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對諸葛亮的評價范文

時間:2023-03-13 17:44: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后人對諸葛亮的評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后人對諸葛亮的評價

篇1

千古以來,諸葛亮深受人們的愛戴,身上有著無數美麗的光環。

“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毫無疑問,這是對諸葛亮才華的側面概括。集超人智慧與謀略于一身的諸葛亮,被善于招攬人才的劉備重用,蜀國在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終成就了大業。

我喜歡諸葛亮遇事鎮定自若,深謀遠慮。在“空城計”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懼司馬懿的逼迫,從容布置,從而使對方退兵,西城得以轉危為安。我喜歡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賢嫉能的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而諸葛亮將計就計,趁大霧天扎草人攻打曹營,從而借來十萬支箭,為赤壁之戰準備了足夠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我還喜歡諸葛亮的智勇超群與忠貞不渝。諸葛亮為了求得南方的長治久安,聽從馬謖的建議,采用“攻心為上”的計謀,在與孟獲的戰斗中七擒七縱,最后使孟獲心悅誠服地歸順了劉備,成為蜀漢南方的屏障……這些世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無不閃耀著諸葛亮知識與智慧的光芒。

我喜歡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品質。他是一個“滴水之恩,必將涌泉相報”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因為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因為受到劉備三顧茅廬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為了漢室之興竭忠盡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為了江山社稷,忠貞不二,嘔心瀝血,直到臨死之前,還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業,為的就是報先帝的知遇之恩,實在可歌可泣!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后人對諸葛亮的評價,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鞠躬盡瘁。諸葛亮的性格品質至今還廣為后人流傳。《三國演義》同時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現在已經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讀物了。

訪先人之遺跡,發圣賢之古情。千百年來,諸葛亮成為東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誠、廉潔、正直的榜樣,很多歷史典故都出自諸葛亮,“三顧茅廬”,“舌戰群儒”,“火燒赤壁”,“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白帝托孤”,“嘔心瀝血”、“七縱七擒”,“空城退雄兵,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等等。不僅如此,后世留下了許多與諸葛亮有關的諺語、俗語或歇后語。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既生瑜,何生亮!”“諸葛亮借箭——有去無還。”等等的這些諺語、俗語、歇后語不計其數。其傳奇般故事為世人千古傳誦,數不勝數。

篇2

魏延確實是有勇有謀的大將

據《三國志·蜀書·魏延傳》的記載: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應劉璋之邀,入蜀進擊張魯,魏延以部曲投奔劉備。之后,他隨劉備入蜀,因為驍勇善戰,多有戰功,所以被提拔為牙門將軍,深受劉備信任。

劉備進位漢中王,政治軍事中心將要遷到成都,這時候,需要一位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軍事重鎮——漢中(今陜西漢中),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必定是張飛,張飛也以為必定是自己。劉備卻拔魏延為都督,總督漢中,封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時一軍“盡驚”[1]。

為什么“盡驚”?因為漢中作為蜀國的前進基地、魏蜀兩軍的緩沖地帶,它的戰略地位太重要了。占據漢中進可北爭關隴,退能南蔽巴蜀。這一點,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楊洪這樣對諸葛亮說:“漢中則益中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2]蜀將黃權也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3]清人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里表達得更為詳盡:“漢中府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襄鄧,西控秦隴,形勢最重。”[4]

劉備將漢中交給當時名氣并不大的魏延。為提高魏延的聲望,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說:“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5]劉備非常稱贊,眾人都認為他的回答很有氣勢。

魏延鎮守漢中的時期,正是蜀漢政權岌岌可危之時。建安二十四年(208年)下半年,劉備的荊州三郡被孫權奪去,關羽也被東吳殺害。劉備怒不可遏,在稱帝后不久,就傾全國力量東征孫權,結果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擊敗。這一敗,導致剛剛建立的蜀漢政權內部引起騷動和反叛,曹魏隨時有可能進攻漢中。漢中是蜀漢的重要屏障,正是由于魏延治軍有方,守衛得當,才使得曹魏不敢窺視漢中。

在魏延“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6]的苦苦經營下,漢中成為一個強大的、可以獨立作戰的前進基地。漢中一旦陷落,蜀漢必將不保。在魏延死后,王平等人在漢中沿用魏延的鎮守方針,成功地擊退過曹魏軍的進攻。而蔣琬放棄漢中,南撤到涪縣后,造成的最大問題就是蜀漢面對前線的突發事件反應時間大大增加。再以后是姜維雖然不斷出擊,也是因為基地太遠,糧草供應困難,所以難有成效。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經進獻過“子午谷奇謀”:當時魏國派駐邊防的安西將軍夏侯楙乃曹操女婿,“怯而無謀”,因著與魏文帝曹丕的關系才獲得這荷守一方重鎮的職位。魏延看準此一機緣,遂請求諸葛亮分撥給他一萬軍隊出子午谷,直接攻取長安;諸葛亮自領兵出祁山攻雍州,這樣“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7]許多人認為,魏延的計劃雖然冒險,但成功的可能極大;蜀漢面臨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即使不能一舉統一中國,至少有望將雍州并入蜀地。考慮到后來蜀漢滅于魏國之手,乃是由于魏國大將鄧艾采取了相似的“奇險”戰略,諸葛亮對魏延提議的否決,尤其讓同情魏延的人們深感遺憾。

在分析諸葛亮與魏延關系的時候,有一點是許多論者都不應該忽略的,那就是:倘若沒有關羽失荊州,沒有劉備夷陵慘敗,讓蜀漢元氣大傷,那么蜀漢“興復漢室”的北伐就應該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規劃的開疆拓土的兩路出擊,而不是后來諸葛亮因為實力不足只能穩扎穩打,逐步推進的方略;如果是大刀闊斧的進攻,像魏延這樣有勇有謀的大將是能夠發揮出特長也可以建立更為輝煌的業績的。可惜,歷史沒有給魏延這樣的機會。在諸葛亮不得不“穩妥”進行的北伐中,有勇有謀的魏延確實有難以施展能力的困惑。

諸葛亮在北伐期間對魏延是器重的

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后,一直是坐鎮后方,負責糧草供應,因此與在前方作戰的魏延并無關系。直到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率軍進駐漢中,才與魏延有了真實的接觸。認真說起來,諸葛亮并沒有對魏延有看法,也沒有棄之不用;恰恰相反,他對魏延是很器重的。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記載:“建興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建興八年(230年),在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中,魏延受命率偏師西入羌中,魏后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魏延在陽溪大戰。魏延大破郭淮、費瑤等,于是被提拔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等等。可見魏延的官職在蜀國還是很高的,而且都是“開府治事”后的諸葛亮親手提拔的。

南鄭侯,這是蜀漢侯爵中的最高級別,相當于縣侯,系東漢侯爵制度中的最高級別。魏延受封之時正是諸葛亮當政時期;雖說諸葛亮不會根據私人好惡來代替國家用人政策,但也可據此初步斷定諸葛亮對魏延還是器重的。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三郡叛魏”,形勢大好。曹魏舉國震驚,忙派兵抵御。諸葛亮沒有采納“論者皆言”以魏延、吳壹去據守蜀漢咽喉之地——街亭“為宜”,卻“違眾拔謖”,即讓“言過其實,不可大用”[8]的馬謖統領諸軍與魏國名將張郃交戰,自己也不親臨前線指揮,結果遭致街亭大敗,使蜀漢失去了唯一的大好時機。

這次北伐沒有重用魏延,說不上是有意冷落。諸葛亮確實是看錯了人,所以他才“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9]他不但承擔了失敗的責任,而且把自己的錯誤公開宣露,以便接受大家的監督,記取教訓。

關于魏延進獻“子午谷奇謀”之事,因為沒有歷史實踐,說它成功或失敗均都是分析,所以不宜夸大它的作用。魏延在當時的職務中,有一條便是“丞相司馬”。從兩漢以來的官制可以知道,“司馬”是專管軍事的。魏延身為丞相司馬,相當于諸葛亮北伐軍的總參謀長,或者說就是諸葛亮的“軍師”。參謀提出一條建議,是很正常的事,而身為主帥的諸葛亮也完全有權力通過或否決魏延的建議。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絕不可能因此影響諸葛亮與魏延二人的關系,更不可能形成所謂諸葛亮與魏延之間的矛盾,此后也有諸葛亮派魏延單獨領兵之事就是證明。

尤其需要說明的是:“子午谷奇謀”的記載出于《魏略》,與本傳記載不同。由于《魏略》關于蜀漢事務的相關記載多與本傳不合,甚至被裴松之批評為“妄說”、“敵國傳聞之言”等,因此子午谷計本身的真實性令人懷疑。即使確有此事,諸葛亮也不會采納“子午谷奇謀”這樣的計策,因為它太“懸危”[10]。諸葛亮的北伐,實際上也猶如劉備征東吳一樣,是傾全國之力進行的,所以不能冒險。冒險成功了則罷,一旦不成功就會導致國家的嚴重危機。所以,諸葛亮北伐的戰爭指導思想,主要是圖謀穩當地在隴右建立基地,穩扎穩打,逐步推進。從蜀漢的實際國力、包括軍力而言,對諸葛亮的北伐步驟,不能不認為是符合客觀實際的。

平心而論,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實在是過低估計了子午谷道路的艱難和強大的魏國軍事力量。歷史本來是不能假設的,這里不妨作一假設:諸葛亮采納了“子午谷奇謀”,魏延率奇兵從子午谷直奔長安。子午谷道路崎嶇,遇雨還泥濘,魏延軍不能按預期趕到(建興八年,魏使張郃率軍由子午谷攻蜀,就因“大雨道絕”[11],不能前進,張郃軍只得退還);勉強走出子午谷時,長安的魏國守軍已布好防守之陣;諸葛亮的大軍也不能按期到達(幾次北伐都推動不走就是證明)。此時的魏延及其大軍,便只能懊悔輕率出征了;蜀國遭此重創,也再不可能組織像樣的北伐了。

諸葛亮臨終時“拋棄”魏延自有原因

諸葛亮對魏延應該說是器重的,但也確有冷落的時候,尤其是在他臨終時,對魏延的冷落終于導致了魏延與楊儀的爭斗及其敗亡。

諸葛亮在臨終之前的退軍安排中,確實冷落了魏延。史書是這樣記載的:“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祎、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后退軍節度,令延斷后,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12]這次戰略性的會議魏延沒有參加,不少替魏延喊冤的人拿出這件事來作為諸葛亮不信任魏延的證據。然而,諸葛亮這樣做是有他的道理的。

諸葛亮為何要讓楊儀而不是魏延在他死后統領三軍?這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諸葛亮的北伐戰略意圖與魏延有差異。

諸葛亮的北伐,許多人只看到了他的“興復漢室”之志和為此“鞠躬盡瘁”的努力,這是很不全面的。陳壽在撰寫諸葛亮本傳后就評論說:“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13]這是用史家慣用的曲筆之法,委婉地道出了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即北伐戰略是包括兩個層次的:高層次的戰略意圖即掃滅魏國,興復漢室,這個通常為世人所關注;另一個戰略意圖則是低層次的,即在敵眾我寡,無法興復漢室的情況下,起碼要做到擴大蜀漢版土,震動魏國,使其不能對蜀漢用兵。對這個低層次的目標,卻往往被人忽略了。

諸葛亮在上《出師表》準備北伐時,是抱著統一天下,“興復漢室”的雄心壯志的。可是,諸葛亮雖決意北伐,然而當時魏、蜀兩國實力對比實在是眾寡懸殊。在當時的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是最小的國家;全國13州,蜀漢僅有一州;全國人口770萬,蜀漢不到100萬。諸葛亮以僅占全國約十分之一的人力和物力,欲完成統一全國的理想抱負,實在是難以成功的。第一次北伐,形勢看似大好,結果卻是失利,這讓諸葛亮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此后,他雖然一如既往地堅持北伐,但是,已經發出了“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觀也”[14]的感嘆,這與《出師表》中“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15]的堅定信念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他的北伐戰略雖然始終放在關中一線,卻是從涼州繞一大圈的穩步推進,不再采取大的戰略行動。這實際上無疑于宣布,“興復漢室”只是一個遙遠的理想罷了。

對諸葛亮關于北伐戰略這樣深層次的思考以及戰略重心的調整,魏延顯然是不理解的。作為軍人,魏延是優秀的,但他是戰術家而不是戰略家。魏、蜀兩國實力對比眾寡懸殊的事實使諸葛亮在北伐時十分謹慎,因為蜀漢經不起折騰;而魏延卻經常“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如韓信故事”。諸葛亮不同意,魏延就“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16]雖然這只不過是發發牢騷,并不影響他與諸葛亮的關系;但是,諸葛亮卻明白魏延是很不愿意放棄北伐的高層次戰略意圖的。所以,諸葛亮不可能讓魏延在他死后統領三軍。

其次,魏延與楊儀的矛盾讓諸葛亮“二選一”時只能選楊棄魏。

諸葛亮臨終時,魏延是蜀漢最高級別的武將,作戰勇猛,富有謀略且深得士卒愛戴。魏延是個標準的武人,本領大脾氣架子也大,為人驕橫,史書說他“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17]大家看在他是蜀漢第一大將的份上,都讓他幾分;可偏偏有個同樣心高氣傲的家伙不買他的賬,這人就是“七郡上士”楊儀。楊儀是個文官,手上一兵一卒都沒有,更沒有過人的武藝,但他“長于規畫分部,籌度糧谷”,能保證北伐大軍足糧足兵,是蜀漢后勤第一人。誰都知道糧草器械對作戰的重要性,所以楊儀仗著自己的功績能力,是諸葛亮以下唯一敢對魏延說不的人。兩個懷才傲世,心胸狹窄的奇才在一起共事,結果自然是水火不容,事事針鋒相對了。

魏延和楊儀之間交惡到什么程度呢?史書如此記載:“值軍師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相憎惡,每至并坐爭論,延或舉擬儀,儀泣涕橫集。祎常入坐其間,諫喻分別,終亮之世,各盡延、儀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18]可見二人仇隙之深,已經無法化解。魏延和楊儀的交惡甚至還傳出了蜀漢。“孫權嘗大醉,問祎曰:‘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于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19]

魏延和楊儀二人對諸葛亮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他對兩人的態度是百般容忍,還繼續委以重任。在當時異常團結的蜀國軍政當局來說,有這兩個異類,是很無奈的事。

由于以上原因,諸葛亮在臨終之前召開關于退軍安排會議時,必然面臨在魏延與楊儀之間“二選一”的難題。魏延和楊儀都有本事,同時都難以和同僚較好地合作。不過楊儀會遵照諸葛亮的調度撤軍;而如果遺命給魏延,他一定會抗命繼續和魏國交戰。由于蜀軍長期以諸葛亮為核心,在這個時候和魏軍決戰,在戰略上是相當愚蠢的行為。所以諸葛亮明智地選擇楊儀指揮這次行動而“拋棄”了魏延。事實證明楊儀也確實不辱使命。至于這次會議沒有讓魏延參加,應該說是諸葛亮的無奈:倘若魏延聽說諸葛亮將全權托付楊儀,說不定會出于不滿而當場翻臉,這正是諸葛亮最不愿意看到的;更何況魏延的前軍正和魏軍對峙,也不便請他前來。所以,諸葛亮的這次安排也是出于全局考慮,并不是對魏延不信任。

事實證明,諸葛亮對魏延的判斷是非常正確的。史書記載,魏延得知諸葛亮死訊后,關心的不是退軍而是繼續北伐。他對費祎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20]不久,魏延即起兵與楊儀作戰,最后軍敗身亡。魏延最后的敗死有很大的必然性。他雖然智勇雙全,但缺乏大局觀念,而且性情高傲,經常以勢凌人;因為他與楊儀的私仇,忘記了敵軍大軍壓境的危險,更忘記了諸葛亮新逝、整個蜀漢的悲痛之情。在這時發動與楊儀的爭斗,就會在無形之中將自己推上軍心和民心的對立面,也就無疑將自己推上了死路。

所以,諸葛亮與魏延關系需要客觀評價:諸葛亮對魏延是器重的,是在諸葛亮的戰略框架下讓他充分發揮了作用的;而之所以沒有采用所謂的“子午谷奇謀”和在臨終時“拋棄”魏延,也是有原因的。嚴格說起來,諸葛亮確實不能將他身后的蜀漢軍國大權交給魏延;盡管他有勇有謀又資歷老,然而他自身要命的缺點,使其難以堪當統帥大任。

注釋:

[1][5][12][16][17][20]《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2]《三國志·蜀書·楊洪傳》。

[3]《三國志·蜀書·黃權傳》。

[4]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六。

[6]《三國志·蜀書·姜維傳》。

[7][10]《三國志·蜀書·魏延傳》注引《魏略》。

[8]《三國志·蜀書·馬良傳》。

[9][13][15]《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11]《三國志·蜀書·后主傳》。

[14]《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晉漢春秋》。

[18]《三國志·蜀書·費祎傳》

篇3

散文閱讀是高考語文試題中集中體現語文課程人文性的考題。高考題所選文體大多為散文。本題分值較大,主觀性強,答題及評分要求嚴格,對考生的語文素養要求較高。新課標實行后,散文更成為高考大閱讀的首選文體。因此,學生有必要依據高考現代文閱讀的命題特點,根據不同類型的散文特點確定閱讀方法,采取有效的解題策略,把握規律,掌握技巧,從而越過這道高考生的“傷心嶺”。

一、近年高考散文命題的特點

1 選材特點。選文多為文化散文,進一步突出人文性,大多選用課外有關歷史人物的、名勝古跡的、文化傳說的材料,且與課內文章的特點相關聯,內容上更強調其價值取向,時代感強,人文內涵豐富,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自然、關注人生,給人以有益的啟迪和深刻的印象,語言上注重生動活潑,富于文采且風格別致,表達技法多種多樣,具有較強的文學價值。

2 命題重點。散文著重考查的是考生評價鑒賞的能力,重點測試的是評價文章思想內容和鑒賞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具體來說有如下三點:

(1)分析評價思想內容。這里主要指的是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和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前者是文章思想內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

(2)分析歸納思路和結構。思路是作者思維活動和行文趨勢的形象說法。結構是作者布局謀篇的外在表現。好文章兩者應該相互聯系協調一致。高考對此項的考查形式多種多樣。

(3)鑒賞文章的表達技巧。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方法以及人稱運用等。常用表現手法有象征、對比、比較、襯托、反襯等。高考對表現手法和修辭技巧的考查,一般不考辯證,而是考分析鑒賞,即分析運用某種技巧的作用、好處、效果等。

(4)考查考生的探究和運用能力。新課標提出,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這就要求學生聯系上下文進行思考。又要求學生展開聯想,聯系個人的生活體驗和一定程度的社會生活。這些題往往與開放性題合為一體,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3 命題原則。

(1)盡量使考生能利用文中語句作為答題的語言材料。

(2)體現由語義理解到綜合分析的過程,組成內容由淺入深的系列。

考生只要對高考現代文閱讀的上述命題特點有了清晰的理解、理性的認識。就會對現代文閱讀的考查內容在考前建立起一種親近感,做到心中有數。

二、散文閱讀的一般方法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那根據表達方式的側重點不同,散文可分為敘事、寫景、抒情、哲理等四類。我們要依據其不同特點確定其閱讀的一般方法。

1 敘事散文。指以記人敘事為主的散文。這類散文對人和事的敘述和描繪較為具體、突出,同時表現作者的認識和感受,側重于從敘述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因素,從一個角度選材,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豐子愷的《送考》。根據該類散文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又可將它區分為記事散文和寫人散文。偏重于記事的散文以事件發展為線索,偏重對事件的敘述,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偏重于記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線條勾勒,偏重表現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魯迅《藤野先生》。

敘事散文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主,其解讀途徑:第一,明了人物形象的內涵。明了人物的身份、地位、思想性格,以及人物的形象意義。第二,了解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如各種描寫,對比、映照、襯托等。第三,把握文學作品的主旨。

2 寫景散文。指以描繪景物為主的散文。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間轉換的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對景物加以生動的描繪。如劉白羽的《長江三峽》和于堅的《云南冬天的樹林》,便是寫景散文中佳作。

寫景散文解讀途徑:第一,把握景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包括形、聲、色、味等。第二,分析形象的內在品質和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分析刻畫形象的表達技巧。

3 抒情散文。指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這類散文有對具體事物的記敘和描繪,其突出的特點是強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觸景生情,洋溢著濃烈的詩情畫意。即使描寫的是自然風物,也賦予了深刻的社會內容和思想感情。優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摯、語言生動,作者常常運用象征和比擬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如魏巍的《依依惜別的深情》、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閑話》、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劉亮程的《寒風吹徹》是抒情散文的名篇。

抒情散文的閱讀步驟為:第一,明確抒情的方法是借景抒情還是托物言志。第二,把握作者抒發的情感。第三,聯系文章主旨。

4 哲理散文。指通過刻畫某種具體的形象,將作者要表達的哲理寓于形象之中,以形象來啟發讀者,讓他們明白其中包含的抽象哲理的一種散文。一般采用象征手法。錢鐘書的《論快樂》和史鐵生的《想念地壇》可謂哲理散文的佳作。從近年來高考的選材看,哲理散文比較常見,所以應當引起考生的關注。閱讀時要細細品讀、細細琢磨,準確把握,既能找到切人點,又能挖掘得恰到好處。

哲理散文解讀途徑:第一,把握全文主旨。第二,把握貫穿全文的象征物的整體形象。第三,整理分析作品刻畫形象揭示哲理的思路。第四,分析具體描寫的形象特征,理解闡發的哲理。

總之,了解閱讀的基本方法,注意把握散文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意蘊,才能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經典引路]

陽關古道蒼涼美

寅 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到了陽關。陽關在哪里?它還是那么荒涼、那么令人感傷嗎?于是,一縷思緒把我帶到了古陽關遺址。

古陽關位于敦煌西75公里的古董灘上,三面沙丘,沙粱環抱。它與玉門關遙相呼應,像兩顆明珠鑲嵌在一段漢長城的兩端,因在玉門關以南,故名陽關。陽關這樣的邊塞之地之所以聞名遐邇,并不起始于王維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為它自漢魏以來就是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防上的重要關隘,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關口。后來,“陽關道”成為光明大道的代名詞。

在去陽關古城的路上,只見沿途平沙千里、荒無人煙,戈壁灘與藍天相互對峙,偶爾有芨芨草、駱駝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點綴在遠處,把廣袤的戈壁灘映襯得更為荒涼。車輪飛轉,發出沙沙的聲響,遠方地平線,隱隱約約出現了一線鋸齒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條林帶。我們的汽車駛進林帶,就好像突然闖進了綠色的海洋。這水渠交錯、萬木爭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愛的江南水鄉。

汽車穿過禾田,鉆出林帶,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臺駛去。我們登上烽火臺,但見南邊有一塊鐵牌。上面寫著四個工整的字“陽關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卻只見

紅沙渺渺,不見古城的一磚一瓦。陽關古城,以雪山為屏,原也有過美麗的環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豐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種種天災人禍。才成了連天的荒漠。如今,古陽關已被結地面。山下南面從東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粱之間,為礫石平地。漢唐陶片,鐵磚瓦塊,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顏色烏黑、質地細膩、堅硬如石的陽關磚,千萬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陽關硯”就是用這種磚磨制的。用陽關硯磨的墨冬不結冰,夏不縮水,用來寫毛筆字十分方便。聽著旅伴的介紹,我不由感慨起來,好像這凄冷的陽關古城也有幾分暖意了。

陽關,昔日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關隘,原本不過是一道關,卻被賦予了許多哲思和詩情。哲學家站在這兒宣稱,即使人生從同一起點出發,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抽象的對立概念如此生動地寫在陽關之下。詩人站在這兒,與朋友依依不舍,“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道盡多少離愁別緒和萬般無奈。然而,最初在陽關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學家與詩人。而是戍守邊關的將軍和士兵。這陽關古道對他們來說,無異于是一道生死關,歸鄉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夢,像陽關上的那彎月,清冷而高遠。他們在這務原本傳播文明的古道,沖沖殺殺……于是,這些走過生死之的將軍和士兵,便成了哲學家與詩人,他們留下的點滴感慨。震撼著無數人的心靈。

自古以來,陽關在人們心中,總是烽火連天,黃沙起伏,滿是凄涼悲惋。然而,今天陽關附近,則已出現柳綠花紅、林茂糧豐的景象。游人漫步這里,既可憑吊古陽關遺址。還可以遠眺綠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風光。“何必‘勸君更盡一杯酒’,這樣的苦酒何須進,且把它還給古詩人!什么‘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樣的詩句不必吟,且請把它埋進荒沙百尺深!”這是郭小川的詩句吧!

14 根據文意,說說古陽關為什么聞名遐邇。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需要準確把握原文信息作答。這道題可以篩選并整合文章第二自然段的信息作答。第二段中有這樣的信息“陽關這樣的邊塞之地之所以聞名遐邇,并不起始于王維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為它自漢魏以來就是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防上的重要關隘。是古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關口。”而后我們要對這些信息優化組合,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①是通往西域邊防的關隘;②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關口;③王維《渭城曲》詩中對古陽關的詠嘆;④有關“陽關道”的民諺廣為流傳。

15 根據上下文,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含意。

(1)就好像突然闖進了綠色的海洋。

(2)好像這凄冷的陽關古城也有幾分暖意了。

(3)這些走過生死之劫的將軍和士兵,便成了哲學家與詩人。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先抓住句子的修飾語理解。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總起句,則在句子所涉及的范圍提取關鍵詞釋義;是總結句則在上文尋找,是過渡句則在上下文中提取相關信息。第三,看語境,找鄰近句,結合文章中心理解。第四,分析句子所反映的情感。(1)要理解“綠色的海洋”的借喻意;(2)要理解“凄冷”“暖意”的具體內涵以及對比的作用;(3)要明確“哲學家與詩人”這一詞語在文中的臨時語境意。

答案:(1)寬廣的綠色林帶與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產生了驚喜之感。(2)城磚磨制的陽關硯,蘊含著歷史文化氣息,使我對陽關古城的感覺也變得溫暖了一些。(3)出生入死的人生經歷,使戍守邊關的將軍和士兵對生活有著深刻而豐富的人生感觸,給后人留下了哲理和詩情。

16 結合文中對陽關古道的描述,談談你對“蒼涼美”的理解。

解析:考查對文章主題的理解。首先要明確題目要求“蒼涼美”,在文中分層尋找。答案要包含這樣幾層:路途所見。陽關古城所見,哲學家與詩人的感慨。尋找關鍵詞“荒涼”“凄冷”“清冷”“凄涼悲惋”即可。

答案:(1)古代的軍事重鎮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廣袤雄渾;(2)昔日林草豐美的陽關古城,如今已是紅沙渺渺,蒼涼悲壯;(3)古人對生離死別的感慨,道盡人間滄桑,凄涼悲惋。

17 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詩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以及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第一問時,需要抓住全文內容和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思想感情;解答第二問時,要抓住結尾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郭小川的詩句雖然出現在最后。但要理解作者的情感,則需要聯系前文。只要能扣住陽關在古今人們心中的“變化”,就能回答出該題。

答案:第一問:表現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和對今天美麗富饒的陽關的贊美。第二問:回應了文章開頭的提問,使文章前后照應,并強化了作者的觀點。

[強化訓練]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美景,總在半夢半醒之間

遲子建

(D太陽是不大懂得養生的,只要它出來,永遠圓圓著臉,沒心沒肺地笑。它笑得適度時,花兒開得繁盛。莊稼長勢喜人,人們是不厭棄它的;而有的時候它熱情過分了,弄得天下大旱,農人們就會嫌它不體恤人,加它身上幾聲罵。看來過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該圓滿時圓滿著,該虧的時候則虧。它的圓滿,總是由大虧小虧換來的。所以虧并不一定是壞事,它往往是為著燦爛時刻而養精蓄銳。

②在故鄉的夜晚,一本書,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會給我帶來踏實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圓的日子,情況就大不一樣。穿窗而過的月光,會拿出主子的做派。進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條條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來的那個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動著,閃爍著,一會兒伸出手撫撫我的睫毛。將幾縷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會兒又揉揉我的鼻子,將月華的芳菲再送進來。被月光這樣撩撥著,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樣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帶著股綠意,有一種說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飽滿,豐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結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盡鉛華的氣質,安詳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遠,清寂;冬天的月光雖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樣了,雪些上的月新鮮明媚得像剛印出來的年畫。所以冬日賞月,要立在窗前。看著月光停泊在雪地后煥發出的奇異光芒。你會想,原來雪和月光,是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侶啊。相比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沒什么特別動人之處了。雪將化未化。草將出未出,此時的月光,也給人猶疑之感。瑟瑟縮縮的。

④今年四月十號,是滿月的日子,又是周末,故鄉的親人們聚在一起。做了幾道風味獨特的菜,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晚飯后,我回到自己的住處時,月亮已經升起來了。微醺的緣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燈睡了。大約凌晨三點來鐘的樣子吧,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書桌上,通常放著一杯白開水。室內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時候,發現杯壁上晃動著迎春枝條般的鵝黃光影。心想月光大約太喜歡玻璃杯了,在它身上做起了畫。喝過那杯被月光點化過的水,無比

暢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無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時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樹叢中了?我見過的明月,不是東升時蓬勃跳躍在山頂上的,就是夜半時高高吊在中天的,我還從沒見過棲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團月亮也許因為走了一夜。被磨蝕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盞掛在樹梢的燈。那些還未發芽的樹,原本一派蕭瑟之氣。可是掖在林間的月亮,把它們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樹木一夜之間回春了。

⑤看過了這樣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時,又怎能不被美給驚著呢!雖然我接著睡了,可是往往瞇上二三十分鐘的樣子。又惦記著什么似的,醒來了。只要睜開眼,朦朧中會望一眼窗外一啊,月亮還在林間。只不過更低了些。再睡,再醒來,再望,也不知循環往復了多少次,月亮終于沉在林地上,由燈的形態,變幻成篝火了。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給我的最后印象。

⑥第二天徹底醒過來時,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還有滿月時的圣景。消盡了白雪而又沒有返青的樹,看上去是那么的單調。雖然尋不見月亮的蹤跡。但我知道它因為昨夜那一場熱烈的燃燒,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兒療傷去了。因為它燃燒得太忘我了,動了元氣,所以不管怎么調理,此后的半個月,它將一點點地虧下去。待它枯槁成彎彎的月牙兒。才會真正復蘇,把虧的地方,再一點點地盈滿。它圓滿后。不會因為一次’次地虧過,而就不燃燒了。因為月亮懂得,沒有燃燒,就不會有灰燼;而灰燼,是生命必不可少的養料。

⑦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賞月時節,卻看見了上天把月亮拋在凡塵的情景呢。在那個時刻,那團月亮無疑成了千家萬戶共同擁有的一盞燈。假使我徹頭徹尾醒著,這樣的風景即使入了眼,也不會攝人心魄。正因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與黑夜之間,在半夢半醒之間,那團月亮。才美得奪目。

(選自《江淮晨報》)

1 文章標題“美景,總在半夢半醒之間”有什么含義?

2 本文用詞準確生動,閱讀文中畫線句子,說說下面加點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含義。

(1)雪地上的月光新鮮明媚得像剛印刷出來的年畫。

(2)我見過的明月,不是東升時蓬勃跳躍在山頂上的,就是夜半時高高吊在中天的,我還從沒見過棲息在林中的月亮。

3 作者在第6段寫到“因為月亮懂得,沒有燃燒,就不會有灰燼;而灰燼,是生命必不可少的養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4 批注。是一種最常用的讀書方法,是給文章加上批語和注釋,可以從文章的內容、寫法、語言等方面寫下閱讀心得和評語。請你任選一個方面,給文中你喜歡的段落或句子作批注,寫在下面的空白處。

5 通過閱讀,相信你已經體會到了作者融在字里行間的人生感悟。試結合文章第⑦段最后一句話的含義,談談你讀后的感想。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草堂守望者

①那個細雨蒙蒙的下午,我到成都杜甫草堂瞻仰“詩圣”。17年前來過這里。對浣花溪畔的這座因子留有很深的印象。如今這里還是那般恬靜么?

②進入南大門,便趕往草堂舊址。最先來到大廨。為何名之為“廨”呢?杜甫一生胸懷大志,抱負不凡,卻始終得不到統治者的重用,而他依舊“每飯不忘君”,“窮年憂黎元”,其愛國憂民之心至死不渝,后人為此深受感動。清代重修草堂時。大概考慮到紀念建筑應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既然杜甫做過幾天官,那么就應有其辦公之處,便將這座建筑命名為“大廨”。此中也明顯寄托人們對這位生前不得志詩人的良好祝愿。

③大廨為象征性的名稱,里面當然沒有桌椅幾案、文房四寶之類陳設,廳中央惟有一尊杜甫銅像。塑像那單薄贏弱的身姿,概括地表現出杜甫一生飽經憂惠、貧病交困、郁郁不得志的不幸經歷;那低首捋須,深思苦吟的神態,把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抒發得淋漓盡致。

④草堂久負盛名的是清人顧復初的一副楹聯:“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我剛拿出小本抄寫,從身后飛來一句話語:“你抄這副對聯。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嗎?”我回首一看,一位身材高大、穿白襯衣的老伯站在我身后。

⑤我回答他:“這副對聯很有名,我當然了解它的含義。”

⑥老伯說:“看來你理解還不夠深,還是由我來給你講講。你了解作者顧復初的身世嗎?他是蘇州人,曾應四川學政使何紹基之邀入川,在游宦蜀中寫了這副對聯。為什么不說龍騰虎躍,而說龍蜷虎臥,可知指不得志的龍虎。上聯有兩層含意,一是稱美杜甫亦暗指自己是不可多得的濟世之才,二是嘆息未遇明君,無法施展才能只好居于草野。下聯同樣是指自己也指杜甫都不是蜀地人但都羈旅蜀中,杜甫因詩垂名,總還留下一美好草堂受后世憑吊,自己縱有滿腹經綸也難展抱負。他是把一腔懷才不遇的幽怨之情,借詠贊杜甫委婉地傾吐了出來。”

⑦我承認老先生博學多識,但在這樣儒雅的廳堂,我很想一個人默默地看、細細地品,很不習慣有個人在身后絮絮叨叨。于是,我很有禮貌地謝別老先生,緊走幾步,穿過庭院,來到第二進建筑――詩史堂,欣賞掛在這里的另一副名聯:“詩有千秋,南來尋丞相祠堂,一樣大名垂宇宙;橋通萬里,東去問襄陽者舊,幾人相憶在江樓。”剛抄了上半聯,老先生又追到詩史堂,熟悉的聲音在耳畔響起:“欣賞這副聯,一定要注意‘襄陽耆舊’這幾字,深妙的意思都包含在這里。”這一句我確不甚明白,索性洗耳恭聽。老先生來了勁兒,底氣十足地告訴我:“‘襄陽耆舊’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內容和深遠的含義。諸葛亮當年在襄陽有很多交誼很深的好友,大多為助諸葛亮治蜀的有功之士。但到他開創成蜀漢大業,故舊大多做古,即使回到襄陽,又能見到幾位老友!作者同樣以這個典故來比喻杜甫晚年客居成都欲尋祖籍故舊的心情,可謂語語雙關,貼切自然。”

⑧我對老先生的講解很是嘆服,好奇地問他尊姓大名,是何方人氏。是不是經常來此閑游?老先生告訴我,他叫胡世俊。是攀枝花市的退休干部。過去就對杜甫懷有崇高的敬意,覺得他具有偉大的人格,在飽經患難的流寓中他始終執著地關注時政、戰局和人民的生活狀況,無論是憂傷還是歡樂,都和國家和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通。他的詩歌就是“詩史”。胡世俊退休后經常來這里瞻仰。杜甫草堂文化氣息很濃,園內懸掛著很多歷代名人撰寫的楹聯匾額,可是有的游客根本不注意,隨便轉轉照幾張相就走了,有人認真看對聯,但未必能看得懂,他就走過去給人家講解。聽過他講解的游客早已多不勝數了。臨別他把講解內容的復印件送給我。希望我回去細細品味。

⑨成都的名人遺跡譽滿天下。除草堂外,最著名者當屬武侯祠和薛濤故居望江樓,三人皆與陜西有緣,薛濤還是長安鄉黨。三位名士撐起半壁成都,不知成都人歷經戰亂怎樣將三位名士呵護到今天。反觀西安,唐朝詩人多如繁星,惟留下幾間杜公祠和輞川一棵銀杏樹,全都煙消云散了。

⑩草堂有忠實的守望者,燦爛的蜀文化才更加源遠流長。假如長安也多一些民族文化的守望者,我們瞻仰到的名人遺跡一定會更多。

(選自《西安晚報》)

1 “每飯不忘君”“窮年憂黎元”兩句概括了杜甫哪些方面的思想?

2 老伯是從什么角度來解釋顧復初題寫在草堂上的楹聯的?從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發?

3 文章為什么要詳寫老先生講解草堂的兩副對聯?

4 文章第9段,采用了什么寫法?有什么作用?

5 結合你自己對杜甫的了解與認識,擬寫一副贊頌杜甫的對聯。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感悟大山

楊立謙

①這里是山的世界,山的海洋。影影綽綽的群山像萬千睡意未醒的仙女,凝眸不語,含情脈脈。

②山里人愛山。山秀麗豐饒、靜謐迷人,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大山有巍峨的山丘、翠綠的山林、叮咚的山泉、深邃的山谷、高峻的山峰、起伏的山脈、蔥郁的山巒,全是山里人崇尚的風景。山里人愛山,愛山偉岸的身軀、寬大的胸懷,愛山無私的奉獻和默默無聞的付出。

③山里人戀山。育山、鉆山、劈山,汗水澆山、心血付山,一生與山為伴。在大山的懷抱里,一個個山里的孩子競也長得聰明伶俐,虎頭虎腦、結結實實。山給了他們一切。山富有他們也富有。山里人從小受山的熏陶,有山的性格、山的豪爽、山的質樸、山的真摯、山的憨厚。山給予了山里人靈氣與聰慧,山塑造了山里人的執著、奮進、堅韌的精神,山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創大業、干大事的大山之子。

④山里盛產山歌,山里人喜唱山歌。成人唱、孩童唱、老人唱……只要有山民的地方就有山歌回蕩。有一首山歌這么唱道:“前山高來后山高,前山后山兩把刀。一把刺進云霧里,一把我的腰。”最后一句“一把我的腰”,原先我不明白它的含義,后來親眼看到山里人出門肩挑背負弓腰爬山的艱難身姿,終于體會到這句話的深切內涵。

⑤山給山里人留下無窮的樂趣。山泉如細細的玉帶飄下來,口渴了就用手捧著喝上幾口。沁人心脾。落差大的山泉便成了飛瀑,飛瀑下積成一個深潭,猶如天然泳池,清澈見底。在巍峨青山的掩護下,潭水碧綠,綠得靜謐,綠得出奇,綠得神秘。由于大山的阻隔,這里很少有狂風吹過,水面上常常平靜得如一塊碧玉。偶爾有微風吹來。吹起幾鱗水波,又很快恢復了平靜,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再繁瑣的世事也攪不動他內心的亙古寧靜。

⑥山,面對春夏秋冬,默默無語。站在山的脊背上,聆聽風與樹林交談的聲音,傾聽酣暢淋漓的樂符,悠揚悅耳的旋律,純潔質樸的情感,仰望蔚藍的天空,思緒隨著白云飄向遠方……

⑦山用鮮活的綠色滴翠了山野平川,用浩瀚的林海釀造出玉液瓊漿:用漫山的紅葉浸染著峰峰巒巒,用金秋的收獲告慰著炎黃祖先;用博大的胸懷孕育生命的沃土,用甘醇的乳汁哺育生命的頌歌。

⑧山是一部凝固的音樂,旋律是鄉情。山是父母辛勤勞作的豐碑,父母功蓋青山,山里的孩子個個敬山。沉默無語的大山哺育了一代代山里人,一代代山里人依偎著大山。一座山就是一個神奇的搖籃,山孕育了人,人改造了山。

⑨如今,山那邊頻頻傳來喜人的消息:山里村村鋪上了水泥路,運輸不需肩挑背馱了,孩子們也不用上山砍柴了。山里人用上了煤氣,通上了電話。看上了電視。山里的孩子們上學也不用交學費啦,一項項惠農政策的出臺,更讓山里人欣喜萬分!

⑩走出大山是一代代山里人的夢想。聰明睿智的山里人,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打開山門,走出大山,在阡陌的土地上聳立起了一座座新城,在寬闊的原野中矗立起鱗次櫛比的廠房;在懸崖陡壁里鑿出了一條條通往幸福的康莊大道,在江河大川上崛起了一座座進發希望的水力發電廠

⑨隨著年歲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總愛把生活的感嘆與大山聯系起來。從親近大山中獲得排憂解難的良方;在與山的對話和交流中,仁慈的大山就像一位誨人不倦的良師益友,無聲地向人們傳遞著美麗的語言,教會人們欣賞大山:從熱愛大自然中陶冶自己的性靈,讓生命如山脈之堅強。如山花之絢麗,如山風之坦蕩,如山泉之清純,如山林之生機盎然!

(選自《人民日報》)

1 第二、三兩段都是描寫“大山”,但表現的重點不同,請作簡要分析。

2 第四段引用山歌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第五段描寫了“山給山里人留下”的哪些“樂趣”?

3 第六至第十段作者是怎樣“感悟大山”的?請結合有關內容作賞析。

4 從全文看。作者“感悟大山”有幾個角度和層次?這樣描寫有些什么好處?

[參考答案]

《美景,總在半夢半醒之間》

1 一是概括全文的寫作內容;二是點出文章的主旨。

2 (1)運用比喻的寫法,寫出月光照射在雪地上的各種圖案。(2)“棲息”是擬人化的寫法,本是動物夜晚休息,這里形象地寫出人睡在床上看月亮,好像月亮掛在樹林中,靜止一般。

3 這句話富含人生哲理,也帶有辯證色彩。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兩個方面,正如月亮有虧有盈,萬物都有生死一樣,要樂觀地看待,正確對待這些現象。

4 如:“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動著,閃爍著,一會兒伸出手撫撫我的睫毛,將幾縷月光送人我的眼底;一會兒又揉揉我的鼻子,將月華的芳菲再送進來。”這段話運用擬人化的手法,生動而形象地寫出月亮由于云層和樹木等的遮擋,月光照進屋里時的情態,語言生動而富有情趣。

5 這篇文章通過作者在不同季節,不同情景下賞月的感受,從而悟出人生的道理:世間的美在黎明與黑夜之間,在半夢半醒之間。

《草堂守望者》

1 概括了杜甫忠君愛國、憂國憂民的思想。

2 第一問:知人論世。第二問示例:對對聯,詩歌、文章的理解,要從作者的人生際遇或寫作背景人手,這樣才可能理解得全面、準確。

3 贊揚老先生博學多識;說明草堂文化的深厚;突出老先生守望民族文化的執著,巧妙地表現了文章的主題。

4 對比。通過將成都的文化名人、文化名勝與西安的文化名人、文化名勝進行對比,表達了作者渴望出現更多的文化守望者的愿望。

5 示例:少陵野老多病憂黎民;盛唐詩圣窮年哀國運。

《感悟大山》

1 第二段側重于表現“大山”的形狀與品質,揭示了“山里人愛山”的原因;第三段著眼于表現“大山”給予山里人一切,點明了“山里人戀山”的理由。

2 第四段引用山歌主要是為了表現出以前“山里人”生活環境的惡劣和生存的艱難;第五段具體描寫了“山給山里人留下了”山泉、飛瀑、深潭、綠水、平靜和寧靜等“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