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的小故事范文
時間:2023-04-07 20:27: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孝敬父母的小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打虎救父。晉朝時,有一位叫楊香(今河南沁陽人)的孝子,十四歲的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去田里收割莊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親銜去。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須去救自己的父親,于是不顧自身的危險,立即爬上虎背,緊緊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終于松口逃走。他的父親也就脫離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詩頌曰:深山逢白額,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身虎口中。
2、彩衣養親。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饑餓也不敢先嘗。如有酒時,就跪下捧給父母,等父母接過杯子即起來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樣,使父母快樂。有人憐憫他窮困,勸他給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養親。楊乞答道:“父母年邁,若為人家打工,離家太遠,就不能及時奉侍他們。”聽的人感到他真是個孝子。后來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討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著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詩贊曰,乞酒奉親盡禮儀,高歌跳舞學嬌姿;娛親精彩引歡笑,滿室春風不斷吹。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感恩父母養育情,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生命就傾注了父母無盡的愛與祝福,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他們給予了一個人一生中不可替代的——生命!共同閱讀孝敬父母演講稿三分鐘,請您閱讀!
孝敬父母演講稿1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孝敬父母。”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聽到這首歌,使我明白,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世界就是一片孤獨黑暗。所以我們需要一顆感恩的心。
在成長歷程中,我們沐浴著父母愛的陽光。多少次,在媽媽甜甜的兒歌中入睡;多少次,父母抱著生病的我們直奔醫院,忘記了饑餓,忘記了疲勞;多少次,父母帶著病痛為我們洗衣做飯,不讓我們受一點兒委屈……我們在愛的天空中成長,就像魚兒在水中暢游。而父母卻從不要求我們回報什么。但是,我們怎能心安理得地享受他們的無私奉獻呢?
那一次,媽媽臥病在床。看著病痛使她變得憔悴的臉我忽然想到要為媽媽做點什么。午飯時間,爸爸不在家,從未做過飯的我為媽媽煮了一碗雞湯面,送到她面前……這時,我發現媽媽的眼里閃動著晶瑩的淚花,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時,我真想大聲對媽媽說:“媽媽,我會用實際行動來向您證明。媽媽,我會成為您的驕傲!”
我們要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在父母生日時,親手為他們遞上一杯熱茶,說一句關心問候的話;在父母情緒低落時,說幾句安慰的話……這些對我們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可在父母眼里會變成金子般寶貴的東西。
學會感恩,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身邊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有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因為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健康成長;有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善待一草一木,因為是它們給了我們清新的空氣,美好的世界。如果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那么,這個世界就會變成一個充滿友愛,充滿真誠,充滿陽光,充滿快樂的美好家園!
最后,讓我用一首小詩結束我的演講吧:
雄鷹翱翔,回報藍天以豪氣。
巨浪翻卷,回報大海以壯闊。
花朵綻放,回報花園以美麗。
我們奮發,回報社會以智慧。
謝謝大家!
孝敬父母演講稿2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一年級七班的畢一諾,今年七歲了。我能參加這次美德少年“孝敬父母”之星的評選活動感到非常高興。
“百善孝為先”,首先會孝敬父母才會去善待別人。因為爸爸常年工作在外地,身邊又沒有其他親人,自幼媽媽就上著班一個人帶我,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還要照顧我的一切,每天很晚都不能休息。隨著我漸漸長大、懂事,發現媽媽太累了,為了讓媽媽省點心,我便自己自覺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主動寫作業、練琴、洗涮、洗毛巾襪子等小衣服,自己整理書包、床鋪,幫爸媽捶捶背、捏捏腿、擦擦桌子、掃掃地等。
記得去年冬天的一個周末,媽媽突然發燒到38度9,她迷迷糊糊的躺在床上,還說頭痛的好厲害。我一聽好緊張,媽媽要是病倒了,家里的一切可怎么辦呀?我便按照說明趕緊給媽媽找了些消炎、感冒、退燒之類的藥讓媽媽吃,媽媽感動的流了淚,說我長大了,學會照顧人了。吃完藥后一會兒媽媽便睡著了,我摸著她的額頭漸漸不再那么燙了,我便松了口氣。我開始學著媽媽的樣子整理房間,掃地、拖地。就在快拖完地時,感覺鼻子熱乎乎的,用手一摸不小心喊了出來:“哇 !流鼻血了······”這時媽媽一下子從床上跳了下來,幫我止鼻血。我連忙說:“沒事,可能是喝水少了······”媽媽看到被我收拾得整齊、干凈的房間,感動得淚流滿面,病情也似乎好了好多,最后我倆抱著笑了。
我現在還小,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能從小事做起,通過這次評選活動,我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用自己的努力去感恩身邊更多的人。
謝謝大家!
孝敬父母演講稿3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孝敬父母》。
開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一艘載有數百人的大型輪船在海上失火沉沒,許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還。乘客中有一個游泳專家來回游了十幾次,在連續救起了二十個人后因過分勞累雙腳嚴重抽筋而導致殘廢必須終身坐輪椅,他一直大叫著問自己:我盡力了嗎!幾年后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問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記憶是什么,他傷感的說:我最記得那被我救起的二十個人中,沒有一個人來向我道謝。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于是,選擇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么樣的一種生活。
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感恩,并不局限于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以及更多,更多。平時,我們是否會受喜怒哀樂所左右生活?喜的時候是否會歡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時候是否會大發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時候是否會惆悵萬分失落無比?樂的時候是否會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樣做到對喜怒哀樂處之泰然?要如何保持平靜的心靈?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于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么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的成敗也是如此。
感恩,并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余杰說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那么,就讓我再次用一個小故事結束今天的演講吧:有位和尚叫佛印,與朋友結伴出游。在路過海邊時與朋友話不投機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氣憤的在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當走過原始森林時佛印和尚遇險被朋友所救,于是他在巖石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問他為什么兩次在不同的地方寫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一如海水沖淡沙灘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卻是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
學會感恩的生活,寧靜而祥和。
孝敬父母演講稿4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五年級六班的王美惠,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孝敬父母》。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這樣一首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呀,從我們呱呱墜地起,我們的成長都離不開我們的父母,是父母給了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怎么能忘記呢?我們怎樣做才能報得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有句古語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它是兒女們必做的天經地義的事情,古代埋兒奉母,棄官尋母的故事,足以讓人唏噓不已,而今捐腎救母,退學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們感動萬分,不一樣的時代,演繹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其實,今天,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說的那樣,要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平時多注意身邊的小事情,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剛下班的年輕媽媽忙完了家務,又端水給老人洗腳,老人對她說:‘’孩子,歇會吧!別累壞了身子。‘’她笑笑說,“媽,不累”,年輕媽媽的言行舉止被只有3、4歲的孩子看到了,兒子一聲不響地端來一盆水,年輕的兒子吃力的端著那盆水,搖搖晃晃地向媽媽走來,盆子里面的水濺了出來,濺了小男孩一身,可小男孩一臉燦爛,把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為母親洗起了腳。自從看了這個廣告,我就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家務,只要作業完成的早,我就會端一盆水,親自為媽媽洗腳,對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
我的父母非常勤勞,樸素,從不為自己買漂亮的衣服,高檔的化妝品,可是對我卻異常的慷慨,特別提學習上的事情有求必應。嘴里還經常說:“窮養男,富養女”每當我生日的時候,都會給訂一只大大的蛋糕,做一桌子我喜歡吃的飯菜。這些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又到了我過生日,我用我的零花錢給爸爸買了雙手套,給媽媽買了條絲巾,我要讓爸爸的雙手不再粗糙,讓媽媽變得更漂亮。
我們的父母為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感恩的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于衷,甚至怨氣沖天。因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要行動起來,動一動手,搬一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原來這樣簡單。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能讓我們的爸爸媽媽欣慰,高興和快樂,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同學們,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但愿我們能以一顆感恩之心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祝愿天下的父母永遠健康,幸福。
孝敬父母演講稿5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心?孝道。
是誰教會了我們吖吖學語?
是誰用甘甜的乳汁辛苦地哺育我們?
又是誰將自己的年華飛逝換來了我們成長著的生命?
是父母!人們說:母愛如水,滋潤生長;父愛如山,遮風擋雨。我覺得,父母對我們的愛就像一杯咖啡,靜靜地向周圍彌漫特殊的芳香,它的味道稍帶苦澀,而它的糖份卻積存在杯底,只有喝到最后,才能品出它那香甜的滋味。
仔細回想,夏天那一盤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溫熱的牛奶,學習時那一句關心的問候,玩耍時那一聲小心的叮嚀……父母總是在暗處默默地做我們成長的基石,多少苦累,卻從未說過一次。對于如此莫大的恩情,我們怎能不給予回報呢?
蘇轍曾說:慈孝之心,人皆有之。還記得20__年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嗎?田世國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愛已經堅如磐石。
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只不過,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飛塵所掩蓋了。可是在我們同學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時常發生,有些同學厭煩父母的嘮叨,常常與父母頂嘴,殊不知,那些嘮叨滿載著父母的愛;有些同學從未關懷過父母,把父母當成自己的金庫,殊不知,愛不是無底洞;有些同學視父母的愛為理所當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愛……這樣的事時常發生,不由得令人心憂。烏鴉能反哺,羔羊會跪乳,而我們,新時代的中學生,難道真的不如烏鴉,不如羔羊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卻能引發我們的深思。孝心,并非是長大后才有的責任,也并非是用金錢就能彌補。孝心的終極奧義,就是愛。孝心其實很簡單,比如,為家里清掃一次房間;為母親倒一杯水;為父親捶一次背……這是多么簡單,可是同樣是這些小事,卻能讓父母感動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樣也不需要千萬豪宅,也許你的孝心不豪華,只是一次5分的作業,一張100分的試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會接受它,因為,這里滿載著真誠的愛!這才是給予父母最好的禮物!
當然,我們要孝敬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關心、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對于他們我們同樣也要敬孝心,講孝道。
篇3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以實際的行動來回報父母。
教學過程:
一、聽閻維文的歌曲《母親》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師)伴隨著這首優美感人的母親我們一起走進感恩父母主題班會,許久以來,我們習慣了一種關愛,漸漸的我們忘記了感動,忘記了說聲謝謝。今天,讓我們觸摸心底里最柔軟的角落,走進父親,母親,去感受父母的愛,父母的情,體驗親情的無私與偉大。今天,有遲嘉、曲宏業同學和我一起主持這節班會。下面有請遲嘉、曲宏業。
(女)是呀,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
(男)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
(女)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他)給你包,
(男)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
(女)這個人就是娘啊,
(男)這個人就是媽,
(女)母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
(男)父親一直牽著我們的手;
(女)父母的愛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
(齊)父母的愛是崇高的、無私的和偉大的!
(女)《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男)父愛如山,母愛如河。首先,有 + + + 為我們帶來父親,母親的故事。
(生講二個故事)①六旬老父捐腎救子: 2003年2月,湖北60歲的農民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癥”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地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也不能看著你死!
②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爆發了,當搶救人員發現一位母親時,她已經死了,透過那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又在磚頭上敲了幾下,里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準備走到下一個建筑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尸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 ,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現里面有一部手機,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寫著一條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大災大難面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
(女)聽完了這些故事,我的眼睛濕潤了,此時此刻相信每一位同學的心情都無比的沉重,父親的愛,母親的愛在兒女面前是那么的無私而博大。在那么多絢麗多彩的詞語中我竟然找不到合適的辭藻,突然我覺得父母的愛大的就象一棵蘋果樹。下面讓我們走進一棵蘋果樹的故事去感受父愛,母愛的大愛無邊。
(播放視頻蘋果樹的故事)(女:)父母的愛是不求回報的,只要我們快樂,父母就快樂,只要我們幸福,父母就很幸福。當我們理解了這份真諦時,我們把一棵蘋果樹比喻成我們的父母又是多么的貼切。
(男)是呀,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羔羊跪乳、烏鴉反哺,我們又應該為父母做些什么呢?在感恩的歷史長河中流淌著多少故事,值得我們去品位,下面有請
同學們把收集到的感恩父母的歷史小故事一起分享,讓我們靜聽,反思。(生講感恩故事 ,如: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與母親的故事等等 )欣賞著,感動著。
(師)中華民族百善孝為先,以史為鑒,今天的我們又應該如何回報父母呢?我先提問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一)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爸爸、媽媽陪你過生日了?(,那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希望你落實好爸爸,媽媽的生日,那一天說一句祝福的話,或是用節省下來的零用錢為爸爸,媽媽買一件小小的生日禮物,我想這也是對父母一種深情的回報。
(二)、你頂撞過父母嗎?那你后悔嗎?為什么?(父母辛勤的工作,把好吃的讓給我們,把最漂亮的衣服給我們穿。希望我們能健康快樂美好的生活。有時候卻忘記了他們的存在。)那以后要心平氣和的與父母交流溝通好嗎?現在想對媽媽說些什么?想不想說聲對不起,讓我們一起對父母說些祝福的話好嗎?讓我們一起說:祝爸爸,媽媽平安,健康。其實關心孝敬父母,有時候就是很隨意的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聲祝福、一句問候、一朵鮮花、一個擁抱,甚至只是一個微笑。
下面讓我們欣賞一部短片《請用心體會》(內容詮釋了母愛伴隨著我們的一生,以及母愛的偉大無私)通過短片我想我們能夠深深理解這份愛的真諦。
于老師做班會總結:
一粒明礬浚入水中可以祛除水中的雜質,一棵感恩的種子埋入心中,必將凈化心靈。有人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世界首富偉大的慈善家比爾蓋次是這樣回答的: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孝敬父母。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學能記住這句驚世之語,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珍惜你身邊的每一個機會,去感恩你的父母,如果有一天當他們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時,你能夠緊緊握住他們的手,就像當年他們握住你的手一樣。我想,也就達到這節班會的目的,最后,作為子女,讓我們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幸福。同時,作為母親,我也要祝天下的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度過每一天。
(女)今天的班會到此結束,
篇4
近年來,縣老年學學會聯合縣老干局、老齡辦、教育局等部門在城區中小學生中開展了孝道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孝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有無現實意義,如何在校園中開展孝文化主題教育活動,今后應如何引向深入?帶著這些問題,筆者走訪了縣城及周邊的幾所中小學,與參與這次主題教育活動的學校領導、教師、學生進行了深入地座談討論。集大家所言、所為、所思,匯集成《孝道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的實踐與思考》這篇文章,與大家共酌。
一、孝道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的現實意義
1、孝道教育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需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道”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傳統文化的根本和核心,是中華民族成為禮儀之邦的內在柱石,傳統孝文化奠定了中華民族傳統倫理道德的基礎。在黨的十提出民族復興中國夢,構建美麗中國的今天,大力弘揚和踐行孝道文化,對于煥發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進一步拓展中國幾千年孝文化的內涵,豐富孝文化的內容十分必要。只有加強青少年孝道教育,培養青少年孝親敬老的優良品質,才能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它具有現實的意義。
2、孝道教育是適應老齡化社會的需要。我國的老年人口基數大,如何解決好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將是我國21世紀的重大戰略任務之一。在我國城鄉有著不同的家庭結構,在城鎮,現在普遍的情況是“421”的家庭結構,6個大人愛著一個“小皇帝”,“愛小輕老”的現象十分普遍。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青少年很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淡化親情回報、缺少愛心,孝敬意識相對較差。因而應當以孝道為切入點,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讓他們從小就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做個有道德良心的人。
3、孝道教育是解決青少年孝行缺失的需要。改革開放的推進,社會日益發展進步,使學校、社會、家庭無形中削弱了對傳統孝文化的教育。于是各種不良孝道觀越來越年輕化,使青少年孝道倫理缺失。青少年只知索取,不知回報,只知自愛,缺乏大愛。這樣的思想傳承毒害的不是一代,所以加強孝文化教育是勢在必行。
4、孝道教育是激發青少年學生愛國熱情的需要。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一中國力量就包含了中國傳統孝文化的傳承,“小孝事親、大孝為國”。孝道教育從少小抓起,奉親敬老從小事做起,這是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孝道文化新理念,是對學生進行愛父母、愛社會、愛祖國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將會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貢獻一份巨大的助推力。
5、孝道教育是培養青少年學生愛心的需要。青少年學生愛心品德的形成,應該由表及里、由親至疏、由家至國,從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做起,再將愛的感情如同水圈一樣,由小到大,一圈又一圈地波及開來。
培養孝心就是培養孩子的知恩圖報的感恩之心。只有從小培養孩子對父母感恩之心才會延伸到感恩社會,感恩祖國之情,從而才會使孩子放眼樂觀天下事,愛心善待世間人。
二、在校園中開展孝文化主題教育活動的實踐
(一)搞好調查
1、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家庭生活及孝親敬老表現的一般情況。我們通過在不同學校、不同年級召開多次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家庭生活的一般情況。通過座談交流,初步發現我縣城區各學校學生的家庭生活諸如親子關系等總體上基本是健康的、正常的,但在孝敬父母、長輩等道德表現方面,似乎與學校的教育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一些在師生印象中在校表現較好的學生,在家里卻未必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2、開展問卷調查。為了解學生孝親敬老的孝行表現,我們又開展了各中小學全校性的問卷調查。我們將問卷內容按“尊敬長輩”、“關心長輩”、“與長輩溝通”以及“分擔家務”四個部分,共設計了10個學生便于回答的“孝親”問題,在城區10所學校近500名學生中采用無記名方式進行了問卷調查。經過匯總分析,我們基本掌握了各校學生及部分家庭在孝親敬老方面的大體情況。
(二)問題分析
學生在“孝親敬老”方面存在的問題基本上分為“叛逆型、依賴型、奢侈型、自私型、冷漠型”等五個方面的問題。根據情況分析,我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1、認識偏差。相當一部分學生曾狹隘地認為只要學習好就是孝順父母。
2、知行脫節。多數學生知道體貼父母,關愛老人的道理,但缺乏行動的自覺。
3、認識錯位。大部分學生認為孝敬父母是大人的事,自己還是學生,需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撫養、呵護,自己還沒有能力孝敬父母,等自己長大成人再盡孝也不遲。
4、認識失誤。相當一部分家長過于溺愛子女,一味迎合子女的無理要求,對子女只講付出,不求回報。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致于現在不知道孝敬父母都是小事,長大了就會知道孝敬父母了。有了這種思想,家長就疏于對孩子的孝道教育,客觀地造成了孩子的不孝行為。
(三)幾點作法
針對上述情況,在對青少年孝親敬老教育中,我們不僅在認知層面上加強宣傳教育,更注意努力創設有效載體,搭建孝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的平臺。
1、舉辦作文大賽,學生人人參與。為了更好地營造孝親敬老的良好社會氛圍,縣老年學學會會同縣老干局、縣老齡辦、縣教育體育局共同發起,在縣 移動公司大力贊助下,于20__年9月舉辦了“移動杯”《鎮安縣首屆中小學生“孝親敬老”作文大賽》。這次大賽涉及了鎮安城區十一所中小學校,有9000余名中小學生積極參與,學會與各學校教師共同組織對優秀作文進行了評選,并在縣二中召開一千多名學生、家長代表參加的頒獎大會,縣上四套班子的領導出席,對優秀者進行了獎勵。這次活動,歷時一年時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廣大師生普遍反映良好,受到家長們的一致好評。通過這次大賽,使孝道教育走進了校園,走進了課堂。使學校孝道教育作為學生德育的常規內容,并納入了學校重要的議事日程。
2、利用縣關工委、教育局、科協、老年學學會聯合舉辦的《鎮安縣中小學生科普夏令營》主辦《孝親敬老》講座,用現實生活中孝親敬老的動人故事來教育學生、感染學生。
3、孝道文化進幼兒。2013年“六一”兒童節在縣欣星幼兒園、東坪春暉幼兒園開展了“幼兒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獻孝心”活動。讓孩子們向長輩獻上自己繪的畫、擁抱長輩并親吻,使到場的幼兒家長激動得熱淚盈眶,感受到了孩子們對自己的孝心,也使幼兒從小受到孝道的教育。
孝道教育進校園活動的初步嘗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不少學生反躬自問,開始檢討和糾正自己在學習上、生活中的毛病和缺點。一些家長感動地說,孝道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就是好,它使孩子們知道了感恩父母、感恩社會,立志讀書,報效國家。
三、孝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如何引向深入的思考
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孝道教育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延續下去的德育工程,它沒有捷徑可走。怎樣才能使這項工作行之有效,對青少年愛心孝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抓好以下措施。
1、擴面延伸 在城區中小學開展活動的基礎上,著重抓好大賽的擴面工作,將大賽從城區中小學擴展到農村中小學,讓全縣中小學生都參與其中。不僅將獲獎作文結集出版,還選拔出最佳習作的踐行者,在中、小學校巡回演講。
2、抓好基地 不僅組織作文大賽,而且要引導學生踐行,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每個學校在校園的相近社區、敬老院建立德育基地。學校與社區互動,定期組織學生為基地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困難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務工作,如清掃庭院、整理房間、提水拾柴、清洗衣物等獻愛心活動。常年堅持,屆屆傳承,基地不變,讓踐行的學生爭心小使者、為老服務小義工。
3、開展“三進”
(1)孝道文化進課堂。各校以《孝道十八課》為基本教材,在政治和思品課上學習。通過學生樂于接受的小故事詮釋了孝道的意義、功能。通過晨會、班隊會、辯論會、繪畫、手抄報等多種形式加深學生的理解,讓學生深刻認識和理解其中內涵與闡明的道理。(2)孝道文化進家庭。“孝”文化教育根本在于示范傳承。從小在孩子以上中播下孝的種子,靠的是成人的示范教育,身體力行。為了讓的孝道教育走進家庭,每周末要求孩子回家后必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并做記錄,班里進行評比,以激勵孩子積極幫助家長做事的興趣。在學生家長中開展“夸夸咱家小孝星”的征文活動,評出優秀者請進學校給學生演講。
利用特定節日、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每逢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感恩節,學校倡導每個學生為這長做一件“感恩長輩”的事。(3)孝道文化進心靈。舉辦“學會感恩,立志成才”、“讓孝心飛揚”、“孝心,在這里閃光”的報告會。給孩子們的心靈播下孝的種子。
篇5
感恩的心的美好。體現在每一個角落。生命猶如一張白紙,有了感恩的心,這張紙上便有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畫;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感恩主題班會活動策劃,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感恩主題班會活動策劃1一、背景分析
1、“感恩”是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官居何職,我們都應該懂得感恩,“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在平時與家長的談話過程中,我得知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因此,父母對他們大都是嬌生慣養,使他們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和不關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質。
甚至有的同學還經常對父母大呼小叫,無故發脾氣,絲毫不顧及家長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傷心。
的兒童教育專家郭建國教授說:“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永遠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幫助他的人,更不會主動地幫助別人。”為了讓孩子們能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落實到實際生活之中,我設計了以“感恩父母擁抱親情”為主題的班會。
二、活動目的
通過主題班會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討論,表演小品,演唱歌曲等多種形式來引導學生提高感恩父母的意識,體會父母的辛勞,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實際行動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三、活動重點: 激發學生的感恩之情,樹立美好的人身觀,讓他們有健康的情感觀念。
四、活動準備
1、提前布置主題班會內容,叫同學們收集有關“感恩父母”的材料。
2、準備班會課件。
3、叫同學們如何感恩父母做好發言準備。
4、準備一份感恩卡。
五、活動形式
講故事、討論、誦讀、寫“心愿卡”和唱歌等形式。
六、活動過程
一、聽閻維文的歌曲《母親》創設情境導入主題問:為什么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么時候也不能忘?引出主題:自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為我們付出了無私的愛,我們要感恩父母
二、感受父母崇高、無私和偉大的愛:為什么要孝敬父母(感念親恩)
A、初步感受
1、讓學生看圖片,認識兩個人:父親,母親。
教師明確:母親永遠給我們擋風雨,父親一直牽著我們的手;父母的愛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父母的愛是崇高的、無私的和偉大的!
B、深入認識
1、老師講有關父母關心愛護兒女的真實故事。
①六旬老父捐腎救子:2003年2月,湖北60歲的農民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癥”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地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也不能看著你死!
②年輕母親舍身救兒: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陽市五里河公園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35歲的母親劉燕當時也顧不上將手上的相機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鯊魚池中將兒子救出。劉燕在接受采訪時只說了一句話:“兒子就是媽媽的全部。”提問學生:從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講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為我們做了很多很多,請講:
①父母令你最感動或者最難忘的一件事
②父母令你興的一件事
3、父母并不能每時每刻都在做令兒女特別感動的事情,有的學生甚至沒有過這種體驗,但他們平凡的工作足以令人感動。
請學生講一講父母平凡而辛勤工作:父母做什么工作?什么時候上下班?工作時間長嗎?你覺得你的父母辛苦嗎?他們為什么要這樣辛苦地工作呢?
4、聽聽父母的心聲。
請家長發言談培養孩子的感受。
5、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送給家長及在場所有人的父母。
6、心靈表白
同學們現在你們有話對爸爸媽媽說嗎?現在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一句是什么?
二、感恩父母(學會做人)
就像前面歌曲里的歌詞所說:
①父母為我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他們含辛茹苦培養我們,那么我們該怎么回報父母?
②講一個現代兒子孝敬母親的感人故事:200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田世國得知母親劉玉環患尿毒癥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醫院作了血樣檢查;配型成功后,瞞著母親,毅然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她。問:從這個真實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請每個學生寫幾句簡短的話概括:談一談怎樣孝敬父母?
讓同學讀一讀自己寫下的話,請家長點評,談關于孝敬的看法
3、父母很希望聽到兒女祝福的話語,如果要寫一句祝福的話在父母生日時送給父母,應該怎么寫?比一比誰寫得好
4、下面的表現,哪些是同學們做得的?請講一講讓同學們學一學
①了解父母各個方面(如:爸爸媽媽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嗎?爸爸媽媽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媽媽的身體健康狀況嗎?你爸爸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對父母有禮貌,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不當面頂撞父母,不和父母發脾氣 ③生活節儉,無浪費現象,不亂花錢,不向父母提過高要求④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父母負擔。
⑤有心事主動和父母說,經常與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溝通)
⑥碰到一些比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征求和認真考慮父母的意見。
⑦外出時,在征得父母同意后,應把去向和時間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護法)
⑧努力學好各門功課,經常主動向父母匯報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不讓父母操心
⑨父母親有做得不對的地方要誠懇的指出(實話實說)
5、巧解誤區:學生討論下面同學的做法
①有一位成績優秀的學生,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一回家就馬上學習。最近學校開展孝敬父母的活動,要求學生在家能幫助父母承擔一些家務勞動。但小林卻說:“學習成績優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余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學習成績再優秀也不行)
②小剛是一名初一學生,在學校里活潑開朗,可回到家卻不愿和父母講在學校的事,有什么心事也不愿和父母講,總是一個人獨自呆在屋里。問他為什么,他說:“父母只會嘮叨,和他們沒什么好說的。”(缺少溝通)
③在課堂上,老師批評現在社會上一些不贍養父母的錯誤行為。小明說:“等我工作后,每月都給父母生活費就行了。”只是每月給父母生活費就是孝敬父母嗎?(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擔對父母應盡的贍養義務,而且要盡心盡力滿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別對年邁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顧,耐心安慰,在精神上讓父母感受到子女的愛更為重要)
④一位學生在接受了孝敬父母的教育后寫下了一段話:為了我們的媽媽,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將來讓媽媽過上幸福的生活,不再讓媽媽做又苦又累的生活,讓媽媽過世界上的生活!媽媽,等著我給你過最幸福的生活吧。
6、無論是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賜予……人自從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
讓我們懂得感恩。請聽歌曲:《感恩的心》
7、全班齊誦《游子吟》結束本次班會活動。
以上就是我們班這次主題班會《感恩父母擁抱親情》的設計過程,該節班會課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請在座的各位領導和老師們批評指正。
最后,我想借用當代作家畢淑敏說過的一句話來提醒自己:“當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懂事,當我們懂事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但有些東西卻永遠無法補償。”所以現在的我們,就要對父母多一份關心,盡一份孝心。也許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許它只是一碗淡飯,但在愛的天平上,他們等值,因為——孝心無價!謝謝大家!
感恩主題班會活動策劃2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情,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貼關心父母,學會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以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
3、學會理智,學會克制叛逆心,走好人生成長中最重要的一步。
二、活動準備
1、準備資料:感恩演講稿
2、歌曲《母親》(閻維文)、《父親》、《燭光理的媽媽》
3、多媒體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1、播放音樂《母親》
2、出示課題:
同學們:這是我第一次來湘潭,也第一次與同學們見面,同學們能猜猜老師的感觸是什么嗎?是“羨慕”!我來自永州一個偏遠的山村,我真羨慕同學們爸爸媽媽把你們帶到這座美麗的城市。同學們為此感到幸福嗎?(沒有!)那是因為同學們都習慣了這種生活,就像習慣了父母的關愛,習慣了父母的無私奉獻一樣。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來談談這個古老的話題——《感恩父母》(出示課題)。
(二)、為何要感恩父母
1、說一說: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否遇到過下面的問題,今天我們來說說自己的快樂與煩惱,并說說你處理的辦法或自己的看法。
(1)、你曾因為要東西(如衣服、手機、電腦)與父母發生過爭執嗎?你是如何處理?
(2)、父母背著你看過你的日記、短信或聊天記錄嗎?
(3)你覺得父母愛嘮叨嗎?你如何看待父母的嘮叨?
(4)、父母對你的期望值高嗎?你是怎樣看待的?
同學們,生活中我們與父母出現一些分歧、甚至摩擦都沒什么,只要我們能理解、懂得父母的嘮叨、父母的期望,那都凝聚著他們深深的愛!
2、討論:
父母令你最感動、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么?(老師講故事)
3、故事演講:
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有時,父母給我們的也是別人無法給予的!
《天亮了》背后的故事:
1999年10月3日10時20分左右,在貴州麻嶺風景區,200多名游客在馬嶺河峽谷谷底的纜車乘坐點,等待乘坐纜車去山頂吃中飯。11時20分,纜車到達山頂平臺時慢慢地停了下來。工作人員走過來打開了纜車的小門,準備讓車廂里的人走出來。就在這一瞬間,纜車不可思議地慢慢往下滑去。纜車緩慢滑行了30米后,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墜去,一聲巨響后重重地撞在110米下的水泥地面上,在纜車墜落的那一剎那間,車廂內來自南寧市的潘天麒、賀艷文夫婦,不約而同地使勁將年僅兩歲半的孩子高高舉起。結果,這個名叫潘子灝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點輕傷,幸運地活了下來,而他的雙親卻永遠卻離開了人世……在生和死的瞬間,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們用雙手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孩子,他們用生命詮釋了人世間最偉大的父母的愛!
4、學生演講:
同學們,十多年來我們無時無刻不享受著父母之愛,沐浴著父母之情!無時無刻不牽絆父母的心!請聽__同學的演講《感恩父母》。 (播放短片)
(三)學會感恩:
都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孝敬父母是沒有時間界限,也不需要我們轟轟烈烈的去為他們做什么大事,只要我們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點點滴滴做起。去關心他們,體貼他們,讓他們也成為被愛的人!
下面請大家來說說:
今后我們應該用哪些行動來感恩我們的父母?
小結: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有很多方面,但我想下面最基本的四個方面我們必須做到:
(1)、理解父母、體貼父母;
(2)、聽父母的話,接受勸告;
(3)、對父母有禮貌,言語要尊敬;
(4)、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不提超越家庭經濟條件的要求;
(四)感恩誓言:
通過這節課的討論與學習,同學們心中一定有了另一份感慨,現在請全體同學起立,跟著班長一起大聲說出我們心中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感謝您們的養育之恩!
從現在開始
我要好好學習,好好做人,
決不辜負您們的希望!
(五)課后作業:
請同學們回去給父母寫一封信,以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
感恩主題班會活動策劃3班會目標:
1.讓學生了解感恩,即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感恩。
2.讓學生懂得怎樣去感恩。
班會過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導入班會主題。(出示幻燈片1.2)
我們每一個人都獲得過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應該時刻感謝這些幫助你的人,感謝上天的眷顧。一個人的成長,要感謝父母的恩惠,感謝國家的恩惠,感謝師長的恩惠,感謝大眾的恩惠。
沒有父母養育,沒有師長教誨,沒有國家愛護,沒有大眾助益,我們何能存于天地之間?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還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條件!面對現在日益冷漠的青年一代,加強感恩教育尤為重要。
二、討論:自己怎樣認識感恩的?(出示幻燈片3)
學生1:所謂“感恩”,就是要記住別人對自己的恩惠,學會報答那些給自己幫助的人。
學生2:我認為我們在生活中就是要多幫助父母,多體諒老師,那就是感恩。
學生3:感恩是一種品德,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只有學會了感恩,生活才會快樂,生活中才會有真摯的情感。
學生4:生活中我們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幫助過我的人。
教師總結:剛才幾位同學都說了自己對“感恩”的理解,非常好。老師想,在生活中,我們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為他們生養了我們;其次,我們要感恩的是老師,因為他們教育了我們;另外,我們還要感恩朋友和對手,因為他們促進了我們的成長;甚至我們還要感恩自然,因為自然給了我們陽光雨露,藍天碧樹,四季變換。可以這樣說,面對生活,我們就要懷著一顆感恩之心。
三、討論:
1.為什么要感恩父母?
2.為什么要感恩老師?為什么要感恩自然和身邊的人?
學生先自己考慮,然后再進行小組交流。
四、繼續討論:
1.怎樣感恩父母?
2.怎樣感恩老師?
3.怎樣感恩自然和身邊其他的人?
學生針對以上三個問題進行討論,而后教師總結。
1.分組討論發言
2.教師總結
3.教師出示三篇文章:
(1)宗教是最崇尚感恩的。他們感謝天神,感謝主。當然,我們感謝的,遠比他們要多很多。
感謝父母,他們給予你生命,撫養你成人;感謝老師,他們教給你知識,引領你做“大寫的人”;感謝朋友,他們讓你感受到世界的溫暖;感謝對手,他們令你不斷進取、努力。
感謝太陽,它讓你獲得溫暖;感謝江河,它讓你擁有清水;感謝大地,它讓你有生存空間。
感恩,是一種心態,一種品質,一種藝術。
感恩是樂觀。感謝困難,感謝挫折,不是樂觀么?感謝對手,感謝敵人,不是樂觀么?對于我們不甚喜歡的一些人和事物,盡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對我們的利處,從而去感謝它,不是樂觀么?所以,感恩,是一種樂觀的心態。
感恩是禮貌。有人幫助了我們,我們隨口說聲“謝謝”,可能會給對方心里帶來一股暖流。有人為我們付出了許多,我們感謝他,他可能會更加多的幫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是有禮貌,是知恩圖報。所以,感恩,是一種有禮貌的品質。
感恩是畫筆。學會感恩,生活將變得無比精彩。感恩描繪著生活,將生活中大塊的寫意,揮灑得酣暢淋漓;將生活中清淡的山水,點綴得清秀飄逸;將生活中細致的工筆,描繪得細膩精美。所以,感恩,是一種多樣的藝術
(2)常說:“三有三為。”
心中有祖國,為祖國做件事。不是為了回報、感謝偉大的祖國么?
心中有集體,為集體做件事,不是為了回報、感謝溫暖的集體么?
心中有他人,為他人做件事。不是為了回報、感謝生活中的每個人么?
有人說,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什么都還沒來得及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享受前人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這就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于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的快樂,便能對落難或者絕處求生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學會珍惜你的幸福,學會感謝你身邊的一切,因為珍惜才會擁有,感恩才能天長地久……
感恩,是我們生活中永恒的話題。學會感恩,學會熱愛生活。我們將會感受到更多快樂。
(3)學會感恩,應該是對待他人的一種積極態度;學會感恩,本質上就是對他人給予自己的好處,做出回應,做出回報,而不是漠視,而不是淡然處之;學會感恩,是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優點;學會感恩,是溫暖的陽光,照到哪里哪里亮;學會感恩,是感情的黏合劑。只有學會感恩,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只有學會感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能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五、感恩小故事
1.六旬老父捐腎救子:___3年2月,湖北60歲的農民父親胡介甫將自己的腎臟移植給了患“尿毒癥”的兒子,固執的父親不容拒絕地告訴兒子胡立新:“沒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寧可自己沒命,也不能看著你死!
2.年輕母親舍身救兒:___4年8月27日下午,沈陽市五里河公園5歲的男孩童童掉進鯊魚池。
35歲的母親劉燕當時也顧不上將手上的相機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鯊魚池中將兒子救出。劉燕在接受采訪時只說了一句話:“兒子就是__的全部。”
3.《挨杖傷老》: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
無論母親打多重,他都沒有怨言不掉眼淚。
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哭得很傷心。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時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不如以前,體力微弱。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4.孝順兒捐腎救母:___4年9月底,在深圳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的田世國得知母親劉玉環患尿毒癥后,偷偷跑到上海中山醫院作了血樣檢查;
配型成功后,瞞著母親,毅然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她。
六、結束語:
做老師的有兩個希望,一是希望你們做好人,二是希望你們學習好。有人把人才分為四類:有德有才,有德無才,有才無德,無德無才。我相信我們的同學都是人才,因此希望你們做有德有才的人,不要成為有才無德的人。要成為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做文明的學生。父母養育你們,老師栽培你們,雖然這些是父母與老師應該做的,但大家應該懷揣一顆感恩的心,用心去體會父母、老師對你的好和愛。學會感恩,你才會去幫助應該幫助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總之,希望同學們: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學會感恩。
感恩主題班會活動策劃4一、背景
九月,秋風颯颯,秋葉飄飄。這是秋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回報的季節……老師,就是這季節的主題。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國的第__個教師節,正因為這個美好的節日,才讓我們的感激之情有了表達,也讓社會充盈著尊師重教的溫暖,也讓學生學會感恩老師的愛心,感恩老師的勞動,感恩老師的教誨。
值此之際,作為島城極具號召力的_媒體,青島早報整合各方資源、聯合商家適時推出教師節主題活動“九月的獻禮”。旨在通過真誠祝福、點滴心意表達社會各界對教師節的重視、對教師的尊重和感謝。中國_編輯。
二、活動主題
收獲的九月,回報的季節
“九月的獻禮”教師節主題活動方案
三、活動內容
本次以第二十五個教師節為主題的活動,主要分為“幫您圓夢”“商家獻禮”“跟蹤報道”三個階段進行
(一)幫您圓夢:這個教師節,夢想和期待不再空白……
老師,是我們成長的第一個臺階。是她,把我們從懵懂帶入成熟,從無知變得學有所長;也是她使我們的人生開始有夢想。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里,說出祝福,畫出夢想——讓我們幫您圓夢。
參與形式:
參與者可以通過短文和繪畫兩種形式,通過不同主題或側面,鮮明的表達出對老師的感謝和想實現的愿望。
商家可以根據參與者提交的作品,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選擇性的為參與者提供贊助支持,幫助實現愿望,如:為教師提供一次免費體檢等。
成功實現愿望的作品,將連同商家的寄語一起刊登于青島早報活動專版。
(二)商家獻禮:有了老師,花園才這般艷麗,大地才充滿春意!老師,這滿園秋色,這滿園桃李,都在向您敬禮!
“教師節”作為商家必爭之地,紛紛舉辦打折促銷的活動以借此挺高知名度和人氣。青島早報整合資源優勢推出“商家獻禮”特刊,通過這種專刊的形式,商家可以選擇不同的形式體現自己的“教師節”回報特色。包括購物贈禮、持教師證享受折扣、學生禮物選購優惠等等,具體內容和形式商家自定。
青島早報可派出編輯協助商家做選題策劃,以特刊方式予以集中刊登,就有較強的傳播針對性,是廣大企業商家提升品牌形象、借勢節日精準宣傳的平臺。
(三)跟蹤報道:圓夢時刻,共同見證
青島早報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報道圓夢時刻,通過采訪參與者和受惠教師的感想側面宣傳贊助商家,有效提升品牌形象,達到節日宣傳的有效關注。
感恩主題班會活動策劃5教育目的:
告訴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東西也不屬于你個人,請珍惜生命請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請珍惜他人為你的努力和付出,請常常報有一顆感恩的心。
主持人:
主要內容:感謝父母,賜予我生命,不求回報地愛著我疼著我。
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
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因為是你們一點點裝飾了我的人生
感謝這個世界上所有值得我們感激的人。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你生命中的擁有,感恩你身邊的人
感恩你所有的所有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恩所有的所有,聽一聽趙鵬同學的心聲,感受她心中的恩詩朗 誦《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三、聽了朗誦后,互動活動:說出最讓你感動的事(請幾位學生講述)
四、要學會感謝身邊的人,特別是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恩,而又應拿什么來報 孝父母所付出的無數艱辛呢?
六,每組兩名學員講述自己在生活中具體是怎么做的,是怎么感恩的。
七,小型辯論賽
正方:給父母的報答是精神上大于物質上。
反方:給父母的報答是物質上大于精神上
五、無論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應該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去感恩父母,珍惜自己的至親,父母的愛是那么的平凡,卻又那么的動人,正如丁香花般的默默無聞,卻沁人心脾。
六、歌曲表演《感恩的心》一句簡簡單單的感謝卻包含了無盡的感動,學會感恩是人生的必 修課。
七、班主任總結講話
在這次“感謝有你”主題班會的過程中,我能感覺到同學們對這次活動的積極參與,他們都在竭盡全力想靠自己的行動去打動別人。他們的節目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辯論會非常精彩,手語小合唱也非常感人。聽他們講述自己感恩的故事,看他們用手語表達自己感恩的心情,作為老師的我心里也涌起一份真實的感動。我突然感覺,這些曾經在我眼里長不大的孩子竟會如此獨立,如此懂事,他們都是些善良純潔的孩子,他們對他們的父母、老師、朋友,甚至生命中所有的人都擁有一顆誠摯的感恩的心,他們是想通過這次活動,將自己對于感恩的感受抒發出來,積極影響身邊的人也常常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或許我們平時都不會直接抒發自己的情感,但是我們并不是沒有必要讓身邊的人了解到我們對他們的關心和感激,所以這樣體驗感恩的活動是我們學生和老師所需要的,他們需要一個空間一個舞臺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次的活動也在我們班掀起了一陣孝敬長輩、尊敬師長的熱潮,這說明感恩教育活動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我們每個人都已經真正地試著敞開心扉感恩這個美麗的世界了。
八、讓我們常常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哪怕是面對一個微笑,一句關懷,即使是不經意間的。 我們也要學會感恩,感謝這一切。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又勇氣作我自己
篇6
【關鍵詞】日常教育 環境熏陶 家園互動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9-0028-01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是說,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固的,終生都會起作用的。知識需要道德的引導,良好品格的養成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弟子規》闡述了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處世和求學時應有的禮儀規范。誦讀《弟子規》全面提升了孩子的道德思想水平和人格素質,為幼兒的修身養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日常教育――浸潤心靈
《弟子規》側重于生活教育。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言行謹慎講信用,對他人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學習有仁德的人,多學習經典文化藝術知識。對于塑造孩子聰慧乖巧、品行端正大有益處。通過趣味故事的講解和互動,更能讓啟蒙學習的孩子容易接受。
1.常誦讀,常親近。
《弟子規》淺顯易懂,押韻順口,孩子們易讀易記,感興趣。為了讓孩子常誦讀,常親近。在幼兒早上入園時我們會播放一段經典曲目,通過吟唱,鞏固對《弟子規》的理解,午睡時聽幾句關于《弟子規》的經典故事等等。再如,利用課間閱讀走廊活動,和孩子一起讀一讀弟子規,講一講經典故事。散步時和小朋友一起哼一哼經典語句等。孩子們在耳濡目染中喜歡上了《弟子規》,孩子們通過常誦讀、常親近對《弟子規》更加熟悉也學到了很多本領。
2.講故事,多浸潤。
故事是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一扇窗戶。聽故事不但對發展語言能力有好處,而且在故事中孩子學會真善美和假丑惡。故事還可以鍛煉孩子的記憶力,啟發孩子的想像力。我們在學習《弟子規》的時候,結合弟子規中的小故事,便于幼兒理解句式的意思。例如:教學第二章“出則孝”這一內容時,可出示下列形象:母雞孵小雞的時候,母雞身體下邊放一堆雞蛋,它天天趴在這堆雞蛋上,用自己身體的熱量,去溫暖這些蛋。雞蛋吸收了母雞的血汗,慢慢變成了小雞。母親撫育我們的時候,也像撫育小雞一樣,非常艱辛。通過有趣的故事講解、互動讓孩子知道了父母養育我們花了很多心血,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孝敬父母。
二、環境熏陶――循循善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1]中也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在環境的創設上,我們以孩子的發展為核心,充分發揮環境的互動作用,通過環境讓孩子愛上《弟子規》,同時給孩子提供動手、發揮潛能、展示個性的空間,使班級環境充滿生機,也更有利于《弟子規》的學習。
1.小環境,巧利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1]中指出:“環境是幼兒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有時是活動的開始,有時是活動的延伸。為了引起幼兒對《弟子規》的興趣,引發幼兒的學習探索興趣,我們常常將幼兒所要學的知識在環境中露出荷花尖尖角,形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形式。在班級內利用版面 ,布置圖文并茂的《弟子規》典故。平時利用課件和幼兒一起學習《弟子規》,總之“經典”并非灌輸式的教育,而是融合在教室點點滴滴的環境中。
2.大環境,多熏陶。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1]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作為一家主打“國學”課題研究的幼兒園,幼兒園提出了“經典浸潤活動”的教學目標,通過環境、幼兒的交互作用,讓孩子多熏陶使其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鍛煉,身心得到了愉悅。使幼兒園的環境結合《弟子規》真正“活”了起來,成了孩子成長中的“隱形教師”。
三、家園互動――彩虹之橋
家園合作是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和途徑,在這方面,家園雙方應通力合作,共同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好的家園關系有助于幼兒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行為,培養學習毅力,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處世和求學時應有的禮儀規范。
1.手拉手,共成長。
重視家長教育資源的挖掘和利用,讓家長走進幼兒園,參與幼兒園教育,讓他們和幼兒一塊兒成長,向多元化發展。
為了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我們讓家長真真切切地參與到活動中。例如:我們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重點在家解讀《弟子規》中家庭教育的內容。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系,了解家長的教養態度,親子互動方式等情況,并針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對家長進行指導。此外,要鼓勵家長及時向教師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現,以利于教師了解情況,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像“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親生氣、傷心。家長也經常說孩子通過學習明白了很多道理、變得懂事了。令老師感動的是家長的認可,家長總給我們講一些孩子自從學習《弟子規》后的變化,小麗媽媽說,有一次家里有兩個蘋果,一個大的一個小的。通常這種情況下大的肯定是我的,小的是孩子的,一般沒有爸爸什么事。但是我發現孩子不吃,問她為什么,她卻說:“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孩子爸爸聽了非常感動。《弟子規》在孩子心中是正義的化身,道德的典范。
2.心連心,一家親。
良好的家園關系在形成合力促進幼兒發展的同時,還可以提高教師和幼兒園的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所以我們還利用身邊的家長資源,請家長來我們班進行講述活動,總之,良好的家園關系不僅是密切教師――兒童――家長間關系的紐帶,還可以帶動三者的共同成長與提高。《弟子規》是用真情來教的,教學要創設情境,最好辦法是游戲,特別是角色扮演。講到“出必告,反必面”時,我們班上的家長媽媽就通過扮演母親和孩子,讓孩子們觀看。孩子們在觀看之后,就明白“出必告,反必面”的含義了,從而學到了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再比如“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凈手”,為了便于幼兒理解,我們請家長根據意思進行了故事創編。讓幼兒明白了清晨起床后,必須洗臉漱口;上了廁所后,要把手洗干凈。應該養成這種良好的衛生習慣。
總之,“誦讀經典、國學啟蒙”讓孩子從小接觸中華民族文化精髓,有利于智力的開發,在浮躁心、功利心橫行的今天,推廣中華傳統文化學習是十分必要的。
篇7
《論語》里有個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夏問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簡單,只說了兩個字――“色難”。就是說給父母一個好臉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難做到的。
我在西山的書齋有一家子“保鏢”,祖孫三代七八口,在我的呵護下小日子過得其樂融融。我常常對人講,這幾條小犬堪稱一門忠孝。我喂它們吃食,老犬沒吃,小犬就不搶。小犬頑劣,老犬一吠,盡皆敬服。可見,在父母面前,小犬不要講個性。
我講課的時候,有學生對我說,自己常常不自覺地淡化了父母的恩情,忽視他們的感受,覺得他們對我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對陌生人的小小的幫助就會感激涕零。我告訴他,你知道誰是你們的菩薩嗎?父母就是你們的活菩薩。如果你父母健在,趕緊回去拜拜父母。對于給你生命的人,磕幾個頭算什么呢?“遇難呼天地,疼痛喚父母。”父母才是你的活菩薩,是給你生命、包容你、對你的愛沒有半點保留的人,也是從你出生開始就為你牽掛一生,愿意為你付出一切的人。所以《忍經》說,“父母之恩與天地等”。我們在母親付出了10個月的艱辛后,來到這個世界。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在那之后的第一聲啼哭、第一步蹣跚、第一個微笑、第一句咿呀學語,這些都是父母多少年后還能笑著給我們講起的。接著讓我們長大、受教育,看著我們工作、結婚、做父母,他們的心始終都在我們身上。
多少人年輕時對父母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你們一點都不了解我!”其實換位思考一下,他們什么時候又真正想著去理解父母了呢?有的人事業不順利,很煩躁,在家里也總是發脾氣,偶爾還對父母喊上兩句。卻又問我,我讓父母衣食無憂,還安排他們出國旅游,到最好的醫院體檢,我還算孝順吧?我知道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對父母還不錯,自封為大孝子。
孝敬父母,必須對父母和顏悅色,讓父母感到愉悅。就像《禮記?祭義》上說的:“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給父母一個好臉色都做不到,其他的所謂“孝行”又有多少是發自內心呢?孔子在子游問孝時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今天許多人認為孝順就是能贍養父母,但是如果不尊敬父母,那么贍養父母與飼養狗馬有什么不同呢?”你看,是不是尊敬父母才是對他們“孝”?一個人孝與不孝,通過他與父母相處過程中的一言一行就能看出來。那些老是跟父母發脾氣,沒有“婉容”的人,可能沒注意,一個壞臉色,就把所謂的孝心打折了。“婉容”也是修行,連面對父母你都不能心平氣和,誰會相信你有干大事業的格局和心胸呢?每臨大事有靜氣,其實就是從面對父母保持“婉容”來修煉的。而且真正的孝,要有實實在在的心,來不得半點虛假。你的孝心在哪里,你的孝行就在哪里,這些都會反映在你的臉色上。即便工作有再多的不如意,每天回家的時候也要給父母笑臉,讓老人的心能夠安定的,可能就是子女開心的笑容。(成才)
篇8
竊以為,年輕并不完全以年方幾何來衡量,也不可憑皺紋和白發的多寡來決定,真正有說服力的是自己的心態。記得有篇散文里這樣描述青春:青春不是年華,而是一種心態,青春是生命深處的一股清泉。的確如此,沒有一顆年輕的心,便沒有了源源不斷的活水來滋養生命。
年輕的心應該是堅韌的,猶如松柏。《世說新語》里這樣一個故事:晉朝尚書顧悅與簡文帝同歲,頭發卻先白了。簡文帝問他:“你如何先白了頭?”顧悅答道:“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這妙答讓人佩服,同時也讓人明白:人生會經歷一些不同尋常的坎坷和挫折,它們會化成滄桑寫在臉上,有的人把滄桑埋進心里,揮之不去,有的人卻能把滄桑付之流光,舉重若輕。
年輕的心也應該是充滿童真的,恰似孩童。兒時的美好時光讓人難以忘懷,時光回不到從前,但是,擁有一顆充滿童真的心能讓我們收獲快樂。曾聽過古代老萊子孝敬父母的故事,頗為有趣。老萊子年事甚高,但是雙親健在,有一日,其母不高興了,老萊子為了逗母開心,便穿著奇怪的衣服,扎著小辮子,像個小孩子一樣在地上哭鬧、打滾,母親見狀便樂了。這個小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老萊子的孝心,也讓我們看到了老萊子那顆充滿童真的年輕的心。用一顆充滿童真的心去生活,簡簡單單,輕輕松松,每天都是陽光燦爛的日子。
篇9
我在郊區的書齋有一家子“保鏢”,祖孫三代七八口。我常常對人講,這幾條小犬堪稱一門忠孝。我喂它們吃食,老犬沒吃,小犬就不搶。小犬頑劣,老犬一吠,盡皆敬服。可見,在父母面前,小犬不要講個性。
我講課的時候,有學生對我說,自己常常不自覺地淡化了父母的恩情,忽視他們的感受,覺得他們對自己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對陌生人的小小的幫助就會感激涕零。我告訴他,你知道誰是你們的菩薩嗎?父母才是你的活菩薩,是給你生命、包容你、對你的愛沒有半點保留的人,也是從你出生開始就為你牽掛一生,愿意為你付出一切的人。所以《忍經》說“父母之恩與天地等”。
多少人年輕時對父母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們一點都不了解我!”其實換位思考一下,他們什么時候又真正想著去理解父母了呢?有的人事業不順利,很煩躁,在家里也總是發脾氣,偶爾還對父母吼上兩句。卻又說,自己讓父母衣食無憂,還安排他們出國旅游,到最好的醫院體檢,還算孝順吧?
《論語》里有個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夏問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簡單,只說了兩個字――“色難”。就是說給父母一個好臉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難做到的。
孝敬父母,必須對父母和顏悅色,讓父母感到愉悅。就像《禮記?祭義》上說的:“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給父母一個好臉色都做不到,其他的所謂“孝行”又有多少是發自內心呢?孔子在子游問孝時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今天許多人認為孝順就是能贍養父母,但是如果不尊敬父母,那么贍養父母與飼養狗馬有什么不同呢?”你看,是不是尊敬父母才是對他們“孝”?一個人孝與不孝,通過他與父母相處過程中的一言一行就能看出來。那些老是跟父母發脾氣,沒有“婉容”的人,可能沒注意,一個壞臉色就將所謂的孝心打折了。
“婉容”也是修行,連面對父母你都不能心平氣和,誰會相信你有干大事業的格局和心胸呢?每臨大事有靜氣,其實就是從面對父母保持“婉容”來修煉的。而且真正的孝,要有實實在在的心,來不得半點虛假。你的孝心在哪里,你的孝行就在哪里,這些都會反映在你的臉色上。即便工作有再多的不如意,每天回家的時候也要給父母笑臉,讓老人的心能夠安定的,可能就是子女開心的笑容。
常說“甜言蜜語”能長壽
文/石敏
“好話一句暖三冬”,暖的不僅是聽話的人,還有講話者本人。對老人來說,時常說幾句“甜言蜜語”,更能讓自己笑口常開,心寬氣和,算是一個不錯的長壽之道。
有位104歲的老太太,身體硬朗,還能做針線活。她說起自己的長壽秘訣:沒心沒肺,能吃能睡,心寬嘴甜,隨喜隨緣,每天都把笑容掛在臉上。
的確,平和喜樂的心態對老人來講最難得,也最珍貴。隨著年齡的增大和身體機能的衰退,不少老人內心會滋生悲觀情緒,人也變得沉悶、孤僻,這是比軀體疾病更可怕的隱患。而嘴巴甜一些,多稱贊別人,使人更關注正面、積極的因素,有益于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也能帶來平和樸實的快樂和恬淡的喜悅。
當然,“嘴甜”不是一味說好話,更不是對他人無原則地迎合奉承,它需要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發現對方的優點,體諒他們的難處,同時也要明確自己的身份、角色,把握好說話的時機。
篇10
1.真情實話,以情誘學
與其它學科相比,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其概念、觀點較為抽象、枯燥,與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有一定差距。有些政治課教師抱著“你們不愿學。我也懶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應付,造成惡性循環。作為教師,我自然也經歷了一番思想斗爭,但我堅信:事在人為,唯其難教,方能見真功夫。夸美紐斯說過:“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由教師激發起來的”。
如上初一第一節課時,我問了幾個學生關心和好奇的問題。①大家是否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在與異性同學交往時變得越來越別扭,不好意思?②大家和原本沒有隔閡的父母變得生疏了,容易和父母發生爭吵?③大家對異性同學產生了好奇心,想了解對方又十分的害羞?學生聽完之后,很多同學馬上說就是這樣的,你怎么知道的?一雙雙驚訝的眼睛望著我,著急的想要知道答案。我望著孩子們天真的眼神,告訴他們只要認真的學習政治課,就能從中找到答案。于是,學生就有了好奇,想要試驗老師的話。而在后來的教學過程中,我不斷地讓他們去實現自己想要的答案,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就變得越來越濃厚。
2.情景育情,形情交融
列寧說:“沒有人的感情,就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講概念還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論閃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強學生對政治課的濃厚興趣。書上的例子大多比較簡單,有的例子時間較遠,我就進行增補或系統形象化。如時傳祥,我用口頭和體態語言,生動地描述他如何背大糞桶,不怕臟臭和譏諷,感動得學生嘖嘖稱贊。講“為人民服務”時,我適時地補充孔繁森的例子,描述他如何在大風雪天,把自己棉大衣脫下給九十多歲的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又是如何幾次賣血撫養兩個藏族孤兒。講徐洪剛為保護受辱婦女,赤手空拳同四個持刀歹徒博斗,身中14刀,用背心托著流出的腸子追歹徒達五十多米,最后倒在血泊里。悲壯的語調,贊嘆的表情,形象的手勢像磁鐵般地吸引住學生。他們深深地被英雄事跡所感動。
為增強政治課的德育功能,我在舉例時結合學生身邊的例子,讓學生體會到故事就在觸手可得的身旁。如哪些行為是尊重老師的行為,哪些行為是對老師的不尊重,我列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小明在快上課時看見李老師提著一塊小黑板正走向教室,于是主動跑上去幫李老師提到教室。上課時,小明聽了一會兒課就開始講小話,不時,還去扯前面女生的頭發。下課后,小明又和幾個同學聊起數學老師,他說我們的數學老師一天到晚總繃著臉,又黑,不如就叫“黑板”!他的話引得周圍的同學哄堂大笑。我讓學生從中去分辨哪些行為是尊重老師,哪些是不尊重老師的?既讓學生明理,更在故事中回歸生活,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與老師和睦相處。
3.以情啟思,明理踐行
思想政治課不僅要教給學生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因此,我竭力以情感化,導之以行。身教重于言教。如講“關心他人”時,我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一般,思想上鼓勵他們進步,主動當他們入團介紹人;學習上耐心輔導;有困難時及時伸出援手;在他們煩惱時,耐心聽他們的訴說;講“熱愛勞動”,在學校大掃除中,我不怕臟累干在前。發現教室有垃圾馬上拾起放在垃圾桶里。講桌臟了,立馬擦干凈。行動中,讓同學們懂得了如何理論聯系實際;講“孝敬父母”的內容時,列舉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對子女的慈愛之情,并引導學生們討論父母是怎樣關心自己的?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述說父母在飲食、起居、學習等各方面對自己的關心。我又問:“你們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嗎?”教室立即靜下來。一會兒,有個別同學說出了父母生日,但語氣還不大肯定。我嘆息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想一想,怎樣報答父母生養之恩?不要口頭,而要行動,一星期后向我匯報。”結果沒過三天,就有不少同學對我講了他們如何幫助媽媽刷鍋碗、洗衣服,給媽媽做生日卡,還有的述說怎樣跟爸爸到煤廠買煤,累得滿頭大汗把煤拉回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