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資料范文

時間:2023-04-08 21:56: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民風民俗資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民風民俗資料

篇1

五千年的中華民族民俗風情源遠流長,民俗文化斑斕多姿,通過本組單元的學習,學生了解到了一些傳統的民風民俗,感受到這些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中蘊涵的民族文化和傳統美德,也體會到了作者是怎樣寫出民風民俗特點的。本次口語交際就是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了解到更多的民族風俗習慣,在交流中感受和吸收民族文化中的智慧和營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聯系生活實際和調查訪問,感受和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營養。

過程和方法: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風民俗,交流時做到內容充實,表達流利。

2.在交流互動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學生情況分析

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廣闊的地域,豐富的文化內涵,與西方文化的融合,造就了我國特有的民俗民風。引導學生借助閱讀、調查、訪問等方式走近民俗民風,對其多一些了解,觸動他們敏感、易動的心。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暢快表達,在表達中感受家鄉風俗迥異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學生們會因了解而感動,因感動而表達,因表達而熱愛更深。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1.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到的本地及其他地區的民風民俗的資料

2.準備相關的圖片。

教學實施過程

一、回顧課文,激發興趣

(一)出示課件:欣賞歌曲《愛我中華》,回顧課文

師:我們五十六個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盛開在祖國的大地上,古老的中華民族民俗風情源遠流長,民俗文化斑斕多姿。在剛剛結束的這組課文里,我們同作者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身臨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共同領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同學們,你們從中了解了哪些民風民俗?

(生回顧所學的內容談一談)

(二)激發興趣,共同交流

師:真是"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呀!剛才大家所說的這些只是我國民俗風情畫卷的一角,這節口語交際課就讓我們暢所欲言,談談你們所了解到的民風民俗吧!

[設計意圖:單元課文是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范本,在課的伊始先利用多媒體欣賞歌曲來激發學生"說"的欲望,再憑借語文教材,加強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扶教材這把扶手,登上口語交際這具樓梯,會更容易一些。]

二、暢所欲言,感受民風民俗

(一)全班進行交流

師:我們每個小組的同學對課外閱讀、實地調查、上網查找、親身經歷等多種渠道了解到的民風民俗進行了交流,現在就請各小組選出的代表來參加我們全班的民風民俗交流會,讓我們每個人領略更多的民族風情。

1.課件出示交流會要求

(1)發言人要講清楚某種民風民俗的特點。

(2)對某種民風民俗感興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學可以隨時進行補充。

(3)可進行交流互動,對發言人進行提問。

(4)評出最佳發言者。

2.各小組的代表上臺作介紹

(生進行交流并運用多媒體展示收集到的資料)

第一組:介紹襄陽的傳統節日

春節:進入農歷臘月,吃臘月初八的“臘八粥” 殺年豬 辦年貨 過小年“掃揚塵” 過除夕(貼對聯 生火盆 吃團年飯 守歲)

正月初一早上吃鉸子 拜年(給壓歲錢)

元宵節:鬧元宵 掛燈籠 猜燈謎 吃湯圓 放孔明燈

二月二:“龍抬頭”要剃頭

端午節:插艾葉 吃大蒜 吃粽子 賽龍舟

中秋節:賞月 吃月餅

第二組:介紹襄陽的傳統戲曲

襄陽花鼓 山鑼鼓 火居道音樂

第三組:介紹襄陽的特色飲食

早上習慣在街邊吃牛肉面、牛雜面、豆腐面、炸醬面、 酸辣面、 胡辣湯、油尖,喝黃酒

特色小吃:宜城大蝦 襄陽夾沙肉 金剛酥 纏蹄 孔明菜 路邊麻辣燙等

第四組:介紹襄陽的民間工藝品

繡鞋墊 根雕 竹編 谷城藤編

第五組:介紹其他地區的民風民俗

(主要是介紹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設計意圖:學生搜集到的材料是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基礎,再上老師在課堂上幫他們把搜集到的材料整理歸類,有了這些材料,學生才會真正感覺到有話可講,同時再配上課件,音、圖、像集于一體,圖文并茂,有理有據,學生交際起來也就會感到輕松自如。口語交際是訓練聽話、說話能力的一種形式,即融"聽"、"說"、"交際"于一體的訓練。通過交流展示,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完成本次訓練的內容及目標。]

3.評選最佳發言人

三、總結升華

1.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此時你有什么感受?

2.師小結

我們的家鄉襄陽是個歷史文化名城,民風民俗特色鮮明而又豐富多彩,吃穿住用行、禮儀、傳統節日、特色文藝、民間工藝等處處顯示著文化的魅力。當然,我們偉大的祖國,56個民族,不同的民間習俗,各式各樣的傳統節日更是妙趣橫生、魅力四射!這堂課,由于時間有限,我們不能一一展示出來,建議大家課下到電腦上瀏覽一下,去領略更多的民族風情。

[總設計意圖: ]

口語交際就是交際雙方為了特定的目的,運用口頭語言和適當的表達方式進行的思想情感的交流。《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使學生具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小學生詞匯量少,抽象思維能力較弱,這些影響了學生說話能力的提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在口語交際訓練之前,讓學生走出教室,通過各種渠道搜集到了有關自己家鄉的風俗民俗,這己激發了他們積極參與的興趣,在課堂上再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進行交流匯報,加上多媒體的巧妙運用,激發了學生"說話"的興趣,調動了"說話"的積極性,降低了"說話"的難度,提高了"交際"的準確性,從而取得其它媒體所無法取得的效果。

篇2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在漫長的歷史中,也擁有了特殊的節日。在德昂族,這些特殊的節日不足為奇,竟然在特殊的節日中還包含著更加特殊的民風民俗呢!

歷史悠久的德昂族,每逢節日,相互宴請成風俗,不論酒席上菜肴有多少,都要用新鮮的蔬菜做一碗沒有味道的素菜,然后再端一小蝶辣椒水,蘸著辣椒水吃。聽著聽著,愛吃辣的我,口水都流下來了。這樣吃,別具風味,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啊!

彝族是一個古老而又熱情的民族。彝族的火把節也在全國頗負盛名,是所有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它流行于云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連白族、納西族、基諾族等都過火把節呢!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場面最壯觀,參與人數最富有濃郁民族特征的節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當我想象起彝族火把節的熱鬧,不由充滿了憧憬……

篇3

最早的鄉村旅游源于19世紀的西歐國家,目前在德國、英國、法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鄉村旅游已具有相當大的規模,走上了規范化的發展道路。我國的鄉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30多年的發展使大陸地區的鄉村旅游形成了田園農業、民俗風情、農家樂、古村落等典型的旅游發展模式,近些年火爆的鄉村民俗文化旅游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并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以地方性或民族性的鄉村民俗、風土人情為核心內容的鄉村民俗文化旅游,因其獨具特色的異域或異族文化吸引著大量的旅游者進行民俗文化消費,成為我國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民俗文化中藏有豐富的檔案資源,歷代的檔案資料中也有不少有關民風民俗的記載,關注鄉村民俗文化是檔案部門作為國家文化事業單位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檔案部門參與新農村建設和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重要舉措。檔案宣傳是提高檔案工作知名度,增強社會檔案意識的重要途徑,是檔案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檔案宣傳工作融入到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中去,是新時期檔案部門擴大社會影響力的創新之舉。

一、鄉村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意義

以純凈自然的生態環境、淳樸原生的民風民俗為依托的鄉村民俗文化旅游,不僅對我國的旅游產業、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對于民俗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鄉村記憶的喚醒與緬懷同樣意義非凡。

(一)滿足精神需求

旅游休閑,對現代人來說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費內容,長期生活在鋼筋叢林中的都市人面對著每況愈下的生活環境,不斷攀升的生活壓力,更是向往親近自然、返璞歸真的休閑生活方式。清新的鄉野環境,樸實的鄉風民俗,閑適的鄉村生活是鄉村資源最大的吸引力,其中的文化資源,尤其是豐富多彩的鄉村民俗文化更是鄉村旅游的靈魂和核心。

“文化體驗是鄉村旅游需求中最高和最深層的愿望,這種愿望集中表現在旅游者的文化動機和文化傾向上。”鄉村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承載著民族認同感,鄉村民俗中充滿情趣的鄉土文化藝術,獨具一格的鄉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農事節慶活動等,不僅能夠滿足旅游者體驗農家生活,享受自然風光的休閑度假需求,同時能夠滿足現代人日益增長“求新,求異,求知”的精神文化需求。鄉村民俗文化旅游將鄉村旅游與鄉村民俗緊密結合起來,使游客在欣賞美麗田園風光的同時感受到濃郁的風土人情,讓游客親身體驗和尋覓古老的鄉村文化與習俗,享受一席原生態的文化盛宴。

(二)發展農村經濟

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農村的自然、歷史、人文資源,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加速新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鄉村旅游中那些具有可參與性、可體驗性的民俗文化容易引發旅游者的興趣和愛好,這也是開發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動因。

鄉村中獨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歷史的積淀,是文化的傳承,開發利用這些民俗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是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途徑。例如,北京密云縣大力發展民俗村旅游,從事民俗旅游的商戶2300多戶,綜合收入1.4億元,人均收入為開展旅游前的8-10倍;昌平區麻峪房子村在開發民俗旅游前,人均收入不足800元,通過發展民俗旅游,人均收入可達到6000元,農民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陜西關中地區的袁家村,利用物化民俗中的代表產品,如飲食、服飾、住宅、特產及生產交通工具,打造了一條青磚灰瓦的仿古街道,突出展示關中民間生活形態和傳統特色作坊: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等,通過幾年的發展,袁家村在關中鄉村旅游的影響力開始逐漸體現,如今已成為陜西鄉土旅游的主要名片之一,不僅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也使當地民眾多了一條致富路。

(三)傳承民俗文化

中華民族幾千年創造和傳承的民俗文化浩如煙海,如婚喪嫁娶、泥人、皮影、剪紙、祭祀、年節習俗、禮儀等,它們就像一顆顆明星,閃耀在東方文化的璀璨夜空里。由V大人民群眾創造的各類民俗文化,在各個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這樣一種來自于人民,傳承于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推動著中華文明不斷取得輝煌。藏于民間豐富多彩的優秀民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傳承弘揚優秀民俗文化,是每個炎黃子孫應擔負的責任。“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些寶貴的民間民俗文化遺產逐漸被淡忘、被忽略、被毀壞,有的甚至已經滅絕了。老藝人人衰藝絕、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藝失傳摻假,即便是幸存的年畫、皮影、剪紙等經典民間民俗文化藝術,也已日漸衰落。”

以民俗文化為核心的鄉村旅游,保持和突出了鄉村民俗文化韻味,是一種將旅游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民俗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的旅游發展模式,讓各地區各民族迥異又精深的民俗文化在每位游客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記。

(四)喚醒鄉村記憶

梁漱溟先生曾說:“原來中國社會是以鄉村為基礎和主體的,所有的文化,多半是從鄉村而來,又為鄉村而設――法制、禮俗、工商業莫不如是。”記憶中的鄉村有歡天喜地的節慶表演,有熱鬧非凡的廟會集市,有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有不能打破的禁忌規矩,然而,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這些曾經融于血脈的影像卻越來越模糊。2014年,山東省正式啟動“鄉村記憶工程”,通過因地制宜收集和展覽富有地域特色、活態文化特色和群體記憶的文化遺產,彰顯山東民俗文化魅力。在這樣的環境下開發鄉村民俗文化旅游,是緊跟國家政策,順應時展的必要之舉。鄉村民俗文化旅游中“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干農家活”的民俗風情項目,整修或者仿建的原始民居建筑,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間工藝等,無不喚起游客“回歸鄉里、落葉歸根”的鄉土情結。當過往的場景真實的在眼前重現,當遺忘的記憶被喚醒,那么旅游的意義已不僅僅止于休閑娛樂,更多了一份心靈的觸動與慰藉。

二、檔案部門參與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發展的重要性

2003年作家馮驥才在著作《緊急呼救》里吶喊“每一分鐘,我們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間里,都有一些民間文化及其遺產死去,都有一些風情獨異的古村落轉眼不復存在。如果我們不動手去搶救,再過二十年,至少有一半民間文化會化為烏有”。面對著逐漸消亡的民族文化、民俗風情,檔案部門作為歷史原始記錄的保管者和開發者,有義務也有責任搶救鄉村民俗中具有檔案性質的部分,為國家保留優秀的傳統文化。歷代檔案機構保存的資料中,也有很多有關民風民俗的記載,對開發鄉村民俗旅游資源具有重要的參考和指導價值。

(一)有利于形成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

古代檔案是歷史發展軌跡的真實記錄,是我國幾千年文明傳承積淀的碩果,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離不開原始的鄉村歷史資料,而古籍檔案中多種多樣有關各民族習慣風俗的記載,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民俗資料。如:宋朝孟元老所撰《東京夢華錄》,該書詳細記載了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風俗及各種典禮儀式;1920年出版《璦輝縣志》中有邊瑾未定稿的《鄂倫春紀事三十韻》,全詩記載了鄂倫春族婚嫁、殯葬、育兒等民俗,是極其難得的了解鄂倫春族的史料;清末民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沈兆裎為官北方時,創作了很多記敘吉林民俗的詩歌,其中一首描寫了東北農村一種名叫“嘎拉哈”的游戲“投壺遺制戲羅丹,獸腕盈堆擲中難。偃仰側橫分勝負,一聲帕格眾人看”。這些珍貴的檔案史料,記載了很多原始的風俗習慣,有一些經過不斷的演化流傳下來,有一些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挖掘并利用相關檔案,不僅能重新找回流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民俗資源,而且提高了鄉村旅游中民俗文化來源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這種原生態且具有歷史可考性的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二)有利于開發保存珍貴的民俗檔案

那些浩如星辰的民俗文化,若得不到完整的記錄與保存,將很快在現實中消逝,保護珍貴的民俗檔案,是每一個檔案人應有的覺悟。“民俗檔案是記錄和反映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保護相關工作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類文獻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民俗發生、發展、演變的歷史過程材料;民俗的留存狀態材料;民俗的標志性物質載體和表現方式材料;民俗文化保護工作的全景式記錄及各階段成果材料等。”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選址一般都是較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民俗文化相對集中,開發者及村民對于民風民俗的挖掘比較完整,為檔案部門宣傳和保護鄉村民俗文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例如,云南紅河州“箐口民俗村”,以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紅河哈尼梯田為核心資源,實現對遺產的整體和動態保護,民俗村里的資料中心保留著大量哈尼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原始資料,而整個“民俗村”本就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展館,記錄和展示著哈尼族自身的檔案。

(三)有利于提高普通民眾的檔案意識

檔案意識是檔案客觀現象在人腦中的反映,使人們對那些具有考察利用價值的資料加以保護和開發的意識,社會檔案意識的高低影響著檔案事業的發展。從古至今,我國政府官方保管利用檔案的意識并不薄弱,但對于普通民眾尤其是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鄉村居民來說,檔案是高高在上與自身無關的事物。鄉村生活中有大量的檔案資料被忽視,那些珍貴的民俗檔案僅僅依靠檔案人員來保護是遠不夠的,民俗文化的傳承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和守護。鄉村旅游因其大的拉動地區經濟功能,使得民眾具有較高的支持度和強烈的參與意識,因此,在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的背景下,檔案部門進行民俗檔案、村級檔案等的宣傳工作更易得到村民接受和認同。同時,系統、完善的檔案工作也是促進鄉村旅游的強大推力,譬如浙江省天臺縣九遮村開展的鄉村記憶示范基地,結合九遮村的歷史原貌和民俗特色,建設了亞父廟、古民生器具館、鄉賢先賢館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展示廳,為九遮村的旅游增添了人文氣息,游客通過參觀,不僅對該地的風土人情有了全面了解,對檔案及檔案工作也產生了新的認識。

(四)有利于增強檔案部門的社會影響

檔案部門是社會生活的服務部門,檔案工作要想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好的發揮服務群眾價值,就必須要貼近老百姓的實際生活,融入鄉村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與建設,是檔案部門增強自身影響力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湖州市逐漸形成了“景區+農家”、“生態+文化”、“農莊+游購”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東衡村的趙孟\專館和歷史文化綜合館,荻港村的荻港名人館、漁鄉風俗館和農產品展示區,高禹村的室內文化展示館等,都已成為當地鄉村旅游發展的主打產品,呈現出良好的社會經濟和文化雙重效益。紹興縣的“越地記憶”檔案文化建設工程,充分挖掘各村落的宗族歷史、民俗風情,將記憶文化與鄉村經濟有效對接,推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這些成效充分證明了檔案部門參與甚至主導鄉村文化旅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不論對于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還是檔案事業的推進,都將是有益的嘗試。

三、借力鄉村民俗文化旅游加強檔案宣傳

檔案宣傳工作是是公眾獲取檔案信息、加深檔案認知的重要方式,是增強全社會檔案意識的重要途徑,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檔案事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當今社會信息數量急劇增長,信息傳播手段日益多樣便捷,檔案宣傳應突破傳統模式,拓展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增強宣傳效果,將檔案宣傳工作融入鄉村民俗文化旅游這樣的經濟項目中,是檔案部門樹立文化事業單位良好形象的親民工程,也是檔案部門響應國家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號召的必要舉措。

(一)建設鄉村記憶基地

鄉村記憶是民族的記憶,建設鄉村記憶基地是擴大檔案宣傳力度的重要工程,開展“鄉村記憶示范基地”建設能夠“展示古往今來,感受發展之美;拾掇歷史碎片,留存人文之美;構建心靈家園,共享精神之美”。如浙江省平湖市龍萌村“鄉村記憶館”展出了許多從村民手中收集來的實物、照片和文字等具有檔案性質的資料,展現了該村旅游節慶、民間技藝、地方民間戲曲等特色,大力弘揚當地優秀歷史文化;臨安市上田村借助創建鄉村記憶示范基地,大力發展文化旅游,著力宣傳特色記憶文化和村落民俗;德清縣“和美鄉風館”依托行政村原有的村史、村落文化因素,充分挖掘特色民俗文化,傳承民風民俗。

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為檔案部門建設鄉村記憶基地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首先,開發地是該地區特色民俗文化的集中區域,為鄉村記憶基地的建設提供了許多優秀資源。其次,鄉村旅游會吸引大量游客,以真實的歷史素材展現當地民風民俗、人文資源的鄉村記憶基地是游客了解村落文化的必游之地。

(二)加強傳統媒體建設

檔案宣傳工作的傳統媒體陣地主要指廣播、電視、報刊、出版文獻等,新媒體的發展使宣傳檔案的方式有了更多選擇,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媒介的消失,我們在關注新媒體的同時還要加強傳統媒體陣地的建設,在新時代給予傳統宣傳手段新的活力。

鄉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設發展,離不開大量的宣傳工作,檔案部門可以借機聯合開發商制作相關宣傳片,以真實可靠的檔案資源為核心,展現本地區本民族曾經遺忘和得到傳承的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間工藝、節慶活動等,既使旅游景區得到全方位展示,又能擴大檔案的宣傳范圍。在旅游區內,可以向游客散發當地民俗資源指南、民俗檔案知識手冊等簡易又有趣的小宣傳品,使游客對該地區的風土人情及豐富的文化資源有更為直觀的了解,同時加深對檔案及檔案工作的認識。還可以依據歷史檔案資料,編纂與該地區、民族特色有關的刊物,如浙江省磐安縣檔案局以口述檔案的形式,編輯出版了以林宅村歷代流傳的“大話”為主的故事集――《狀元故里的傳說》,有效保護了瀕臨消亡的民間記憶。

(三)利用新型網絡媒介

互聯網、電腦、手機等新媒體的出現,突破了傳統媒體宣傳影響范圍小、形式單一的局面,借助高速準確的網絡傳播,公眾可以及時了解新的檔案信息,新媒體的普及便于大眾參與交流,增強了人們獲取信息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拓展了檔案宣傳的途徑,提升了檔案宣傳的效果。

檔案網站是宣傳檔案及檔案工作的有效工具,檔案部門可以在門戶網站上推送參與建設民俗文化旅游的內容,既可以讓民眾通過豐富的檔案史料了解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又可以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讓更多人進入實體檔案展廳如“鄉村記憶基地”參觀學習,對檔案產生更加直觀清晰的認識。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具有形式簡短、方式隨意、隨時共享的特c,充分利用社交網絡是擴大檔案宣傳的重要途徑,如陜西省渭南市檔案局自開通“雙微”平臺以來,轉發關注量數以萬計,得到了市民群眾的熱烈反響。檔案部門可以結合鄉村民俗文化旅游,開通專門的微博微信平臺,及時旅游區民俗文化、人文資源的挖掘、整理情況,還可以設置如:依據檔案描述快速找到某處原始遺跡、民俗檔案知識小考等趣味性、參與性強的小游戲,使游客在娛樂過程中增加對檔案的理解。

(四)微電影里的大世界

“微電影是高科技和互聯網發展的產物,由‘碎片化’信息接收方式衍生而來,是專門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在移動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得到完善的策劃和制作體系支持,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短片。”檔案部門緊跟時代步伐,也嘗試利用微電影的形式進行檔案宣傳,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尋找逝去的記憶》是全國檔案系統中的首部微電影,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揭示了檔案在傳承歷史、維護記憶方面的特殊作用,得到了拍攝人員和觀眾的諸多好評。

鄉村民俗文化中有許多富有趣味的檔案素材,如具有地域特色的族譜家譜、少數民族服飾制作記錄、鄉賢名人的生平檔案等。檔案部門可以協同開發商、旅游局、文化局等相關部門,以真實檔案信息為依托,制作以宣傳當地文化特色、展現地區風土人情為核心的精品微電影,并及時通過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跟進拍攝過程,加強與媒體部門的合作,做到實時宣傳。

篇4

一、?運用多媒體的直觀形象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多媒體信息技術有強大的交互性,集圖像、聲音、動畫、文字于一體的功能,如學習《春到梅花山》這篇課文時,教師在課前搜集資料,展示了梅花山梅花盛開的意境,是那樣清新優美,在課堂上學生既欣賞了花開的形態,又通過語言文字感悟到梅花的美,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到了梅花山那秀麗宜人的美景之中。如此美麗的畫面,再配上優美的音樂,學生充分感受到了梅花山的靈性,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信息技術將有趣的動畫、圖片、聲音等導入,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也使學生運用多種感官進行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在教學《三亞落日》時,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落日的過程分成文中所描寫的幾個階段,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觀察的細致,描寫的生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極大地調動起來,為課文的學習起到了良好的鋪墊。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析意象,悟意境,品語言,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二、?運用多媒體營造氛圍豐富學生情感

信息技術具有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功能,生動地再現特定的環境和場景,營造特定的氛圍,加深學生對真實情景的情感體驗。當學生完全沉浸在這樣的氛圍中,激起內心的共鳴與感動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就輕而易舉地被解決了。

記得在上《飛奪瀘定橋》一課時,上課時,只見學生圍繞著老師的引導和心中的疑難,在這個主題網站中主動認真地查閱相關的資料,或瀏覽文字資料,或觀看戰斗視頻,或查閱背景資料,或欣賞歌曲,每一個人興致勃勃,專心致志,不僅知道了飛奪瀘定橋這一事件的相關背景,戰斗地點地勢復雜、險要,瀘定橋橋體構造的特殊性,更深入了解到戰士在這一場硬仗中所體現的精神以及這場戰斗在中的重要意義。可見,現代信息技術走進課堂,可以使學生的學習心理保持一種積極進取的狀態,調動自己的全部自我意識,開動自己的大腦,主動地去探索,去分析,去鑒別。

三、?運用網絡中豐厚的資源提升學生能力

網絡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給學生創造了自主學習的平臺。網絡信息技術的交互性和生動豐富的學習環境,學生通過自己操作,針對所要解決的問題選擇學習內容。網絡上有豐富的材料,學生在探究、選擇的過程中,加深了文章的理解。自主學習挖掘了學生的潛能,當他們的學習需要得到滿足時,就能夠產生成就感,提升了自信心,同時也使學生的自尊有所增強。

如教學《說名道姓》一課時,要求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尋找與姓名相關的資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用學過的信息技術知識在網絡上找到自己需要的素材,因為老師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環境,所以學生遇到困難后會盡量自己想辦法解決。當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困難后,自然就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鍛煉了自身的意志品質。

四、?運用網絡平臺建立良好人際關系

網絡信息平臺的建立,為學生合作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教師依照學生的特點,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網絡環境下的合作學習。 在合作中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比如語文實踐活動《多彩的民風民俗》,教師先安排學生在網上收集有關“民風民俗”的信息。再讓學生利用網絡彼此交流信息,實現信息的共享。接著學生對信息進行小組的研究整理,共同討論解決遇到的問題。然后學生在小組內歸納總結,形成書面報告,在課堂上展示小組的研究成果。最后學生合作編寫了一份關于民風民俗的小報。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大膽交流,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了學習任務,同時建立了同學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

遵循學生心理發展規律,把信息技術引進課堂,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大為提高,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篇5

關鍵詞:清江巴土文化 品牌傳播 文化價值 傳播策略

長陽歷史悠久、山青水秀、物資豐饒、民風淳樸,是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荊楚文化之一,是長江流域古文明發源地之一,是土家族的發祥地一一巴人的故里。這片土地孕育出的巴土文化,是以古代巴文化和現代土家文化為內核的一種民族地域文化,其積淀深厚,既是一種精神資源,也是一種經濟資源和形象資源。本文從品牌傳播學的角度切入,分析長陽清江巴土文化的品牌價值和傳播價值,論述打造長陽清江巴土文化品牌的策略。

一、巴土文化的內涵與品牌定位

1、巴土文化的內涵

提到長陽清江巴土文化,人們最先想到的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荊楚文化,荊楚文化因楚國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時期在江漢流域興起的一種地域文化,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經濟文化開發價值。荊楚文化作為一種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它有內涵,長陽清江巴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巴土文化是以鄂西清江流域和長江三峽一帶為中心,以古代巴文化和現代土家文化為內核的一種民族地域文化,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因此,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是巴土文化積淀最為深厚的地方之一,那里的土家人熱情、質樸、勤勞、善良、勇敢,有著優良的民族素質,長期以來形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獨具特色和個性的民族歷史文化底蘊,如民風民俗、宗教傳統、文化遺產、歷史名勝、民族建筑等,其豐富的民族內涵,對于凝聚民族力量,振奮民族精神,有著深遠的意義。而且,土家人的婚喪習俗、歌舞曲藝、飲食服飾、建筑交通等構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鮮明特色。

2、巴土文化的品牌定位

一般來說,品牌的特性有客觀性、可視性、聯想性、排他性和可塑性。從旅游文化的品牌特性上講,并非規模上越大越好,只要品牌具有行業的領先優勢,具有穩定的市場和很好的盈利能力、強勁的發展后勁,即使旅游的地域、規模不大,但是由于其在核心專長上勝人一籌,便能取得經營上的主動權。土家文化品牌的聯想性使得長陽巴土文化的品牌戰略,可以根據聯想的可能性方向,進行定位和發展延伸,這是任何別的人為臆造的景觀和情景所不能替代的。凡事定好位,就為品牌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凡事做到位,就可以使品牌的價值延伸,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巴土文化的品牌傳播價值

長陽清江巴土文化有著自身獨特的傳播價值,它既是一種精神資源,也是一種經濟資源和形象資源,因此,它不僅具有內核價值,而且還可以發揮其優勢增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弘揚土家民族精神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在衍生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特定文化,其思想觀念、思維方式、道德標準、價值取向、行為準則都是這個民族文化的反映。從大量的文物考古資料和文獻記載來看,長陽土家族地區也是我國早期人類發祥地之一,長陽大堰鄉鐘家灣“長陽人”化石的出土,說明清江流域在10萬年以前,已有古人類繁衍生息。土家族是清江流域古代巴人的后裔,巴文化和土家族文化最本質的特征是“虎”文化,巴人和土家族都以白虎為族徽,以白虎為信仰,白虎在他們眼里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土家人強悍、勁勇的民族性格和率直、外露的情感方式都帶有“虎”的特征,這種對“虎”的圖騰信仰不僅在其文學藝術中得到反映,而且還滲透到巴人和土家人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文學方面,歌謠、神話、傳說、故事等構成了絢麗多姿的土家族口頭文學;在藝術方面,音樂、舞蹈、戲劇、工藝美術組成了土家族五彩繽紛的藝術世界,民族民間音樂品種繁多。一些專家把撒兒嗬稱作“土家族的迪斯科”,還稱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土家織錦“西蘭卡普”在我國各民族織錦中獨樹一幟,成為全國五大織錦之一。土家族特殊的地理環境及其山地經濟生活促成了土家族勇敢頑強的民族精神、形象的思維方式、樂于助人的美德、樂觀浪漫的性格。因此,通過土里巴人、撒葉兒嗬、長陽南曲、長陽山歌等各種歌舞表現形式進行傳播,弘揚了巴土文化的風韻和土家民族精神,保護了長陽傳統的民俗風情,增強了土家族的民族凝聚力,也鑄就了土家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活力。

2、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長陽漫長的歷史流傳下來的民歌、故事、傳說、諺語等均具有鮮明的清江巴土文化特色,長陽的飲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也同樣豐富多彩,這些獨特的民風民俗為開發文化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富礦”資源。

近幾年來,長陽奇石、盆景、根藝等文化產業發展迅速,全縣現有奇石開發專業村6個,各類奇石200萬枚以上,價值4億元,暢銷國內各地及韓、美、德和東南亞及港、澳、臺等地,年銷售收入達1000多萬元;全縣擁有盆景根藝專業村5個,各類盆景根藝150多萬盆件,價值1億元,產品遠銷廣州、北京、上海及東南亞各地,年銷售收入達400多萬元。由此可見,長陽清江巴土文化不僅可以傳承和延伸其獨特的精神價值,還可以挖掘經濟價值,創造新的經濟效益。

3、塑造新的對外形象

長陽山歌、南曲、巴山舞被譽為“長陽文化三件寶”,長陽山歌《豐收調》、《一支山歌飛出巖》傳唱至日本及東南亞;長陽南曲以濃郁的民族民間特色和鮮明的地方風格享譽曲壇,被譽為“郁香的山花”。“巴山舞之父”覃發池經過長時間的磨合與錘煉,創作出一種原生態的舞蹈品種――巴山舞。國家一級作曲家陳民洪創作的大型土家族婚俗系列舞蹈劇《土里巴人》,獲得文化部第五屆文華大獎和1994年“五個一工程”獎,“開中國民族舞劇新紀元”的《土里巴人》,以其磅礴恢弘的氣勢成為中國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中不可缺少的樂章。

由此可見,長陽清江巴土文化其豐厚的底蘊和內涵、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培育出了一大批能歌善舞、酷愛藝術、擅于創作的土家兒女,他們用豐富的想象力、獨特的創造力、勤勞踏實的精神完成了一件件杰出的文藝作品,逐漸成為了長陽清江巴土文化的繼承人和傳播者,成為今日長陽清江的文化使者和形象代言人。

三、巴土文化的品牌傳播策略

長陽清江巴土文化具有文化、經濟和形象推廣等價值,塑造長陽清江巴土文化品牌,傳播其獨特的內核及外延價值,需要運用一定的品牌傳播策略,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思考和借鑒。

1、樹立文化品牌意識

塑造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首先要樹立文化品牌意識,這種意識是寬泛的、全方位的,要清楚自身的獨特優勢,牢牢抓住核心,有意識地凸顯自身的文化底蘊和品牌特質。

土家歌舞是長陽清江巴土文化的一大靚點,在土家歌舞中,長陽巴山舞是最典型的代表,土家人通過樹立巴山舞這個獨特的品牌形象,把絢麗多彩、個性獨特的巴土文化推向全國,并使其走向世界。

它是由土家人喜聞樂見的民間古老的“跳喪”,經長陽覃發池等民間舞蹈工作者收集整理,改革創新而演變至今。

從跳喪到長陽巴山舞,是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一次有益嘗試。巴山舞大膽地把祭禮性舞蹈改編為群眾自娛性舞蹈,賦予它新的生命。在結構上,它打破原始跳喪許多舊程式和流行區域的界限,吸取各地精華,通過提煉實行綜合利用,重新編導整合成“巴山搖”、“半邊月”、“四合”、“風擺柳”、“雙龍擺尾”、“喜鵲登枝”等六大種類,其動作姿態各異,但都具有古代巴人身體上下顫動和胯部左右搖擺的特色。

巴山舞雖然發生了新的變化,增加了新的內涵,但它在音樂上保留了原始跳喪鮮明的節奏和有特色的鼓點,選用了當地人們所熟悉的與舞蹈情緒相吻合的山歌、民歌為基調,適當加以發展,加上弦樂伴奏,使舞蹈音樂更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長陽巴山舞被中國著名舞蹈家賈作光稱為“東方迪斯科”,成為長陽文化的一大品牌,它已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全民健身廣場舞,并在全國重點推廣。

2、科學、準確地進行定位

定位是品牌之母,其主要含義是確定品牌在受眾中的熱點、趣點、視點和賣點,它需要創造和培養一定的特色和個性,準確、科學地反映自身的文化特色,以滿足受眾強烈的需求、欲望和偏好,以增強品牌的凝聚力和輻射力。

長陽清江巴土文化通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確立了“清江天下秀、長陽歌舞鄉”、“巴人故里、清江長陽”等享譽國內外的知名品牌,秀美的清江和歌舞之鄉是對長陽土家這個民族最科學、準確的定位,也是對巴土文化的完美闡釋。其中,《土里巴人》是經典中的杰作,《土里巴人》作為陳民洪幾十年奮斗的結晶,是他踏遍了長陽的山山嶺嶺、村村寨寨,搜集了千余首長陽民歌,掌握了已知的全部長陽南曲傳統文詞及音樂資料,整理了大量的民間傳說、故事、歌謠、諺語、跳喪、清江號子、道教音樂等文詞及音樂資料而寫成的。《土里巴人》展現了巴人后裔――土家民族山的性格、虎的靈魂,開掘了土家民俗風情文化資源,構建了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清江文藝系列,它的傳播積淀了巴土民俗文化的精髓,得到人民的肯定是對它最好的贊賞,同時,它也成為傳承和保護民俗文化精髓的一個有力舉措,也充分體現了“清江天下秀、長陽歌舞鄉”、“巴人故里、清江長陽”的核心價值。

3、開展豐富的大眾活動

著力培育和打造具有長陽清江巴土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有效途徑之一就是積極開展具有鮮明巴土文化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動,通過開展大量豐富的大眾文化活動來提高影響力和帶動力,提升巴土文化及其相關文化產業的知名度。

長陽巴山舞已經成為長陽清江巴土文化的精品名牌,且已具備了成為巴土文化產業精品名牌的基礎,因此,積極開展和參與大眾活動是傳播這個品牌的得力措施,活動主要包括:引導廣大市民和游客每天晚上自發聚集長陽廣場,自編廣場舞、帶頭跳巴山舞,參與群眾性的巴山舞表演;每年定期在長陽廣場舉辦巴山舞比賽,吸引廣大市民和游客參與,從而形成民族特色濃郁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在此基礎上策劃、舉辦“巴山舞”文化節,并形成固定的節目,每年舉辦一次。從而將“巴山舞”打造成政府搭臺、歌舞比賽、經貿洽談且具有較大區域影響力的節目品牌,使之盡快形成長陽的支柱產業。

4、發展壯大文化產業隊伍

長陽清江巴土文化既是一種精神資源、文化資源,也是一種經濟資源,發展和壯大長陽的文化產業,不僅有利于長陽清江巴土文化的對外交流,也有利于吸收外域異質文化的先進成果,從而促進巴土文化向更高層次、更新領域拓展。

篇6

關鍵詞 中國旅游客源國概況 教學內容重構 教學方式改革 考試方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中國旅游客源國概況》是高職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學習本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和了解我國主要旅游客源國家和地區的社會人文、政治經濟和旅游業概況,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并且增強學生面對境外旅客時的接待能力,將來成為旅游行業合格的從業人員。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新時代的發展,依照學院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經過以往對該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思考,借鑒工學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成功做法,現提出《中國旅游客源國概況》的課程改革方案。

1 課程教學內容重構

首先,要增加部分內容。在學習各客源國的國情和民俗時,都會涉及海域位置、地形、氣候等世界自然地理知識,以及人種、語言、民族、宗教、文化藝術等世界人文地理知識。因此,應該在講授各客源國之前增加這部分內容的學習。

其次,要刪減部分內容。因課時所限,傳統教材上寵雜的內容必須要刪減下來,依據不斷變化的中國旅游客源國構成的情況,把重點內容突顯出來。考慮到中亞和中東地區的復雜的國際形勢,該地區的客源越來越不穩定和減少,建議刪減中亞、中東地區客源國。再考慮到歐洲地區社會人文、民風民俗等情況同質性特點,對于客源相對較少的北歐和東歐的客源國可以略講,而經濟發展較快及與我國交往越來越多的南美部分國家可以詳細介紹。

再次,在教學中必須利用有限的課時,把重點內容學好。考慮到亞洲地區各國之間的經貿合作與民間交流已經形成濃厚的氛圍,中國與亞洲各國之間有了更為密切的交流,教學中應該把亞洲地區各客源國作為重點,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另外,北美地區各國、歐洲各國已經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經貿伙伴,民間文化交流也日益加強,因此,這些國家也理應列入重點教學內容。

在學習每一客源國時,該國的歷史、語言、、民風民俗是學生必須重點掌握的內容,這是在實際工作中與客源國交往時運用最多的。

2 課堂教學方式的改變

旅游行業的特性決定了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的學生除了要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備很強的專業技能,尤其體現在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上。在與游客交流時,要能達到良好溝通的目的,旅游接待人員自身就必須具有很強的語言表現力。因此,傳統上的以教師為主體,以講授貫穿課堂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要求,《中國旅游客源國概況》課程必須改革教學方式。

把課程教學學期進度安排提前告知學生,將教學內容分成若干部分,再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自學備課小組,五人一組,選出組長。根據教學要求對學生進行備課培訓,幫助學生擬定自學備課提綱,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在上課前集體備課。備課所涉及范圍除教材所提供外,更多地要求學生上圖書館借閱圖書查找資料,或者上網查找大量資料,尤其是一些民風民俗方面的資料,可以是故事、趣聞、圖片、視頻等,以增加教學的生動性。上課時將每兩節課大致分成三部分:

(1)一半時間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備課內容脫稿講解,與大家分享其查閱的資料信息,要求講解內容科學合理、儀容美觀大方、普通話規范、語言表述準確流暢、生動活潑。

(2)四分之一的時間留給學生針對同學的講解提出問題進行討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控制好課堂秩序,并用心記下學生講解中及討論中出現的問題。

(3)最后四分之一時間由任課教師對教學內容正確歸納,并逐一點評學生講解中在儀態、內容、語言、表現力等方面的情況,必要時做出示范。

技術進步為教學手段的多元化提供了條件。中國旅游客源國概況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極大地增強教學內容的生動性、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教學內容,豐富學生講解時的語言,增強其表現力。因此,制作并運用多媒體課件,是改善教學手段、改革教學方式的重要措施。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知識點多,各客源國的情況較易混淆,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鞏固掌握所學內容,應在總復習階段進行知識點的歸納比較,突出各客源國的特色。因此,編制總復習資料顯然很有必要。

3 學生成績考評方式的改革

篇7

一、民俗鄉土文化的定義和內涵。

民俗文化是溝通民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間社區的和集體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過人作為載體進行世代相習和傳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現象。(仲富蘭《民俗與文化雜談》)

鄉土文化,就是指我們出生、成長的地方的地域特色以及名俗風情、名人軼事、語言文化等。還包括學生所在學校的校園環境、校風學風、學生特長以及學生的家庭環境、家庭生活等。

二、語文教學與民俗鄉土文化的關系。

1.地方文化是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總和的具體體現。地方文化教育是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但現在很多中學語文教學卻無視社會生活,學生被鎖在課堂、封在校園,結果缺少生活的體驗,缺乏實踐的機會,影響了學生的發展。

2.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面對熟悉的家鄉,也許學生們并未能真正領略家鄉之美。注重地方文化的培植和熏陶,能激發學生對家鄉本土人文的熱愛之情,培養地方的親和感和自豪感。

3.語文教學承傳鄉土民俗文化,鄉土民俗文化又促進語文教學,鄉土民俗文化具有輔助教學、德育教育、知識積累和審美教育等功能。

三、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民俗文化內容豐富,教學過程中該如何選擇資源,合理地開發利用呢?

1.用好文本資源。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民俗風情”就集中選用了多篇名家作品為范文,以《端午日》為例,文章生動地展示了湘西民俗文化,贊揚了當地軍民奮勇爭先、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端午這一天,湘西百姓穿新衣、額角畫王字、吃魚吃肉,其中的重頭戲是賽龍舟,水上的拼命劃槳追逐,岸邊的賣力吶喊助威,全民參與的熱鬧場面將節日氣氛推向了。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自然地激起學生對民俗文化的濃厚興趣。教師再因勢利導,布置有關的活動任務,就能實現民俗文化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目標,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民俗文化的熱情。

2.開發鄉土資源。在用好文本資源的基礎上,教師應努力開發與語文教學有關的鄉土資源作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課堂帶入大社會,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①參觀名勝,收集對聯。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誦讀欣賞”中介紹了一些膾炙人口的對聯,教師可以在講授了文本中對聯知識之后,要求學生收集體現家鄉文化特色的對聯。青州的龍興寺、博物館、范公亭公園等名勝古跡,均有反映家鄉歷史、展現家鄉文化的對聯。學生借此可以感受到“鄉之先達”淡雅的生活情趣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既是知識的積累,更是性情的熏陶。

②考察民風,積累諺語。諺語被譽為“語言之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固定用語。它用簡單、樸實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青州地區有一畝園,十畝田,一畝花,十畝園;端午時節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的諺語,這些諺語不僅文字精練、形象生動,還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和實用性等特點。積累家鄉諺語,可以讓學生深刻領會家鄉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亦可品味家鄉語言的獨特魅力。

篇8

與豐富的課外實踐相結合

廈門鄉土文化資源豐富,筆者多次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廣泛接觸社會,并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民間文化 由于筆者所在學校位于廈門市的城郊結合部,這里有一大部分居民是原廈門的“老村民”。讓學生到每一個村走訪老人或被稱為村里“先生”的人,緊密結合當地文化背景,征集當地民間故事、諺語及民歌。搜集到后,鼓勵學生去搜集民謠背后的傳說故事。通過此項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受到了廈門地方文化熏陶,同時將其整理成篇成冊,形成獨特的校本文化。

名人文化 廈門曾涌現出了許多名人。讓學生以愛國者、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教育家、醫學家成長故事為主題進行資料搜集;組織學生開展了解當地名人的成才經歷,撰寫他們的事跡,介紹他們的突出業績,為他們出傳記等一系列活動。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也為學生樹立起遠大理想做了一次熏陶。

古跡文化 廈門文物古跡有三多:一是古建筑(指祠堂、廟宇、民居)多;二是名人墓葬多;三是涉臺文物古跡多。通過帶領學生實地走訪、參觀展覽,讓學生了解到廈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并引導學生就此撰寫報道文化古跡的消息、通訊等系列報道,根據搜集的資料、傳說采編成生動的民間故事集。

美食文化 廈門的風味小吃久負盛名,發展至今已有200余種,其中尤以咸食的燒肉粽、土筍凍、沙茶面、花生湯、炸棗等長盛不衰。引領學生品嘗、學做、了解制作的過程,同時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加深學生的實踐體驗,為習作積累豐富素材。

旅游文化 廈門是旅游城市,可在帶領學生深入景區欣賞大自然美景的同時,對景點的原有冠名加以審視,討論并提出修訂意見;對未冠名的景點,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命名;對一些景點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引導學生為這些景點寫解說詞。通過這樣的活動,大大豐富了學生的旅游文化知識,也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遣詞煉句能力。此外,還可結合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開展“我愛廈門,我愛家鄉”的征文活動、演講比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培養他們愛祖國、愛家鄉的感情。

與教材內容相銜接

開發和利用廈門鄉土文化資源,一方面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作素材,另一方面應切實與教材內容相銜接,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由課內向課外的自然延伸。

一是挖掘廈門鄉土文化資源,在教材的“寬度”和“深度”上下工夫。學生在課本上學到的點滴知識,如果在實踐中得不到及時應用,最終也得不到內化,為此,筆者結合教材內容,適時拓寬延伸到廈門鄉土文化資源中來。如學習六下第二單元“民風民俗”主題單元時,讓學生搜集中秋節博餅、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了解廈門的歌仔戲、高甲戲的特點,模仿上一兩句唱詞;學過《趙州橋》后,可以讓學生參觀廈門大橋、海滄大橋、杏林大橋等,并搜集相關資料模仿寫作等。

二是在語文聽說讀寫能力訓練中適時滲透廈門鄉土文化資源。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中重要能力訓練,也是學生情感素養形成的重要手段。為了使聽說讀寫訓練變為有本之木、有源活水,在每次開展訓練前,筆者有意識地將學生思路拓展到豐富的地方鄉土文化中,使每一次訓練都有地方文化資源作素材和背景。如開展演講比賽時,滲透了仙岳山的雄壯、白鷺洲的靈秀;開展讀書會,滲透了陳慧瑛的《一花一世界》、李志明的《鄉間小路》;搞課本劇表演,添加了幾聲歌仔戲、高甲戲腔等。這些都為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心靈的陶冶、感情的升華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與校本課程開發同步

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學生能自主參加突出學生自主性和靈活性的活動。開發得當,對學生興趣特長的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與團結協作能力都有重要意義。而廈門鄉土文化資源的開發正可滿足校本課程開發要求。學校抓住這一契機,做到鄉土文化的開發利用與校本課程的開發相同步。

其一,成立“鷺鷥”文學社,出版具有濃厚地方氣息的校刊《鷺鷥展翅》。以班級為單位的成立“鷺鷥”“筆會”,在學校層面成立“鷺鷥”文學社。文學社成立后,制定了社團活動章程,組織采訪活動,并把采訪當地文化名人等活動資源作為重要組稿來源,使刊物本身具有了濃厚的鄉土氣息。這樣的活動既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篇9

一、提升自我,了解民俗文化

在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傳承民俗文化,倘若語文教師自己都一知半解,很難想象能教出喜歡、理解民俗文化的學生。語文教師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廣泛地了解民俗文化,才能更好地適應當今的教學工作。

中學語文教材中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內容很多,對教師的文化底蘊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如果教師的知識儲備、學識水平、藝術修養、文化品位不高,不能真正地體驗到作品內在的神韻與作者為文之用心,就不能真正地走近作者,理解作品。再者,中華大地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形成的民俗文化也是各具特色,不勝枚舉。為了能進一步提升自我,讓自己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地了解民俗文化,筆者大量地閱讀相關的書籍,查閱相關的資料,力求將教科書中所涉及到的民俗文化理解透徹;并學習、研究本地的民俗文化,力求在教學中做到信手拈來,旁征博引,不至于對課文內容理解得不深不透、捉襟見肘。在課余時間,筆者走訪了當地民眾,參觀了本地的博物館,并將自己所了解到的民俗文化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教科書中所描寫的民俗文化的同時,也知道本土的民俗文化,將作品精神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之中,達到真正地領會作者的旨趣與作品的神韻,并且提高欣賞文學能力的目的。

二、依據教材,深挖本土民俗文化

近年來,隨著專家學者的呼吁、課程改革的重視、語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內容的增加以及測驗考試的青睞,民俗文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更加凸顯,這就為民俗文化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提供了可能性。

現行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內容涉及到民俗文化。如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有《社戲》《安塞腰鼓》等這樣一些反映地方民俗風情的選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開設了民俗文化專欄,所選課文大多是寫各地風俗、講述民間藝人軼事,描述街頭商販的吆喝,展現了一幅幅有聲有色的民俗風情畫卷。不僅如此,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的主題就是“到民間采風去”。開設有“家鄉素描” “認識方言”“鄉土發現”“節日探源”等5個專題,讓學生關注平常習焉不察的民風民情,探尋日常生活背后的“學問”,并在“參考資料”中增加了“語言與風俗”“少數民族節日風俗”的知識。

在這些涉及民俗文化的課文教學中,筆者與學生一起深挖本地的民俗文化,并通過視頻、音樂、圖畫等形式展示。如在教學《云南的歌會》這一課時,筆者與學生一起跟隨沈從文先生欣賞了云南民歌的風采,了解到這個多民族地區在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滲透了唱歌的民族特色。之后,筆者給學生講了本地贛南采茶戲,引導學生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在學習《端午的鴨蛋》與《春酒》這兩篇課文時,筆者與學生一起探討了本地過端午節和春節的民俗。在這探討過程中,我們驚奇地發現,雖然同在一個縣區,過節的風俗還是略有不同的,有些村在過端午節時包粽子;有些村是過年時才包粽子,有些村在過年時舉行“游神”活動,有些村莊卻沒有,果然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在深挖本土的民俗活動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自己所在地方的民俗文化的了解,也知道了一些以前不曾了解的民俗活動,擴大了他們的知識面,增長了他們在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識。

三、走出課堂,尋找本地民俗文化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素質和能力的渠道之一,但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還得有第二課堂的文化意識。語文的外延是生活,因此,筆者常常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充分開發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去尋找本地民俗文化。

圖書館是學生課外學習的主要陣地。在課余時間,筆者常常帶學生到學校的圖書館或附近村莊的文化館,讓學生在圖書館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豐富他們的知識,拓展他們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

篇10

農村中學的師生對課程資源的概念了解不深,他們忽視了在教材外,還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多,僅限于教材、教案和多媒體課件,自然風光、民風民俗、戶外場所、圖書館等資源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一些教師還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一些農村高中硬件設施不夠完善,網絡資源普及率不高,為了高考,語文教學的重點放在應試技巧上,新的語文教學模式不能發揮作用,對于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教師不夠重視,學生不能走出課堂,參觀、調查、校外實踐活動很少。例如,《奇異的自然》一課的教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融入大自然中,讓學生盡情感受大自然的氣息,陶醉于大自然的懷抱,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獨特的體驗,完成習作練習,教師帶領學生走進農村,通過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開發利課程資源,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人文素養。

二、融入大自然,挖掘素材性課程資源

自然資源千姿百態,風雨雪霜、日月星辰、遼闊的大海、起伏的山巒、果園農田、海堤森林、園林花卉等等,都是語文課程資源取之不盡的源泉。農村地區保留著原始的風貌,自然風光獨特,農村學生有更多接觸大自然的機會。例如,教材中有許多描寫大自然風光的課文,教師選擇相應的季節,帶學生走進文本描寫的環境,再現作者描寫的情景,讓學生感受文本的語言魅力;學習有關田園勞作的文章,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在勞動中揣摩人物的心理,體驗作者的感受,加深對作品的了解。把農村自然風光當作素材性資源,通過寫作訓練,讓學生描寫自然風光,培養學生觀察力,提升審美情趣,鼓勵學生寫作以田園勞動為背景的習作,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提高個性化作文水平。利用當地的旅游資源,鼓勵學生到風景區,為游人服務,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增強交際能力,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走進社會生活,開發語文課程資源

農村有豐富的方言資源,盡管語言文字日趨規范化,而農村地區很大范圍內還有方言存在,挖掘方言中的有利因素,將其作為校外語文課程資源加以開發。方言中地方文化的累積,飽含著地方人民真善美的結晶,讓學生積累方言中與普通話相差較大的詞匯,根據發音與語義考察詞義的演變,分析方言與普通話的區別,通過與普通話的發音對比,讓學生感悟地方文化,加深對普通話的了解。農村地區有很多民風民俗,體現出各民族的理想和價值觀,整理挖掘民俗文化,了解當地人民的生活、禮儀、道德傾向,引發學生的心靈共鳴。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傳統文化的感情,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置身家庭,整合語文課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