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雷鋒的事跡范文
時間:2023-04-02 13:01: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雷鋒的事跡,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類風濕關節炎;預防;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臨床多發病,發病后病勢纏綿,骨質破壞呈進行性發展,藥物治療效果較差,加上相當一部分治療藥物自身的毒副作用,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且威脅到生命安全。基于類風濕關節炎發病的特殊性以及治療中面臨的難題,已引起了臨床工作者的大量關注。回想三千年前開始流行的天花,對人類而言,近乎于毀滅性打擊,但疫苗一旦問世,則消于無形,并且沿用至今,截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人類已經消滅了天花。一個曾經肆虐橫行的疾病,被控制并消滅,是何等的壯舉?這是一個“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的成功典范。那么,對類風濕關節炎而言,是否也可以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過自身抗體造成對關節軟骨的攻擊而發病。自身抗體是產生免疫攻擊的始動環節,和自身抗原結合則發起免疫反應。迄今為止已報告的類風濕關節炎自身抗原有10余種,其中Ⅱ型膠原蛋白被認為是最重要的類風濕關節炎自身抗原之一[1]。它在類風濕關節炎發病中,激發由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 ,極可能是類風濕關節炎的始動靶抗原。以Ⅱ型膠原蛋白這一疾病的始動環節作為突破口,有可能預防疾病發生。
美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先采用雞天然Ⅱ型膠原嘗試治療RA患者,獲得了顯著療效,引起醫學界對這一療法的高度重視[4]。繼之在國際上廣泛展開了口服Ⅱ型膠原誘導免疫耐受的研究[5]。隨著系統而深入的研究發現,直接口服自身抗原誘導免疫耐受存在諸多不足,如抗原在消化系統易被降解、維持時間不長、免疫耐受誘導率不高、耐受的維持需反復給藥等,而且所需蛋白表達和純化過程較為繁瑣,難以獲取大量、高純度所需抗原。近年發展將編碼抗原的DNA質粒(基因疫苗)直接注射動物并使其在體內表達的技術可免除上述弊端,從而為免疫預防開辟了新途徑。
基因疫苗具有操作簡單、抗原性強、表達時間長久等特點,為控制免疫反應提供了一種新手段,并可能成為一種重要的預防手段和治療方法[6]。介于同一抗原在不同種屬之間免疫原特定表位的差異,直接選用人CⅡ,構建人CⅡ基因疫苗,可能避免由動物抗原過渡到人自身抗原的摸索過程。疫苗構建成功后,可對已發病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但更為重要的作用在于對有遺傳易感,有高發趨向的潛在發病群體進行預防;若果經驗證,疫苗無副作用或無明顯后遺毒副作用,甚至可以在全體人群中開展普遍接種,象天花疫苗一樣。那么,類風濕關節炎將有可能被從疾病譜里除名。就產生的臨床效應來看,能預防疾病的發生,無疑將產生革命性的變化,是任何臨床治療措施產帶來的臨床效果所不能比擬的,將為該疾病的處理產生根本性的影響,所以盡管對于該方法的摸索是漫長而艱辛的,但其理論上的可行性值得為之努力。
在類風濕關節炎發病中,可能還有和CⅡ一樣重要甚至更為關鍵的自身抗原,但類風濕關節炎作為一個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選擇好關鍵的啟動抗原或者聯合幾個重要的自身抗原,利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性,構建基因疫苗,誘導免疫耐受,可能預防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生。防患于未然,可能是解決這一臨床難治病的一條理想途徑。也將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Sapadin AN, Fleischmajer R.Tetracyclines: nonantibiotic properties and their clinical implications.J Am Acad Dermatol. 2006 Feb;54(2):258-65.
[2]Min SY, Hwang SY, Park KS, et al. Induction of IL-10-producing CD4+CD25+ T cells in animal model of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ype II collagen.Arthritis Res Ther. 2004;6(3):R213-219
[3]Matsumoto I.The pathogenic role and production system of autoantibod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Nihon Rinsho Meneki Gakkai Kaishi. 2005 Dec;28(6):365-71.
[4]Trentham DE,Dynesius-Trentham RA,Orav EJ, et al.Effects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ype Ⅱcollagen on rheumatoid arthritis. Science,1993,24:1727-1730
[5]Van HJ, Pavelka K, Vencovaky J, et al. 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phase Ⅱ study of subcutaneous interferon beta-1a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Ann Rheum Dis,2005,64:64-69.
[6]Piccirillo CA, Prud’homme GJ. Immune modulation by plasmid DNA-MEDIATID CYTOKINE GINE TRANSFER. Curr Pharm Des,2003,9:83-94
作者簡介:王安宇,男,(1976-),醫學博士,從事風濕免疫病中西醫結合研究
基金項目:貴州省優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長基金項目(黔省專合字[2007]351號)
貴州省社會發展科技攻關項目(黔科合SZ字[2009]3047號)
篇2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常見的以關節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是造成社會勞動力喪失的主要疾病之一,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病。[1]據國家報道患病率為0.2~5.3%,我國初步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發病率為0.3%左右。本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隨之增高。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更好地治療和預防類風濕關節炎,將有更重要的意義。如把近年來的體質學說引入對類風濕關節炎的研究,將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和預防大有裨益。
1 體質學說對類風濕關節炎病因病機的補充和完善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于風、寒、濕、熱之邪侵襲人體,痹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肌肉、筋骨、關節發生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要表現的病證。歷代醫家對其發病機理論述頗多,最早見于《素問·痹癥》:“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所謂飲食居處,為其病本”;《素問·評熱病論》中說:“風雨寒熱,不得虛,不能獨傷人”,“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并治第五》從正氣不足的角度認識痹證的病機“寸口脈沉而弱……故日歷節”。《類證治裁·痹證》云:“諸痹……良由營衛先虛,腠理不密,風寒濕乘虛內襲,正氣為內所阻,不能宣汗,因而留滯,氣血凝澀,久而成痹。”由此可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既有外因又有內因。近年來已有諸多學者認識到體質在發病中的關鍵作用而提出各自的體質學說。如王琦[2]認為:“體質是在遺傳和后天獲得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等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征”;匡調元[3]認為:“體質決定了某種疾病的易感性和所產生的病理類型的傾向性”;而何裕民等[4]指出:“體質是人群中的個體在發育過程中形成的形態結構機能和代謝等方面的相對穩定的特殊性,生理上表現為在機能代謝、對外界刺激反應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性;病理上表現為對某些病因的易感性、疾病轉變、轉歸的傾向性。”盡管表述不同,但對體質的特殊地位以及對體質與疾病的易感性、轉變、轉歸存在密切聯系的觀點,已經基本形成共識。臨床學者的諸多觀點,如王為蘭[5]認為本病基本病變是“瘀”,趙紹琴[6]認為RA關節腫大一旦形成則應從痰論治,因為凡關節腫大疼痛多屬有形之邪留滯其間,痰濁、水飲、瘀血皆其類也。劉英等[7]認為類風濕關節炎的活動期始終有毒的存在,主要有熱毒、濕毒、瘀毒等這些病機可以看作是從不同角度對類風濕關節炎體質的認識。
2 體質是辨證的簡化和深化
目前對類風濕關節炎的研究和報道主要以辨證施治為主,但必須指出類風濕關節炎證型較多,隨著疾病的變化,多出現復合證如痰瘀互結證、氣虛血瘀證等,或者是復合病如類風濕關節炎兼肺間質纖維化、類風濕關節炎兼骨關節炎等。隨著病情演變及藥物治療干預,癥狀不斷變化,證型也不斷變化,使得臨床分型較多,過多的分型使辨證論治的適用性和依從性降低。而漢方醫學認為:“各種慢性病、疑難病多屬于體質性疾病,強調對體質的治療,并不考慮病或證的具體情況”,相對證型來說體質更穩定也更簡化,而相對穩定的體質卻貫穿于漫長的病理過程的始終。體質決定了證型和發展傾向,是類風濕關節炎同病異證和同病異治的根本和依據。
3 以體質為指導而遣方用藥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個緩慢發展的病理過程,其病機復雜,病情頑固,需要長期不懈的治療。現代醫學對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以長期應用非甾類抗炎藥和免疫抑制劑等為其主要措施,而中醫目前的辨證治療雖然能體現其個體化治療和靈活性,但是長期治療的適用性和患者的依從性較差,如能針對其失衡體質進行長期調整,則更能體現其“治病求本”和“整體治療”的原則。對類風濕關節炎而言,不僅要掌握它的普遍規律,更要從中尋求有相同體質人群發病、轉變和轉歸的特殊規律。這一點對臨床遣方用藥幫助很大。唐代首載于《備急千金要方》的獨活寄生湯創立并能一直沿用至今是因為他對類風濕關節炎“氣虛體質”有深刻的認識;而各種活血化瘀針劑,如丹紅注射液、燈盞花注射液等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的普遍應用,說明了同行對“血瘀體質”的認可,王孝杰等[8]從痰治痹說明“痰濕體質”與類風濕關節炎關系密切。
4 以體質指導預防
隨著對體質學說的進一步研究,可以在其未發病前,對有潛在病理體質的高危人群進行篩選和確定。通過積極改變、調理其體質,同時阻止致病因子對人體的侵襲,截斷并防止其進一步發展,將對類風濕關節炎的預防產生更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風濕病診斷與診斷評析[J].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9.
[2] 王 琦.中醫體質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5,70.
[3] 匡調元.體質病理學研究[N].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78,1(2):3.
[4] 何裕民,王 莉,石風亭,等.體質的聚類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1996,2(5):7.
[5] 李文芳.王為蘭論治類風濕關節炎[J].河南中醫,1992,12(3):36.
[6] 彭建中.趙紹琴教授從痰辨治類風濕關節炎的經驗[J].中國中醫藥報,1994,9(5):57.
篇3
【關鍵詞】肺間質纖維化;類風濕關節炎;肺功能;血氣分析
肺間質纖維化(interstitial pulmonary fibrosis,IPF)與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種類,兩者在臨床特征,疾病類型,病理改變上均互為獨立且不能共存的疾病。肺間質纖維化好發年齡通常大于50歲,70-80歲的患者占肺間質纖維化患者的比例最大;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主要以多關節炎癥為臨床癥狀,可使全身多種器官受損的免疫系統疾病,其中也會導致肺臟的受損[1]。有報道稱:類風濕關節炎繼發肺間質纖維化的發病率可達3%左右[2];同時肺間質纖維化的出現往往會導致類風濕關節炎的病死率增加。IPF-RA的肺功能表現主要為:彌散功能降低與限制性通氣障礙、混合型通氣障礙,IPF-RA的血氣分析結果主要表現為:低氧血癥。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隨機選取我院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的類風濕關節炎繼發肺間質纖維化患者182例(觀察組)與僅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184例(對照組)。全部入選患者均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繼發肺間質纖維化,排除患者有精神系統性疾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疾病史。觀察組:男60例,女:122例,年齡:52-85歲,平均年齡:(65.3±10.7)歲,病程7周-36年,平均病程(8.9±1.2)年。對照組:男63例,女:121例,年齡:50-84歲,平均年齡:(64.8±11.3)歲,病程9周-35年,平均病程(9.1±1.8)年。入院后完善患者三大常規檢查、ESR、RF、CRP、自身抗體、左右手X線、胸片、高分辨率胸部CT、肺功能、血氣分析等檢查。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情況上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類風濕關節炎繼發的肺間質纖維化(IPF-RA)屬于繼發性肺間質纖維化,許多全身性疾病(多發性肌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均會導致肺臟的病變[3-4]。類風濕關節炎繼發肺間質纖維化的分型可按特發性間質性肺炎的分型標準中確定[5],類風濕關節炎繼發肺間質纖維化的發病率高,且類風濕關節炎在繼發肺間質纖維化時導致肺部感染,甚至可發生呼吸衰竭[6],增加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死率。類風濕關節炎繼發肺間質纖維化在肺功能與血氣分析方面的特點及與單純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異同點已經引起臨床上科研界與醫務人員的關注[7-8]。因此,研究肺功能與血氣分析在繼發性肺間質纖維化中的診斷價值,使繼發性肺間質纖維化達到早診斷,早治療的效果,增強繼發性肺纖維化的診療質量。
IPF-RA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有研究表明高度懷疑與肺部血管的炎癥病變有關,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肺部血管的炎癥后發生肺部間質的纖維化[9]。肺間質發生纖維化時,肺泡壁層變厚、呼吸膜變厚、毛細血管彈性降低、彌散的距離變寬、彌散的面積變少、肺組織的逐漸收縮等因素使患者的肺彌散功能降低,肺功能指標DLCO下降程度明顯[10]。肺組織的纖維化破壞了肺內正常氣血屏障的解剖結構,肺內組織動脈血管的舒張功能受限,外膜的纖維性變厚導致患者的低氧化血癥的癥狀加重。
本研究表明:觀察組RV、FVC(%prep)、FEV1(%prep)、FEV1/FVC%、DLCO/VA(%prep)明顯小于對照組且比正常范圍小,表明IPF-RA的肺部表現主要表現為限制性的通氣障礙、混合型通氣障礙與肺彌散功能的降低。觀察組的PaO2、SaO2、PAO2-PaO2明顯少于對照組且不在正常范圍內,表明:IPF-RA的血氣分析結果主要表現為低氧血癥。僅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與血氣分析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表明了肺功能檢查與血氣分析檢查在類風濕關節炎繼發肺間質纖維化患者中具有一定的特異性,為臨床診斷肺間質纖維化提供理論基礎。
綜上所述,類風濕關節炎可繼發肺間質纖維化,IPF-RA具有肺功能指標的變化與血氣分析結果的變化,為提高肺間質纖維化的臨床診療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Wolfe F,Michaud K.Severe rheumatoid arthritis(RA),worse outcomes,comorbid illness,and sociodemographic disadvantage char-acterize ra patients with fibromyalgia.J Rheumato,2008,31(4):695-700.
[2]GarciaRodriguezLA,Tolosa LB,RuigomezA,et a.l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UK primary care:incidence and priormorbidity.Scand JRheumato,2008,31:1-5.
[3]Mori M,Kawai A,Takasugi T,et al.Inhomogeneities of vent-ilation and the diffusing capacity to perfusion in various chroniclung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56(1):83.
[4]季蓉,何權瀛.肺氣腫合并肺間質纖維化的臨床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9,22(11):666.
[5]Veerarhavans,NiebolsonAG,WellsAU,eral.Lung6brosis:newlassifieationsandtherapy.CurrOPinRheumatol,2009,13:500-504.
[6]蔣明,DavidYU,林孝義,等.中華風濕病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X抖:602-737).
[7]王偉,董亮,李玉,等.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早期肺損害診斷的臨床研究[J].山東醫科大學學報,2010,38(30):273-274.
[8]BilgiciA,UlusoyH,Kuru O,et a.l Pulmonary involvement inrheumatoid arthritis[J].Rheumatol Int,2008,25(6):429-435.
篇4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的對稱性周圍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異質性、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受累關節疼痛、腫脹以及功能下降。當炎癥破壞軟骨和骨質時出現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類風濕關節炎在我國的患病率為。. 32%一0.36%,女性病人約為男性的3倍。由于本病的病因不明,目前臨床上尚缺乏根治和預防的有效方法,主要通過綜合手段進行診治。因為病程長、病情反復發作、致殘率高,導致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影響生活質量,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負擔,因此,合理的護理成為必不可缺的重要內容田。本研究基于微信平臺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開展延伸護理服務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 1對象選取2015年11月一2016年10月我院風濕科收治的72例類風濕關節炎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2009年美國風濕病學學院的類風濕關節炎診斷標準叫,年齡2。歲一63歲,排除合并嚴重心、腎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統疾病及關節嚴重變形者;②病人及家屬同意接受本研究,無溝通障礙且愿意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36例,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LO. 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 2. 1干預方法
對照組住院期間通過展板或責任護士發放健康教育單,出院后分別在3 d和1個月后進行電話隨訪等進行傳統的類風濕關節炎健康教育,內容包括疾病相關知識、心理疏導、飲食指導、功能鍛煉方法等。觀察組在傳統健康教育的基礎上采用基于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服務模式(以下簡稱微信模式)進行干預。①成立類風濕關節炎微信延伸護理服務小組:小組成員應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和表達能力,熟悉微信操作,掌握延伸護理內容。入選10人,由1名主治醫師、1名心理咨詢師、1名飲食營養師、7名護士(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3人、護師3人)組成,并指定1名副主任護師負責監管。②建立微信平臺。申請并注冊微信公眾平臺,設置頭像及二維碼,定時以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的溝通、互動,推送內容主要為健康教育指導,包括疾病知識、用藥指導、分期功能鍛煉、疼痛的自我管理、心理調適技巧及生活指導等,內容同健康教育手冊。在入院時幫助病人及家屬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注平臺,告知其服務的具體內容及操作過程,病人及家屬根據板塊名稱自由地進行查看,另外還可利用醫患社區板塊中的“我的提問”進行提問,小組成員將針對問題分時間段進行答疑解惑,同時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堅持長期、規范的康復治療。此外,病人還可點擊病友俱樂部版塊,分享典型病例的康復經驗及治療心得等。病人及家屬也可將“平臺”推送的信息轉發分享至朋友圈,以普及和推廣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知識,讓更多的人從中收益。
1.2.2測評方法
分別于入院當天、出院3個月、出院6個月對兩組病人進行生活質量、療效、疼痛評定。①生活質量評定: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表(UQOLI一74)評價生活質量,該問卷包括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物質生活4個維度,由2。個問題74個項目構成,總分。分一1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②療效評定:采用I}AS28評分系統評定療效川,得分范圍為。分一10分。I}AS28評分<2. 6分為緩解,I}AS28評分2. 6分一3. 1分為低度活動,I}AS28評分3. 2分一5.。分為中度活動,I}AS28評分)5. 1分為高度活動。③疼痛評定:長海痛尺將數字疼痛量表和詞語描述量表相組合,能夠更加準確地評估病人的疼痛強度困。。分為無痛,1分一3分為輕度疼痛,4分一6分為中度疼痛且疼痛影響睡眠,7分一10分為重度疼痛難以入眠。④滿意度:采用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內容包括服務態度、內容及頻率、解決問題及時性、有效性等方面,共5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n 5級評分法,很滿意計5分,滿意計4分,一般計3分,不滿意計2分,很不滿意計1分川。將很滿意、滿意合計為病人滿意。問卷由病人本人填寫,不能填寫者由病人或其家屬口述,調查人員代為填寫,問卷當場回收。
1.2.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計量資料以均數和標準差(x.士、)表示,采用t檢驗,使用重復測量的方差進行組間比較,以尸<0. 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兩組病人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見表1)
2. 2觀察組對微信平臺服務的滿意度通過自設問卷調查病人對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延伸服務的滿意度,發放問卷36份,實收36份,滿意36份,滿意度10000,69. 4%的病人和家屬反饋,他們將“平臺”的相關內容轉發至朋友圈后,得到了好友的點贊及轉發,使更多的人從中收益,部分微友提出申請加入該微信平臺。
3討論
3. 1基于微信平臺的延伸護理提高了病人的療效,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質量
在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世界風濕病學會提出,早期積極治愈,中期控制進展,晚期改善癥狀,而護理則貫穿整個治療過程中川。傅根蓮等川調查發現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的延續護理需求水平較高,需求內容較廣泛。由此可見,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給予系統、連續護理的重要性。延伸性護理模式是指病人從一個環境(如醫院)轉移到另一個環境(社區、老年院或家中)的護理過程,它的實施需要一個包括病人、醫護人員、社會工作者等組成的合作團隊評估并滿足病人的連續護理需求mo。本研究中病人和家屬通過微信平臺的視頻、語音、圖片、文字、實時交流等方面獲取了疾病知識、飲食要求、康復鍛煉等知識,方便其反復多次閱讀、學習,從而幫助病人建立起有效的自我管理疾病模式,避免其因對藥物安全性的質疑而自行停藥,提高了服藥的依從性,在延續的治療中出現問題也能及時通過微信尋找解決的答案。UQOLI一74量表用來評價病人的生理功能、軀體功能等生活質量的綜合性指標,生活質量的調查結果可靈敏地反映病人的真實健康狀況和護理服務需求,近年來被廣泛應用在各個治療領域的研究。表1、表2顯示,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改善了病人的療效,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質量,觀察組病人出院3個月及6個月I}AS28及生活質量得分均較入院提高,明顯優于對照組(尸<0.01)0郭粉蓮等認為療效與生存質量評分呈正相關,本研究結論與其一致。說明生活質量得分高的病人具有更好的療效。表3顯示,觀察組病人出院1個月疼痛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GO. O1 )。其原因為對照組3例病人因擔心長期服藥會出現不良反應而自行停藥,1例病人自行減量而導致病情加重,在復診中再次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后,對照組得分改善,但觀察組疼痛得分仍低于對照組。郭粉蓮等[13〕認為實施延伸性護理干預中,如何監督病人院外行為依從性成為一關鍵難題,部分病人沒有完全配合,在飲食及功能鍛煉上疏忽,導致康復進展延滯,相關類風濕關節炎指標控制欠佳。在本研究中發現,通過微信平臺能夠推送信息、及時的醫、護、患之間交流,使病人足不出戶就能獲取想要的專業指導,從而提高了病人的院外行為的依從性,提高了治療效果,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質量。基于微信的延伸護理在慢性病管理中是目前成本低廉、簡便快捷、針對性強、有效溝通的較好途徑。
篇5
關鍵詞: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疾病活動指數28;骨侵蝕;肺間質纖維化
本文將對RF、抗CCP抗體與類風濕關節炎的疾病活動性評分、關節X線損害情況及肺間質受累的關系進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門診與住院RA患者6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52例,年齡為30~72歲,平均(51.78±9.2)歲。病程6~220月,平均(96.79±65.21)月。所有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CR)的RA分類標準。
1.2方法
1.2.1化驗檢查 采集禁食水8h以上患者外周血3~4ml,離心取上層血清,-20℃凍存,抗CCP抗體采用ELISA方法測定,采用德國歐盟公司試劑盒,結果以20 U/ml為陽性。血沉采用魏氏法測定。
1.2.2評價指標
1.2.2.1一般指標 詳細記錄患者病史,包括發病年齡、病程、關節疼痛部位、個數、有無關節壓痛、畸形,有無肺間質受累等。
1.2.2.2X線病情分期 根據ACR標準將患者雙手或腕關節X線破壞分為4期。Ⅰ期正常或關節端骨質疏松;Ⅱ期關節端骨質疏松,偶有關節軟骨下囊樣破壞或骨侵蝕改變;Ⅲ期有明顯的關節軟骨下囊性破壞,關節間隙狹窄,關節半脫位畸形;Ⅳ期除Ⅱ、Ⅲ期改變外,并有纖維性或骨性強直。
1.2.2.3DAS28評分DAS28=[0.56×壓痛關節數1/2+0.28×腫脹關節數1/2+0.7×ln(ESR)] ×0.18+0.16。DAS28以28個關節計分:包括雙肩、雙肘、雙腕、雙手掌關節、雙手近指間關節、雙膝關節。范圍為0~10分,得分越高提示病情活動性越高。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所有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
2結果
RF與DAS28評分、骨侵蝕、肺間質纖維化的關系:RF陽性患者的DAS28評分明顯高于陰性患者,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RF在單純RA患者和RA合并IPF的患者的分布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合并肺間質纖維化的RA患者中,RF高滴定度陽性19.2%所占百分比高于陰性者1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RF是抗血清中IgG分子Fc段上抗原表位的一種自身抗體。RF在RA患者中陽性率約為70%,是診斷疾病、判斷疾病活動度的重要血清標記物。抗CCP抗體是RA較為特異的診斷指標,敏感性為65%~80%,特異性為90%~99%[1]。抗CCP抗體與疾病活動度相關,能預測的侵蝕性病變[2]。
本研究結果顯示RA患者RF陽性組與陰性組雙手關節侵蝕程度無明顯差異,而抗CCP抗體陽性組更易出現雙手關節侵蝕。與RF相比,抗CCP抗體對骨破壞具有更好的預測價值。總之,RF、抗CCP抗體是RA分類標準中的主要血清學指標。RF、抗CCP抗體與RA患者病情活動度、關節外表現、預后等密切相關。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 類風濕關節炎;滑膜炎;超聲;臨床檢查
[中圖分類號] R593.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34-0050-0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with ultrasound determined synoviti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FAN Mengmeng LI Xiaofeng SHI Lei LI Jian
Department of Rheumatism, the Secon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ultrasonography (US) in the assessment of joint synoviti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Two hundred patients underwent clinical evaluation, ultrasonography and Laboratory assessment. Results A total of 330(5.9%) and 537(9.6%) joints had clinical and US synovitis, respectively. US variables were correlated with clinical measures of joint swelling, but poorly correlated with those of joint tenderness/pain and restricted motion. PD signal were correlated with CRP and DAS28. Conclusion US can detected subclinical synoviti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This finding may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disease activity and may affect the choice of the optimal therapeutic strategy and mearsure the response to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Synovitis; Ultrasound; Clinical examination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其病理基礎是滑膜炎,而滑膜炎在關節軟骨破壞和骨侵蝕的發展中起著主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傳統臨床檢查會低估嚴重的關節炎癥[1]。能量多普勒(PD)技術能檢測到病理滑膜血管翳增生的血流信號[2]。最新研究將PD顯示的滑膜炎分級證明超聲不僅可以對RA患者關節滑膜炎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并且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3]。鑒于超聲在顯示滑膜炎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優勢,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和美國風濕病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將超聲下確定的滑膜炎納入2010年RA新的分類診斷標準體系中[4]。隨后有研究表明,2010年分類標準診斷RA,如結合超聲檢查可能改變19.6%~22.2%患者的診斷[5]。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較臨床檢查與超聲技術診斷關節滑膜炎的一致性并分析其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2月~2013年7月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風濕免疫科門診及住院RA確診患者200例,男53例,女147例;年齡25~70歲,平均(56±7)歲;病程2個月~21年,平均(5.7±3.2)年。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的RA分類標準。②均為本院首診首治的患者,之前未應用任何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物(DMARDS)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風濕性疾病。②合并其他重要臟器疾病。③有關節外傷和或關節置換病史。
1.2 儀器和方法
臨床檢查由一位有經驗的風濕科醫生進行。每位患者總共檢查28個關節,包括雙側第1~5近端指間關節(PIP),雙側第1~5掌指關節(MCP), 雙側腕關節,雙側肘關節,雙側肩關節,雙側膝關節。按照標準如果一個關節有腫脹、疼痛/壓痛、活動受限中的一項或多項則被判定為有臨床滑膜炎,如果一項都沒有則被判定為無臨床滑膜炎。實驗室檢查結果包括ESR、CRP,其他還包括DAS28評分、研究者及受試者疾病總體狀況評分(VAS)。
超聲檢查采用MindrayM5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5~15 MHz,按照國際標準推薦的切面對28個關節進行超聲掃描。病理滑膜增生按以下分級:無滑膜增生=0,滑膜輕度增生不超過骨面最高點連線=1,滑膜增生超過骨面最高點連線但不越過骨干=2,滑膜增生超過骨面最高點連線并延伸超過一側的骨干=3。圖1示第2掌指關節病理滑膜增生3級。關節積液按以下分級:無積液=0,少量積液=1,中量積液=2,大量積液=3。圖2示膝關節積液3級。PD信號按以下分級:無血流信號=0,單一點狀血流信號=1,融合的血流信號小于滑膜區域的1/2=2,融合的血流信號大于滑膜區域的1/2=3。圖3示第一近端指間關節PD信號3級。記錄超聲下看到的有病理滑膜增生關節數、關節積液關節數、PD信號關節數,及超聲下每個關節的病變程度分級。超聲下滑膜炎不包括肌腱炎。
圖1 灰階圖像,箭頭示病理性增生滑膜
圖2 膝關節髕上囊關節積液,箭頭示關節
圖3 能量多普勒圖像,顯示滑膜炎血流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患者年齡、病程等計量資料平均值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臨床和超聲檢查發現的異常關節以頻數表示,兩種診斷方法的一致性采用Kappa分析,各指標的相關性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方法。
2 結果
2.1 臨床檢查結果
被檢查的5 600個關節中330個關節(5.9%)有臨床滑膜炎,277個關節(4.9%)腫脹,168個關節(3.0%)疼痛/壓痛,146個關節(2.6%)活動受限。其中,PIP最易受侵蝕,其次為MCP、腕關節、膝關節、肩關節、肘關節。174例患者被檢出有臨床滑膜炎,42例患者(24.1%)只累及1個關節(單關節炎),75例患者(43.1%)累及2~4個關節(少關節炎),57例患者(32.8%)累及5個或5個以上關節(多關節炎)。
2.2 超聲檢查結果
超聲檢查相同的關節,其中460個關節(8.2%)有病理性滑膜增生,129個關節(2.3%)有關節積液,368個關節(6.6%)有PD信號。超聲異常最易在PIP觀察到,其次為MCP、腕關節、膝關節、肘關節、肩關節。196例患者超聲圖像顯示有滑膜炎,31例患者(15.8%)累及1個關節(單關節炎),66例患者(33.7%)累及2~4個關節(少關節炎),99例患者(50.5%)累及5個或5個以上關節(多關節炎)。表1顯示臨床與超聲檢查發現的異常關節個數及所占比例。
2.3對比臨床檢查與超聲檢查結果
330個有臨床滑膜炎的關節中被超聲證實有滑膜炎的有278個關節(84.2%)。5 270個臨床檢查正常的關節中被超聲檢查有滑膜炎的有258個關節(4.9%)(86個腕關節,61個MCP,51個PIP,35個肩關節,20個肘關節,5個膝關節)。5 063個超聲檢查正常的關節有44個(0.87%)臨床檢查異常(16個肩關節,10個腕關節,8個PIP,5個MCP,3個肘關節,2個膝關節)。兩種診斷方法的一致性較好(K=0.64),其中膝關節是臨床與超聲檢查結果一致性最好的關節(K=0.9)。在臨床無癥狀的關節中腕關節被超聲影像證實滑膜炎比例最高。超聲檢查結果與關節腫脹數有相關性,但與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數無相關性。PD信號分級與DAS28評分及CRP呈正相關。表2顯示超聲與臨床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的Spearsman關系指數。
3 討論
超聲影像檢查具有簡便、價廉、易操作、無輻射、可重復、直接觀察關節內改變等優勢,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已經成為RA診斷和療效監測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遠比核磁共振技術更適用于臨床工作中。
我們發現超聲影像檢查比其他臨床檢查能發現更多的滑膜炎。在研究的5 600個關節中,330個診斷有臨床滑膜炎,537個關節超聲圖像顯示為滑膜炎,而其中的280個(52.1%)臨床檢查為正常。被臨床檢查定義為單關節炎的患者被重新定義為超聲下少關節炎或多關節炎。亞臨床滑膜炎在腕關節及小關節更為常見。說明超聲可發現有微小炎癥改變的關節,而這些關節可能會被臨床檢查忽略。之前的研究發現臨床無關節腫痛癥狀及DAS28評分緩解的患者,在超聲下仍可檢測到滑膜炎,這就對臨床癥狀緩解而影像學顯示持續破壞作出了合理解釋,并證實了多普勒超聲在RA診治中的重要作用[6]。但臨床檢查異常的關節中有44個關節超聲下沒有發現滑膜炎表現,這個不一致性更易出現在肩關節、腕關節及PIP。肩關節的不一致性是由于肌腱炎導致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肌腱炎可以被超聲發現,但不被包含在超聲影像檢查定義的滑膜炎中,而臨床檢查不能分辨關節異常是因為滑膜炎還是肌腱炎。腕關節和PIP的不一致性表現為臨床有疼痛癥狀,但超聲圖像檢查并沒有發現滑膜炎,疼痛是由于腕管綜合征引起。
我們還發現超聲結果與關節腫脹有一定相關性,但與疼痛/壓痛、活動受限沒有相關性,這表明關節腫脹是關節滑膜炎臨床檢查較可靠的指標。另外,發現PD信號分級與DAS28評分及CRP正相關,與國外研究結果相同[7,8],說明在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的基礎上結合超聲檢查才可能更準確地評價RA患者。
總之, 超聲可以發現RA患者關節中無臨床癥狀的滑膜炎,從而為患者病情活動性評估、治療方案的選擇、療效的評估提供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 Wakefield RJ,Green MJ,Marzo-Ortega H,et al. Should oligoarthritis be reclassified ultrasound reveals a high prevalence of subclinical disease[J]. Ann Rheum Dis,2004,63(4):382-385.
[2] Murphy KJ,Rubin JM. Power Doppler:it’s a good thing[J]. Semin Ultrasound CT MR,1997,18(1):13-21.
[3] Hartung W,Kellner H,Strunk J,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novel ultrasound score for large joint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one year of experience in daily clinical practice[J]. Arthritis Care & Research,2012,64(5):675-682.
[4] Aletaha D,Neogi T,Silman AJ,et al. 2010 Rheumatoid arthritis classification criteria:an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collaborative initiative[J]. Arthritis Rheum,2010,62(9):2569-2581.
[5] Nakagomi D,Ikeda K,Okubo A,et al. The impact of ultrasonography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2010 ACR/EULAR Criteria: ultrasound-combined classification with two different definations of Gray-Scale synovitis for joint involvement[J]. ACR,2011, Present No:179.
[6] Brown AK,Conaghan PG,Karim Z,et al. An explanation for the apparent dissociation between clinical remission and continued structural deterio-ra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Arthritis Rheum,2008, 58(10):2958-2967.
[7] Naredo E,Moller I,Cruz A,et al. Power Doppler ultrasonographic monitoring of response to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 Arthritis Rheum,2008,58(8):2248-2256.
篇7
說起雷鋒,那可是家喻戶曉。他的事跡個個為人感動,一旦有人提起做好事,便立馬有人會想起他——雷鋒!
至今還記得這么一件關于雷鋒的事跡:
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后,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們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火車到了沈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里。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么感謝你呀!”雷鋒說:“不用謝,這是我應做的!”可是那位婦女硬是不肯,硬要雷鋒留下了吃頓飯,而正當那位婦女去位雷鋒倒杯水回來時,雷鋒不見了?
做好事,不留名。沒錯,雷鋒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雷鋒說過:“釘子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善于鉆。”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學雷鋒做好事吧!
三年級:18874
篇8
曾經說過:“做一件好事容易,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而雷鋒就是一個做了一輩子好事的人。下面我就來給你講一則關于雷鋒的感人故事。
那是一個下著暴雨的早晨,同學們上學必須經過的小木橋被大水淹沒了。正好路過的雷鋒看到有幾位小學生由于個子矮,過不了橋,上課的時間眼看就要到了,那幾位小學生急得坐在岸邊直哭。雷鋒見狀,連忙上前把小學生背在自己的后背上,一步一步地挨個把小學生背向對岸,當他把最后一名小學生背到岸邊時,他渾身被汗水濕透,雙腳板也磨起了許多血泡。這是雷鋒許許多多事跡的一個真實寫照。
劉備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雷鋒就是一個從小事做起、一直默默奉獻的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活雷鋒”:清潔工,他們每天讓世界少一點白色,一點綠色;同學們互相幫助,揀到東西及時歸還……這種事例還有很多。只要我們人人都做“活雷鋒”,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篇9
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 雷孟宣表示,雷鋒并不是神,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也因為這一點,雷鋒精神在今天仍然非常有現實意義。
童年:小學時有個外號叫“浮頭魚”
雷孟宣老人今年71歲了,但仍然面色紅潤,身體健康。作為雷鋒的堂兄,雷老回憶起了童年的雷鋒。雷老說,雷鋒從小家里很苦,但雷鋒的父母在很困難的情況下,也常常幫助別人,這從小就影響著雷鋒。
雷老說,雷鋒上完小學后就參加工作了。雷鋒上小學時一共換了4個學校,因為當時小學很少而且基礎很差。有的學校只開辦小學一、二年級,有的只開辦三、四年級,就這樣為了讀完小學六年級,雷鋒共換了4次學校。在上小學時,雷鋒有一個外號叫“浮頭魚”,這得名于雷鋒開朗、活潑的性格。在學校里的跳舞、演講比賽、打球等各種活動都能見到雷鋒的身影,因為學校里只要有活動就少不了雷鋒,同學因此給雷鋒取了個“浮頭魚”的外號。
雷老說,由于雷鋒個子不高,喜愛參加運動的雷鋒還有三次扮成女角色的經歷。第一次是在學校里演戲,因為角色的需要,雷鋒扮演了漁夫的女兒;第二次是望城縣二中的籃球隊到團山湖比賽,隊中缺少一名女隊員,雷鋒作為“女隊員”上場;第三次是雷鋒到鞍鋼工作后,有一次鞍山搞慶祝活動,雷鋒踩上高蹺著女裝。
愛情:日記本中發現“黃麗姐姐”
雷老說,雷鋒的戀情為他所知,是因為一次在雷鋒的日記本中看到了一份署名為“黃麗姐姐”的臨別贈言。黃麗姐姐給雷鋒寫的臨別贈言。
寫這封情真意切的贈言的黃麗姐姐直到近40年后才公開了自己的身份,她就是雷鋒的同鄉王佩玲。王佩玲比雷鋒大兩歲,雷鋒在望城縣委機關工作的時候,王佩玲在當地供銷社工作,兩人上班地方離得很近。由于兩人經常到附近的新華書店看書,相遇后就成為了朋友。時間一久,兩人就產生了感情。黃老此次還特意帶來了王佩玲一段關于雷鋒的回憶錄,“我在山路上碰見雷鋒,問他為什么要送我日記本。他的臉漲紅了。”王佩玲的回憶中還寫道,“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的感情也一天天加深。在生活上,雷鋒儼然像個大哥哥體貼我,照顧我。那段時間,我常常鬧病,雷鋒就一天三五趟地來看我,送藥遞茶……”
雷鋒精神非常有現實意義
雷老說,雷鋒并不是神,而是一個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人,也因為此雷鋒精神在今天仍然非常有現實意義。經濟越發展,科技越發達就越要有精神。5年前,他就曾被邀請到中國航天基地給楊利偉等宇航員講了雷鋒精神。雷鋒精神非常有現實意義,這種精神其實是來源于一種愛的奉獻,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社會越發展,精神就越重要,有了精神就有了動力。
篇10
靜靜地深夜里,我獨自一人坐在操場上。抬頭看著那漫天的星斗,忽然想起一些老人對我說人死后都會化作天上的星星而且生前做的好事愈多化作的星星就越亮看著那顆最耀眼的啟明星,心想那顆星星又是誰呢?或許那是雷鋒化作的吧。
我記得從小時候起爸爸就教育我:“長大了要以雷鋒為榜樣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還要向雷鋒學習他那無私奉獻的精神。”小時候對我爸爸的話我還不太懂,但長大后聽說了關于雷鋒的事跡我才明白爸爸的心意。心里也不住的為這英年早逝的英雄嘆惋,嘆惋為什么為什么好人總是不長命也嘆惋祖國向雷鋒這樣的人太少于是我心里暗暗決定我要以雷鋒為榜樣學習他的樂于助人的精神也要廣泛發揚他的精神讓更多的人向他學習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雷鋒精神,就要把學習雷鋒同實現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奮斗目標結合起來,用雷鋒精神去激勵廣大青年建設小康社會。要像雷鋒那樣牢固樹立遠大理想,把個人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結合起來,把個人的奮斗融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歷史洪流中去。要像雷鋒那樣在學習上永不滿足,永不懈怠,以釘子般的擠勁和鉆勁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更好地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要像雷鋒那樣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要像雷鋒那樣大力弘揚文明新風,用實際行動促進團結友愛、誠實守信、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實踐者、新型人際關系的倡導者。
現在我提議讓我們一起學習雷鋒精神,從小事做起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美好
安徽宿州蕭縣青龍中學初二:魏驤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