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圖魯迅范文
時間:2023-04-01 06:50: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二十四孝圖魯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根據石雕的排列,從第一孝說起,到第二十四孝的最后一個石雕是“埋兒奉母”(按序應排第九,可能是建造者有意所為)。我笑著對妻說:“郭巨既敢因為‘孝順’母親而活埋兒子,足見其“孝心”為虛,狠心、毒心為實,是個沽名釣譽之徒!”妻回說:“后來不是掘到一甕黃金,沒有埋了嗎?”我說:“若是沒有掘到黃金,豈不真給埋了?其實不要說郭巨真的掘地三尺,像這種事想都不該想啊!”
魯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圖》上寫道:“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發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但照我看來,這“二十四孝”中,“老萊娛親”尚是可以理解的,我倒覺得“埋兒奉母”這個故事最為可恨。魯迅先生又說:“我最初實在替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黃金一釜,這才覺得輕松。然而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壞下去,常聽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親竟學了郭巨,那么,該埋的不正是我么?”看完之后擊掌!
“二十四孝”之郭巨“埋兒奉母”原文如下: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兒可再有,母不可復得。”妻不敢違。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見黃金一釜,上云:“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也有說郭巨原來并不窮,只是把所有家產全部分給了兩個弟弟,自己又接母親來養。所以若說此郭巨,不但是“孝道”,還極有兄弟仁義,可這樣的人為什么糊涂到如此地步?竟然因為:“兒可再有,母不可復得”而去埋子呢?可見古時的“二十四孝”,讓許多人混蛋得不行了!
按說元儒郭居敬(有說是郭守正)寫這故事,我猜他原本只是為那甕黃金而寫,以讓這個悲劇不再發生下去,達到孝感天地之舉(否則他可以寫郭巨家貧為了孝母,把兒子送給別人)。可是郭巨這糊涂蟲居然還能感動上天,并為他埋下黃金一甕,使他一夜暴富,那么說明古時候的天,一樣是沒有長眼睛的糊涂天。以郭巨的愚孝埋兒,原本上天要用天雷把他打死才對,上天卻感動并賜與黃金,可見上天一樣也是糊涂蛋的,不值得推崇。因此我想古人的愚孝,已經讓人痛苦萬分了。儒學做為封建社會的立國之本,原來有些是愚民思想罷了。雖然一方面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孝道”之本,另一方面卻凸顯封建思想的惡毒之根。
這其中還有一個問題很難理解,既然郭巨行的是“孝道”,做的是“孝子”。然文中又說“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這老祖母把自己吃的東西都分給孫子,足見其愛孫之切。倘若老太太知道兒子為了她埋了孫子,這郭巨不是被罵死就是被恨死,從此這家永無寧日!自古以來,儒家倡導“孝悌”,便是要“順”母意,“從”兄心。郭巨背著母親,偷偷地埋了她老人家的愛孫,這“孝”和“順”又從何而來呢?因此,單從“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這句話來駁郭巨愚孝,已經是足夠了。其他二十三孝中的任何一個事例,都足以說明郭巨“埋兒奉母”是不孝且自相矛盾的愚蠢行為!
篇2
細細看來,那些道學家在今日仍是未絕的,而是換了個馬甲,搖身一變,化成了所謂的“教育家”,繼續來殘害民族的未來了。
它日日叫學生們去讀魯迅的文章,卻只是些不痛不癢的小故事,不曾有魯迅先生的精華。就好像沫若先生所言:“他們只知道譯讀我的糟糠,不知道率循我的大道。”其目的亦是顯而易見的——不過是要告訴世人:“我是和魯迅先生們一邊的啊,我們要一起打到封建教育哩。”可實際不過是賊喊捉賊罷了。
過去的道學家竟是連圖都不給孩子看的,偶有了,竟還是《二十四孝圖》一類的,實可謂是殘忍了;可如今之教育家們,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它們在孩子面前擺上無數的孩童的摯愛,卻不叫他們接觸,只得眼巴巴地望著。如同是你歷經千辛萬苦,從地獄爬上了天堂,卻發現天堂的門是鎖著的,這種痛苦可想而知。這分明是虐待奴隸的法子,可它們竟用這種方法對待同胞,對待無辜的孩童!五國城里的老皇帝哀傷了猶是可以在壁上題幾首詩詞的。它們是惡魔!
它們還把孩子們每日地囚著,一囚便是八、九個中途,晚時雖放了,猶要擲下無盡的作業,叫孩子覺也睡不足;舊時的塾師雖也囚人,但也不似這般長久,更不會放那么重的擔子壓垮孩子們。至少孩子下了學,還是可以去“折臘梅花、尋蟬蛻。”的。
不知魯迅先生見了如今之教育,又會做何感想吶!
篇3
對往事的回憶,只是現實生活的一點安慰,而每一個美好的回憶又都有一個悲慘的結局:百草園和繡像摹本賣掉了,長媽媽也匆匆告別了人世,本應是激發人們的愛心的《二十四孝圖》背后,卻隱藏了謀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惡禍心。去留學,并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師長,卻因為感受到醫治人的精神比醫治身體病癥更重要而離別了,在學校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愛農,終究擺脫不了貧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運。
在對這一連串苦樂參半的事件的記敘中,作者還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貓,小小的,帶給作者遐想的隱鼠的失蹤,只是個象征的意念: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這才是作者仇貓的動機:它在奪人所愛。從魯迅先生一生的經歷看:嫉惡如仇,不過是對缺乏愛、失落愛、痛惜愛的一個自然反應罷了。
對這個細節下作者又給自己開了個傷心的玩笑:他的仇貓是毫無道理的,雖然貓吃老鼠,但他的隱鼠卻不是貓吃的,而是被長媽媽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長媽媽呢?在下一節回憶中,長媽媽也確實有些讓人生厭,睡覺時占領了全床,滿腦子的窮規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這樣一位長媽媽,卻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別人都不能重視的渴望化成了現實,不懂識文斷字的長媽媽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經》買來,送給了“我”。正因為長媽媽這顆未被舊道德泯滅的愛心,使作者記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憶中,作者多次寫到封建教育的失敗和狹隘。
篇4
關鍵詞:學校德育 孝文化 孝觀念
一、孝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孝文化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生成的基礎,也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數千年以來,無論身份地位的差別,中國人都深深地受到以孔子為代表,以“孝”為核心的儒家禮教的熏陶和影響,而以孝為核心的儒家倫理文化構成了中華文化的主體部分。黑格爾曾說:“中國純粹建立在這一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征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敬。”[1]
以孝的倫理觀念為根基的孝文化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方方面面,以至于我國很早就有“以孝治天下”及“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孝文化在政治及社會中的影響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有人說:“自三千五百年前之古代以迄今日……孝道實為中國人的國民道德,如有一言攻擊孝道,那即將成為戰斗信號。中國國民將舉國一致為復仇而奮起,手執干戈,雖婦亦將為此項戰斗而犧牲其生命。”[2]
孝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值得繼承并發揚光大。對此,曾說:“我們還要提倡父慈子孝……我們主張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兄愛弟敬,雙方互相靠攏,和和氣氣過光景。”
二、孝文化在當今學生中的斷層
如今社會,生活方式急速改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在廣大學生中孝文化出現了嚴重斷層。
(一)許多學生對傳統孝文化的內容一無所知。
在新的生存環境中,舊有的孝道文化中的許多東西蕩然無存。
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個觀念基本上不再存在,不僅如些,許多年輕人還把頭發搞得奇形怪狀,完全沒有古人所講的對發膚的敬意,沒有意識到這是孝文化的重要標志而大加推崇。
又如,在如今社會中“父母在,不遠游”這個信條也由于社會的發展、交通的發達和求職的需要等原因被許多人拋棄。父母想念孩子、擔心孩子,打電話過去,卻以“我現在很忙”推脫,可憐天下父母心。
再如,按傳統孝文化要求,父母死后子女要辭掉工作,在父母墓旁守喪三年,這個習俗很多人不知道,也不再為人們實行。不要說守孝三年,就連戴三周小小的“孝章”,表達對父母的敬意和思念,有些人都覺得影響美觀而不戴。
(二)在如何對父母盡孝的問題上,許多學生的理解往往比較膚淺。
隨著近代以來中國政治由倫理政治向民主政治轉變,孝文化被視為封建專制制度的護身符而受到激烈的批判。在嚴厲的批判運動沖擊下,孝文化地位在人們心目中大大降低,在學校教育中儒家倫理思想受到極大的忽視甚至蔑視。這種情況導致傳統孝道文化傳承中的斷層。孝文化一度在荒蕪中靠著歷史的慣性而運行著。
在學校教育中,當問起學生如何對父母盡孝,以及是否為父母盡過孝道時,許多學生回答不上來或者回答得比較膚淺。許多學生對孝的認識僅僅理解為“‘聽話’、‘從命’,以及長大以后,給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飯”罷了。[3]
(三)許多學生不僅對孝的觀念一無所知,而且變成家里的“小皇帝”。
在否定傳統孝文化的缺點的同時,人們往往忽視孝文化的合理內涵,使孝文化的養老本位受到極大的破壞,孝文化中的優良傳統得不到很好的繼承。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子女與父母關系的惡化甚至顛倒,特別是現在許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不少家長對孩子嬌生慣養,視為家里的“小皇帝”。這樣,傳統倫理社會中的與孝道有關的“父為子綱”,“君父”、“子民”的關系在家庭中便有了奇妙的轉變,隨之出現了不少任性、刁蠻、缺乏生活自主能力、嚴重依賴父母的子女,許多子女不知道遵守孝道,感恩父母,有的成年之后仍不自立,成了“啃老”一族。甚至在家庭關系中出現了許多極為不和諧的鏡頭,有的子女連贍養父母最基本的義務都不愿意盡到。
三、在德育工作中要積極培養學生孝的觀念
學校教育中孝文化的缺失,非常不利于傳統孝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孝文化的斷層與錯位是學校教育的一大缺失,在學校的德育工作中必須積極培養學生“孝”的觀念。因為孝文化仍處于一個比較重要的社會地位。
(一)孝文化的推廣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家和萬事興”,我國古代也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在學校德育教育中推行“孝”文化,培養學生孝的觀念,促進他們學會善待父母、回報父母,有利于家庭關系的和諧,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二)教化的推廣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上出現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潮。這些思潮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對其心理健康非常不利。如有些學生在學校比吃比穿,不把學習放在中心位置,形成好逸惡勞的不良風氣。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孝文化教育,讓學生體諒父母在家的辛苦勞動是非常重要的。孝文化的推行可以讓學生有一種感恩意識,向父母期待的方向發展,形成一種健康的心理。
(三)教化的推廣有利于學校管理。
在現實社會中,許多學校的管理者都有一個共同的感慨,即學生的管理工作越來越難做。一方面,學生出現了與“八榮八恥”嚴重違背的情況。一些學生沉迷于不良社會風氣之中,經常曠課。另一方面,學校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許多學生對管理者的批評勸告置若罔聞,我行我素,經常出現頂撞老師,不服從學校管理的不良行為。而學校卻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來警誡學生的行為,甚至許多學生連家長也管不住。在這種情況下推行孝文化教育,讓學生養成尊敬師長、好好學習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四)教化的推廣有利于學生的就業及前途。
孝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根深蒂固。傳統孝文化中的許多習慣,如避諱及守三年喪中的部分習俗在民間仍然延續著,而“萬惡為首,百善孝為先”、“忠臣孝子人人敬”等名言也仍然耳熟能詳。在經濟生活中,許多企業,特別是東方社會的許多企業,仍然有著深厚的孝文化色彩,從要求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出發,鼓勵員工對父母孝順,認為孝敬父母的員工才會對企業忠誠。在這種情況下,推行孝文化,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德]黑格爾.歷史哲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32.
篇5
現行的教育方向指出:“語文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語文學科文道結合,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特點,在開展傳統美德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積極滲透傳統美德教育。
一、拓展課外延伸,加深理解感悟
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蘊含的民族傳統思想和美德的內涵以外,適當穿插補充一些與教材相關或相聯系的材料及活動,使教育的內容更為充實豐富,學生的認識更為全面深刻,教育的效果更為有效顯著。
如教學《背影》一文時,我先請學生誦讀領會《游子吟》這首千古傳唱、感人至深的古詩,讓學生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吟誦中,初步領悟做兒女的應心存孝心。然后導入新課,講讀課文,指導學生閱讀、討論、分析、理解,深切感悟文章所表達的那種父子摯愛情深的濃濃親情。使學生透過“父親”那“蹣跚地穿過鐵道”、艱難地“爬上月臺”去給兒子買橘子的背影,深切感知父親為兒子甘愿付出一切的那份高尚博大的舔犢之情;讓學生從“兒子”那“晶瑩的淚光”中,深刻領會兒子對父親的那顆愧疚、感激、思念的心。在學生讀其文、明其理之后,又補充講讀了二十四孝中《黃香扇枕溫衾》這則傳揚子女侍奉父母之道的故事,并請學生齊唱了一首曾經唱響大江南北的歌曲《常回家看看》。這既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能讓學生耳濡目染,口唱心悟,激發對父母的眷戀、感激、思念之情。
二、創設情境,激感
在教學探究活動中,想方設法通過導語引入、背景介紹、播放樂曲、表情誦讀、動情講解、質疑提問等環節或手段,設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景或氛圍,使學生進入“當時的歷史境界”中,與文本中的人物“見面”,讓文中的畫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學生的頭腦中活起來,使之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從而掀起學生思想感情的波瀾,使學生隨著作者的感情變化,受到感染,產生共鳴,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如《過零丁洋》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杰作。教學時,我先從詩人不幸被俘而堅貞不屈的背景介紹導入,接著播放配樂朗讀錄音和一段古箏樂曲,并請學生隨著所播放的樂曲進行個人朗讀、分組朗讀和集體朗讀。那哀婉、感傷的古箏樂曲,那憂傷而又慷慨的詩歌吟誦,一下子便吸引感染了學生。然后進行講讀分析,提問思考,引導學生深刻領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深切感悟詩人的情懷和氣概,使學生通過不斷的閱讀、理解和感悟,逐漸進入詩的境界。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這樣,學生仿佛看見詩人正頭戴盔帽,身披戰袍,挺胸站立在敵軍的船頭,面對零丁洋的滾滾波濤,思緒萬千,百感交集。這種情境,怎么能不給學生以強烈的藝術感染?詩人所表現的那種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節,怎么能不使學生的思想受到觸動,心靈受到熏陶,情感得到升華?這時,再一次組織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這首詩,他們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一慷慨激昂、氣壯山河的詩句吟誦中,胸中自然會情不自禁地涌起一股浩然正氣。
三、利用圖片教育,更強引導志向
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精美的插圖。在教學中,應充分重視和利用這些圖片加強對學生的傳統美德教育。比如,在教學有關介紹和描繪祖國山水、名勝古跡、園林建筑、工藝作品等方面的課文時,可以通過文中的插圖、教學掛圖的展示、多媒體的播放或讓學生去搜集一些相關的圖片來配合教學。這樣,不但能使文中所描繪的景象更為生動、直觀、形象,而且更能讓學生深切感知祖國山河的壯麗秀美,深刻感悟祖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有利于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從而使他們不斷樹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情懷和立志報國、振興中華的凌云壯志。
篇6
王安憶說:“生命不過一場記憶。”但是誰又不是活在記憶當中呢?《朝花夕拾》這本書記錄了魯迅兒時與青年時的各種美好的回憶。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朝花夕拾讀后感心得600字范文,供大家學習。
朝花夕拾讀后感心得600字范文1《朝花夕拾》是魯迅晚年時寫的一部回憶性散文,但記敘的卻是他少年和青年時期的事,讓我感受到脈脈溫情,也透露出年少輕狂的童真。
阿長是魯迅家的保姆,她和魯迅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因為舊社會的習俗,阿長留下了許多看似迂腐的規矩:總喜歡切切察察,豎起第二個手指上下搖動,過年的時候要說“恭喜!恭喜!”,據說這和一年的運氣有關,還要吃福橘……現在,我們過年的時候也要互相說:“新年好”,也要吃餃子,這是我們的傳統,只是和一年的運氣無關。
雖然魯迅在為阿長踩死他心愛的隱鼠而怨恨她,但不久后阿長買來了他渴望的“三哼經”(《山海經》),這讓魯迅大吃一驚,他相信阿長有神力,長媽媽去世后,魯迅還在為她祈禱: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懷里永安她的魂靈!
三味書屋里的先生是極方正、質樸、博學、和藹、嚴而不厲的人;魯迅的父親倒顯得有些封建了,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魯迅很期待這個賽會,可他父親卻讓他背完書再去看。父親并不理解他急切的心情,批判了舊社會的思想扼殺了兒童好玩的天性。可是,我羨慕魯迅,他還能去看五猖會,我們是學習學習再學習。
藤野先生是一個真正的君子,他不像另一些日本人對中國人輕蔑、諷刺,而是給了魯迅更多關懷和鼓勵,藤野先生有著嚴謹的治學態度,魯迅把一根血管移了一下位置他都能看得見。
最后一個人物是范愛農,起先魯迅很看不起他,他的老師徐錫麟被殺害了,他竟然連一個電報都不敢發,這讓魯迅很惱怒。但隨著與范愛農熟識了,到他英勇就義,魯迅對他的看法漸漸改變了。范愛農也許是自殺,他無法在這個黑暗的社會中立足,所以就去了陰間,希望在那里得到光明。
我們的童年也在漸漸逝去,不一樣的年代,卻有同樣的歡樂,讓我們一起細細品味《朝花夕拾》吧!
朝花夕拾讀后感心得600字范文2寒假,我看了《朝花夕拾》這本書,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記述了魯迅的童年生活和青年是求學的歷程。
在《狗貓鼠》中,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嚎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恨;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只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在《阿長與山海經》中,作者憶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之情,充滿了尊敬和感激。
在《二十四孝圖》中,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在《父親的病》中,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作玄虛、勒索錢財、革菅人命的實質。
《朝花夕拾》是魯迅對往事的回憶,有趣的童年往事、鮮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時也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表現了魯迅對艱苦勞動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現了對當時社會的厭惡,告訴我們不要再回去那讓人受苦的社會,更表現了對阻遏人民前進、折騰人民、損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讓我們了解歷史,感謝美好生活的由來。
朝花夕拾讀后感心得600字范文3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今年的寒假里我讀的書中就有魯迅的《朝花夕拾》。魯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戶曉”的世界上都有名氣的大作家,更是有點恐懼,不敢輕易讀他的書。怕讀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從讀過魯迅那《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離拉近了。樸實的文筆,細膩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藹慈祥,平易近人的爺爺交談。
這是我從新華書店買回來的書,捧起魯迅的這本《朝花夕拾》,從目錄,細細品讀下去…… 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魯迅與閏土的童年,可以說是人間比地獄,因為是當時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從小就要受苦受難。而魯迅家境不錯,所以過上了相對比較幸福的生活,但卻不及閏土的生活有鄉土樂趣。而今,我們的生活再與魯迅的生活相比,可謂是天上人間啊!能在百草園爛漫多年,也許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時只能呆在書院里讀書,會覺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實,相對于以前的孩子,我們已經是站在金字塔的較上方了,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思想品質。有朦朧的思想,看著實事的動蕩,體味著生活給予我們的甘甜,我們的生命里也有無數的活力。又相對于那個封建的年代,現在生活是多么的寬松。可是,也不得不說,以孩子們當事人的眼光來看,中國的教育,仍然讓人快樂不起來。
《朝花夕拾》的原名是叫做《舊事重提》,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有真摯的情懷,有無奈的感傷。歡快的時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襲來;郁悶不樂的時候,我感到無名的寂寞前來吞噬。這一切,確實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朝花夕拾讀后感心得600字范文4在來去如飛的世界里,在流云中,可曾有過這么四個字——“朝花夕拾”,在過去的時間里,踏著記憶的風塵,日暮中,拾著一枚枚閃爍的光芒,但在魯迅眼中,那光芒總是在嘆息中閃過。
魯迅在散文集《瑣記》中寫到了衍太太,大家一定也有聽過這名字,就以衍太太為例子,她是庇護魯迅的,對小孩是溫和的,但是,衍太太也是不關心小孩的,正因為這樣,她才隨意對待小魯迅,看到魯迅和其它小伙伴在一起吃冰時,她從未關心關照過他們,還對魯迅說:“我記著,看誰吃的多。”衍太太說話也是有技巧的,從這么小小的三個字——“我記著”,就可以將自己整個好人的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襯托出衍太太的溫柔以及對小孩子的態度。還有一次魯迅到她家中談需要的錢時,衍太太就演戲說:“母親的錢,你拿來用就是了,還不就是你的么?”衍太太還講可以到大廚的屋里,角角落落去尋去,總可以…………打住!總可以尋出珠子是什么意思?說明了衍太太是個表里不一的人,當我按衍太太的話去行事后,竟流言出魯迅偷家中之物,衍太太就是一個搬弄是非的人,魯迅罵人還真不帶臟字話!《瑣記》這文中就能明白魯迅的諷刺,這是一個沉重的大石。
拾到的貝殼總是純亮的,魯迅的童年夢幻而又悠長。我小時候也有摘過桑麻,我喂蠶時,總得拿出幾片桑葉的,那時我是開心的,如魯迅一樣,我的童年也是充滿樂趣的,在《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我總能尋出自己的一些影綽綽的回映。
踩這卵石的路上,雜亂的碎花漫天飛舞,彎下腰,放慢腳步,總能尋到一股香,那便是雜瑣中一點一點的碎花。
朝花夕拾讀后感心得600字范文5在這一次的閱讀之中,魯迅先生通過眾多的側筆之中,反應出了他那一個時候的封建社會時,中國的萬分黑暗。
在《父親的病》之中,幼小的魯迅因為他的父親病了,也迫不得已的根據醫生的那十分稀奇的藥單,去尋找這那些稀奇古怪的藥品。魯迅先生怕找錯了藥,受盡了人們的白眼。而世人們的那一份迷信,更是讓小魯迅感到十分的不解,也讓那些庸醫有了醫失敗了之后而脫逃的理由了。這里面也寫出了封建社會時,人們草菅人命,只認錢,不認人的缺點。那些人命如同草芥一般的庸醫,卻也利用著那封建社會人們迷信的特點來解釋自己的無能的醫術,讓人們信以為真,隨意糊弄人。
在最后的那一個部分,人們都廢盡了財產,去買人參給自己那只剩下幾口氣的父母親,還天真的認為自己給父母幾兩人參,就是盡了最大的孝了。可他們卻不知道,父母在死亡之前最想做的事情,卻是想要再看他們幾眼呀!從這里可以得知道,那些只有封建思想的人們將會是多么的無知迷信啊!
篇7
燈籠是耕作之余農人用一雙粗笨的手做成的。要破竹裁篾,要憑經驗想象扎骨架,然后把照個人喜好調色繪制的花鳥蟲魚故事人物粉紙圖貼糊上去。一切皆別于繁重的農活,力氣使不來,需要的是良好的耐心和脾性,一堆篾條一疊粉紙才能變成一只活靈活現的燈籠。即使平時用各種不堪入耳的語言辱罵一頭懶惰牲畜的急躁農人,面對一堆即將變成燈籠的竹和紙,心性脾氣都會變得極好,從不握筆涂文雅詩詞的粗笨雙手,也能弄幾個漂亮燈籠出來。
冬閑扎燈籠的畫幅,背景是農家小院。背景里有幾棵如炭筆素描的光身子樹,樹下有三兩只雜色母雞和一只綠尾巴的紅公雞在閑逛,它們讓這畫面顯得有一點雜亂。如果落雪,農人扎燈籠時會落腳在宣紙上,滿幅素白里,一只走路覓食的公雞和一只在農人手里會翻身跳動的燈籠,都會以其紅色綠色讓畫面更有詩意。雪是通人性知人意的,相約從它們居住的地方紛紛前來。起先只均勻落下一些雪粒,打在燈籠上,沙沙地響。當雪粒把最初探路時的莽撞態度搖身變為滿天飛舞顯驚喜態的雪花時,農人手頭的工作已經結束。紅綠燈籠被隨手掛在雪不能近前的屋檐下,在那里,它們如尚未公演的戲,迎接著雪花擁擠在空中地上的目光。
正月十五是燈籠的節日,燈籠節的夜,若沒有雪參加,就會缺少許多情趣和韻味。其實總有雪要來,來看燈,來看挑燈的人。當各家孩子挑著父母為他們點亮的燈籠走出院門時,雪粒就在映著亮光的燈籠上跑出沙沙的腳步聲。燈籠在空間里映出一個光的圓,燈籠和挑燈的孩子被黃暖的光浮在中間。雪粒在地上積下薄薄的一層,雪地上留下挑燈孩子錯亂的小小鞋印。順著小小的鞋印,各家父母很容易找到自家的孩子,自家的燈籠。
這時候父母總要站在院外的雪地里,看聚攏在一起的燈,看滿街走動的燈。曾經從自己手里成形的燈籠,從別人手里成形的燈籠,都把孩子們的正面照得亮亮的,把背面映照成剪紙一樣的影子。燈光下能看見正急急趕下來的雪粒,能聽見不遠處燈籠上響起的沙沙聲。柔和的聲音和蒙的色彩,把眼、耳和心變柔和了,變快樂了。
從一個村子里出生,都是一樣的燈籠,但因人與人之間心性脾氣有細微差別,燈籠色彩濃淡,樣子笨巧還是有差別的。在外人眼里,看不出差別。初看只是一團團在雪地里漂浮的亮光,再細心一看,會發現每只燈形狀色彩絕不相同。西瓜燈,柿子燈,蓮花燈,兔子燈,公雞燈……有多少只燈就有多少種燈。有的燈只用一種色彩,如柿子燈,渾然一體的大紅色,極像秋風中經霜的一只火柿子。也有用紅綠雙色的,如蓮花燈,紅的花瓣,綠的纓絡,經燭光映照,紅的更紅,綠的更綠,纓絡輕擺,款款如水上仙子,嫵媚動人。最復雜的花色,是在方燈籠上用樸素細膩筆法繪制的人物故事,二十四孝故事,村童聯手拔蘿卜等圖案的燈籠在雪地里構成一個個光與色的神話世界。
一只燈籠,如一個亮著燈光的小神仙的家。小神仙的窗外,雪在落著。窗紙上響起的沙沙聲,是無數雪粒在燈籠外充滿好奇的驚嘆聲。孩子們挑著燈籠在雪里走動,小神仙們在自己的燈籠房間里安靜極了。這一夜天上是沒有星星的,因為天上的星星都到燈籠里去了;這一夜打碗碗花牽牛花都不會開放,因為它們的全部色彩都裝飾了花燈;這一夜天上的雪將越來越少,它們正相約成群來看燈籠了。這是燈籠的世界,也是扎燈人和他們的孩子心情最軟和最柔的時候。
要問這一夜的燈籠亮了多久,雪打燈籠響起的沙沙聲持續了多久,誰也說不清。當孩子們把最后一根蠟燭點亮,把燈籠掛在小院里某一處后,他們就睡覺去了。他們入睡不久,大朵大朵遲到的雪花才漫天而來。清晨起來,燈籠成了雪作的燈籠,燈籠里的神仙是不必擔心的,它們其實只是農人小小的心愿。這小小心愿要在農人心里積攢一年,到下一個燈籠節才會讓燈籠用抒情語言,用雪打燈籠的沙沙響聲敘述出來。因為燈籠,因為雪,家鄉農歷正月十五的夜,是世界上最美的夜,農歷正月十五的燈籠節,是世界上最美的節日。
【編后語】冬意漸濃, 樹上滿目的金黃在風中一片片地鋪落到了地上, 踩在腳下沙沙作響。 小時候到了這個季節就該盼著過春節了吧?記憶中最溫馨的春節仿佛永遠地停留在了童年。魯迅老先生的“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這句話說得一點都不錯,那濃濃的節日氣氛早在年前就開始了,家家戶戶都是提前好多天開始采辦年貨。終于過年了,貼春聯、包餃子、穿新衣、放鞭炮、拜年、吃元宵、看花燈……現在回想起來,兒時的年,過得確實像個年,歡歡喜喜,熱熱鬧鬧、開開心心。
隨著年齡的增長,時代的進步,“年”越來越成了記憶里的東西。不知從何時起,年夜飯搬進了大酒店,“伊妹兒”代替了賀年卡,再也沒有了往昔的忙忙碌碌,年味漸漸地淡了下來。從某種意義上講,淡化的是一種文化,一種中國獨有的文化。沒有了傳統的文化底蘊,這年味自然也就淡出了人們的記憶。
本期我們推薦給同學們幾篇充滿著濃郁年味的文章。不同的時代、地域、作家、文字,唯一相通的是文章中那質樸自然的描述方式和濃烈似火的節日氣氛。
梁實秋,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詩歌創作,為“新月派”成員之一。20世紀40年代以散文小品知名于世,陸續出版《雅舍小品》《雅舍雜文》等近二十本散文集。梁實秋學貫中西,其散文集文人散文與學者散文的特點于一體,內蘊豐盈,行文崇尚簡潔,且因洞察人生百態,文章嚴肅中見幽默,幽默中見文采。《北平年景》是作者寫于上世紀50年代的懷鄉散文代表作,文章樸實無華而又意趣盎然,北平獨特的年景,作者如數家珍,娓娓道來,躍然紙上。
汪曾祺是戲劇、小說、散文“三棲”作家。他的作品語言樸素而富有詩意,含蓄蘊藉,耐人咀嚼。他的散文樸素、平實,語言力求自然平淡,而在平淡中又優美含蓄,別有韻味。《故鄉的元宵》一文遵循了他散文的一貫風格――求平實,不矯情。他筆下表現的風俗美顯得極為詳實和生動。
林斤瀾以創作短篇小說而聞名,《矮凳橋風情》是其典型的代表作。他的作品被人戲稱為“怪味豆”。語言的風格、行文的韻味及人物的刻畫都極富個性,常常令人拍案叫絕。《年糕》里的平常人、平常事,在林斤瀾的筆下,處處透著質樸與自然。尤其是在煉字上,文中描寫搗年糕的那段可見一斑,那“哆哆” 的蒸汽、持搗槌的漢子,被作者描畫得生動而傳神。
篇8
第一,信息化時代,語言變化速度逐步加快。“當今,語言一年的變化可能大于過去十年的變化,而十年的變化可能大于過去一百年的變化”。這種變化速度對語言規范產生較大影響。規范化,首當其沖,已經成為現代漢語教學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第二,21世紀開始之后,文化軟實力逐漸進入政府決策的視野,世界范圍內漢語熱持續升溫。“截至2009年10月,全球已建立了282所孔子學院和241個孔子課堂,共計523所,分布在87個國家(地區)。孔子學院設在84國共282所,其中,亞洲28國70所,非洲15國21所,歐洲29國94所,美洲11國87所,大洋洲2國10所。”美國學者Richard.T.Thopmson早就指出:“我們正處在一個漢語學習肯定將要進一步發展的時期。”在這種環境下,漢語教學蓬勃發展,加強漢語本體教育勢在必行,提高現代漢語質量迫在眉睫。
第三,隨著“漢語國際推廣”的提出,近兩年來高校專業學科有所調整。“2008年教育部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增設對外漢語專業,當年開設這個本科專業的高校就有138所,2010年年底統計增加到285所。2012年,教育部將‘對外漢語’本科專業更名為‘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到目前為止已有342所高校設立了這一本科專業。這一本科專業的招生人數,各高校不一,有的每年招二三十個學生,有的招收七八十個學生,最多的一屆就招收一百二三十個學生。”專業調整的直接結果是開設現代漢語課程的高校數量增多,現代漢語教學的需求一方面數量增大,另一方面日益多元化。
新形勢下,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在現代漢語的教學實踐中,發現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教師忽略或者重視不夠的問題。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現代漢語教學質量的提高與學生語言素質的培養。本文從三個方面來談對新時期高等學校現代漢語教學的一些思考。
一、樹立動態發展觀,夯實現代漢語本體研究
現代漢語教學中的動態發展觀是從兩個方面來說的,一是現代漢語本體研究;二是現代漢語的規范化。
首先,現代漢語本體研究應該貫徹動態發展觀。目前學界已經形成共識,自“五四”以來的百年間,現代漢語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五四”時期到1949年;1949年建國后到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改革開放至今。每個階段的語言特征都十分明顯,如詞匯、語法項目的有無之別,使用數量的增減、使用頻率的高低等都存在差異。現代漢語的這種階段性特征決定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持動態發展觀,不能一味地限于靜態。但是長期以來現代漢語教學中,這種動態發展觀較為欠缺,即教師在語言教學中忽視現代漢語的歷史階段性,尤其對早期現代漢語的介紹與分析不夠。在部分教師的知識體系中,現代漢語僅僅局限于共時層面,確切來說只關注1949年以后的語言事實,并以現代共時層面的語言使用情況作為衡量標準,在篩選教學用例時刻意回避魯迅、茅盾等作家作品,這樣難免會“以今度古”,忽視了語言的內在發展規律,無形中割斷了共時與歷時、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之間的聯系。有的教師認為現代漢語是描寫的、形態的,排斥從歷時發展的角度觀察問題。這樣在教學中,學生難免會產生疑問,魯迅等人的作品語言是現代漢語嗎?這些名家的作品是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但是為什么讓人感覺“陌生化”?大多數學生甚至認為某些作品中的句子是錯誤的表達。例如看到“到我寓里來了”(《藤野先生》),“遭了一場很大的變故”、“教我去尋無需學費的學校去”(《魯迅自傳》),不少學生會認為上述例子中的“寓”應該改為“寓所”,“遭”應該改為“遭遇”,“尋”應該替換成“尋找”。下面的句子,絕大多數學生甚至部分老師通常都認為使用有誤,如:
①后來這印象日見其淡了,但總有一些留遺,一直到她去世——這大概是送給《二十四孝圖》的儒者所萬料不到的罷。(魯迅《二十四孝圖》)
②但我的愛你的深情呀是永遠地永遠地騰上巖頂,是永遠地永遠地浮在火尖的喲!(歐陽山《玫瑰殘了》)
③爛醉,運秧一生也不得爛醉一會酒過。(王任叔《疲憊者》)
例①中“留遺”與“遺留”是同素逆序詞。現在普通話中,“留遺”已經甚少使用,但是在早期現代漢語中我們仍能見到該詞的用例。例②“永遠地永遠地”是副詞重疊使用。例③“爛醉一會酒過”是“V+O/R+過”結構,其中“過”位于動詞賓語或補語之后。這樣看似“有問題”的例子在當時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度,并非病句。例③是近代漢語用法的沿襲,體現了早期現代漢語“存古”的特征。同一時期還能看到如“但是我們決然反對那些全然脫離人生的而且濫調的中國式的唯美的文學作品。”(茅盾《“大轉變時期”何時來呢?》)這樣多項定語修飾同一中心語的用例。長定語的形成往往是受歐化的影響,“歐化”同樣是早期現代漢語的特征。
如果立足于現在,教師難免會做出有悖于語言發展規律與客觀事實的錯誤判斷,同時也很難真正解釋清楚一些語言現象。劉大為、巢宗祺曾經明確指出“現代漢語形成至今已經有了較大的時間跨度,在此期間它的發展演變以及在特定隔絕狀態中的分化也應該被課程論及。”從現代漢語本體角度來說,現代漢語教學需要樹立動態發展觀。
其次,現代漢語規范化應該貫徹動態發展觀。現代漢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即應該讓學生樹立規范意識,在語言運用中堅持規范觀。王理嘉、蘇培成、龔千炎等一致認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應該通過高等學校的現代漢語課,把這項工作很好地完成。”那么“何為規范”、“規范的標準如何確立”卻存在分歧。
其實,隨著語言的發展變化,從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制定、維護、調整、修訂到規范觀念都經歷了不斷更新的過程。戴昭明認為語言規范化是基于語言變化,對語言變體進行的評價和選擇。龔千炎、周洪波、郭龍生也都認同語言規范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著的過程。因此,我們在現代漢語教學中不應以靜態觀簡單地判斷語言變異形式,進行所謂的“匡謬正俗”,而應該堅持動態的發展觀。
21世紀,信息通訊迅猛發展,互聯網、微博、微信等交際工具的興起對語言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校園條幅標語、學生論壇,甚至課堂用語中都出現了不少網絡用語,如泛濫的ing形式,涌現了“郁悶ing”、“睡覺ing”、“痛苦ing”、“高興ing”,還有“內什么,去旅行吧”、“矮油”、“I服了U”等新用法層出不窮。大學生也熱衷于制造、傳播網絡用語。漢語言文字學的學生盡管具有專業背景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學科知識,同樣也不例外。這說明現代漢語規范化教學中所傳授的相關知識與學生的實際運用情況之間存在距離。學生缺乏規范意識或者規范意識薄弱,不能憑借專業知識對社會用語作出客觀合理的甄別。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原因是學生多停留在語感層面,缺乏相應的語言分析、反思能力,因此教師向學生灌輸規范化意識時,不能簡單地告訴學生這個錯誤不能用,那個不規范不能說,這樣一刀切,硬性地“堵”,會操之過急,適得其反,而應以動態、變化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語言的發展過程是已有規范——突破已有規范(不規范)——中介狀態——新的規范,而這些新興的語言形式處于一個中間狀態,它們能否成為規范的語言,進入校園與課堂,尚需時間的檢驗。比如“酷”最早是網絡用語,它的使用是否規范,在語言學界多次引起熱議。有的學者認為這是不規范的網絡用語,應該禁止學生使用。但是該詞最終進入《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成為規范詞語。如果具有了動態發展觀,學生就能對當前的語言現象進行更理性地反思,科學地篩選,從而合理地選擇與判斷,對網絡、媒體中低俗不雅的用語不傳、不用同時還能夠自覺地糾正。否則簡單粗暴地將網絡語言冠之以“不規范”,徹底否定,看似“規范整齊”,事實上既不符合語言發展規律也不利于學生自覺使用規范語言意識的培養與語言能力的提高。
二、打破學科限制,加強雙向比較與三項結合,整合資源,優化課程
首先,現代漢語教學中的雙向比較,有利于打破學科限制,優化課程設置,避免課程重復混亂。
雙向比較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歷時的縱向比較,即梳理古代漢語到現代漢語的發展脈絡。一種是共時的橫向比較,即加強漢語與英語、日語、俄語等外語的比較。教師在雙向比較中要看到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外語之間的聯系,認識到不同語言形式的一致性。在不同課程之間建立關聯,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更要重視差異性。差異性是現代漢語典型特征的體現。根據差異,調整課程設置,加強銜接,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現代漢語的發展規律,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理解、分析能力的培養。
其次,現代漢語教學中的三項結合有利于整合優化教學資源,擴展延伸課堂教學,增強現代漢語教學的趣味性。三項結合具體是指現代漢語教學要結合語言學理論、結合文化、結合語用。
第一,結合語言學理論。雖然不少學者曾經提出,現代漢語教學要盡量淡化其理論性,但是脫離語言學理論的現代漢語教學,只會停留在語料的辨別與分析上。因此,要結合語言學理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具象到理論,再由理論觀察現象,不斷學習提高,逐漸培養學生的專業理論素養與語言研究能力。結合語言學理論,關鍵要圍繞著教學需要,吸收各種理論的新成果,如結構主義語言學、轉換生成語言學、認知語言學、社會語言學等。教師應該合理把握講授內容的多少與深淺,有的理論國內研究成果相對較多,在漢語研究中運用得較為普遍,比如結構主義語言學,就可以在教學中,結合現代漢語適當展開;有的理論較為抽象,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比如轉換生成語言學,就可以稍加介紹。
第二,結合文化。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現代漢語教學離不開文化,要充分結合文化教育。詞匯方面,如“元宵”與“湯圓”本無同義關系,前者原指正月十五的夜晚,即上元之夜。自宋代起,有了元宵節吃湯圓的風俗,象征幸福團圓。“元宵”就具有了轉指義,二者同義。這種詞義的變化難以離開中國的傳統歷史文化語境。語音方面,地名蘊含了歷史上大量的文化信息,它的特殊讀音,保留了古代音韻的特征,為我們考查語言的發展變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如開封“繁塔”中的“繁”讀pó,反映了古無輕唇音,唇齒音聲母“非、敷、奉、微”是從雙唇音聲母“幫、滂、并、明”演變出來的;汝州“寄料”中的“寄”讀k,聲母j讀為k,體現了中古見、精兩系聲紐的分化。文字方面,進行漢字教學時,可以將漢字文化學滲透其中,充分利用網絡媒體資源,打開學生的眼界,像《漢字五千年》等紀錄片揭示了漢字的起源、形體演變與發展,具有形象直觀性,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還有像《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等目前熱播的文化綜藝節目也彰顯了漢字的美感。燈謎、對聯等都是源自民間的傳統文化產物,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漢語修辭與平仄押韻。這些都涉及一定的文化因素,可以作為課外輔助教學資料,豐富教學手段,拓展現代漢語課堂。教學中結合文化,但要正確處理語言與文化二者之間的關系,即以語言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文化觀,使學生透過語言現象了解領悟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相反認為語言教學只是手段,文化才是最終目的則本末倒置。
第三,結合語用。語言是鮮活的,具有生命力。教學中需要積極挖掘、充分整合社會生活中豐富的語言資源,這些鮮活的語料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感以及對各種復雜語言現象的甄別、判斷、分析能力。比如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中的新詞、新語、新結構,例如“高大上”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簡縮形式,類似的還有“白富美”、“高富帥”等,通過課堂分析,加深學生對簡縮造詞的理解。如最近網絡潮詞“土豪”的興起,擠占了詞語“暴發戶”的使用空間,后者在語用中的新鮮度已經磨損,講解類似的例子有助于學生對語言系統平衡性、詞匯占位與讓位等問題的理解。同時開展實踐性教學活動來延伸課堂教學,可以采用命題或自主式,組織學生對社會生活中的語言現象進行調查研究,例如對所處方言區方言情況的調查,對網絡、廣告用語的調查,對校園內外用字情況的調查等,讓學生活學活用,在語言運用中加深對現代漢語規律特點的理解與把握,讓學生明白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中,各種語言現象隨處可見。現代漢語不是枯燥的語法規則與種類繁多的術語名稱,而是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的活語言,從而提高學生表達、運用現代漢語的能力。對外漢語與漢語國際教育兩個專業的教學中文化語用問題更不容忽視。
換個角度來看,三項結合是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的結合、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結合、教學資源與社會生活的結合,它更有利于學生的素質教育。
三、以學生為主體,針對具體情況,建立適應不同需求的多層級教學體系
首先,教學活動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即要以學生為本,了解大學生這一群體的心理特征。大學生具有較強的探索精神與創新精神,社會責任感較強,喜歡標新立異同時又有趨同心理。教學中就要增加學生對母語的責任感與使命感。糾正部分學生將現代漢語等同于初高中語文的錯誤觀點,使學生明白語言是文化軟實力的表現,在全球一體化趨勢下,保持民族獨立,了解、掌握、運用自己的母語是基礎。漢語受到英語的強烈沖擊,處于弱勢地位,這種現狀已經影響到文化的輸出與傳播,因此學好母語是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義務。此外可以通過學期論文、調查報告等形式適度培養大學生探索分析、自主創新、獨立研究的能力,引導他們學習如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培養假設——推理——求證的思維方式,逐步實現中學填鴨式被動學習到大學主動參與、自主學習的轉變。
其次,結合不同院校學生的專業特色,統籌考慮,整體設計,加強有針對性的教學。由于培養對象的不同,漢語言文字專業、師范專業、對外漢語專業、新聞專業、文秘專業開設的現代漢語課在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上也存在差異。具體而言,教學內容方面,對漢語言文字專業的學生來說,應該講授較為全面的現代漢語理論知識,介紹本學科的學術前沿,幫助學生搭建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師范專業與對外漢語專業都側重教學實踐,不同的是前者應該結合中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后者則需要全面考慮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在教學中的具體問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更側重漢語的國際推廣與傳播。新聞專業、文秘專業的教學重點在正確運用規范用語,像語法、修辭、文體教學等有所側重。從教學目標來看,教學對象可以分為研究型、教學型、實用型。研究型要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教學型重在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實用型則要使學生掌握漢語表達的基本技能并能熟練運用。就不同院校而言,高職高專的現代漢語教學需要降低理論性,加強實用性,可以加強口語表達、寫作技能的訓練。農業高校由于農村生源占的比例較大,學生普通話基礎薄弱,教學過程中可以加強普通話訓練。
這樣高校現代漢語教學就存在語言能力培養與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兩個維度,整個體系構建更加合理科學,能夠突顯不同專業的特色,適應不同的需求,避免單一模式的局限性。
綜上所述,新時期新形勢下高校現代漢語教學應該樹立動態發展觀,夯實現代漢語本體研究。打破學科限制,加強雙向比較與三項結合,整合資源,優化課程。以學生為主體,建立適應不同需求的多層級教學體系。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才能提高學生的漢語水平及相關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普.動態語言知識更新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2]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關于孔子學院/課堂[EB/OL].chinese.cn/hanba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3]邱質樸.試論語言資源的開發——兼論漢語面向世界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1,(3).
[4]陸儉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定位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2).
[5]劉大為,巢宗祺.能力目標與課程設置——談“現代漢語”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6,(2).
[6]王鐵昆.現代漢語課如何更好地為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的方針、任務服務——部分高校現代漢語課教師座談會發言摘要[J].語文建設,1986,(5).
[7]呂冀平,戴昭銘.當前我國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問題[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8]刁晏斌.現代漢語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9]趙麗娟.談現代漢語教學的多向整合法[J].教育與職業,2014,(2).
篇9
祁連山下,弱水河畔,一所有著43年辦學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隴上名校靜靜地佇立在甘州古城的北大街。走進校園,你能從撲面而來的巨幅孔子雕像中感受到一種神圣的育人文化氛圍, 整齊而古樸的9棟仿古式平房教室,在古松蒼柏垂柳的映襯下,傳遞著濃濃的儒雅文化氣息。花壇里,草叢間,亭臺上,隨意點綴的育人景觀處處彰顯出對育人環境的精心雕琢;樓道內,墻壁上,長廊中,溫馨親切的育人格言無不傳遞出對校園文化的點滴滲透。
用文化催生德育的種子,于細微處營造精致的育人環境,把“全納”理念作為德育工作的核心,以“孝德工程”為龍頭,以傳統文化建設為突破口,以班級文化建設為陣地,以“雙十”、“百杰”、“五小”、“四家”、“一活動”為載體,積極構建多元化、立體式的德育工作新體系,張掖四中這所隴上名校,在德育創新的寬闊領域煥發出持續不斷的活力和生機。
弘揚傳統文化,實施孝德工程
“百善孝為先”。在1996年,張掖四中就開始探索傳統育人觀念與新時期德育教育的結合點,嘗試把“孝德”作為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的情感基礎。在“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立德樹人”思想的啟迪下,1999年正式啟動“孝德工程”,建立“孝德工程”課題組,開設“以德立校”專題講座,建立德育工作訓導制度,開展“孝心少年”評選活動,舉辦大型感恩教育報告會,定期組織開展給父母打一次問候的電話、為父母寫一句溫馨的祝福、給父母講一個開心的故事、親手做幾件家務事等“感恩父母,孝順為責”的系列活動,各班舉行“算算親情帳,感知父母恩”主題班會,讓學生將自己的學雜費、課本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分別統計出來,算出父母為自己的投資,計算自己學習投資的成本,并假定自己畢業后的收入,然后計算出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報父母等。這些細微而實在的德育實踐活動,把一個“孝”字貫穿始終,形成了潛移默化的學習生活“孝文化”。
采訪中,八年級學生張勉告訴記者,他以前從未在意過自己一學期會花掉父母這么多的錢,總覺得自己還小,伸手向父母要錢是理所當然的,這一筆賬算下來,自己把自己嚇了一跳,真要給父母還這筆賬,不知道自己將來有沒有這個能力;日常生活中父母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呵護,這筆親情賬,恐怕一輩子也還不清。通過學校舉辦的這些活動,張勉說他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愛是無法用金錢去衡量的,能夠報答父母的唯有現在好好學習,健康成長,這才是最好的“孝道”。
“參加學校‘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的那天,我真的很感動,看到孩子這么懂事,我感到很欣慰。過去由于整天忙工作,對孩子多有疏忽,缺乏溝通,孩子常有抱怨;自從學校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后,我發現孩子變得懂事多了,回家主動幫我做家務,學習也更加主動自覺了,有時候我們回家晚了,孩子已經把飯做好了……希望學校能更多地開展這樣的活動。”談到學校開展“感恩父母,孝順為責”系列活動以來孩子的變化,八年級學生家長張建忠興奮地告訴記者。
“德才兼備,譜一曲完美的人生;文韜武略,抒寫21世紀的中華豪情。”2014年4月8日下午,張掖四中“孔圣廣場”一派莊嚴肅穆,3分鐘后,舞樂同起,學生介紹中華禮儀源頭――周代禮樂文明,并進行小組討論、代表發言、詩歌朗誦、主題演講《我心目中的孔子》等,班主任徐吉斌老師還結合孔子“克己復禮曰仁”核心思想的闡釋,追溯中華民族禮儀淵源,這是張掖四中“走近孔子,感悟圣人”主題活動中一個小小的掠影。
2002年,張掖四中自籌資金在校園內建造孔子漢白玉雕像,其下圍欄鐫刻中國古代“二十四孝”圖,每年9月,還隆重舉辦“孔子思想文化教育月”,開展“走近孔子,感悟圣人”主題活動,誦讀《論語》詩句,表演宮廷樂舞,傳播儒學理論,開展中考誠信簽名儀式等系列活動,初步構建了以“實施孝德工程,弘揚傳統文化”為抓手的德育實踐工作體系。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出發,挖掘提煉出“領導修政德、教師修師德、學生修品德”的德育工作豐富內涵。
多年從事學生德育管理工作的學校黨辦主任侯興龍老師對實施孝德工程、弘揚傳統文化有自己的見解:“中國傳統文化強調道德、道義對人生的重要性,把道德、道義作為人生的基礎,中國人的教育智慧就是先學做人,后學做事,厚德才能載物。‘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的德育觀就是在汲取傳統文化的深刻人生哲理而提煉出的教育思想和育人智慧。傳統倫理道德首先講的是‘仁愛’,也就是說做人首先要仁慈,有愛心。愛父母、愛兄弟姊妹、愛老師、愛同學同事、愛集體,最后才能升華為愛自己的祖國。”
弘揚、傳承傳統文化,當從學校德育抓起,讓學生在點滴的德育實踐中受到傳統精粹文化的熏陶、浸潤,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培養其健康向上的品質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張掖四中正是在這一著眼點上成功借力,“孝德文化” 已成為張掖四中德育管理的主旋律!
培育環境文化,頤養德育性靈
張掖四中是久負盛名的“花園式學校”,幾任校長都有種花種樹、精心雕琢校園育人環境的“嗜好”。近年來,學校先后建造命名了“孔圣廣場”、“勤學亭”、“勸學亭”,設立了24個閱報欄,開辟了32個宣傳櫥窗,通過多年的凈化、綠化、美化,打造了名副其實的“園林化花園式學校”。校園內亭臺樓閣、長廊櫥窗、噴泉雕塑、鮮花草坪,松柏翠柳交相輝映,處處營造了修身、養性、怡情和讀書學習的良好氛圍,每一處景觀都流露出一種精細和別致,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一種賞心悅目的審美享受,校園里處處都營造了修身、養性、怡情和讀書學習的良好氛圍。
說到學校育人景觀在營造學習氛圍、培育良好品德方面的感受,語文教研組組長王小強老師說:“學校把一切教育因素按照學生的發展需要納入到學生的感知范圍,校園內整體布局和諧、綠化美化得體、文化氣息濃厚、衛生干凈整潔、視野寬闊、具有時代特征的育人景觀就顯得尤為必要。它不僅能體現一個學校的文化積淀和底蘊,而且能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讓一草一木一墻一磚都能說話,使之成為學生求知、勵志、靜心、健體的學園、樂園,如春風化雨,定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2013年,張掖四中自籌資金120余萬元,將上世紀80年代修建的4排平房教室改建成古香古色、絢麗多彩的明清風格,在校園空白處點綴了石球文化、動物造型,在校園草坪、教學樓墻壁等多處懸掛了由本校教師撰寫的“教育格言”。現任校長史尚山更是獨具匠心,自去年4月份起,組織引種了白玉蘭、紫葉矮櫻等10余種名貴樹種,通過網購引進了紫薇、藤本月季、樹狀月季、木槿、香椿等南方花木,精心打造了“校園名貴花木植物園”,各年級、各班分片承包,精心培育,在勞動實踐中培養了學生創造美、呵護美的純凈心靈。
“這是銀杏,這是紫玉蘭,這是紫葉碧桃等,這邊是地理園,這邊是景觀園……”,在校園名貴花木植物園,校長史尚山仔細地給記者介紹,“我們本著‘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方針,在現有基礎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創設優美的育人環境,通過對校園進行凈化、綠化、美化、香化,讓名貴花木落戶校園,精心打造‘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植物園、文化園,使之成為綠樹疊翠,碧草如茵,繁花鋪彩的‘生態校園’。我們更期望美麗優雅的四中校園能孕育出每一個學子蓬勃向上的生命夢想。”
涵養班級文化,開展主題實踐活動
班級德育文化是張掖四中德育管理創新的又一張靚麗名片。走進每一個教學班,都能感受到既有統一又具特色的班級文化,班徽、班風、班訓、班級格言、班主任寄語,親子對話書信集、師生活動剪影,班級全家福相冊、學生成長檔案袋、中考奮斗卡片,每一個角落都體現出育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每一處細節都折射出班級大家庭濃濃的親子情、師生情、同學情。班級,儼然成為了學生們溫馨的搖籃和飛翔的起點。
七年級班主任郭永生老師告訴記者:“班級是學校德育工作最基礎的元素,抓好班級德育工作的每一個細節,扎扎實實開展一些有益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德育實踐活動,是當好班主任的本分。一個優秀的班級,首先要有一種師生共同認可的班級德育文化;好的班主任,要善于借力班級德育,營造學生共同認知和向往的精神家園。”
2014年3月,張掖四中明確提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先后舉辦了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恭心獻給大自然、孝心獻給長輩、關心獻給他人、信心留給自己的“六心教育”報告會和“我的中國夢”、“三愛三節”、“崇尚科學,反對”等主題班團會,每周開設一節視頻教育課,組織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晚會》《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遠離網吧陷阱》等專題教育視頻,通過開展以愛國、守法、感恩、安全、環保、理想信念為主題的德育實踐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入耳、入腦、入心。
“如果我們每一個中學生都能嚴格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要求自己,約束自己的言行,砥礪自己的德行,我們的國家將更加繁榮富強、人民將更加幸福安康、社會將更加文明和諧,我們中華民族將會永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班里舉行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演講比賽中,學生蘇賢這樣激情地演說。
“主題實踐活動并不是一種空洞虛無的形式教育,而是一種貼近生活、貼近心靈的理想信念教育。我們班本學期舉行的‘六心教育’和‘中國夢’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真正點燃了孩子們生命的火花,激活了孩子們的希望的源泉。我深深體會到,每個孩子都是有夢想的。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善于創設豐富的活動載體,善于打造班級精神文化,善于營造濃厚的育人氛圍,為每一個人生夢想的實現搭建良好的成長平臺。”七年級班主任周雪梅老師深有感觸地說。
創新評價文化,張揚個性風采
“用一把尺子衡量老師和學生,本身就是不科學的”,采訪中,分管學校德育工作的工會主席劉凱琳告訴記者,“班級管理工作雖然不能都達到‘優秀’,但每一個班主任都有自己閃光的一面,我們應該重視和挖掘班級管理中的閃光點,讓班主任的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肯定和認可,讓更多的班級在管理實踐中脫穎而出。”
在這種思想的啟發下,德育處立即推出了個性化德育評價的“組合拳”,結合班主任績效考核工作,開展“特色示范班級”創建活動,每月評選命名“綜合管理示范班”、“文明禮儀示范班”、“衛生保潔示范班”、“遵紀守法示范班”、“陽光體育示范班”、“特色班會示范班”、“文體活動示范班”、“師生友愛示范班”、“社會實踐示范班”、“管理創新示范班”等10個特色示范班級,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有效激發了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為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發展的個性特點,充分發掘學生的閃光點,2008年以來,張掖四中又推出了“德育十星”和“才藝十星”的評選活動,通過定期評選“勤奮學習星”、“遵紀守法星”、“關心集體星”、 “綠色環保星”、“愛心奉獻星”等各類品學兼優的德育典型和“魯迅星”、“華羅庚星”、“愛因斯坦星”、“達芬奇星”、“奧林匹克星”、“王羲之星”、“聶耳星”、“比爾蓋茲星”等才藝特長的突出典型,充分張揚學生成長的個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校園內群星燦爛,處處閃耀著開拓進取、追求理想的時代精神之光,最佳語言獎、最佳形象獎、最佳板書獎、勤儉節約星、孝敬父母星、文明禮貌星、特長才藝星……這些讓人耳目一新的對教師、學生的評價類別,無不折射出德育管理創新的點點滴滴。正如學校德育處副主任孟貴老師所說,“德育十星”和“才藝十星”的評選為每一個四中學子鋪設了一條通往成功的“星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