慎處理經濟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努力保持文化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平衡,悉心維護和改善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條件。要切實防止和糾正不尊重文化遺產、輕視社區文化傳統、損害傳承人群權利的行為。對傳承環境或條件發生重大改變、傳承面臨嚴重困y的項目,應及時組織記錄其核心內容和代表性傳承人的獨到技藝,以利其他傳承人學習借鑒和研究,或在適當環境下實現復興。
非遺保護工作有一個重要理念:見人見物見生活。要支持非遺實踐回歸社區,回歸生活,讓非遺在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體現和傳承。在傳統村落和歷史街區建設中,要盡量避免大量遷出原居民,人為切斷非遺傳承人群與當地民居、傳統村落、歷史文化街區的有機聯系。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幫助傳承人群提高傳承能力和當代實踐能力,擴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非遺的認知和參與,努力擴大優秀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傳習人群。
用大歷史觀看待挑戰
傳統知識和技藝同樣是在長期實踐中從無到有,從單一到豐富,逐步積累增長的。這個過程沒有止境。一代代傳承群體和個人或潛心鉆研體悟,或與人切磋互鑒,或外出游歷取經,在學習、交流和實踐中參悟要領,取長補短,推陳出新。一種知識或技藝從甲地流傳到乙地,被乙地消化吸收并增加新的元素,再流傳到其他地方甚或回到甲地,在這過程中新的技藝、作品、風格、流派和門類不斷涌現。正因如此,我們今天才能領略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多姿多彩,蔚為大觀。只要傳統還在發展,就不能人為規定某一個時間節點的知識和形態是傳統的終點。
再從中外文化關系史乃至人類文明發展的視野看,文化傳統的豐富與發展,與不同地域、民族的人員和生產技術流動密切相關,與不同文化、習俗、消費偏好的互動交流密切相關。在社會生活變化較小、人員流動較少的時代,傳統的變化就相對緩慢;在社會變遷劇烈、文化交流深入、貿易活動頻繁的時代,傳統的變化就相對明顯。而開歷史先河的重大文化發展創新,往往出現在變化的時代。因此,看待非遺面臨的時代挑戰,需要有大的歷史觀。
在發生重大歷史變遷的時代,文化傳統既面臨遭受沖擊、加速消失的現實威脅,同時也面臨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產生文化史上標志性風格或作品、產品的歷史機遇。不尊重遺產、不注重保護遺產、歪曲遺產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的做法,會導致遺產遭到損失和破壞;禁錮和扼制遺產持有者的創造性表達權利,也會窒息文化傳統的生命力,錯失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寶貴機遇。
如何用“一個”帶動“一片”?
能力建設直接關系非遺在時代變遷中的可持續發展。傳承人群的傳承與實踐能力包括對本地區、本民族文化傳統的認識深度,對非遺項目知識和技藝的掌握程度,進行再創造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也包括在一些非遺項目傳承實踐中獲得相應經濟收益的能力。文化部、教育部實施的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著眼點正是幫助非遺持有者、從業者等傳承人群獲得和增強這些能力。基本要求是“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
強基礎,是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加深對本地、本民族文化傳統的認識和理解,當地人知當地文化;強化對所持項目知識、技藝和流變脈絡的認識與把握,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拓眼界,是了解時代變遷帶來的審美變化和社會需求變化,了解國內外行業動態。增學養,是豐富文化、藝術、材料等方面專業知識,掌握一些新的工具和方法。
這項工作受到傳承人群的普遍歡迎。參訓學員增長了學識,拓寬了眼界,提高了技藝,并且對所持項目的文化內涵有了更深的領悟,對自己手藝的價值和潛力有了更強的自信。一些學員回去后又自己辦班,把學習所得讓其他傳承人分享;有的則辦起了合作社,帶動更多的人傳承非遺,起到了培訓一個、帶動一片的效果。參與高校普遍認為,研培計劃不僅給傳承人群提供了實際幫助,也促進了大學與社區的互動,對于豐富學術積累、提升學科和專業建設水平、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增強文化傳承和創新能力,意義重大。
關于傳承人群的學習與傳承創新,有四個重要問題需要厘清。
第一,非遺的傳承人和所有人一樣,都有學習新知識的權利。并不因為是傳承人就不需要學習,更不是承擔了傳承的義務就必須放棄學習新知識的權利。雖然現實情況是不少傳承人教育程度不高,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傳承人群的自身結構也在發生深刻變化。在不遠的將來,我國許多非遺項目的傳承將主要由受過學歷教育的人群來承擔。將文化傳統的傳承發展視為與現代教育不相容,是對非遺保護的誤讀。《實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業務指南》“特別鼓勵”:“在高等院校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促進開展跨學科的科學、技術和藝術研究活動。”
第二,保持非遺項目的傳統特色與傳承人學習掌握新知識不是對立關系。剪紙、年畫、泥塑、面花等傳統手工藝術,其表現往往有較強的象征性。幫助傳承人獲得一些材料、色彩、構圖、造型方面的專業知識,掌握一些新的輔助工具和方法,不是要改變他們的藝術表達習慣,而是幫助他們加深對所持項目技藝特點的理解,提高對材料、色彩和圖案、結構的把握和運用能力。俗話說,藝不壓身。多一門知識,就多一份技藝精進的可能;多一項技能,就多一片發展的天地。很多卓有成就的代表性傳承人和工藝美術大師,都有過在大學學習和參加高水平培訓的經歷。
第三,很多傳承人不是不想接觸新的知識和信息,而是沒有條件接觸;不是不愿改進材料、提高技藝,而是不知道去哪里找更好的材料,學更好的技藝。有的剪紙藝人剪一頭牛很像,剪一匹馬就不像,是因為他看的牛多,見的馬少,也沒有專門學過畫馬,欲求其真而不得。有的農村婦女照貓剪虎,不是這位婦女喜歡用貓去表現虎,而是她受種種條件所限,沒有機會看到真虎。我們不能為了照貓剪虎的“原汁原味”而不讓她看到真虎,也不能為了這“原汁原味”要求她的女兒、孫女,都只能照著貓剪虎。去年底到北京一家服裝企業研習的一批湘西繡娘,看到竟然有這么多顏色的線可用,都很有感觸。有的繡娘說:現在大紅大綠的顏色也是受材料的影響,因為當地農村只能買到很少幾種線,想繡什么顏色也做不了。在國家工業化、信息化的發展成果惠及城鄉各地時,傳承人群能不能獲取新知識和信息來豐富自己,提高技藝,進行創造性的表達,以實現對傳統文化更高水平的傳承?國家要不要給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答案是肯定的。
第四,創造性表達是每個持有者和傳承人的權利,創新的內容和形式能不能成為傳統的一部分,則取決于人民大眾的選擇。人民大眾去蕪存菁的力量是強大的。他們會在自己的感受中判斷哪些實踐、哪些技藝,哪些內容和形式、品種和題材的變化與更新,能給他們帶來情感的認同,帶來將過去與當下聯結起來的體驗。如此,他們會接受;反之,會排斥。有的當時不接受,過一段時間又被接受;有的當時接受甚至流傳開來,過一段時間又被摒棄;有的被認為脫離了原來的傳統,但又被更大范圍的社區和人群所認同,成槲幕多樣性之樹長出的新枝。這是文化傳統的大眾選擇和歷史積淀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脫穎而出、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一定是把本民族傳統與時代特點結合得最好的。
不可或缺的學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