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偶的故事教學設計范文

時間:2023-03-23 23:33: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木偶的故事教學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小木偶的故事教學設計

篇1

關鍵詞:《木偶奇遇記》 班級讀書會 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引領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啟發學生與作品人物對話、與自我對話、與身邊人對話,從而認識自我的不完美、認識生活的艱辛,提升自我認知、實現自我轉變;讓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最快樂的事情,成為學生提升自我的一個重要途徑,成為學生心靈世界的明確航標。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指導學生讀懂童話故事,感受童話故事神奇的魅力,體驗閱讀的快樂,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

2.賞讀故事情節,感受人物形象,品味作品蘊含的人生哲理。

3.使學生初步掌握閱讀童話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閱讀指導學生讀懂童話故事,感受童話故事神奇的魅力,體驗閱讀的快樂,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

2.賞讀故事情節,感受人物形象,品味作品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掌握閱讀童話的基本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

本次教學版本:《木偶奇遇記》 [意大利]科洛迪/著,劉月樵/譯,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

1.教師引導

教師聲情并茂地介紹故事的開端,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欲望,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帶領學生體驗木偶匹諾曹的奇幻歷險過程,走進情節跌宕起伏的童話世界中。

2.視頻切入

利用便捷的網絡平臺,觀看動畫電影《木偶奇遇記》,給學生以視覺體驗。

3.還原小說人物形象

按照對小說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制作卡通人物,比一比看誰做的最有創意,然后集體篩選,分組表演小組喜歡的故事情節。

4.自制讀書卡片

整體感知故事情節,寫一寫自己的讀后感。比如:最喜歡的角色,最欣賞的語言,最深的感觸,最大的收獲……

(設計意圖:閱讀《木偶奇遇記》整本書時需要一定時間的,首先要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可以與家長聯系,加強監督,親子共讀,小組合作等方式,保證閱讀能夠順利完成。在讀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適時地開展小活動,比如教師干預引導、觀看視頻、調動表演天性、做讀書卡等等不斷調動他們的熱情,為后面的感悟作品作保障。)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把握思路

1.開門見山,重溫故事

同學們,最近我們一起閱讀了《木偶奇遇記》這本著作,跟隨著匹諾曹這個精靈體驗了一把扣人心弦的冒險過程。他讓我們為他開心,為他難過,為他驚恐、為他無奈,為他點贊……現在就請你用自己的話講述一下整個故事的梗概吧。

2.作品簡介,認識作者

(1)你們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誰嗎?你了解他哪些?學生簡單介紹作者。

(2)教師出示課件,根據學生的回答,做以補充,并簡要介紹這本書的影響。

3.賞圖識文,捕捉中心

(1)出示《木偶奇遇記》封面,了解主要人物。

(長鼻子的是木偶匹諾曹,另一位是他的好朋友羅密歐―“燈芯”,講述的故事情節是他們正興高采烈地一起前往“玩具城”。)

(2)出示文中的插圖,概括精彩的故事情節,誰愿意來嘗試呢?

(教師出示一張張相關圖片,學生踴躍發言,用自己的話概括故事情節。教師相機點撥、鼓勵性點評)

4.小結

學會用自己的話概括主要故事情節,了解作者,欣賞童話小說封面與插圖是閱讀童話故事很重要的方法。圖文對照,借助圖片有利于我們讀懂內容,記住內容,利用圖片還能展開想象。

(設計意圖:該環節帶領學生直奔主題,通過學生復述回顧作品整體,了解故事主要內容;通過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影響力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欣賞插圖有助于理解故事內容。以上三個小活動中均滲透著比較重要的閱讀方法,這也是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難點之一。)

二.深入品味,暢所欲言

1.評價主人公

通過前段時間的閱讀,相信大家對故事內容已經很熟悉了,那么你喜歡主人公匹諾曹嗎?為什么?

學生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各抒己見,不亦樂乎。

教師尊重學生意見,相機點評指導。

2、猜猜他是誰

老師自己在制作課件時忘記打出這些人物的名字了,你們能告訴我他們都是誰嗎?

(1)每次匹諾曹要離開家、禁不住誘惑、或者要走向一條即將犯錯誤的道路時,他基本都會出現警告匹諾曹說:“不聽父母的話,任性地離開家的孩子是要吃苦頭的……他們遲早要后悔莫及的。”(會說話的蟋蟀)

(2)一次次地包容匹諾曹的種種惡劣行為,傾其所有地疼愛著匹諾曹,最后為了尋找匹諾曹在海上被鯊魚吞進腹中,靠一些蠟燭在魚腹中照明,最后被匹諾曹救出來。(父親杰佩托)

(3)在匹諾曹幾次遇到生命危險的時候救了他,匹諾曹還答應她要好好學習,要成為一個好孩子。她告訴匹諾曹懶惰是一種最惡性的疾病,任何人都得勞動。(藍頭發仙女)

(4)他是匹諾曹的好朋友,可是他卻將匹諾曹帶入了歧途,最后變成驢子,過度勞累而死。(羅密歐―“燈芯”)

3.分析人物形象

認識了故事中的好多人物,他們每個人都有著鮮明的個性,都有著自己不一樣的生活,你從他們身上都學到了什么呢?他們的所作所為對你有什么啟示?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1)匹諾曹:知錯就改,最后完成了自己的完美的蛻變。他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尤其是故事最后他很孝順爸爸和仙女,吃苦耐勞。

(2)杰佩托:這是一位很慈祥的爸爸,對于匹諾曹的種種錯誤,并沒有采取粗暴地方式解決,而是用無私的愛包容他,讓他在遇到困難險境之時第一想到的是爸爸,爸爸給了他家的感覺,無限的溫暖,所以匹諾曹有金幣時候首先想到的是爸爸,后來拼盡全力也要把爸爸從鯊魚口中救出來。

(3)會說話的蟋蟀:一位忠誠的朋友,總是給匹諾曹真誠的警告。還有著寬容大度的胸懷,寬容別人對他的傷害。這很值得我學習。

(4)匹諾曹:他雖然很調皮,可是他的心地一點都不壞,他很單純,愿意幫助別人,但他也嫉惡如仇,比如幫助農民捉住了黃鼠狼。

(5)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幫助別人也等于幫助了自己,做了好事總會有回報的。比如匹諾曹救了不會游泳的阿利多羅(狗),在他即將被漁民煎了吃的時候,是阿利多羅救了他一命。

(6)狐貍和貓:兩個不勞而獲的家伙,總是做一些壞事,最終也得到一個悲慘的結局。

……

4.小結

通過對人物形象、個性特點的探討,學生基本能夠清楚地說出他們的感受和評價。這也啟示學生讀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結合前后文細細品味,按照自身的體驗,讀出屬于自己的東西,這才算得上會讀書。

(設計意圖:小說是圍繞著主要人物展開的,深入品味生動的人物形象及其精彩的故事情節,對于把握作品的整體有著極大的幫助。評價匹諾曹是一個辯證認識的過程,學生在堅持己見時又傾聽了不同的聲音。幫助老師環節考查了學生對文本的熟悉程度,然后過渡到對這些人物形象的品讀上,走進人物內心世界,把自己讀進去,將心比心地理解人物,滿帶真情實感。這是更深一層的讀書方法的滲透。)

三.品詞析句,學會積累

《木偶奇遇記》在語言上有著很高的成就。作品中的敘述和描寫,流暢明快,通俗靈動,優美簡練。而在人物對話上,也凸現出人物個性化的特征,常常是寥寥數筆,卻也性情飽滿。所以請大家拿起你的手中的筆,劃出你最欣賞的片斷,或最受啟發的句子,大聲地讀出來,也可以在旁邊做上批注,然后跟大家分享你的收獲。

老師相機出示一部分:

A.我曾對你說過,不應養成壞習慣,在吃東西時,既不要吹毛求疵,也不要過分精細,親愛的,誰都無法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會遇到什么事情。

B.大海風平浪靜,水面光滑如油,月光灑下她全部的清輝,鯊魚繼續深沉地呼呼大睡,甚至一聲大炮也別想把他震醒。

C.你要記住,那些只想由著自己的性子和按著自己方式做的孩子早晚要后悔的。

D.壞孩子變成好孩子的時候,他們就有能力使他們的家庭從內部煥然一新并充滿微笑。

……

教師小結,學生誦讀自己喜歡的語句,感受其中蘊含的道理。

(設計意圖:亨利?梭羅有言:“多少人通過讀一本書而使生活翻開了新的一頁。”告訴我們讀一本好書會從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從而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新的色彩,指引我們更準確地奔向自己的目標。引導學生學會做摘錄筆記、堅持做摘錄筆記。積少成多,久而久之,變為自己的東西。)

四.拓展延伸,放飛想象

1.說一說

同學們,讀了《木偶奇遇記》,你有沒有發現你身上也有著匹諾曹的影子呢?他和你們同齡,有著和你們一樣的心理:不愛好學習,調皮,有很大的好奇心,也曾經叛逆父母由著自己的性子做事情……有誰愿意向匹諾曹一樣不避諱、不遮掩自己的缺點,敢于面對,勇于改正呢?誰來說一說自己的經歷?

2.寫一寫

匹諾曹最后變成了一個好孩子,可是接下來的生活又會怎樣呢?放飛你的想象,學著作者那非凡的想象力,嘗試著為《木偶奇遇記》寫一個續集吧?寫一寫,與同桌交流。

3.推薦閱讀

《我要做好孩子》、《綠野仙蹤》

篇2

案例再現:

[PPT]:用高倍天文望遠鏡拍攝的月球表面。

師:你們看,這些環形山有什么特點?

生1:我發現它們有大有小。

生2:為什么有的坑里邊特別黑?

生3:我可以解答他的問題,那是因為這種環形山比較深,從圖像上看起來就是黑的;有的比較淺,就不黑。

師:這些有大有小,深淺不一的環形山是怎么形成的?

[ppt]:用一盤沙模擬月亮表面,用石頭和玻璃彈子模擬隕石,進一步解釋環形山特征的成因。注意:實驗完畢后,保留沙盤中環形山模型。

(老師準備了兩個大小一樣的玻璃彈子,一個稍大的石子)

(學生開始用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

[ppt]:匯報要點

1、你們組的環形山模型是否有大有小、深淺不一?

2、你們是怎么做到的?

3、聯系實驗,解釋月球表面環形山特征的成因。

(開始匯報)

生1:我用石子砸出的坑較大,用彈子砸出的坑較小。我估計大隕石砸到月球表面形成較大的隕石坑,小隕石形成較小的(隕石坑)。

生2:我們從同一高度扔下石子與彈子,發現石子形成的坑深。

生3:我們用彈子砸出的坑較深,而石頭(砸出的)較淺。我們將彈子從較高的位置扔下,而石子位置較低。

……

遐想一:差異

案例中,在用模擬實驗解釋“環形山大小、深淺不一”時,學生的差異很大,這是引起聽課老師分歧的一個關鍵點。細想下去,矛盾的根本其實聚焦于對“面向全體學生”這一理念的解讀方面產生分歧。一些老師覺得執教者在學生行動之前,沒有開展具體地指導,可能意味著放棄了對那些學習能力可能稍欠的學生的關注。那么《科學課》中指出的“面向全體學生”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具體來說是指“為每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機會與有效的指導,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差異,在課程、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從這段話中可以發現,真正的面向全體,是在正視差異前提下的因材施教。就目前的學生情況而言,他們的差異主要存在于天資、興趣、生活環境等方面。既然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無可回避的,那么對于同樣的學習任務,不同的學生也必然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情況,這就是學習差異。關鍵在于有了差異以后,老師怎么對待。本案例中,學生的解釋過程出現了明顯差異,而教師利用了這種差異,鼓勵學生在交流匯報中進行思辨。教學中,老師有意識地讓一些探究能力稍弱的學生先講,在他們的解釋顯然不夠的情況下,后面的學生再不斷地進行補充和完善,通過這樣一個過程讓孩子自我構建相對正確、完整的概念。這樣的交流不是流于形式的,而是確實能使學生取長補短,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習需要。

遐想二:探究

學生的探究是在教師指導下的探究,它是一種迅速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省時學習與發展模式,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對于如何安排探究、探究過程中學生自主活動的重點是什么、教師重點指導哪些方面、如何指導及何時介入等問題,都要有自己的思考與原則。實驗是科學探究中搜集證據的重要方法之一,實驗不是單純的動手做,它應是在學生充分思維基礎上進行的。本課的實驗方法中暗含著“環形山的特征是與隕石大小、速度相關的”這一信息,所以如果事先將實驗方法告知學生的話,會在無形中狹隘了學生的思路,扼制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同時使實驗失卻探究性。因此本課進行這樣的教學設計是恰如其分的。其一:從探究水平的發展程度來說,六年級學生應向自主探究發展,這是因為學生經過前期的引導性、指導性探究已逐步掌握了探究的方法,為教師在更大程度上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提供了可能;其二:從本課的整體設計上看,“環形山實驗”扮演著“輔助解釋”的角色,它是學生思維的顯性體現,所以口頭解釋與建立模型,這個過程應該是一氣呵成的。其三:關于環形山特征的成因尚未定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任何解釋都應得到充分的尊重與肯定,以此樹立他們的信心,激發他們深層次的探究興趣。

遐想三:匹諾曹

還記得《匹諾曹的故事》吧,木偶匹諾曹一心渴望成為一個活生生的男孩,為了實現這個愿望,匹諾曹找到善良的藍仙女。藍仙女答應了他的要求,但卻有一個附加條件:匹諾曹必須學會誠實、勇敢、不自私自利。……終于,經過無數艱辛的磨難和考驗,匹諾曹總算了解到了誠實的含義。而作為仙子的獎賞,匹諾曹也實現了自己期待已久的夢想――變成一個真正活生生的“人”。

孩子不正像匹諾曹?他們不僅需要學習知識,更需要通過學習過程習得健康的人生態度,確立正確的價值觀,豐富自己的情感。科學課強調以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因為它不僅可以使兒童的思維受到最好的鍛煉,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而且是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培養的主要途徑。這要求教師樹立一種教育的意識,小學科學課不要絕對的學科立場,因為它只是一種教育的手段,孩子需要通過這樣的一種習得過程,去塑造自己的靈魂。在這則案例里,一些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經歷挫折與失敗、曲折與迂回、成功與興奮,這比之老師告知方法、順利地探究到底,要獲得更多的感受與體驗,而這些才是他們理解科學本質、理解科學精神的意義和價值的基礎,因此老師要以一種開放的心態來對待孩子在學習中的不足,使他們在探究活動中汲取有用的經驗,摒棄消極的情緒。

篇3

關鍵詞:減負提質;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素質教育;五年級英語

五年級屬于小學高年級階段,進入到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習后,《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語言技能的目標要求也由一級提高到了二級。新課程標準二級目標的總體要求如下: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能根據所學內容表演小對話或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并講述簡單的故事;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簡單的句子。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樂于了解異國文化、習俗。在對學生學習要求提高的同時,怎樣才能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不降低學習質量是需要我們不斷思考的問題。由于英語學科本身的特殊性和語言環境的局限性,筆者認為英語學習要想真正地“減負提質”,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四十分鐘要效率。

一、課堂教學中“減負”的意義

國家統計局、教育部對全國部分大中城市中小學的調查顯示:當前中小學生中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現象,即作業多、補課多、考試多;睡眠少、體育活動少、社會實踐少。小學英語教育也存在著這些問題。學生幾乎每天都有英語作業,要背單詞、背課文,每個單元學完后還要進行單元測驗,家長很重視考試成績,教師、學校要出教學成績也著急,就都把負擔加在學生身上了。這樣造成的結果必然是兩極分化,學生怨聲載道,毫無興趣可言。“減負”就是要把學生從繁重的學習負擔中解放出來。在課堂教學中,“減負”的實質就是“高效率”——教師用較少的時間換取較高的教學效率。這就要求教師改革那些“注入式”“填鴨式”的老式課堂教學方法,要改變課內損失課外補的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現象。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更應明確“減負”不只是從作業、考試量上去減,更重要的是從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課堂教學上去體現,這樣才能真正減負。通過“減負”,把天真、活潑、快樂還給學生,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自由、自主地學習,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

二、課堂教學中“減負”的實施

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減負”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

(一)抓住詞匯教學,打好基礎

小學生進入五年級的英語學習時,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已經能認讀310多個單詞,能聽懂、會說100多個動詞短語和50組左右的會話,能夠聽、說、讀、寫26個英文字母和100多個單詞。在此基礎上,五年級上冊學生用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教學目標是:能夠聽、說、讀、寫92個單詞或短語以及13組句子和9個單句,能夠聽、說、認、讀16個單詞。大量的單詞和短語需要學生聽、說、讀、寫,如何變機械記憶為學生自主地學,關鍵在于不斷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1.結合已有知識,溫故知新

五年級上冊的話題大都是前四冊曾出現的舊話題。在教學過程中完全可以通過滾動復現舊話題、融合舊知識,帶出新語言。如,在學習第一單元My new teachers組織學生邊說邊做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Let’s do Tall tall tall!Make yourself tall!Big big big!Make your eyes big. Long long long!Make your arm long!通過讓學生邊說邊做,使他們在歡快的節奏中,舒展了身心,渲染了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在不斷滾動復現舊知的同時帶出新語言,分散、弱化難度,讓學生在溫故知新的過程中不斷展開進一步的學習。

2.使用創意道具,激發興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開動腦筋,自制一些簡單教具。通過不同的方式呈現新詞,始終讓學生保持學習興趣。如,在復習表示星期的單詞時,教師可以通過自制轉盤進行游戲,先手持標有星期的轉盤,將標有星期的一面背對選出的三位學生,然后隨意轉動指針,等指針停下后,問這三位學生,“What day is it today?”學生分別猜測:

S1:It’s Friday.

S2:It’s Tuesday.

S3:It’s Sunday.

最后,教師出示指針所指星期,并宣布結果:“Today is Friday. S1,you win!”

接著可用同樣的方法,在小組內展開游戲。通過開展活動,調動學生學習單詞的積極性,將枯燥的單詞學習變得趣味化。

在使用創意道具時教師需要仔細研究課堂,開動腦筋設計有效的學習任務,使單詞教學不僅生動有趣而且有實效。

3.利用交際游戲,自然習得

在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中呈現新知,更利于學生接受和掌握。如,在第三單元教學中,出示食物圖片,教師先說I like fish.讓學生自由發揮,當他們提到新的單詞時就直接教授此單詞,他們掌握得特別牢固。

4.充分運用課本,引入新知

五年級教材上增加了Let’s start部分,這是一個頭腦風暴式的活動,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特點,啟發學生思考與話題相關的問題,并激發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為進入核心內容的學習進行熱身。每一個Let’s start部分都設計有供師生展開討論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使用學過的單詞和句型展開討論,在與學生的交流中自然引入新的單詞和詞組。如,學習第二單元的Let’s start部分,提出的問題是:What classes do you like?I like...復習了表示課程的單詞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When do you have this class?引出表示星期的單詞。

這樣就可以避免傳統的那種把新的語言知識直接呈現給學生的做法,讓學生自己去了解要學什么知識,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二)把握對話教學,加強交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單一的詞匯教學并不能滿足英語學習的要求,它只是在為更重要的對話教學打基礎,針對對話教學,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

1.創設情境,在交際中學習

在英語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社會以及學生現實生活中的教育資源來契合現有小學英語教材的內容,創設一些學生熟悉的情境,從他們喜歡、熟悉的事物入手,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用中學,學了就用,增強英語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鍛煉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如,在學習第四單元What can you do?時,創設媽媽生病了的情境,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可以做的事情I can...請大家來評一評班級里愛勞動的小明星,還可以使學生加深對helpful的理解。

2.理解句型,在替換中進步

在學習一些關鍵句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替換單詞,突出重點地操練語言,讓學生在自然交流中逐步掌握主句型。如,在學習第一單元A部分句型Who’s he/she?What’s he/she like?時,教師可以找一些生活中的明星圖片,或學生喜愛的動畫人物的圖片,請他們進行替換,也可自編對話。這比要求他們背課文的效果要好很多,平時背課文要花半小時的孩子,自編對話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順利完成,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獲得的效果也是一樣的。

3.面向全體,在互助中提高

在對話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個體差異。做到既面向全體,又兼顧個體,確保優等生“吃得飽”,中等生“消化好”,后進生“吃得消”,使各層次都能獲得成功感。平時可多運用小組合作學習,要求組內成員互幫互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如,在每篇Let’s talk教學后可運用同桌表演、四人小組表演等方式,讓學生在準備中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三)重視閱讀理解,培養能力

1.運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興趣

“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愛好,而使學生對一門學科產生愛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學生感到它值得學習。”(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在教學中,特別是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可以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

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運用多種適合小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游戲、小組競賽、角色扮演、木偶配音、圖片、簡筆畫、實物、投影、電腦課件等等,都可以在提高課堂氣氛的同時,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布置任務,明確學習目標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較強的自學能力,布置任務,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進行閱讀,比讓他們盲目多讀更有針對性。如,課文中每篇Read and write最后都會安排重要內容的填空、問答題,檢測學生是否讀懂對話或短文,對我們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起了指引作用。教師在平時進行閱讀教學時也可以參考這樣的方法,就本部分的重點、四會掌握句子,設計一些思考性的練習,力爭讓學生做到可以靈活替換關鍵詞,也可引導學生全體參與任務型活動,實際運用所學的語言。

3.分層教學,排除學生障礙

教師必須正視學生差距、區別對待。筆者認為,要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分層次要求:

尖子生:獨立閱讀并完成理解練習;能朗讀、表演、自編短文等。

中等生:初步讀懂并完成閱讀理解練習。

學困生:在教師或同學的幫助下完成閱讀理解練習。

這樣做讓差生在閱讀時有了成功的體驗,可以幫助他們增強學習信心,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4.繪本教學,培養學習能力

繪本即配有圖片的英語書,它色彩鮮艷、故事生動、語言簡潔,正是幫助孩子們學好英語的好幫手。運用這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新穎手段,把學生對故事的喜愛遷移到英語學習中去,可以提高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習能力。

英語教師可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志、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通過大容量的輸入,贏取實實在在的小容量輸出。

(四)加強語音訓練,逐步滲透

著名英語教育專家胡春洞教授曾說過:“語音是存在的物質基礎,英語語音教學是整體教學發展的起點,也是教學的第一關,并始終影響著以后的其他教學。”由此可見,抓好語音教學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小學階段。教師要提升自身素質,在平時課堂教學中樹立起語音教學意識,注重配套磁帶、VCD等對學生的原音熏陶,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強化口語訓練。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學生語感,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三、課堂教學“減負”后引起的問題

課堂效率的提高意味著學生可以有更多的空閑時間。這時,一些家長不顧孩子們的意愿,盲目地送他們參加各類英語補習班,在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反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教學帶來了阻礙。課堂和補習班教學內容重復炒冷飯,會造成學生學習倦怠、得不償失。所以,如何更好地減負,還需要家長、學校、教師之間的良好配合,為學生創設更有利于發展的環境。

總之,要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教師必須改變低效、無效的教學行為,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真正做到讓學生快快樂樂走進課堂,輕輕松松學習英語,實實在在提高實際運用英語的水平。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李英,黃艷明.英語新課程教學設計.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1.

[4]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