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活動范文
時間:2023-03-14 03:17: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移風易俗活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活動主題:待定。
活動目的:促進社團友誼展現社團優秀文化。
活動時間:待定。
主辦單位:江西工程職業學院——十大社團。
總策劃:江西工程職業學院——雪球學社。
一 主題活動:促進社團交流,展現社團優秀文化,促進社團友誼。
二 活動時間:待定。
三 活動地點:教學樓與實訓樓之間的廣場。
四 活動對象:江西工程職業學院全體師生。
五 活動內容:在預定是見預定地點順利開展晚會 ,通過節目 娛樂 宣傳等方式讓學校全體師生了解校園社團,了解校園社團文化,并通過舉辦晚會的形式加強社團交流與合作及文化交流 。
六 活動安排:1。晚會宣傳階段:
a 海報兩張(一張教學樓,一張食堂)。
b 橫幅。
c 小貼士 (宣傳部根據場地需要負責決定)。
d 廣告氣球(待議)。
2. 活動節目單:(待定)
推薦:(大合唱)各社團派出代表 曲目 待后續決定,人數初步定未42人 二人領唱。
3. 活動場地布置:力求彰顯社團文化,營造晚會氣氛。
說明:以下內容待各方面確定,各社討論后分工合作
1.籌辦費用 (通過拉贊助的形式)。
篇2
山東省日照市人民醫院,山東日照 276800
[摘要] 目的 探討早期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病情活動期血清脂質代謝紊亂發生率及其影響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病情活動期未用激素以及免疫調節藥物治療的早期RA患者進行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Al(apoAI)、載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檢測,觀察RA患者活動期血清脂質代謝特點。 結果 ①病情活動期未經治療RA患者中發生血癥代謝異常總例數是45例,占90%,異常的發生率分別是:高LP(a)血癥為68%、低apoAI血癥為40%、低HDL-C血癥為30%、高TG血癥為22%、高apoB血癥為22%、高TC血癥為16%、高LDL-C血癥為16%。②早期RA病情活動期42例女性患者與8例男性患者于血脂差異無顯著性;③早期RA病情活動期Tc、LDL-C、apoB與年齡、BMI呈正相關;TG與BMI呈正相關;HDL-C與CRP、DAS28呈負相關,apoAI與DAs28呈負相關。結論 RA患者血脂異常影響著AS的發生而發展,年齡、病程、BMI等因素影響著RA的預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減輕RA危害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 早期類風濕關節炎;血清脂質;代謝異常;脂蛋白
[中圖分類號] R5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6(c)-0014-02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disease activity (RA)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serum lipid metabolism and associated factors
LI Tongying
People’s hospital of Rizhao,Rizhao2768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dise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serum lipid metabolism and associated factors .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2 were treated 50 cases of active disease not use hormones and early RA patients treated with immunomodulatory drugs observation of serum lipids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RA qualitative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 Results (1) disease activity of untreated abnormal metabolic acidosis total number of cases occurred in patients with RA in 45 cases, accounting for 90% incidence of abnormalities were: high LP (a) 68% hypertriglyceridemia , low blood apoAI disease was 40% , low HDL-C viremia was 30% , 22% high TG hyperlipidemia , hypertriglyceridemia high apoB was 22% , 16% higher TC hyperlipidemia , high LDL-C viremia was 16 %. ( 2 ) early RA disease activity of 42 cases of female patients and eight cases of male patients on lipid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 3 ) early RA disease activity of Tc, LDL-C, apoB and age , BMI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 TG and BMI was positively relevant ; HDL-C and CRP, DAS28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 apoAI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As28. Conclusion RA patients with abnormal blood lipids affect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S , age, duration , BMI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RA , early diagnosis , early treatmen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duce the RA hazards
Keywords: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Serum lipids;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Lipoprotein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侵襲性疾病,因其病因不明,臨床在對患者疾病進行診斷時,常出現誤診漏診。若不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患者病情會不斷惡化發展,其致殘率較高[1]。雖然RA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近年許多學者通過實驗研究和臨床實踐,主張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提出自身免疫學說,因其能夠解釋許多臨床現象,目前已為多數學者承認。該研究2011年1月—2012年12月就RA患者活動期血清脂質代謝紊亂的發生率及其影響因素做一簡要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該院住院的符合條件的50例RA早期患者(關節X線分期:早期患者X線檢查關節破壞程度無異常改變),男性8例,女性42例,其中女性絕經者16例,50例平均年齡(43.78±14.25)歲,病程為2~12月,平均為(6.5±3.1)月,平均體重指數(BMI)是(21.46±3.33)kg/m2。
1.2 診斷標準
參照美國風濕病學會(ARA)1987年RA診斷修訂標準[2]:①血清RF含量增加;②經X線檢查發生變化,至少表現為關節間隙狹窄以及骨質疏松;③存在有皮下結節;④對稱性關節腫不低于6周;⑤近側指間、掌指以及腕關節腫時間不低于6周;⑥出現超過3個的關節腫;⑦病史時間最少為6周,晨僵持續時間每天不少于1 h。上述標準最好符合其中4項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1.2 方法
血清脂質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磷酯和游離脂肪酸,血清酯質檢測可作為脂質代謝紊亂的診斷指標。在患者禁食、禁飲8小時后空腹采集其3~4 mL外周靜脈血,并通過離心作用對血液進行分離,取上層血清,檢測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酷(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載脂蛋白Al(apoAI)、載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 ,在整個檢測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要求從事操作。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統計用spss 16.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活動期未經治療的RA患者血脂異常的發生率
病情活動期未經治療RA患者中發生血癥代謝異常總例數是45例,占90%,異常的發生率分別是:高LP(a)血癥為68%、低apoAI血癥為40%、低HDL-C血癥為30%、高TG血癥為22%、高apoB血癥為22%、高TC血癥為16%、高LDL-C血癥為16%。
2.2 性別對RA患者血脂的影響
早期RA病情活動期42例女性患者與8例男性患者于血脂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2.3 年齡、病程、BMI等因素與RA血脂相關性
早期RA病情活動期Tc、LDL-C、apoB與年齡、BMI呈正相關;TG與BMI呈正相關;HDL-C與CRP、DAS28呈負相關,apoAI與DAs28呈負相關,見表2。
3 討論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以慢性進行性關節滑膜病變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淋巴細胞等炎性細胞浸潤引起的滑膜炎和血管炎[3]。患者體內存在多種自身抗體,如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RF)、抗核周因子抗體(APF)、抗角蛋白抗體(AKA)及抗環瓜氨酸肽抗體(Anti-CCP)。該病呈全球性分布,是最常見的炎性關節炎,美國白種人患病率為1%,我國的患病翠為0. 32%~0.59%,是造成人群喪失勞動力和致殘的主要疾病之一[4]。該病女性多發,男女之比為1∶2~4。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發病高峰在30~50歲之間。
血清脂質包括膽固醇、膽固醇酯、磷脂、甘油三脂及游離脂肪酸。脂質不易溶于水,95%以上是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并進行轉運。甘油三酯由肝、脂肪組織以及小腸合成,主要存在于前脂蛋白中,直接參與膽固醇及膽固醇的合成,也是機體貯存能量的形式。(lipoprotein,LP)為血漿脂質與蛋白質(即載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結合的復合物。載脂蛋白有類似表面活性劑的作用,使不溶于水的脂質能變為溶解狀態,參與血漿脂質的代謝和轉運等,其在不同脂蛋白中載脂蛋白的種類、含量和功能也不同[5]。高密度脂蛋白(HDL)在生理上起著將肝外組織的膽固醇運送到肝臟的運載工具的作用,可以防止游離膽固醇在肝外組織細胞上的沉積,HDL是一組不均一的脂蛋白顆粒,其膽固醇含量占血漿總膽固醇量的25%~35%,測定HDL中所含膽固醇含量作為HDL定量的依據。apoAI(和apoA2一起)占HDL蛋白的80%-90%,因此血清中apoAI可以代表HDL水平,與HDL-C呈明顯正相關,apoB是LDL的主要蛋白質,血清中apoB主要代表LDL水平,與LDL-C成顯著正相關。脂蛋白(a)[lipoprotein(a)]是一種特殊的血漿脂蛋白,其脂質組成與低密度脂蛋白(LDL)十分相似,lp(a)的核心部分為中性脂質和apoB-100分子,其外圍包繞這親水性的apo(a),二者以二硫鍵共價連接,其中apo(a)是Lp(a)的特征性糖蛋白成分。
影響RA預后的因素有性別、發病年齡、關節分布、疾病的活動性、關節外表現、實驗室指標、組織學指標、影像學、遺傳學、功能評估、教育水平等,該病的死亡原因有:內臟血管炎、感染、淀粉樣變性等。Georgescu等[6]認為女性類風濕發病率高的原因是血清中出現IgG的量取決于X-染色體的數量。由于女性的X-染色體多于男性,因此,女性比男性多患者、類風濕性關節炎。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減輕RA危害的重要措施,近年來自身抗體檢測和影像學的發展,便得早期診斷率有所提高,治療方案的不斷改進降低了致殘率。
參考文獻
[1] 趙水平.陸床血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3-124.
[2] 周凌,包軍,許臻.抗風濕病藥物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血脂的影響[J].臨床內科雜志,2007,24(11):782-783.
[3] Georgiadis AN,VoulagyroPoulou Ml,Alamanos Y,et al.Early treatment reduees the Eardiovaseular risk faetors in newly diagnosed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J].Seminars lnArthritis And Rheumatism,2008,38(1):13-19.
[4] 壽濤,李芹,林俊,等.類風濕關節炎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研究I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6,10(9):558-560.
[5] 趙彥萍,張志毅.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漿同型半膚氨酸水平與甲氨蝶吟和葉酸的作用效果[J].中國臨床康復,2005,9(27):22-23.
篇3
一、主要做法
一是抓在日常。充分利用儒學講堂等服務陣地,開展“新農村新生活”培訓和文明創評活動,通過扎實開展“四德榜”建設、“身邊好人”選樹、文明家庭評選、家風家訓等系列活動。積極推進鄉村文明行動,大力加強村風民風建設。每周一例會對各村紅白事辦理情況進行調度,推進宣傳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
二是突出重點。聚焦婚喪喜慶大操大辦、請樂隊、擺大席等陳規陋習,統一使用配發的移風易俗專用音響,與所有流動宴席經營戶簽訂承諾書,大幅降低紅白事酒席標準。各村紅白事實行提前報備制度,村章管理辦公室把好第一道關口,由民政辦、管區干部到場指導監督,鎮紀委、宣傳辦隨機到場暗訪監督。組織村民學習《村規民約》中移風易俗有關規定,要求紅白理事會成員持證上崗、按章辦事。
三是嚴格獎懲。將移風易俗工作納入對村級的年度考核內容,組織好監督檢查,對違反規定的黨員、干部進行嚴肅處理。各行政村也制定落實獎懲制度,對于紅白喜事新辦的農戶,優先考慮評先樹優和物質獎勵,對大操大辦者取消各類評比獎勵、慰問金等待遇,若有擅自請樂隊辦喪事擾民的,對當事人和樂隊都按相關法律進行勸阻或給予經濟處罰。
二、下步建議
1、把移風易俗政策作為道德講堂、儒學講堂、“新農村新生活”培訓、黨員冬訓的重要內容。
2、定期對各村紅白理事會成員進行業務培訓,組織到先進村觀摩學習,不斷豐富宣傳教育形式。
篇4
陳清吉是山東省萊蕪市大王莊鎮姚家峪村村民,一雙年邁的父母常年生病,一家人屬因病致貧。以前,辦個喜事少說也得過萬,這還不算彩禮錢,陳清吉家里不富裕,湊不出彩禮錢,沒錢大辦酒席,兒子一直也沒娶上媳婦,這成了他心里的一塊大石頭。近幾年,萊蕪市大力推行移風易俗,倡導喜事新辦,不讓大操大辦,不讓要彩禮。“按上面的要求,簡簡單單辦喜事,真是給俺們這些不富裕的家庭解決了大難題,也是給俺扶了貧。”陳清吉說。
通過移風易俗為市民減負、讓貧困人口脫貧已成為萊蕪市一抓到底的工作。自2013年起,萊蕪市以培育孝老文化為切入點,以紅白理事會和《村規民約》為抓手,大力推進以孝德工程、喪事簡辦、婚事新辦為主要內容的移風易俗活動。通過開展30、宣講團走進田間地頭等活動,移風易俗在全市范圍內落地生花,惠及了廣大群眾。目前,此活動已實現全市20個鎮街、1070個行政村全覆蓋。
婚事“辦”出節儉新風氣
從2015年開始,全市制定了“六提倡、六反對”婚事新辦模板,大力倡導喜事新辦。由民政部門、婚慶公司、紅白理事會把好“結婚登記關”、“婚慶服務合同關”和“婚禮舉辦關”,做到婚禮不鋪張、不浪費。同時,全市還開展“不要車不要房,自己家業自己闖”的新型婚戀觀教育實踐活動。團委、婦聯、民政、工會等部門大力倡導集體婚禮、旅行婚禮、植樹紀念婚禮、自行車(步行)婚禮、愛心婚禮等五種新的婚禮形式,教育引導青年樹立節儉文明觀念,積極舉辦簡約、高雅、文明、健康婚禮。
如今,把婚事辦得有新意又不鋪張,已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追求的時尚。方下鎮沈家嶺、口鎮下水河等村修建喜事服務大廳,免費為村民結婚提供服務;鵬泉街道郭家溝、大王莊鎮竹園子等村的群眾結婚不講排場,婚車由村民自家車輪流免費提供,杜絕了豪華迎親車隊現象,為群眾減了負擔,受到了群眾歡迎。
理事會“理”出文明新風尚
“倡導喪事簡辦、喜事新辦是老百姓盼望的一件好事,我們村喪事簡辦已經堅持了五十年,能堅持這么久,和理事會的扎實工作是分不開的,從老書記張立華開始,理事長都由村黨支部書記兼任,這個傳統至今也堅持了五十年。”高莊街道曹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呂昌華說。五十年堅持喪事簡辦,四十年堅持開追悼會,三十年堅持墓地規范化管理,這是曹家莊村移風易俗喪事簡辦工作的三個標簽。2014年,村莊在原有基礎上將紅白理事會人員進一步擴充,增加到8名,統一管理村莊的婚喪嫁娶事宜。
“近幾年,婚喪大操大辦現象在其他地方時有發生,但在我們村就從來沒有出現反彈。村民大都有這樣的顧慮,自己也想少花錢,但又怕辦得簡單了,在親戚朋友面前丟面子,這一點,貧困家庭體會更明顯。所以,理事會辦事既得讓村民少花錢,又要辦得簡約、隆重且不失禮節,這才能辦到群眾的心坎兒里。”理事會成員張濤說。在曹家莊村,理事會為去世的村民辦追悼會,為逝者撰寫并宣讀追悼詞,莊重又簡約。
目前,全市100%的村(居)成立了紅白理事會,90%以上的村(居)有自己的理事會章程。理事會作為基層服務機構,成為了移風易俗工作的前沿陣地,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簡辦標準“入”村規民約
取消吹鼓手、不擺祭、不穿白大褂、不收挽聯、不掛銘旌…… “這是開會討論通過的規定,實行好幾年了,我原本是干吹鼓手的,干了近20年,乍一取消,心里不好受,沒想到村里又成立了莊戶劇團,俺吹笙的飯碗不僅沒丟,還跟著‘轉型’了。” 艾山街道廟子村村民趙大爺指著宣傳欄上的《村規民約》說。
自2013年廟村開始實行移風易俗工作以來,已先后三次修改關于喪事簡辦的村規民約。“剛開始的時候,怕群眾有抵觸情緒,只要求理事會成員和黨員一律不準在喪主家吃飯,有親戚在的話,中午吃大鍋菜,不準設席,盡量簡化喪事程序。這次的村規上就把不擺祭、不穿白大褂這些細節一一確定下來了,嚴格了,比之前更省了,這更是為村里的貧困戶減了負。”黨支部書記趙貫廣介紹說。
新《村規民約》上墻以來,村里辦喪事放起了哀樂,不再請吹鼓手,用遺像和追悼幅代替了銘旌,用簡易的靈堂取代了陪靈、潑湯等繁瑣程序。一天喪,無論近親還是遠親,統一佩戴黑紗,不再穿白大褂。“白大褂加上白帽子至少要用白布一丈六七。就是說,一身就要花20塊錢,辦個喪事少說得扯40個白大褂吧,就是800塊錢。光不穿白大褂這一項就節省了千元左右。所以說,以前1萬塊錢完不成的事兒,現在兩三千就夠了!”廟子村村民算了這樣的經濟賬。
為了給群眾特別是貧困人員減輕負擔,破除喪葬大操大辦的陳規陋習,萊蕪市探索推行“八取消、八提倡”喪事簡辦活動,制定了傳統模式、追悼會模式、社區模式三個喪事簡辦模式。傳統模式是一種分散辦喪事模式,目前全市約有65%的村(居)使用這種模式。移風易俗工作開展伊始,就對喪事內容進行了簡化,制定了簡辦參照標準,取消了擺祭、扎彩,吹鼓手、成席的招待分別改為放哀樂和大鍋菜,一系列流程簡化下來,一場原來花費近萬元的喪事減少了近三分之二。追悼會模式由三天喪改為一天喪,在簡化內容的同時,更是省去了繁瑣的程序。社區模式的內容和程序比前兩種更為簡單,一些有條件的示范村(居)建設了告別大廳,村民家有喪事,一律到告別大廳舉辦。
孝德榜“立”起孝老愛老新氣象
“爹娘生咱身,拉扯咱成人,汗水壯咱筋骨肉,恩情比海深,養娘心安穩,敬爹是本分……”和著莊戶劇團萊蕪梆子版《三德歌》唱腔,辛莊鎮侯家臺村的孝德榜可算立了起來,村民們卯足勁兒相互比著誰給的養老錢多,不甘人后,10天內已經換了三次榜。
目前,全市所有村(居)已實現孝德榜全覆蓋。針對貧困人口多為老弱病殘的情況,萊蕪市在全市開展“五個養老”孝德工程。定養老事,各村采取召開村民議事會、理事會等形式,研究討論確定各自養老事項。高莊街道安仙村召開黨員村民代表、理事會成員、村民小組長等參加的專題會議,參加討論的占總戶數的1/3以上,為推進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各村制定了符合各自實際的養老責任狀,從贍養金額、衛生保健、親情關護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由兩委成員、理事會成員等分片包干,組織70歲以上老人與子女分別簽訂養老責任狀。里辛鎮小官莊村將養老責任細化為6條,簡明易行,全村98戶老人的責任狀僅用兩天時間就全部簽完。理事會成員還督促子女將養老錢交給老人,對極少數不交或少交的,由村委會或理事會采取約談、現場監督等形式督促交納。艾山街道清泉嶺村把老人和子女召集到村委辦公室集中簽養老狀,由理事會統一收養老錢,再轉交給老人,確保及時足額交到老人手中。此外還精心設計標準、內容、形式不一的養老榜,涉及現金、糧油、衣物、居所等,在村公共場所懸掛和張貼,接受群眾評議和監督,形成了競相孝老的良好局面。并重新修訂《村規民約》,增加孝德工程的內容,建立養老孝老的長效機制。目前,全市70歲以上農村老人均與子女簽訂了養老狀。
為確保移風易俗工作落到實處,萊蕪市還制定了一系列約束機制。“一會一約”機制,即把村莊是否建立紅白理事會、喪事簡辦標準是否納入村規民約,作為督查和考核的重中之重。同時,為調動廣大居民參與移風易俗的積極性,萊蕪市各村(居)還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形成了獎勵嚴懲機制。鳳城街道戴花園社區對簡辦喪事的,給予火化、人工、水電費補助。對不簡辦喪事的,既不o予補助,其家庭成員也不享受社區年底各類評比獎勵、慰問金等待遇。
據不完全統計,自推行移風易俗以來,萊蕪市僅白事就節約支出1.7億元以上,群眾把節約的資金用在了發展生產和勤勞致富上,農民人均增收每年都在10%以上,讓更多貧困家庭得以減負脫貧。同時,文明節儉、孝老愛親、團結互助的新氣象在萊蕪大地上蔚然成風。
篇5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創建工作整體合力
創建文明和諧鎮活動開展以來,鎮黨委政府按照市、區有關要求,成立了創建文明鎮領導小組,建立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機制,2019年先后召開黨委會8次,黨政聯席會議4次,工作會議5次研究解決環境整治、文明創建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有關問題,保障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經費,落實專兼職人員負責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同時嚴格按照工作要求,做到年初有計劃、年底有總結。同時將轉變機關作風、提高效能作為機關文明和諧建設的切入點,將文明和諧建設作為鎮、村干部目標管理考核的重要內容,狠抓機關效能建設,嚴格規范辦事程序,實行政務、村務公開,推進民主評議工作,著力樹立政府新形象。
二、加強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創建活動
一是認真落實黨委中心組集體學習制度。確保做到學習有組織、有記錄、有筆記、有心得、有總結,充分發揮了中心組的表率和帶動作用。
二是緊密聯系各村居各單位實際,開展““文明和諧家庭”、“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最美貧困戶”“清潔貧困戶”“健康家庭”等文明創建活動,積極推動志愿服務活動,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建立包括鎮機關干部志愿服務隊、紅色宣講志愿服務隊、文藝宣講志愿服務隊、青年宣講團志愿服務隊、巾幗宣講團志愿服務隊和各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隊合計20支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隊員237人,僅2019年就先后開展脫貧攻堅、環境整治、文明創建、衛生健康等各項志愿服務活動34次,活動范圍涉及全鎮15個村(居),受益人數達數萬人。有力地促進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會廣泛開展。
三是大力開展文明創建典型申報推薦工作,鎮鎮基督教堂2019年榮獲省級和諧寺觀教堂稱號,成功申報好人三名,鎮志愿服務隊獲評市第14期優秀志愿服務典型;鎮2019年被評為市第四屆文明鎮,官塘村、居委會、蘇北村被評選為市第四屆文明村,2019年底由開展2019年區級文明村鎮申報工作,申報原先三個市級文明村和陸集村、居委會、棉場村、百市集村共計七個村居為區文明村,并同時申報鎮計生辦創建市級文明單位。2020年更積極創建省級文明鄉鎮,制定鎮創建省級文明村鎮實施方案,并召開推進大會,大力推進省級文明村鎮創建。
四是大力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大力推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工作,完善“一約四會”,引導建立健全村鎮兩級管理網絡,堅持不定期開展不良風氣整治活動。積極開展移風易俗宣傳,針對各類節慶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在村鎮文化陣地、宗祠、宗教場所等重要地點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志愿服務宣傳好的,推進移風易俗宣傳。保障“移風易俗宣傳示范街”設施,更新完善移風易俗宣傳內容,充分發揮宣傳引導作用。組織“揚文明鄉風、促脫貧攻堅”專題報告,引導群眾崇尚科學,反對迷信,將群眾引導到學知識、增素質、齊致富的軌道上來。
三、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確保人居環境整潔有序
全力配合區政府實施農村生活垃圾市場化處理機制。目前我鎮15個村居全部落實了人員隊伍和經費保障等環境衛生整治基本條件,建立起了垃圾清運、處理的長效機制;大力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持續深入開展美麗鄉村、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實施鄉村清潔工程,推進改廁、污水治理、拆違拆危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三線三邊”環境治理暨鄉風文明建設,不斷鞏固治理成果,逐步拓展延伸、全域覆蓋,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篇6
根據國家、省、市、區民政部門在清明節期間的統一部署計劃,為了更好地推動我處殯葬改革工作,進一步加大我處對滇池面山亂埋亂葬的整治力度,促進黑林鋪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按照《五華區關于開展清明節期間殯葬改革工作宣傳活動方案》(五民[20xx]35號)文件精神,結合黑林鋪實際,就開展清明期間殯葬改革宣傳活動,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和諧五華、建設綠色五華為主題,廣泛深入地宣傳殯葬改革的方針、政策,大力營造領導重視、政府主導、社會支持、群眾參與殯葬改革的良好氛圍,確保我處殯葬管理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促進我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二、領導小組
組 長:康 寧(街道辦事處主任)
副組長:趙 武(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姚 慶(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何才中(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湯 蕾(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倪紅昆(黑林鋪派出所所長)
袁志堅(海源派出所所長)
成 員:儲毓華(行政辦公室主任)
尹 勇(城建監察中隊隊長)
李 華(街道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
冉意輝(城市建設管理科科長)
張 斌(農業綜合服務站站長)
馬朔烽(社區建設辦公室主任)
范林華(團山社區居委會主任)
李紹先(海源社區居委會主任)
段永文(昭宗社區居委會主任)
周 惠(黑林鋪社區居委會主任)
段彩娥(眠山社區居委會主任)
董玉林(龍院社區居委會主任)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社建辦,辦公室主任由馬朔烽擔任。
三、宣傳主題
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為主題,傳播先進殯葬文化,樹立現代殯葬理念;宣傳移風易俗,文明殯葬;倡導科學、文明的殯葬行為,營造治理滇池面山亂埋亂葬的良好氛圍,為建設綠色殯葬、和諧五華服務。
四、宣傳時間
20xx年3月20-20xx年4月15日。
五、宣傳地點
辦事處在班莊村老墳地上山路口、黑筇路三碗水湖路口、黑筇路轉玉案山公墓路口等處開展宣傳;
團山、眠宗、海源三家社區在各社區護林防火宣傳點開展宣傳;
黑林鋪、龍院、眠山三家社區在轄區內人員密集場所設點開展宣傳。
六、宣傳方式
采取印發宣傳資料、懸掛布標、接受群眾咨詢、出黑板報等形式。
七、宣傳內容
(一)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云南省殯葬管理條例》、《昆明市殯葬管理條例》、《昆明市人民政府關于整治亂埋亂葬的公告》及《昆明市人民政府關于推行移風易俗促進文明殯葬的若干規定》;
(二)進行骨灰進公墓,處理多樣化的宣傳;
(三)提倡移風易俗,革除喪葬陋俗,積極推行火葬;
(四)宣傳綠色生態葬法和創建文明祭祀新風尚的典型事例;突出重點宣傳公益性生態墓園建設,深入推動骨灰處理多樣化的經驗;
(五)進行禁止毀壞山林、耕地,占用土地私建墳墓的宣傳;
(六)進行禁止在經營性公墓、農村公益性公墓以外建造墳墓及違法修建活人墓的宣傳;
(七)宣傳殯葬改革對于凈化社會風氣、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減輕群眾辦喪負擔,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八、工作要求
辦事處負責印制宣傳材料和宣傳布標,并發動參加清明節期間護林防火的辦事處全體干部職工進行殯葬宣傳活動
;
團山、昭宗、海源三家社區要將清明期間的殯葬宣傳活動與護林防火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在上墳掃墓必經路口懸掛布標,發放宣傳材料;
篇7
關鍵詞:嵇康;聲無哀樂;平和自然
中圖分類號:B23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35-0178-02
嵇康的《聲無哀樂論》是魏晉時代、乃至中國古代音樂史上的著名論著,在中國音樂美學史和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全文分為八部分,分別是“秦客”與“東野主人”的八次對話,專門論述了嵇康的音樂觀點和音樂美學思想,層層深入,論證嚴密。秦客與東野主人辯難,東野主人通過對“音聲”和“心”的闡述,提出事物均有其存在的客觀規律,音樂亦是如此;揭示“聲無哀樂”的命題,并進而提出音聲與“移風易俗,莫善于樂”之間的聯系與內涵。
漢末六朝時代的文人往往在通經典之外,還往往擅長哲學、醫藥、音律、甚至于農桑稼軒,涉獵廣泛注重“博覽”。嵇康除了在文學、玄理上的成就之外,在音樂方面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還對音樂的理論精心鉆研意見高妙。他所作的這篇《聲無哀樂論》代表了魏晉時代在音樂理論和音樂美學思想的極高成就。《聲無哀樂論》中通過東野主人之口,系統性地闡述了嵇康的音樂思想和音樂理想。“然人情不同,自師所解,則發其所懷。”認為音聲與情感為客觀的兩種事物,因時、因地、因人之異而使審美主體的情感各有不同。嵇康明確表示將“心”與“聲”分開的美學思想觀念,甚至是在現當代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音樂美學史中對于“心”與“音聲”之間的認識在各個歷史時期不斷的加深。孔子在《論語》中提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他認為,詩樂能夠傳揚仁義道德,可以感發人心中“仁”的情感。《左傳召公二十一年》中就講,“故和聲入于耳而藏于心,心億則樂”也就是說,耳朵里聽到了平和安寧的聲音,那么內心就會相應的感覺到和諧安定,這樣人心就會因和諧安定而感受到快樂。儒家認為,聽樂(特指雅樂)能使人快樂,進而感化人的心性,使人德行安和。心在人聽音樂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衡量音樂判斷音樂最重要的標準。《樂記·樂論篇》中說“樂由中出,故靜。”指出,音樂由心而發,有所感便有所發,發于心而形于聲。音樂的本質則是“靜”,人靜方能感受到音樂的各種變化;用心體會,能從音樂中得到啟發和感染。
嵇康《聲無哀樂論》卻是跳出“心”的桎梏,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其本身的規律,音樂亦然。他并不認同儒家關于音樂能“移風易俗”,能通過對音樂的欣賞而使人得“仁”。在《聲無哀樂論》中,嵇康首先對無聲之樂與有聲之樂做了區分。“樂”者,既是指音樂藝術,同時也泛指藝術作品的審美特性以及在審美活動中所達到的快樂和諧的境界。這種境界其實正是嵇康所謂的“樂”的最高藝術理想,只有這種無聲之“樂”才能做到“移風易俗”。“樂”在此處表現為萬物自然、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是生命回歸本真、自由、和諧的狀態。在這個意義上,嵇康否定了漢儒用人倫道德規范對“樂”進行束縛規定,用倫理思想闡釋音樂移風易俗的功用。
魏晉崇尚老莊哲學,此時的文人往往追求一種“自然之道”,無論是人生修為還是道德玄理都是如此。嵇康在《明膽論》中提出,“元氣陶鑠,眾生稟焉”,認為天地間自然無為,元氣生萬物,甚至在《釋私論》中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這種“自然無為之道”的思想,既有當時文人濃郁的人文關懷和社會理想,同時也從客觀上指明事物自然而然的本來面貌,使其還原自然本性、順應客觀規律。嵇康認為“夫推類辨物,當先求之自然之理;理已定,然后借古義以明之耳。”追求真理如此,在對待音樂時亦是如此。魏晉時代是審美的自覺時代,由于政治動亂而導致國家正統音樂機構瓦解分散,使得音樂“下移”,音樂藝術實際上成為文人士大夫娛樂耳目之用。但在音樂理論上文人士大夫仍舊搬用前人舊典,認同音樂的政教觀以及“盛衰吉兇,莫不存乎聲音”的音樂亡國論。
在《聲無哀樂論》中,嵇康明確地指出“至八音會諧,人之所悅,亦總謂之樂,然移風易俗,不在此也。”魏晉時代的音樂脫離了政治上的宗教祭祀、儀式典禮等大型國家音樂活動后,音樂作品隨即與這種倫理道德的歌詞相分離,“禮”與“樂”也在逐漸的分離開。當音樂絲竹之聲成為個人情感抒發的藝術行為時,音樂的本體才逐漸的顯現出來:音樂實際上是一門獨立藝術樣式。這種藝術可以愉悅人的情致,卻不能直接地表現社會之亂或道德政教。這種藝術本身有著自己的客觀規律,如同其他一切事物一樣,“音聲之作,其猶臭味在于天地之間,其善與不善,雖遭遇濁亂,其體自若而不變也。豈以愛憎易操,哀樂改度哉?及宮商集比,聲音克諧,此人心至愿,之所鐘。”也就是說,音樂遵循它自己的客觀規律,按照自然的、抽象的形式排列組合在一起,不以政治之亂移風易俗為功用,也自然沒有哀樂之象。自然之道就是要尊重事物本身的規律,還原音樂的本質,按照音樂藝術的特征形態而存在。
這也就是他在《聲無哀樂論》中提到的:“且聲音雖有猛靜,猛靜各有一和,和之所感,莫不自發。何以明之?夫會賓盈堂,酒酣奏琴,或忻然而歡,或慘爾而泣,非進哀於彼,導樂於此也。其音無變於昔,而歡戚并用,斯非吹萬不同耶?夫唯無主於喜怒,亦應無主於哀樂,故歡戚俱見;若資固之音,含一致之聲,其所發明,各當其分,則焉能兼御群理,總發眾情耶?由是言之,聲音以平和為體,而感物無常;心志以所俟為主,應感而發。然則聲之與心,殊涂異軌,不相經緯,焉得染太和於歡戚,綴虛名於哀樂哉?”
在嵇康的音樂理論中,音聲其本質而言有著抑揚頓挫、起伏波動等不同的變化,而是“至和之聲”。從魏晉南北朝時期言意之辨、名實之便可以看出,嵇康所謂的音聲是音樂外在的客觀的存在方式。音聲的高低起伏抑揚頓挫或可以帶動人心情的急促或緩和的變化,但“哀樂”這種人感情的內在情緒實是遇到這種變化而疏導觸發出來的。
音樂的本體有其存在的客觀規律,它的形式結構以及形式結構與情感的關系同樣與倫理道德無關。嵇康說,“夫天地合德,萬物貴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故章為五色,發為五音。……及宮商集比,聲音克諧,此人心之至愿,之所鐘。”聲音是金石絲竹震動產生的聲音,是自然之產物,其本質上屬于自然、是按照音樂本身的客觀規律產生的結果,沒有夾雜人的哀樂之情。這種震動產生的聲音經過有序和諧的組合排列,形成了訴諸于耳的音樂之聲,它與自然宇宙之有著和諧的統一,與自然天地之間的道德與生命和諧愉悅具有同構對應的關系,在最高境界都遵循著“平”與“和”的規律。在這里,嵇康把無形的音樂提煉出其形式組合,并進一步上升至形而上的高度。
同時,嵇康在這種思想理論的指導之下,進一步闡述論證了音聲與情感之間的關系,因為音樂藝術“平”與“和”的組合之美,能夠喚醒人內心的情感與之相和。嵇康說,“夫哀心藏于內,遇和聲而后發,和聲無象而哀心有主。”音樂的旋律組合同人心的情感屬于兩個不同的范疇,但兩者之間存在著對應關系。如前文所說曲調在演奏的過程中其旋律運動往往有著大小、高低、單復、往返、快慢等特點,這種聲音的形式則會引發人情緒上的躁靜、專散等狀態。這些狀態并不是平常所述及的“哀樂”表現。人的哀樂情感是隨著感受主體的不同而不同的。音聲不同的排列組合如同萬物運動一般,有著無窮無盡的可能,且聲音的發出也有著靜和與兇猛等不同的性狀特點,更給音樂的效果增添了無數種變化。音樂風格的豐富多彩與無盡可能,造成音樂在影響人情緒方面同樣變化多端。但究其最重要的主體體驗,往往是因主體不同時間、地點以及人生閱歷、經驗積累等產生差異:“鈴鐸警耳,鐘鼓駭心”是音聲之美,“姣弄之音,……歡放而欲愜”也是音聲之美。感受主體的心理生理、精神思想在對音樂形式的感受上豐富多變,但無論是哪種音聲,只要能夠愉悅心耳、和諧動聽,便是美的音樂。嵇康說,“夫曲用每殊,而情之處變,猶滋味異美,而口輒識之也。五味萬殊,而大同于美;曲變雖眾,亦大同于和。”也就是說,無論是哪種音樂形式,風格類別,只要是和諧于心耳,便都能通往無聲之樂的大和諧,達到音樂藝術形而上的最高,從而超越了現實功利進入體味人生宇宙的自由、愉悅境況,達到心靈至高寧靜的最高境界。這種美的音樂組合形式都是“平和”的,體現了萬事萬物相統一的自然之道。
音樂本身并沒有具體顯現可見的形象,在音樂藝術審美的體驗中,主體的感受則是音樂審美意象的主導。嵇康認為,組成音樂的音聲表現并沒有固定的哀樂之情,而一首樂曲表現出來的意象體驗,是同受著感受主體生命體驗的不同而不同的。
在論及鄭衛之音上,嵇康明確地指出:“若夫鄭聲,是音聲之至妙。妙音感人,猶美色惑志,耽盤荒酒,易以喪業,自非至人,孰能御之!先王恐天下流而不反,故具其八音,不瀆其聲;絕其大和,不窮其變;捐窈窕之聲,使樂而不,猶大羹不和,不及勺藥之味也。”對照儒家理論中的音樂理論,嵇康這一段鄭衛音之理論實際上與孔子鄭衛多奔相同。從此段中去分析嵇康之雅頌正樂與鄭衛之音的區別并不在于所謂音樂樂符變化之妙麗,而在于音樂其“中和太沖”的平和之氣。嵇康音聲之論重于音聲的自然平和之意,與禮教無關。音樂之音聲能夠引起人們的生命體驗,實際上是因時不同、事不同而各有差異的。儒家思想中用于政治教化和政治比附的需要往往把抽象的音樂具體化,把音樂聽于耳中之音聲定義為不同的或雅正或奔之意。如果音聲果然能定哀樂之形象能存兇吉、盛衰之理,那音樂的藝術魅力則沒有創造和發展的空間,只在核定的范圍內進行組合變化,這也根本不是藝術之常態。
嵇康在《聲無哀樂論》中說道哀樂之音的引導,“齊楚之曲多重,故情一,變妙,故思專;姣弄之音,……其體瞻而用博,故心侈于眾理。……此為音聲之體,盡于舒急;情之應聲,亦止于躁靜耳。”正是循著魏晉時代推崇自然之道的精神,嵇康總結和闡發了音樂審美藝術的特征,音樂藝術既有因人而不同引發出不同的意向性特征,同時,也有可能在不同的樂曲、同一情感的反應下產生相同相似的情緒。聲無哀樂的提出,是嵇康以自然之道入手,借人之情感而用以體驗,體現的是中國音樂美學“平和”為美的傳統審美意識和審美主張。
參考文獻:
[1][魏晉]嵇康.聲無哀樂論[G]//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2][魏晉]嵇康.琴賦[G]//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篇8
基層文化陣地是保障基層群眾文化權益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我們村統籌各方力量推進文化設施建設。一是抓住政策東風,提升文化設施。2018年,我們村抓住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改造提升的機會,及時申請建設村級綜合文化服務陣地,把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與唐沱河濕地生態保護、美麗鄉村建設、小城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新建了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的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及2000平方米的室外文化廣場,設立了講堂、禮堂、文體活動室、電子閱覽室、圖書室等功能室,室外建設了百姓大舞臺、文化宣傳欄、籃球場、羽毛球場等設施。二是推進資源整合,完善設施功能。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突出共享共用,充分整合基層黨建、文化宣傳、文明創建、婦女兒童等各方面資源,做到“一室多能、一室多用”,使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既是群眾文化娛樂中心、先進文化傳播中心,又是村民服務中心、黨員教育中心、農民培訓中心,成為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助力鄉村振興的得力陣地。三是抓好設施管護,提升服務能力。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配備了公益性崗位保潔員,確保公益性文化設施保持整潔衛生;安排大學生村官、村后備干部擔任圖書室和電子閱覽室管理員,方便指導群眾開展圖書借閱和上網;我作為協管員,主要是組織開展文化活動,讓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二、抓好陣地利用,服務人民群眾
服務群眾是文化陣地的生命。我們重點在提高文化設施的利用率上下功夫。一是提高基層文化設施知曉率。通過廣播、展板、橫幅等形式宣傳公共文化政策及村級文化陣地服務功能,組織開展少兒暑期實踐活動、農技知識講座、鄉村春晚等活動,引導群眾走進文化設施、參與文化活動、體驗文化樂趣。二是抓住群眾興趣組織文化活動。我們村群眾愛跳廣場舞、愛聽泗州戲,在鎮文化站的幫助下,我們村邀請縣文化館專業老師開展多次廣場舞、泗州戲培訓活動,受到了群眾歡迎,也“種”下了文化的種子。同時,我們村組建了廣場舞和泗州戲文藝隊伍,他們每天晚上在廣場上進行自娛自樂的演出和健身活動,吸引周邊近千名群眾參與,那場面比“趕集”還熱鬧,極大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三是通過激勵吸引群眾參加文化活動。開展廣場舞比賽、農民體育活動、泗州戲唱段比賽等競賽活動,對表現突出的給予一定獎勵,如發放洗衣液、頒發榮譽證書、優先推薦參加縣、鄉比賽活動等,有效激發了群眾熱情、調動了群眾積極性,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篇9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通過祭奠先烈、先人、先賢,引導人們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二、活動內容
(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確定4月1日—4月7日為“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周,全區各志愿服務團隊期間可結合本團隊實際自主開展清明節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每次時長原則上控制在2小時以內。活動內容要緊扣“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組織志愿者到烈士陵園開展宣傳引導、環境衛生整治,參加義務植樹、巡邏護林,參與旅游景區、河流生態環境治理等志愿服務活動,積極整合各方面社會力量,豐富活動載體,力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活動效果。
(二)開展主題系列活動
1.開展主題緬懷活動。充分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組織廣大干部群眾為革命先烈掃墓,開展黨員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引導人們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祭奠、掃墓,在中小學校廣泛開展緬懷革命先烈主題班會,激勵廣大學生珍惜美好生活,樹立遠大志向。
2.開展移風易俗大討論活動。圍繞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主題,廣泛開展大討論活動,凝聚共識,倡樹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婚喪嫁娶新風尚。
3.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在學校、社區、單位等廣泛開展清明詩文誦讀活動,組織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誦讀古今吟詠清明的詩詞、懷念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經典詩文,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4.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組織廣大未成年人廣泛開展網上祭奠英烈活動,通過網上獻花、寄語留言,表達對先烈、先人、先賢的感恩和敬仰,激發愛黨愛國情感。
5.開展節日民俗活動。圍繞節日主題,結合各自實際,深入挖掘清明節的文化內涵,舉辦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民間藝術展示等活動。
6.開展文明祭掃活動。引導人們用鮮花、植樹等文明生態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倡導網上掃墓、踏青遙祭、家庭追思會等新型祭奠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風。
(三)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教育活動
篇10
——讓清明與文明相伴前行
居民朋友們:
又是一年清明到,祭掃先人表哀思。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南昌各個公墓又將迎來集中祭掃的高峰。為了充分發揮清明節“傳遞親情、傳承文化”的功能,把秉承傳統、弘揚文化與倡導文明新風、促進社會和諧結合起來,特向社區居民發出如下倡議:
開展文明的祭掃活動:清明節用燒紙來祭奠先人是我們的傳統,然而時至今日,這種祭奠方式越來越凸顯出封建迷信、污染環境等種種弊端。 清明,顧名思義就是氣候清新明朗,亦含有明白事理和精神文明之意,在倡導精神文明的今天,我們理應文明祭祀,用獻上一束鮮花、栽下一棵翠柏、種下一片青草、留下一段“網言”來祭奠先人,表達我們的思念。讓我們共同攜手,用文明祭祀的實際行動,帶頭破除舊俗、移風易俗,為構建平安、和諧社會共同努力。
在此,我們真誠期待那些依然習慣于燒紙祭祖的人們能夠遠離迷信與愚昧,讓清明與文明相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