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3-27 08:24: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移風易俗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移風易俗工作計劃

篇1

2021年以來,XX鎮高度重視火化及移風易俗工作,以新一屆村兩委干部任職為契機,村級調整了火化及移風易俗工作小組,重新明晰職責,細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全面保障工作成效。

一是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加強鎮村兩級干部對火化工作及移風易俗工作的思想認識程度,明晰工作職責,確定工作目標。特別是對于新一屆村兩委干部,加大對火化及移風易俗工作的培訓力度,提升思想認識水平.,成立村級殯葬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和紅白理事會,由村支部書記擔任組長兼理事會會長,村支部成員和紅白事總理擔任成員,鎮黨委政府和村主要負責人簽訂了殯葬改革管理責任書,層層壓實責任,明確殯葬改革信息聯絡員,確保有人抓、有人管。

二是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將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制定工作臺賬,對60周歲以上老人建立臺賬,實施跟蹤管理。及時調度工作進展情況。與此同時,成立專項督導工作組,對全鎮的火化工作及時進行督導檢查,并結合鎮派出所對土葬等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弘揚社會文明新風。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及黨的***精神為指針,以落實《烏魯木齊市殯葬管理條例》為內容,以宣傳推行“火葬”和“穆斯林公墓安葬”,節約殯葬用地,保護環境,破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目標,規范每一個單位、家庭、社會成員的殯葬行為,推動殯葬事業健康、穩步發展。

二、宣傳內容及重點

宣傳的主要內容:《烏魯木齊市殯葬管理條例》和市政府《關于加強殯葬用地管理通告》。

宣傳重點:一是貫徹殯葬法規,加強殯葬管理,實行遺體火葬和穆斯林公墓安葬對節約土地、保護環境、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二是堅持學發展觀,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倡導節約、文明、健康喪葬新風尚。

三、宣傳方式

各社區居委會及倉房溝村委會,充分利用宣傳車、閉路電視、簡報、板報、墻報、報刊、大幅標語、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殯葬法規和殯葬改革,強化殯葬管理,加大殯葬執法力度,使殯葬法規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四、活動安排

1、春節前,辦事處組織各社區居委會及倉房溝村委會、向過往居民群眾發放宣傳材料,對群眾大力倡導喪事新辦、簡辦、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樹立移風易俗的新風尚。同時,組織人員對殯葬用品市場進行檢查,并督促整改,做好記錄。

2、四月份,進一步做好殯葬法規宣傳月活動(另行安排)。

各社區居委會及倉房溝村委會在板報宣傳的同時,在人流量較集中的主要街道懸掛橫幅,張貼宣傳標語。并積極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對違法經營殯葬用品的廠(店)定期作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

3、農歷七月十五前,通過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及倉房溝村委會對殯葬法規的宣傳,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倡導文明喪葬之風。并對轄區殯葬用品市場進行一次檢查。

4、農歷十月初一前,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及倉房溝村委會,通過宣傳車、報刊、宣傳單等形式多樣的宣傳形式,破除地區喪葬陋俗,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同時,集中組織對轄區喪葬用品市場進行一次檢查。

五、工作要求

1、各社區居委會及倉房溝村委會要根據辦事處殯葬管理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及轄區實際情況制定相應宣傳工作計劃。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動員社會力量,將此項工作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來抓,切實做好各傳統節假日期間的殯葬宣傳工作。工作結束后,要將開展宣傳情況及時以書面形式報辦事處街政科。

篇3

一、加強組織領導、深入學法用法

一是落實普法責任。根據縣普法辦精神,結合財政工作實際,及時制定了《縣財政局2020年普法工作計劃》。局黨組把普法工作與財政業務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開展財政業務同時開展普法宣傳。根據機構改革和人員變動的情況,及時調整分管領導,明確專人負責,落實普法責任。

二是規范決策程序。積極發揮局黨組領導核心作用,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三重一大、末位表態等集體議事決策制度,通過黨組會議研究局機關重要事項、年度財政計劃、黨風廉政建設等,自覺接受監督。

三是開展學法用法。按照縣普法辦通知要求,及時上報名單,組織干部職工開展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學習,除組織單位職工參加集中學習外,鼓勵干部職工開展自學,積極運用學習強國、干部網絡課程、法宣在線等開展法律法規和法治建設方面的學習,學習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財政法、經濟責任財政規定、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知識等,及時開展法宣在線學習和考試。

二、開展業務培訓、規范財政執法

一是堅持持證上崗。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確保財政法規正確實施,加強財政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現有一線財政干部能夠實現持證執法。上半年,因全縣機構改革和人員變動,積極組織新進人員參加全縣行政執法資格統一考試,及時上報和更改參加考試人員名單,考試通過1人。

二是開展業務培訓。通過組織參加財政大講堂、財政業務培訓、財政法規政策學習、財政內網學習等方式,組織開展業務學習,以案說法、以案促審,安排業務人員參加上級財政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財政人員業務素質和財政能力。

三是同步開展普法。根據年度財政項目計劃分步實施財政項目,堅持邊財政邊普法,實施財政監督同時開展普法宣傳,宣傳財政法規、財經法規、法規政策等,財政發現問題依法依規處置,規范財政程序和財政行為。

三、強化普法宣傳、推進政務公開

一是設置普法專欄。在局機關醒目位置制作擺放展板,樹立“科學財政促發展、依法財政惠民生”的理念,積極提高法制觀念,促進依法財政。

二是推進政務公開。學習宣傳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加強政務公開陣地建設,嚴格政務公開信息審核,確保政務公開規范有序。

篇4

1、切實加強組織領>:請記住我站域名/縣委副書記為組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縣委常委、農工部長為副組長,以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縣委農工部副部長、縣委村建辦主任等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各幫建單位和文明村鎮示范點均成立了幫建工作領導小組,并把幫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按照創建活動的總體要求、工作內容和目標任務,深入調研,結合實際,制定了幫建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

2、搞好宣傳發動。為了讓村民了解文明村的創建和幫建工作,我們印發了《文明新村是我家建設要靠你我他》宣傳提要,分發到每家每戶,制定下發了村規民約、文明公約、村民十做到,并張貼宣傳標語,出宣傳欄,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

3、重視示范村的規劃工作。干凈整潔的村容鎮貌,是農村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為此各幫建單位深入到各幫建示范點,與城建、規劃等部門多方聯系,制定了幫建村建設規劃圖,懸掛于村口顯要位置,現在,示范村公共設施的建設和村民建房都嚴格按規劃進行。

4、做好文明村示范點村民的培訓工作。為全面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懂經營、會管理、講誠信、覺悟高的新型農民,我們制定了《浮梁縣幫建文明村示范點村民培訓實施方案》。各幫建單位利用農民技術學校、農民夜校、農民培訓中心等在幫建村共舉辦多種實用技術培訓班和專題講座40余次,文明辦還派員參加了講課。并經常開展送書報、送科技、送法律、送衛生、送文明道德知識等活動,并形成了經常化制度化。通過培訓,引導農民群眾開展講文明、講衛生、樹新風和學科技、學法律、學經營,建設社會和諧穩定、經濟繁榮、文化先進、風尚文明的新型農村。

5、抓好環境整治工作。在幫建點開展“三清六改四普及”(清路障、清垃圾、清污泥污水雜草,改路、改水、改廁、改房、改欄、改環境,普及有線電話、有線電視、太陽能、沼氣池)活動,整治農村環境,改變臟亂差的狀況,推廣使用沼氣,營造干凈整齊的村容村貌。督促村委大會小會嚴申衛生問題,并與村委召開專門會議商計衛生整治方案,組織村民落實門前衛生三包,清運垃圾和治理亂堆亂放,加強生畜的管理。村委會建立了相應的公共衛生設施,設立了垃圾箱,建立了垃圾池。并發揮老年協會的作用,幫助成立了街道衛生管理委員會,負責日常街道的清理,較好的改善了垃圾滿天飛的臟、亂、差現象。

6、提高示范點村民的生活水平。各幫建單位為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多方籌資,幫助村里修建水泥路、洗衣碼頭,清洗河道,修水壩,安裝路燈、自來水、有線電視,建沼氣池等。

7、建好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室)。為解決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各幫建單位都投入了大量資金幫建點建設文化活動中心(室),幫助配備圖書(按每戶村民兩冊:一冊文化娛樂書、一冊科學種養書)、科技光盤,每年訂送農業科技信息報刊。以及文化娛樂活動器材,如電視、VCD、乒乓球桌、臺球桌、電腦等,村里沒有房子做活動室的,幫建單位還籌集資金幫助建房,并為活動室建立了相應的規章制度。縣文明辦也向縣政府爭取了11萬元資金用于村文化活動室的建設。

篇5

農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常抓不懈,要狠抓四項制度的健全落實。一是思想狀況分析制度。定期分析農民的思想狀況,特別是在形勢變化或某項重大農村政策出臺后更要深入調查研究,及時掌握思想動態,加以分析以制定相應的措施。二是思想教育制度。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育工作計劃,正面灌輸,一點一點化解群眾心中的思想疙瘩。三是談心制度。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最基層、最樸實、最淳厚的農民群眾,對他們要少講大話、套話、官話,要面對面地進行“和風細雨”式的交談,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去,把群眾的思想統一到發展經濟、提高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上來。四是建立考核制度。將思想政治工作納入年度雙文明考核內容,嚴格實行考核,繃緊思想政治工作這根弦,切忌“做一陣,歇一陣”、“緊一時,松一時”的工作態度。

二、講究趣味性,是做好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

求樂、求知是當代農村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適應農民的這種精神需求,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融入靈活多樣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講求實效,增強趣味性,寓教于樂。首先,強化教育陣地,開展學習活動。在抓好鄉黨校、黨員活動室和村級黨員活動室等硬件建設的同時,經常地組織黨員、干部等定期學習政策、法律、科技等知識,及時組織召開有關座談會、討論會,在學習中不斷提高綜合素質,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鞏固宣傳陣地,開展創建活動。發揮好廣播、有線電視、宣傳欄、閱報欄等宣傳載體的作用,間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再次,完善文化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農村是一塊廣闊的天地,農村文化陣地是農村群眾文化生活的場所,當前農村要進一步完善好農村文化書舍、圖書閱覽室、娛樂活動室等配套設施建設,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建立革命傳統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用愛國主義思想,用革命先烈先進事跡鼓舞和教育人民群眾。同時要積極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活力。

三、把握針對性,是做好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則

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緊密結合實際,區分對象,因人而異,有的放矢,使思想政治工作入耳入腦,取得較好的效果。要在農村大力實施“四送”工程。一送政策理論。把黨的方針政策,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送進千家萬戶,使廣大群眾尤其是廣大農村黨員成為執行政策的帶頭人,致富奔小康的領路人,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永葆艱苦創業的本色。二送法律法規。把村民組織法、土地管理法、計劃生育條例等與群眾聯系緊密的法律法規送到家家戶戶,使他們懂法、守法、用法。三送科技文化。把代表農村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新知識、新技術及時地送到農戶家,教育引導農民學文化、學技術、掌握科學知識,增強致富本領,盡快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四送文明新風。大力提倡先進文化和科學知識,針對目前農村有些地方仍存在臟、亂、差等現象以及宗族派性、封建迷信、賭博等陋習泛起的問題,要積極創造條件,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宣講和創評等活動,教育群眾崇尚科學、移風易俗,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四、增強示范性,是做好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要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做農村的思想政治工作時要切合實際,用農民身邊的人和事教育農民群眾,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這是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成功的秘訣。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辦法選出農村各個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如種植能手、養殖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十星”家庭、英雄烈士等模范人物,利用廣播、宣傳欄、報刊等工具進行廣泛宣傳,通過組織開展“學典型、追典型”活動,帶出更多的先進典型。在選擇樹立典型時,還應注意三點:一是真實性,不能人為地拔高夸大,要用實實在在的事實去感染人、引導人;二是科學性。不能什么事都用典型去套,這樣濫用、濫套典型不僅削弱了典型的先進性,而且往往適得其反;三是先進性。要特別注重發現和培養農村黨員中的先進典型。

篇6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區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進一步提升廣大農民群眾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會,按照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經研究,決定在全鎮開展“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圍繞提高農民文明素質、提高農村文明程度、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主目標,以實施“五大文明行動”為主抓手,以鎮村為主陣地,精心組織“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深化農村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內涵,加快構建鄉風文明體系,努力使秀美、文明、和諧成為楊壽的形象名片,為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二、活動內容

1、實施農民素質教育行動。一是大力開展思想道德教育。以“五講四美三熱愛”為主題,組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公民道德、文明禮儀等教育活動,宣傳群眾身邊的“凡人善舉”,倡導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不斷提高農民的道德素質。二是廣泛開展政策法規教育。組織政策理論、形勢任務、法律法規等學習教育活動,著力解決部分農民群眾政策水平偏低、法制觀念淡薄等問題,努力讓農民群眾學好用好黨在農村的政策、法規和農村改革發展政策。三是扎實開展農民致富技能培訓。舉辦勞動力技能培訓、農民工轉移培訓、科技興農知識培訓以及開展科普咨詢、送科技下鄉、贈科普資料等活動,讓農民群眾掌握新技術、新技能,著力提高農民的創業致富能力,動態消除農村“零就業”家庭。

2、實施文明鄉風共建行動。一是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根據各行政村的實際,修訂有針對性的村規民約,著力解決涉及村風民俗、社會公德、公共秩序、治安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村規民約規范和約束村民的行為,提高農民群眾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水平,促進形成現代文明的鄉風民風。二是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依托村民代表會議,開展文明道德評議活動,著力解決農村封建迷信、移風易俗、大操大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引導農民群眾摒棄陳規陋習,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組織各類志愿者參加文明道德宣傳、維護公共秩序、改善城鄉環境等志愿服務,加快鄉風文明建設步伐。三是開展城鄉文明結對活動。通過采取“多幫一”的形式,以“五幫四扶”為主要內容,協調區級以上文明單位、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單位與行政村進行結對,促進城鎮優良資源向農村流動,推進城鎮優良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共育文明鄉風,促進農村和諧。

3、實施文衛下鄉服務行動。一是推進文化惠民低保工程。通過推動農村電影放映“2131”工程(敬老賀壽送電影)、開展國民體質流動監測、組織“送書、送戲、送電影、送健康”四下鄉活動,確保實現“為每村農家書屋新配圖書200冊以上,村(社區)每季度開展1次群眾文體活動,每村平均每月放映1場電影,每鎮(街道)每年組織1次國民體質監測活動”的惠民低保目標,讓農民群眾享受基本文化保障。二是大力發展繁榮農村文化。推動實施鎮(街道)、行政村文化建設“五個一”工程,即:鎮(街道)有一個綜合文體活動中心、一個文化健身廣場、一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點、一項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文體活動、一支有活動陣地管理規范的特色團隊;村有一個文體活動室、一個農家書屋、一個閱報欄(書報亭)、一個戶外健身場所、一支文藝隊伍。加強村級健身廣場(點)建設和農家書屋管理,開展農民讀書和健身活動,引導和指導民間文藝團隊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不斷提高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三是組織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打造“15分鐘健康服務圈”,積極開展健康知識和現代生育觀的宣傳教育,實施健康行為干預措施,為居民提供預防保健、計劃生育等菜單式健教處方;為60歲以上老年人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新婚夫婦免費提供婚前醫學檢查;年新(改)建無害化衛生戶廁400座,完成部分村組的改水工作任務,促進全民健康素質的提高。

4、實施環境整治美化行動。按照農村環境建設和整治1000萬元投入計劃,全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提高群眾生活質量。一是開展“潔在農家,美在庭院”活動。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引導農村家庭增強衛生意識和環保意識,調動廣大農村干部群眾參與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創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組織開展農村家庭環境整治,達到家前屋后、室內室外整潔美觀。大力引導農戶開展植樹護林活動,綠化美化家居庭園。二是開展“三潔一綠”活動。大力開展村莊整潔、河塘清潔、道路保潔、綠化造林活動,推進農村村莊和道路的綠化、美化、亮化、凈化,達到水清、路硬、岸綠、田美的要求。三是突出抓好垃圾集中處理和長效管護。積極完善“組保潔、村收集、鎮集中、區轉運”垃圾集中處理體系,充實垃圾清運隊伍,建立環境保潔管護員隊伍,垃圾收集覆蓋率達100%,逐步完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努力為農民群眾創造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

5、實施文明創建示范行動。一是深入開展“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先進村、單位評比活動。深入開展文明村、文明單位創建活動,發揮農民群眾在“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努力建設環境優美、秩序優良、服務優質、管理優化、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文明新風”先進鎮;著力創建村民生活富裕、社會風氣良好、文化活動豐富、村容村貌整潔的“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先進村;著力創建職工素質高、單位服務優、企業文化好、單位形象佳的“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先進單位。二是廣泛開展“五好和諧家庭”創建評選活動。針對當前農村社會矛盾、封建迷信、環境污染、農民致富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以“遵紀守法好、勤勞致富好、環境衛生好、家庭美德好、科學文明好”為內容的“五好和諧家庭”創建評選活動,營造和諧互愛的家庭關系與和睦互助的鄰里關系。三是認真開展“十大道德模范人物”、“年度十佳新人新事”等評選活動。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在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方面表現突出,社會形象好、群眾認可度高、社會影響面廣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組織開展“十大道德模范人物”、“年度十佳新人新事”等評選活動,弘揚社會新風正氣,形成濃厚的文明道德建設氛圍。

三、實施步驟

區“文明新風鎮村行”(我鎮活動命名為“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將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集中開展,2013年為“文明新風鎮村行啟動年”,2014年為“文明新風鎮村行推進年”,2011年為“文明新風鎮村行提升年”。今年“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分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一是組織籌備階段(2013年2月至5月中旬)。廣泛征求建議和意見,編制活動方案,編印宣傳資料,召開動員大會。

二是實施推進階段(2013年5月中旬至10月)。全面啟動“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各村、各單位、各責任部門建立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靠實工作舉措,強化宣傳發動,做好服務指導。在抓好典型示范的基礎上,組織交流、觀摩,推進面上工作。

三是總結評估階段(2013年11月至12月)。引導各行政村、各單位建章立制,建立健全鄉風文明建設長效機制。收集整理各類材料,做好總結表彰工作。

四、具體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文明新風楊壽行”是貫穿今后一個時期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龍頭性活動,各黨政組織要充分認識開展“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對此項活動的領導。“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鎮宣傳科牽頭組織實施,農民素質教育行動由宣傳科、鎮工會、司法科具體牽頭負責;文明鄉風共建行動由宣傳科、民政科具體牽頭負責;文衛下鄉服務行動由教文衛體科具體牽頭負責;環境整治美化行動由環境整治辦公室、統計農經站、村建科、水利農機站、農技站具體牽頭負責;文明創建示范行動由宣傳科、婦聯、團委具體牽頭負責。各村、各部門單位要成立相應的活動領導小組,把此項活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干部實績考核評價體系,確保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

2、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借鑒和運用決勝全面小康宣傳工作的經驗做法,全方位、多角度地開展“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的宣傳,使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任務在全鎮特別是在廣大農村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突出農村不同對象、不同群體的宣傳教育,激發干部群眾參與活動的熱情,擴大活動的知曉率,拓展群眾的參與面。加大社會宣傳的力度,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投身“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形成工作合力,努力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的良好輿論環境。廣泛發動鎮村黨員干部、民兵預備役人員、青年志愿者、中小學生等社會群體帶頭參與“文明新風楊壽行”活動宣傳,激發全鎮上下共建共享文明楊壽的熱情。

篇7

一、重要意義

對于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全區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全區上下要深刻認識加強農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把這項工作作為推進我區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快組織實施。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實施《綱要》緊密結合我區農業農村工作和統籌城鄉發展實際,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村科普工作。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提高廣大農民和農村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

三、總體要求及目標

革除陳規陋習,以農業生產第一線的農民和農村青少年為重點工作對象。提高農民獲取科技知識和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發展生產、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改善生活質量的能力;提高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的能力;提高農村青少年學習新知識、運用新技術、健康成長、科學生活的能力;提高農村公眾反對愚昧迷信。識別和抵御的能力。

促進科學發展觀在農村的樹立和落實。要結合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和農村的特點,以宣傳科學發展觀為重點內容。重點普及先進適用技術,宣傳和普及保護生態環境、節約水資源、保護耕地、健康衛生、移風易俗和反對愚昧迷信、陳規陋習等觀念和知識,農村形成崇尚科學、追求知識、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會風尚。

有效發揮科普工作主要社會力量的作用,以搭建農村社會化科普服務平臺為主要工作方式。動員、支持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開展科普工作,集成并共享科普資源,通過社會化的農村科普工作,惠及廣大農民群眾。

逐步形成為農民和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務的長效機制。切實加強農村科普隊伍和基層組織建設,以提高基層科普服務能力為突破口。豐富農村科普資源,發展基層科普設施,使農村科普工作總體薄弱的狀況得到顯著改善,使農民參與科普教育的機會與途徑明顯增多。

四、廣泛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宣傳活動,圍繞宣傳科學發展觀。

農村營造崇尚科學、追求知識、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會風尚的有效形式,科普宣傳活動是增強廣大農民和農村青少年科技意識。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農村科普的重要平臺。要以宣傳和普及科學發展觀為主要內容,以農民和農村青少年為主體。要與農民文化娛樂生活相結合,采用他易于理解、容易接受和樂于參與的內容和方式。要注重活動的策劃和對活動效果的評估,把公眾參與和動員社會資源的程度作為評價科普活動的主要指標。

形成動員科技工作者常下鄉的工作機制。鼓勵和支持農村基層科普組織、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農民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科普活動。要著力抓好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青少年科技傳播等重點科普活動。要把面向農民和青少年的科普宣傳作為活動的重點。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活動要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內容。

廣泛開展科普示范活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強農村科普示范基地、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科普示范戶、農村科普帶頭人建設。創建集技術示范、科普宣傳和培訓為一體的農村科普示范基地,支持它健康發展,發揮好它示范帶頭作用。

五、加強農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圍繞素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實現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在整體上有較大提升的關鍵。積極開展農村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宣傳教育,提高廣大農村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農村進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珍愛生命、遠離”預防艾滋病知識”等內容的巡回展覽。針對經濟困難、進城務工等家庭中農村青少年存在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提高他抵抗挫折、克服困難的能力。整合校外科學教育資源,充分利用科普宣傳畫廊(欄)科技館、科普大篷車、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技活動中心等未成年人校外科技活動設施,農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六、切實增強基層科普服務能力,推進“一站、一校、一基地、一臺、一網、一欄、一戶、一員”建設。逐步形成農村科普工作的長效機制

加強對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宣傳普及力度,切實加強“一站、一校、一基地、一臺、一網、一欄、一戶、一員”工程建設。充分發揮轄區科普資源在實施“科教興區”戰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中的作用。

建設科普活動站、科普學校、農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文化廣播電視臺(站)農業科技經濟信息網、科普宣傳欄、科普宣傳員,整合各鎮街農村、水利、科技、科普、文化廣播電視、衛生、環保、城建等各種資源。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科普服務能力和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的重要舉措。要堅持整合新建、完善和結合利用相結合,依托農村中小學、鄉鎮黨校、農村化技術學校、勞動轉移培訓基地、文化站、圖書室、會議室等設施和有條件的鄉鎮企業、農技協等各類基地,通過充實健全其科普功能,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提供硬件支持。

科普資料、設備、經費等方面,各鎮、街道黨(工)委、政府和基層科協要加強領導和工作指導。對“一站、一校、一基地、一臺、一網、一欄、一戶、一員”予以統籌考慮和大力支持。區科協要會同相關部門負責進行業務指導,并為他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使之成為農村基層科普活動的主要依托。要積極爭取中國科協、市科協的大力支持。

支持基層提高科普服務能力,加強農村科普隊伍和組織網絡建設。

發展鎮(街)村(社區)級科協組織、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戶、科普帶頭人等農村科普組織網絡,基層科協組織是科協面向農村開展科普工作的關鍵環節。各鎮、街道黨(工)委、政府要關心和支持基層科協的隊伍建設。區科協要指導基層科協按照章程規定正常開展活動。加強業務指導、項目引導,優化工作環境,推動農村基層科普組織發展。

七、農民技術人才,加強包括農村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環保、傳媒工作者。科協及所屬學會、農村基層科普組織的工作人員等在內的農村科普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廣大科技工作者在農村科普和開展農民科學素質行動中的突出作用,組織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技、文化、衛生、環保下鄉,與鄉村、農技協等開展結對服務,支持科技工作者服務“三農”項目。加強基層科協農村科普專兼職干部的培訓,提高他工作能力。加強農村科普志愿者隊伍建設,鼓勵和支持教育、傳媒工作者、離退休科技工作者、科技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學生參加農村科普工作,全面促進農民科學素質行動的開展,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

篇8

一、加強農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義

統籌城鄉發展,建設具有城郊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現*區“奮力崛起、率先發展”的重點和難點。提高全區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把科教興區戰略落實到基層,對于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全區上下對此必須高度重視,深刻認識加強農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把這項工作作為推進*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快組織實施。

二、農村科普工作的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村科普工作,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服務,圍繞科協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提高全區人民科學文化素質服務的根本理念,全面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緊密結合*區農業農村工作實際,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提高廣大農民和農村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更大貢獻。

三、農村科普工作的總體要求及目標

以農業生產第一線的農民和農村青少年為重點工作對象。提高農民獲取科技知識和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發展生產、保護環境、改善生活質量的能力;提高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就業的能力;提高農村青少年學習新知識、運用新技術、健康成長、科學生活的能力;提高農村公眾反對愚昧迷信,革除陳規陋習,識別和抵御的能力。

以宣傳科學發展觀為重點內容,促進科學發展觀在農村的樹立和落實。要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和農村的特點,重點普及先進適用技術,宣傳和普及保護生態環境、節約水資源、保護耕地、健康衛生、移風易俗和反對愚昧迷信、陳規陋習等觀念和知識,在農村形成崇尚科學、追求知識、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會風尚。

以搭建農村社會化科普服務平臺為主要工作方式,有效發揮科普工作主要社會力量的作用,動員、支持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開展科普工作,集成并共享科普資源,通過社會化的農村科普工作,惠及廣大農民群眾。

以提高基層科普服務能力為突破口,逐步形成為農民和農村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務的長效機制。切實加強農村科普隊伍和基層組織建設,豐富農村科普資源,發展基層科普設施,使農村科普工作總體薄弱的狀況得到顯著改善,使農民參與科普教育的機會與途徑明顯增多。

四、圍繞宣傳科學發展觀,廣泛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宣傳活動

科普宣傳活動是增強廣大農民和農村青少年科技意識,在農村營造崇尚科學、追求知識、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會風尚的有效形式,是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農村科普的重要平臺。要以宣傳和普及科學發展觀為主要內容,以農民和農村青少年為主體。要與農民文化娛樂生活相結合,采用他們易于理解、容易接受和樂于參與的內容和方式。要注重活動的策劃和對活動效果的評估,把公眾參與和動員社會資源的程度作為評價科普活動的主要指標。

要著力抓好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青少年科技傳播等重點科普活動。要把面向農民和農村青少年的科普宣傳作為活動的重點。科技下鄉活動要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內容,形成動員科技工作者常下鄉的工作機制。鼓勵和支持農村基層科普組織、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農民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科普活動。

加強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戶建設,廣泛開展科普示范活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創建集技術示范、科普宣傳和培訓為一體的農村科普示范基地,支持它們健康發展,發揮好它們的示范帶頭作用。

五、充分利用各類農村教育培訓資源,進一步加強農民科技培訓工作

科技培訓是廣大農民和農村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和實用技能、提高科學生產和科學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農村科普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要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開展面向農民的科技培訓,注重培訓工作方式的創新。積極與組織、宣傳、農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勞動和社會保障、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有關部門和社會團體共同完成各級政府實施的農民科技培訓項目;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等現代傳播方式,積極參與全國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充分發揮各級學會、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以下簡稱農函大)、農村專業技術協會(以下簡稱農技協)等在農民科技培訓中的作用。農技協是農村基層重要的科普組織和科普工作平臺,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要堅持農技協“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聯合相關部門和社會有關方面,扶持農技協做大做強,指導農技協發揮好科普示范作用。*期間,中國科協、全國性學會和地方科協將重點扶持1萬個農技協。各級科協組織要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的支持,為農技協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支持農技協得到各方面的服務。

六、圍繞素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加強農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提高廣大農村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是實現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在整體上有較大提升的關鍵。各鄉鎮和基層科協要積極配合教育部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農村基礎教育改革,組織科技工作者參與農村科技教育資源建設,結合地方特點開發與科學課程相結合的低成本科學體驗活動,增強農村青少年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積極開展農村科技教師和科技輔導員培訓,提高他們實施科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進農村中小學科學教育質量的提高。

積極開展農村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宣傳教育,在農村進行“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珍愛生命遠離”、“預防艾滋病知識”等內容的巡回展覽。針對經濟困難、進城務工等家庭中農村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提高他們抵抗挫折、克服困難的能力。

整合校外科學教育資源,充分利用省、市科技館、科普大篷車和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科技活動設施,在農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校外科技活動場所與農村學校科學課程相結合的有效機制。*期間,中國科協優先支持“科技館活動進校園”項目在農村試點,同時支持地方科協開展農村科技輔導員、科普員培訓。區科協要積極爭取上級科協的支持。

七、圍繞推進科普工作、促進區域科技進步,深化全國科普示范城區創建活動

全國科普示范城區創建活動是全面推進我區科普工作的重大舉措,是通過推動科普工作發展促進區域科技進步,進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有效形式。

創建工作要以貫徹實施《綱要》、提高區域公眾科學素質作為根本任務。要堅持“黨政主抓、科協牽頭、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原則,在提高重點人群科學素質、增強基層科普服務能力、優化科普工作社會環境等方面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率先實現農村科普工作的有關目標。

科學普及和科技創新是科技工作的兩個重要方面,區科協要與科技部門加強在區域科技工作中的協調配合,逐步把創建科普示范城區作為實施“科技富民強區”計劃的基礎條件。

各鄉鎮黨委、政府和基層科協要把農村科普工作與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城區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積極開展科普示范鄉(鎮)、社區(街道)、村創建活動,帶動農村科普工作發展。

八、推進“一站一欄一員”建設,切實增強基層科普服務能力,逐步形成農村科普工作的長效機制

建設鄉村科普活動站、科普宣傳欄、科普員,是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科普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活動站是在鄉村組織農民開展科普活動的陣地,宣傳欄是農民身邊的科普信息窗口,科普員是根植基層、直接面對農民的科普工作者,三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期間,力爭在全區6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一站、一欄、一員”,并發揮有效作用。

要堅持新建、完善和利用相結合,主要依托農村中小學、鄉鎮黨校、村黨員活動室、農村化技術學校、文化站、科技大院圖書室、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接收點等設施和有條件的鄉鎮企業、農技協等各類基地,通過充實健全其科普功能,建設鄉村科普活動站;與農業、科技、組織、宣傳、教育、文化、衛生、民政、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共建,以爭取財政資金和吸納企業資金相結合的方式,建設科普宣傳欄;主要在鄉村科普組織中的骨干、基層干部、教師、科技人員、回鄉知識青年等鄉土人才中選拔鄉村科普員,加強培訓和指導,提高他們開展科普活動的能力,使他們成為農村基層科普隊伍的骨干力量。

各鄉鎮黨委、政府和基層科協要在工作指導、科普資料、設備、經費等方面,對“一站一欄一員”予以支持。區科協會同相關部門負責對鄉村科普活動站、科普宣傳欄、科普員進行具體指導、日常管理和培訓,并為他們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使之成為農村基層科普活動的主要依托。科普活動站要定期開展活動,科普宣傳欄要及時、定期更換內容,科普員要利用“一站一欄”開展經常性的科普活動。同時要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科協對“一站一欄一員”建設的支持。

九、加強農村科普隊伍和組織網絡建設,支持基層提高科普服務能力

基層科協組織是科協面向農村開展科普工作的關鍵環節。各鄉鎮黨委、政府要關心和支持基層科協的隊伍建設,區科協要指導基層科協按照章程規定正常開展活動,發展鄉(鎮)、村級科協組織、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等農村科普組織網絡,加強業務指導、項目引導,優化工作環境,推動農村基層科普組織發展。

加強包括農村科技、教育、傳媒工作者,農民技術人才,科協及所屬學會、農村基層科普組織的工作人員等在內的農村科普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廣大科技工作者在農村科普中的突出作用,組織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技下鄉,與鄉村、農技協等開展結對服務,支持科技工作者服務“三農”的項目。加強基層科協農村科普專兼職干部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加強農村科普志愿者隊伍建設,鼓勵和支持教育、傳媒工作者、離退休科技工作者、科技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學生參加農村科普工作。

十、深入貫徹落實《科普法》,營造有利于農村科普工作的良好環境

各級要認真貫徹落實《科普法》,把科普工作納入科技工作全局,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列入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結合區劃調整的實際,制定農村科普工作計劃;制定和實施更多、更有利于農村科普工作發展的政策;經常調研科普工作情況,及時解決科普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將農村科普工作納入各級部門目標管理和干部業績考核制度。

各基層科協要主動加強與其他部門的配合與協調,搭建社會化的農村科普服務平臺,組織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支持有關社會組織和企業事業單位開展科普活動。

篇9

關鍵詞:藝術教育重要性 影響因素 策略 展望

一個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價值取向、文化素養、思維方式、審美情趣以及行為習慣的培養,是教育最基本的內涵,而建立和完善綜合藝術教育的意義在于,它不僅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也是實現人類自身美化、完美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徑。任務是要培養人的綜合思維能力,提高人的感知、想象和創造美的能力,在樂中寓教,陶冶情感,樹立正確的理想,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精神得到升華,進入至高的人生境界。正如,藝術的眼睛應該不為美術家所獨有,每一個發展全面的人都應具備。

一、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藝術作為人之心靈最活躍、體驗最豐富狀態下的創造物,反過來又以其豐富的精神營養滋潤著人類的心靈,豐富著人類的經驗,它與人類共存,與文明共生,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從孔子聽樂后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到《樂記》中的“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1]再到南朝畫家畫龍點睛后龍竟然活了并破壁飛騰的傳說,我們處處都能感受到藝術與生命和文化血肉相連的關系。人類歷史上出現的豐富多彩的藝術,始終表現和反映著人類自身的感覺、情感和經驗世界,始終忠實地記錄著人類智慧所達到的高度和人性所達到的深度,始終積淀和深化著人類對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激發著人們深刻的哲學思考。比如觀賞龍飛鳳舞的中國書法和虛實相生的中國繪畫藝術,不僅能從中感受到變化莫測的“道”、超拔的氣勢與飄逸的神韻,還會感悟到中華民族獨特的哲學和文化精神。

藝術不僅給人以哲學啟示,還給人獨特的愉悅感和滿足感,也就是美學家所說的審美體驗。在審美體驗中,不僅感情得到激發,還會有一種奇特的發現:組成藝術品的不同元素之間突然有了聯系和聯通,而又進一步生出一種獨特的意義或意味,這一發現不僅使人突然感受到藝術的美,還會使人感到自我的擴大和提升。

此外,藝術更能創造和諧,它是指通過各種異質要素或性質之間的相互對話,不斷生出新的要素和性質。其中所傳達的意思,就是讓人們在和諧中感受生命和生活的本義。經常接觸和欣賞藝術的人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和諧的和發展完美的人,而一個發展完美的人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如果一個社會由這樣的人組成,整個社會也就成為了和諧的社會。

二、影響藝術教育發展的因素

藝術如此重要,可惜當今社會中,在一定程度上人們并不懂得藝術,或者并不重視藝術,或者將藝術看做是一種人自身在社會中地位的標志和虛假包裝物。更遺憾的是,很多人過著遠離藝術的生活,就好像藝術是一個遙遠星球上的事情,與己無關,可有可無。藝術雖然能凈化心靈,能使人的精神更加空靈和高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藝術之恩賜。對藝術的創造、接受和欣賞,是一種高級的文化素質。而獲取這種素質的重要捷徑,就是藝術教育。然而,不是所有的藝術教育都具有這種功能。就我國目前情況來看,有使人文化素質和藝術能力越來越強的藝術教育,也有將人培養成藝術呆子和藝術工匠的藝術教育,而后者又在目前這一時期占據絕對優勢。這種藝術教育就是一味向學生灌輸藝術技法的教育,而很少指導學生閱讀和討論與藝術作品有關的美學的和歷史的資料,更不注意培養他們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和批評能力,學生用不著動腦筋,學不到什么知識,更不能提高智慧。既然學藝術已不能獲取知識和開發智慧,也就與學校教育的總目標無關了。大體而言影響藝術教育發展的因素有如下幾點:

1.藝術教育觀念相對滯后;

2.對藝術教育的概念和內涵理解狹隘;

3.藝術教育的專業化傾向;

4.過分強調藝術教育的“輔德,益智”功能;

5.藝術教育的非課程化傾向。

我國藝術教育雖然存在著以上這些差距和不足,但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也不能小視,藝術教育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陶冶學生道德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發揮了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彌補這些差距和不足,我國藝術教育就要立足于時代要求的戰略高度,從未來人才的綜合素質需要的角度來分析和探索。

三、建立和完善綜合藝術教育的策略

綜合藝術教育具有下列幾個最重要的理念:(1)它是一種促進音樂、舞蹈、戲劇、視覺藝術和其他人類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的教育,它所說的綜合,不是上述各種藝術的機械相加,而是建立一種使各門藝術互補互生的生態關系。(2)它是一種將藝術學習必須經歷的感知與體驗、創造與表現、反思與評價貫通為一體的藝術教育。也就是說,學生的任何創造和表現必須有感知與體驗作基礎,而感知與體驗必須有一個創造和表現的任務作為驅動力。(3)它是一種將藝術與人的生活、情感、文化、科學認識聯通一體的教育。這樣的教育能把藝術學習與產生藝術的大環境緊密聯系起來,使藝術學習變得更加容易和自然。簡言之,學校建立和改善綜合藝術教育的策略重點就是要融人文性、普遍性、融合性、愉悅性、創造性為一體。

綜合藝術教育既然有豐富的理念作為指導,那么針對性的綜合藝術教育就要有種種行之有效的策略。

1.靈活運用生態式教學,建立各門藝術互補互生的生態關系。

當今方興未艾的綜合藝術教育是對以往那種由機械式科學觀造就的陳舊教育觀的巨大挑戰。在它看來,與機械科學觀對應的近代教育,僅僅是為了培養一種具有專門知識的專業人和技術人,而不是培養一種綜合了高級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的智慧人。這種教育在分科過細的情況下,各科之間必然各行其是,相互之間無任何聯系,很難建立起學科之間的生態關系。一個在分科教育中的學生也許學習了很多門課程,每門課程都得到了良好的成績,但由于其各種專業知識之間很少發生“關系”,無法形成一個動態的整體,所以也就無法得到與這個整體對應的真正的智慧。要知道專業知識不能等同于智慧,知識僅僅是獲得智慧的一個前提。如果硬是把各種知識塞進學生腦袋,每一種知識在頭腦中各占一格、互不聯系,那么知識塞得越多,心靈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斷”的領地就越小。

而生態式教學法則相反,它是將各種知識在人的頭腦中建立起一種生態系統,相互之間形成一種緊密的聯系,具有碰撞、對話和交融的機會,就有可能產生智慧,人就有可能變成一個智慧的人。在這種生態式藝術教育中,不僅有各種知識之間的對話和交融,還有構成自我的各種要素:感覺、意象、觀念、感情、生活態度、信仰、知識之間的碰撞、對話和交融。這些異質要素之間相互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句話,智慧決不是純粹的信息,而是信息與自我深層碰撞對話的結晶。通過這種對話和聯系,綜合性教育培養的是一種“開放型”的人。這種人就是現代社會要求的“全面發展的人”、“智慧的人”。

2.合理運用生成式教學,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生成式教學法所依據的前提是對學生自然創造能力的無比尊重,教師必須基于學生自己的動作、聲音和設計開展啟發式教學活動。教師為學生提供的技術支持和幫助,是為了促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自然噴發。因此,作為一個藝術教師,決不能一上來就把自認為最基本的技能和知識強加給學生,而是在創造活動進行時自然地將它們誘導和呈現出來。換句話說,教師必須耐心誘發學生對創造的自然需要,而不是急于激勵他們追求所謂的藝術結果。教師必須根據課堂的發展和學生的心理變化進行靈活的掌握。(1)教師必須特別重視并引導學生對周圍環境作多方面和多角度的直接知覺,以豐富他們的內在意象。并通過各種手段,刺激其感性記憶,喚起他們的感情,誘導他們的動作和行為。為鼓勵他們為知覺到的意象和早期經驗賦予形式,教師應積極引導他們作聯想、想象和符號運作活動。(2)教師必須鼓勵學生與其他學生合作,一起動手做事,鼓勵他們把內心創造出來的或喚出的意象用特定的媒介和形式表現出來。可以說,每一藝術領域都以其特殊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實現或再現其內在意象的手段,使學生熟悉和實踐這些不同手段,是教學的一個重要步驟。(3)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觀看、傾聽或欣賞自己本專業同學或其他專業同學作品的機會。通過鼓勵學生對自己體驗到的東西的反思或思考,他們就能把握自己的作品或其他人的作品中展示出的情感層次。在很多時候,這種反應或反思又會轉變成新的刺激,激發出新一輪創造過程,產生新的作品。

3.做到聯通一體,使藝術學習更加輕松和愉悅。

如今綜合藝術教育已不僅僅是教學生如何畫畫和唱歌,還要使學生有機會接觸人類迄今為止所產生的種種經典藝術和其他偉大文明成果,而對這些藝術與科學的知覺、理解、欣賞和評論,又能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藝術創造能力和文化素質。這樣的藝術教育不僅包括學習藝術創作,還包括學習藝術批評、藝術史、美學等。當然,其他如哲學、人類學、考古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的知識,也應當適度地融合進去。更進一步說,這種綜合式藝術教育不僅注重各門藝術之間的對話、交叉和貫通,還注重藝術精神向生活以及情感中滲透,更加人性化,讓藝術學習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

4.統籌兼顧地來建立和完善學校綜合藝術教育。

(1)加強綜合藝術教育政策法規的建設。當前綜合藝術教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法律法規建設還不完善,急需進一步規范和管理。要真正把學校綜合藝術教育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查,這應是我國綜合藝術教育當前迫切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2)切實加強綜合藝術教育的管理和領導。將其納入高校年度工作計劃和學校發展規劃之中,確立專門的校級領導負責,統籌安排學校各項藝術教育工作。

(3)加強學校綜合藝術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通過藝術課程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活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各學校結合實際開展各類藝術類選修和定性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結合地區和民族特點,組織編寫各種富有特色的藝術課程教材。其次,高校要合理地安排藝術課程設置,建立和健全正常的藝術教學程序。根據我國高校當前大學生藝術總體水平不高,以及學生的迫切需要等實際情況來自主開課,學生選修,要把藝術課程納入總的教學計劃之中統籌安排。推進藝術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社區文化建設的結合。課外、校外藝術教育活動是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可根據自身條件,經常性地舉辦各種大學生藝術節、電影節、書法展、美術展、舞蹈比賽等活動,同時要加強對學生文藝社團的管理和指導,豐富校園基層文化藝術生活。

(4)加強高校藝術師資隊伍建設,配備一支科學合理的專、兼職藝術教師隊伍。

(5)不斷改善藝術教育的教學條件,確保綜合藝術教育工作的開展。目前還有一些高校缺乏綜合藝術教育必需的場地、設備和經費,綜合藝術教學不能正常進行,藝術活動無法開展,綜合藝術教育也就只能是“紙上談兵”,使藝術教育缺乏實效。學校要根據綜合藝術教育教學和活動的基本需要,在學校的年度經費中確立一定比例的藝術教育經費,根據教育部的有關文件精神,設置綜合藝術專用教室和活動場地與其配套的設備是必須的。總之,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努力來改善綜合藝術教育各方面的教學條件。

當然,上面所說的還沒達到完美無缺的程度,還需要進一步地改進和提高。它的長足發展,需要學校和社會在觀念方面作出徹底轉變,真正來認識和開展綜合藝術教育。盡管一時之間很難完成,需要一個長期的認識過程,但必須向這個方向努力。

四、對綜合藝術教育的展望

必須看到,在當今世界,知識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藝術已成為展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能否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依據。只有把人的文化素質考慮進去,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而提高文化素質最迅速的途徑,就是實施健康而有效的綜合藝術教育,它極具現實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