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語結構范文

時間:2023-03-30 03:50: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短語結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短語結構

篇1

摘要:簡明短語結構下線性化的要求取消了名詞短語結構中的中間投射,并加入了輕名詞n這一功能語類。通過對英語動名詞與名詞短語在句子中的分布可以看出,線性化理論驅使了動名詞中簡單名詞至動詞之前的移位以及做主賓語的名詞短語至限定詞短語的進一步投射。這樣限定詞短語假設得到修正,是否產生限定詞短語投射這一操作不是必須的,它取決于名詞短語在句中是否為承擔題元角色的論元。

管轄與約束理論對普遍語法的研究采取了模塊式的處理,X-界標理論[12]作為管約論的一個重要模塊,對短語結構的表征起到重要作用。這個理論認為一個短語成分XP應存在三層不同的投射:最小投射(X)、中間投射(X'''')以及最大投射(XP)。Chomsky(1995)[3]提出,在句法推導過程中的所有信息必須來自詞庫,而不能加入由外界強制界定的新信息。這樣X-界標這一表征理論與包含條件產生沖突,而這一沖突直接導致了簡明短語結構的誕生。本文運用簡明短語結構的理論對名詞短語的內部結構進行分析,也討論了英語動名詞結構以及主賓語位置上的名詞短語結構等問題。

1簡明短語結構理論

簡明短語結構認為句子推導不會承載任何冗余信息,合理的句法操作手段只有兩個:外部合并與內部合并(Chomsky,2007)[4],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合并與移位。Nunes(2004)[5]對移位加以解構,認為移位的內容就是復制+合并+刪除,因而語法操作的原始手段只剩下合并。合并將兩個且只有兩個成分α與β從算式庫中提出,合并成新的成分γ。γ的內容與產生投射的那個成分的內容相同,也就是說如果α發生了投射,那么γ就是α投射的標簽,β亦然。

按照這樣的理論,任何句子的推導都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進行。中間投射做為X-界標理論所額外附加的信息在推導過程中不再發生作用。先前的中間投射不復存在,而轉變成為最小投射或者最大投射。

同時為了限制濫用合并的可能,可以進行合并的內容限定在了推導過程中最高位置的成分,發生在已推導的短語內部的操作是被禁止的,這也就是所說的合并的循環性(戴曼純,2007)[6]。根據這一原則,合并兩個短語標記K和L只會存在如下一種可能性:

(1)a.K={a,{a,b}};b.L={c,{c,d}}

c.合并(K,L)={a,{{a,{a,b}},{c,{c,d}}}}(如果K/a發生投射)

這樣合并的能力受到限制,只能在它所允準的范圍內以自下而上循環式的方式進行,有效地避免了合并的過度生成,使得句法操作更加經濟和嚴格。

2名詞短語的內部結構

認為名詞短語中包含修飾性限定詞的說法由來已久。Chomsky(1965)[7]指出抽象名詞都是由一個隱含的限定詞修飾,Abney(1987)[8]指出所有的名詞短語都是由一個限定詞產生投射的限定詞短語。也就是說抽象名詞sincerity存在如下的結構(表示隱現成分):

(2)[DP[D][Nsincerity]]

FreidinandVergnaud(2001)[9]提出一個普通的代詞,如they等,都是由限定詞短語與一個隱含的補足語構成。代詞中的補足語成分不出現是因為在音系式中它接受零拼讀(nullSpellout)。如句子Linguiststhinktheyareundervalued中從句主語they為一個普通的人稱代詞,根據他們的理論,此代詞應有如下的結構:

(3)[DP[Dthey][Nlinguists]]

此限定詞短語的補足語成分接受零拼讀是因為避免與主句中主語產生重復。按照這兩個理論,所有的名詞短語皆為限定詞短語,且短語中的限定詞成分與補足語成分都可以隱現,但不可同時隱現。

Adger(2003)[10]指出:限定詞有兩大類型,一類為顯性成分,一類為隱性成分。顯性的限定詞包括冠詞類短語、指示語短語和量化詞短語;隱性成分的限定詞短語有四類:復數名詞、帶有屬格表領屬成分的短語、物質名詞與專有名詞。

名詞短語中應有n成分。仿照Larson(1988[11];1990[12])提出的動詞短語嵌套理論,他提出名詞短語中也存在輕名詞n。在動詞短語中,輕動詞的作用是選擇動詞短語VP。同理,輕名詞的作用則是選擇一個名詞短語并引入施事(Agent)這一題元角色。一個完整的限定詞短語應該有如下的結構:

(4)[DP[SPEC][D’[D][nP[SPECAgent][n’[n][NP[SPECTheme][N’Goal]]]]]]

按照這個模式,Richard’sgiftofthecaketothechildren應有如下結構:

(5)[DP[SPECRichard’s][D’[D][nP[SPECRichards][n’[ngift+n][NP[SPECofthecake][N’[Ngift][PPtothechildren]]]]]]]

輕名詞n的提出將不同結構中的題元角色安置在相同的位置加以處理,從而滿足了Baker(1988)[13]提出的題元授予一致性假設。將具有相同角色的論元放置于語言結構中相同位置的做法減輕了句法操作的負擔,符合經濟性原則的要求。但是Adger提出的限定詞短語仍然存在中間投射,這就意味著包含條件遭到違反,從而不適應簡明短語結構理論的要求。

簡明結構短語認為句法操作中的信息來源于詞庫,在推導過程中不允許加入新信息。這樣中間投射的概念就被取消,只能存在最大投射或者最小投射的可能。按照這一理論,名詞短語John’sgiftofthedresstothegirl的結構應為:

(6)[DP[SPECJohn’s][DP[D][nP[SPECJohn][nP[ngift+n][NP[SPECofthedress][NP[Ngift][PPtothegirl]]]]]]]

當名詞gift與介詞短語tothegirl合并時產生了一個新的名詞短語,同時此名詞短語可以再次與其它成分合并形成新的名詞短語,且它的標識不變。這種不改變標識的合并操作有兩種,一種是與新成分的合并,如上例中ofthedress與名詞短語gift的合并而產生新的名詞短語giftofthedress;另一種是將合并的成分與從先前推導過程中移位的某個成分再次合并,如與DP結構產生再次合并的John’s成分就是從先前已推導的結構中移位而來的。

Chomsky(2001)[14]指出任何句法操作都需要一個激發機制,同時位置較高的中心語做為探源(Probe)必須尋找與已有操作形成的目標以形成核查關系,而驅動這種核查關系的就是探源的不可詮釋性特征。由此論述可以得出在限定詞短語中,中心語限定詞做為探源需要一個驅動機制,否則特征核查就無法進行。

Adger(2003)[10]認為限定詞選擇nP是因為限定詞具有[gen*]的強特征,從而驅使nP中承擔施事題元角色的成分移位至SPEC-DP的位置,并完成對此特征的核查。至于一個句子中的名詞短語為什么是限定詞短語,他認為是因為句子中的動詞具有[uDP]這個不可詮釋性特征,從而形成句子動詞短語中的名詞結構必須為限定詞短語,而不能是普通名詞短語。

這一說法與特征核查的要求是相符的。但是限定詞具有的[gen*]的強特征與句子中動詞的[uDP]特征都是規定性的,缺乏理據性支撐。同時認為動詞存在[uDP]特征的說法使得在名詞短語推導時就要照顧到下一步的過程,這種前瞻性特征[15]也是不合理的。因此,這種做法很難對限定詞短語的內部結構做出合理解釋。

3名詞短語的線性化

語法中的計算系統負責句法的操作,而將推導出的成分轉換為可發音的成分則是在音系式(PF)中進行。Kayne(1994)[16]的線性化理論關注的就是將多維的句法結構轉化為一維的線性結構這一音系處理問題。他認為線性結構的確立是基于不對稱成分統領基礎上的,這也就是線性對應準則:如果一個詞匯項α非對稱地成分統領β,那么α的線性位置先于β。

同時Kayne對成分統領的概念加以嚴格的限定:X成分統領Y,只有在:X與Y同為語類;X與Y互不包含;以及每個統制X的語類也統制Y的條件下才可成立。這樣的定義使得中間投射不能參與到成分統領關系,也就不會出現中心語成分統領其指定語的線性排列[17]。如在下述結構中:

(7)

成分m與K互為成分統領關系。但是m成分統領n,且n不成分統領m。也就是說此時m非對稱性成分統領n。依據線性對應準則,m的線性位置在n之前。同時假如K為中間投射且n為中心語成分,由于K不為語類,此時K就不能成分統領其指定語成分,從而就不會出現中心語先于指定語的情況。

Hornstein,Nunes&Grohmann(2005)[18]對線性對應理論做出修正。他們針對的是如下的句子:

(8)[TP[DPthemanfromToledo][T''''will[VP[V''''visitMary]]]]

在此句中,will非對稱性成分統領Toledo,這樣的話,will應先于Toledo,這與現實的句子顯然不符。為了照顧到這些句子的線性化,他們將線性對應準則修改如下:當α非對稱性成分統領β;或者任何統制α的XP成分也非對稱性成分統制β,α的線性位置先于β。

按照這條規則,由于統制Toledo的限定詞短語themanfromToledo非對稱性成分統領will,因而Toledo的線性位置就在will之前,這樣就解決了復雜主語與謂語的線性化問題,擴大了此理論的解釋范圍。

以上的線性化理論都是在X-界標的理論框架下提出的,Kayne提出此理論的目標之一就是從反對稱現象中推導出X-界標理論,從而不再將X-界標理論做為普遍語法中的原始操作。在這樣的框架下不可能出現如下的結構:

(9)[XP[X][Y]](X與Y同為中心語成分)

按照X-界標的理論,任何一個最大投射都會存在一個中間投射,從而兩個中心語無法互相成分統領。但是在簡明短語結構的理論下,中間投射的概念不復存在,上述結構完全可能產生。但是根據線性對應理論,此時X與Y互相成分統領,線性化無法進行。

為了形成線性關系,X與Y之間的并列的關系必須加以消除。一種可能性句法操作是移位,將其中的一個中心語移位到另一個中心語的指定語成分:

(10)[XPY[XP[X][Y]]]

此時每個統制Y的語類也統制X,不存在一個能統制Y但不統制X的語類,因而Y成分統領X。同時由于Y做為一個字段而非語類不由XP統制,因而X不會成分統領Y。這樣就滿足了Y與X之間的非對稱性成分統領關系,從而實現Y先于X的線性關系。

能夠線性化的一個前提是由于Y發生移位,與X平行的Y不存在音系表征,不會參與線性化的過程。

如果在X與Y之間插入一個沒有語音表征的成分,線性化也能進行。

(11)[XP[X][XP[][Y]]]

此時雖然與Y互為成分統領,但是由于沒有語音表征,因而不會參與句子的線性化,與Y之間不會出現線性排列的問題。同時零語音成分的存在使得X非對稱性成分統領Y,從而線性化得以進行。

英語中的動名詞結構可以為第一類的移位現象做出佐證。語料如下:

(12)a.*Johnreallyenjoysdecoratingteacup.

b.Johnreallyenjoysteacup-decorating.

c.Johnreallyenjoysdecoratingteacups.

d.*Johnreallyenjoysteacups-decorating.

當動詞短語中的名詞是一個無復數的簡單名詞時,出現V-ing+N的結構是不合語法的,此時必須出現簡單名詞的移位,以形成N+V-ing結構。同時如果動詞短語中的名詞已有復數,此時再出現名詞的前置移位就不能接受。傳統語法只是指定了這些規則,而無法做出理據性的解釋。本文的論述則可以對此加以解釋。

Ghomeshi(2003)[19]指出名詞短語中數的概念由功能語類短語NumP表達。Num承載的數包括復數特征[Plural]和物質名詞[Mass]特征。因此decoratingteacup的結構如下:

(13)[VP[Vdecorating][Nteacup]]

由于名詞teacup沒有復數概念,因而不會出現NumP投射。這樣decorating與teacup之間相互成分統領,線性化無法進行,因而句子不合語法。此時采取的方法就是讓名詞teacup發生前置移位,形成如下結構:

(14)[VP[Nteacup][VP[Vdecorating][Nteacup]]]

此時teacup成分統領decorating,但decorating非成分統領teacup,根據線性化的理論,teacup應先于decorating,從而出現teacup-decorating的正確結構。如果此時名詞中包含了復數概念,那么此時的結構應為:

(15)[VP[Vdecorating][DP[D][NumP[NumPlural][Nteacup]]]]

帶有復數的teacup此時存在NumP投射,也就存在DP結構(拼讀時Plural這一特征轉變為teacup的復數后綴)。做為動詞的decorating此時非對稱性成分統領teacups,因而出現decoratingteacups的結構。由于動詞短語內部的動詞與名詞成分已經線性化,再出現名詞移位就不存在激發機制,因而前置名詞的動名詞結構不合語法。需要指出的是此結構中雖然Num與teacup成互相對稱性成分統領關系,但是Num只是[Plural]特征而非詞匯項,因而不參與線性化,也就不存在線性表征的要求。

插入零語音表征成分方法在英語中也有所表達,如:

(16)a.*Iwriteletter./b.Iwriteletters./c.Iwritetheletter.

句a不合語法的一個原因為動詞與名詞之間的相互成分統領關系:

(17)[VP[Vwrite][Nletter]]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創造動詞與名詞之間的非對稱性關系。句b采用的是插入無語音表征成分的方法:

(18)[VP[Vwrite][DP[D][NumP[NumPlural][Nletter]]]]

Num的存在消除了動詞write與名詞letter之間的相互成分統領關系,使得線性化得以進行。句c采用的是則是插入n的方法:

(19)[VP[Vwrite][DP[Dthe][nP[n][Nletter]]]]

完整的DP結構應該包括輕名詞短語nP。將普通名詞letter轉化為限定詞短語時,n的存在同樣取消了限定詞與名詞之間的對稱性關系,使得線性化得以進行。同時由于n沒有發音要求,無需線性化,因此它與名詞letter之間的相互成分統領關系不會對線性化產生影響。同樣在英語中做主語的名詞也不能是一個簡單名詞,采用的方法與做賓語的名詞短語一樣,可以加復數,也可以將之轉換為限定詞短語:

(20)*Bookismyfriend./Booksaremyfriends./Thebookismyfriend.

由此可見一個名詞短語如果在句子中承擔論元功能時,它不能只是一個簡單的名詞短語,而必須轉化為限定詞短語,否則生成的句子就無法線性化,從而造成推導失敗。Longobardi(1994)[20]做出了類似的申明,與之不同的是本文采用的句法音系接口的研究方式,通過線性化的理論對主賓語位置上名詞短語的限定做出的研究,這就為Longobardi的結論提供了佐證。

當物質名詞與專有名詞為論元時,無需額外操作也合語法:

(21)a.Johnismyfriend./MyfriendisJohn.

b.Ihatebeer./Beerismyfavoritebeverage.

這說明了物質名詞與專有名詞中雖然不出現顯性限定詞成分,但是它們同樣屬于限定詞短語,這就為將這兩類名詞歸類為隱性限定詞短語提供了證據。

在簡明短語理論的框架下,線性化理論的要求可以對名詞短語在句子中的分布提出具體要求。如果名詞短語占據的是論元位置,那么它必須為限定詞短語,但是這不排除在不違反線性化理論的前提下,句子中的名詞短語成分不為限定詞短語的現象。事實上,英語中就存在不為限定詞短語的名詞短語入句的現象(Radford,2009)[21]132,如:

(22)a.Doallsyntacticianssufferfromasteriskitis,doctor?

b.Poorfool!Hethoughthe’dpassedthesyntaxexam.

篇2

2、主謂短語: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衛星發射

3、偏正短語:偉大的祖國、可愛的孩子(定中關系);即興表演、認真思考(狀中關系)

4、動賓短語:愛我中華、保衛祖國、打掃衛生、整理床鋪

5、動補短語:走得穩健、跑得飛快

6、連謂短語:去買菜、來找我

7、復指短語:首都北京、班長小王

8、兼語短語:請他進來、派我去北京

9、方位短語:大門外、三天前、喝酒以后

10、量詞短語:這幾件、一堆、三次、十二個

11、介詞短語:[關于后羿射日]的神話、[對曹操]的評價、[朝東]的側門(方括號里的是介詞短語)

12、“的”字短語:賣菜的、教書的、來找我的

13、“所”字短語:所需要、所認識

篇3

關鍵詞:書法基礎教育結構形式

書法是一種以漢字為載體的文藝形式。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既是中華民族特征的體現,也是整個人類文化的寶貴遺產。然而,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中,書法課程較為缺乏。文章主要對書法基礎教育的結構形式進行論述。

一、古代書法教育與課程

依據甲骨文的研究成果,商代的學校教育已有文字書寫的內容。殷墟出土的甲片上雕刻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末、壬申、癸酉”,其中有些字跡相當工整,表明在殷商時期,學校已經重視對學生書寫、契刻能力的訓練。西周時期繼承了夏商時期的教育制度,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奴隸制官學體系,逐漸形成以“六藝”為主體的教育體系,“六藝”成為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內容。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下令書同文、行同倫,推行統一文字。其中李斯的《蒼頡篇》、趙高的《爰歷篇》這些字書,都起到了對兒童進行書法基礎教育的作用。漢代極其重視文字教育,并且輔以相應的制度加以推廣。東漢的《熹平石經》在當時是一本標準的經書,還是一部標準的字帖,它對書法學習起到訂正字體的作用。東漢末年,漢靈帝設置鴻都門學進行書法教育。漢代書法教育與文化啟蒙緊密聯系在一起,為漢代書法的輝煌成就打下良好的基礎。隋唐五代時期,文化藝術繁榮,書法藝術步入又一個高峰。隋朝高等學校中設置了書法專業,培養專門的書法教師。在唐代的教育體系中,書法是一門必修課。唐朝具有嚴格的考試制度和完善的教學體系,國子監中設置了專門的書法教育機構。宋代書法教育繼承了隋唐傳統,并且在隋唐的基礎上勇于創新和探索,最終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宋代的書法教育重視書生對知識修養的培養,《宋史•選舉志》中提到對學生學業要求是:“書學生習篆、隸、草三體,明《說文》《字說》《爾雅》《博雅》《方言》,兼通《論語》《孟子》義,愿占大經者聽。篆以古文、大小二篆為法,隸以二王、歐、虞、顏、柳真行為法,草以章草、張芝九體為法。”其中可以看出,書法教育在對學生進行藝術訓練的同時,重視加強學生文字學知識的積累和倫理道德的熏陶。事實上,這也說明了書法教育在加強文藝修養的同時,應當重視對學生的文化內涵進行培養。宋代對書法教育采取的是“三舍法”等。元代官方文字為“八思巴字”,雖然統治者重視文字書法,但與前代相比較為遜色。明清時期,書法教育是整個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并且科舉考試中,文章欠佳而書法優者也可得分,這對考試者而言無疑是一種鼓勵。總的來說,古代的書法教育依托文化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可以說,研究中國古代書法教育對當代書法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書法在基礎教育階段內容選擇的基本原則

1.注重書法內容的人文性

書法課程顯然具有明確的人文性質,這決定了書法課程內容亦應有明確的人文性特征。書法課程內容的選擇應有利于促進學生潛能的發揮和個性的發展。這也符合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倡導的人文主義教育觀,即以人為本,體現教學的人本性。人本性關注人的情緒、態度、理想和信心等生存狀態與生命價值,強調學習應當發自內心,體現情境性、過程性,能夠喚醒人的各種潛能,使課程內容為個體提供自由發展和發掘潛能的學習機會。書法是通過對字、文、篇、章的書寫,掌握字法、筆法、墨法等知識、技能,并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的興趣、才能、個性的發展。書法學習應當具有個性化的內容,個性化內容與現代社會和科技密切相關,滿足不同區域的不同發展需要,為學生提供更自由、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能夠使其激發靈感,培養興趣,開拓思維,形成樂于進取的精神。書法課程個性化內容的學習能夠滿足個人發展需求,人的發展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個性化體現了學習的人文化,能夠促進學生實現社會人和個體人的統合發展。

2.注重書法內容的綜合性

書法具有某種程度上的綜合性,事實上,這也是書法課程不能獨立的主要原因,其一直游走于美術和語文之間,缺少自身的課程體系、標準及規范。因此,在基礎教育中,書法依舊作為技能課程、課外興趣等存在。書法課程的綜合性正好證明了課程內容的豐富性、體系的邏輯性,也正好符合社會發展與改革的方向。書法課程內容涵蓋了史學、文學、語言學、教育學、心理學、美學等學科知識,整合書法課程內容會明顯體現它的綜合性特征,這也讓書法課程獨具魅力。以往基礎教育的課程幾乎是分科課程,各學科間彼此獨立,造成內容之間的割裂,課程便成為一種孤立的存在。因此,課程應當依據內在的價值聯系、邏輯性或結構性聯系、外在的實用價值、學生的認知特點或習慣等主線統一起來。

三、開展書法基礎教育的重要意義

中國書法是中國文化藝術的瑰寶,是世界華人創造出來的獨有的文化藝術結晶,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優秀文化傳統,它與中國文化相表里,與中華民族精神成一體,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要繼承和發揚中國文化傳統,弘揚中國書法藝術顯得尤為迫切、重要。事實上,書法的學習是一種陶冶性情、意志即精神教育的過程。實踐證明,書法教育對于學生的人格、身心健康、審美素質及創造力等方面的提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基礎教育階段開展書法基礎教育對于提升民族文化認知、加強民族歸屬感意義重大。

四、書法基礎教育結構形式搭建的重要性

在素質教育的推進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書法的重要性。書法教育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全體學生應當接受的基礎教育結構形式。書法教育在提高、完善學生綜合素質,實施素質教育方面具有獨特作用。郭沫若曾在《人民教育》雜志上題詞:“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書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這與《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的寫字教育理念一致,新課改的書法基礎教育亦以此為據,教育理念亦從中而出。

五、書法基礎教育發展的窘境

如今,素質教育在我國如火如荼地開展,許多地方學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將書法教育列為基礎教育的必修課,但是書法教師數量缺乏,供求矛盾日漸突出。以往應試教育下的學生不得不重視考卷成績,為了在考試中脫穎而出,一些學校的書法基礎教育課名存實亡。然而,有遠見的家長為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讓孩子在課業之外拜師學習書法。尤應注意的是,民間機構魚龍混雜,少數不負責任的書法教師自己尚未入門就開始教授學生,授課毫無計劃,不僅不能幫助學生提高寫字水平,還可能將學生的書法創作引入俗套。此外,20世紀之后,傳統的書法藝術發展受到沖擊。鋼筆逐漸代替了毛筆,而書法作為一種徒手的藝術,書法藝術中側、藏、露等關于線條的技法,需要靠毛筆才能夠充分展現出來。后來不斷有人倡導硬筆書法藝術,出現了一批硬筆書法大家。可以說,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仍舊脈絡相通,其結體、章法與毛筆書法一脈相承。而進入21世紀后,電腦進入了日常工作和生活,電腦打字以其快捷、便利亦逐步代替了鋼筆書寫。在電腦技術的沖擊下,不少學校提倡學生用電腦寫作業,并且在一些人看來,用手寫字是落后的象征。

六、推動書法基礎課程普及的建議

1.加強書法課程的認知教育

人的行為受認知的影響,因此,書法教育中應加強認知教育。書法學習中要想體現德育,需要提高學生對義務教育階段書法的認識,加深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感情,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進一步加強民族傳統藝術、書法衍生文化及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教育。

2.確保課程時間,選好書寫教材

按照《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的要求,小學三至六年級語文課程中每周必須安排一課時的書法課。初中學校可結合本校實際,在學校課程中安排一課時寫字(書法)課。中學在美術課程、校本課程中開展書法教育,地方政府應為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提供免費的寫字教材,臨摹教材應選用教育部推薦范本。書法教師應當利用學校資源,加強對教材、教法的研究,為學生提供指導,確保教材的有效使用。

3.提高書法師資隊伍水平

書法基礎教育應堅持學校與社會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加強書法教育的橫向聯系,提高教師的書法教學能力。學校應積極組織各種書法活動,豐富教師的書法經驗和理論知識,進而激發教師參與教育教學的積極性,使教師的書法教學水平得以提高,以有效、順利地促進學校書法教學的發展。

4.改革書法課程教學模式

當地教育部門應結合教學現狀,制定書法學習標準,并根據標準編纂教材,使基礎教育不同階段的學生確立不同的書法學習目標;此外,應依據新課標改革基礎教育階段的書法教學,達到德育的目標。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是義務教育的要義之一。因此,應加強書寫技能練習,使學生掌握對于書法藝術的審美能力,實現書法的德育功能。基礎教育階段設有書法技能課和書法鑒賞課程,目的亦在于培養書法藝術特長生。

5.創設良好的書寫環境

教師要在課堂上設計生動活潑的寫字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發揮主動性,克服書寫中的困難,增強成就感,杜絕無指導、只讓學生臨摹等無效的教學行為。學校應組織開展好學生的課余書法教育活動,通過舉辦書法講座、參觀書法展覽、組織書法比賽、開展書法社團活動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有條件的學校應設立專用書法教室,積極培優,發展書法特長生。

參考文獻:

[1]于軍民.從文化傳承視角看普及青少年書法教育的意義.隴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2]趙長青,孟繁瑋.推廣普及交流互訪——趙長青談書法教育與國民文化素養.美術觀察,2010(7).

[3]劉振.普及書法教育的問題和對策.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1).

篇4

一、教師隊伍的流動及其結構

流動原本屬于自然現象,即水流現象。人們借用其來研究社會現象,用以表明社會現象也是動態的。教師隊伍指處在社會中的教師群體,教師隊伍流動即指這一群體在社會中的流動。教師既是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也是社會成員,因此教師群體的流動既有教育內部的流動,也有在教育外部即流向社會的流動。本文所指的教師隊伍流動是指教師在教育內部的流動,而將流向社會的教師流動稱為教師流失,即教師流出了教育系統,離開了教師隊伍。同時還要說明,本文所討論的是義務教育階段即小學和初中階段的教師隊伍流動現象。

二、教師隊伍流動結構的調查情況

(一)教師流動的原因

教師流動的原因是多樣的,除了社會原因之外,還有教師的個人因素。現在的人普遍都傾向于留在經濟發達地區,人們都有積極進取的觀念,在擇業方面上普遍認為在經濟發達地區工作比較好,因此教師流動呈現出從農村流向城市,從經濟不發達地區流向經濟發達地區的趨向。

(二)教師流動的經過

教師流出的方式也存在著多種情況。主要是農村教師流出較為普遍。從落后偏遠的地方流向經濟發達的地區,由工資待遇差,工作生活條件艱苦的地方流向工資待遇好、經濟發達的地方,由農村地區流向城市。從性別結構上看,男性教師流動遠遠大于女教師的流動。如一些教師通過各種各樣的考試,或者是隨偶遷移等方式流向城市,而在此過程中骨干教師和優秀教師的流動更為頻繁。

(三)教師流動的結果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教師開始作為社會人才的一部分加入了人才流動的大潮。但是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人才流動的法制不健全,政策滯后,教師流動更多地表現出一種無序、不合理的流動。農村地區、西部地區教師流失嚴重,教師嚴重短缺;而城市地區、東部發達地區教師積壓,造成人才浪費。面對教師流動的不合理狀況,我們不能回避,不能抱怨,更不能置之不理任其發展。我們要正視現實,研究教師流動的規律性,采取應對措施,積極參與人才的市場競爭,促進教師流動的合理、有序。

三、教師隊伍流動結構的問題

對于教育管理者來說,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然而為了穩定教師隊伍,而阻抗教師隊伍流動,卻是不可取的。實際上教師隊伍流動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以前由于人們的認識不足,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手段來調節教師隊伍的流動,因而導致教師隊伍的流動結構出現了許多的問題,甚至導致一些教師流失。綜觀當前教師隊伍流動結構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教師流動縱向結構

縱向流動多表現一種單向的上位流動,一般來說,從社會的角度觀察,社會流動都以向上流動為主。從整體的社會職業來看,社會流動具有雙向性,對某一職業而言,流出與流入的相對平衡才是正常的。但是,對于教師這一職業而言,主要是以向上流動為主,缺乏向下流動,這種單向的向上流動會導致教育力量的不平衡。學校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產業,除了接受市場調劑之外,還應該由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現階段,我國的教育資源的分布還是處于不平衡的態勢。城鄉之間,學校之間,教師質量參差不一。

(二)教師流動橫向結構

從橫向結構來說,教師流動只有單面向的橫向流動,而沒有反向的橫向回流。表現為教師從農村學校流向城鎮學校;從鄉鎮學校流向縣城學校;從非重點學校流向重點學校;從辦學條件差、福利待遇較差的學校流向辦學條件相對較好、福利待遇相對較好的學校,很少甚至根本沒有回流的情況發生。這正如一項研究表明:中小學教師流動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城鄉中學之間的教師流動。尤其是農村中學教師大量流向縣城學校,形成單面向流動,不存在縣城中學教師向農村中學回流的現象。從筆者所在縣的情況來看也是如此。造成這種畸形流動現象的原因固然有人性需要與利益方面的驅使,但是教育行政部門缺乏有力的引流機制是最主要的原因。這種單面向的橫向教師流動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很嚴重的。

四、解決流動結構問題的對策建議

面對當前教師隊伍流動結構所帶來的問題,我們認為教育行政部門應盡快建立有助于教師合理流動的制度。長期以來,人們為了強調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隊伍的穩定性,一直不主張教師的流動。其實,教師隊伍的合理流動是完全必要的。美國學者卡茲(Katz)曾經通過對科研組織的壽命研究,發現組織壽命的長短與內部信息溝通和獲得成果的情況相關。他通過大量的數據調查,統計出一條組織壽命曲線,即卡茲曲線。該曲線表明:在一起工作的科研人員,在1.5~5年期間內,信息溝通水平最高,獲得成果也最多。而在不到1.5年的時間里,成員信息溝通水平較低,獲得成果也不多。

(一)建立合理的教師考評考核制度

為了促使教師隊伍的縱向合理流動,就必須建立比較完善的、合理的教師考評制度。目前人們評價教師的依據就是學生的考試成績,甚至是升學率,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盡合理的。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高低,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響。通過建立比較完善的、合理的教師考評制度,根據教師所取得的業績,促使教師隊伍合理的縱向流動,即既使教師上位流動,又使教師下位流動,這就有可能促使教師努力進取,從而激發教師隊伍的活力。

(二)建立教師流動利益補償機制

為了促使教師合理地橫向流動,就必須建立利益補償機制。因為教師隊伍單面向的流動到縣城學校、重點學校、條件較好的學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利益驅使所致。因此,要促使教師隊伍的橫向回流,即流動到農村學校、非重點學校、條件較差的學校,就必須對回流的教師進行利益補償,比如增加福利補貼、提高政治待遇等等。當然有些地方通過教育行政部門剛性的調動也能促使一些教師回流,但那是教師不自愿的橫向回流。我們所指的是要建立一種促使教師自愿回流的利益補償機制。

(三)要建立和完善教師定期輪換流動制度

篇5

1 基本建設檔案的概念

基本建設檔案是對建筑工程施工設計、施工經驗以及施工技術的總結,其不斷包括建筑施工階段,還包括建筑改建、維修以及擴建等內容。基本建設檔案是對建筑工程的總結,其記錄了建設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以及竣工結算,而且涉及建筑企業的多個部門。加強對基本建設檔案的管理,可以提高建設單位的施工水平,也可以降低建筑質量問題出現的概率。基本建設檔案包括規劃檔案、地質勘查檔案、工程設計檔案、施工檔案等內容。

基本建設檔案總結了多種建設工程的經驗,而且還總結了工程竣工質量檢驗方法。基本建設竣工檔案反映了建設工程的全貌,而且記載了工程不斷變化與發展的過程,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工程實際對施工計劃進行調整,要保證施工效果達到設計要求。在建筑工程中,竣工圖是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制定,其反映了建筑施工不斷變化的過程,竣工圖與施工圖雖然在內容上幾乎一致,反映了同一個建筑的構成,但是在性質上卻有較大區別。竣工圖是在施工中經過改編后形成的,做好基本建設檔案的收集與管理工程,可以還原建設施工的實際情況。

2 基本建設檔案的構成

我國的建設工程在不斷增多,城市中的建筑也日新月異,所以,基本建設檔案也種類與數量也在不斷增多,這對檔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較大的難度。在基本建設檔案中,涉及的部門以及行業比較多,這也是得基建檔案部門時常處于混亂的狀態,不利于提高檔案的利用率以及價值。所以,相關檔案管理人員一定要根據基本建設檔案的不同構成,對其進行準確的分類與歸檔,要使檔案管理形成清晰的脈絡,下面筆者對基本建設檔案的構成進行簡單的分析。

基本建設檔案的構成可以分為5個部分,第一,規劃文件材料,這包括建設用地的選擇、規劃布局以及地質勘察報告等等你。第二,設計文件材料,這包括建筑設計準備、設計技術準備、設計圖紙準備等等。第三,施工文件材料,主要是指施工準備材料,比如招投標資料、施工合同材料以及施工建設材料等。第四,監理文件材料,這些材料包括建設合同、工程投資控制、質量控制以及施工技術控制等內容。第五,竣工文件材料,主要包括工程質量檢測、竣工圖紙以及合格證明書等材料。這五項材料都是基本建設檔案的重要構成,施工單位通過收集與整理這些材料,可以為后續工程提供較多的參考經驗。

3 基本建設檔案的收集

為了能夠使基本建設檔案得到最大的補充,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建設施工注意及時收集基建檔案。在收集的過程中,檔案管理人員應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基礎建設的工程施工中,以更加及時全面的收集第一手的檔案資料。

3.1 領到施工執照之后,破土動工之前。這時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基本就緒,準備階段的大量依據性文件和基礎性文件也都基本形成完畢。如可行性研究報告、地質勘察報告、方案論證、計劃任務書、工程選址、用地許可證、基本建設計劃、申請報告、批復文件及各種有關的協議、合同、招標、投標文件、中標通知書等,這部分文件材料如果等整個工程竣工后再收集未免太遲。為了避免散失,在領到施工執照后就應該將這部分文件材料集中起來。

3.2 初步設計完成階段。建設工程經過前期準備階段,形成了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任務書以及相應的審批文件,取得了設計工作的基本依據,進入初步設計階段。此前所形成的所有文件材料具有以下特點:第一,以文字材料為主;第二,內容綜合性、概要性比較強,是整個工程設計活動的重要依據;第三,文件來源渠道比較多;第四,相當一部分文件為孤本,管理不當極易散失。依據上述情況和特點在初步設計結束時,應及時做好這部分文件材料收集。

3.3 設計結束和總結階段。工程設計活動形成技術設計文件、施工圖設計文件(包括工程施工圖、施工圖設計說明書、計算書、預算書等)即進入設計總結階段。這時設計圖樣等文件材料已全部形成,應抓緊時機收集起來。

3.4 施工實施階段。工程施工文件記錄了施工過程的實際面貌。其一,施工準備工作文件,是組織實際基本建設活動的依據。包括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協議書及施工執照、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工程開工報告、圖紙會審記錄及施工預算書。其二,施工文件,是決定建設工程質量優劣的關鍵。如建筑工程測量定位記錄、建筑材料試驗試壓報告及出廠合格證、說明書、隱蔽工程施工記錄等。其三,施工驗收文件,是建設工程是否合格的證明。包括基礎工程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交工驗收證明和竣工驗收報告。針對這部分文件材料應及時裝訂成冊,以免丟失。

3.5 竣工驗收階段。基本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意味著工程建設完工和工程文件材料的結束。按照基本建設檔案歸檔的有關規定,在工程竣工驗收之前,施工單位應將施工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文件材料整理好,編制竣工圖,并加蓋竣工圖章,向建設單位移交。因此,抓住基本建設工程竣工驗收這一環節,集中力量做好文件材料收集,并加以必要的整理,是基本建設工程文件材料收集工作的一條重要經驗。

篇6

【關鍵詞】 變結構故障診斷容錯控制一體化設計

目前,控制系統已經管飯的應用至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包括飛機、航空、冶金、汽車、軍事等多個領域,一旦控制系統出現故障,不僅會給生產生活帶來不便,甚至可能造成重大的生產安全事故,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及社會穩定。因此,及時診斷系統故障,設計出一套具有容錯功能的控制系統十分必要。

1 變結構飛行棋故障診斷研究中注意的問題

針對變結構飛行器容錯系統控制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現在對變結構飛行器故障診斷研究的現狀、容錯控制系統的研究現狀、一體化設計故障的診斷方法等。然而不能忽略的是,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對主動容錯理論的相關研究不全面,研究方法和設計思路有待深入挖掘,故障參數不穩定等。因此,在變結構飛行器未來的故障診斷研究中必須考慮如下四個方面。

1.1 多對多可容錯控制研究

在容錯控制律重新調度的主動容錯控制中,容錯控制器集合和故障模型集合之間并不是單一的對應,而是存在多對多的對應關系,因此通過合理的設計,能夠實現具有多對多可容錯控制映射特點的容錯控制器。為了實現多對多可容錯控制,在研究時需要找出容錯控制器對應故障模型的規律,并根據此規律尋找出容錯控制器的最優化在線策略。

1.2 故障診斷相關研究

變結飛行器的容錯控制系統在前期設計期間,已經設置的各項故障的參數標準。一旦飛行器出現故障,各類故障參數能否被跟蹤是現階段研究的重點。此外,當故障參數和前期預設的標準參數出現誤差時,要求故障診斷與自適應動態輸出反饋容錯控制實現一體化控制。

2 故障診斷與控制一體化設計分析

上文分析了變結構飛行器故障診斷及容錯控制系統設計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然而,在實際工業生產過程中,當故障發生時,僅僅被動的容錯控制是遠遠不夠的,能否實現主動容錯控制,在故障尚未發生時成功預知故障,并及時排故障時今后容錯控制系統的發展方向。理論上,通過有效的故障診斷與控制一體化設計,能夠實現主動容錯控制。下文通過故障診斷與自適應H∞狀態反饋、H∞動態輸出反饋、自適應魯棒H∞容錯控制一體化設計三個方面著手,分析變結構飛行器的容錯控制一體化設計。

2.1 故障診斷與自適應H∞狀態反饋容錯控制一體化設計

現階段,要實現故障參數跟蹤十分困難,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執行器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一體化設計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外界干擾,另外,真實的故障參數與故障參數之間存在難以確定的誤差。因此,在故障診斷與自適應H∞狀態反饋容錯控制一體化設計中,需要開展如下四項工作。

一是要設計出一套能夠將故障觀測器中外界干擾與執行器故障解耦的觀測器,并以此推算出含有執行器故障輸入的方程。二是要設計出能夠自適應故障參數并帶攝影限制的函數,結合步驟一中得出的方程,能夠基本保證誤差維持在一個可控的范圍內,并未接下來的故障診斷提供準確的參數參考。三是要根據前兩個步驟得出的方程和函數參數值,盡可能的估算出故障參數的范圍,設計自適應H∞狀態反饋容錯控制器。現行矩陣不等式為實現求解次優的容錯控制器設計提供了基礎,通過量化數學特性,降低系統癱瘓的可能性,并保證對干擾和故障的魯棒性。四是將設計出的自適應 H∞ 狀態反饋容錯控制器應用至變結構飛行器中,驗證設計的控制系統的有效性。

2.2 故障診斷與自適應H∞動態輸出反饋容錯控制一體化設計

研究故障診斷與自適應H∞動態輸出反饋容錯控制的一體化設計需要考慮如下幾個問題。一是改進未知輸入觀測器的設計,在保證將故障觀測器中執行器故障與外界干擾解耦的同時,又保證了任意執行器在發生故障后都能被檢測到,而且所設計的未知輸入觀測器的系數矩陣能夠保證當故障發生后,故障參數估計誤差的動態方程是可控的;二是設計帶射影限制的自適應參數估計器跟蹤故障參數,保證了估計誤差的一致穩定性,給出了估計誤差漸進收斂的條件;三是利用故障計參數,設計了自適應H∞動態輸出反饋容錯控制器,保證執行器發生故障后,系統進行穩定性適應H∞控制的性能指標;接下來給出了一體化設計的故障診斷與自適應H∞動態輸出反饋容錯控制的實施方案,將原來設計控制器所涉及到的非線性矩陣不等式轉化為可解的線性矩陣不等式。

2.3 故障診斷與自適應魯棒H∞容錯控制一體化設計

上文設計的一體化容錯控制器實在估算故障參數的基礎上設計的,由于估算的故障參數的不確定性,因此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可能遠遠超出的設計前期計算的范圍,需要控制故障參數的控制器不斷更換。為了提高估計參數設計容錯控制器魯棒性,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提出執行器自檢測動態系統輔助診斷系統執行器故障,將執行器自檢測動態系統與原被控系統結合組成增廣系統,然后在此增廣系統上設計未知輸入觀測器,不僅將故障觀測器中外界干擾與執行器故障解耦,而且將各執行器故障相互解耦,同時給出此未知輸入觀測器存在的充分必要條件;二是設計帶射影限制的梯度自適應故障參數估計器,給出故障參數的估計誤差的收斂條件以及估計誤差的上下界;三是利用故障估計參數和估計誤差的上下界,設計自適應魯棒H∞容錯控制器。

3 結語

本文論述的變結構飛行器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系統的一體化涉及涉及的問題還有很多,如當多種故障同時發生時,如何繼續有效、科學、準確的判斷出故障,如何激勵一體化系統中出現的反饋型號,另外系統運行過程中允許出現時滯和實時性的現象。這些問題需要在變結構飛行器容錯系統應用中不斷吸取經驗,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周東華,Ding X.容錯控制理論及其應用[J].自動化學報,2000,26(6):788-797.

[2]陳躍鵬,周祖德.廣義系統的魯棒控制與容錯控制[M].科學出版社,2010.

篇7

【關鍵詞】會計誠信;誠信環境;新探索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會計誠信非常重要,但現實中會計誠信缺失,會計做假賬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侵害會計服務對象的利益,極大地影響了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重塑會計誠信,有力地遏制會計行業中的造假行為,不僅要規范法律、制度和規則建設,而且必須建立健全會計誠信體系,才能提高會計誠信度。

一、會計誠信涵義

會計誠信表達了會計對社會的一種基本承諾,即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現實經濟活動反映出來,忠實地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服務。會計人員要以誠待人,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會計工作要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數據要真實,計算要正確;嚴密保守因工作關系獲取的機密。

二、會計不誠信的危害

2.1 危害市場經濟秩序

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沒有信用,市場經濟就無法維系。如果大量的會計資料失真,直接影響國家稅收、導致各項經濟指標失真,最終導致國家經濟政策與實際的偏離,影響國家的方針政策,危害市場經濟秩序。

2.2 危害投資者

對于中小投資者而言,他們投資的主要依據是經審計后公布的會計報表,而會計報表的失真,將直接導致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作為最大的投資者-國家,損失更為慘重。

2.3 危害會計人員自身

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個人交往中不誠信損害人際關系的和諧,致使人情淡薄。而會計人員不誠信,輕者不得從事會計職業,重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2001年8月初,銀廣廈通過偽造金融票據等手段,虛構主營業務收入和巨額利潤,為其出具嚴重失實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東窗事發,其執業資格及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被吊銷,簽字的兩名注冊會計師被嚴懲就是例子。

三、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會計誠信缺失危害極大,使會計職能發揮失去基礎,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危害企業和會計人員自身利益,導致國家稅收和企業資產的大量流失。為了有效遏制會計造假行為,我們首先要分析引起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

分析會計誠信缺失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會計個人職業操守缺失

利益驅動,誘發造假行為,是會計誠信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目標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現實中,確有少數會計人員會計職業道德敗壞,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公款,故意偽造、變更、隱匿、毀損會計資料,以謀求個人利益;個別單位負責人缺乏誠信意識,出于部門或個人利益對會計人員施加壓力,產生會計造假行為。因此,所有會計審計人員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

2.市場經濟制度

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造成人們價值取向的偏差:隨著經濟體制的轉變,社會上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都在發生變化。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人們在追求物質利益時,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思想意識抬頭,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削弱,致使社會上一些丑惡現象頻現,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包括會計人員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也會發生同樣的變化。

3.法律監督機制不完備,會計規范體系不完善

政府監督是保障會計誠信不可或缺的外在條件,然而在日常工作中,經常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造成企業法律意識淡薄,削弱了企業自我約束能力,同時目前我國會計監督、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稅務監督等監督標準又不統一,各部門在管理上各自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種監督不能有機結合,不能從整體上有效地發揮監督作用。

四、建設會計誠信體系的新舉措

解決會計誠信缺失問題,必須加強會計誠信建設。

4.1 實施誠信工程,強化誠信教育

誠信不僅僅是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場經濟下的基本游戲規則。應配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對全體會計從業人員進行誠信教育,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所有會計人員要真正做到“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4.2 強化司法和政府監管力度,健全監管機制,完善獎懲制度

4.2.1 完善會計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政府、中介機構和單位之間的會計監督體系,逐步建立以社會監督為基礎,把司法部門查處重大會計信息失真案件和政府行政部門的再監督作為重點,會計信息質量由基層單位全面負責的良性運行和監督機制。

4.2.2 建立會計誠信檔案及建設行為的獎懲制度。結合會計證的年度檢查,對全國的持證會計人員進行注冊登記,建立企業、會計師事務所、會計機構負責人或會計主管的電子誠信檔案,以法律的形式規范會計誠信數據的取得、公示披露以及會計誠信信息共享等制度。特別加強對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和行為的監督檢查,檢查和處理結果進入其信用檔案,并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相應的表彰和處罰,建立起會計誠信建設的獎懲機制。

4.3 培育良好的會計誠信環境

要更好地建設會計誠信,必須努力創造良好的會計誠信氛圍,培育會計誠信環境,不僅要在單位內部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內部控制制度,還要重視輿論作用,大力宣揚先進會計人員事跡,充分發揮會計誠信示范作用,努力引導會計人員向先進人物學習、看齊,對失信會計人員,嚴重的適度曝光。同時還要建立會計行業自律性組織,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教育。

五、結論

總之,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與否,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宏觀調控、廣大股東的決策,也影響著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只有不斷完善會計法律體系、嚴肅財經紀律,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在全社會重新塑造誠實守信的新形象,中國會計行業和市場經濟才會持續健康的發展,我們相信,經過不懈的努力,我國的會計誠信制度一定會得到完善,我國現代會計體系也必將更加健全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傅錫原.會計法規與誠信建設[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篇8

關鍵詞:“四段”模式; 現狀; 效能; 示范; 風格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1-036-001

我校在廣泛而深入的研究教育現實的基礎上,提出了“四段”式自主、靈動、快樂、高效的課堂創新教法。

一、信馬由韁無來由

我們先來重溫一下語文的特點。語文除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特點外,還有許多的特性,例如開放性、多樣性、實踐性、應用性、探究性、創造性。

語文有這么多的特點,要上語文課還不容易?時代變了,教育對象變了。教師往往很難體察一個初學者在接觸一個新概念、新知識時可能產生的種種錯誤和誤解,往往以自己的主觀想象代替學生的客觀實際,教和學的矛盾就是這樣產生的。

面對巨大的變化,我們再不能信馬由韁無由來的上課了,應該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幫助學生依據各自不同的基礎實實在在的學習語文。

這些年來,我們有了許多不同版本的教材,大家可以選擇合適的教材教學,但這只是教學內容的改革。如果說教學內容的革新主要解決了載體問題,那么教學模式的改革將推進其內化為學生的素養。

在這現實狀況下,“四段”課堂教學結構模式的提出和實踐目的就在于激活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開發潛能。語文教學的課堂需要改革創新,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二、鳥欲高飛先振翅

在這種“四段”的課堂教學結構中,體現改革的主旋律是使學生個性充分、自由、自主和全面的發展。以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為目的,重視人、尊重人,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以發現、探索、創造的空間,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及創新能力。學生完全占據了學習和教學的中心,學生在教師引導和幫助下創造性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

這與《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相一致。

這樣的結構把學生推向“主體”地位,使之主動積極地運用知識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讓學生有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把學生從被動的地位中解放出來。

三、入乎其內同思想

“四段”的課堂教學結構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作為結構框架,從宏觀上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及各要素之間內部的關系和功能;作為活動程序則突出了教學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它是教學理論的實踐反映,它有示范引導功能。“四段”運用于實踐,規范了較為完備、便于操作的實施程序。教師在規范的教學模式的示范引導下,可以很快地過渡到新課改教學,從而大大減少盲目摸索、嘗試錯誤所浪費的時間和精力。

我校自辦學以來,曾與多所學校合并,原來老校的語文老教師已基本退休,新教師又經驗缺乏,合并過來的教師又各有特點,如何把他們在較短的時間里形成一股合力,面對學生,上好每一節課,“四段”的課堂教學結構提供一種上課的手段。在這種結構下上課,可以更好的師的思想,推行教學理念,規范教學活動,教師更能較快適應,并融入到教學改革的洪流中,“四段”起到助推的作用。

“四段”的課堂教學結構的示范引導功能,旨在交給教師教學的“基本套路”,并不限制或扼殺教師的創造性。對于語文教學這樣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來說,我們不能希望得到某種形式上的范本。因為,教學問題不是哪一種教學結構可以涵蓋的。我們也不能寄希望于有一種普遍適用的語文教學模式,如果認定一種教學法或教學模式,認為它絕對適用、有效的話,只會使自己走向偏頗,最終使課改失去應有的價值。語文教學千變萬化,教師在運用時,可以根據具體教學條件或情境靈活調整,形成適合教學實際的“變式”。程序是相同的,但是教學的方法是可以千變萬化的。

四、出乎其外創風格

“四段”課堂結構會不會影響教師風格的形成呢?

對于課堂教學,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是多少年來深刻反省之后得出的共識。教學有法就是要按照課堂教學的客觀規律辦事,教無定法也是要求我們要進一步按照課堂教學的客觀規律辦事,不拘泥于成法。

“四段”課堂結構的特點:指向性、操作性、簡約性、完整性、穩定性、開放性等特點。

我們去研究名師的課堂,就會發現他們風格形成的背后,課堂也體現出這些特點。因為正是這些特點讓語文課堂充滿色彩,充滿生機。

這樣的課堂指向性清晰,簡約化了的教學結構活動形式,本身都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結構和機制,便于人們理解、把握和運用的。它的基本結構保持相對穩定,但這并不意味著該教學模式就從此不變了。它的動態開放的系統,總是隨著教學實踐、觀念和理論的不斷發展變化,而不斷地得到豐富、創新和發展而日臻完善的。

一種有影響的教學模式之所以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原有基礎上能不斷充實與提高,否則它就會被逐漸淘汰。因此,語文教師隨著廣泛而深入的教學實踐,為“四段”的發展和完善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和豐富的養料。“四段”不斷變革與改革,會更具優效性。“四段”的這些特點能與語文教學充分融合起來,使教師有更大空間的發展。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雖然教學有法,但我們還必須不斷創新,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讓課堂教學在講究規律、講究章法的同時,更加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逐漸演化出千姿百態的深受學生喜愛并且卓有成效的教學特色及教學風格。

總之,有模式的教學是有希望的教學,模式化的教學又是沒有生命力的教學。模式既是結構,又是程序。“四段”教學結構使語文教學行為理性化、規范化,實施精細化,使課改流程優化,進程清晰,便于操作,保障了教學,實現了教學有效度的提升,具有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倪文錦,謝錫金主編.新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3

[2]郭景揚,練麗娟,陳振國編著.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學林出版社,2009.6

[3]唐建新編著.今天怎樣教語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12

篇9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優質教學;導入

中圖分類號:G623.2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4-0041-01

不容否認,隨著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劇,社會發展也越來越快,信息化與商業化早已成為社會發展中的主流結構,因而職業化的需求越來越明顯,最為主要的還是其職業化是在原有的單一的專業性基礎之上越來越要求綜合化全面化的人才。而在社會范圍內的交往也變得十分必要,因此對于小學學生進行更高的語文學習標準與要求也是必要的,而且這有助于將其培養為對社會接受能力強,在社會中具有實用性才能的人才。

1.正確認識高效課堂構建的本質

新時期,高效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名詞。特別是對于教育教學方面。那么對于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教育教學,何為高效課堂構建的本質呢?首先應該活運用語文的知識點。探索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校課堂新思路最重要的目的是靈活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點,也是新課改的難點。在課堂45分鐘之內如何讓每位同學都可以吸收并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則是教師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眾所周知,學生文字運用能力需要在長久的生活實踐中逐漸積累新知識,而課堂教學的過程更需要提高學生的效仿和對比能力。同時,在有效的時間內吸取語文的知識內容。隨著新課程改革,小學語文高校課堂的開展思路的目的是小學生對語文所學的知識進行及時吸收,運用,所謂的及時吸收指的是在上課45分鐘的時間之內消化老師所教的課本知識以及靈活運用。這就表示,新學的相關內容主要是依靠學生原有知識作為學習的條件。也就暗示著,新舊知識的邏輯貫通是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的主要目的,以此實現各科目的結合。各科目的結合主要表現在將政治堯歷史等教學內容歸納為語文教學的課堂中。正確認識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本質,學生才能不斷提供自身認識,促進優質教學課堂合理構建。

2.優質導入,高效課堂構建之本

眾所周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開頭起到了蛄漢團Υ的作用,聯系著舊知和新知,就如同劇本的序幕,預示著和結局,導語設計得如何,往往關系到全局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教師的導入至關重要,應運用各種教學手段營造情感氛圍,引領學生盡快進入文本。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導語,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有人很形象地形容優秀的文章開頭、中間、結尾應該是"鳳頭"、"豬肚"、"豹尾",言下之意,是說開頭應該短小精悍,神秘動人。而語文課堂的導入也應該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諧美、懸念美,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生機盎然,充盈著美的氣息,讓學生感受一種神圣、魅力和詩意。好的導語,是一塊磁鐵,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將他們引入知識的海洋。查看一些著名教師的教案,會發現他們對導語的設計無不精心備至。從一定程度上說,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導語設計。

3.重視學生心理因素,開展合作學習

小學教學屬于一個特殊的教學階段,面對的是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和發展的學生群,所以教師應該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開展語文教學工作。教師應該意識到歡樂愉悅的教學環境更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在這種活躍的學習氛圍下進行語文教學能夠使充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更利于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通過各種方式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以一種放松活躍的方式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讓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學習當中,從而感受語文的魅力,為高效課堂提供一個和諧可靠的外部環境。同時,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形式。小組合作的形式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主體,并且將解決問題放到首位,使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討論,商討出滿意的答案。在交流探討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達到了解決語文問題的目的,還鍛煉了自身語文表達能力,表達能力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所以小組探討進行自主學習的方式十分有效,對構建語文高效課堂有重要影響。

綜上所述,新時期,對于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教育教學,作為教師的我們要重視優質教學課堂的合理構建。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認識,正確認識高效課堂的本質,優質導入,合理規劃時間,以及重視學生心理因素,從而真正有利于小學階段語文學科優質教學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鐘潔.論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教研版),2011,(8):167.

篇10

可以從兩個層面觀察投資與消費結構對民生的影響。第一個層面,投資與消費關系的走勢對民生的影響;第二個層面,投資與消費結構不合理的原因對民生的影響。后者更帶有根本性。

投資與消費關系的走勢是,投資率的一路上揚和消費率的持續走低。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中國最終消費率從改革開放到2002年基本在60%左右,但是,從2003年起一路下滑,到2009年降到47.7%。而與此相關的,投資率在2009年上升到48%的新高。這一走勢反映的是,用于民眾生活的支出份額下降,直接影響了民生的進一步改善,不符合經濟活動以人為本的價值目標,同時也將使經濟活動的熱情下降,抑制經濟發展的內需動力。此外,投資率的上升也影響了社會需求的滿足。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近三年來一直沒有超過30%。

對民生更為深刻的影響是在第二個層面,它是根源性的、持久性的影響。

譬如,推動投資率持續升高的主體是誰?有哪些不合理的方面?下面兩組數字值得注意:

第一,國有控股投資在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中,從2004年以來基本占半壁江山,而且增幅逐年上升,增速加快。2009年全國投資增長31%,其中國企投資增長40-50%,民營投資只增長了27%。

問題是,1998年以來,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收益率都在上升,而且民營企業資產收益率一直是國有企業的兩倍以上。據測算,民營企業資產收益率為1.80,而國有企業的資產收益率為0.76。如果從經濟和民生的角度看,民營企業應當更有理由比國有企業具有更大的投資規模和更高的投資增速。但事實是,國有企業在大量而迅速地進行投資,央企的資產規模從2003年的7萬億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21萬億元。2008年民營企業只占國家總資產的18%,而國有資產占44%。更大的問題是,投資向房地產和資本領域轉移,產生的泡沫形成了對經濟和民生的極大威脅。

第二,通過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可以測算出,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以自籌資金形式出現的地方比重至少為52%o,這還不算財政預算內的投資。地方政府在高投資中的主導作用可見一般。

沒有人否認地方投資在經濟發展特定階段的積極作用。然而問題是,近年來高投資的上升與粗放式發展聯系在一起,與土地的征用和強制拆遷聯系在一起,在許多地方越來越明顯地侵犯了民眾的經濟利益,造成社會矛盾激化。根據國家局的數據,多年來上訪數量高位運行,上訪人員的問題中有一半涉及到利益,而其中拆遷和土地征用占有突出位置。數量也在上升,暴力拆遷是強化維穩需要的基本原因之一。有的地方是忙了拆遷忙維穩,忙完維穩又搞拆遷,在這種循環中,高投資已經走向它初衷的反面。

還有,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什么因素在推動消費率、尤其是居民消費率下降?這是直接影響民生的方面。除了投資率高導致消費率低外,有兩個因素直接導致居民消費率的下降。

首先是財政資源向政府手里集中,用于投資的政府資源增多,而流向民眾口袋里的錢減少。國家財政收入從2000年的13395.23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61330.35億元,平均每年增長率為20.6%。財政收入的增長,為政府擴大投資提供了一定的基礎。2008年國家預算內資金用于投資的資金增長為35.8%,以政府為背景的自籌資金增長為29.7%,都高于投資總額25.9%的增長。

其次是政府消費比重上升。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在消費率從2000年的62.3%下降到47.7%的比例中,居民消費支出比重從2000年的74.5%下降到2008年的72.7%,農村居民消費比重則從2000年的33.0下降到2008年的25.1;相反,政府消費比重則從2000年的25.5%上升到27.3%。