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愛聽的故事范文

時間:2023-03-17 01:48: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女生愛聽的故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女生愛聽的故事

篇1

一、巧選句式,發號施令

班級要開展工作,班主任施令發號是常事。但同樣的一件事,有的班主任布置起來能讓學生心悅誠服,事半功倍,而有的班主任布置起來卻令學生怨聲載道,事倍功半,這就是指令語氣在起作用。如祈使句“某某同學把地掃完”,換成疑問句“誰愿意把地掃完?”。實踐證明,帶有商討、征詢成份的疑問句語氣委婉,學生愛聽,而祈使句的語氣卻叫人有惟命是從的感覺,聽來生硬、強制,不受學生歡迎。如用“哪位同學希望主持下次班會?”會比用“某某主持下次班會”好些;用“下期黑板報哪位同學愿意負責?”會比用“下期黑板報由某某負責”好些;用“完成任務的同學可以提前回家,好不好?”會比用“沒有完成任務的同學禁止回家”效果好。

二、善于稱謂,春風化雨

有位班主任,學生們都十分喜歡他,整天圍著他轉,說來這位班主任的相貌和能力都很一般。孩子們喜歡他的理由是什么呢?原來他在喊學生名字時有些“特色”,只喊名而不喊姓。如喊“張燕燕”時只用“燕燕”,喊“朱小靈”時只用“小靈”,并且優差不計,一視同仁。原來是簡單的一句稱謂使他的語言更具有魅力。因此班主任稱謂學生時不妨多用一些人情味濃,激勵性高的稱謂稱呼學生,如“未來的文學家”,“我們班的才子”等。在課堂上可以有一些特稱,可以學生的專長稱呼,如“我們班的歌唱家”、“我們班的畫家”、“我們班的數學家”、“我們班的演講家”等。這些稱呼,既能活躍氣氛,又可起到激勵先進的作用。關鍵是從激勵入手,讓他們感到溫暖,樹立起信心。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禮貌得體的稱呼學生可以激發和控制學生情緒,溝通師生感情,拉近師生距離,融洽師生關系,進而增強教育教學效果。

三、暗渡陳倉,忠言悅耳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實,良藥未必都苦口,忠言也未必都逆耳。作為班主任,如果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深愛自己的學生,就會用心去品味愛的真正含義,用心去揣摩愛的藝術和技巧,可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使批評變得悅耳動聽,達到“良藥甜口利于病,忠言順耳利于行”的目的。在一次數學考試之后,班主任發現班上的女生普遍考得比男生好,就在班會上給大家講了個故事:“昨天我做了個夢,夢見我的老師在課堂上問我,來生當男生還是當女生,我就回了一句:當女生!我的老師就問我,為什么?我就說,男生與女生下棋時,要是女生贏了,她就會立刻被大伙稱為女才子,要是輸了,人們也不會責怪她;可男生就慘了,要是他下贏了,肯定沒人說他是男才子,可要是下輸了,人們又立刻說他是個大草包。天!虧不虧!”聽到這個奇怪的夢,大家全都笑出了聲,而他也就從從容容地接著說:“不過今天我不說夢,而是要表揚咱們班的女生,為什么?因為她們考得好,超過了男生!這說明,不僅下棋,考試也一樣,女才子特別多!因此,我既要為我們班女生們的勝利而驕傲,也要為我們班男生們的謙虛而驕傲!”哄的一聲,大家又一次快活地笑了。女生們笑,是因為老師在夸她們;男生們笑,則是因為老師的妙侃是對自己的一個極巧妙的批評。可見批評也是一門藝術。

四、因材施教,因人施管

篇2

【關鍵詞】導入技法 情景教學 寓教于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0-0104-02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高質量的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導入技法。精彩的導入就像磁鐵,能抓住學生的心弦,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導入方法多種多樣。

一 歌曲導入,心曠神怡

歌曲導入是富有感染力的一種藝術手段。通過欣賞歌曲,使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在潛移默化后受到教育,獲得知識。根據教學內容,恰當、適時地播放一些格調高雅、積極向上的優秀歌曲,可以實現寓教于樂,寓教于美。與此同時,用音樂導入新課,對于創造心情舒暢的環境,對完成教學任務有較大的幫助。例如,我在教學《少年當自強》這一課之前,分別贈送給男生、女生各一個小禮物,即男生的《男兒當自強》歌曲片段欣賞,女生的《鏗鏘玫瑰》歌曲片段欣賞,那高昂、激動的旋律深深振奮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同學們情不自禁地高唱起來。在歌聲中,我及時進行引導:男生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想呢?女生覺得這首歌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什么樣的精神?問題一提出,學生們思緒萬千,熱情高漲,紛紛舉手發言。此時,我們就能很自然地引入到新課的主題,即自強。

歌曲這種文藝作品富有感染力,適當引用,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思維處于興奮狀態,從而確保課堂的高效。

二 游戲導入

課前和學生做游戲是我最喜歡的,也是學生最喜歡的,我以游戲導入新課,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滿足了學生喜歡“玩”的天性。“我說你做大家猜”這個游戲大家都很熟悉,我把它搬到《豐富多樣的情緒》這一課的課前五分鐘,我說“手舞足蹈、拍案而起、淚流滿面、大驚失色、大發雷霆……”這些詞語,分別讓幾個學生用肢體語言表演給臺下的學生,臺下的學生積極參與猜出答案,并告訴大家具有這些行為時,心情是怎樣的,由此導出人類情緒的四種基本類型“喜、怒、哀、懼”。

三 圖片導入,形象直觀

圖片具有直觀性,使人一目了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可調動學生的興趣,增大課堂上的教學信息容量。記得我在教學《難報三春暉》這一課時,首先給大家展示了一組關于父母的圖片:父母為了生計疲于奔波的場景;父母等待考場里的孩子那焦急、期盼的眼神;父母在孩子取得進步喜極而泣的激動畫面等。當這組圖片放完后,有個別女生已是淚流滿面,學生的心被這些畫面深深地震撼了,這一幕幕是那么真實地發生在每天的生活中,只是他們從未去思考過父母是如此地不易,老師在孩子們真摯的情感中開始了這神圣的一課。

在選用圖片時,選材一定要緊密聯系教學內容,新穎、震撼,讓學生們耳目一新,這樣立刻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興趣。

四 生活導入,倍感親切

課本知識的枯燥無味容易使學生缺乏學習政治的興趣。為了消除孩子們對學習政治的厭倦情緒,在課堂教學中應盡量把政治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孩子們帶著一種親切、愉快的心情學習。我在教學《身邊的誘惑》一課時選取的是“手機的誘惑”來進行導入:老師的手機前天傳來了中19萬的好消息,這對我是個很大的誘惑,但條件是先交手續費900元,扣除個人所得稅后,會把剩余的錢匯入我的個人賬戶里,你們覺得我該不該交這筆費用?你們聽說過類似的事情嗎?通過設計學生身邊的事例導入課堂,用生活中的真實事例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較自然地揭示出了“誘惑就在人們的身邊,要正確看待誘惑”的主題。

五 故事導入,簡單實用

故事是孩子成長中的好朋友,能讓孩子倍感親切、樂于接受。抓住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特征,用扣人心弦的生動故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使之主動參與教學。在教學《讓我們選擇堅強》一課上,我先給學生出示了5.12大地震時的幾張圖片,讓學生回想當時發生的一切,告訴他們一個人獲得成功并不僅僅在于智力的高低,還需要具有堅強的意志。然后又講了一個小男孩林浩救人的真實故事,導入新課,學生一聽故事,積極性高漲。

六 漫畫導入

漫畫生動形象、逼真、趣味性強,學生樂與接受,用它導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上學期教學《豐富多彩的情緒》一節時,我出示喜、怒、哀、懼等不同表情的漫畫,讓學生辨認并猜想每種表情產生的原因,學生情緒高漲,紛紛舉手,爭著發言,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七 視頻導入,扣人心弦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作為一個新的教學手段已經走進我們的課堂教學之中,它賦予了課堂教學以新的活力,形成了課堂教學生動活潑的新局面。

篇3

關鍵詞:物理;教學;導入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良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探求未知的積極性。因此,導入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效率,深受廣大教師的關注。那么,如何做好初中物理新課程教學的課堂導入呢?筆者結合自身在教學中的實踐,在此談談個人的做法。

一、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導入

物理與生活有著很密切的關系,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知識,如果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物理教學的導入,不僅能給學生一種親近感,還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它能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的直觀感受,進而便于學生理解。比如,在學習改變內能有關知識的時候,先讓學生回憶一下,冬天如何讓冰冷的手迅速地暖和起來?學生很有生活經驗似的感慨說:“可以對著手呵氣”“也可以雙手搓”,等等,從而迅速地進入科學探究階段;又如,在學習物態變化的時候,先讓學生思考一下水有哪幾種狀態?然后再問問學生,這三種狀態是在什么條件下可以轉化呢?教學很順利地進行到了探究階段,學生探究的積極性高漲,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再如,在學習杠桿知識的時候,教師先向學生出示一個帶釘子的木板,問問哪個力氣大的學生能將木板上的釘子?結果發現班級里力氣最大的學生都沒有辦法,然后教師給出幾個工具,起子、羊角錘,等等,再請學生思考,怎樣利用工具拔出釘子?很多學生踴躍發言,想要上臺實驗,這時可以叫一個力氣小的女生試試,結果該女生利用這些工具后,很快將木板上的釘子了。最后,教師水到渠成地引導到新課教學上來。新課改要求物理教學應該從生活走向物理,再由物理走向生活、社會,因此,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導入,是設計教學導入的常用方式。

二、利用物理實驗進行導入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物理教學的主要手段,也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研究物理問題的根本方法,因此,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初中生生性好動,對未知充滿好奇,不少初中生之所以喜歡物理,就是因為物理有實驗。根據初中學生的特點,利用實驗進行教學導入,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測量長度的時候,不少學生認為測量長度太簡單了,不需要學習。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先請幾個學生上來,用刻度尺量一量講臺的長度,并將各自的結果寫在一張紙條上。當幾個同學都測量好后,再將這幾個學生的測量結果公布出來,所有的學生都會感到驚訝,發現他們的測量結果各不相同。教師順勢談談測量長度的重要性,以及在實驗過程中,如何樹立嚴謹而科學的工作作風,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再如,在學習有關大氣壓知識的時候,可以做一個“擰蓋止水”的實驗:用細針將塑料飲料瓶的下周戳幾個針眼,向塑料飲料瓶里注滿水后,可以看見水從下周的幾個針眼里流出來,假如用蓋子擰緊飲料瓶,就會發現流水被止住了。開始做這個實驗的時候,學生以為老師再做液體對容器側壁產生壓強的驗證性實驗,并不在意,后來發現流水被蓋子止住了,立即驚訝起來,強烈的探究欲望油然而生。

三、利用多媒體進行導入

繪聲繪色的多媒體給學生的視覺、聽覺的沖擊很大,便于進行教學導入。比如在學習光學知識的時候,利用多媒體播放彩虹、朝霞、晚霞、城市霓虹燈等的場景,讓學生感受生活中各種光的現象,激發他們的探知欲望;在學習機械運動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感覺坐車時遇到超車、倒車等的情況;在學習機械能轉化知識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過山車、衛星、撐竿跳高等的視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總之,多媒體有很強的優勢,在物理教學導入方面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四、利用講故事進行導入

初中學生愛聽故事,而物理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假如教師能利用故事進行教學導入,也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浮力方面的故事有阿基米德辨別真假皇冠的故事,也有曹沖稱象的故事;機械運動里有法國飛行員手抓德國子彈的故事;光學里有研究望遠鏡的故事等,每一節內容,幾乎都有與之相對應的故事,還有很多科學家的奇聞逸事,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假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能巧妙地將此設計成教學導語,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將學生的好奇心迅速地轉化為探知的動力,就能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課堂教學的導入有很重要的教學功能,不可小視。假如教師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巧妙的設計導入,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設計課堂教學導入的時候,要直觀、生動、有趣、新穎,切忌枯燥、冗長、陳舊,努力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探知的欲望。

參考文獻:

[1]李遠蓉,朱 霞,鄧 磊.物理探究式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4

關鍵詞:小學生;熱愛勞動;培養措施

勞動是學生認識和了解社會的窗口,是學生健康人格形成的沃土,是學生智力良好發展的催化劑。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環,培養小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對他們的全面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小學生處于勞動的初步認識和初始實踐階段,是培養熱愛勞動品質的最佳時期。怎樣培養小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1.熱愛勞動從尊重勞動成果開始

尊重勞動成果,既是對勞動的肯定,也是熱愛勞動的基礎。現在的一些小學生,不愛惜糧食,亂倒飯菜,不講究衛生,亂扔垃圾,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很少勞動甚至從不勞動,對勞動沒有正確的認識,不懂得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更談不上熱愛勞動。一些學校的校園和教室,剛剛打掃了衛生,不一會兒就又到處扔滿了垃圾。學生打掃衛生的勞動的成果得不到尊重會大大削弱勞動當事人的積極性,熱愛勞動教育會大打折扣。

2.熱愛勞動要認識勞動的美

俗話說:“金山銀山,坐吃山空。”“再多的錢財不如地里兩棵‘搖錢樹’――一雙勤勞的雙手。”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史上有許多關于熱愛勞動的故事。我們可以根據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給學生講一些熱愛勞動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讓學生認識勞動是光榮的,勞動是最美的,熱愛勞動的人是生活中最美麗、最值得敬仰的人。

3.大人要樹立熱愛勞動的榜樣

孩子的眼睛就是一架攝像機,對大人的一舉一動都會像照相一樣記錄下來并模仿。大人身上的不少品質、行為習慣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比如:媽媽哼著歌兒炒菜,但卻罵罵咧咧很不情愿地洗衣服。孩子就知道媽媽喜歡炒菜厭惡洗衣服,并會認為炒菜是快樂的事情,而洗衣服是一種讓人討厭的勞動。這就非常不利于孩子熱愛勞動習慣的培養,所以要想教育小學生熱愛勞動,老師和家長要用自己的勞動熱情樹立熱愛勞動的榜樣,用自己熱愛勞動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和教育他們。

4.給孩子嘗試勞動的機會

小學生看到老師寫得一手好字,有些學生下課了自己也到黑板上寫起來。看到媽媽炒菜,自己也爭著要掌勺。小學生對很多事物都很好奇,都想試一試,這是他們好學好動的體現。我們不能因為小學生年齡小、動手能力差,不能把事情辦好,甚至把事情辦壞就拒絕孩子一切勞動的嘗試,更不能拿大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諸如這種日常勞動,只要在安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讓他們大膽地親自去嘗試。可能炒出來的菜很難吃,甚至根本不能吃,但可以讓他們親身感受一下食品的來之不易,豈不比單純的說教更頂用嗎?

5.分工協作,團結互助

小學生由于家庭環境及自身成長環境的差異,有著不同的勞動興趣和勞動意愿。比如一些力量型的高個兒男生喜歡整理課桌椅,一些小個兒女生則更喜歡擦擦洗洗,一些在家經常掃地的乖孩子則總希望自己有機會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老師在安排勞動任務時,既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勞動能力安排適當的勞動任務,又要讓有不同勞動技能的學生相互協作共同勞動。學生在勞動中分工協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既有利于孩子團結互助精神的培養,又有利于孩子勞動技能的提高和熱愛勞動品質的培養。

6.不能用勞動來懲罰學生

一些學生因為自身勞動能力或勞動習慣上的原因沒能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勞動任務,某些老師不是從正面去引導幫助孩子怎么搞好勞動,而是用罰掃地來懲罰他們,甚至由于罰掃時學生沒有得到有效的勞動指導而一罰再罰,少則一周,多則一月,甚至沒完沒了。罰掃的潛臺詞就是“勞動”是勞累的、痛苦的,這時孩子的勞動體驗是厭惡、是懼怕。勞動懲罰是變相體罰學生,是與熱愛勞動教育背道而馳的,不但不能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更是有違教育法規。

7.創造性地完成勞動,增長勞動技能和增添勞動樂趣

小學生一時性起時往往能把事情辦得很好,但俗話說:“孩子都是三分鐘熱情”。事物的新奇感消失后,很多學生往往在勞動過程中半途而廢,不能堅持把單調重復的勞動做完。這時我們可以引導和教育學生創造性地完成勞動任務。比如掃地,很多低年級小學生,只會從教室的這頭掃到教室的另一頭,打掃過程中垃圾越積越多,越掃越吃力。我們可以教育學生采取分區清掃法,不用把所用的垃圾都掃成一堆,而是分區清掃,一個區域內垃圾掃成一個小堆,這樣勞動強度降低了,勞動效率提高了,孩子的身心都得到了鍛煉。

8.開展勞動競賽,樹立勞動標兵

篇5

一、激情教學,突出語言美

在政治課教學中,富有激情、形成有吸引力的教學語言風格,應當是每一位教師追求的目標,也是教師在教學中恰當運用情感滲透教學的一個重要表現。政治課教師若上課沒有激情、不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也就不可能走出一條留下美的軌跡的教學之路。因此,要使教學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教師必須富有激情、精心追求教學語言的風格美。教師富有激情、獨特的語言風格所營造的引人入勝的課堂教學氣氛,誘發著學生的情感共鳴,對上好每一堂思想品德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語言美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豪放的美

豪放就是氣勢浩瀚、激越高昂、豪壯剛艦英武奔放的語言格調,即人們常說的陽剛之美。形成豪放的語言風格的要素,主要表現在對詞語聲音色彩的大量選用上,“音節高則神氣必高,音節下則神氣必下”。博大高遠、氣勢恢宏、色彩鮮明、胸襟開朗是豪放的主要特征。豪放的語言風格能對學生的情緒產生強烈的感染力,給學生一種豪壯英發的動感美。

(二)柔婉的美

柔婉是與豪放相對應的語言風格。柔婉的特點是語句優美,情意纏綿,韻味深長。柔婉風格的語言,大多來自于使用語句的變幻多姿,短句急而促,長句舒而緩,偶句勻稱凝重,奇句綺麗灑脫。這些句式錯落而諧調地結合起來,造成一種情調婉轉的藝術效果,使學生久久難忘。

(三)靈秀的美

靈秀就是綺美絢麗的語言格調。它能給學生以錯落有致、輕松諧趣、色彩斑斕的優美感受。靈秀風格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如何使用形容詞和比喻、比擬等修辭手法。它的節奏既充滿著強烈、深厚的情感,又回蕩著起伏不停的音律,能增強對教學內容的形象描述和抒情感。

(四)回環的美

回環就是用前一句的結尾做后一句的開頭,又回過頭來用前一句的開頭做后一句的結尾的語言格調。教學中一句優美的話語就是一顆璀璨的珍珠,把這些彩色的珍珠兩端串結成圓圓的項鏈,就是回環。這種修辭手法通過語序回環往復的巧妙配合,表現兩種事物或現象相互排斥或相互依存的辯證關系,它結構嚴密、上遞下接、語勢連綿、音律流暢,用之則可加深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

(五)含蓄的美

含蓄就是含而不露、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正如坡所云:“言有盡而意無窮者,天下之至言也。”其特點表現在把烈火般的感情蘊蓄在冰冷的語言里,必須在細細體會之后才感到熾熱逼人;它不是直截了當地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人自去體味。

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富有激情,在授課語言上狠下功夫,或豪邁奔放、或婉約低沉、或含蓄不露,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師自身的情感體驗和優美的課堂語言感染學生,達到情感滲透在教學中成功運用的目的。

二、以情激學、提高學習積極性

與其它學科相比,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有兩難:其一,概念、觀點較為抽象、枯燥,與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近年來,由于中考政治命題越來越活,學考脫節現象普遍存在,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喪失信心。有些政治課教師也心灰意冷,抱著“你們不愿學,我也懶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應付,這就造成了政治課教學的惡性循環。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我也經歷了一番思想斗爭,但我堅信:事在人為,唯其難教,方能見真功夫。夸美紐斯說過:“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由教師激發起來的”。于是我開始嘗試用一些方法,引導學生學習,首先我運用了“情感滲透”教學法。

(一)情感投資,以愛結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中去,與他同歡樂,共憂傷,忘記自己是老師,這樣孩子才會向老師敞開他的心靈。”我利用課余時間經常深入學生中,對孩子們噓寒問暖,與學生們一起搞衛生、說故事。學生遇到困難時,積極幫助其解決,這些很快贏得了學生的敬意和信任,我的話,他們也愛聽了。這大概就是“親其師,信其道”吧。

(二)真情實話,以情誘學

我給初一學生上第一節課時,我問了幾個他們關心和好奇的問題:一是大家是否覺得隨著我們年紀的增長,我們在與異性同學交往時變得越來越別拗,不好意思?二是大家和原本沒有隔閡的父母變得生疏了些,容易和父母發生爭吵?學生聽完之后,很多同學馬上說就是這樣的,你怎么知道的?一雙雙驚訝的眼睛望著我,著急的想要知道答案。我望著孩子們天真的眼神,告訴他們只要認真的學習政治課啊,就能從中找到答案。于是,學生就有了好奇,想要試驗老師的話。而在后來的教學過程中,我不斷地讓他們去實現自己想要的答案,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也變得越來越濃厚。

三、以情明理彰顯教學德育功能

列寧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講概念還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論閃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強學生對政治課的濃厚興趣。

(一)語言含情,講活知識。我以飽滿的情緒,旺盛的精力講授每節課,同時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娓娓道來,使學生們的情緒隨我的語調而變化。

(二)故事滲情,吸引學生。書上的例子大多比較簡單,有的例子時間較遠,我就進行增補或系統形象化。

(三)教具育情,形情交融。為了增強政治課的德育功能,我在舉例時結合學生身邊的例子,讓學生體會到故事就在觸手可摸得身旁。譬如在講哪些行為是尊重老師的行為,哪些行為是對老師的不尊重時,我列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小明在快上課時看見李老師提著一塊小黑板正走向教室,于是主動跑上去幫李老師提到教室。上課時,小明聽了一會兒課就開始講小話,不時,還去扯前面女生的頭發。下課后,小明又和幾個同學聊起數學老師,他說我們的數學老師一天到晚總繃著臉,又黑,不如就叫“黑板”!他的話引得周圍的同學哄堂大笑。我讓學生從中去分辨哪些行為是尊重老師,哪些是不尊重的?既能讓學生明理,更能在故事中回歸生活,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與老師和睦相處。

四、以情導行拉近師生距離

思想政治課的任務,不僅是教給學生馬列主義基本知識,增強其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因此,我竭力以情感化,導之以行。

(一)教師身先士卒,作出表率。常言到:身教重于言教。如講“關心他人”時,我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一般,思想上鼓勵他們進步,主動當他們入團介紹人;學習上耐心輔導;有困難時及時伸出援手;在他們煩惱時,耐心聽他們的訴說。講“熱愛勞動”,在學校大掃除中,我不怕臟累干在前。發現教室有垃圾馬上拾起放在垃圾桶里,講桌臟了,立馬擦干凈。從我的行動中,同學們懂得了如何理論聯系實際。

(二)以情啟思,明理踐行。如講“孝敬父母”的內容時,我列舉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對子女的慈愛之情,并引導學生們討論父母是怎樣關心自己的?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述說父母在飲食、起居、學習等各方面對自己的關心。我又問:“你們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嗎?”教室立即靜下來。一會兒,有個別同學說出了父母生日,但語氣還不大肯定。我嘆息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我啟發大家:“想一想,怎樣報答父母生養之恩?不要口頭,而是要行動,一星期后向我匯報。”結果沒過三天,就有不少同學對我講了他們如何幫助媽媽刷鍋碗、洗衣服,給媽媽做生日卡,還有的述說怎樣跟爸爸到煤廠買煤,累得滿頭大汗把煤拉回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