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七巧板范文

時間:2023-04-07 20:31: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神奇的七巧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七巧板”又稱“智慧板”,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拼板工具。七巧板游戲可以有效地讓孩子掌握對形狀和色彩的區分,鍛煉孩子的數學思維。基于大班年齡的特點和學習能力,考慮到七巧板作為一個特色項目,把七巧板引入大班的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主學習、自主拼搭,處于自主積極狀態,探索到一些關于七巧板的秘密,發展大班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案例呈現及分析

畫面一:

一天早上,幼兒們都陸陸續續到教室了,跟老師問好之后,他們都玩自己的游戲,有折紙、有玩泥塑,可在教室區域的一角,我發現七巧板游戲沒有人選擇,我走到區域角,拿起一塊七巧板在手里邊搖邊問:“有沒有人想玩七巧板呀?”小朋友們看了我一眼就繼續玩積木、繪畫……我有點心急了,問:“有沒有人想玩七巧板呀?”這回他們連頭都懶得轉過來看我,我忙把濤濤拉過來說:“濤濤,你來玩七巧板游戲好嗎?”濤濤說:“老師,怎么又是七巧板啊,我不想玩!”我又拍了一下韻韻的肩膀,韻韻好像意識到我要讓她玩七巧板,她看都沒看我回答:“老師啊,我也不想玩七巧板!”“為什么不想玩啊?”韻韻抓抓腦袋說:“七巧板沒意思,沒有什么好玩的,我已經都會拼了。”我問她:“你真的都會拼了嗎?”她遲疑了一下,我接著問她:“那你知道七巧板是怎么來的嗎?”她聽了我這么說頓時很好奇,抓著我的手問:“怎么來的呀?怎么來的呀?”其他玩游戲的幼兒聽到我們的對話,也湊過耳朵聽了,他們很好奇,我暗暗地想:原來大家都想知道七巧板是怎么來的。等他們安靜下來后,我就講了七巧板的來歷:“七巧板”又稱”智慧板”,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拼板工具。七巧板中有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它的數目不多,卻能拼出很多種圖形,如能拼出從0到9的十個數字,或拼音字母,也能拼出幾何圖形、動物、建筑物……聽了七巧板的來歷后,小朋友們都覺得很神奇,都你一句我一句地發表看法。看到這場面,我想,再次激發幼兒玩七巧板興趣的成功率有一小半了。

分析:七巧板游戲從大班第一學期就開始玩,到第二學期我班幼兒對它已經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大家都不愿玩七巧板游戲,是否到了該終結七巧板游戲的時候了呢?如果總是一看到孩子不想玩某個游戲,就立即開設別的新游戲,就只會導致游戲情節停滯不前,幼兒游戲興趣不穩定。難道七巧板游戲真的無法產生有價值的新的生成點了嗎?如果結合一些實例,利用幼兒的作品再增加一些游戲情節,使游戲賦予情景性,那么會不會重新激起幼兒對七巧板游戲的熱情和愿望呢?我決定試一試。

措施:平時在評價幼兒七巧板的時候,老師經常看看幼兒拼得怎么樣,但這次,我請幼兒到上面展示作品,然后讓其他幼兒觀看。進行評價時,我請幼兒自己介紹,之所以讓幼兒自己研究這七巧板,是想讓他們更多地自己體會、了解七巧板的神奇之處。我決定讓幼兒自己嘗試制作七塊板,當然不可能用木板,孩子們沒有這個能力用木板,我和小朋友一番激烈討論,終于有結果了:“紙板”。

畫面二:

第二天,小朋友手里都拿著紙板,我特意走到濤濤和韻韻身邊問他們:“怎么樣,七巧板神奇嗎?”他們倆連忙點著頭說:“恩,真的很神氣呢。”我暗暗地笑了一下。等我走到區域角的時候發現椅子上悄悄坐了兩位小朋友:楊楊和晨晨,我留意觀察了一下,發現楊楊想拿紙板又不想拿,我走上前問:“怎么了,會制作嗎?”楊楊撓撓頭:“好像會哦。”我跟他們說:“你們先自己嘗試制作,遇到不會的再問老師。”楊楊點點頭,這時晨晨對我說:“老師,制作這個絕對沒問題。”晨晨是我們班既乖又很聰明的孩子,聽他這口氣,我想他肯定能完成,我說:“老師相信你肯定會成功的。”果然,到晨間游戲快要結束的時候,晨晨拉著我的手說要給我一個驚喜,“驚喜”,由于我說得太大聲了,其他幼兒都轉過頭來問:“什么驚喜啊?”晨晨插著腰,偷偷笑了一下說:“你們想看嗎?小朋友們一邊喊一邊揮手說:“當然想。”可愛的晨晨還以變魔術的語氣說:“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哇,真漂亮”,底下傳來一片“哇哇哇”的聲音,小朋友看到了晨晨做的七巧板都夸他真能干,看到小朋友氣氛這么高漲,我在邊上拍著手說:“晨晨真棒,你終于成功啦!”看到這一幕后,小朋友都議論紛紛,韻韻說:“我明天一定要制作一個比他更好看的。”

分析:利用幼兒完成的作品,增加了游戲情節,確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適時調整材料可以激發幼兒繼續游戲的愿望,促進游戲主題的深入。以前幼兒玩七巧板局限于拼動物,這次我提供了一套有趣的圖片“唐圖”和“動物圖”讓幼兒欣賞,激發幼兒拼七巧板的興趣。

三、案例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的拓展不是無止境的,結束原有游戲或主題的理由很多,最明顯的就是幼兒對原有的游戲材料不再感興趣,甚至表現出粗野行動破壞材料。這種排斥和破壞的現象,意味著幼兒已厭倦舊有的題材或環境布置,他們需要新的材料、新的構想滿足游戲欲望。

篇2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設計好這個“開端”,使學生從新課開始就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對于學生學習新知是至關重要的。上課開始,學生剛從課間活動轉入課堂學習,情緒還沒安定下來,教師這時要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愿望,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心態,從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在第五冊美術《面具》的教學中,一開始,我就向學生宣布先開個“化妝舞會”。隨著電腦里播放的一陣輕盈歡快的音樂,屏幕上出現各種小動物在蹦蹦跳跳,開晚會的熱鬧場面,同學們也紛紛上臺,領取老師自制的面具后翩翩起舞。這些面具中有美麗可愛的童話仙子,有面目猙獰的妖魔鬼怪,還有各種模仿動物的面具,美的美得動人,丑的丑得可愛。新奇、好玩又有些刺激,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他們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過來,腦海中馬上出現各種有趣的童話故事,思維都凝聚在一起,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始了新課的學習。

二、運用多媒體,突破難點

當美術教材中出現重點、難點,需要學生探索理解、主動掌握,而學生“啟而不發”、“思維受阻”時,教師可借助電教媒體,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再現情境,把教材、教師所講和學生的思維融在一起,幫助學生使其受阻思維順暢發展,達成對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學生的思維定勢,進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增強理解效果。

如:在教學《汽車》一課時,由于二年級學生經歷淺,知識面窄,記憶力、觀察力和審美能力都不夠強,因此,對汽車的認識也很淺顯。如,要讓學生了解汽車的造型、性能、色彩的特點,就得盡可能讓學生到汽車的海洋中去探索、考察、參觀,甚至于實踐,但由于條件的限制,這一夢想難以實現。為此,我們可以依據本教材中的知識點和重點、難點,用電腦制成大量的動畫情景:首先是各種各樣的汽車,名車欣賞,一兩接著一輛,有時兩輛同時出現,在外觀和造型上形成強烈的對比。色彩也是如此。而性能是我們所接觸不到的,我們就可以到網上尋找收集各種有關汽車性能的資料,讓學生了解各種汽車的各種性能,并且可以讓學生比較哪種汽車經過改裝,它的性能和外觀就一樣漂亮。在觀看過程中,其思維產生豐富的聯想,從而解決了本課重點,突破了難點,積極、主動地掌握了新知,并使學生開擴了視野,提高了他們的認識能力,為學生的繪畫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運用多媒體,鞏固新知

學生的創作熱情源于美的啟迪,更是反映教學效果的主要環節。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利用學生的好奇、愛動、爭強、樂勝的心理,運用多媒體,演繹情境,進行啟迪誘導,激起學生強烈創作欲,鞏固所學知識、技能,巡回輔導,因材施教,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七巧板》一課中,我開頭就編了一段由七巧板拼成的《狐貍和烏鴉的故事》動畫片給學生們播放,讓學生知道原來七巧板王國里的任何一樣東西都可以由七巧板來拼成。接下來開始演繹情境,七巧板王國給大風刮走了,在此給動畫配以大風呼嘯而過的音樂,狐貍和烏鴉開始重建七巧板王國,首先建了一架飛機,這兒,七巧板的每一塊板開始在屏幕上移動,同學們都集中思維在看、在想,七巧板到底是如何移動到一塊兒,從而組建成一架飛機的;然后再由七巧板拼成了玫瑰花、房子、人等等;最后再在畫面中添加一些草地、樹木作為背景,看到這么多的由七巧板變成的小玩意,并且組成了一個七巧板的王國,感到很神奇、很神氣,似乎自己真的到了七巧板的王國。當學生完全進入角色后,他們的創作激情被喚起、提高。同學們歡呼起來,迫不及待的想來嘗試一下,此時,播放優美動聽的配套音樂,并開始啟迪、誘導,使學生們在所扮角色的引導下,開始自由馳騁于想象的王國之中,并進入創作的忘我境界。其作品結果顯示,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創作欲望非常強。

四、運用多媒體,總結提高

篇3

關鍵詞:汽車車身;鈑金件;損傷;修復技巧;實施要點

1 汽車對車身及鈑金件的技術要求

對于汽車的車身來說,一定要保持端正,左右對稱部位之間的高度差異應該控制在40mm以內,并且兩側不允許有其他物體突出,車身應該干凈整潔,保證各個部件的完整性,使其牢固的連接在一起,為汽車的安全行駛提供一定幫助。另外,汽車后視鏡要看準角度、位置進行安裝,避免鏡面存在變形的現象,使駕駛人員能夠清楚的看見車身側后方50m以內的情況,防止事故的發生。汽車的車門、車窗要保證能夠啟動、關閉方便,不允許出現自啟動的現象,在行車時要確保門窗不會出現振動的現象。門鎖一定要堅固可靠,尤其是封閉式的駕駛室,一定要安裝安全性能高的門鎖,駕駛座椅也要選擇舒適性強、安全牢固的座椅,最好可以前后進行調整[1]。

2 汽車車身鈑金件的修復技巧與實施要點研究

2.1 汽車鈑金件修復技巧與實施要點

(1)外力擠壓、撞擊彎曲修復。汽車在遭受外力撞擊、擠壓時,其鈑金件會出現彎曲的現象,發生這種問題的原因有很多種,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傷是最常見的。通常情況下,遭受撞擊、擠壓部位附近的彎曲情況是最嚴重的,而且特別明顯,其他部位的變形情況屬于輕微程度,只有在檢測工具的作用下才能明確變形的實際情況,有時也可以在觀察鈑金件周圍部位的基礎上對變形情況進行判斷。如果是車身的框架、柱以及梁等部位出現了變形現象,可以采取撐位法進行修復,作用于撐拉方向的力應該與變形方向的力反向。比如,某輛汽車右前方由于受到撞擊而出現了下榻的現象,導致右門框、風窗框的右前角存在變形問題,汽車車門無法順利閉合。造成變形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汽車門框右上角的撞擊,只要將撐位器放在門框右上角和左下角中間,轉動手柄,伸長兩端的螺旋桿,汽車右上角的撞擊下榻現象就會慢慢恢復,風窗框和門框也會逐漸被修復。在利用撐位法進行汽車側身框架、柱以及梁的修復時,一定要在車身鈑金件和撐拉工具之間放上墊板,避免汽車再出現新的損傷。

(2)外力撞擊、擠壓撕裂修復。由于外力擠壓、撞擊,會導致汽車車身鈑金件出現撕裂的現象,如果情況不嚴重,可能只是鈑料錯位,如果嚴重的話,就會導致鈑料損失,也就是我常說的 肉。在進行撕裂修復時,情況不嚴重的話可以先將撕裂的地方理平,之后進行焊接,如果條件允許,最好使用CO2氣體保護焊的方法,將焊口修理平整,測量其是否存在延展性凸起的現象,必要情況下可以采用凹凸性損傷的修復法進行修復。如果撕裂情況比較嚴重,即 肉,應該按照撕裂的形狀、程度等情況,思考是否需要挖補或更換新的鈑金件[2]。

(3)外力撞擊、擠壓褶皺修復。受外力撞擊、擠壓,汽車還會發生褶皺、凹凸的現象,輕則金屬不會出現延伸現象,即彈性變形,重則金屬會出現延伸現象,即塑性變形。對于汽車車身而言,只要是露在外面的鈑金件都有可能發生褶皺、凹凸性損傷。對于凹凸性損傷而言,可以采用錘擊法、頂拉法進行修復。如果凹凸性損傷比較小,可以將墊鐵墊在凹處最低部位的相反面,通過錘擊的方法改變墊鐵位置;如果凹凸性損傷比較嚴重,可以直接將墊板墊在凹陷部位的背面,使用撐拉工具將其撐起。為了節省人員的撐拉力,必要情況下可以將凹陷部位加熱到暗紅色,而且在頂出時還要對回彈現象進行考慮,避免出現矯正過盛的現象。如果在凹凸表面有比較大的延展性凸起,可以將延展處的金屬適當收縮,提高凹凸損傷的修復水平。對于褶皺損傷來說,可以在褶皺處施加與撞擊力相反的外力,將褶皺撐開,使其轉變為凹凸性損傷,之后采取凹凸損傷的修復方法展開修復。

2.2 汽車車身道修復技巧與實施要點

(1)車身收縮整形。在汽車車身殼體沖壓件的一部分受到外力撞擊、擠壓之后,金屬晶格就會出現畸變、錯位的現象,甚至會達到塑性變形的程度。為了將變形的部件修復到原始狀態,要將伸展的部分進行收縮,即收縮整形,具體工藝流程如下所示:在焊炬火焰的作用下對伸展中心進行加熱,直到呈纓紅色為止,但是要注意不能將鈑料燒穿或熔化。伸展中心的加熱范圍要根據其伸展程度而確定,如果伸展程度比較大,那么加熱的范圍就會大一些,如果伸展程度小,即直徑在15~30mm之間,加熱范圍就會小一些。在加熱之后,要及時敲擊紅暈區域的周圍,使其向加熱中心收縮,從而實現金屬組織的收縮。敲擊過程中可以將適合的墊鐵墊在被敲擊部件的背部,先用木棒敲擊,待冷卻之后用鐵棒敲擊。要對敲擊的力度進行控制,如果敲擊力度過大,會導致已經收縮的部分又變的非常松弛。只收縮一處如果不能實現整形的效果,可以重復上述的方法對多個點進行收縮,在每次加熱收縮的過程中都要開展敲平校正工作[3]。如果是輕度伸展,在加熱之后不需要進行敲擊,只需要用冷水冷卻即可。

(2)車身褶皺修復。汽車車身在碰撞之后會導致沖壓板料出現不規則褶皺的現象,在實際的修理過程中,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采取撐拉法進行修復,之后將其敲平。如果條件不允許,需要將汽車車身進行解體,在車下面進行修理。褶皺修復的要點為:要將褶皺從里面撬開,使死褶變成活褶,之后加溫,利用錘敲擊活皺的突出之處,使其慢慢伸展開,恢復到原始狀態。比如,某汽車車身右面受到撞傷,導致出現褶皺,主要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修復:首先,將汽車的大燈圈、燈座拆下來,用一段比較合適的墊鐵墊在大燈孔的內側,卡在燈孔的彎邊。同時,將鋼絲繩的一頭固定在墊鐵上,另一頭固定在樹樁上,之后倒行拖拉,使車身褶皺得到有效的修復;其次,將翼板卸下,放到工作平臺上進行修復。在焊炬加熱的作用下加熱死褶,并用撬具將其撬開,使其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之后按照這個流程,加熱一段,撬開一段;再次,將翼板放置在平臺上,并使其凹面向上,從一側進行活褶的修復和敲平,敲擊時,一定要充分發揮墊鐵的根本作用。待里側的褶皺全部敲平后,翻轉翼板,從外面開始敲擊,使褶皺實現完全伸展;最后,將翼板重新裝到車上,利用手錘、墊鐵對其進行全面的修復。在修復燈孔時,要先正圓、后整邊,大概修復完整之后,對兩側的情況進行對比,并利用加熱法收縮伸展部位,從而實現的車身的修復。

(3)車身撐位復位。在開展車身的撐位復位時,要對汽車的損傷情況進行認真分析,圖1是汽車車架變形檢驗的流程,可以通過對角線測量方法來檢測車身、駕駛室以及發動機室的變形情況。從檢測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哪個部位的變形情況比較嚴重,哪個部位的變形情況屬于輕微的。因為汽車在受到碰撞時,受外力作用的位置和方向不同,力的傳播情況也不同,所以導致的變形程度也不盡相同。在車身變形特點和變形程度的基礎上,我們確定撐位部位和所施加力的大小,如果只是局部的輕微變形,在關鍵部位施加一個與原始受力方向相反的外力,就可以使變形情況得到修復。但是,由于汽車車身的面積比較大,容易遭受大面積撞擊,這時如果采用一點撐位顯然是不適合的,不僅僅因為拉力過大會導致鈑金件撕裂,還有一點是因為,雖然這種方法能夠使變形部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會使沒有變形的部位出現變形情況。因此,在進行撐位復位時,一定要使用專業的工具,按照相應要求施加外力,有效的修復變形情況[4]。

(4)駕駛室損傷修復。如果汽車車身受到局部撞傷,在沒有涉及到骨架變形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敲擊的方法來進行修復。在必要時,可以使一些專門工具,如特別形狀的墊鐵、鶴嘴錘等。如果汽車骨架遭受撞擊時已經出現變形的情況,這時應該充分結合骨架校正和外殼校正,使其能夠同時進行。如果可以將外殼輕松拆下,也可以單獨進行校正。在駕駛室遭受撞擊非常嚴重的情況下,不能對其進行直接的校正,可以將車身的局部進行分解,隨后再校正。如果變形的范圍比較大,可以將焊點外層分片取下,校正之后再統一安裝,同時,還要注意材料是否會出現收縮變形現象,避免給后續的安裝帶來一定的難度。

(5)車門與駕駛室調整。在進行汽車車門的調整時,可以先調整上、下門鐵鏈之間的距離,使其保持在適合的距離,確保車門能夠隨意轉動,之后再開展下面的調整工作。調整車門時,要認真觀察車門前后兩條立縫的上下間隙是否均勻,如果間隙的不均勻,就說明門鉸鏈、固定板出鈑料彎曲,導致車門出現下沉情況,可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校正。汽車車門與門框下橫梁之間的間隙應該控制在5~6mm左右,防止在汽車運行中由于磨損使車門發生下沉現象。同時,應該合理調整車門和駕駛室門框的外平面,確保汽車能夠安全運行。在調整好車門之后,應該調整止沖器,使其芯頭和對位準確,啟停靈活,如果發現存在啟停不靈活等問題,可以在止沖器滑塊上面添加油。一旦我們發現汽車車門和駕駛室門的前后兩條上下立縫一致,但是頂縫合底縫之間的距離比較大,這多半是駕駛室變形造成的。這時要對止沖器在芯子里面的位置進行分析,如果止沖器較低,說明駕駛室下沉,可以采取撐拉工具進行修復[5]。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一輛汽車而言,其車身、鈑金件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在運行過程中受到一定的損傷,會對汽車的運行安全性造成樂氐撓跋臁R虼耍我們必須要對汽車車身鈑金件的損傷修復引起重視,采取有效技巧確保汽車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張勁.淺談汽車車身鈑金修復技術[J].湖北農機化,2013,02:54-55.

[2]陳在寧,張湘衡.汽車車身結構和維修技術解析(四)[J].汽車維修與保養,2015,04:101-103.

[3]王飛.汽車鈑金的拉伸修復分析[J].科技傳播,2012,17:175+145.

篇4

《數字課程標準》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小學數學學具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低年級,兒童對事物的認知、獲得知識、提高能力都靠感官來進行。學具是我的“好幫手”。在教學時要正確處理好學具的應用,認真“備課”,讓這件法寶開啟學生的智慧大門。

 

一、數學學具是步入數學世界的橋梁。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利用數學學具輔助教學,能將枯燥的數學教學寓于輕松的環境中,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主動地思考、主動地探索新知。因而,數學學具是激發學習興趣的快樂天使,是他們步入數學世界的橋梁。

 

例如,教學一年級上冊《分蘋果》——有關10的加減法,該內容是今后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重要基礎。教學“10的加減法”,把這 10個蘋果分成兩堆,每堆有幾個?你能想出哪些方法?老師借助學具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用實物卡片代替蘋果“分一分”,看看有幾種分法,同桌交流,說出分蘋果的過程。讓學生初步理解得數是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這樣,借助學具的直觀、生動的特點,吸引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樂學”。

 

二、數學學具是培養學習能力的平臺

 

1.能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加強學具的操作,讓學生擺、拼、剪、制作、測量、畫圖等,有助于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從而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數學學具靈動學生的手指尖,靈動他們的智慧。

 

上周,聽學校黃老師的小學數學校內公開課——有趣的圖形《動手做(二)》,學習的內容是通過拼七巧板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通過拼、擺、翻、移、合等操作,拼出了房子、機器人、魚、蠟燭、船、狐貍、守株待兔(成語故事)……學生們在動手和動腦的過程中體會七巧板的神奇之處,激發學生對七巧板的喜愛程度,從心底開始喜歡數學;加深了對所學圖形的認識;訓練了實踐動手能力;又發揮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可真是一舉多得啊!

 

2.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思維的工具和鏡子。”

 

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小小圖書館——退位減法(一)”時,33-7怎么算?教學時,教師首先要求學生拿出33根小棒(3捆各10根,加上3根散開的),試著從里面拿走7根,想一想該怎么拿?要求:同桌兩人合作探究。

 

最后后請全班評評哪種方法比較好。教學時,“小棒”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去想一想、擺一擺從而解決數學問題,“小學具”靈動了學生的“大智慧”,完成了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一次質的飛躍。

 

3.能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來發展兒童的數學語言。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是直觀性思維占主導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維。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的演示和學具的操作,來發展兒童的數學語言。在課堂中,讓學生動手操作,學生邊想、邊做、邊說,使腦、手、口共同參與活動,達到統一和諧。

 

如在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點這一教學過程中,就設計了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摸一摸,并說說你所認識的圖形的特點 。在課堂上印象最深的是我班上王李浩同學,他一邊拿著球在手上滾動作示范,一邊說:“我知道,球是可以向四面八方滾的。”他的回答給了很大的震憾,居然可以這么準確的來描述球的特征,我帶著驚訝的笑容說:“王李浩,真了不起!”每個孩子的智慧也在他們的手指尖上迸發出新的火花。

 

三、學具能帶給學生數學中的快樂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讓我們把學具事帶進數學課堂,一個簡簡單單的學具能吸引學生的視線,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一直帶著好奇和興奮的心情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快樂地學習,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

 

如在一年級教學七巧板時,在整堂數學中,學具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一直帶著新鮮感和積極性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拓展了想象空間,提高思維能力,促進手腦發展,充滿魔力的七巧板給了學生一把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步入數學大世界,帶給大家無窮的樂趣,學生開心,老師開心。我想,這們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與智慧,更多的是學習能力和學習本身所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讓學具滿足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吧……

 

四、學具能養成學生好的學習習慣

 

1.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

 

學生在操作學具時老師會教育學生不要大聲說話,學具要輕拿輕放,擺放有序,要在操作時不能影響別人等等,久而久之,習慣會慢慢養成。在操作時可以培養學生的遵守紀律,做到“靜、齊、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一年級學生更應該培養這方面的學習習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會受益終身的。

 

2.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現在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習慣缺乏團結合作的意識,不利于健康成長。教育心理學家皮亞杰說:“知識來源于動作。”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能多用學具,善用學具,給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合作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動”中學會學習,在“動”中靈動智慧。

 

簡單的學具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一直帶著好奇和興奮的心情參與學習活動,它有著“小學具,大幫手”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靈動著學生的“大智慧”,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使素質教育目標進一步落實。讓孩子們的智慧在數學課堂上靈動起來,賦予新的活力與激情。

篇5

關鍵詞:動手參與 探究

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這是兒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則。”《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可見,“動手參與”應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活動形式。它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理解數學知識、培養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學時組織學生進行操作活動,促使學生動手、動眼、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相互配合,能有效地解決數學的高度抽象性與小學生思維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為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創設實踐活動的情境,讓學生親身參與實踐操作,只有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展開,問題也才會自然而然地被學生發現。

一、創設恰當的情景與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動機大都取決于對學習內容是否有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有意識地設置學生動手參與的情境,如:故事情境、游戲情景、操作情景等,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中學習。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中,我設計了“小小超市”游戲活動,分組讓同學拿著1元、2元、4元、5元等錢去買物品,“營業員”找回零錢,其中也使同學親身體驗了營業員的生活。這樣把元、角、分的教學融入到生活情景之中,從而在這過程中不斷暴露數學問題,又不斷的解決數學問題。課堂也因此煥發了生命力。

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若整堂課都是由教師單一的講解,就會顯得枯燥乏味,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動手參與,能夠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樂學、善學,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新知識的熱情。如在教學《七巧板》時,老師給每個學生發了七巧板的學具。在認識七巧板的基礎上,讓學生用七巧板中的兩塊拼成三角形或平行四邊形,然后安排學生用七巧板中的三塊自主地拼出認識的圖形,最后要求學生用一副七巧板中的所有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各種圖案。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發現原來七巧板是那么神奇,可以拼出那么多有趣的圖案,學習情緒高漲,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更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潛能。

二、創設“動手參與”的機會,讓學生掌握了知識,拓寬了思維,形成了能力。

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理論認為“要想教得好,學得好,就須做得好”。《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要讓學生親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平時教學中,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操作活動,耐心引領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悟、思考,從而揭示規律、掌握知識。只有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自我探索獲得的知識,才會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腦海中。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中“三角形兩條邊的和大于第三邊”時,教師并沒有直接出示這一結論。而是先設置沖突,三根小棒是否都能圍成三角形?然后,給出三根小棒,讓學生試著圍一個三角形,通過嘗試,學生發現圍不成三角形。那三根小棒的長度有怎樣的關系才能圍成三角形呢?接著,教師給出9厘米、6厘米、5厘米、3厘米的四根小棒,讓學生動手操作,任選3根小棒圍一圍,看一看,選擇哪三根小棒能圍成三角形?通過操作,學生發現,只有當兩根小棒的長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長度時,才能圍成三角形。至此,很自然地得出了“三角形兩條邊的和大于第三邊”這一結論,并且深刻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小學生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通過動手參與,與思維聯系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使教學中的疑難點變得具體形象化。例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我設疑讓學生猜測角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我放手讓學生合作探究,通過選擇、實驗來完成學習。學生根據事先準備好的一個活動角,兩個大小相等、邊的長短不等的角以及兩塊三角板,讓學生自己選擇工具,小組合作實驗來探討一個角的大小跟什么有關,同學們經過合作探究,學得很主動,在交流信息時,出現不同的見解,能從不同的側面,用不同的學具來解決問題。有的學生會得到“兩條邊叉開越大,角越大;兩條邊叉開越小,角越小”。有的學生會得到“兩個角的大小相等,所以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有的學生會通過動手實踐得出比較兩個角的大小的不同方法等,這樣的課堂教學開放而且有效,學生學得很主動,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學完此內容后,課后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以直觀與動手操作為基本手段,引導學生把生活中對圖形等的感受與有關知識建立聯系,用所學的知識(三角形、線段等)設計圖案,可以是把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創新,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設計,既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想象力,又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更能增強學生的應用知識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

三、通過“動手參與”,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質疑,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們發現有關數學知識的過程是一個憑借自己的直覺,先提出某種有目的的猜想,再進行驗證,從而揭示出某一類數學問題的有關規律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對這類數學問題進行大膽的、有目的地猜想,讓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秒是一個很抽象的時間單位,教師單一的講解,無法使學生真正的領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用拍手、跺腳、數數來感受1秒持續時間的長短,在10秒內最多能寫多少數字,在30秒內背乘法口訣,做口算題,寫生字,讀課文,跳繩等,讓學生在這些操作活動中,真切地感受“秒”這一概念。在學生對“秒”這一概念有了一定掌握的基礎上,讓他們估一估從教室前面走到教室后面大約要用多少秒;猜一猜1秒鐘內可以做一些什么事等等。

四、加強動手參與、合作、語言表達與思維的有機結合。

在今天社會的各個領域,合作意識與技巧成為當代人的一個重要素質。而課堂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則是體現學生主體性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形成信息多項交流和反饋新型課堂教學結構的重要活動方式。因此,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較多的機會去展示自己的數學才干,同時認真傾聽別人的想法,學會進行數學交流與辨析,以增強整體交往合作意識。日常教學活動中,我有意識地安排學生通過同桌合作、伙伴合作、小組合作等方式進行剪、拼、畫、搭等各種動手參與體驗活動,利用集體的力量與智慧來探究并解決問題。

例如教學《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扮演小設計師的角色,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片若干個,拼成一幅美麗的圖畫作為母親節的禮物送給各自的母親。完成后,再讓學生把作品拿出來進行展示和交流。

小組合作拼貼圖形這一個開放性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利用已經學過的圖形拼出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究性學習,不但激發了學生探索的積極性,更提高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同時在師生、生生互動的小組學習中,他們學會了與人相處,學會了交往合作,學會了互助互幫、取長補短。他們思維活躍,互相激勵,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感受集體智慧的能力,品嘗合作學習的樂趣,也使課堂教學不再出現被冷落和遺忘的角落。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參與中體驗到數學的樂趣,在動手參與中加深對知識的感悟,在動手參與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

參考文獻:

篇6

蛻變,是打磨歷練后的成功傳奇,是經受時間考驗的經典永恒,是美好事物的升華凝練。“蛻變”之于愛馬仕,不僅是177年歷史和文化的累積和傳承,更是對美好未來大膽創造的熱情追求。秉持卓絕的手工技藝,愛馬仕將精妙神奇的靈感創意注入全新作品,用別具一格的想象再次詮釋2014年的年題:蛻變,締造愛馬仕傳奇。

愛馬仕2014年秋冬系列媒體鑒賞在上海外灘三號滬申畫廊舉行。展廳別出心裁地借助多彩七巧板來打造出充滿無限拓展和想象的整體空間,變幻出各種奇妙、有趣的街景人文:本季的主打產品薈萃于“聚寶箱”,靜靜等候著賓客的發掘與觀賞;藍天白云下,身系男士絲巾與領帶的“紙飛機”在空中自由飛翔;色彩繽紛、大小不一的“風車”快樂地展示各類男士配飾的迷人魅力;碧空萬里,絲巾“風箏”高懸放飛,迎風搖曳;“人們”在“花叢鳥群間”,與“小狗”嬉戲玩耍;“都市麗人”手提各式包款,腳踏明亮的高跟鞋,行走在繁忙的城市街道;皚皚的“雪山”上,身著滑雪服的選手馳騁在浩瀚冰雪之中……簡單的七個圖形,變化莫測的場景與畫面,愛馬仕以非同凡響的創意與智慧,呈現了一場多姿多彩的“蛻變”景觀。

進入展區,一匹蛻變后的非洲珀伽索斯飛馬,披上了黑白相間的斑馬外衣,展開鸚鵡羽翼般的綺麗雙翼,在入口的正方形七巧板上迎接各方賓客的到來。這款90厘米“斑紋飛馬”(ZEBRA PEGASUS)斜紋真絲方巾,以其逼真的圖案、絢麗的色彩引領大家走進愛馬仕本季的精妙旅程。在七巧板的另一端,專為男士設計的6厘米真絲針織/羊毛編織領帶遙相呼應。作為男士針織領帶系列的全新作品,此款領帶既具有真絲針織的垂墜感,又具有可翻轉羊毛織物的多功能性,打造出令人驚嘆的無縫針織效果。

CLEMENCE小公牛皮HALZAN背包是本季主打產品之一,配備馬鐙形提手、可調節背帶和馬鐙扣,五種不同的背法可變幻為兩種不同的外觀。這款多用途背包容量大,口袋多,開口寬,擁有多種實用功能。“華麗的韁轡”(BRIDES DE GALA)印花小牛皮靴則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時尚風格,率性、灑脫中散發著動人的典雅神韻。“華麗的韁轡”印花不再是絲巾的專屬,工匠們將真絲蛻變為皮革,把愛馬仕對于馬術的追求幻化為腿部的裝飾,詮釋著女性的柔美與剛毅。

本季的男鞋內斂低調,牛皮及踝靴線條流暢,輪廓鮮明。而優質皮革的精心打造,在不經意間流露出與生俱來的高貴品質。機車夾克拉鏈的設計更憑添了一份不羈與瀟灑,將時尚、個性的機車風格充分呈現。TOSCAN小牛皮鞋款式簡潔、摩登,配以專業、科學的訓練鞋鞋底設計,讓人輕松自如,可在冬季去往任何心之所向,于舒適、愜意間盡顯低調奢華。

“都市麗人”們身著愛馬仕皮帶,手持新一季帽子,快樂地嬉戲玩耍,詮釋著秋冬系列蛻變后的灑脫與靈動

今年秋冬的配飾新品亦將“蛻變”演繹得淋漓盡致。EPSOM小牛皮皮帶對1954年款式進行了重新解讀,巧妙地把金屬搭扣隱藏于闊型皮帶之中,將婉約的線條與利落的氣質融合無間。綿羊皮男士手套則借鑒了小皮具系列的設計靈感。沉穩大氣的樣式,富有創意的融入了Ulysse公文包的按扣裝飾,令手套開合更為簡便,凸顯品位男士手掌的堅毅與力量。

此外,一組別致的角質、漆木鑲金箔手鐲也聚焦眾人關注。圓中帶方、方中見圓的設計,以三種不同的材質巧妙組合:色調變換自如的角質、熠熠生輝的金箔和光澤深邃的漆木交相映襯,造就了卓越的品質和獨樹一幟的美感。

新一季的H Deco陶瓷茶具從愛馬仕巴黎專賣店建筑藝術中汲取靈感,以交錯纏繞的線條演繹經典鐵藝圖案和雙H標志,黑白雙色的裝飾效果鐫刻出恒久的優雅與質感

輾轉至香水區,一艘藍色的“潛水艇”正載著愛馬仕聞香珍藏系列全新的第十一款香氛――海洋辛香(EPICE MARINE)正緩緩駛來,與天空中的“飛鳥”隔空相望,徜徉在遼闊的“大海”中。作為該系列最新的一款產品,海洋辛香在承襲了愛馬仕香水原有風格的同時,將香料的辛香融入海洋的味道,勾畫出全新的海岸氣息。這款帶有辛香調、輕霧調和洋水調的香水,將薄霧的飄然、輕盈與熱火的炙熱、酣暢融為一體,形成強烈對比。其芳香既有提神醒腦的功效,又不乏高雅迷人的韻味。香水瓶的瓶身皮套選取海洋藍Swift小牛皮,配以特有的“馬鞍針法”縫制,將廣闊的海岸氣息完整釋放。

悠然回轉之際,家居產品躍然入目,其中由16件產品組成的HDECO陶瓷茶具最為奪目。從愛馬仕巴黎專賣店中的建筑藝術裝飾中汲取靈感,HDECO采用經典的鐵藝圖案花紋和雙H標志,利用交錯纏繞的線條構成了黑白雙色的裝飾效果,極具幾何感,象征著雋永恒久的優雅與質感。愛馬仕還貼心地為其打造了一組漆質木盒、托盤和配飾套裝,為了讓這組靜心品茗亦或樂享咖啡的最佳用具能被更好的收納、珍藏。

步入珠寶腕表區,精湛的工藝、獨到的設計,新一季杰作在簡約典雅的布置氛圍中,閃耀著非同一般的靈動光芒。繼2013年春首次推出純銀款式后,GALOP HERMES系列此次又推出全新玫瑰金鑲鉆款式。超大尺寸的戒指,搭配馬銜形狀搭扣的螺旋形手鏈,產品以雕刻手法展現駿馬純粹直觀的造型,并以晶瑩剔透的鉆石加以點綴,與玫瑰金散發的柔和光澤相映成趣。

玫瑰金鑲鉆FAUBOURG腕表通體由玫瑰金、白金或黃金鍛造,圓形表殼直徑15.5毫米,搭配白漆表盤,12時位置鑲嵌一顆鉆石,低調含蓄。這款精巧臻貴的腕表,備有全部鋪鑲鉆石款式和點綴鑲鉆兩種款式,可搭配金表鏈、皮革或絲緞表帶。配備雙圈表帶的銀質NANTUCKET腕表在對表盤進行重新設計的同時,創造性地采用銀合金

制作弧形表殼,使腕表持續閃亮光澤。不同長度、多種色彩及皮革類型的可更換的表帶設計,則展示著女性腕間千姿百態的個性與風情。同時,搭載愛馬仕獨家專利H1925自動上鏈機芯、及亞光鱷魚皮表帶的DRESSAGE L’HEURE MASQUEE精鋼腕表,讓時間定格的神奇效果在本地時區和第二時區的顯示窗中皆可實現:時針被分針遮擋,只有按下表冠上的按鈕,才會令其重新出現。愛馬仕專屬的時間魔幻游戲進一步升級。

篇7

一、自主學習,展示互動,激活思維

自主學習是培養學生會學、樂學、愛學的有效方法,而展示互動更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自信心。課堂教學時我把設定教學起點轉變為學生自找認知起點,采用自主互動來培養學生的語言交流、互相協作,這樣就充分開發學生潛能、滿足他們的學習欲望。

學生在學習某一知識前并不是一張白紙,有自己的生活經驗,了解他們的認知基礎,確立適應他們的教學起點,這樣的教學才會有效。如教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有趣的圖形》之“用七巧板拼擺圖案”時,既考慮“動手拼”是學生喜愛的活動,又考慮到有的學生就已見過七巧板并用它拼過圖形和圖案,教學時就改變以往學生按我提出的要求和模仿拼圖,改為“你能用七巧板的基本圖形再拼出其他圖形和圖案嗎?拼好后我們要欣賞哦!”語言既激發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興趣,又滿足了他們心理需求。在他們愉悅拼圖時,發現他們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有的同學在欣賞其他人的圖案后,進行組合,如運動人物的造型組合、童話故事連接圖案,真是讓我眼前一亮。當我請他們介紹自己的“作品”時,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高和發揮。整節課我只是作為參與者在聆聽他們的講解,感覺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興奮,掌握得扎實。這樣充滿動態的教學還可以在《購物》之“怎樣付人民幣”、《位置與方向》之“校園設計平面圖”、《旅游中的數學》之“派車方案”等課堂學習中運用。

雖然這樣的課堂有點“亂”――動作、聲音多了,但“亂”中有序,“亂”中生趣,這外在的“亂”調動了學生內在的“動”,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同時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興奮、喜悅。

二、參與交流,親身體驗,拓展思維

參與交流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進步,而親身體驗是學生直接獲取數學知識的有效途徑。課堂教學中嘗試改變學生的接受學習為探究學習,通過交流體驗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現在有不少學生感到數學乏味而難學,熱情衰減,冷漠數學課。在數學課堂經常會出現:老師在講臺上講的天花亂墜,而下面的學生聽的是一頭霧水的情況。

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我視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策略,將交流、體驗融入到課堂中。如在教學二年級上冊《辨認方向》時,把學生帶到操場,讓他們面向太陽,認識了“東面”,再引導學生認識與東面相對的是西面,自己左、右手各指的是哪面?使學生在活動的同時學習了數學知識又開拓了思維。

恰當有效的課堂學習方式可以拓展、活躍學生的思維,興趣盎然地體驗到主動參與學習的快樂。也使之成為學生繼續創新學習的加速器,還因勢利導地增強了學生的內驅力,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三、和諧互助,合作探討,發散思維

和諧互助是提高課堂效率、培養自學、拓展學生思維的有效形式,而合作探討更促進了學生間的相互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習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變線性教學為非線性教學,通過互助探究來調動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

愛因斯坦有句婦孺皆知的名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教學中教師都覺得學生問題意識比較薄弱,因此就忽略了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同時也擔心課堂教學中的“節外生枝”,處理不當,就會導致預設的教學流程中斷,原定的教學方案無法繼續進行而導致教學過程的失敗。教師的擔心無可厚非,但在教學時我們可以靈活機動地處理教材,捕捉教材信息和資源。如在教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森林旅游》時,先出示教學情境圖而不出示問題,提問引學生“明天要去旅游,你打算買點什么用品呢?”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人民幣的情況就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互助小組討論判斷問題是否合理后解答。再出示另一情境圖,以小組合作探討的形式完成后匯報交流。而對于還要再出示的情境圖就采用組與組之間提問解答的形式完成。這樣做既節約了教學時間,還能有效地幫助教師判斷小組間合作探討的和諧性。在二、三、四年級教材中安排的《觀察物體》《統計與可能性》的課堂教學時,都可以采用和諧互助,合作探討,匯報交流的形式進行。而對于有些像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優化算法、面積等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利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反饋信息,就需要教師“臨堂應變”,使自己的課堂教學立于“活而不敗”之地。

篇8

一、提供機會,使學生能自主探究

1.牢牢抓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

綜合實踐活動需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選學生感興趣的課題,突出學生為主的教學過程,這就意味著在課堂實施過程必須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愛好和需要。一節校長示范課,教者選擇了《快樂的七巧板》這節課,從學生最喜歡的玩具七巧板著手導入,一下子就讓孩子們進入了神奇的玩具世界。接下來的環節,孩子們在教師的一步步引領下主動探究。

2.巧妙利用生活與課堂之間的聯系

豐富多彩的生活,給學生提供了無限多的知識源泉。教學《削皮后蘋果為何變色》一課,教師在導入部分就播放了一組秀色可餐的蘋果圖片,把孩子們引入了課題,引發他們主動猜想,今天這節課會學習蘋果的什么知識呢?一個削皮后變了色的蘋果呈現,又讓孩子們回到生活中遇到過的困擾當中,這就牢牢抓住了學生的心理,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體驗,進而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

3.給學生創造合作交流的機會

教師運用能引發互動的合作交流辦法,讓學生有機會分享別人的想法,并能受別人觀點的啟發,迸發出新的智慧火花,從而在他們各自的親身體驗和自主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地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在與其他同學的各種類型的合作交流氛圍中,通過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方式達到準確把握所學內容的教學目的。

二、啟發引導,使學生學會自主探究

要培養有自主的探究能力的學生,必須要有能夠引領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師。教師只有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學潛能,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才能真正實現對學生的自主探究素質的培養。首先,教師要努力創設一種民主、和諧、平等、合作的學習環境,能使自己在開放的教學中變換教師的角色,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促進者、合作者,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教育活動。其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認識發展的主體,要引導學生從消極被動地學習到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后,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能不斷地調適自己的學習心理,進而不斷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由于小學生的心智能力相對不足,并沒有能夠具備較強的自主探究能力,課堂上不可能完全順著教師所想象的路數開展討論,這就需要任課教師加以適當的引導幫助和有效激勵。如在小組探索過程中,教師就要通過適當的啟發,及時指導,糾正偏差,并將各個小組探究的過程進行展示,從而使其他小組的學生得到有益的啟發學習。

三、運用多元評價,強化學生自主探究的效果

學生自主探究評價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進程,進而激發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也是教師促進學生提升學習效能的有力手段。但評價形式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以能夠激勵學生完成實踐活動。

1.課堂評價語的運用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個學生所學知識的動態生成過程,因此,在課堂中常有可能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教師如果能及時捕捉并巧妙利用這些細微之處,往往會使課堂教學演繹得很精彩。如:“你的問題提得很好,真是個善于思考的孩子”“你們這一小組合作得非常好!”“請你們小組勇敢地試一試,老師相信大家能行!”“沒關系,至少你們課題小組思考了、參與了,很棒!”又如,生生互評:“雖然你實驗沒有成功,但我還是佩服你不服輸的勇氣”“我覺得他們小組的辦法特別簡便”……

2.設計多種評價表

教師在準備一節課時,為了促進課堂上學生的探究活動,往往會預設一些評價手段以伴隨著實踐活動的整個過程。如有的教師通過事先設計好的《自我探究評價表》《小組合作探究評價表》等各種類型的評價表格,通過記錄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自主探究取得的點滴進步,以形成其成長的階梯式變化圖。通過評價表,學生們既能對自己以前的情況做自我評價,也能通過其他同學的他評,及時地提醒自己和提高自己。這樣的學習評價過程,就會成為孩子們自覺能動性不斷地生成、發展和提升的邁進過程,由此也會在較大程度上改變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的被動局面。

篇9

童年是一個美好而令人向往的百寶箱。打開她,你將走進一個充滿無限魅力的廣博天地:那神奇的想象空間,那另類的思維視角,那忘我的游戲精神……都告訴我們孩子的童年時多么得獨特。如果說,童年的生活需要兒童文學、兒童畫和兒童歌曲等作為支持,那么,一個必然的命題便從容地擺在了我們小學數學老師的面前:我們的數學教學,是否也已真正烙上了童年的印痕?我們的數學課,是否已經開始為孩子們打造一個適合他們自身發展的“數學童年”?就這樣,一個大膽而淺陋的構想時時在筆者心中產生了,那就是:我們的數學課,如何才能讓孩子親近童年生活,回歸童年生活?

1 充滿想象的數學課,為孩子創造遐想的童年

或許大家認為數學只是一堆枯燥的數字,學起來乏味。但數學從其源頭看,本應是生動活潑、富有生機的。任何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背后,總是凝結并積淀著人類漫長的數學探索進程中一個又一個堅韌的步伐、一次又一次前進的腳步。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作為兒童,他們本身又是如此生機勃勃,充滿思考與想象的激情。我們的數學教育,尤其是兒童數學教育,不能只是“數學”與“教育”的簡單結合,從某種意義上,她應該和童話、詩歌一樣,善于點燃孩子想象的火花,善于激活孩子思維的萌芽。在教學《分數的意義》一課時,筆者先伸出一個手指,問:“這是什么?”學生說:“一個手指呀!”筆者再問:“還可以是什么?”一句話,五年級的學生茅塞頓開,“可以是一個人。”“可以是一個教室。”“可以是一堆蘋果。”“可以是一群人。”……顯然他們的思路已經擴張,“1”的內涵很快就已涉及到了“一個物體”、“一個整體”,順水推舟,單位“1”就得此得出。教學《用字母表示數》時,筆者設計了一首歌:“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筆者先教了兩句,再讓同學編歌詞繼續唱,學生可熱鬧了,邊編邊唱,編了一句又一句,筆者說:“能編完嗎?”學生說:“不能,可以一直編下去。”筆者又問:“能用什么方法來編完嗎?”稍加指導,一堂“怎樣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在《數青蛙》的歌曲中拉開了帷幕……就這樣,一個充滿音樂、充滿色彩的數學世界向我們的數學課堂一步步的走來,在這樣的課堂里,孩子會深刻的銘記:我們的數學課也可以邊學邊唱。從而,在童年的藍天下,一種真正適合兒童思維發展的數學教育,正透過我們的課堂向我們走來。

2 充滿游戲的數學課,為孩子創造歡樂的童年

童年的數學應該充盈著一種游戲化的精神,孩子們才會沉浸其中而忘我地體驗、忘我地感悟、忘我地創造。在《有趣的七巧板》中,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七巧板,筆者首先讓學生按要求來拼圖形,很多孩子互相討論著,還有的孩子自己思考著,然后讓學生自己喜歡拼什么就拼什么。特別是最后,學生放開思緒,大膽地拼,將他們思維中的圖形都拼的活靈活現。這一刻,小朋友真是熱鬧非凡,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判斷能力,亦是活動,亦是學習的積木游戲,讓他們沉浸其中而忘我的體驗,忘我地感悟、忘我地創造著。不難想到,把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帶入課堂的教學中,孩子的眼神會閃爍著怎樣的渴望探索的目光,又會在他的童年留下怎樣的印記。

3 充滿贊賞的數學課,為孩子創造激勵的童年

“教育教學的本質就是幫助學生成功。”走近兒童,首先就意味著一種寬容,一種理解和欣賞。如果一個孩子從未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機遇,往往會自卑、消極,甚至自暴自棄,而一次成功的機會卻可以十倍地增強兒童的信心。因此,在課堂上,我們應毫不吝嗇自己鼓勵的眼神、贊許的話語,“你還能說得更響亮,對吧?”“老師知道你的答案正確的,趕緊和大家分享呀。”“你的動作很快,再仔細算算。”聰明的孩子一定會從我們的一言一行中體會到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在上《認識乘法》時,為了要突破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用乘法比較方便,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小方案,筆者讓班里56個小朋友每人舉兩個手指頭,引導小朋友用加法算現在一共舉了多少個手指頭,很多小朋友都站起來說了一連串的2+2+2+2+2……,正當筆者得意地想來個小結時,一只小手舉了起來,“老師,我的加法算式沒那么長,我可以用56+56表示。”“每人一個手指是56個手指,再加每人一個手指又是56個,所以是56+56。”一個獨特的想法誕生了,筆者帶頭拍起了手,那是一堂教研課,后面很多老師也鼓起了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筆者每天都能看到那張自信的笑臉。

4 充滿生活氣息的數學課,為孩子創造自我價值的童年

現實世界是數學的豐富資源。“宇宙之大,粒子之為微,火箭之迷,化工之巧,地球之謎,日月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數學家華羅庚的這段話言簡意賅地說明了數學的廣泛應用性,數學即生活,它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可以這樣說,兒童一生下來就生活在數學的氛圍之中,兒童因為生活而了解數學,學習數學,教學時,可創設一定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學習數學。在教學《元角分》認識人民幣時,筆者在我們教室開辦了一個商店,買來許多小商品,貼上價目表,請小朋友備好零用錢買東西,售貨員是小朋友,顧客也是小朋友,一場售貨活動結束,怎樣換幣,怎樣交易,在有序的活動中順利完成。又如在培養學生的數感方面,筆者帶領小朋友走進學校附近的超市,我們在一方一方的貨物架前估算數字,再進行驗證,每當學生估算的數字與實際數字接近時,筆者總能聽到孩子興奮的喊聲。在以后的很多時候,很多家長都跟我講他們家的孩子在超市、在公園跟他們玩估算游戲,且玩得其樂無窮。

5 充滿旋律的數學課,為孩子創造唱著歌謠長大的童年

篇10

關鍵詞:小學數學 游戲教學法 組織策略 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4-0200-0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精心組織實施游戲教學法,有利于引導小學生參與游戲活動,在體驗淺顯易懂、富有趣味的游戲過程中,更形象貼切地理解、掌握、領悟深奧的數學原理,訓練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

1 游戲教學法的意義分析

1.1 有助于形象傳遞數學原理和知識

在數學歷史上,一些數學原理或推論的發現往往是由一個不起眼的小現象引起的,數學家們依其敏銳的洞察力和觀察力,將各類現象演算成了數學界的公理。而數學小游戲卻可以將公理倒退回去,蘊含在一個簡單又直接的游戲之中。游戲雖小,其中蘊含的知識和道理卻是非常有效的。當學生們完成游戲后,發現了數學規則,推導出原理,或在老師的指引下見證了原理的推導過程,都是一次次數學知識的美妙傳遞過程,并且在游戲中學生們學習的數學知識會更牢固、理解得更深。

1.2 有助于培養學生思考探索能力

學生一起完成游戲的過程也就是發現知識的過程,學生們也樂于在游戲中收獲知識,而多次完成游戲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會重視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和細節,并大膽猜想其本質,這是對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有效鍛煉,在學生不斷發現和思考的過程中激揚他們的探索精神。

1.3 有助于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數學游戲是將抽象的數學符號具體化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游戲,小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數學的運算和轉換規則,并理解數學專用術語的含義,能夠將他們所學的數學知識相互聯想起來,并對數學的抽象性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引發、形成抽象思維。當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再遇到類似的抽象性問題,也能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模型,聯想到結果。

2 游戲教學法的組織策略

數學游戲作為一種拉近學生與數學距離的有效方法,受到很多老師的重視,也有許多老師付諸實踐將數學游戲引進到課堂中。但發現,有些學生卻不為所動,有些學生卻起勁投入,似乎對學習數學知識并沒有起到有效的作用。這里,強調了教師有效引導學生開展數學游戲尤其重要,必須注重方式方法、講究組織策略。

2.1 精選游戲,激趣勵學

數學游戲是交給小學生玩的,也是使其展開學習的雙重道具。那么,選擇游戲的時候就要兼具游戲性能,又具有知識深度。教師首先要保證數學游戲的趣味性,這是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游戲的前提。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征,游戲的趣味性可以充分體現在游戲道具的選擇和使用上,如選擇七巧板、拼圖等學生感興趣的道具;也可以體現在游戲規則的設計上,如擊鼓傳花等帶來的緊張感,搶答帶來的競爭意識;還可以體現在獎品的創設上,設置一定獎品也能激發學生們很大的興趣參與游戲。

其次,又要保證游戲與數學知識的巧妙融合。如,“七巧板里的正方形去哪了”游戲、“面積不變”等游戲都富含著可以直接觀察到的幾何數學原理。教師在設置游戲的時候,最好將其與剛剛學過、即將要學的知識點巧妙結合起來,才能很真正使學生在游戲中獲取知識,鞏固知識。

2.2 注重體驗,評價促學

游戲具有鮮明的體驗性,就是其本質所在。我們教師要注意盡量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指引學生們能積極參與到游戲中來。學生親自參與游戲、完成游戲,才能更深地體驗到游戲中包含著的重要知識原理。而學生完成游戲后老師的必要評價也很重要。或許學生對游戲的結果一知半解,并沒有很好地與數學知識進行對接。教師要注意引發學生往數學知識的方向去思考得出一個科學的、定式性的結論。

2.3 注意適度,科學引學

數學課堂中游戲活動應注意適度的原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一個游戲玩久了就失去了趣味性,教師要注意游戲的多樣性和創新性,維護學生對游戲的感興趣度;二是,數學游戲固然是學習的一種方法,但并不是學習的全部,老師要注意不要使學生沉迷于游戲,而偏廢了數學知識的掌握與聯系。

3 游戲教學法的必要反思

3.1 游戲教學應充分尊重孩子的愛玩天性

數學游戲教學讓孩子認識到,數學并不可怕,玩游戲也可以學好數學,這是對孩子愛玩天性的一種積極引導與維護。小學生的天性是喜愛玩游戲的,如果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接觸到游戲,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重視程度定會直線上升,游戲可以維持、刺激學生的學習數學動力。

3.2 游戲教學應充分重視孩子的學習需求

數學游戲是針對小學生學習心理和數學思維特質的一種特有教學手段。進行有效的數學游戲,對刺激小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十分有益。對數學的課堂教學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集中學生注意力、引發其學習興趣、發展思考能力的有效技巧。

3.3 游戲教學應注重利用寓教于樂的形式

數學老師在游戲教學活動中,要考慮將枯燥且抽象的數字、圖形轉化為富于趣味性、喜聞樂見的游戲,寓教于樂,在游戲中傳遞數學的定理和公式,這是一種很有創造性的智慧舉措。數學游戲實現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搶答競賽、故事猜謎、規則發現、數學小實驗等都是非常好的形式。

4 結語

優化數學游戲數學,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親切感,將使他們不再抵觸數學學習。只要教有效把握課堂節奏,注意游戲的適當與適度,利用數學游戲來帶領孩子們進入數學的殿堂,領悟數學的奧妙和神奇,也不失為一種真正使孩子們學好數學、發揚數學思維、培養數學素質的有益手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