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詩詞范文
時間:2023-04-01 01:01: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元好問詩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這是一座古樸、典雅的故土,坐落在棲霞市中央。
牟氏莊園內珍藏著無數珍貴的文物,充滿著濃郁的牟氏的文化。據說:那部《牟氏莊園》的主角袁立還去過,游覽過呢。
從大門進去就是東廂、西廂,也就是當時妾住的地方;再往前,是一座寺廟,對,是牟家祠堂,我爸爸看見后立刻鞠了一躬,是對牟家文化的一種尊重。
爸爸說:來這,不僅僅是讓你參觀,我是想讓你感受到當時文化的熏陶。
再往前,我們看見了虎皮墻,雖然我在我們村都見過,但是這么整齊的大理石墻,我還真沒見過,切的好精致!
再往前走走,我和爸爸看見一對姐妹龍,哇塞,好帥啊,這里的裝飾可別提有多精致了,巨大的兩條龍將我們圍起,我們上前仔細看了看,發現,胡須好栩栩如生啊,我不由自主地上前摸了摸,手感好好啊,真的,如果你不去,一定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我和爸爸漫步在這院內,好像和這個院融為一體了。
后來我們還參觀了書法展、孔子像、賭場、古代用的磨等等。
這是我第一次來牟氏莊園耍,這個地方讓我大開眼界,欣賞了當時的富麗堂皇,也了解了不少牟家的文化。
這次牟氏莊園之旅真叫人難忘!
篇2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現將2012年全國各地高考語文試題中的詩歌鑒賞題作一橫向比較,從而把握高考命題特點,為以后的復習迎考提供參考依據和復習建議。
二、詩歌鑒賞題的分析與評價
(一)命題特點。
1,詩歌品類。古代詩歌本應包括唐代以前的古詩、唐詩、宋詩、唐宋詞、元曲、元明清詩歌。對照2012年17套語文試卷可知,高考命題所選詩歌主要集中在唐宋時期的詩作(含詞),偶爾也選用金元詩歌,明清詩歌則輪流出現,唐代以前的古詩以及元曲今年沒有選用(以前偶有選錄)。這是因為,在文學史上,人們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叫“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唐宋詩詞代表了我國古代詩歌的繁盛與巔峰。
2.作者情況。高考選用的詩歌,其作者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是大家不大熟悉的,有的則是十分陌生的。從2012年高考所選18首詩歌(浙江卷是兩首詩)來看,張九齡、賈島、溫庭筠、楊萬里、秦觀、晏幾道、元好問等是大家熟知的作家,晁補之、李益、張耒、李綱等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作家,而修睦、金鑾、王寂、白珽、曹伯啟則是我們不熟悉的作家。總體看來,熟悉的作家還是多一些。
3.題量分值。一般設2個小題,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四地試卷中設了3個小題。分值一般在8分左右,多的有17分(北京卷),少的只有6分(重慶卷和福建卷),廣東卷和浙江卷均為7分,全國課標卷和遼寧卷均為11分,江蘇卷則為10分。
4.詩歌內容。高考命題選用的一般是中學生沒有接觸到的詩歌或者出現在課本、讀本中不被注意的地方,因此其內容就顯得陌生而新鮮,這樣有利于高考的公平選拔。比如,溫庭筠的《夢江南·千萬恨》共有兩首,我們考生熟悉的是其第二首:“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結果江蘇卷卻選了其第一首:“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從2012年高考詩歌的思想內容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思遠懷人。如全國課標卷晏幾道的《思遠人》及江蘇卷溫庭筠的《夢江南》。
(2)傷春惜別。如江西卷秦觀的《江城子》及湖北卷賈島的《送鄒明府游靈武》。
(3)羈旅愁情。如山東卷晁補之的《吳松道中二首(其二)》及四川卷曹伯啟的《子規》。
(4)寄情山水。如安徽卷楊萬里的《最愛東山晴后雪》、遼寧卷張耒的《初見嵩山》。
(5)風物寫真。如廣東卷白埏的《余杭四月》及上海卷張九齡的《春江晚景》。
(6)托物寓意(借物寓理)。如全國大綱卷修睦的《落葉》、北京卷金鑾的《柳堤》、天津卷楊萬里的《野菊》、浙江卷錢翊的《未展芭蕉》和元好問的《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其一)》。
(7)邊塞生活。如湖南卷李益的《度破訥沙(其二)》。
(8)閑適歸隱。如福建卷李綱的《望江南》。
5.表達技巧。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現手法。它的含義非常廣泛,既可以包括各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類表現手法和藝術構思上的巧妙使用。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或藝術構思,分析其本身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以上所舉18首詩歌涉及的表達技巧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表達方式。這里主要包括描寫和抒情兩大類型;
①描寫。如全國大綱卷《落葉》第1小題涉及角度變化,北京卷《柳堤》第1小題涉及動靜結合,廣東卷《余杭四月》第1小題涉及色彩渲染,上海卷《春江晚景》涉及虛實相生,等等。
②抒情。如山東卷《吳松道中二首(其二)》的,融情于景,江蘇卷《夢江南》和遼寧卷《初見嵩山》的借景抒情,上海卷《春江晚景》的情景交融,天津卷《野菊》、浙江卷《未展芭蕉》和《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其一)》的托物言志,天津卷《野菊》“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的用典抒情,等等。
(2)表現手法。如全國大綱卷《落葉》中松立與葉落的對比,全國課標卷《思遠人》首句“紅葉黃花秋意晚”的渲染,湖南卷《度破訥沙(其二)》的映襯、四川卷《子規》的烘托,《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其一)》的襯托與對比,福建卷《望江南》的襯托,等等。
(3)修辭手法。如全國大綱卷《落葉》中“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風”的擬人,重慶卷《鷓鴣天》中“曉云散去山腰瘦,宿雨來時水面肥”的比擬。北京卷《柳堤》中“雨香非燕促”及安徽卷《最愛東山晴后雪》中“軟紅光里涌銀山”的通感和比擬,湖北卷《送鄒明府游靈武》中“邊雪藏行徑”的擬人,江西卷《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的比喻和比擬,浙江卷《未展芭蕉》中“冷燭無煙綠蠟干,芳心猶卷,醫春寒”和元好問的《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其一)》中“愛惜芳心莫輕吐”的比喻和比擬,遼寧卷《初見嵩山》中“數峰清瘦出云來”的擬人,等等。
此外,2012年高考詩歌鑒賞題中,還有幾道涉及賞析語言的題目,屬于“煉字”型。如安徽卷《最愛東山晴后雪》賞析“軟紅光里涌銀山”中“軟”和“涌”二字的妙處,湖北卷《送鄒明府游靈武》對“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的“藏”和“透”二字作簡要賞析,四川卷《子規》賞析第二聯中的“空”字的韻味,等等。
6.亮點特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比較鑒賞,二是探究(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1)比較鑒賞。這類題型是近年來高考古詩詞鑒賞題出現的一種新題型。這種考題,信息容量大,綜合檢測性強,能更準確地考查學生的古典詩詞鑒賞能力。2005年有4套高考試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遼寧卷),2006年有3套高考卷(重慶卷、湖南卷、湖北卷),2007年有5套高考卷(重慶卷、湖北卷、江西卷、浙江卷、遼寧卷),2008年有2套高考卷(湖南卷、廣東卷)……2011年的湖北卷將劉敞《登城》與蘇軾《望湖樓晚景》進行比較,2012年的江西卷比較秦觀《江城子》中“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與教材中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異同,2012年浙江卷則比較錢翊的《未展芭蕉》和元好問的《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其一)》的異同。
(2)探究。這是新課標考綱特意提出的一種能力層級,本是對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散文)的考查要求,近年來則移用到古代詩歌鑒賞題中。
如2012年全國課標卷《思遠人》第2小題:“就硯旋研墨”與“臨窗滴”有什么關系?“紅箋為無色”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又如2012年北京卷第2小題:這首詩運用了由景及理的寫法,這種寫法在王之渙《登鶴雀樓》(白日依山盡)、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等詩中也有體現。任選上述詩歌中的一首,也可選取其他詩作,具體說明其中景和理的內容,并分析景理之間的關系。(不少于150字)
再如2012年江西卷第2小題:詞中“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一句是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來,請比較兩者的異同。(從某種意義上講,江西卷的比較鑒賞也可看作是探究題)
(二)試題評價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古代詩歌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瑰寶,高考對詩歌的考查就是要引導廣大師生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從古代文化中汲取營養,以提高廣大考生的語文素養。江西高考命題人甚至提出“回歸教材,回歸語文能力本位,導向讀書,豐富人文積淀”的命題思想,多年來一以貫之,堅持不懈。綜觀2012年全國17套題的詩歌鑒賞題目,筆者發現,這種導向是十分明顯的。所命試題也涵蓋了內容與形式的方方面面,考點分布均勻,題目難易適中,答案簡明規范,題量和分值較為合理。而比較鑒賞與探究能力的考查則是近年來詩歌鑒賞題的一大亮點,與新課標的要求十分吻合,應引起廣大師生的密切注意。
盡管命題人的初衷是要考生“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但考生的實際閱讀鑒賞水平還是比較低。以2012年江西卷為例,第(1)小題全省平均分為1.98分,第(2)小題全省平均分為1.67分,累加起來平均只有3.65分。可見,我們的古代詩歌教學依然任重而道遠。
篇3
作者姜寶昌教授系山東大學博導,他此前的《墨經訓釋》一書,與赫赫有名的《孔子家語通解》都屬于齊魯書社出版的“齊魯文化經典文庫”。
這次的《黃河萬里行》收錄513首詩作,作者將學者視角更換為詩人視角,記錄下詩人沿萬里黃河東下的行跡。除四川以外,沿途各省都單獨成章,青、秦、晉、豫各60首,寧、甘、蒙各70首,魯63首;而具體到每一省,詩人都是把最直觀的地理鳥瞰置于首篇,然后將各省歷史文化進行總括(唯甘肅歷史通覽有兩首),隨后是各處名勝的紀游抒懷。歷史戰場、寶剎名寺盡被囊括,草原生活、考古遺址浮現眼前,因而當讀者掩卷沉思的時候,會感覺到自己仿佛也剛從黃河源頭一路走來一樣。用詩人的話說,這本詩作其實就是“游^之后對廣大讀者呈上的一份詩報告”。的確,詩人通過這一實踐,向人們闡釋了2017年很流行的一句話:“人生不只有夢想,還有詩和遠方。”
在這里,筆者與大家一起分享兩首詩人佳作。
《陽關懷古》:“即穿時隧跡前漢,大漠抗敵置郡關。三面斥候匈奴騎,八方風沙戈壁灘。王維勸酒辭僚友,岑參領事過營盤。可憐宋元已廢棄,惟遺烽燧伴遠巒。”
《拜謁顏真卿墓憶事》:“一代名宿擅文武,湯泉千載護冥廬。北依邙山呼匡李,南面洛水看滅胡。悲愴祭侄真君子,慷慨赴死大丈夫。魯郡開國公魂在,臣儀書法洵雙殊。”
有兩個互相關聯的問題:其一,寫黃河的游記,為什么要選古體詩?其二,寫古體詩,為什么要選擇黃河行?筆者――相信也是作者都會給出這樣的答案:黃河和古體詩的共性是“源遠流長”。從李白歡唱“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王維寄情“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劉禹錫高吟“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往前追溯,《詩經》中有“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魏武曾揮鞭“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往后搜羅,有元好問“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直到氣勢恢弘的合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可以這樣講:一條黃河,承載了半部中國詩詞的歷史;而中國的詩詞,也從不同角度描繪了黃河的壯闊。這也就是這本書最引人注目、最有價值所在。
篇4
國慶假期將要結束了,我和妹妹的作業也都保質保量的完成。老媽決定帶我們出去玩一天。可惜,老爸頭一天晚上有應酬,喝的酩酊大醉,早上起來時還昏昏沉沉的。本來媽媽都同意我們去濰坊富華游樂園了,可看爸爸實在難受的厲害,就決定改去一個近便的地方。于是,我們順路來到了百脈泉。
“西趵突為魁,東百脈為冠。”雖然早就有所耳聞,但是因為和我們的目標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我和妹妹有些失望,情緒不是很高。進入章丘縣城,尤其是快到百脈泉的時候,只見路邊鳥語花香,素槐遮天,柳蔭疊翠,景色十分宜人,到也有些情趣。
進入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池深水,水面極寬,極大,據說很深,可又能清澈見底。水中有魚,雖為放養,然而無論錦鯉,白條,還是什么其他花花綠綠的魚,任我們怎么逗引,它們依舊往來穿梭,爭食戲水,目若無人,自由自在,和外界毫不相干。
沿著岸邊前行,時時處處都有清水從不經意間,從一個隨意的地方悄然流出,像是和我們捉迷藏。溪流縱橫,亭臺樓閣映水生輝。優美的自然風光宛若一軸巨幅畫卷次第展開。我和妹妹開始興奮了,四處蹦跳玩耍,鞋子早就濕透了也顧不上。妹妹只怪媽媽沒給她穿涼鞋。我們用水槍吸水,然后斜斜的射入湖中,看水花四濺,看魚兒四處散開,聽水聲的撞擊。百脈泉,梅花泉,墨泉,眼明泉等群泉競涌,儀態萬千。我們玩的不亦樂乎。在墨泉,我們還灌了滿滿一大瓶泉水,那個噴涌若輪的景象至今還歷歷在目。當然,我們的代價是,不只是鞋子濕了,連褲子也濕了。好在天氣好,不冷。
篇5
一、《采薇》中“雨雪霏霏”中“雨”字的讀音
教材第一單元第一課選用了《詩經?小雅?采薇》,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后人譽為《詩經》中最好的句子,并在課文后的導讀和練習題中被反復提及,可見這四句詩的重要性。在注釋中,“雨”字被注解為:yù,動詞,下雨。筆者認為,這里“雨”字當動詞講是不妥的。
確實,在古漢語中,“雨”可以在很多情況下被活用為動詞,比如:“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楚辭?山鬼》)“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漢樂府《上邪》)但是,這是名詞作動詞的特殊用法,并不能由此說明,“雨”字在任何情況都可以解釋為“下雨”,我們得根據上下文和詩意來具體分析。“昔我往矣”這四句詩之所以能傳誦千古而不衰,即在于它的結構對仗工整。根據對仗句的規律,句中相對應的詞語詞性應該是一致的,那么,“雨雪”和“楊柳”是對仗的。“楊柳”是由兩個名詞性詞素“楊”、“柳”組合的,自然,“雨雪”也應該是由兩個名詞性詞素“雨”和“雪”組成的,因而,“雨”在此應當是名詞而不是動詞,其讀音應該讀為上聲yǔ,而不是去聲yù,否則,全句就失去了對仗。
而且“雨雪霏霏”的釋義也不應為“大雪紛飛”,而應該是“既下雨,又下雪。”因為“霏霏”一詞既可以形容大雪紛飛的樣子,也可以形容大雨紛繁的樣子,比如《岳陽樓記》中的“若夫雨霏霏,連月不開。”。所以,此處“霏霏”一詞形容可以同時“雨”和“雪”。而且,“雨加雪”的天氣是常有的,況且雨雪紛飛不是更形象地表現出凄涼蕭索的景象嗎?沒有必要理解為動賓結構的名詞,因為上句的“楊柳”無論如何不是一個動賓結構的名詞。“楊柳”在這里是同義連用。“楊”指的就是“柳” ,我國最早的訓詁學詞典《爾雅》的《釋木》篇中就這樣解釋“楊”字:“楊,蒲柳。”[1]又如《戰國策》原文是:“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2]這個典故被世人概括為成語“百步穿楊”;杜甫曾用楊柳來形容少女的纖腰:“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絕句漫興九首》)。很明顯,這里的楊柳是柳樹,因為植物學意義上的楊樹高大挺拔,是不會憐似“弱裊裊”的“十五女兒腰”的。同理,這“楊柳依依”中的楊柳就是專指“柳”而不是現在說的“楊樹”。“楊”就是“柳”,同義反復連用。
綜上所述,“雨”應讀三聲,且不是偏義復詞,“楊柳”可以解釋為“蒲柳”;與此相對應“雨雪”應理解為“雨加雪”。
二、《山鬼》一詩的分段
眾所周知,古詩大多是不分段的。對于古詩分段,筆者的意見是,對于長篇古詩,能不分段則盡量不分,如有分段的必要,則要參考兩個標準,一看詩意,二看韻腳。《詩經》重章疊句,自然成段,比較好分,《楚辭》則沒有這個特點,各家分段大有不同。教材第一單元第二課(第8頁)選了屈原名作《九歌》中的《山鬼》一詩,并分作四段。教材上把“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兩句分在第三段,“君思我兮然疑作”一句分在第四段,竊以為不妥。
《山鬼》作于兩千三百多年前,且詩風朦朧,對于主角山鬼是男是女,此歌為對唱抑或獨唱,各家注解大不相同,所以很難從詩意入手。那么只能考察音韻。雖然楚辭音韻與現代漢語語音差別很大,但并非毫無頭緒可尋。從顧炎武到段玉裁、再到黃侃,諸位學者都在先秦音韻方面作了許多工作,王力先生在綜合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把先秦音韻分為三十部,已經成為研究先秦詩文音韻的圭臬。這有助于我們考察《山鬼》一詩的押韻。
縱觀全詩,《山鬼》不像《詩經》那樣隔句押韻,而基本上是挨句押韻,時有換韻。如“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阿、蘿兩字押歌部);又如“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笑、窕兩字押宵部)[3]那么,F在的問題是,考察“若”、“柏”、“作”三個字的讀音是否相近,如是,則不可分在兩段。
“若”現代漢語讀作“ruò”,“作”現代漢語讀作“zuò”,“柏”字則有三種讀音bǎi、bó、bò。一般來說,現代漢語“松柏”一詞中,“柏”字讀作bǎi,bó用在德國城市“柏林”的讀音上,而bò則專用在“黃柏”這個詞上。然而古音是怎么讀的呢?我們來查編于1948年的《上古音韻表稿》,“若、柏、作”三字收入“魚部”,[4]而編于1980年的《新編上古音韻表》則從“魚部”分出“鐸部”,“若、柏、作”三字都收入其中。[5]在唐人作律詩使用的《平水韻》中“若”、“作”字收在“入聲十藥”部,“柏”字收在緊挨著的“入聲十一陌”部,“藥陌”通押,可為旁證。成書于北宋的《廣韻》,“柏”字在《廣韻》中,只有一個讀音即“博陌切”,韻母為ò。 而元代韻書《中原音韻》中,“柏”字作“幫母 皆來韻”,即bǎi。也就說明,bǎi這個讀音的出現最早不會早于宋元時期。而我們知道,由于民族融合,宋元時期是漢語音韻變化頗大的時代。
綜上所述,“若”、“柏”、“作”三個字在上古漢語中,屬于同一韻部。而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第二冊)所錄的《山鬼》一詩中,這三句也在同一段落,且注明“押鐸部”,[6]朱東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也如是。
從詩意上來講,久等戀人不來的山鬼焦慮不安,用“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來表達自己對愛情的堅貞,接下來產生“君思我兮然疑作”的懷疑也是自然而然的。且這一句與下文“雷填填兮雨冥冥……思公子兮徒離憂。”等四句環境描寫也不相連,不應劃為一段。
三、《長恨歌》一詩的分段
同樣的問題,出在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的分段上。目前學術界比較統一的觀點是,此詩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講現實,即歷史上李隆基與楊玉環的傳奇之戀,下部分講幻想,白易居虛構出一個“天上人間會相見”的結局。教材把上半部分為三段:從“漢皇重色思傾國”到“盡日君王看不足”為第一段,“漁陽鼙鼓動地來”到“不見玉顏空死處”為第二段,“君臣相顧盡沾衣”到“魂魄不曾來入夢”為第三段(第24頁)。這種分法,既拆散了韻部,又沒有顧及詩意。
唐人寫律詩絕句這樣的近體詩,都有嚴格的韻律,宋人劉淵根據唐人的用韻,編成《平水韻》一書,可為參考。《長恨歌》屬于長篇歌行體,是古體詩的一種。唐人寫古體詩,雖不像寫律詩絕句那樣嚴格按照《平水韻》來寫,但由于近體詩強大的影響力,唐人寫起古風來,難免受其影響,既可以參考《平水韻》,也可以鄰韻合用,稱為“通韻”。[7]查《平水韻》可知,“緩歌慢舞凝絲竹”的“竹”字屬于入聲一屋部,“盡日君王看不足”的“足”字,和“驚破霓裳羽衣曲”的“曲”字,屬于入聲二沃部,屋沃通韻。[8]
從詩意上來看,詩人以音樂寫戰亂,別出心裁:正當李楊二人沉醉在緩歌慢舞之中,一陣緊急的鼙鼓聲傳來,打破了霓裳羽衣曲美妙的節奏,不落俗套,也顯示出樂極生悲的批判主題。
四、《摸魚兒?雁丘辭》的注釋
教材第一單元還選了金代詩詞大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辭》,這是一首千古傳頌的愛情絕唱。上片有一句“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教材上注釋為:“癡兒女:元好問另有《邁陂塘》(即摸魚兒)詞,其敘曰:‘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兒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癡兒女’似指此。”(第37頁)
按教材上所注,這里的“癡兒女”即元好問的另一首《摸魚兒?問蓮根》中的主角,即泰和年間,大名府一雙殉情的小兒女,死后化為并蒂蓮。兩首不同的詞,互為解釋,真的如此嗎?
雖然后世許多人把《雁丘辭》的前兩句誤傳為“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然而我們都知道該詞所歌頌的乃是一對殉情的大雁,怎么會突然扯到一對小兒女呢?這豈不是創作的大忌――跑題嗎?況且詞前小序中說明,《雁丘辭》寫于并州,《問蓮根》寫于大名府,二者非一時一地之作,決不可能混同。
“就中”是什么意思呢?《辭源》上解釋為“其中”,并舉李白的詩句“海內賢豪青云客,就中與君心莫逆。”白居易的詩句“自入秋來風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都是“其中”的意思,可以為例證。“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的意思就是這對大雁經歷過相聚的歡樂,承受過離別的苦痛,其中的悲歡離合跟人間癡男怨女是一樣的。這樣理解,方能體會作者以雁寫情的深意。目前,常見的選本也都如是解釋,包括較權威的由林從龍、侯孝瓊、田培杰注的《遺山詩詞注析》。
五、《諫逐客書》的分段
秦代政治家李斯的《諫逐客書》開門見山提出論點,中間論證,煞尾總結,鳳頭豬肚豹尾,觀點鮮明,氣勢磅礴,可稱得上學習議論文寫作的標準范式。因此,對于該文的分段不可不慎。
教材把本文分為六段。“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為第一段,本段提出總論點:即逐客是錯誤的。“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而秦無強大之名也”為第二段,本段列舉大量歷史論據,證明客為秦有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也”為第三段,“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為第四段。(第110頁)大概編者認為“夫”字是發語詞,要發議論了,應該重起一段。然而從“今陛下致昆山之玉”到“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講的是同一思想,即秦王嬴政對待色樂珠玉的態度是“快意當前、適觀而已”,而對待人才是“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即重物輕人,由此警告秦王這不是統一天下的辦法。“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也”講的是色、珠、玉,“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退彈箏而取《昭》、《虞》”講的是樂。作者李斯把色、貳⒅欏⒂窠踩了,才問一句“若是者何也?”答案就是秦王對待物和人采取了雙重標準,由此得出“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的結論。這兩段萬萬不可分開。“夫”這個發語詞,不過表示要繼續發議論罷了。而課后的導讀部分,依然把全文分為五段。這就是編者不小心的地方了。其他選本也基本都分作五段。
結語
《大學語文》這門課肩負著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訓練學生口語表達技巧、傳承中國文化的重任。因此,無論是教材的編者還是教師,都應該慎之又慎,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學鑒賞水平,還要有古音韻學、訓詁學、詩律學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從事教學工作。謹以幾點淺見,與孫昕光教授商榷。
參考文獻:
[1]李學勤.十三經注疏 爾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何建章.戰國策注釋[M].北京:中華書局,1990.
[3]王力.詩經韻讀 楚辭韻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4]董同.上古音韻表稿[M].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本,1948.
[5]周法高.新編上古音韻表[M].上海:中華書局,1980.
[6]王力.古代漢語(第二冊)[M].上海:中華書局,1999.
篇6
前不久,中央電視臺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播出后,在社會上引起了極高的關注,“古典詩詞”“傳統文化”“文化自信”由此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在比賽現場,不僅有少數民族詩人創作的詩詞納入考題,還出現了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選手的身影,甚至有少數民族選手用母語朗誦了由漢語翻譯而來的詩詞。
詩歌是少數民族最擅長的文學形式之一,少數民族詩歌在中國詩歌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中國詩詞大會》為以少數民族詩歌為代表的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傳承和發展提供了哪些可以借鑒的經驗?應當如何認識少數民族文化的內涵和價值,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帶著這些問題,筆者采訪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點評嘉賓、滿族學者、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
中華文明寶庫中的瑰寶
筆者:在前不久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中,《敕勒歌》《長相思?山一程》等由少數民族詩人創作的詩歌被納入考題,藏族青年扎西才讓、蒙古族姑娘包雪芳等少數民族選手參與競爭。我們驚喜于少數民族詩人創作的詩詞被吟誦、少數民族選手的出現,但感覺數量還是太少了。您對此如何評價?
蒙曼:我也有同感。與少數民族詩歌在中國詩歌中所占的分量相比,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少數民族選手、納入考題的少數民族詩人創作的詩歌數量的確有點少。
從古到今,少數民族詩人創作了許多優秀的詩歌作品,有很多至今仍廣為流傳。比如,人們熟悉的“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優美的詞出自元代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元好問是什么人呢?他是拓跋鮮卑的后裔。又如,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藏族選手扎西才讓朗誦了《敕勒歌》,《敕勒歌》可以說是在中國流傳最廣的少數民族詩歌,它是由鮮卑語翻譯而來的。再如,當今非常流行的一句詞“人生若只如初見”,它出自清代文學家納蘭性德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納蘭性德是滿族正黃旗出身。還有倉央嘉措,許多年輕人都能背出一兩句倉央嘉措的詩歌,雖然其中不乏偽作,但倉央嘉措的詩歌對年輕一代的影響力是真實存在的。在北京、拉薩、成都、昆明等地,都有瑪吉阿米餐廳。瑪吉阿米是誰?她是倉央嘉措在詩歌中贊美的對象。在拉薩,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慕名前往瑪吉阿米餐廳,可以說瑪吉阿米餐廳成為了一種現象級的餐廳。
由此可見,少數民族詩人創作的詩歌并非不為人所知,而是在歲月的長河中,往往是日用而人不知罷了。少數民族文學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都受惠于它,但很多人卻沒有意識到,這是件令人遺憾的事。
筆者:少數民族詩歌在中國詩歌中占有怎樣的地位?
蒙曼:中華文明不僅是漢族創造的文明,也包括少數民族創造的文明。在文化方面,各民族都有自己所擅長的東西。比如,漢族有自己獨特的哲學體系,而詩歌則是少數民族最擅長的文學形式之一。少數民族詩歌中的經典《格薩爾》《瑪納斯》《江格爾》并稱“中國三大史詩”,它們既不是以一種獨特的哲學思想的形式存在,也不是以史書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詩歌的形式流傳。
《毛詩序》說:“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是人最本真的狀態。從本質上講,少數民族文化還處于一種非常質樸的階段,詩歌是少數民族表達自身感情的一種文學手段。少數民族詩歌是中華文明寶庫中的瑰寶,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
希望更多人為少數民族文化發聲
筆者:在今年的《中國詩詞大會》上,出現了納蘭性德的作品《長相思?山一程》。您在點評時談到,這首詩反映出各民族對中華民族及中華文化的認同。從這些古詩詞中,我們是不是可以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貫穿古今?
蒙曼:納蘭性德被稱為“清代第一詞人”,《長相思?山一程》是首次出現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納蘭性德的作品。“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這首詩反映了詩人出關后對京城深深的思念。
滿族人的“故園”在哪里?在關外。可是清朝建立之后,越來越多的滿族人把京華視為自己的“故園”,反認他鄉作故鄉,這是最深刻的民族交融。
歷史上,匈奴、鮮卑、契丹、蒙古等民族在與漢族等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慢慢地把中原當作自己的“故園”,發自內心地認同中華文化,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美的畫面。
在錄制《中國詩詞大會》時,為了節省時間,對于別的老師點評過的詩詞我一般就不多說了。可是只要是涉及少數民族的,我一定會多說幾句。我覺得,不是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少,而是我們沒用好,應當有更多的人利用更多的機會為少數民族文化發聲。
筆者:《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選取的詩詞主要是唐詩宋詞,第二季范圍有所擴大。從時間上來說,上至《詩經》、下至詩詞,這其實覆蓋了中華民族形成的整個歷史時期。
蒙曼:唐詩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巔峰。這種巔峰是從何而來的呢?是由南北朝文化交融而來的。南朝景色是“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北朝風光則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在這些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文化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同樣是講愛情,北朝樂府《折楊柳枝歌》云:“門前一株棗,歲歲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南朝樂府《子夜四時歌》則云:“自從別歡后,嘆音不絕響。黃檗向春生,苦心隨日長。”
北朝犯質樸奔放的感情,結合南方樂府的格律形式與規范,才有了登上文學巔峰的唐詩。可以說,唐詩有大境界是受北朝的影響,唐詩有嚴謹的格律是受南朝的影響,它是民族文化交融的結晶。
少數民族史詩體量大、翻譯難
筆者:剛才您談到,中國許多民族都有詩歌傳統,《格薩爾》《瑪納斯》已經入選了世界級“非遺”名錄。這些史詩都有漢語版本出版,可惜的是,它們在漢語世界都沒有流傳開來。您認為這一問題的成因是什么?
蒙曼:體量大、翻譯難,是少數民族史詩在漢語世界難以流傳的主要原因。
現在流傳的少數民族詩人創作的詩歌,都是跟現代人的生活和感情比較貼合的。比如,倉央嘉措的詩歌短小精悍、直指人心,很容易流傳。相比較而言,漢族詩人的作品情感表達委婉、含蓄,少數民族詩人的作品情感表達則顯得質樸、真誠、外放。這種外放的表達,與現代人的情感更為契合,與現代生活銜接的余地更大。
如果想讓《格薩爾》也在全國流行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了。被譽為“東方荷馬史詩”的《格薩爾》,有120多部、100多萬行、2000多萬字,是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史詩。讓大眾一下子消化吸收一部2000多萬字的史詩,不太現實。舉個例子來說,如果說到李白的詩,大多數人想到的可能是《靜夜思》,而不是《蜀道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短短20個字,朗朗上口。相比而言,《蜀道難》顯得太長了,史詩也一樣。
筆者:對此,應該從哪里尋找突破口呢?
蒙曼:可以嘗試從史詩中抽出一些篇章,把精華提煉出來,找到史詩和現代人精神相通的地方。就好比大家接觸唐詩都是從一兩首絕句開始的,然后才看《唐詩三百首》《全唐詩》。
筆者:這會不會對這些史詩造成“斷章取義”?
蒙曼:我們不應被“斷章取義”的顧慮所羈絆。人的興趣往往是從最初的觸動開始的,有了興趣才會有深層閱讀,這就是所謂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筆者:翻譯始終是少數民族文學發展的一大掣肘。您認為怎樣才能逾越文學翻譯的鴻溝?
蒙曼:所有的文學作品中,詩歌是最難翻譯的。詩歌有特殊的音韻美、意象美,而音韻和意象往往是最難翻譯的東西。
1930年,于道泉編譯、趙元任用藏語記音述評的《第六代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情歌》出版,在國內外學術界備受矚目。于道泉、趙元任是著名的語言學家,正是他們高品質的翻譯,為倉央嘉措的詩歌在現代流行奠定了基礎。
文學作品翻譯講究信、達、雅。現在的翻譯往往是職業翻譯,可以做到“信”,也許會“達”,但要做到“雅”就很難了,要想傳遞“詩心”那就更難了。少數民族詩歌需要詩人級別的翻譯,需要更多的、讀者能夠接受的、優美的漢語文本。
筆者:一直以來,少數民族史詩都是由專門的優秀藝人來演唱的,比如唱《格薩爾》的格薩爾藝人、唱《瑪納斯》的瑪納斯奇、唱《江格爾》的江格爾奇。隨著時代的發展,傳唱史詩的很多條件都不具備了,史詩還能口口相傳嗎?
蒙曼:在古代,詩歌能夠流傳下來,音樂功不可沒。比如,《詩經》最初是靠民間傳唱的方式流傳下來的;“旗亭畫壁”的故事,講的是唐朝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3人打賭,看誰的詩在民間傳唱得最多;“關西大漢盡唱蘇學士”的故事,說的是蘇軾讓一位幕僚拿他的詞和柳永的詞作比較,這位幕僚說柳永的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而蘇軾的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可以說,《詩經》和唐詩、宋詞、元曲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民間傳唱的方式流傳下去的,少數民族詩歌的流傳也得益于這種形式。
今天,這種方式對我們仍有啟發。如果通過歌、舞、劇等形式來表達,讓詩歌傳唱開、傳下去,豈不是件好事?
傳統必須擁抱現代
筆者:《中國詩詞大會》著實讓有著上千年歷史的詩詞“火”了一把。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
蒙曼:因為它借助了傳媒的力量。媒體找到了一種大眾接受、歡迎的形式,借助電視、網絡等現代媒體廣泛傳播,其影響力一下子就爆發了。由此可見,傳統必須擁抱現代,甚至要與未來銜接。其實,保護傳統,是為了讓現代人生活得更好。
筆者:這種影響力的爆發與大眾的興趣點直接相關?
蒙曼:的確如此。現代人傳承的是自己覺得美好的東西。《中國詩詞大會》為什么能打尤誦模渴紫紉蛭它是美的而不是說教的,以柔性打動觀眾。《中國詩詞大會》當然包含了豐富的道德元素,但它并不是以道德說教的面目出現的,這就避免了觀眾一聽到“說教”二字就退避三舍的局面出現。其次,因為它具有很強的互動性。節目中出現的詩詞,有80%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掌握的,這就有效地調動了觀眾的參與意愿。
貼合現代人的知識水準、情感水準,并且略高一籌,是一個好節目成功的秘訣。如果低于觀眾的知識水準、情感水準,會被觀眾看不起;如果無縫對接,那么觀眾倒不如攬鏡自照;如果略高一籌,那么觀眾踮起腳尖向上夠的過程,其實就是進步的過程。
筆者:您認為《中國詩詞大會》為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傳承和發展提供了哪些可以借鑒的經驗?
蒙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創新形式。過去,少數民族文化輸出形式是傳統而單一的,出什么產品就得接受什么產品。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少數民族文化的輸出也需要供給側改革。要用人們喜歡的方式推廣,并且得到有效的呼應,這樣才能實現傳承和發展。
包括少數民族文化在內的文化自信
筆者:春節前,中央出臺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意見要求,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進一步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著力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
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版圖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少數民族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從而樹立文化自強、自立、自尊、自信的意識?
蒙曼:少數民族對于中國的重大貢獻在哪里?一是疆域貢獻,二是制度貢獻,三是文化貢獻。
少數民族在歷史上,絕對不是邊緣的。沒有少數民族,中國歷史上的許多制度就建立和發展不起來。古代中原王朝的制度設計,幾乎都有一個前提,就是要面對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少數民族不斷進入中原地區,把自己的文化帶到中原。對此,中原也不斷磨合出新的制度、新的文化,于是才有了中國今天的樣子。
應該說,我們的文化自信,是包括少數民族文化在內的自信;制度自信,是包括歷史上少數民族政權制度在內的自信。
目前,對于少數民族的貢獻,我們還沒有梳理清楚、沒有講清楚,這就需要民族工作者加強學習、研究,媒體加強宣傳。研究民族問題的學者應該充分參與公共話題的討論,因為所有的公共話題都是與少數民族相關的。
筆者:現在一說起少數民族文化,似乎就是唱歌跳舞。您認為應當如何挖掘少數民族文化的內涵?
蒙曼:歌舞藝術是少數民族文化的強項,不能丟。現在的問題是,少數民族歌舞過于形式化了,應該在歌舞背后灌注更多深層次的、屬于文化精神的內容。
2016年,中央民族歌舞團推出了舞劇《倉央嘉措》,觀眾反響非常強烈。這部舞劇之所以能引起人們的關注,是因為它具有深刻的精神內涵,發出了在紅塵與信仰之間該如何取舍的心靈拷問。這是少數民族文化與現代主流社會的一次成功對接。
篇7
2006年,朱世瑞的音樂作品在歐洲一系列重大國際音樂節演出。其中《沒有琵琶的琵琶協奏曲》《〈天問〉之問》及《水墨音畫三幀》三部樂隊作品的世界首演受人矚目。
《沒有琵琶的琵琶協奏曲-為大管弦樂隊而作》為西南德意志廣播交響樂團委約作品,今年2月10日在德國ECLAT國際新音樂節由世界著名指揮Johannes Kalizke執棒首演。樂曲創意來自作曲家十二年前創作的《萬籟-琵琶大曲》:用琵琶的音響特質去影響乃至改變西方交響樂隊傳統思維方式。琵琶雖不出場,其魂魄無處不在。管弦樂隊被細分為71條獨奏音響分線,形成此起彼伏的音流。它們衍伸琵琶外在音響,傳遞琵琶內在精神。71個層次單聲部形成若干中層次復合聲部,進而形成高層次的新形態。它既非和聲亦非復調,既非多聲亦非單聲或支聲,而是一種姑且暫稱為單復聲合態的辨證新形式。
交響組曲《〈天問〉之問-竹笛與交響樂隊》為歐洲青年音樂節和上海音樂學院今年的聯合委約作品。8月13日由湯沐海聯袂上海青年交響樂團首演于柏林音樂廳(獨奏唐俊喬,德意志廣播電臺實況轉播)。組曲由一氣呵成的十二首小曲構成,可理解為與屈原名篇《天問》的十二次音樂對問。作曲命題:遠離無調性,不落傳統調性調式音樂的窠臼,打破正成為時尚的所謂單一音技法的藩籬,從而發展新型的“二音列”或“三音域”。《〈天問〉之問》的樂隊音響單純而不單調,簡潔而不簡陋,通暢而不通俗。它以寫意為主,注重音響空間流白和氣息律動舒展。臨越這背景之上的竹笛時而飄逸靈動,時而凄厲蒼茫,一次次與兩千三百多年前的文本展開對問。作曲家在總譜扉頁寫道:“如果,自由的思想,獨立的人格可理解為屈原精神,如果,音樂和詩歌意象可通,如果,古代和當今,中國和歐洲人性本質無異,則《〈天問〉之問》和《天問》一樣毋須回答而被理解。”
10月1日,朱世瑞的《水墨音畫三幀》由上海新音樂團在漢堡舉行的首演再獲贊譽。這部套曲是由三首微型協奏曲組成的三聯軸音畫。作曲創意:發展新的旋律形態使之與各種音色化織體和中國詩畫意境水融。第一幀:《寒水 白鳥…》(元好問詩意)為二胡、箏與弦樂作的二重微型協奏曲;第二幀:《馬鳴 風蕭…》(杜甫詩意)為嗩吶、笙與管樂作的二重微型吹打協奏曲;第三幀:《西風 漢陵…》(李白詩意)為二胡、箏、嗩吶、笙和室內管弦樂隊作的四重微型協奏曲。作品以音響為筆墨,融三家詩詞境界,含三種山水意象,清淡素雅,形成樂曲結構、技法和語言的個性。
鏈接:朱世瑞1991年赴德留學,此后十余年獲各類創作獎項,作品在柏林、斯圖加特、巴黎、里昂、布魯塞爾、羅馬、蘇黎世等重要國際音樂節上演,舉辦個人音樂會,出版德文英文論著,碩果累累,影響甚廣。獲哲學博士學位歸國受聘上海音樂學院任作曲教授后,進入新的創作高峰。2004年以來,作品在國內外頻繁上演并獲獎;應邀赴柏林藝術大學、達姆斯塔特國際新音樂研究所和瑞士蘇黎世音樂學院講學;他的兩位作曲學生今年分別在國際作曲比賽獲獎。大型套曲《靈歌-四個不同編制的樂器舞臺》獲選代表中國在ISCM2006世界新音樂節演出引起轟動。其作品結構嚴謹,音響新穎;常突破現有作曲思維范式,形成個性音樂語言;從中國人文內涵底蘊中,呈現出跨文化思維特征。朱世瑞認為,只有立足中國文化、放眼世界、銳意創新,拿出有個人風格和國際高水準的作品,才能在當今世界嚴肅音樂創作領域的前沿占領文化與學術制高點,并代表中國在國際樂壇平等對話。
篇8
甩開陜西、北京幾千年的距離,“五千年中國看山西”這句高調的話,讓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山西人在自豪的同時,又略微地感到一些惶恐――山西有什么呢?
從18歲離開家鄉出外讀書,輾轉西安、成都,至今已經11年過去了。離家鄉越遠、越久,對它的了解反而越深,也越加發覺:故鄉,如同被泥土封裹千年的一壇老酒,看起來普普通通,開啟窖藏,細斟慢酌,方能品出歲月釀造的醇香。
憨憨的“摳老西兒”
打算去山西旅行的朋友問我,山西有什么?
該怎么說呢?被譽為“關廟之祖”、“武廟之冠”的運城解州關公廟,《西廂記》里張生和鶯鶯談戀愛的普救寺,鸛雀樓、壺口瀑布、洪洞大槐樹、喬家大院、平遙古城、五臺山、云岡石窟……從南到北,這些著名地標、歷史古跡,我可以扳著手指頭一個一個地數下去。
但這些,其實是看得見的山西,是說給別人聽的山西。撇開一車車外運的化石和一份份旅游指南,山西還有什么呢?
在我這個山西人心里,有一個別人看不到的故鄉。在這里,山西是行進的車輪碾過的每一個地名,是一首首耳熟能詳的唐詩、宋詞、元曲,是女兒出嫁時那喜氣洋洋的花饃,是每一次歸家時父母端上來的熱騰騰的餃子。
和婀娜多姿、嫵媚多情的南方城市相比,山西的城市總顯得很剛毅,每座城市都像一個漢子,而且一準一個經濟適用男:忠厚、低調,連笑里都帶著一絲憨氣。
一種憨,所有人都知道山西煤多,煤老板也多。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山西的煤絕大部分都輸送給了全國各地,留給自己的少之又少。外地的燈光亮起來了,可山西自己卻要限時供電。看看這組數據:1949年至2011年,山西省共生產煤炭約129億噸,外調出省96億噸,占全國省際煤炭凈外調量的80%。
另外一種憨,體現在山西人的日常生活里。從古至今,一直有俗語稱山西人為“九毛九”,也有“摳老西兒”的叫法,大都是暗諷山西人舍不得花錢。的確,“摳”大概是每一戶山西普通人家的特點。在我很小的時候,家里就實行“光盤政策”。無論是碗里還是盤子里,總是被媽媽催著:“吃完吃完,別浪費了。”直到現在,這樣的習慣還深深刻留在我的骨子里。
山西人也有不摳的時候。在山西,客人來了要住家里最好的屋子,上桌要坐最好的上座。我小時候,最喜歡家里有客人來,因為這個時候,就意味著可以吃到家里被藏起來的各種好東西。舍己為人,這不是憨是什么?
“粗中帶細”的長情
五千年的山西,是一個長情的山西。
和山西有關的成語很多: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禹鑿孟門、秦晉之好、唇亡齒寒、 退避三舍……這些源自上古時期的傳說和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如今還是高頻詞語。
跟山西有關的詩詞也讓人心生感嘆:“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杜牧在說汾陽的汾酒;“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是王之渙在寫自己家鄉運城鸛雀樓的美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是忻州人元好問在赴太原趕考途中寫下的一首詞。我的老鄉還有白居易、柳宗元、王維、王勃、狄仁杰、司馬光等青史留名的文人墨客。
可笑的是,因為司馬光的祖祠離我家不到20分鐘車程,出入司馬光祠的次數太多,祖祠門前《司馬光砸缸》的雕塑成為最深刻的記憶,以至于寫出了《資治通鑒》的一代名相司馬光,在我的印象里,始終是一個舉著石頭砸水缸的小屁孩。
山西的地名更不簡單。
中國上古時代的三個帝王堯舜禹,都把都城建在山西。其中,舜都、禹都建在運城,大禹建都安邑。走在這些地方,時常可以從地名中咂摸出歷史的味道。而距運城市中心不到10公里的地方,安邑這個地名沿用至今。一個地名沿用五千年,山西可真是一個長情的地方。而在安邑的周邊:禹都、禹王、大禹渡、夏縣等地名,無一不昭示著重情的山西人對大禹這位四川人的推崇。
篇9
中秋節的古詩精選(一:
1、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2、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嫦娥》
3、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4、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5、何須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開金餅。——高觀國《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
6、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7、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8、分不盡,半涼天。可憐閑剩此嬋娟。——《思佳客·閏中秋》
9、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10、一月可曾閑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慧霖《閏中秋玩月》
11、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12、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13、瓊樓玉宇。分明不受人間暑。尋常豈是無三五。——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4、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15、中秋佳月最端圓。老癡頑。見多番。——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6、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17、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18、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19、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20、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沉冤雪。——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21、萬里嬋娟,幾許霧屏云幔。——《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22、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23、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蘇軾《念奴嬌·中秋》
24、好時節,愿得年年,常見中秋月。——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25、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秋瑾《滿江紅·小住京華》
26、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27、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28、云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高適《送魏八》
29、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0、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晏殊《中秋月》
3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32、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廣寒游。——慧霖《閏中秋玩月》
33、斟酌姮娥,九秋宮殿冷。——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34、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陽關曲中秋月》
35、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6、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37、想見廣寒宮殿,正云梳風掠。——辛棄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
38、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中秋節的古詩精選(二):
一
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二
劉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李商隱:嫦娥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三
(唐)李樸:中秋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四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五
李商隱:霜月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六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七
陸龜蒙:中秋待月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八
元好問:倪莊中秋
強飯日逾瘦,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九
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十
晏殊:中秋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十一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一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十二
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十三
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中秋節的古詩精選(三):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輧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中秋月》
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見月和子由》
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飐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夜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西江月》
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
過酒家飲酒醉。
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
及覺已曉。
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
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文天祥
照江疊節,載畫舫之清冰;
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
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
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江山如畫,
尚從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輪嗣布。
《念奴嬌·中秋對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
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
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
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云來去。
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
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臺灣民謠: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鄉秋憶月,異國夜驚潮。
手未攀丹桂,以猶卷緣蕉;登樓悲作賦,西望海天遙。
《月夜思鄉》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睡眼朦朧,
恍若夢中;生臥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
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
中秋節的古詩精選(四):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南齋玩月》
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中秋月》
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
齊已
空碧無云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待月》
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倪莊中秋》
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中秋節的古詩精選(五):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劉方平《月夜》)
4、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5、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6、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嫦娥》)
7、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李商隱《霜月》)
8、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清天。(蘇軾《水調歌頭》)
9、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晏殊《中秋月》)
10、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11、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2、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李商隱《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3、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元好問《倪莊中秋》)
1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大漠沙如雪》)
15、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16、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7、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18、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19、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陸龜蒙《中秋待月》)
20、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21、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2、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3、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24、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齊已《中秋月》)
25、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26、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
27、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
·?·
·?·
·?·
·?·
·?·
·?·
·?·
篇10
1古代詩歌對氣象的關注與表現
氣象描寫在古詩詞中最早出現并發展成熟。大量的古代詩歌或以一種欣賞的閑情描寫風云雨雪,或借自然氣象抒發抑郁不得志的感慨,不僅真實地記錄了由于四季更替形成的風雨變化,而且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給后人留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據專家統計,《詩經》三百零五篇中,具有一定氣象意義的詩歌就有四十多篇,如:《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陽。……殷其雷,在南山之側。……殷其雷,在南山之下。”這說明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已經觀察并總結出雷雨形成與地形的關系,認識到雷雨是有它的發生規律的。人們由此進入一個認識氣象的新境界。又如《邶風·終風》:“終風且暴……。終風且霾……。終風且曀。不日有曀,……曀曀其陰,虺虺其雷……”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幅圖景:狂風挾裹著暴雨,洶涌而至,烏云蔽空,不見天日,天空漆黑一團。緊接著雷聲轟鳴,由遠而近……。這首詩形象地再現了暴風驟雨來臨時的景象,堪稱經典。
在《詩經》中能夠準確地描述天氣演變過程的詩歌共有三十幾首,匯集起來可以構成一幅先秦時期的自然氣象圖。到了唐代,更是出現了大量的描寫氣象的詩歌。唐詩不僅是文化藝術的高峰,也有非常豐富的氣象描寫。有學者通過分析和統計《唐詩三百首》中用到云、霧、雨、雪等字的百分比,占總首數的45%;這說明唐詩中所體現出的氣象類內容數量巨大。早在我國周、秦時代,人們就開始就把物候和農時結合起來,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從那時起人們就關注見霜、下雪、結冰、打雷等自然氣象。唐代中葉詩人元稹在湖北玉泉道中所作詩有句:“楚俗物候晚,孟冬始有霜。”這是詩歌中對“物候”一詞的最早記載。大詩人白居易十幾歲寫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說明了一年一度的季節交替。詩仙李白“東風已綠瀛州草,紫殿紅樓覺春好。”
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他們都用自然氣象描寫來抒情、遣懷。劉禹錫《竹枝詞》:“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王之渙《出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些都是以楊柳始綠來標志春天的到來。氣象描寫又是詩人性情所在,不同的詩人筆下有不同的氣象描寫。同是寫雨,或溫潤如酥,或寒涼如水。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雨是“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的雨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中的雨是“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而李商隱《夜雨寄北》中的雨是“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我們可以看出杜甫雨中的焦灼抑郁,韓愈雨中的喜悅灑脫,王昌齡雨中的孤苦凄涼和李商隱雨中的迷惘纏綿,各有深味,余韻無窮。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雪是“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雪中有英豪之氣。陸游所作《初冬》:“平生詩句領流光,絕愛初冬萬瓦霜。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他借雪表達一種人生思考:人生當然最好是成熟后壯年,但是人生不能嫌老,也不要嫌少。“老”愈好,“少”已香。古代詩歌中氣象描寫十分豐富,尤其是唐詩創作和發展中,伴隨著對氣象的高度關注和豐富的藝術表現。
2氣象描寫在詞中的審美意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