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小說范文

時間:2023-03-24 00:43: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孽子小說,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孽子小說

篇1

【關鍵詞】《父與子》;人物形象;平民知識分子

《父與子》是十九世紀俄國抒情浪漫式啟蒙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在這部小說中,屠格涅夫借助對1861年農奴制改革前后的俄國貴族階級和平民民主主義知識分子兩代人之間思想斗爭和代際沖突的描述,從更廣泛的社會背景角度以啟蒙家的知覺展現了俄羅斯貴族精英文化逐漸走向衰敗的必然趨勢。通過《父與子》這部小說,屠格涅夫為貴族階級的歷史使命終結唱出了一首悲壯的挽歌,同時將俄國社會前進的希望寄托在了以巴扎羅夫為代表的新一代民主主義啟蒙思想家身上。巴扎羅夫形象的成功塑造,成就了屠格涅夫對俄羅斯文學人物形象體系的貢獻。

文學研究中常把具有共性的人物形象劃為一類進行研究,通過對特定歷史時代文化語境、歷史任務類型和社會意識移異的研究可以看出人物的心理演進。在屠格涅夫創作《父與子》這部小說之前,俄羅斯文學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應該是由普希金在《葉甫蓋尼?奧涅金》中創造的多余人形象。然而,隨著俄國國內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貴族階級作為早期的精英文化的代表已經不足以承擔社會變革的歷史使命,多余人形象也相應的逐漸退出俄國文學的歷史舞臺。此時,無論是社會現實還是文學作品,都需要有新的人物形象來接過貴族知識分子手中的接力棒,重新引領俄國社會走向前進。屠格涅夫正是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才在《父與子》中率先塑造了巴扎羅夫這樣一個具有平民背景的新一代民主主義思想啟蒙家形象。

盡管屠格涅夫在《父與子》之前已經嘗試過塑造平民知識分子形象,例如《前夜》中的英沙洛夫就是一名保加利亞平民啟蒙主義者。屠格涅夫通過英沙洛夫的形象,呼喚來自平民民主主義出身的俄羅斯自己的“英沙洛夫”。由此,誕生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父與子》中的巴扎羅夫形象。

巴扎羅夫是整部小說的中心人物。他是俄羅斯新一代平民知識分子的典型,是農奴制改革時期俄國社會當之無愧的“新人”形象。盡管屠格涅夫并未詳細敘述巴扎羅夫的生平,但從作者對他的出身介紹和肖像刻畫中,同樣能看出巴扎羅夫身上鮮明的平民知識分子痕跡。巴扎羅夫出身平凡,祖父是曾充當過禮拜堂雜役的農民,父親是農村窮醫生,然而,盡管生活在貴族階級占主導地位的俄國,他卻從未抱怨過自己的平民出身,甚至引以為豪,公開宣布從不避諱。此外,作者還為巴扎羅夫刻畫了一幅生動鮮明的平民新人的肖像:瘦而長的臉,寬廣的前額,丘平下尖的鼻子,綠色的大眼睛,淡茶色的連鬃胡子,一個安靜的微笑使他的臉顯得有生氣,而且顯出他的自信心和聰明來。他說起話來“懶洋洋地,可是聲音響亮”,他的腳步“堅定、快速、勇敢”,他的又長又密的深黃色頭發蓋不住他隆起的頭骨。他穿著樸素,語言平凡自然,常把諺語俗語掛在嘴邊,充滿了民間的鄉土氣息。通過對巴扎羅夫肖像的簡單刻畫,屠格涅夫塑造出一位不同于以往貴族精英的嶄新的平民知識分子形象。

巴扎羅夫首先是精神上的強者,他充滿自信,生氣勃勃,具有銳利的批判眼光。他從不屈從于權威,蔑視貴族階級的特權、腐化和墮落。在與“父輩”貴族地主老爺巴維爾?基爾沙洛夫的論戰中,他始終確信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富有自主的人格和評判標準,展現了年輕一代獨立思考的處世態度和奮勇直前的斗爭精神。在理論上,巴扎羅夫堅決捍衛達爾文的進化論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哲學觀。他不相信上帝,否認宗教,始終堅持無神論。他篤信科學的力量,主張用自然科學的眼光來看待周圍一切事物。他崇尚自然科學的崇高地位,試圖以科學實踐向俄國社會宣布:俄國的發展要靠科學強國的路線。正是這樣一種嶄新的現實主義和唯物主義思想,奠定了巴扎羅夫作為民主主義啟蒙家的思想基石。

巴扎羅夫與以往多余人形象的不同之處還在于,他既有明確的理想和目標,更注重行動和實踐的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巴扎羅夫可以算是行動的巨人。他抨擊貴族階級的泛泛空談,自己首先從小事做起。他具有實踐能力,注重自然科學研究。熱愛工作是巴扎羅夫作為平民知識分子區別于貴族地主階級的鮮明特征。當他來到基爾沙洛夫莊園度假后,馬上就開始工作:采集植物標本,從事解剖,進行物理和化學實驗,一架顯微鏡一用就是幾個鐘頭。巴扎羅夫用親身行動毫不掩飾的表達著對成天無所事事的貴族地主的鄙視。同時,巴扎羅夫的行動還很有價值取舍標準:“凡是我們認為有用的事情,我們就依據它行動。”他的行動目標也很明確:首先將地面打掃干凈,為未來打掃地盤。知行統一的巴扎羅夫賦予了新一代民主主義啟蒙思想家不同于以往多余人形象的新的文化內涵,表明了平民知識分子們勇于肩負啟蒙家歷史使命的決心和勇氣。

巴扎羅夫還是俄羅斯文學中第一個虛無主義者。小說中屠格涅夫把巴扎羅夫描繪成“完全、徹底的否定”的堅定維護著。巴扎羅夫將人類所有歷史遺產――包括音樂、藝術、文化――都置于虛無主義的框架內,他激烈的否定現存的一切制度,包括專制制度、農奴制度和宗法制度。他否認一切歷史文化傳承。地主老爺尼古拉?基爾沙洛夫“富有情感地”拉著大提琴,吟誦著普希金的詩歌,這一切在巴扎羅夫眼中都是荒誕可笑的。按照他的觀點,拉斐爾“不值一個錢”,而俄國的藝術家比拉斐爾也好不到哪去。他否認愛情、友情等一切情感,認為一切人所謂的精神的品質都是一樣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同樣構造的大腦、脾臟、心和肺”。巴扎羅夫的虛無主義思想,明顯受到了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西方實證主義在俄國傳播的影響,同時與他自身過度崇尚自然科學也是密不可分的,代表了當時平民民主主義啟蒙思想家的典型世界觀和價值觀。

巴扎羅夫形象的塑造與屠格涅夫的思想矛盾是緊密相連的。農奴制改革后的屠格涅夫,對貴族地主階級的衰敗趨勢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但是他對新一代平民民主主義者能否承擔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仍然充滿矛盾。一方面,屠格涅夫在平民知識分子身上看到了俄國新生力量的崛起,因此他強烈呼喚俄國平民民主主義者的出現;另一方面,由于屠格涅夫清楚的看到平民知識分子身上的缺陷,他對這些新生力量能否承擔社會歷史使命又充滿了不確定和擔憂。盡管平民知識分子們都出身于平民社會,但他們從未真正了解過社會生活,從未深入過俄羅斯人民的內心。在屠格涅夫看來,啟蒙思想家必須和俄羅斯人民、俄羅斯鄉土和俄羅斯文化緊密相聯,脫離俄羅斯人民的變革是很難成功的。然而以巴扎羅夫為代表的平民知識分子們在崇尚民主與理性的同時,卻總是脫離了俄羅斯現實社會的真實生活,這導致屠格涅夫對這些新生力量今后的發展道路充滿了矛盾和擔憂。小說最后巴扎羅夫的離世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了屠格涅夫的心理矛盾,他無法為平民民主主義革命者們指明一條確切的前進道路,也無法將俄國社會進步的責任放心的寄托在他們肩上。

【參考文獻】

[1]屠格涅夫,麗尼,巴金,譯. 前夜?父與子[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篇2

《80后的自畫像》黃偉芳 著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29.80

2010年,曾經引起無數話題的“80后”開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們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們是否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是依舊瀟灑單身還是家庭美滿?又能否承擔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責任……

本書作者主要從職場、婚戀、創業、作家、明星、承重等九個方面入手,探討持續“發燒”的社會熱點話題,與眾多“80后”一起面對這一代人的理想與迷茫、彷徨與堅強,共同探討這2.04億人群集體的怕與愛。

愛尚書庫:

《愛情的肖像》(美)哈伯德 著 蘇世軍 譯金城出版社 ¥35.00

這是一個世紀以來激勵過無數人的西方情感經典,透過歐美文明史上的偉大人物,如但丁、巴爾扎克、史蒂文森等蕩氣回腸的愛情經歷,解析全人類的精神奧義和情感真諦;這是一本適合所有想要獲得真愛、體驗幸福的人閱讀的愛情傳奇,也是一本透析人類情感價值、充滿文學意蘊的情感講義。自從在西方出版以來,一直受到廣泛的贊譽,被稱為人類情感史上的“劃時代著作”。

《孽子》白先勇 著江蘇文藝出版社 ¥25.00

那一種愛,不敢說出口――華文世界最經典的同性戀小說,白先勇先生唯一長篇小說。小說描述了民國六十三年夏天的一個午后,主人公李青因與同學發生曖昧行為被學校記大過開除。從被一直期盼他報考軍校的老兵父親趕出家門開始,這名邊緣少年如何在歷經母親、弟弟亡故、被家庭與學校放逐,乃至于無意中進入“新公園”蓮花池周圍的黑暗王國,認識許多相互扶持的好友并與周遭人物開展一連串追尋情感寄托之處的心路歷程。白先勇把深刻的同情與憐憫給予了這些黑暗中的孩子,給小說涂上了一抹人性的光輝。

《隱秘盛開》蔣韻 著作家出版社 ¥26.00

《隱秘盛開》描述了一場漫長、無望而又震撼人心的暗戀。女主人公看似普通,其實卻是一個世間稀有的愛的天才。貞潔而重若千斤的愛,在心中隱秘盛開,穿越時空二十年而不減分毫,自愿墜入深淵,永不超生。“愛,也許從來都和被愛者無關,愛永遠是一個人的事。”

篇3

性苦惱?性別苦惱?

或許,探索性秘密的第一步莫過于了解自己的身體,但少年林祖狀卻在這第一步便遇到了麻煩。《愛情靈藥》(2002)里,光良飾演的林祖狀是個成績優異的少年,可他的生活卻充滿苦惱,因為他的生殖器要比別人的大好多。為此,他不敢游泳,不敢和同學一起小便,沒有朋友,甚至不想活了。為了找到活下去的勇氣,才國小三年級的祖狀滿世界去買A書,只為看看自己和別人究竟有什么不同。片中的祖狀由身為天主教徒且素以清新形象示人的光良出演,再加上影片“17歲以下少年免入”的標簽,讓眾多觀眾對本片充滿了好奇,以為一定是臺灣版的《美國派》,所以“限制級”恰恰成了吸引眾多青年打破禁忌的誘因,最終本片成了臺灣電影史上四大賣座電影之一。

素有怪才之稱的導演蘇照彬自然不會僅僅玩一次性噱頭來吸引觀眾,他嚴肅地探討著性與愛的問題。林祖狀因為買A書認識了書店老板鄭先生,鄭先生非但給他看漫畫A書解救他欲死的性命,還在他只對A書感冒不屑身邊少女時挽救了他,從而讓他找回暗戀自己多年的女孩和差點錯失的愛情。影片中陳升飾演的鄭先生成了祖狀的性啟蒙者,他雖自認給小孩看A書豬狗不如,最終目的卻指向了純潔的愛情,正如影片的英文名《BeterThanSex》所預示的,A書和性所喚醒的不過是一個少年對愛的欲望,就像性無能的鄭先生為偷窺心不過是愛她的特別方式一樣。

與祖狀不同,《藍色大門》(2002)里的孟克柔遇到的卻是性別上的苦惱,她不愛男生,只愛女生。為了解除這種苦惱,她在墻上寫下“我是女生,我愛男生”,通過同喝一瓶水與體育老師間接“接吻”,甚至嘗試通過與男孩小世交往來轉化對女孩的興趣。現實生活中,孟克柔的苦惱恰是導演易智言的苦惱,本片的出世則宣告了他的出柜。與本片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少年不戴花》(2007)則講了男孩版孟克柔的故事,少年阿寬被哥們阿誠愛上,但他一直沒勇氣正視阿誠的愛,盡管他在心里也愛著阿誠。有趣的是影片用頭發的彎與直暗示著阿寬面對性別身份的糾結(同志還是直男),他的頭發是自來卷,他卻一直希望直發示人,所以每天上學前他都要用夾板弄直頭發,由此可知,阿寬在面對他的性取向時時充滿了顧慮。這里,孟克柔與阿寬的苦惱恰恰間接反映了一定時期內臺灣社會的開化程度不夠高,對同志群體的寬容度有限。

消費性(別)文化

與世界很多地區一樣,臺灣的同志文化從潛流暗涌到浮出水面經歷了重重困難,如今同志文化可以光明正大地擺在桌面探討,既歸功于2003年以來的臺灣同志大游行,又歸功于文學家和導演們的不斷探索。早在六七十年代,有著同志身份的作家白先勇便大膽創作了《月夢》《青春》等同志小說,朱天文的《荒人手記》、朱天心的《春風蝴蝶之事》、邱妙津的《鱷魚手記》等也都在文學上對同志文化做了大膽探索;八十年代后期,白先勇的《孤戀花》《孽子》兩部同志小說先后被改編成同名電影,自此,臺灣的同性電影一發不可收拾。

經歷了前輩們的一番試水之后,電影中的同志們終于不用再遮遮掩掩瞻前顧后了,他們可以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故事。2004年電影《殺人計劃》就不再糾結于女主的拉拉身份了,而是在承認蕾絲情結的基礎上大大方方講了兩個女孩之間的曖昧故事。少女小珍個性閉塞相貌平凡,與陽光美麗的小晴是形影不離的姐妹,小珍深深愛著小晴,非但上學放學與她在一起,吃飯睡覺都不愿分開。小珍視小晴為惟一,小晴身邊除了小珍之外則環繞了大把的少男少女。整部電影都在講小珍如何吃醋,導演翟友寧以男女朋友的模式看待兩個女孩間的情感關系,將小珍患得患失的微妙情緒講述得細膩至極。如此細膩,不知情的觀眾一定以為導演是多愁善感的女孩呢,其實他是個年過四十的大老爺們,只是向來善于捕捉小女生間的微妙情感,這個在他導演的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中就可見一斑。

除了像《殺人計劃》一樣大方講述同志的故事,還有很多電影則干脆大方到將同性文化變成消費品。《盛夏光年》(2006)講述了兩男一女間的愛情糾葛,少年康正行愛著哥們余守恒,余守恒則愛著少女慧嘉。這種兩男一女的愛情故事,后來在《女朋友男朋友》(2012)中更是發揚光大,且更加復雜,變成了他1愛他2,他2愛她,她愛他1的三角環形關系。同樣發揚光大的還有此類同性電影中的“春光乍泄”癖,《盛夏光年》里大膽上演了兩個男孩的激情戲,將美少男的身體作為視覺消費的一種,《女朋友男朋友》更是以桂綸鎂裸背、張孝全作為賣點。如果說以往電影男女間的激情戲是吸引觀眾的噱頭的話,此時,男孩身體的、女孩之間的情愫則成了更加誘人的標簽,比如《刺青》(2007)就靠楊丞琳與梁洛施的曖昧激情戲吸引了大量觀眾。自此,臺灣青春片進入了一個消費同性文化的時代,幾乎無片不腐,比如《渺渺》《愛麗絲的鏡子》《亂青春》等。

同志們的理想國

如果說上文列舉的眾多影片中同性元素只是文化消費的一種的話,另一種影片中創作者卻在嚴肅地探討著同志的生存問題。1986年虞戡平導演的《孽子》是臺灣第二部同性戀電影,在尚未解嚴民風未開的時代,影片大膽地為同志們建立了一個理想國。片中的“楊媽”是個老同性戀者,他雖是男兒身,卻多女兒情,好心收留了眾多被家庭和社會排斥的青年同志,孩子們在他家總是充滿歡聲笑語,“楊媽”則真的像媽媽一樣給孩子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不舍得跟他們要房租,為他們留飯,為他們提供工作,呵護他們的精神情感……影片在視聽語言上十分講究,每當表現外界對這些青年同志的排斥與歧視時,經常夾雜著冷風冷雨,影調灰冷,讓人望而生寒。但在表現“楊媽”的理想國時就充滿了暖黃的色彩和歡欣的調子,幾經對比,“楊媽”創設的理想國就更加溫暖可貴了。后來,大膽出柜的同志導演周美玲在其《艷光四射歌舞團》(2004)中一樣建立了同志的理想國,那就是“媽媽”帶領下四處流浪的“艷光四射歌舞團”。每當夜幕降臨,男孩們便可以打扮成美艷的皇后,在燈紅酒綠下尋找愛與被愛的權力,那里,是他們生命惟一的慰藉。

雖然虞戡平與周美玲都為同志們建立了理想國,卻難掩其悲觀之情,理想國之所以溫暖,恰恰證明了社會不夠寬容。可是對于新生代女導演陳映容來說,事情就樂觀多了。在電影《十七歲的天空》(2004)中,初出茅廬的陳映容全然不顧外部世界的紛擾,為同志們打造了一個純粹的烏托邦:全片均由男性出演,沒有一位女性角色。在這個烏托邦里,幾乎人人都是同志,我們既可以看到老年同志們溫馨地牽手過馬路,也可以看到主角優質周天財如何在同志世界尋覓夢中情人,還可以看到2003年現實社會中的同志大游行(紀錄片片段),包括在臺北聞名的同志酒吧FUNKY。全片以輕松幽默的方式描述了周天財在臺北都會尋找愛人的過程,在一家知名的同志酒吧里,小周與優質型男白鐵男互相心儀,但小周因聽說鐵男花心便打消念頭,此后他對鐵男一直念念不忘,直到最后,經歷了種種誤會與澄清,經過朋友們的幫忙,兩個心心相映的人終于走到了一起。

篇4

[關鍵詞]《洛神賦》曹植 理想之神 對話

一、歷代對《洛神賦》的詮解

《洛神賦》序曰:“黃初三年,余從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說神女之事,遂作斯賦”,表面看來這是一則人神相與的奇遇,但是它的涵義絕不僅僅在此。“洛神”作為一個美人的象征性的符號,是很難確指的。正如索緒爾所認為的:“語言符號是任意的。”正是“因為符號是任意的,所以總要受歷史的影響。某個施指與某個所指在具體時間內的結合是歷史發展的結果,是暫時的。”符號的任意性決定了無論是能指還是所指,都缺乏固定的、基本的、能夠保持一致的內核。《洛神賦》中洛神的形象是運用象征的筆法刻畫的,而這種符號所象征的意義無法確指,從而使歷代對《洛神賦》的理解有多種詮釋。

一種觀點是“感甄”說。最早提出此說的是李善注《文選》“魏東阿王,漢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與五官中郎將。植殊不平,晝思夜想,廢寢與食。黃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鏤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時已為郭后讒死,帝意亦尋悟,因令太子留宴飲,仍以枕賚植。植還,度輟轅,少時許,將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見女來,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今與君王。……’言訖,遂不復見所在。遣人獻珠于王,王管以玉佩。悲喜不能自勝,遂作《感甄賦》。后明帝見之,改為《洛神賦》。”這種觀點在唐代頗為流行。李商隱在其《無題》詩也有“宓妃留枕魏王才”的詩句。直到近代郭沫若還認為此觀點有道理,認為“子建要思慕甄后,以甄后為他《洛神賦》的模特兒,我看也是情理中的事”。

第二種觀點是“寄心君王”說。清人何焯認為“植既不得于君,因濟洛川作為此賦。托辭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自好事者造為感甄無稽之說,蕭統遂類分入于情賦,于是曹植幾為名教罪人,而后世大儒如朱子者,亦不加察于眾惡之余,以附之楚人之辭之后,為尤可悲者。不揆狂簡,稍微發明其義,蓋孤臣孽子所以操心而慮患耳。”朱乾也說:‘《洛神》一賦,乃其悲君臣之道否,哀骨肉之分離,托為人神永絕之辭,潛處太陰,寄心君王,貞女之死靡他,忠臣有死無二之志,小說家附會感甄,李善不知而誤采之。”丁晏《曹集詮評》也采納這種說法“序明云擬宋玉神女為賦,寄心君王,托之宓妃,洛神猶屈宋之志也。而俗說乃誣為感甄,豈不謬哉!”這類寄心君王的觀點,是在反駁感甄說的荒謬之同時提出其主張的,看起來要比感甄說更接近文章的主旨。

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于《洛神賦》的主旨又有新的見解,主要以洛神象征曹植之理想,可以稱為理想象征說。張亞新認為:“洛神應是作者政治理想、人生抱負的寄托或化身,是作者‘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的理想境界的形象化。”張文勛以為:“作者寫的是愛情主題,歌頌了一位理想中的美麗的女性形象,大膽抒發了作者對這位想象中的婦女的愛慕之情”,至于說“在愛情主題后面,是否還寄托了作者對于事業和理想的追求昵?應該是有的”,最后總結為“洛神是理想的象征,這理想,可以是美的理想、愛的理想,也可能是事業的理想,生活的理想。可惜這些理想都和洛神一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她給人留下的只是惋惜帳惘,冥思遐想。從這意義上說,我們認為曹植藉這篇賦以寄托自己的種種失意情懷,說它是苦悶的象征,也是可以理解的。”徐公持也認為“洛神是理想的化身,這篇賦表現了作者在受著迫害、壯志不伸的條件下,仍然有所追求的精神。”

另外,還有哀愁說。這種觀點認為哀愁是全文的主旨,也就是說全文渲染的是一種情緒,認為“此種言有終而意無盡的哀凄悲怨,正是《洛神賦》能夠搖撼人心的魅力所在”,以徐公持在《魏晉文學史》中的觀點為代表。在《魏晉文學史》中徐公持修正了自己早先的看法,認為:“哀愁就是它的主旨”。而哀愁的源頭是“曹植的現實遭際”。文中的“君王是哀愁之王,洛神既是美麗之神。也是哀愁之神。二位人物的哀愁又融為一體。成為無法消解的情緒癥結”。

二、《洛神賦》的另一種闡釋

對于文學作品的解讀來說,真理是不存在的,不論是何種解釋,他們都有各自成立的理由。加達默爾認為,藝術作品周游戲一樣,其存在方式都是自我表現,“‘表現’就必須被承認為藝術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這一點應由表現感念是從游戲概念中推導出的這一事實做準備,因為自我表現是游戲的真正本質――因此也就是藝術作品的真正本質。所進行的游戲就是通過其表現與觀賞者對話,并且因此,觀賞者不管其與游戲者的一切間距而成為游戲的組成部分”。觀賞者是游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而讀者也是藝術作品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洛神賦》之所以成為千古名篇,能夠一代又一代打動讀者的心,正是由于它的象征給讀者留下了較大的解讀空間。不同的讀者因為自己的前理解不同因而能讀出不同的內涵,它的多義性恰恰又證明了它的可讀性,從而在這種互動中展示著它恒久的魅力。那么,論者作為讀者又從中讀出了什么?與第三種觀點有些類似,認為洛神是理想的象征。但是,和此觀點有所不同,認為整篇文章是曹植和其理想之神的對話,或者可以講是現實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的對話。

賦中寫到:從京城歸東藩的途中,日既西頹。車殆馬煩,在洛川一帶休息。忽然精移思散,睹一麗人,在巖之畔:

其行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日,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濃纖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若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云髻峨峨,修眉連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輔靨乘權。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于語言。奇服曠世,骨相應圖。

從屈原《離騷》開始,中國古代詩文中的美人經常有象征的涵義。《離騷》中的美人意象是變化的不確指的。如前部分的“恐美人之遲暮”、“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其中的“美人”、“蛾眉”指的是有才華的自己而在后一部分中的“求女”,其寓意歷代多達+種解釋。當代學者周建忠曾作過詳細歸納,分別是求賢臣、求賢君、求賢妃、求君臣、求理想(女指理想人物和理想事物)、求愛情、藝術虛構說、求知音、求楚后、求女杰。

論者以為這個美到無以復加的洛神正是曹植心中完美的理想之神。曹植是一個積極的人,一生都充滿了濃烈的政治熱情。雖然他遭到了人生的種種打擊,但是他一生都為“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的理想努力,所以他的散文中處處 流露出對理想的向往,無論是少年氣盛、還是坎坷人生,都不曾讓他放棄。那理想是他心中恒常的指示燈,而他不斷發生變化的散文中的心情、甚至散文的形式,都是圍繞著這一恒常的目標展開。

自從黃初年問,文帝即王位,“植與諸侯并就國”,名為就國、實無異于放逐。據史書記載“封建侯王,皆使寄地,空名而無其實,王國使有老兵百余人以衛其國。雖有王侯之號,而乃儕為匹夫。縣隔千里之外,無朝聘之義,臨國無會通之制,諸侯游獵不得過三+里。又為設防輔監國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為布衣而不能得。”世人皆思為王侯而不能得,而曹氏王侯則皆思為布衣而不能得,這一違反常情的選擇,暴露了這些藩王所遭受到的待遇。藩王的境況已經很差,“時法制,待藩國既自峻迫,僚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弱,大數不過二百人”,而曹植又因為“前過,事事復減半”。但是物質上的困窘算不了什么,更沉重的是精神上的受挫。黃初四年,曹植與曹彰、曹彪一同朝京師。在洛陽。欲見曹丕而遭拒絕,兄弟曹彰又突然逝去。本欲與曹彪同道歸藩國,又被“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贈白馬王彪序》)的借口而制止。這次朝京師曹植的精神遭受了極大的打擊,他對自己“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的理想開始懷疑,《洛神賦》正是用象征的手法抒寫在獨自歸國的路上與理想之神的一次深入的交流、靈魂的對話。

賦中他與洛神的交往,正是他和理想之神的對話

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愿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瑋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執眷眷之G實兮,懼斯靈之我欺!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顏而靜志兮,審禮防以自恃。

曹植希望追尋到理想,理想之神的美好讓他振動,但是,他又害怕最終被理想之神欺騙。就像鄭交甫被神女拋棄一樣,所以,他對理想之神持著一種猶豫、狐疑的態度。而理想之神對他的這種態度非常不滿:“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途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她徒倚彷徨,將飛而未翔。

曹植則又一次為理想之神的美好內蘊打動:

體訊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盼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理想之神在彷徨之后終不忍將他的主人舍去:

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悼良會之永絕兮,哀一世而異鄉。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雖潛處于太陰,長寄心于君王。

雖然人神道殊,盛年莫當,但是我心將長寄于君王。此處的“君王”當是主人的涵義,理想之神將曹植稱為君王是有道理的。理想是人的精神狀態,它的前提是人的存在。所以人本身是其精神(包括理想)的主人,沒有人的存在理想也將失去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