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自動化就業方向范文

時間:2023-03-31 11:50: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機械自動化就業方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機械自動化就業方向

篇1

1、就業方向:本專業任務是運用先進制造技術的理論與方法解決現代工程領域中的復雜技術問題,以實現產品智能化的設計與制造。該專業已成為裝備制造業、汽車工業、材料工業、機電產品等工業技術的龍頭,在機電一體化技術各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2、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制造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據統計,機械設計就業視角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綜合能力培養羅蓉(重慶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211院校就業率約為90%,全國就業率約為85%,就業率較高。而重慶郵電大學2007年第一屆招生58人,畢業時一次升學就業率達到100%。在良好的就業率情況下,就業后薪酬情況卻不理想。本專業就業工資水平存在著高低不齊現象,普遍情況并不高。據統計,70%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畢業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13%。就業時,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就業的基本保障,而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專業實踐創新能力的畢業生在就業時尤為受到用人單位青睞。如何在就業中脫穎而出,如何獲得更優厚的薪酬待遇,是學生的疑問,也是培養的難題。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專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提升空間。

2綜合能力培養

對綜合能力的培養,需以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基礎、充分的實踐動手能力為支撐,廣泛的學科前沿為引導,深入的科研科技活動為促進,綜合進行培養。

2.1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

優秀的能力必須以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為保證。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注重專業核心課程的強化和體系化。如機械制圖/工程圖學、工程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與互換性原理、液壓與氣動等。作為以控制學科為背景,偏機電方向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交叉學科基礎知識同樣不可忽視。如傳感器與自動檢測技術、控制工程基礎、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含微機原理)、電機與拖動、數控系統設計、嵌入式系統設計與應用、可編程控制技術及應用、嵌入式系統設計與應用等課程的學習。其中,現代設計工具、應用軟件的培養可以突出和強化。如二維設計軟件AutoCAD的學習、掌握和熟練應用,三維設計軟件如SolidWorks、Pro/E、UG、CATIA的入門學習和應用,既可以讓學生掌握設計工具,又可以在就業時有特別的“一技之長”,占據優勢?,F代設計方法和技術是學生必備專業知識和技能之一,可以形成學生就業時的有效競爭力。

2.2實踐能力培養

在就業視角下,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各類實驗實訓課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整合資源,分析需求,細化任務,提出方案并動手解決的能力。實驗實訓環節包括基礎的實驗、實習和上機等。如機械類專業的認識實習、金工實習、電裝實習、各類專題實驗、集中上機等,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各類課程設計、綜合設計和畢業設計能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和創新性工作等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如假期社會實踐、下鄉活動等,培養學生組織、管理、協調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2.3學科前沿引導

學科前沿知識引導通過課程開設和特別引導兩個方面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專業興趣和專業認同感。前沿課程開設包括智能機械方向知識,如機器人技術及應用、精密機械與儀表、光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汽車電子等。智能制造方向知識,如智能制造系統概論、網絡制造、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現代集成制造系統等。特別引導從班導師引導、專家學者講座、高年級幫扶帶動等方面著手。班導師作為專業指導老師,負責學生專業思想教育、課程選擇指導、科研訓練輔導、就業方向引導。班導師吸納學生參加自己的科研工作,能更直接培養學生對專業前沿知識的掌握和參與,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就業能力。高校營造的是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開放的學術氛圍,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學術或科技講座,能更有效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其創新思維。高年級的切身體驗和感受對于低年級有良好的促進和帶動作用。

2.4科研科技活動促進

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科研科技活動和競賽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如各類科技競賽、科研項目、大學生創新與創業能讓學生創新性地發現、評估和選擇完成工程任務所需的方法和技術,確定解決方案,形成較強的創新意識和進行產品開發和設計、技術改造與創新能力。

3結語

篇3

機械工程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機械類專業滲透到很多行業,就業方向多種多樣,除了教學、營銷外,常見的有生產總監、物流管理、設備管理、質量管理、項目管理、機電產品開發、機械產品開發、液壓產品開發、儀器儀表開發、武器開發、汽車工業、環保設備開發、礦業設備設計、模具設計制造、機械制造工藝師、CNC工程師等。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我國大型工業逐漸在復蘇,社會對于精通現代機械設計與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漸增大。機械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的廣泛,對于現今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就業前景和其他專業相比已經很好了。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多種多樣。

機械工程專業主要課程有哪些

機械工程專業培養適應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等全面發展,掌握機械設計與制造、生產管理、設備維護、質量控制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和創新能力,能從事產品開發與制造、質量檢測、設備管理與維護、運行管理、技術推廣與營銷等工作的專業人才。

篇4

關鍵詞 機械自動化;日常生活;應用

中圖分類號TH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91-0066-02

1 機械自動化技術的發展過程

機械自動化技術主要經歷了3個發展歷程:機械技術的產生、機械動力的進步發展和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

1.1機械技術的產生

機械技術的產生是機械自動化技術的第一步,人類社會從原始到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生產力也不斷提高,從簡單的石器制作工藝和單純靠人力的機械工具都是機械生產的初期階段。到后來17世紀的工業革命時代的來臨,蒸汽機的發明極大提高了生產水平,使機械生產進入到了動力生產時代,并且逐步走向日常生產和生活中。例如紡織、面粉等工業加快了機械自動化在日常生產中的運用。

1.2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

在工業革命之前,所有的制造產業都是以單純的手工加工和人力勞動為主。伴隨著蒸汽機的慢慢出現,逐步提高了勞動生產力,并且逐步蔓延到冶金礦業等行業。這些行業對機械技術的生產能力和技術要求比較高,這樣推動了機械零部件的不斷發展和改善。使得機械技術不斷取得發展,同時也要求機械產業不斷創新和改革,在這個氛圍下的機械產業就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和進步。

1.3動力機械的發展

隨著西方國家工業革命的來臨,和步入了蒸汽機時代。蒸汽機產生的動力技術廣泛被運用到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很大程度上擴大了機械制造的范圍領域,機械生產進入完全的動力時代。但當時技術還不夠發達和完善,機械體積十分龐大,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機械自動的技術也會不斷發展和進步。

2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領域

2.1柔性自動化技術的運用

伴隨著市場經濟不斷全球化,市場的迅速發展與變化就要求個人和國內企業具備快速較強的適應力和應對經濟市場的反應能力。及時觀察市場變化對企業的發展方向和銷售產品時做出及時的策略轉變與調整。機械自動化技術的生產就逐步向高度的柔性化方向發展。多種的生產方式和批量的生產規模保證了交貨時間和產品的高質量。提高了生產效率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效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成果不斷取得進步。機械自動化的作用會越來越大,將廣泛運用于生產生活中,也將向多樣化小型化的發展趨勢發展。

2.2機械自動化的智能制造

當今社會的機械生產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商品制造。是把自動化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機械技術融為一體的綜合性產物。是一個多方向多元性的制造產業,當然機械自動化會越來越智能,可以對自身在生產過程中的運行狀態和錯誤等進行合適的監管和糾正。相比傳統的制造系統,機械自動化的智能系統具有很好的理解和學習能力,這也是現代化機械產業的一個重要標志。

2.3集成化技術的運用

在機械自動化過程中,集成化技術是其中一種重要的應用技術。極大的推動了計算機電子產業的發展,對其他工業的制作過程也起到了推進作用。這樣把機械生產從單機到系統,從簡單化到復雜化都聯系了起來。集成化技術有力的推動了機械產業的系統集成進程。

3 機械自動化技術發展的前景

機械自動化技術運用于日常生活中也有多年的歷史,但我國還剛起步,相比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一定距離的差距。但整個世界范圍內的所有機械自動化產業都還算起步階段,當然機械自動化技術要以人民生活的需求為發展方向;為社會發展帶來經濟效益;為民族事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通過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把機械自動化技術最大效益化。伴隨著機械自動化的發展進程,它廣泛的領域都將帶動大量的人員就業。從生產一線到銷售服務等,都需要大量的相關專業性人才,然而我國還比較缺乏這些素質人才。只有不斷加強人才儲備,才能更好的發展機械自動化產業化的進程。

機械自動化的發展對民族復興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還比較落后,應該加快速度尋求最佳最節約能源的方法。把它和我國實際情況相結合,因地制宜的去發展機械自動化技術。這將是一個長遠的發展歷程,因為機械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個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歷程。歷史給予了我們機遇,現在就要把握好時間、腳踏實地、不斷的學習和研究世界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提高我國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核心競爭力。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而奮斗。

4結論

機械生產自動化技術現在廣泛運用到日常生產中,它是機械產業的一次重要升級和改革。把機械產業引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減少了人的勞動強度,并且機械自動化技術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伴隨著機械自動化的發展歷程,從機械技術的產生到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都說明了機械產業正隨著歷史時間的腳步,不斷進行的創新和自我發展。從機械自動化發展的前景來看,它是我國制造業發展的一個新的平臺和階段,關系到民族利益和國家產業的競爭力。我們在不斷發展機械自動化技術的同時也要積極發展相關產業人才。推動一個系統化的機械自動化時代的來臨。加強工業技術創新,正確把握我國現階段機械產業的實際情況,以西方先進技術經驗作為引導,才能把我國的機械自動化技術更好的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更好的服務人民,促進國民經濟又快又有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強.機械自動化在太陽能領域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09(25):6.

[2]項志福.基于面向服務構架的機械自動化處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華中科技大學,2010.

[3]任紅.機械自動化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2012(9):107,109.

篇5

關鍵詞:機械;自動化;智能科技;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大量的國外資本進入市場,全球的先進技術和人才紛紛涌入國內市場,給我國的制造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傳統制造企業在自動化的浪潮中,要么被淹沒,要么就轉型。機械自動化不僅改變了我國許多企業的生產理念和方式,也讓企業的產業架構獲得了新的靈感。企業不在被勞動力所牽制,還節省了大量的生產成本,滿足了快速生產,為一些瀕臨破產的企業帶來了生機。近年來,機械自動化已經成功的在我國的制造行業中扎根立足,逐漸適應了企業,而企業也適應了自動化技術,甚至已經離不開自動化。

1 機械自動化發展政策導向

在工業發展中,機械自動化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主導著現代化支柱企業的發展,在高新尖技術領域有著特殊的作用。在“十二五”產業規劃中就已明確指出,而我國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和法律法規來支持該技術領域,為該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比如國務院 2011年12月30日印發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國務院 2012年7月9日印發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工業和信息化部2012年1月4日印發的《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之“專欄6:機械行業重點工藝和產品節能措施與目標”等等,這些條例中都明確了機械自動化行業發展重要地位,并且作出了具體的要求和指示,為該技術的指明了方向。

2 我國機械自動化的現狀

在我國,自動化真正被完全應用于機械制造應該是從2010年開始的,智能機器人不再是科幻電影中的想象,而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出現在各個行業和領域。企業開始接受機械自動化、相信自動化生產帶來的效益。數據表明,2011年用于自動化生產的機器人共銷售了2.26萬臺,2013年接近3.5萬臺,2014年銷售量為5.6萬臺,其別是汽車和電子產業帶動著整個市場,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而據專家分析到2018年還會能夠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雖然我國應用機械自動化進行生產的企業越來越多,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特別是與智能科技最發達的日本相比,自動化企業的占比仍然相距甚遠,無論是行業的自動化機械的占有率,還是企業本身的機械化覆蓋率,都遠遠不如韓國、美國、德國等老牌的自動化生產國。

3 我國機械自動化發展瓶頸

我國機械自動化起步晚,但已經成為了全球四大自動化生產國之一,但是自動化發展仍然與前幾個國家有一段差距,不只是生產速度和規模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機械自動化的覆蓋率和涉及面存在著問題。作為學生來說,在學習機械自動化時,能夠學習的專業課程相對較少(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涉及、電子測試技術、機械工程控制、機械制造工藝以及計算機程序和軟件等),作為專業的設置來說,比較單一、枯燥,并且所學的知識很難再實踐中得到應用。而所涉及到的行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多為鋼鐵廠、機械制造廠、電工廠等等化工行業,就業的范圍相對狹窄,很難給自己創造和發揮的空間。而現在就業形勢嚴峻,自動化企業本身就在減少勞動力成本,使得不少畢業生更無法獲得展示自我的平臺,迫使我國機械自動化發展進入了還沒有開源就已經被節流的窘境。

而發展機械自動化往往要改變現有的企業模式,調整生產結構,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企業管理往往不愿意摒棄現有的穩定,更不用說去引進新的設備和機械。而要重新建立一套完善的自動化體系,也需要一定的試驗階段和投資,還要聘用一些技術人才來進行管理和指導,對于我國傳統觀念比較牢固的企業,原則上都是盡量避免的,不少老的國有企業內部的員工本身就都以年紀較大的管理者為主,創新的思想和技術很難被接受,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產生抵觸情緒。而政府盲目的推行政策,雖然給予了大量的資金和政策扶持,也為企業帶來了實際的優惠,但應該對企業進行一些實際的考察和分析,不能盲目的讓企業直接照搬模式,否則將適得其反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4 機械自動化未來的發展要點

4.1 緊跟國際市場動向

企業機械自動化發展要時刻了解國際市場,明晰全球經濟動向,及時把握尖端信息。企業的管理人員應加快思想意識的提高,學習先進的自動化理念,努力實現全面自動化的進程。企業可以安排管理人員去國外進行考察,熟悉行業內部的機械自動化原理,工作流程,技術要求,操作規范等等,準確掌握適合自己企業的機械自動化技術。參照國外先進的生產方式,努力提升企業的員工的技術水平,逐漸由上而下的提高各個部門的自動化認識,從內部企業逐步改變,積極掌握市場信息和動向,更好地迎合市場。

4.2 引進人才指導技術

光靠企業自身的改變是不夠的,多進行高新尖技術人才,能夠帶動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讓員工從根本上轉變思想觀念,迅速認識和學習自動化的應用。企業要抓緊做好培訓的工作,使得員工能夠迅速掌握最先進的生產技能,從而熟練對各種自動化設備進行操控。經常安排技術交流,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進行技術比拼,認識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努力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采用績效考核來優勝劣汰,讓員工能夠自己不斷的努力進取,保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還可以促進該領域的自動化行業的突破和創新。

4.3 綠色環保是主打理念

我國機械制造業發展歷史悠久,不少企業中陳舊的設備和繁瑣的技術工藝仍然存在。企業應該摒棄一些累贅的操作,添加自動化數控設備的同時逐步淘汰原來的機械設備,讓自動化管理能夠有序進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實際上,經過比較發現,傳統的設備不僅在工作效率上不如自動化設備,而且還會給行業造成資源的浪費,還需要更多的人力和能源的安排。在這個提倡節能減排的社會,已經不再適用于企業的生產,對于綠色環保的理念也是一種背離。而這也是目前機械自動化的整體發展方向,用最少的資源來實現經濟發展的最大價值,完成企業生產結構的轉型,更好的為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只有讓企業機械自動化技術與企業生產形勢和方式充分相結合,才能使我國機械自動化的發展更符合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

4.4 高智能科技主導發展

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特別是計算接和互聯網的普及,各種智能化自動產品都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作為年輕一代的學生,對與高新自動化科技的掌握能力更強,在不少發達地區的學校已經開始普及機械自動化教育,讓更低年齡層的學生有機會接觸和實踐,從基礎上為機械自動化的理論鋪平道路。現在年輕的學生是國家未來經濟的主要力量,是科學技術的生力軍。對于未來的機械自動化發展,一定是能夠滿足高智能的尖端技術,能夠符合未來生產的要求,而這些從目前來看都離不開高級計算機程序和發達的網絡技術。

總之,機械自動化在我國的發展應該也必須朝綠色、高效、智能以及基礎的方向進行,只有讓企業的從上到下,從里到外都能符合自動化技術和管理的要求,才能更好的完成機械自動化的整體轉型,同時結合先進的制造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等等,使機械自動化發展進入一種良性循環,徹底地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篇6

1機槭自動化的產生

機械自動化技術從上個世紀20年代首先在機械制造冷加工大批量生產過程中開始發展應用,上世紀60年代后為適應市場的需求和變化,為增強機械制造業對市場靈活快速反應的能力,開始建立可變性自動化生產系統,即圍繞計算機技術的柔性自動化。它是在制造系統不變或變化較小的情況下.機器設備或生產管理過程通過自動檢測、信息處理、分析判斷自動地實現預期的操作或某種過程,并能夠自動地從制造一種零件轉換到制造另一種不同的零件。社會實踐證明,這種定義下的制造系統自動化與當代大多數企業的實際不相容。目前,世界各國的機械自動化水準除少數工業發達國家的某些生產部門外,大多數還處于操作階段的自動化。我國也不例外,需要循序漸進,不斷努力,創造條件,向自動化的高級理想階段邁進。

2我國機掛自動化的現狀

機械自動化技術從上個世紀2O年代開始發展應用以來,已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近年來計算機的高度集成化,開始采用了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大大加快了機械自動化的發展,但我國仍處于初級操作階段的自動化。目前,世界各國的機械自動化水準除少數工業發達國家的某些生產部門外,大多數還處于操作階段的自動化。我國也不例外,我國的產業結構層次低我國機械制造業目前有II.4萬個企業,發展很不平衡,有大量落后于現代水準的產業,大部分企業還比較落后.手工勞動占有相當的比重,我國能獨立開發現代機械自動化技術的企業可以說沒有t我國機械制造業企業中自動化裝備少、水準低,不僅在數量上同世界先進國家有較大差距,而且在品種上、質量上、使用上,同世界先進水準也存在階段性差距。實現我國機械自動化技術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兩就。需要循序漸進,不斷努力,創造條件,向自動化的高級理想階段邁進。當前,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財力、生產力水準、國民素質等,與世界主要國家的差距是很大的;我國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達兩千多萬.且今后每年的就業人數還會增加。機械自動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勞動力的過剩和分工的轉移就是一個現實問題。

3我置機椒自動他發展之路探索

3.1結合生產實際發展機械自動化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的全部真諦在于應用。發展機械自動化技術,應以企業的生產和技術發展的實際需要及具體條件為導向。只有對合適的產品采用與之相適應的自動化方式進行生產,才能收到良好的技術經濟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我國發展機械自動化技術,應結合實際,注重實用,即對國民經濟產生實際效益。那種盲目搞自動化、搞自動線的做法,全年生產任務只需1~2個月就完成的低負荷率生產也要摘的傾向應當糾正,對國民經濟不產生顯著促進、效率低下的要緩搞。我們要的是效益,而不單純是速度。國產造型生產線因產品質量差、可靠性低、實用性差,開工率一般僅在5O%~60%。而能在生產中長期服役的主力生產線很少,像第一汽車制造廠的0l線、第二汽車制造廠的BMD線等具有全年開工業績的線更是風毛麟角。這種現象不屬偶然或局部,而是帶有普遍性。據調查,我國引進的弧焊機器人,完全正常運轉、充分發揮效益的只占t/3I另外1/3處于負荷不滿或不能完全正常運轉狀態I還有1/3不能正常使用,直接影響了用戶使用更多機器人的信心。

篇7

關鍵詞:機械制造;自動化;特點;優勢;發展趨勢

機械制造行業生產和經營情況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為了更好的促進經濟發展,需要對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產生更多的重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主要指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電子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同時對其他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從而實現自動化生產的目標,在保證產品質量的情況下對機械制造的生產效率進行提升,為后期經營過程提供有利條件。

一、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特點分析

第一,最大程度的滿足機械制造設備的相關要求。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同傳統機械制造技術相比的不同點是其對自動化技術、其他新型工業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和結合,使機械制造生產過程逐漸向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對提高機械制造生產效率和安全性均有一定積極作用。通過自動化技術和其他新型技術的應用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機械制造和具體運行過程中的要求,為了更好的實現此目標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需要根據生產制造產品的特點對相關技術進行合理應用,根據制造環節和具體步驟開發相應的自動化作業系統,從而能夠自動進行生產和調節,對實際生產效率進行提升。

第二,對多種新式技術和設備進行合理運用。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過程同先進的技術、設備等有著較大的聯系,具體體現在如下兩方面:一方面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實現需要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和加工制造設備的支持,通過前兩者可以實現自動化控制的目標,能夠及時對相關信息數據進行正確處理,通過對加工制造設備進行應用可以加快生產制造的工作效率,且質量有所提升,例如:先進的數控機床;另一方面能量轉換設備對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內燃機和電動機等,通過上述設備可以實現能量轉換的目標,為機械設備生產制造過程提供充足的能量,保證生產制造過程順利進行,可以為機械制造行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二、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優勢分析

第一,使機械制造設備運行狀態有所保證。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實現能夠對一些先進的技術、裝置等進行合理應用,先進的技術和裝置的使用能夠對生產中制造設備的質量和各方面性能進行檢測,如果檢測結果未達到規定要求會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予以調整,從而使機械制造設備的運行狀態有所保證,能夠以最佳的狀態進行運行。在各類先進技術應用下通過計算機系統對生產制造出來的設備進行逐一檢測,并且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細調,保證符合相關要求;在自動化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對所有生產線機械產品生產制造的信息和數據進行及時收集和儲存,同時能夠根據前一個設備的具體生產情況對以后的生產方式和相關數據進行調整,通過不斷的調整可以使生產制造的設備能夠以最佳的狀態進行運行,從而使生產效率、質量和性能等有所保障。

第二,機械制造生產效率大大提升。傳統機械制造過程中存在人工操作的情況,人為失誤的現象較多,并且非常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生產效率和質量均無法得到保證。在自動化技術應用后可以完全替代人工操作,使人為失誤和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均明顯減少,同一機械設備的生產時間明顯縮短,且質量有所提升,使機械制造生產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能夠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第三,對機械制造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進行合理規避。機械制造生產過程中的風險較大,如果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不高將會使安全事件出現的次數增多,安全事件的發生不僅對生產過程有一定影響,并且會使機械制造企業的聲譽和形象受到損壞。在使用自動化技術后能夠對一些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大概估測,設置相應的警報等級,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如果超過安全等級便會自動報警,在報警后工作人員需要立即切斷電源,進行徹底排查,尋找問題的根源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從而減少安全事件發生的可能,保證機械制造生產過程安全進行。

三、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第一,智能化水平將會明顯提升。在機械制造過程中使用自動化技術后其生產過程逐漸向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在未來我國科學技術仍然會處于不斷發展的趨勢,在此種趨勢下一些新式的技術會應運而生,在機械制造中對其進行應用能夠使智能化水平有所提升,在此種情況下會使機械制造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并且能夠使用智能自動化系統對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安全故障問題進行檢測和排查,及時對相關故障問題進行處理,保證機械制造生產過程安全、順利的進行,為機械制造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

第二,實現機電一體化的目標。機電一體化是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機電一體化系統在設備運行環境較為復雜且條件惡劣的情況下仍然能夠進行工作,通過此技術可以對機械設計,制造和最終驗證等過程進行統一管控,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工作,提高機械制造生產效率和產品的質量。

第三,向數字化的方向發展。數字化技術主要指對機械制造生產過程中的文字、圖片、數字信息以及聲音等轉化成數字信息,之后利用自動化系統對數字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從而對實際制造生產過程進行監管,在出現故障或者問題時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解決,將其對生產過程產生的影響降至最低,在提高機械制造生產效率的同時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其質量,對使用者的要求進行滿足。

第四,向綠色化的方向發展?,F階段,人們對節能環保理念的認識程度逐漸加深,并且相關部門對各行各業均提出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機械制造行業需要對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產生足夠的重視,對節能環保技術和可再生能源進行合理應用,減少制造生產過程中材料和能源浪費的情況。除此之外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讓工作人員樹立良好的環保觀念,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能夠從自身做起,從而促進機械制造生產過程向綠色化方向發展的速度。

第五,向虛擬化的方向發展。虛擬化時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工作人員使用計算機技術可以對指定生產產品的樣式進行模擬,并且可以制造虛擬的環境對其進行檢驗,通過檢驗可以發現相關問題,在分析后可以在網絡環境中對相關數據和信息進行調整,從而保證生產產品的質量,此種情況下使投入成本有所降低,生產效率明顯提升。

結束語: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實現對機械制造行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上文對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特c、優勢以及發展趨勢等進行分別分析,希望相關人員能夠根據其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對其智能化、自動化的水平進行提升,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東昂.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特點與優勢[J].技術與市場,2016,23(11):94-95.

[2]黃啟佳.淺析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特點與優勢及發展趨勢[J].環球市場,2016(16):92-93.

[3]謝乃冰.淺析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特點與優勢[J].山東工業技術,2016(24):33-34.

篇8

【關鍵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理論教學 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湖南省吉首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5SYJG005)。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233-02

前言

理論課程是專業學習的基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理論課程由于專業性強以及知識面涉及范圍廣,導致學生不易理解,教學效果差。而且,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依然落后,處于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育,更增加了學生對該專業理論課程學習的難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教學需要,應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進行改革,以培養出具有理論基礎知識扎實,實踐操作能力強和富有創新能力的機械類專業人才。

一、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理論教學的現狀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理論課程主要有: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子電工學、數控技術、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和液壓與氣動等課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具有理論課程多并與其他學科相互交叉、課程內容概念性強且大多與生產實際相聯系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得該專業理論課程的學習具有很大的困難。對于理論性強的課程,如理論力學,老師教學單一,教學會比較枯燥。對于與生產實踐相聯系的課程,如機械制造技術基礎,這門課程需熟練操作不同機床力以及切削過程中測量力、溫度和粗糙度等數據的相關實驗設備,由于實踐教學的原因學生常常缺乏對機器設備的感官認識與實踐動手能力進而影響對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隨著科技的進步,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越來越多的與其他學科相互交叉,不僅增加新知識也增加了學習難度,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會在學生的思維上強調各學科之間的獨立,學科上的統一完整。如此一來,學生的思維無法得到有效的開發導致對新知識的學習能力差以及不能綜合的運作各種知識的能力。此外,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基礎課程較為偏向理論教學,對理論教學的重視度較高,而實踐教學的環節相對較弱。我國實行的應試教育有太多的條條框框,也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阻礙了學生視野的擴展,降低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

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理論教學的改革

(一)教學內容與方式的改革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一門與大量新技科相互交叉的學科,涉及范圍廣且內容不斷更新[1]。為了學生在本科四年中能夠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培養其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應對理論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如對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這門課程,在保證課程課時不變的情況下去掉一些陳舊繁瑣的內容,并引入一些新技術和新知識,比如,對于傳統的以及面臨淘汰的制造技術可做簡單教授即可,而對于3D打印技術這類新型制造技術可增加教授時間以擴展學生的專業視野。

在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的時候,要去除一些條條框框的束縛,很多學生都認為目前的理論教學課程太多、太亂、太復雜,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把握住真正的重點,對重點進行講解,對無關緊要的內容一語帶過,使學生能夠學習到真正有用的知識。另外,教師要注意教學的氛圍,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自主思考。而對于授課,教師應當在新的一堂課開始之前,與上一堂課教授的內容做好銜接,不要讓學生還沒有記起上堂課學習的內容就繼續開始講新的內容,教師可以使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快速回憶起上堂課的內容。如此,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

(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學生單一地學習理論知識或者只進行實踐而脫離了理論基礎,這都是不行的[2]。在理論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將課堂的學習氣氛和學習興趣帶動起來。在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講解時,可舉例生活中的事例或者使用一些與內容相關的模型、多媒體等進行教學,將靜態轉變成動態,將抽象轉變成具體,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同時緩解枯燥的理論講解進而活躍教學氣氛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實踐課堂上,對實踐過程的每一個步驟用理論知識進行一一講解,使學生很好的將理論聯系實際,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如此,以理論教學為基礎進行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反過來通過實踐教學促進對理論教學中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

(三)開發學生獨立性

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教師不應當直接告訴學生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而是要引導學生的思維往一個方面進行發展,使學生挖掘自己的潛力對問題進行解決,這樣對學生自主、獨立的思維開發有非常大的好處[3]。比如在教授機械制造技術基礎這門課程時,給學生一件毛坯,讓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在機床上將毛坯按照一定的工藝加工成成品,這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好角色的轉換工作,將灌輸知識改變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從講臺上走向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四)理論課程教學體系的改革

機械設計制造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的主要是從事機械設計、機械制造、生產管理、機械產品售后服務以及銷售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因此人才的培養要符合市場的需求[4]。為了實現培養的人才能滿足市場這一需求,有必要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理論課程體系進行相應的改革,通過改革使學生實現不同的就業方向。在此,將理論課程分成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四大類,其中教學過程中學生所學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公共選修課一致,而不同的專業選修課確定不同的就業方向。公共基礎課包括、英語、體育等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綜合能力。專業基礎課包括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和機械制造等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公共選修課則可根據個人興趣愛好進行。專業選修課可分為三個方向。機電方向,主要開設的專業選修課程有: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機電傳動控制和可編程控制原理及應用;現代制造技術方向,主要開設的專業選修課有:先進制造技術、現代制造工藝學和計算機輔助分析與制造。車輛方向,主要開設的專業選修課有:車輛電傳動與控制技術、內燃機構造原理和車輛結構設計及計算。

(五)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手段

當前的教育特點決定了課堂教學只不過是整個教學整體的一小部分,這就對教師有了新的要求,在最少的時間內教給學生更多的知識,并且可以被學生吸收。機械類專業的課程都是實踐性非常強的,枯燥的語言教學并不能很好地使學生接受和理解,因此,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制作與開發一些多媒體教材和CAI課件,并將這些對媒體、視頻和CAI課件等一些先進的教育手段引入到課程中,使學生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5]。如在教授機械設計課程時,講解課程中連桿機構的運動時,學生只能通過想象不易理解,通過flas來演示機構的運動后,老師講課輕松,學生容易理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效率。

四、結語

教育改革的道路是光明的,但也是曲折的,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在繼承一些好的傳統教學模式的時候,也要摒棄那些不好的教學方式,以此來適應當前教育的改革之路。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理論教學改革中,應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的要求,通過課程教學體系、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不斷改革來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探索出一條適合培養具有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應用型高級人才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蔣強,米林,馮文杰、楊翔宇.地方高等院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建設探討[J]. 教育教學論壇2011,(18):164-165.

[2]楊俊茹,張悅刊.《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探索[J].高教論壇,2010,(4):86-88.

[3]王生澤, 吳良等.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工程實踐教育體系改革[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5,21(2):77- 79.

篇9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機械加工;應用;研究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傳統的機械加工制造行業已經沒法滿足需要。為了順應這種現象,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開始在機械加工過程中應用起來,實現制造加工的智能化、網絡化以及自動化的發展進程。通過對系統的組織及結構進行合理的優化配置,使設備更加合理運用,提升機械加工質量及效率,使企業可以在競爭者中處于不敗的地位,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1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簡介

機電一體化技術指的是把電工電子、機械、微電子、信息機電的一體化、接口、傳感器、信號變換等諸多技術有機進行結合,并在實際中予以運用的綜合性很強的技術。它可以合理地對資源進行配置,可以在高質量、低能耗以及多功能等意義上將特定的功能方面的價值予以實現,實現整個系統的最優化配置的技術。數控技術指的是通過數字信息對工作的過程以及機械的運動予以控制的相關技術,平時所說的數控裝備指的是通過利用數控技術對傳統和新型的制造業進行相互滲透而形成的新產品。機電一體化和數控技術的有機結合叫做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這一結合可以實現制造加工的智能化、網絡化及自動化,數控技術具有非常高的效率、高精度、高柔性且自動化特點。

2機電一體化及數控技術的區別

機電一體化主要包括可編程控制器(PLC)技術、工廠電氣控制設備、機械制圖、AutoCAD、單片機應用技術、機械制造技術、數控加工與編程、液壓與氣動技術、電工電子技術、電機及拖動、機電一體化系統技術、工廠供配電技術、機械設計基礎、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等課程。就業方向主要是機電設備的維護、調試及安裝、操作和控制,技術和生產管理、機電產品的設計與制造、質量管理及檢測、銷售及售后的服務。數控技術主要包括計算機繪圖、電工電子技術、機械制圖、數控機床、CAXA、機械制造基礎、MasterCAM、公差配合與測量、機械設計基礎、Pro/E、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機床電氣控制、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金屬工藝學、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等課程。就業方向主要是數控編程方面的工藝人員、數控機床方面的操作人員、數控設備方面的維修人員以及銷售人員、模具制造及設計方面人員。此技術的目標是培養出可以熟練對數控加工工藝予以掌握及對數控程序予以編制的專業人員,培養出操作及維護數控加工設備技術方面的應用型專業人才,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3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在機械加工中的應用

(1)實現在線監控、故障的自診以及自動報警。也就是說,在線對機械傳動的系統、裝置、電動機、液壓及制動系統進行監控,一旦故障發生,可以自動進行報警并將故障確切的位置找出來,操作員工作的條件也因為故障被發現而變得更加完善,機械工作的效率因此也會得到更大的提高,設備檢查及維修工作也變得更加簡化,維修費用降低,維修時間縮減,設備的使用壽命也相應得到延長。(2)實現了節能及降耗,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程度。由于實現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生產進程,操作者的勞動強度被降低,生產效率被提高。(3)制造加工的智能化。未來制造及加工需要智能化,它可以實現對計算機的輔助制造和設計、運籌分析及機械轉動學等很多學科的綜合。可以在制造單位、計算機集成化及柔性的制造系統里面體現出來,使它們之間有效結合,最終達到加工目的。(4)制造加工的網絡化。在制造加工過程中需要很多方面的互相合作并全方面的溝通,一臺總的機械控制車間里面上百個設備,經過網絡將指令下達到執行單元,依據指令相關的執行單元就可以有序配合加工過程。數控加工在實現網絡化的過程中,需要電子化的設計,把控制系統總體集合到控制總機上,每臺相關設備之間需要電子控制單元,這體現了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的有機結合過程。(5)智能加工的自動化。傳統數控加工是通過加工程序實現對機床自動化的加工過程。但是這種加工過程是非常模式化的操作過程,程序寫好了就去編寫,加工也是按照程序編寫去開展,即使加工操作過程出現了問題,在執行程序的過程中機床還是會按部就班地進行,事故發生了也沒法提早自我去停止整個操作的過程。隨著高質量、高效率以及高科技化的發展進程,加工過程已經上升到需要自我分析與測量,及時將問題在萌芽狀態發現并及時予以處理。這就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系統和集成技術做輔助。機電一體化可以實現人和機械的一體化制造系統,將柔性及制造單位這些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制造出現代化的自動化生產模式,來適應現代化的發展需要。這也是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敏捷化的前提條件。

4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在機械加工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科技在不斷發展,在機械加工過程中增加了更多新的工藝和技術,企業可以獨立完成零部件的各種復雜且精細的加工活動。相比發達國家,我國的機械加工仍存在很多不足。我國的中小型企業資金不是很充足,沒法承擔安裝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的費用?,F在一些企業使用的都是傳統機床,若是用機電一體化數控把這些傳統設備替換下來勢必需要很多資源,所以一定要加大傳統機械向機床機電一體化的發展進程,合理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確保加工進度。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可有效增加機械加工的速度,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設備使用的次數也能明顯減少,加工周期也縮短了很多,零部件的精準度也得到有效提高。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基本奠定了數控技術的基礎,對現代化的數控技術已經基本掌握,部分技術更加產業化及商業化;初步的數控產業基地開始形成,慢慢建立起像航天及華中等方面的數控技術,已經可以批量對數控產品進行生產,生產技術不斷提升;已經建立起一個可以對機電一體化數據技術進行研究、開發、管理的綜合素質很高的隊伍。

5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發展方向概述

(1)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運用向更高效及精度方向發展。產品質量評價指標是精度、效率及速度,很多像CPU控制系統及芯片等的大量應用提高了制造效率及精度,伴隨控制技術及計算機等技術的發展也大大促進了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的高速度發展。(2)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向更加柔軟的方向發展。其技術柔軟的特性具體表現為:數控技術本身是具有柔軟的特性以及群體整體是具有柔軟的特性。對數控技術來說,其功能非常豐富,系統的設計具有模塊化且很高的可塑特性,這些特性可以滿足很多客戶的不同需求。此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群體的控制系統可動態對信息流進行調整,以實現對不同生產的條件予以適應。(3)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向實時的智能化方向發展。一些剛出現的實時性系統普遍適合的是比較理想的環境,所以只能解決掉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研究人員著手研究智能化的產品相對應的運動過程,這些研究普遍建立在研究計算的模型上。研究人員嘗試將人工智能和實時系統進行巧妙結合,可以使這兩項技術之間互相促進,人工智能促進實時系統順應時代的革新,而實時系統則促進人工智能更加高效率的向前發展。

6結語

隨著制造業不斷發展,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在機械加工過程中得到廣泛運用,這一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將機械維修的次數減少,出現故障可以及時發現并合理解決,降低企業投資成本和生產周期,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有效降低產品生產周期,促進企業發展。所以,企業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加大投資引進新的技術,加大技改力度,將企業自身的競爭力提升起來,將生產效率及質量不斷提高,促進企業快速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麗麗.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在我國機械加工中的應用[J].湖南農機,2012,07:92+98.

[2]龐巖.研究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在煤礦機械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6,30:131.

篇10

關鍵詞: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機械工程;專業建設

作者簡介:古瑩奎(1976-),男,河南南陽人,江西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工程實訓中心主任,教授;何學文(1971-),男,江西贛州人,江西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江西贛州341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省高等院校教學研究省級教改立項課題(課題編號:JXJG-10-6-1)、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課題編號:09YB428)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8-0038-02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是機械工程人才的孵化器,主要培養從事機械工程領域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經營銷售等裝備制造業領域的高等工程科技人才。[1]針對當前機械類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實踐應用能力差、科技創新意識薄弱、知識結構單一等缺陷,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應該運用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改革,明確建設思路與方案,優化專業結構,加大建設力度。[2]本文結合江西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建設探討本專業的結構優化與人才培養模式。

一、當前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當前,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在建設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機械類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學科專業的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知識面狹窄,課程內容落后于時代,缺乏反映學科發展前沿的有關新學科、新技術和新思維的知識。不能激發學生思考新問題、探討新知識的創新欲望。

(2)教學方法呆板,過于重視考試和成績。缺乏啟發式、研究式的學習氛圍。高校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3)重理論、輕實踐,重計算推理、輕實驗論證,理論脫離實際,不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缺少一種面向未來的精神,過于守成,缺乏創新。

(4)較淺的人文底蘊,大學教育習慣于按專業招生,分專業培養。在培養過程中過于強調專業,忽略了學生在人文、社會和科學方面的教育,不利于學生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無法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

(5)漸趨職業化。在強調理論聯系實際的同時,局部培養過于職業化。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的培養,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工作,還要使學生學會探索、學會創造,避免將本科生培養成單一的技術工人。

(6)學分與學知識的矛盾。目前學校各專業普遍實施學分制,并且按照寬口徑、厚基礎的思想進行學分分配,盡管專業教學計劃的制定是本著較優的比例進行必修課和選修課的設置,但學生往往在選課過程中由于缺乏系統的指導,抑或是僅僅為了拿學分而盲目選課,造成很多主干專業課沒有選而學分已經達到要求的狀況出現,不利于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

(7)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師比例較低。由于教師缺乏工程實踐經歷,難以引導學生進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專業建設與優化的途徑

鑒于以上種種不利因素的存在,江西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在建設過程中不斷轉變教育觀念,進行結構優化,改革教學方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明確專業建設的思路

作為省級重點學科、省級品牌專業和國家特色專業,江西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在近期得到了長足發展。

明確提出其建設思路為立足江西,面向市場,面向礦山、冶金行業,把積極加強發展和培養“口徑寬、基礎厚、能力強、高素質”的機械設計與制造領域的應用型和復合型本科生作為主要培養目標,完善特色培養模式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推動和深化教學改革,改革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及手段,強調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積極探索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規律;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加強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大力加強實驗實訓基地的建設和專業教材建設;推進科技服務水平和科研水平。

2.繼承與拓展已有教學科研成果

在繼承傳統礦山機械、冶金機械和設備管理專業已有教學和科研成果的前提下,緊跟當前礦山機械、冶金機械和工程機械的最新發展趨勢,將本專業向更廣更深層次拓展。使本專業成為涵蓋礦山機械、冶金機械和工程機械新產品研發、自動控制、設備工況監測與故障診斷、機電液氣一體化工程以及礦冶設備可靠性、維修性、安全性的極具行業特色的新型專業。

3.以服務地方、行業經濟為導向,制定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方案

作為江西省具有礦山、有色、冶金行業背景的機械專業,江西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理應承擔起為地方和行業經濟發展服務的重任,找準人才培養與地方需求的最佳結合點,與地方形成互利共贏、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為地方和行業經濟發展輸送更多的復合型創新機械類工程技術人才。根據地方和行業(礦業工程、有色冶金、鋼鐵冶金)對機械類人才的需求,確立“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重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在結合礦業工程和有色、冶金工程的生產過程中,學習專業機械設計與制造的技術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4.以有色、冶金行業的典型工藝和設備優化專業課程體系

創新能力來源于寬厚的基礎知識和良好的素質。通過校企聯合創建人才培養模式,按照用人單位的“零適應期”要求,共同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規劃,形成能夠滿足不同用人要求的專業課程體系,增設專業必修課模塊,使每個特色專業方向設有3~5門的特色專業課程。把課程建設作為重點,制定課程建設規劃、教學改革方案,全面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以精品課程、優質課程、特色課程和雙語課程建設為主線,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推進課程建設。

5.轉變教育觀念,大力培養創新型教師

建設開放型、多元化師資隊伍,以專業特色和行業背景為要求,制定本專業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同時,采用靈活的用人機制,聘用校外的專家、高級技術人員乃至學術團隊作為企方教師,共同參與特色專業的教學工作。

6.建立漸進式、長效性的實踐與就業保障體系

積極開展以有色冶金機械、礦業工程機械、鋼鐵冶金機械為背景的實踐教學改革與研究,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和校外實習與就業基地建設,并共同規劃實踐教學的目標、任務以及實施辦法,以實習促就業,以就業帶動新的實習基地建設,實現專業培養目標與企業用人需求接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使實踐教學圍繞特色專業課程,從專業技術基礎課程的實驗、實習貫穿到專業課程的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環節。加強畢業設計環節的管理。實施畢業設計與科研課題和現場課題相結合的方式,使畢業設計面向生產一線,面向工程實際。在校企雙方教師共同參與指導下,實現畢業設計現場化、工程化,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工程實踐背景。

7.建立和完善專業反饋機制和自行考核評估機制

經常校正專業建設的正確性。建立反饋機制,定期對生源、就業、社會影響進行評估和調查,及時了解市場、社會動態、時代需求,做到及時進行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改革,保證教學和學生培養質量。將校內教學督導制、助教制由校內延伸到企方,由校企雙方共同對專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進行監督,使專業教學質量的監督與評估更具有實效性。通過對專業教學、科研網絡平臺的建設,加強學校與合作企業的聯系和溝通,使校、企在教學資源、科研資源等方面具有實時性、共享性和開放性。

8.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

著力改革課堂教學手段,加強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要營造民主、寬松的學術氛圍,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對學生的評價要以促進和激勵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為主導。合理使用多媒體,加強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研究,提高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質量,使傳統教學手段與多媒體教學形成互補,出臺課前、課中與課后保證教學質量的有關規定。進一步重視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對本專業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組合,避免重復講授,提高授課和學習效果,并對實驗條件和實驗內容、實驗手段進行系統的改造,通過優化組合、改造、整合和更新實驗,使之成為綜合性、設計性、開發性和開放性的實驗;為本專業學生在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中進行專業技能、實際動手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加強網絡化教學、科研信息平臺的建設。設置自學型課程、討論型課程、工程設計型課程、創業訓練課程等,使課堂教學形式由單一的傳授知識向互動交流、研究型、開發型教學形式轉變。

9.加強教學管理

全面貫徹實施學校教學質量建設體系、專業建設實施方案、學科建設規劃、課程建設實施方案、實驗教學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教學督導制、助教制,形成本學科的教學特色。把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結合起來,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0.加強學生思想與學業的引導

為學生配備學業導師和思想導師,對學生的思想問題進行疏通,學業問題進行引導。在學生選課、科技創作、課外活動等方面進行充分的引導,避免出現學分與知識的矛盾。鼓勵學生主動開闊視野,加強人文、社會和科學方面的教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精心設計、著力構建適合大學生成才的校園文化環境和學術氛圍。

三、結束語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在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培養礦業工程、有色冶金、鋼鐵冶金機械類高級技術人才為目標,以加強教學能力建設為重點,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為核心,將本專業建設成為辦學理念先進、教學條件優越、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在有色、冶金行業及江西地區起到引領輻射作用的示范性機械類專業。目前,江西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已包含工程機械、機械電子、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模具設計與制造和冶金機械五個本科專業方向,在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四個碩士點招收研究生,已建設成為江西省“十一五”重點學科,江西省品牌專業,并獲批為國家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和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

參考文獻:

[1]古瑩奎,劉娟娟,黃開啟.機械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當代教育論壇,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