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本策劃書范文
時間:2023-03-22 19:04: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樣本策劃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活動目的:
1、增強區域員工的內部凝聚力,提升XX的競爭力;
2、對XXXX年區域營銷工作進行總結,對區域市場業績進行分析。制訂新年度區域營銷工作總體規劃,明確新年度工作方向和目標。
3、表彰業績優秀的公司內部優秀員工,通過激勵作用,將全體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投入到未來的工作之中。
二、年會主題:
******
三、年會時間:
年月日下午點到點
領導致辭、表彰優秀員工、表演節目同時聚餐
四、年會地點:
XX酒店X樓XX
五、年會組織形式:
由公司年會工作項目小組統一組織、執行。
六、參加人員:
客戶群,領導;邀請業界領導;公司工作人員;會場總負責:×××主要工作:總體工作協調、人員調配;策劃、會場協調、邀請嘉賓:×××;人員分工、布場撤場安排×××;嘉賓接待、簽到:×××;音響、燈光:×××;物品準備:×××
七、會場布置:
會場內:方案:舞臺背景噴畫:文字內容、舞臺懸掛烘托氣氛的紅燈籠;四周墻壁掛烘托節日氣氛的裝飾、舞臺兩側放置易拉寶各2個,內容:宣傳企業文化;
會場外:充氣拱門放置賓館大門外主要通道;賓館入口處掛紅布幅;賓館內放置指示牌;
篇2
義演活動將以“愛在陽光,走進軍營”為主題,全力突出“陽光軍民”這一特殊層次的思維理念,以宏大的氣魄、不凡的手筆、新穎的題材、經典的節目,多種舞臺表演形式,集擁軍,愛國于一體。對各位辛勤工作的人民子弟兵致以節日的問候;對偉大的祖國致以誠摯的祝福,為祖國九十華誕貢獻上一份厚禮。屆時將邀請綜藝滿天星各知名演員等志愿者共同參與活動。義演活動將分三個部分:
(1)走進軍營:參觀軍營宿舍,學習整理內務,觀看軍事訓練,了解軍事知識,觀看隊列操、參觀部隊榮展室,歌唱革命歌曲。
(2)愛在陽光:
副組長:
對活動前期、中期、后期各階段工作進行規劃與安排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2)節目組組長:
組員:
任務: a、完成節目收集、篩選及后期的排練、彩排工作b、主持人的選擇、形象設計及臺詞審核;c、負責節目的編排及晚會全流程的銜接d、準備好晚會所需的一切服裝道具及互動游戲的現場動員工作;e、協助主持人及演員服裝、化妝工作。
(3)外宣組組長:
組員:
任務:a、利用海報、橫幅、看板、傳單等方式開展宣傳b、現場攝影及dv攝像(攝影店贊助)c、裝飾晚會現場。
(4)外聯組組長:
組員:
任務:a、負責聯系贊助商等服務工作。
b、確定演出邀請的嘉賓及請柬的及時送出c、接待贊助商到指定地點觀看晚會,并提供茶水等相關服務d、滿足贊助商對在我校及現場宣傳的要求,比如懸掛條幅、分發宣傳單、提供桌椅等,必須盡最大努力滿足其要求。此段為重中之重,不可掉以輕心。
(5)舞臺組組長:
組員:
任務:a、協助音樂系排練廳工作人員做好舞臺的布置,b、監督舞臺搭建,確保舞臺質量;c、晚會期間舞臺燈光設備、音箱設備的安裝;(6 ) 、禮儀組組長:
組員:
任務:a、確定禮儀人數;(禮儀小姐安排在禮堂入口前和演出現場各2名)b、負責迎接嘉賓,并帶領他們入席;(入口4名禮儀小姐,現場4名禮儀小姐負責節目單和飲料的分發。)(7) 、內宣組a、物品的購買及工作證的發放b、演出當日服務物品的準備,如水杯茶葉等。。。
c、如有其他問題及時聯系李兆憲(8)后勤組; 晚會期間,負責會場紀律維持、會場后勤保障以及緊急情況處理 、(9)機動組組長:
組員:
任務:a、負責為采購b、晚會現場負責應急事務及協助布置會場。
四、各階段任務及工作分配晚會前三個階段:
篇3
細節一:保證金是否要現金
現在很多加盟方都需要投資者繳納保證金,投資者此時需要注意,對方要求支付保證金的形式,是現金、商業本票還是不動產抵押,如果對方強調必須是現金的話,投資者需要提高警惕性。特別是成立時間不超過3年的加盟總部。為什么呢?本來項目方要求現金并沒有什么不妥,但是由于不少項目方開展連鎖加盟業務時間不長,資金鏈十分容易斷裂,而3年恰好是業內普遍支持的加盟期限,一些“不安分”的盟主往往會選擇3年之后消失,或者再換個項目炒作。投資者盲目繳納保證金,可能最后一分錢也拿不回來。
細節二:貼身緊逼“服務”
投資者可能會發現,一旦自己對某個項目感興趣,或者多問一句,就會遭到項目方工作人員的“頻繁轟炸”,即使回到家也經常能接到項目方的“騷擾”電話,如果去加盟總部考察,對方就會采取貼身緊逼服務,夸張講,投資者除了上廁所以外,幾乎沒有私人空間。此時投資者一定要提高警惕。俗話說“店大欺客”,這種現象在連鎖加盟領域也是存在的,即如果盟主真的運營的不錯,根本就不在乎加盟者多考慮幾天,是否加盟,甚至有的時候還會挑加盟商的資質,因為加盟商對于他的作用僅僅是“錦上添花”。反之,盟主運營的不好,此時他就需要大量加盟商介入,因為他需要加盟商的加盟金來扭轉局面,或者“人間蒸發”。
所以當投資者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至少要等離開總部3天以后,再仔細考慮自己是否要加盟,避免后悔。
細節三:強勢壓人
投資者在簽約的時候會遇到一種現象,對方十分的強勢,在任何細節上都不會做出讓步,有時還會對投資者的能力進行“攻擊”,如缺乏行業經驗、問的問題幼稚……甚至還會提出一些不是很合理的要求,如交錢才能考察樣本店等。往往遇到這種情況,很多投資者不僅沒有覺得不公平,反而覺得終于找到一個負責任懂行的盟主,心甘情愿的掏錢簽約。真要是遇到這種情況,建議投資者一定做兩件事,一是延緩簽約時間,讓自己冷靜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像對方說的那么“弱”;二是請朋友或者一些專家對于雙方簽訂的合同仔細審讀,看看是否有不利于自己的條件或者有很多制約性條款。
因為這些盟主往往是反其道而行,通過“打擊”投資者信心,讓投資者更見依賴于盟主,從而讓盟主在簽約上獲得更多的利益,包括一些不正當利益。
細節四:缺乏靈活多變的經營策略
很多投資者在考察項目時,盟主的工作人員往往會給投資者一份十分詳細的投資運營策劃書,里面包括選址、效益估算……在這里筆者提醒投資者要重點針對這份運營策劃書里面設置的條件,諸如選址、效益估算等向對方詢問,并且盡量將各種條件都極端惡化。這主要是考察盟主的實戰能力。
因為各地的生意環境都不同,一份看上去完美的運營策劃書是不可能適用所有環境的,所以當盟主總是試圖通過其他話題轉移投資者關注點或找各種理由進行推諉,那么投資者需要小心了,至少說明盟主在經營實戰方面缺乏靈活多變性,一旦加盟商遇到難題,盟主可能無法實施援手,投資者很容易失敗。
細節五:著重“外表”的盟主要謹慎
篇4
一、活動主題:三行情書 大聲說出我們的愛
二、活動背景:在1994年-2005年間,日本日語文章能力檢定協會每年都會舉行一項“三行情書”比賽,參與人數眾多,年齡跨度極大。從內容上來看,情書有很多種:愛情,親情,友情……甚至是主人對寵物的寵愛之情。2010年4月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在晚間新聞里也播出了日本“三行情書”的節選,這讓更多的中國觀眾都了解到“三行情書”。并且,據調查,中國人較之于外國民眾,可以經常表達對家人、朋友的愛的人數差距很大,還有一項調查時:當你收到他人祝福時的快樂指數,95%的人說會感到很快樂。所以,相比之下,我們發現表達自己的愛很重要。
三、活動目的:給同學們一個機會,以最簡潔的形式表達出心中的愛,給同學們一個交流的平臺,來展示不易于口的情 感,同時,可以讓身邊的人感受到愛,讓自己學會感恩,學些感謝身邊的人,還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 培養大學生的良好品質,同時更重要的也可以同學們發現漢字語言無窮的魅力,讓漢字語言走的更美更遠。
四、前期宣傳:(一)人員宣傳:1.宣傳時間:4月2日截止
2.宣傳地點:各個教學樓
3.宣傳人員:各二級學院的宣傳部,編輯部以及校新聞宣傳部
4.宣傳形式:主要為宣傳人員手持活動策劃書,向同學們介紹本活動的大綱,充分調動同學們的興趣,并講解活動細則,以及需要注意的活動事項
(二)平臺宣傳:由活動舉辦方在其微博,QQ,微信等平臺上進行文字宣傳
五、活動形式:發送微博、發送QQ空間說說
六、活動對象:面向全體學生
七、活動日期:即日起至4月8日
八、作品要求:1.“三行情書”,文字排列為三行,100字以內
2.內容健康,積極向上
3.作品必須為原創,嚴禁抄襲
4.書寫對象不限
九、作品樣本:1.工科型:如果說 對你的愛有極限 那它永久收斂于 你
2.深情型:中間的這一行 留給你我的未來
3.浪漫型:一字是你 兩字是你我 三字是你和我
4.感恩型:要怎么表達對你的愛,媽媽
一直只會對你大呼小叫橫眉豎眼的我
其實內心對你一直很歉疚
十、書寫對象:1.表達對青春的無悔詮釋,對童年的回望,對未來的希冀
2.抒發對家鄉的無限驕傲與自豪,對故鄉的思念
3.紀念曾經的一草一木,以及那些留在心底深處無法割舍的人和事
4.也可以寫給TA,可以是朋友,家人,老師……如果愿意,還可以注明是寫給誰的,若無特殊注明,我們也會將您的作品轉發,展示到我們的微博、QQ等平臺上
十一、作品提交:1.以圖片+文字的形式,將圖片和文字編輯到一起
2.加上話題#湖北理工學院 三行情書大賽#,以及@三位好友和湖北理工學院團委,湖北理工學院學生會
十二、后期工作:活動截止日,活動主辦方會查看微博、QQ空間說說轉發量,并作相應記錄,決出比賽名次
十三、頒獎儀式:提前通知獲獎者,頒發獎品
十四、具體安排:1.本活動最終名次按轉發量定
篇5
關鍵詞:建筑施工 樁位測量 精度控制 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5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a)-0065-01
在建筑施工中樁基施工是一個重要環節,建筑物的整體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受到樁基工程的影響的。在樁基施工的時候一般要進行樁位測量。樁位測量是樁基施工順利實行的重要保證。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樁位測量。
在樁位測量過程中其精度要受到多種形式的影響,受到多種因素共同影響測量結果在往常情況下也會存在偏差,測量存在許多誤差。樁位測量過程中誤差的出現會影響到施工效果。因此嚴格控制誤差,提升樁位測量精度是當前樁基施工的必然選擇。
1 影響樁位測量精度的因素
在樁基施工過程中樁位測量要受到主客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這些因素中最典型的因素有三個:一是測量放樣過程中存在的誤差;二是測量部門自身素質;三是鉆機施工的誤差。
測量放樣過程中存在的誤差。測量放樣是樁基工程中的關鍵環節。測量放樣主要是通過厚紙板來對樣板進行復制。測量放樣能夠讓工程施工人員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實際工程的特點。但是在實際實踐過程中測量放樣本身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在放樣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距離、角度以及高程的偏差。這些偏差的出現最終會影響到樁位測量的精確度。對于整個施工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這是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
測量人員自身的素質。樁位測量的主體是測量人員自身,對測量精度影響最大的也是人。測量人員的自身素質不過關,測量精度就會很低。當前在實際測量過程中測量人員自身的專業素質還不能適應時展的要求,不能適應復雜的實際情況。這是樁位測量不過關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們必須要對這個問題保持高度重視。此外樁位測量過程中施工和建設單位給的施工紅線點存在誤差也是造成樁位測量精度不高的主要因素。施工紅線點是具體的地理坐標。在樁位施工過程中能夠為工程人員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樁基施工往往是按照施工紅線點來施工的。施工紅線點本身不準確自然會影響到樁位測量的效果。這是我們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一個問題。
鉆機施工的誤差。在樁位施工過程中鉆機施工本身會對樁基精度的測量產生影響。在今后的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鉆機施工的了解。鉆機施工過程中由于振動等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出現垂直度上的偏差以及鉆機對位的偏差。這是機械施工的一個缺點。在施工過程中我們需要采取專門措施予以應對。
2 提升樁位測量精度的措施
上文詳細分析了當前影響樁位測量的三個重要因素。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必須要采取專門措施來提升測量精度。針對上文中的三個措施,我們在施工過程中需要采取以下三個措施。
要完善制度,規范管理。在今后的施工過程中必須要不斷完善關于樁位測量的各項規章制度。科學高效的管理是提升樁位測量精度的有效手段。要建立樁位測量專門負責制度,要把樁位測量的責任落實到每個人頭上,在樁位測量過程中要制定出符合工程實際的制度,要根據工程的實際需要制定出測量程序的控制表。規范工程測量的各項規章制度。
在樁位施工之前工程負責人就需要對樁位測量做出提前策劃,對于測量的各個要點都要有詳細的說明。樁位測量策劃書是施工的綱領性文件,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按照策劃書來進行測量,測量的每個環節都要符合實際測量的要求。在今后的測量過程中還要加強對測量人員自身技能的培訓。要不斷提升測量人員自身的專業測量能力。提升測量人員自身的專業測量能力是做好測量的關鍵,在今后的樁位測量過程中必須要高度重視企業的培訓工作。還有就是要做好抽查工作。在樁位測量過程中必須要加強抽查力度,測量精度必須要實時上報記錄,這是做好樁位測量的必然選擇。針對每個環節我們都需要切實做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適應時展的要求。
對施工紅線點的誤差要做出嚴格限制。施工紅線點是樁基施工的重要參考依據。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紅線點誤差的控制。在測量過程中要加強復核。要重視紅線點與施工平面設計圖、樁位平面圖的對比檢查,在測量過程中如果發現紅線點本身的數據與平面圖存在不一致的情況是,要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認真解決這個問題,及時更新數據,要與總設計圖保持高度一致。紅線點的數據只有在于實際相符的時候,才能在工程中發揮作用,此時測量的精度才能得到保證。施工紅線點的測量是樁位測量過程中的一個重點。我們在今后的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做好。
嚴格限制測量放樣過程中出現的誤差。在測量放樣過程中工程人員首先要對測量儀器進行嚴格檢查。要觀察儀器是否符合要求,而后要觀察使用時間是否超過了有效時間。只有在保證了設備性能的前提下才能實現有效測量。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強對測量儀器的檢查。
3 實際案例
某建筑工程位于某市市中心,在建設過程中工程人員對于樁基施工要保持高度重視。在樁基建設施工過程中采用專人負責樁位測量。在測量之前設計和施工單位結合工程實際案例做出了科學規劃。工程人員要認真核對施工紅線點,在核對過程中發現問題之后要迅速上報,最終得到有效處理。在測量過程中工程人員又對機械振動引起的垂直偏差保持高度重視。在測量過程中采用專門措施予以預防。
4 結語
樁基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環節。在樁基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做好樁位測量工作。樁位測量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在樁位測量過程中要對此保持高度重視。本文詳細分析了當前樁位測量的影響因素,而后詳細分析了提升測量精度的措施。在今后的施工過程中必須要按照上文提到的措施來做。
參考文獻
篇6
一點火花,隨即滅掉
“現在,我們進行分組,之后各組長來我這里領實習日記本。”導訓課的任課老師是我們系主任,40多歲的女博士,講起話來精明干練。就這樣,我們迎來了大學四年以來的第一次創業設計課。分組按照創新和創業兩個主題來組織,自愿組隊,每隊不超過7人。于是,本宿舍的、本班的、其他班的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們紛紛約起,甚至游戲戰友們速拉戰隊,開始了人生第一次“分組創業”。
課程僅有五天時間。周一上午開了創業設計的動員大會,系主任在動員會上講了一下這一周學習安排的流程,明確了參觀、交流、創業項目主題等任務。當然,系主任始終沒忘了強調參觀安全、組織活動安全等等。回頭想想,就像布置和組織一個小的實習一樣。
下午小組討論確定創新創業項目主題和項目策劃書主題框架。大家三三兩兩,或約教室、或約宿舍、或約圖書館,圍在一起開起了小會。討論過程有些懵懵懂懂,一般都是組長在那分析、演說和分工。周二上午,跟隨基地負責老師參觀了學校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及企業模擬運營中心。周三,聆聽已畢業學長分享創新創業經驗,還有人加了他的微信。周四,跟隨兩位任課老師分批實地參觀了眾創公司。周五是課程設計最后一天,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做出一份創新或創業的策劃案,并在周五上午做出PPT匯報展示,每人交一份個人實習日記及實結。
創新創業基地參觀時,同學們隨著基地負責老師走一圈,知道了那里有幾家注冊公司,有幾家獲得投資,每個工作室的亮點,具體做些什么,這中間并沒有見到創業工作室的負責人,據說都在上課。企業模擬運營中心,主要是用來上通識選修課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課),模擬企業內部情況,讓大家接觸企業實戰環境。其實內心很想知道基地扶持的創業項目,有沒有由我們正在上的創新創業課生成的?后來想想,學院開設這門課程目的,可能并不在于讓我們真的干出點什么,參觀基地介紹創業成果也是想告訴我們創業不難,發動大家一起動手。
一周的創業設計帶給我最大的感想有兩點,一是來自學長的分享,二是那一段段聊天的時刻。課設開始之前我們組已經做了一個策劃案并在學校推進這個項目,所以那一周我無所事事,但有個同學找到了我,說我們辦一本雜志吧,于是我們三個人聊了一個下午。都說靈感是從閑聊中迸發的,我們不斷把自己的想法擴大,從雜志到工作室,大家集思廣益的感覺很棒。創業課能給大家空出一段時間,讓我們去思考一些事情,創意還真被激發了。
如果真的說這堂課帶給了我什么,我想是有限的。我看到了思想碰撞的一點火花,但又隨即滅掉。創新創業屬于每一個人,但又不全是這樣。這是一個開始,有的人眼睛發亮看見希望,有的人則只是期末查查成績,看必修課到底過沒過而已。
多講失敗
創新創業實踐導訓,若是作為啟蒙還是不錯的,但是真正要落到實處,讓學生有所收獲,課程的設置上還有改進的地方。“課堂上教不來。”這是我們采訪了一些大學生之后,最常聽到的一句評價。“老師上課講得比較零散,課程與課程之間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感覺離我們比較遠,因為老師言必稱大公司。”一位同學心中曾懷揣著創業夢,但回憶起自己上了一個學期的就業創業指導課,他坦言,“已經不記得上了什么內容了。”
作為教育部全國大學生互網+創新創業大賽的評委,人力資源專家張冰紅老師一直在關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進展。她近期研究了福建省80多個高校創新創業課程師資培訓的100多位任課教師的樣本,她認為,現在高校創業導師隊伍補齊實踐的 短板就大有希望。
任課教師天然的實踐短板,導致理論體系的教學往往有種淺嘗輒止的感覺,學生聽得不是很過癮,倒是導訓課上來自學長的創業分享帶來了一點新意。
學長講了他在大學創業的經歷:起初一個偶然的機會,賣起了耳塞,后來創辦一個項目,錯失一筆投資,結果項目失敗欠了大筆的債,拿著現有的錢還了一部分后,他默默背下剩下的債,在造船廠上夜班打工掙錢還債。
我認為正是這些失敗的經歷,成就了之后的他。后來他從頭開始,到別的公司應聘,在一次出差中獲得投資,隨后又出來創業,成立了國內首批專業從事中韓跨境直郵的企業。
這種直接經驗的分享,對我們的啟發是最大的。因為至少我們懂得了一個創業的“主意”,必須懂得規避很多的風險。否則,再怎么說也是紙上談兵的自我吹噓。
這幾天偶然看了白巖松的《白說》,我又讀到了那個觀點:教育往往多說成功,而少談失敗,以致學生們不知道如何面對失敗,如何從失敗中汲取力量,如何有尊嚴地輸。就如基地里的展示,全都是成功的案例,誰知各種辛酸?創新創業并非那么簡單,實際操作難,沒有前人的指導,沒有市場需求的指引,項目挫敗,也是時常有的事。
暑假選課時,我和室友一臉迷茫。大二新學期的課表上多了一門創新創業實踐導訓,上課時間為空白,系統植入的課程,意味著是學校的必修課。但時間空白、任課老師空白,倒也引起同學的諸多議論:這課是臨時點將、倉促上馬?
篇7
1.培養目標創新
從微觀上講,與傳統高職畢業設計相比,“崗學一體”畢業設計人才培養目標在于將專業課程內容與工作崗位職責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做中學”,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素養。從宏觀上講,也可將其延伸為高等職業教育的一種新辦學機制,即以社會和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為目的,以畢業設計為載體,利用學校和企業在教育環境和資源上互補的優勢,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從而打造更加符合職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技能型人才。
2.選題形式創新
“崗學一體”畢業設計選題要求與崗位職責緊密結合,內容與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題目要面向實際,面向實踐,著眼于崗位需要、企業需要、行業需要、社會需要,應盡可能貼近生產、管理和服務實際,真題真做[3]。“崗學一體”采用“雙向選題”形式,企業結合自身生產經營中的現實問題和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實際水平,給學生提供可選題目,以項目策劃書或問題建議書為主要選題形式;學生也可在對工作職責的了解和對工作流程的熟悉以及對工作過程的總結反思的基礎上,以實習報告為選題形式。其中項目策劃書以公司項目創新和實施為主要內容,主要涉及項目背景分析、問卷調查、成本分析、風險分析、預估效益、內容合理性、語言運用等內容;問題建議書以公司或崗位亟待解決的問題為突破口,主要涉及問題現實意義、數據分析、方案合理性、方案實施進度、實施結果、語言運用等內容;實習報告以工作中的三個最有價值的真實案例為主要內容,闡述崗位實習中的收獲,反思不足,并提出改進方法。
3.指導模式創新
“崗學一體”畢業設計采取學校企業的雙導師制。通過能力突出、經驗豐富的企業人員的指導,可以使畢業設計脫離空洞的紙上談兵,實現與工作崗位的深度結合。此外,學校和企業導師在指導職責和內容上的不同分工,使指導更有針對性,效率更高。具體來說,就分工而言,校內教師主要負責畢業設計的規范化指導、提供文獻檢索指導幫助、定期與畢業生及企業指導教師聯系,監督畢業設計進程等;企業指導教師主要負責學生畢業設計具體操作中的技術指導和疑難解惑,引導學生搜集所需材料,并定期與校內指導教師聯系,溝通交流畢業生在畢業設計實施中所欠缺的理論知識及實踐能力。就內容而言,首先選題上要做到“雙導師雙把關”:校內教師要從專業教學角度來評判選題的理論意義,并按照學生實際水平來確定題目的可行性;企業導師要根據工作實際來確定題目的實踐價值。其次在畢業設計實施過程中,校內導師側重畢業設計要求、數據采集方法、數據分析方法及語言運用方面的指導;企業導師側重于數據結果、報告結論和問題解決方案等的評價和改進。此外,在指導時效上,雙師都要做到“四個一”,即:(至少)每周溝通一次,每月面授一次、有錯一定指出、有問一定回復,并將此納入教師指導考核中,從而起到規范和督促的作用。
4.重視意見反饋
“崗學一體”畢業設計重視意見反饋,遵循“實施———反饋———改進———再實施———再反饋———再改進”的螺旋式上升思路,實現其良性的可持續發展。意見反饋來自學校、企業及學生三方。學校指導教師反饋內容主要包括進度安排合理與否、學生完成情況、學生表現、指導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以及其它建議等。企業指導教師反饋內容在上述內容基礎上,增加了崗學結合程度、畢業設計對企業的參考價值以及對今后崗學一體的優化建議等等。學生的反饋內容側重于對導師指導態度、指導內容、指導時效以及畢業設計對自身能力提高的評價等。
二、“崗學一體”畢業設計模式的實施過程
以天津職業大學2012屆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為例,整個畢業設計實施過程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學生進行選題。選題在學生入職后一個月左右完成。指導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工作實際中多觀察多思考,在此過程中收集案例、歸納分析,進而發現問題,提煉總結,最終形成自己的畢業設計選題,并提交給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待批準后進行相關資料和文獻整理并提交開題報告。第二階段,實施畢業設計內容。按部就班進行畢業設計內容的實施,學生向校內校外導師分別提交畢業設計時間進度安排,雙導師以此為據對學生進行及時、有序、高效的指導,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畢業設計實施進度進行調整。第三階段,完成畢業設計并上交終稿。在此之前,要求學生要至少交兩稿,即初稿和修改稿。導師可利用學校開發設計的頂崗實習交互平臺、電子郵件或面授方式,及時給予批復和修改意見。導師也可根據情況,適當增加某些同學的交稿次數,但不能少于兩次。第四階段,導師評分。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分別根據上文所述的評分標準為畢業設計打分。學校導師負責匯總,并負責收取畢業設計相關材料,如:開題審批表、開題報告、成績評審表、畢業實踐環節記錄冊等。第五階段,學生答辯。原則上,除了導師評定成績不合格的學生,都要參加畢業設計答辯。學院成立畢業設計答辯委員會,教研室成立答辯小組,根據專業特點和畢業設計內容共同制定答辯環節評分項目及標準。答辯小組組長均由正高或副高職稱的教師擔任,答辯組成員數量為三至四人。答辯流程首先由學生做10分鐘的畢業設計陳述,包括選題背景、選題意義、實施過程、最終結論等;然后回答答辯教師提出的至少三個問題,要求思路清晰、語言準確、陳述清楚、緊扣主題。原則上整個答辯過程需用英語進行,但在回答問題環節,如果同學感到用英語難以表述清楚,可以使用中文適度輔助回答。小組答辯結束后,組長當場宣布成績。組長和學生共同在答辯成績單上簽字確認。
三、“崗學一體”畢業設計模式的有效性探討
以天津職業大學2012屆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為研究樣本,通過調查問卷形式,對“崗學一體”畢業設計模式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總結。我們向2012屆所有參加畢業設計的54位同學發放了自編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的有效性研究調查問卷》,共收回問卷52份,其中有效問卷50份。經過對問卷結果的數據分析和對開放性問題的答案匯總后,得出如下結論。
1.學生對畢業設計主動參與度大幅提高
有87%的同學認為這次所做的畢業設計與他們之前所了解的大為不同,他們一直認為到企業實習和做畢業設計從時間安排和精力投入上說都是不可調和的矛盾,而“崗學一體”模式很好的解決了這個矛盾,把兩件成了一件事,學生主動參與熱情大幅提高。
2.“真題真做”讓學生有話可說,收獲感強
85%的同學表示真題真做的方法好于傳統論文寫作方法,他們認為真題真做比較務實,題目和內容都來自崗位,寫的都是自己所想所做,內容真實具體。此外,采取這樣的畢業設計模式,學生普遍表示有收獲。
3.實踐能力得到較大提高
60%左右的同學認為在復雜多變的企業環境中,通過撰寫項目任務書和問題建議書,自身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有效鍛煉,實踐能力總體有了較大提高。
4.發現自身不足,明確進修方向
72%的同學表示通過畢業設計,不僅總結出自己在大學三年中的學習收獲,更重要的也發現了自身知識和能力的不足,并且結合自身崗位要求和特點,明確了今后繼續教育或在職進修的方向,為成為更優秀的職場人才而持續充電。
四、“崗學一體”畢業設計模式的收獲與反思
1.就專業而言
通過與企業合作共同實施畢業設計,商務英語專業可以更及時了解企業及行業的用人需求和能力要求,從而可以對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做出更有針對性的修改,實現其不斷完善的階段性可持續發展。此外,在專業方向設置上可開拓新的思路,例如我校與伊頓幼兒園的成功合作促使產生開辦商務英語專業幼兒英語教育方向的想法,目前正在前期調研論證階段。但商務英語專業由于其語言技能用途廣泛,就業方向相對較廣,沒有完全對口的行業或企業,在校企合作中反而沒有了行業的優勢。即使是愿意進行校企合作的企業,也會由于種種原因在合作的積極性、穩定性和長期性上出現變數。那么如何拓展渠道,探索穩定長期的校企合作機制,使更多的企業愿意在接受商英專業畢業生頂崗實踐的同時,積極的配合參與學生的畢業設計,并將其制度化,納入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中,使其更好的體現出“工學結合”的內涵,從而為“崗學一體”畢業設計的長期實施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是我們依然需要思考探索的問題。政府的介入、相關支持政策和對企業激勵機制的制定,依然是問題解決的關鍵。
2.就教師而言
通過指導“崗學一體”畢業設計,可深入了解商務英語就業群企業和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和部門、崗位亟待解決的問題;可以把學生的畢業設計通過歸納整理,凝練為教學素材,將書本內容與工作實際有機集合,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好的符合高職“教學做一體”教學理念。但部分指導教師由于對學生選題的企業背景了解不夠,指導缺乏針對性;而且由于平時教學科研的工作量較大,導致對學生的問題不能做到及時批復。建議今后嘗試有組織有計劃的安排教師深入企業學訪或實習,在第一線了解企業運作情況,并對指導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和動員,強調畢業設計在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要在思想上將其與教學科研置于同等重要位置;學校應加大對畢業設計實施的監管力度,將教師的指導表現進行跟蹤記錄,并納入年度考核,實行獎懲。
3.就企業而言
由于很多題目源于崗位亟待解決的問題和亟待開放的項目,學生以此為畢業設計選題,也就為企業在解決問題中提供了有力的參考依據,甚至可以把優秀的畢業設計直接付諸實踐。此外,通過指導畢業設計,企業可以對學生的知識儲備、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職業素養等均有了全面了解,并記錄在案,豐富其人才儲備。不足在于部分企業導師與校內導師溝通不暢,雙方指導內容無法有機結合;個別企業導師指導過于脫離學生所學知識范圍,導致學生理解困難等。分析認為原因在于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夠,校企之間缺乏實質立體高效溝通。建議首先應適時邀請企業人員到學校進行校園考察,可以安排聽課、與教師就專業問題進行探討、和學生進行座談等,在此過程中使其對專業課程體系和課程實施情況有更深入充分的了解,從而使其指導內容更有針對性。其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聘請企業人員作為兼職教師,擔任商務類專業核心課的講授,既可以將行業最新發展動向融入課堂教學,拓展學生知識和思路,又能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提前與學生熟悉并建立溝通渠道,為未來的畢業設計指導順利實施鋪平道路。
4.就學生而言
篇8
關鍵詞:高職 市場營銷專業 實踐教學體系
市場營銷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尤其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對營銷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基于高職教育的培養理念,要求我們在市場營銷專業教學中重視實踐性教學,強化實際操作能力,并深入社會和企業的市場營銷實踐中,讓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方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切實掌握市場營銷專業技能,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
一、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的培養目標
市場營銷學是圍繞著市場環境、企業戰術與戰略、目標市場定位、市場購買行為以及產品、價格、分銷、促銷、計劃、執行與控制等展開一系列的研究,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一方面,其原理、方法和策略是企業營銷實踐經驗的總結;另一方面,市場營銷又是企業進行市場運作與實踐的指南。市場營銷以滿足需求為宗旨,引導企業樹立正確的營銷觀念,為企業發展提供整套營銷戰略和策略,并提供組織管理和營銷計劃執行與控制的方法,引導企業在不斷變化的營銷環境中預測趨勢、發展機會、規避風險;在競爭中制定正確的營銷戰略和戰術,不斷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發展中的關鍵問題,使企業不斷拓寬視野,更高層次、更全面、更系統地思考問題,從而爭取競爭上的主動,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當企業開始運作的第一天起,就面臨著市場細分、市場預測與決策、環境機會與威脅、營銷策略與戰略、4P理論的應用與計劃、管理控制等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圍繞市場營銷理論認識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性開展實踐性教學,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使他們知道如何面對市場、產品、價格、渠道、促銷等進行決策。因此,實踐教學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中,在市場營銷專業中占有重要地位。
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市場營銷學的基本理論,比較系統地掌握從事市場營銷活動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培養學生提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為企業實踐與市場運作提供理論基礎與決策參考。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的培養目標是為各類工商企業、營銷機構培養具備市場營銷、經營管理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能夠從事國內外市場營銷、市場管理、營銷策劃、廣告創意及銷售工作,有開拓和創新精神,適應21世紀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專門人才。其中具體的職業能力包括市場調研能力、促銷與市場推廣能力、營銷策劃能力以及溝通協調能力、創新能力、管理能力等。
二、當前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剖析
1.教學內容設計不合理
市場營銷專業課程的理論課時偏多,實踐課時偏少。其主要表現為:(1)課程內的主要以理論為主,較少安排實訓課程,即使有實訓課程,也主要以案例分析,簡單調查為主,較少綜合實訓;(2)課程外的實習內容效果不理想。營銷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一般安排三次實習:一是課程實習,二是認識實習,三是畢業實習。從內容看,各階段實習之間目標定位很不準確,相互交叉重疊現象較為嚴重,所以結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而且實習時間過短。(3)學校經費投入嚴重不足。高校普遍較低的實習經費投入無法滿足實習需要,所以往往導致教師的教學計劃中途“流產”,實習效果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2.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存在著脫節
學校的教學培養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存在滯后性。當學校需要及時調整某課程時,由于審批程序復雜又費時,所以導致專業課程管理的僵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技能難以與社會需要適應。此外,由于教學改革滯后,彈性學制沒有真正建立和完善,學生的實習實訓往往與企業的時間要求有沖突,從而影響了校企合作應有的發展前景。隨著目前經濟的發展,涌現出了許多新的營銷類型,如房地產營銷、汽車營銷、醫藥營銷、服裝營銷、保險營銷等,各種營銷之間差異較大,所以對人才的要求也明顯不同。而我國高校開設的市場營銷專業忽視結合行業實際的實踐教學,學生對于行業知識缺乏,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很弱。
3.校內實踐教學模式及教學方式單一
當前,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主要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案例分析、專題討論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以下簡稱“模式一”);另一種模式是使用營銷模擬軟件的實踐教學模式(以下簡稱“模式二”),即組織學生到實驗室進行營銷模擬實驗。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營銷實際操作能力。
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傳統的教學模式越來越體現出它的缺欠。就“模式一”而言,在選擇案例和專題時,許多高職院校在教學上都以著名企業作為分析對象,如“可口可樂”、“海爾”的營銷戰略等,而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都是從基層做起,大企業的營銷理念在實際中很難用得上。針對“模式二”,在實際運作中,越來越暴露出一些問題:部分學生興趣不大,以完成任務為主;實踐教學沒有形成系統的體系,實踐歸實踐,教學歸教學,兩者不能相輔相成。
4.校外社會實踐收效甚微
為了彌補學校實驗、實訓條件的不足,一些高職院校也不同程度的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但從長期運作的結果看,校外實習基地僅起實習場所作用而已。大多數單位不讓學生接觸其核心部門和有關的管理事務,怕泄露商業秘密。結果到實習崗位去卻接觸不到本崗位的實質工作。例如,到財務部門實習的學生不能看財務賬目和做賬,顯然這種實習是難以達到實習效果的。
5.校、企缺乏深度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未深入實質
校企合作的本質是教育通過企業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使企業在分享學校資源優勢的同時,參與學校的改革與發展,使學校在校企合作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企業與學校之間的深度融合,如校企共同開發課程及教材、共同承擔項目(課題)、訂單式培養等等。目前普遍存在的現狀是校企雙方交叉兼職少,教師與企業技術管理人員缺乏互動:專業指導委員會沒有實質性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課程標準的確定及教學改革等方面很少或沒有機會參與意見。
6.教師結構嚴重失衡,實踐教學能力欠缺
高職院校普遍缺乏實習實訓指導教師,能勝任實習實訓指導工作的專任教師不多,而聘請企業行業一線技術人員兼任實訓實習指導教師又相當困難。可以說,目前在高職院校還沒有真正形成能有效指導學生實習實訓的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高職院校這種現狀,離高職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對教師的要求相差甚遠。
三、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1.優化課程設計,加強課程實訓
在課程的設置上除了傳統內容外,要積極探索增加專業市場營銷的內容,即專門針對某一行業或某一類企業的市場營銷,如專門的汽車市場營銷、家電市場營銷、保健品市場營銷等,針對不同行業的具體特點,進行專題研究與專題教學。另外,經濟全球化,各行業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挑戰,同時也孕育著各種機遇,課程應圍繞這些新情況、新內容進行設置。
課程實訓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課程實訓包括課程綜合作業和課程實習。通過課程綜合作業提高其實際操作能力。作業成果為策劃書、報告書、設計書等形式。課程實習的目的在于強化各課程中技能性和操作性內容的訓練。它可以根據課程性質,采取校內模擬演習、社會調查、實地參觀、考察,或到企業進行短期的頂崗操作。
2.制定一套切合實際的實踐教學大綱
為保證實踐教學質量,完善實踐教學管理文件,以規范教師和學生的實習行為,達到預期的實習效果。實訓教學大綱中包括能力要求、技能標準、實訓內容、教學與實訓方法、考核方式和標準、課時安排等。教學內容力求與市場營銷專業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質保持對接。每一個單元基本按照從“培養目標與要求――進度安排――培養內容和方法――實訓過程控制――考核制度”的模式來設計。根據培養目標來確定進度,進而確定培養內容和方法,安排具體的實訓活動,對實訓過程控制并進行評估考核,使整個教學過程形成一個有機的系統,以保證實踐性教學的效果。經過從企業到學校,再從學校到企業的多次反復,力求使市場營銷實踐教學大綱及指導書貼近實際、科學有效,同時又要突出地方的經濟特色。
3.形成分層遞進的實踐性教學體系
突出實驗、實訓、實習環節,逐步形成單項實訓、綜合實訓、認識實習、頂崗實習、畢業綜合實習相結合的分層遞進的實踐性教學體系。通過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幫助學生掌握實際工作中迫切需要的職業技能,并積累初步的實際工作經驗。
4.加強實訓教材建設,教材內容注意本土化、前瞻化
中國具有自己獨特的市場狀況和歷史文化背景,營銷實訓教材應總結我國市場營銷的實踐,加強對中國本土企業經驗的研究分析,從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出發,力圖使學生在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礎上,更新知識,拓寬視野,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近幾年我國很多企業在創名牌、樹形象、廣告策劃等方面,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在教材上對此給予關注。
5.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式
首先,應改變原有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采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強調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法:(1)案例分析教學法。現在多數教師都使用案例教學,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如在案例的選擇和安排方面應該突出針對性和地方性。通過團隊備課,共同研討案例來提高任課教師的整體授課水平。(2)體驗式教學法。傳統營銷教學方式,“黑板上搞營銷,教室里做市場”,學生只有認知,而沒有體驗。學生進入企業實際營銷崗位往往感到茫然無措。只有通過對實際營銷的體驗、感悟,才能提高學生的營銷操作水平。一方面,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深入市場、企業,從事市場產品的實際營銷操作;另一方面,聘請當地企業優秀營銷人員,作為客座講師,把企業鮮活的營銷案例引進課堂。(3)實驗室模擬教學法。通過相關實驗軟件,通過老師提供的模擬公司資料,學生根據公司的現狀進行模擬營銷的實踐,包括:設計市場調研方案;進行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營銷策劃方案設計;模擬談判;模擬公關策劃;促銷策劃方案的組織與設計;模擬營銷;模擬競爭對抗等等,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
6.改革考核方式,加強學生職業能力訓練
在考試、考核辦法上,市場營銷、市場調查與預測、商務談判、推銷與技巧等課程,一改過去一張試卷定成績的辦法,強化實際技能的考核。如營銷策劃課指導學生在調研的基礎上,針對一個自己熟悉或感興趣的項目,策劃企劃案,整個企劃案占總成績的40%。學生們集思廣益,收集資料、信息,充分發揮策劃能力和充分的想象力、創造力。完成了一份份實踐得來的答卷。再如,市場調查與預測課,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專題營銷調研,如彩電市場調研、空調市場調研、房地產市場調研等,從制定調研計劃,設計調查表,確定調查樣本,發放調查問卷,回收問卷,整理資料,分析資料和撰寫市場調研報告,讓學生親自完成市場調研全過程,并以此作為期末成績的一部分。由于考試方法靈活,學生實際動手理論與實際結合密切,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增大了老師設計、批卷考核與學生應試的難度,從而使師生雙方都提高了實際運用能力。
7.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實現人才培養模式轉變
校外實習基地是學生接觸社會、培養和提高實踐能力的重要場所,由于校外實習基地是真實的工作環境,在企業專業人員和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有利于學生通過實踐,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技能,固化為能力。另外,學生在校外實習基地實踐中,通過與企業員工的接觸,能潛移默化地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這在模擬的環境中是無法獲得的。校外實習基地能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三方面都得到鍛煉。因此,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是強化營銷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這就要求學校能創新觀念,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相互服務的原則,以產、學、研的模式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通過這一渠道建立實習基地。作為營銷專業,在享受企業提供的實習條件時,可以利用專業靈活、服務范圍廣的特點,幫助企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實踐證明,跟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是解決學校實踐教學投入不足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最佳之路。與此同時,積極嘗試校企聯合辦學的“訂單培養”模式。通過校企聯合辦學,共建實習實訓基地,企業可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做學校的兼職教師,學校可以借助企業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技術對學生進行技能培訓。同時,企業可以委托學校幫助培訓員工,節省培訓時間、場地、師資和費用。從而形成教育依托企業,企業依靠教育,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密切合作,共同發展的格局。
8.造就一支“雙師型”的師資隊伍
在我國,市場營銷專業進入高校課堂的時間相對較短,從事這門課教學的教師大部分還缺乏市場營銷實踐經驗。而高職教育的任務和特色決定了高職院校必須要建立起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這是辦出專業特色學院特色的基礎。
一是鼓勵專業教師走出去。一方面,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使教師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中尋找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點。教師也可到企業、行業等單位掛職實踐,在虛心向企業員工學習的同時,為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為企業進行營銷人員的培訓工作。另一方面,通過向省內外兄弟院校教改經驗的學習,參加各種培訓班,撰寫研究論文等形式,鼓勵教師探索實踐教學方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是請有實踐經驗的企業家、業務人員到學校擔任課堂教學,組成實踐性教學指導委員會,定期來校指導教師進行實踐性教學,并聘請一些有經驗的營銷人員擔任客座教授和實踐指導教師,給學生開講座、做專題報告、舉行各種座談會等,讓學生聆聽來自一線的市場營銷經驗,增加其真切感受。這樣不僅縮短了小課堂與大課堂的距離,同時也為專業課教師向有實踐經驗的同志學習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同時,這也會對學生實際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9.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將營銷實習落到實處
市場營銷專業通常設有市場營銷實習、市場調查技能實習、銷售實習、營銷策劃及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不同的實踐環節培養的營銷實踐能力也不同。規范實習工作,加強與企業的溝通,并派專業老師與企業一起管理、指導實習學生,使實習工作更有針對性,避免形式主義,實習結束后,學校對老師和學生實習效果給予客觀、準確的考核。再就是鼓勵學生參與企業短期的產品促銷活動或與企業長期掛鉤,參與營銷管理或營銷策劃,學校盡可能提供相應政策支持。
總之,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高低對于培養創新型營銷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職院校只有加大實踐教學改革的力度,提升實踐教學質量,才能推進市場營銷專業學生能力培養,使高職教育不斷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史保金.普通高等學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討[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院校學報(職業教育版),2006,(5).
[2]李東雷.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的探討[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6).
篇9
內容與語言融匯式學習(以下簡稱CLIL教學法)是歐盟提出的用外語來教授非語言類學科知識、同時兼顧外語學習的教學模式,“整合”是其定義性特征。本文分析CLIL教學法在商務英語專業國際商法教學的應用,并提出CLIL教學法在解決學習者個體差異、提高學習者語言能力,增強學習者信心、發展多樣化技能、提高跨文化和全球意識等方面具有優勢,為相關教學提供新的視角。
關鍵詞
內容與語言融匯式學習;商務英語專業;國際商法;4C原則
0引言
伴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軟實力增強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英語專業由單一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拓展為現在的包括英語、商務英語、翻譯在內的英語類專業。其中,商務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在于為社會輸送既懂英語又懂商務的人才,但現階段商務英語專業的培養模式仍是英語+商務專業課的拼盤模式。如何平衡英語和商務知識之間的關系并實現培養目標是困擾教師們的核心問題。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應當具備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聽、說、讀、寫、譯)和豐富且有一定深度的商務知識(金融、外貿、法律、營銷等),能夠在國際商務實務中靈活擔當多種角色,包括但不限于翻譯、談判、接洽、爭端解決等等。多年來內容教學法、合作學習法、認知學術語言水平指導等等被相繼提出,雖各有長處,但為了達到培養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和有深度理解的商務知識,融匯式教學法更為合適。本文將在介紹CLIL教學理念的和商務英語專業國際商法課程定位及教學分析的基礎上,以李浚帆、梁雁編著的《新編國際商法英文教材》為例介紹CLIL教學法在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的適用。
1CLIL教學理念
ContentandLanguageIntegratedLearning(以下簡稱CLIL模式)即“內容與語言結合學習”或“內容與語言融匯式學習”是基于Hymes的“交際能力”理論和Halliday的“功能語言學”理論而提出的,是“一種專門集中某一專業學科的語言教學途徑”。①但該定義已于今年被修改為:CLIL是使用一種外語學習某學科知識的雙向關注教學法,目的是針對已設定的學科內容的學習來提高語言和學科內容的掌握。②關于CLIL教學法的理念研究,國外學者首先做了較為廣泛的研究,角度包括如何選擇教材、課堂話語分析、語言輸入類型等等。歐盟基于一體化目標,順應全球化浪潮而推廣的CLIL教學法,提倡從小學階段就開設使用非母語教授學科知識課程。即教學過程中使用外語介紹引入新概念,通過多種課堂活動增加學生說話時間和減少教師講授時間,以期在無語境情況下通過教學、閱讀、課堂游戲等等方式達到最大化的語言與文化的融和。國內學界對CLIL模式的研究始于2006年,駱巧麗在《CLIL教學模式及其對中國公共外語教學的啟示》。而后,她有撰寫了多篇文章分析討論CLIL教學模式的可操作性。2009年嚴明編寫了《高校雙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外語教育視角》一書,在書中,他特別使用了一章的內容分析CLIL教學法的理念的內涵,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對CLIL的理念有詳細分析的著作。2013年國內CLIL相關達到高點共有42篇,包含了小學、職業院校、專業院校等不同層次的學校CLIL教學法的應用研究。一改以往CLIL教學法研究對中國的本地化問題涉及甚少的局面。使用CLIL教學時,語言和學科知識擔任同等重要的角色,學生需要掌握詞匯、語法結構和功能語言學習且應當具備理解學科知識進而溝通的能力。語言方面的教學側重:詞匯、樣本句子、分析錯誤。難點是詞序、專業詞匯、語法(時態、動詞搭配、情態動詞)、正式英語的使用。學科方面的教學側重:概念、理論體系、思辨能力、學科文化。學習者需要在學科學習過程中提升溝通能力:表達和解釋時事、資料、想法和感受,書面或口頭。
2商務英語專業國際商法課程定位及實際教學分析
商務英語是以英語為載體商務知識為核心的一種專門用途英語。國際商法是商務英語專業商務類核心課程之一,其特點是專業性、理論性強,知識內容較為抽象且實踐性很強,因此學習起來對學生的知識儲備有較高的要求,對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能力的要求也較高。學習該課程之前,學生應當具備英語專業四級以上或同等水平的英語技能和國際商事活動的基本知識。按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于1985年制定的《國際商事仲裁示范法》對“商事”一詞所下的定義:“‘商事’一詞應給予廣義的解釋,以便包括產生于所有具有商事性質關系的事項,不論這種關系是否為合同關系。具有商事性質的關系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交易:任何提供或交換商品或勞務的貿易交易;銷售協議;商事代表或;保付;租賃;建設工廠;咨詢;工程;許可;投資;融資;銀行業;保險;開采協議或特許權;合營企業或其他形式的工業或商業合作;客貨的航空、海洋、鐵路或公路運輸。”一般來講,“國際商法”教學內容包括了國際商法概論、合伙企業法、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商事合同法、國際貨物買賣法、產品責任法、法、國際海上、鐵路、航空貨物運輸法、海上保險法、票據法、知識產權法及國際商事仲裁法。在商事活動內容上,國際商法的教學涉及的種類眾多、專業性強,容易使學生產生陌生感和畏難情緒。不僅如此,國際商法教學內容還具備以下的特點:對同一個問題的規定,涉及不同國家與地區的文化、歷史差異,不同法系、不同地區、不同國家往往有著不盡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表示,比較典型的是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的比較、大陸法系主要國家間的比較、英美法系主要國家間的比較、我國國內立法與國際通行做法間的比較等,例如大陸法系、英美法系、國際公約中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法關于發盤、接受的有關規定和我國的規定出入較大,學生由于對國外的社會環境、法律制度缺少認識與了解,往往很難理解其中緣由,再加上各個國家一直在持續地修訂其法律條文,使得“國際商法”的教學內容存在著相當的不確定性與前沿性,這些都對課程學習加大了一定的難度。處理不當,容易使知識碎片化。因此,除了掌握好基本國際商法法學理論知識,還要訓練出能解決操作法律英語實際問題、熟練掌握國際貿易法律的從業人員。基于上述課程定位,商務英語專業開設的國際商法教學面臨著諸如教材、教法、大班小班授課、語言使用、語言和學科知識比例等等方面的選擇等難題。
3CLIL教學法在商務英語專業國際商法課程的適用——以《新編國際商法英語教程》為例
CLIL是由來自芬蘭Jyvaskyla大學的DavidMarsh提出的,是一個涵蓋性術語。③歐洲管理者網絡、研究學者和實踐者等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使用。Marsh認為,這個術語涵蓋了任何一種把外語作為工具學習非語言科目,語言和內容共同作用的行為。④這個術語并不強調語言教學和內容教學中的任何一方,而是認為二者均是一個整體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⑤Ma-rsh還給出了另一個更為寬泛的定義:“CLIL是為實現某個專業領域中學習的具體目標所采取的多樣化的手段。”⑥商務英語專業的國際商法教學非常符合CLIL模式的適用條件,那就是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英語學習國際商法法學知識,并且通過國際商法學習來了解和掌握法律英語。CLIL模式認為使用外語學習一門學科時,應當平等對待語言知識和學科知識。因此它能更好地解決語言技能和學科知識培養之間的矛盾,那么教授國際商法時應當均等教授語言和學科知識。并且,CLIL教學法認為使用外語教學不應當完全避免使用母語,因為全外語的教學容易產生理解死角,需要借助母語來清理死角。根據CLIL教學法的著名的4C原則,內容、認知、交際和文化,⑦實現多樣化,不應當是簡單的案例教學、研究教學、任務教學法等的拼接,應當根據教學內容的變化,為不同的內容度身定做教學方法和評估方法,如問題學習法、問題解決法、任務學習法、角色扮演法、以提問為基礎的科學教學法等等。商務英語國際商法教學課時通常分為開課一學期或兩學期,本文以開課一學期18學時周,36課時為例。課程設計、教學及評估方法如下:首先是教材選擇問題。國內國際商法教材主要分為中文和英文兩類。根據商務英語專業的特點,該專業國際商法學習應該選用英文教材。可供選用的英文教材有以下幾種:(1)原版引進的全英文教材,如雷•奧古斯都所著的《國際商法》(英文版);(2)國內學者編著的結合中外資料、理論的國際商法英文教材(部分來源于漢語教材翻譯),如張學森《國際商法》(英文版)、袁傳友《國際商法基礎教程》(英文版);(3)國內學者編著的,內容主要來源于英文原版教材并輔以相關中國法律英文條文介紹的英文教材,如《新編國際商法英語教程》。當學生已具備相當高的英語能力和學科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使用原版全英文教材,采用“浸入式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完全沉浸在全英文的語境中,有利于學生全面掌握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并進一步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但使用原版引進教材最大的問題是原版教材的部分體系和內容與國情不符,而且缺乏中國法的相關介紹。由于歷史背景、文化傳統、政治體系等的差異,國外原版材料的部分內容與國內教學體系存有矛盾。首先,原版國際商法教材內容龐雜,體系分支甚多,受限于國內教學學時,無法學通學透。其次,使用原版國際商法教材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任課教師應當同時精通英語和法律,并且具備有相當的國際商事實踐經驗。另外,原版國際商法教材配套教學資源引進與開發不足,所有課程的教授依賴教師個人的研究和鉆研,其結果難免不盡如人意。使用本土化改造的英文教材就成為了那根救命稻草。《新編國際商法英語教程》是李浚帆、梁雁編著的,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和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本土化改造較為出色的國際商法英文教材。該教材共10章,涵蓋國際商法導論、合同法、商事組織法、票據法、產品責任法、法、反傾銷法與反補貼法、競爭法、知識產權法等內容,系統地、淺顯地闡述了上述各領域的重要國際條約、兩大法系主要國家的重要法律規定,以及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全書各章(除“國際商法導論”外)都附有相關的真實案件和判例,以幫助讀者聯系實際,加深理解。根據4C原則,課程教學安排要注意處理內容、認知、交際和文化四方面的融會貫通問題。針對國際商法而言,內容指的是學科基礎知識概念,認知是思考解決相關的法律問題需要的思維模式和方法,交際是關于解決法律問題是需要什么樣的法律英語語言,文化包括相關的文化焦點是什么。設計CLIL教學法的課程方法時,首先應當思考如何激活前期儲備知識,其次是思考知識的輸出方式,如課堂教授多少知識,口頭的、書面的、電子的、論述的?全班作業、團隊作業還是兩人作業?此外還應當考慮學生學習成果的輸出模式,如學生在課堂上如何實現交際目的,口頭的、書面的、商事演練?團隊合作、個人完成還是兩人項目?再次,還應當思考輸出和輸入之間時間間隔的設計。課程設計是還應特別注意設計認知挑戰內容和提高思辨能力的內容。國際商法的教材內容復雜而抽象,一學期36個課時的安排注定了不能追求大而全,應選擇少而精,選擇最有代表性,實用性較強的章節為學生講解。以《新編國際商法教程》為例,擬安排如下六章詳細講解,其他四章自修。這六章分別為:第一章國際商法導論、第二章合同法(一)、第三章合同法(二)、第四章商事組織法、第五章競爭法、第六章知識產權法。其中重點講解第二章和第三章合同法,其次是第一章和第四章,再次是第五和第六章。根據Deborah.J.Short的CLIL測試矩陣模型。這一模型為綜合語言及內容教學的教育工作者確定評估目的,選擇評估方式提供了一個方向。這個矩陣回答了CLIL評估什么,以及如何評估這樣兩個問題。語言和內容評估過程的綜合目標可分為下列幾類:問題解決方法,內容方面的技能,概念理解,語言運用,溝通技巧,個體行為,團隊行為和態度。這些方面可以通過以下一些可選擇性措施進行具體評測,如:技能清單,讀寫清單,逸事記錄和教師的觀察,學生的自我評價,檔案袋記錄,寫作能力,口頭報告和學生訪談等。⑧首先,針對內容安排詞匯測試。每次課開始時先隨機抽取3位同學默寫10個抽取的詞匯。這一安排對于激發學生已儲備的知識有良好效果,并為學生預習課程設定基礎目標。解決了學生不預習或者只有少部分預習的問題。另外,學期伊始時,學生將自選分組而獲得案例。每一章基礎知識將首先由任課老師講解,學生學習之后按照分組對案例展開分析討論,并準備5~8分鐘的課堂團隊英文演講和12~20分鐘的回答問題,還需要提交案例分析報告,提問和撰寫報告均納入考核評分。報告內容包括案例簡述,焦點分析,推理分析,自我觀點稱述。這一部分操作語言為英文。這一安排較好的解決了將內容、交際、認知各方面融入到一個小組案例分析當中。學生既要處理內容,其次需要將認知和內容輸出并以演講的方式實現交際目標。《新編國際商法英語教程》所選六章共計12個案例。一般商務英語專業的班級學生人數設置為24~32人。現以24人為例,每組設定人數為4,因此每組該學期中需要完成兩次案例分析演講。兩次案例分析演講良好地解決了非法學專業學生初次分析案例只能抓到皮毛,不能進一步體會和總結思維模式和方法的問題。時間的設置非常重要。5~8分鐘的演講時間設計迫使學生必須精選演講內容,鍛煉學生使用英文簡述案例的能力。實際上案例分析演講只是這一教學方法的引出部分,更關鍵的部分是其后的回答問題環節。這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必須預習、分析案例,在課堂提出相關問題,以此進一步達到交際的目的。也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好的答疑解惑。與傳統的演講式教學法相比,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中,學生是主動的、積極的;教師是被動的。教師與學生是相互對抗的因素,各方都是信息的輸出者和輸入者。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問題的提出者、解決者、參與者,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學習和掌握國際商法的知識并非教學的最終目的,靈活運用才是。期末團隊商業策劃和商業洽談能夠迫使學生整合所學知識,識記、消化并運用。團隊商業策劃要求各小組首先根據商事組織法內容,選擇并成立商事組織形式,然后策劃商業活動,可以是創業也可以選擇已經存在的經濟實體安排設計并完成演講。不同于案例分析團隊,商業策劃書的演講不需要全組陳述,而是要求派出最有實力一員,問題也改由老師提出。這樣的目的是在角色扮演中,讓學生學會如何分配任務,如何合作。時屆期末且問題由教師提出,各小組的準備在認知層面上也將更有深度,完成演講之后,認知層面的觸動更大。完成商業策劃后緊接著是商業洽談。在2個學時中,學生根據教師提供企業背景資料(全英文),安排相關的商業接洽、談判。若談判成功,需撰寫、簽訂國際商事合同,若不成功,各組草擬一份國際商事合同。通過這一設計,推動學生們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消除畏難情緒,提高學生們對國際商事交往的感性認識,最終的目的是使學生們對國際商事合同的結構、語言和內容有進一步的學習、深化和運用。
4結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提高,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國家需要更多的具備復合性知識結構的人才。他們必須精通英語和其他某一類或者多種類的科學知識,譬如:金融、法律、會計、國際貿易等等。粗放的、缺乏理解和思考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當代英語人才的培養要求。語言與內容融匯式教學法(CLIL)作為使用第二語言教授專業知識的教學法之一,具有不單獨強調語言技能或者內容知識技能的優點。內容知識本就鑲嵌在語言當中,使用語言的過程亦即知識運用的過程。為商務英語專業國際商法CLIL教學所設計的多種活動圍繞4C原則,將較普通教學法更好地提高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商務英語專業素養和知識運用能力。
作者:曹晴 單位:湖南理工學院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基金項目: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英語教學研究專項課題“英語類專業融匯式教學法(CLIL模式)適用論證及實施途徑”(XJK014YYB017)
注釋
篇10
關鍵詞:項目制;高校學生活動;企業運行模式;高校學生會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610(2011)01-0056-08
一、引 言
(一)背景
高校學生組織是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場所,其鍛煉成員能力的主要手段是組織學生活動[1]。有關大學生課余生活的調查顯示,參與組織學生活動占據了大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2],可見當前很多大學生將參與組織學生活動當做鍛煉能力的方式[3]。因此,如何更好地組織學生活動關系到眾多成員的成長,值得關注。
但是,現有活動組織形式存在諸多弊端:嚴重、工作效率低下、組織內耗增大等[4]。比如活動局限于以部門為單位形成的工作小組,能動性差[5]。活動時間界限不明顯,不確定性給成員造成了“一直有事”的錯覺。少數人(主席、部長等)長期占住活動負責人的角色,其他人難以獲得擔任領導角色的機會,等等。這些弊端不僅影響了組織學生活動的工作效率,學生組織成立的重要使命[6]――培養人才,也得不到有效的支持。
有學者認為在高校學生活動中運用項目制能較好地助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培養組織成員。有學者曾提出高校學生會工作的“企業化運行模式”[7],這種模式指的就是 “項目化管理”[8],即本文討論的項目制。其核心的思想是:模仿企業項目管理的形式,改變組織活動的方法,以期提高學生組織的工作效率,鍛煉組織成員的能力。具體而言,就是將每次活動獨立打包成項目,交由專人負責,并成立項目執行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即采用“籬笆墻”的概念來管理項目,按照活動的需求圈定“籬笆墻”圍住的范圍,派遣合適的人選進入圍墻內,丟入“任務球”項目開始,只要項目完成,“任務球”就被丟到“籬笆墻”外,和原來墻內的人就沒有關系了[9]。項目制具有很多特點:靈活性[10],根據需要圈籬笆墻,并確定進入籬笆內的人員來源、人數等;一次性[11],任務結束籬笆拆散,沒有藕斷絲連的困惑;組織開放性[12],每個人都可以被選為接住“任務球”的人(即項目負責人),而不受限于職位級別和權威。
顯然,項目制的某些特點,剛好能克服目前學生活動組織的弊端。研究也發現,引進項目制,確實能發揮更大的優勢[13]。之后項目制開始被廣泛實踐,但是實施效果卻有待提高。對高校共青團工作實施項目化管理現狀的調查分析顯示,還存在相關理論不夠成熟,管理機制不夠健全等不足[14]。
(二)研究目的
理論上可行而實施結果卻不佳,說明某些影響實施結果的因素沒有發揮正面的作用。研究指出,由于高校學生活動所在的高校環境和企業所在的社會環境、行業環境存在很大的不同,導致因素的作用效果發生改變,未能發揮期望中的作用。陳霞(2009)曾經提醒,“……始終意識到這種結合畢竟是跨學科的,其結構未必是完善的,尤其在運用之初,務必要因時、因事置宜,防止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15]如果能夠找出影響因素是如何影響項目制實施結果的,就能針對性地調整,使之發揮正面作用。
此項研究的目的,就是在高校環境下,探索不同因素“是否”和“如何”影響項目制在高校學生活動中的實施結果,討論如何在活動中實施項目制會更有效。
二、初步概念框架
(一)文獻回顧和訪談
文獻回顧和訪談的目的是識別影響項目制在學生活動中實施結果的影響因素,并確定評價一次活動是否“成功”的衡量要素,便于后續測量工作的展開。
領導權力、權威的歸屬會影響項目制的實施結果。傳統學生活動組織過程中,共青團干部處于主導地位,占有資源、經驗和職位權威等優勢,這使得很多學生組織成為高校行政管理系統的延伸,組織學生活動受到來自校方、院方等方面規章制度、資源分配習慣的制約[16]。可見,項目的領導權歸屬對實施結果有一定的影響。
活動持續時間是另一個受到廣泛關注的因素。引進項目制,就是要應用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結合學生活動的實際情況,控制活動的范圍、時間、成本、質量等[17]。活動持續時間是活動成本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對時間寶貴的大學生成員而言。
研究者們從理論角度論證了活動的類型[18]、成員的素質和學生組織的構架[19]等都會影響項目制在學生活動中的實施結果。但是這些研究并未形成完整的框架、體系,研究切入的角度、層面也各不相同,從定量的角度進行實證研究的并不多。這給后續的研究留下了較多的研究空間。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校環境,觀察學生活動的特點,以及服務于問卷設計,課題小組展開了對高校學生工作線的領導、老師、學生的訪談。通過回顧筆記和錄音重現的方式,將訪談內容用3級編碼的形式進行處理。如表1。
(二)影響因素
編碼、提取因素后,再篩選出被廣泛關注的因素作為代表。最終選擇了活動的持續時間(a)領導權的歸屬(b)分工決策模式(c)考核與晉升的公平性(d)4個影響因素。
活動的持續時間(a)。指一項活動持續的時間長短,從項目小組成立開始,到活動結束并做好收尾工作(如填寫考核表,開慶功宴等)結束。高校學生組織學生活動,一個很大的難題便是活動時間和學習時間的沖突。另一個令人產生厭煩情緒的是,加入學生組織之后,成員可能隨時接到任務,這就意味著成員經常會因為一個臨時的任務改變安排好的計劃,這種“打擾”正是由于對成員時間的占用具有不確定性,沒有明確的分水嶺造成的。
領導權的歸屬(b)。以項目制的形式組織活動,另一個重要的特征是,每個活動的負責人可以更換,甚至級別較低的組織成員,只要能夠勝任,也可以擔任某次活動項目小組的負責人。而當前的現狀是:部門負責人需要負責過多的活動;同時低級別的成員缺乏負責活動的機會。將某次活動的領導權下放,可以緩解兩者的矛盾。但讓普通成員負責活動的效果如何,是怎樣影響工作效率和成員成長的,仍需要進一步測量。
分工決策模式(c)。學生活動中一定存在分工合作。訪談顯示,很多學生組織在活動中仍然是負責人“填鴨式”地分配工作,低級別成員的話語權并不多。關于這種分工決策模式有很多爭議:有人認為效率得到保證;但也有研究認為這種做法犧牲了成員的成長。這些研究認為基于討論的分工,更能調動成員的積極性,提高參與度。前者確實有助于節約時間,但后者在活動進入執行階段后,能發揮更深入的影響。
考核與晉升的公平性(d)。缺乏有效的考核制度,或考核制度不能真實地反映成員的能力,晉升時缺乏公平性基礎都是學生組合中常見的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到成員在某次具體活動中的表現。良好的考核制度能正確評估成員的工作效果和貢獻,考核結果也為晉升時的選擇提供參考,對公平性起到保護作用。晉升公平性會影響到成員在活動中的積極性,從而對整個項目制實施結果產生不利影響,這方面定量的測量目前仍然沒有進行。
(三)衡量要素
要衡量實施結果是否達到一次“成功的學生活動”的要求,就要先建立衡量要素。文獻與訪談中提到的要素有很多,此處選擇最受關注的“工作效率”和“成員成長”作為實施結果好壞的衡量要素。
工作效率方面,在學生活動中運用項目制的最初動機就是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效率不僅能夠更合理地利用時間,使活動時間對學習時間的沖擊減少;還能培養成員注重高效工作的習慣。高校的學生活動一般由學校、學院資助完成,學校學院出于財政預算的壓力,并不能確保每次活動都能給予足夠的支持,這就需要提高效率以降低成本。部分活動由企業贊助完成,這類活動企業方面對活動效果的要求較高,如果不能高效地組織工作,將直接影響到活動的整體效果;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個組織不能展現出高效的作風,對企業的吸引力就會大大減少。
成員成長方面,學生組織成立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培養人才。如果成員在組織活動時的付出不能轉換為自身能力的提高,即使活動結果再好也是枉然。高校的學生活動更多是提供一個平臺,是為學生創造鍛煉機會而存在的,這也是學校鼓勵學生活動的原因。訪談顯示,尤其是學生工作線的領導和老師,都明確地表示成員得到鍛煉比活動本身更重要;成員則表示當初加入學生組織的重要原因是鍛煉能力。學者曾經通過對大學生和高校老師的訪談,得到人們心目中學生干部應該具備的能力,用因子分析法法找到四個主要成分,并根據每個成分中包含項目的特點,分別命名為信息處理能力、任務執行能力、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從而得到高校學生干部的能力結構[20]。此處我們引用這個研究成果,將四種能力作為考察成員的基本能力是否得到鍛煉的標準。
(四)初步概念框架
選定四個考察因素和二個衡量要素之后,就要具體測量這些因素對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成員的成長的作用效果是否顯著,作用方向如何。圖1中顯示了本次研究的初步概念框架。
文獻和訪談提及的可以探討的因素還有很多,本次研究并不求全,只是挑選受到廣泛關注的四個因素進行測量、討論。沒有對所有影響因素進行測量分析是本次研究的不足之處,這方面的工作還有待后續的研究繼續探索。本次研究另一個不足是沒有識別出所有衡量指標并構建衡量體系,只是選擇了2種廣泛受到關注的衡量要素。如何全面的衡量學生活動是否“成功”,如何構建學生活動的評價體系是一個可繼續探索的重要方向。
三、實證研究
(一)抽樣調查
為了保證樣本的代表性,采取配額抽樣的抽樣方法。在華北、華中、華東和華南四大高校集聚地,各選取了有代表性的高校作為樣本 。再根據高校的地理位置和尋找本校調研員的方便程度,合理為每個高校分配問卷份數。如表2
課題小組在每個高校中找到1至2名本校調研員,并向調研員傳送調研策劃書的電子版本。借助通訊手段,對每位調研員都進行了詳細的培訓,確保每位調研員都了解此次調研的目的,以及分發、回收問卷的注意事項。培訓后,將事先打印并手工編號的問卷用快遞的形式郵寄給各校調研員,并在郵包中附上回寄的寄單,方便調研員將問卷寄回。
待問卷回收完畢之后,將數據錄入到SPSS統計分析軟件中,并執行數據分析操作。共發出問卷640份,回收634份,挑選填寫規范、通過反向問題測試剔除答案存在矛盾的問卷后,有效問卷580份,有效率為90.6%。
(二)數據分析
問卷要求受訪者就某次印象最深的活動進行作答,在受訪者選定的這些活動中,有24.3%成員擔任第一負責人;24.1%擔任主要負責人;34.8%是一般工作人員,即參與活動策劃小組但沒有決策權;14.1%是現場工作人員,即只在活動當天客串現場工作人員,之前不參與活動的策劃工作。下面分別看四個影響因素的分析結果:
第一,活動的持續時間和組織成員的厭煩心理有關。成員對活動持續時間很敏感,無論持續時間多長都有1/3左右的成員感到厭煩。持續時間為一到兩周時成員的感覺最糟糕,一周之內或三到四周時相對良好。該部分的數據分析結果如表3。
持續時間和參與工作的組織成員的厭煩心理有聯系嗎?“a1活動的持續時間”與“a2因時間原因感到厭煩”兩個項目的相關分析顯示,在0.05的置信水平下,spearman系數為0.97,二者顯著相關。厭煩心理將間接傷害工作效率。
持續時間和厭煩心理的具體關系如何?數據顯示,不論活動持續時間多長,總有1/3左右的成員因持續時間原因而感到厭煩;其中,持續時間為一到兩周時,感到厭煩的情況最為普遍,比例達到最高的43.8%。持續時間為一周之內或三到四周的情況相對較為良好,只稍微高出31%。
第二,領導權的歸屬和成員在活動中的表現、成員在活動中的收獲均有顯著相關。越是擔任有領導權的角色,體現出來的責任心、熱情、創造力、態度就越好,工作效率就越能提高;在活動信息處理能力、任務執行能力、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得到的提高就越多。
在活動表現方面,1/3的活動負責人非常同意自己表現出了責任心、熱情、創造力和認真態度。這一比例持續下降,到現場工作員時,僅有10%左右的成員保持這一選擇。
在得到的能力鍛煉方面呈現出相同的趨勢。活動第一負責人在活動中得到的能力鍛煉,要比其他領導權較少的角色多得多,接近1/3的活動負責人非常同意自己在4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隨著領導權的減少,成員感覺到自己能力的提升就越少,尤其是只在現場擔任現場工作人員、之前不參與活動策劃的成員,得到的能力鍛煉很少。
第三,分工決策模式方面,成員更加青睞基于討論的分工,絕大部分成員認為參與決策過程更能夠提升四項能力。數據分析結果如表5。
訪談顯示,學生組織中,尤其是團委學生會,由負責人(主席、部長等)召開會議,“填鴨式”地交代工作任務,一群人埋頭記錄,然后再將信息以幾乎同樣的方式傳遞給下一級的情況并不少見。學生社團、協會相對而言這種決策模式較少,但也普遍存在。但調研結果顯示,75.0%的成員認為基于討論的分工更有效率,同時有47.8%的成員不認為負責人直接分工更有效率。數據并未出現“一邊倒”的現象,仍然有24.9%的成員認為負責人直接分工更有效率,有5.7%的成員不認為基于討論的分工更有效率。
有3/4以上的成員認為參與決策過程更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認可這種說法的成員僅有4%以下的成員。
第四,考核與晉升的公平性方面,考核結果并沒有轉換成其他方面的優勢;即使有嘉獎,力度也不足。數據顯示有40.3%接受問卷調查的成員所在的組織在活動之后有展開考核工作。但現實中考核的效果并不好,主要的問題是:一是考核不能真實地反映能力,僅有25.9%的成員認為他們所在組織的考核制度能夠真實地反映一個人能力和工作績效,其中“完全同意”的只有5.7%。二是考核結果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僅有47.3%的成員表示考核結果優秀的成員可以得到嘉獎,其中“完全同意”的僅有11.4%。
晉升的公平性方面,僅有29.1%的成員認為晉升很公平,同時有56.3%的成員認為自己的積極性會受到晉升公平性的影響,這對矛盾的關系打擊了成員的積極性,對工作效率和成員成長都是有傷害的。有61.2%的成員認為其組織中能得到晉升的成員,和他們在平時的工作中表現突出是分不開的;同時,僅有19.6%的成員認為,得到晉升與成員和高層的關系好無關。交叉分析的結果顯示,認為得到晉升完全因為平常表現突出的有12.5%,認為全靠關系好有3.6%――比例都不高。認為得到晉升的成員既需要表現突出,也要關系好的,有25.3%。但在這兩個敏感的問題上,更多的受訪者選擇了中立。
四、研究發現與結論
下面分別從四個影響因素入手仔細挖掘數據分析結果:
(一)活動的持續時間
對活動的持續時間因素探索的結果至少顯示:第一,活動的持續時間也是一項需要重視的決策;第二,確定持續時間要盡量采用“最佳值”。如圖2。
活動持續時間從兩個方面影響成員:時間短工作集中導致無法分配時間學習;時間過長經常受打擾導致抵觸心理。高中階段,大部分學生都是“全職讀書人”,到大學,除了應對課程之外,參加學生活動沖擊了學習時間,這令人感到不安。如果活動的持續時間過長、或在短時間內占用過多的時間導致無法兼顧課程學習,成員會對活動感到厭煩,這種情緒對工作效率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都會受到打擊,進而降低工作效率。數據顯示活動時間為一到兩周時,成員最容易感到厭煩。因此,在可以調整、把握的情況下,一個項目最好控制在一周以內,或者延長至三周以上四周以內,這兩個時間區間是影響總和相對較小。
(二)領導權歸屬
擁有領導權的成員在活動中的表現更加積極,獲得的能力鍛煉也越多。隨著領導權的減少,成員在活動中表現的積極程度和得到的能力鍛煉也相應降低。如圖3。
圖3 領導權對成員表現的和獲得段練的影響
在工作效率方面,擁有領導權的成員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責任心、熱情、創造力和認真態度都要好于其他角色的成員。隨著領導權的減少,成員在這4方面的表現就越差,呈現出正相關的關系。在成員成長方面,擁有領導權的成員,在信息處理能力、任務執行能力、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方面的進步,都要明顯多于其他角色的成員。值得注意的是,只在現場當工作人員的成員,基本沒有得到鍛煉,認為自己在擔任現場工作人員而能夠得到能力提升的比例都不過15%。
而現實中的情況,很多高校學生組織招入新人之后,分配給新人的工作多是現場簡單操作類的工作,即使有授權也是極小范圍;而在換屆之后,大多數成員會選擇離開組織,也就是說,這些在工作了一屆的新人,從沒得到過充分的授權。對于順利晉升的成員而言,他們在日后能得到足夠的授權從而獲得更多鍛煉;但被淘汰的成員將很難擁有這樣的機會,他們在學生組織中的付出沒有得到足夠的回饋,這是不公平的。
項目制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能夠根據活動的需要選擇負責人,而不需要限制在傳統的主席、部長中,只要合適,即使是剛進入組織的成員,也能擔任項目負責人的角色,這對組織成員的成長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擇機挑選不同的、合適的項目負責人,對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成員能力的鍛煉,都有正面的促進作用。“輪流執政”是最好的選擇。
(三)分工的決策模式
基于集體討論的分工決策模式能夠讓成員更多地參與到決策過程中,在接受問卷調研的成員中,大部分認為基于討論的分工更有效率。訪談顯示,由負責人直接分工和基于討論的分工兩種分工決策模式存在爭議:直接分工能節省時間,尤其是會議的形式出現時,能大量減少會議的時間;基于討論的分工能發揮集體智慧,更重要的是,讓參與活動的人共同經歷決策的產生過程,理解各項決策的前因后果,這有利于后期活動的執行。
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參與決策過程更能提升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任務執行能力、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決策過程中的思維過程、討論過程,對于低級別的成員而言是生疏的,如果能和高層成員一起經歷決策產生的過程,也是一種鍛煉和提升。對組織成員的主觀傾向測定結果支持以上的論述,絕大部分成員認為參與決策過程更能提升信息處理能力、任務執行能力、合作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
因此,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盡量通過討論形成分工決策,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決策的過程中,長期而言對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成員成長都是有促進作用的。
(四)考核與晉升的公平性
組織公平性對成員在單次活動中的表現有影響。公平性可以通過完善考核制度來保證。但考核制度在很多高校學生組織中仍然不完善,主要體現在沒有考核制度、或考核制度不能真實地反映能力、考核績效高的成員未必能得到嘉獎等。
項目制的實施結果受組織公平性的影響,但事實上,項目制恰恰是提升組織公平性的一種良好選擇。項目制中,每次成立項目小組都針對某個活動,設計針對活動績效的考核制度,并將考核結果與日后的晉升相結合,是一種保證公平性行之有效的方法。“關系”是無法逃避的話題,基于項目制的組織形式,由于每次組成項目小組的人員都不同,每位成員都可能在項目中擔任重要角色――重要角色將提高考核得分――這令更多的人能積累晉升的條件,可以部分地減少因為個人感情因素帶來的不公平。雖然這無法從根本解決組織的公平性問題,我們仍然認為每次活動之后進行考核,并保留考核結果以作參考是良好的解決方式。
五、討 論
通過回顧已有的研究發現,項目制作為一種活動組織的形式,其特點能有效地彌補傳統活動組織形式的弊端,但就目前而言實施結果并不完全令人滿意。本文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初步概念框架,并設計實證研究加以定量探討。最后定量化地回答了4個受到普遍關注的影響因素――活動持續時間、領導權的歸屬、分工決策模式和考核與晉升的公平性――對活動實施結果的影響,并解釋了會產生這種影響的深層原因。
(一)對理論的發展
前人的研究注意到了項目制在活動持續時間上有明確化的優勢,即有明確的“開始-截止”時間點,但是并沒有指出合適的持續時間區間。我們發現活動時間在兩個方面影響項目制的實施結果,一是短時間內較高的工作強度占用了學習時間,一是長時間內因為拖沓令人厭煩,以時間為軸,兩種影響的作用方向剛好是相反的。并進一步給出了合適的持續時間區間。我們還注意到持續時間通過某些中介變量影響實施效果,后續研究可以繼續探討。
項目制只是組織活動的一種形式,如果在項目負責人的選擇上仍然是在主席、部長等原本就擁有領導權的成員中選擇,是換湯不換藥的。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采用“輪流執政”的方式,在組織中廣泛尋找合適的人選擔任負責人,對成員的成長更有好處。
為了使項目制實施結果更好,在項目執行中,更傾向于采用基于討論的決策模式。但是由負責人直接分工的模式并不能完全放棄,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后者能保證短期內的決策效率。基于討論和直接分配的決策模式都只是手段和工具,在項目制實施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使用兩種決策模式。
之前關于在活動中實施項目制的研究,多是從活動本身入手。本文注意到組織層面的公平性,對成員在單次活動中的表現也有一定的影響。假如組織層面上的考核和晉升比較公平,單次活動中成員的積極性也會提高。并進一步討論了項目制在組織公平性上能夠發揮的作用,即推行基于活動項目的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保留到晉升條件的考慮范圍中。項目制實施結果和組織公平性是互相促進的。
(二)對實踐的意義
學生組織近年來在高校中的發展有目共睹,其成員也在持續地擴大。組織學生活動是學生組織的主要工作,因此,如何更好地組織學生活動受到了廣泛關注。在這方面本文給出了具體的、實際操作層面的建議。
項目制在高校學生組織中的普及程度參差不齊,在調研的過程中課題小組發現有的學生組織已經能夠嫻熟地運用項目制,有的組織對項目仍然不知曉。作為一種活動的組織形式,課題小組認為項目制是相比傳統組織形式更有效率、更能提升成員能力的形式;同時,結合高校的特殊環境,我們有必要對某些因素進行干預,從而使項目制的實施結果貼近期望。對于尚未知曉項目制的學生組織,本文有一定的推廣作用;對于已經在使用項目制的組織,本文能夠從實際操作的層面上,提供一些可行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喻凌云,周冠文.高校學生組織對大學生成才成長的影響[J].中外企業家,2009(7):160-161.
[2]趙麗娜.大學生課余生活調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09(10):23-24.
[3]李楓.大學生就業素質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195-199.
[4]楊紅兵.高校學生社團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前沿,2007(4):90-91.
[5]林小樺,陳雁,王羚酈.高校學生活動項目化管理的探討與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1):48-50.
[6]趙瑞情.我國學生社團的使命:基于歷史發展的分析[J].教師教育研究,2008(2):64-69.
[7]趙宏斌,李云龍.高校學生會工作企業化運行模式的探索[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0(2):27-29.
[8]任新綱,羅偉.研究生校園文化活動項目管理模式的探索[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7(8):100-103.
[9]Kerzener H. Project Management Best Practice: Achieving Global Excellence[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1-2.
[10]曹平.項目管理與一般管理的比較研究[J].改革與戰略,2005(5):111-113.
[11]梅瑞狄斯,J.R;曼爾特,S.J.項目管理:管理新視角(第四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35-36.
[12]Robbins S.P. & Judge,T.A. Organization Behavior[M].北京:中國人民名大學出版社,2008:459-480.
[13]黃可,胡琳.高校共青團工作項目化管理模式的探究[J].社會科學家,2006(3):271-272.
[14]楊媛.高校共青團工作實施項目化管理現狀調查分析[J].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9,(8):36-38.
[15]陳霞.項目化管理:高校共青團工作思路新探[J].生產力研究,2009(7):84-86.
[16]王守剛,封雪,暢軍亮.高校學生組織運行模式及機制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6(9):91-93.
[17]張超,楊軍麗,李紅霞.高校學生活動的項目管理模式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4):192-193.
[18]李忠軍,張森林.大學生組織歸屬狀況調查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8(5):56-60.
[19]倪煒,顧建雅,杜錚.高校學生組織“企業化管理”模式的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0(4):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