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童年趣事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30 02:25: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寫童年趣事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寫童年趣事的作文

篇1

今年我十一歲了,在這十一年的成長中,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有趣的事情。

去年暑假我和表哥一起了方特游樂場,那里有許多玩樂的項目,比如水世界,火流星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激流勇進。

我和哥哥看到的激流勇進的第一幕就是一個很像汽車的東西從金字塔里沖出來,還濺出很大的水花。我第一反應就是想去玩,于是我們就跟在人群后面排隊等,可是因為是暑假,人特別的多,等了兩個多小時,人還是沒怎么動,于是我們就不等了,跑到賣水槍的攤子上買了兩把水槍,等從激流勇里面出來的游客從我們身邊滑過的時候用水射他們,后來,我們還和一個大人組成了一伙,專門射那些從金字塔滑出來的那些人。

到了下午人少了,于是我們又去排隊。終于到我們一車人了。一開始,我不是很恐懼,但越到最后,我越緊張,因為里面有很多“鬼”,過了一個小坡后,我的鞋子濕了,但是身體沒有濕,因為有一次性雨衣。到了最后關鍵的時刻了,我還以為是直線滑過去,但是不是的。“不對,我們怎么在往上啊?”一個阿姨說。但是她的話音未落,我們就一下子沖了下去,我嚇得緊閉雙眼,雙手緊緊地抓著護欄,心都要從嗓子眼里蹦出來了。“砰”隨著一聲巨響,我們沖到底了,我慢慢睜開眼睛,在我的四周,水花四濺,高的水花接近三米,太恐怖了,太刺激了,我長長的吐了一口氣,心想,安全了。不好,一陣水花向我打來了,原來是岸上的人在和我們玩呢,我盡力左躲右閃,可還是被淋成了落湯雞,我也拿起了我的武器(水槍)向岸上的人們掃射去,

篇2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作文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由此,我們要積極地探索“生態作文”在小學生中的實施,打造作文生態課堂,體現了學生在作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由地、自主地、自發地寫,表現一個原生態的自我。

這是一堂教研組研討課,為此精心組織了教學,希望學生能寫出標新立異的作文,卻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情況。

教學案例:

師:同學們先來欣賞臺灣“音樂之父”羅大佑的一首歌。會唱的可以跟著哼。

師:好聽嗎?能說說你的感受嗎?

生:真好聽,唱出了我們的心聲。

生:我覺得這首歌就像一首童年的詩,打動了我。

師:每當聽到這首歌,唐老師會不由自主地回憶起我的童年生活,想知道嗎?

生:好的。

師:我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是在奶奶家后面的小土坡上度過的,每逢星期六、星期天,特別是寒暑假,那彎彎曲曲的小河流,那美麗誘人的荷塘,那野花野草和野菜,系住了我和一群小伙伴的童心,捉蚱蜢,捕蝴蝶,釣魚摸螺,特別是著嫩綠的狗尾巴草從洞穴里逗弄出一只只可愛的小螃蟹……

師:童年是多么令人向往,就好像是一盒五彩斑斕的糖果,甜甜的,酸酸的,每一粒都讓我們回味無窮,接下來就請你們把你認為最好的一粒糖果的味道描繪下來吧!寫一寫童年的趣事。誰先來說一說?

(板書題目《童年趣事》,沒想到,剛才還是一汪汪晶瑩瑩的眼神,變得暗淡了。課堂上冷場了片刻。)

生:唐老師,我們的童年沒有你這么快樂,沒有什么趣事寫。

生:我沒有趣事,只有永遠做不完的作業。做完家庭作業做媽媽布置的,做完媽媽布置的做補習班的作業。

生:我星期六星期天都要去少年宮學琴,回家后除了練琴就是寫作業,哪有什么有趣的事發生。

生:我也是,參加奧數班……

……

(面對這尷尬的場景,聽到七嘴八舌的言論,我不由感慨萬分:這堂作文課是無法這樣上下去了。在升學棒的指揮下,父母望子成龍思想的驅使下,我們的學生,這群孩子們怎能跳出枯燥的學習圈子,怎能真正的享受童年的快樂。課堂上,學生們的反饋信息使我意識到必須馬上調整教學構思,我擦去了《童年趣事》這個原定的題目。)

師:真對不起,老師沒有考慮到你們的真實感受,這樣吧,我們就把自己想說的在這堂課盡情地訴說吧。可以向爸爸、媽媽或者老師提出懇請,把自己渴望擁有的童年生活、樂園情景描繪出來。怎么樣?

(板書出新的寫作內容《我渴望的童年生活》)

生:老師,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嗎?

生:老師,真的可以寫心里話嗎?

師:可以,都可以,只要能夠表達你的真實想法。現在大家就來說說你現在最想表達的內容。

生:我最希望能夠擁有自由的空間,畫畫、聽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媽媽不要總是管制我。要求不高,只要每星期一天。

生:我不想在雙休日參加各種興趣班,我只要能去鄉下跟爺爺去田里玩就滿足了。那里可有趣了。

生:我想向教育部長提建議。(同學們笑)

師:這倒是很獨特的想法,我們來聽聽。

生:期望他能縮短我們在校的時間,星期五下午就放假,并且明文規定一個家庭只許給孩子報一項補習班。(底下一陣歡呼)

……

教學反思:

(一)動情——推波助瀾

贊科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下筆前沒有對事物的興趣,沒有心靈的體驗,沒有感情的波瀾,就不可能寫出好作文來。在這堂作文課一開始,以一曲耳熟能詳的《童年》激發了學生的上課熱情,接著,用動情的語言描述老師小時候的童年美好生活,學生聽了娓娓動聽的語言,恍如身臨其境,產生了無限美好的情感,為接下來的習作《我渴望的童年生活》做好了較充分的情感鋪墊。

(二)隨情——心隨情動

創作的沖動來源于對生活的熱情,源于對事物的興趣。所以當上課伊始學生紛紛表示對自己的童年趣事無話可寫時,雖然當時心里“咯噔”一下慌了神,但還是清晰地意識到不能勉強讓學生寫下去,擠牙膏或者生搬硬湊地完成習作,都不是我們作文課堂追求的,因此調整了教學構思——改為寫《我渴望的童年生活》,因勢利導,讓他們就此發表意見,吐露心聲。結果,學生的作品字字露情,寫出來的文章在家長會上發給家長閱讀,反響強烈,不少家長表示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模式,而我更是收獲了用真心撰寫的好文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訴情——我手寫我心

篇3

《童年的回憶》是教科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習作,“童年的回憶”既可以看成是命題作文,也可以看作選材范圍。要求寫的內容比較寬泛,只要是自己小時候親身經歷過的有趣的事都可以寫。習作提示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兩段文字,二是一幅插圖。第一段文字強調的是習作的范圍:“童年都有許多值得回憶的事”,要求回憶之后,寫一件事,重點是有趣的事。 第二段文字是交待本次習作中要把有趣的地方作為重點,寫具體。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就是自己感到有趣在哪里。插圖是小同學在釣魚、畫畫、捉蝴蝶,目的是引導學生開拓思路,告訴同學都可以選擇哪些事來寫,可以寫圖上的內容,也可以寫圖上沒有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學習審題方法,明確習作的范圍及具體要求。

2.指導學生選材,并能真實、生動、具體地寫一件有趣的事情。

3.讓學生能夠進一步感受到童年的歡樂和情趣。

教學重點:

1.學習審題的方法,明確習作的具體要求。

2.把有趣的地方寫生動、寫具體。

教學難點:

把有趣的地方寫生動、寫具體。

設計說明:

本次習作是在我校語文團隊 “培養興趣,真實表達”研修主題下進行的教學活動。確立這個研修主題的背景是因為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但是在實際的習作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在習作過程中普遍存在不會審題,選材不當的情況,甚至出現說假話、空話、套話、抄襲例文等不良現象。學生們往往是為了習作而習作,對習作興趣不濃,缺乏自信心,為了解決這些日常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我校語文團隊確立以“培養興趣,真實表達”為主題的教學實踐研討。

習作能力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僅僅靠教材安排的幾次習作課就能實現的,我們團隊采取從課內和課外兩方面著手的策略,落實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進行真實表達的主題研究。

在課外注重積累方面,培養學生觀察和記錄生活的習慣,做生活的有心人;注重課外閱讀積累。我們不只局限于課內閱讀積累,更注重校內外開展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大量閱讀中汲取營養。經常開展生活閱讀交流會。課內注重引領方面,以本次習作“童年的回憶”為例,在習作教學時,我們注重從選材、讀寫結合和評價講評等幾個環節對學生寫真事、抒真情進行指導。

教學過程:

一、單元回顧,引出話題

師:同學們,第三單元的主題是“童年趣事”。課文中童年的趣事和歡樂讓我們至今難忘,那么哪篇課文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師:作者真有本事,只是記錄了自己童年里一件真實的事情,就讓大家喜歡上了他美好的童年。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作家,把我們童年里的事情也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那份屬于我們自己的獨特的真實的童年里的趣味。

二、明確要求,由說到寫

(一)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1.默讀。思考習作的具體要求。

師:現在請同學們自己默讀這段文字,認真思考這篇習作的具體要求是什么?然后用你手中的筆畫一畫,再給它標上序號。

2.指名讀習作要求。

3.匯報明確習作要求。

師:下面哪位同學來匯報一下,習作的具體要求一共有幾個?分別是什么?(指名回答。)

教師相應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審題的方法:(1)按照文字的順序依次說;(2)從標點符號的使用上提取信息,弄清楚哪些話實際是一個要求;(3)把要求盡量歸納,概括地說。

教師相應板書:1.一件最有趣的事

2. 詳略得當,寫具體

3.寫出感受

(設計意圖:要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首先該從審題入手。從整體上把握習作的具體要求會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二)選擇材料,從讀到寫

1.回憶童年,再現生活。

師: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同學們去回憶和整理自己的趣事,現在請簡單地和組內的同學們交流一下,你選的趣事是什么?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從你的經驗和感覺去判斷事件是否真實,是否有趣。

學生概括地匯報事件。

全班交流:事件的真實性和趣味性。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親身經歷的事寫下來。)

2.典型引路,說具體。

(1)交流匯報寫具體的方法。

師:剛才同學們這么簡單地說,我們也很難判斷出事件是否真實有趣。還需要我們把這件事的經過說清楚才行,所以我們說的時候就得具體說一說。大家認為怎樣才能把這件事說具體呢?

(指名回答。)

師:在這單元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都認為《捅了馬蜂窩》最有趣,請大家再翻看《捅了馬蜂窩》這篇課文,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的描寫,把我們這些讀者都深深吸引了?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語言 動作 神態 心理。)

師:看來大家在平時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一些習作的方法。同學們,在我們敘述事情的時候,一般會把重點的部分詳細地說,其他部分簡要說,這就叫詳略得當。

(2)指名把有趣的地方說具體,做到詳略得當。

師:現在請同學在小組里把這件趣事的重點部分具體地說說,其他同學認真傾聽,進一步判斷這件事的真實性和趣味性。

學生小組交流匯報,教師參與指導。

學生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議事件的真實性和趣味性。

(設計意圖:對于小學中年級的學生來說,習作是很困難的事情,他們不但需要方法的指導,更需要生活的積累和語言的支撐,唯有說清楚才能寫得出來。)

3.感情自然流露寫感受。

師:還有一個習作要求,就是要寫出感受。感受就是你在寫文章時真情實感的流露。可以隨時地寫出感受,也可以在結尾處寫。

三、下筆行文,教師巡視

師:下面就是我們當小作家的時間了。同學們,打開你的本子,把你最真實有趣的事情用手中神奇的筆記錄下來吧。

(教師巡視指導。)

四、評價交流,教師總結

1.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

2.師生評價。

師生從事件真實性、趣味性和寫具體這幾方面重點評價。

3. 總結評價。

師:課堂上時間緊,沒有完成的習作大家可以課后完成,下次語文課我們要舉行“作品會”,繼續評析和修改大家的習作。

同學們,課堂上你們都愿意把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跟大家交流,愿意在觀察中積累生活,體驗生活,其實這就是寫作最好的方法,把生活里的事情真實地記錄在本子上,就是作文。只要處處留心觀察事物,多多積累真實的經歷,大量閱讀有益的書籍,你們一定會成為寫作高手。

板書設計

童年的回憶

要求:

1.一件最有趣的事(真實)

2. 詳略得當 寫具體(語言、神態、動作、心理)

篇4

1.學會記事,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

2.通過事情表達童年的美好,突出“趣”字,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現個性化,內容真實。

【教學重、難點】

1.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2.把有趣的地方作為重點,寫生動、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禮物,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嗎?

2.看來這組圖片的威力不小啊,一下子把大家帶到了童年,其實這節作文課,老師就想與同學們一起來回憶童年,捕捉童年生活中有趣的事【板書課題】。

二、齊讀課題、解題

三、讀提示、明要求

師:從本次習作的范圍上看,是讓我們寫童年生活中一件有趣的事,如果讓你從這幾個字中選擇一個字作為本次習作的關鍵,你會選擇哪一個呢?【趣】

提問:哪些事屬于“趣事”呢?

四、想辦法、謀選材

1.出示主題圖,引開思路。

2.理解“趣”字,開闊思路。【課件】

“趣”字還有很多層意思:(1)意趣:對大自然的探索、刨根究底等。(2)情趣:對父母及小伙伴等的親情、友情等。(3)樂趣:貪玩、尋開心。(4)傻趣:做傻事、蠢事鬧出的種種笑話。

3.學生自由交流選材內容,師生共同評價。

4.引導學生將事件說具體。

五、憶方法、寫具體

1.同學們說的趣事真是太精彩了,那怎樣才能寫得也精彩呢?我想不光要在選材上下工夫,還要在這個“事”上多琢磨,平時講課時老師就告訴過大家:寫事的文章如果在適當的地方加上一些人物的細節描寫和比喻、擬人、夸張、排比等修辭手法,再配上精彩的構段方式,那么你就會寫得精彩,同學們愿意把你的童年的回憶用文字永遠地記錄下來嗎?【愿意】

2.要想好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些什么?思路清晰了,然后再動筆成文。

六、總結下課

篇5

參考。

關鍵詞:話題作文;范圍;審題;聯想 構思話題作文的關鍵要看主題的確立,在教學中應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不同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確立恰當的主題。當前,無論是考試還是平時練習寫作,最流行的作文形式莫過于話題作文。其特點是:規定一個相對寬泛一些的寫作范圍,啟發學生思考,激活學生聯想、想象,不限文體或盡量減少文體限制,給學生以更多的選擇自由。話題作文不僅讓人有話可說,而且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方面說出不同的話、確立不同的

主題。

構思寫作話題作文的關鍵是看主題的確立。所謂主題即這篇文章中所表現的中心思想,這是作品的靈魂、內容的核心所在。因此,確立恰當新穎的主題,定會寫出立意深刻、透徹,有創新、有個性的好文章。

由于話題作文范圍寬廣、題目繁多且初中生的認識能力、感悟能力、材料組織能力、文章構思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確立恰當新穎、別具一格的主題也并非易事。這就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不同方面采用不同方法確定不同的主題。

寫作文就像蓋大樓,在確定了蓋什么功能的建筑后,就要考慮建筑的模式和結構。作文則是確定了主旨和內容后,就必須巧妙安排結構,才能更好地表現主旨,使文章渾然一體。

要處理好內容和形式的關系。文章的結構屬于形式范疇。從文章內容看,結構是作文的自然段與自然段之間、層次與層次之間的組合,是連接作文的主旨、材料的方式;從作者的角度看,結構是作者展開思路的步驟;從讀者的角度看,結構是把握作文主旨和內容的線索。結構作為作文的形式,它既受制于作文的主旨和內容,又直接作用于作文的主旨和內容,所以,我們在安排作文結構的時候,應當以內容為中軸,圍繞主旨,圍繞情、意、人、事等內容、層次,安排自然段,安排開頭、過渡、結尾,決定哪些段落長,哪些段落短。

作文要看題,審題準確、全面,不折不扣地按照題目要求去做這才能向成功邁步。否則,審題不慎出現失誤,便與成功無緣。所以拿到話題作文首先就要做到精思細敲,審準題目。

如何做到精思細敲,審題準確無誤呢?精思細敲要做到這三點:①單純話題型還是材料話題型。如果是單純話題型,則范圍相對較廣;若是材料話題型,還要審清材料的內涵及要求。②由哪幾部分構成?材料、話題與要求是什么關系?③命題的意蘊何在?指向哪里?怎樣才能穩中創新?

精思細敲話題作文,關鍵是要理清范圍與限制的度。話題作文規定的范圍往往是比較寬泛的。如話題“趣”,可以寫生活中蘊藏著的樂趣,學習中的樂趣,童年時代、中學時代、家庭、校園的樂趣。可以寫經歷過的趣事,知道的趣聞,總之內容與樂趣相關即可。像這樣的話題范圍是相當廣泛的,話題作文除了審清話題之外,還應特別注意材料要求,話題作文提供的材料是引出話題的媒體,是引發作者思考、展開聯想想象的一個“由頭”,是思維發散的引爆點。

把握好兩個基本模式。就是“縱式結構”與“橫式結構”。作文的“縱式結構”,就是按時間的推移、情感的發展、問題的展開為順序的結構。一般說來,以寫人、記事為主的作文,常常以時間的推移為結構方式。而抒情的作文,則以情感的發展為結構方式。特別是寫“我”的情感認識或變化的作文,采用這種結構更方便。至于以議論為主的作文,就采用以問題的展開或深入分析為順序的“縱式結構”。作文的“橫式結構”,就是按空間轉換的順序,或問題、材料的并列關系組織文章結構。如果作文是“記一次活動”或“經驗總結”之類的話題,采用這種結構比較方便。

如何展開聯想?聯想就是由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的思維方式。它把感受到的新的事情與記憶中的事物聯系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暫時的聯系,實際是由所感知的形象引起的一種回憶。

聯想可能由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在空間上或時間上比較接近,就會從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如由“童年”想到童年趣事;由“清清的河水”聯想到里面快樂生活的魚兒。有的是由于實質不同的事物有某一相似之處而引發的聯想,如由生機盎然的春天聯想到朝氣蓬勃的少年。有的是由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聯想到與這事有某種關系的另一事物,如話題“母親的手”聯想到母親的辛勞、母親的等;如談語文學習的話題,聯想到教學改革、素質教育等;如由誠信聯想到虛偽、欺詐等。

像“假如……”之類的話題,就需要從主觀的需要或愿望出發,設想某一人物在別的時間、地點、環境中會有什么情況或變化。有時需要從已知的去推測未知的,憑借原因去推測結果,從事物現在的情況去推測其過去和未來的情況。如從“保護環境”話題去推測若干年后地球上的生態情況,去喚醒人類保護環境的意

識。有時也可以有意識地運用錯覺或幻覺展開特定的想象。總之,通過聯想想象就會確定新穎深刻的主題。

當然,話題作文提煉主題的方法還會有很多,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很難一一道來。

篇6

“在過去的六年小學生活中,我遇到過許多事情。有的事情催人向上,有的事情發人深省,有的事情使人難忘 ……現在我就講一件使我受教育的事。”(《這件事使我受到教育》)

“我的童年是五彩繽紛的,童年的趣事很多很多,就像海邊無數的貝殼一樣,現在我就從中撿出一個來……”(《童年趣事》)

“在我的腦海中,有許多值得回憶的事,就像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一眨一眨,無法計數,我現在就從中選出最亮的一顆……”(《值得回憶的一件事》)

“從我記事開始,度過了許許多多的星期天,但我至今還記得的,就是在四年級上學期的一個有意義的星期天了。”(《一個星期天》

這些開頭,都是我隨手從同學們的作文中拈來的,要找,還有很多很多。對這樣的開頭,想來同學們也是屢見不鮮。

這種開頭,歸納起來,大致是,要寫事,就從許許多多不同的事說起;要寫人,就從許許多多不同的人說起;要寫物,就從許許多多不同的物說起;要寫理想,就從人有各種理想說起;甚至要說缺點,也從人的各種缺點說起……而且,不是以“海邊的貝殼”作比,就是以“天上的星星”來形容……

不是說這些開頭有什么大錯,或絕對的不可以;相反,應該說,第一個這樣寫的同學還是一個創舉,是很新穎很有創意的。可是問題就從這兒開始了:開始這樣寫新穎有趣,就你也寫我也寫,大家都這樣寫,后來成了一種套路,非得來這么一番不可,這就壞了。

大家知道,再好的飯菜也有吃膩的時候。笑話講三遍就沒人笑了,講八遍十遍就臭不可聞了。再好的開頭,你也用,我也用,也就令人反胃了。

最根本的是,這樣開頭都違反了一個根本原則:開門見山。開門見山,這可是先人們積無數經驗提煉出來的一句金玉良言啊!

有個傳說,宋代大文豪歐陽修寫《醉翁亭》記,開頭原有好幾十字,后來經過反復推敲,濃縮為五個字“環滁皆山也”,且“也”為虛詞,實有四字而已。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著名長篇《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的開頭都改了十次以上,也都是為了簡潔而有力。他曾說過:“沒有任何天才的增添,像刪節那樣使作品更加完美。”有的同學可能認為,一開始繞那么一圈再到本題,那是一種技巧,一種花樣,可以吸引人。其實恰恰相反,因為讀者看東西,總喜歡一下子接觸主體,抓住要害;你繞半天,別人還不知道究竟要講些什么,心中就會犯急。如果開門見山,直奔主題,進入情節,那倒是真正能一下子就抓住讀者的。請看:

“嘩――大雨傾盆,雷電交加。”(《雨中》)

“哇,好干凈!這是我的房間嗎?”(《我的小狗窩》)

篇7

一 、關于“范式引領”

根據初中學段作文教學目標,先確立初中學段作文訓練系列,構建可供學生學習借鑒的寫作范式體系。如初一學年就構建了如下十個模塊的范式:

細致入微地觀察;真摯感人的情感;引人入勝的趣味;耐人尋味的道理;鮮明突出的特點;富有魅力的細節;扣人心弦的波瀾;自然清晰的條理;靈活生動地聯想;大膽合理地想象。

每一個模塊下又將提供若干具體“范式”,如“富有魅力的細節”這一范式系列的具體范式有:刻畫形象與表達真情;營造環境與渲染氣氛;推動發展與促成逆轉;反復強化與前后照應。在每一范式體系下,學生可以學習、借鑒自己喜歡的范式進行寫作練習。

二、關于“路線導航”

系統的作文教學首先必須是站在整個初中階段學生必須掌握的寫作技法及應達到的寫作水平的高度上,把讀和寫緊密結合起來。而且從初中段學生積累較薄弱的學齡特點來看,為學生提供合適的仿寫文本,階梯性地進行作文技法的指導和訓練,并且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有意識地積累素材,有準備地作文,才是真正達到作文訓練目的的有效途徑。

因此,我確定的導航的基本路線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立足于讀,著眼于寫,實現閱讀和寫作的同步提升。

“一個中心”就是以“讀”為中心:讀教材,讀系列范式中的具體范式,讀其他相關資料;“兩個基本點”就是遵循兩個基本原則:一是選材的生活化原則,讓孩子有素材用,有興趣寫,有意識地積累個性化作文的素材。二是技法訓練的階梯性和可模仿性原則,讓孩子在“有話想說”的基礎上,又有“法”可依。

三、具體實踐操作

現以初一第一學期第一次大作文寫作指導為例談談具體操作。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無論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都只有表達出真摯的情感,才能打動讀者,感染讀者。為此我們把初一第一次大作文的寫作范式確定為“真摯感人的情感”。在這一范式體系下又有四個具體范式:熱愛生活與多情善感;直抒胸臆與含蓄表達;記人傳情與敘事傳情;寫景傳情與狀物傳情。每種具體范式下都提供三到四篇不等例文。

蘇教版七上語文教材《金色年華》單元,有的寫童年趣事(《幼時記趣》),有的講述少年讀書生活(《往事依依》),有的展示少年立志成才的道路(《十三歲的際遇》),有的感慨童年沉重的往事(讀本《風箏》《羚羊木雕》),有的講述自己童年成長的心路歷程(《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北大是我美麗羞澀的夢》)……選材上都集中在自己的童年時光,令人動容處,惟在其說的是真話,抒的是真情。為此,在指導學生閱讀這些篇目時,對如何圍繞中心選材,如何選擇最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及對材料如何做詳略處理,老師都有意識地做了指導。這樣“讀教材”也為下一步的作文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有了“范式”和“路線”的初步導航和引領后,我們為學生提供了如下作文信息:

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甜蜜,是苦澀,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幼時記趣》中的“青云白鶴”;《往事依依》中“國文老師”深情的誦讀;《羚羊木雕》中“我”的愧疚與不安;《風箏》里“我”中年后依然揮之不去的沉重和悲哀……都是作者真情的回憶。請你打開記憶的閘門,用飽含真情的文字,記錄下你漸行漸遠的童年!

要求:以“童年”為話題,題目自定;600字以上;力求寫出真情實感。

在作文前老師又遵循“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原則,做了如下具體的寫作指導:先引導學生回顧所讀課文(“讀教材”),讀“真摯感人的情感”范式中的四個具體范式及例文(“讀范式及類文”),體會如何抒感(基本點一:技法指導)。然后設置情境激發學生打開童年記憶的大門(基本點二:選材的生活化)。具體從以下幾個層面展開:

(一)回憶童年的游戲。孩子們很興奮地回憶了自己童年時常玩的游戲,竟然有三四十種之多。如:吹煙片、給螞蟻搬家、卷心菜、水果蹲、紅燈綠燈小白燈等等;

(二)回憶童年令自己記憶深刻的事。如:令自己感動、懷念、興奮、激動的事情;不愉快的記憶,如懊惱、遺憾的事,等等。

在頭腦風暴的刺激下,孩子們回憶起了好多事情,如:自己傷心時朋友的陪伴、雪天媽媽為自己買靴子、同學聚會的快樂、班主任老師的公平處理讓自己感動;童年時和小伙伴們游戲的大院被拆的失落,搬家時與小朋友離別的傷心……

通過這樣的回憶,孩子們寫作的欲望一下子被激活了。在此基礎上,順勢做了第三點指導――

本次作文要求選材真實,說真話、抒真情,那么怎么理解作文中的“真實”?

選材真實。寫自己童年中發生的真實的事件,但對事件可以根據表現中心的需要適當剪裁,做詳略處理,在組材上可以正敘、倒敘、插敘,做好現實和回憶的穿插處理,不要寫成流水賬。

情感真實。“我手寫我心”,表達自己真實的體會、感受,不虛假不夸大,健康向上。健康向上的情感應該是合理的情感,而合理的情感需要建立在對問題全面分析和準確判斷的基礎之上。

做了這樣的指導后,學生當堂作文,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拿筆作文,不到一堂課的時間多數孩子就順暢地完成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隨后的周末隨筆中,好多孩子又寫了關于童年的作文,顯然孩子們還有好多話不吐不快。這樣的作文是一種愉悅的體驗,真正實現了“我手寫我心”,因此孩子們愛寫、喜歡寫。作文,不再是讓孩子們頭疼的事。

第一次大作文后,應該說基本上達成了本次作文的訓練目標:選材真實、情感真實。但此次作文我們也發現了學生的不足:缺少打動讀者的感動點。在對作文進行具體分析后,發現作文不生動的原因在于細節描寫上的缺失。隨后我們針對這一點專門做了片段訓練。可以自選話題,也可以選擇老師給的題目做片斷練習,如:《在試卷發下來的那一刻》《登上講臺(或獎臺)的那一刻》《告別母校的那一刻》《得知―――的那一刻》。選出例文,師生共同揣摩優秀范例為什么能打動人。然后得出這樣的結論:細節很動人。如: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聯想、想象的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和側面烘托的運用,等等。在片段訓練彌補不足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作文情況,我們把第二次大作文的訓練重點確定在細節描寫上,話題確定為:“――――的瞬間”,在作文技法上和第一次作文形成訓練梯度,進一步落實作文技法。

篇8

1、首先明確要寫的習作屬于下面哪一類

(1)寫人習作:A,寫父母或老師的 B,寫自己的C,寫同學的 常見題目如,一個我最敬佩的人、一個我熟悉的人、這就是我等。

(2)寫事習作:A,成功的事B,有趣的事C,感恩的事 常見題目如,一次成功的嘗試、童年趣事、( )的一幕等。

(3)寫景習作:A,游覽某一處景點B,自然現象

(4)狀物習作:A,動物 如我家的小狗B,植物 如秋菊C,靜物 如我的小臺燈

(5)讀書類:A,和書有關的故事B,讀后感

(6)寫愛好的,如我喜歡( )

2、寫人習作要點。格式:共5段,如下:

第一段:這個人是誰,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第二段:寫人物及人物外貌。

第三段:詳細寫表現品質的第一件事。

第四段:簡單寫表現品質的第二件事。

第五段:總結全文,點明人物品質。

備注:開頭結尾要相互照應。

3、寫事習作要點:

開頭:抓住作文要求,開門見山點明要寫的事情。

經過:重點具體敘述事情的經過,注意對人物的描寫。

結尾:照應開頭或揭示中心。

4、寫景習作要點

開頭:交代觀景的時間、地點。

經過:有條理、有重點地描寫景物的特點。

篇9

學生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接觸的是一個廣闊的農村天地。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指導學生寫作思路上始終貫穿“融入生活”這條主線,力求在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中探索一條捷徑。

一、留心觀察生活,積累作文素材

農村學生從小就常接觸大自然,對大自然有著豐富的認識和深厚的感情,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為農村孩子奠定了豐厚的素材基礎,只要學生平時留心觀察,就能積累豐富的寫作資源。比如,掏鳥蛋、下池塘摸魚蝦、爬樹偷鄰居家棗子……這些童年趣事給孩子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放牛、鋤草、插秧等這些勞動實踐給學生帶來了深切的體驗生活的感受,讓學生以日記或作文的形式記錄這些豐富多彩的生活感受,這樣就為學生今后的寫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通過親身的體驗,把觀察到的有意義的場面記錄下來,并組織學生討論:在勞動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討論之后指導學生寫出文章,這樣既可以從中學到知識,又可積累素材。

二、親身體驗生活,積累作文素材

學生對農村的事物比較熟悉,如:連綿不斷的森林、綠油油的莊稼、一望無際的田野、波光粼粼的河流、清澈見底的小溪……還有那種類繁多的動物:如天上自由飛翔的小鳥、森林里奔跑的野兔、水中嬉戲的魚蝦……這一切就是我們農村學生作文的“源頭活水”,都可以成為我的教學題材,學生寫作之素材。以活動導趣,又以活動誘寫,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了寫,其樂無窮,受益非淺,從而提高了他們的寫作興趣和水平。例如,我曾讓五年級的學生寫《童年的趣聞》,初寫,效果并不理想,學生不知道寫什么,無從下手。于是,我就組織學生到田野游玩,學生像籠中小鳥被放回大自然一樣,個個歡蹦亂跳,神采飛揚。我適時讓學生圍坐在一起講自己的故事,在空曠的天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學生感到了輕松自在,不自覺就開懷暢所欲言了,如講掏鳥蛋時的心情、在森林捉野雞時的感受、插秧時辛苦的滋味等等。學生們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感受樂趣。有了這些親身體驗和具體的感知,學生寫起作文來就感到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了,都寫得生動有趣、豐富多彩,收到的效果也好多了。

三、課內外閱讀,積累作文材料

閱讀是寫作的借鑒,是學生間接認識生活的途徑。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產生情感共鳴,所獲得的思想認同等等,這些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我選取教材中文質兼美的課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做到了讀賞結合,讀寫結合。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還要加強課外閱讀指導,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為此我組織學生為班級每人捐三本書,創建一個班級閱讀廣角,并利用每周的地方課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及時地為他們推薦好書。只要是適合他們年齡的童話、科普等書籍,都可以閱讀,做到內容和范圍不受限制。要求學生隨身準備一個記錄本,遇到好詞佳句就摘錄下來,隨時積累寫作素材,隨時翻閱背誦。

篇10

一 創設情境,激趣,喚起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指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趨向。在作文教學中,首先應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使他們想創新。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引導下,學生才會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樹立創新目標,充分發揮創新潛能和聰明才智,釋放創新激情。

在作文教學中創設情境,激趣,是喚起學生創新意識的起點。情趣是促使大腦思維指揮神經互動、連動的興奮區域,它會使人在快樂中忘記疲勞,自由地發揮,奇妙地創造,使人置身于一種忘我的境地,人若處于這樣的境地,還怕寫不出妙趣橫生的作文來?如習作《我喜愛的一種小動物》時,課前,教師先選擇一只漂亮的大公雞,對它的外形、動作、神態特點以及怎樣打鳴、吃食、打架等生活習性進行錄像、偷拍,然后進行生動形象的解說。上課時,教師先隱而不露,讓學生用彩色畫筆畫出自己喜愛的小動物,讓他們沉浸在對動物世界的想象之中,調動內心的情感。然后教師以提示的口氣詢問:“生活中,老師經常看見有的同學會因某種動物的有趣可愛而破涕為笑,轉怒為喜,也會因某種動物的不幸傷殘或死亡嚎哭不止或舉行隆重的‘葬禮’,你有過這種經歷嗎?能簡單說說原因和經過嗎?”喜愛動物是孩子的天性,這樣一問無疑打開了孩子情感的閘門,自然流露出他們的悲喜之情。然后借情入境,情境交融,觀看錄像中活靈活現的大公雞,便懷有一種盎然情趣,激發了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一“吐”為快的寫作欲望隨之產生。另外,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郊游、參觀活動、有趣的小實驗、精彩的節目表演等都是創設情境,激趣,喚起學生創新意識的手段,只要運用恰當,就一定能取得好效果。

二 沖破局限,放開思維,培養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指敏銳地把握機會,敢于付諸探索行為的精神態度。創新過程并不僅僅是智力活動過程,它需要以創新情感為動力,克服畏難心理,有敢于創新的勇氣。沖破局限,放開思維,進行開放式作文,淡化作文技巧和形式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手段。

小學階段的寫作一般要求寫記敘文,內容大部分是寫實的,較難,也較單一。應沖破局限,變單一式作文為開放式作文,進行多種體裁的訓練。如,習作《小木船》時,教師這樣引導學生:“這次作文,你想用哪種文體去寫?準備寫些什么?”有的學生說:“我想寫記敘文,記敘與小木船有關的人和事。”有的學生說:“我想寫說明文,介紹小木船的來歷、外形、結構、用途。”也有的學生說:“我想寫童話,告訴大家小木船在動物王國的經歷。”……這樣“多路出擊”,激起學生的創造意識。

另外,寫作文要進行必要的技巧性訓練,但不能過分強求。有的教師在作文教學時,大講作文技巧,甚至硬性規定該怎樣寫。這樣強人所難,使學生思維受到束縛,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小學作文應改變作文技巧和形式上的要求,以減少難度,保留個性,讓他們放開思維,用他們“自己的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如,習作《我愛家鄉的_____》(寫家鄉的某特產)時,教師先讓學生抓住題眼“愛”字,從情入手,回憶自己所喜愛的家鄉某一特產。然后以《我愛家鄉的桃形李》進行習作指導,讓學生著重體會老師對桃形李的樹干、花、果實、果肉的內在感情,從而感悟老師運用想象、擬人、夸張、比喻等人格化語言的真實用意來抒發對桃形李的喜愛之情。這樣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寫作,比單純地講方法、技巧、重形式要省時有效得多,并且沒用固定的框架去束縛學生的思維。結果學生都敢寫、樂寫,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

三 順應心理,乘勢疏導,激發創新欲望

每到作文時,不少學生犯愁:一是不懂得寫什么,內容難;二是不知道如何寫,表達難。的確,把小學生領進作文的門檻并非易事,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方能見效。一個教師在為三年級學生上第一節作文指導課時,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

同學們,寫文章說穿了就是用筆說話,你們說用嘴說話難嗎?(學生異口同聲地說:“不難!”)那么同樣把要說的話用筆寫下來也不難。另外,作文和說話比起來,還具有容易的一面呢!俗話說: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沒法收回來。而作文就不同了,可以一遍一遍地修改,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從這點上看,作文不是比說話更容易了嗎?

這段導語,教師順應學生的心理,乘勢導入,成功地將“作文并不難”的思想灌輸給學生,從而化解學生作文前的畏難情緒,寥寥數語,頗具匠心。

四 注重觀察,豐富想象,提高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一種能積極改變自己、改變環境的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培養以多向思維為主要特征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每個學生都有創造潛力,作文教學中應運用正確方法把學生的創造潛力挖掘出來,并使之得以提高。這就需要教師在喚起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基礎上趁熱打鐵,注重學生觀察力、想象力的培養與多角度創新選材的指導,提高創新能力。

學生從小就具有強烈的接觸物體、探究物體的本能與需要,這種本能與需要是創新思維的基礎。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種需要來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觀察是思維的“觸角”,只有在觀察基礎上,才能使學生有新的發現。在觀察時應指導學生講究觀察方法和順序,并把觀察和思考結合起來。如,寫《校園的春天》一文時,我帶領學生到操場,找好角度,讓學生按照方位順序進行觀察。邊觀察邊引導學生:“校園春天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學生們踴躍回答。進一步啟發:“學校是由環境和人兩部分組成的,春天,在這個美麗的校園里,老師和同學們是怎樣學習和工作的呢?”這樣,學生的文章除了筆下描繪校園春天的美麗之外,還情不自禁地對“花朵”的茁壯成長、“園丁”的辛勤耕耘進行了贊美。在觀察、描寫角度上也各不相同,有的從環境入手,有的另辟蹊徑,從觀察師生的精神面貌入手,先寫同學們洋溢著春意的笑臉,再寫整潔的環境、和煦的春風及隨風飄揚的花香,表達了自己對春天的贊美、喜愛之情。

想象力是人的智慧、知識、愿望、追求的延伸與拓展,有想象力才會有創造力,一切創新活動都是從創新性的想象開始的。在教學中,應努力創設各種不同的情境讓學生開啟思維之窗,發揮各自的想象力。如,寫《冬雪》一文時,我在組織學生賞雪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想象:“是誰撒下這飄舞的雪花?在這飛雪飄揚的時刻你仿佛進入了一個什么樣的世界,而我們又在雪地上創造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在與大自然的溝通過程中,他們想象的創造性迅速提高,他們筆下的大自然也因此有了靈性。同學們在作文中紛紛寫道:“冬爺爺知道我們盼冬心切,今天一場大雪從天而降。”“潔白的雪花是冬爺爺送給我們的禮物。”“好一個冰雕雪塑的銀色世界!”……我班一位女同學描寫從樓上看到潔白的地面上跑著身穿五顏六色羽絨服的同學們,寫得十分精彩——“同學們是大地上的五彩云”。多么生動的描繪呀!是想象給了他們如此美妙的靈感。呈現在教師面前的作文,就不再是單純的一張張紙、一個個字,而是一道道充滿活力,情景交融,各具特色的美麗風景。

另外,在觀察、想象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選材也是在作文教學中培養、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創新選材體現在所選材料新穎獨特、不落俗套等方面,教師應引導學生創新選材,堅持“人取我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寫出人人胸中皆有,人人筆下俱無的新穎、獨到之處。如,習作《我的爸爸》時,教師適時加以啟發引導:“這次作文,我們可以從哪些角度去選材?每個角度各自又可以寫哪些內容?”學生回答后,師生共歸納:(1)從性格角度選材,可寫“我的爸爸沉默寡言”“我的爸爸很幽默”等。(2)從才能角度選材,可寫“我的爸爸見義勇為”“我的爸爸很正直”等。(3)從家庭和社會作用角度選材,可寫“爸爸是我家的頂梁柱”“爸爸是公司的領頭人”“爸爸又上崗了”,等等。這樣,學生的作文自然就百花齊放,避免了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現象。

只要學生善于觀察、展開豐富的想象,沖破定勢思維的束縛,從多角度創新選材,他們的創新能力就一定會得到提高。

五 輸入信息,開掘源泉,增強創新動力

要使學生的作文言之有物,有情有趣,教師必須幫助學生開掘作文內容的源泉。一位教師在指導學生寫《童年趣事》(五年級下第二單元)時,是這樣啟發學生的:現在我們是五年級學生了,一年后我們就要升入中學,童年生活也很快就要和我們告別了,每個人的童年都是值得回憶的。舊社會的孩子常常說“苦難的童年”“我們沒有童年”,現在我們都說“金色的童年”“幸福的童年”,這說明童年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難以忘懷的。許多偉大的人物、英雄、著名作家也常常寫些文章回憶童年。如果我們現在把歡樂美好的童年寫下來,長大后,再讀這篇文章,就會勾起許多美好的回憶,今天我們就來寫童年好嗎?(接著老師再引導學生主動來寫)童年有很多有趣的事,那我們就從許許多多有趣的事里挑一件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