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文章范文
時間:2023-04-09 22:48: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魯迅文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暫讀兩遍求上口
魯迅先生說:“我做完之后,總要讀兩遍,自己覺得拗口的,就增刪幾個字,一定要把它讀得順口。”決不能用“只有自己懂得或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來的字句”。也就是說,文章寫好后,最好靜下心來,先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讀上幾遍,從中發現缺陷和不足,進而在讀中改正,以便于讀者理解。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寫出來后,經常讀給老太太聽,聽不懂就修改,這也是心里想著讀者,以通順上口、易懂易理解為原則的。
2、冷卻擱置再修改
魯迅先生說:“等到成后,擱它幾天,然后再來復看,刪去若干,改換幾字。”意思就是先擱置冷卻,過段時間后再修改。因為,文章往往是感情的產物。當你眼有所見,耳有所聞,心有所思,積累了大量寫作素材,并由于某種誘因的引發,激情潮涌、感觸滋生,千言萬語積于心中,感到不吐不快時,就會揮筆綴文,一氣呵成。這一氣呵成的文章,雖感情真摯、氣貫始終,但往往會存有思慮不周、偏激失當之處;而當時又是難以覺察發現的。如果把它擱置幾天,進行一番“冷處理”,就會有另一種情形:等你靜下心來,再行翻閱便能發現一些問題,從而加以修改。
3、忍痛割瘤狠修改
篇2
其實,不只是在生活中,魯迅先生在自己的文章里對色彩的運用也是極為高明的。如果細細加以琢磨,不難發現他的文章中許多地方的顏色都包含著深層含意,決非隨隨便便寫來。
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有有關百草園景物的描寫: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椹,肥胖的黃蜂,還有各色各樣的菜花,鮮艷美麗的珊瑚珠樣的盆子……你簡直就像進入了一個童話王國,多么美麗,多么絢爛!而這一切又都是充滿了活力,充滿了生機的。難怪它對兒童具有這么大的誘惑力,難怪童年的魯迅稱它為自己的樂園了。
再看三味書屋,作者是這樣寫的,“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請注意那個“黑”字,黑色似乎總是帶給人神秘,帶給人恐懼。這是不是也暗示了童年的魯迅告別自由自在玩耍的孩童生活,即將進入私塾讀書時內心的惴惴不安呢?因為上文中就寫到孩提時的魯迅是將家人送他進私塾讀書看作是對他頑皮的一種懲罰的。難怪先生家那扇黑色的竹門對他來說是個神秘莫測的未知數了。
同樣是描寫少年時代生活的小說《社戲》中的色彩描寫也是極為成功的。小說中最富有詩意,最引人入勝的地方莫過于夏夜行船、船頭看戲、月下歸航這幾個片段。而這幾個片段中恰恰都有極為傳神的色彩描寫。如白篷的船、碧綠的豆麥、朦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連山、烏油油的羅漢豆,這些以黑白顏色為基調的事物組成了一幅清新迷人的夏夜江南水鄉水墨畫,真叫人心馳神往。而少年們的趣事便發生在這美麗的圖畫中,景美,人美,情更美。社戲在作者的筆下則是另外一種味道了,戲臺是燈火照耀中的,是滿被紅霞罩著的。戲臺上的人物是紅紅綠綠地動:有穿紅衫的小丑,有套了黃布衣的跳老虎,有蒙了白布的蛇精,這卻又是一幅色彩斑斕的楊柳青年畫了,熱熱鬧鬧,歡歡喜喜,表現了江南農村特有的風俗民情。不管是水墨畫也罷,年畫也罷,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本土文化的眷戀卻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說《社戲》中的色彩是清新迷人,包含著輕松愉快的感情的話,那么《故鄉》中的色彩要黯淡、沉重了許多(除回憶部分外)。當“我”回到闊別二十多年的故鄉時,見到的是陰晦的天氣、蒼黃的天空,這毫無生氣的顏色不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貧窮的舊中國的真實寫照嗎?中年閏土的臉色是灰黃色的,這暗淡無光的顏色不又是深受層層盤剝、苦苦掙扎著的舊中國廣大農民的共同臉色嗎?故鄉先前也有美: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碧綠的西瓜地,紫色的圓臉,明晃晃的銀項圈,紅活圓實的小手,這一切多么美啊。可這些富有生命力的美的顏色卻被舊時代這張大嘴殘忍地吞噬了,剩下的只是蒼黃的天、灰色的臉。但作者還是寄希望于未來,所以他又讓那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碧綠的沙地在結尾時再現一次,那是在憧憬著美麗多彩的新社會的到來。
篇3
熊市炒股難度較大,贏利的概率相對較低。關注盤面實時數據時不難發現這樣的場景:趕底期里有時指數跌幅并不大,但對個股的殺傷力特別大,經常出現個股大面積暴跌甚至跌停的景象。趕底期也是股民感覺最差、最難熬的時期之一。
借股市反復趕底之機,筆者和大家一起,對不同參與主體的投資類型、倉位、品種和策略等作一番必要的梳理。進一步認識趕底期的特點和規律,逐漸找到趕底期里博反彈的路線圖。
梳理好投資類型
牛市炒股,由于存在較多的獲利機會,股民大多處于較為亢奮的狀態之中。但在熊市特別是趕底期里,賺錢難度越來越大,結果往往盈少虧多,股民的情緒多數比較低落,有的看空后市,有的銷戶離場。在這種情況下,就有必要對自己的投資類型作一番適當的梳理。
依操作周期長短劃分,可將股民分為兩類:一是長線股民,將股市作為長期投資的場所,投資周期較長,大盤和個股的短線波動對自己的操作影響不大。二是短線股民,投資周期較短,主要通過快進快出、短線操作的方法在股市博一把,既有盈利打算,又有虧錢準備。
依投入資金來源劃分,也可將股民分為兩類:一是余錢股民。投入的是自由資金,無須支付成本,沒有時間限制,壓力相對較小。二是借錢炒股者。投入股市的資金通過借貸等方式取得,既要支付成本,又有時間限制,操作的壓力相對較大。
掘金線路:無論在牛市、震蕩市還是趕底期里炒股,都要堅守余錢投資、長線操作的投資理念,切不可孤注一擲、借錢炒股、急于求成、追漲殺跌。若能如此,不僅在牛市、震蕩市里大多可取得較好收益,即使是在趕底期里操作,多數股民也能經受暴跌考驗、承受虧損風險。反之,不僅在趕底期里難以經受大盤和個股持續下跌的考驗,即使在牛市、震蕩市這樣的賺錢市里同樣會出現只賺指數不賺錢的尷尬局面。
梳理好投資倉位
在堅守余錢投資、長線操作理念的同時,還需對自己在趕底期的投資倉位作一番必要的梳理。按照極端的方式劃分,趕底期里股民的持倉大致可分為3種情況:一是重倉者。在過去的持續下跌中損失較大,但在日后的反彈中也會有可觀的收益。二是半倉者。無論下跌還是上漲、虧損還是盈利,風險、機會都各占一半,是一種折中的倉位控制方式。三是輕倉者。在市場下跌中損失較小,能有效回避風險,但在市場反彈中盈利不大,也有可能失去機會。
掘金線路:在市場處于反復趕底階段,堅定股市投資的信心,確保足夠的持倉比例顯得更加重要。具體而言,對于重倉特別是滿倉者,在大盤和個股既已大幅下跌的情況下,正確的應對方式是:原有的倉位保持不動,在有較大把握的前提下適度換股,在有余資可供支配的情況下追加投資,通過低位補倉、降低成本,為日后獲利備足廉價籌碼;對于半倉者,繼續保持良好的倉位控制和操作心態,做到既有股票又有資金,漲賣跌買高拋低吸;對于輕倉特別是空倉者,要充分發揮倉位輕、損失小的優勢,在大盤大幅下跌、個股面目全非的情況下,分批、大膽、果斷地按計劃撿拾優質、廉價籌碼。
梳理好投資品種
在控制好投資倉位的基礎上,還需梳理好具體的投資品種。股市在反復尋底過程中,不同品種往往會有不同的表現(指漲跌幅度),有的隨大盤下跌甚至領跌,有的逆市上漲甚至大漲。對于不同的股票,在隨后的反彈中也會有不同的表現:隨大盤下跌的股票,有可能繼續下跌,也有可能大幅補漲;逆市上漲的股票,有可能繼續上漲,也有可能大幅補跌,一切都充滿著變數。在反復趕底后,首先要對所持有的股票和準備買入的品種在基本面和技術面特別是漲跌幅等方面作一番及時、正確的梳理。
掘金線路:反復趕底后,在持倉品種的選擇上有兩條主線可供把握:一是持股不動,無論是在趕底階段隨大盤下跌的股票,還是逆市上漲的股票。但需作好兩手準備特別是反向運行、兩極分化的思想準備。二是換股操作,主要方法有4種。棄強擇弱法——賣出在趕底過程中逆市上漲甚至大漲的股票,換入隨大盤下跌甚至領跌的品種;棄弱擇強法——賣出在趕底過程中隨大盤下跌甚至領跌的品種,換入逆市上漲甚至大漲的股票;以強換強法——在趕底過程中逆市上漲甚至大漲的股票之間進行換股操作;以弱換弱法——在趕底過程中隨大盤下跌甚至領跌的品種之間進行換股操作。股民可從各自操作風格和備選品種實際出發,確定適合自己的換股方法。
梳理好投資策略
在梳理好投資類型、倉位、品種的基礎上,還須對后續操作策略進行必要的梳理和謀劃。反復趕底后的操作相對追漲操作而言風險要小得多,但不意味著能買在最低點甚至買入后立即大漲,所以操作后的兩手準備必不可少,既包括上漲的思想準備,也包括下跌的應對之策。特別是在品種的分散搭配、批次數量的確定等方面,都要制定出具體、細化、切實可行的投資策略。
篇4
摘 要:《魯迅全集》最早的版本由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輯,收入作者的著作、佚文和輯錄的古籍,共二十卷,于1938年印行,到目前為止《魯迅全集》有若干不同的版本,但是目前學界接觸和使用相對比較多的是1981年和2005年這兩個版本的《魯迅全集》,這對于魯迅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但是最近在查閱《魯迅全集》時發現第一卷若干文章在題目和注釋上和魯迅在《新青年》和《小說月報》等期刊和雜志上發表的文章有出入,先將其發現的題目和注釋的錯誤指出,望專家指正。
關鍵詞:魯迅全集;第一卷;題目;注釋;拾遺
[中圖分類號]:G232.2 [文獻標識碼]:A
篇5
一、課堂紀實與分析
(一)魯迅:不羈的靈魂與偉大的平凡
正如錢理群先生在他的《魯迅九講》中提到“魯迅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還有革命家,這都不錯。不過,我們今天換一個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 [1],本文探討的文章是蕭紅寫的關于魯迅先生的傳記——《深刻與偉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原篇名為《回憶魯迅先生》。這篇文章恰好記敘的是魯迅先生的另一面,即生活化的魯迅。
當然,魯迅作品在學生教材中的引用率很高,以人教版語文教材為例,小學階段就有《少年閏土》等,初中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故鄉》等再到高中教材的《祝福》、《拿來主義》等,經過教師們的講解,學生的固有經驗中總會有對魯迅童年的認識,他對“農村社會之深切的了解,對于愚昧、執拗、冷酷、奴性的農民之極大的憎惡和同情”,[2]對國民性的攻擊,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對新文化、新思想的向往和追求等認識。 正因為如此,將新舊觀點加以對比分析,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提升概括、對比分析、思辨能力。
(二)聯想與對比分析
指導學生閱讀,旨在訓練學生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了解魯迅的各個方面,了解他不為人知的生活化的一面,一改一提魯迅就會說他是用筆桿作為武器直插敵人心臟的民族戰士形象,進而運用到寫作當中。
下面是在閱讀交流指導課的紀實片段:
師: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已經對魯迅先生很熟悉了,那你們能回顧一下學過他的哪些文章嗎?
生1:有《故鄉》、《社戲》。
生2:還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生3:好像有描寫閏土的那篇,是……對了!《少年閏土》!《故鄉》中也寫了閏土。
師:你們說的很好,你們想,你們所學到的是不是大多是魯迅對農村題材的描寫,而且剛才同學提到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那你們能比較一下,閏土的改變嗎?
上面這個討論內容就是通過讓學生聯系固有知識,以對比分析的方法討論魯迅筆下的閏土的變化,通過對比,以探索魯迅對農民舊文化、奴性、執拗的不滿和封建社會的攻擊與批判,以此類推,引導遷移到本次閱讀的蕭紅的文章與透過魯迅文章中體會其性格的對比。
師:看到的魯迅充滿憤恨,充滿激情,一心希望用筆桿子用思想來改變國民劣根性,可是,閱讀蕭紅的文章,卻看到了魯迅的另一面,那你們看到了魯迅的哪些不同呢?
生1:他不喜歡散步,不喜歡倒在床上睡覺,不聽留聲機[3]。
生2:他喜歡抽煙,喜歡吃一點兒酒,但不多吃,喜歡熬夜寫作,好像作家都有熬夜的習慣。
師:對的,晚上安靜,可以有靜謐的環境供作家構思,沉思,思考。好,還有嗎?
生3:正如題目所說的,我讀完文章后,就看到魯迅作為普通人的一面,很平和。不像他的文章,給人犀利的感覺。
師:對!這就是晚年的魯迅,你們看,作者寫的是1935年至1936年的魯迅,特別是最后一段寫1936年10月19日,他休息了。你們認為這個“休息”和之前的“休息”有啥不同呢?
通過對話交流,引導學生思考“休息”一詞的深刻含義,體會魯迅先生即使是生命的終結但戰斗之心未止,生命結束只是他短暫的休息,而當下的青年人更是接下他的重擔繼續為新文化的傳播奮斗著。
對比分析可以由淺至深地挖掘作者感情的升華,由對人物塑造的點睛之筆體會主人公形象的偉大。而分析的主動權在學生手中,教師只是起到引領指導的作用,與此同時,學生主動學習,自己挖掘深刻含義則極大的調動學習主動性,為枯燥乏味的只由教師一人講解增添許多活力,從而潛移默化地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體系,自主分析進而獲取閱讀的愉悅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知識生成與學以致用
師:這篇文章提及的主要人物除了魯迅還有誰呢?
生1:由許先生,海嬰,蕭紅,也就是作者。
生2:還有X先生等去魯迅家做客的人。
師:好,那這些人物的出現是不是從側面來烘托魯迅的形象的呀。那我們先分析一下魯迅和海嬰之間的故事,由此看出魯迅作為人父的另外一面。誰試著說一說?
……
師:大家說的都很好,那在之前學的魯迅的文章里,魯迅更多的是描述他為人子的視角,筆尖很少描述他的父親,文章的許多人物形象也大都會冠之少年喪父或父母雙亡的身世,正是由于他對封建社會父權和三綱五常的批判,對舊社會舊制度的不滿,所以他會把他父親的病歸結于此,才會去學醫,然后當他為人父時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努力做一個慈愛的父親形象,這就是對比他成長的經歷得出來的。那你們是否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分析一下其他人物對魯迅新形象塑造的作用呢?
……
這里,教師在指導中自然而然的加入了魯迅的成長經歷和背景,拓展了魯迅對其父親的感知和反思,輕松的融入到學生的只是經驗中,學生也易于接受也更能設身處地的分析魯迅對兒子海嬰所做的一切的原因了。而讓學生再次用這一范例來分析其他人物對魯迅形象塑造的影響,則是教會學生學以致用,學會結合人物成長環境背景來分析,學生就更輕松的完成教師的任務,是主動思考而不是被動接受。
二、價值意義
(一)習得過程靈活化、生活化
對于以上的交流指導課的部分紀實,可見,這樣的討論形式更自由、輕松、活躍,學生更愿意參與,教師深入其中,坐下來與他們交談而不是一成不變地站在講臺高高在上,避免了無法探察學生的真實感受、常常忽略學生的認知和發展過程。尤其是在高三階段,在繁重的學習任務和枯燥的學習環境中,這樣形式的交流課無疑是一劑清新劑和動力貼,學生學習氛圍的改善,主動構建知識結構的過程則更加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
(二)教師放“權”于學生
建構主義倡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指導,就是讓學生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學生自主建構,才能快樂學習!教師在閱讀指導課上引導學生,引領其逐漸對文本進行解讀、分析、學習并加以運用,而不是滿堂灌的硬性“灌”知識,才能提高學習效率,真正為學生減負。
(三)交流共享,共同成長
閱讀成果就應展示出來,樂于分享,共贏才是成功,交流的意義在于此。
再者,即便是高中生,應對高考的疲憊再加上題海戰術的打壓,動手以及表達能力往往是忽略的“重災區”,而上講臺同大家交流的過程,一方面不僅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交流就是在高強度的高中學習和生活中的調味劑,也為步入大學甚至社會儲備、奠基。
三、總結與反思
閱讀交流指導課作為新的閱讀教學形式,以開放的閱讀環境,輕松的閱讀氛圍,愉悅的閱讀感受,深受到學生的喜愛,作為教師也更加愿意以這樣的方式和學生交流。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閱讀交流中,自主建構知識體系,潛移默化中掌握更多的閱讀分析方法和賞析角度。當然這種形式的閱讀課,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注意:教師的指導不要限制學生的思考方向,注意不要影響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揮;不同學生能力水平不同,教師應盡力照顧到所有學生等。
篇6
關鍵詞:魯迅;《風箏》;精神
1923年魯迅與其弟弟失和,而這一事件給予了魯迅深刻的影響與沉痛觸動,《風箏》與《我的兄弟》這兩篇文章就是作者在基于兄弟失和事情發生之后,所做的關于兄弟情感的兩篇回憶性文章。而筆者通過對《風箏》的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被文章所深深的吸引。與此同時,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的探討與資料的查閱中對《風箏》有了全新的認知。基于此,筆者以期通過進一步的分析與探索,對魯迅小說《風箏》所具有的精神與情感實現更為深入的認知與理解。
一、對《風箏》的簡述
眾所周知,魯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種類眾多且在各領域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1]。而《風箏》則是魯迅于1925年所做的有關描述兄弟情的回憶性散文。在該散文中迅以簡短的12段將其內心情感深深的釋放。在該散文中,作者由“北京的冬季”以及空中飛舞的風箏,聯想到“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從而回憶起過去的自己并不愛風箏認為那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當時“我”年幼的弟弟喜愛放風箏,當某一天“我”發現弟弟偷偷的做風箏,而作為兄長的“我”對其沒出息的行為給予了懲罰并為感到這種行為的不對。指導多年后才發現自己的行為是對兒童天性的扼殺,這使作者感到內疚。當“我”想要彌補時發現已經無能為力,弟弟對往事的淡忘使得作者的內心得不到寬恕感到沉痛,以至于作者在多年后的冬天倍感寒冷。
二、《風箏》中具有的精神
通過對《風箏》仔細的閱讀,以及結合魯迅的其他作品,作者發現魯迅常以“兄長”的身份得以體現,如《弟兄》中的兄長“張沛君”、《狂人日記》中的“大哥”以及《風箏》中的“我”等等,從中可以體會到魯迅在家庭發生變故后,對自身自責與身份的肯定,“養家”以及照顧家里的每一個人成為其重要的使命[2]。因此,在《風箏》中,當魯迅發現弟弟偷偷制作風箏時,認為弟弟這種“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的行為是在喪志,而作為“兄長”的自己是需要懲罰的,進而導致對弟弟“天性精神的扼殺”,而這也充分體現了當時封建社會中傳統教育權威性的存在。多年后,當魯迅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回想起對弟弟“精神的虐殺”致使作者感到自責和內心的沉痛。在分析中發現,魯迅對此事的耿耿于懷不僅在于對封建教育專權的認知與批判,而兄弟失和對魯迅的心態以及精神給予了沉痛的打擊,理性觀念與現實的沖突進一步導致魯迅陷入痛苦。
與此同時,在魯迅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時的中國教育以及社會文化是一種飽受掠奪的專制教育與文化。在封建家庭中長輩的權威性的存在,是不可忽視與反抗的,家中的晚輩對長者的決定是必須服從的,而這也在側面反映了大背景下,百姓對封建道德的無意識的遵從[3]。這一點在《風箏》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作為兄長的“我”向來“不愛玩風箏”并對弟弟喜愛風箏的表現“呆看著空中出神,為風箏的掉落“驚呼”、為“風箏的纏繞解開”而“高興得跳躍”的種種行為感到“可鄙”,并親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卻仍不在意弟弟內心的感受,可看出封建家庭教育的專制。而弟弟隱瞞“我”做風箏的行為以及“驚惶地站了起來”可見弟弟在潛意識里認為自身行為是錯誤,而多年后,弟弟的“全然忘卻”再一次證明了封建倫理道德下人們的潛意識遵循的標準和奴役下的不覺醒。與此同時,從“我”認知到當年行為是對兒童天性的扼殺以及后來希望得到寬恕,獲得依一句“我可是毫不怪你啊”可知,魯迅在認知到封建專制的弊端后對自我內心的拷問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對弟弟精神的壓迫,弟弟的全然忘卻更是對封建倫理道德奴役下的甘愿和不言覺醒。作者在一言一語中敘述著自身精神與思想的感觸,是人在閱讀中可深刻感知那份沉痛與無力,以及對兄弟的深情。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風箏》中,通過作者文章中舒事、議論、感嘆的有效結合,以及人與景交融形式的描寫,使人感知到作品理性精神的體現。而在結合作者生平以及其與弟弟發生的“失和”可探視文章中,作者內心與靈魂深受著思想與精神的考驗。
參考文獻:
[1]趙天成.無地彷徨:淪陷的回憶或肅殺的嚴冬――魯迅《風箏》解讀[J].魯迅研究月刊,2014(01):69-77.
篇7
自從讀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便經常在茶余飯后和課余時間看《朝花夕拾》,雖然有些文章還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我還是很喜歡這本書,其中《范愛農》這篇文章使我印象深刻。
其實初讀《范愛農》時我完全看不明白,刺客、浪人、軍閥,還有許多人物讓我一頭霧水,在查詢了這些人物以及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的背景后,我才漸漸明白。整篇文章魯迅先生用了欲揚先抑的方法,看似寫人,實為寫事,先是從中國來的電報開始,打破了他留學的日常,通過國內的一個刺殺事件引出了的悲壯,正當魯迅為革命者的壯烈犧牲感到萬分悲痛時一句“殺的殺掉了,死的死掉了,還發什么屁電報呢。”讓他對范愛農十分厭惡,當他知道范愛農竟然是徐錫麟的學生時,厭惡變成了痛恨,這便是他初識范愛農的情景。
當魯迅與范愛農再次相遇已時隔多年,舊識相見,早已沒了當年的憤慨與激怒,通過攀談魯迅漸漸了解了范愛農,他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只這幾年,頭上卻有了白發了……他穿著很舊的布馬褂,破布鞋,顯得很寒素。”生活的潦倒與困頓讓范愛農早已失去了一個革命者應有的堅定與勇敢,也寫出了他遭受的苦難與迫害。通過交往,魯迅與范愛農成了朋友,一起喝酒,一起說笑話,“我們醉后常談些愚不可及的瘋話,連母親偶然聽到也發笑。”魯迅當了師范學校的校長,讓范愛農當監學,范愛農很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工作,十分的勤快認真,可是好景不長,由于魯迅間接得罪了軍閥,離開了紹興,范愛農又回到了以前的潦倒生活,甚至更不如前了。
魯迅雖然離開了,但心里仍然惦念著這個朋友,時不時的打聽他的消息,卻忽然聽說范愛農淹死了,他除了震驚之外,還有無限的悲痛,甚至懷疑他是自殺。當他回到故鄉了解到范愛農故去的詳情,除了失去好友的悲痛,更多的是對范愛農的憐惜與思念,而范愛農對魯迅也是一樣的,甚至在死前還經常說“也許明天就收到一個電報,拆開來一看,是魯迅來叫我的。”看到這里,我的鼻子酸酸的,不僅是為范愛農的一生感到惋惜,也是為魯迅痛失摯友而心傷。
讀完《范愛農》這篇文章,我感慨萬千,深深體會到魯迅對黑暗舊社會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革命戰友的憐惜和悼念。
篇8
關鍵詞:魯迅;琴姑;相戀;情感生活
魯迅有一位表妹琴姑,是魯迅小舅父魯寄湘的大女兒。魯寄湘有四個女兒,依次是琴姑、意姑、林姑、招官(也寫作昭官)。後又生幼子佩紋。據周建人回憶:這四個女兒,個個漢文很好,大女兒琴姑尤其好,能看極深奧的醫書。魯迅在南京讀書時,曾經提起過,是否兩家結個親,可是那時聽得長媽媽嘰嘰喳喳地說什么“犯沖的呢”,因此也就不提了。後來,小舅父把琴姑許配給別人了,不久病逝。她在臨終時對服侍她的貼心媽媽說:“我有一樁心事,在我死前非說出來不可,就是以前周家來提過親,後來忽然不提了,這一件事,足我的終身恨事,我到死都忘不了。”
魯迅與琴表妹的相戀,自20世紀90年代起,就有魯迅研究學者提及:
1990年,李允經在《魯迅的婚姻與家庭》首次做了詳細的敘述:“小舅父是個郎中,家有四個女兒,個個漢文很好,琴姑尤其出眾,能看深奧的醫書。她比魯迅小兩歲,屬羊的。她十一二歲時,父親曾帶她在魯迅家住過幾天。他們年齡相仿,都愛讀書,又常在一起玩耍,兩小無猜。因此,琴姑對魯迅有深刻的印象。後來,魯迅母親去提親,琴姑不好說什么,但心中是很愿意的。可是,按照紹興鄉俗,男女成婚一要門當戶對,二要生肖不犯沖,八字不相克,三要女方的年齡稍大于男方,以便侍奉公婆,料理家務。如果琴姑配魯迅倒是門當戶對,年齡小了兩歲,也倒無妨,可是琴姑是屬羊的,俗語說:‘男子屬羊鬧堂堂,女子屬羊守空房。’屬羊的女子要么嫁給算命先生這種命硬的男人,要么屈做‘填房’,因為人們認為男子死了元配,其命必然兇強。偏巧,魯迅出生時是‘蓑衣包’(胎盤先下來),鄉俗認為這樣的孩子雖然有出息,但命弱,難以養大。所以,家人除了滿月時祭祀,求神佛保佑之外,還特地為魯迅拜了一個和尚做師父,表示已經出家,免得神鬼妒忌,動手搶去。這樣,通曉人情世故的長媽媽便出來反對這門親事,說是‘犯沖的’。長媽媽的主觀愿望是為了魯迅好,可經她一說,這門親事就再也不提了。後來,小舅父把琴姑許配給另外一家,不久病逝。”接著,又記述了琴姑臨終前的那段話。
1995年,馬蹄疾在《魯迅――我可以愛》第一章“琴表妹飲恨死去”中更為詳細地述及了此事。
1996年,馬蹄疾又在《魯迅生活中的女性》一書“至死苦戀著魯迅的琴姑”一節中描述了此事,并對報刊和書籍中出現的一些記述魯迅和琴姑愛情故事的文章做出這樣的評論:“杜撰了琴姑到火車站為表哥魯迅上南京送行,又送了一支鋼筆給魯迅,這些描寫,都是使人難以置信的,因為1899年紹興根本沒有通火車,當時也沒有鋼筆,因此編得神乎其神,不值一駁,但筆者以為,如果去掉這些常識性的錯誤的編造,說魯迅的母親要琴姑送一送魯迅,或琴姑在魯迅去南京前,的確從安橋頭趕來送一送表哥遠行,也小能說絕對不可能的事,如作為故事來寫,也無可厚非的。但細節必須真實。”
以後,魯迅與琴姑的故事少有人提起了。
但經過一段沉寂,到2007年8月,張恩和的《魯迅的初戀》一文又掀起了更大的波瀾。張恩和除了重申李允經、馬蹄疾的觀點外,推出了自己的新看法,那就是,說魯迅對自家與琴姑家的議婚毫不知情,很難說得過去。“第一,應該說魯瑞是一位和藹可親的慈母,一向疼愛魯迅,尊重魯迅,遇事并不專權。這不但周家族人公認,魯迅兄弟更同聲稱頌。對于為魯迅議婚一事,她沒有必要瞞著魯迅進行”。“第二,此次議婚,魯迅的弟弟們都知曉,後來也是由魯迅的三弟說開此事,魯迅是婚事的當事人,能夠不知?第三,魯迅雖然給人印象治學嚴謹,生活嚴肅,但青年時期較之一般同齡人,可謂活潑開朗,敏銳早慧,對于異性的觀察當不至十分愚鈍。”至于魯迅自己的態度,從他的兩篇作品:《朝花夕拾》中的《阿長與》和《彷徨》中的《在酒樓上》,可以窺出一些端倪。魯迅知道此次議婚,後來為什么只字不提呢?這是因為“無法言于口舌,形諸筆墨,那就不如讓它永遠塵封在無言的記憶中”。“魯迅的初戀――與琴表妹未成婚事,立刻對魯迅與朱安的正式‘婚姻’產生了負面影響,并且影響了他一生,實在不可低估。”
最重要的是張恩和結尾對魯迅的《自題小像》一詩做了新的詮釋,認為這首詩寫的就是自己的心實在躲避不了丘匹特的神箭,心中一直把琴姑牽掛。
張恩和在2008年1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魯迅與許廣平》一書中,也重述了這一觀點。
李允經在為此書寫的書評《可喜的突破――張恩和讀後》中,對張恩和在魯迅與琴姑相戀一事中的新發現和新突破予以高度的評價。
但是,對魯迅與琴姑相戀一事,也有不同意見。
2007年2月,吳作橋在《關于琴姑的“神話”》中說:琴姑“在十二三歲時,曾跟父親在魯迅家住過幾天。他們年齡相仿,都愛讀書,又常在一起玩耍……魯琴姑曾去過三姑家――魯瑞家;魯迅小時候為避難也曾去過小舅父家。魯迅與琴姑自然是認識的。但我想也只是認識而已,他們之間并沒有到‘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程度。其中一個重要的反證是,如果達到這種程度,魯迅在他300余萬字的文章中,300余萬言的書信中,為何連琴姑其人、其事只字未提呢?”
2009年,紀維周在《魯迅事跡的考證要重“證據”》中,表示同意吳作橋的觀點,認為:“魯迅對情愛非常嚴肅,他一生只愛過一個人,那就是眾所周知的許廣平。但使人驚奇的,有一位魯迅專家,竟發表文章,披露了魯迅與琴姑的‘初戀’。作者沒有任何史實根據,從頭到尾,都是推測。當事人魯迅從未說過此事,兩個弟弟也未提及,由于‘證據’不足,很難使人置信。”接著,又引述了吳作橋的話和馬蹄疾提到過的魯迅與琴姑相戀的偽造故事,強調說:“從以上實例看來,證明‘主觀臆測’往往是靠不住的。而偽造的敞事,更屬荒唐。因此,我希望魯迅專家,考證要重‘證據’,避免‘主觀臆測’,更不能偽造,以免誤導讀者。”
那么,對于魯迅與琴姑的相戀究竟應該怎樣看呢?
由于我近幾年一直致力長篇小說體魯迅傳《苦魂》三部曲的創作,并已經寫出其中第一部《會稽恥》的30萬字初稿,有五章選登在鄭心伶主編的《魯迅世界》上,產生一定影響,所以對魯迅與琴姑的初戀一事非常重視,下了相當工夫考察,因此提出如下看法:
琴姑對魯迅的愛慕和她臨終前對貼身媽媽說的話,肯定是有根據的,見于周建人口述、周曄整理的《魯迅故家的敗落》,一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219頁第6至第8行,二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242頁第7至第9行。不僅白紙黑字印著這段話,該書當頁還記述了魯瑞聽到這話時的表情:“後來這位媽媽把琴表姐臨終的話講給我母親聽,我母親聽了,低下頭來,半天沒有作聲。”福建教育出版社版第232頁,湖南人民出版社版第255頁又回憶道:“我母親有她的難處,自從她知道我的琴表姐那遺恨終身的話,心里非常內疚。我母親也愛琴表姐的。我覺得小舅父因琴表姐的死,似乎對我母
親也頗有意見,我親耳聽他對母親氣惱哄哄地說:‘難道周家的門檻那么高嗎?我的女兒就進不了周家的門嗎?’我母親只能低頭聽著,她要設法補償,這時,小舅父的二女意姑已結婚了,三女林姑也許配了曹娥陳家,只有四女昭官還待字閨中,而且年齡和我相仿,雖然沒有下聘禮,但兩家似乎默契了。”最後由于昭官于1912年10月早逝,未能成為事實。但周家是承認這樁婚事的,周作人在1 912年lO月28日日記中記道:“飯後喬峰往安橋頭送招官葬。”“喬峰”就是周建人。11月9日周作人又記:“下午喬峰往安橋,因明日為招官作六七也。”
可見魯迅與琴姑之事,是有史實根據的。說魯迅的“兩個弟弟也未提及”,恐怕是沒有讀周建人口述、周曄整理的《魯迅故家的敗落》,也沒有細讀研究者的文章,因為從馬蹄疾、李允經到張恩和,都在文章中標叫了琴姑臨終前遺言的出處。斷定魯迅“一生只愛過一個人,那就是眾所周知的許廣平”,也未免簡單。魯迅與許廣平定情後,確實是很專一的,他倆的婚姻也堪稱楷模。但這并不意味著魯迅與許廣平相識相愛之前,特別是青少年時代,沒有愛慕過其他女性。不僅是魯迅,就是對一般人來說,也不能女如此斷言。
據我考察,魯迅與琴姑有據可查的往來,有如下三次:
1.1893年10月,祖父科場案發,魯迅和二弟周作人前往皇甫莊舅父家避難。
據魯迅在紹興事跡的權威專家裘士雄先生《魯迅避難過的皇甫莊旗桿臺門及其主人范嘯風》一文所說:“魯迅的外祖父魯希曾(晴軒)系清咸豐元年(1851)舉人,同治年問初期當過幾年戶部主事。他在安橋頭的祖宅實在太矮小,連那時為世人所重視的‘文魁’匾額都沒有地方掛。皇甫莊旗桿臺門屋宇高大寬敞,與其身份相符,主人范嘯風副榜出身,知書達理,對魯家又十分友善,魯迅外婆家遷居皇甫莊。”這座范家大院門前豎旗桿若干,故俗稱“旗桿臺門”。門前有一與其等長的道地,呈長方形,約300平方米,由一塊塊石板鋪就。道地前是一塊2畝左右的爛田,長年不會干涸,只能種植菱白、蒲草之類的水生植物。寒冬臘月,它宛如天然溜冰場,成了少年兒童嬉戲玩耍的好去處。臺門共七進屋宇,而南。步入臺門斗,即可看見儀門上懸“文魁”、“副魁”兩方匾額。臺門斗、儀門,算一進。入廳,即第二進,建筑高大、氣宇軒昂的大廳正上方高懸一方“深遠堂”橫匾,字體渾厚,筆力雄健。第三進是香火堂,建有神龕,陳放列祖列宗神像,陳列列祖列宗牌位,是祭祀先祖的地方。走出北面的圓洞門,穿越天井,就是第叫進座樓。原先是范氏寓居生活區,後面原是花園,假山疊翠,樹木掩映。後因子孫繁衍,住房不敷,將它改建為住宅,即第五、六進屋宇。花園僅存一隅范蘅洲讀書亭,該亭琉璃拱頂,亭柱抱對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第七進已臨河,是後臺門,筑有埠頭,范氏外出時即在此上船。魯迅祖父科場案發牛在1893年9月,一個月後逃往這里避難。魯迅時年13歲,一直住到年底,魯家租賃到期,二舅父搬到了雞頭山,大舅父一家則移往小皋埠岳丈家的當臺門居住。寄食的周氏兄弟也跟著去了。
皇甫莊的情況,魯迅的作品沒有提及。在我過去的印象中,魯迅避難時似乎是在安橋頭_刀15矮小、l洲潮的祖宅里。讀過裘士雄先生文章後,方知是在文化氛圍如此之濃的書香門弟中的。當然鑒于人事滄桑,現在的旗桿臺門絕大部分已變了樣,裘士雄是根據向范瑤書等范氏後人的采訪所得和提供的資料對它作了描述。
少年魯迅在這里最主要的事情是描摹書上的圖畫。周氏兄弟原本就與琴姑四姐妹相熟,描畫時有琴姑在旁,當是不足為奇的。刊載張恩和《魯迅的初戀》那期的《魯迅研究月刊》封二,印有裘沙、王偉君的《魯迅畫傳》中琴姑陪伴魯迅描畫的畫頁,還有琴姑的兩幅肖像,我想這是并不為過的。少年魯迅作為“乞食者”,心境是很悲涼的,琴表妹當起到了安慰的作用。所以到年底分開時,應當是依依惜別。因而我住小說《會稽恥》第八章《娛園》①中設計了《冬雨》一節,做了描繪。當然,要掌控好分寸,既寫他們心巾的默念,義不可像寫現代男女戀愛的擁抱、接吻、送定情物等,只是悄悄在花園一隅的范蘅洲讀書亭見了一面,琴姑就在冬雨中慟哭著跑回家了……
2.1894年初春,小舅父一家曾經到魯迅寄居的小皋埠去過。
周作人的散文《娛園》,描述過寄居地的情況,還寫了他偷跑到表娣儷永平屋里嬉鬧的情景。
大舅父魯怡堂前妻的父親,是紹興有名的文人秦秋漁。他本名樹鍤,字秋漁,別號勉,中過舉,以詩畫著稱,刊行過四卷《娛園詩存》。他家和小皋埠前水壩的胡姓共有這座臺門。臺門前面懸掛著“文魁”、“孝文文章”的匾額,因為開過當鋪,門前還有一個很大的“當”字,所以取名“當臺門”。這里出過三個舉人,門前豎過三對旗桿,因而也稱為旗桿臺門。風水先生認為:臺門不能完全朝南,要歪一點。于是義稱為“歪擺臺門”,原來的主人沈氏是明代著名諫臣沈煉的後裔,沈姓是小皋埠的望族,但後來衰頹了,臺門轉由秦、胡兩家共有。廳堂以西的廂房屬于秦家。這所廂房有七間樓屋,朝北的樓屋有坐起間,樟壽的大舅父一家住樓下。樓上是秦秋漁的臥室和書房,秦氏早已去世,由他的兒子秦少漁住著。
後園還有假山、藕池、洗硯池等,是過去詩人聚會的娛園。現在已為荒園,類似百草園那樣的菜園子。園里行一座微云僂,只是普通的樓房罷了。樓前一丈見方的水池邊,還有一間單面開著門窗的房子,匾額題曰“潭水山房”,顯得很陰郁。園門外,又有一間側屋,名字很好聽,叫作“留鶴庵”。其實也是很普通的房子,不見得留得住鶴。周氏兄弟就寄住在這里。
秦少漁,即大舅父的內弟。小孩們叫他“友舅舅”,倒很是說得來。因此,少年魯迅也就不再影畫繡像,時常跑去找他談天。秦少漁也是抽鴉片煙的,但是他并不通日在床上,下午也還照常行動。常給孩子們畫花,他算傳了家法,喜畫墨梅。他又喜歡看小說,買的很多,不是木板大本,大都是石印鉛印的,看過都扔在一間小套房里,任憑少年魯迅自由取閱,只是亂扔一堆,找得比較費時,譬如六本八本一部,往往差了一本,要花好些時光才能找全。這些書對少年魯迅大為有益,從前在家里所能見到的只是“三國”、“西游”、“封神”、“鏡花緣”之類,在這里竟然看到了《紅樓夢》。
所以,我在《娛園》第2節“《紅樓夢》”中,專門描寫少年魯迅讀《紅僂夢》的情景。
第3節“春雪”,寫琴姑與全家到小皋埠來看望大舅父和周氏兄弟,少年魯迅與琴表妹在娛園會面,琴表妹顯得虛弱多了,盼望盡早離開安橋頭。但只止于談心而已,無過分舉動。可以想見,安橋頭的房子比皇甫莊的范家大院有天壤之別,父母又渴望生兒子,對女孩兒就不夠呵護,琴姑心里摯愛著大表哥、盼望出嫁離開是合乎情理的。周作人的散文《娛園》說:“忘記了是哪一年,不過總是庚子以前的事吧。那時舅父的獨子娶親……中表都聚在一處,凡男的十四人,女的七人。”白天趁平表姐等女眷不在房內,和幾個較為年少的人“乘虛內犯”走上樓去掠奪東西吃。“有一次大家在樓上跳鬧,我仿佛無意似的拿起她的一件雪青紡綢衫穿了跳舞起來,她的一個兄弟也一同鬧著,不曾看出什么破綻來,是我很得意的一
件事。”周作人說的事情肯定不是1894年春天避難時發生的,但傳記小說創作的原則是“大事不虛,小事小拘”。我將這件事情,安排在《娛園》第4節《女衫》。最後第5節則以《雪羅漢》結束,取《野草》中《雪》的寓意。也是創作所允許的。
據周建人回憶,周氏兄弟避難時,琴姑和父母及三個妹妹到紹興城周家臺門看望過。還住了幾天。這肯定是為了撫慰正在遭難的周家,琴姑很受姑父母喜歡,她又很聰明、懂事,主動慰藉他們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我在《會稽恥》第九章《圣旨壓魂》等4節“慰藉”中做了描寫。
據周建人回憶,1895年清明上墳之後,母親魯瑞曾經帶著他到安橋頭看望外婆,住了幾天,這段時間肯定受到了琴姑的悉心接待。我把這事寫進了《會稽恥》第13章《春寒》第4節“安橋頭”。
3.1896年lO月12日,魯迅父親去世,舉行了七天葬禮。
據周建人回憶,父親周伯宜病故後,他外婆、舅父母、姨母、表姐們全去了,一再勸慰他母親。琴姑當然也去了,這是她與少年魯迅的第三次見面。我在《會稽恥》第16章《父親的死》第3節“無言”中,寫了琴姑參加葬禮的情景,只寫她暗暗幫助著少年魯迅,暗示慶叔把令大表哥尷尬的祖父周福清挽聯掛到眾多挽帳後面、不易看到的地方,兩人竟然沒有講一句話。然而深情自在“無言”中。
最後,魯迅離開紹興到南京上學,我在《會稽恥》第21章《走異路,逃異地》第6節“別諸弟”中,這樣寫:
魯迅見姆娘坐臥不安,不住地往外看著什么,像是在等人,心中好生奇怪,問姆娘還有什么事。姆娘湊到他耳邊小聲說:“我托人把你要去南京的事通知琴姑了,讓她來送你。她傳話說要來送,怎么還沒有來?”
一句話惹起了魯迅的萬般思念:父親去世後就再沒有見過她,她怎樣了?好嗎?真盼著再見她啊!
但是左等不來,右等還是不見影兒,天近黃昏了,仲翔叔提著行李來叫,不好再拖了。人家是給自己幫忙,怎能讓人家久等,魯迅只好拎起行李,向家人告辭。姆娘看時辰不早,再晚就趕不上南門外的夜航船了,只得放他走。
來到南門外,魯迅下意識地不愿上船,仿佛要等候什么。仲翔叔再三催促,才不得不上去了。上船以後,又掀開艙窗簾往外看著,恍然間,似乎看見岸上綠柳叢中有一個綠色的倩影向船奔來,魯迅怦然心動,恨不能向那倩影迎去,正要招呼,船起動了……
這里采用了虛實模糊的手法,不僅不敢寫琴姑到火車站送大表哥,還送鋼筆留念,連來到周家都不敢寫。因為以當時的鄉俗,男女授受不親,尤其有定親趨向的男女更是要避嫌,琴姑從安橋頭坐船到紹興城送表哥的可能性實在不大。但是又不愿意讓其毫無留痕,而是虛寫了一個倩影,將來與《苦魂》三部曲之三《懷霜夜》魯迅晚年一種愛好相對映。
魯迅晚年在枕邊放著一幅木刻畫,小得和紙煙包里的商標差不多。畫面上,一個詩人手捏詩卷在朗誦,地而盛開著紅玫瑰花;遠方,一個穿大長裙子飛散長發的女人在大風中跑。魯迅常常拿出這幅畫自賞。這幅畫包含著什么寓意?魯迅為什么這樣欣賞?蕭紅不得其解,詢問許廣平,許廣平也不知道。我想,這可能隱含著他對那盛開著紅玫瑰花的完美的夢之境的向往吧?也可能有早年離開紹興到南京求學時,從艙窗口恍惚看到的岸上綠柳叢中向船奔來綠色的倩影有關。但都具有不確定性,是一種虛寫。
為什么要這樣虛寫呢?這就言歸正題,再談我對于魯迅與琴姑相戀的看法。
我認為此事肯定是有史實根據的,縱然可能到不了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程度,也是一種心心相印、互相愛慕的情感,不能視而不見。但是為什么“魯迅在他300余萬字的文章中,300余萬言的書信中,為何連琴姑其人、其事只字未提呢?”
問題提得很好!然而我們從中并不能得出此事無有的結論,而是可以看出魯迅情感生活的特點。1898年12月20日,魯迅四弟椿壽因患急性肺炎夭折,小兒子的死給母親魯瑞沉重的打擊。我們可以想見,丈夫剛剛去世,最疼愛的小兒子又在自己懷里死去了。這對于一個女人來說,該是多么沉痛啊!為了安慰母親,魯迅二弟周作人特地請來畫師葉雨香,畫了四弟椿壽的像,掛在房間里。這張像後來帶到北京,一直掛在魯瑞房里,直到去世。周作人也極為悲痛,後來寫了很多詩悼念四弟,1902年6月還寫過署名夢平的《薏川蔭仙小傳》,說椿壽“生而神異,目炯炯有芒,如巖下電”等。而魯迅呢?沒等四弟安葬就因為礦路學堂要開學,回南京去了。由堂兄周伯文代他寫了一塊碑,碑文是:“亡弟蔭軒處士之墓”,下署“兄樟壽立”,葬在南門外龜山。以後在著作、書信中也只字未提。但在小說《在酒樓上》里寫呂緯甫移葬小兄弟的墓穴有所透露,而如張恩和在《魯迅的初戀》中所說:“魯迅為什么用這么長的篇幅寫順姑,并且寫得如此有聲有色,深含愛憐之情?作品寫順姑信了長庚的‘誑話’憂郁而亡,是不是暗射琴姑是聽了周家議而不定的婚事(也算一種‘誑話’)抑郁而終?魯迅故意把誤導順姑致死的人取名‘長庚’是否含有一種自責?從‘順姑’身上是否可以多少看到一點琴姑的影子?這些問題恐怕都可以考慮和討論。筆者認為,從作品里這些敘述和描寫中,我們多少是可以體察出一點魯迅對琴表妹以及對這次議婚的心意和感情來的。”我認為,最起碼不失為一家之言。尤其是小說中寫順姑“獨有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長,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無風的晴天,這里的就沒有那么明凈了。”更像是暗寫死去的琴姑。所以,我們不能因為“魯迅在他300余萬字的文章中,300余萬言的書信中”沒有提四弟椿壽,就斷定四弟椿壽及其早夭不存在。也不能由此斷定琴姑及她與少年魯迅的情感不存在。據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編《魯迅年譜》,魯迅從1896年,丙申年開始記日記,到1902年去日本留學中止,自題為《丙中日記》。周作人曾經看過這部日記,分房會議上魯迅所受的欺侮就是從當時的日記上知道的。當然,魯迅也可能把四弟和琴姑都寫進了這部早年的日記。但這部日記至今沒有找到,誰也不能判定是寫還是沒有寫。就算都沒有寫吧!也只能說明魯迅情感生活的一大特點:越是沉痛刺心的事情,越可能不提。也反映出了周氏兄弟性格的不同:周作人的情感生活外露,易于傷感,但寫出的東西卻又比較平干¨;魯迅則內斂,更為深沉,但如一爆發,就像火山噴發,不可收拾。
魯瑞喪子後極為悲痛,1899年底和次子作人、三子建人一起回到小皋埠“娛園”和安橋頭娘家散心,琴姑給她以極大安慰。正是在這個時候,魯瑞有意兩家結親,但回家商量,長媽媽認為兩人屬相“犯沖”,擱置了。琴姑也因此大約在1901年冬天抑郁而終。
篇9
最初知道魯迅的情況是在小學,我學習了幾篇有關魯迅的文章,有《三味書屋》《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少年閏土》,年齡尚幼的我不喜歡魯迅晦澀的語言,但通過老師的講解和查閱資料,我開始了解魯迅、認識魯迅。
我讀過的關于魯迅的作品有《兔和貓》《社戲》《孔乙己》《藥》《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他以細膩的筆觸,形象地刻畫出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通過不同人物的悲慘命運,來刻畫當時那個不平等的、黑暗的社會。通過自己的筆,宣泄自己心中的憤怒,剖析當時的社會和人物,向敵人吶喊,喚醒民眾。
魯迅先生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還是一位平易近人的人。他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有一位車夫的腳被玻璃扎壞了,魯迅先生見了,并沒有像有些達官貴人那樣,嫌車夫地位低下,置之不理;而是平易近人地拿硼酸水把他的傷口洗凈,又給他敷上藥,扎好繃帶,還掏出一些錢給他,叫他在家修養幾天,把剩下的要和繃帶也給了他。魯迅先生臨終前病得非常厲害,還三更半夜寫文章,有時還一陣陣咳嗽,但他并不在乎自己的病情,倒常常勸女傭阿三要多休息,不讓她干重活,多么可敬啊!
篇10
破落子弟一少年,穿梭當鋪知世炎!
社戲途中伴閏土,輾轉求學僅八元。
飄揚過海懷壯志,祛除病痛歡父顏。
日俄戰爭在遼東,看客圍觀心凄然!
(二)
學醫本為醫世人,人心不古壯志變。
人無精神如朽木,看客哪個不體健?
喜笑怒罵皆文章,赤膊搖旗來吶喊!
昏昏沉沉皆欲睡,癡癡痛痛在心間。
(三)
風卷殘云蕩污塵,天子從此非為神!
民國當為民眾醒,封建遺老均轉身。
饃沾鮮血醫癆病,菜和人肉出狂人!
痛定思痛久彷徨,東方欲曉霧更沉。
(四)
為了忘卻敘紀念,龍華喋血哭英年。
華北難容一書桌,可憐東北好河山!
奮筆疾書夜正闌,孤燈相伴無意眠。
華蓋運交復何求,剿匪何日能罷戰?
(五)
攘外必先安國內,哪管國破金甌殘!
憤世嫉俗出正義,投筆勝槍緣抗戰。
三立當為有志年,三多天命即入棺!
鐵骨鑄就民族魂,先生夢中戰前線!
(六)
萬人空巷為哪般,淚奠先生魂歸天!
孱弱身(來源:文秘站 )軀戰病魔,浩然正氣挽狂瀾!
鐵骨奴顏涇渭明,站死跪生誰汗顏?
轟然逝去炳千秋,立雪程門夜感言。
(七)
英雄何不壽比山?南山竹海心中念。
西子湖畔瞻武穆,唾罵四小跪億年!
古今多少遺恨在,青史不廢自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